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跨国经营的案例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8 16:36: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跨国经营的案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跨国经营的案例

篇(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我国跨国经营现状

1.我国跨国经营的特点

多元化的对外经营格局正在形成,目前,中国对外投资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承包工程、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多个领域,投资重点正在逐步从港澳、北美地区,转移到亚太、非洲、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经营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已逐步从贸易公司为主向大中型生产企业为主转变,生产企业对外投资所占比重不断增大,贸易公司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特别是一批骨干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军。一些优势企业已开始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并初步形成了全球的生产销售网络,初具跨国公司的雏形;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方式上偏重于新建的合资方式,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方式主要为新建,这是因为相对资本运作,中国企业对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更有把握。而国外企业较多运用的收购兼并等资本运营手段虽然已经出现,但总体来看还较少被中国领先企业采用。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

国外生产,用国外品牌。这种方式难度最大。因为它要求企业具有比当地企业更强的竞争优势。必须在价值增值链的不同环节上有过人之处,更具竞争性。同时,这种投资方式的挑战性还在于作为一家外国企业,必须与当地的经营环境和文化高度融合。从跨国公司的经验来看,以这种方式投资的成功案例不太多;国外生产,用中国自己的品牌。这种海外投资模式也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在中国生产,用国外的品牌。即通常说的“贴牌生产”(OEM)。贴牌生产对于那些后发展型跨国公司海外扩张的初期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生产,用中国品牌。主要是以贸易的方式进行跨国经营。这种投资方式的难度在于如何拓展海外销售渠道。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经济化浪潮推动着世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不断扩大海外投资,强强企业购并不断,购并范围涉及传统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竞争激烈的金融服务业等,有些购并甚至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国际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在一些产业中的垄断作用不断加强,为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跨国经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目前国际形势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具有一些有利因素。首先,进入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了又一轮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换,这便为我国企业发挥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和韩国等东亚国家资产大幅度贬值,这也给中国企业进一步对外投资、购买外国资产、进行跨国经营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遇到极大困难,再加上国内需求不足,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放缓,国有企业发展吃力。在这种国内形势下,一方面效益较好的企业要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在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对外输出资本是一条好的发展途径;另一方面,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调整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也要求我国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涌现,这就为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快企业跨国经营步伐。 另外,从可能性来看,首先,经过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已奠定了一定的对外投资的物资基础和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中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三、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1.加强宏观管理,完善经济政策

首先,应加快制订和完善包括《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法》、《境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在内的各种企业海外投资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海外投资的各项宏观管理政策,如审批制度、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等等;其次,虽然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口管理部门是外经贸部,但跨国经营不同程度地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影响,不利于统一管理,因此,应成立跨国经营的专门管理机构,以便协调管理,有效地支持跨国经济的发展;再有,可设立全国性的对外投资信息咨询机构,为国内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咨询服务;最后,在税收方面,在避免双重征税的前提下,通过提供必要的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并用所得利润进行再投资。

2.采取适当的扶持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一批大企业集团开展跨国经营

首先,加速中国跨国公司的建设,授予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资金、资产、资源的经营自,包括外贸经营权、对外投资权、外事审批权、海外融资权等等;发挥其活力,增强其竞争力;其次,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经营自的下放,积极推动和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符合国家产业和整体利益的跨国经营;第三,在大企业内部,围绕跨国经营活动的展开,逐步建立信息、技术、产业、资源开发中心及对外服务中心,以大产业经济集团或大企业集团或综合商社等形式进入国际市场。

3.加强跨国银行和跨国公司的共同发展

加强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拓展是中国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不仅立足于国内,同时积极向全球发展,其中以中国银行的发展最为迅速。截止1997年底,中银集团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多家分支机构,海外员工近2万人,海外资产总值1700多亿美元,各项存款余额近千亿美元,比1992年末增长80%,盈利水平则比1992年同期增长近一倍。我国银行业的向外扩张,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一方面可为国内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国外信息;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金融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银行在那里设立分支机构可带动我国企业到这些国家进行投资,从而促使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1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营含义

(1)“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这种超越国界的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及人力资源流动、技术转移等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2)企业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为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开发等一系列经营活动,从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企业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和收益。

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

2.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首先,经济全球化现实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各国企业能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创造了可能,因而为其跨国经营创造了条件。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了解日益深入,沟通更加广泛,为各国经济的发展与融合构建了广阔的平台,使得各国间贸易政策、竞争规则出现趋同的倾向,贸易摩擦逐渐减少,为企业从事跨国经营创造了良好外部政策环境。(2)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经验。我国企业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方式,借鉴,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创新,使企业的素质不断提高。

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上述积极作用的同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产业发展升级、加速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和国外跨国公司制约我国经济的可能性等的负面影响。

3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路径

篇(3)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出门,走向世界,从事跨国经营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是中小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跨国经营可以为企业寻求经营机会、保护和扩大原有市场、克服贸易壁垒、追求优惠政策、获取技术,走国际化经营之路成为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一、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优势

首先,有一定的产权优势。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产权约束非常明确,因此在投资决策时会非常谨慎,成功的可能性也大一些;其次,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虽然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财力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但对事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技术,其创新热情高。目前,已有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有所突破。而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在小规模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强,善于在大企业技术垄断的夹缝中立足,成本低,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费也较少;再次,有一定的跨国经验的积累。尽管中小企业多数规模小,管理水平也不高,但其中的一部分在服务国内市场的同时,已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国际经营。

二、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不利因素

由于受自身人力、财力、物力条件的约束,对东道国的金融政策、外汇管制、税法、劳工法律、资金管理等了解不全面,对有关经济政策的变化反应不敏感,难以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以减少和转移风险带来的损失;一旦风险来临便无法应对,就难以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因此,中小企业在做出跨国经营决策之前要对东道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宏观投资环境进行国别比较,也要对两国的比较生产成本、企业特有要素收益、出口销售的额外成本、国外生产的额外管理与协调成本等微观条件进行比较,按照跨国经营决策模型等科学方法做出决策,力求把安全度高、获利大的国家和地区的项目确定为直接投资对象。

三、发展中小企业跨国贸易策略

1.加强法律的保护

在宏观层次上,政府应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帮助,为中小企业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保护体系。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确定中小企业地位、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首先,在立法方面,应尽快出台较完整的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以明确中小企业的责任权力,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其次,管理机构应在中小企业逐步做到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将有关部门涉及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进行归并,成立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中小企业管理局。

2.企业应不断增强竞争力

保证跨国经营的持续性和成功性。要敢于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一个前提就是进行治理机制改革,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完善企业科学管理机制,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不仅要发挥制度的作用更要强调人的作用。完善企业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能力。与此同时,企业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国际经验表明,从单一的依靠产品出口到成为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因此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的同时要树立“长远”的意识。

3.加强企业间的联盟

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小企业必须树立国际化经营的理念,彻底改变落后的企业制度、传统管理模式和低层次服务方式,建立既能适应本土文化和市场环境,又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和服务规范。实施战略联盟,打造企业旗舰。我国中小企业要在WTO的平台上与跨国公司竞争,必须走强强联合、战略联盟的道路。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企业战略伙伴关系,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最终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战略联盟的建立,有利于企业资金的筹集,强化多角化经营,减少经营风险。

4.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

吸纳更多的国际化经营人才。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中小企业必须以人为本,进行组织制度、管理体制及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培养和选拔熟悉技术、外语、经济商务、涉外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高新科技、法律、财务会计等知识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

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实力,积极参与国际间的竞争,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跨国经营策略,才能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凡祥,秦臻.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构建知名品牌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02).

[2] 陈宁.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风险:新动向与防范路径[J].对外经贸实务,2010(11).

[3] 文磊,韩余凌,付金平.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不足之处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1(03).

篇(4)

一、跨国企业“本土化经营”案例

美国迪斯尼公司在世界上可谓享誉盛名。然而,“迪斯尼乐园”的巴黎之战却惨遭“滑铁卢”。耗资共44亿美元的欧洲迪斯尼乐园负债累累,举步维艰。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公司在高层决策上对当地文化因素的忽略却不可小视。

首先,公司未考虑到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法国是否会像美国人、日本人一样很容易接受迪斯尼的卡通人物形象,实际上,法国人认为迪斯尼乐园建立在家门口是对“欧洲文化的污染”;其次,公司内不准饮酒的规定也引起了午餐和晚餐都要喝酒的欧洲人的不满;其三,迪斯尼的决策者们在游客数量上犯了不可思议的“教条主义”错误。根据美国的调查数据,在佛罗里达迪斯尼世界的游客通常要住上四天,所以他们保守估计欧洲的游客怎么也得住上两天。可是精明的欧洲游客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在昂贵的商品和服务上,往往只在宾馆住上一天,结果使宾馆的住房率很快降到了50%;最后,公司还由于减少了公园低峰期的员工数量而违反了法国关于非弹性劳动时间的规定。而且,在管理上迪斯尼公司的一副“美国大叔”的傲慢态度,使当地雇员并未认同其企业文化,工作态度不佳、懈怠也就成了普遍现象。

戴维・A・利克斯认为:“凡是跨国公司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招致的结果。”迪斯尼兵败巴黎更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每一个走出国门的企业,一定要充分估计到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入境随俗,这样才能赢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为企业在异乡扎牢根基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发展跨国经营,已成为我国企业抢滩国际市场,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共识。近年来,我国的跨国企业发展迅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区位多元化,投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海尔、万向、联想、华为等知名集团企业率先走出国门,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在海外的品牌影响日益扩大。但是,尽管我国在海外投资建立的企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由于我国企业国际化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的总体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调查显示,目前海外的中资企业55%发展较好;28%处于维持阶段;另17%则陷入亏损或处于停业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本土化经营”不利,尤其是在和东道国的文化深入融合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跨国经营的影响,具体体现如下:

1.在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

中方文化重集体精神,但往往缺乏团队精神,而西方文化更注重平等关系,注重团队协作;中方文化民主意识不强,对个性尊重不够,而西方文化强调尊重个人,鼓励自我价值的实现;西方一般对工作时间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老板要员工延长工作时间,属于违法,而我国的员工崇尚勤奋和奉献,加班习以为常;东方文化习惯受到严格监督而西方文化对此却十分反感。中西方文化这些差异和分歧,明显地反映在跨国公司双方员工的工作交往和日常沟通中,造成管理的低效率。

2.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分歧

在管理模式上,西方以“法”为重心,特别注重法律、制度和条例,严格按规则办事,而中方重“情”,重视人际关系,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在权力层次上,西方文化趋向于较少的权力层次,而中方文化趋向于多权力层次,故而在企业中难以形成平等、宽松的文化氛围。在薪酬上,中方文化注重员工的资历、学历等硬性指标,但西方文化认为薪酬应和岗位、绩效挂钩。不同管理观念上的冲突,不仅给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带来了矛盾和混乱,而且影响了经营者与当地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企业缺乏凝聚力。

正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冲突,使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困难重重,因此,积极探索跨越文化障碍、实现有效管理的“本土化经营”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我国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促发展,就要注意学习其他跨国公司在本土化经营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我国跨国企业的“本土化经营”成功之路

“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经营诸方面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也是着实承担在东道国的公民责任,并将企业文化融入当地文化的过程。总结以上案例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国跨国企业本土化经营的实际,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完善本土化经营策略:

1.企业文化本土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否合适,关系到企业能否融入当地社会的主流文化,关系到当地消费者对于该企业及产品是否认同的重要问题。据统计,国际间经济合作的失败,只有30%是由于技术、财务或战略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70%是由于跨文化冲突。可以说,跨国企业本土化经营的成败取决于企业文化本土化的成功与否。

企业文化本土化不是抛弃原有文化重建新的文化,也不是将不同文化简单叠加和拼凑,而是将其优秀部分融合和升华,建立起既有本企业特色,又符合当地文化习惯的新文化,是对不同文化的整合重塑。跨国企业应注重对公司内部各种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找到不同文化的契合点,发挥各文化的优势,在这个优势融合的过程中,既不削足适履,又不故步自封,同时要善于创造和推进先进的、健康的文化理念,使企业成为当地主流文化的推进者。

2.人力资源本土化

人是文化的载体,要达到文化认同,核心问题就是人力资源本土化问题。管理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本土化,既可以加强对当地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情感需求的了解,有助于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矛盾和低效率,又能够尽快适应当地的市场环境,增强企业在东道国的信任感和认同度,提高企业的国际化形象。

目前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几乎都是人力资源本土化的身体力行者。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在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员工的本土化,其16000多员工中有99%来自当地,而所有的商店都由中方员工负责直接管理。而且,不仅在人员的聘用上本土化,跨国公司还通过并购、设立研发中心、管理学院或培训中心等来加快人力资源本土化进程。

3.管理模式本土化

事实证明,在跨国经营中仅仅复制以前成功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和规范标准是不可取的,本土化的实质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使复制得以延续。沃尔玛前几年在中国的失利就是前车之鉴,而家乐福由于比沃尔玛更加中国化则明显占了上风。比如,家乐福首先通过合资的方式进行“曲线救国”。其次,因地制宜的单店管理,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差异扩大各个门店的自,同时减少了仓储和物流成本。再次,通过进场费、促销费、店庆费等名目向上游供应商索取利润。

4.营销策略本土化

首先,跨国企业要在了解本土文化特征、消费心理、情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并提供适应于当地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适应市场需求,赢得顾客的青睐。其次,跨国公司的宣传策略,要适合本土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传统习惯,克服消费文化的隔阂,用符合东道国社会文化特性的方式介绍公司的品牌及产品,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广告创意、品牌名称要以本土民族心理为依托,以本土元素为媒介,富有本土的文化气息,寻求消费者的认同。

而且,要被一个社会接受需要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搭建本土化的公共关系,对立足长远的企业而言不可或缺。一方面要加强与东道国政府和工会等的对话和沟通,争取当地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大力支持;一方面要使企业自身有利于社会,积极参与东道国的各项社会、文化、体育、教育等公益事业,努力争取公众的好感和信任,树立优良的公众形象。

总之,民族文化对跨国企业“本土化经营”的成败影响深远,我国企业的跨国“本土化经营”任重而道远。希望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学习借鉴其它企业“本土化经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色,用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本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步伐,这对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春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世界经济,2004(3)

[2]张栋梁宁德煌: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及其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8(28)

[3]万君宝: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篇(5)

但是在这时就会发生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在跨国经营中这套经营管理定式是否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们知道,实施跨国经营管理时,所在国的国情、市场属性,目标顾客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

这里面包括风俗习惯不同、各个国家的历史不同导致的民族感情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宗教信仰和家庭构成等不同。

在合资企业内部也会经常出现由于双方原有已经习惯的管理模式的惯性与新的管理模式的冲突,外资咨询公司克隆国外经营管理模式引进所在国企业而造成的“水土不服”。

在独立实施跨国经营的外企业也会出现在本国和其他国度屡试不爽的所谓“先进战略拓展模式”在这个国度出现“非典”的症状等。

因此,实施应该跨国经营的企业应该明白,实行全球营销,跨国经营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诸多差异之间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的跨文化差异是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现实背景。

跨国经营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其中文化因素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全系统、全过程的。在跨国经营企业内部,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结合,东道国和所在国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经理职员之间的文化传统差距越大。

作为一家跨国经营的企业应该把这些跨国度、跨文化、跨环境等变异的因素考虑进来,充分的融合所在国的积极有效的管理思想,形成一套适用与所在国度的经营的模式,并且把它制定到“长期的战略中去”。

可是非常遗憾的是,在本章中我们要说的恰恰是由于一些实施跨国经营企业在跨国经营管理中,因不切合所在国情、合作伙伴以及客户“企情”的实际情况,而依托自己的惯性照搬所谓的“成熟、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造成经营和服务失败的案例。

在本书所描述的跨国公司因经营管理模式与所在国市场、合作企业、所服务客户的冲突表现在这些具体的方面。

譬如受到所在国市场处于“市场饥饿”状态下的高烧式“热销”的鼓励,而愈加坚信自己的区域合资扩张战略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扩张步伐,结果忽略了对市场的深度渗透,忽略了品牌的深度宣传。结果使得自己旗下的几乎所有品牌都被局限在了各个地域内,成了地地道道的地方品牌。

而其他的所在国本土品牌的崛起以中低端市场渗透为特色的本土日化企业的攻势正好覆盖了这家跨国公司赖以生存的局域市场,最终只得无奈的成为一个拥有跨国公司头衔的尴尬的“地域品牌”。

这个案例表现的是跨国公司的惯性投资策略进入所在国市场现状的“雷区” “触电”的失败根由。

再譬如自恃自己在世界同业中的技术实力和在本国和其他国度市场已经成功的经验,认为自己可以包揽全部的配套业务,于是便依旧依循其一贯的经营模式克隆过来。

按照其解释,作为一家跨国的大型电器公司,向来对自己自身具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极具信心,是以,自己全盘搞定是顺理成章的举措。

同时,从成本战略上看,认为自己囊括了全部产业供应环节,就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支出率,避免了与供应商翻来覆去的讨价还价的过程,少了许多被人卡脖子的机会。

而且,自己囊括全部产业供应,即使在短期内出现成本赤字,也只是“肉烂了还在锅里”,找平补齐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在法国、在荷兰都是这样,而且也很成功啊!

结果呢,倒霉就倒在这个“都很成功”上了。

由于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角色,战线拉的过长,从而使自己的运营周期延长,运营成本也升高。

结果呢,就突然遭遇价格战,在这个国度,特别是在电器行业,价格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竞争点,几乎每一次竞争都是价格唱主角。在这种价格战的背景下,居高不下的成本就使得其显得尴尬不已,左冲右突穷于应付。然而销量的急剧下降使得亏损的口子越来越大,于是最后终于难以为继,而被迫卖掉了研发和生产单位以保住自己的在该国立足的位置。

究其根源呢,还是那个问题,克隆所谓的“成熟战略”“一贯流程”惹的祸!于是顺理成章的划了一道“延长线”延伸过来,结果不幸进入冲突“雷区”导致失败。

还譬如本书中的这家跨国咨询公司,拥有在欧美很多国家的企业进行咨询的经验,在他们引以为傲的案例库中储存了众多的成功案例。

于是在多次偶然就成了必然的经验主义驱使下,他们将一套他们在欧美百货零售业操作成功的管理系统原封不动的导入一家所在国度的大型百货企业客户的公司里。

结果是这套系统与客户的经营管理架构个格格不入。

于是,客户公司不得不聘请另一家公司对系统进行改造整合的,出于对这家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的尊重,对此客户并没有太过激的言辞,只是暧昧的说,这套系统能做到高度集中管理,在总部控制方面具有很强的功能,但是国内百货商场多为综合性百货,与国外专业化经营有所不同”。

其实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由于咨询公司缺乏对所在国百货业的深入了解。换句话说也就是咨询公司对自己的客户甚至自己所操作的项目缺乏足够的认知,直接拿来在欧美的管理系统克隆过来,以至于造成与客户的经营现状格格不入的状况。

同样是这家咨询公司,在为所在国的一家客户进行管理咨询中,称自己的方案是可以“一步到位”的先进方案,而且也是有成功案例的,于是这套方案被引进了这家大型IT企业进行实施。

方案的核心是从个人权力式的管理方式向程序化管理方式转变,但是在一味的克隆下,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点,那就是这家集团的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手段还相对滞后,没有成熟的明确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由于从创业初期到现在的管理程式的惯性,使得集团的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人说了算”也就是“人大于制度”的阶段。

这种程式从高层到基层都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在一段时间的业绩“责任制”的背景下,公司内部的小团体利益所构成的“精神壁垒”,(个人崇拜)比较严重,一个分公司(部门)的运作经常是“核心人物”一票定夺。

因此按照咨询公司的要求,要该集团立即动手,马上从个人权力式的管理方式向程序化管理方式转变,这对于该集团来说,的确有难度太大。

5个月后,该集团难以继续承受销售下滑的压力,被迫返回原有的管理、营销体系,咨询方案宣告失败。

为了这次咨询,该集团交足了学费,大量的应收账款、物资、库存的积压,由于机构调整中的交接不清和混乱,形成了一笔笔在子公司与分公司之间说不清的烂账,最后在整体上造成了高达1.3亿元的亏损。

在本书中的另一个因克隆过去在别国实现了成功经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失败的案例的表现形式是这样。

该公司在与所在国的一家大型电器企业合资后,在营销管理上,依然照搬自己在发达国家的“成功”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很明显的不适应所在国的国情,首先委托一家也不十分了解所在国市场的“国际广告公司”统一制作广告,而这家“国际广告公司”不了解内地市场,广告定位不准,力度不够,使美国名牌并未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另外,由于是“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故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大公司的风度和气派,一上来就建立一整套类似在美国本土的管理机构;在公司不景气的情况下,对费用、成本也控制不严,仅美方四位管理人员一年的费用就达80万美元。

而冰箱生产的化工原料执意从美国杜邦或GE公司进口,其成本高出1/3多;在管理方式上,中国企业对职工的管理靠监督,美国企业靠自觉,结果克隆的后果是监督机制不健全,约束不力,人心涣散,影响生产。

而且习惯于规范的美国人不知“三角债”是何物,结果售出商品不能及时回款,最高时客户拖欠款高达六七千万元,造成公司资金周转不灵。

最后结果合资公司的亏损越来越明显,经过风险评估后只得撤资。

这个案例是非常典型的不切合所在国实际的模式化经营管理策略克隆,结果进入“雷区”的失败范例。

让我们再来看另一家有同样失败经历的跨国公司:

这家跨国公司的模式化经营管理策略核心是利用与投资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合资来作为登陆过渡岛屿,从而从容的培植自己的市场优势,达到借势切入投资国市场的目的。同时,以最快速度最大化的获得合资公司的管理权,从生产、管理到销售便全部是由美方掌管,不愿意合资伙伴插手公司的“内部事务”。

在合资后,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网络以及相关的所有运营系统,避开合资方的销售渠道,自建网络,、使自己在技术和市场方面都占到足够的优势,不至于在今后的市场运作中被对方所掣肘。

结果呢,由于急于建设自己的销售网络体系,导致公司的管理成本直线上升,直至超过了合资企业本身的最大承受力。

同时立即进行合资公司管理层的“组阁”。采用美国本土规范的市场经济下的团队式管理、制度管理,直接从国外聘请职业经理人入主企业。由于这些经理人对中国国情和市场的不熟悉,使得他们也只得承袭在其他国家一贯的管理方法,结果许多无效的和错位的管理经营策略造成了经营失败。

根据其在本土和其他国家市场的一贯的项目审批流程,一项市场推进方案,必须先传到香港分部,再传到美国总部去审批,一个来回要拖两三个月,等到方案批准,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早已成为了昨日黄花。

一味克隆所谓“成熟的管理模式”再加上本身对所在国市场的游戏规则的不熟悉,结果投入了大笔的资金,最后反被所在国同行们后发先至,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最后落的个黯然退出游戏的结局。

纵观这家跨国公司克隆过来的经营管理模式可谓是“逻辑严密,丝丝入扣”不失为一套不错的经营战略方案,但是只可惜并不适用于所在国的合资企业,结果同样逃脱不了“触雷”的结局。

本书中的一家国际广告行销公司在为所在国本土的企业客户服务中,也犯了与上述跨国公司同样的毛病。

在这家跨国广告集团的“品牌管理”的模式,以及他们为欧美的其他公司进行广告行销策划和品牌管理策划中,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划模式。

于是,这家跨国公司在为所在国的一家企业进行产品上市和品牌塑造的策划中,他们的一贯行销模式开始启动。

结果几千万的广告投进去,市场的竟然没有产生大的起色,在有些地区甚至不如从前。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密集的投放了约8000万广告(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此时企业的财政方面出现了重大问题,它的资金链条再承受不住这样大规模的投入了。

如果再撑下去,那就是要么举债继续干下去,直到油尽灯枯为止,要么立即停止一切投入。这家企业终于选择了后者,停止了一切的广告以及促销活动宣告,当然也终止了与这家跨国广告行销公司的合作。

篇(6)

0 引言

跨国公司管理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选修课之一,是一门包括多学科的综合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全球化浪潮下,跨国企业的组织管理、营销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技术资源管理、文化管理等。该课程需要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跨国经营管理专业知识来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该课程的教学不能就理论而理论。单纯的照本宣科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发挥不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入案例教学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1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教学中的问题

1.1 课堂上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在教学中,通常以教为主,学为辅。老师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授课,围绕教材讲授,授课缺乏机动灵活性,而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有部分学生面对不敢兴趣的知识点时,容易溜号,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整体上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和学生从小到大的教育方式相雷同,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2 现有教材注重理论学习,忽视案例相结合

一些教材只介绍理论,没有相应的案例结合。例如在跨国公司理论这一章,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和生产折中理论。一些教材没有安排案例进行佐证。还有一些教材在一章内容之后附上与本章内容相关的案例。造成教材案例太少,或是案例较为简单,难以满足学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需要。一些教材的案例过于陈旧,不能及时更新,缺乏跨国经营的热点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1.3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相关企业实践

现有教学集中在课堂上进行,没有结合企业实践活动。学生没有在企业实习的经历,不能身临其境,许多问题没有切身体会。学生在学习之余,缺乏企业实践,如短期实习,企业参观等活动。没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造成学习效果不显著,学生为了拿学分和学位而学习。阻碍了学生创新性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改善“跨国公司经营”教学的建议

2.1 注重互动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在教学中形成学为主,教为辅。传统的授课方式形成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老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并听取学生的建议,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现状的基础上,引入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根据每章节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在讲授知识点时,可以引用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比如讲授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时,可以结合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讲述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如果作为企业负责人,会如何处理该事件,启发学生分析行贿对企业的危害和对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启示。最后教师对学生分析进行评价,指出其思路的正确与否。通过授课方法的改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2.2 注重使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网站和报纸,收集跨国公司经营的最新案例和热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和最新案例讲解有效结合,通过启发式提问,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思考或者分组在课堂讨论,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另一方面,在每一章授课前组织学生提前预习,教师提前把案例分析题目通知给学生,将学生进行适当分组,每个小组大概6人左右。让学生自由组织并分配任务,例如有人收集资料,有人负责制作讲稿,有人负责总结和提出建议,有人负责提出问题并给予回答。在课堂上各小组分别以发言的形式汇报研究主题并以PPT形式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可以随时对其内容进行质疑和讨论。老师负责最后的总结,要及时印证案例与所学知识,指出学生观点的偏颇之处,对学生的思考进行积极肯定,并指出进一步改进的思路。重视每个学生的参与,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在成绩考核上平时成绩和案例讨论占到30%,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成绩考核相结合。

2.3 注重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习或实践

学校应加大与企业联系,为学生完成企业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跨国经营的教学中,适当设置企业实践的课时,通过参与企业实践,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深有体会。通过实习或实践可以验证所学理论的正确性,比如跨国经营投资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生产折衷理论等。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还可根据企业实践思考企业全球化之路。通过这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经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实践方式可以多样化灵活,例如参加企业实习、参观企业、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扩大视野。在实践环节后要求每个学生递交一份总结,教师根据实践材料评分。在百分制标准上,实践环节占20%。

篇(7)

一、引言

当今世界,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就是金融全球化浪潮空前地席卷每一个角落,外国银行的“引进来”和本国银行的“走出去”共同构成了一幅银行跨国经营的时代图景。这些变化不仅给发达国家的汇丰、苏格兰、德意志等大型银行开展业务创新和整合跨境资源带来了难得机遇,也为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优质银行进军高端市场和打造全能银行创造了有利环境。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1993年英国西敏寺银行巨额海外亏空到1995年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被勒令清盘,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到2008年美国雷曼、美林、花旗相继深陷窘境。近年来的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可谓险象环生、跌宕起伏。面对世界风云变幻,合理制定跨国经营的推进策略和目标模式,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活动区域,着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等,便成为摆在各国银行高层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命题。

二、简要文献述评

纵观银行跨国经营理论的演进轨迹,不同的学说流派见仁见智,这些理论突破既得益于现代经济学本身不断扬弃和革新所赋予的新方法、新工具,又是对特定历史阶段内国际经济金融格局的自觉矫正。从国外研究来看,理论进展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银行跨国经营原因分析。AJiber(1976)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存贷利差是导致银行国际化的考量因素,而利差产生是缘于各个银行在制造银行产品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比较优势。Berger(2000)提出,银行选择目标国家市场是基于较高的经济增长和较低的本土银行效率预期,多国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同等收益率下的风险状况。2银行跨国经营方式分析。Wengel(1995)指出,现实中的跨国分行多由拥有雄厚实力的母国银行创设,而控股子行则更多地出现在资本流动相对自由并且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Miller和Parkhe(1998)研究发现,美国银行在东道国所提供的服务水平依赖于其组织形式,总行、岸上分行(On-ShoreBranches)通常分布于发达国家,离岸分行(Off-ShoreBranches)则往往分布于发展中国家,辅之以地区分行以及其他专业化金融机构的相互配合。3银行跨国经营影响因素分析。Cave和Mehra(1986)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与并购投资具有正向关系,大型银行更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的进入方式。Gilbert和New-bery(1992)考察了市场集中度对组织决策的影响,认为在一个市场高度集中的行业中,通常采取并购而非新建的方式设立分支机构。

从国内研究来看,不少学者从跨国经营的战略框架与配套措施(詹向阳、樊志刚、邹新,2003;周迪菁,2005),银行国际化与FDI、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陈坚定,2002;王赛迪,2004;谢建敢,2007),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机遇与风险防范(周叶婷,2005;张荣峰、潘利,2006),银行跨国经营案例剖析与国别比较(朱海莎,2005;王吴,2006)等诸多视角展开研究。总体而言,国外现有的银行跨国经营理论体系还比较松散,多是从欧美发达国家立场和移植跨国公司理论范式的角度来探讨金融深化、银行效率等问题,对转型国家市场开放及制度变迁当中所涉及的政治经济体制、历史文化传统、法律政策环境等变量的作用机理缺乏全面、透彻的解析。相形之下,国内学界的有关文献虽日趋增多,但他们的研究还大都停留在概念介绍和形势描述的阶段,尚未结合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过渡的特殊环境与发展特点,从理论、战略和举措等方面形成系统的技术路线与研究脉络。

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

(一)跨国经营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散经营风险提供了手段

2008年以来,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央政府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从年初制定的“防过热、防通胀”首要任务,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控通胀”目标,这一轮宏观调控已经对银行的业务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诱因的全球金融风暴正在愈演愈烈,且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还在不断扩大,尽管我们毫不怀疑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但是从减少中小股份制银行利润波动性角度出发,通过开展跨国经营,能够有效扩充现有的业务构架与规模实力,对于实现质量、效益、风险的动态平衡,熨平国内外宏观经济变化对整个银行运行的消极影响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跨国经营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股东价值提供了平台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银行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率在15%以上,这是一个通行的标准,作为上市银行,如果不能为国内外股东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会承受来自员工、社会、机构投资者等的多重压力,其业务发展所需的资本金补充也将难以筹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也将成为空中楼阁。换句话说,股改上市后,资本总量提高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花好这些钱,给股东带来优异的报偿,则是下一步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因此,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国际业务发展步伐,增加海外收入比重,实现利润来源的多元化,确保银行市值稳定增长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三)跨国经营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了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众多有远见的优质企业正在踏出国门,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同时,富裕起来的国内居民到海外旅行、居住、投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海外投资流量突破了211亿美元,占全球并购流量的2.7%,名列第13位。

(四)跨国经营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了途径

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和银行业的竞争加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拓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部压力,国有商业银行成功改制上市后,其发展一日千里,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业务经验丰富、资本实力雄厚、市场意识敏锐、创新理念先进的外资金融机构,更是加紧了对国内优质客户和优秀人才的争夺。为此,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需要加快在全球的机构网络配置,利用发达金融市场的“倒逼”机制学习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评估办法、产品开发模式和业务创新流程,不断扩大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强化服务高端客户、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技能水平,通过与国外战略合作伙伴的“知识溢出”和“边干边学”效应,逐步提高经验曲线和组织能力。

当然,跨国经营并不是一味迅速增强银行整体实力和市场地位的万能药方。曾几何时,日本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所向披靡,但泡沫经济的破灭彻底颠覆了“规模第一、大就是好”的不朽神话,日本银行业国际化兴衰的惨痛教训,也值得中国银行业界同仁们认真汲取和反思。

四、走具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特色的跨国经营道路

(一)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理念是企业的经营之“神”和精神支柱。分析国外先进银行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其长期坚持了比竞争对手更有价值的经营理念,使之成为指导银行发展的灵魂。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涵盖范围广泛,比如资本理念、创新理念、质量理念、风险理念等,这些都是未来发展中所必须坚持的,但在跨国经营上最为突出的还是要坚持市值稳定增长、坚持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念。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经成为上市的公众公司,市值的稳定增长是股东给予的根本任务,是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衡量银行业绩的根本标准,也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利益取向。以此为基础,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在观念上形成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相适应的跨国经营思维,更多地考虑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环节开展跨国经营活动,而不是简单地考虑市场份额和短期利益,盲目地进入与核心优势缺乏战略关联的业务领域。对与银行长期发展战略相冲突的多元化产业和不相关业务及时进行剥离,以突出主营业务优势和特色业务优势。

(二)采取渐进式的策略目标

比之于当代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是在产权关系初步理顺、法律法规较为欠缺以及经济金融环境还不成熟的背景下进行的,故应采取渐进式的跨国经营策略和目标来实现。一是将跨国经营的着力点放在体制改革、流程再造和资源优化配置上,实现银行业务结构、地区结构、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有序调整,为今后大规模国际化业务的稳步推进和良性循环蓄积强劲的势能。二是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的力度,经过科学的评价和规划选择时机,通过与境外证券、保险、基金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交叉销售、战略联盟等形式来间接实现业务的综合经营,优先发展贸易融资、电子商务、担保、结算、汇兑等业务,逐步介入财务咨询、个人理财、投资顾问、私人银行等高端服务。同时,根据发展战略要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采取梯次推进、差异开发的扩展策略,在对象选择上首先应着眼于加强与战略投资者、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横向联合,在地域选择上把与我国经济交往密切、文化习俗相通、中资企业和富裕华侨集中的国家或地区作为国际化经营的前进基地,然后再逐步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区域性或国际性金融中心辐射和转移。

(三)借助井购重组的运作手段

篇(8)

1、跨国经营发展总体态势较好,跨国经营企业大大增加,但总体投资规模较小。2002年6月我国在境外累计设立非金融类企业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为132亿美元,中方投资额为88.8亿美元;2003年6月我国累计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147.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近10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约12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79.2亿美元。目前,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

2、大企业在迅速成长,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相距甚远。近年来,我国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6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有3家,1999年增加到9家,2000年和2001年则发展到11家。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甚大。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实现国际化经营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说,我国跨国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总体管理和资本运作问题。

(一)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从企业跨国经营的微观机制及管理模式上看,仍带有较多行政色彩,许多海外投资项目是由国家计划指令安排的,从而导致了政府部门过多的行政干涉,企业没有经营自。管理上主要是沿袭国内先行体制的模式,不能完全适应跨国经营的国际惯例,企业难以对国际时常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总体投资效益不高。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地区分布上看,投资过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偏重初级产品的产业,加工项目较多,高科技项目较少,且忽视生产资料投资,偏重消费品投资。

(三)企业海外融资和投资能力较低。一方面,国家对外汇汇出的限制及给海外企业贷款和融资额度不足,使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和经营。另一方面,企业与金融业的融合进展不大,没有金融业的支持和参与,企业海外贷款和项目担保的风险较大,削弱了企业跨国融资和投资的能力。

(四)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矛盾。我国专业外贸公司虽已转向企业化经营,但体制上仍具有国家进口贸易行政管理职能,而国际化经营需要以实业化为基础;专业外贸公司因技术、资金、规模的限制,发展跨国经营力不从心,而大中型企业无法直接对国际市场,从事跨国经营缺乏经验和信息,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这种工贸分家,各自出击的现状,造成跨国经营中的重复建厂,项目规模小,水平低,竞争能力差。

三、发展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思考

1、改善企业机制和管理模式,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千变万化,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决策管理机制非常重要。在决策管理机制方面,充分的信任授权和适当的管理控制是跨国企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在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尝试跨国经营,很多在海外建立了稳固的据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家身先士卒,掌握问题全面,决策实施迅速。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很难做到对跨国经营企业进行合理的授权。一家最近在海外进行了大规模收购兼并的国有汽车厂商认为,虽然国内的有关部门对其收购兼并采取了专案处理,但是多个审批环节和漫长的审批过程不仅耗时耗力,会造成错失时机,更关键的是,这些程序实质上不过是“免责程序”,起不到激励企业家的作用,因为企业家不走这些程序会有麻烦,走了这些程序,就不用承担相关决策的责任了。目前,世界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又频频进入我国,这对我国的自主研发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因此,加强我国企业的研发机制建设,对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显得尤其紧迫。

2、调整投资结构,实行多元化战略。首先,实行投资区域多元化。我国的海外投资集中在港、澳、美、日等国家和地区,这几年虽然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但总体上仍然偏少。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把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放在我国跨国经营的重要位置上。因为同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能为这些国家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其次,投资行业多元化。过去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餐馆、承包工程、金融保险及咨询服务等服务行业,这几年延伸到资源开发与加工业,今后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高科技领域,如航天科技、核能、生物工程等领域。

3、发挥民营企业特有的优势。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我国民营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产生发展并壮大的,它的内部机制、经营方式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与国有企业相比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加入WTO以后,我国民营企业将摆脱不平等的待遇和“歧视”,与国有企业平等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近年来,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激起了跨国公司新的投资兴趣,一些跨国公司敏感地意识到,与民营企业联营是新的投资方向。这一战略动向改变了中外合资的传统路径,为民营企业通过与外资合作,迅速壮大,实现跨国经营创造了条件,使一批民营企业走出了国门,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4、积极实行海外融资,提升中国跨国企业投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演进,极大地推动了国际金融资本的一体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向中国,我国的企业走向海外融资已是大势所趋。今日中国正在展现其巨大的和史无前例的发展潜力,对资本的需求量无疑十分巨大,要为这样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本,仅有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市场,显然不够。因此,需要迅速拓宽融资渠道,从而保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上述企业而言,海外的股票资本来源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总量不大,发展却很快,对外投资项目已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太、非洲和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中获得了成功。例如,我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在欧美设立了分公司;高科技公司联想集团不久前投入12亿多美元,收购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这样的成功案例,要是没有充足的资本做后盾是不可能实现跨国发展的。

5、政府应为我国跨国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整体战略,对跨国经营企业给予宏观指导。

(2)用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自发地形成跨国企业集团,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企业集团组建上,政府应进行产业领域的宏观指导和协调,鼓励企业自发的并购扩张形成企业集团。

篇(9)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勇于参与国际竞争,代表性的如首钢、海尔、联想、TCL等,在国际化经营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经营业绩总体上还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营的盲目性、短视性,缺乏战略规划能力。面对外国跨国公司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企业必须精心谋划、运筹帷幄,找准跨国经营的切入点,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战略创新,这是跨国经营获得成功的重要战略要素。为此,我们要在经营的战略观念上不断调整、更新,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要求,提高国际化竞争水平。

一、以核心专长制胜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进入的多是大专业公司,而我们多是经营分散的小企业。国外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的是专业化兼并,以此成为专业巨头,而我国企业热衷于战线拉长的多样化经营,搞企业动不动就是企业集团,缺乏专长,缺乏规模经济。专业化和规模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世界 500 强企业大多数是先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成功之后才发展多元化。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 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必须集中力量在某一行业内实现专业化,做强、做精,再通过全球扩张,走向规模化和全球化。即便是采取多元化的企业,也必须是建立在核心能力基础上的多元化。没有主业的强大支撑,多元化的触角延伸不会太长。越来越多企业的成功案例表明,企业核心能力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事实证明,从专业化走向规模化和国际化是当代企业跨国经营的快捷方式。从经济的角度看,企业大,也不一定就代表实力强。所谓强大,应该是先强后大,先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在该领域做深做透,才能竞争力强,才有做大的基础,格兰仕、长虹等企业,都是先强后大,而不是先大后强。盲目扩张、盲目多元化,往往是企业失败的原因。

二、发挥战略要素的比较优势

与外国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的企业不论在技术装备、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还是运行机制、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参与国际竞争,这是困扰中国企业的一大难题。而我国产业所具有的比较竞争优势是国际化经营的基础,如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发挥企业的比较优势,开创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之路。我国的比较优势可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小规模制造和密集使用劳动的低成本的比较优势

小企业具有规模小、项目小、劳动密集型技术容易上马和转产的相对优势,如纺织、玩具、制伞、鞋帽等行业,更适合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需要。我国跨国企业可以在利用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设备和技术输出,建立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生产成本相对低廉,产品能以较低价格进入东道国市场,进而扩展到第三国市场和国际市场。这一优势可以很好地与一些小规模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小规模市场一般不能满足大型跨国公司维持规模经济的需要,因而也往往不被这类跨国公司所看中。小规模制造的优势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小规模技术。根据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小规模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①能吸引到更多的劳动力,使企业的劳动――资本比率大大低于跨国公司,这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政策,易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②能从事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当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制造少数几个品种的产品,并力求通过产品标准化来降低成本的时候,小规模技术则可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满足各个小规模市场的需要。③容易转产。由于小规模技术所针对的市场小,提供这种技术的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通用性好,改过后就可开辟新的用途。

2.易于管理。低廉的管理费用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能在海外进行小批量、低成本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这类跨国公司规模较小,管理人员较少,所以管理费用较低;另一方面,这类公司转移的技术多是适用技术,不需派出专家和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控制,以防技术扩散或者外漏。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防止技术扩散或外漏,一般会派出专门的技术主管人员,这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二)成熟技术的比较优势

尽管我国总体技术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加以利用。例如,就适用技术而言,我国拥有大量成熟的工业适用技术,这些技术十分适用于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或落后的其它发展中国家。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拥有许多己趋成熟和稳定的大量中间技术和加工制造业,如机电、轻纺、食品加工等,而这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内市场狭小,接受技术的能力有限。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我国的成熟、适用性生产技术对他们更具吸引力,这使我国具有成熟生产技术比较优势的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他们所提供的中等技术设备也大受欢迎。

我国某些成熟技术对发达国家某些行业及企业来说,也具有相对优势。尤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也取得相当的优势,在航天、软件开发、生物工程、超导技术等方面己赶上和超过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在内部转化这种优势,也成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战略之一。

(三)传统产品的比较优势

我国很多传统产品都具有鲜明的特色,特别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风味的产品,为全世界广大消费者所喜爱。这些传统产品以其优良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发挥其优势。我国的传统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①特殊的工艺技术,如精美的园林艺术、美味的中式菜肴等;②特殊的产品效用,如久负盛名的中药医疗作用、气功的强身健体功效等。我国人口众多,华人遍布世界各地,他们虽然身处异乡,但拥有相同的文化语言背景,互相之间容易沟通。依靠这种纽带,在侨民集中的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生产传统产品,是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直接投资的一种特有优势。如福建是著名侨乡,福建的跨国企业因其侨民关系能享受资金、技术和其它方面的特殊优惠,绝大多数福建海外企业是通过华侨牵线搭桥建立起来的。

三、以制度创新构筑发展平台

现代企业的竞争也是企业制度间的竞争。企业制度先进与否,企业制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实践证明:一些先锋跨国经营企业无一例外地对原有企业制度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实现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即对原有企业进行了产权改造,实现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对企业产权关系实行了全面的重组和建设,这是其跨国经营成功的重要原因和制度保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些企业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从而加快了跨国经营的步伐,为企业更快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制度平台。

四、树立新的生产经营观

我国企业普遍表现为全方位国际化经营策略缺乏。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确立大生产观、大经济观、大管理观,要把过去“资源――技术――市场”模式,即有什么资源生产什么产品转变为“市场――技术――资源”模式,就是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从占领市场向培育市场、掠夺资源到可持续发展、区域市场和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商品市场观向知识与人才市场观转化。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存储、传输和处理系统,将企业决策、控制和工艺流程推至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要具有适应、开发国际化背景下的市场能力,进入国际竞争的舞台,培育在新环境下的新的竞争能力。开发国际市场,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营销,应抛弃在本土形成的狭隘思想,立足国际、适应国际、从事跨国发展。在思想上重新认识,以新的思维去考虑企业面临的新问题。要敢于吸收先进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并结合自身特点的进行转化,把握心态逐步学会调整以稳步提高自身能力。

篇(10)

一、连锁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向母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以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大型跨国公司的主要经营特征之一。有资料表明,最近几年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有了快速的提高,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比率基本上保持了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步调增长。同大多数行业一样,尽管对于不同行业的连锁企业而言其国际化程度会有所不同,但可以说,连锁领域内的各个行业和各种业态的企业都在疯狂地抢占国外市场。连锁企业之所以考虑“国际化”问题,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国内市场基本饱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连锁企业而言,由于国内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组成结构改变等原因,国内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同一行业高度饱和,发展的机会明显减少。例如,在美国,零售产业已经过剩,购物中心的面积自1987年之后的10年内已经翻了一番。如果以1987年的美元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每平方英尺的生产率大约只有10年前的一半。在这些发达国家,一些大型连锁企业已经在本国几乎每一个可能的市场上设立了商店,如果它们要发展,就必须进军以前“未知的”市场。当然,饱和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全新的想法和形式是可以渗入看上去饱和程度最高的市场的。然而在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出台了很多规定,例如开设大商店或收购他人商店都受到法规限制,新开商店不仅困难而且成本很高,得到经营许可也要花费很长时间,人为地增加了进入市场的难度。因此,国外市场尤其是快速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其吸引力要大得多。

(二)国外市场有比较诱人的发展前景

与国内市场高度饱和的情况相反,一些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国家,其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服务业正在以迅猛的势头飞速发展。这些国家市场竞争程度较弱,存在大量空白市场,加上人口增长较快,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对于消费品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尤其是有能力购买高档消费品的中产阶级数量的增长,对投资者极具吸引力;同时,市场进入壁垒逐渐消除,投资环境逐渐改善,也成为跨国连锁公司抢滩市场的重要原因。例如中国,连续多年经济增长幅度超过8%,人口增长率也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并产生了一大批具有较强购买能力的中产阶级,因而吸引了很多国家的跨国连锁企业进入其中。根据Coopers和Lybrand的分析,他们在考虑了市场规模和相关风险之后,指出了门个最大的零售和服务市场并把他们分成四类,其中巴西、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四个国家迅速扩大的中产阶级期望购买消费品,蕴藏着令人激动的机会[1]

(三)连锁企业本身内在的扩张冲动

连锁企业的跨国经营不仅具有上述外在因素,还具有一定的内在因素。连锁体系一旦成熟,本身便蕴藏着一种自我扩张的机制,即希望把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引向不同的地区,通过规模扩张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种扩张的冲动取决于该企业过硬的产品品牌,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以及成为国际企业的公司经营理念,甚至是管理层对国际化的态度和抱负等。当连锁企业在国内市场中已经站稳了脚跟,自然而然地会希望把国内市场的成功经营模式引向国外。尤其是当国内市场饱和、国外市场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国际市场上消费趋同化、技术发展使连锁企业有了更大的规模效应时,种种因素的综合推动着连锁企业在其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走上国际化之路[2]。

(四)获取更多的在不同市场的学习机会

通过在不同市场的实践,连锁企业还可以从跨国经营中学习到许多新的经营技巧,从而积累丰富的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经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跨国连锁企业这些年从国外引进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技巧有:巨型超级市场的运营(欧洲中部和泰国)、季节性促销(欧洲中部)、新鲜食品的经营(韩国)、商场内面包店业务(欧洲中部)、开发简单的自有品牌产品(泰国)[3]。可见,对于连锁企业而言,跨国经营不仅仅是寻找更有利的机会、不断实现规模扩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努力学习,不断融合各国新思想、新方法、新模式,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问题。资本的流向是单纯的,知识的流动是复杂的,通过资本的输出获取知识的输入,或许是连锁企业跨国经营最根本的动力。

二、跨国连锁企业的管理模式选择

连锁企业在跨国经营管理中,主要运用了两种管理模式:全球化战略和多国化战略。

(一)全球化战略

全球化战略是指连锁企业将母公司成功的经营模式移植到各国的分公司中,即在不同的国家复制同样的商店,并让所有商店采取一致的市场态度。麦当劳便是采用这一战略而成功的典范,零售业中最典型的是专卖店,如意大利休闲服饰连锁店贝纳通在110个国家里有7000多家商店,全部实施标准化的管理,另外,其他一些零售商如IKEA、英国马狮公司等也采用这一战略。

采取全球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经营成本。全球化意味着高度标准化,它要求采用同样的产品系列以及同样的定价、推广和选址战略。它的主要优势有商品采购的规模经济性以及商店设计与广告复制的规模经济性。标准化的理由是连锁企业从事业务经营的所有市场需要相似的产品。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消费习惯、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但采用这一战略的连锁企业忽略了这些差异,他们认为随着通讯方式的改变、遍及世界的交通运输与旅游催生丁全球化市场,世界范围内的需求和期望不可避免地趋向一致,他们完全可以从全球的角度定义各个细分市场上的顾客,并为这些顾客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当然,能根据东道国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经营策略调整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从财务成本以及管理时间和工作量角度看,为此必须做出的经营组合调整的代价可能过高。

上述观点的基础是假定各个市场(至少工业化国家)的口味和收入水平是趋同的,这意味着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存在一个全球性市场。因此,为适应本地需要进行的调整要么获益很少,要么根本不会获得益处。同时,全球化节省的成本却是非常巨大的。全球化战略要求连锁企业实施权力高度集中,所有涉及公司的决定包括商品范围、商品销售、服务水平等都由最高层做出,不鼓励所属商店的创新精神。各地的商店只需严格遵从总部制定的规章和程序,他们不会对整个公司的经营技巧有任何影响。这种管理模式尽管抑制了商店的积极性,也可能导致公司对当地市场的细微变化反应迟钝而阻碍其跟上市场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可以重复使用一个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因此,连锁企业可以从标准化的经营活动诸如产品、销售、商店管理、广告和人员培训的规模经济中获益,并可以非常迅速的扩张。

(二)多国化战略

多国化战略是指连锁企业根据所在国的市场状况在分公司中建立行之有效的不同于母公司经营模式的战略。对于分散在各国的分公司,他们的基本经营理念和模式保持不变,但为适应每一个国家市场的特殊要求可以进行一些改变。如大型综合超市的“一站式购物”在许多国家都落叶生根,但是产品种类和品牌却根据每个国家顾客期望的不同而不同。

现代营销理论为多国化战略提供了较多支持。营销学认为,企业应当以客户为中心,贴近每个目标客户群体(或细分市场)需要的营销活动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意味着在跨国经营环境下,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地理、人口和文化因素以及消费者的特点各不相同,消费者的期望与需要、支付能力、购物习惯和产品偏好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最好采用适应性的多国化战略。

由于不同市场相差很大,在跨国经营中维持完全相同的经营模式有时很困难。例如,由于不同市场的劳动力成本、物业成本和物流配送成本不一致,以及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不同,市场竞争程度和当地消费者承受能力也有差别,跨国连锁企业要维持基本一致的全球性价格是不可能的。但是,连锁企业可以努力实现与其本国相似的定位,例如,Aldi等折扣商会努力使自己的价格比东道国的超市至少低20%~30%。此外,连锁企业在不同市场的推广策略和选址策略也会受到各种原因而难以保持一致,因此,多国化战略的实施一方面是出于企业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是企业主动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所作出的调整。多国化战略的连锁企业一般采用分权化管理,母公司做出主要的战略决策,各分公司管理层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可以决定商店经营的组合策略,例如选择产品的种类和供应商,根据当地竞争状况设定边际利润,决定所提供服务的水平,决定广告主题并选择广告媒体。这种经营的差异尽管不会使多国化连锁企业从规模经济中获益太多,但却使组织成员从全球各地学到了丰富的经验,并培养锻炼了一批国际零售管理人才。

尽管支持全球化和多国化战略的理由都很充分,但对连锁企业而言,选择哪一种战略意味着整个组织结构和经营理念的重心不同,而两种战略均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从目前连锁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践来看,一般而言,食品和服装等消费者偏好差异大的产品(高级女式时装除外)实行标准化的难度很大,奢侈品和时尚色彩浓厚的产品的客户追求他们所代表的独特价值,比较容易实施标准化。这些产品的消费者通常也是富裕、教育程度比较高而且见多识广的人,因此或多或少地代表着具有趋同性的全球性群体。因此,专业零售商容易在全球化战略上取得成功,而综合零售商更偏向于选择多国化战略。

三、跨国连锁企业管理模式的适应性调整

伴随着连锁企业跨国经营的巨大市场机遇,其经营风险也是巨大的。这些风险来源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国内和国外市场之间可能存在较大文化差异,导致消费趋势难以完全趋同;第二,由于消费者偏好和渠道差异等多种因素,原先成功的管理模式可能不容易适应新的市场;第三,外国政府可能在一些领域设置限制,可能导致进入成本较高;第四,国外市场上消费者收入较低,无法支撑标准化运营的商店;第五,分销系统和技术可能不发达(例如,道路差、缺少冰箱、邮政系统落后)带来企业运作困难增大;第六,各国之间的连锁经营形态可能差别较大,而国外消费者接受新的连锁经营形态尚需要一段时间。

在连锁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当中,最为困难的要数经营理念对于特定的市场环境的适应问题了。零售业同其他行业比起来,更倚重公司与顾客的互动。同生产性行业比起来,零售业从来就不具备孤立存在的特性,不象工厂那样可以在一个国家“单独存在”却满足另一国家消费者的需求,它必须同自己所在的国家或社区融合起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零售企业的经营理念必须适应不同消费者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而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对于生活的态度、人文区别、历史传统等,都会给连锁企业跨国扩张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文化差异不仅导致不同的客户需求,也影响到管理风格以及与供应商从事交易的一般方式。例如,家乐福的大型超级市场经营理念在中国做得很成功,但在香港和日本却一筹莫展。正是由于零售经营模式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惟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

即使是采取全球化战略的连锁企业,也不可能全球高度标准化。肯德基在中国的“变脸”就说明了这一点。每天早上,肯德基向消费者提供有营养的中式早餐,销售美国人闻所未闻的“香汁大虾”,并出售王老吉凉茶。肯德基的这些变化并非意味着要打造“新式快餐”或者“中式快餐”,做完全的本土化,而是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为中国而改变。“从我们到中国的第一天起,就觉得不能囫囵吞枣地把国外的经验硬搬过来。”中国百胜餐饮集团总裁苏敬轼说,“作为一个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品牌,我们很早就认识到,全球经验不是单纯的一套方法,而是需要整合许多的个人经营,并结合当地市场的特点。”

篇(11)

一、 后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1. 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出现回暖的态势。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已达5 360.4亿美元,其中2008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3 807亿美元,增长27.9%,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增速比上年回落11.3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出口总体增速快10.7个百分点。2009年1月~10月,我国民营企业累计进出口4 01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低于同期我国外贸总体降幅9.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民营企业出口额2 685.3亿美元,下降15.3%,低于同期我国外贸出口降幅5.2个百分点。

2010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达4 812.66亿美元,2010年前三季度,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其他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和竞争力,出口增长43.7%,进口增长54.6%,分别占总额的30.3%和18.7%,比上年同期提高2.0和1.5个百分点。全国工商联的2011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民营企业出口显著增加,前11个月全国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超过5 700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3。因此,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已出现回暖的态势。

2. 后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表现仍活跃。目前,我国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是大力支持的,因此,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积极性日益提高,我国民营企业将以其明晰的产权、灵活的机制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根据国家对民营企业500家国际化拓展情况分析数据显示,2009年民营企业500家中已对外投资的有117家,占民营企业500家的23.4%,比2008年增加5家,民营企业海外扩张步伐加快。共拥有海外投资企业和项目481个,比2008年增长57.19%,累计海外投资额达到225 274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47.59%。2010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 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目前,虽然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对外投资主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民营企业及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对外投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从国别和地区分布情况来看,2010年,我国民营企业向海外拓展地区仍然以亚洲为主,其次选择东盟十国、欧盟、北美等(见表1)。

二、 后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后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机遇。

(1)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利于我国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为缓解本国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了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要求,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参与国际合作的好机会。中国民营企业通过与国外先进技术合作,可以不断地提升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可以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发挥中国民营企业的低成本优势,扩大市场容量。

(2)中国政府给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更多的支持。2009年3月,商务部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对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进行了明确和规范。2010年5月,国家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第10条内容是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国家将支持民营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开发战略资源。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保障体系,以上措施的出台都将在经济复苏阶段推动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

(3)后危机时代有利于我国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转型升级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唯一出路的观点日渐成为共识。在经受危机的过程中,有不少民营企业依靠转型升级成功地突围解困。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我国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低的民营企业面临巨大冲击,但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政府推动发展模式转型的政策将为我国民营企业实现价值链高端化创造机会。

(4)后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产业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的浪潮,为实力不断提高的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机遇。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就是一个很好地例证,在金融危机下,美国汽车三巨头均深陷困境,而中国汽车业蒸蒸日上,这就为国内汽车并购美国汽车提供了契机。可以说,吉利是认清了宏观环境,准确地把握了外部机遇。

2. 后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挑战。

(1)后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压力仍很大。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逐渐在全球蔓延,大量员工失业或工资待遇下降,导致全球消费市场深陷低迷,外需下降直接导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下降。许多国外经销商采取减少订货、减少库存的策略,致使民营企业生产订单锐减。以广东省为例,2009年8月份以来全省民营企业订单减少30%以上,据广东省海关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该省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近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外部需求的下降将使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面临压力巨大。

(2)后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遭遇贸易壁垒的可能性增大。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出口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附加价值不高,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中国出口规模日益扩大,中国已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例如,2010年,仅REACH和EUP这两项技术壁垒就影响了浙江60%的出口企业,从纺织厂到玩具生产商,这意味着中国出口企业将迎来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密集期。由此可见,后危机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道路将不会平坦。

(3)后危机时期我国民营企业缺乏融资渠道,筹资困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全球流动性紧缺尚未有效缓解,金融机构纷纷控制信贷规模,各国贸易融资条件普遍恶化,国外经销商和进口商资金压力加大,采取了压订单、减库存等方式规避风险。由于进口商贸易融资困难,出口企业收款延长,企业资金正常周转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我国国内银行为防范风险对出口企业慎贷、惜贷现象比较普遍,使民营企业的经营及生存压力日益增大,发展潜力受到制约。

(4)后危机时期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收汇风险加大。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国家的企业出现经营状况恶化,停产、破产的现象,因此,商业欺诈不断增多。而我国民营企业海外经营的经验缺乏,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容易遭受到商业欺诈的风险。目前,很多国外企业通过拖欠付款、退货等方式向中国出口企业转嫁金融危机的损失。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民营企业遭遇出口退运货物5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占当年我国出口退运货物总额的38.7%。2009年1月~2月,我国民营企业出口遭遇退运货物1亿美元,同比增长87.5%,占同期我国出口退运货物总额的44.7%。由此可见,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收汇风险很大。

(5)后危机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经营风险加大。跨国并购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途径,但并购战略的选择也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带来了风险。很多并购企业因为整合能力差而以失败而告终。据统计,全球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只有两三成。美国学者布鲁诺通过调查报告,分析了涉及全球数千起并购案例,其结果如下:17%的兼并能带来实质性回报;33%的并购并未带来任何收益;20%的并购造成了相当损失;30%的并购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见图1)。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被并购的企业大多是受经济危机冲击而出现经营不善、生存困难的企业,我国民营企业在并购后需要面临产业对接、人员整合、文化整合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而且我国民营企业自身存在一定的劣势,如海外并购经验欠缺、管理技能不足、资本实力较弱等,这些都将影响并购后企业的盈利情况。

三、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经济效应分析

1.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仍存在技术和管理水平差的问题,因而导致竞争力不强。一些率先跨国发展的民营企业,将会因为在国外取得了新的市场空间、稳定的资源供给和新的技术信息,而大大增强自己的竞争力,通过跨国经营我国民营企业可以借鉴、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将这些技术和管理经验再转回国内,就可以推动国内的行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国内竞争者而言也会产生带动效应,因为这将迫使国内竞争者改进经营、加强研发、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不但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会促进国内其他企业的发展。

2.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利于增加就业。2010年福布斯中国民营企业全球化论坛中提到民营经济吸纳的就业者已占全国新增就业人数的80%以上,成为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我国民营企业不仅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更重视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民营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采取劳务出口、在国内兴办合资企业、境外办企业等形式,增加了我国的就业。在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民营企业坚持不裁员,并积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成为国民经济一支重要的稳定力量。

3.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利于企业绕开国外贸易壁垒。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经济呈现减速态势,由此催生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可以帮助企业顺利绕开贸易壁垒,并享受所在国有关投资的优惠政策;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发达国家给与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同时,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可及时了解当地市场信息、发展动向,从而发挥各种比较优势,增强民营企业产品竞争力并最终扩大民营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

4.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利于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拥有跨国经营人才是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民营企业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必然迫使自身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它们将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既善于管理,又通晓财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海外经营的管理和业务骨干。对于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对内部员工国外培训、 高薪聘请国外专家、 吸收海外学子等多种渠道来完成,从而突破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人才发展瓶颈。

四、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研究

1. 政府应积极创造有助于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在宏观管理上,政府应行使其规范引导、提供服务的职能,为民营企业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政府应减轻民营企业的税负如:中介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为民营企业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如:加强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拓宽国家进出口银行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服务的领域;同时也要广泛开展对民营企业的信息、法律等方面的服务等。总之,政府要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为民营企业更好地进行国际化经营创造必要条件。

2. 民营企业应认真研究,精心选择国际化经营模式。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模式的选择应随着跨国经营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调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我国民营企业可以学习华为公司的集群模式,以产业链为单位,上下游企业集群“走出去”,通过抱团合作方式,对国外专利、品牌、研发力量、渠道和原材料等进行参股或者收购;也可以借鉴海尔公司的渐进模式,分阶段、分步骤地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向目标市场拓展。总之,民营企业要 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摸索出适合自身跨国经营的发展模式,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民营企业传统跨国经营模式的冲击。

3. 提升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过去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以贴牌加工为主,附加值低;企业创新能力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导致在产品定价上没有话语权,品牌建设上没有专属权,严重削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的民营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应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做产品提升为做标准,参与国际商业规则制定,从偏重规模扩张走向注重质量提升,实现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式的发展方式转变。从低层次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走向高层次国际运营战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即使在世界市场低迷期,我国民营企业的产品不会处于尴尬局面。

4. 我国民营企业应加强各种风险防范。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全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国的民营企业一定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并实施风险防范整体战略,在对各种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防范和控制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民营企业应建立一套评价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的“企业经营预警指标体系”,以使企业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民营企业特别要增强出口收汇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外汇损失。对于参与跨国并购的民营企业,应注意并购后整合中的风险防范,重视文化整合、人力整合、经营整合等,保证并购后整合的质量。

5. 我国民营企业应积极拓展新兴国家市场。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欧美的冲击最大。据统计,2009年1月~10月我国民营企业对欧美等金融危机重创地区出口降幅普遍较大,其中对欧盟出口539.9亿美元,下降16.3%;对美国出口378.1亿美元,下降 9.6%。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必然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应积极拓展美国、欧盟国家以外的市场,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的新兴市场出口,进一步降低出口地区的过度集中,促使出口地区结构多元化、合理化,构建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稳定增长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海关总署.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现状调研报告,2009,(12).

2. 201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呈现多元化.中国贸易报,2010,(12).

3.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影响的调查报告,2010,(7).

4. 欧盟频设技术性贸易壁垒:浙江实验积极救赎“中国制造”.21世纪经济报道,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