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小学语文现代诗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7 15:03:1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语文现代诗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学语文现代诗教学

篇(1)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掌握更多的知识。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巧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能接收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视觉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巧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软件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如教口语交际《皮球掉进池塘了》时,可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内容作基础,又有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4.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能完善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抓住课堂教学这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合理调动各种感觉和分析器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不断寻求师生关系新的同位点的过程中,使师生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中。

二、计算机辅助小学低年级进行识字学习。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培养识字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能力,还要加强对写字的指导。传统教学中,教师出示卡片或图片适当地讲解,让学生口头读读、说说,机械地朗读、记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如果处理得不好,整堂课就会呆板枯燥、单调乏味。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长时间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低年级教学应尝试将计算机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利用“怎样写汉字”识字教学软件、“趣味识字”、“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光盘,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足。

首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帮助学生学习汉字的读音,理解巩固字意,为学生讲解操作演练,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多种感官综合利用,边听、边看、边动手、边思考记忆。学生喜欢这种学习形式,兴趣明显比传统教学要浓厚。

其次,在解决读音的练习方面,从带拼音生字到去掉拼音的生字循序渐进,要求逐步提高。学生反复朗读,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在巩固练习中,通过练习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计算机对每个学生的练习作出评判,并给学生修改的机会,最后计算总分。

最后,计算机可以加大练习量,增加一些同等难度或高难度的练习,使做得好的、快的学生就可以多练习。由于计算机会作出评判,因此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做这样的练习,达到自学自练的目的。

三、计算机辅助小学中年级进行句段学习。

1.句段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说话和写作的基础,不能把句子写具体是学生在说话与写作中常见的通病。段是从句到段、段到篇章的过渡,段的学习既是中年级学生学习作文的起步,又是学生开始从句到段的重要转折。段的教学的成败,决定了学生作文起步的成败,成为学生将来写作方法、写作手段、写作手法能否多样化和艺术化的关键。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必要、重要的。

2.中年级计算机辅助句段教学,重点放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通过观察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动画,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使学生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及相互间较复杂的空间关系,形成初步的联想能力;能说完整、连贯的话,并遣词造句、连句成段,从而通顺、健康、真实,有想象力。在实际动手操作中说通顺的话、说健康的话、说真实的话、说富有想象力的话,养成观察思维表达的好习惯。

篇(2)

创客,英译为“Maker”或“Hacker”,主要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能将新奇有趣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两者都包含“创新、实践”。创客教育是指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创客教育根本的理念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开发,使学生从知识的消费变成知识的创造者。

1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常见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注重实际操作的一门学科,但是目前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普遍采用讲授演示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单纯的讲授演示与讲练结合更适合基础知识、简单技能掌握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却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造空间,很难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信息化社会,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也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创客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意义

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合到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去,就是让教学回归到关注实践操作和创新的本位上。通过实践反馈理论教学,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将创新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借助于创客教育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创意变成最终的成果,这样的创新教育能够有效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3创客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研究

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让学生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使所掌握的知识和问题脱离。为改造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融合创客教育理念,构建出更加完善的适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PowerPoint课件制作为例,设计了创客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施流程。PowerPoint课件制作实践性很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去用,在反复的探索过程中,本人发现把创客理念融入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1情境创设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学生一步步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出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活动开始,为了使学生对PowerPoint课件的结构、内容、制作思路有个总体认识,为后面的扩展任务做铺垫。本人首先给学生呈现两份课件,一份是未经过加工修饰的,一份是已加工修饰的,通过提问:这两份PowerPoint课件比较,(可以从观赏性、结构性、实用性等方面考虑)有什么不同?学生积极比较和分析作品结构、内容、制作思路,课堂上踊跃发言,学习积极性高涨,对新知识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

3.2要点讲解

通过观看这两个PowerPoint课件,学生有很多疑问,也会思考其中道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教师需要根据汇总起来的学生疑惑进行新知识讲解。创客教育理念下知识的学习不同于传统课堂,知识点的讲解并不是完全传授给学习者,教师只是把一些主要的知识进行讲解。例如学习知识点“设置幻灯片背景”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学生机械地去练习,很多学生学习过后,方法虽已掌握,但是幻灯片背景设置效果却不好,主要原因是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去,虽然掌握了一个知识点,他们的创新能力却得不到学习和提高。如果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全可以设计出很多好看的背景样式。在创客教育理念下,我只给学生讲授了其中的纯色填充,然后让他们自主探究其它的一些背景填充效果,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本人通过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然后让其他同学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评价。

3.3综合实践

通过知识点讲解,学生对制作技能并不陌生,但是掌握技能,如何把这些单一的技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还有很大的差距。本人认为,在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应让学生通过探究、协作等完成一定的综合性实践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才能得到质的提高。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制作“信息技术对××专业学习促进作用”的PowerPoint课件,而不是单个知识点的练习,在学生了解制作课件所需相关元素后,为了让学生设计的作品更美观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好的作品的网址,让学生欣赏借鉴,以期学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相关任务的观看模仿,对演示文稿的内容、结构、制作思路有了一定的认识,创客教育理念认为,只有将想法做出来,才算是达到目标,接下来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下实现想法向作品的转化。

3.4协作交流

协作过程通过互相交流,有助于发现新问题,激发新灵感。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有很大帮助,是创客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重要一环。作为这一研究过程的指导者,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小组的学习之中。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他们总结出PowerPoint课件制作主要包括内容选择、表现形式设计、修饰和美化等步骤,每个小组按照这样的流程进行分工,他们各司其职,但是当思维受阻时,又相互帮助,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3.5成果分享

创客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注重成果分享,为了让学生都能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1)作品欣赏;(2)作品设计思路及主要成果介绍;(3)学生评议(说出优点,提出建议);(4)老师评价。这样,通过作品的及时评价,不仅让学生分享更多的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智力和技能发展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更高水平。

结束语

本文从全新的解度重构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过程,在创客教育理念下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做中学”,“快乐学习”,“协作学习”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篇(3)

一、注重预习,自读自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而课前预习正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的一个起点,也可以是一个支点。预习的过程是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地、尝试性地去学习新课文,进行听说读写的自我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它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调动情绪活动,挖掘和展示他们的潜能,还可以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情绪体验。所以,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在读的时候应提出明确的要求:(1)第一遍粗读课文,在朗读中校正读音,找出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2)第二遍细读全文,要求边看注释边看课文,做到边读边口译课文,疏通文章大意;(3)第三遍精读全文,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圈点出疑难语句、疑难问题,以备在课上提出来并解决。

二、落实研悟,以悟促读

新课标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只有经常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充分读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提高朗读能力,内化文本语言。

《长江之歌》这篇课文节奏鲜明,音韵铿锵,所抒发的感情真挚而强烈。在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朗读、背诵指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中这样说:“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熟读成诵的过程,不仅能够巩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欣赏诗歌的音韵美,而且可以积累、内化文本语言,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这篇课文由两个部分组成。作者以雄浑的气势,热情赞颂了长江的雄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充分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是诗歌中两次出现的诗句,其实也就是诗词中的副歌。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关键词语、重要句子的朗读和感悟,深刻地体会作者所抒发的强烈情感。

三、学以致用,适时仿写

诗歌写作教学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诗歌的仿写训练使小学生的诗歌创作有了坚实的基础,在仿写中获得了写作的热情。学生还在仿写过程中研究诗歌的语言,进行诗歌写作的尝试,铸炼了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诗化的语言能力,获得了诗歌表现的一般技巧。可以说,它的意义非同一般,为小学生在作文中张扬心神、表达个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现在小学生的作文有套路化的倾向,无论从作文的内容还是从作文的形式,都显得陈旧、没有活力。尤其是语言做作、矫情、空洞和缺失灵性,细细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作文训练的思维定式,而诗歌写作就可以改变这样的局面。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根据所学诗歌进行仿写训练呢?

1.反复吟哦,仿诗歌语言

诗歌,作为一种分行排列的文学样式正是以其仪态万方的形式之美而成为阅读者的最爱。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

在仿写训练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多读仿写的诗句,领略其中蕴含的语言美。《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歌的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博大辽阔、美丽富饶以及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本文是诗歌,教学时切忌横讲解竖分析,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读好诗歌,在读中体会、感受到祖国的伟大。面对不常出家门的农村孩子可运用一些音像、语言资料来让他们身临其境般地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物产的丰富、历史的悠久。

只有把诗歌的反复吟诵与对诗歌意象的想象再生有机融合,才能深刻领会诗歌语言高度凝练的特点,才能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达到仿写的目的。在强化感性认识后,让学生明白诗歌语言不仅仅在于分行,还有节奏美、形象美、含蓄美等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这样的题目以“我们爱你――”为起句,仿照课文第二至第六节写两节句子,学生进行了这样作答:

我们爱你――

万里长城蜿蜒起伏

京杭运河连绵不断

敦煌莫高窟雄伟壮观

扬州瘦西湖婀娜多姿

2.品味经典,仿创作技巧

写诗首先要酝酿情感。诗歌能使人感动,首先在于它的情感,还要懂得写诗只要抓住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好的诗歌更需要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想象应该是诗歌走向美感的前提,诗歌要走向美感,除了想象,还必须使用比喻等各种修辞手法。

抓住心灵的敏锐感觉,培养创作的良好习惯,是写好诗歌的经验之谈。人类的心灵深处是一个丰富的宝藏,那里有写不尽的诗歌。告诉孩子,要热爱我们的生活。要依靠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要学会联想,在思维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具体事物的形象,并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和丰富的联想、想象。只要我们这样去积累生命体验和形象感觉,很多生动具体的形象画面和情感体验就会在头脑中互相联结、沟通,情感体验就会丰富而深刻,思维表达就会活跃而形象,我们的情感表达就离诗歌不远了。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17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人们将注意力聚焦于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停留在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人们却忽视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而教师这个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无疑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只有教师变得更加优秀,出现一大批能够做好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才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保障。本文就如何做好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展开论述。

一、能够科学发挥在教学中的角色

如果我们将语文课堂比喻成一个舞台,那么,教师与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对师生在“舞台”上的角色进行更加科学的定位,原有的师生角色发生变化,舞台上的主角不应该是教师,而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为学生更高的起舞进行指挥与协调。

语文教师肩负着对学生有效展开语文这门语言进行有效教学的任务。因此,新时期想要扮演好语文教师这一角色,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对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调整。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点,而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更好的加以引导。例如:教师在讲解教材上的语文文章时,不能直接进入主题,而应该让学生先行进行阅读,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加以引导,并引导学生有效掌握重点知识。

教师不仅要肩负起知识引导的作用,还要积极的对学生的学习及整个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使课堂教学能够正常运转。

二、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

以教学大纲为主,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开展教学,不仅是传统教学的要求,也是现代教学的要求。但基础语文这门语言的特点,教师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师应该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以教材为基础,有效实现知识点的拓展,更好的适应现代语文考试的要求,也更好的适应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

有效实现知识点的拓展,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把握其“度”。过度拓展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而拓展的度不够,又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加有效的实现教材知识点的拓展,本人认为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语文基础都较好,那么,教师可以进行幅度较大的拓展;反之,教师应该适度控制拓展幅度。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想要做好一名现代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有适应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意识。而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是现代教学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本人认为语文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应用能力不强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多个方面教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教师的不足势必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每一个进行自我充电的机会,课堂、网络、讲座等都是提升教师语文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然,在教师应用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过程意识。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不可盲目的为学生制定过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应该渗透到语文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只有在学的每一个过程中不断进行积累,应用能力才能逐渐提升。

四、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心态的调整

学习的过程既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体力活,是一项十分辛苦的活动,需要学生积极的调整心态。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压力也具有两面性,适度的压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自己受益匪浅;而压力过度,无疑对学生的身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压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压力过大的情况。语文在考试中占有重要分值,学生把语文成绩看得很“重”,这就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过于紧张的状态,使学生难以感受到在语文学习中原本应该体会到的幸福感与充实感,进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这一情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心态的调整,帮助学生“降压”。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语文学习心态,鼓励学生只要努力付出,就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消除学生的顾虑与无谓的担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生也必然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善于对学生课余时间的语文学习进行引导

课堂教学时间紧,是小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鉴于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更加灵活的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与提升能力,教师要拓展事业,不仅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课堂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语文学习,并不是要求学生机械的进行听、说、读、写,而是采取一定的有效方法,使学生高效的开展学习。例如:为了有效训练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指引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网络、手机、电视机、录音机等都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资源,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现代科技进行训练,这样既有趣又有效。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55-01

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素质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正因如此全新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中也包括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代化教育技术彻底突破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将探究、启发、任务等教学及学习模式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改善了语文教学的效果,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实际上就是将当前现有的先进教育理论及信息技术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研究、设计与开发,保证教学得到全面优化。教育技术不仅需要人员操作学习和应用,还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教学质量以及效果的全面提升。

1.1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方面知识也得到了更新,想要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解决,那么就要跟随科技前沿不断创新[1]。如果当前知识内容跟不上时展,那么学生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优势地位。教育技术的方式和手段比较多样,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使知识的传播速度逐渐加快,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新知识和内容不断出现,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多、更新的知识。

1.2方式生动形象。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全新的教学技术更加直观生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全新技术的运用能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知识内容,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传统方式教学时教师针对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采取讲解方式进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依然无法让学生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有着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好地体验与理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1.3信息量比较大。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和了解的知识内容很多且非常复杂,为了能够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传统教学方法速度慢,知识扩充受影响,而现代教育技术与之不同,不仅在运用速度上非常快速,还富有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且虽然知识内容丰富但是并不混乱和泛泛[2],能够提供给学生最新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1.4实现教学资源传播与再利用。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对相关知识内容长时间保存,同时还可运用网络技术及其他通讯途径进行大范围的宣传,让学生的学习范围更加广泛,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够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良好的交流沟通。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优秀教师写出的优秀教案由于传播保存不便捷,时间久了就会丢失,使得知识与经验浪费,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教师的知识与经验通过电子方式进行记录,以后教师使用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教学思想,有助于经验的吸收与创新运用。

2.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

当前形势下,小学教师中有大部分的教师并不具备计算机技术熟练操作的能力,其中也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因此,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小学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培训力度,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实际需求充分了解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一些能够掌握教育技术的教师,他们的思想转变不到位,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不能更新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设备的需要比较高,但是一些小学教学设备并不高,无法满足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都能够明确语文教学的内容,不用花费太长的时间就可以开展教学,如果要是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就需要满足时展的需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小学语文教学才会更有意义。

3.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效的措施

3.1学生的实际特点相适应。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应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针对性强的教育技术,这样才能够取得可观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从小学生实际特点出发,在这基础上实现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有效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但是缺乏自制能力,思维认识依靠形象认识,这个阶段的学生在使用教育技术时就要强调趣味性、直观展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形式不能太花哨。

3.2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连最起码的兴趣都没有,根本无法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通过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和效率,那么就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小学生还处于对任何新奇事物好奇的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保证教学内容新鲜有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时刻对教学内容保持较高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通过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的方式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实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3.3良好的教学情境。小学时期的学生在对任何事物进行认知是仅依靠表面现象做出判断,而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将动态和静态,文字与图文等相互结合,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更好地体会语文知识。对于课文的理解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收集大量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等,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的魅力,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愿意学习语文知识。

3.4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置的体现,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和创造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平台及更多的时间去进行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提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可能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让学生一起动手查阅资料,明确课文教学的要求、说明、重点词句以及段落,生字的字词义,并利用这些内容进行课件的制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看到自己制作的课件,学习起来就更加积极主动,有助于调动学升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现代教学技术能够让小学生从多个方面理解语言文字,而且让小学课堂中的教学形式变得更加宽广,可以让学生重复利用脑、手、心,从而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只有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情景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扩展思维,将其利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小学语文教学讲究多进行阅读,这样才能理解文章内容,让文章之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这是最佳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学了涉及到智商之外,还与情商有较大的关联,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的语文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其所特有的全面性、创造性彰显出来,在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水平,这样能够创造出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新形势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开展,也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的各项需求。因此,教师应加大对全新教育技术的探索,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全新的教育技术,彻底转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教学,有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全面实现。

篇(6)

信息技术用于语文教学的最简单的方式,因为多媒体提供的是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记忆是非常有心理学价值的。因为多媒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而且便于重复和编辑。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传统的呈现方式要多。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的内容的30%,自己同时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表述的内容的70%。[1]可见,信息技术作为媒体的呈现工具,其优势是明显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用信息技术对课文进行背景资料的介绍,因为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不丰富,对于有些课文所涉及的相关背景如果缺乏基本的储备,对课文的理解可能出现障碍,此时教师在适时的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就能有效解决。

二、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识字能力

(一) 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内容,因为识字是小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2]各学段要求掌握的汉字情况如下表:

1、直观演示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直观演示指导学生看画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记得快而且记得牢。在教学《我读对联识汉字》中的”网”字,屏幕中出现一张大大的网,慢慢地缩小,缩成一个”网”字,字的音、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学实践证明,直观演示汉字,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好。

2、 游戏法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低年级学生好玩,百玩不厌,利用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创设愉悦的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1)打气球。气球飞起来了,每个气球上有一个生字,请学生起来读,读对了,气球就会爆炸,生字掉下来了,就得到10分,10个都读对就得100分,可用作全班的练习。(2)小猫钓鱼。画面上一只小猫在钓鱼,水中鱼儿游来游去,每条鱼身上有一个生字,钓上一条鱼,指定一个学生读字,读对了,鱼就会跳进鱼桶里。反之,鱼就会溜回水中。(3)找朋友。画面上左方有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小虫、竹叶、青草、萝卜,右边有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画,让学生分别度相互各种动物和各种食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它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连在一起。

这类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连一连,贴一帖,猜一猜等活动,不时产生一种新鲜感,增强识字兴趣,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

(二) 运用媒体,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

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解决了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图识字。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体现形声字的特征。如教"请、青、蜻、清、情、晴、睛"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蛙)”,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小河流水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清水的“清”字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三点水旁,教师在“青”上用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就飞了过来,与“青”字组成了“清”字。操作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以同样的方法教“蜻、情、晴、睛”几个字。[3]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一组教学完毕,大屏幕上再次出现这一组字的整体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观察,这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尤其深刻,在以后就不会混淆了。学生逐渐地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校园网是一个识字的“海洋”,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识字信息。学生通过网络这一信息仓库,及时而主动地去认识各类字,在无意中扩大了识字空间。阅览课上,我们充分利用电脑的优势,开展网上识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低年级阅读素材库中的生字,短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图文结合,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巩固生字。这样的教学有效地实施了个别化教育,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因材施教。以往学生对新字的组词范围较为狭小,而网络大大拓展了他们识字、辨义的空间,学生可以一下子学习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生字。另外,网上信息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的识字环境。学生在平时上网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大量丰富的生活词汇。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联系实际,培养独立识记生字的能力,提高识记效果。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后,教师可以打破以往先集中识字,再学课文巩固识字的教学模式,借助于多媒体把识字与学课文融为一体,在学课文中识字,在语境中进一步巩固、理解、运用所学的字词。学生一直处于一种有趣的气氛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一批批常用汉字,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由此,学生对课外阅读也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些学生已开始阅读简单的课外读物了。通过网络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使学生更轻松、更快乐、更主动地走进课堂,更热爱快乐的语文课。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 运用媒体,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要求必须具有很强的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而这正是被传统语文教学所忽视的重要环节。正是基于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深刻变革,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上了日程,提出了要引导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并在“教学设备”中对学校的硬件建设作了具体的要求。

(二)运用媒体,丰富课堂教学

校园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小学生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如《黄山怪石》一文,文中作者尽管非常详尽地描写了黄山的奇石、怪松、云海与温泉,但大多数学生没有游览过黄山,没有深切的感受,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先通过观赏《黄山怪石》录像,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再通过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黄山有个总体的印象,为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登录教师课前制作的专题网页,自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达到读通,读懂并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自查、讨论等形式,尊重学生个别的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篇(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340-01

多媒体、网络为教学提供的丰富资源环境,通过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从而提高信息加工和应用能力以及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实践表明,这些手段被普遍认为是行之有效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搭建的是两个平台,一个是多媒体运作的平台,另一个是网络信息的平台。现代教育不仅仅希望我们语文教师善于制作多媒体课件,更要求我们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传统语文教学最严重的弊端上爆发革命。

一、激发学生兴趣

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创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教师利用多媒体或网络,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画面、声音、图像、动画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接着向学生出示课文的学习目标,并向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人“自主学习”的环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鹿和狼的故事》一文中,我首先检查预习,问学生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等学生回答后,我用多媒体播放凯巴伯森林的美丽画面,并在画面的欣赏中直观理解松杉葱郁、生机勃勃等词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欣赏着美丽的画面,聆听着悠扬的轻音乐,孩子们就像置身于那片美丽的风景中,自然地将课文的第一句读的美丽动人,充满向往之情。然后画面一转,出现花木凋零、林地、狼骸遍地、病鹿苟延残喘的画面,在强烈的对比中给学生创造出极大的震惊,从而激发学生对下文的学习欲望。学习《彩色的翅膀》课文前,考虑到学生对于边防海岛认识的局限,先放半分钟荒凉孤寂的海岛的录像,让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认识海岛的条件艰苦,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也为后面揭示战士们的崇高品质作好铺垫。

二、创造教学意境

“多媒体教学”的动态画面、逼真的声响效果、丰富的色彩对学生不同感官产生有效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强化学习动机。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狼和鹿》一文中,我首先检查预习,问学生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等学生回答后,我用多媒体播放凯巴伯森林的美丽画面,并在画面的欣赏中直观理解松杉葱郁、生机勃勃等词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欣赏着美丽的画面,聆听着悠扬的轻音乐,孩子们就像置身于那片美丽的风景中,自然地将课文的第一句读的美丽动人,充满向往之情。然后画面一转,出现花木凋零、林地、狼骸遍地、病鹿苟延残喘的画面,在强烈的对比中给学生创造出极大的震惊,从而激发学生对下文的学习欲望。学习《永远的白衣战士》课文前,考虑到学生对于“非典”认识的局限,先放一分钟非典时期医护人员抢救病人的录像,让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初步体会医护人员身先士卒的精神,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也为后面揭示叶欣的崇高品质作好铺垫。

三、引导动手参与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它是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字,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热键”,随时在计算机上观察他需要的动画、图像,或查询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宇词;学生还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口述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渐次学习课文的不同部分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关键词在网络上搜寻相关信息,在搜集的过程中,随时制作电子读书卡片,将相关文字、插图有机结合,进行信息的初步筛选、整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导者,通过人机交互自主独立学习,掌握学习重点,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即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8)

人文关怀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而为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发展的基石,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尤为必要,而要想对学生进行三观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做到在良好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实际上,传统的教育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成分,教师通常是管理的主体,而学生是被管理者,这一地位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所以,要想实现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就要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小学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含义出发,并就其中如何实现有效的教育管理做出来具体的探究,希望能够为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一、小学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含义

人文关怀正如它的直接意义一样,更多的是从人的本真需求出发,将人所具有的特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进而在促成学生学生成绩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更好地实现学生三观的有效树立,为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埋下伏笔。所以,将人文关怀应用到小学教育管理中,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实际上,人文关怀这一模式的运用是完全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爱与需要的时期,在他们眼中得到他人的认同十分重要,而人文关怀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这一价值进行满足,进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国家还特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用于扶持教育的发展,在多方的关注之下,我国小学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因此,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教师要能够充分的运用人文内涵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促成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

二、人文关怀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探究

人文关怀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进行有效的利用十分关键,在小学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理念正散发着独特的价值,并受到了众多管理者的应用,经过不断的探究发现,这一管理模式真正有效地促成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以下将从两点对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如何实现人文关怀做出了具体的探究。

1.注重人文关怀,实现协调发展

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和教育管理是相互成全,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他们在彼此融合中散发着独特的价值,并积极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不得不提的是二者之间虽然能够进行有效的融合,实际上,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会出现,如何进行有效的规避,则成为了众多教育者共同探讨的话题。要想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首先,要能够做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二者的关系进行充分的考量,进而在应用的过程中,实现富有针对性、科学性的高效管理,有效的管理是要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进行充分认识,并根据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而实现学生的有效管理;其次,小学教育管理不仅是教育者个人的责任,更需要学生能够做到从自身出发,将个人所具有的价值进行充分的发挥,实现对自身的准确认知,进而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帮助,进行自身的内部调和,实现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为自身的全面发展贡献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人文关怀正是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开展的教育管理活动,充分地将学生看成了是自我发展的决定力量,将发展学生的内生动力作为管理的重要依托,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战略要求。因此,要想实现有效的教育管理,将人文关怀和教育管理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十分关键。

2.构建柔性管理,促成师生共同成长

真正有效的教育管理是能够做到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构建柔性化管理模式,教育管理的涉及面较为广泛,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则是考验每一个从教者的责任和义务,要想实现高效的管理,就要做到学生和教师管理二者之间的并行,只有教师在对学生管理时,做到从学生角度出发,才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针对性管理,进而及时有效的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学生在对教师进行管理时,也要做到对教师进行尊重,进而实现教育工作者满意度的提升。可以说,人文关怀的作用巨大,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也能够帮助教师在不断地被管理中,规范自我,完善自我,进而为实现更好的自己而不断努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认知形成的初期,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和三观的培养尤为重要,这就使得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纯理性管理方法,实现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模式,真正做到刚柔相济,进而保证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方向不断行进,而人文关怀真正实现了这一教育管理目标,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目的进行管理时,要能够和学生保持一个平等友好的关系,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帮助学生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人文关怀对教育管理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如何构建柔性化的管理则成为了促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关键,因此,教师要能够做到从学生角度出发,将人文关怀贯穿于自己教学的始终,最终为实现个人和学生的成长做足准备工作。

三、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小学教育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就要充分的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人文关怀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不断实现教育管理方式的新突破,因此,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将人文关怀充分融入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并积极促成二者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相信在人文关怀的不断应用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将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方式。现代文使用的写作方法也是纷繁复杂,常见的有联想、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方法。现代文产生的文化环境与当代文化环境相近,不似文言文那般难以跨越时间和环境等文化差异。阅读现代文,我们可以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文章做出比较容易的理解。

阅读的“阅”是用眼睛看,而“读”是开口朗读。这意味着在现代文阅读教学当中,“看”和“读”是本质特点。因此,学生应该掌握“看”和“读”的正确而有效的方法,拿到文章后要进行大致的浏览,确定文章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文章的表达方式、文章的大体结构等,在心中勾画出文章的轮廓,再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是有声朗读,也可以是默读。朗读的过程中,通过体味文章语言优美的韵律,体会作者的情感及用词的精妙之处,从而获得有效信息。例如,教学《再别康桥》,朗读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看”和“读”是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这两个特点进行有效阅读。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应结合现代文阅读的特点来展开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举例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受到高度重视。语文课程教学根据新的要求制定了不同以往的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要求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将被动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由于现代文阅读在语文考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现代文阅读教学需要针对考试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教授学生现代文阅读考试的解题技巧。若是学生在答题时能运用自如,证明这样的教学也能取得效果。现代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五方面,可以描述为要点概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作品感受。阅读训练可以是截取文章进行专项训练,也可以在日常的课程中进行全面训练。在日常教学中,一般是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模式进行,先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再进行文章的细节鉴赏,最后概括全文。这种教学模式在无形之中向学生传授了现代文的解读技巧。

例如,在教授《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总结段落大意或是文章大意,说出文章或是段落使用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作者蕴藏的情感;也可以从细节入手,提出文章中的亮点句子或是字词,进行相关提问,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

问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

答: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这一问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行文脉络,做到对文章的轮廓了然于胸,也可看出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

问2:请同学们找出作者有紫藤花瀑布对生命产生的感悟的语句。

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此问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

其实,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合适的教学情境选取合适的问题进行提问,才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长期的训练积累,有利于学生在应试时稳定发挥。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从课内到课外

学习不仅仅只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完善自我,实现素质提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都会遇到阅读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阅读可以看作人的生存能力之一,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代文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把阅读作为一项生存技能来对待,而不仅仅看作是学习上的技能。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作为指导老师,一切都只是按照指令行事,会极大减少阅读的乐趣。如果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作业,学生容易产生厌恶感和抵触情绪,使今后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很难顺利进行。

篇(10)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学生们通过学习,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从中得到鼓舞,奋发向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该通过自己的文学积累和审美体验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去接触美,发现美,从而欣赏美和领悟美。以便使其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体会到最广博、最深厚的诗词韵味并印象深刻。

一、把握现代诗词的主旨

抓住主旨,就能便于理解,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把握。例如教学《在希望的田野上》时,第一段写“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这段中,作者通过描写“炊烟”、“住房”、“小河”、“冬麦”、“高粱”、“荷塘”等一系列的意象,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随风而动的“炊烟”、“小河”、“冬麦”、“高粱”等与静止不动的“住房”、“荷塘”等相结合,组成了一个整体的田野印象,“希望”也就通过反映农村的变化,农民逐步富裕,村庄逐渐兴旺等体现出来。通过意象的分析,重点词语的剖解,我们可以准确的把握到诗词的主旨,从而理解作者心中的情感。

二、体会现代诗词的意境

诗词的写作都围绕着意境展开。现代诗词中当然也有其自己的意境。同样,如果不能引导学生体会其意境,是无法使学生理解诗词的情感表达的。意境能够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审美魅力。因此,引导学生去体会品味诗词意境,才能使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诗词营造的曼妙美丽世界。

三、升华现代诗歌的情感

相对于古代诗词教学,现代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直被忽视。有的语文教师认为,现代诗词没有格律又缺乏韵味,没什么教头。再加上中考试题中涉及很少,这也就造成了现代诗词教学多流于形式的状态。其实,我们应明确,现代诗词也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教师需立足其意,从审美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接触现代诗词的美,并进行深度的感悟和理解。

现代诗词的写作,秉承了古代诗词的含蓄特点。往往是有话不直说,有情不直抒,而是通过一些情境的描写进行婉转曲折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好好把握诗词意境,感知诗词情感,并升华感情。教学冰心《纸船》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紧扣“纸船”这一个意象,引导学生去品味诗人渗透在“纸船”中的浓厚感情。诗人通过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纸船越多,情感越浓。通过“不灰心”、“每天”、“总希望”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对母亲思念情感的执着与强烈。通过“留”到“叠”再到“抛”这一系列的连贯动作,也细腻地表达了游子对于母亲的思念与眷恋,而这一切的思念都将寄托于“纸船”。我们通过领悟情感,把握“纸船”意象后的深刻寓意,体味要表达的深刻主题,使情感得到升华。

(1)美读品情。

美读不但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更能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要做到美读,需要做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诗词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中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如《回延安》的荡气回肠,《再别康桥》的婉转悠扬,完全可以通过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2)美景引情。

古诗词写作的艺术,就在于诗人常常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创造出情境交融的美好境界。例如教学的《沁园春・雪》,这首诗的上阕一共描绘了五个画面,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些美丽的画面,形象生动地再现诗歌中的美景,并让学生们选择一个最吸引你的画面,从描绘的形象性、语言运用的生动性、准确性等方面来赏析。

(3)美乐导情。

诗词与音乐相伴,优美的曲调能创造出特定的情境,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氛围。因此,教师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伴以优美的音乐。例如在学习歌词《我的中国心》(黄),《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黄河颂》(光未然)的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切景的情感音乐,轻柔婉转,让学生沉浸于美妙的氛围里,体验诗歌中的情感,情感是诗词的生命和灵魂,诗人通常就是借诗言志。诗词中短短的几行几句,却饱含了丰富的感情,或爱或恨,或喜或忧,都表达的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诗词的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来进行整体的审美体验,感受其情感表达,陶冶情操。

四、结束语

诗词蕴含美,其深广的意蕴和精湛的艺术绝非浏览一两次便能领悟。只有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更能体味到诗词所要表达的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美育原则的教学体现,让学生真正的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参考文献】

[1]吴宏慧,开发想象力 品味诗境美[J];中学语文;2010年06期

篇(11)

一、学校教育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孝文化的主阵地,要加强大学生孝文化的培养和教育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孝文化的教育起着积极作用,对大学生良好的孝品质的培养发挥着促进作用。高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加大宣传的力度进行孝文化的宣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对孝文化的认知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它。大多高校都会把孝文化引入校园,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和主题。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在育人,校园文化是长期以来在教学管理中形成的,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目前高校也存在一些负面的校园文化,比如说“课桌文化”“另类的仪表文化” “个性化的语言文化”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起着反面作用。所以高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主流文化始终在校园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感染和影响大学生。,高校要将孝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通过精神传递引导大学生,通过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可以在校园中??贴海报,宣传孝道思想,也可以制作横幅进行宣传,通过多种方式让大学生受到这些思想的感染,从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让孝文化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继承和发展下去。其次,课堂教育。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巨大作用。高校要利用好课堂这个载体,将更深入的孝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当中去。大学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虽然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提及了尊老爱幼,但只是点到为止。高校应该把孝文化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当前党和国家一致强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这期间高校更应该把孝文化融入到教育理念中去。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现代孝道,加强孝道观教育,孝道中有许多思想是值得学习并传承下去的。孝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近亲、养亲,意思就是说要赡养父母。古人云:“养亲在于养志而非养体。”所谓养志就是让父母心情愉快。当代大学生对父母的关心也越来越少,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星期给父母打一次电话的学生人数居然很少,他们通常很少和父母联系,只是在生活费缺少的情况下才和父母联系。作为大学生,父母不需要物质上的回报,只是要精神上的关心。多关心一下父母的生活、健康状况就是孝顺。另外有条件的可以将《孝经》《弟子规》《二十四孝》的内容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务,也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这些内容通过课堂教育渗透到生活中,进而起到影响学生行为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

大学生的孝文化教育也可以说是家庭伦理方面的,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孝文化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要加强大学生孝文化教育首先就要从家庭教育开始,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毫不关心,试问今后的工作怎么做好?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以孩子为中心,什么都听孩子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当然也不能向封建家长那样家长式作风,一切都听家长的。我们要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经常沟通与交流,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听听孩子的想法。当然孩子也应该多为父母想一想,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父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模范作用,父母首先在孩子面前要孝敬老人、与人为善,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样能够使孩子的孝意识得到加强,从而把孝体现在行动中。另外在家庭教育中还要注重实践。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比如洗碗、拖地、洗衣服等力所能及的事,通过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可以在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进行孝道培养。在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才会真正的去关心父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调整教育方式,不但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孝思孝行。

三、社会教育

对大学生的孝文化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和家庭两方面,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是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孝文化教育氛围。首先要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教育,传统的广播、电视要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有关孝道的宣传,通过优秀的个人典型事例来感染大学生,让大学生能从中得到鼓舞,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还要对一些孝行异化进行批判,使大学生对孝道有一定的认知,怎么做?做什么?使大学生从正反两面的比较中找到正确的方法。另外要把大学生的孝文化教育和社区文化结合起来,用“文明家庭评选”“五好家庭”“孝子评选”等活动来加强社区孝文化的建设。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来丰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当代的大学生对一些国外的节日特别的热衷,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不是特别了解它们的由来,要加强这方面内容的介绍,对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积极作用。而这些传统文化和孝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传统文化中就包含了一些孝文化的思想。我们也应该利用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

四、网络教育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手机、平板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网络也成为新型的教育平台,发挥着巨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QQ、微信、博客、微客、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消化孝文化宣传。还可以利用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孝文化活动进一步的丰富。比如开通微博,在微博中传递大学生尽孝的故事,建立BBS论坛,了解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孝文化是如何体现的。可以让他们彼此交流一下如何和父母沟通,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制作微电影,让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孝文化深入人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来加强孝道思想宣传,激发大学生去践行孝道。而且在利用网络进行宣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我们的孝文化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避免出现网络的负面影响。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还要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教育真正发挥它最大的潜能和作用,也才能对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真正发挥作用。

五、实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