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小城镇发展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8 16:36: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城镇发展现状

篇(1)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our country has got certain development, but,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till exis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not make it rigidly uniform phenomenon appear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owns.

Keywords: small town; developmen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加快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应有之义

现阶段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可以看到的是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是符合我国工业化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情,实现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尽管小城镇在综合效益以及社会经济水平上不能和大中城市比较,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现阶段我国资本积累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的局面,使我国的农村不能不转移富裕的劳动力,而唯一实践途径就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小城镇的发展。

1.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关键是发展小城镇

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为1%,到末期使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0%—42%。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在1985 年为20%,小城镇占到这个总比率的12.71%,而十五年后的2000 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每一年平均提高0.83%,而小城镇的发展水平每年平均提升0.46%。从上述所列数据反映,小城镇的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2.小城镇的发展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人口众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化和工业化程度较低,还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发展农业本身仅仅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而主要的收入来源来自于进城务工,但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并不能够完全接纳“农民工”,这是由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模式所决定的,这就造成了很多的农民虽然打工但不挣钱,虽然增产但收入增长缓慢,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处于停滞落后状态。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 年,农村人均收入为16455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36715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23倍,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所以,如何用好小城镇这个市场如组织和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业发展走向产业化经营模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主要靠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最初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转型而兴起的一些手工作坊。到2011 年,我国的乡镇企业资产已经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这是我国政府各种政策鼓励引导和扶持的结果。从这个层面来说,我国的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活跃农村经济,推动乡镇工业化发展,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的必然选择,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都存在着资金紧张,融资困难、技术相对落后、员工素质不高,优秀人才匮乏等等的问题。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小城镇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 “千城一面”,毫无特色

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小城镇历史遗存和风格特点的研究,对小城镇的自身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个性特质把握不准。由于小城镇属于城市的范畴,规划工作者往往仅以大城市的规划模式来指导小城镇的建设,建筑布局过于单调、呆板,最终的发展模式仅成为大中城市的简单缩影,建设布局毫无特色而言。

2.建设发展资金短缺

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是阻碍小城镇发展和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因素。目前从总体上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较为单一,投资的最重要来源仍然主要是政府。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单位,每年县财政分发的人头费和税收超收部分的提成仅够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城镇建设的资金就主要依靠预算外收入来弥补。镇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来源主要是土地拍卖所得。为了增加收入,加快小城镇建设,政府只能抬高土地价格,这就形成了限制农民进城和投资开发商进入的"门槛",增加了乡镇企业,农民和外部资金向小城镇集中的成本,抑制了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减弱了招商引资的优势。

3. 缺乏有效的产业带动

小城镇的发展缺乏经济增长点,缺少有效的产业来带动。这是因为近几年来, 由于没有能够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乡镇企业出现了增长速度放慢,吸引带动能力下降和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再加上小城镇的规模和人口过少,又影响着小城镇的规模和辐射效应,也就无法达到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此外,政府也没有能够根据当地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道路,中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盲目性很大。

4.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稳定性。

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合理,变动过于频繁。小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百年大计,规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能随意变动。但实际情况中,新领导上任后往往有新的思路,要在自己的任期内建功立业,体现政绩,于是大刀阔斧,弃旧图新,把前任留下的城镇规划改得面目全非,使规划建设失去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小城镇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每个地区的小城镇在对其自身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都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因素,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追求政绩,不能以数量取胜而忽略了其本身的质量。作为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进行合理筹划,准确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重视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

2. 必须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小城镇在建设中一定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对小城镇进行规划时,应首先对其所处的大区域背景进行宏观分析,确定中小城镇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突出小城镇的产业特色;其次要尽量保持小城镇原有的格局,小城镇小巧近人的规模尺度、环境优美的山水风光、自然亲切的田园气息都可以巧妙地利用以强化小城镇的建设特色。一个城镇,只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才有自己的个性与灵魂,才有生命力。

3.改革户籍制度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用的是具有分割性、世袭性的“二元”户籍制度,这种模式严重的妨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无形之中损害了农民朋友的利益。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在对其进行相应调整,但是其本质上并没有变。所以,要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就必须要招贤纳士,取消“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规定,让外来人员获得与本城镇居民相同的就业、子女入学和社会保障待遇。

4. 培育支柱产业,发挥带动效应

培育新市场小城镇的发展必须要有支柱产业,所以,在对小城镇进行建设的时候,就应该完善当地的经济市场,发挥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利用小城镇这个桥梁将农村和城市结合起来。作为小城镇的发展要有自己的支柱产业,要有自身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5. 必须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通过对小城镇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各行业优势的具体分析,充分发挥小城镇发展的潜力,在镇区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劳动力分配,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布与流向,科学确定小城镇吸纳人口的数量。同时,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小城镇外部交通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心理因素的变化等因素也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当小城镇的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才能发挥集聚作用,同时,小城镇内部制度和社会公用设施水平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农村居民进城的门槛。因此,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将目光由大中城市转向小城镇,首先要使小城镇实现经济上的飞跃,带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集聚效应。

三、结语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来说,还较低。因此需要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但是,小城镇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认真筹划,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以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

参考文献:

[1] 孙长仁.浅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各方利益协调[J].中国西部科技,2011(13):34.

[2] 杨莉,徐蓉.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9(28):128.

篇(2)

一、基本情况

宁津街道座落于山东荣成市东南部,北、东、南面环海,西部背靠朝阳洞山、甲子山与桃园街道、东山街道交界。陆域面积68平方公里,境内辖45个行政村,5个农村社区居委会,1个城镇社区居委会,共2.2001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二、宁津小城镇中心区域建设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20世纪末宁津小城镇建设时期以行政行为为主导,重点建设原宁津镇驻地区域,具体就是成立宁津镇富甲山庄社区。富甲山庄始建于1992年,当初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预计接纳人口3000人。富甲山庄建设中牢固树立“对小区建设的每一个构筑物、建筑物都要付出心血和精力,尽可能地做到没有遗憾”的理念,广泛吸收当时先进的规划设计思想和优秀的规划创意,以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广邀专家学者,反复推敲,编制完成了住宅区、购物区、集贸市场、明珠广场等的专业规划,确保了小区长远建设发展需要。90年代末,富甲山庄开发别墅楼157户,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公寓楼10栋,353户,总建筑面积达28000平方米,为小区配套的公益设施2万多平方米,小区道路硬化率100%,全部安装闭路电视,安装路灯200个,新建绿地5公顷,绿地覆盖率达到30%。小区内建有初级中学一处、完小一处、幼儿园一处、卫生院一处,各种商业配套设施完善。为方便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宁津镇政府还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设了面积1.3万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面积1万平方米的明珠广场。

三、宁津小城镇整体规划发展时期(21世纪)

进入21世纪,宁津小城镇建设由驻地中心区域建设逐步转变为整体规划发展。2000年6月原宁津镇与原镆铘岛镇两镇合并为宁津镇,并于2005年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宁津街道办事处。

宁津镇特别是宁津街道办事处成立后,宁津街道结合本地实际,以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出发,结合经济结构调整重新对宁津小城镇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并适时调整,塑造宁津小城镇的地方特色,配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是完善中心区域发展。为进一步适宜驻地城镇化发展,驻地宁津所、卢家庄、桥上及海洋经济发达的东楮岛、林家流共五个行政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于2002年实行村改居成立居民委员会,实现城镇化管理。

开发驻地周边废弃闲置土地,通过商业开发建设明珠花园、金桂小区两个生活小区。明珠花园建设有29栋商住楼,总建筑面积86000平米,可容纳912户居民。金桂小区建设有7栋商住楼,总建筑面积29500平米,可容纳250户居民。

完善区域生活基础配套设置。投资400多万元,铺设供水管道6900米,从石岛城区供水管网接入生活饮用水,同时对驻地3个生活小区进行管网升级改造。投资360多亏元建设一处占地14亩、规划设计容纳两台10t/h热水锅炉,可满足2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的供热管道。

二是促进农业产业化。成立荣成市北和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茶叶种植业。宁津街道所前王家村128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正式注册成立了“荣成市北和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先后通过土地流转,共发展自有茶园1100亩,辅射带动周边8个村30多户茶农种植茶叶400多亩。建设一处占地建设了占地15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无公害茶叶加工厂,配置了先进的茶叶加工流水线。打造一处茶叶种植、加工、茶艺休闲娱乐系列产业基地。

组织5户农机大户联合成立“荣成市鑫灿农机专业合作社”。 一方面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普及使用。另一方面形成比较完善的服务功能,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实行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作业,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效。

三是协调200多户参农,整合规划800多亩参池,成立“荣成市镆铘岛海参专业合作社”、“荣成市蓝色海洋海参专业合作社”。本着打造“现代渔业、和谐渔区、新型渔民”的原则,合作社根据各种刺参养殖的实际特点及养殖业主在生产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将最近的养殖科技推广到养殖业主中,切实提高刺参养殖业的科技含量,带动宁津街道10000余亩参池增产创收。

三、壮大农业文化产业

篇(3)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文明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颁布和近几年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充分表明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社区体育备受人们喜爱并逐渐走进小城镇广大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现代文明生活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多方面对社区体育在小乡镇开展的现状及所遇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社区体育在小城镇的繁荣发展,旨在丰富小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

一、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基本概念

小城镇社区体育是指在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1]。

二、当前在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体育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实施全民健身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经费投入逐步提高,兴建了一批全民健身路径与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社区体育活动室(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群众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不足,但仍无法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2]。由于小城镇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所以此现象尤为突出,社区中没有较多的器械设施,因此市民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以简单的器械、集体舞、民间大秧歌或跑步为主,影响了人们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年龄性别比例不平衡

经济的快速发展无形之中给中青年人带来了巨大压力,他们为生活工作学习而忙碌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娱乐场所或很少参与到社区体育中来,再者,他们的健康意识淡薄,没有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财富才能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生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因此,小城镇企业工人和乡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较少[3]。老年人一般没有中青年人那么多的生活压力,余暇时间比较充足,加上他们的身体状况不断下降,所以在小城镇中参加社区体育的人大部分以老年人居多,在参与社区活动人员性别方面,女士明显多于男士。因此,为了壮大社区活动人员的队伍,应采取相应措施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

(三)缺乏专业的社区辅导员

在发达城市的人们信息接触的比较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各种健身娱乐项目,例如:跳广场舞、练太极、老年操等,并有专业社区辅导人员指导,这样就使动作的优美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得到极大的增加,从而使人们进行社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在较小的城镇没有专业的社区辅导员,导致一些新兴的娱乐项目不能及时传入,只是不断重复几个简单动作;由于无专业社区辅导员的指导,使得一些舞蹈类的活动缺乏优美性,这都使参与者不能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愉悦,因此是人们对社区体育参与性降低的重要方面之一。

(四)市民对健身意识的缺乏

据全国百县市国情问卷调查,我国城市居民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的业余活动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看电视、读书报、教育辅导子女,而选择闲暇时间里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居民较少[4]。近几年,尽管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话建设的需要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求,国家颁布了全民健身的文件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加人们的健身意识,但大多数人在余暇时间还是选择了其他活动,基本上没有健身的概念,没有意识到只有在正确健身意识的驱动下,自觉、科学、常年不懈地参加健身运动,才会有健壮的体魄,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对发展小城镇社区体育的策略构想

第一,政府要对市民的健身活动高度重视,最主要的就是对社区体育场馆和器械等给予大量资金支持,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们促进人们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应大力加强对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可以不定期的搞一些比赛或小游戏的活动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参与其中,这种活动方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还有助于人们之间人际关系的和睦相处。

第三,聘请优秀的专业社区辅导员前来工作,使人们接受到先进时尚的娱乐项目以及增加活动项目的美感,这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以还将有利于社区体育开展的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王凯珍,任海,王渡,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学.1997.17(5):6-10.

篇(4)

旅游小镇指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区位交通条件、人文资源或特色优势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集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城镇。旅游小镇是消费者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的产物,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趋势下,旅游小镇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当前,推动旅游小镇开发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

近年来,四川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2015年四川城镇化率达到了47.69%,各地发展如火如荼的旅游小镇便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生力军。为了进一步推进四川旅游业发展,四川提出了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在新型城镇化和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指导下,四川进一步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旅游资源赋存较好的地区、城市周边、重要旅游通道节点等有条件的地方,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成效

四川旅游小镇结合全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充分挖掘地方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地方民俗与自然环境等独特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小镇,彰显四川旅游新亮点,发挥小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四川旅游小镇建设已初见成效:一是旅游小镇环境得到优化,四川旅游小镇在进行旅游保护开发时,坚持“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加强了旅游小镇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效保护;二是旅游小镇交通条件极大改善,可进入性不断提高,旅游小镇游客中心、停车场、标识标牌系统、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游客可通过手机APP、微博、微信、旅游官网、电子商务等平台实现旅游消费;四是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大大提升,明确了旅游小镇管理主体,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推进标准化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旅游小镇的服务管理水平和游客满意度。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商品同质化严重。目前大多数旅游小镇商业氛围太浓,旅游商品同质性严重,所售旅游商品大多与地方特色文化缺乏关联,所售商品几乎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能买到,真正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不够。二是季节性特征明显。由于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再加上现行的节假日制度,导致旅游小镇的季节性特别明显。三是在建筑上缺乏对地方文化的深度挖掘,复制照搬现象严重。一些旅游小镇在规划建设中,不惜盲目开发建设,空间布局不合理,建筑风貌与地方文化、周边环境不协调。四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够。随着旅游小镇的发展,本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以及商业活动的冲击,导致部分以传统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特色闻名的小镇逐渐失去其传统生活方式体验、民族文化体验的旅游价值和功能,文化的原真性逐渐消失。在旅游小镇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重视历史建筑、文化古迹的保护而缺乏对城镇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时空格局的保护。这使得小镇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而失去历史感,导致其失去本身的魅力。五是旅游小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导致服务水平低下,直接影响游客对出游抉择和出游质量,进而影响旅游小镇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产城互动、宜游、宜业、宜居、宜闲为基本特征,城镇、当地社区、外来游客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相互促进的城镇化新路径,是未来城镇化最重要的动力机制。但同时新型城镇化面临着社会保障、教育平等和农民工市民化等诸多问题。而旅游小镇具有休闲产业聚集、促就业、生态优化、幸福价值提升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完善交通、给排水、电力、通讯、旅游厕所、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同时完善银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结合购物、休闲娱乐、度假、商务、会议、旅游地产等多种业态,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二)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其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对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脱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62号)等一系列文件,确立了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四川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始终不谕地把旅游产业作为四川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产业重点培育,努力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同时在旅游资源赋存较好的地区、城市周边、重要旅游通道节点等有条件的地方,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

(三)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居民的旅游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正逐步改变,旅游从单一观光发展到观光和休闲度假并重,游客更加注重对旅游吸引物的深度体验。旅游消费的转型升级,为旅游小镇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从休闲度假的角度看,旅游小镇可以通过创意开发、完善旅游产品功能等方式使平凡的旅游资源变得有吸引力。

三、推动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旅游小镇规划,以规划引领带动旅游小镇发展。在依托当地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编制旅游小镇建设发展系列规划,用规划指导和引领旅游小镇建设发展。规划要深入挖掘地脉和文脉,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保护小镇风貌和整体格局。规划要与相关规划充分衔接,在做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基础上,要充分对接游客需求,满足旅游功能。

(二)更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建设好旅游小镇。积极探索和创新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改变以往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引入市场机制,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创新投资体制和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参与,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小镇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为旅游小镇的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

(三)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利用。要高度重视保护好旅游小镇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基础上实现合理开发利用。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坚持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破坏,杜绝以破坏性开发谋求短期经济利益的做法。要积极保护和传承旅游小镇传统文化,要大力开发传统习俗,最大程度地体现旅游小镇发展历史、小镇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旅游小镇可通过还原历史生活场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传统节日、习俗重现地方特色。

(四)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小镇发展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要重点抓好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抓好小镇广场、公园绿地、博物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强特色餐饮、住宿、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做到高、中、低档相匹配,大、中、小型相协调,提高接待能力,提升旅游小镇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开发。要挖掘和开发既有观赏性、美观性,有富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既有纪念性、实用性,又便于携带的特色旅游商品,以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满足游客的需求。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特别是当地居民,参与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比如,鼓励当地居民从事传统娱乐和民间工艺表演,如舞龙、舞狮、划龙舟、年画、糖画、剪纸、木偶戏、曲艺等表演;或引导其从事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和旅游服务,如制作特色小吃、手工编织、导游解说、餐饮、住宿等。要重点扶持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旅游商品生产或销售企业。认真落实扶持旅游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如简化办事程序、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将其培育成旅游小镇建设的生力军。

(六)大力加强旅游小镇宣传营销,构建区域旅游品牌。要加大宣传营销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包括政府财政专项经费、旅游企业宣传费用等多元经费体系。创新宣传营销体系,加强与有关旅游组织、旅游客源地的管理部门、开发商、文化、传媒等的合作,建立旅游小镇营销联盟;发挥旅游行业协会及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推进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共同开拓市场。调动媒体营销的积极性,促进旅游宣传品创新,发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APP、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立体宣传效应,引导和鼓励聚集一批创意人才和创意企业,根据客源地的不同需求,创新开发多语种、多载体、多形式和各具特色的系列化旅游宣传品。加强旅游营销信息化建设,借助当前我省建设“智慧旅游”的契机,加强四川旅游信息资源网的建设,同时充分利用公众信息服务网、旅游电子商务网等平台和旅游信息服务中心等开展网络营销,使四川旅游小镇形成四川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从而促进四川旅游小镇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精品化、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R].四川省人民政府,2011

[2]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J].云南政报,2005

[3] 黄前东.云南旅游小镇农业产业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

[4] 林峰.休闲旅游小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创新模式[EB/OL].http://,2015

[5] 云南省建设事业规划[R].云南省人民政府,2009

[6]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J/OL]. http://,2016

[7] 方增福,罗辉,马谊妮,姜芹春,卞云龙.玉溪市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

[8] 高伟.建水旅游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1

[9] 严音莉.旅游小镇:国际旅游岛建设重要突破口[J].今日海南,2011

[10] 张仁开.旅游小镇:小城镇建设的创新模式―兼论上海郊区旅游小镇的发展策略[J].小城镇建设,2007(7)

[11] 李晓阳.黑龙江省旅游小城镇开发现状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8 (8)

[12] 李向明.发展旅游小镇的意义[N].中国旅游报,2010-05-I2

[13] 刘德云.参型旅游小镇规划模式研究―以金门金湖镇为例[J].旅游学刊,2008 (9)

[14] 肖练练.城郊旅游小镇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3

[15] 和丽娟.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云南旅游小镇建设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篇(5)

一.引言

小城镇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角色,随着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如何合理地规划小城镇建设是一个核心问题。小城镇环境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景观建设与规划亦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闻名遐迩的小镇为我们提供了典范,如丽江、平遥、周庄等,它们都是根据自身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设计出具有自身特点,符合自身发展的景观设计"但是,也有许多小城镇在建设当中,脱离实际盲目仿制大城市中的景观元素,诸如大型广场、雕塑、欧陆风情等等"面对景观的盲目制造,特色的严重缺失,我们有必要对如何进行符合小城镇发展的景观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二、小城镇景观设计原则

小城镇文化景观的设计,必须综合分析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小城镇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景观设计规划,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一般地,在小城镇文化景观的具体规划设计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1.人文主义原则。将人的活动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考虑人类的多种需求,并将其融入到景观功能的设计之中。

2.可持续性原则。小城镇文化景观的设计应当有利于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能成为今后发展的瓶颈。

3.城乡统筹原则。小城镇地域作为城乡结合部,其文化景观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异同,力争两种文化、两种价值取向的密切融合、统筹发展。

4.科学实用原则。文化景观的功能设计应着眼于小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而不能脱离实际,设计一些人们难以接受、难于利用的景观单元。

5.因地制宜原则。在景观设计中应紧密把握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设计出来的景观单元要与当地人们生活起居密切关联,给人亲切感和归属感。

6.文化本位原则。文化内涵是景观的生命力,小城镇文化景观的设计应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来展示小城镇风貌、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三、小城镇景观设计的主要类型

1.小城镇中心广场建设

小城镇广场采用一场多能的综合利用是较为适宜的,可为居民集会、健身、休闲、交往、娱乐等活动提供相应空间,满足多种人群的需求,小城镇广场的规划要重视文化氛围的创造,周边安排文化设施,广场环境要多层次,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注意铺地、灯光、音乐等手段的综合运用,激发人们公共文化活动的表演欲望,参与欲望,为广场注入更多的生命力和文化艺术魅力。

2.小城镇街景规划设计

小城镇中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占整个城镇空间容量的十分之七,这些重要的硬质环境景观构成了小城镇景观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小城镇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延续建筑风格和历史遗迹最为关键选择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是表现地方特色、布置合理空间的前提,在保持基本格局和风貌的前提下,表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实际建设中不可能在一个建筑物上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统统反映出来,往往是取其一点,反映全面"此外,为丰富城镇空间,要把握好街道与周边建筑的尺度等问题,应使街道两侧的建筑错落有致,要改变街上建筑一般高、一样齐的局面,使沿街建筑高低错落有韵律、有节奏,不能各行其是,想高就高,想低就低;建筑风格也应协调一致,一模一样的建筑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倦,而过分多样化的建筑让人感到空间的杂乱,因此应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寻求协调

3.环境小品设计

环境设施小品是城镇景观中不可少的内容,对美化城镇环境和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及展现城镇建设质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实用性小品还是观赏性小品,在设计中都要适合人的尺度和城镇空间尺度,既要平易近人又要与周围环境相呼应,例如,同一条道路上的小品设施的造型、色彩、材料、设置位置等要做到统一连续,与周边环境协调;而同一个城镇中的小品可以有所不同,但必须要能反映地方特点,同时要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例如,以有关小城镇的历史事件、名人轶事、英雄人物等为题材创造生动的雕塑作品,使之成为城镇的象征、小品设施的数量和种类因小城镇不同而有所不同,要避免公式化题材,避免题材和环境不协调的现象,对于这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与人有亲切尺度的小品的精心设计,能够不失时机地向使用者传达出情感信息,使使用者体会出小城镇所蕴含的人情味。

四、我国小城镇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系统的失衡

在景观建设进程中,一些小城镇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景观建设,忽视生态型绿化景观,导致景观生态系统失衡。

2.景观特色的缺乏

在当前的小城镇景观建设中,雷同的景观比比皆是,单一化倾向十分明显,对景观的性质、功能没有明确定位,盲目模仿,求大!求全之风盛行

3.景观的无序性

小城镇的土地、河流、山林等自然景观系统与道路、建筑、基础设施等人工景观系统缺乏整体的、系统的、有前瞻性的规划,景观的建设处于无序状态,一些建筑景观只注重单体效果,忽视与整个街区的协调统一,造成景观建设的杂乱无章。

4.文化内涵的缺失

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依附于客观事物而存在,是人们长期社会交往活动的结果,是小城镇的精髓之所在,应当给予保护和挖掘。然而,文化的断裂与落后,与高度信息化社会形成强烈的碰撞,导致小城镇居民对传统文化彻底的否定,具体行动上表现为大拆大建,以统一格局的现代建筑代替传统建筑

五、小城镇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景观规划理论强调的基点以人为本,在更高层次上能动地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以维护人和其他生命的健康与持续。从景观规划的特点看,景观规划是实现乡村、小城镇、城市,乃至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规划。因此,进行小城镇景观规划与设计就是进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研究小城镇发展的自身规律,进行小城镇景观的整体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小城镇本身的优势为实现小城镇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1.自然资源优势

因远离大城市,大多数小城镇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空气清新,水源污染较少,周围的自然山水景观创造了一个宜人的人居环境。

2.尺度小

小城镇居民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可以通过步行达到,避免了机动车辆过多产生的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3.节约能源

小城镇可以节约大量用于温度调节所消耗的能源,同时也能更好地使用太阳能!沼气等,从而实现小城镇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15-01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解放农村劳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关键元素,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化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提高农业生产劳动强度,降低成本,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全方位地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也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发展农业机械化,再以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

1 大干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大干镇地处顺昌县西北部,316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距离县城21 km,属三县交界之地。全镇土地面积为29.42 km2,耕地面积1 200 hm2,人口约1.84万人。截至2012年度,全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 652 kW,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9 428 kW、汽油发动机动力1 438 kW、电动发动机动力1 786 kW。其中小型拖拉机356台、耕整机358台、旋耕机153台、变型拖拉机132台、农用运输车60台、联合收割机19台、水稻插秧机7台、植保机械560台。

2 依靠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效

2.1 靠政策拉动,促进农民增收

自从2007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高涨,随着补贴额度和补贴资金逐年增加,全镇农机数量逐渐增多,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农民增收。几年来,全镇总购机补贴221.3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194.76万元,省级财政补贴26.55万元。随着购机补贴力度的加大,农民拥用农业机械逐年增多,农机装备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基本上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相适应,农民的收入也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2.2 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大部分是依靠人工耕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据统计,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中,人工费占45%左右,而发达国家仅占15%左右。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新型农业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就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农民增收。如:用联合收割机收割稻谷与人工收割相比较,不但收割成本减少了约1 350元/hm2,而且稻谷的遗漏等损失也减少了,与手工收割相比可增收稻谷1.035 t元/hm2,且秸杆还田,肥效增强,也降低了化肥的成本支出。用水稻插秧机机械插秧比人工插秧成本节约1 200元元/hm2左右。推广各种类型的植保机械喷药也可节省35%农药。以上数据表明,农业机械化作业是有节本增效的作用,促进了农民增收。

2.3 提高农产品品质

农产品的质量好坏对农民增收起着关键性因素。如用柑橘鲜果机选果为例,该机可进行洗果、烘干、分级筛选,1 h可处理鲜果2.5 t,效率高,质量好。通过机械化的分级筛选再分级定价,提高了柑橘的收购价格。因此,采用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2]。

2.4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灌溉机械的应用,增强了抗御灾旱的能力;植保机械的应用增强了农作物抗御病虫害的能力;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应用,减少了水土流失;推土机、挖掘机等农业工程机械的应用,在改造中低产田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各种不同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应用,使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增加了农业产出率,达到促进农业增效的目的,促进了农民增收。如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比人工收割作业效率提高了80倍,且集机割、脱粒、清选、装袋为一体。每合收割机每年可创收达2.4万元左右。机械插秧的工效是人工插秧的16倍。且机械插秧比人工插秧增产约750 kg/hm2。机耕的工效是畜力耕作的12倍。因此,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前提。

2.5 加速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功能就是替代农村劳动力,促使大

量劳动力解放出来,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就要减少农民从事农田的劳力,将剩余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以创造更多的财富。近年来,由于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增加了农民在其他产业收入。以1合收割机为例,每年机割约200 hm2,可为第二、三产业输送劳动力达6 000人次。只有充分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才会从土地束缚中转移出来,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和拓展增收渠道[3-6]。

2.6 开展优质服务

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优质服务,增加农机专业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充分发挥现有农机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机械组织起来,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增收节支[7-9]。据统计,加入农机合作社成员与未入社的农机相比,年收入提高1倍左右。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的“五有”标准,实行订单作业,开展水稻“软盘育秧、机械插秧、田间管理、机械收获”一条龙服务,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开辟致富新途径;组织农机跨区作业,组建“跨区作业服务队”,拓宽农民致富路;承包流转土地,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3 参考文献

[1] 姜力群.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及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用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2] 刘育杰.关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功能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1(5):177.

[3] 徐柏春,吴仁水,李鉴方.加大农机化投入力度足进萧山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J].农业机械,2013(7):98-100.

[4] 王智才.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J].农业机械学报,2004, 35(3):154-158.

[5] 杨敏丽,白人朴,刘敏,等.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5,36(7):68-72.

[6] 高焕文,李问盈,李洪文.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世纪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2):9-12.

篇(7)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98-01

前言

看各国大众体育发展历程对中国群众体育发展之基础上,研究邵阳小城镇体育发展战略选择应以邵阳城市体育作用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出小城镇的社会功能,促城市体育带动小城镇体育发展、配置农村体育资源面向14亿人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点、小城镇研究已是前沿热点。135国家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发展方针,小城镇体育是贯彻落实135大健康的需要。

1 研究ο笥敕椒

对象是对邵阳的乡镇的体育领导、中学校长、社区居民进行了座谈。对邵阳小城镇体育之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方法 运用访谈、文献、数理统计之研究方法。查阅小城镇体育研究以及邵阳小城镇建设之文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邵阳小城镇体育场地器材、经费投入:农业大市邵阳,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小城镇都把经济建设放首位,城镇体育设施建设滞后,政府对体育场馆投入有限、体育场地器材多集中在学校、企业、公园、舞厅和住宅楼后、居民体育锻炼场地选择在广场、河边,以大众体育器械为主,有群众基础的篮球、乒乓球靠学校场地和自备器材。从调查、访谈结果是体育设施匮乏挫伤了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之积极性,制约城镇体育之发展。多数城镇居民对城镇体育设施“不满意”和“极不满意”,渴望现有场地对外开放,盼政府部门建起群众体育场馆。 邵阳市小城镇体育人口比例现状 邵阳小城镇居民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占人30%左右,21.7%的人达到中国体育人口标准。1999年和邵阳体育参与者为36%比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人多,但体育人口略高于1999年的20%,明显低于中国1998年8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公布的35.6%的平均水平。在体育人口中按职业分布排序:学生、工人、知识分子、公司职员、农民、个体经营者和其他职业;按年龄统计体育人口中,25岁以下青年和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表明年龄结构程马鞍状;按学历情况统计体育人口的数量、按学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递减。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青年太多。体育组织管理现状 邵阳市城镇体育组织以城镇为层次向乡镇发展。调查发现在城镇居民参加的体育项目中,除乒乓球、门球、钓鱼和节日长跑形成比赛制度以外,其余绝大多数项目还处于自娱自乐状态。小城镇居民竞赛交流机会较少,在所参加晨练的人群中,有95%以上的人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邵阳城镇体育消费现状 城镇居民除学生外有体育消费的人约占总人数的10%人均年消费约100元与中国1998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相差不大,比2000年北京、上海等城镇消费人数和金额存在很大差距。看体育消费结构,物质性体育消费目前在邵阳城镇居民中占主导地位,非物质消费比非常小;邵阳城镇居民主要是用自己的钱进行体育消费;从消费目的看小城镇居民都认知体育锻炼重要,目的是强身建体、调节心理、提高适应能力、消遣娱乐,居民能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但部分居民虽然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不付诸行动,小部分居民没有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调查认为经济条件、消费观念、闲暇是影响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之主要因素。因此须对后两部分居民进行体育锻炼重要性教育,使其养成良好锻炼健身的习惯。邵阳小城镇体育存在之问题 分析邵阳体育管理的现状可知,多层次体育组织未建立无法分层开展工作。一般是由乡镇副职主抓体育工作行政管理色彩较浓,组织形式缺乏多样。城镇体育组织单向管理模式缺乏主动因素,管理过程缺少配套网络,组织系统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挥。受组织管理系统影响居民本身运动技能水平较低。邵阳城镇居民对体育运动价值认识不够 是因为邵阳城镇居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尤其老人和女性存在问题尤为突出。由于“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女性参加体育运动较少。 运动项目单一 场地设施缺乏,导致邵阳小城镇体育运动项目单一,满足不了城镇人口需求。现有运动项目难度较大不符合城镇人口项目配置。缺少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健身方法欠科学。邵阳城镇经济不够发达消费水平低,导致了公共体育设施缺乏,缺乏投入建立体育辅导站。不能吸引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那么城镇居民缺乏专业指导员,缺乏厂地器材配置和科学方法。

3 邵阳小城镇体育的发展对策

政府宏观调空加大小城镇社会化进程。小城镇体育现代化进程要贯彻2005年3月24日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联合审查通过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保证小城镇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加大场地器材建设,加快小城镇体育建设的社会化进程。动员小城镇内居民、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一切力量广泛参与小城镇体育资源开发,实现小城镇经济资源利用、资源的共建、共享、以社会集资为主,政府资助为辅,民办官助、民办民助、法人投资之途径。坚持小城镇需求本位原则,以服务小城镇内所有成员作为小城镇体育资源开发出发点、归宿,从群众需要出发解决小城镇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小城镇体育资源开发的重点,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在体育社会化进程中积极倡导动员并给予经济和政策护持同时发挥其监督、评价和经验推广,用政策去促进小城镇体育资源的开发。增强小城镇居民的体育观念 现小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率低于城市。小城镇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是在校学生,是科教文卫人员、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乡镇企业工人和小城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较少,这可能与这部分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以及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念有关。此外,与城市体育的老龄化和女性化现象不同的是。城镇体育的参与者以青少年男性为主。老年人和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历史原因,体育文化亟待需要。“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导致女性参加体育运动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小城镇居民多数把体育当健身手段,且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离国际、国内体育人口的规定有差距。满足需求开发利用小城镇体育配置 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来个人经济状况、体育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与社会角色的人将参与到小城镇体育中来,因而须开发配置好项目资源。建议通过小城镇体育运动项目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小城镇配置将健美、现代舞、门球、软式排球引入小城镇旅游景点。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配置民族传统攀岩、野营、钓鱼、冲浪、划船、游泳等户外项目人和物资源之配置利用。小城镇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利用配置。看上海富裕乡镇已建立起体育辅导站、活动站,配置了专职、兼职、辅导员,这对小城镇是示范作用。邵阳小城镇需配置体育指导员。配置体育骨干解决邵阳小城镇体育发展的资源合理布局途径。迄今高校扩招和专业设置调整,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合理配置到小城镇政府部门,定好制度措施,配置体育人才到城镇和农村,配置利用城镇体育教师、体育特长积极分子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配置小城镇体育人才,利用配置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的资源培训小城镇体育社会指导员资源,解决邵阳小城镇体育指导员人力资源问题。

4 结论展望

通过对邵阳市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建议政府对体育文化加大投入和产出,加强宏观调空;增强小城镇居民的体育观念满足居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走135大健康之路,合理配置利用开发小城镇体育资源,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政府为邵阳市大健康服务。

篇(8)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

一、徐州市概况和研究区小城镇发展现状

(一)徐州市概况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土地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二)研究区小城镇发展现状

至2008年底,徐州市共有建制镇114个,其中有市县政府驻地镇7个,除去大黄山镇和大庙镇,属于本文研究范畴的小城镇共112个。本文研究范围内小城镇镇域总面积10788.4平方公里,总人口803.1万人,镇域平均面积96.325平方公里,各镇平均人口7.1万人,人口密度为744人/平方公里,镇域生产总值1078.28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3426.24元。

二、徐州市小城镇空间结构及特征

(一)小城镇空间分布及特征

1.徐州市小城镇总体空间分布

直观的来讲,徐州市小城镇分布总体上是比较均匀的,研究区内均城镇密度为1.038152个/百平方公里,低于江苏省城镇分布的整体密度,分布比较稀疏,同时结合表2-1数据,各区域相比之下睢宁和丰县的城镇密度较低。

2.空间分布特征

(1) 小城镇分布的地形差异

丘陵岗地主要分布在贾汪区、铜山县北部和西南以及东南部、睢宁西北部,可知这些局部地区的城镇分布很少甚至没有。由此可见在城镇建制的时候避开了地形的不利因素,小城镇随地形分区的差异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其历史性和合理性。

(2)依托中心城市或中心城镇,沿交通轴分布

“点轴开发”模式是利用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由点及线再到面进行渐进式开发,通过对区域有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所组成的点轴网络来构建地区经济开发的总体格局。[4]徐州市作为徐州都市圈的中心,纵观徐州市小城镇分布和交通要道分布图,很容易看出,结合徐州市整体空间布局已经体现了点—轴分布的特点。

(3)交通轴沿线的小城镇分布密集

利用ArcGIS软件,对铁路、高速公路和过道两侧20km的范围进行缓冲区分析(如图2-4 铁路缓冲区分析成果图),统计出交通要道沿线的小城镇个数,得到下面的统计表(表2-1),可见徐州大部分城镇都是靠近交通要道分布的。

图2-4铁路缓冲区分析成果图

表2-1交通要道沿线城镇个数

(二)空间规模及差异

1.小城镇规模总差异

从江苏省小城镇规模来看,徐州市的城镇规模是比较大的,镇均人口达到了6.9万。再从徐州市内部规模来看,徐州市有约66%的小城镇镇区人口在镇均人口以下,绝大部分的镇区人口规模在4-7万之间。城镇人口规模最小的是江庄镇,仅为32633人,最大的是运河镇(253718人),后者人口规模是前者的8倍,可见小城镇间的人口规模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而睢城镇、运河镇和新安镇的镇区人口规模已达20万,符合中等城市的设市标准。

徐州市小城镇镇区面积的平均值为9168公顷。徐州绝大部分的城镇面积都在5000-12000公顷之间,大于和小于镇均面积的城镇个数相差不大,进一步计算得到小于镇区均面积的城镇个数占城镇总数量的55%。镇区面积最大的是新店镇(23007公顷),面积最小的是北沟镇(3400),前者是后者的7倍左右,镇区面积差异比较大。

2.小城镇规模空间差异

利用ArcGIS软件,将徐州市城镇人口数量进行分类分级显示,并结合徐州市交通干道的分布,制作成徐州市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图(图2-5)。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对于城镇的人口规模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陇海和京沪铁路线和省道沿线是较大规模城镇密集分布的地带,规模20万以上的三个城镇中有两个分布在陇海线上。

图2-5 徐州市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图

进一步观察,可以将较大规模城镇分布地带分为三部分:①西北部的丰县和沛县条状分布区(图2-6)②北部倒“T”形分布区(图2-7)③南部半圆状分布区(图2-8)。

图2—6西北部丰县和沛县的带状分布

图2-7 北部倒“T”形分布

(三)城镇密度及分布差异

以徐州市六个县级市以及贾汪区为比较单元,计算各区城镇密度,得到如下数据(表3-2):

表3-2徐州市小城镇密度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徐州市各区小城镇密度分布差异不大,城镇分布比较均匀,除了丰县和睢宁外,其他地区每百平方公里都有一个小城镇分布,但是相对江苏省的总体城镇密度来说徐州市的城镇密度相对较低,城镇分布比较稀疏。

(四)城镇密度分布差异

由徐州市小城镇密度分布可见徐州市小城镇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都分布在陇海及京沪铁路线沿线以及国道省道沿线,由此可见交通因素对于城镇的密度有很大影响。交通发达和便捷的地区相对来说小城镇的分布密度比较高。

三、结论

徐州市小城镇空间分布总体比较均匀,人口和面积规模差异除了个别城镇外差异不大,城镇密度分布总体比较均匀,但是地区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自然条件、人口迁移、交通发展及经济产业的发展对徐州市小城镇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交通因素是造成徐州市小城镇空间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继东.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A].科技创新导报,2008,(4):88.

[2]王嗣均等. 中国城镇化区域比较研究论文集 [M].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

[3]何素芳,黄伟雄,李凡等.佛山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A].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22(2):45-49.

[4]杨扬.都市圈点轴开发系统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A].理论探讨,2006,(10)124-126.

[5]曹劲松. “两通两能”与徐州经济 [A].徐州师范学院报,1991,9(1):65-70.

[6]王志华.徐州:运河城市的和谐发展[A].城市交流,2007,(6):37.

篇(9)

中图分类号:TL35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给排水工程的日益完善,小城镇给排水工程设施的建设问题日益成为突出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市政设施的建设程度已经成为小城镇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说小城镇中给排水的优化设计问题不能够忽视。当前,小城镇基础建设过程中中给排水系统在迅速建立,给排水网管也在迅速的延伸,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多的关注小城镇给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问题,下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小城镇给排水管网发展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城镇给排水管网的发展基本上能够满足城镇发展的需求,但是要想更好的实现现代化,满足城镇发展的更高要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发展的具体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给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存在问题。排水规划设计需要以总体规划为前提,但是管网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建设完成之后,使用期限要长达四五十年以上,如果严格的以总体的规划年限、小城镇居住人口密度、污水量标准以及土地服务范围等为依据的话,那么在今后具体的应用中将会很难适应小城镇的发展需求,这是目前存在的较为严峻的问题。因此说在设计管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创新意识和长远的眼光去规划设计,这样才能够达到长期应用的目标。

其次,排水管网体制存在的问题。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排水体制关系到整个排水系统的设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排水体制需要进行改制。通常情况下,排水系统的体制分为合流制、分流制以及混合制,其中混合制是具有合流制的城镇需要扩大排水系统时出现的。随着目前小城镇的发展需求,加之各区域自然条件和建设时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说目前的排水管网体制存在着不足,需呀因地制宜的进行修正。

二 小城镇给排水管网优化设计措施分析

小城镇给排水管网的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根据小城镇发展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逐步优化小城镇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具体说来,优化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小城镇给排水管网的设计需要选择合理的排水体制。合理的现则排水系统体制,是小城镇排水规划设计中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对于小城镇不同的地区要具体分析。老城区由于建设的较早,建设初期没有进行总体规划,街道的大部分也较窄,且道路的下面一半埋设有水管道和通讯电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埋设管道将会加大施工难度,并且提升工程的造价,因此说面对这种情况,在设计时就需要选择合流制进行设计,结合小城镇的总体规划进行综合考虑。

在小城镇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向外快速扩张,规划建设中形成了新城区,新城区较之老城区来讲,各项设施都先进,道路宽阔,因此在规划建设的时候新城区一般都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的选择不仅从根本上影响了小城镇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同时也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总投资以及日常的运行和维护,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选择既能够满足小城镇发展需要的方案,又能够符合经济要求的方案。

其次,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设计措施。通常,在排水管道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某一个设计管段,设计流量确定之后,当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管径和坡度的多种组合中,取得管材费用和敷设费用的平衡,当然这仅仅为在设计流量时的优化,在整个给排水管网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规划设计方案。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管线平面优化设计方案。给排水管网的布置原则是既能够尽量缩小工程量,又能够保证水流的通畅和能量的节约。在这种原则要求下,在管网设计时,一定要保证好设计路线,正确的定线是合理经济设计管网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定线的基本原则是干管支管的设计要尽量使用直线布局,不能够出现拐弯的情况;定线则要尽量的利用地势,使得污水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污水处理厂。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尽量的减少管道的埋深,在管道的中间需要减少提升泵站的设置。

第二,环刚度的优化设计方案。环刚度是指塑料埋地排水管抗外压负载能力的综合参数,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塑料埋地排水管在外压负载下能够安全工作,一定要选择恰当的环刚度,这是关键的环节。如果给排水管网中管材的环刚度太小,管材就有可能发生过大的变形,或者是出现压屈失稳破坏的情况;如果环刚度选择的过高,则需要采用过大的截面惯性矩,这样会增加材料的使用,加大管网敷设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益的获取。所以说设计中,在选择环刚度的时候一定要恰到好处。需要注意,外压负载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土壤重量和地面产生的静负载,还包括运输车辆经过时产生的动负载,在这种情况下,塑料埋地排水管承受负载的机理就会相对复杂,要想保证塑料埋地排水管敷设后能够正常的工作,就需要正确的把握负载、管材以及土壤三个参数。由此可见,环刚度的选择取决于外压负载的情况,同时取决于敷设之后管道周围回填材料的情况,这两个因素一定要把握清楚。

再次,提高小城镇给排水管网的管理水平,提升管网的应用效果。从目前的情况看,小城镇管网的管理体制较为混乱,多个部门管水,但是依然存在着不治水的现象。给排水管网系统性规划设计到施工敷设,再到后期的运行养护,都属于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每个部门需要认真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由于小城镇在不断的发展,在原有管网的基础上改扩建和新建的工程较多,对于小城镇来讲,给排水管网的建设工程较为零散,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加强系统化的管理,结合现有给排水管网系统档案,利用现代管线探测技术,弄清小城镇给排水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管径、材质以及高程等因素,测绘地下管线图,并通过专门的计算软件对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建立起完善的小城镇给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为今后的优化设计和敷设养护工作提供更为全面和可靠的信息。

最后,将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和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由于给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同时进行设计建设,这样将会产生污染现象,同时,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各企业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的配套污水处理设备跟不上需求,也会加剧污染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的给排水系统就需要由管网、污水处理设备和污泥处置系统组成,共同设计并进行施工敷设,这也是优化给排水管网设计的措施。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环境以及地质特点进行总结,并选择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进行敷设,使给排水管线在设计和敷设的过程中和污水处理工艺很好的结合。

结束语:随着小城镇的逐步发展,城镇内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也逐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给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在目前形势下,需要充分的利用排水体制,在管网上进行优化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城镇的给排水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就以此为中心,从小城镇给排水管网发展现状和小城镇给排水管网优化设计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田忠远 陈睿 浅谈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设施建设问题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13期

[2] 姚鲁霞 浅谈城市给排水管网优化设计要点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积极进展,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6年的43.9%。在借助地缘优势及有力的政策扶持条件下,东部小城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西部小城镇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缓慢,导致我国区域间小城镇发展极不平衡。

(一)从建制镇数量来看,西部地区建制镇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1998―2000年,东部地区建制镇数量占全国建制镇总数的比重从34.44%上升到43.6%,上升了约9百分点;中部地区所占比重从37.52%下降到30.7%;西部地区所占比重从28.05%下降到25.7%,建制镇重心明显东移。2000年东中西部建制镇的分布密度为:东部65.5个/万m2、中部21.5个/万m2、西部9.5个/万m2,西部小城镇分布密度过低。2002年,东部地区建制镇达到8113个,占全国总数的41%;中部地区建制镇达到6207个,占全国总数的31.3%;西部地区建制镇5491个,占全国总数的27.7%。

(二)从建制镇的发展水平来看,西部建制镇在人口、收入、乡镇企业个数、基础设施、文化等各方面与东部相比差距极大

从财政收入来看,东部建制镇的平均收入水平为3396.9 万元,支出为2389.5 万元;而中部地区建制镇的平均收入水平为834.3 万元,支出水平为641.4 万元; 西部地区建制镇的平均收入水平为550.5 万元,支出水平为480.2万元。从乡镇企业个数方面来看,西部地区仅为东部地区的55.66%,乡镇企业数量过少,无法带动西部小城镇的发展。

(三)从全国千强镇分布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所占比重严重偏低

2003 年我国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1000 个小城镇(即千强镇)中,东部地区千强镇共842 个,中部地区23 个,西部35 个。2005 年千强镇的分布情况是东部地区954 个,中部地区31个,西部地区15 个,东部地区千强镇比2003 年增加了112 个,中部地区增加了8 个,西部地区则减少20个。西部千强镇所占比例从3.5%下降到1.5%,地带性差异趋于增大。西部小城镇不仅表现为总体数量较少,更表现为在带动西部各地区尤其是广大乡镇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点镇、中心镇的严重缺失。

另外,西部小城镇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西部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不完善,对社会经济文化要素的集聚能力弱,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西部城镇体系发育不全,中小城镇尚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政府的扶持政策缺乏协调,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规划管理问题突出,重建设轻规划;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单一,市场融资机制不健全,地方财政配套困难。西部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预示原有的传统发展路径已经无法推动其持续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在明确西部小城镇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选择其发展路径

成为迫切需要。

二、中国西部小城镇的功能定位

小城镇建设是中国西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实现形式。结合西部小城镇发展现状,坚持以产业为依托,做好与大中城市的产业衔接及市场衔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引导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通过凝聚工商企业来集中适度规模的人口,从而带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市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发展成为大中城市经济辐射的接续地带和为大中城市产业与生产服务的腹地,发挥小城镇的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功能。

(一)特色产业的聚集空间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小城镇的必经阶段。只有工业、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产业聚集发展也是扩大就业、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在小城镇的聚集发展,必然会增加来自市场企业的利税,扩大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来源,有利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因此,在空间布局上,应通过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中连片发展,促使特色产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将生产要素聚集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通过产业的集中发展推动小城镇的建设,通过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带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村人口的集中载体

小城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定人口与劳动力的聚集体,其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过小的人口规模不利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因此,要坚持人口聚集的发展模式。有关研究表明:在2万―10万人的小城镇中,大体上是随着人口规模增加,经济效益也在增加,当人口超过5万人时,经济效益的增加更加明显。这说明,在目前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人口规模将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产业聚集发展的基础上,人口聚集也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目标。由于镇区人口规模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成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所以,为了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必须走人口聚集的发展道路。

(三)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实现方式

农民进小城镇比在农村要少占用土地。有关研究表明,镇区面积与镇区人口的相关系数只有0.3左右,呈低度相关,也就是说,农民进镇,镇区人口增加,并不意味着镇区面积的扩大。这样,农村就可以留出较多的耕地。另外,乡镇企业在小城镇集中也比在乡村要少占用土地。目前我国西部乡镇企业大部分在自然村落,以极低的成本占用本村大量土地。而通过产业聚集,将乡镇企业引导到小城镇尤其是工业小区来集中发展,则可以解决乡镇工业因布局分散而占地超过工业用地正常标准所造成的土地浪费问题。通过人口的集中和乡镇企业的集聚,实现了土地的集中,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基础。

三、中国西部小城镇发展路径选择

在产业聚集、人口集中、土地集约利用等功能定位下,中国西部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以基础设施配套为前提、以产业发展为支柱、以社会保障完善为保障。其基本思路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工业化发展和技术升级为基础,以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为吸纳进入城镇农民就业的主要空间,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组织形式。加强城镇规划,优化城镇结构和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培育产业支撑。

(一)现代农业发展:小城镇发展的基础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在西部小城镇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西部小城镇建设应坚持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形成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产业链条,提高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

(二)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发展的前提

要多方筹措资金,扩宽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切实保证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从政策上鼓励国家、集体、个人、外商等共同投资,全方位调动小城镇建设积极性。同时,政府要承担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定位,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注重实效,突出特色,与中心城市配套规划,形成城镇一盘棋,周边城镇相互呼应的系统效应,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城市的纽带。

(三)城镇产业培育:小城镇发展的支柱

西部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原则是一业特强、多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将发展小城镇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经营相结合;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要从根本上克服小城镇发展的低成本扩张和低水平发展的弊端,从提高小城镇的整体功能上着眼去完善小城镇发展,突破传统的小城镇单一低功能模式的束缚。

篇(11)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小城镇道路是小城镇各功能分区用地的联系网络,是整个小城镇的“骨架”和“动脉”,也是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正快速发展,各地小城镇经济发展也很快。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机动车数量也在飞快增加,小城镇道路建设便显现出各种矛盾和不足。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小城镇的道路交通,将成为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1.我国小城镇道路交通现状

1.1依靠过境交通

1.1.1交通干扰大

过境的国道、省道是国家建设的主动脉,是省市地方交通运输主干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保证它们的通畅、便捷。许多小城镇一开始往往是依靠过境公路、沿着公路两边逐渐发展形成的,公路既是小城镇的对外公路,又是小城镇的主要道路。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来往车辆愈加频繁。有的甚至沿主要道路两侧建设大量的商业服务设施,行人密集,进出口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同时拥堵的交通影响了主干道的经济效应,也影响了小城镇的对外联系。

1.1.2盲目沿过境公路发展

小城镇建设用地盲目地沿过境公路两侧发展,占线过长,使小城镇主要产业和一些商业服务设施都集中在路两侧,造成人流车流的大量聚集,给小城镇居民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这样的带状发展对以后工程管线施工也有很大影响:增加建设和维护费用;不利用资源有效利用等,增加了小城镇经济负担。

1.2交通系统不完善

1.2.1干支结构不尽合理

一般小城镇只有干支两套道路系统,大多数城镇只有一两条穿城干道。在发展过程中,支路间距也没有很好控制,很多地段是先建房后通路,这种随意开辟道路的方式造成很多曲折错位的小路,而机动车也难以通行。而且现在不少小城镇开辟新城区,新建或者改造的道路不管实际交通需求,一律都是宽敞的大道,但旧城依旧是狭窄拥挤的支路,形成“旧城条条是支路,新区路路是干道”的局面。

1.2.2缺乏相应管理和维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中的机动车增加的速度也很快。以前城镇中常见的机动三轮车、拖拉机等机型小、车速慢的机动车虽然不多了,但仍在城镇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平日的农贸运输等依旧会使用这些车辆。对于已经适应了车速快、车型大、运量高的货运汽车的城镇道路,这些低机动化的车辆不光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也是影响小城镇交通的一大障碍。但是大部分小城镇没有合适管理手段控制其在城镇的进出与停放。

1.3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1.3.1道路横断面设计不合理

许多小城镇由于长期缺乏规划,其道路性质不明确,道路断面功能不分。往往是人行道狭窄,或人行道挪作他用,有的小城镇甚至根本不分车行道和人行道,致使人车混行。

1.3.2静态交通和附属设施缺乏

小城镇中缺少公共专用停车场,尤其是沿路商业服务设施停车场严重不足。加之管理不够,各种车辆任意停靠,占用道路现象严重。而且道路两侧违章搭建房屋多,以及违章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多,造成道路交通不畅。

另外就是附属设施的缺乏。有些小城镇交通干道上没有“斑马线”,有的没有指示灯。大部分小城镇建成区,道路普遍缺乏路灯。街道作为居民活动的主要场合,却没能提供最基本的安全空间,无形中制造了很多犯罪场所,对小城镇的社会安定也是一大影响。而相应的道路绿化相比于城市也是大大缩水的。

2.小城镇交通结构分析

2.1交通结构

小城镇作为城乡过渡的一种实体空间, 其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别, 居民出行交通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讲,小城镇用地规模小,用地混合度较高,居民出行距离短,出行方式以步行、自行车、摩托车为主,公共交通在日常出行中所占比例较低,而在长距离出行中才有优势。

2.2发展趋势

对于镇际和镇域的出行,出于家庭收入、通勤距离等因素的考虑,城镇居民大部分会选择摩托车,如果摩托车无政策限制,一定时期内还将有比较快的增长。小汽车虽然将逐步进入家庭, 但城镇收入水平与汽车需求毕竟不如大城市,增长比较受限。

3.小城镇道路交通改进措施启示

3.1空间布局上

小城镇发展初期通常依赖于过境道路,在规划时参考城镇经济发展现状,人口现状等特征,在对布局时尽量把过境道路的交通干扰问题降到最低。对于交通量比较大的地方还可以考虑设置红绿灯等交通信号指示灯。其次,道路路网走向应有利于小城镇的通风。

3.2人性化建设

3.2.1合理尺度的道路空间及慢行系统建设

小城镇居民出行对交通可达性的要求高,道路交通网络应以小宽度、小间距、高密度为基本原则。从相关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步行和自行车是城镇居民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因此道路交通资源分配和交通体系规划构建应优先考虑慢行交通。

3.2.3景观需求

小城镇道路不仅用作交通运输,而且对小城镇景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通常我国小城镇的建筑特色不是很突出,建筑,街道,绿化往往处在一个相互渗透的景观系统中。因此街景的塑造对小城镇形象的树立有很大帮助。绿化和沿街公共设施可结合照明设施,既协调了街道立面,有可以创造多彩的城镇夜景;临水的道路,应结合岸线精心布置,使其既是街道,又是人们游览休息的地方。当道路的直线路段过长,使人感到单调和枯燥时,可在适当地点布置广场和绿地,配置建筑小品。

3.3加强管理体系

一方面,小城镇中的法律监管体系不如大城市,虽然有利于城镇生活的人情氛围培养,但正是由于不受监管,一些道路占用、不遵守交规的现象才会愈演愈烈。另一方面, 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原有的规划不能适应新的环境需求,又没能进行新的调整。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尊重规划, 并对规划合理调整与改进。

4.结论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道路交通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为了加小城镇经济建设和发展,我们不得不重视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栋,“以人为本”理念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