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医学的基本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其次,中医学有四大特征。5000年以来的中医学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大体上以2300-2400年前左右(战国中前期)为分水岭,之前可称之为原始中医,之后则是传统中医。之所以以此为转折点,是因为传统中医的四个基本特征或者说四大基石在这个阶段形成,直到今天没有太大变化。
第一个特征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理念。商代出现阴阳观念,西周用阴阳来解释自然,同时出现五行观念。春秋时期又出现了五行生克说,及至战国,通过阴阳家和道家的努力,形成较完整的阴阳五行学说。当时这一先进的哲学思想,被医者运用来重新构建和统率整个中医学知识体系,使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二个特征是以经络和脏腑学说为生理基础。经络脏腑学说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尚难知晓,春秋时期的文献里只能看到关于经络和脏腑的零星描述,但战国时期已基本定型。第三个特征是以“望闻问切”为基本诊断手段,以“虚实寒热”等一整套病症概念为基本诊断标准。从现有资料看,它们也应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第四个特征是以动植矿物为基本药物,加之以针灸、正骨、按摩和养生等基本治疗手段。这些药物和治疗方法多有长久的历史渊源,但在这一时期则有了相当显著的发展,并且与以上三个特征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总的来说,此后2000多年来中医学虽然仍在不断发展,但是以上四个特征一脉相承,直到当下也仍然处于战国时期确立的框架内。
再次,传统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要有所区别。
讨论中医药发展,不能不关注中医上述四大基石。传统中医学的四大基石中最容易为现代科学证明和利用,并且能较快见到成效的,是治疗手段——药物、针灸、正骨以及各种养生术。这方面出成果的希望非常大,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最典型的事例。这在传统中医学中属于技术的、形而下的层面,却是当前应该首先着力的地方。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与之类似。中医学的虚实寒热和经络脏腑学说,进入到相对理论化和形而上的层面,在中医学理论中是自洽的,用于治疗实践也往往有效,可是多数现代科学还没法很好解释和说明。然而中医的魅力恰恰就在于此。中医学作为人类医学知识和文化多样性的特殊构成之一,这个层次的东西是非常宝贵的,应该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用现代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甚至量子理论等来研究它,应该大有可为,甚至可能有一些原创理论出现。中医学的最高层面是其根本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不可否认即使在今天它也包含有合理因素,如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天人相应思维等。但阴阳五行说建立在原始思维的基础上,按照象征律的逻辑,把万事万物按照阴阳五行分门别类加以安置,比如以五行配五方、五季、五色、五脏以及天干地支等等,然后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等来推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固然有自己的逻辑和推理,但是这样一种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定位和描述无疑是很荒唐的。建立在传统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古代方技巫术,如算命、堪舆、占星望气等全都被证伪和否定了,唯一还没被推翻的就是中医学领域。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理念去重新解释和发展中医学,形成新的中医学理论体系。阴阳五行说的合理因素应该继承,但其中的糟粕必须摒弃。中医学如果还停留在阴阳五行说的水平上,要实现现代化将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 证素; 证素辨证; 实验指标
证素辨证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文锋教授近年来创立的一种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1,2],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揭示出了辨证思维的原理和内在规律,符合临床辨证时的实际,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性,是对中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辨证新体系。现将证素及证素辨证的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1 证素概念的研究
朱文锋等[1,2]提出,“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是辨证的关键,是建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统一体系的基础。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的辨识而确定的病位和病性,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黄碧群等[3,4]认为“证素”是对病变本质所作的判断,而不是现象。因此,证素不是指症状、体征等病理表现——证候。证素是具体、基本的诊断单元,还不等于完整的证名诊断。
2 证素特征、证素确定原则的研究
朱文锋等提出,中医辨证体系中所称的“证素”,具有如下基本特征:证素是根据证候而辨识的病变本质;证素主要指辨证所确定的病位和病性;证素的内容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而确定的;证素是构成证名的要素;病性证素是对正邪相争的本质概括;证素为具体诊断单元而非分类纲领;证素有一定的组合规则;某些证素间可有重叠涵盖关系[5]。朱文锋等认为,要根据证素的特征而确定证素,证素设定要满足临床辨证的实际需要,证素应当体现“精”“要”,不宜过细,证素的确定应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证素的特征及相互间的重叠涵盖关系,所有证素都必须符合脏象、病因、病机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尊重中医辨证的内在规律与特点,符合建立辨证统一体系的要求[6]。
3 证素及证素辨证具体内容的研究
朱文锋等[7~9]对古今医家所提出的约120项具体证素概念进行分析辨别,筛选出50项共性证素,即:病位证素19项:心、神[脑]、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胞宫、胸膈[上焦]、下焦[少腹]、表、半表半里、经络、肌肤[皮肤、肌肉]、筋骨[关节]。病性证素31项:(外)风、寒、暑、湿、(外)燥、火[热]、痰、饮、水停、虫积、食积、脓、气滞、气闭、血瘀、血热、血寒、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虚、阴虚、亡阴、阳虚、亡阳、精[髓]亏、津(液)伤、阳浮、阳亢、动[内]风。朱文锋提出,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由证素组合为证名,这就是新的“证素辨证”体系。证素辨证体系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约800个临床信息的规范、量化;50项证素的规范、基本特征、判别和组合规律;由证素组合成的约150个常见证的诊断标准及判别方法;疾病中证素的分布规律、演变规律。其中最关键的是对症状与证素之间的计量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即明确每一症状在不同证素中的贡献度[10]。
4 贝叶斯网络在证素辨证体系中的应用的研究
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是用于不确定性推理,带有概率注释的有向无环图模型。它可根据先验知识和现有的统计数据,用概率的方法对未知事件进行预测。朱文锋等[11~13]采用经验建模与计算建模相结合,将贝叶斯网络用于中医辨证诊断数据中症状与证素间隶属关系、证素之间组合关系的研究,运算结果表明其与中医专家经验有很高的吻合性,中医辨证贝叶斯网络能计算出症状-证素-证名之间的量化关系,为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量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统计数据。认为若能将证素辨证贝叶斯网络的人工建模与计算机建模相结合,综合先验信息和后验信息,并反复交叉而使之不断完善,则可提高其应用的准确性。
5 证素辨证体系的特点和优势的研究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但中医辨证的普遍规律、思维认识特点还未被深刻揭示,其科学内涵尚未得以凸现和规范。吕翠田[14]认为证素与证素辨证的提出,是对中医辨证思想的升华,对辨证体系的提炼、总结,是奠定中医学研究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础。朱文锋、吕翠田等研究后发现,证素辨证体系具有诸多特点和优势。证素辨证体系所确立的辨证思维模式,揭示了辨证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学习时便于理解,临床时容易掌握,既有规律可循,又能体现中医辨证的圆机活法,并能克服辨病分型、以证套症的弊端,从而使辨证准确。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抓住了辨证的关键。只要把握50项左右证素的基本特征和组合规律, 便抓住了辨证的核心和本质。认为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具有继承性、整体性,整合、包容、涵盖了以往诸种辨证方法的实质内容,能灵活地辨别处理各种临床证候,克服了以往古今诸法混用、概念欠确切、内容不完整,甚至相互矛盾、错杂的弊端[1,10,14]。
6 证素与实验指标的相关性的研究
证素辨证提出以后,不少学者进行了证素与实验指标的相关性的研究。杨丽蓉等[15]探讨了中医证素与血液、肾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尿素氮与寒、饮显著负相关;肌酐与饮显著正相关,与气虚、亡脱显著负相关;尿酸与肝、血瘀、阴虚、阳亢、胃、肺、少腹、气逆显著负相关,与气滞、气虚、血虚、肠非常显著负相关;尿素氮与肌酐比值与热、阴虚、阳亢显著负相关。认为中医证素与肾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肾功能检查可以为证素诊断提供参考。甘慧娟等[16]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发现阴虚病理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实热病理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呈负相关。张少崇等[17]的研究显示气虚与血虚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气虚、血虚与红细胞、血红蛋白值之间均存在着相关性。
7 结语
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可提高辨证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重复性,能明显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对科研和教学亦有直接指导意义。在证素与证素辨证的研究中,要运用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等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增强中医辨证理论与其他科学的交融,为其他学科的介入提供契合点,将属于思维科学、非线性科学的中医辨证,将比较模糊、不易被人接受的中医辨证原理,用复杂理论、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数学技术、数字量化来表达,构建客观化、信息化技术支撑平台,使证素辨证具有明确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系统。在证素与证素辨证的研究中,还要注意和临床结合、和具体的疾病相结合,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证素予以确定,建立具体疾病的证素辨证,增强证素辨证的实用性。由于证素辨证是一种辨证新体系,在继续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强宣传,让广大临床医生了解和接受,使这种科学的辨证新体系在临床上能得到广泛运用,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38.
[2] 海 霞.朱文锋教授谈证素辨证新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4-01-05(5).
[3] 黄碧群,朱镇华.证素等概念的辨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5):273.
[4] 黄碧群,朱镇华.“证素”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中医研究,2005,18(6):6.
[5] 朱文锋,张华敏.“证素”的基本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 (1):17.
[6] 朱文锋,甘慧娟.证素内容的辨析[J].中医药导报,2005,11 (1):11.
[7] 朱文锋,李灿东,甘慧娟.病位证素的特征[J].福建中医药,2005,36(4):1.
[8] 朱文锋,黄碧群,陈新宇.病性证素辨别的意义与方法[J].中医药学刊,2006,24(2):204.
[9] 朱文锋,晏峻峰.证素辨证新体系的内容及科学意义[J].医学与哲学,2005,26(1):69.
[10] 朱文锋.构建“证素辨证”新体系的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35.
[11] 朱文锋,晏峻峰,黄碧群.贝叶斯网络在证素辨证体系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6):567.
[12] 朱文锋,朱咏华,黄碧群.采用贝叶斯网络运算进行中医辨证的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6):449.
[13] 朱咏华,朱文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中医辨证系统[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3(4):123.
[14] 吕翠田.对“证素辨证体系”的认识和思考[J].中医杂志,2005,46(9):652.
[15] 杨丽蓉,李灿东,林端宜.中医证素与肾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8):1473.
从学术演变的历史看,中医学术流派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学派、成熟学派和现代学派。
1 早期学派
《汉书·艺文志》列方技为医经、经方、房中和神仙四家。“神仙家”为迎合秦汉帝室向往长生的欲望而繁荣,《汉志》载录《宓戏杂子道》等十家共205卷,按其“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4]1 780的意旨,实在与我们理解的医学距离甚远。“房中家”亦不同于今天的“性医学”,倒是与后世在贵族宦门中秘传的“房中术”有更多牵连。因此,《汉志》方技四家只有医经和经方算是医学。“医经”一派“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4]1 776,显然更关注医学的基础,而“经方”一派则径言“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4]1 778,于临床有更大的激情,两派各擅其能,又皆有所短,已是中医学术流派的雏形。需要注意的是,被后世奉为不刊之典的《黄帝内经》不过是“医经”之一,自然还不具有后来的权威。随着时光流转,医学的格局发生变化。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不曾直接提及《汉志》中的任何一家,可见文献的散佚相当严重。张仲景曾“撰用”的《素问》、《九卷》,经过《甲乙经》、《脉经》的征引以及皇甫谧对其与《黄帝内经》关系的明确肯定,大约在魏晋之际成为了医经派的旗帜。此后,南朝全元起作《素问训解》,隋代杨上善作《黄帝内经太素》、唐代王冰作《黄帝内经素问注》,医经派沿着《黄帝内经》的脉络在充实、提高和趋向精致。
经方与医经不同,与临床直接相关的特点决定着它更具有活力,也注定会更加繁荣。《隋书·经籍志》载医书“二百五十六部,合四千五百一十卷”[5],其中以“方”为名的约70多种,经方派的繁荣可由此得知,至于2 600卷之巨的《四海类聚方》,更是经方派的盛举。东晋葛洪是大学问家,曾在《抱朴子》中表示过对医学的不屑,却编撰了《肘后百一方》,该书经梁代陶弘景补阙而传于今,即《肘后备急方》。葛洪萃集医方,但为救急,因此不讲太多的医学原理,自当是经方一派。孙思邈、王焘多有引用的姚僧垣《集验方》、陈延之《小品方》等,亦不越此范畴。南北朝的分裂导致了医学的隔阂,现实的需要却催促着医学的进步。方、药、法、术的不断积累,以及人们对理论的研究和传承,医经与经方在相通而又不同的层面上绵延着彼此的执着,当时的中医临床是一种异彩纷呈的景象。
唐代的统一与初唐至盛唐的百年繁荣,为中国医学的总结、归纳、提高提供了条件。《千金方》和《外台秘要》不仅是唐代医学的双璧联珠,而且有着相似的特点,即将“方”、“法”统摄于相应的理论之下,其中《备急千金要方》表现得尤为典型。与《肘后备急方》和只能从前代文献中略窥鳞爪的《集验方》等相比,《备急千金要方》以论统方,先论后方,方必据理,理以方明,表现出医经与经方融合的迹象。如果说隋唐以前数百年的医学还是在相对的艰难中前进的话,初唐至唐代的繁荣与稳定,不仅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也为学术的总结提供了直接的可能性。孙思邈是善能综合的大家,于医学有着极大的热情,并在似乎无意之间开创了医经与经方两派互融互通的风气。如果确认《汉志》四家是学派的概念,那么这种学派传承到了唐代则出现了融汇的迹象。这种融汇是医学长期厚重积累的要求,医学到了唐代已不能满足于学派在临床与理论之间进行选择。医学是一个从理论到临床的综合体系,学术学派则同样应该是一个由理论和临床构成的小体系,偏重临床或偏重理论,反映着医学的相对幼稚与贫弱。因此,从《汉志》四家到隋唐时期,中医的学派只能算是早期学派,而《千金方》、《外台秘要》等综合性医著的出现,为宋元及宋元以后成熟学派的蜂起创造了条件。
2 成熟学派
宋辽金元是一个动荡多戕的时代。宋与辽、金、蒙古的复杂关系,不仅导致战乱频仍,而且将中国带入又一个南北朝的噩梦。战乱与和平的交错,人们不能不有更多思考,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步入了一个相对活跃的时代。北宋时期,医学积累已相当丰厚,学科分化也已基本完成,临床手段更加趋于多样,加之印刷术为医学文献提供了传播条件,医家们可以不再重复孙思邈“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惆怅,于是便将更多的关注从寻找方法转向思考问题。以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的理解发挥为契机,成无己、庞安时、刘河间、张元素各名其家,由刘河间而荆山浮屠、张子和,由张元素而李东垣、王好古,再由荆山浮屠而罗知悌而朱丹溪,由李东垣而罗天益,学派在绵延中嬗变,医学在学说的繁荣中进步。“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6],宋元医家不再重复当年医经与经方的理论与临床之争,而是在临床特色的基础上探讨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发挥临床特色。他们所争执的非如医经和经方那样是两个层面的内容,而是在同一个层面展开真正的争鸣,刘完素与张元素、李东垣与张子和,都能综合理论与临床而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素问玄机原病式》、《医学启源》、《脾胃论》、《儒门事亲》虽各有侧重,却都能综合理论与临床,将理法方药贯串为一个整体。将宋元时期的学派称为“成熟学派”,依据也在于此。成熟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术的成熟与丰满,推动着中医学术的不断创新。
学术流派表现为动态的过程。温病学派兴起于清代的江浙地区,而其萌芽则在金代的河北河间,其间经历了蜿蜒曲折的学术传承,才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学术传承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学术的嬗变。刘河间力倡火热病机,强调五气化火和五志化火,其着眼点在于火热邪气为患。张子和承袭了刘河间对邪气的关注,将攻邪论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对火热似乎缺少了刘河间那样的激情。在张子和眼中,邪气是可寒可热的,未必都是曾引得刘河间高度紧张的火邪与温热。到了朱丹溪,火热仍被关注,但更多的火热来自人身的相火。刘河间力倡火热病机,所以要寒凉,张子和紧盯邪气为患,所以要攻邪,而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要滋阴,中医在厚重的历史积累上进入了一个花团锦簇的时代。
学派产生的根结在于见解不同,不同的见解必当引起争鸣,学派间的争鸣既是一种现象,也是学派乃至整个中医学术发展的动力。张子和为力证攻邪法的正确,对《内经》以下的相关理论不仅烂熟于心,且能融会贯通而出新说。朱丹溪为力证《和剂局方》之误人,驰骋于理学和医学两界而能进退裕如,虽然其将医学与理学挂钩显得有些勉强,但却着实为理论创新找到了一种方法。
3 现代学派
中医学术至近代而一大变。西医的传入与发展不能不对中医产生影响,于是中医学术的整体价值更为人所关注。中西汇通学派应运而生,有关中国医学的种种思潮纷纷涌现,民国时期废止中医的企图更使得中西医论争趋于白热化。“中西医汇通”只是轮廓而言,其中各家持论多有不同,实质性的学派活跃在“中西医汇通”的大潮流之中。但是,历史上的学术流派并没有消亡,也不可能消亡,即使显性的学派传承关系隐没不现,但学术本身并不因此而真正消歇,学派学说以相对隐性的形式绵延,并发生着实质性的影响,如《验方新编》的问世归于“经方”的遗风,似乎未尝不可。在当代中医学术领域,广泛使用的“补中益气汤”时时传达着“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7]的信息,而六味地黄丸较之金匮肾气丸更高的使用几率,也使得“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更容易为人接受。今天,不仅由于中西医并存而出现了“经典派”、“现代派”和“结合派”[8]这样的轮廓性学派,当代名老专家基于传统而融会古今的学术,正在通过师承或私淑形成新的学派传承关系,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的传布,形成新的实质性学派。当代学派具有传统学派的基本特征,其特色性的经验、观点、思想反映着现代条件下中医学术的创新与进步。
据此,中医学术流派可以分为“早期学派”、“成熟学派”和“现代学派”三种。早期学派主要完成了中医学术的渐进式积累,如药物的发现、方剂的创制、疗法的丰富、一般性理论的归纳梳理以及主要学科的分化。宋元医家在前述过程基本完成、医学需要新的质变式的发展的情况下,在传统的框架中开始了争鸣式的学术探讨,并通过著述传布思想,通过授学培养传人,以学说、医著、医家和传承关系构成成熟的学术流派。宋元学派较之早期学派要成熟得多,清晰得多,对现代中医学术的影响也深远和深刻得多,因而可称为成熟学派。近代以后,由于西医传入的影响,中医学术发生了较之此前要激烈许多的变化,传统的学派在绵延,新学派在现当代社会思想文化与科技条件下产生,立足中医传统而融会现代科技,成为现代中医学派形成并发生影响的新特点。名老中医的特色经验、观点、思想既来自传统,又有所创新,并通过某种更可靠的方式绵延,形成新的学派。“学术流派的形成和涌现是激活理论创新的源头,学术个性的弘扬是形成理论建树、造就大师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学术繁荣的时代需求”[9]。因此,研究中医学术流派,对促进现代条件下的中医学术进步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8.
[2]张仲景. 伤寒论[M]. 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55:2.
[3]张子和. 儒门事亲[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5.
[4]班固. 汉书[M]. 上海:中华书局,1962.
[5]魏徵. 隋书[M]. 上海:中华书局,1973:1 050.
[6]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M]. 上海:中华书局,1997:1 329.
引 言: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医学作为一门实践行极强的学科,其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使其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以至于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中医教学过程中,极易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无大纲,课时少内容多
自我国各类医学院校开设中医学 至今,其教材不断更新,主要包括人卫版的《中医学》(1版、2版)、《中医护理学》、《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等,一直为我国中医教学的首选教材在教学中所普及应用。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各院校所采用的教学大纲均为教师自行制定,各类院校的中医教学尚无统一配套的大纲,这使得中医教学具有着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1]。加之部分院校中对于中医学重视度不足,学生将大部分精力均放在西医的学习上,使得其对于中医的学医完全是为了完成规定的学分而学习。
我国目前在各类院校中,对于中医课时的安排也各不相同,多为60多学时,少为30多学时,根本不够中医学教学需要,因此在制定大纲时,只能选取部分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因此使得中医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1.2教学模式老套
中医在传统传承中主要采用口传身教的师承模式进行发展,当将其作为学科在学校中进行公开授课时,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的缘故,仅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讲到底、每堂课以教学新课、复习旧课、规格重点、主抓难点为教学模式[2],虽然偶尔也会运用其他教学模式,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其收效欠佳。加之中医是一门理论抽象、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其病史的收集需要通过四诊来完成,其中又以问诊为最为关键,但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实践机会较少,极难对其有着较深的体会。
1.3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由于西医专业的学生在对现代医学进行学习的时,具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其学习目的性较强,因此能够认真学习。而中医由于内容抽象、临床效果见效较慢等因素,加之教师大纲安排不合理,使得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仅以应付考试的心态进行学习,对于所学到的知识不求甚解,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对策
2.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
在临床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白学习中医是社会卫生保障的需求也是个人就业的需要,将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作为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增加病例分析等内容,改变传统教与学相分离的现象。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实物变化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则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3],而中医教学中学生的“学”即为内因,而外因则是“教”,因此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4]。
2.2确定教学内容
教材作为培养人才的知识载体,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等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医学教材的建设是保障中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教材的安排与制定时,应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将可让学生自学、选学的内容与基本教学内容分清,将重点和需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突出。教师在对于教学安排时,应抓住中医理论的基本特征,根据学生专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认真编排教学大纲,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精髓与特色,使学生能够认识的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并对其能够深入的理解。
同时教师也要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课时,以教材为蓝本,认真总结和借鉴过往的教学经验,深入了解教材内容,能够自主将教学内容重新按照逻辑思维进行合理调整,为学生带来更加易于学习的教学内容。
2.3创造良好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件环境两个部分,软环境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们对于教学的需求情况,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对课程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批评或者鼓励,建立学生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其学习热情。
2.4因材施教
由于各院校学生基础不同、其对于教学需求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中医抽象的理论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使学生易学、易懂。同时在向学生讲解中医理论和基本技能时,要突出中医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到中医在临床治疗时所特有的优势地位,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5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教学的重要辅助技术,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目前已经在广大院校普及推广。对于中医教学来讲,由于传统的板书和口述表述形式缺乏直观性,而实践课又明显不足,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则能够实现直观教学的目的,其通过模拟真实的环境,使得学生感同身受,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对于中医抽象的理论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增加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结束语:
虽然中医教学中尚有许多的问题和困境,其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共同努力,通过深入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等方式,提高中医学的教学质量,为临床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莉萍.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51-53.
some thought on tcm development
guo yong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06)
abstract: medical practice is guided by tcm theory,and the staff engaged on that is tcm talents.tcm is of social science,though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more of natural science,absolutely not “pseudoscience”.the living environment changes,tcm needs to fit for social development in progress,and the tcm change must be creative.
key words:tcm;development;creation
近日阅读了刘力红教授的著作《思考中医》,并有幸聆听了刘教授的讲座,独自静思,对刘教授的观点及中医现状感触良多,对中医的发展有所想法。
1 正确认识中医
我认为所谓“中医”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医疗实践活动,而从事这个过程的人员才是中医人,可见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目前社会上部分机构和个人,为了某些目的,打着中医的招牌,掩人耳目,缺乏系统的、正确的中医理论的依据,参与医疗和科研活动,这类单位和个人其实不是中医,只是“伪中医”。
中医的理论是不是“严重落后的”?“是伪科学”?“要求废除中医”?那如何评价中医理论是所谓的“超前的”还是“落后的”?个人认为必须要以历史发展的观点来评价,“物质决定意识”这是更古不变的哲学真理,世界上应该不存在超时代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定会进一步加深。
《辞海》对科学的注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故科学存在相对性,科学的基本特征是可以重复的,可以用数字语言来表达,而中医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更多的倾向于自然科学的,绝对不是“伪科学” !
2 中医需要与时俱进
近期经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中医不行”“取缔中医……”这种现象值得深思,目前中医在医疗服务中所占的比例,从古代的主体到现代的20%左右,其服务功能明显下降。我国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种医疗体制并存,但多数领域的医疗水平(包括疾病的防治能力,国民体质及平均寿命等)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且只采用西医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没有优势。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中医的一部分功能已经被现代医学所替代,另一方面是“伪中医”在作梗。负责任的说,中医是有疗效的,只是随着时空的变化,很多老的内容不适应了,与现代医学的发展比较相对落后了,目前的中医学理论大多是几千年、几百年前的,中医理论萌芽、发展、成熟的存在环境与今天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1)对象改变。古代中国人平均寿命50岁左右,农业社会中生存,农耕体力活动为主,生活节奏慢,饮食结构简单、自然,生活相对规律,仅以中医作为单一治疗方法;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达到70~80岁,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中生存,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结构复杂,生活缺乏规律者较多,以西医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2)药材改变。古代的中药绝大多数为野外自然生长,污染少;现在中药人工培育为多,很多遭到工业污染,许多药材已经无条件使用(例如:虎骨、犀角等)。(3)疾病谱改变。古代中医面对的患者各种疾病均可见,“伤寒”、“温病”多见;现在面对的患者以代谢病、慢性病、老年病多见。(4)需求改变。古代的求医者多有“听天由命”的想法,信息来源单一,信赖医生,现在的多数患者,不单单治疗疾病,对预防保健、改善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信息来源广泛,医生信赖度相对降低,循证医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既然中医的生存环境变了,中医不变怎么能适应!
3 中医需要创新
中医的理论是不是“严重落后的”?“是伪科学”?“要求废除中医”?那如何评价中医理论是所谓的“超前的”还是“落后的”?个人认为必须要以历史发展的观点来评价,“物质决定意识”这是更古不变的哲学真理,世界上应该不存在超时代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定会进一步加深。
《辞海》对科学的注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故科学存在相对性,科学的基本特征是可以重复的,可以用数字语言来表达,而中医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更多的倾向于自然科学的,绝对不是“伪科学”!
2中医需要与时俱进
近期经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中医不行”“取缔中医……”这种现象值得深思,目前中医在医疗服务中所占的比例,从古代的主体到现代的20%左右,其服务功能明显下降。我国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种医疗体制并存,但多数领域的医疗水平(包括疾病的防治能力,国民体质及平均寿命等)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且只采用西医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没有优势。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中医的一部分功能已经被现代医学所替代,另一方面是“伪中医”在作梗。负责任的说,中医是有疗效的,只是随着时空的变化,很多老的内容不适应了,与现代医学的发展比较相对落后了,目前的中医学理论大多是几千年、几百年前的,中医理论萌芽、发展、成熟的存在环境与今天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1)对象改变。古代中国人平均寿命50岁左右,农业社会中生存,农耕体力活动为主,生活节奏慢,饮食结构简单、自然,生活相对规律,仅以中医作为单一治疗方法;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达到70~80岁,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中生存,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结构复杂,生活缺乏规律者较多,以西医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2)药材改变。古代的中药绝大多数为野外自然生长,污染少;现在中药人工培育为多,很多遭到工业污染,许多药材已经无条件使用(例如:虎骨、犀角等)。(3)疾病谱改变。古代中医面对的患者各种疾病均可见,“伤寒”、“温病”多见;现在面对的患者以代谢病、慢性病、老年病多见。(4)需求改变。古代的求医者多有“听天由命”的想法,信息来源单一,信赖医生,现在的多数患者,不单单治疗疾病,对预防保健、改善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信息来源广泛,医生信赖度相对降低,循证医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既然中医的生存环境变了,中医不变怎么能适应!
3中医需要创新
学科的灵魂是理论,没有理论的创新,学科的生命力也就会终止,中医理论必须创新。其实古时的中医医家就有人提出“古方不能尽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的道理,“变则通,通则久”中医的现状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境地。不然他的服务功能只会越来越低,最终被时代进步的大潮淹没。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将适合于卫生学校的中医学内容分为三大板块进行教学。
1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
将中医学分为基础学科、临床应用及实践技能三大板块,见图1。
图1中医学三大板块划分
2实施方法
编写教材时,针对不同专业造当增减、编排不同板块内容,合理分配三大板块教学内容和学时。卫生学校中,主要是药剂、护理和卫生保健专业必修中医学,但无论何种专业,基础部分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能使学生树立中医整体观念,形成辨证论治思维方式。
2.1药剂专业
本专业的重点是药,三大板块中以基础学科部分作为重点突破部分,可适当扩展方药学习。第二、三板块可用较少学时稍加注讲,不必深入具体的病证或穴位等内容。结合生药鉴定学重点,讲述药物配伍(包括十八反、十九畏)及药物的性味、功效、应用注意事项,使学生对常用药、重点药不仅有性状、颜色等的直观认知,还能使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有益于临床应用。如“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因细辛的毒性而对其用量加以限制;十枣汤中“遂、戟、芫花”的服用方法应以“十枚肥枣煎汤去渣泡服”;桂枝汤要煎汤取汁适寒温”服,以“啜热稀粥温覆,遍身滢滢汗出即止”,不可过服等。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体会中药使用的精妙之处和古人的良苦用心。
2.2护理专业
因为服务方式和对象不同,护理专业的重点是第一、三板块。第一板块中的方药可以从简,但应突出药物的煎服方法,如药物的先下、后下、包煎、煎煮时间长短和服药时间等,具体药物的性味、功效归入附录中作为了解内容。而第三板块则是学习重点。应将推拿、拔罐、刮痧操作方法作为重点突破部分,可适当增加课时,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二板块的临床处方用药可从略。
2.3社区保健专业
该专业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的医士,他们使用中医基本技能最多,中医学在该专业的课时量最多。教学时,在以第一、二板块并重的同时,适当加大第二板块课时量,使学生能够正确诊治常见病及多发病。但不可面面俱到,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3注意事项
3.1重视引入教育
卫生学校新生正处于从普通教育转变为专业教育的过渡阶段,中医学教学应重视引入教育,让学生明确中医学的地位及优势,树立学好中医学的信心,培养学习兴趣。
3.1.2中医学特点 我国传统医学基本符合新世纪“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要求。中医理论体系,既包含有文化社会因素,又包含有自然科学因素;既反映了人体五脏之间不可分割的复杂关系,又反映了人体内“藏”与自然万物外“象”的对应关系。中医学体现了综合、全息的“象”思维特征,藏象、脉象、证象反映了生理功能和病理(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人体与自然生态各种信息的总合。因此,可以说中医学是一门顺应自然环境的大生态医学。
中医学强调自我调节,发掘人体正气潜能。在治疗疾病方面,不是单纯针对组织结构病变采用以清除组织病灶、抑制致病菌毒为基本特征的对抗性治疗,而是建立了一套针对人体无形的功能关系的自组织、自调节的治疗系统及功能动态平衡调节模式,以五脏间的功能调节为主引发到机体的形体组织官窍,达到整体“阴平阳秘”状态。
3.1.2学习方法 非中医专业的中医教育主要是加强学生中医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使其从根本上把捱中医学精髓,掌握以藏象、经络、气血津液为核心的生理与病理,以五运六气,太过、不及为主的病因与预防,以四诊八纲、八法、辨证施治为中心的诊法与治则,以及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药物理论等,引导他们步入中医大门。中医理论的形成具有源于生活的特点,如生活中“水能灭火”’中医五行相克中就有“水克火”一说。学生在以往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逐步形成了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因此,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通过中医学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学生知识,将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医理论。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能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获取新知识,培养积极向上、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和发展的健康个性,能独立吸取人类科学文化领域的各种精神财富,对多元文化善于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并具有终身学习意识。
3.2突破难点,熟记重点
3.2.1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灵魂,立法方药莫不以此为基础。阴阳是古人思辨哲学的起始,是以“日光的向背”为其原始含义,而后扩大到整个认识领域,用来对自然界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教学中可结合矛盾学说和辩证统一思想加以阐释思辨哲学。如果没有以上的启入点,仅以“一般的,以明亮的、上升的……为阳;以阴暗的、下降的……为阴”来解释阴阳概念,学生将无法深刻理解阴阳依存、转变的微妙关系,机械死板地记忆会为以后的学习设置巨大障碍,造成理论和实践相脱离。
3.2.2五行学说 在现行教材中五行学说被归为自学内容,笔者认为不妥。在调理脏腑关系及指导用药甚至以情志相胜法治疗心理疾病都涉及此。教学中只需寥寥几笔“木燃烧是火,火化为灰焊是土,土里藏金,金炼化为水,水能滋养树木”,就能将五行相生的关系解释清楚,记忆时则简化为“木火土金水”,相克则记忆“木土水火金”,解释以“植树造林防水土流失、水来土掩……”等。临床应将五行相克原理,使用情志相胜法治疗心理疾病推而广之。古籍中有很多范例,如“范进中举”中喜伤心后以恐胜喜法治疗等。
中图分类号:R2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4-0010-03
1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中医现代化进程中,深刻理解中医思维方式是关键,而中医意象思维是最为独特的中医思维方式。中医意象思维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从中国传统思维入手,厘清中医意象思维发生发展的脉络,对于中医现代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学术价值与迫切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从来都不应仅仅局限在医学的范畴之内,而应将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思维方式的演变共同纳入研究范围[1]。
中国哲学往往使用形象性的符号与概念及直觉类比的方式来认识和表达对象世界的意义,形成了最具代表意义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思维、直觉思维,变易思维,借此基础,中医发展出意象思维,它包含着医家基于传统思维方式对人体生理、病理、病因和病机等认识[2]。
1.1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整体思维 “天人合一”是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相类似、相通并且统一。《易传》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整体思维的初期表现。
儒家在确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上,充分体现了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倾向,孔子把“仁”当作一个整体的道德目标与原则,并长期坚持不懈的追求与实践。比如,“予欲无言”,“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孔子这里就是以天象告诫人们的行为要依循天道。再比如,“苟志于仁,无恶也”(《论语•里仁》),体现出儒家的思维是以“仁”为本的整体性的统一。
道家在确立宇宙的本源与自然运动变化规律上更清晰现出“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倾向,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代表作《老子》中就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也是认为天地人本身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局部与细节无不体现着整体,比如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甚至在“蝼蚁”、“秭稗”等。
1.2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直觉思维 中国古代人在认识事物时,既不执着于语言概念与判断,更不完全依赖于西方人崇尚的逻辑推理,而是采用“心悟”“顿悟”的直觉思维。
儒家哲学主要探讨的领域为人的道德及其境界,儒家提出了一种认知方式:反观。思孟学派就提出了“反身而诚”的思维方式。想要认知“诚”这个“天之道”,不能从外在世界入手,必须从认识外在世界的主体――自我入手去体认“诚”;再有,荀子也提出了“虚壹而静”的静观认知方式,静观就是保持内心的清静虚明的认识方法,这是获得灵感直觉的保障,即在认识过程中去除杂念,保持专心致志的心理状态,这样就能使心灵处于清明状态,从而映出天道。
道家主张体认大道,那么,老子认为应如何去认识“道”呢?他认为,人们须经过“涤除玄览”(《老子》第10章)的方法,即只有清除杂念,反观内照,让心灵虚空,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而如何“涤除玄览”呢?就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12章》)。
庄子认为,只要保持虚静空明状态,就能反映万物,而这种静明的直觉叫做“心斋”。庄子还提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认为头脑的意识范围是有限的,要认知大道、与道合一需“心斋”“坐忘”,通过此直觉思维方式而臻于大道。
1.3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变易思维 中国古人观察世界的习惯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动态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传统的变易思维方式。所谓变易思维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考察一切事物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各个学派的哲学家们都把宇宙看成变动不止的过程,孔子就曾说过:“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他把自然界的变化看成是一个如江河之水流动的连续过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而《易传》更是明确的把宇宙规定为一个运动变化的大过程。《周易•系辞传》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认为变性是宇宙的本质,天地万物都随时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
道家的创始者老子也认为,“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其内部总是包含着阴阳对立的两种势力,正是这两种对立力量的推动,产生了万事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老子还提出“反者道之动”的观点,说明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是其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BT(3+1]2 中医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生命上的推演[BT)]
在古代,东西方的哲学家,都倾向于借助形象的比喻来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用“象征”的方法表达人生宇宙的根本原理,比如老子以“婴儿”来比喻道的境界,《易•系辞》也说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立象以尽意”“托象以明义”,不仅把“阴阳”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体,而且把阴阳当成描述、解释宇宙生命一切现象的模型方法[3]。
那么,为什么古老的类比、象征的方法,在中国演变成了中医意象思维,完好地保留了古老的形象思维?是因为传统哲学中的思维方式渗透到中医里去观察生命现象与疾病现象,其认知结果自然产生,使中医意象思维成为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其核心概念“气”、“阴阳”只能用“心悟”来把握,而无法用逻辑分析来推理证明,其相关的重要概念例如:五行、气血、脏腑、经络、三焦等概念等都是意象概念。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整套与西医学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象思维,包括意象思维、应象思维、法象思维和表象思维[4]。
整体观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等所有的领域中。其中,《内经》正是以天地人三才为经,五行为纬,论述天、地、人诸事物的类属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藏象、脉象、舌象、神之象等理论学说并长期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以“象思维”为核心,利用图像,构建理论框架,展现治法精妙[5]。
取象比类的中医意象思维体现了直觉体悟的认知方法。由取象比类所建立的脏象、经络学说主要是通过直觉体悟感知的。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说明不是由实证方法得出的,其中,望闻问切四诊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脏器经络的功能性变化之“象”的感知,把握疾病发生病因、病变机理。
中医用于类比之“象”是动态、变易之象,中医用变易思维说明人体生命运动变化过程。比如,《素问•玉版论要》说:“道之至数……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中医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治过程中,大量运用了变易思维的原则,使主观认识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变易过程。
随着世界整体医学观和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世界新技术成就、医学社会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等会在未来的医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医要现代化,必须时刻注意把相关域外学科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并能做到较好的融合[6]。中医学的发展不在抛弃其中国哲学的内核以及建立在此内核之上的取象比类而走向现代自然科学,而在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更加精致化[7]。中医意象思维正是以根源于统一整体的、直觉感悟的及动态变易的传统思维方式,以类比、象征的方法为中介,同时以“意”为灵机,把握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其往往倾向于对生命现象、疾病现象、诊治、养生进行整体、动态的思考,重视心智的悟解,忽略逻辑的推理,是中医最为独特也是最具学术探讨价值的思维方式之一;而开展中医思维方法的研究,以继承、移植、创新为指导,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方法论体系,是中医学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关键[8]。
参考文献:
[1]王乐,谢晴宇,孟庆刚.中国古代哲学影响下的中医思维方式[C].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临床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46~49.
[2]曹美莹,王 东.略论“医者,意也”[J].光明中医,2001,16(4):13~15.
[3]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6.
[4]吕爱平.论应象思维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8):1573~1574.
[5]聂伟.小议取类比象思维方法在认识重要功效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28.
[6]刘亮.“现代中医”――中医现代化的实现者[J].医学与哲学,2007,28(10):61.
一、提出问题与分析
据报告显示2011年的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进入关键且快速发展阶段,不可置否,城市建设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然而在这样迅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中也频频出现了很多问题。像是以“功能分区”为主旨的城市规划和管理造成了城市功能之间的割裂,各功能分区之间界限明显,功能单一,造成城市内的职住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均;还有,就是最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新城建设运动,新城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不考虑老城与新城之间的关系,致使功能配置重复,造成新旧两城恶性竞争的局面;此外,城市建设者盲目的求大、求新、求气派,根本不去考虑城市承载力及其城市的负荷能力,最终造成城市广场无人,城市的基础设施闲置等不良的状况。
城市中出现这种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管理者或者城市设计师对于城市思考出现了问题,他们没有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和系统来看待,解决城市问题的方式依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西医式治标不治本的思想,因而,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城市问题,本文引入了中医藏象学的思维方法,试图将整体观,系统论以及“藏象”的思维方法运用到城市设计之中,以引发更多人思考。
二、中医学藏象学说认知
(一)中医学
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经历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中医理论最基本的特色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1]中医学包括三大基本基础理论分别是: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
(二)藏象学说简介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三大基础理论之一。“藏象学说是按照中医思维模式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研究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及其脏腑相互关系以及法时应天的生命运动规律和病理变化的学说,它是研究人的运动过程中,生命本质与现象统一的学说。”[2]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具有不同活动规律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解剖形态、生理病理征象以及自然界相应的事物与现象。
(三)藏象学说理论提炼
在中医藏象学说中有哪些基本的思维方法可以借鉴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对藏象学说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1、思维的提炼
(1)藏象学说的整体观
整体观念是“指从全局着眼来观察分析局势和做出判断”[3]。藏象学说源于中医的思维方式,整体观又是中医学的典型思维特征,这种思维方式又是以一致性作为看待问题的前提,认为由于整体是一切的根源,因此任何一个个体之间尽管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各个个体之间因为某种关系有统一在一个整体内,所以对整体内的某一要素的分析必然要从整个全局出发,找出与这个个体有关联关系的个体,之后才能更加全面的掌握该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
(2)藏象学说的系统论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而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强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相互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有机联系,强调人的健康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这些都是系统论的观点的基本反映。
2、“藏”与“象”内涵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具有不同活动规律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解剖形态、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食物和现象。”[4]藏象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即:“藏”与“象”。
(1)“藏”的内涵
“藏”的内涵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形藏”,一个是“神藏”。
“形藏”即是“藏器”,可理解为具体的人体的内脏,实质性的器官是一种形态性的结构概念。“神藏”即是“藏气”,即表示“藏”不在是实体性的器官,而是人体的整体之气运动变化状态的一种抽象,就是指内在包含着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作用,五个系统之间各具相对特异的生理活动规律,共同主导着整个人体的功能活动,它又是一种功能性的概念。
(2)“象”的内涵
“藏象”之“象”有多重涵义,既指脏腑的具体形态,又指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之表现,同时还具有取象思维的特点。”[5]
(3)“藏”与“象”关系
依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藏”是“象”内在的功能实质,“象”是“藏”一种可观可阅的表现状态;“藏象”把“形”或者内在功能与“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较明确的说明了中医学对人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认识。
三、基于藏象学说对城市的思考
(一)对城市解析
由上文可知,城之中主要的问题出现在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两个方面,因而,本文主要针对这两方面展开论述。
1、城市功能
城市功能又称城市的职能,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发挥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现代城市已经是“一个复杂的多功能综合体”[6],城市之中具有的多种多样的功能,各种功能在城市中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整个城市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同时,考虑到与城市的功能结构性密切相关的,就是城市的空间结构。不同的城市功能结构应该有与其相适应的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将城市功能结构安排在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范围内,因而,城市功能结构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
2、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是城市功能活动的载体,从实体环境方面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
(1)城市空间结构
“结构”是一种内在机制的反映,是无形的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结构也不是具象的。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7]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经济、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反映形式,表现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8]实际上,由上文可知,城市空间结构是由城市的整体功能决定的,也就是说,城市之中分布在城市不同区域的各种功能之间,及其各种功能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组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2)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形态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在自然环境、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发展所构成的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狭义的城市空间形态是指实体表现出来的具体机体空间物质形态。广义的城市形态不仅是指城市各组成部分的有形表现,是城市用地在空间上呈现的几何形状,而且指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感知并反映城市整体的意象总体。[9]
(二)基于藏象学说的内涵模型的思考
藏象学说的内涵主要是基于“藏”与“象”的内涵建立起的对于藏象学说的基本认识。对于城市或者城市某一区域来讲,城市的功能具有“藏”的基本的特征。伴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的某一区域就将其他区域内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集中在该区域内,该区域就产生了一定的城市功能,具有某一功能的区域就开始行使它的基本功能,组织着城市内在活动基本的运行,优化组合产生能量集聚效应和辐射的效应,从而影响区域内的周边环境甚至会影响到区域以外的其他的城区。在整个的功能行使的过程,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内在运作模式,调整着整个片区的合理功能分布和功能运行,是隐藏在城市内部的控制因子;而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就具有了“象”的基本特征,因为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是城市之中无论是城市空间特色还是城市活力的外在表象,而纠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在的城市功能活动要求相应的城市空间结构去配合行使它的基本职能,最终表现欲外部的城市空间形态。同时外部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产生问题的分析,就不能仅仅限于城市问题的本身,而更多的找寻内在的功能是否出现了问题。因而可得到下面的模型:如图1。
另外,对于城市功能而言,在城市中或者城市的某一区域内,不能该区域内的所有城市功能都并驾齐驱,而是应该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该区域内应该是以某种功能为主导,其他的城市功能相配合,因而在这一区域内,城市的主导功能与相应的配套功能形成一种层级关系,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 既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城市的配套功能的变化可以影响上层的城市主导功能,而上层的主导功能的变化可以对整个城市区域功能发生作用,影响城市功能结构及其内在的运行机制,甚至改变该片区的城市区域的性质,进而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因而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模型:如图2。
(三)基于藏象学的思维模型的思考
基于藏象学说思维主要特征――整体观和系统论,本小节就是要从这两个方面来来分析城市的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
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和特征的发展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是城市功能的载体,城市空间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更是城市得以发挥功能的主要平台;二是城市功能是城市空间的发展动力,城市功能的合理分级与城市主导功能合理定位能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不断调整,不断的完善;同时,不断完善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又反过来促进城市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两者之间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此外,这个整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从两者之间内在的作用关系得以看出,对于城市功能方面存在着主导功能与配套功能之间的关系,配套功能本身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个整体而言又存在着主导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之间的关系,配套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关系,还有整个整体与其他整体之间的关系,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尽管其内在的构成关系复杂,由于把它当作一个系统去研究,就可以慢慢的梳理出其内在的机制,以及内在各种关联关系。
四、结论
通过对中医学藏象学说的思维方式及其理论模型的分析,搭建了中医学与城市设计两个学科之间桥梁,分析得到了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之间互为表里关系,并且构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为城市管理者或者城市设计师也提供了一个认识城市和解决问题的新视角,进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司富春.中医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1-35.
[2]程昭寰.论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J].中国中医杂志,1997,3.
[3]陈金.论中医学思维的特点[J].医学与哲学,2003,6.
[4]孙广仁.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J].中医研究,1997,5.
[5]王颖晓,李其忠.藏象之“象”涵义探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4.
[6]孙志刚.城市功能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64.
新手上路
动作解说:
1两脚分开,自然站立,两臂自然垂落在身体两侧;鼻吸气,张口呼气发“哈”声。想象自己与自然万物共同呼吸、能量交换。
2鼻吸气,同时头微后仰;张口呼气发“哈”声,同时头部还原,目视前方。想象自己与自然万物共同呼吸、能量交换。
3鼻吸气,同时头微后仰,两手臂向前侧方抬起至大约双眼的高度,掌心向上;张口呼气发“哈”声,并转掌心向下,头部、手臂放松还原,目视前方。想象自己与自然万物共同呼吸、能量交换。
4鼻吸气、头微后仰,同时两手臂由身体两侧举起至头顶上方如环抱状,掌心向下,并想象自己手中捧着大自然的清气;鼻呼气,两手下按到小腹前,放松手臂收回身体两侧,同时想象“清气”从头顶到脚如沐浴一般冲刷整个身体,一切病痛、烦恼皆化为乌有,身体变得洁白无暇、晶莹剔透。
5两手在腹前向肚脐方向“拢气”,两手顺势虎叉相叠,掌心向内,轻轻贴在肚脐上,静养,全身放松,心情愉悦。
6两手还原体侧,练功结束。动作要求:所有的呼吸、动作及意念都应协调一致,同时进行。
深度解说
1.1中医药技术的由来一般认为,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占至春秋战国、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远占至东周的春秋时期为中医学的起源时期,医药知识的积累,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战国两汉至三国时期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奠基阶段,这个时期,在积累人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治有了快速推进,在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你《黄帝内缈《五十一病方》《伤寒杂病1}}}《神农本草经》就是现存的重要文字记载和传川_著作,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经典著作,体现中国占代的整体论与时代相结合的思想,其中关乎人的生理、病理、疾病诊治等理论直接构建和影响中医药学,标志着中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指导理论“简、便、效、廉”这一相对比较成熟的传统中医药技术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被传承、应用、推)’一、延续,人批医学家不断涌现[Czl。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各种中医药技术丰富,包含内容十分)’一泛。诸如中医内服、外治、针灸、养生、保健、中药采制、炮制等,都具有明显的中医传统特点,技术相对原始初浅,知识和方法带有保密和神秘性。
1.2师承教育与学术流派曾儿何时,传播中医和培养中医的形式卞要依赖于师承教育,据称它起源于占代社会,但在中医药发展到了一定时期后才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教育,中医药技术、理论的不断传续,从单纯模仿、接替,到口口相传、手把手教,再到专门学习、乃至于量化教授,经历了一个漫民的时期。当时一些有经验和名望较人的中医师选择徒弟作为传人,即“师带徒”,是中医药界通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师徒授受的师承教育形式曾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卞要模式,相传雷公师从黄帝,歧伯师从嫩贷季,扁鹊师从民桑君,张仲景师从张伯祖等,师承教育使先辈的经验得以传承,且通过一脉相承,并逐渐演变,发展沿袭,扩人至一定的范围,即形成中医各家“学说”和“流派”。流派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时代、地理影响,流派外难以获得争鸣突破与信息交流限制有重要关连四。传统的师承教育保证了中医学术延续和学术流派的形成,使华厦人地历史上的中医学术流派学术纷呈。经过历史的沉淀,学术流派成员提出的有个性的卞张为历代医家所接受,这个学术流派才能够获得认可和传播。对于某学术“流派”的命名,形式多样,通常是后人给予和约定俗成的,因此导致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无法统一而呈现精彩复杂、灿若群星的现象。如有以学科命名的,如医经派、经方派、伤寒派;有以代表性人物命名的,如河间派、丹溪派;有以观点或学说命名的,如补阴派、火神派、汇通派;有以地域地区命名的,如澄江学派、易水学派、新安学派;还有新生代如海派等等。根据纪购在《四库全书总日提要》中提出的“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之说,有人认为,中医学派的真正形成是在金元时代,这个阶段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与朱丹溪四人家为代表。近代学者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卞张“北宋以后,新说渐兴,至金元而人盛,张刘朱李之各创一说,竞排占方,犹儒家之有程朱陆王。”而《中医各家学说》6版教材则坚持伤寒、河间、易水、丹溪、攻邪、温补、温病7个医学流派。说明中医学术流派本身的学术卞张在事实上呈现多样性,提法均有依据,严格区分困难,无法统一[Cal。
1.3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沿革以往中医学的传承与教育上,多为代代相传,由于中医学未能形成卓有成效的教育体系,师承教育也是随着有特定技艺传授性行业的发展需求逐渐形成的,有“非其人则不授”的行业规矩,只有子女或被师傅认定具备条件者才有机会承传医业,并依靠利益维系格守祖述的师徒关系(父子关系、卞仆关系、传奇关系、政治关系、择优关系等),形成了中医药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特定模式。在漫民的薪传过程中,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卞要方式[Csl。中医师承教育形式的教育方式强调临证,随师侍诊是师徒传授重要内容,老师可以随时通过直观或抽象方式,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临床技能。并在教导医学知识的同时传授传统文化、相关学科知识和素质技能。这些均体现传统中医药教育教学的特色。中医的类似学校教育记载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中医师承和具有“流派”雏形的教育,很民时期曾经成为中医药教育的卞要或全部教育模式,并依靠各个历史时期的局限}火_域性教育才得以传承、延续和发展,进而流派纷呈。学校教育(院校教育)真正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卞渠道则是在20川_纪中叶,国家对中医药师承教育采取了领导、管理和指导,并推动中医药院校教育。各地先后开办了中医进修学校、进修班,始用现代教育方式培训中医药从业人员,接着在中专、人专和本科教育的同时,又扩展研究生教育和第2学位教育,继之,成人教育、网络教育逐步建立。至此,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结构,形式与体系上与现代教育制度接轨[Cpl。传统的师承教育从民间自发放任、争议、僵持的状态,到由国家统一管理,成为中医药教育(包括继续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但传统流派的比重和态势渐趋弱化。当前中医学术流派的深入研究与展开,力图通过学术流派引导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为虚弱的中医药行业注入兴奋剂则是在此特殊背景下的产物。
2中医学术流派与近期的中医药继续教育
2.1
2.1.1医学继续教育的卞要形式各类继续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开展各级多种类型中医药继续教育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手段Ul,是造就中医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医学术流派和学术卞张传播的载体。中医的实践性很强,巩固和提高技术水平,必须通过人量的临证实践和卓有成效的训练,以适应中医药事业和社会发展,而向现代化,而向川_界,而向未来。在形式上有学习班、培训班、研讨班、学术交流、进修等。借鉴现代的教育操作模式,利用中医学术流派的平台,培养中医基本功和素养,有计划地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各个级别中医药继续教育项日,对从事中医院、中医药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包括加强中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以及传统文化的培训,中医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一定可以得到扩展。
2.1.2师承教育与中医药技术人才开展师承教育常仍认为是流派与学术思想得到传承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是形式方法上有所差异。卞要采用跟师临证学习,积累经验,或与院校教育相结合,提高综合技能和研究能力,据称,经过院校教育又有师承教育者业务水平最为突出。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流派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民,中医师承教育形式只是过程和手段,其的最终日标是将中医药流派的观点理论加以整理、总结,从中挖掘出规律性的内涵加以光人,不断充实理论体系,指导现代临床医疗实践,这是继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学术流派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通用途径冈。
2.1.3高层次中药教育与培养高端中医药人才高端人才及其创新能力是未来现代化创造力的核心,现代社会是要求不断创新的社会,只有具备不竭动力的创新潜力,才能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中医药事业也是如此。如研究生等高层次中药教育就是培养高端中医药人才的手段之一。培养高层次临床、教学、科研型的中医药人才和骨干,方可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医药学术流派与学术思想走进殿堂真正经得起检验的高地。
2.2中医药学术流派的学术传承
2.2.1传统意义上的中医学术传承与学术流派从传统分析,先有个体传承,之后才有群体或集团,师出有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理说明中医药学术流派在传承上的重要性,学术派别有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历史上有许多临床疗效显著、学术底蕴深厚、群众推崇的中医学术流派,有力地推动了各个时期中医学理论的不断丰富以及临床诊疗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民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其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卞张,以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通常可追溯其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回。传承过程是有人的方向和日标的,传承对象和传承老师相对固定,并非全方位推)’一。学术流派的传承是在日久熏陶、耳濡日染的临证和教育、教化中进行的,常无规整和特定的模式可遵循,并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进行,影响因素很多。
2.2.2学术流派的传承与法制规范学术流派有政府干预,从制度方而来规范则是晚近时期的事,从近来的国家层而来看,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建设模式是政策扶持的重人举措,日的是发挥中医药学术流派的传承在医疗、科研、人才和设备等方而的优势,高水平、高起点做好中医学术传承,形成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其工作使命是加快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如建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试图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挖掘整理,梳理流派的传承脉络,来完善流派的学术思想,提炼针对优势病利‘的流派特色诊疗技术。并对开设流派示范门诊、加强临床总结、探索开发流派新的特色诊疗技术,以及与科研、医药等相关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探索开发应用流派院内制剂、特色制剂、中药新药等提出要求回。法制规范是学术流派的传承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日标是构建一支理论功底深厚、诊疗技艺精湛的复合型流派传承人才队伍,探索流派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的创新模式,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的可持续发展。
2.2.3学术流派与继续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传统的学术流派,起于个体进而产生一个微集群,曾经民期类似于小群体在小社会游荡,流派知识属于小团体,所谓的“饮誉一方”,与新生事物及其他学说或流派之间常常分歧较人,难以交融。所形成的一个小群体与流派更无法进行扩量与共享。实现量的突破与质的提升,并由数量到质量的变化,使中医药流派突破重围、超越自我、揭开迷雾,奉献人类,就应有重人举措。2012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燕京刘氏伤寒流派”等第一批64家“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名单。是以学术流派的理论、观点和医疗实践中具体技术方法与方药运用为重点,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以继承为基础,探索建立中医流派学术传承、临床运用、推)’一转化的新模式[Uof。
2.3中医药学术流派与中医药文化
众所周知,中医学、中医药学术流派并非是完全的生物实验医学,中医药学与根植于传统中华文化,并且盘根错y,难以分解,灵魂与之同在。传承过程同样木y交错,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中医药学术流派是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00,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形态和思想基础,是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在中医药文化继承、创新、展示和传播中,其场所、范围、涉及人群会受到流派群体的影响,同样流派群体也会受到中医药文化卞流的左右,这是建立在)’一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上的。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决定着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学术流派与学术思想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医药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民族哲学思想、道德情操及智慧在整个中医药服务过程中得到体现。
3讨论
3.1中医药学术流派和思想在继续教育中具有的地位中医药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民期形成的历史现象,是中医药历史的积淀物。中医学及其学术流派同样以哲学、宇宙观、生命观为基础,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指导下,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强调辨证论治,且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无所不包,凝集其相应的哲学思想、情操和智慧,中医人的基本特征、基本方向、学术流派就在此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oa。中医药事业的活力在于人才队伍建设,历来中医药人才注重“教化,“培荞,“教育”,作为中医人,中医药流派和思想的基本内涵中,人是第一要素,而人的素质是中医药事业未来素质高低的决定因素,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来自于科学的教育培养,中医药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的传承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的时代下,必须通过各种中医药继续教育获得,因此迫切需要卓有成效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和管理,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才可能使传统的中医药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得以延续,后继有人,文脉昌盛。学术流派的传承和研究是中医药研究与发展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导向与指导作用。同时中医药继续教育能够推进和促进中医药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的研究、扬弃、应用和再造。
3.2中医药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的传承模式中医药学术流派产生和流传的卞要模式可能源于师承教育,且通过一脉相承,逐渐演变、形成中医各家“学说”和“流派”,并不断发展沿袭,这是先前中医药界通行的传播中医和培养中医的形式,成学之后包括跟师、带徒在内的深造和学习可列于中医药继续教育范畴,不断的再学习,逐步完善达到一定的境界。当今的中医学教育可以通过3个层次来实施:①院校教育,这是普及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包括在校的各学历层次的教育;②采用“师承教育”,持此卞张的意见颇多,名中医经验、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往往师授徒承,以求“流派”代代相传,并认为唯此正宗。师徒的选拔和结对也是做好师承教育的关键,影响着中医师承教育中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水平。流派与经验有直接相关性,且带有一定的封闭与神秘色彩,要真正领会其独特经验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实现的回;③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项日,如专业进修、学术交流、专题培训等,同样可以切入到中医药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的传承、研究和应用,具有开放性和一定规模,且能够突破传统的利益维系、格守祖述的关系,是非常有效、利于学术进步、有前途的,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要关注。
3.3中医药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与文化的关联中医药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与文化的关联十分密切Cial,而中医药文化仍是一种肯定保守文化、有机自然卞义文化,存在实用理性文化、人本文化和关于道的文化属性,文化元素渗透到中医药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中,使中医药文化增加了更多的人文特色,涉及到诊疗行为、言语仪表、同道相处、教学传承、礼仪等,在漫民的薪传过程中,以流派为代表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格局鲜明,类比描述,经验至上,强调辨证和随机应变,临床技术理性高于科学理性,文化烙印很深,其诞生存在过多的人文因素,以至于难以经受科学的质问和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