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5 16:53:4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劳动技术教育内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

篇(1)

(一)合理处理教材内容。劳动课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及劳动教育。为便于教与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整合为系列课(同一年级的相似内容进行归类),合理调整顺序。

(二)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在劳动课教学中学生每上好一节劳动课,完成一项劳动任务,都离不开学生实践所用的材料,因此,教师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教学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小学劳动课教材大部分内容属于乡土教材的范畴,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趋于合理性。

二、注重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一)在质疑问难中创新。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尊重学生创新个性。创新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问难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批判、敢于质疑。

(二)在合理想象中创新。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要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与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一些异想天开的学生,有时他们会提出一些荒诞离奇的问题,也不能打击他们,而是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白圆其说。

(三)在动手操作中创新。教师要利用学生动手操作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灵手巧是聪慧的象征,动手又动脑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动手操作活动是劳动与技术课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而兴趣又是调动学生进行创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在学生实际学习环境中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

三、落实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教无定法,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法,在同一课程中,也有不同的教法,那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用哪种方法更实用呢?从它的编制特点来看,我认为“实践教学法”才是上好劳动与技术课的法宝。因为实践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可以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课堂实践是劳动实践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实践。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较短,场所较小,所以在选择课题时要选一些活动量小、材料容易准备的内容。课堂实践的主要方法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使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劳动课“实践性强”的特点。

(二)在家务劳动中实践。家庭实践是劳动实践中基本实践活动的延伸。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劳动课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但是却不能进行课堂实践。确切地说,是不能使全体学生进行课堂实践。

篇(2)

一、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进入19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力急剧发展,劳动规模不断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急剧提高。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也在逐渐地转化为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模式,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工业生产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而工业化生产难免要与机器技术打交道,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工业化大机器生产的要求,除了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以外,更注重对劳动力质量的更高要求。掌握一定的专业生产技能才能成为劳动者的最基本要求,才能自如地应对工业化生产中面临的各种机械化操作。

有需求就有市场,在这种趋势下,职业技术教育也就应运而生。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要正确地协调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要保证供求市场的平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仅仅依靠传统的劳动方式注定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最终将会被淘汰。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技术的研发需要高端专业人才,而后期真正的投入生产则仰仗于底层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职业教育提高了人才队伍素质,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支撑了行业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劳动者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提高对工作的忠诚度,企业非常需要这样热忱度高的技能型技术人才。

纵观当今职业教育整体形势,呈蓬勃发展之势。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仍将不断扩大,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仍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在我国劳动就业市场以及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我国劳动就业形势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中国社会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改造成为我国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当今就业者就业行业选择多元化,但合理就业的比率则很低,这是由对自身未来工作的要求看法以及自身能力素质决定的。多数就业者趋向于选择自己喜欢或者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并未考虑自身的能力能否胜任,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据最新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仅达38%,而研究生就业率仅占三成,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受教育程度高了,自视也甚高,不合心意的工作宁愿不做,把锻炼自己的机会也一并拒之门外。一方面劳动力的需求还较大,一方面失业待业的人数却很多,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悖论的问题。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形势严峻,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直接影响到很多企业的发展,也波及到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就业市场。裁员,减薪,转行,跳槽造成了劳动就业市场的波动。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之势,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供求关系的偏离值正在加大。2010年近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因缺乏技能而离职,表明大学生在大学里所习得的知识大部分并非企业所需,毕业之后自然很难在社会中立足。而与之相反的,是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曙光。很多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往往很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甚至成为企业抢手人才。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到2004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据有关专家判断,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远不止这个数字,而是已经超过了7%的警戒线。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还没有完成,但劳动力商品化和按要素分配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贫富差距拉大。内需不足依赖出口的局面已经形成,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因为急于求发展,急于赶超发达国家,往往操之过急,很难处理好发展和增长,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处理不好这些基本的战略关系,就会造成各种经济结构失衡,造成产品积压,消费不足,就业岗位短缺,供求不平衡。

三、劳动就业形势与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关系

一个国家的就业形势直接影响着它的经济发展。我国劳动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就业市场呈两极化趋势,造成就业市场的动荡不安,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影响整体经济形势的健康平稳发展。政治和经济是支撑一个国家的最根本力量,经济形势和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走向。根据上文所做分析,职业技术教育关系着整个劳动就业市场的稳定,而就业形势则关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大势。因此,在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仰仗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而具体政策的实施需要整个社会各个部件的协调合作。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劳动者获得某种专门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就业目的或者是从业后更容易提高自身。职业技术教育与劳动就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妥善地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1、首先,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就业问题的症结在于供求不平衡,劳动力的紧缺不止表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劳动者的素质上。劳动者如果掌握了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那就能在寻求工作时多一块敲门砖。“术业有专攻”,有了一门技艺,自然就比别人多了一个优势,否则,就很难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对针对劳动者所进行的文化技术教育,目的简单而明确,就是使劳动者获得一技之长,以适应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就业。

2、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能增强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劳动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除了与劳动技能直接相关之外,与劳动者的适应能力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劳工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凡是重视职业培训,劳动者素质的国家,适应能力强的劳动者,在就业中往往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多变的就业环境。

3、发挥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作用,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措施。从市场就业情况来看,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还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阶段。这些技术工人才是支撑整个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能够维持技术行业的良好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维持健康的经济形势。

五、小结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要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又要保持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重中之重。职业技术教育能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能支撑技术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维持经济形势的稳定。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明智之举,也是大势所趋。本文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就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一个大致分析,观照了当前中国整体经济形势,以期彰显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促进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2012中国中职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2013-04-01.《光明日报》

篇(3)

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那么如何在小学劳技课堂中发掘和利用传统节日里的教育因素呢?节物的制作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

一、在小学劳技课中进行节物制作的意义

1.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塑造节日形象

民众过节的行为载体是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而其物质载体则是各种具有鲜明节日特色的节物。节物即节日纪念物,是指在特定节日习俗活动中反复出现、寄寓着某种文化内涵、能代表节日传统和特色的物品。中国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一些特定的节物,如元宵节的灯彩、清明的风筝、端午节的布老虎、中秋节的兔儿爷等,而且这些节物大都是和孩子们有关的玩具,孩子们在节物的制作中逐渐在心中勾勒出我们的节日形象,更有利于节日文化的传播,让我们对节日感情的寄托能寄之以物。

2.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架起现代桥梁

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源于农耕生活,脱离了农耕生活,节日所蕴涵的意义缺失,使得我们的孩子离传统节日越来越远。在劳技课上将传统节日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以手工活动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能让我们的节日更有生命力。

例如端午节有戴香包的习俗,在劳技课上指导学生缝香包,并将艾草等中草药装入其中,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起到了驱蚊虫的作用,还增加了孩子们对中草药的认识以及对端午节佩戴香包习俗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端午节以这样一个具有很强的节日感的小制作为桥梁,拉近了它与孩子们的距离,让孩子们更容易的融入到节日的气氛当中。

3.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承载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一种综合的中华文化现象。无形的文化需要有形的媒介来展现,作为节日文化内涵的延伸形式和物化形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节物无疑是最好的媒介。例如,在端午节编织长命缕时可以借助五色线绳学习中国五行的知识,在重阳茱萸囊的缝制中了解辟邪驱虫的知识等……每一个节物都在长期的习俗传承过程中凝聚了深厚的习俗意义和历史印迹,每一堂制作节物的劳技课,都会成为一堂全方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

二、在小学劳技课中进行节物制作的可行性

1.节物制作与劳技课程性质及特点的契合

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实践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项目是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项目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由于节物本身的文化内涵具备了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以蕴含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节物制作为项目,承载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正是符合了以上要求。

2.节物制作与劳技课程目标及内容的契合

小学劳技课的开设是在3~6年级,内容包括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等方面。节物以其材料及形式的多样性,涉及到小学劳技课程中技术和家政等多方面的内容,如端午的香囊和重阳节的茱萸囊的缝制让学生学习了手缝的技术;端午节网袋和长命缕的制作让学生学习了编织的技术;春节的剪纸、元宵节灯彩的扎制与清明节风筝的制作、七夕的摩罗与中秋节兔儿爷的泥塑,分别要求学生对纸质材料、金属材料、木质材料、泥质材料等不同材料进行手工制作。从这些方面来说,节物的制作是符合小学劳技课程目标及内容的。

三、在小学劳技课上进行节物制作的实施要点

1.以节物的内涵为线索,进行多方位研究

节物是特定节日习俗整体的组成部分,是节日文化内涵的延伸形式和物化形态。例如端午节的长命缕,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一条绳索系于臂。用哪五种颜色?为什么用这五色就可以辟邪?这就要让学生先要了解到中国的五行观念了。因此,要在节物的制作之初,对节物所涉及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发挥节物本身特征,寓教于乐,从而更深刻的认识这个节日。

2.以节物的特征为导向,赏析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美更多的是具有功利性这一特征。而节物这一应节而生的产物更是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例如春节的窗花,直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因此作品主题多为寓意吉祥的图样。节物的制作走进小学劳技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审美能力。

3.以节物的作品为核心,分享节日快乐

从节日活动来说,元宵的花灯、清明节的风筝等等,这些节物均是节日习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件,节日习俗活动往往围绕着这些节物展开。劳技课完成的节物作品后,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实践活动的作业,将自己的作品在节日来临时展示、利用起来,参与到节日的活动中去。

篇(4)

科学的内涵随科学的迅猛发展而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重要的一个变化在于科学与技术发生了高度整合。“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并一道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学内涵的这一深刻变化导致了国际理科教育从科学教育到科技教育的范式转换。当代科技教育凸显了技术教育的重要性”。[1]

一、从四个视角谈加强科学教育中的技术教育的必要性

1.科学、技术关系视角

“加强科学教育中的技术教育”这一观点根植于科学、技术间日益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科学与技术之间关系不仅是科学、技术哲学的讨论范畴,而且一直都是有争议的话题。传统上一般认为,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活动,技术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技术作为处于平等地位的、独立的文化形态分别对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当代科学与技术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作用日渐加大:科学新进展为技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并预见技术发展新动向,同时技术发展中的难题又推动更加深入、新异领域的科学探究。恩格斯曾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鉴于科学、技术的融合,在科学教育中渗透技术教育大有必要。“在科学与技术作用逐渐增强的现实状态下,科学教育如果继续坚守过去的‘纯’科学教育,将违背科学发展的本性,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及学生的发展。与此同时,技术教育也不能无视技术进步现实把科学摈弃在外”。[2]

2.科学课程视角

当今社会对科学素养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具体科学学科知识、概念、规则的掌握,还要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范畴的相关知识。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为美国“2061计划”出版的核心著作之一《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Science For All American)将“技术的性质”作为独立章节撰写凸显了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该书还强调:科学素养培养的重点也逐渐转移到“科学世界观、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事业的本质、数学和数学过程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技术规则本身和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等”。

3.技术教育视角

长久以来我国对技术教育的理解通常为:“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3]中小学技术教育长期以“劳动技术教育”这种形式开展,这就使得技术教育偏于技能教育。在当代社会转型、技术转型、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学者开始采纳国际上对技术教育的解释:“技术教育主要是指在普通中小学实施的,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为学生进入技术世界做好准备的教育。”[4]“技术教育”中的“技术”不再仅仅是指工艺、操作能力,而是指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包括技术意识、技术理解、技术评价、技术反思和技术实践能力在内的技术素养。[5]要达到如此全面、综合的技术教育目标,就需要技术教育综合其他教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科学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技术教育的改革也是整个教育改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催化剂。[6]

4.学生学习视角

在科学课程中开展技术教育可以通过将科学课程和实际问题解决联系起来,使科学课程内容以对学生个体有意义的方式组织起来,而不再孤立于学生的经验之外。加拿大学者埃肯海德于1992年和1994年对爱克霍夫和考特兰德发现的一种有助于学生成功地学习STS课程的教学模式——“社会性内容技术性内容科学内容更高层次的技术性内容更深层次的社会性内容”进行研究。

在上述教学模式中,尽管教师可能把他们的教学时间主要用在传统的科学内容上,但是这样的实施顺序可以确保科学内容按照对学生有个体意义的方式统整起来,而不再是分门别类、相互孤立的。我国普通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实际上只是科学知识教育,即“纯”科学教育,很少涉及技术教育。“这就使学生大量的知识只停留在记忆与理解层面,很难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因此中国学生要补创造性的课,必须重视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最有利的途径”。[7]

二、科学教育中应该开展怎样的技术教育

1.在科学教育中开展技术教育的内容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规定,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技术的本质、技术和社会、设计、应付技术世界所需的能力、设计世界等。科学教育承担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在科学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并非让科学教育涉及技术教育的所有内容,而只是强调与技术设计相关的能力以及对科学、技术关系的理解。[8]

2.在科学教育中开展技术教育的方法

在科学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的方法有:①改革科学课程内容,使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领域相关联,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技术世界。②重视将技术设计和科学探究融合在“科学、技术、社会”这一课程内容中,技术设计一方面可以通过成形的设计产品为科学探究提供探究工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论证技术设计过程的可行性、检验产品的性能验证科学假设的真伪。③转变传统以讲授科学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做中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技术设计过程(包括确定所需解决问题、技术设计、技术评价、技术管理等环节),这样学生就能够真切地了解技术设计的制约因素、技术与社会关系、技术与科学关系。

三、我国科学教育中技术教育实施的现状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标准》规定通过科学教育,7—9年级学生应该初步理解科学与技术之间区别与联系;初步认识科学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又促进科学发展的关系,初步认识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了解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一种决定因素,科学与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等。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技术设计是技术活动的核心环节。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21世纪提供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必须注重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在科学课程中,并不设置独立的技术设计章节,但在一些科学探究活动中会涉及教具、仪器的制作,解决实际问题方案的制订等,这实质上都涉及技术设计的问题。因此应将有关技术设计的教育有机地贯穿其中。”这说明在科学教育政策、理论方面我国已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然而科学课堂教学多通过讲述将科学知识运用于技术实践来推动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等进行“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对于更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技术设计教育层面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这种方式的教育只是“说理教育”,难以达到让学生深层次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并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手段进行决策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目的。

四、加强我国科学教育中技术教育的实施建议

我国科学教育中的技术教育要加强技术设计方面的教学,强调技术设计并非要师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大量的技术设计活动,而是要学生深入理解技术的本质,进而体会科学、技术间的紧密联系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复杂影响。科学教师要意识到技术教育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辟实施技术教育的途径。

科学教育中的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技术的本质,要达到该目标,“特别要注意应正确而全面地理解技术,而不要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技术领域”。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科学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使技术教育以生动形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科学教育中。

参考文献:

[1]王秀红,高晓伟,李艳梅.中学化学新课程中的技术素养[J].化学教育,2005,(1):21-23.

[2]何永红,王祖浩.我国科学教育急需厘清的几个关系[J].教育科学,2006,(2).

[3]丁浩.让技术教育闪耀人文的光辉〔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12.

[4]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国际技术教育学会(TIEA).省略

[6]蔡铁全.中学科学教育要关注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对我国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启迪[J].教育科学研究,2006,(6).

篇(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它的发展与就业市场状况密切相关,按劳动力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用市场运作的理念来经营职业学校,把握市场的要求,就抓住了办学的主动权。如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脱离了与市场,离开了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就脱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对人才需求合理预测的前提下,在行业和企业的参与下,经过反复认真地论证后,对专业设置作出理性决策。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特征 

 

从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1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 

综观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地方性教育,扎根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实际,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就业市场,不能为当地服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托。 

1.2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特定职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是把教育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无障碍地从事一个行业的工作,这就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性和实用性。把企业的培训提前到学校里,让学生得到系统的训练,相关技能更加完备。 

1.3学科交差类专业成为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员工的教育,但是这些人才也可以升迁,升迁的方向是一线主管或者中层管理人员,他们的职责主要是执行公司的战略决策,这需要相关的技术技能保证公司战略的实施。而这些岗位需要的是复合交叉型人才,所以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专业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趋势,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相关技能的关键,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顾自身条件开设新专业,盲目攀比,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降低人才培养标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自身声誉;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稳定可靠的行业依托,导致部分院校急功近利,专业建设难以形成特色。因此,职业院校设置专业时必须适时调整,按照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专业建设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在专业化设置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超前意识,主动适时地调整旧专业,增设新专业。具体来讲,专业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2.1真正体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和行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同一职业领域的人才规格、专业目标有特定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设置和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查和实际论证来进行。 

2.2培养目标为技术应用能力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方案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在专业开发和设置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专业体系,突出以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3专业设置要体现前瞻性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原有专业,以成熟专业作为基础,适时调整和修正,设置新专业;同时基于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未雨绸缪,增设新专业。 

2.4条件成熟、设备兼容 

学校在专业设置时,必须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同时要尽可能地与现有教学设备相兼容,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规模效应。 

2.5传承优势和创新相结合 

职业学校既要有稳定的优势专业,显示特色和实力,又要有适应社会急需的创新专业。专业创新是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对常规专业进行改造或者是根据高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和调整原有专业的教育内涵,拓宽知识面,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及时设置新专业。总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专业交叉整合来设置和建设专业学科。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对策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工艺型、执行型人才,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服务的,所以专业的合理配置显得比较重要。要达到专业的合理配置,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3.1专业定位要准确、合理 

高职学校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才愿望,应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以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兼顾其他需要;要考虑当地的教育基础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要考虑学生就业能力、就业需求和就业趋向;也要考虑学校具备的办学层次,切不可盲目攀比,不顾自身条件而任意拔高或盲目赶潮流。 

3.2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定向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无须追求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要的是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就是学生学习了这个专业,今后能够无障碍地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因此,要以职业岗位为依据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大的岗位,每个行业岗位可以设置一个专业,而对于变动性较大,需求量不大的岗位,可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3.3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特点,准确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科技发展走向,特别是现代支柱产业、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人才需求变化规律,科学预测人才需求远景,做好专业的调整预测研究,确保新开设的专业具有适度的超前。适度超前设置的专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建设和完善,其成熟期可与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一致。专业设置和建设适度超前,还容易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把握学校办学主动权,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声誉。 

3.4冷、热专业相互搭配 

热门专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因此,要在主客观条件和软硬件设施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设置热门专业,社会有需求就设置,不需要就及时调整,适应市场发展,满足企业需要;冷门专业条件比较艰苦,社会需求量不大,学生不愿选报。但今天的冷门,明天可能就是热门,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专业设置时,不应当头脑发热,而是高瞻远瞩,合理配置冷热专业。 

3.5突出特色品牌专业 

特色就是我有他无、他有我优,而品牌是一个产品的文化内涵。专业建设应当建立在特色品牌这个高度上,没有特色不会被人记住,没有品牌就没有文化内涵和品位。要形成特色品牌专业,必须投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努力,积淀学校的校园文化,开发相关的技术,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氛围和学习习惯等。一个专业成了一个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才达到一个高度,专业的文化内涵才得以诠释。 

3.6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在职培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不同专业具有一定的兼容性,满足岗位变化和从业人员的转岗及再就业要求。除设置学历教育专业外,还应积极开办短期培训专业,当然,这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辅相成,是对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让学生在学历教育中,通过培训,学得一技之长。 

3.7校企共同建设专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校企共同研究具体专业设置,共同参与教学工作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校开设社会急需、相对超前的新专业。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还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可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工作,掌握新工艺、新技术;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从企业聘请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企合作还能增加学校的经费来源,改善办学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日强,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j],职业与成人教育,2006,(10):37-39 

篇(6)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它的发展与就业市场状况密切相关,按劳动力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用市场运作的理念来经营职业学校,把握市场的要求,就抓住了办学的主动权。如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脱离了与市场,离开了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就脱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对人才需求合理预测的前提下,在行业和企业的参与下,经过反复认真地论证后,对专业设置作出理性决策。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特征

从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1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

综观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地方性教育,扎根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实际,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就业市场,不能为当地服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托。

1.2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特定职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是把教育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无障碍地从事一个行业的工作,这就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性和实用性。把企业的培训提前到学校里,让学生得到系统的训练,相关技能更加完备。

1.3学科交差类专业成为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员工的教育,但是这些人才也可以升迁,升迁的方向是一线主管或者中层管理人员,他们的职责主要是执行公司的战略决策,这需要相关的技术技能保证公司战略的实施。而这些岗位需要的是复合交叉型人才,所以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专业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趋势,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相关技能的关键,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顾自身条件开设新专业,盲目攀比,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降低人才培养标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自身声誉;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稳定可靠的行业依托,导致部分院校急功近利,专业建设难以形成特色。因此,职业院校设置专业时必须适时调整,按照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专业建设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在专业化设置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超前意识,主动适时地调整旧专业,增设新专业。具体来讲,专业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2.1真正体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和行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同一职业领域的人才规格、专业目标有特定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设置和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查和实际论证来进行。

2.2培养目标为技术应用能力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方案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在专业开发和设置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专业体系,突出以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3专业设置要体现前瞻性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原有专业,以成熟专业作为基础,适时调整和修正,设置新专业;同时基于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未雨绸缪,增设新专业。

2.4条件成熟、设备兼容

学校在专业设置时,必须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同时要尽可能地与现有教学设备相兼容,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规模效应。

2.5传承优势和创新相结合

职业学校既要有稳定的优势专业,显示特色和实力,又要有适应社会急需的创新专业。专业创新是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对常规专业进行改造或者是根据高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和调整原有专业的教育内涵,拓宽知识面,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及时设置新专业。总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专业交叉整合来设置和建设专业学科。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对策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工艺型、执行型人才,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服务的,所以专业的合理配置显得比较重要。要达到专业的合理配置,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3.1专业定位要准确、合理

高职学校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才愿望,应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以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兼顾其他需要;要考虑当地的教育基础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要考虑学生就业能力、就业需求和就业趋向;也要考虑学校具备的办学层次,切不可盲目攀比,不顾自身条件而任意拔高或盲目赶潮流。

3.2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定向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无须追求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要的是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就是学生学习了这个专业,今后能够无障碍地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因此,要以职业岗位为依据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大的岗位,每个行业岗位可以设置一个专业,而对于变动性较大,需求量不大的岗位,可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3.3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特点,准确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科技发展走向,特别是现代支柱产业、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人才需求变化规律,科学预测人才需求远景,做好专业的调整预测研究,确保新开设的专业具有适度的超前。适度超前设置的专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建设和完善,其成熟期可与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一致。专业设置和建设适度超前,还容易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把握学校办学主动权,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声誉。

3.4冷、热专业相互搭配

热门专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因此,要在主客观条件和软硬件设施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设置热门专业,社会有需求就设置,不需要就及时调整,适应市场发展,满足企业需要;冷门专业条件比较艰苦,社会需求量不大,学生不愿选报。但今天的冷门,明天可能就是热门,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专业设置时,不应当头脑发热,而是高瞻远瞩,合理配置冷热专业。

3.5突出特色品牌专业

特色就是我有他无、他有我优,而品牌是一个产品的文化内涵。专业建设应当建立在特色品牌这个高度上,没有特色不会被人记住,没有品牌就没有文化内涵和品位。要形成特色品牌专业,必须投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努力,积淀学校的校园文化,开发相关的技术,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氛围和学习习惯等。一个专业成了一个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才达到一个高度,专业的文化内涵才得以诠释。

3.6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在职培训

篇(7)

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三农”服务。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和教育的作用越发举足轻重。在农村靠勤劳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致富则要靠科技、教育解决问题。农民受教育是调整支持方式提高支持力度的基本前提,而且是支撑、接受其它各种支持方式的支持力度的必要前提。通过教育途径使农民从劳动力向人力资源转化,是调整支持方式提高支持力度的厚重体现。教育、科技、市场、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普及与运用,使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使农业劳动力在区域性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现实冲击中受到启蒙、锻炼和提升,使数亿农村劳动力一部分一部分地进入国家人力资源层面,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未能突破升学教育模式,仍然是一种升学机制,一切为了升学,升学就是一切。不能升学的小学、初中毕业生,相当多的人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就业无能,致富无路。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引起农业劳动生产率几十倍的提高,使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使农业劳动人数大幅度下降。生物工程技术运用于农业,可以培育出耐旱、抗寒、抗病虫害、省水、省肥、缩短生长周期的高产、优质、高效的新物种。由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将从机械化、化学化时代进入无污染公害的生物过程技术化时代。因此,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吸收和利用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它包括教育、人口、卫生、生态环境、社会福利、社会风气、社会保障、社会秩序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是提高人们的素质,优化社会运行机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协调各个社会利益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当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不仅是发展经济的杠杆,而且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在当前,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职业技术教育对人们工作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将大大节约时间和空间,又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时间的节约意味着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整个社会和每个成员创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使人们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与才能开展各种艺术、科学、体育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从而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2.职业技术教育对城乡差别的影响。十六大报告指出目前的小康只是总体上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很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不平衡,突出地表现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东西部之间的不平衡,但整体上看还是表现在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城乡差别的产生曾经是科学技术、经济社会进步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又为城乡差别的消灭创造了条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村发展成为现代城市,就是最好的例证。

3.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当前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收入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其中教给农民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一环,而职业教育在此方面大有可为。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使他们得以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而不是使他们只是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农村和城市。由于所学的这些一般的基础知识还不足以使他们在农村和城镇的生产活动中进行新的创业,不少人就加入四处流动的求职大军,以至带来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机能,就拓宽了他们的立业创业之路,这必然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与稳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篇(8)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实施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面向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基本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我国社会生产劳动从体制、结构、内容到方式都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与技术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已经加入WTO,要在更广阔、更大的范围内与世界上科技与经济强国进行直接竞争,各行各业都需尽快提高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创新能力。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不论在课程目标的时代性、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与先进性方面,还是在课程的实施、评价以及与之配套的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仪器工具配备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整体构建符合时展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二、树立“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

课程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人们逐渐深化了课程的本质和内涵,提出了“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标准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和提高自己的媒体。”这种课程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吸取了各种课程观的合理部分,防止了各执一端、顾此失彼和产生片面性。正如廖哲勋先生所论述的:“根据课程产生、发展的规律,中小学课程设计应以育人为中心。其基本精神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各有特色的发展问题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从而全面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设计的必然要求。”这种“育人为本”的课程观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能指导我们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代课程观。用这种课程观来审视中小学的课程体系,才能认识到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劳技教育课程。

(一)社会发展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先后掀起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浪潮,其共性是“整个教育内容为适应社会科技文化进步和劳动世界需要而演变”;其共同特点之一是加强道德、情感和劳动技术教育;其目的不仅是对现代学校课程弊端的纠正,而且是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课程结构的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未来社会人口增长、科技飞速发展并日益深入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期与劳动期将更经常地同时与交替进行: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始将技术和生产劳动结合进整个校内外活动之中,并成为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内容。

另外,终身教育时代已经到来。终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我们知道,个体态度和技能的形成是不可能靠传授的,必须让学生从小就参加适时、适量、适度的体脑结合的生产与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21世纪是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不懂技术、跟不上科学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的人。由于以上发展和变化,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内容也应有所发展和变化。因此,包含技术、劳动和多方面综合科学知识在内的,以培养学生态度和技能为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

(二)学生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在信息传递、知识增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职业流动等方面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这些变化使学生将来的求职、生存和发展,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择业、竞争、创业和应变的意识与能力,要具有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足够的生存能力。

而且,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与劳动经常是同时或交替进行的。如果现在的学生不改变传统课程观下“死读书”和单一注重记忆的学习方式,不会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也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自身发展和学习与工作的需要。

为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这些急剧的变化,就必须从小对他们进行了解和驾驭外在人造“工具系统”和构建自身内在“工艺结构”(态度、技能、意志、情感等)的劳动技术教育。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与社会一般职业密切联系的劳动实践中,可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天资和才能发挥的劳动项目及职业种类,从而能从小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个性特长。这些兴趣、特长和精神有助于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创业。

另外,根据现代脑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劳技教育课程与人脑功能开发也存在着密切关系。人的双手是“脑的器官”,手的操作要在脑的指挥下进行。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动手操作是其思维和感知觉形式的主要来源之一。用手操作的技术性劳动,可促使他们变得注意力集中、反应机敏、记忆增强和思维精确。多方面的研究已证明,少年儿童在物化自己劳动产品的精细操作中,有利于其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灵活而有机的结合,能够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而能有效地锻炼、提高和开发脑功能。由此可见,中小学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知识发展需要

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作用与地位,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日益显现出来。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中知识的概念,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涵义;已经突破认识和经验的范畴,进入实践和创造的领域。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结晶,更是从事实践与创造的思想、工具与手段。知识的内涵已包含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全面反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西方学者提出了对知识“再概化”的观点和知识走向“世俗化”的理念。

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把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大类,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术知识、人力知识。上述前两类知识一般通过学习、传授就可以获得。而后两类则属于隐含性经验知识,蕴含着操作与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而且更强调其中的能力部分。它们需要在劳动实践中通过个体思维、行动、综合体验和内化才能真正获得。

知识的这种发展,使学生“学习最有用知识”的学校课程,自然也要随之变革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内容跟上知识的发展,使学校课程跟上时代的发展,使课程加速对教育和学习进程进行改造;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知识结构和人才素质结构都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使中小学课程体系增加了实践环节,把劳动、技术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了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术理性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上述第三类、第四类难以在书本文化课中获得的知识,还可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去理解、探究、创造和发展知识,显然,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知识发展的需要。

一、国内外劳技教育课程发展概况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还及时调整劳技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目的是使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及时发展变化。国际上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发展的总趋势是:课程目标向以基本技术教育为主线转移,课程内容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很多国家已把信息技术作为劳技课程的必学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例如,英国从1990年开始,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我国香港地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已把“技术”纳入中小学的主要学习范畴。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实施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面向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基本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我国社会生产劳动从体制、结构、内容到方式都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与技术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已经加入WTO,要在更广阔、更大的范围内与世界上科技与经济强国进行直接竞争,各行各业都需尽快提高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创新能力。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不论在课程目标的时代性、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与先进性方面,还是在课程的实施、评价以及与之配套的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仪器工具配备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整体构建符合时展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二、树立“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

课程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人们逐渐深化了课程的本质和内涵,提出了“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标准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和提高自己的媒体。”这种课程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吸取了各种课程观的合理部分,防止了各执一端、顾此失彼和产生片面性。正如廖哲勋先生所论述的:“根据课程产生、发展的规律,中小学课程设计应以育人为中心。其基本精神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各有特色的发展问题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从而全面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设计的必然要求。”这种“育人为本”的课程观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能指导我们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代课程观。用这种课程观来审视中小学的课程体系,才能认识到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劳技教育课程。

(一)社会发展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先后掀起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浪潮,其共性是“整个教育内容为适应社会科技文化进步和劳动世界需要而演变”;其共同特点之一是加强道德、情感和劳动技术教育;其目的不仅是对现代学校课程弊端的纠正,而且是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课程结构的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未来社会人口增长、科技飞速发展并日益深入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期与劳动期将更经常地同时与交替进行: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始将技术和生产劳动结合进整个校内外活动之中,并成为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内容。

另外,终身教育时代已经到来。终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我们知道,个体态度和技能的形成是不可能靠传授的,必须让学生从小就参加适时、适量、适度的体脑结合的生产与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21世纪是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不懂技术、跟不上科学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的人。由于以上发展和变化,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内容也应有所发展和变化。因此,包含技术、劳动和多方面综合科学知识在内的,以培养学生态度和技能为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

(二)学生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在信息传递、知识增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职业流动等方面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这些变化使学生将来的求职、生存和发展,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择业、竞争、创业和应变的意识与能力,要具有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足够的生存能力。

而且,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与劳动经常是同时或交替进行的。如果现在的学生不改变传统课程观下“死读书”和单一注重记忆的学习方式,不会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也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自身发展和学习与工作的需要。

为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这些急剧的变化,就必须从小对他们进行了解和驾驭外在人造“工具系统”和构建自身内在“工艺结构”(态度、技能、意志、情感等)的劳动技术教育。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与社会一般职业密切联系的劳动实践中,可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天资和才能发挥的劳动项目及职业种类,从而能从小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个性特长。这些兴趣、特长和精神有助于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创业。

另外,根据现代脑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劳技教育课程与人脑功能开发也存在着密切关系。人的双手是“脑的器官”,手的操作要在脑的指挥下进行。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动手操作是其思维和感知觉形式的主要来源之一。用手操作的技术性劳动,可促使他们变得注意力集中、反应机敏、记忆增强和思维精确。多方面的研究已证明,少年儿童在物化自己劳动产品的精细操作中,有利于其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灵活而有机的结合,能够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而能有效地锻炼、提高和开发脑功能。由此可见,中小学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知识发展需要

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作用与地位,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日益显现出来。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中知识的概念,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涵义;已经突破认识和经验的范畴,进入实践和创造的领域。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结晶,更是从事实践与创造的思想、工具与手段。知识的内涵已包含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全面反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西方学者提出了对知识“再概化”的观点和知识走向“世俗化”的理念。

篇(9)

[7]农业部.农业部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扎实推进农民创业创新[EB/OL].[2016-02-10].http:///CRR/articleContent?parentId=35&sonParentId=35&articleId=3697.

[8]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9]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0].职业教育要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2(21):2-4.

[11]李岚清.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02(21):5-8.

[12].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5(33):21-23.

[13]刘延长.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开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J].职业技术教育,2014(18):33-37.

[15][16]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4][17][18]世界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19]胡鞍钢,王洪川,鄢一龙. 教育现代化目标与指标――建兼谈“十三五”教育发展基本思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5):21-26.

[20][22][23]本刊编辑部. 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关于背景、内涵和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6-39.

篇(10)

教育部《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操作性、设计性学习,对学生进行技术启蒙、技术意识的培养,有意识地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技术要素,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在教学中增加技术含量,加强技能的实践操作训练,以便逐步形成学生技术培养的内在序列和梯度结构。而技术思维、技术操作和技术意识是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技术素养的三个重要要素,构成了技术素质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如何在教学中实施三

大要素,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思维先进,加强技术设计的指导

技术世界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发展变化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设计。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一项技术的创新需要设计,一个技术产品的更新需要设计,一项新工艺的改进也需要设计。尤其在当代,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世界中的设计,其核心是技术设计。

设计的关键在于构思,构思的关键在于科学的设计分析与恰当的构思方法运用。技术思维是指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思考,是技术设计的先导。所有材料工具的选择和改进、作品的设计和制图、以及作品的调试和评价等都是通过设计和创新制作来实现人们的期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而设计是技术的灵魂,通过设计,可以把技术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使技术成果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例如,小学劳技八册《花篮》一课的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花篮,通过把一个范例花篮变三变:“花篮――纸――花篮”,把静态的花篮进行动态处理,教学互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初步认识花篮的各个部位,以及花篮的基本制作要领,突破了技术操作的难点。每一步“变”的过程,实则就是教师对学生技术设计的具体指导,这样便很好地体现了“设计与技术”的和谐共生,相辅相成。

“依样画葫芦”的技术学习,显然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接着,老师还可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从示范作品蕴含的设计新内涵引导学生从花篮的镂空图案,从花篮的提手变形,以及篮身的形状方面去思考如何变化设计,突出创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就可创造出个性化的花篮设计方案。这样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技术思维引先,在“变”

中寓趣味性、实践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充分突出了技术设计的指导。

二、突出技术操作,以实践探究贯穿始终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技能都是经过练习而形成的,练习是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初步的技术学习形成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在内的基础能力。因此,在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中要增加一定的技术含量,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基本技能的自主操作和技术探索,这样才能凸显出劳技课的技术本色,才能避免语文老师上的劳技课象语文课,美术老师上的劳技课象美术课,科学老师上的劳技课像科学课的现象。

例如,在《回力车》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和他一起玩两个一模一样的回力车,结果发现老师的车子会回来,而自己的车子却不会回来。难道是老师的手有魔力吗?刹那间,种种猜测充盈着学生的脑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于是,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打开这两个一模一样的车子,结果发现老师的车子里有东西,而学生的车子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学生自然迫不及待地想探个究竟――原来里面装有一根橡皮筋和一个螺帽。明确相应作用后,再让学生每人动手尝试制作一辆回力车。至此,老师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边制作边调试,比一比谁的车子的回程最长?探究回力车为什么会回来?最后,发现原来就是回力的作用。那么,回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教师还可以实验向学生证明回力产生的原因。对于每步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没有一句强硬的说教,总以技术探究贯穿教学始终,劳技教学的学科性得以充分体现,这样的课就充满着“劳技味”。课末,教师还可演示升降棒,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升降棒升降的原理,讨论还有其它哪些地方存在着回力,留更大的悬念给学生作课后继续探究。这样的课堂设计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在不断的探索中启迪了学生们的智慧。

再如,《小风车》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风叶的转动和支架的稳定。课堂上,应该强调怎样使风车转起来的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探究风叶转动的原理,让学生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制作出会转动的小风车。而我们教师的课堂设计往往强调在风车的美化上、风叶的外形上,对风叶转动的原理,没有充分重视,最后,学生所制作出来的风车也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风车。这样的课,总感觉“技术”的含量不够,没有凸显出劳技课的技术本色。

三、注重技术意识,突出生活化和实用性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如在制作花篮时,我们会因对象、空间、时间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款式和不同的颜色等。比如,送给小朋友和送给老年人的花篮应有所不同;送给男性和女性的花篮也有所不同;摆放的地方不同,空间的大小不同,所做的花篮也应该不同;不同的节日、不同的场合,所做的花篮也各不相同……所以,只有我们明白了劳动的目的,才会制作出合适的作品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也就是劳动目的“生活化”。在劳技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技术意识的培养,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我所制作出的作品有什么用?作用的对象是谁?

当然,不仅劳动的目的需体现生活化,劳动的内容更需生活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生活来”。立足于一线教学的我们,有责任树立“学中用”、“用中学”的技术意识,不断开发课程资源,突出劳技教学的生活化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

篇(11)

实施素质教育,是对教育界提出的要求,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必然同样要求贯彻素质教育,以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系列中培养具有真才实学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高职教育重在强调学生技能的训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素质及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大辞典》对素质的解释是“公民或某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素质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全面性教育,它是针对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而言的。实践证明,以应试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模式的产物――高分低能,已不符合现代的人才观,不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于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素质教育便应运而生。那么,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应如何界定呢?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虽然存在一些不同看法,然笔者认为,素质教育至少应涵盖如下一些内容:

第一、从教育对象上看,素质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反对选择性、淘汰性,主张每个学生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

第二,从教育的内容上看,素质教育应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每个学生德、智、体都得到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思想、文化、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从教育方法上看,素质教育应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特征,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倡导创造思维的一种教育。它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受教育者形成各自特色的和谐素质结构为目标。

第四、从教育目的上看,素质教育就是基础性和发展性教育。它要求不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更要提高学生的能力,要培养学生主动发展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时展的要求,也是需要教师下苦功钻研的问题,比如叶圣陶先生讲的:“教是为了不教”。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可以概括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我发展。

二、基本素质的培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就业教育、提高教育,它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任。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毋庸讳言,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在职教领域仍存在相当大的影响。当前,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追求的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学习和深造。培养出来的学生仍是理论型人才居多。当今时代,由于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着我国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的经济建设需要更多高技能型人才。在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必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职业技术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笔者认为可采取下列一些措施。

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在人的所有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党的教育方针亦把德育放要首位。而在不少学校,思想品德往往放在专业教育之后,处于被弱化和淡化,“专业第一”、“一好代三好”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少人认为进校学习就是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谋取就业和发展资本。处于这种背景下的我国社会、思想领域也处于多元化、复杂化的状况,加之青年学生思维活跃,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强,若不加强德育教育,将会铸成学校教育的一大失误。

(1)合作精神教育。现代职业活动是一种群体活动,需要团队精神。促进群体活动的条件是合作。能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2)敬业精神教育。爱岗是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敬业又是爱岗的体现和深化。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和对本质工作的热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动力。

(3)职业道德教育。要教育学生忠于职守,遵纪守法。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是品德素质在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它们都要以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基础。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职责,既可以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开展,也可以利用会议、活动以及一切校园文化进行,可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2、加强劳动技能的培养

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突出劳动技能的培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社会生活必将出现几大转变:一是劳动者工作流动和职业更换频率加快;二是人才市场不再满足于劳动者只有一技之长;三是科学知识将更趋于综合化,传统学科体系及界限将被打破。所有这些,都要求未来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较宽厚的技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换能力。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更应加强劳动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岗位和专业、资格教育结合起来。针对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加强实践环节教育,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校办工厂以及广开就业、实习渠道等,结合专业特点,创造条件加大实际操作的训练力度,让学生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动手能力,一旦走向社会,即能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去。

3、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

一般而言,进入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与进入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其生源的文化基础等某些方面都显得后进些。对其教育除要补上一些文化基础课外,更要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办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职业教育要“培养国外称之为‘关键能力’的一些重要素质,例如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些都是从事现代化大生产的劳动者所具备的素质”。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人才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进入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的学生,基本都是在高考大战中,考分较靠后的群体,有的就是从普通高等教育“独木桥”上挤下来的失利者,已尝到了挫折的滋味。但是,只要不弃不馁,奋发图强,同样能创造出人生的辉煌业绩。因此,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开展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处理人际关系的教育,甚至挫折教育,风险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磨练坚强意志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关键能力”培养,不需要丰厚的物质条件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作前提,只要受到重视,排上议事日程,每个学校都能做得到。

三、为创新者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全球化时代,国家对人才的掊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也应在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方面的培养打好基础。一般认为创新者的基本素质大致为:(1)坚定的信念;(2)坚强的意志;(3)合理的知识结构;(4)强烈的创新意识;(5)良好的心理素质;(6)灵活多变的创新思维;(7)坦诚的合作意识;(8)高度发展的创新实践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瓦德・葛德教授曾提出一种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应包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潜力。人类至少有七种智力:语言符号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每个人都拥有这些智力,但每个人的优势各不相同,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一个人是否聪明。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已的潜能和个性特长,是教育有理想境界。他的这个理论为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升学压力,面向的是未来的就业,学生有较强的专业定向、有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较多的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学校应努力营造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的氛围,为每个人的优势智力的发挥创造条件。诸如,可以成立“业余爱好小组”、“特长训练中心”,开展评选“特色学生”、“操作能手”活动等等,谁也不能断言,职业教育培养不出作家、艺术家、企业家、工程师或其他高级人才。

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也是一种基本素质。会学习就是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能独立的获得知识,并能将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这将使受教育者终生受益。应试教育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常常把学生的思维空间限制在老师的框框内,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缺乏主动性,缺乏创造思维。知识浩如烟海,学无止境,仅仅靠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因此,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发展至关重要,陶行知曾说过:“所谓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他力主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现代教学思想进一步揭示:“教师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习”,即常说的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古往今来,善于学习的人,不是要求老师奉献“黄金”,而是教会他“点金术”。长期以来学生们最感头痛的问题便是方法的问题,对普通高校学生是如此,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是如此,对广大社会青年及成年人亦是如此。达尔文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给学生和大众以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是我们整个社会开发智力应下苦功的地方。

五、在后进学生上多投入精力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使受教育者获取专业知识,就业技能和发展的能力,它不是择优教育,也不是淘汰教育。而现实中老师往往对品学俱佳的学生表现出特别关爱,而对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学生却缺乏耐心和信心甚至瞧不起,致使其与优等生的距离越拉越大。实际上这恰恰是违反素质教育宗旨的。

按照素质教育理论所示,学校是不应该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差生”的。由于人的优势智力各不相同,某方面的“差生”可能恰恰是另一方面的“优生”。因此,我们平常所说的“差生”、“双差生”,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确切的。国外也力求避免“差生”这种带有刺激性的称谓。如美国就把这类学生称为“慢生”或“未能充分发挥潜力者”。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每个人总是要进步的,不过有快有慢罢了。我们不妨把这类称“后进生”更为妥当。

因此,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关爱。唯有如此,才能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得更好,加快发展的步伐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