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劳动教育背景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06-01
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中似乎还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甚至还变成了惩罚“差生”的工具。
小学生鄙视劳动、不尊重他人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化时代,一个彰显人和谐自由个性和创造性的时代,为人生谋幸福是这个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回归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寻求一些策略是有价值的。
一、问题的提出
当下,从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看,忽视少儿劳动教育的现象十分严重,存在问题突出。小学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奠基的,让小学生通过参与适度、适当的劳动,在劳动中获得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体验,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创造“新我”的成长快乐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不被重视,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着不重视、忽视甚至鄙视劳动,在课程设置上劳动教育内容指向不明,在教育形式上片面单一等。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需要直面问题,寻求一些解决的策略。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教育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着不重视、忽视甚至鄙视劳动。在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中,有着不重视、忽视甚至鄙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
从学校的角度说,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劳动教育纸上谈兵,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将劳动教育与“劳动改造”划了等号。学生迟到早退罚扫地一周,作业未及时完成,罚花园浇水一周,损坏公共物品罚擦玻璃一周。从家长的角度说,一怕劳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所以就尽一切可能进行包办代替,孩子只要文化课学习成绩好,什么都是次要的。
笔者最近参加区内关于幼小衔接的家长咨询会。一百多位家长的问题都集中在:上小学前要识多少字?数学计算要提前学吗?英语单词要背下来吗?诸如此类的全是对掌握学科知识的问题。当我问家长,你们的孩子自己的事能自己做吗?只有个别家长说能。家长们普遍只关注孩子学科知识的积累,对孩子是否要自我劳动,觉得没必要。家长还常常拿孩子不努力学习,将来就当马路工、农民工或笨重的体力工来鞭策教育孩子。
三、改进小学劳动教育的几点建议
小学德育工作主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让小学生热爱劳动,这需要来自家长、教育工作者、社会的共同参与。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开展适合少儿身心特点的劳动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丰富拓宽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渠道。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劳动中接受教育,提高认识,经受检验,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1、加强家校合作,拓宽小学劳动教育的渠道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劳动观念是在七岁半至九岁半之间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小学低年级至中年级阶段,是劳动观念的形成阶段。这时的教师及家长应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在这一关键期,使儿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劳动光荣”的思想植根。因此,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要十分重视对家长的引导,让家长对孩子有正确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改变中国家长轻视劳动教育的观念。让家长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提高劳动意识。学校在家长中大力宣扬劳动关荣的价值观。
德国的家校合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有专家说,“德国制造”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的孩子从小掌握了较全面的劳动技能。德国的父母秉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理念。德国人在欧洲有“动手大师”的称号,为了培养出“巧手孩子”,德国的教育部门制定出三步走的“进度表”。幼儿阶段要学会简单劳动,具备初步劳动能力,小学阶段接受课程化技能训练,请有某一方面技能的家长做辅导员。通过考核获得“小海马”技能证书,鼓励离校近的孩子走路或骑车上学;中学阶段要有三个月的社会实习经历等。让孩子从小就成为能生活自立的人而感到骄傲。只有在家长、学校双管齐下、形成合力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2、整合课程资源,让小学劳动教育符合孩子的天性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的表述:“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劳动教育不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结合,是难以完成教育的任务的。”
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劳动的过程。让小学生体会到练习声乐、弹奏乐器、绘画、舞蹈都是劳动的过程,可以说,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生活,也创造了美的感受。
张德伟,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世界劳动教育的两大源流
从教育史的角度来考察,自学校教育这种正规教育形式产生以后,教育就与生产劳动分了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割裂状态一直延续到了近代职业教育产生以后。虽然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和职业直接相关的,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相对而言、作为双轨制中的旁轨而出现并演进的,所以一直到19世纪末近代教育终结时,普通中小学仍然实施的是与生产劳动不甚相关的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而将劳动教育引入普通学校之中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近代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时期的事情。
从世界范围看,在普通中小学中引入劳动教育有两个源头:一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沿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理论和实验实践的谱系发展开来,创立了“劳作学校”模式和“做中学”模式;二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关系的学说,创立了“统一劳动学校”模式。虽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点上,这两大理论体系具有共同性,甚至在新型学校直接针对旧学校的传统教育这一点上,两者也有共同点,然而由于这两大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所以世界上中小学中的劳动教育可以说有两个源头。
二、世界劳动教育的两个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将劳动引入学校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创造了多种劳动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重视劳动教育与经济、生产、职业的关联及其效果,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比较典型的有苏联及其后的俄罗斯在中小学中实行的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德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技术教育、法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二,不特别注重劳动教育的经济效果,侧重于其人格陶冶功能,不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而将劳动教育寓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比如,日本主要在社会科、技术与家政科、“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特别活动等课程教学和劳动体验学习等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
(一)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劳动教育――以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为例
在德国,各州普遍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其劳动技术教育不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训练,而是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奠定基础的“职前普通教育”,具有“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性质,[1]各州“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走上社会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就在普通学校里实行了基本的技术经济教育。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关于在主体中学建设劳技课程的建议》,主张将劳动技术教育引入主体中学之中,在主体中学开设劳技课,其“劳技教学”“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这样,劳技课就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自此,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大体经历了学科建立阶段、学科调整阶段和学科改革阶段三个阶段。
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贯穿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小学阶段(1-4年级,有的州把5-6年级视为小学的延续),各州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作“常识课”,即劳技课程包含在常识课之中。例如,巴伐利亚州小学各年级常识课每周4节,其中2节为史地、自然常识,2节为手工劳作[2](另有资料表明,该州小学1年级的劳作课为每周1课时)。其中的“手工劳作”就是劳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有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巴伐利亚州和勃兰登堡州小学劳技课的设置情况如表1、表2所示。[1]
在中学第一阶段(综合中学、实科中学、主体中学的5-9或10年级),开设劳技课,各州劳技课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综合技术课”“劳技课”“劳动―经济―技术课”等30多种。各州劳技课的基本目标在表述上不尽相同,其相同部分可以归纳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劳动、经济、技术教育,使他们具备适应目前及将来生活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有责任心地、高度负责地从事生产和劳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环境的行为;帮助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使他们有能力在技术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社会中谋求发展。[1]其课程内容各州也不完全一样,其相同部分主要有:自我服务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家政、营养与烹饪、纺织品材料与加工等;技术及职业准备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金工、木工、电子电工等;经济学、信息学、环境科学方面的分支专业等。[1]巴伐利亚州、勃兰登堡州和柏林州中学劳技课的课时分配情况分别参见表1、表2和表3。
表2 勃兰登堡州技术和社会经济教育概况
学段 小学 中学
中学第一阶段 中学第二阶段
1-4年级 5-6年级 综合中学 文理中学 实科中学 文理中学高中部
形式 含在常识课中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技术、信息或经济课作为选修课
课时/周 2 2/2或4 2 2/3 2
表3 柏林各类学校劳技课课时分配情况
学校类型 7年级 8年级 9年级 10年级 形式
主体中学 4 4 8 8 必修
实科中学 0/4 0/4 2/4 2/4 必修/选修
综合中学 1/4 2/4 2/3-6 2/3-6 必修/选修
在中学第二阶段(10或11年级-12年级),有的州(黑森州、不莱梅州、勃兰登堡州等)也开设一定的劳技课,如表1所示,巴伐利亚州的部分完全中学在11年级开设劳技课;再如表2所示,勃兰登堡州的文理中学高中部将劳动技术作为专业开设选修课。
德国开设专门的劳动技术课程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比如,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对于在主体中学中设置劳技课提出的建议期望,劳技课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了解当代生产、服务等领域内各种职业的基本特征,并为其今后能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3]441969年,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对改革主体中学提出的建议期望,主体中学7-10年级的劳技课要担当经济―劳动世界的入门指导的任务。[3]441987年,德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指出,学校劳技课教学的任务是使所有年轻人学会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随时可能出现的与劳动、技术、家政、经济等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3]45这些意见比较充分地说明了德国劳技课的独特作用。
(二)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劳动教育――以日本的劳动教育为例
与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的劳动教育不同,日本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劳动教育是另一种模式。
二战后,日本确立了智、德、体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因此劳动教育在日本没有十分显著的位置。然而,日本的中小学开展一定的劳动教育是确切无疑的。1947年制订、2006年全面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作了如下规定:为了实现“完善人格”等教育目的,要实现“重视(教育与)职业和生活的关联,培养尊重劳动的态度”等教育目标。1947年制订、2007年重大修订的《学校教育法》对劳动教育也相应地作了规定:义务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关于职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尊重劳动的态度和适应个性选择未来出路的能力”;高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在发展、扩充义务教育的成果的基础上,“(使学生)基于对在社会上必须履行使命的自觉,适应个性,决定未来的出路,提高普通教养,掌握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笔者以教育与经济、职业、劳动的关系为线索,考察日本现行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指导要领,发现日本的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时间课程和活动课程,三类课程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
社会、地理历史、公民学科。小学“社会”科:参观、调查当地人们的生产和贩卖工作;参观、调查和查询当地人们生活所需的饮用水、电、燃气的确保和废弃物的处理;调查所在县(都、道、府)的主要产业的概况(3、4年级);调查和查询日本的农业与水产业、工业生产、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社会的状况(5年级);调查和查询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日本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人们的生活状况(6年级)。初中“社会”科:在“地理领域”,认识日本国内产业的动向,概观其特色;考察以产业为核心的地区,把握其区域特色。在“历史领域”,理解古代日本列岛农耕的扩展与生活的变化、中世纪农业等各种产业的发展、前近代产业与交通的发展、近代日本的产业革命与近代产业的发展、现代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与国民生活的提高。在“公民领域”的“我们与经济”单元,教授“市场的作用与经济”“国民生活与政府的作用”等内容。高中“地理历史”学科:“地理B”科目中设有“现代世界的系统性地理考察”单元,教授“资源、产业”等内容。高中“公民”学科:“政治与经济”科目中设有“现代社会的各种课题”单元,教授雇用与劳动、产业结构变化与中小企业、农业与食材等问题。
家政、技术与家政、“家政”学科。小学“家政”科:了解在家庭中支撑自己和家庭成员的生活的是工作,能做自己分担的工作;想方设法快乐地饮食;学习烹饪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衣服的穿着和整理以及房间的整理、整顿和清扫的方法;制作生活上有用的物品。初中“技术与家政”科:在“技术领域”,设有“材料和加工技术”单元,对“利用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能量转换技术”单元,对“利用能量转换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生物培育技术”单元,对“利用生物培育技术的栽培和饲养”等进行指导;设有“信息技术”单元,对“关于数码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在“家政领域”,设有“饮食生活与自立”单元,对“日常食物的烹饪与当地的饮食文化”等进行指导;设有“衣、住生活与自立”单元,对“衣服的选择与整理”“住居的功能与居住方式”等进行指导。高中“家政”学科:“家政基础”科目中设有“生活自立和消费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与健康”“被服管理与着装”“住居与居住环境”等内容。“家政综合”科目中设有“生活的科学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生活、衣着生活、居住生活的科学与文化等内容。“生活设计”科目中设有“饮食生活的设计与创造”“衣着生活的设计与创造”和“居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等单元,教授衣、食、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方面的内容。
道德。小学:感知劳动的美好,为大家而劳动(1、2年级);知道劳动的重要性,不断地为大家劳动(3、4年级);理解劳动的意义,知道服务社会的喜悦,为公共发挥作用(5、6年级)。初中:理解劳动的尊贵和意义,具有服务精神,致力于公共福祉和社会的发展。
综合学习时间。小学: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社会体验(志愿活动等)、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初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职场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高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就业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实习、调查与研究、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
特别活动。小学:在“班级活动”中,理解清扫等值日活动的作用和劳动的意义;在“儿童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初中:在“班级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加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斟酌出路的适应性和利用出路信息,形成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出路和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高中:在“班会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与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理解出路的适应性并利用出路信息,确立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和决定出路并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要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4]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日本劳动教育都是“隐居”在其所在课程之中的。其所隐居的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关于劳动的内容仅是其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课程改革时引入“劳动体验学习”以后,日本表现出日益重视劳动教育的动向。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是指“让学生在一定的期间体验实际社会的职业,期望(达到)多样化教育效果的学习活动”。[5]日本在1977年、1978年修订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将劳动体验学习引入了中小学之中。当时,日本强调实行劳动体验学习的背景大体是:其一,过去的学校教育陷入了“偏重智育”之中,学校“填鸭式地”教授大量的学科内容,而实行劳动体验学习,就是为了纠正这种弊端;其二,伴随生活环境的变化,儿童们制作物品、培育生物的场合越来越少,因此希望学校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制作”和“培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工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6]此后,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关于劳动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不断加强。“现在,作为儿童们直接体验活动的一种,各地都在实施劳动体验学习”。[5]从实施主体来看,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主要有三种:(1)以学校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2)以行政机关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3)以地区的组织和团体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5]日本中小学在“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和特别活动中实行的关于生产、劳动的体验性活动基本是这种劳动体验学习。
三、当代劳动教育的新趋向:
通过生涯教育实施劳动教育
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国的教改趋向呈现多元化态势。从宏观上看,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教改趋向莫过于生涯教育(Carrer Education,亦译为“生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推行生涯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的倡导。马兰倡导生涯教育,最主要的是为了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消除“学术与职业之间的藩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马兰倡导的生涯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教育”。美国学者萨珀认为,不能把“生涯”作狭义的专门职业或者职业指导来理解,应该从广泛范畴和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人生全部生活之中来把握人的作用,人的作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多样化的,这样应当把“生涯”理解为人的生涯发展。[7]那么,生涯教育就是促使人们在人生的各个生活阶段,掌握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生涯发展的教育。在美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场生涯教育改革运动。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生涯教育又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美国的生涯教育主要有四种模式,即以学校为基础的模式、以家庭为基础的模式、以雇主为基础的模式和以地方寄宿制为基础的模式。[8]其中,最基本、最广泛的是以学校为基础的生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把从幼儿园到中学后的职场或大学的期间分为四个阶段:(1)从幼儿园至5或6年级的生涯认知阶段;(2)6或7年级至10年级的生涯探索阶段;(3)11-12年级的生涯定向阶段;(4)中学后教育阶段。[9]这样,美国的生涯教育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各个生涯阶段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和接触劳动世界,探索和参与职业生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定向作准备。美国中小学实施的生涯教育有多种形式,包括组织生涯教育活动和把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结合起来等等。
生涯教育在美国肇始以后,逐渐传播到了西欧、美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等。生涯教育在被“嫁接”到输入国的教育体系中时,其内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日本自上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以来引入生涯教育后,其生涯教育成为自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重视与社会和职业的关联的指导理念,在实践中正在采取适应学生发展阶段的系统性生涯教育政策。[10]但实际上,日本的生涯教育几乎被当成了培养学生“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有效手段。
应当指出的是,生涯教育和劳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只是由于生涯教育具有面向职业生活和劳动世界的特点,因而与劳动教育发生了交集,这样,生涯教育只能说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傅小芳,周俪.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2):35-40.
[2]姚静.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10):26-29.
[3]萧枫.各国学校的特色教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4]文部科学省.小学校学指бI案[EB/OL].http://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news/080216/002.pdf.
[5]m地孝宜.地域M主Г巍盖禾弪Y学のg践と抗[J].国立オリンピック念青少年t合センタ`研究o要,2003年,第3号:225-232.
[6]高.学校教育における「作I活印工韦猡囊馕丁―その二つの教育C能を分析して[J].横浜国立大学教育o要,1985年,第25号:89-104.
[7]崎尚子,家城子.アメリカの家庭科教育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にvする研究――教科分析を中心にして[J].富山大学人gk_科学部o要,2006年,第1第1号:139-147.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结合相关文献,以及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初步情况,设计和编制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背景、农村小学生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家庭氛围三个部分。于2012年4月对临泽县农村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3份,有效问卷100份,统计数据由人工统计。其间与家长面对面访谈8次,接受个别访谈的家长共计30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农村小学生家庭背景情况
(二)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况
1.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据调查,大部分家长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其中有82%的家长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攀比的占73%,有4%的家长认为任其自然发展;也有13%的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2.家庭教育内容方面
据调查,被调查的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内容方面侧重点不同。
(1)家庭智育方面,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成绩的要求在80分以上的分别高达85%,其中分别有45%的农村小学生父母要求子女的学习成绩在90分以上。
(2)家庭劳动教育方面,有20%的家长经常让孩子做家务活或是其他的劳动;有34%的家长偶尔让孩子做家务活或是其他的劳动;有46%的家长不会让孩子做家务活或是其他的劳动。
(3)家庭美育方面,教孩子孝敬长辈,关心长辈的占12%;时常教孩子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占24%;有64%的家长不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以上可以看出,对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美育和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没达到家庭智育这样的高。
3.家庭教育态度与家庭教育方式方面
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就满足,不合理就不满足占50%,与孩子先分析要求的合理性、再决定是否满足的占49%,无条件满足的只占1%;有25%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坚持以身作则;当孩子犯了错时,只有25%的家长与孩子分析原因,找自身不足。
(三)农村小学生家庭氛围的情况
调查显示,有56%的家长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共同语言,缺乏沟通;有78%的家长认为孩子自私,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家庭人际关系情况是相处愉快,互相关心的仅占30%。农村小学合校后大多数都有寄宿部,85%的农村小学生都寄宿,在家的时间仅仅为周五晚上至周日下午和寒暑假。
三、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庭教育期望过高
据调查结果得知,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教育期望的强弱,与子女学业和品德发展水平呈正比例关系。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偏高,这样在教育孩子上可能会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培训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或缺乏创造性。
(二)家庭教育内容偏重家庭智育,忽视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
由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家庭教育的内容侧重家庭智育。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德育、家庭智育、家庭体育、家庭美育和家庭劳动教育。这几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是,对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和其他方面的重视程度远没达到家庭智育这样高,在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这几个方面不是全面发展的。
(三)家庭教育态度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所持的态度与教育方式很不科学,存在偏差。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里、在父母子女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工作。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着特殊的血缘关系,家庭不是专门的机构,家长也不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在教养方式和行为上存在的一些偏差,会背离正确的教育原则,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违背家庭教育的初衷而彻底失败。
(四)亲子沟通时间少,家庭氛围不和谐
由调查结果可知,农村小学生家庭中亲子关系不融洽,亲子沟通时间少,家庭氛围不和谐。亲子沟通是维持健康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内部氛围的必要保障。但是,农村小学生家庭中亲子沟通出现了重重障碍,严重影响家庭氛围。
四、应对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建议
针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一)积极举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科学、系统的教育好孩子,应该积极参加家教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老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对农村小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向农村小学生家长宣传最新的家庭教育资讯,并适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老师与家长要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对家长进行科学家教主题培训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观,加强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
家庭教育目的是进行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家庭教育期望则是家庭教育目的的反映。只有家长拥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目的观,在家庭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才有可能合理。前面提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内容偏重家庭智育,忽视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以目前临泽县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的观还是可行的。
(三)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从40年代起对490名男孩跟踪调查40年,从他们从小的教育到长大后的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做了系统的分析,其中的一个结论就是:除去智力、家庭收入、种族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外,儿时常做家务的孩子要比很少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幸福得多。一般来说,干活多的孩子较有才干,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父母羽翼下的同龄人,长大后获得的收入较高,失业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威兰特说:“劳动增强了孩子们的能力,由此获得尊重而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体验到自己对家庭的贡献,而感到社会中有价值的成员。”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
二、 怎样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良好习惯呢?
第一,家务活动巧组织。
父母首先要做出表率,做孩子的榜样。同时要倾听孩子的意见,采纳孩子的合理化建议,针对每个家庭成员的空闲时间、爱好和能力,分配给每人一份工作,也可以以一周或一个月为一个周期轮流做各项家务。这样,孩子感到每个家庭成员都在为整个家庭做贡献、尽义务,就很容易做好家务劳动并逐步养成劳动习惯了。
第二,量力安排巧指导。
父母必须考虑到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等实际承受能力,并进行具体而耐心地指导或示范,教给孩子怎样一步一步地完成其所承担的任务。比如,让孩子收拾卫生间时,要教他先清除垃圾,再刷洗浴缸,最后擦拭地板等。孩子的劳动观念必须从小养成,幼儿园是劳动的起始阶段,小学是培养劳动观念的关键阶段,而培养最好是从小开始。小学阶段的孩子如何进行家务劳动教育,既起到教育的目的,又使他们能够承受得了,这是摆在很多父母面前的问题。有专家就此做了研究,对小学生在生活环境中的劳动教育作了具体细致的划分,列在下面仅供参考:
低年级(1、2年级):穿衣服、系鞋带、洗手、洗脸、洗脚、叠被子、洗手帕、洗袜子、整理图书和玩具、擦桌子、扫地、削铅笔、整理书包、作值日。
中年级(3、4年级):洗小件衣服、倒垃圾、钉纽扣、包书皮、帮父母买菜、做稀饭。
高年级(5、6年级):布置房间、缝补衣物、刷鞋、打扫院子、打扫楼道、炒菜,积极参加社区和学校组织的活动。
第三,孩子成绩巧赏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既是学习过程,又是锻炼过程,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成功和失败,这就要求父母应当教育孩子战胜困难、不怕失败,树立信心和决心,使其很快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父母要经常、恰当地发现赞扬孩子的优点,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先把它放大然后并加以赞美,并和蔼可亲地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给孩子正确操作一遍。
第四,责任意识巧培养。
如果孩子没有完成分配给他的家务活,比如吃饭前的准备工作,你不妨对他说:“要是你收拾好了桌子,我们就可以马上开饭了。”切忌用家务劳动来惩罚孩子,这样容易造成孩子恨家务而不是爱家务。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使孩子意识到其行为所产生的好坏不同效果。这样, 他们就会慢慢地懂得自己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和责任的分量了,在做家务中学会了自己为自己负责。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1-0033-07
Research on Pestalozzi’s Sports Thought
HUANG Gui1, SU Yongjun2
(1.College of Sports and Scienc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7, Jiangsu China; 2. Xinglin Colleg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7, Jiangsu China)
Abstract:Pestalozzi is not only a famous Swiss educator in 19th, but also a world wellknown educator. He has dedicated his glorious life to education cause by the spirit of “all for the children”, created a unique sports thought system and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orld sports. His sports thought includes such several areas of content as advoca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 education, combining sports with productive labor, education purpose transmitting the attention paid to physical education, the selection of sports content conforming to the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feature, physical education being proceeded in an orderly way and step by step and physical education following natural law. As a bourgeois democratic educator living at that times, Pestalozzi’s sports thought has its inevitable limitations. Today when promoting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the various practical guidance value of his sports thought must be fully recognized and tapped. Pestalozzi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to the human,the society and the state. Pestalozzi attaches importance to earlier physic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He opens quality education, ensures the natural body quality of the human becomes mature and can develop and implements the love given to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Pestalozzi; sports thought; education purpose; sports content; sports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约翰·亨里赫·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被誉为“初等教育之父”、“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之父”。他毕生从事平民教育及教育改革实验,留下了“和谐发展教育”、“普及教育”、“爱的教育”、“劳动教育”、“教育心理学化”等教育遗产,这些对欧美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教育曾产生很大影响。19世纪初,在欧洲不少国家设立了“裴斯泰洛齐式”的学校。到19世纪中期,在美国,学习和推广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也一度蔚然成风。因此,他与福禄培尔和赫尔巴特并列被誉为十九世纪欧洲出现的三个“伟大教育巨匠。”[1]
裴斯泰洛齐一生办过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担任过各级学校的教师,进行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思想体系。他的体育思想对许多国家体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与指导作用,他在世时和去世不久,欧洲大陆和美国就接连掀起了“裴斯泰洛齐运动”,以后其影响不断扩及整个世界,并影响到现在。[2]189对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进行梳理、概括、归纳和总结,可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体系。正是由于裴斯泰洛齐对体育本质及规律的深刻揭示,促使了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去认识与分析体育,并激发了专家和学者极大的研究兴趣和探究心理。裴斯泰洛齐关于倡导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谐发展、体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育内容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体育教育应循序渐进、体育教育遵循自然法则等体育思想不但没有过时,对新世纪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指导价值。
笔者以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评价和现实指导价值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体系,参考和借鉴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以更好地推进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与体育新课程改革。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展开研究。1)宏观层面上,采用唯物辨证的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把裴斯泰洛齐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力求切合实际,恰如其分,真实的反映其走过的崎岖道路,进一步了解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从中受到应有的教育。2)微观层面上,采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专家访谈法与逻辑分析法,对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个人地位、体育思想理论基础等方面给予深入地综合研究,研究和整理其留下来的经验教训,以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通过论证如何认识过去与现实的关系上,以揭示其体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在推动我国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1 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裴斯泰洛齐一生坎坷,出生在与德意志分离不久的瑞士苏黎世城一个基督徒的家庭。祖父是个乡村牧师,父亲是外科医生,五岁时父亲就因病逝世。兄弟姐妹都在四、五岁时不幸夭折,母亲在精神上倍受打击,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并且又没什么遗产。裴斯泰洛齐是在其母亲的女仆巴贝丽关爱下长大的,巴贝丽纯朴善良,对他们家忠心耿耿,把裴斯泰洛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教养,她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影响着裴斯泰洛齐,使他终生难忘,这也正是裴斯泰洛齐从事爱的教育的基点。[3]
裴斯泰洛齐所生活的时代,是瑞士资本主义和封建关系并存的时代,城市工人和贫民受到沉重剥削,农村的阶级分化也在加速,广大农民遭受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榨,过着贫困悲惨的生活,更谈不上受教育的问题。虽然部分贫苦儿童有幸上学,但是当时的贫民小学的教育水平是十分低下的。[4]13对于广大平民百姓,国家没有拿出一定的钱来办学校,没有专门的办学场所,经常把教师的宿舍当作教室。教师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培训,也没多少文化,很多是由手工业者担任的,他们把教师工作当作补充工资的一种形式。
在法国启蒙运动的指引下,他矢志改革传统教育和社会现状,以解救贫苦的人们为己任,深信每个人都具有身体、道德和智慧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潜在能力,只有通过教育(体育、德育和智育)才能使之得以发展。裴斯泰洛齐把体育看成是人的和谐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并且主张体育跟劳动教育应紧密联系;倡导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父子般、母子般的爱,儿童之间则建立兄弟姐妹般的爱,使整个集体融入一个大家庭的氛围中;儿童有喜欢活动的本性,因此,体育教师在安排体育内容时应该以发挥这种本性为目的,从而确定了以体操与游戏等为主的教学内容;体育教育应循序渐进、遵循自然法则;主张教育应成为每个人的财富,通过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谐发展消除贫穷、改良社会,培养有智慧、有道德、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全人”,这个“全人”实际上是裴斯泰洛齐心目中理想的资产阶级新人即公民。[5]
2 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1 莱布尼兹关于单子自我发展学说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1646—1716)提出,构成宇宙万物的是单子,单子是一种不能再分的不占空间的能自由活动的精神实体;宇宙万物便是由上帝安排单子互相结合、协调一致的精神上的联系而形成的,具有“先定和谐”的属性;单子的另一属性是具有内在动力,推动它不断地自我发展。
裴斯泰洛齐受这一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的智慧、道德情感和体力的萌芽先天地结合为统一体,潜存在体内,并具有从不活动状态到充分发展的倾向,所以裴斯泰洛齐倡导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谐发展;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口号,并指出所有的人都有两面性,即低级天性和高级天性,[6]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使这种潜在力量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非常重视人的天性,要求体育内容的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强调体育教育遵循自然法则。
2.2 康德“感性直观”观点 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提出,人的认识过程一开始是“自在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获得感觉经验,感觉只能作为诱因,但这种感觉经验要有先天的能力(直观形式和范畴)给以整理、综合,才能形成普遍的科学知识。
裴斯泰洛齐在教学理论中,反复论述知识的基础是对事物的感觉印象,但这种感觉印象是混乱的、复杂的,必须与内在的理解力结合起来,只有感官才能把“以不明显状态存在的”观念引申出来,才能形成明白的确定的表象,然后再上升到清晰的观念。教学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儿童的感觉印象正确无误的发展为清晰的概念的过程,这些使得裴斯泰洛齐认为一切教育过程都要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裴斯泰洛齐认为各关节的运动能力是体育中最简单的要素,因为只有关节的活动才能保证人有行动的可能。让儿童多进行游戏、军事体操、游泳、手工劳动、运动会等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轻到重,由少到多,不但可以锻炼、发展其体力,培养其劳动技能,也可养成劳动习惯。[7]
2.3 夸美纽斯、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 在学习和借鉴夸美纽斯和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后,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法则,但他同时强调教育不应完全模仿与遵循自然,教育也能反作用于自然,这是在继承两位教育家自然主义思想基础上的更进一步发展。
裴斯泰洛齐在反对传统旧教育的儿童观上提出了“儿童是他自己的教育者”的主张。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有一种内在力量在生长着。这种内在力量是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教育者必须注意和保护儿童这种先天的内在力量,鼓励儿童积极主动活动,引导儿童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身体、道德和智慧。[8]78教育要遵循自然,体育教育也要遵循自然。[2]80儿童体力的增强与发展,需要通过从简单动作过渡到复杂动作这一过程来进行。[9]根据这个理论,他对当时初等学校(包括幼儿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了重要改革,主要内容是体操与游戏等,方法在于“循序渐进”。
3 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倡导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谐发展 裴斯泰洛齐从人性的统一性的基础出发,提出了和谐发展教育理论,其内容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他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均衡性,即“人的体力、道德和智力的均衡,或换句话说,人的手、心和脑的能力的均衡性”。只有全面、平衡地发展人的体力、道德、智力,才是符合人性的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人内在的力量,因为人性的整体性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
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是人的全部才能和潜能获得发展的基础,是人的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的手段与内容,它的任务就是要把所有天赋的生理上的力量全部发展起来,同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其它方面的天赋内在力量,使人能够和谐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最简单要素是关节的活动,体育教学和训练应以关节活动为起点,从最基本的运动动作开始,由易到难,逐渐发展到复杂的动作训练;练习是体育的基本方法,练习应该与感觉的训练、思维的练习相协调,以便使体力、感觉、听觉和思维同时得到发展。在裴斯泰洛齐看来,体育可以促进儿童的欢乐和健康,有利于儿童勤奋、坦诚、勇敢、吃苦耐劳等个性品质的养成,因此,体育对身体和道德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10]同时,他认为,德育是和谐发展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完善的人”的重要方面。他还认为,智育对人的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所有人生来就有各种能力和才能[11]。
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体力、道德和智力的均衡发展是人的高级天性的表现。在这三种教育手段中,体育通过各种体育教学与训练,智育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德育通过信仰和爱,共同满足和发展人性,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这一教育目的。[12]但是,体育又必须和智育同时进行。体育和智育只有统一于人的道德教育中,人才能真正得到和谐的发展,才能真正展现人的高级天性,显示人的内在力量。[13]
3.2 体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裴斯泰洛齐不仅把劳动与学习相结合视为帮助贫苦人民掌握劳动技能从而改变贫困状况的手段,而且将劳动教育和体育、德育、智育联系,肯定其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包括身体各种器官训练、生活能力训练、职业训练和其它一切有实践意义的教育。劳动教育能发展体力、智力及形成道德,必须贯穿于体德智三育的相互联系之中进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可见,裴斯泰洛齐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超前性,把“教劳结合”作为儿童自身发展和社会化的根本途径。[14]53
裴斯泰洛齐把体育看成是劳动教育的最基本的和初步的阶段。他认为,关节活动是体育最简单的要素。自然赋予人关节活动的能力是各种体力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体育教学训练和各种体力活动的要素。劳动就是一种体力活动,所以关节活动也是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素。劳动教育、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是建立在体力发展的基础上的。
裴斯泰洛齐主张通过对身体的练习增进和发展儿童身体的力量和技巧,通过手抓、脚蹬、走动、伸举等这些简单的关节活动逐渐发展儿童的体力,使儿童掌握各种劳动技能。裴斯泰洛齐根据实际劳动的需要制定一种“技能入门”作为发展体力的内容,包括劳动中最简单的一些身体操练——打、拿、推、掷、挥动、角力等等。儿童掌握了各种基本技能之后,就能够全面地发展其体力,同时还能够掌握各种劳动技能。[15]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和劳动教育要在家庭和学校中同时进行。
3.3 教育目的透射出对体育的关注 裴斯泰洛齐从他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出发,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才能和形成完美的人,这种发展又必须是和谐的,全面的,使之成为身体强健的、有德行的、有智慧的、能劳动兼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教育要名副其实,必然努力使人的完善能力得到圆满的发展。”[16]83因此,“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身体、道德和智慧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照顾它们的完全平衡。”[17]
人的体力、道德情感和智慧的萌芽先天地结合为统一体,潜存在体内,并渴望得到显露与发展,而只有教育才能把这些潜力挖掘出来,发展起来。[18]裴斯泰洛齐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并在经过锻炼之后,使人尽其才,使每个人在社会上都能得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裴斯泰洛齐关于教育总目的的构想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目的,“为社会造福,使高尚的穷人和自己思想上渴望的天下得以实现。”一是个人目的,把每个儿童培养成体格健壮、道德完善、有切实知识、能独立思考的人,即体育、德育、智育和谐发展的人。
3.4 体育内容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在世界教育历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位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并努力实践的教育家。他指出,经院主义和专制主义教育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它们违背了儿童的本性,把一堆无用的知识充塞儿童的头脑。这种教育不仅不能发展儿童的内在能力,而且还扼杀了儿童的个性和智慧。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和教学工作应该遵循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教育心理学化。[19]其中的教学内容心理学化,要求选择和编制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根据这个理论,裴斯泰洛齐确定了初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如体操、阅读、书写、算术、几何、测量、绘画、唱歌以及地理、历史和自然方面的课程。[20]
裴斯泰洛齐认为,人喜欢体力活动的愿望是与生俱来的。儿童具有好游戏的天性,这种天性驱使其总是尽情地游戏(这种游戏是有组织的,决不是放任的)与活动。[21]因此,教师在安排儿童体育教学内容时,必须遵循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唯此,才能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体力和各种运动能力。
同时,裴斯泰洛齐强调,一般性培养先于专门培养,幼年的儿童不应该接受专业舞蹈或击剑等训练,而应该注意一般性的体格和灵活程度的训练。在学校里可以上体操课,但不要突出单项的体操项目,而纯粹是让孩子多活动。裴斯泰洛齐的理论是以孩子天生的动作本能、体力和身体灵活程度的一般发展情况为依据的。他按自然的动作安排身体训练,如慢步走、跑步、跳、投掷、击打、摇摆、推举、撞击、牵拉等,使其身体的发育不致因过早地从事某项专门的体育训练而变为畸形或不适宜于做必要的工作。[22]
3.5 体育教育应循序渐进 裴斯泰洛齐依据人的心理的自然发生的规律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他认为初等教育是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而逐步复杂化的。教育目的在于“人的和谐发展”,而教育方法在于“循序渐进”,即“人的和谐发展”主要依赖于体育、德育和智育这三育的“循序渐进”及其完美协调。
裴斯泰洛齐强调,在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各门学科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因素,即所谓教育要素。教育、教学过程就要从这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这样的教育、教学符合心理学的原则,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有利于促使儿童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和谐发展。[23]为了改变当时学校呆板、烦琐、经院式的教学方式,并使每个普通家庭和每位普通母亲能够独立而容易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实验中不断地探索简化教育的方法,在发展儿童的道德和智慧的同时,也重视儿童身体力量的发展。[4]34
裴斯泰洛齐把要素教育理论全面贯彻到了儿童的初等教育中,认为初等教育既要让每个人在体、德、智等方面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而得到和谐的发展,又能使体育、德育和智育的每一方面都通过“要素方法”获得均衡的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是关节活动。[24]207关节活动由一些最基本动作构成,如打击、跳、撞、拉、转、压、振动等,这些基本的动作结合起来,可以构成各种复杂的动作。体育应该从这些最简单的动作开始,待这些动作和技巧熟练后,再进行其他复杂动作的练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多、增强。通过这些关节动作的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就可以逐渐发展儿童身体的力量和各种技巧。从关节活动,逐步扩展到全身的复杂的体力活动,全面地发展体力。[25]
裴斯泰洛齐认为运动必须是渐进的,体操的复兴是在这个方面业已实现的最重要的一步。体操艺术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某种运动所必需的敏捷,也不在于它们能给人以从事某些要求有大量力量和技巧的工作的资格,而在于这些运动所产生的最大益处是从这些运动的安排中可以观察到的自然进展,从容易进行的运动开始,以此为准备,继而进行更为复杂的、难度更高的运动。或许还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如此清楚地表明,唯有通过练习,那些看来似乎是缺乏的能力才是可以产生的,或者至少是能够发展起来的。这一点也许像那些从事教授任何一门学科的人以及那些在指导学生达到他们所期望的水平时遇到种种困难的人提供了一条最有价值的启示——让他们根据一个新的计划重新开始工作,在这个计划中,各种活动将作重新安排,用从易到难自然进展的方式来设计科目。[2] 371~372
3.6 体育教育遵循自然法则 裴斯泰洛齐认为,“自然”是指儿童与生俱来的本性,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26]体育和德育、智育及劳动教育是紧密联系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儿童的认识能力,还应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基础就蕴涵在儿童身体力量的发展之中[27]。
体育要遵循人的力量的自然发展:(1)最简单的体力表现形式:打击与搬运、刺戳与投掷、拖拉与旋转、围绕与摆动。(2)最简单的体力表现形式的基础:自然所赋予的关节活动的能力。(3)体育最简单的要素:各种关节的活动。(4)基本的四肢操练同基本的感觉训练协调,同机械思维训练协调,从而使体力与智力都得到发展。(5)体育应该从儿童早期开始。[2]355
裴斯泰洛齐把自己所做的一切看成是人类教育接近自然进程的尝试,自然进程是在起居室里发展人的各种才能时表现出来的。初级教育只是一种人类技艺的协作方式。通过这种协作,通过信仰和爱,把人引向善良和虔诚的愿望,使他获得认识和能力,并引导他采取行动。要使接受初级教育的孩子们不仅掌握所传授的体育和智育知识,而且还要活跃他们的宗教和道德的动机,以便根据父母的观点和感觉行动使每个受过初级教育的人,不仅在体育和智育方面是敏捷的,而且在事业上是强有力的,还具有高的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力量达到所期望的和谐。[28]
4 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局限与偏颇
正如一切历史人物一样,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也有其必然的阶级和时代局限。他试图以教育(包括体育劳动教育)来改变贫苦人民命运的愿望明显带有改良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倾向,他还错误地认为农民和贵族因天赋能力不同而不应受同等的体育教育。同时,他忽视了体育与劳动教育有质的不同,他认为体育的内容应以劳动形式为主,错误地把体育视为是劳动教育的基本和初步阶段。
当然,评价前人的思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正如列宁所说的“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29]而且“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30]我们应该将前人的思想放在当时社会的现实中加以考察,而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对前人思想过分苛求。
5 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5.1 强调健康对于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性 体育是获得健康的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尽管裴斯泰洛齐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健康对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为“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树立和以功能为纲体育课程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31]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体育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经过挖掘、研究与论证,我们重新审视了裴斯泰洛齐博大精深的体育思想,其体育的目的是发展和增进儿童的一切身体力量和可能性,通过练习养成他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发展他的体力,并同时发展儿童的智慧、情感和意志。
1999年,我国把“健康第一”确立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青少年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学习好,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取得的成就固然与我国的有关国家决策是分不开的,但也不能忽视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对我们的重要启示:体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健康,是人的全部才能和潜能得以发展的基础。[32]
5.2 重视儿童早期体育教育 在我国开展素质教育、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人才的早期教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章明确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而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高度契合,他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认为儿童应该尽可能早地受教育,最好从诞生时就开始,而体育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裴斯泰洛齐强调儿童体育教学内容除了体操练习外,还要编制训练所有感官的特定练习并要具有游戏性质,儿童应尽早地进行这类练习而不能过早地从事某项专门的体育训练;同时,他把体育遵循自然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原则,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根据各种年龄和各种体力强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多种体育运动,保证和促进儿童德智体的全面发展。[33]“如果体操训练得当,对于促进儿童的欢乐和健康十分有用,而欢乐和健康则是道德教育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他们中间助长一定的团体精神、兄弟般的情感。”[34]
5.3 开启素质教育,保证人的身体自然素质的成熟与发展 裴斯泰洛齐“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与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旨有着高度对应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的“全面”,狭义上指的就是德育、智育和体育,这与裴斯泰洛齐的“心、头和手”思想对应相关;素质教育中提及的素质分为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含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层次,这与裴斯泰洛齐强调指出的人的发展的三种状态——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道德状态也对应相关。
裴斯泰洛齐把要素教育理论全面贯彻到了儿童的初等教育中,认为初等教育既要让每个儿童在德、智、体等方面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而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又能使德育、智育和体育的每一方面都通过“要素方法”获得均衡的发展。按照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的划分,德育的基本要素是爱,其任务在于完善人的行为伦理素质;智育的基本要素是直觉,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智能——潜能、能力、才能及创造力;体育的基本要素是关节活动,其目的在于保证人的身体自然素质的成熟与发展。[14] 50~52
5.4 体育教育贯彻爱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指出,“爱是认识、能力、知识和行为集中的神圣的中心。通过这个中心,它们才真正成为人性的力量,即真正的人的力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裴斯泰洛齐始终怀着一颗爱心来教育孩子,这种爱的精神就是被教育学家们所称为的“裴斯泰洛齐精神”。世界教育史上象他这样一心为儿童健康成长而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教育家是屈指可数的。裴斯泰洛齐强调指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8]49即爱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50多年一直是本着这种爱生如爱子的精神从事儿童教育事业的。“爱”的教育不是一种同情、一种怜悯、一种博爱,而是一种根植于现实的教育理想,是“仁爱之心永恒”的行动实践。不管在新
庄、斯坦兹,还是在布格多夫、伊佛东,他能克服重重困难,靠的就是赤诚的爱。他身怀崇高信念,历经风雨,痴心不改地为儿童付出了他全部的爱。值得注意的是,裴斯泰洛齐所面对的儿童并不是健全的儿童,他们多数为身体或心理有缺陷的。裴斯泰洛齐不但没有歧视他们,还满怀爱心地照顾和教育他们。[25]196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创造了奇迹,经过长期的艰辛工作,孩子们在健康和道德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变得活泼聪明起来,生活得十分幸福与快乐。[16]221
爱的教育是裴斯泰洛齐教育理论体系中颇具特色并产生深远影响的部分,同时也是他教育试验的一条指导原则。“爱”的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二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一个合格的教师,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既是进行体育教育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既是一种积极情感,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体育教师更要“以爱育爱”,教育学生在享受被爱的同时体会到给予别人爱的快乐。一位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才能真正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只有从“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出发,坚持爱的教育原则,才能有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才能在体育教育实践中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新成绩。[35]
6 结 语
裴斯泰洛齐生活在欧洲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期,并深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他矢志改革传统教育和社会现状,以解救贫苦人们为己任,深信每个人都具有身体、道德和智慧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潜在能力,只有通过教育(体育、德育和智育)才能使之得以发展。莱布尼兹关于单子自我发展学说、康德“感性直观”观点以及夸美纽斯、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奠定了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裴斯泰洛齐把所有的心血和整个生命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思想体系。他的体育思想对许多国家体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与指导作用,为世界近现代体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推行素质教育和体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又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刚刚,我们应充分认识与挖掘其体育思想所具有的多方面现实指导价值。当然,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有其必然的局限,因此,要用历史的眼光客观地去看待前人,而不能过分苛求。
参考文献:
[1] 弗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07.
[2] 裴斯泰洛齐[瑞士],著,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9,80,371-372,355.
[3] 钟文芳.试论裴斯泰洛齐“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2):69-70.
[4] 吴值敬.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述评[D].扬州:扬州大学,2009:13,34.
[5] 曾彬,卢清,杜学元.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2003(10):8-9.
[6] 王春燕.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9):59.
[7] 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88-191.
[8] 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M].第二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8,49.
[9] Perevia Cole. A History of Educational Thoughts [M].Greenwood Press,1972.
[10] 熊玲玲.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2):87-88.
[11] 赵荣昌,张济正.外国教育论著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78-286.
[12] 于晓君.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2.
[13] 汪刘生.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J].比较教育研究,1986(3):55-56.
[14] 李剑.昔日裴斯泰洛齐与当今素质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9(5):53,50-52.
[15] E.P.Cubberley.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Honghton Mifflin Company,New York, 1920.
[16] Kate silver. Pestalozzi, The Man and His Works [M].New York Press, 1924:83,221.
[17] R.De Guimps.Pestalozzi:His Life and work[M].Translated by J.Russell Sonnenschein,London,1890.
[18]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95.
[19] 张锋.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J].心理世界,2006(11):57.
[20] 博仔.贫民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湖南教育,2005(3):17.
[21] 邵伟德.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简述[J].体育文化导刊,1988(1):78.
[22] 李丽.建构以“爱”为基础的现代教育——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启示[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10):94.
[23] 王保星.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5.
[24]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07,196.
[25] 侯威.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11.
[26] 李艳,张立昌.基于不同人性论的卢梭与裴斯泰洛齐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0):19.
[27] 阿图尔·布律迈尔[瑞士].裴斯泰洛齐选集[M].第二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8.
[28] 罗炳之.外国教育史[M].上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94.
[29]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62.
[3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62.
[3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4.
[32] 移素林.学校体育与洛克——读《教育漫话》有感[J].体育文化导刊,2003(9):7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由之路。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笔者决定分四个步骤了解小学生的劳动心态:①小学生在校劳动的性质分析;②小学生在校劳动的类型分析;③小学生劳动的不同心态;④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引导。
为了细致地了解小学生在学校的劳动情况,笔者做了如下工作:①平时观察学生做值日的表现,特别是那些不爱做值日的学生,要认真地了解他们不乐意劳动的动机。②定期通过开家长会或家访是,了解学生在家庭劳动的情况。③让中队干部认真做好“雏鹰假日小队”社区服务记录,了解哪些学生不愿意为他人献爱心,并询问其动机是什么。④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了解这一天中学生在家里劳动情况,并让家长配合写一份评价书,开班队活动时,大家相互比一比,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通过观察,笔者认为,关于小学生劳动、特别是在校劳动的表现及心态,首先要界定小学生劳动的性质和分类。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思想的一项基本内容。小学生参加的由学校组织劳动不以物质财富为目的,主要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劳动的观念、劳动的习惯、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通过劳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劳动道德情操,提高对劳动的认识,形成尊重他人劳动的美德的意识,因此,小学的劳动大多是从德育的角度讲的。
小学生在学校的劳动,除了主要靠脑力支配的学习活动外,大致有四种类型:
一、礼仪类劳动。比如每周由各中队轮流选出的礼仪员,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督查;升国旗的升旗手、护旗手;鼓号队的学生,每逢重大节日出勤,但平时训练很苦;大队、中队活动的司仪或主持人所从事的劳动。
二、技能类劳动。是指在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在特定场合,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但他们平时的训练非常苦。
三、体能类劳动。每日的班级值日、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和室外卫生区定期清扫等。
四、服务类劳动。如当班(队)干部,收发作业等琐碎的事情,为同学们服务。还有少先队组织的雏鹰假日小队献爱心活动和社区服务等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小学生的性别、性格和成长背景不同,因此,他们在各类劳动中的心态是不一样的,这从他们在劳动中的表现可以观察出来。
有一类小学生,特别重视脑力劳动,学习上特别投入;但是,他们不乐意干体力劳动,即使老师委婉地暗示他们,也顶多是勉强按要求去做,但积极性不高。这种行为背后也许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功利目的在作怪,中国不是有句古话:“万般皆下贫,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可以做大官,可以出人头地。加上家长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不让或尽量少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这些孩子当然会对劳动教育持冷漠的态度了。
这说明,这类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是比较幼稚的,如何转变这些孩子对体力劳动的不切实际的观念呢?最好采取私下谈心的方式,逐渐地让其认识到,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及心理都全面发展的个体。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仅体现在学习上,还体现在各类劳动实践中;然后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尝试参与体力劳动外的其它劳动,让其在实践中获得充实,得到朋友尊重,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再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必要时教师可以以身作责,带动他们积极参与,使其在实践中自省自悟,改变对体力劳动是下贱的错误观念。
还有一类小学生,在家里从不做家务劳动,但在学校干体力劳动时特别主动,其它的类的劳动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在有教师在场时。为什么会这样呢?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虚荣心”再作怪。他们这样做的动机很简单——我要让教师和同学看到,我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学生,我要获得教师对我的好感,我要让朋友们认为我是值得依赖的……这类小学生实际上,在学校中很大的比重。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在家劳动呢?道理也很好理解——家庭包办一切,孩子没有机会;或孩子在家里获得了充分的满足,他没有表现自己的“欲望”,逐渐地就养成了在家不干活的坏毛病。
当然,这些小学生确实是可爱的,特别是,在某种程度讲,他们这种“虚荣心”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表明,他们想追求进步,希望做一个高素质的人。所以,教师要保护这种“虚荣”,不要吝啬你的善意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真诚的表扬……通过多渠道地拓宽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劳动的习惯,在劳动中养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美德,进而促使其在家在校一个样,相信这些聪明的孩子会心领神会,让你高兴的。
还有一类小学生,为数极少,他们无论在家还是在校都不愿意参与劳动,这说明他们缺乏明确的是非观念。而且,这样学生往往其他方面也表现的肯定不尽人意。对这类学生,我们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便。更不能采取恶意地指责或不理智地惩罚。因为这样只能使问题变得更难于控制。因此,教师应该讲究一点转化他们的艺术,可以动员或介绍他们参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能发挥其特长的各类劳动,让其在获得荣誉感的幸福中,进一步产生追求进步的上进心,促使其争着干工作,去让教师表扬他,这样长时期的努力,他们会逐渐地改掉坏习气,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的。
因此,在学校应该重视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引导,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巧妙地利用各种类型的劳动方式,比如,各个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的体验教育活动和各类社区文体活动,激发小学生劳动的热情,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劳动的锻炼,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习惯。
总之,学校和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使学生手脑并用,智体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技能,又使其体会到乐趣。劳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量力而行,选择力所能及的劳动,严格控制劳动时间、强度,注意小学生智力和体力的差异,要因人而宜,不可一刀切。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使劳动成为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参加有报酬性的劳动,因为这可能养成自私、贪婪的恶习。”而且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也在小学增设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有一点应注意,班级劳动还是一种集体性、协作性的活动。有竞争,更多的是合作,教师应有意识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都能感到集体的温暖。
总之,关于小学生劳动表现及不同的心态,教师可以通过其在劳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了解,如果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其劳动的心态,针对个别学生的劳动偏差行为,适时适度地进行善意地规劝,用耐心和宽容来感化他们,一定会有助于全体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素质,有助于他们将来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
一、普职资源整合的动因
普职资源整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实施此项活动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其中,职业学校负责向结对的普通学校无偿提供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图书馆,为普通学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为普通学校师生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解读、职业意识培养、特色专业介绍活动,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此种普职资源整合源于台州一中开展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是台州一中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即将升入高二年级的高一学生为对象,安排4天时间在职业中专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发展,该活动已逐步向规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派生出多个项目设计类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师资配备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从新课程以及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台州一中尝试普职资源整合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它包括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故必须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由于高考的压力和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而对于技术教育则相对忽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技术教育课程,也往往理论讲得多,动手做得少,“应试”痕迹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实际技术体验,学生难以将技术课程真正学好,并且导致了动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实验会考时发现,有些高二学生竟弄不清螺旋灯泡(或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线端在哪里,能自己连接或修理家庭照明电路的学生不到5%。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职业高中虽然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育目标、生源基础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它注重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教育模式。借鉴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经验,无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
(二)为了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择业观、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不少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和应对考试上,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什么是职业、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会导致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时迷茫、不安,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职业了。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学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在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方面,职业高中拥有如专业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实践教育资源优势。普职资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路子,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特点。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一切为了高考”的倾向十分严重,“千校一面”,缺少办学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格局。普通高中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与学生、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普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良好的技术知识结构,娴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技术课程应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批判和创造欲望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批判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间的合作,将职高的一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普职资源整合项目与课程的开发
普职技术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台州一中拥有大量的理论教育资源,但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资源设备却相对较少。椒江职业中专则拥有大量的实践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来看,有数控、化 工、电工与电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从专业实训设施来看,有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等。这些实践教育资源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学科构成了普职资源整合项目,比如:通用技术、物理课程可与电子、电工、机械等专业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以上各专业外,还可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整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项目的基础上,普职两校合作开发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如电工技能、钳工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计算机安装与维修、汽车实用技术、快乐数控、局域网络搭建、艺术手工、创意广告设计等。这些课程突出了技术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授课教师以高级技师、高级工、技术能手等具有专业技能强项的职高师资为主,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弥补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不足。与此相应,两校建立了菜单式与自主式相结合的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每周4课时、一学期40课时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菜单,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名自主选课,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实施。
两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发小组、实施与评价小组、审议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完善选课、学分认定、档案管理、教师考核、课程评价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普职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三、 普职资源整合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普职资源整合为普通高中更好地开展技术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普职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保证普职资源整合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职资源整合中必须理清以下几组关系。
(一)“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进行技术教育的主导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所谓“劳动技术教育”,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可否认,所有的技术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的技术,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附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重合相通之处。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术”因素,也大多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产劳动教育的阶段,其范畴应包括技术本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技术发展理念。我国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不再设“劳动技术”科目,而设立“技术”领域,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技术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思想,要求学生理解: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创新。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产等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普职资源整合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普高学生敲敲打打练技术提供场地和资源设备,也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而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技术体验,更好地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普职资源整合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二)“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于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这就容易导致误解,似乎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事物,技术教育存在于科学教育之中。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2]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但是,科学和技术又像一对连体双胞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构成了当今多数技术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独特品性。一般来讲,前者具有认识功能,后者具有应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术教育而言,它是一个既要动脑构思、设计,又要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将高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技术原理和工具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技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于技术过程、方法和常见的技术设计、结构等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眼光,形成技术思维。普通高中长期以来注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则严重滞后,这为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能课程留出了空间。如果不能认清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品性,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普职资源整合对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意义。
(三)“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传授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传递原理性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由于技术与职业的紧密联系,技术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也常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但它的目的是应对职业的需要。虽然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也具有职业入门教育的意义,但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 修课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即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或通过技能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学生就业,而是要通过普职资源整合这个平台来转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学习模式。“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1]一方面,要通过“做中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因此,普职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械地叠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普职资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品性。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独特知识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要发展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素养,以便为将来进入技术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在普职资源整合中也渗透了劳动意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技术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经历和技术体验,并以此为台阶促进他们技术思维的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中西教育思想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的。
(一)乡土文化背景。陶行知博大的儒学底蕴、徽州独有的厚重文化是在他特有的家庭熏陶和故乡侵染下孕育的。陶行知父亲曾是一位道德文章俱佳的晚清秀才,母亲勤俭持家、好学求真,因为生活条件所限,陶行知的启蒙教育由他父亲在家中完成,但正是这种良好的家庭熏陶,才培养出了陶行知毕生教育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工农大众所喜爱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乡徽州不仅仅是著名的徽商的故里,更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传承千年,陶行知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徽州人学风极佳,这造就了陶行知治学的良好习惯;徽州人重视教育,注重从小抓起,这也深深影响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徽州人乡土观念很重,成功的商人往往回乡资助教育,而良好的教育成果也会反过来促进徽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对陶行知将教育作为毕生事业的思想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政治经济背景。陶行知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均将改变落后状况的希望放在了教育事业之上,陶行知正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这个时期中国采用旧式教育的方式方法,陶行知自身的求学经历使他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是无法“救国”的。唯有让教育走向大多数的平民,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才能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
(三)我国近代落后的幼儿教育现实。我国近代的幼儿教育是在二十世纪初才刚刚开始,但是学习的内容、方式,不是照搬日本的幼儿教育,就是带有西方宗教色彩的文化渗透。民国以后,虽然政府提出要加强幼儿教育,但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国内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靠一些私人的资助和提倡,或是教会办学。后,新式教育开始在国内兴起,但是农村幼儿教育仍几乎为零。于是,陶行知提出并亲自实践建设中国的、平民的、乡土的、省钱的幼儿教育。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期。陶行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对于德国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幼儿教育法,都十分感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他也关注着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并期待针对国内落后的教育状况,以“教育”实现救国。
(二)发展期。1926年开始,陶行知发表了多篇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这一时期的陶行知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并且开始针对当时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将女子幼儿教育和农村幼儿教育看做未来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切实保护好幼儿的身心健康,加大对平民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
(三)实践期。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成立幼儿师范学院,并且在他的奔走努力下,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成立。陶行知强调要将生活材料用于教学之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方法。后来在他以及一些幼儿教育先驱者的努力下,以陶行知具体鲜明幼儿教育思想为目标的幼儿园纷纷建立,给当时的中国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带来了曙光和希望。
三、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
音乐教学;素质教育;课堂内外
音乐教学是用独特的音乐艺术的形式来实现美育教学的目的,它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教育功能。还是加强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素质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现发展个人特点个人能力来提高国民素质的,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全面的提升。现如今,承载着美育教学内容的音乐教育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要站在全局性的素质教育视角,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文艺活动为辅,使学生通过美的感知得到美的实践,有理性的审美最终达到自身价值乃至自身修养的升华。
一、抓住课堂教学主线,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音乐是情感的感知艺术形式,必须用以音乐教学来彰显个性情感的表达形式。因此,教师应客观全面地把握教育教学乃至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现、发挥情感教学,努力使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凝情于笔、注情于音,认真斟酌,做到教与学的合理衔接与提高。中学音乐教科书中有着不同民族乐曲的风格和内涵。从其教育的角度: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彩色的中国》、《长江之歌》等等,有歌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歌曲,如《沂蒙山小调》、《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等。这些歌曲都具有思想健康、词曲优美等特点。但是如果想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和领会这些作品的思想性及作者意图,找准教育的结合点,那么在整个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板书和适当的教具等手段,组织好、运用好恰当的教学方法用以再度对音乐作品进行引导、理解和创新,采用最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审美兴趣,使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创造力。关于这一点,主要是抓住课堂教学。音乐课堂毋庸置疑是美育教育的主阵地,音乐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美育的普及教育。既然是美育教育,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创设美的环境,学生在美中学,让美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既然是普及教育,那么,全体学生则不论背景与天赋如何都有享受音乐教育的权利。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发展。关于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要符合内容的需要:穿着、语言、所表现的动作与所教内容配合协调,这便是“境”与“意”的搭配。例如在教唱七年级教材上册中的《彩色的中国》时,教师应该着装简洁大方,映衬出轻松愉快的心境,然后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大好河山,地图图片,这样的创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也是具有感染力的,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做到声情并茂,音乐分析要深入浅出,感染学生,启发学生,同时,体态语言如手势、肢体、表情、眼神能巧妙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牵牢课外活动不放松,在多彩的兴趣活动中优化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仅通过有限的音乐课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课外文艺活动。这是音乐课的补充和延伸,这里有普及更有提高。音乐是情感艺术,其独特性在于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要组织合唱队、鼓号队、竖笛队等,坚持常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创作、表演及欣赏能力,作为学校应努力创造这样的氛围,除组织音乐知识兴趣小组外,还应创造文明优雅的学习环境或经常性地组织校级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在课外休息时间通过广播室开展音乐欣赏是一种可行的好办法。通过“校园百灵鸟十分钟广播”可以使学生欣赏到更多的音乐曲子来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选欣赏曲及健康向上的歌曲,在选曲时以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既要安排好教材中的曲子,更要重视穿插好反映正能量的歌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素质的的全面健康提升。让学生在全校性的大环境里感受到贴近自己学习的共性知识从而诱发学生的“触景生情”的感受,进而达成共识。这样,利用课间十分钟进行音乐欣赏,不仅调节了学生课堂学习期间的紧张劳累情绪,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还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课间音乐值得提倡和丰富内容。学校除安排“六一”儿童节,庆“国庆”等校级的大型文艺汇演之外,还应立足班级以及学生实际开展“微音乐”等多项健康有益的音乐活动,如:班级演讲比赛、演唱会、音乐之星擂台赛以及相声、小品表演赛、地方戏曲展示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微音乐”文艺活动,不仅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学习音乐的情趣,展现学生个体音乐特长,开阔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无疑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创新。
做校长以后,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于是常常在会议上、生活中提及,也常常在内心思虑借鉴帕夫雷什的经验,把学校办出特色。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从教已经有二十余年,当校长也已经十多年了,这些年间,阅读教育名著无数,参观名校众多,然而这些都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模糊。在应试教育甚嚣尘上的今天,作为一名校长我常常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一方面总是心血来潮般怀揣着梦想,呼唤在自己的校园中拯救那些可怜的孩子:另一方面,又不时地自嘲不自量力,于是退下阵来,既而随波逐流。这样的痛苦之时,帕夫雷什中学的校园场景就会像电影镜头般从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个闪光的碎片飘落在我的眼前。
在这个学校里。校长老师都有着儿童立场,儿童自由而又高质量的生活是学校工作的全部。
“我校不论哪位教师对570名学生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了解的:了解他的性格特征,了解他的能力、才干、兴趣、爱好、困难以及他的喜和忧。若不如此,我们就不能想象有完备的集体精神生活。我们力争把对孩子在家和在校情况的研究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我校每月两次于星期一举行科学――校务会议或心理学讲习会,专门讨论儿童问题。没有任何事情比谈论儿童问题更必要、更有益、更有趣的了。”
……
这个校园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所有的物质条件都被作为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手段,环境也是对孩子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孩子们在这里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长。
“学校地处村边僻静的环境,周围是大自然,附近又有大面积的水域。这一切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都是十分有利的。”
“我们总是尽力做到使空气饱含植物杀菌素,以消灭微生物。校园里到处都植有核桃、樱桃、杏树、粟树和针叶树木。这些树种都是以散发植物杀菌素见长的。例如,榛树林中任何时候都没有苍蝇。这一切都是孩子们亲手创造的,而且这是任何学校都可以做到的。”
……
可能没有人认为学生的身体不重要。可是现实的教育中有几所学校把学生的身体当一回事?这是当今教育的现实。可是在帕夫雷什中学,学生的健康和体育是大事,防止疾病及病患征兆,增强体质,是儿童脑力劳动以及精神生活完满正常的主要条件。
“我校学生暑期……每天都洗几次澡。或在池塘、河淘,或用淋浴。多数学生家里装有淋浴器,可以从春季一直用到深秋。……脚的锻炼,是锻炼机体抗病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我手边存有980个孩子的健康卡片。他们从7岁到17岁整个夏季都打赤脚,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盛夏暑都不怕。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从来没生过病。我们有些孩子赤脚在雪地里行走都不在乎。他们冬季每天都在院子里走5―10分钟,他们都有极好的耐劳能力。”
……
今天,品德、德性等关于道德的概念似乎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话题,然而在帕夫雷什中学。公民基础教育被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
“少先队员们有一次曾帮助庄员们往卡车里装运作种子用的玉米。他们尽量挑最大个的玉米棒子装。忽然工作队长建议说:‘孩子们咱们往车厢底层随便装些什么样的都行,把最好的放在面上,要尽快完成任务。’可是就在劳动之前,孩子们刚刚才怀着激动的心情。屏住呼吸听了关于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的英雄事迹。因而在孩子们的脑子里产生了疑问:‘干嘛要这样呢?我们干嘛要欺骗人呢?’于是他们就很生气地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老师。这是他们为维护正义而进行的第一次斗争,这件事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今天谈智育,几乎已经简化为考试成绩。人们似乎已经淡忘知识的何去何从,只求所有。不求所用,更不求何以得,以何得。然而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帕夫雪什中学。就鲜明地认为,智育不仅仅是知识量的积累,而是将知识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世界观的形成是智育的核心。
“我校学生在低年级就开始在温室里和教学实验园地上配制混合土壤,为此采用各种配合成分,试验各种矿物质和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二、三、四年级学生则在水溶液中培植绿油油的大麦和燕麦,从而确信,即使没有土壤也能创造出产生生命过程的条件来。”
“从三四年级起,我们就开始举办数学创作晚会、数学竞赛及数学游戏会等活动。高年级学生在低、中年级的数学小组开展活动时做报告,并编辑数学杂志。对有数学思维天资的学生进行个别工作――谈话、作业。”
……
这些年,劳动教育似乎是可有可无的。早已淡出我们的视野。然而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的老师都在致力于建立一种教育的体系。并在这种体系中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和智力品格。
“我们的学生在八九岁时就培育小麦、向日葵、甜菜、玉米的杂交种子,或者编成小组、小队去照管幼畜,为家畜储备饲料。由于这种最平凡的劳动与研究、试验、创造相联系,所以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
“每一个学生在五~八年级学习期间,都要在教学实验园地里完成下列个人任务:种植粮食作物和技术作物(3至10种),将培植的果树品种嫁接到25种野生果树上,培植果树苗木,建立苗圃,提高土壤肥力。”
“读完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夏季有三四周的时间要到校办工厂、工作间、实验室、教学实验园地、机械修配站的车间及集体农庄的拖拉机队里进行实习。读完九年级而且拖拉机课考查合格的学生,在这期间要作为当班拖拉机手在拖拉机上工作。”
我们都会认为美育是重要的。然而包括我们的音乐、美术在内,在分数的硬指标面前。这些东西显得多么的次要或可有可无。它们早已被轻描淡写地边缘化了。然而在帕夫雷什中学,却是在引领孩子们在智力、体力劳动中。在创造、社会活动中感知、领会和欣赏美,让孩子在心灵里开放出美。
“在风和日暖的初秋季节,我们让孩子们注意那清新的空气、爽朗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水。悄然飘选的银色蛛丝,苍茫暮色中飞鸣而过的南归雁群,乍寒清晨首次凝现的初霜――凡此种种,都要让孩子们留意到。我们让他们观赏几种越冬作物幼苗深浅不同的绿色:裸麦的绿与小麦的绿有所不同。”
“果木盛开鲜花时,对于孩子们来讲那是真正的节日。我们清早起来,来到校园又去果园,欣赏身披雪白、粉红、橙黄色盛装的果树,静听蜜蜂嗡嗡飞舞。我们告诫孩子们说:‘这些日子可不能睡懒觉,要不然就会错过赏景时机。’于是孩子们总是日出之前就起床,为的是不错过第一道霞光照射挂满露珠的花朵的那个美妙时刻。孩子屏住气息在凝神观赏。这样的美景,若不加以指点和
述说,孩子自己是不容易留意到的。”(以上引用材料均出自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每当回忆起或看到这些文字,我就油然而生对苏霍姆林斯基及其帕夫雷什的感动。
我感动,是因为帕夫雷什中学有一位好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是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是世界教育思想的泰斗。他不是一位沉湎书斋坐而论道的学者,而是一位躬身教育园地的农夫。1947年他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从此他就一直在这一岗位上勤奋地耕耘,直至1970年9月2日去世。他以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他有顽强的工作作风,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早晨五点钟就起床,写教育笔记,七点钟到校,安排好总务工作以后,开始听课。他一生中写了40多种论著,发表600多篇论文和1200多篇儿童读物,全世界有30多种文字翻译他的著作。他曾说,“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书架……有成千上万册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就无法活下去……”他身为校长,还兼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跟到学生毕业。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的学生达三千七百多人,他还为每个学生写了观察记录。他愉快地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旅行。探索各年龄期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担任一门课程的教学,像其他教师一样批改学生的作业。他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去听课,对所听的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分析,在连续听了十几节课后进行整体剖析。他为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与他们谈话,要求他们多写多读学术性文章;他把全校教师团结成一个优秀的教师集体。他有着执着的教育信念,曾经为坚持自己教育的全面发展信念,坚持劳动教育的信念差点被。
我感动,是因为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本活的教育学。
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经营”之下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成为远方来访者求经取宝的场所。这里从校长到整个教师集体朝气蓬勃,团结向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这里的教师集体――从校长到看门工人,都在实现校长的教育思想,即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关注学生的体育健康,关注品德、智育、劳动技术教育、美育。这里尤其注重教师素养的培养,建立坚强的教师集体。这里强调建立“学校――家庭教育体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这里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信念。深信“智慧在儿童的手指上”;强调“大自然”的教育观,把大自然作为教材,作为开发智力的“灵验法宝”。这里尤为重视让师生过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尤其是把课外读物的教育作用提高到举足轻重的位置。学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籍世界”,他们严格为学生选择阅读书目,将学生所要阅读的书目精心装饰,使之像艺术宣传画一样醒目,再配上一些大作家的肖像,让人一看到书就肃然起敬,进而生发读书之欲,急切地饕餮一番。细数他们所开列的书目,俄罗斯文学和苏联各民族文学有116本,外国文学有151本,这些几乎都是大部头著作。
我感动,是因为帕夫雷什中学一以贯之地践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全面和谐发展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学校工作的始终。他们认为。“人之所以需要接受智育,不仅是为了让他能在劳动中运用知识,而且也是为了充实精神生活――善于珍惜文化艺术财富。不应仅从劳动中实地应用知识的角度看待教养内容。”“在教育作用的完整体系当中,哪怕只忽视其中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个有机体造成破坏。”所以他们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激发每一颗心灵对周围一切的无比关怀和爱护。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为学生提供精神环境――“丰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让德智体美劳诸育都在这种“精神生活”背景上进行。学校能够成为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需求和兴趣都得以形成、发展和满足,并使每个人都能找到展示、表现、确立自己的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高明之处还在于,让老师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即给教师提供充裕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有闲暇去思考教学难题和总结工作经验,有闲暇博览群书,引导他们实践、读书、科研,不断成长和进步。他们强调尽力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找出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在50年前的前苏联,做到我们今天所做不到的,实在是难能可贵。
我常常为这感人的教育诗篇而感动,我也为自己碌碌无为和随波逐流而羞耻。弗洛伊德说过:“假如我不能上撼天堂,我将下撼地狱。”所以我渴望:
我渴望每所学校都有一个苏霍姆林斯基式的好校长。
他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就是“目之所及皆为人”。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就是培养“站直了的人”,校长应当培植真心,培育爱心,培养美感,牵引灵魂。校长要像乐队的指挥一样,首先给乐队定调,然后用这个基调去引导、组织、管理、评价、影响整个团队,共同演奏一曲和谐的交响乐。一个校长仅靠敬业、尽责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好校长要靠思想行走,要靠人格的伟大力量来办学。一个好校长应是给孩子播撒生命阳光的人。
我渴望每所学校都有一群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的教师。
1我国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
根据笔者调查分析,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与以农村社会背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道德观念的历史嬗变时期,承受着新旧道德的冲突。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异军突起与人口的流动,时尚生活元素与新的生活观念无时不在给人们以诱惑;另一方面,受几千年传统文化与思想的影响,人们的心态与追求,又不得不有所禁忌,这就让处于两难境地的中国农业人口,陷入了无法回避的道德困境。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国农村的社会现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如: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农副产品、粮食价格的上涨远远跟不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速度;贫富差距日益增大;个别富裕者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炫富、骄奢逸、飞扬跋扈,导致生活在底层的个别人仇富等等,从而显示了农村道德教育与时展的需要出现断层与脱节。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人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农村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头等大事。因此,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2加强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对策
在我国教育现状中,农村教育最为薄弱。而在农村的道德教育中,其家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未来发展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2.1提高认识,增强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农村家庭道德教育,首先就是要提高认识,增强对农村家庭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家庭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这是导致许多农村家长忽视家庭道德教育的根本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家庭之中,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父母的言行,势必对儿女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当好子女的表率。唯有高素质的言传身教,才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2提高素质,修正不利于家庭道德教育的观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也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实用主义价值观、金钱万能等理念,给农村家长带来了思想的困惑与道德教育观念的混乱。因此,农村家长务必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对良莠不齐的社会道德现状作出正确的思考与判断。家长们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正直、乐于助人,但又害怕孩子长大后上当受骗,被人欺负,甚至因为帮助别人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社会大环境,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积极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2.3明确方向,积极探索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时,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在教育儿童。你们的举止、谈吐,你们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欢乐和发愁等等这一些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性:
第一,培养孩子诚实、勇敢的品质。“言必行、行必果”。诚实是一个人优良品质的重要体现。有的家长自己说谎话,又怎能要求孩子不说谎话呢?又怎么能让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呢?又如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成绩不好或是做了错事时,家长不问青红皂白轻则严厉训斥、重则动手打人,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们因恐惧而不敢如实讲真话,只能讲假话编造谎言来逃避家长的打骂。其后果是使孩子们失去了改正错误的胆量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