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穴2012?雪01-0009-05
Brief Discussion on Museum Anthropology
GUI Rong
Abstract:Museums and anthropology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basic concepts of museum anthropology include two aspects: anthropology used in museums and anthropology concerning museums. The former refers to collections of museum articles(anthropological field work),the research into museum book reservations(interpretations of the meaning of ethnographic articles)and museum exhibitions and education(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and the lat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points: pondering of localizations in community museums, museum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information times, and cultural politics showed in museum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Key words: museum anthropology;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cultural politics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博物馆旧有典范遭受质疑与批判,各国都在探寻建构适合当代的本土博物馆学。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生态博物馆概念的引进及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探索性实践,政府、学者、民间机构、文化持有者等各方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事业中,创造出一种民族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中国模式。在这种博物馆人类学本土化的实践模式中,以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村、文化传习馆等命名的各种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化原生境的新型博物馆,与传统的城市博物馆一同,在“美美与共”的中国政治文化氛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话语中,使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虽然博物馆人类学的相关概念、理念在中国还未得到系统的建构与梳理,但博物馆人类学已经游走于中国人类学界和博物馆学界的广阔“田野”之中。本文从博物馆与人类学的渊源关系,及博物馆人类学所指涉的基本概念——“在博物馆中实践的人类学”和“有关博物馆的人类学”两方面,对博物馆人类学的基本要义做一探讨,希望抛砖引玉,能有更多学人关注中国博物馆人类学的学科建构及其应用实践。
博物馆人类学(Museum Anthropology)可以定义为在博物馆中实践的人类学,或者是关于博物馆的人类学。这两个概念有重合的地方,前者包括了人类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为主;后者是博物馆学(Museology)或博物馆研究(Museum studies)的新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人类学家强调如何使用博物馆中的物品来展示文化和对物质文化的内容进行反思。《博物馆人类学通讯》是美国博物馆协会(AAM)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办的,它提供了学术对话的场所,并首倡了今天所谓的“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通讯》、《博物馆人类学》杂志以及《美洲人类学家》的展览评论,对理解人类学在博物馆里的实践和关于博物馆让人类学出现至关重要。[1]博物馆人类学是在美国和欧洲发展起来的。博物馆人类学就是立足于“后殖民”、“后现代”的全球视野,对博物馆体系进行的理论反思。这种反思首先从对作为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人类学博物馆的整体批评开始。目前,博物馆作为社会机构已经被新兴民族国家所接受。博物馆研究出于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的新需要,与族群认同、国家意识等大众话语紧密联系。不少族群正在借助自己创造和管理的博物馆表达自己的声音。[2]
一、博物馆展示设计理念的发展沿革
博物馆发展已经有了几个世纪了,但最开始博物馆没有展示的理念,根本没有展示。公元14世纪人类就开始有博物馆的雏形,到17世纪80年代世界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在英国建立了,标志一个时代的到来。19世纪博物馆经历一定阶段的发展,具有了展示的理念,逐步开始进行展示,博物馆资料向人们开始公开。进入新世纪以后,全世界各国都有自己国家特色的博物馆,现代博物馆都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文化的标志。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博物馆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触摸展示、动态展示、互动展示,激发了人们对博物馆展示的渴望,现在社会上有更多人的原意参观博物馆,喜欢博物馆,促使博物馆的展示向更高的方向发展,提升博物馆的发展空间,促进博物馆展示不断创新。
二、新博物馆学理论及其展示观
博物馆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改变了以收藏为目的,现在已经开放普及工作知识,起到重要教育作用。新博物馆学理论是相对旧博物馆理论而言,新博物馆学没有明确定义,但其宗旨是“以人为本”,改变博物馆传统理念,对博物馆的展示有了深刻理解,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博物馆陈列要进行科学分类,体现出社会职能,每个展馆都需要一个明确主题,所有内容根据主题设计,符合现代博物馆发展需要。(二)在陈列内容上要与社会需求接轨,侧重社会未来的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展示环境的重要性。(三)新博物馆学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整体性保护,包含自然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整体性保护对今后对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四)陈列展示是一项持久工作,对陈列展示的评价要科学,但要经常进行评估,对提高展示水平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符合现代博物馆发展。(五)改变讲解方式,让讲解员成为引导者与组织者,让观众积极思考,激发其潜能和想象力,注重休闲娱乐,符合现代博物馆学发展。(六)陈列思想要动态转变,陈列理念需要变化,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自然环境变化、人文环境变化,理解陈列主体含义,改变其思想意识。(七)注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手段利用,有助于提高展示水平,激发人们去参观博物馆,认识博物馆,提高博物馆普及程度。
三、新博物馆学展示观对现代博物馆陈列展示理念的影响
(一)注重“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博物馆在展示中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这是陈列中重要内容。在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上,设计师在准确表达陈列主题的同时,开始关注情感的传达,展示空间不再是冰冷的陈列室或者说教式的叙述空间,而是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体验,博物馆通过立体的展示和空间氛围的营造,激发观众对陈列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观众是博物馆陈列的主体,能让观众满意,提高博物馆陈列的社会服务职能,起到教育职能作用,充分体现了博物馆陈列的价值。
(二)扩展了展示空间和藏品的内涵
新博物馆的展示理念即致力于营造一个自由舒适的展示空间,由观众自己通过自身的听觉、视觉、触觉甚至是味觉、嗅觉来体验陈列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每一件展品的内涵"这种展示方式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使得博物馆的教育模式有了突破性的改变,过去观众被动接受的形式转变为在体验中激励观众主动地感受!学习,并有所反馈的双向传播学习模式。博物馆的藏品要具有一定内涵,体现出一个时期在某个领域的价值,激发人们欣赏的兴趣,表现出藏品内涵的价值,提升博物馆品质。
(三)新博物馆学展示观自始至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世界重视的项目。博物馆展示出绿色生态环境设计,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博物馆展示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中,提出了“绿色生态设计”。绿色生态展示设计在展示设计理念上提倡一种均衡的生态意识,综合考虑展示中涉及的人、展品、展示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在展示设计中注重环保材质的使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适度消费观念等。总之,注重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打造健康自然的生态环境和进行环境教育是博物馆展陈设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注重生态环境,提倡出教育职能,对提高社会的服务职能,进行人类生存环境的应用,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符合新博物馆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范晶.论博物馆的现代化[J].采写编,2016(01).
[2]魏子元.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讲解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J].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15(00).
[3]李敏行.博物馆门票与博物馆行销[J].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研究,2015(00).
[4]唐国尧.加美博物馆考察随笔[J].首都博物馆丛刊,2001(00).
[5]张杰.公共艺术与博物馆展陈———论博物馆的公共性[J].首都博物馆丛刊,2007(00).
[6]陈雨蕉.从新博物馆学谈“物”的概念———以多样的新型博物馆为例[J].首都博物馆丛刊,2010.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生态博物馆是为外国人为适应外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来的,18世纪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同时污染、破坏也接踵而来,为保护人类仅存不多的遗产而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其“生态”的涵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被选做生态博物馆的地方都是生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保持得较好的,意在通过这样一种博物馆的方式使该区域得以保持它的原始面貌。生态博物馆是广义的博物馆的一种,不同的是以各种文物的展陈研究为主要的保护方式,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区具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一座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完整的典型的布依族村寨。全村总面积为38平方公里,178户,620人,95%以上为布依族,是一处“梯田连白云,沃土遍平川”的“世外桃源”。错落有致的石板屋,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以及布依族古朴而独特的文化习俗……简直就是一个人类原始社会的“活化石”。如今,这一“活化石”被以生态博物馆的名义保护起来之后,生活于内的居民不在如刚建馆时那般热情洋溢,反而多了几分无奈。
一、生活方式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之所以会以博物馆的方式来保护,与镇山的自身条件有关。所谓的自身条件就是镇山具有的保护得较好的自然环境、民族异俗、原始的经济状态、生活方式、欠发达的社会环境等等。
1999年镇山作为生态博物馆被省际国家和挪威合作建立博物馆保护区以来,生活于其中的布依族人民依据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接待游客,来到此地的游客无不为镇山古朴的民风和奇艺的民族习俗所吸引:石板小路、石板院落、石板寨门、石板屋壁、石板房顶,四合院、三合院;民族风情浓郁,习俗古朴、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布依族歌会”等,其中“六月六布依族歌会”是镇山布依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有蜡染、布依族头饰、布依族服饰、绣片、唢呐、鼓、敬酒歌等,敬酒歌歌词优美、内容丰富、语调优美,听后让人回味无穷;传统酿造的米酒、阴包谷、阴辣椒、血豆腐、腊肉等,饮食文化丰富,独具一格。有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还能穿上精致的布依族服装体验一把布依族人民的生活。勤劳致富,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原来男耕女织,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也随着人民钱包的鼓起已有所改变,或正在改变,准备改变。改变是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在生态博物馆保护区内的居民来说,改变和生态博物馆建立的初衷有悖。
条件改善了,就有了提高的需求。住石板屋的人们可能就会不满足于这样的现状,想盖楼房;穿粗布麻衣、蜡染衣服的都是老人,年轻人可能有了追赶潮流的想法,不愿意再穿传统服饰;有了钱,可以去旅游,或在城里买房,不再一年四季的呆在馆区……许许多多常人看来的很平常的想法、行为在生态博物馆这个社区里其实是很难得以实现的。总之,生态博物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矛盾出来了。社区居民都追求现代化了,成了和城里人一样,那谁还来生态博物馆?自然,它也就不是生态博物馆了。
二、管理方式
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是我国和挪威王国的一个文化合作项目,是继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后建成开馆的又一生态博物馆。作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合作项目,镇山受到的国际管理者的影响虽然没有像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的大,社会的关注以及争论也没有那么激烈,但引起了一些思考。
生态博物馆集展出与保护于一体,它展出的是生活于其间的人们以及人们创造的文化、习俗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它的建立也在是在考察、论证的有理论支持的基础之上,在一开始,它就有一套完整的成熟或比较成熟的理论方法。怎样管理,要结合理论和实践后遇见的状况而及时调整。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的管理有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地方,但也相应的存在有一些问题。
生活在其中的社区居民是最了解他们世世代代所居住的地方的。在外来因素还没有闯入、干预这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地方之前,他们祖祖辈辈都是一直这样生活。自己管自己,或是有声望的老者凭借道德的高尚管理众人,生活自在,不受拘束。突然有一天所谓的政府、国家要来破换这既定的程序,而且还带了一点强制力,这无疑是需要时间接受的。接受之后呢?遵守。什么不能干,什么必须干,什么可以干,都是有规定的,和传统的一切都不一样了。或者,利用一个隐形的、潜在的坏结果从潜意识里制止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其实,这样的管理方式是有问题的。生态博物馆的初衷是为了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在保护的方式、管理的方式的问题上,虽然已经过去了40余年,还有待改进。
三、理念和现实
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特定地域某一特定群体的全部文化内涵为展示内容.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其最明显的创新在于,它以社区为基础,以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它不仅包括着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而且对原住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的是,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的建立,确实对保护文化遗产是有一定作用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区居民的经济。这种方式、理念也启发了人们的思维,向人们展示了镇山的魅力,宣传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是与建立的初衷相符的,也应该看到与初衷相悖的情况。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从199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颁文公布为民族文化保护村,到1994年批准在此建立贵州镇山露天民俗博物馆,1995年贵州省将其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至1999年决定建立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已完成了对镇山武庙的加固维、石板至镇山的道路黑色化改造、停车场、码头的修建等配套设施建设。一系列的为旅游而建的设施早已破坏了这个外国人眼中与世隔绝的地方。过度开发、过度消费的传统文化、民族异俗,以及随之而来的、免不了的文化传统的破坏,至今天,其实已经破坏了一部分,只是当地的人们还沉浸在经济效益的狂欢中而不自知。今后生态博物馆的出路何在?社区居民的出路何在?这是面临的问题。
说要保护的生态博物馆,破坏的还是这种方式,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怪圈。在保护、利用之间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至少,目前是这样的。有人说这是生态博物馆中国化的悖论,无论对与不对,面对问题是必须的。
如今,再追问孰对孰错已经没有意义,从生态博物馆出现的那天起,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等着后人去解决。无论保护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保护都是为“人”服务的,具体的操作部分还有待实践探讨。
参考文献:
[1]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 胡朝相 中央名族大学出版社 2011.
1.1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承面临的形势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传承历久而弥坚。但是,近代进来,受到西方文明经济文化的冲击十分巨大。建国以后,在漫长的时间里,又面临严峻的国内及国际形势,文化传承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文化传统开始复苏,但是又面临高速的经济发展导致的拜金主义、唯利主义思潮的冲击,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与广大乡村地区的逐渐凋零,也使得民俗文化自然存在的土壤被破坏。
1.2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播的主要形式
当前,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形式: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民俗文化旅游。民俗博物馆强调民俗风物的保存保护、利用展示与组织特色活动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播,常常利用传统文物古建等为依托,如福建闽西的土楼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往往以至今还存在的社会群落为依托,他们还居住在古来的村落中,按照古老的习俗与生态在生存,这往往也是民俗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
民俗文化旅游则涵盖面极广,而且往往与地域的自然生态景观旅游相结合。以产业化的民俗旅游业来看,大多数都是以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古建等为主要依托开展活动。
2 民俗博物馆文化保护传播与发展旅游的相互关系
当前的民俗博物馆,事实上有两大类,一类是依托文物的传统博物馆,一类是功利性极强的“人造民俗馆”。前者是当前的主体,但是其往往在旅游策划上下的功夫不足,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运营上往往是低调地等待参观者上门。而在民俗风物展示中,往往也以单调的文物及风物展示为主,缺乏如同生态博物馆那样的“接地气”,使得民俗展示成为了一种抽象的概念,使得参观者无法深刻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人造民俗博物馆,在底蕴上有很大欠缺,开业时由于宣传与人们的好奇心理,往往能火爆一段时间,之后则客源不断流失,甚至难以生存。传统民俗博物馆,还要担负较重的文物保护工作,在旅游经营上,所下的精力往往不足,旅游活动组织时往往缺乏内涵,甚至只是以文物撑场面,但毕竟不是个个都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无法将内涵展示出来,终也只会流失客源,导致经费短缺。而依赖政府,毕竟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51-02
一、湿地文化生态旅游与生态博物馆
湿地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它是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它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为动植物提供栖息之地和滋养空间,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旅游也称湿地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观察湿地的景观、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等,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的旅游活动。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认识到保护湿地生态资源的重要性,也开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生态博物馆起源于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一种将民族传统文化预期所在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统一保护的理念在欧洲逐渐兴起,并且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很快传入我国。我国的生态博物馆是由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文物保护顾问海先生所倡导发起建立的,在他与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的主持以及贵州省政府的支持下,1998年在贵州省建立了中国乃至在亚洲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所在地居民以及向参观者展示自身的文化,是对自然和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的一种新型博物馆形式。生态博物馆被定义为“为了将来而保护和理解某种文化整体的手段”,并且坚持的基本观点就是文化遗产应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某种意义上,社区区域等同于博物馆的建筑面积。总之,生态博物馆是作为一种为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发展关系的一种新的方式和理念。生态旅游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它与人类对环境意识的觉醒及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可分的。人类文明需要进步,旅游业需要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涵和外延。对此生态旅游学者们也都提出了学术观念,即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生态旅游中的一种新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有利于保护生态及维护人们的文化与生态观念。
哈尔滨湿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现有湿地面积12.5万公顷。本文欲通过对哈尔滨湿地旅游进行研究,使建设湿地生态博物馆的构想成为现实,为哈尔滨湿地文化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二、哈尔滨湿地旅游发展现状
湿地是哈尔滨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各个湿地有不同特色,比如哈尔滨太阳岛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岛湿地建于2008年,面积约为88平方公里,西起松北肇东,东至滨州铁路桥。太阳岛湿地是松花江哈尔滨区域内最大的湿地,在全国也可以说是面积最大。其现形成了“一湖三岛”的秀美风光。雨阳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西部,其总面积达4.9公顷,其中湿地为1.6公顷。金河湾湿地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建于2008年初,是哈尔滨原生态湿地水生生态系统。滨江湿地也是哈尔滨一处湿地旅游景观。呼兰河口湿地总面积约为19 262公顷,其位于松花江北部,园内有萧红故居、呼兰天主教堂等景观。白鱼泡位于道外区聚源镇白鱼屯北部,面积约10万平方米,湿地盛产白鱼。伏尔加庄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阿什河畔,园内面积约达60多万平方米。园内有大片湿地,有一些园林及复建的圣尼古拉大教堂等一些俄式建筑。
由于近年哈尔滨大力开发湿地旅游项目,努力建设湿地生态,使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初见成效。首先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为大力发展湿地文化旅游资源,特组建专门的旅游研发小组对哈尔滨湿地旅游产业进行管理。其次开发效果颇为显著。围绕丰富的湿地资源,哈尔滨湿地地带正在逐步完善,生态环境的原貌加上旅游的需要,经过改造,已经逐步成为哈尔滨市水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
三、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正在逐步完善,吸引着国内外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湿地旅游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规划与相关政策有待完善
我们看到,应哈尔滨市关于“生态”开发建设要求,各相关部门已经做了相关的规范政策的编定,水务局编制了《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百里长廊总体规划》,旅游局编制《松花江黄金旅游带开发策划》,城乡规划局编制了《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不同的机关单位对哈尔滨湿地旅游进行的规划不同,对湿地重点区域的确定及景区名称的确定,对湿地旅游的定位都缺乏一致性,这样就造成对湿地开发的配套政策会很难有评估系统进行准确评估。
2.湿地旅游中人为破坏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生态环境在湿地旅游中比较脆弱。近年,哈尔滨生态环境人为破坏得很严重,有些人开荒种地、放牧、私建房屋、挖塘养鱼等,致使生态环境急剧破坏。由于人为因素使然,已经导致蒙古图雅、三家子滩等滩地常年被水淹没,其平均高度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设计水位相同;万家滩因为人为活动频繁,已失去湿地的明显特征。从哈尔滨湿地旅游目前情况看,整体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湿地旅游景区道路不畅,路况较差。景区内,还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吃住玩一条龙式的服务设施差。
3.内部管理机制需协调、缺乏专业人才指导
从调查情况看,虽然哈尔滨市组织了有关小组管理湿地建设,但是各成员单位对湿地文化旅游的认识不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造成部门利益较重,彼此难以沟通甚至有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对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专家组也应该加入一些研究文化的专家,这样能够保证对文化有一定的保护措施的提出及实施。
四、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湿地文化旅游中的实际运用对策
从贵州省开始建立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开始,随后在广西、湖南等地纷纷建立生态博物馆,其落户中国的时间还很短,由于它在模式上的独特性和实践上的有效性,实际操作中会有一些难以把握的问题,这里就依据在其他省市建立的生态博物馆的基础上应用到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中,就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未来管理有所借鉴。
1.注重湿地文化旅游内涵。湿地旅游并非单一产业,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内涵,注重挖掘相关的金源文化、京旗文化等多元文化因素,借助湿地景观建设一些基础设施,凸显哈尔滨湿地生态保护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特质,也向湿地生态博物馆靠拢。另外,要利用一些节日民俗活动,要深度挖掘在哈尔滨土地上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让游客前来能够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体验,也能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特色和趣味性。
2.建立专门组织机构管理。建立权威机构,增强执行力度。要想对湿地文化有效开发、保护和研究三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就要组织各方面的专家,生态、湿地、动植物、旅游、文化研究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评估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顾问。
3.湿地文化旅游资源实行法律化、制度化。湿地生态破坏很严重,所以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严格按照湿地景区内的规划进行旅游开发,重点建设湿地景观。其次,对景区内各种声音、水质、废弃物品的治理,要采用人工船运输,减少使用燃气类物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污染。最后,成立执法小组。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湿地文化旅游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要进行监管和处罚。
4.湿地文化旅游中建立生态博物馆要注重展示文化要素。生态博物馆本身就具有保护文化与保护生态双重任务,如果当地文化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有很多值得保护的地方,有较多的遗产价值,我们就可以采取生态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并展示。在实际运作中,展示什么和保护什么,却是组委会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事情。比如,我们在保护文化时,是否保护文化及生态的本真性而不改变原貌。如果改变了就失去了原生态的意味,但如果不改变似乎难以作为旅游景区展示给游客。在建设生态博物馆过程中,类似的文化争论会有很多。文物是反映某一时间断面的静态的文化状况,而生态博物馆是反映活态的文化。我们在建设生态博物馆之时还要为本地区的社区居民考虑,不要因为要保留原生的文化和生态就创造利益的牺牲者。
5.文化生态与发展旅游平衡,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措施。到底是以文化生态保护为主还是以旅游发展为主,这是我们面临的普遍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从眼前既得利益出发,急于发展地方经济,因而都大力倡导旅游开发,开发各种旅游资源,旅游项目也举不胜举,商业气息浓重,这样的结果是使得文化生态保护失衡,原本的文化魅力荡然无存,作为文化生态的湿地就失去原本意义。生态博物馆本来的理念就是不破坏文化生态,不过多干扰社区居民的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尊重当地居民,促进当地居民的收入及文化的提升。所以,要适度地、可持续地发展湿地旅游,这样才会永续发展。
6.量化环境承载力。关于具体承载力,虽然目前没有具体数据,但是对于生态博物馆我们就应该重视其环境容量,这是关系到湿地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前提重要条件。在保证游客观光的同时,不损害生态利益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各游区的旅游容量。
7.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建立湿地文化旅游带。湿地文化旅游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涉及的专业人才也较多,政府必须提高专业队伍的建设,对从业者给予定期培训,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要全面展开吸引游客,可以建立湿地文化旅游带,从太阳岛的文化风情到金河湾的金色沙滩再到伏尔加庄园等,可以形成一条湿地文化旅游带,扩大影响力。
五、结语
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整体保护,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博物馆形式,为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无论它是作为一种创新的理念,还是单纯的就是一种博物馆形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中都曾取得过很好的成效。我们把这种理念和实践应用于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中将是一种全新形式,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生态博物馆所包含的是整个社区的鲜活的整体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自然环境、社区居民、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等都是在保护之列,也就是说生态博物馆就是对生物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无论是文化保护还是对生态保护都是处于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原貌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其所承载的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即保护它的完整性。如何将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理念、保护方式更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值得我们政府、专家、学者依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好进一步对实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Abstract:Challeng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s a new idea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ecomuseums are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to areas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useums. The inner difference between ideas of ecomuseums and traditional one is that ecomuseum emphasizes the protection within the places where culture developed and management by local people, thus offering an organic protection of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heritage. By reviewing foreign literatures on idea of ecomuseums, combining with effective civil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ecomuseums, this essay will clarify the modern signification of ecomuseums construction and bring out some thoughts o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musems. I hope this essay can be help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museums.
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ecomuseums;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G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3-4(8)
3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当代意义
我国生态博物馆从传统博物馆中走出来,在文化的原生地建立了第一代生态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局限性,弥补了传统博物馆的缺陷,实现了文化保护社区化和民主化的博物馆新理念。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我国博物馆界得以传播的背景是,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先进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也开始在我国重演,并且有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因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日益为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于是我国博物馆界开始关注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体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开始萌芽,到20世纪90年代,结合引进国际保护文化遗产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博物馆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当时我国博物馆已经发展到1000多座,博物馆界也迫切需要寻找扩大保护文化遗产,更加有效服务社会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就是一种补偿传统博物馆缺陷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的方法不是要增加一座新的博物馆,而是要使整个社区和它的周围环境一起构成场所型的生态博物馆。在生态博物馆的范围中,可能有若干个自然村,还可能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包括同一“文化色块”的更广阔的区域。
目前,一些民族村寨的建设与发展,更多面向的是旅游者而不是当地民众,在很多旅游经营者看来,满足游客需求,加强景区管理,是头等大事,而如何满足居民需求,完善社区管理,似乎并不重要。有些地方为了降低管理难度,干脆将居民全部或者部分搬迁到新村居住,白天再让其回到古村镇工作,彻底将古村镇变成一个提供‘真实建筑,虚假生活’的主题公园” 。新的项目主要功能是为旅游服务,理所当然以赢利为目的,缺少民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掺杂其间的伪民俗却十分丰富。在这些所谓的“民族村”、“民族风情村”里,缺少对本地文化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准确认识,盲目开发甚至进行破坏性开发的行为突出,既违反民族建筑传统,又影响生态环境的大体量豪华客栈越来越多,不少旅游接待设施按照城市建设模式,装修滥用瓷砖、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而逐渐失去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更是缺少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及“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方面的培训,不少导游在讲解中存在较大随意性,迎合参观者的喜好任意编造讲解内容;原生态文化标签随意贴在来自各地的旅游商品上,鱼龙混杂,缺少本地特色;文字影像方面的旅游产品更是缺乏权威性,漏洞百出,严重影响民族村寨温馨平和的文化氛围,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伤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地悄然消失。
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还始终存在着民族民间可移动文物和手工艺品流失的问题。一方面,是民族民间文物的非法贩运,这是目前国际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难题之一,在我国生态博物馆中同样存在,当旅游者,特别是一些外国收藏家或者文物贩子来到民族村寨,往往会设法购买当地民众的祖传物品,使得尚处于贫困状态的村寨居民很难长期抵御这一诱惑,最终使这些精美的民族民间文物离开了文化原生地,甚至流落异国他乡。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国家和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大量采集、收购珍贵的民族民间文物,甚至挨家串户抢购民族民间文物,连当地民众正在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也在劫难逃,进一步造成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严重流失。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家人或本地居民的需求而制作的手工艺品或生活用品,包含着使用功能、文化象征、精神寄托、场景装饰等综合意义。但是,当外地旅游者购买这些手工艺品或民族生活用品时,仅仅被看作是纪念品、礼品或展品,必然全部或部分失去原有的真正功能。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增长,这些手工艺品变成了批量生产的产品,用典型的样式销售给旅游者,同时往往在当地民众之间产生竞争,使成为产品的传统工艺品逐渐失去了文化含义,质量也变得粗糙,降低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声誉。同时,当地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的民众也因此而受到剥削,因为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相比,销售价格过于便宜。
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而且这种保护是整体保护、原地保护、自我保护及发展中保护相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博物馆“至今已历经30来年,并在不少国家都可发现它的顽强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并不是如创建者和支持者们期待的那样,拥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局面的出现,反而是在争议和艰难的实践中起伏” 。在我国诞生的第一批生态博物馆,建馆至今也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初建时的兴盛阶段,目前正在步入艰难的巩固与提高阶段。“保护的难度就在于我们企图让这一‘活化石’在现代‘污染’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中接近“原生态”地活下去”。 迄今为止,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大多选择了民族文化极为丰厚,居民生活却极为贫困的古老民族村寨,脱贫几乎是每一个民族村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从一开始,这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就承担着社区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重任。“当一个长时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村寨,突然间向世界开放时,来自世界上高度发展的社会和技术的交流,以及文化影响的涌入会造成什么结果,这是生态博物馆研究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生态博物馆既要考虑社会公众意识与整体利益,也要考虑区域内民众的现实需求,而采取适当的支持与补偿措施。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生态博物馆,一般来说,均是当地政府根据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给予热情支持,以及专家学者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给予热情指导的产物。民族村寨是当地民众的家园,当地民众希望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有利于改善自己贫困和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往往也能够积极参与。由于有政府、专家和民众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就具备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在这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之中,当地政府和专家是主导力量,当地民众则往往是被指导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态博物馆的正确理念,也不知道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前景如何,他们仍然把精力放在各自家庭的现实生计问题上,而在文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保持沉默,任由“有知识”的外来人所把握和决策。对此海先生指出,“我不得不说,事实上外来力量成了村寨文化的人,村民则从事实上的主人变成了名义上的主人,没有外来力量的进入,就不可能有生态博物馆,这是事实。也许别的国家不是这样,但中国是这样。在中国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并不难,而巩固它比建立它就难多了。因为建立它是政府和专家的行为,而巩固它只有文化主导权回归到村民手中,村民从名义上的主人回归到事实上的主人时,生态博物馆才得以巩固”
在生态博物馆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由政府和专家包办代替,只有被保护对象认识到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时,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只有被当地民众认同的、认可的文化遗产,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承。而各级政府的责任是服务、组织和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学者、专家、志愿者的作用是研究、指导和支持。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让当地民众缺位,应由农村社区里的民众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因为村庄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由他们参与。“文化不是血缘的东西,是心理的东西,是要传承的”。因此,生态博物馆应该强调,让拥有某种文化遗产的主体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才能有效地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H.弗里曼(H.Friman)指出“我们工作的动力源自生态博物馆背后的哲学理念,即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连同其所有的物品是一种文化财产。这里所说的财产与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无关”。 然而要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关键要使文化遗产的主体在心理上实现对于本民族、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自身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升华,这种文化认同心理,才是当地民众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不竭动力,从而实现生态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在我国古老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无论对于农村社区,还是村庄民众来说,都是一种超前的行为,要使生态博物馆得到巩固和发展,当地社区和民众都必须超越自己的固有观念和能力。任何一种先进理念和由此催生的新生事物,只有和现实的需求相契合才能具有生命力。生态博物馆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最容易实现的是技术层面的对接,例如记录、维护、保存文化遗存,建立信息资料中心等,这些可以通过借鉴传统博物馆的已有做法,结合当地实际来完成。但是,社区民众对于自己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目的,是否与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目标相一致,则是生态博物馆在理想和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在于文化遗产的原生地保护,并且由文化的主人保护自己。但是,在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文化阶段。从文化回归到文化自主,社区民众需要“经过三个文化的递升的层面。这就是利益驱动层面,情感驱动层面和知识驱动层面”。当地民众保护自己文化的动力来自于利益的驱动,也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天然感情,但是,对自己文化的价值往往缺乏科学认识。这三个层面都需要提高,而且将是一个长期的提高过程。
文化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处于永恒的变迁过程之中,所有历史积淀的传统都将经过今天的变化而形成新的传统,并成为明天变化的基础。从这个观点出发,任何“静态地”保护民族文化的愿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可能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原封不动地全盘保护下来,特别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只能对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评估,重点选择那些在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作用的“活态文化”;那些各民族自我推崇、自我评价较高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内能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外能代表民族形象、促进民族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家庭、邻里、人际关系和睦的文化内容。还要特别关注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传承危机和容易消亡的少数民族文化,即将一个民族最核心的、最能体现其民族特征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最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要素保护下来。
4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生态博物馆所保护的不是单体的文物,也不仅仅是古老的建筑,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一个活态的文化肌体。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简单的收集、整理、展示,到在文化的原生地系统全面的保存、展示和传承,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实践上的一次飞跃。“生态博物馆运动让博物馆工作者不得不再次审视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和职能,不得不重新思考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不得不思考博物馆生存的意义,不得不思考博物馆发展的社会条件” 。生态博物馆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需求,是时代的召唤。虽然,目前各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均属于具有开创性实践中的正常现象。对于我国生态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宽容,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更加符合国情,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建设道路,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理论体系。“博物馆的方法是在不断创新之中,我们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 。但是,人们已经通过实践,看到生态博物馆在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保存珍贵文化记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保障民众主体地位、推动社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各界合作、扩大社区文化传播和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生态博物馆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最早在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中得以发现和应用。同时专家学者们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角度对乡村文化景观进行了有意义的科学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景观是最接近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而生态博物馆关注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保护。生态博物馆提供了最丰富的原址展示,既包括山脉、河流、森林、草地等人们生存所依赖的自然条件,也包括居住建筑、文物古迹、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环境。生态博物馆更大的展示空间在有形的博物馆建筑之外,其规划把整个文化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都纳入保护视野,除了那些有数百年历史的寺庙、戏台、民居等古老建筑被精心保护外,传统的磨坊、酿酒作坊、打铁作坊、甚至过去烧炭的土窑、饮用的水井等,都作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而保留下来,而且自然村寨周围和谐的生态氛围,依山傍水,植被良好,同样是生态博物馆的组成部分。生态博物馆是在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景观更强调整体保护,其保护范围涵盖整个文化社区,力求避免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千镇一面”、“万村一面”的悲剧重演。
农村社区与周围环境生态意义上的平衡,是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前提条件。同时,生态博物馆因人的生活而存在,是活态的文化景观,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因此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应重视过程,不能把现在变成过去,把活态变成静态。生态博物馆能够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关键在于它是“活态的”、“动态的”。生态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拥有生命,它们与村庄民众休戚相关,或是以村庄民众为传承载体,因而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性。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现实的。现实的时间是历史时间的延绵,即不能在某一时段断裂,截然分成过去和现在。“因此,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有历史延续性的,从历史中来,现在进行着,又流向未来。不要因为它继承了历史便判定它是过去的,这种能看得见的历史与传统正是现实的体现,是在现实中折射出的历史”。生态博物馆中的农村社区和乡土建筑既是从祖先那里承袭下来的,也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并将继续传承下去。“生态博物馆的时空确实有其独特性,即生态博物馆空间的形式与内容都是现在的”。即现址与现实构建的时空是生态博物馆的时空。 生态博物馆对特定区域实行整体保护,所表现的不是冻结在某一时间的事物,更不是将乡村文化景观永久“冻结”,而是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保护和延续。
生态博物馆保存珍贵文化记忆。博物馆是征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文化机构,生态博物馆作为新兴的博物馆形态,也并不能改变其与传统博物馆同样的本质。但是,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寻求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文化原生的土地上,伴随着当地民众的参与,强调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整体性,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展示的功能发挥。当前,国际经济和文化一体化加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消退。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博物馆的职责是保护和展示文化多样性,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满活力,使非主流文化也能够获得充分有效的生存空间。在生态博物馆的实践过程中,应努力为未来世代留下更多文化记忆的物证,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文化记忆的保存,活态文化的传承,对所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都应予以科学的纪录,妥善的保护。在我国,还有很多经济相对落后,与主流社会相对隔离的民族村寨,由于封闭,这些民族村寨保留着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这些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它们仍然“活态”地存在于原生环境之中。因此,在这些正在摆脱贫困的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就是要唤起和帮助村庄民众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
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不是局限于某个农村社区建造的有形博物馆,而是通过将农村社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进行一体化整体保护、展示与传承,而创建的“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是将农村社区的各种文化遗产保留在创造和发展它们的地方,让当地社区始终拥有自己的文化遗产。在农村社区“村庄处处是展品,家家是博物馆”。为此,生态博物馆应制订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规划,制定社区保护管理规章,设立社区文化保护基金;建立以资料信息中心为基地的研究机构,指导年轻的村民掌握信息记录技能,并带领他们开展文化记忆工程;指导当地民众用本民族的语言记录自己村寨的口碑历史和传说,通过采访村寨老者,录制长期保存的音像资料,建立“文化记忆数据库”;充分鼓励区域内民族手工艺人、民间艺术家、乡土作家等继续发挥特长,建立民族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培养文化传承人。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应为居住于此的社区民众集体所有,为他们提供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平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解释由当地民众完成,使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对当地民众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而不是被看成是为了吸引外来游客的旅游基础设施,为生态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生态博物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把文化遗产保护推向文化原生地,并且由文化的主人自己保护自己的文化,是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海先生指出:“中国的生态博物馆运动可能要经过一个学者的文化阶段,但是最终必须发展到当地人们的文化自觉,才能够说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因为文化是与所有生活在文化之中的人有关的,文化是动态发展的” 。对农村社区来说,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增强自我文化认同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工具,不仅要帮助当地民众正确理解生态博物馆,更迫切的是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文化,认识身边的文化遗产。当地民众只有科学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更加关心社区的前途和长远利益。生态博物馆可以更加有效地使当地民众坚信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自我价值,使他们能够在自己所生活的土地上熟悉自己,也将通过了解当地的历史,渐渐地欣赏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在当今世界上的原汁原味,进而支持采取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帮助他们揭示和肯定自我的潜力和方向。同时,农村社区需要“乡规民约”的保护。古往今来,历史村落的形成、保护、发展得益于当地民众自觉严格遵守乡规民约。在保护形势更为严峻的今天,更需要确立深入人心的乡规民约,进而落实一系列法律规章的保护措施。
建立生态博物馆,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培训阶段,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责任在于帮助农村社区和当地民众,从文化自在上升到文化自觉。社区民众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来自专家学者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中承担重要角色,与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平等地共同讨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事宜。生态博物馆的责任者和指导者,应该尽可能多地由当地社区有责任心的人士承担,树立当地民众文化主人意识,培养他们对农村社区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意识,使他们对社区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满怀热情和坚定信心。通过生态博物馆,社区民众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学会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自己的文化尊严。同时,使社区民众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并不仅仅是私人财产或家族财产,而是关系民族文化延续的社区共同财富。在外来的强势文化面前,如果当地民众对社区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在认识上达到科学的高度,在情感上达到珍惜的程度,社区文化就会变得坚强,就会具有抵抗力。总之,生态博物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的态度。只有当地居民达到高度文化自觉,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长久的保护和传承,并为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感到光荣、自豪和骄傲。
生态博物馆保障民众主体地位。在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发展的初期,博物馆与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渐行渐远,这种局面并不符合博物馆工作者的初衷和意愿。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为博物馆回归社会公众开辟了新的道路。关注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激发广大民众的创造力,增强广大民众的发展能力,努力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这就是生态博物馆给人们的有益启迪。考察我国已经创建的各地生态博物馆实例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兴建于弱势群体的聚集地,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揭示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关联,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的主动与积极参与。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的文化机构,而是为农村社区建立的,以社区民众自主保护为特征的文化机构。不尊重社区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实现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应允许并鼓励社区公众参与各项活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首先要符合当地民众的传统习俗,不但要尊重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而且要使每一位外来访问者或合作者,尊重农村社区传统文化和当地民众文化情感的意识。例如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就成立了包括社区12个民族村寨的寨老在内的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生态博物馆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并协助开展民族村寨的原状保护,协助管理民族村寨内的有关演出活动。
村庄民众是文化的真正主人。虽然在生态博物馆创建阶段、培训阶段,当地政府与专家学者一度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只有当主导地位转换到当地民众的手中时,生态博物馆的价值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从当地民众眼中看到的世界,才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基础和应有视野,而树立广大民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是生态博物馆最应该加以关注和提倡的。特别重要的是生态博物馆应该成为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使当地民众对生态博物馆发展具有感情和负有责任。从这个层面上讲,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思想便是农村社区的广泛参与和当地民众的积极互动,核心理念则是对特殊区域、特定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当地民众是否能够切实加入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来,是否能够成为社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力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态博物馆事业的成败。任何越俎代庖都无济于事,因为创造社区文化、拥有社区文化、享受社区文化、传承社区文化的是当地民众自己,而不是别人。只有尊重当地民众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永续传承;只有当地民众充分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才能勇敢捍卫自己社区的文化遗产;只有当地民众科学理性地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才能满怀信心地创造社区的美好未来和自己的美好生活。
生态博物馆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生态博物馆不是静态地展示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社会形态的文化,生态博物馆也无权阻止农村社区的持续发展。当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进入生态博物馆时,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专家学者,以及过往参观者、项目合作者都必须认识到,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凝固其中文化和自然遗产与社区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权阻止当地社区为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努力,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当地民众拥有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权力。就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众多生态博物馆而言,虽然当地社区传统文化均十分独特和丰富,但是社区民众的生活却十分贫困。生态博物馆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保护贫穷与落后。一个贫穷与落后的农村社区,在未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可能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贫穷和自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当人们只看到社区文化的经济价值,反而会加速文化遗产消亡。只有社区民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生活逐渐富裕,才能提高对社区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才能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既不应喜新厌旧,也不应厚古薄今。应充分尊重时间维度中的文化,应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理念中坚持以人为本。
针对生态博物馆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到的民生问题,应有冷静而客观的思考。如果没有对于民生问题的深入思考,如果对于社区民众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熟视无睹,那么当地民众作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必然会对仅以保护为目标的生态博物馆,产生抵触情绪。鉴于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导向、资金投入、技术保障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对生态博物馆所在地加大支持力度。虽然生态博物馆没有能力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大包大揽,但是,在不损害当地社区文化价值和当地民众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必须努力提高社区民众的生活水平,则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应有内容。必须通过保护改善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绝大多数社区民众在保护中得到实惠。例如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带来当地民众盼望已久的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等,成为提高农村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完全符合社区民众的意愿。在生态博物馆中经济生活的改变是正常的改变,文化生活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发展。事实证明,文化虽然可以相对独立于经济,但文化发展最终不能脱离经济基础。生态博物馆必须为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使命,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促进农村社区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提高广大民众生活质量的积极力量。
生态博物馆促进社会各界合作。生态博物馆建设要以严肃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目前,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专家学者深入了解、研究和挖掘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提供了一个活态的基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生态博物馆这种形式得以搜集、保护、展示,受到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者、民俗学者等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欢迎,一批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陆续涌现。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对象是复杂的,特定区域的社区文化与社区民众、社区发展的关系,其内容从横向看,既包含乡村文化景观、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有形存在,也包括语言、规则、信念、行为、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等无形存在,还包含社区民众对待自己的文化和文化遗产的认知和评价状况等;从纵向看,则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态博物馆的知识基础,更倾向于研究复杂系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生态博物馆注重同时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社会多元因素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各类项目;鼓励跨学科、跨行业、跨系统、跨领域的各方面专家参与合作;鼓励运用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以及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解读生态博物馆所在社区的文化深层结构,构建生态博物馆的创新理论。
近年来,广西将民族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建成联合体,以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力量帮助新建10座生态博物馆,帮助这些生态博物馆研究和保护他们的原始文化和开展对外展示,形成了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力量和社区民众之间的互动互益体制。生态博物馆同时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基地。自从生态博物馆诞生以来,就始终离不开传统博物馆的帮助和博物馆学者的指导,而广西民族博物馆直接与生态博物馆结盟,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中一种新的探索。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博物馆与文化原生地接近的一种努力。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家介入到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来,以科学的方法、专业的视野对“活态文化”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再把研究成果以通俗的方式传授给当地民众,在专家学者与当地民众之间建立起不断互动的机制,其结果不仅直接提升了当地民众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民众保护的自觉性,并有利于当地专业人才的培育。在选择生态博物馆的研究课题,策划更广泛的合作项目时,首先要深层次理解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与自然景观内涵,融会贯通地加以挖掘、提炼,实现标准化与特色化,在生态博物馆内不同空间层次与不同区域的完美融合,体现文化景观的原生态活力。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关注社区民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态伦理,使现代技术得到妥善而恰当的运用,从而达到保持生态博物馆文化特色与完善功能的双重目的。
生态博物馆扩大社区文化传播。生态博物馆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旨在向参观者表现全部的文化信息,因此,向外界展示和善待参观者是生态博物馆的重要课题。现代人对于乡村文化景观的依恋可以追溯到观光农业的兴起,自然村寨的旅游吸引力则与逆城市化的价值认同相适应,而生态博物馆以其特有的方式慰抚着人们怀旧和思乡情结。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民族风情完美结合的生态博物馆,是所在地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但是生态博物馆不仅仅提供了一种怀旧的工具,一面仅仅反映过去的镜子。他们应当是窗口,今天真正向世界开放的窗口。生态博物馆必须帮助社区面对他们已经失去的东西和正在失去的东西,向世界开放,并准备着自己的未来” 。由于生态博物馆中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直观的和谐关系,因此在研究和观赏方面极具吸引力。生态博物馆强调民族特色和地方感觉,其价值和意义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生活在农村社区中的民众,结合生活和生产实践,创造了世代沿袭的住居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城市社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必然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与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带来不同文化,开阔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眼界,通过各种方式的接触和交流,当地民众也在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
生态博物馆不是明确划定界线的保护地,不是普通的社区公园,而是一个“活着的”农村社区,具有流动的边界区域。生态博物馆不局限于单一的文物景点,而是给参观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情境,使之充满一种历史文化的魅力,民间民俗的魅力。生态博物馆不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参观者理应在生态博物馆受到欢迎。生态博物馆也能够在社区文化保护与“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之间寻求结合。如果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不向外界传播,没有得到外界的欣赏,就难以展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越是能为外界所欣赏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外界的赞叹应作为激励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应科学评估大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两者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当大批参观者来到生态博物馆,激发了当地民众的文化活力,参观者对当地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提高了社区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增强了在外来文化面前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此时社区民众的表演和展示,已不仅仅为了商业目的,而是出于文化自豪,他们真正感到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文化遗产也才拥有自觉传承的基础。生态博物馆周边其它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的民众,通过参观生态博物馆,也会认识到保护自己家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扩大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影响。
生态博物馆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实践性,在管理、运作、资金、人员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各地的生态博物馆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传统的以静止、固态的文物藏品为导向的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因此,根据传统博物馆的实践经验,很难解决生态博物馆所面临的全部任务和现实挑战。生态博物馆要更加积极地探讨与文化主体,也就是与当地民众的合作方式,当地民众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亲历者和拥有者,应该拥有更多地参与机会,主导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中人们传统知识系统必须受到尊重、发扬与保护。“人居环境科学”认为,“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要根据文化多样性特点,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欢迎社会各界的参与实践,更广泛地吸收不同领域的成果,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不同学科交流和互动的空间,推动生态博物馆文化的广泛传播。近年来,博物馆界大力提倡的“博物馆的宗旨应该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实现人与物的结合”、“到博物馆来享受发现的快乐”、“博物馆要有助于人的发展”等新的概念,传达着博物馆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新要求和新思维, 这些都对生态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
生态博物馆不仅应该使当地民众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提高其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应该通过独特的展示模式,使广大参观者在观赏过程中受到更加深刻的历史、环境、文化方面的科学教育,分享交流与体验的乐趣,真正体现现代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服务宗旨。例如菲律宾拉博拉多生态博物馆,持续地开展社区活动,包括节日庆典、河流清淤,森林保护、电脑网络、青年培训等,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和赞扬,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特性。在这里人们格外珍惜当地历史和传统文化,珍爱农村社区的珍贵文化遗产和浓郁的民风民俗。社区内历史悠久的乡土建筑被原样地保留下来,对于房屋外部和内部的局部破损,都严格地按照不改变原状的方式进行修复。随着终生学习时代的来临,应使终生学习包括在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中,通过生态博物馆的活动,为当地民众和参观者提供知识,并把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可以使当地居民和参观者增强对文化遗产的感情,正确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如果社会各界将生态博物馆视为社区文化特别是社区发展的基石,而不仅仅是当地政府推介旅游的手段,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研究的标本的话,就一定能够找到生态博物馆与现实发展对接的途径,实现生态博物馆的理想。
参考文献:
[1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
[12]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13]黄春雨.理想与现实――生态博物馆必须的对接[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2.
[14]于格・戴瓦兰.中国生态博物馆论坛笔记[C]//贵州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244 .
[15]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生态博物馆研究[J].群言,2008(9).
[16]宋瑞.保存古村镇的生活空间[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5-14(6).
[17]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 .
[18]邓晓.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值得关注的三个博弈现象[J].中国文物报,2010-4-7(6).
[19]吴昶.文化遗产保护不容回避民生问题[J].中国文物报,2006-9-8(8).
[20]海.建立与巩固: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思考[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 .
[21]海伦娜・弗里曼.没有围墙的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2006(2):55 .
[23]赵世林,田婧.民族文化遗产的主位保护和客位保护[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15 .
[24]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25]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26]海.论坛小结[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41 .
[27]刘迪.博物馆时空刍议[J].东南文化,2009(1):83.
[28]曹兵武.生态博物馆:谁的生态[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61 .
[29]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1 博物馆旅游商品的认识和现状
1.1 旅游商品的概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旅游商品技术就被引用到体验旅游设计中。但是,旅游商品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旅游商品设计:是以体验旅游设计知识体系为主体,以旅游商品理论为指导,利用信息时代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辅助工具,在体验旅游设计领域,从事各种体验旅游活动,实现体验旅游目的。旅游商品设计刚刚起步,它的理论探讨也刚刚开始,对于旅游商品设计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说法不一,暂时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1.2 博物馆旅游商品发展的状况
博物馆体验旅游设计的观念正发生巨大的改变,传统的体验旅游设计理念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旅游商品设计方式与传统的体验旅游设计方式发生了碰撞,旅游商品设计有逐步取代传统体验旅游设计的趋势。计算机等智能技术方便、快速、精确的特点,可以把体验旅游设计的各个阶段在很短时间里完成,如展品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体验旅游空间的合理划分和组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功能,甚至能够完成传统展出手段无法完成的工作,如遗址空间的拟交互体验旅游,数字故宫利用旅游商品的纪念性文物的设计、文化的传播。不仅扩大了故宫的设计内容,使很多原来不适合展出的文物利用数字技术现在可以和观众见面了,而且也强化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博物馆旅游商品中互动创意设计的特点
2.1 互动创意设计设计的形式
在设计中形成了一系列与博物馆相协调的、完善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并且这种互动的体验旅游形式在展厅的分布中,注重动态体验旅游和静态体验旅游的相互结合,在展厅中有张有弛的均衡分布,不至于给观众带来杂乱的互动体验。其具体的设计内容也是本章讲述的重点内容。
2.2 触摸式多媒体查询系统的广泛应用
在黛眉山地质博物馆中,很多地方都设计了触摸式的多媒体查询系统,作者在设计时,采用这种非常人性化的设计,使人们在实物参观的同时,通过触摸式多媒体查询系统可以了解到体验旅游以外的更多信息,让观众全面地了解展品。
(1)例如在博物馆入口的综合厅中,作者设计了坐式的触摸多媒体查询系统。观众可以通^此系统查询到本博物馆的展厅分布情况和每个展厅的体验旅游内容。设计师设计坐立这样的形式,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不仅可以让观众坐下来边休息边查询,而且坐立这样的高度,适合社会中的任何人群,不管大人和小孩都便于使用。
(2)在峡谷厅中的青山藏幽峡、龙潭峡、嶂谷、翁谷、石龛等体验旅游风景区展板的旁边,设置了多个触摸屏查询系统,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查询到这些风景区内的全面的自然风景景观。
3 现代博物馆互动创意设计设计的优势
能够让观众参与其中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备,它必须具有能够吸引观众参与其中的、新颖独特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和人们容易接受的、通过互动获取的知识。在黛眉山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中,作者根据以上的设计原则,设计了吸引观众参与到体验旅游设备当中的互动性体验旅游形式。
3.1 情景空间的场景复原互动体验旅游
情景空间的体验旅游设计形式,一般是采用场景复原的手法,给观众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从而获得互动的效果。
在入流大厅正对面的整个墙面,可以设计出假山水的环境小品,来体验旅游了博物馆山水景观的一个侧面。观众一步入博物馆,就看到这么一面墙的体验旅游场景,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回归自然的感受,同时也是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在室内外环境景观设计一体化方面的体现。这种情景空间的复原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心理上互动效果。
3.2 光控和声控感应技术运用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
光控和声控感应体验旅游手段是计算机程控技术的有效运用,它可以按照体验旅游设计的要求,用电脑预先设定好各种控制程序,按照体验旅游的要求和参观的先后顺序,达到控制相应的灯光、声音及视频的播放,并营造声音的强弱变化、照明的渐变等效果。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体验旅游的艺术效果,并创造理想的体验旅游气氛,让观众很好地融入参观体验旅游当中,达到一定程度的互动。另外这种体验旅游形式不仅节约了能源,也有效地保护了展品。
3.3 “重庆地区博物馆”互动创意设计设计实况
以多媒体创新为主的互动设计应用,作为现代新型高科技代表的重庆市博物馆,其体验旅游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作为支撑。与一般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同,它不是独立地把多媒体当作一种设备来辅助体验旅游功能,而是将多媒体技术与体验旅游视觉形式融合,将多媒体技术与人的互动关系结合,形成一个完整一体的体验旅游空间。
重庆市博物馆中多媒体互动设计的一大特色,就是将多媒体设备与体验旅游元素相结合,并统一化、模块化。基本形式是将设备运用遮蔽技术隐藏在展项之中,在观众不能一眼看见的地方,使整个体验旅游效果更具完整性。展厅的每个小展区都不是单一地运用一种体验旅游元素,而是将内容形式、多媒体与人的互动结合起来一起设计。比如“恐龙展现”展区的互动设计应用,该展区是整个中心展厅的重点,并有大量化石在此展出,主要内容是讲述恐龙时代的恐龙整体的布局制度。前朝部分采用了场景模型设计手法,沙盘上配合多媒体投影的技术,借由投射光影动画与画外音来呈现恐龙复活的宏大气势。
4 作用以及未来趋势
4.1 注重时代特性的体现
在上文中也讲到过,互动性体验旅游形式的设计是建立在大量的社会调研的基础之上的,调研当别强调的是要了解现阶段人们的心理需求,因为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是会有变化的,所以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形式要体现这个时代不同的观众需求,这样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形式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时代的特征还体现在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材料的合理运用上,设计出推陈出新的作品来,力求做到新颖、独特,并能体现当代文化的脉搏和当代设计的内涵,同时这些设计出来的新型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可以满足当代社会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和新功能,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特色。
4.2 注重地域文化的特色
博物馆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未来应注重地域文化的特色,因为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性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点,所以也必然会产生艺术观念上的差异。
因此,在对博物馆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进行设计的时候,应探索本土文化的特色内涵,体验旅游本土的艺术特色,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例如使用本地的出产的装饰材料、当地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水平等,从而创作出把现代设计的亮点与地方传统的元素相结合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体现不同地域的审美特点和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富有特色的有血有肉的设计形式来,这也是博物馆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最终目的。
4.3 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将更加走向旅游商品、信息化和人性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在技术运用上不断地提升,未来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将会在现有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数码视频技术、计算机程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上不断地提升。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走向更加人性化设计也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以人为本”已经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设计也会更加从“人”这一角度出发,注重人的感受,注重人的安全性,注重人的生活需求等各个方面来考虑设计。
4.4 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模式
工业文明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r,人类必须由机械性技术生存转向生态性的技术生存,从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未来的博物馆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设计形式上,将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设计中可持续的发展观主要体现在绿色、环保、生态的互动体验旅游设计上。
绿色、环保、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的互动体验旅游设计,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体健康的关注这两个方面。前者对自然的关注,表现的方面有:对互动体验旅游材料等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其利用率,降低对自然地过度采集,提高对互动设计的科学保护性,并降低互动性体验旅游的整个体验旅游空间的能源消耗,例如灯光照明等的节约利用,尽量地使用自然天光作为采光光源。因为有关的科学研究表明,在建筑室内外的装修材料中,存在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从保障观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互动性体验旅游材料的选择上,应使用环保型的装饰材料,从而提高体验旅游空间的室内空气质量。
5 结语
“交互设计”是博物馆与观众的平等对话,从观众的视角出发,并将观众的心理和生理特性纳入考虑。观众在体验旅游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得到心理满足,在两者获得共鸣的同时,展品与观众的“交互”意义得到延伸。博物馆体验旅游的交互设计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意识,深入浅出地传播知识和信息,启发观众观察与思考,使观众在探索和惊喜中加深了记忆,获得了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士军,孟祥旭,向辉.基于XML的文物数字博物馆数据集成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2):1624-1627.
[2] 吴伟波,曹文君.对于旅游商品博物馆实现中的一些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一)地域分布广泛,以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最为集中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各盟市(除乌海市)都有分布,分布范围广。全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最多,分别达到47项和46项。超过20项的盟市有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市和呼和浩特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是旅游业重要的资源基础,一些已经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种类丰富,以艺术类和民俗类为主
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为完整。从列入到首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看,涉及到8大类;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涉及到全部的10类;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内容的解释,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分为文学类、艺术类、技艺类、民俗类和体育游艺类。纵观3批内蒙古国家级和2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见艺术类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
(三)文化价值较高,旅游开发基础较好
内蒙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较高,诸如列入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就展示了蒙古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除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有列入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列入到第二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2项,列入到第三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项目3项,此外还有梅日更召信俗、蒙医药(蒙医传统正骨术)、蒙古族牛角弓制作技艺、包头剪纸等9个项目列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51项。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旅游参与性较好。诸如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歌舞等都可以让游客在参与中体会文化的价值。
三、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一)博物馆静态展示模式
博物馆面前是非物质文化展示的最主要方式和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博物馆可以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详细、长期的展示。
优势:
1.国家强有力的人、财、物的保障。
2.带来大量的游客,一般游客都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博物馆内的展品是当地文化的集中代表,是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具有权威性,游客愿意到博物馆中参观游览。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展示的完整性、系统性、原真性突出。
劣势:
1.是没有形成数字化的现代展示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更加反映精神文化的遗产表现不足。
2.是展示基本以静态展示为主,以实物、图片、文字介绍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示或者游客参与式的展示方式很少。
3.专题型的博物馆展品少,得到的财政支援也少,主要是一些学者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常热心的组织成立的。
4.一些博物馆没有与旅游结合起来,没有被纳入到旅游线路中,这样一方面没有满足游客了解非物质文化的旅游需求,又使博物馆缺乏一定的经济支持和舆论支持。
如今内蒙古已经初步形成了综合性博物馆和专题博物馆并存的局面。综合性的博物馆以内蒙古博物馆为代表,在其展品中有大量的反映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服饰文化、工艺精品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博物馆有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建起了一座高水平的马头琴博物馆;有2009年开馆的我国唯一的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北方狩猎民族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应该鼓励综合性博物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列和研究,扶持专题博物馆。
(二)旅游节庆模式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节庆与旅游结合也是一种很好的旅游开发模式。以民族节日为主题,开展大型庆典活动,在庆典中展示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宣传吸引旅游者观赏、参与。
优势:
1.利用已有的传统节日的知名度可以较容易的树立品牌。
2.参与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现存的薄弱环节就是缺乏参与性。游客只能静态观赏,无法亲身参与其中。而旅游节庆可以让游客深度参与。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上游客就可以参与到骑马、摔跤、射箭、奶食品制作中。这样可以加深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了解与喜爱。
劣势:
1.时间、地点分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节庆有着自己分布的地域,节庆也有着固定的时间,不一定与旅游旺季相一致。
2.附加在传统节庆的经济价值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商品化趋势。现在的那达慕大会已成为集市贸易、产品展销、招商引资、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
内蒙古旅游节庆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应该系统开发各地的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地域分布上合理,尽量与旅游旺季结合或者力争打造新的旅游业增长点。
(三)生态博物馆模式
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至今,中国先后建立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广西“1+10”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内蒙古达茂旗敖伦苏木生态博物馆、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
优势:
1.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生态博物馆或者民族文化村落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建筑、服饰、饮食及信仰、工艺等自然展现在游客面前,无需大量投资兴建宾馆、饭店等。投资少,但是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2.原真性强。生态博物馆或者民族文化村落基本设立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完整的、系统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人民按照本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受到现代文化冲击较少。
3.对非物质文化展示深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舞台展示等模式虽然集中、灵活,但是毕竟属于脱离现实生活的表演,对于宗教、庆典、祭祀等深层次的文化必须让游客置身于一定的文化氛围内,才能更好地感受与理解。
劣势:
1.交通不便。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地区往往偏僻、交通不便,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游客的进入。
2.开发失当容易损坏非物质文化生存环境。旅游的开发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旅游者对非物质文化的欣赏会增加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自觉性,但是如果开发不当,超量的旅游者的进入会带来强大的现代文化示范效应,居民会效仿,会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破坏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
2009年在东乌旗和敖鲁古雅乡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我区生态保护区试点。这类旅游开发模式在平时的生活中延续着传统的习俗,是值得提倡的开发模式,各盟市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生态博物馆。
(四)演艺展示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艺展示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实景演出;一类是依托一定景区的演出展演。
优势:
1.生动、娱乐性强、经济效益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歌舞、曲艺、手工技艺用传承人或者演员展示出来,加上现代的舞美、灯光等,会生动、传神地表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2.丰富游客旅游生活,增加停留时间。非物质文化展演会增强对游客的吸引能力,扩大知名度。此外一般的演出均设在晚间,有助于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
劣势:
1.投资大、风险高。内蒙古的旅游业季节性很强,一般的演艺展示方式存在着投资大、风险高的风险。如果观看的游客数量少,那么演出人员和演出项目就会减少,演出项目的减少又会使得游客观看的效果打折扣,形成恶性循环。
2.语言及精神、信仰的表现转化有困难。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由蒙古族和三少民族创造和传承,如果在舞台上表演就涉及到语言的转换,毕竟大部分游客听不懂蒙语和三少民族语言。此外较深层次的精神信仰、宗教祭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会出现展示不完整、不深刻的情况。
3.过度舞台化会伤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展演模式立足于让游客短时间内,以各种灵活、生动的舞台表现形式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如果过度舞台化就会损害原真性。例如蒙古长调在某种程度上游客将其理解为“劝酒歌”,这种行为使得长调的艺术魅力无法全部展现,失去了原真性。
(五)旅游商品模式
目前内蒙古的旅游商品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旅游商品进行开发。
优点: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177-02
传统村落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独特的精神特质,极具民族文化的本源性和历史传承性,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艺术以及经济与社会价值。在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尤显突出。建立村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是进行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提升村落文化安全的重要之举。
一、文化安全视域下的传统村落
根据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对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中的界定,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在我国学术界,传统村落通常是指建于民国以前、目前仍留有较大历史沿革的村落。对传统村落的界定着重突出了村落历史文化的丰厚历史留存以及完好地延续与传承。从2012年我国启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始,至今已经评选三批,共有2 555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统村落与通常所称谓的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中国景观村落等都有一定的区别。古村落是人们对建村年代久远、具有一定数量村落历史的村落的总体称谓。学术界通常认为古村落最大的特色是体现在家族的血源性和区域的地域性上。与此相伴的是村落社会、民俗等村落历史文化的厚积。传统村落也被俗称为古村落。当前,古村落的称谓当前通常用在社会活动中以及相关的学术活动中。因此,古村落虽然具有一定年代的历史与一定数量的文化,但在规模与文化的传承上都不能与传统村落相媲美。在我国一定数量的古村落都通过申报入选了传统村落,进入到国家认定与系统保护的行列之中。2012年9月,经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
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如民族精神、政治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传统村落的界定上,可以看出,传统村落厚重的文化积累在现实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前凸显出文化安全的紧迫性。
二、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情况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互相依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我国“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设立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国文化部于2007年开始组织实施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程,至今已经在全国16个省区市建立了18个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处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中的传统村落,由于政府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的加强,村民具有很强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资源也保存较好。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于1971年由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维埃提出。自1971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在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已经建立了300多家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其“生态”的含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生态博物馆是在文化资源独特和丰富的地区,以原地保护、动态保护、居民参与的原则建立的文化保护形式。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挪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认为,生态博物馆的观点对于处在多数或统治地位文化包围之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精华的保护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区的环境、经济、文化的整体,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会的活标本。1995年,我国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乡生态博物馆是我国大陆最早建立的生态博物馆,也是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目前,我国已在贵州、广西、云南和内蒙古四省区建立了16座生态博物馆。
从整体上看,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化生态博物馆具有相同的理念与价值目标,都是意在以原生态的方式从整体上对文化形态进行动态的保护。从微观处进行区别,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集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文化部负责监管;文化生态博物馆则关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主要由国家文物局进行监管。严格讲,对文化进行物质与非物质的区分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文化进行整理与监管,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因此也可以说,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化生态博物馆并没有质的区别,都是为动态与原地保护文化资源而进行的尝试。
三、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提升文化安全的必然性
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具有独特性与丰厚性两大基本特征,这是建立村落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仅建立了18个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和16个生态博物馆,这从数量上与我国为数众多的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以及丰厚的亟待保护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不相符的。当前,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村落的数量也呈下降之势,而且这种趋势依然在发展之中。由此,民族地区的村落文化将面临无人继承与保存发展的状态。一些传统村落的古老民居建筑多是明清时期的留存,是人类先祖在完全适应与依靠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从现代的发展来看,大部分古旧民居等已经不是最适宜的人居场所。加之现在对此进行保护而实施的“修旧如旧”的原则,村民在古旧民居建筑中继续生活具有一定的实际困难。如云南大理的诺邓村,整个村子坐落在平均海拔2 300米的山坡上,用水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村庄。从进村的路口到村内的民居,全部是石砌的台阶,现代化的摩托车、农用车等都只能停在山脚下。村民的生活用品依然靠马驮或人力背到位于山顶的民居中,这在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已经显得极为不协调。
当前学术界对村落保护的研究一致认为,活态保护――即保留与传承当地居民日常的生活痕迹,认为这是活体保护的最好办法。但是,我们要注意两个事实,一是村落的青壮年人口的逐渐流失,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开始在城市落地生根。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已经开始成为“空心村”。冷清的村子在春节期间顿时热闹和拥挤起来,一派生机景象,但是这种热闹最多持续半个月。之后,随着春节过后的农民工返城潮的到来,村落又恢复了一年中最漫长的寂静景象。另外,众多村落在历史生成上主要是与自然相依相存,古旧民居建筑即便是维修坚固,原来的设计也已经不再适应今天舒适人居的标准与水平。综合以上两点,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预测今后的村落变迁,我们更多的焦虑是村落文化的传承人问题。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也是必要的文化留存的方式。
四、数字化保护提升传统村落文化安全的运用
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中,除了最基本的对村落文化进行活体保护之外,还要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以保障对民族地区村落的文化资源进行还原性、全景性的再现。以此,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全息还原与保护,构筑文化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要回溯到199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柬埔寨吴哥所实施的“世界的记忆”的项目。
我国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始于2000年,敦煌和故宫是我国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的最早受益者。数字化保护文化资源不是通常所说的运用照相机和摄像机的技术,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保存、还原、处理以及再现的形式对文化资源进行真实性与全景性的保存。村落的文化变迁处于永不静止的动态过程中,放眼农村社会未来的发展变迁,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日新月异,村落的缩减依然在继续。在村落总体数量以及村落人口数量都在呈绝对的下降之时,在民族地区村落建立生态博物馆以及进行数字化保护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潘守永认为,当前,我国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或不足,如目前的数量、规模距离我国民族村寨、工业遗产和古村古镇等保护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生态博物馆发展规划,也没有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的“行业标准”和机制,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目前的30多个生态博物馆需要在功能和层次上提升;生态博物馆的专业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人们虽然对生态博物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相当多的人仍然缺乏基本了解和正确理解,个别知识精英甚至缺少“宽容态度”。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在急速变革的社会中面临着传承危机,因此,适应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在村落文化安全构建的路上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参考文献:
[1]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2]周炳群.文化共生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6).
[3]张金鹏.乡村少数民族社区的制度建设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
[4]王崇印.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以永嘉芙蓉古村落为个案[D].温州:温州大学,2009.
[5]颜维琦.古村落,我拿什么留住你[N].光明日报,2014-04-
尹绍亭80年代初就在基诺族村寨中做田野调查,他的老师杜玉亭先生更是在这里做了数十年的研究,是基诺族的主要识别人。
因为采取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基诺族村寨四周分布着轮休地,郁郁葱葱的护寨林把杆栏式的房屋包裹其中。村寨大家族设有共同生活的长房,由父系小家庭组成,房中央有几个火塘即表示有几个小家庭。亚诺寨是保留长房最久的村寨,1984年尹绍亭在亚诺寨见到的最后一座长房,有6个火塘、10 个房间,1985年再去时已被拆除。
村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
“基诺族长老‘沙车’,是当时还健在的几位长老之一,他懂得各种祭祀程序,会念祭祀神灵、祖先的祷文,这些正是基诺族的核心文化。他忧心忡忡地找到我们,问我们该怎么办,传统文化丢得太多了,年轻人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不穿民族衣服,仪式也没有了……”
是沙车长老最早提出要建一座仪式房,发挥传习馆的作用,将本民族独具的口头传承文化、节日文化、祭祀礼仪、伦理道德、热带山林生计文化教给年轻人。尹绍亭则想得更远。村寨保护不是复原、修复几座建筑的老调重弹,更应把保留整体地域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摆脱贫困等实际问题考虑进去,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了出来――不把村寨当作人工建设的文化展馆,而是作为活文化及其生态环境的结合体,特别强调村民主导:建立村民管理的文化中心,依靠村民发掘、整理其传统知识并建立传统知识资料馆,建立可持续的文化传承制度……这个概念被称为“文化生态村”。
1998年,生态村项目在巴卡小寨正式启动,尹绍亭组建了有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间艺术、博物馆、建筑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项目团队,常驻村寨的有十多人,和村民一起分析村寨资源、制定建设计划。“全村人一起修路,修整村舍,听说要建博物馆,这家出一点砖,那家出几根木头,几天就按传统建筑方式盖好一间房子。博物馆里没有展品,便每家拿出一点东西。”博物馆按照基诺族大长房的方式建成,从刀耕火种到采集狩猎,从祭祀到生活用品,每件物品都铺陈着生活的痕迹,都是小寨村民的生命体验。这间有温度的博物馆,成为中国第一座单一民族的乡村博物馆。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西北部,世居民族包括苗、瑶、侗、壮、汉等五个民族,现今县内居住民族十余种。这里生态环境宜人,自然景色优美,素有“万山环峙,五水分流”之说。龙脊位于龙胜和平乡,距县城22公里,因山脉如龙的背脊而得名,左邻桑江,右接梯田。梯田是壮族和瑶族的祖先世代开凿而形成,以其雄伟壮丽在国内外享有美誉,不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也是自然美景与人工景观相得益彰的杰出成果。
2010年11月,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馆,揭牌仪式在信息资料中心前的广场上举行。这一天对于寨中老小来说,是不亚于过年的喜庆节日,村民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举寨欢迎来访宾客,每一个人都是博物馆的主人,笔者有幸参与其中,至今难忘。
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信息资料中心,设置在具有独特壮族风格的吊脚楼中,旁边是已经不再使用的本地小学,信息中心和小学共享一个小型的广场,占地面积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01平方米,展出文物标本200多件。据了解,这座房子是一位村民的房屋,无偿提供给村委会进行博物馆建设。在当地村民眼中,为当地唯一一座博物馆提供房屋,是一件光荣而又值得自豪的事情。
信息资料中心的常设展览为“龙脊神韵,壮家风情”,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龙脊壮寨”,展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诉说壮族作为山地民族的民族文化特点,服饰和各种器具展示龙脊壮族民风民俗和独特的智慧;第二部分“龙脊神韵”,用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龙脊梯田的壮美,体现壮族人民的劳动与创造;第三部分“壮家风情”,通过实物、场景复原等展示壮族节日风俗、宗教风俗、婚丧嫁娶仪式风俗;第四部分“发展之路”,回首龙脊近年来在人民生活建设上的各种成就,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展览涵盖内容丰富全面且饶有趣味。
与广西南部壮族尚黑不同,白衣壮以“尚白”而得名。龙脊壮族在社会生产、民俗庆典、历史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色村寨文化。在生态博物馆建立以前,各种文化元素散落在村寨之中,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调查与整理,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为龙脊文化发掘和整合提供了平台,并以此为工具,将龙脊特色文化展现出来,经过村民、村委会和文化遗产工作者的发掘和整理,龙脊壮族文化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龙脊壮寨拥有广西乃至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壮族干栏式吊脚木楼建筑群,其中有5处木楼已经有超过100年以上的历史,最老的木楼已有250年的历史,古老而富有神韵。吊脚楼样式古朴自然,形制分为两层,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阁楼用作储藏,结构合理,功能完整。在建筑方式上,选取优质杉木,不用一钉一卯。龙脊村民按姓氏而居,吊脚楼分布在梯田中间,坐落在“龙腰”之中,从山顶俯瞰龙脊村,一排排的吊脚楼层层叠叠,上下相连,十分壮观。寨中古石碑、凉亭、寺庙、房屋等各景观相结合,寨与寨之间石板相连接,吊脚木楼与石板路节节相连,与梯田相映衬,错落有致,相联有序,构成一幅完美的和谐景观。
除了传统民居,风雨桥也是壮寨的特色建筑景观,独特的形制也体现了村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信仰,龙脊壮寨风雨桥上著名的石刻“三鱼共首”含有廖、候、潘三姓的和谐团结之意,更深一层的寓意是壮、瑶、侗三族的和谐团结,而其最深层的寓意则是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的体现,包含着天、地、人和谐的宇宙观。 龙脊石料丰富,石材的加工技艺突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壮族石文化。古壮寨的石板路与石板桥是龙脊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许多石板桥上都刻画着莲花、宝剑、太极、八卦等道教符号,最具有代表性和最为珍贵的是村公所门前的风雨桥上刻的“三鱼共首图”。
百转千回的青石板路连接各家各户、57座青石板桥构成了寨中的主要通道,还有层叠的木楼石地基、太平清缸、石水槽、石寨门、石碾、石磨、石臼、石头墙、石绣球、石庙等显示了高超的壮族石制工艺;从清朝至今的一系列石碑刻,内容丰富,纪录详实,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研究价值,龙脊壮寨素有“三步一石,五步一刻,十步一碑”的美名。
龙脊还遗存着大量从清代到近代民国时期的石刻碑文,其中以平段寨最为集中,全寨大约有碑刻十几块。其中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的《龙脊康熙剿瑶营盘碑》最早,最著名的是刻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桂林府严禁衙门书差藉端滋扰僮瑶碑》。
刻于清光绪八年的两个石寨门 “万年门”和“福坚门”至今保存完好无损;还有刻于咸丰七年的“莫一大王石像”,神像高46厘米,宽27厘米;刻于光绪17年(1891年)“土地神石像”,刻于250年前的“壮族石刻绣球图”和建于清同治壬申年(1872年)的“太平清缸”等。其中,“莫一大王石像”、“石刻绣球图”和石寨门为广西所独有。
生态博物馆强调“物化”的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结合,龙脊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景观是生态博物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龙脊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至35°之间,最大坡度达50°。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从高处望去,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显示了动人心魄的曲线美。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弘。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如串串银链山间挂,夏似排排绿浪从天泻,秋像座座金塔顶玉宇,冬若环环白玉砌云端,景色之美,可谓天下一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