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5 16:53:5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

篇(1)

金融危机又被人们称为金融风暴,它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在不固定的区域或国家范围内,全部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在短时期内快速恶化,具有很强的国际性,最终可能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某个金融市场暴跌、企业大批量破产倒闭、失业率大幅增高等严重后果,给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有时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国家政治不稳等严重后果。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摧毁性危害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思考价值。 

2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1 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纵观美国人的消费观,提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美国人已经形成了超前消费的消费习惯,这是由美国的社会形式决定的。因此,在美国,“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势在必行的,这就使得美国人要进行借债消费和泡沫炒作,这样才能让他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而为了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超前消费,美国人想到了借债和捞钱。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美国向全世界进行借款,来支持美国人的超前消费。目前,美国人民的透支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十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另外,随着美国人民综合意识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可以通过炒作科技网络、房地产以及相关衍生产品来达到捞钱的目的,而不是想着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与打拼来得到资金。这种情况势必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滋生投机心理,进而导致泡沫经济空前发展,使市场经济难以控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2.2 金融市场监管不力 

金融市场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也是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市场经济自身就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整,但是却有着局限性和滞后性,总是不能及时准确的对市场冲击做出调整。而欧美国家向来奉行市场经济自由主义原则,在市场运行过程中一味的放任自由,从来没有建立完善过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这必然会导致市场经济出现混乱,进而造成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2.3 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金融创新能够提高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能够大大加强金融对于整体经济运作的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对于金融的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还拥有着放大金融风险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合理有限的运用金融创新,不能无限制的使用。美国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就是无限制的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而不考虑由此引发的后果。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助长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世界金融市场危机。由此可见,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 

3 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我们可以将这次经济危机作为提升财会管理工作能力的平台,通过经济危机得到的启示,我们可以将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3.1 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建设和研究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后勤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采取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策略,才能帮助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安全度过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则是当前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大部分企业经营模式陈旧落后,只懂得照搬照抄其它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而不去结合自身实际分析研究自己的管理经营模式,这样一直下去的话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面对此次金融危机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企业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财会管理,有效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只要我们立足自身实际,扎扎实实做好企业生产工作,依托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做到自主创新,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就能安然度过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有限度的使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要在使用时坚持好总量适度、稳步推行的原则。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影响。 

3.2 加强风险导向控制机制的建设完善 

金融风险不可消除,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监控而消除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要想及时准确的监控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导向控制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确保风险导向控制机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权利监督机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出现财会人员监守自盗的现象。二是提高员工凝聚力,采用企业文化熏陶等方式,提高员工责任感,加强员工对于风险的发现和抵抗能力。 

3.3 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篇(2)

一、金融危机中的会计准则

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银行家和国会议员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市场动荡的罪魁祸首,强烈要求修改会计准则。虽然会计界断然否认这一指责,但在巨大的压力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不得不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

2008年10月10日,FASB了针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的修订稿,明确说明公允价值应当反映正常交易,当相关市场可观察数据无法获得时,可以使用管理层关于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风险调整的假设,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对部分流动性较低的资产以高于这些资产当前市价的水平进行定价,减少亏损数额;10月13日,IASB了对《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披露》的修订稿,允许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对某些原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类别的非衍生证券进行重分类,并规定这一调整可追溯到2008年7月1日,这代表9月和10月由于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给银行机构带来的巨额亏损可以不在财务报告中体现;2009年3月5日,IASB了《增进金融工具的披露(对IFRS7的修订)》,要求增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和流动性风险的披露; 2009年4月9日,FASB正式公布修改后的市价入账会计准则,新的准则解释了在市场不活跃时企业如何按市值对金融产品进行计量。

对会计准则的修订,是多方妥协的结果。IASB和FASB在没有放弃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前提下,对会计准则做了修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从公允价值之争到修订会计准则相关内容,还是可以引起我们一些思考的,如金融危机中的会计准则为何饱受指责?会计准则的修订过程反映出哪些问题?

二、会计准则为何饱受指责

纵观历史,似乎每次危机的到来都使会计准则成为众矢之的,引起会计准则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 ,证明了放任自流的会计实务是不可行的,要求建立一套规范或标准来约束自由放任的会计实务;20世纪80年代美国爆发的银行及储蓄机构和贷款危机中,暴露出历史成本会计的局限性,各方强烈要求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52号、80号和107号应运而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会计实务的发展令会计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的缺陷在危机中得以充分暴露,客观上要求对理论进行改革或完善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如何在非有效市场中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是摆在会计学界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基于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08年9月30日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了指导意见,允许在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2009年6月10日,法国财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IASB将在2009年底前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而对执行情况的审查结论必然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可见,会计准则是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二)危机中的会计准则常扮演“替罪羊”角色

从根本上说,这次金融危机并不是由公允价值会计所引起的,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导致了金融危机。2008年11月召开的G20华盛顿峰会对金融危机的根源做出下列表述:“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资本流动性日益增长并且此前10年保持着长期稳定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未能履行相应责任。同时,脆弱的保险业标准、不健全的风险管理行为、日益复杂和不透明的金融产品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度影响,最终产生了体系的脆弱性。”而随后召开的G20伦敦峰会重申了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业的重大衰退以及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可见,无论是华盛顿峰会还是伦敦峰会都没有将公允价值列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从某种程度上说,国会议员和银行家掀起的公允价值之争意在将公众的视线转向会计领域,转嫁自身责任。另一方面,会计准则本身亦具备扮演“替罪羊”角色的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越来越广,他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由于现实中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会计人员大量运用主观判断选择会计方法,而任何一种会计方法都会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会计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经济业务进行真实和客观的反映值得商榷。当危机来临,大量企业倒闭,信息使用者最先想到的是会计信息为什么没有及时预告企业存在的风险,而规范会计信息的会计准则对此又难以拿出充分的证据解除自身责任。因此,在外部环境和自身特点的双重作用下,会计准则难免成为“替罪羊”。

三、会计准则修改体现的意义

(一)准则制定者在“技术规范观”和“经济后果观”之间的权衡

理论界对会计准则的性质一般有“技术规范观”和“经济后果观”两种观点。“技术规范观”强调会计准则是一种技术规范,其必须是“有序、系统、内在一致,应能与可观察的客观现实相吻合;它们应该是不受个人所左右的、无偏见的。”(Paton and Littleton ,1940)“经济后果观”是指在不同的会计准则约束下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同。作为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理论上会计准则能够达到“有序、系统、内在一致”的境地,但因经济后果的存在,利益相关者为了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要对准则的制定过程加以干涉,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被采纳的往往不是最具公允经济后果的会计准则。只考虑会计准则技术层面,忽视经济后果,准则的制定机构必须要承受来自各利益群体的压力,在实施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而过分考虑经济后果,忽略对准则本身的质量要求,由此生成的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将遭受质疑。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必然是准则制定者在技术规范和经济后果之间进行的艰难权衡。这可以从2008年12月30日美国证监会向国会提交的一份关于公允价值的报告中窥见端倪。该报告明确反对废除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但是提出了一些调整建议。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说公允价值仍然是对金融工具计量最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准则没有对非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作出相关规定,金融机构在市场价格已不能反映资产真实价值的情况下依然采用“逐市计价”原则,导致财务报表上资产大幅度减计,产生巨额亏损,致使诸如贝尔斯登、美林证券和雷曼兄弟等金融机构相继倒闭,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此外,从发展趋势看,准则制定者为了权衡两者关系,倾向于由表内反映改为表外披露,改变表内反映的程度,加大披露力度,使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但是会计信息本身仍以反映经济业务实质为目标。如IASB的《增进金融工具的披露(对IFRS7的修订)》,要求增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和流动性风险的披露,以及在此基础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对财务报告准则第29号――〈改善金融工具披露〉的修订》,均反映了这一趋势。

(二)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政治过程

“经济后果直接导致了准则制定的最后一个标准,即政治色彩。”如前所述,由于经济后果的存在,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要对准则的制定过程进行干涉,准则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各利益群体博弈的过程。因此,讨价还价、偏向于强势集团,这些都对最终的准则形成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葛家澍,1996)。从制定者的角度看,准则的制定就是协调各方利益冲突的过程。由于各利益相关方在经济利益上存在着固有矛盾,如何在这些关系中达到微妙的平衡,是摆在准则制定者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这次金融海啸中,从公允价值之争到准则制定机构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都体现出了政治色彩。2008年10月1日,60多名议员联名致信SEC,强烈要求立即停止公允价值计量。2008年10月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修改后的7 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该法案却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设置了特殊条款――要求SEC在2009年1月20日前提交相关的调查报告,此后国会有权根据调查报告投票决定是否中止该会计准则。2008年12月30日,SEC向国会提交的关于公允价值的报告明确表示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提出了一些调整建议。此后,作为银行界和会计界代表的美国独立银行家协会(IBA)和FASB均未作出表态,公允价值之争暂告一段落。2009年4月2日召开的G20伦敦峰会提出加强金融监管,呼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尽快与监管机构进行合作,改进资产估计和准备金标准。在此之后,欧盟委员会(EC)、法国及德国纷纷向IASB施压,要求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资产减值的内容进行“松绑”。对此,IASB迫于各方压力,宣称要在2009年晚些时候修改会计准则。至于政治压力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这可以从金融危机咨询小组主席暨SEC前任委员Harvey Goldschmid的话语中窥见一斑,他说:“两大会计准则制定者所承受的政治压力远大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对IASB而言,这关乎国际会计准则的生死存亡。”

总之,会计准则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依然没有逃脱被指责的命运。面对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准则的制定者最终选择了折衷退让,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自由来选择计价方法。然而会计界人士对修改准则后的前景依然担忧,正如更换温度计无法改变温度(低或高)一样,迫于压力修改的会计准则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缓和华尔街危机,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以下事实中窥见端倪。2009年4月上旬,FASB宣布了三项对市价入账会计准则的修改决定,以完善公允价值使用指引和信息披露要求。该修改决定最早可于2009年3月15日的季报中执行。之后公布的2009年一季度业绩显示,美国核心金融机构大部分扭转亏损局面,开始盈利,但其股价不升反跌,核心资产质量下降已成定局。这表明会计准则并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因此,修改会计准则自然也不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会计改革的效果还须拭目以待。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从会计准则的性质看会计准则的制定[J].会计研究,1996年第2期.

[2]崔学刚,岳虹.会计政策经济后果:产生路径与应对策略――基于“华泰财险”兴衰案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

篇(3)

一、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的两难选择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使公允价值成了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认为该准则关于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发生器与助推器作用。会计界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与金融危机无关,它只是跟随市场,并非领导市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指出:“如果废除了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那么将没有人知道这些公司的资产按市值计价到底是多少”。

面对越来越大的对公允价值质疑声音,在美国参众两院表决通过的救援法案中,赋予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投票通过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决定。

金融界和会计界对于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分歧在于二者的会计目标定位不同。金融界的主张立足会计调控论,要求“怎样是对经济有利的,会计就应怎样反映”——会计应选择“按有利于经济运行的会计制度”进行反映。会计界的主张属于会计反映论,要求“现实是怎样的,会计就应怎样反映”——会计应选择“按反映现实的会计制度”进行反映。体现在金融危机拯救行动中,会计界立足会计反映论,选择捍卫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其目前采取的主要行动是优化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金融界立足会计调控论,将会计作为一项金融调控手段或金融危机拯救工具,选择终止公允价值计量。两种观点的角力体现了公允价值计价会计政策的两难选择,其实质是会计政策的选择产生的经济后果形成的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特征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安排

会计政策选择也称会计选择,是在既定的可选择域内(一般由各国的会计准则、相关经济法规等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所限定),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即指企业利害集团(包括股东、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当局等)选择会计目标和会计准则的行为。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实质上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会计报告相关利益集团合作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已出台的会计准则大都是各方利益均衡与妥协的产物。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问题。从企业会计政策及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

(二)经济后果观揭示出会计政策的选择本质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会计和政治两方面达到的微妙平衡

为了形成一致会计政策的契约安排,各利益主体双方或多方之间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即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的过程。威廉姆R.斯科特(WilliamR.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中对经济后果产生的根源进行了阐明,提出对经济后果的定义:不论有效市场的含义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瓦茨和齐默尔曼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表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簿记成本、契约成本、政府管制成本和政治成本等因素影响,同时各相关利益集团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参与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管理当局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博弈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由此可见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实质上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会计报告相关利益集团合作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相关各方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后果作为会计规则制定中一个实质性问题开始在美国突显出来。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通过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不断交涉和博弈,以寻求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经济后果。从实现方式上讲,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往往借助企业政策选择最终体现出来。一直以来会计准则制定者假设会计效果是中立,即使不是中性,也不为其后果向公众负责。经济后果问题的提出改变了这种看法,认为会计不是绝对中立的,可能会给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由于经济后果的存在使会计政策选择备受关注,进而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这使得准则的制定复杂化,因为其要求在会计和政治两方面达到微妙的平衡。

三、金融危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

(一)利益冲突——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选择的博弈基础

金融危机爆发的元凶之所以被认定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导致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冲突,即以银行为代表金融企业管理者的利益集团与银行的投资者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二者的冲突源自于两权分离订立契约的委托关系,这份契约便形成了以银行的投资者为委托人,银行等金融企业的管理者为人的委托关系。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要求投资银行的所有证券进行公允价值计价,而且对所有的金融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市价估价,对由于价值波动所引起的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也要包括在报告净利润中,公允价值计量将完全消除银行管理者进行利得交易的能力,执行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是提升会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使得银行的管理者看到的不仅是利得波动会增加,同时管理者操纵利润的能力将被大大削弱,这样二者的利益发生冲突也就自然而然了。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存在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偏离,以及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行为具有必然性。在资本市场下假定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对会计政策做出选择或提出建议时,都是为尽可能维护自身利益以达到其预期效用。信息经济学认为:在商品交易中一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具有信息优势,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般认为该经济机制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显然,会计政策选择主体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人拥有不易直接被委托人观察的私人信息。以管理者和投资者为例,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比投资者具有信息优势,此时管理者可能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扭曲和操纵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将信息优势转化成利益。很多研究表明存在管理者利用信息优势掠夺投资者和债权人财产的现象。与此对应,投资者、债权人由于担心信息的可靠性而选择谨慎的投资方式,这将使得资本市场无法正常运行。一方面,管理者的信息优势及监督成本的存在使其在会计政策选择上存在自由性,管理者可以通过政策选择获得优势利益,另一方面,管理者可以拒绝政策的实行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如果存在一项会计政策使得当期报告净收益降低从而影响管理者的报酬,虽然管理者努力程度不变,由于契约的刚性提高奖金比率的要求一般难以达到。此时尽管会计政策的选择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管理者往往也会干预会计政策的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政策的选择对于银行的管理者而言又何况不是如此呢?

(二)金融危机经济后果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的博弈分析

由于监督成本的存在,管理者作为信息优势方,具有对经济后果产生影响是否进行充分披露的选择权;同样投资者期望管理者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依据威廉姆.R.斯科特在财务会计理论中实证分析:由于管理者应致力于降低未来契约签订的成本,避免竞争加剧及吸引潜在投资者等原因,可以将管理者偏好假设为,存在有利经济后果时管理者偏好于充分披露,存在不利经济后果时管理者偏好于不充分披露。通过分析发现,只要管理者充分披露时投资者获得高效用的概率偏大,管理者不充分披露时投资者获得低效用的概率偏大。

当出现金融危机这种极为不利的经济后果时,银行管理者会反对披露这一对己不利的经济后果,由于公允价值这一会计政策的使用会提升会计决策的有用性,使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后果得以充分披露,投资者则会持赞同态度,赞同充分披露,支持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由于这两者之间不会就披露问题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所以双方的冲突可以看作一种非合作博弈。假设在此情形下,管理者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充分披露时,若投资者选择购买,则投资者能达到的效用比投资者选择拒绝购买的效用更低,即投资者会认为该银行金融机构不具有投资价值。所以,当遭遇金融危机时,银行管理者若选择公允价值计价进行充分披露,而投资者拒绝购买,此时的银行管理者获得的效用也最低。若银行管理者不采纳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歪曲披露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后果,则投资者选择购买的损失程度更大。博弈的最终预测结果只能是:银行管理者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充分披露与银行投资者的拒绝购买。这个博弈最终走入“囚徒的困境”,这种情况的出现对资本市场具有损害性,会打击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造成资本市场的低效率运转,阻碍经济发展。

然而幸运的是,FASB作为准则制定部门在考量了各方利益的基础上采纳了达成一些妥协的公允价值计量原则,这些妥协是相对于完全公允价值的最初目标而言的。由于计量的难度,负债被排除在外;公允价值只适用于正在交易或是准备交易的证券;为了进一步减少波动性,准备交易证券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不计入净利润,而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也许,上述的妥协是为了减少管理层的反对,或者是银行的管理者在这个妥协的结果中能够获得满意的效用。然而当金融危机爆发后,这样一个博弈之后的妥协结果又会使得银行的管理者的效用大大降低,因此才出现了文章开始处的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议。

基于会计与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当经济环境产生突变经济危机爆发时,过去各方利益集团通过博弈达成的平衡势必被打破又重新回到博弈的起点,回到非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而这样的博弈是低效率的。因此,美国政府作为一方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政府的利益和政治形象,减少政治成本,同时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在SEC的督使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9年4月2日出台了放宽按公允价值计价(以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给予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此准则的放宽意味着新一轮的博弈达到了暂时的近似均衡。

四、金融危机下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启示

一是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个会计适应突变环境、反作用于环境的过程,是一种基于经济后果的社会各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和会计准则逐步完善的必要过程。会计政策制定和选择的有限理性,在现实中表现为市场主体钻营、牟利和准则制定机构防范、堵塞的反复博弈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博弈之后,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会达到一种螺旋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是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政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原罪之争,虽然是利益相关者经济和政治利益博弈斗争的过程,但也是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反思的过程,虽然公允价值计量称不上是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因或助推器,但也应该看到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完善之处。虽然公允价值计量能提升信息的相关性,但也有其天然的缺点,比如由于缺乏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和计量技术上的原因,不活跃市场中的主体交易价格的公允价值较难合理确定;当市场处于急剧变化时,“以市值计价”存在放大风险的作用,当市场存在泡沫时会给投资者传达过于乐观的信息,反之则过于悲观等等;这些缺陷都是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的完善会受到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博弈的影响,但是提供公允、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始终是会计界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否则会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所以,金融危机之后的公允价值计量政策应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自身完成蜕变的过程,但绝不是终止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

【参考文献】

篇(4)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妨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

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篇(5)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妨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

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篇(6)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妨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

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篇(7)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研究,未出现金融危机前,大多研究方向多表现为分析信息决策中公允价值的应用以及公允价值本身具有的计量属性等方面。而从金融危机视角下,对公允价值研究则侧重于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后果层面。但关于金融稳定性等方面内容却较少,大多文献内容多集中在财务报表与系统风险两方面。其中在财务报表内容上,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公允价值下,其对收益波动影响极为明显,而这种波动效果便会将银行内在风险向金融机构进行传递。根据研究对波动性内容具体可细化为:波动性受计量误差的影响、波动性因计量属性而产生的变化以及波动性在经济中的固有特征等。以其中经济中存在的固有报表波动性特征为典型代表,若会计人员可准确将其向市场参与主体反映,一定程度上可使金融市场稳定性得以保证。另外在系统风险方面,以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为例,国内外学者分析得出,受公允价值影响,为满足偿债比率要求很可能面临风险资产出售的情况,资产价格呈现持续下跌现状,严重情况下直接导致市场衰退。同时在市场价格下跌的趋势下,金融系统也可能存在倒塌的风险。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通过公允价值改革,一定程度可使财务信息更具透明化特征,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产生的危害,但事实上公允价值本身存在永久差异,具有不确定性特征,会计改革中很可能推动顺周期效应的发展,不利于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提高。因此如何准确预估公允价值,应注重从系统风险规避方面着手,实现金融市场稳定的目标。

2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视角下表现的问题

2.1公允价值下的效应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表现的问题首先体现在其顺周期效应方面。从近年来金融危机的表现现状看,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周期性变化在资产市场中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如典型的经济发展上升阶段与下滑阶段对风险的预估不准确。以金融机构为例,通常面对金融危机时对风险的评估主要集中在违约风险层面,因此时经济发展处于下滑阶段,需对资产风险进行高估。但经济处于平稳上升时期,因违约概率逐渐下降便存在乐观心里,由此出现风险较高的项目。根据经济学理论,这种周期实质可理解为金融加速器模式,很可能造成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另外,金融危机背景下,许多金融机构往往从公允价值的应用方面着手对价值波动情况进行分析,但在面临因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资产减记等问题下,金融机构损益很可能因公允价值而受到影响。此时在难以融资的条件下,为保证与监管资本相适应,便采取风险资产出售的方式,一旦资产抛售力度加大便可能出现价格恶性循环的局面,对此现象便称为会计加速器。综合来看,在金融与会计加速器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将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现状。另外,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的效应也体现在混响效应方面。从以往大多研究内容中可发现保证金融市场体制健全的情况下,且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便不会使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但现行金融市场发展中本身注重追求自由化、改革创新,市场间的影响极为明显。这种混响效应一定程度上造成资产市场出现难以稳定的情况,以80年代日本金融市场发展为典型代表,其又被称之为“经济泡沫”,当对个体市场进行分析时发现整个市场表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在混淆效应作用下,相关如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以及信用扩张等各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关联特征,其中任何一个市场出现经济衰退将导致整体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为使混响效应得以解决,许多金融机构多从次级抵押贷款发放方面着手,并将贷款以证券化形式出售给投资群体。这种方法对金融机构风险规避可起到很大的作用,风险问题全部被转移。但需注意的是采取这种转移方式所取得的收益仅局限在短期时间内,其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2.2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特征表现根据上述对公允价值效应问题分析,可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具体表现在:首先从资产估价角度。事实上在危金融危机出现前,大多金融机构在市场评估过程中往往采用模型估价的方法,公允价值可靠性得到很大的肯定,如市场流动保持充足条件中,公允价值的判断仅需结合证券便可完成,而且关于证券报价、收益指数等在交易商会中都可体现出来。然而出现金融危机时,能够获取证券报价等信息的渠道逐渐减少,为资产估价带来一定难题,公允价值可靠性由此被质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由于:第一,公允价值判断中应用的估价模型大多产生于经济发展上升时期,模型中并未将相应的风险问题以及次级抵押贷款可能带来的利率变化等考虑其中,难以保证风险预估的准确性。第二,以证券化形式包装金融产品后,其在推向市场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扩大产品损失范围,面临的风险也由此增加。若完全依托于以往公允价值,将无法对风险资产进行有效管理,而投资者在不了解资产风险的情况下便进行抛售,整个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情况。第三,波动性在市场中的体现。金融市场中,许多交易者为获取收益价值采取不同的战略行为,也由此加剧市场的流动性,产生投机泡沫行为。一旦这种投机泡沫行为超出金融市场可靠范围,市场价格便会发生波动,若波动难以控制在基本价值范围内,便会在市场中形成两个极端价格。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将公允价值引入其中克可能产生的后果主要表现在短期评估与报表波动等,易造成资本配置出现错误。

3关于金融稳定性信息框架的构建

尽管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并非完全由公允价值决定,但公允价值下产生的经济后果仍可能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对此为实现金融市场稳定性目标,保证资源得以有效分别且风险得以规避,要求进行信息框架的构建。具体构建中应考虑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计量误差、风险信息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的分析,对这些内容又可从宏观与围观两方面进行研究。

3.1宏观视角下的金融稳定性信息框架宏观视角下金融稳定性的内容,首先从财务状况角度,要求做好现金流量、盈利情况等方面的分析。一般这些信息的获取往往由金融机构长期累积而成,对其信息内容又可进行细化,如统计货币量、金融机构信贷以及非金融机构的财务信息统计等。其次在风险信息方面,其在信息框架中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对风险轮廓的具体描述。但该框架构建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难题,如企业所有风险信息无法单纯依托于汇总完成,应将所有存在的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存在的关联性考虑其中。再如对获取风险信息过程中应将市场主体行为进行反映,分析企业应对资产价格波动可能采取的措施。最后,计量误差内容上,其主要指相关数据包括风险、财务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内容。无论误差信息来源于估价模型或财务报考中,都要求从宏观角度出发对计量误差可能存在的关联性做出判断。综合来看,预估金融市场风险过程中在利用计量误差的同时通过与风险信息的结合,可使风险判断更为准确,为市场监管工作以及投资者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参考。

3.2微观视角下的金融稳定性信息框架微观视角下信息框架构建的内容首先体现在财务信息方面,其需将现金流量以及盈利经营状况等考虑其中。但这些信息一般从财务报表中便可体现出来,需要由会计将其向市场参与主体进行传递,加上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要求会计以资产负债观念取代以往收入费用观,整个财务信息内容需注重对资产公允价值的充分考虑。而在风险信息方面,微观视角想可将其理解为估价过程、利润获取以及现金流量分析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应注重对存在的变量及其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估,以此保证预估信息更为准确,如其中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价值等。另外从计量误差角度,围观视角下对其可理解为变量计量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或误差。很多公允价值判断中往往采取相应的评估手段,如流动性资产、市场价格变化等,其在计量过程中产生误差往往极小。但在资产估价中利用模型的方式则需进行许多假设,由此产生的误差表现较为明显。微观视角下计量误差的产生除因估价模型不完善外,也存在人为误报影响方面,如金融机构为适应监管要求对风险价值的低估等。

4推动金融市场稳定目标实现的具体路径

4.1企业自身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金融市场稳定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求从企业自身着手,要求通过相应的计量或报表等方式将存在的计量误差、风险以及财务状况等及时向市场参与者提供。事实上,作为统计概念,会计要素要求企业中的财务报表不应以单个数字呈现,且在概率价值描述过程中应注重对现代数学工具的合理使用。然而许多资产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对资产价值的评估常采用点估计的形式,很可能为市场参与者带来较多错误的信息。尽管如IASB或FASB等对公允价值估计相关内容提出较多的规定,但如何做好计量误差与风险分析等仍表现缺失状态。这就要求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应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着重考虑统计离差信息、资产价值变化情况等内容。

4.2金融市场的完善除企业内部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外,应对外部金融市场进行完善。从现行金融市场监管现状看,其更倾向于如何合理选择政策工具,并寻找个体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而忽视整个金融系统潜在的风险问题。因此在金融市场完善过程中应从潜在风险分析、风险传播的影响以及对整个市场经济效果的影响等方方面着说进行分析,确保对相关如顺周期效应或混响效应等内容融入其中。具体完善金融市场路径首先应注重监管者执行自身职责的同时,需配合会计准则制定者共同应对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一般监管者职责内容多表现在对企业风险信息的强调,仅判断公允价值损失情况,而会计准则制定者侧重于对财务信息的关注,要求财务报告所体现的会计信息必须具有中立性特征。若难以对二者差异进行平衡,便容易对信息披露带来影响,更严重的为影响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息。因此,在完善过程中要求二者做好对话工作,解决信息过量披露问题。同时,金融市场还需注重风险管理的强化。具体可从风险监管方面着手,监管人员与金融机构应改变传统完全以寻找个体金融机构问题为主的方式,应结合整个市场环境分析风险问题的存在以及可能对经济效果带来的影响。而对于混响效应、金融加速器等问题的存在,需做好计量风险连锁反应工作。在此基础上使风险防范体系得以构建,对于实现金融市场稳定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篇(8)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活跃,成为许多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情况其实也不外乎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推动了养老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其投资和获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场所;二是中产阶层人口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强,对投资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而承担更高的风险,于是,其收入积蓄从传统的银行储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从而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管制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放松,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的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上的产品。20年前,商业银行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而今天,尽管银行类机构仍然是清算体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从资产规模来看已经远远低于投资类机构,如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产品两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丰富,从组成模式来看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的格局,也就是说网络化。在这种日益凸现的网络化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一些传统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手段受到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所谓的对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充分”,因为银行仅仅有8%的“垫底资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果就是:实际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银行领域的“波及效应”被网络大大放大了。另外一个因素:电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复杂的资本流动形式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更多的资金以短期获利为目的,导致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债务危机时,如果人们对当时全球各个分割的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应(chainreaction)还有惊诧的话,那么,在21世纪,如果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某一个市场发生问题而导致整个体系陷入危机,估计大家不会再惊诧了。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一个市场会在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而再独善其身。

导致国际资本市场资本流动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应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场规模很小,但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市场变化的波及效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壁垒和保护墙将逐步减少直到最终消失,这些波动的影响将变得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离中国并不远。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末是金融危机多发时期:从最早的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机。其中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具备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当然破坏力也最具全球性质。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传导输送系统,国际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触发的全球范围的市场动荡不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这足以说明国际资本流动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如果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长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

“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濒临破产。

从外部看,其它资本市场,如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荡。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它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进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得当,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不管如何,我国仍然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种种间接影响。

我国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仍然在为成功摆脱衰退回归繁荣而努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仍然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金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波及的中国而言,分析其产生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制订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和化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可以归结如下: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放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往往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殊不知当允许国外资金自由流入本国时,同样也必须允许自由流出。当国际游资流入时,如果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金外流时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因此我国今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中国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安全是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度。经济安全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发达国家拉平,有在管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发达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情况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发达国家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方面也经历了若干历程。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由于市场基础和市场规范还很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也需要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对于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资本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目前我们就应该积极进行准备,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为中国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只有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才是应对挑战的正确策略。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笔者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大发展。

参考资料:

篇(9)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活跃,成为许多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情况其实也不外乎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推动了养老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其投资和获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场所;二是中产阶层人口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强,对投资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而承担更高的风险,于是,其收入积蓄从传统的银行储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从而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管制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放松,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的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上的产品。20年前,商业银行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而今天,尽管银行类机构仍然是清算体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从资产规模来看已经远远低于投资类机构,如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产品两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丰富,从组成模式来看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的格局,也就是说网络化。在这种日益凸现的网络化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一些传统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手段受到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所谓的对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充分”,因为银行仅仅有8%的“垫底资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果就是:实际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银行领域的“波及效应”被网络大大放大了。另外一个因素:电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复杂的资本流动形式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更多的资金以短期获利为目的,导致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债务危机时,如果人们对当时全球各个分割的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应(chainreaction)还有惊诧的话,那么,在21世纪,如果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某一个市场发生问题而导致整个体系陷入危机,估计大家不会再惊诧了。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一个市场会在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而再独善其身。

导致国际资本市场资本流动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应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场规模很小,但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市场变化的波及效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壁垒和保护墙将逐步减少直到最终消失,这些波动的影响将变得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离中国并不远。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末是金融危机多发时期:从最早的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机。其中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具备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当然破坏力也最具全球性质。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传导输送系统,国际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触发的全球范围的市场动荡不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这足以说明国际资本流动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如果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长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

“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濒临破产。

从外部看,其它资本市场,如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它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进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得当,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不管如何,我国仍然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种种间接影响。

我国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仍然在为成功摆脱衰退回归繁荣而努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仍然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金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波及的中国而言,分析其产生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制订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和化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可以归结如下: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放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往往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殊不知当允许国外资金自由流入本国时,同样也必须允许自由流出。当国际游资流入时,如果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金外流时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因此我国今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中国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安全是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度。经济安全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发达国家拉平,有在管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发达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情况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发达国家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方面也经历了若干历程。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由于市场基础和市场规范还很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也需要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对于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资本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目前我们就应该积极进行准备,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为中国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只有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才是应对挑战的正确策略。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笔者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大发展。

参考资料:

篇(10)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活跃,成为许多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情况其实也不外乎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推动了养老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其投资和获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场所;二是中产阶层人口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强,对投资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而承担更高的风险,于是,其收入积蓄从传统的银行储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从而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管制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放松,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非凡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的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上的产品。20年前,商业银行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而今天,尽管银行类机构仍然是清算体系的使用者和主要治理者,但是从资产规模来看已经远远低于投资类机构,如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产品两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丰富,从组成模式来看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的格局,也就是说网络化。在这种日益凸现的网络化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一些传统的风险监测和治理手段受到严重的挑战,非凡是所谓的对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充分”,因为银行仅仅有8%的“垫底资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果就是:实际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银行领域的“波及效应”被网络大大放大了。另外一个因素:电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复杂的资本流动形式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更多的资金以短期获利为目的,导致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债务危机时,假如人们对当时全球各个分割的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应还有惊诧的话,那么,在21世纪,假如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某一个市场发生问题而导致整个体系陷入危机,估计大家不会再惊诧了。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一个市场会在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而再独善其身。

导致国际资本市场资本流动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应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场规模很小,但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市场变化的波及效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壁垒和保护墙将逐步减少直到最终消失,这些波动的影响将变得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离中国并不远。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末是金融危机多发时期:从最早的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机。其中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具备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当然破坏力也最具全球性质。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传导输送系统,国际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触发的全球范围的市场动荡不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这足以说明国际资本流动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假如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长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

“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濒临破产。

从外部看,其它资本市场,如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它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进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调控和治理得当,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不管如何,我国仍然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种种间接影响。

我国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仍然在为成功摆脱衰退回归繁荣而努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猜测性仍然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金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波及的中国而言,分析其产生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制订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和化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可以归结如下: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放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往往在条件不具备或者预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殊不知当答应国外资金自由流入本国时,同样也必须答应自由流出。当国际游资流入时,假如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假如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金外流时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因此我国今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中国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安全是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度。经济安全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治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发达国家拉平,有在治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发达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预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熟悉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情况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发达国家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方面也经历了若干历程。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由于市场基础和市场规范还很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也需要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对于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资本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目前我们就应该积极进行预备,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为中国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心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只有未雨绸缪早作预备才是应对挑战的正确策略。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笔者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大发展。

参考资料:

篇(11)

摘要:为了改变传统的竞争方式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越来越多的企业,甚至中小企业开始重视建立战略联盟机制。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纷纷经历了一场巨大的金融浩劫。为了稳固市场经济,中小企业应该改变竞争观念,要高度重视战略联盟的运用,结合自身的情况,采用相应的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意义及内在动机,这对于发展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战略联盟;中小企业

一、全球金融危机背景及特征

1.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一个风险积累和爆发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的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其资本市场更是空前繁荣。2001年,随着IT泡沫的破灭,美国的经济逐渐出现衰退。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低利率政策。经过13次降息,至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下调至1%,尽管长期的低利率暂时稳定了经济,但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美联储发现资产市场的泡沫现象后进行反向操作,通过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储备基准利率抬高至5.25%,这又导致了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负担骤然上升,紧接着房价下跌又导致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去,结果贷款违约率迅速上升。受此影响,抵押资产价值严重缩水,次级按揭证券的价值也因其高杠杆比率的影响而急速下降,直接导致许多金融机构出现财务危机,甚至面临破产。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标志了危机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但使房地产泡沫破灭,而且美国还陷入了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2.金融危机的特征

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突发性。这次金融危机在完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爆发,给全球金融机构乃至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第二,传染性。这次金融危机从爆发开始,就以飞快的速度波及到多个国家,甚至影响全球,横向扩散,纵向渗透,带来的损失与日俱增;第三,持续性。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的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没有停止的迹象;第四,不确定性。风险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而风险过度集中就会使危机爆发。这场金融危机会持续多长时间以及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大,乃至到最后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第五,影响深远。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果大大超过以往历次的危机,也超过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二、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中小企业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迈克尔.E.波特(1985)认为,联盟是和其他企业长期形成一种结盟关系,但不是完全的合并在一起。蒂斯(1992)把企业战略联盟定义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认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

尽管对于企业战略联盟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存在一些共性特征:(1)组织的松散性,即参与联盟的企业数量常常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联盟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既超越一般的交易关系,又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隶属关系,在密切合作的同时保持着各自企业的独立性和平等性;(2)合作的互利性,即相互利用,提升竞争能力的合作伙伴关系,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3)竞争的根本性: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联盟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一定是全方位的,合作常常是在一个约定的领域内进行;(4)战略的长期性,指的是一种旨在为企业创造长期竞争优势的,有计划性的安排。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联盟的重要意义

对于绝大多数行业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整个市场的需求量减少而引发的矛盾,商品价格不断下降,企业间竞争加剧,企业的资金变得相对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继而许多企业纷纷裁员,甚至倒闭。在当前我国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着国外企业,资本的冲击以及国内实力较为雄厚的大企业所带来的压力,在这样一种艰难的环境下,企业在竞争方式上要必须进行变革,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要明白促使企业改革的推动力是在内部,而不是来源于外部。在现代这个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抓住机遇,采取合适的发展战略。

四、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内在动机 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内在动机,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中以竞争战略因素,资源因素和学习因素较有代表。(1)竞争战略这一因素意味着企业希望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比如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进入某一个市场或者通过战略联盟可以降低企业内部运作的成本来实现成本的领先;还可以通过战略联盟获得企业所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可以更好的开拓企业在市场的份额。(2)资源因素是关于企业战略联盟内在动机研究中较早的一种观点。一个企业拥有许多资源,包括知识,资本,组织结构等等,基于资源的观点,将企业的战略能力视为一种内部资源,这在战略上对于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3)一个企业想要成长和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研究表明学习其他企业的技术和能力一直是促使企业加入战略联盟的内在动机,但是企业在学习联盟伙伴的知识的同时也存在被联盟伙伴所学习的风险,企业中的很多知识尤其是涉及到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知识,是不希望杯其他企业学习到的,所以联盟中的企业往往要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2008

[2]陈华,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J],市场聚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