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土木工程出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引言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土木工程专业口径的拓宽,高等工程教育在继续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越来越把工程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1]。而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更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起到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土木工程专业涵盖房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多个专业方向,在这多个专业方向的教育中,实践相教学环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约达25%左右[2]。
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着观念陈旧,重课堂、轻实践的现象;制度上仍沿用认识、生产和毕业实习三段制,实践教学活动与课堂的融合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4]。从近几年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也可看出,受聘于设计单位的越来越少,而受聘于施工企业的却在逐年增加。这说明地方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大多分布在生产和管理一线。此外用人单位一般均要求新进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很快上岗工作,而刚毕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往往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5]。如何加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2.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兴起,需要大量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近几年就业情况良好,造成了很多高校盲目扩招,由此带来了诸如由于教学资源有限,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实践能力差,不能胜任相关工作等问题。实践教学的缺位,其主要原因如下:1)学生人数多,实验设备少,实践场所容量小;2)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校外实践难度大;3)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4)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上述的问题的存在,使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克服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弊端,根据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新的实践教学的研究十分必要。
3.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实力、办学质量等方面远不能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院校相比,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面向施工生产一线,为本地区工程施工企业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3.1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能施工,会设计,懂管理。
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趋势来看,大多数学生到施工企业就业,因此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需强调施工能力,将施工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工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概念和工程能力,这些也是一名合格施工工程师所必需的。其次,考虑未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未来的毕业生有可能从事中小型结构设计工作。因此,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从事常见结构形式的设计能力,“会设计”不强调建筑设计,而强调结构设计,不强调结构计算的难度、结构形式的新颖,而应强调设计过程的完整性、设计深度是否能达到“施工图深度”。
根据毕业生跟踪反馈,几年后,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本地区建筑业担任了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施工企业的经理、项目经理、施工工长等领导职务。考虑本专业毕业生的任职和发展后劲,懂管理也应作为培养目标之一。
3.2踏实敬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踏实敬业向来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必备的优良品质,毕业生只有安心施工一线,虚心好学,吃苦耐劳,才能在建筑工程业有所建树。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不能丢掉这一优良传统,不能因为所培养人才的知识技术层次提高了,而放松思想道德的培养,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不要盲目与科研型、教学科研型院校相比,注重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才是人才培养规格的正确定位,也是今后一定时期生存和发展的出路。
4.提高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造就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人才,即具有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宽口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相对应地,就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从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学生完成学业后,能够较快地从事土木工程领域中的设计,尤其是施工、管理等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这也正是以学生为根本的最好体现。
加强校企合作,与用人单位的洽谈并与他们进行多方面合作,建立了一批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基地,充分利用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地。
让学生参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使之对施工的全过程有全面的认识和体验。在施工现场,给学生布置内容和任务,要求学生定期完成实习和研究报告。所有这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及早期的工作适应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的工程适应能力增强。
5.结语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具体而复杂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必然遇到诸多的困难,特别是实习需求不断扩张而实习资源相对短缺的困难。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多管齐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丽婷,熊世树,李黎.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6):44-47.
[2]闻亮.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4):46.
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实验有物理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实验等。从基础实验开始,逐步过渡到专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设置了各种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无论什么时候,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在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中都扮演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实习课的探索和改革是永无止境的。实习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社会,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种。
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理论结合实际,增强学生的实践知识的手段之一。认识实习主要是参观一个具体的建筑、厂房、工厂或工艺流程等,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使学生能初步认识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专业概况,并将已学的理论知识与实习内容结合起来,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分析和讨论,从而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并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生产实习也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生产实习主要是参观一个具体的建筑、厂房、工厂等的现场操作过程。在现场技术人员的具体解说下,使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将课堂中所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拓展开来,并将这些经过转化和拓展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同样,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学生的个性,修养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对本专业的工作性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能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之情,并为毕业以后的出路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做毕业设计前期,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毕业实习,能更好的掌握整个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并能更好更全的收集到毕业设计的设计资料。毕业实习主要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指导老师联系到的实习地点,由一些高级工程师或其他高级设计师向学生介绍整个设计过程、设计方法、设计手段以及可能用到的设计规范等设计资料,使学生能更好的完成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主要有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水利工程课程设计、建设监理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一般由专业课教师来担任。也可由学校聘请的高级工程师或其他高级技术人才来担任。课程设计是一门必修课,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做好从收集设计资料,收集参考书籍,方案确定,计算过程,用软件绘图的全过程。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必要的一个实践性环节,也是衡量专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做好一个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将四年所学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系统地结合起来用来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做好毕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作用。做好毕业设计也是认定学生的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毕业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毫无疑问,一个好的毕业设计题目,不但可以成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的动力,而且也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元素之一。然而,国内很多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还没有校外的实践基地,这样,使得我们的实践教学缺乏支撑。指导老师给学生布置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多都是缺乏工程实际背景或者是涉及的工程实际背景较少。这样,学生做出来的毕业设计就会显得很空洞,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相脱离。学生做这样的毕业设计题目就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开展校外实践的难度越来越大。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只有高学历才能有好出路。在这种形势下,很多高校都在扩招。学生的人数也随之大幅度的增加,而实践性教学的场地严重短缺,这样,使得每位带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就会出现几个同学一个题目的现象。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高要求标准。
很多高校老师,尤其是年青教师,实际工程的经验本身就不足,甚至有些年青老师都没有接触过实际工程的训练,因此,在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实际工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对于那些老教授,由于忙于科研,也很难做到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差别化”的进行指导。无论是对指导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毕业设计都缺乏挑战机制。
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真正做到实践教学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1)理论教学已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实践教学很难做到与理论教学一样的普及,而且,实践教学很依赖理论教学,并且是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的,这更加加大了实践教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教学体系的难度。(2)由于国家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实践教学严重落后于理论教学,使得土木工程专业更加理论化。(3)学生的实际工程训练也是严重不足,也加大了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论化。(4)国家或学校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使得实践教学的比重越来越低。(5)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相对不成熟。(6)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不够重视,目前,学生找实习单位,一般都是通过教师或家长的关系来联系的,实习单位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拒绝让学生进入工地学习,更不用说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工作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本身就不够全面,而且学习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实践经验也不足,导致了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上存在很大的缺陷。(7)实习指导教材也非常短缺。教科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文件之一,对于实习指导书,目前还没有较完整较实用较全面的教材,这也使得实践教学难以全面发展。虽然很多高校在社会需求的逼迫下,不断进行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并没有真正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提高实践教学的对策
1实验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实验有物理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实验等。从基础实验开始,逐步过渡到专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设置了各种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习无论什么时候,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在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中都扮演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实习课的探索和改革是永无止境的。实习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社会,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种。
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理论结合实际,增强学生的实践知识的手段之一。认识实习主要是参观一个具体的建筑、厂房、工厂或工艺流程等,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使学生能初步认识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专业概况,并将已学的理论知识与实习内容结合起来,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分析和讨论,从而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并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也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生产实习主要是参观一个具体的建筑、厂房、工厂等的现场操作过程。在现场技术人员的具体解说下,使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将课堂中所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拓展开来,并将这些经过转化和拓展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同样,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学生的个性,修养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对本专业的工作性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能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之情,并为毕业以后的出路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做毕业设计前期,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毕业实习,能更好的掌握整个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并能更好更全的收集到毕业设计的设计资料。毕业实习主要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指导老师联系到的实习地点,由一些高级工程师或其他高级设计师向学生介绍整个设计过程、设计方法、设计手段以及可能用到的设计规范等设计资料,使学生能更好的完成毕业设计。
3课程设计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主要有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水利工程课程设计、建设监理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一般由专业课教师来担任。也可由学校聘请的高级工程师或其他高级技术人才来担任。课程设计是一门必修课,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做好从收集设计资料,收集参考书籍,方案确定,计算过程,用软件绘图的全过程。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必要的一个实践性环节,也是衡量专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做好一个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将四年所学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系统地结合起来用来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做好毕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作用。做好毕业设计也是认定学生的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毕业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4.1毕业设计的题目与实际工程脱节毫无疑问,一个好的毕业设计题目,不但可以成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的动力,而且也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元素之一。然而,国内很多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还没有校外的实践基地,这样,使得我们的实践教学缺乏支撑。指导老师给学生布置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多都是缺乏工程实际背景或者是涉及的工程实际背景较少。这样,学生做出来的毕业设计就会显得很空洞,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相脱离。学生做这样的毕业设计题目就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
4.2毕业设计题目单一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开展校外实践的难度越来越大。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只有高学历才能有好出路。在这种形势下,很多高校都在扩招。学生的人数也随之大幅度的增加,而实践性教学的场地严重短缺,这样,使得每位带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就会出现几个同学一个题目的现象。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高要求标准。4.3毕业设计缺乏挑战很多高校老师,尤其是年青教师,实际工程的经验本身就不足,甚至有些年青老师都没有接触过实际工程的训练,因此,在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实际工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对于那些老教授,由于忙于科研,也很难做到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差别化”的进行指导。无论是对指导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毕业设计都缺乏挑战机制。
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真正做到实践教学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1)理论教学已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实践教学很难做到与理论教学一样的普及,而且,实践教学很依赖理论教学,并且是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的,这更加加大了实践教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教学体系的难度。(2)由于国家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实践教学严重落后于理论教学,使得土木工程专业更加理论化。(3)学生的实际工程训练也是严重不足,也加大了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论化。(4)国家或学校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使得实践教学的比重越来越低。(5)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相对不成熟。(6)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不够重视,目前,学生找实习单位,一般都是通过教师或家长的关系来联系的,实习单位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拒绝让学生进入工地学习,更不用说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工作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本身就不够全面,而且学习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实践经验也不足,导致了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上存在很大的缺陷。(7)实习指导教材也非常短缺。教科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文件之一,对于实习指导书,目前还没有较完整较实用较全面的教材,这也使得实践教学难以全面发展。虽然很多高校在社会需求的逼迫下,不断进行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并没有真正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提高实践教学的对策
(1)加大对实践教学的认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先进技术,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没有实践,理论教育只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应在更高层次上来认识实践教学。(2)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3)加强学生对实际工程的训练。(4)增加实践教学体系的课时量。(5)改革实践教学的旧形式。(6)学校应多与实习单位沟通,使得实习单位更加重视学生的实习。(7)加快实践教学教材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土木工程建设节能问题概述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土木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这是外因;其内因是建筑材料科技更新、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建筑理念的持续更新。正是由于建筑行业存在这样的原因,才使得土木工程建设中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建筑材料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土木工程的建筑有了巨大的飞跃,建筑材料的科技含量和节能保温也是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原因之一。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有钢筋、水泥、混凝土、天然石材、木料、化工合成材料等,这些材料使用奠定了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建筑节能的开端。今天的建筑,人们在使用这些传统材料的同时,对材料本身性能提出了更好要求,例如:隔热保温、隔音效果、抗震防渗、防辐射等等。在工业社会发展的今天,土木工程建设更加注重的是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土木工程建设中材料的使用应该结合这些当下的话题,更多使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都能得到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土木工程建设发展不仅在城市,农村的住房改建工程也在迅速增长,建筑材料如果能大量使用保温隔热材料,使农村住房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幅度提高,能源节约和环境污染将能得到明显降低,这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更有利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健康道路。
土木工程建筑中对于墙体原材料的选择应该优先的选用保温性能好,储存热量能力强并且密度质量小的材料,如内保温墙体、夹心符合墙体、外保温层等;而门窗材料选择既要满足节能保温,也要满足防盗防火功能;屋顶面材料选择,在满足保温同时又满足防渗要求,现在的土木工程建设中最常采用的屋顶面节能材料和施工工艺是架空型保温层。
土木工程除了建筑技术和材料的更新外,提高建筑施工工艺也是建筑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现代土木工程除了建设之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来达到节能的目的,最大限度发挥材料自身的功能,不仅依赖材料本身的特点,更要依赖施工技术的高超与工艺的应用。如果材料的优越性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到体现,制约的不仅仅是使用功能,节能理念就是依据空话。
二、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重要性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分追求发展的速度和发展所带来的满足而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致使在极大满足自身物欲的同时,也给自身未来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越来越明显,直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温室效应的出现、水污染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都归于人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忍而解,忽视了环境保护。事实上,只有科学的发展才能不断解决人类所面对的问题。我国建筑不但能耗偏高,而且其能源利用的效率很低,建筑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是我国的第一耗能大户,建筑节能也就会成为全社会的节能工作之首。最近几年,我国正处在建筑高速化发展阶段,大举促进建筑节能,也处在了一个关键的时机。由于我国幅原辽阔、气候各异,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仅仅依靠墙体保温等的措施是无法解决的,这就有必要在建筑设计、建筑细布的构造处理、环境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等各类技术的集成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建筑能耗不单影响了国家的能源供应、能源使用的效率并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建筑节能与居住环境是互为关联、互为影响的两个问题。从土木工程建设的角度来看,建筑节能措施的应用是缓解能源紧缺矛盾、改善我国人们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措施。
三、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措施
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建筑人员首先应当加强对实施建筑节能技术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节能意识,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采用有效的应用与推广措施,加强对节能新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具体说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技术管理体制
对建筑节能的监督和管理仍没有摆脱执法不严、缺乏监管的状况,扶持建筑技术创新、鼓励开发资源节约型项目的倾斜政策尚未全面建立。建筑节能工作之所以进展缓慢,与法制体系的乏力和激励政策的缺位不无关系。当前,非常必要抓紧研究和制定推进建筑节能的产业政策,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并期待政府加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逐步形成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起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同时,要加快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筑节能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最根本的就是为了降低资源的消耗量,改进建筑工程的功能和品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有的人在对节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处于降低投入、控制预算等目的,没有严格遵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必将进一步增强,节能技术的推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能降低建筑物的综合性能和舒适度,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水平。
3.3 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对建筑节能技术而言,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节能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有助于增强节能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责任意识,增强企业员工对节能技术的全面认识,进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3.4 加快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对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在满足基本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做到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或常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对建筑材料的应用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增强其强度、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方面的性能,并减少污染性材料的使用,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数量。
结束语
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现有平均资源的不足和生活环境恶化的困局越来越明显,现有资源量和需求资源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此事实迫使各行业寻找一条节能和环保的出路以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筑业也不例外。目前,随着时代的推进,能源问题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现已被列为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之一。而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耗当中,不管是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在总的能耗中所占比重是较大的,约占20%~40%。因此,建筑行业的节能成为全球节能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叶帮清;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重要性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第6期;
[2]张亮;探究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与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第21期;
[3]华虹,陈孚江.国外建筑节能与节能技术新发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6.
[4]肖宁;;节能建筑的发展动向及设计研究 [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年10期
[5]叶帮清;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重要性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第6期;
近些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各领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行各业对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一直多以抽象的、脱离语境的句子作为分析语料,教学生进行句法分析,然后进行英汉互译,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探寻出路、进行改革。很多学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研究是大学英语探讨的出路之一,ESP教学应是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我国掀起了从普通英语(EGP)向专门用途英语(ESP)过度的教学改革的。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它并不是某种特定的语言种类或特定的教学法。Hutchinson 和 Waters认为ESP是一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决策基于学习者学习目的的教学理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Strevens(1988)指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4个区别性特征:①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②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③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④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ESP课程实质上就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即满足学习者学习语言的专门目的,使学生能够在职业目标情景中进行成功的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些年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也更多地参与到涉外工程中,国际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工程英语的学习需求日益增加,现代建筑工程行业人才应“具有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好的读、写、译能力,特别是读识图纸、器械说明书的能力,能撰写公文信函,能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因此,土木专业学生除了具有功底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应具有一定的专门用途英语的基础,这是社会及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ESP教学在土木专业课程所发挥的作用及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投入职场,施展自己的特长。
EGP是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的简称,即一般用途英语,是我国高校传统大学英语的主要组成部分。EGP教学强调理解英语的基本语言结构,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知识和技能,不足以满足用英语处理特定领域事务的需要。它以传授英语语法知识为主,以英语作为生活中一般的交流手段来设置内容,学习内容大多是文学方面的知识,没有具体专业方面的知识。EGP课堂教学中的交际活动很少,教学模式以PPP(Presentation讲解、Practice练习、Production输出)为主,这种模式只能使学生被动吸收有关语言的知识,而无法培养学习者使用语言的能力,无法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与意义。而ESP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ESP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来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这就使英语学习更具实际意义。专门用途英语是把完整的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的教学体系,ESP学习者不是为单纯的语言目的学习语言,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ESP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未来实际工作应用交流服务或以英语为工具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ESP教学内容实用,把英语与专业结合在一起,与学生未来的工作有关,对于提高学生在工作中的综合实力有很高的促进作用。
在英美国家以及英语水平比较高的许多欧洲及亚洲国家和地区,ESP在教学上己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并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20世纪60年代迄今,国外对ESP的研究已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涌现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论著,并创立了专门的ESP期刊。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ESP的教学研究,发展至今, ESP研究得以全面扩大和深入。但相对于EGP,ESP的教学在应用技术型高校相对薄弱,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力量、教学方法、评估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二、以发展的观点介绍化学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化学经历了上古时代工艺化学时期、中古时代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近代化学的发展时期及现代化学时期。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标志性的化学原理、现象及其所做的巨大贡献。纵观化学发展史,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化学也是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实践,无数化学家为化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通过化学发展史的介绍和学习,同学们既丰富了化学史知识,又对一些化学现象和原理所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局限性有一个辩证客观的认识。由此,使他们明白大学学习的特点,已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应当抱着的态度来学习,培养其敢于否定和创新的精神。例如,对于酸碱的定义,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及其它酸碱理论等约6种,这些理论在当时条件下有其成功的一面,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全盘的否定和肯定都是不可取的,藉于此,也让同学们不再像中学时期一样崇拜课本和已有的化学理论,同时也给了他们一种心理启迪———创新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三、以广博的知识介绍化学与社会的广泛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利用文献及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分析,介绍化学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所提供的直接或间接贡献,说明化学与社会、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化学与现实世界密不可分的程度,使其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例如,当今世界有五个热点问题———能源、环境保护、功能材料、生命奥秘及信息科学,从能源开发及利用的角度来分析开发新能源的紧迫性。如,现在销售的新概念电动环保汽车,就需要大功率的化学蓄电池,其蓄电能力与所选用的化学材料是分不开的;又如,在中央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政策的支持下,四川省目前集中了众多的“多晶硅”企业,而“多晶硅”是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硅的结晶形态和纯度,直接影响其应用于电子或太阳能产业,也决定了其光电转化效率。据此,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硅产业相关化学知识及与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从而使同学们能真实感受到化学对改进我们的生活所起的巨大作用。列举身边实例,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化学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如,以化学对体育项目的巨大推动作用为例,介绍本校体育场所用的化学合成塑胶跑道对传统硬面跑道的颠覆;篮球架及玻璃钢篮板材料的变革及其意义;在2009年8月世界游泳锦标赛上,由新型合成材料“聚亚氨酯”制作的高科技泳衣对成绩的迅速提升等等。由此说明,即使对于体育这个表面上看来与化学没什么联系的行业,化学也对其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四、结合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和知识结构,介绍普通化学学习的必要性
在国内高校所开设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中,有些课程如材料力学、建筑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砌体结构等都与化学紧密联系。普通化学作为一个基础必修课,不仅对上述专业课程,尤其是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与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一项大的土建工程会涉及到环境保护、工程质量、还有结构防腐等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问题。例如,在跨海大桥设计和施工中,针对水中基础钢结构和砼结构的防腐问题,需要采用诸如使用防渗防裂混凝土、用环氧涂层钢筋或不锈钢筋、采用外加电流阴极防护法保护钢筋、防腐涂料涂装混凝土外表面等一系列技术来处理。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要顺利完成如此庞大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不可能的。在世界名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本科教学计划中,化学或与化学相关的课程占有相当比重。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轻视化学的现象,学时数有逐渐被压缩的趋势,有的甚至取消了普通化学教学,是需要商榷的。
五、以敏锐的眼光介绍化学与土木工程学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解决学生们对普通化学的困惑,使他们了解化学与本专业的联系,增强学习热情,作者结合土木工程的历史和实践,对化学与土木工程学的联系作简单介绍。
1.从土木工程的不同发展历史时期来阐释。土木工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工程材料。古代时期,土木工程材料最初主要是天然材料如泥土、木材、茅草、石头等,后来出现了人工烧制的瓦和砖,这是土木工程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近代时期,工程材料方面已经开始并日益广泛地使用铸铁、钢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直至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现代土木工程是以现代工程材料为基础的,所用材料进一步轻质和高强化。中国从60年代起普遍推广了锰硅系列及其他系列的低合金钢,大大节约了钢材用量并改善了结构性能;用普通混凝土只能建35层,而改用轻集料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建造的高层建筑,自重大大减轻,用同样的造价可建造52层;同时大跨、高层、结构复杂的工程又反过来要求混凝土进一步轻质、高强化。近年来,铝合金、镀膜玻璃、石膏板、建筑塑料、玻璃钢等工程材料发展迅速。同时也通过添加不同的化学外加剂,制得多种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如通过加入石膏制得快干水泥、加入脂肪酸盐制得防水水泥、加入木质素磺酸盐制得缓凝水泥等。这些新材料的出现或者传统材料的改进均是以化学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为背景的。
2.从当代的典型土建工程来阐释。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不乏一些优秀的体育场馆,这些工程的实施无不与新型化工建筑材料有关,如,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大跨度钢结构建筑形式,所使用的特种钢材料Q460钢,是通过调节材料中的炭和铁的比例以及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制得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膜结构建筑,是由聚四氟乙烯膜通过粘结而构筑的质轻、耐热、耐寒、耐腐蚀的新型建筑形式,这与膜材料单体化合物四氟乙烯的稳定化学结构和耐酸碱、耐氧化的性质分不开的。另外,体育场馆的新型塑胶跑道是有机聚合物、无机填料和颜料等制成,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其中各组分含量有密切关系,在其中添加无机填料才能使跑道具有相应的强度,而有机弹性体成分增多才能保持跑道良好的韧性。
3.从国家的政策法规出发来阐释。发展“绿色建材”是21世纪我国建材工业的必然出路。所谓“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无毒、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保与人体健康的建材。例如,为了保护耕地,我国已于2004年禁止使用粘土砖;为了节能和环保,国家规定在新建楼体外墙强制使用保温材料,而这些保温材料都是经过化学合成的聚合物泡沫材料。又如,素有“保温材料之王”美誉的酚醛泡沫材料是国际上公认的建筑行业中前途最广的一种新型保温材料,具有无毒、耐腐蚀、耐高温、不易燃,燃烧时也不会散发有毒烟雾等特点,其综合性能是目前其它保温材料无法比拟的。然而,目前在我国也有采用聚苯泡沫板作为外墙保温材料的,虽具有保温性能,但其易燃且伴有大量毒烟雾,一旦失火会造成严重后果。由此可见,这些土木材料性能都是由其化学成分决定的。
六、从大学学习特点与经验出发介绍学习方法,以法促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20-02
实习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习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本科生教学质量。自2004年以来,我院土木工程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学校的教学资源如师资力量、实习工厂面积、实习基地数量及实习经费投入等均严重不足,学校集中实习安排困难,故采用了分散实习的模式。分散实习是招生规模扩大后教学资源缺失的一种无奈之举,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确保分散实习的教学质量是摆在地方工科院校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实习教学采取的管理模式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施工实习、毕业实习主要是学生参与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的具体施工,由于学生人数多,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通常由指导教师推荐或者学生根据实习书上面的情况自己联系施工单位,多跟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交流学习,并且要遵守施工单位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学校的指导教师则采取重点指导与不定点抽查的方式对学生实习的过程进程监督管理。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从2013年开始,把实习计划做了调整,将施工实习和毕业实习放在一起进行,从6月下旬到10月国庆节共3个多月,利用整个暑假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实习,实习单位也更乐意学生有较长的实习时间帮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分散实习教学管理采取土木工程学院、专业教研室、校内指导老师、现场指导老师四级管理模式。
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了实习教学质量监控小组,负责电话调查和随机现场检查学生实习情况;负责检查实习计划的落实情况;评价专业教研室实习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提出实习教学整改意见与建议;组织全院开展实习工作经验交流;努力推动校企合作。
专业教研室负责分散实习的组织和实施、实习任务书的制定、整个实习过程的管理;负责实习动员与安全教育;负责组织学生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办理实习期间的学生安全保险;负责审核确认学生实习方式;负责安排确认学生校内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实习答辩、实习成绩评定与实习工做总结。
校内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实习单位、施工项目、施工现场指导教师的联系;负责对整个实习过程学生的质量监控;负责协调与沟通实习单位与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助专业教研室对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与管理。
现场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实习学生的现场技术指导、现场安全教育以及实习后的评价和鉴定等。
二、电话跟踪调查实习教学基本情况
2014年,土木工程学院共有2015届的25个毕业班参加了施工实习与毕业实习,其中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班21个,专科班(建筑工程技术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4个,共计924人。25个班中只有交通工程专业1103501班是教研室老师现场检查与监控,其他24个班在校内指导老师监控的基础上,学院指派了认真负责的4位老师进行电话跟踪调查和现场检查。24个班891名学生中,729位学生有实习单位联系电话,也有162人未提供实习单位联系电话,对所有提供了实习单位联系电话的学生一一进行了电话调查,实习单位反应情况有如下几种:
1.很好、还行、不错的392人。反应很好的:这部分学生至少实习了两个月以上,有的直至国庆节收假才从工地回学校。这些学生在荒山野外的工地,能吃苦耐劳,做事踏实、认真负责,脑子灵活、精明又勤快。还行、不错、可以的:这一部分学生,实践经验不足,虽然动手能力不是很强,但能听从安排,在那艰苦的工地上还能坚持做两个月,算可以了。
2.不安心、不能吃苦或根本未去实习单位的17人。这类学生不多,这些学生去了实习单位,实习了一段时间走了或换到其他单位去了,他们吃不了苦,不安心做事,还有的干脆未去实习单位报到。
3.联系人不清楚具体情况的45人。由于学生实习单位是大公司或大企业,联系电话是该公司或企业的座机或是负责人的手机,而不是项目负责人或现场指导老师的联系电话,所以只知道有学生在实习,但具体情况不清楚。
4.所留联系电话不对或无人接听的70人。这种情况是:实习单位电话打通了,但接听人却莫名其妙,说打错电话了,根本不是该生的什么实习单位联系电话,有的实习单位联系电话留的是学生本人或班上其他同学的电话,他们接电话时没有在实习单位,在家里,说是实习了一段时间回家的。还有的留的是校内指导老师的电话,却未注明。还有一种是电话打通了,就是无人接听,反复拨打几次都一样。
5.停机、空号或其他38人。有的学生留的实习单位联系电话是空号;有的关机;有的停机;有的干脆拒接。还有的无法接通、用户正忙、无权拨叫该号码或是正在通话中。
三、实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习指导和监控不到位,时间得不到保证。在分散实习过程中,由于老师人数少,学生实习场地比较分散,一人监管多个实习点,难免会有疏忽的地方,并且老师还要兼顾自己的科研任务,没有充足的时间在实习点与学生共同完成实习课程,因此实习指导和监控很难到位。
2.找寻实习地点费事费力。学校固有的实习基地远远满不足了学校因为扩招而成倍递增的学生人数。先不说实习地点的高要求难以达到,高门槛难以跨越,就是有施工单位愿意接受,也要考虑实习跟课程内容是否相符,进度是否相同。所以说安排一个合适的实习地点比较困难。
3.实习内容不系统、不完整。已经说到课程内容与实习场所的要求必须相符才能顺利进行。
因为实习地点难以联系安排,安排上的实习地点与教学课程较多冲突,不是施工进度不合适,就是施工内容不完整,相符的施工单位不多。还有实习一般时间有限制,学生参与的只是其中一个阶段的施工,对一个完整的施工不能掌握。实习单位不敢也不放心地把一个完整的施工项目交给他们去做。
四、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1.对实习教学引起高度重视,将现有课程体系做适当调整。学校和院方要把实习教学充分的重视起来,在这方面要进行突破和创新。实习教学要有科学、有计划、有系统,不能盲目实施,这样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这就需要学校对土木工程专业现有的课程进行调整,让学习课与其他课程可以相融合,以此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2.对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更加完善。对于实习教学而言有一个固定的实习基地很重要,学校除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或公司作为学生实习的场所外,应该加强与有关单位和企业的合作,有效地建立多个固定校外实习基地。基地建立后,可以给企业或单位合作书的形式确认其关系。学校可以提供给企业在科研、实验以及人才培养这几个方面的支持,企业则可以在教学和学生就业给学校提供便利条件。
3.学生分散实习与集体实习相结合。一方面,学生可以自寻出路,自己联系与专业有关的单位实习或者通过家庭的社会关系找到可以实习的单位,这种分散实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性,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实习中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收获比较多。另一方面,学校指导老师帮忙联系实习单位,学生跟随指导老师到单位实习。学生自己联系不到实习单位的,再由老师统一安排。结果表明,学生自己练习单位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收获颇丰。但是教师必须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对自主实习的学生加强管理,如:去某个单位之前需要此单位的接收函,实习结束后需要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并且在实习期间教师应该随时抽查学生的实习情况。
4.加强学生实习的自我管理意识。实习教学虽有学校和施工单位双方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学生大多是分散实习,导致教师和施工单位人员监管不到位。这就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学生上实习课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完善实习教学相关机制。完善两大实习教学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第一是经费和时间的保障:因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学院组织具体的实习教学,都需要有经费保障,学校或学院要加大实习经费投入,实行专款专用。学院要从人才培养计划上适当延长实习教学时间,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监控和督促,保证每个学生真正去工地参加实习,达到实习教学的目的。第二是激励机制,一方面强调教师要抓实习教学,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师实习教学的工作量考核问题、认证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结语:
在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每个用人单位对毕业大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为此做出相应的对策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实习教学是每个毕业生从学校转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适应期,教学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适应能力。本文主要从实习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希望对地方工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有所帮助。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社会的支持。
参考文献:
悠久而厚积薄发的团队底蕴
翻看该团队的成员履历不难发现,大部分人都来自黄河以南,几乎没有真正的哈尔滨本地人。索有“冰城”之称的哈尔滨,因不利的地理位置和严寒的气候而让很多习惯温热气候的南方人望而却步。那么,这个团队的成员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留在这里呢?
团队的带头人李惠教授说,“欧进萍院士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欧老师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很强的事业心,具有高瞻远瞩、雄韬大略、把握全局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他培养了我们团队,并在团队内树立了积极上进的精神和公平公正的环境,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这种精神,这种风格,在团队内无处不在。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和发展,才有了今天的“结构健康监测与控制”这一教育部创新团队。该团队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年在我国著名地震工程专家王光远院士带领下。该学科成为我国最早从事地震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80年代初期,刘季教授在我国较早地开展“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
80年代中期,欧进萍师从王光远院士,从事结构模糊随机振动基本理论的研究。80年代末期,面向学科前沿。他开始从事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在“结构被动耗能减振、主动与智能控制”等方面取得系统的成果。90年代中期,他开始研究重大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建立了包括海洋平台、桥梁结构等的健康监测试验与示范系统。近年来,欧进萍积极组织和参与土木工程学科的国家重大科技规划,并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报告。2003年,欧进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0年代初,李惠师从刘季教授开展结构控制研究,在结构主动、半主动和智能控制方面取得系统成果。1997年在我国较早地将耗能减振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2003年与欧进萍合作首次揭示了结构半主动控制替代主动控制的理论基础。2000年以来。她开始从事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开创了纳米混凝土与结构研究方向,成为该领域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如今。“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团队所在的土木工程学院已成为我国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领域学术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地。该团队拥有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和2名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被公认为对我国该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对我国在该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公正而追求卓越的团队文化
除团队带头人李惠教授外,结构健康与振动控制团队的研究骨干包括段忠东教授等5人,团队成员包括肖仪清等7人,此外还有他们各自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等成员。研究学科主要包括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保护工程、材料学科三个学科。如何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融合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这是李惠教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并在不断的尝试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团队文化。
“竞争激烈不怕,怕环境让人绝望。环境不公正就会让人绝望,看不到出路:环境公正,竞争激烈和名额少都不怕,只要努力,就会有机会。”在谈到影响团队和成员发展的因素时,李惠教授说。
欧进萍院士也常对团队成员讲,“如果你还没得到什么东西,那么你一定是不够出类拔萃。你什么时候出类拔萃到非给你不可了,就要求自己做到这点就行了,什么事情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欧进萍院士的言传身教下,团队内部营造出公平、公正的科研环境和埋头苦干的钻研精神。
在这种风气下,这个团队中稳定下来的每个成员一是业务能力强,否则在这个队伍里站不住脚,二是人品好,有合作精神。用李惠教授的话说,“最后留在团队里的业务和人品都是一流的!”每位团队成员还不停地向自己的学生灌输这种团队文化,使其在团队中不断传承下去。
也正是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团队逐渐形成了类似金字塔的梯队结构。在金字塔的梯队结构下,整个团队以项目为中心进行运作,并对每一名成员实行动态管理。比如申请一个项目,如果遇到大的项目,李惠教授会组织大家进行开会讨论,并进行分工合作。如果该项目个人可以拿下的话,每个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申请。这样一来,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既有一定的自由度,又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当承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时,在中间检查过程中,如果有谁做砸了,就会被淘汰。项目结束后,做得好的会追加奖励。
实践不断证明,金字塔的梯队结构更适合于团队作战,更容易产生1+1>2的绩效。近年来,该团队通过承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不断提炼科学问题,取得了多项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在我国率先开展了耗能减振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1996年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结构主动控制试验,首次开发出主动质量磁驱动控制系统。首次实现了实际海洋平台结构冰致振动的MR智能阻尼隔振控制,首次提出并开发出斜拉索索力监测与振动智能控制的一体化系统,开创了纳米智能混凝土与结构研究方向,首次提出长寿命、与混凝土结构具有天然相容性的纳米智能混凝土应变传感器。等等。
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只有应用于工程实践才能彰显其价值。近年来,该团队获得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20余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的资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4部;有关成果在国家奥林匹克游泳中心、首都体育馆、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等许多重大工程
中得到应用,实现了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技术的产业化及较大规模的工程应用。
高远而居安思危的团队目标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结构健康与振动控制团队正在朝着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自身特色的创新团队的目标阔步前进。在这个团队里,大家彼此都很熟悉,这样一来。做项目就会更快。并且每一名成员都深刻地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对于个人目标与价值实现的意义。团队带头人李惠教授说。“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但想要把事做深、做大,则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和智慧。”现担任土木学院副院长的段忠东教授是该团队的研究骨干。他说,“在团队里你的发展空间更大,你可以得到别人的支持。个人影响也扩散得更快。”作为团队的成员之一,关新春副教授认为,“大的团队可以培养一些很新的创新点,个人则很难。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更是这样。”
谈到团队的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尤其是如何激励年轻人更好、更快地成长,李惠教授有着一套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她看来,“人才培养也是一种产出”,而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是相辅相成的。在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在成长,体现在个人能力和业务的提高上,而评价一个人的成长,要看你是不是带头人、长江学者或者在某个国际组织担任重要职务,等等,而拿到这些最关键地要靠你的科研成果,靠你自身的造诣。
然而,面对团队近年来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为团队带头人的李惠教授并没有盲目乐观。而是对团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忧虑重重:首先是队伍扩充、壮大受到一些限制。不能按照团队的需要吸引人才和拓展新方向;其次是在坚持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研究两条腿走路的情况下。试验平台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而尤其让她感到担忧的是土木工程这一民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她不无忧虑地指出,从山头滑坡很快,要再爬上去很难,对学科建设来说同样如此。她希望学校在发展航天学科的同时,对民用学科的发展也要给予大力支持。
现今,许多重大工程结构,诸如跨江跨海的超大型桥梁、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超大空间结构、代表现代城市象征的超高层建筑、开发江河能源的大型水利工程、用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大型海洋平台结构以及核电站建筑等,它们的使用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和荷载的长期效应、疲劳效应与突变效应等灾害因素的耦合作用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和系统的损伤积累和抗力衰减,从而导致抵抗自然灾害、甚至正常环境作用的能力下降,在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突发事故。“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研究应运而生,随即成为世界范围内土木工程领域的前沿方向。
目前,能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已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生存问题之一。而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约占25%~40%,建筑节能已经成为节能的重点。能源是现代经济建设的基本物质基础.然而现有主要能源的枯竭,却是人类要面临的问题。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能源、节能降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大关键。
1 建筑节能的概念及意义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所谓建筑节能,就是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建筑中采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达到节约动力、降低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之目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耗能量已占社会总耗能的30%。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城镇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专家们预言:如不及时地对建筑能耗方面进行有效管控,这个比例将火速地上升到40%以上。由此可见,建筑节能迫不及待,应将其置于设计施工任务的重要位置。
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匾乏。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每年新建建筑使用的实心粘土砖,其用料相当于毁掉良田12万亩。物耗水平相对发达国家,钢材高出10%--25%,每立方米混凝土多用水泥80公斤,污水回用率仅为25%。国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目前,中国建筑用能浪费极其严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中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如果听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被迫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这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够大大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2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重要性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分追求发展的速度和发展所带来的满足而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致使在极大满足自身物欲的同时,也给自身未来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越来越明显,直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温室效应的出现、水污染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都归于人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忍而解,忽视了环境保护。事实上,只有科学的发展才能不断解决人类所面对的问题。我国建筑不但能耗偏高,而且其能源利用的效率很低,建筑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是我国的第一耗能大户,建筑节能也就会成为全社会的节能工作之首。最近几年,我国正处在建筑高速化发展阶段,大举促进建筑节能,也处在了一个关键的时机。由于我国幅原辽阔、气候各异,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仅仅依靠墙体保温等的措施是无法解决的,这就有必要在建筑设计、建筑细布的构造处理、环境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等各类技术的集成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建筑能耗不单影响了国家的能源供应、能源使用的效率并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建筑节能与居住环境是互为关联、互为影响的两个问题。从土木工程建设的角度来看,建筑节能措施的应用是缓解能源紧缺矛盾、改善我国人们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措施。
3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措施
3.1 树立坚持以人为本的概念
建筑节能并不是片面的盲目节约,而是应该全面性地提升建筑的基本质量。人们通常误认为建筑节能就应该要降低建筑的标准与使用的水平,所以要提防简单化地将节能建筑领会为"低标准"与"简易房"两种,如今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是日新月异,其最终的产品要求必须是:不仅质量优良,而且可以充分地体现、满足以人为本的和谐观念,造福广大人民、回归纯自然生态,并且和社会的发展水平相符合的人性化建筑。
3.2 加强工程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要树立"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节能环保理念,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外,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环境平面规划(选址、布局、朝向、间距、绿化等符合要求);(2)单体设计(外形、窗墙比、材料选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等合理);(3)建筑细部构造(楼地面、楼梯间、屋顶等保温隔热以及建筑安全节能玻璃的使用);(4)节能型空调和采暖器的选用,以及太阳能光热与光电产品的推广应用等等。
3.3 使用照明科技的进步
在我国目前提倡的建筑节能理念中,节电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内容。在非工业建筑中,照明的耗电量所占比重是很大的,成为建筑节能的重点,已经成为CBD大楼的重要节能内容。据统计,整栋办公楼耗电量的33%被用于照明;电气设备总费用的十分之一被用于照明设备。为这个用电大户配置合理的用电方案、引进节能照明设备、启用照明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维护费用,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动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还会提高CBD现代化水平。在一些发达国家, 对照明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智能节能化办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正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现代建筑节能水平的不断提高,照明自动控制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以适应不同布局建筑物的需求。
4 结束语
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现有平均资源的不足和生活环境恶化的困局越来越明显,现有资源量和需求资源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此事实迫使各行业寻找一条节能和环保的出路以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筑业也不例外。目前,随着时代的推进,能源问题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现已被列为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之一。而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耗当中,不管是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在总的能耗中所占比重是较大的,约占20%~40%。因此,建筑行业的节能成为全球节能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叶帮清;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重要性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第6期;
[2]张亮;探究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与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第21期;
施工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运行,保证工程按照合同要求顺利完成,既要完成对业主在工程质量、工期等各方面的承诺,又要完成公司制定的项目盈利指标。所以,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总结与参建各方共同对项目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项目工程工序能够合理可控。如下就七个方面来介绍工程管理中的一些方法措施供同行参考。
一、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涉及生产人员人身安全的目标管理,应给予高度重视。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类人员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近年,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生产实践表明: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起责任,建立健全安全专职机构,加强安全部门的领导,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这是搞好安全生产有力的组织保证体系。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事事有其主,人人有其责”。
二、合同管理
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的责任。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
三、信息管理
由于施工管理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各部门和单位需要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频度也在增加,相应地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施工管理中,目前采取的还是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是基于纸介质进行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信息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流动。这往往影响到获取工程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将各种信息化技术引入项目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上有着各种各样关于进度、合同、材料、预结算、工程资料等的项目管理软件。
四、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各建设阶段的工作顺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协调及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动用时间目标的实现。为了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施工,需要制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计划是组织或个人为达到即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将要进行活动所做的事先安排。也就是说,控制是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计划是组织或个人为达到即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将要进行活动所做的事先安排。也就是说,控制是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进行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比较,发现偏离,就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投资控制是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前提,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是矛盾的统一体。在生产过程中,应对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对比,找到二者的效比最大值,使二者均处于最优状态。
五、质量控制
PDCA循环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Action)”工作循环的简称。它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在方法上的重大变革。它将过去事后检验把关为主的质量管理转变为预防为主和改进为主的质量管理;把过去分散管理方式转变为系统、全面综合治理的方式;把过去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的科学管理方法。它是提高产品(工程)质量的一种科学方法。
六、投资(成本)控制
在施工阶段,应充分运用企业自身优势尽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取得最大利润。施工阶段资金需求投入量、资金筹措、资金分配等方面应有计划、有措施地协调运作,努力达到合理稳妥地控制投资。项目部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工程单价或总价的构成,掌握施工中的资金流动。施工过程的资金运动不是资金简单地循环和周转。在施工过程中,资金不仅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而且发生价值量的变化。从成品资金的形态最后转变为货币形态―最终结算和支付。在流动资金形态转变中分离出利润,给工程带来生产能力,通过工程运行获取收益。
项目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管理,也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古今建筑业的结晶,其形象状态从古代人居住的石穴、草窠过渡到当今的高楼大厦以及地下建筑。施工管理科学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积累中不断的得到发展,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程建设管理者应不断积累经验,学习高效的管理技能,努力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黎浩.浅谈施工企业管理发展的出路[J].山西建筑,2007(17).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213-01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一般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区别在于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具有更加的灵活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传统的工程类本科实践体系主要由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由于近年来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界的利益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普遍不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所以目前本科教育中走出校门的实习环节大多已近虚设,这种局面一时还难以改变。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践性环节亟需改革。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区别于研究型大学与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创新的能力,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加强工程综合性训练,以校内实验、实习为基础强化工程实践,以校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为重点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比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的土建类工程型人才具有更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组织协调与技术管理能力,同时又比职业技术学校的技能型人才拥有更宽广、深厚的理论知识,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实践环节。
1 在教学体系中加强实践性环节的设计
首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三类:(1)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即课程作业,实验,实习(设计)。(2)集中实践性教学,即社会调查、假期实习及毕业设计等。(3)创新型实践性教学。
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中,增加实验、实践、实习的时间和内容;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加强工程综合性训练,以校内实验、实习为基础强化工程实践,以校外实习设计为重点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开放稳定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企业的自身设备和技术资源,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有针对性的安排高年级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切实掌握企业的研发流程、用户需求、项目管理等专业技能。
2 加强职业教育,注重双证培养
在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我院“双证”培养的办学特色,将学历教育和上岗资格教育相统一,学生可于在校期间考取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如:预算员、施工员、质量管理员等等,旨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提高就业率。
3 实训与模拟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的创新
3.1 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的建设期作为土建应用型人才的手段和方法
独立学院由于其完全的民办性,因此在建设管理上具有更加独立自主的特点以及相对更长的周期。目前我院正处于持续的建设阶段,小部分基建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这就给我们土建系的学生直接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实习基地。我系充分地把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难以讲清的问题,组织学生到现场,边参观,边讲授,然后回到课堂再总结。采用现场典型工程事例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应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以便学生快速、形象、直观的了解和初步掌握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学校还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了整个建设过程中。
3.2 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实训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失的教学环节,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最基本的依托和物质保障。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实训教学受到以下因素的限制:(1)实验硬件不足与实验课时之间的矛盾:学校的实验室及实验设备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教学实验课时的需要。(2)由于施工的季节性等原因,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训在时间上不能很好的协调,也就是说在进度上有差异。(3)由于施工现场危险性大、技术复杂,学生在单位实习时存在安全问题,很多单位不愿提供实习岗位,从而对学生的场地实习有一定的限制,学生们很难完全建立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的感性认识。
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利用模拟实验室,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计算机仿真技术、视频、实物等,以弥补实验室硬件缺少的不足,在满足学生实验课时的同时减少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分角色的设计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应变能力。模拟实验室系统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提供施工现场和施工环境,使学生能在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验实习。模拟实验室能使学生随着教学进度感性理解教学内容,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传统的实验和教学手段针对一个具体的课程,而模拟实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综合实验工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课程进行综合集成实验。
为此我系采用了实训与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模拟实验室的类型设置包括:认知型实验、交互型实验、设计型实验、操作型实验。模拟实验室,将实训中难以实施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动画的形式提供完整的施工现场和施工环境,让学生能看到整个施工的全景画面,解决了现场教学的不便与参观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人机实时交互式的临场感互动教学。通过实训与模拟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提前进入工作角色。
4 实训与模拟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