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科学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是理论课程教学成功进行的必要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构建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
1.内容构成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确定三类课程,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普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和“两课”等文化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文化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给学生打下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功底。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
2.课程性质分类
按照课程性质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所有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修读,选修课则允许学生进行选择,只要修满学分即可。
3.课程结构
一般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经本专业专家组的多轮研讨确定初稿,再报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后才能最终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可进行微调,每隔四年经过一轮完整的教学周期后再重新进行修订。
本文由收集整理
二、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直接接受文化知识,获得各种技能的主渠道,是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一般而言,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科专业、课程性质和教学对象素质与个性的不同来进行选择。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讲授式教学。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确实存在着种种弊端,但它仍有其可取之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低,比较符合我国国情。讲授式教学在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的教学中尤其适用,此时,教师的“讲”处在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的讲授将有关概念、原理讲清、讲透,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扫清障碍。
(2)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最最具效率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逐步展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判,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得出结论或启示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管理学、国际贸易和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成功地采用了案例教学。
(3)交流互动式教学。交流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高度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改变传统的角色,确立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从根本上要求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
(4)课题组式教学。课题组式教学是指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联系紧密的课程内容,可从中确定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课题题目,然后组成多个课题组(每5名左右同学组成一个课题组)分别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尽可能按照课题研究的程序和规范进行。
(5)项目驱动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分工协作,将教学、学习和项目开发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式教学要求围绕项目开发的规划与实施来设计课程体系,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分工协作的项目团队,项目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授的是项目开发中涉及的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知识,考核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将教学过程与项目科技开发合为一体,师生合作,即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可获得项目开发效益。
(6)学生主讲式教学。学生主讲式教学是指选定一部分适宜的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去轮流主讲,并主要由学生去组织课堂教学,老师作为辅助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该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必须进行充分地准备,既要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又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按照预先的设计很好地执行既定计划,又要根据课堂的情势灵活调整设计与计划,力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课外教学模式
理论课程的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
转贴于
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涉农特点,其课外教学尤其重要。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以下几种比较适用的课外教学模式。
(1)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教师在课外时间借助网络完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可以把与课程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典型案例等放到网上供学生阅览,也可指导学生自己上网查阅学习资料。有条件的课程最好能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中设计多个功能模块,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引导式教学。目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来说,由于专业兴趣缺乏而导致的厌学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实际的热点问题、事关亿万农民疾苦的问题等唤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通过其他各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是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3)课外活动式教学。采取适宜的形式开展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而课堂时间有限,同时很多活动也无法在课堂时间进行,只能在课外时间组织。
3.课程考核模式
在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教学实践中,对传统的的以单一的期末考试来确定学生课程成绩的一次性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采取贯穿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综合型考核模式,旨在全面考查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素质提高水平。
(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相应的实践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三个部分。
第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即对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第二,实践能力素质。在辽宁师范大学刘磊的博士论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中,将实践能力划分为八个方面,即语言实践能力(对词义特别敏感,擅长有效利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音乐实践能力(对乐曲、旋律、节奏特别敏感,有很强的感知、鉴赏、表达和创作音乐的能力),数理逻辑实践能力(有效利用数学和逻辑进行推理的能力),空间实践能力(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身体运动实践能力(动作灵巧、敏捷,在身体平衡、协调、力量、速度、灵活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人际交往实践能力(善于觉察并区分他人动机、意图、情绪的能力),自我认识实践能力(善于认知人的内心世界,善于分辨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和自然实践能力(善于观察和洞察生物界以及自然规律的能力)。一般的,每门课程所要求的多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在每门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三,创新能力素质。主要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创新意识并善于进行思想创新、观点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的素质,创新能力是每门课程教学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但又难以确切考核的一项素质。
方东美说:“通中国哲学之道,盖亦多方矣!然余于是书,则独采形上学途径,欲以直探主脑及其真精神之所在。”他言明,自己探讨中国哲学的向度是形上学,目的是把握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方东美认为,由于时代、民族的不同,人们对形上学的内容、形式、精神的理解是多样态的,而他取其“多重义涵,不滞一偏”1190“形上学者,究极之本体论也,探讨有关实有、存在、生命、价值等,而可全部或部分为人类颖悟力所及者。”mM即人类智慧所能体悟或把握的有关实有、存在、生命、价值等的本体论。方东美把形上学分为三种形态:第一是超绝型态(Praeternatural);第二是超越型态(Transcenden¬tal);第二是内在型态(Immanent)。
超绝形态的形上学认为决定存有的是外在于存有的一种力量,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外在实体’“外在超越”。这种超绝形上学深溺于二分法,观待万物带有双重影像,认为宇宙处处尽是二元对立o“凡借永恒法相而表现为纯粹价值如真、美、善、义等,又与一切染漏不纯之负值如伪、丑、恶、不义等相隔绝。诗人威廉布雷克(WilliamBlake)之妙言曰:‘善是天堂,恶是地狱。’……人,就其作为某一个体而言,亦剖成灵肉两截,二者之间,抑又彼此互相冲突不已。灵魂为理性所止之地,故是善;肉体乃欲望冲动之源,故是恶。”这种形上学多存在于西方哲学中,其不良的理论效果是有损于自然界与超自然界之间的同一性和连贯性,同时有损于个人生命的完整性。
超越形态的形上学是典型的中国本体论方面否认外在实体的存在,认为无论何种实有、何种存在、何种生命、何种价值“皆绝不视为某种超绝之对象,可离乎其余一切自然元素与变化历程而凝然独存、悄然独享某项秘密特权者”0021;另一方面不局限于现象界或现实界,而主张腾冲超拔、趋入理想胜境。所以这种形上学摒弃截然二分法,认为‘‘宇宙全体与生活其间之个人雍容浃化……是一种即现实即理想主义(即事即理论),或易言之,乃是一种即理想即现实主义(即理即事论)”121。这种形上学表现为两个方向:一是超拔提升“据一切现实经验之所与为起点……拾级而登……向往无上理境之极诣。”0122二是居高回视“‘提其神于太虚而俯之’,……凭借逐渐清晰化之理念,以阐明宇宙存在之神奇奥秘,与夫人类生命之伟大成就。
内在形态的形上学是相对于超绝形上学而言的,也是典型的中国本体论。所以中国的形上学可以说既超越又内在o‘裉据此派内在形上学,宇宙太初原始阶段之‘本体’,实乃万有一切之永恒根本(寂然不动);然自宇宙生命之大化流衍行健不已而观之‘本体’抑又应感而动,元气沛发,遂通万有,弥贯—切,无乎不在,无时或已(感而遂通)。本体实性,则渗入功用历程(即用得体)。玄真本体,乃具现于现象界全域(即相显体)。永恒法相,呈现为理性秩序,与时间化育历程相齐并进(与时偕行)。如是,本体现象,契合无间,形上形下,澈通不隔。”0122方东美对内在形上学的解释很像熊十力的“体用不二”论: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大海水全显现为众沤,众沤即是大海水。本体虽然寂然不动,但它含万理、万化、万德,感而遂通,显发为用。也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在超越,在人类自身寻求自足的价值源头。
蒋国保教授的概括,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方东美形上学的要领:“中外形上学从形态上分……为超自然(即超绝)形态、超越形态、内在形态。东方‘形上学’,与西方‘形上学’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承认世界存在着究极本体,而在于对该究极本体的存在方式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西方‘形上学’认为,究极本体……作为外在于世界的力量来决定世界的存在。与西方的超绝形态的‘形上学’相比,东方……超越形态的‘形上学’,_方面强调本体界与现象界的圆融无碍,另一方面又强调本体界在价值层面超越现象界,成为现象界所以存在的决定者。……印度形上学和中国形上学是相通的,但……中国形上学因为更强调本体界的‘内在性’而可以称作‘既超越又内在之形上学’。‘本体界’……是相对‘现象界’而言的,超越是指超越现象界,内在也是指内在于现象界。
综上,方东美研究中国哲学的向度是形上学,并对形上学作了自己的分类,为他进一步探讨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对中国哲学基本精神的理解向来见仁见智。方东美立足于中西印哲学的比较,概括出他对中国哲学基本精神的理解,主要是有机统_、天人合德、双回路向、立乎中道等。
(-)有机统广大和谐。方东美用机体主义来概括之。从消极面而言,机体主义反对将人与物视为绝对的孤立系统而互相对峙,反对将千差万别的大千世界转化机械秩序,反对将变动的宇宙看作再无发展余地和创进可能的封闭系统。从积极面而言,机体主义“旨在统摄万有,包举众类,而一以贯之……形成一在本质上彼是相因、交融互摄、旁通统贯而广大和谐之系统”0123。总之,机体主义反对对立的、机械的、封闭的宇宙观,主张联系的、统一的、圆融的宇宙观。
(二)天人合德。天人合德内在于有机统_、广大和谐的宇宙观中。方东美指出,西方哲学在论人的时候往往把他与上帝、自然疏离开来,而中国哲学“其论人也,恒谓之德合天地,或性体自然。性天之道,存乎创造化育历程,万物一切,各正性命,以尽其性。人之天职,厥为参天地,尽物性,据乎德,发乎诚,黾勉以行,尽性而天,精义入神”。中国哲学强调人与天地、性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交互渗透o‘需家、道家、大乘佛家以及宋明新儒家等……其崇信‘混化万物,一体同仁’之教,则初无二致。……此种‘万物一体同仁’之情,存而养之,扩而充之,发挥极致,即为圣智圆满”,体认天人合德不仅是入圣的路径,甚至可以‘‘当下即圣”。
(三)双回路向。方东美在解释超越形上学时已经谈到这个问题,认为这种形上学表现为超拔提升和居高回视两个方向。他特别强调了超化的意义,说:“关于中国形上学之诸体系,有两大要点首宜注意:第讨论‘世界’或‘宇宙’,不可执著其自然层面而立论,仅视之为实然状态,而应当不断地予以超化:对儒家言,超化之,成为道德宇宙;对道家言,超化之,成为艺术天地;对佛家言,超化之,成为宗教境界。自哲学之眼光观照宇宙,至少就其理想层面而言,宇宙应当是一大超化之世界。中国形上学之志业,即在于通透种种事实,而蕴发对命运之了悟。超化之世界,是一深具价值意蕴之目的论系统。”0134方东美认为,有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有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中国哲学不是将它们分裂开来,而是统一起来,中国哲学以事实世界或现实世界为起点,但绝不执着于此,而是通过超化,把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统一起来,实现前者向后者的超拔提升。
(四)立乎中道。在谈到心物关系时,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的特色是立乎中道、心物不隔。他指出,在西方,哲学系统不建立于物质,即建立于精神。哲学思想内容,乃游移于精神主义与唯物主义二者之间。在印度,凡超越系统皆尚精神,其俗界观则从唯物。“然在中国,哲学家之待人接物也本中道。立乎中道,遂自居宇宙之中心,既违天地不远,复与心物不隔,借精神物质之互渗交融,吾人乃是所以成就生命之资具。率性自然,行乎广大同情之道,忠恕体仁,推己及物,乃不禁自忖:宇宙在本质上元是一大生命之领域,其中精神物质两相结合体融贯。宇宙大全,乃是无限之生命界。中国哲学之悠久传统,皆沿习‘生命中心主义’之途径,而向前迈进发展。”03320立乎中道即是不偏于物亦不偏于心,而以人为中心把二者贯通起来。
(五)三才合一。方东美说:‘柏拉图于其《对话录斐德罗斯》篇中,追述乃师苏格拉底盛赞依索格拉底(Isocrates)之言曰:‘斯人体内有哲学丨’克就典型之中国形上学家而论,吾人大可将该句倒转,翻作‘其哲学体系之内有个人’,而呼之欲出者。问题之关键是:何等类型之人物、始配挺身而出,为中国哲学代言?……其人至少必须具备‘先知、诗人与圣贤’二重才性,集于一身,始足语此。”0129“盖先知之最大关注,恒在于人类之命运及世界未来之归趋;诗人虽向往未来幻境之福祉,然却又往往逆转时间之向度,回向过去,于过去黄金时代之画幔上象其理想梦境,而寄托遥深;圣贤既属道德高尚、力行实践之人,恒欲申展时间之幅度,无论过去或未来,俱纳诸不朽之现在之内,期于当下履践,使其崇高理想充分实现,以求致乎其极,或庶几乎?”131能够为中国哲学代言的人应该是先知、诗人与圣贤二才合一的人,这也是方东美推崇的理想人格。先知关注未来,诗人关注过去,圣贤把未来和过去纳入现在。中国哲学是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的融合体,涵容过去、现在、未来,只有集宗教、哲学、艺术、道德修养于一身者才有资格成为中国哲学的代言人。
(六)思想连续。方东美指出,有两点应该注意到:一方面,就中国哲学的传统而言,自先秦、两汉以至隋唐、宋明,都有一个共通点,借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究天人之际”。另一方面,无论是哪一派的中国哲学,借司马迁一句话来说,就是“通古今之变”,无论是个人的、学派的或是产生自任一时代的,都表达出历史的持续性,与其他各派的哲学思想发展彼此呼应,上下连贯,形成时间上的整体联系。这两个特点表现在中国学术上是有利也有弊o“利”是任何学术思想不能孤立于过去的已知条件之外,要兼顾当时的时代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性,产生历史持续性的效果“弊”在道统观念,思想易受到道统观念的束缚和支配。[419-20比较之,西方哲学的历史关联性不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建立独特的思想系统,而中国哲学“通古今之变”,强调历史的连续性,与其他哲学思想形成整体联系。
以上,有机统_、天人合德、双回路向、立乎中道、二才合一、思想连续就是方东美所说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三、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方东美对中国哲学的研究虽然也有通史性意义,但有论述的重点,所以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上每个阶段笔墨不均。总体而言,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上升的历程,持的是一种历史进化论的观点。
(一)总历程
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把中国哲学史区分为“古代”(先秦)、“中世”(汉至嵐、“近世”(宋元明清)二大阶段,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大阶段,劳思光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初斯’“中斯’“晚期”三个大阶段。方东美则以形象的方式勾画出中国哲学发展的五大阶段“以一句不规律、三节步之诗行喻表之,现为缺末韵格(catalectic)”虚线部分为第一阶段,时间漫长,其源起及发展详情俱不可考。据传约经历四千来年,无疑系属上古洪荒时代(公元前5042~前1142),隐涵一套“原始本体论”,中国形上学之基调表现为神话、宗教、诗歌之三重奏大合唱。第一音步为第二阶段,属“扬抑抑”格,其重轻部分分别代表儒、道、墨三家所高度发展出的理论系统。这是有信史可征的一段神奇伟大之型成期,长达九个世纪(公元前1146~前246),系中国哲学创造力之最盛期,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原始墨家一时争鸣,竞为显学。0124第二音步为第三阶段,属“抑抑扬”格,其中足以看出传统儒、道两家盈虚消长,终于逐渐让位于大乘佛学诸宗。这—阶段为中国哲学之吸收与再创期(公元前246~公元960)”经过一段漫长的酝酿、吸收与再创,最终形成具有高度创发性的玄想系统即中国大乘佛学。0124第三音步为第四阶段,属“抑扬抑”格,代表公元960年至今,为形上学之再生期,表现为新儒家三态,而俱受佛、道两家影响o“吾人先后在新儒学(性、理、心、命之学)之形式中,次第复苏中国固有之形上学原创力,而新儒学,亦多少沾染一层道家及佛学色彩。在此段再生期中,其最突出而值得注意者,为产有三大派形上思潮:(1)唯实主义型态、(2)唯心主义型态与(3)自然主义型态之新儒学。第五阶段应该是中西哲学相互碰撞的时斯‘尚音节排列再更进一步,采缺末韵格,则余外之重音节部分,无疑显指针对西方思想模式之吸收摄纳期。今曰学界之中,凡观察敏锐之士,皆不难处处嗅到此种气息焉。”0124以上,总体上把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归纳为原始期、定型与最盛期、吸收与再创期、再生期、吸收摄纳期。
接下来谈一下方东美与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相关的未曾充分展开的一些问题。
(二)汉代哲学以及道教
方东美认为,秦汉从哲学方面来讲缺乏创造力,“人人方汲汲于事功征伐,忽于玄想,思想界玄风浸衰,其号称一代祭酒者,固学者辈出,然俱非独立之思想家。此段时期,少数哲匠不为杂家,即为批评家:前者如吕不韦、刘安、董仲舒等,后者如王充之流。若辈中人即或仍谈学论道(形上学),然其兴趣重心,固早巳移至以宇宙论及宇宙发生论为主题矣。通常虽多依原始萌芽科学(阴阳五行之说)为基础,间亦诉诸诗意幻想。
但是,方东美对汉儒的治学方法是持肯定态度的。他指出,无论是从宋明儒本身的立场或是从以宋明儒“嫡传”自居之现代学者的立场般皆认为汉儒之学一无是处:在学术上面是支离破碎,在方法学上面也是远离正题。然而,今天我们来谈汉儒,在思想史方面,尽管汉儒之“微言大义”不免于以杂家及阴阳家的思想栽赃到儒家正统思想之中,去歪曲它、误解它,但所谓汉儒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派,无论是今文经学还是古文经学,他们都有一个严正不苟的工作,就是所谓“解诂”,解诂的用意在于透过章句训诂而还原儒家的真面目。比如讲到孔孟的学说,就从文献方面,章句、字源方面,去如实讲明孔孟的经典大义,而还原出那个时代的真正意义。从这一方面来看,汉儒也未可厚非。而且汉儒面对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从不敢苟顺私意、乱发议论,尽可能地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一分师承做一分文章。这在汉儒而言,叫做“师法”,或者是“家法’”“比如讲《诗»,鲁诗有鲁诗的讲法,齐诗有齐诗的讲法;讲倜易》,鲁学有鲁学的讲法,齐学有齐学的讲法;其它诸经,莫不如此,是绝对不能乱讲的。汉儒的这种精神成就是我们不能否认的。
至于道教,方东美否定的地方偏多。他指出,道教的思想本身就是驳杂的东西。战国时它的思想是神仙家言、方士家言。西汉时再同道家思想的余波结合起来,后汉时才变成了一种伪托老庄道家哲学的道教。以后它又受了佛教的影响,所以它许多经典都是模仿佛经。这样一个驳杂的东西,经过了中国学术的衰世。在佛教盛行于中国的时候,儒家无力反抗,还是道教打起中国文化的招牌与佛教周旋角力,方东美特别讨厌张道陵之流对老子哲学的糟蹋,他指出,张道陵事实上是方士之类的人,在宗教方面属于,在哲学上打着道家思想的招牌糟蹋道家的哲学。譬如张道陵说‘‘道可道者,谓朝食美也”,把“道可道”解释为早上吃了很美的早餐。这跟“道可道”有什么关系呢?而底下这句更不成话,‘‘非常道者,谓暮成屎也”,早上吃了很丰盛的早餐,到了晚上要排泄出来。这个打着道教旗号、推崇太上老君的鬼道,这样糟蹋老子‘‘道可道,非常道”这两句话。再说“两者同出而异名”,本来在老子里面有两种断句方法,一方面指有无同出而异名,有时读做‘‘两者同,出而异名”,但是鬼道的注解却说:“两者同出而异名,谓人根生溺,溺成精也。”这就越发不像话了,竟解释成一方面小便,一方面泄精,就叫做‘‘同出而异名”。而“玄之又玄”,他说是‘‘鼻与口也”,这根本是不知所云。张道陵在注释老子五千言时如此侮蔑老子的哲学思想,是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
(三)魏晋玄学
方东美认为,魏晋玄学的主题是把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结合起来,但每位哲学家的倾向并不完全一致‘可晏、王弼出,玄风复振,其旨则皆在调和孔老间之歧异,倡"贵无论’以释道。……何晏崇孔,故援道入儒;王弼宗老,乃援儒入道。然两氏同以‘致一’为其玄学探究之基本核心,则毫无二致。Km—rn方东美进—步解释说,从王弼、何晏对儒家《周易》的诠释中可以看出,上古以来两支分道扬镳的学术系统(原始儒家和原始道家一引者注)到魏晋时期有了结合的企图,比如王弼把儒家的系统落到道家的系统里去,而何晏要把道家的系统落到儒家的系统里去。
方东美还谈到:裴顔与孙盛“前者崇有而抑无,盖以绝对之无(至无),于生命界无以能生,故为虚而非实,成性之道,无所用之。始生者,自生也;始有者,自有也,既非生之于无,亦非亡之于无.更非化之于无,而是唯一之本体、真实无限,即有显用者也。后者则另据逻辑立场,推演老氏之主旨,概归诸剌谬不通、自相矛盾者”01153;向秀与郭象“皆基于庄子哲学,一方面,视‘有’、‘无’二名,乃相待观成:无不能生有,有不能还无。至于二者孰更为根本,实乃无谓之争。
(四)道家哲学与佛学
方东美认为大乘佛学与道家思想有相同之处:“大乘佛学,则由其证得之慧境,灵光烛照而展现于吾人之面前者,是为上法界与法满界;于是,时间生灭变化界中之生命悲剧感,遂为永恒界中之极乐所替代。夫惟如是,佛家之解脱精神,乃能无人而不自得,逍遥遨游于诗意盎然之空灵妙境。臻此境界,佛家之精神,即能当下浑然忘却时间生灭变化界中之一切生命悲剧感,而径与道家,尤其老子之精神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矣。”01154解脱、逍遥、空灵的精神境界是大乘佛学和道家所同有的。
方东美认为道家哲学对中国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王弼注《老》对般若哲学之影响,其著例也,观乎道安及其同代诸贤情形,足见一斑。关于‘有、无’对诤,向有‘六家七宗,爰延十二’之说。……当时中国佛学思潮,七宗竞秀,然其玄学主旨,则端在‘本无’,倡‘贵无贱有’,与裴顔之‘崇有抑无’针锋相反,适成对照。兹以降,佛、道携手,形成联合阵线,以对抗传统儒家矣。”01156僧肇的“《般若无知论》及《答刘遗民问》字里行间,庄子之影响,岂浅泛哉”“道生在精神上酷似老、庄,主张‘扫相即以显体;绝言乃所表性。’盖谓究极本体,既非可得解于权言之穷,亦不可尽求诸假相之归。
四、简要分析
综观方东美对中国哲学基本精神和发展历程的阐释,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几点分析:
(-)方东美对形上学类型的划分基于中西哲学的比较,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一家之言,但也有可以进一步厘清的余地。自“西学东渐”以来,中西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并逐步深入地探寻着中西文化包括中西哲学的差异,梁启超、严复、、梁漱溟、冯友兰、贺麟、钱穆、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张岱年、任继愈、冯契、萧堇父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程度地探讨了中西哲学各自的特征,多数人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实用理性,伦理学发达,而知识论、逻辑学等相对薄弱。在对中西形上学特点的概括上,影响比较大的观点是:西方哲学走的是外在超越的道路,把人类的价值源头归结为外在的力量;而中国哲学走的是内在超越的道路,把人类的价值源头归结为内在的心性。与此相关,西方哲学的思维偏向两分法,注重分析;中国哲学的思维偏向统一性,注重综合。上述观点不知何人最早提出,但方东美对形上学的分类无疑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意思。他所说的超绝形上学指的是西方哲学以分裂为特征、寻求外在超越的形上学,而超越形上学、内在形上学则是典型的中国形上学,以追求统一和谐为特征。这种宏观的比较结论无疑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为我们把握哲学形上学的差异提供了重要思路。但从方东美对超越形上学、内在形上学的论述来看,二者的界限似乎不甚清晰,前者强调宇宙与人的统一性,主张超拔和规范的“即理想即现实主义”,后者强调本体内在于宇宙以及本体与现象的统一性,在强调统一性方面二者很难区分。方东美所说的内在形上学强调本体内在于宇宙,与通常所说的价值内在于人的心性还是有所不同的。
(二)方东美对中国哲学基本精神的理解观点明确,前后统贯,体现了一种高贵和乐观的哲学精神。对中国哲学基本精神的概括学界见仁见智,方东美的主要观点是有机统_、天人合德、双回路向、立乎中道等,其逻辑主轴是统一和谐,类似于熊十力的“不二”。从方东美对中国哲学基本精神的概括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一种高贵乐观的哲学精神,这与方东美对哲学功能的理解有关,他说:“伟大的哲学思想可以改造世界。它不像近代许多存在主义的思想家们,不仅是在那个地方演悲剧,而且是演双重悲剧!甚至演三重悲剧!重重悲剧下幕以后,依然是精神局促于现实世界中,心灵不能超脱解放,埋没在这个
美国会计学会对成本的定义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会计学中对成本的定义是:特定的会计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成本管理》中对成本下的定义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特定目的而耗用或放弃的资源。从以上定义看,会计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总和,包括工资、原材料、动力、运输等所支付的费用,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借入资本所支付的利息等。
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可以用货币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以货币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其他成本。
二、经济学中的成本定义
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西方经济学中对成本的研究很多,人们不仅研究发生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也研究生产过程前后发生的成本,还研究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我们着重研究生产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和交易成本。
(一)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
在短期内,由于固定投入保持不变或变动性小,增加产量主要依靠增加可变投入数量。短期成本(TC)包括固定成本(TFC)和可变成本(TVC)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
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在长期中,企业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生产规模,从而始终处于最低平均成本状态,所以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就由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集合而成,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划。
(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指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一种度量,对放弃效益的评价,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关系。机会成本主要的特征是:不关心过去已经发生的成本,而是关心未来的产出,它不是对历史的反映,而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机会成本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各种方案,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三)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由于企业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它可以通过总成本增量和总产量增量之比表示出来:MC=d(TC)/dQ。从概念得知,边际成本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边际成本(MC)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是选择成本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企业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一旦超出规模经济范围,成本反而会增加。因此,企业要利用边际成本分析法,综合考虑边际成本和规模收益情况。
(四)交易成本
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种,事前交易成本是指起草谈判的成本;事后交易成本指交易已经发生之后的成本,如退出某种契约的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续约的成本等。
交易成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成本是发生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离开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交易成本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交易的社会性;
(2)交易成本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即交易成本不等于生产成本;
(3)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成本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
三、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比较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是基于会计假设计算的,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突破了会计假设。1922年佩顿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会计假设,会计学有四个基本会计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及货币计量假设,这些假设是从事会计工作、研究会计问题的前提。根据会计主体假设,借入资本的利息是计入会计成本的,但权益成本是不能计入的,个体私营业主的工资收入都不能计入成本,而经济学成本是包括这些的。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是企业计提折旧的理论依据,资本性支出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分担,体现权责对等,均衡利润和税负,但经济学成本只考虑现金的流出,即便是资本性支出也一次性计入成本。另外,会计只计入能用货币计量的成本,经济学则将其他的经济量也作为成本。
(二)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记录过去的交易,而且很重视进行客观的叙述。相比之下,经济学家通常比会计学家具有更宽广的眼界,他们注意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除了研究生产成本还研究其他各种成本。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其理论也广泛地运用在会计学上。
(三)会计学成本与机会成本。会计学家的工作是关注记录流入和流出企业的货币。他们衡量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但忽略了部分机会成本。与此相比,经济学家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因此当他们在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使传统会计在现有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功能。
(四)会计学成本与交易成本。传统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但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相关理论,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约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故形成了人力资本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范畴,这些成本范围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会最终进入会计成本的研究范围。
四、用发展的眼光看两种成本理论
从发展趋势看,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完全市场假定等逐渐被现代经济理论更接近实际的假设条件所取代,从而使得现代经济理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这是经济理论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表现,也满足了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的要求。适应这一潮流,传统成本的理论也必将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新的成本范畴还会不断产生,现有的成本范畴也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诸如交易成本、成本等范畴都应该逐步实现规范化,获得各个学派比较统一的解释,以利于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与解释,真正构成现代经济学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那些仍处于初步探讨中的如政治成本、转化成本、社会成本等成本范畴,将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并最终纳入会计学的计量研究中。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传统会计学成本是适应于传统工业经济,在新的经济下,要求会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而经济理论恰恰为会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会计学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成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可窥视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会计成本正从单纯计量过去信息,正向能动地运用信息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方向发展,即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会计成本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并重发展。
(3)由于现代经济学成本概念计量的高难性和综合性,会计成本的计量也由简单的加减向综合化和数学化方向发展。
(4)会计成本由以货币计量为主向采用多种综合计时手段并存的阶段发展,如在美国,一般大型企业都在其年度报告中附有简要的社会责任履行和环境保护情况的说明。
【会计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外部成本并重;
3)计量由简单的加减向综合化和数学方向发展;
4)以货币计量为主向采用多种综合计量手段并存的阶段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成本概念;传统成本;现代成本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会计学的成本是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受益的情况汇集和分配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所计算出的一定数量产品或劳务的个别劳动耗费的补偿价值。它可以用来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耗费、计算企业损益、考核企业耗费水平、限定生产经营性耗费补偿的范围和数量等等。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是对历史的反映。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企业成本中可以在货币支出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部分,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在货币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人力资本成本。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作了透彻剖析,揭示了成本概念的经济内涵。他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表示是W=c+v+m,公式中(c+V)这个部分即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用的劳动价格的部分对于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从耗费和补偿两方面对成本进行论述。成本从耗费的角度看,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的劳动价值,即(c+v)部分,它是成本最基本的经济内涵;成本从补偿的角度看,是指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即成本是已耗费又必须在价值和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马克思的企业成本理论揭示了成本的经济内涵。
(1)从成本的经济性质上看,其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耗费的价值度量,体现了成本的可计量性。
(2)从成本经济内容上看,成本是商品价值(c+v+m)中的前两部分。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成本是生产该产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
(3)从成本经济本质上看,成本是为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劳动成果发生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体现了成本的可补偿性。
三、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一)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作出生产决策,即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产成本问题。传统经济理论中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几个概念及核算方法。
1.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TC)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TVC)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成本从长期角度看由那些最低值的成本所组成。长期总成本曲线(LC)、平均成本(LAC)曲线分别是短期总成本曲线(SC)、平均成本线(SAC)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划。
2.边际成本。它是成本计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边际成本就是指由于厂商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它可以通过总成本增量和总产量增量之比表示出来:MC=dTC/dQ.
由于边际成本即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完全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作为它变动的结果,边际成本(MC)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作为一个动态成本的概念,对平均成本(AC)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着重要影响,表现为: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当MC=AC时,AC为最低。
另外,边际成本分析,也可用于长期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时,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同机会成本一样,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家系统地考虑各种可替选择成本的关键性概念之一,其重要性甚至高于机会成本。正如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所言,我们最难以做出的决策不是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而是多做还是少做些。
3.机会成本。经济学一般着眼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故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度量,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选择。其具有以下特征:不是实际的支出,不关心已经发生的成本,而关心未来的产出,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
把机会成本作为现实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法,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也就解决了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的问题。
(二)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现代成本理论突破了传统成本理论仅仅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局限,更注重研究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细胞与外界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
1.社会成本。所谓社会成本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的进行生产的代价,它既包括各项私人成本,又包括各种各样的外在成本,后者是指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利益的损失。比如厂商生产经营中排放废气或污水,会引起空气和水资源的被污染,造成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环境治理投资或费用的增加。这一部分投资或费用尽管是由于厂商的生产行为引起的,但它并不或不完全直接由排污厂商承担,而是社会来承担。这种成本就叫外在成本。外在成本和“私人成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成本。
2.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但并无质的差别,只是其侧重点或范围不同而已。科恩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签约的交易费用;二是签约后的事后费用。最后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等等。阿罗使交易费用的概念,更具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都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
交易成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成本是发生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离开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交易成本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交易的社会性。
2)交易成本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即交易成本不等于生产成本。
3)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成本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的计算,人们还没有达到像传统成本价格的计算那么精确的程度,但不少新制度经济学家正在完善对交易成本的计算。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诺恩,计算了美国1970年交换部门的交易成本,占美国GDP的45%。张五常估计的香港交易成本占香港GDP的80%,交易成本数额巨大。正如有学者所说:“如果说亚当。斯密时期的经济学家在构造他们的模型时,忽略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所产生的费用的话,那么现代的经济学家再也不能忽略数额巨大的交易费用了。”
四、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赋予了成本本质的规定性,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和可补偿性,揭示了成本的经济性质,它对于研究对比会计学成本和西方经济学成本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边际成本范畴相同。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其理论也广泛地运用在会计学实践上。
3.会计学成本与机会成本。在传统会计学上,成本只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但忽略了机会成本,经济学则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使传统会计在现有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功能。例如,目前有学者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主张计量股权资本成本,将其视为真实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中来。机会成本不是对传统会计成本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成本分析的补充,扩展了传统会计成本的内涵。
4.会计学成本与社会成本对比。根据马克思的成本概念,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消费和补偿的有机统一体。为此,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样需要补偿。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概念是立足于企业微观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若单个企业的生产行为造成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而不计入社会成本,就会以牺牲社会环境质量为代价而虚增企业盈利。社会成本概念告诉我们,应从可持续发展实际要求出发,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待成本耗费和补偿问题。为此,众多学者提出将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应的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在成本中反映企业生产商品对社会资源消耗和损失程度,求得实际成本的真正补偿。
5.会计学成本与交易成本。传统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但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相关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约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故形成了人力资本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范畴,这些成本范围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会最终进入会计成本的研究范围。
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传统会计学成本是适应于传统工业经济,在新的经济下,要求会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而经济理论恰恰为会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会计学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成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可窥视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会计成本正从单纯计量过去信息,正向能动地运用信息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方向发展,即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DOI]10.13939/ki.zgsc.2015.16.012
成本模型刻画了生产者行为特征。面对激烈产品竞争,理性生产者不得不追求利润最大化。否则长期而言,难以生存和发展。在给定技术和产品价格的约束前提下,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途径是成本最小化。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化?基于不同经济理论的成本模型,其成本结构迥异,也昭示了成本最小化的不同实现途径。
1 马克思经济学成本模型与成本最小化途径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学诞生。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成本模型为C=Cs+v。其中Cs为物化劳动的耗费即转移价值,包括机器设备折旧费用、原材料消耗费用、能源消耗费用等,V为活劳动耗费即工人工资,Cs和V之间,不存在替代性。在产品或要素流通领域,买卖双方的权利,形式上平等,实质不平等。劳动力一无所有,其本人及家庭生存唯一希望是被资本家雇用。资本家具有强大的买方市场势力,可以据此压低劳动力价格。在生产领域或工厂内部,资本和劳动不平等,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资本处于支配地位,劳动者处于被支配地位。资本家可以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增加劳动强度,改变劳动力支付价格与新创造价值的比值等方法,实施资本对劳动的控制。该模型未考虑工人提供的剩余价值,也未扣减资本的机会成本,故剩余价值与利润在数量上相等。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与利润区别,仅在于观念上差异,即它被视为由可变资本或预付资本带来的。
在成本模型C=Cs+v中,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化?首先在劳动力购买过程中,劳动者不仅在数量上供过于求,而且在心理上也急于出卖劳动力。供求双方力量不均等,在价格谈判中,劳动者明显处于劣势。劳动力市场又具有地域分割性、内部人一外部人理论特征,资本家完全可以凭借其权力,以较低价格购买劳动力。其次在劳动力使用过程中,厂商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等方法,“无偿”使用劳动力。再次厂商采用三班倒工作制度,以损害劳动力健康为代价,尽量减少和节约预付资本数额,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最后厂商通过改善管理、技术进步等途径,增加劳动力学习成本,以降低原材料消耗等成本。
这些成本最小化途径后果如何呢?降低劳动力价格,短期就个别厂商而言,实现了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人为使V下降,利润必然随之同等增加。但由于工人边际消费倾向大大高于资本家,一方面,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产品实现”困难,从而埋下了经济危机的种子。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者工资除维持本人及家庭生存外,几乎没有剩余能用于教育、医疗保健等,人力资本难以提升,延缓了技术进步。此外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自然资源没有人类“加工”的痕迹,是没有价值的。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前期,资本相对稀缺,资源充足。由于原材料、能源价格极低,激励资本家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采。原材料、能源过度使用,环境污染加剧。由于工业化水平低,工厂分布在空间上相对分散,环境自净能力强。原材料、能源供应充足,环境、资源尚未构成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对人类生存的威胁。马克思经济学成本模型,无法约束资本对工人和自然的掠夺。资本的超额利润,来源于资本对工人和自然造成的负外部性。
2 新古典经济学成本模型与成本最小化途径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着可替代性。它也忽略了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未来福利损害。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代表人物索洛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环境不构成经济增长约束条件。西蒙・库兹涅茨甚至认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受到自然资源绝对缺乏所阻碍。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成本模型为C=Cs+v+c0,其中C0为机会成本。在该模型中,Cs和V之间,存在替代性,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一样,仅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工具。另外大多数经济资源使用价值存在多样性,经济资源具有机会成本。考虑了机会成本的成本模型,更科学地度量了资源配置效率,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观念上指引。
在成本模型C=Cs+v+c0中,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化?依据Cs和V相对价格,厂商可选择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资本稀缺,本应倾向于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各国、一国各区域环境规制标准不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为追求经济增长,盲目引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污染产业和高能耗产业,实现了污染的跨地区甚至代际转移。要想从根本上降低成本,只能依靠新技术、新方法。如在劳动者不知情状态下相对延长劳动时间,使用尚未被普遍认识资源,向社会转移尚未被政府规制的负外部性。利润(剩余价值)实现,是通过成本外部化方式,把对生态环境影响和不确定性转嫁给他人、整个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甚至后代人承担。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负外部所带来成本不断增加,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差额越拉越大。这些负外部所造成成本,厂商不必或可逃避支付责任,降低了厂商成本。
这些成本最小化途径后果如何?如果某一区域资本昂贵、劳动力丰富,理性厂商就采用以劳动替代资本生产方式,阻碍或延缓新技术、新机器采用。这些新机器本可以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从而减少对劳动者健康损害。劳动者劳动时间减少,相应闲暇时间延长。劳动者可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自主进行技术革新,提升其人力资本,加速新技术、新机器发明,实现技术进步良性循环。为追求成本最小化,厂商采用大规模、标准化产品生产方法,忽视响应消费者个性化偏好,形成产品供过于求。为扩大内需或出口,国家又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或宽松货币政策,厂商通过广告,刺激消费者需求,加剧资源、能源紧张。在成本模型C=Cs+v+c0中,未考虑环境成本。厂商生产行为外部性,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无法内部化为厂商成本,不能作为厂商利润减项,却不合理地由社会和他人承担。厂商利润被高估,社会其他人群福利受到损害。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危机,不仅表现在生产过程中,而且表现在消费过程及整个生态系统中。发达资本主义供应过量商品,鼓励人们过度消费。这种过剩生产和过度消费方式,加剧了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
3 现展经济学成本模型与成本最小化途径
1983年联合国推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著作《新发展观》,成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观的标志性著作。新发展观基本内涵包括:发展应以人为本或者说为了人的普遍发展需要;经济发展应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人类社会发展应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现展经济学成本模型为C=Cs+v+C0+Ce+Cr&d,其中Ce为环境成本,Cr&d为研发成本。
3.1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环境降级成本分为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退化成本。环境保护支出指为保护环境而实际支付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指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价值。自然环境主要提供生存空间和生态效能,具有长期、频繁使用特征。经济活动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代价即环境降级成本,类似于“固定资产折旧”。在新古典经济学成本模型C=Cs+v+C0中,没有考虑生产和消费行为负外部性所导致的环境成本,然而这部分成本绝不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2005年我国环境成本占GDP13.5%,而当年我国GDP仅增加了10.4%,“绿色”GDP增速为负值。这表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环境成本巨大,把环境债务留给了子孙后代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1989年为44%,1990年为50.4%,1997年为44.4%o,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很高。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尽管解决了中国部分工人就业问题,但我国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高,产业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又处于低端。产品出口加剧了我国资源、能源矛盾,实际上是把国外的三废排放量变相转嫁到中国。随着北美经济衰退,众多欧美国家实行“去工业化”发展战略,将其国内工厂转移至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可能成为“世界垃圾场”。
在成本模型C=Cs+v+c0+Ce+Cr&d中,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化?市场经济以价格来配置资源,这就需要计量包括环境成本在内的完全成本。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上,要运用税收、补贴、排污权交易、合理资源价格等手段进行规制,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如我们在超市购买商品时,商家免费赠送的塑料袋,地球需上百年才能消化它。但一些可降解的包装袋,环境成本极低,却因为生产规模小、原料贵致使价格高,无法全面推广。考虑环境成本后,可降解包装袋总成本比免费赠送塑料袋成本要低得多。政府应该向塑料袋厂家收取环境成本税,以提高其生产成本,相应提高其产品市场价格。同时把这部分税收补贴给可降解包装袋厂,以降低其生产成本,相应降低其市场价格。这样包装袋厂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消费者自然会选择便宜耐用产品,塑料袋厂家也会逐步停产或转产。随着可降解包装袋市场规模扩大,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国家可逐步减少补贴。在政府有效干预下,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通过税收和补贴,激励清洁生产,降低经济发展环境成本。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两类问题:环境问题如污染;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全球温室效应等。但新古典经济学把可持续发展仅理解为治理外部性,显然是片面的。环境污染可以通过外部性理论得到解释,全球温室效应、荒漠化、资源耗竭等问题难以用外部性来说明,也难以用治理外部性的科斯手段与庇古手段来治理。有些环境破坏,是难以修复甚至是不可修复的。这有力地回击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环境污染,应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观点。解决生态问题,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类的消费欲望,赋予消费者效用函数新的内涵。
3.2 研发成本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为追求垄断利润而进行创新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原因。根据创新结果不同,可以把创新分为水平创新和垂直创新,前者增加产品种类,后者提高产品质量。创新是厂商从事研究开发活动成果,它表现于新知识诞生,并直接作用于生产。通过企业研发投入,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动态地满足了消费者偏好变化,也避免了同质产品过度竞争,走出了传统成本最小化的过度竞争陷阱。因此创新可避免产能过剩带来的资源浪费,是降低成本的可持续途径。因为传统降低材料、人工费用方法,总存在极限,并可能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创新是成本最小化的另一条途径。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理性的厂商
厂商是微观经济学的又一个重要主体。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亦称厂商,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厂商最大化的利润是总收益和总成本差额的最大化。为使该差额最大,要尽量使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因此,研究厂商的行为不得不研究厂商的生产和成本,故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理论必然涉及到生产的投入和生产的产出,而企业的生产行为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生产的规模会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目标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调整。在微观经济学里,以企业是否可以调整其规模为标准,将企业的生产分为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短期生产是企业规模不变,而长期生产是企业可以调整生产规模。理性的厂商会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条件使得短期和长期的生产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行为也是以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三、生产和消费同时的理性――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最优的经济关系就是不仅生产达到了最优的状态,消费也达到了最优的状态。经济学上把这种经济的最优效果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学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的一门学科。因此,如果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同样如果要素在厂商之间的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生产和消费的最优如果能同时达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则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或称之为社会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这种一般均衡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也是基于生产的理性、消费的理性及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性考虑的,即是从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四、三个关键词:需求、供给、价格
在经济学家的笔下,复杂多变的经济可简化成需求、供给、价格这三个简单的名词。
1.需求。需求(demand)是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居民户计划购买的产品与劳务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需求,归宿是需求的满足,即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两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这两种理论的假设前提、分析工具、表达方式不同,但所得出的结论是殊途同归的:即居民户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消费上,以获得满足程度的最大化,这就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目的,其理性选择;需求定理的内容是由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所决定的。如此,透过消费者的需求这个表面现象研究其深层次内容――消费者行为分析。
2.供给。供给(supply)是厂商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计划出售的产品与劳务量。厂商的供给行为可以用生产者行为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主要分析理性的厂商如何生产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具体而言,运用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分析厂商在企业内部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的产量,从而实现内部的经济效益。但这一行为并不能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因为企业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在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还必须通过市场理论来考察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和不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及其短期、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进而推导出厂商的供给曲线。
3.价格。市场经济的成功乍一看是一个谜。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起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结果。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产品的社会成本,它引导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着消费者满足程度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乃至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璋.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在经济学中,对于经济现象、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描述与研究,正需要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从而达到它的科学性。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具性学科。实践证明,用数学方法对经济问题所作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严谨的、缜密的、可信的。
一、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是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经济理论工作者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仅靠过去普遍采用的文字描述方法进行思辨式推理分析,很难保证所讨论问题的规范性及推理逻辑的一致性和严密性,也就难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证实性和理论体系的精密性,这就极不利于经济学科知识准确地、低成本地积累、交流和传播。而数学方法则能使经济学研究对象明确具体、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以及保证逻辑推理过程的严密性,最终将保证在理论上得出的结论具体明确,使相应的经济理论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从而减少或消除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促进经济科学不断发展。例如现正在使用的边际分析、弹性分析、均衡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投入产出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经济控制模型、博弈论模型等都是利用数学工具来解释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它们对经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使经济学研究更精确,推理更严密
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与数学有着重大的关系。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还是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都得益于数学方法的应用。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使得数学在不断应用于经济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着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在经济研究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使人的思维和行为更具有了定量特性。因为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尤其有不少人在运用语言时逻辑容易不严谨。这就要求在经济学的论述和交流中,从使用文字语言转变为使用数学语言。因为使用数学语言比较简练,表述概念比较精确。而且数学语言是最严格的逻辑形式,尤其是数学表达的逻辑严谨、无歧义,并容易被证实或证伪。这无疑将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
3.提高了交流、积累与传播的效率
数学方法的引进要比单纯文字说明、推理更方便有时也更能说服人。大量的数学符号和算式推导,使经济过程和现象的表述较为简洁、清晰。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经济问题,学术争议便可以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或不同意对方前提假设,或找出对方论证错误,或是发现修改原模型假设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运用数学方法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减少无用争论,并且让后人较容易在已有的研究工作上继续开拓,也使得在深层次上发现似乎不相关的结构之间的关联变成可能。数学语言的精确性提高了经济学的交流、积累与传播的效率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可以降低经济学内部分工所产生的交流费用。数学是各学科之间的共同语言,由于它结构和逻辑的严密,积累知识的能力非常强。用数学组织起来的思想,可以由不同的人进行无限次重复而不会发生变形。这是经济学在数学化之后,发展迅猛的重要原因。
二、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拓展了经济学科
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使新的经济学科不断出现。例如,经济现象含有大量的偶然因素,经济变量的关系大都是非确定性关系,经济变量的取值带有随机性。随机数学渗入经济学,产生了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博弈论等学科的产生也是数学与经济学结合的成果。系统论和经济学结合产生了经济系统分析,控制论和经济学结合产生了经济控制论。
2.促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科学与理性是经济学赖以建立的内在尺度。经济学的科学化体现在弘扬科学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两个方面,而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的应用则是促使经济学科学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一种理论或假说只有具有可检验性才能成为科学,不具有可检验性,就无法判断其真伪,也就不能成为科学。数学模型的应用使经济学成为一门严谨的可证伪的科学,而不是一种无法证伪的学科。一种经济理论确立以后,通过经济数学模型的建立,对它进行检验。当理论与事实之间有差异时,经济学家就必须重新审视经济理论,对该理论进行修正,并通过逐步近似的战略,就能使经济理论趋近于科学。这这种重新审视的过程往往就是经济学发展的过程。
经济数学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随着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经济学已离不开数学这个支柱。从经济学与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获知,经济学与数学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数学能为经济学提供特有的、严密的分析方法,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方法使经济理论不断丰富和深化,同时增强了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也深深的影响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复方苷草酸苷;荨麻疹;研究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复方甘草酸苷、氯雷他定等是治疗荨麻疹的有效药物。成本效果分析作为药物经济学评价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得到了各方的积极推广,是鉴别、衡量和比较可供选择的卫生干预措施的具有意义的成本和结果。对于发表的文献进行批判性的评价对于获得对健康和资源结果的正确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我院根据这一情于2010年8月至2011年共收治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以单用氯雷他定为对照,对复方甘草酸苷联用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的结果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评价,旨在为临床医疗决策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根据这一情于2010年8月至2011年共收治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来自于门诊,其中男69例,女51例;平均年龄35.4岁(15~64岁),平均病程11~15个月(5周~2.5年)。120例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 60例,对照组60例。
1.2 入选病例标准①以皮肤风团、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大于 6周。②治疗前1个月未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前 2周未用过抗组胺药物。③ 无其他系统疾病。④非孕妇、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商品名:美能注射液,由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社式会社生产)40mL加人生理盐水250 mL内,每日1次静滴,同时给于氯雷他定片10 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氯雷他定片10mg,每晚1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停药,记录观察结果,判断疗效。
1.4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风团数目、大小、瘙痒轻重,按4级评分方法,综合进行评分。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停药2周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60%以上;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25%~59%;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25%以下。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2 结果
2. 1 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药物的效果指标采用疗效指数[3]评定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三级指标。于治疗7、12、21d分别观察记录疗效指标并计算评分(见表2) ,疗效指数= (疗前总分- 疗后总分)/疗前总分*100%。判断疗效标准为疗效指数≥90%为痊愈、≥80%为显效, ≥30%为有效。
表2 两种方案治疗荨麻疹的成本
组别 治疗费(元) 药品费(元) 检查费(元)直接成本(元)间接成本(元)总成本(元)
治疗组 10 264.3821 295.38890.371185.75
对照组1090.23 21 121.23890.371011.60
2.3 在直接药品成本的比较上, 治疗组单位效果成本高于对照。在直接医疗成本的比较上, 治疗组单位效果成本高于对照组。提示对照组有更好的成本效果优势。从理论上说,平衡成本与效果,取得较佳的成本效果, 成本大幅度下降,疗效即使稍微下降也被认为是值得的。而疗效大幅度提高, 成本即使稍微提高也是值得的[1]。
2.4 由于分析的角度大都为患者,把患者的间接成本以及家属在治疗过程中所投入的时间也包括在内, 具有更大的合理性[2]。
2.5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出现轻度口干、乏力、嗜睡,对照组有6例出现嗜睡、乏力,未作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
3 讨论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3]。慢性荨麻疹多数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各不相同,但最终多以皮肤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组胺和其它血管活性物质或前炎症介质为共同通路,以诱导产生皮损。目前已知除组胺和补体外,其他炎症介质包括白三烯、激肽可能在荨麻疹发病机理中也起一定作用。
通过我院皮肤科门诊临床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与单独使用氯雷他定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65% ,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提示我们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两者联合应用既阻断了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速发相反应,又抑制了迟发相反应,发挥其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的目的。因此,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氯雷他定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由于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备选治疗方案与分析的视角有限,有关数据(主要是经济学数据)质量差,只能进行估计甚至弃之不用(如由并发症所引起的相关经济损失, 提前治愈所节省的直接药品成本、 医疗成本与间接成本) , 再者是偏倚较大。但只要分析得当,全面思考, 其结论的可靠性可以得到认可,有其提供决策参考的意义。
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可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近年来, 医疗费用增长过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降低医药成本、增强疗效是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这种分析方法的应用, 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给患者带来实惠。
成本效果分析给治疗药物的选择、治疗方案的决策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它综合比较分析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效果,不仅反对不惜代价片面追求昂贵的卫生服务而造成卫生资源浪费,也反对片面强调经济效益, 致使一些患者因为费用而不能使用该用的贵重药品或卫生服务。通过药物经济学分析表明, 治疗组单位效果的直接药品成本与直接医疗成本高于对照组, 总社会成本比对照组节省,敏感度分析证实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提示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相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洁,刘国恩,高丽敏.药物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6.
[2] 陈洁,刘国恩,高丽敏.药物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7- 99.
一、我国远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我国教育理论界已经就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产业达成了共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教育具有对经济的依存性,同时教育又明显体现出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性。教育经济学就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标志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成功。由于社会和经济形态的特征差异,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用于生产过程及提高生产力的时候,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育经济学所关注的教育与经济的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具备了发展的广阔空间。教育一直是很多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大量的资源都开支在教育上,但是长期以来针对的只是传统教育模式。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提出和普及,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开始扩展到更宽广的领域,比如远程教育经济学已然成为教育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且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现代远程教育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空上的限制,提倡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现在来看,不管是以远程教育为核心的各级广播电视大学,还是普通高等学校,都广泛运用这一模式。可以说,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所具有的革命性的力量和其巨大的生命力以及所带来的市场机会是有目共睹的,由此必然会促进远程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我国的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对广播电视大学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问题,以及同传统教育的经济学特征的比较研究上。
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远程教育的主力军,自然也成为研究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当前属于我国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机,因为国家的方针政策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按照这一要求,我国要努力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办好开放大学”和“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远程学历教育”。这些要求,给包括电大在内的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撑,展现了美好发展前景。因此,我国各级电大在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如何实现远程教育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以及自身的成本分析和投资效益等问题,以体现它相对于传统教育的优势所在。
二、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优势论证
(一)远程教育的经济功能
财产法的经济目标在于最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和最大限度地扩大产出,即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产权的界定,产权描述的是一个人对某一资源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包括“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权利。[1]
在知识、信息(包括作品、发明、标记等在内的精神产品)这一无形资源上界定产权,导源于经济学家关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理论。经济学家对产品的分类是依据其消费形态和使用状况进行的。最早对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区别作出明确说明的是保罗·A·萨缪尔森(1955年)。他以苹果(私人产品)和路灯(公共产品)为例描述了两者的经济含义。所谓私人产品是指在使用和消费上具有个人排他性的物品。该类物品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只能为某一特定的主体所使用,正如学者所比喻的那样,“一条裤子在某个时间只能为一个人穿着”,“一辆汽车不能同时朝两个不同的方向行驶”。这说明,“在私人产品的消费上具有对抗性”。[2]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在使用和消费上不具有个人排他性的物品,该类物品“一旦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得到它”。[3]公共产品可以在某一时空条件下为不同的主体同时使用,例如公共汽车为每个乘客提供服务、路灯为不同的人提供便利,即说明公共产品在消费上无对抗性。
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知识、信息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某种属性。早在1959年尼尔逊(Nelson)就讨论了知识的公共产品性质,而阿罗(Arrow)在1962年论及信息经济时也谈到知识的公共问题。综合起来说,知识产品作为公共产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知识产品的生产者很难控制知识创新的成果。如果创造者将其知识产品隐藏起来,那么他的创新活动就不会被承认,从而失去社会意义。如果创造者将知识产品公之于众,他对信息这一无形资源事实上又难以有效控制;第二,知识产品的个人消费并不影响他个人的消费,无数个人可以共享某一公开的信息资源。无形的知识产品以有形的载体形式公开,即可构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公用性”;第三,知识产品上一种易逝性资产。信息的生产是有代价的,而信息的传递费用相对较小。一旦生产者将其信息出售给某一消费者,那个消费者就会变为原生产者的潜在竞争对手,或是其他消费者成为该信息的“搭便车者”。后者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即是无偿仿制或复制他人知识产品的情形;第四,知识产品的消费与其他公共产品不同,它的使用不仅不会产生有形损耗,从而使知识产品减少,反而可能扩张社会的无形类资源总量。但是,由于“外部性”原因,生产者提供的信息往往被消费者自由使用,其结果虽然是知识产品带来的社会效益大大高于创造者个人取得的效益,但同时导致知识产品生产者难以通过出售信息来收回成本。[4]
知识产品在经济学上是资源,在法律上则可视为一种财产。知识产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知识财产,成为财产法的保护对象,从经济动因来说主要有两点:(1)知识产品的有用性。知识信息是社会中最为有用的资源之一,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知识产品能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也能投入生产领域转化为有形的物质产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知识产品具备了商品的基本属性,或说是商品化了。它们同物质产品一样,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是人类辛勤劳动的结果,所不同的是,它的智力消耗大于体力消耗,并作为人类的抽象劳动凝结在知识产品之中。(2)知识产品的稀缺性。资源作为财产的另一原因是它的稀缺性。知识信息不是一种天然生成并取之不尽的资源,其稀缺性首先表现为知识产品生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高成本化。知识经济学理论认为,知识信息的生产过程包括知识输入、知识加工、知识产品输出三大环节:知识输入是指知识教育和培训、信息的收集等过程;知识加工是指通过智力投入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从而生产出新的智力成果的过程;知识产品输出是指信息、技术、艺术产品等知识劳动成果应用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社会以至个人的大量投入,并需要长时期的探索性、创造性、连续性劳动才能实现。其次表现为知识产品创造者的数量稀缺和价值珍贵。创造性人才是知识的生命载体,他们的劳动与物质性生产那种重复性劳动不同,它是以依靠前人积累的知识为劳动资料,以抽象的知识产品为劳动对象的精神生产劳动。知识产品的生产过程对生产者的智力投入有特殊要求:一是生产者智商高于一般人,能胜任高智力投入的劳动;二是通过文献储存和大脑储存,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具备高智力投入的基本条件。对于社会需求而言,此类人才常常存在着供给不足。[5]基于知识、信息的有用性和稀缺性原因,社会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无形财产制度,调整知识产品生产的成本与收益关系,防止知识产品的无偿使用或消费的情形发生。
知识产品要成为知识财产,其产权界定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产权界定的实质是回答知识财产应为私有还是公有?在经济学家看来,选择何种产权,必须考虑公共性资源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并以效益最优为原则。外部性是一种外部的影响或效应。它可以是正外部效应,如某人植树,使他人免费享受环境;也可能是负外部效应,如某单位排污,使他人受到环境损害。在精神领域,外部性问题将导致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行为的无效益。信息的生产者拥有天然优良资源(创造能力),在精神产品紧缺的条件下,可能运用精神产权的垄断性而获取各种“经济学租金”(economicrent,即垄断利润)。他们力图使自己的私人利益达到最大化,却可能忽视整个社会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的需求;而信息的消费者基于使用与消费信息的需求,可能利用信息的公共产品属性,去追逐效用的最大化,从而损害信息生产者的利益。总之,外部负效应采用损害他人利益的方法来增加自己的利益,是不符合经济学的效益原则的。对外部性问题采取什么对策,这是知识产品产权界定所要回答的问题。“搭便车”(freerider)是指不支付任何成本而从他人或社会获得利益的行为。例如,公共汽车公司必须为每个人提供便利,出资者与未出资者都在乘车,那些没有为公共产品消费而出资的人,即是经济学家称之的“搭便车者”。搭便车现象的普遍存在将会导致社会生活的低效率。就精神领域而言,如果知识产品一旦公开,则信息生产者很难对付不付费的“揩油者”。后者对信息生产者提供的产品享受利益但不向其支付费用,结果信息生产者不能通过市场交易得到足够的收益,以补偿他们投入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私人市场提供的知识产品的数量可能小于最优值,从而形成信息经济学所称之“不足”(non-appropriablity)问题,鉴于消费者对信息量的需要,社会有必要明确知识财产的权利归属,以建立知识创造的激励机制。
对知识财产进行产权界定是必要的。但是,知识产品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精神领域的创造性产品的总称,其类别具有多样性,因此不宜简单采取整齐划一的产权形式。在知识产品中,科学成果与某些技术成果采取的是非市场机制的产权形式。科学成果是对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在现代科学阶段,科学活动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从自然科学中分离出去,在这个意义上,科学一词往往指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发表科学发现。从一般意义来说,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6],例如对新星球、数学定理、物理理论、地震规律等方面新的发现,科学史记载的哥白尼的“地动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都是认识“前人未知”的自然界及其客观规律的科学发现。关于科学发现的经济分析证明,对此类知识产品采取私有产权的形式是无效益的。第一,科学发现的内容只能是阐明科学事实或者客观规律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这些属于人类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具有认识的“前所未有性”、“唯一性”以及“真理性”特征。因此,不宜为发现人所垄断或专有,也就是说,发现人不能阻止他人运用他的科学发现。正如《科学发现国际登记的日内瓦条约》所指出的那样,它的目的是促进科学发展,鼓励人们使用已经发现的自然法则,而不是限制这种使用。第二,科学发现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但是其本身是没有商品价值的,或者说是无价之宝而不能计算其价值量。这是因为,对于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科学发现者的活动是发现他们、认识他们,而不是创造他们、改造他们。这就是说,人类的抽象劳动并未凝结在这些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之中。[7]上述情况表明: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是社会需求的重要信息,其投入成本很高,私人生产将面临着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而且该类成果无直接的商品价值,生产者与消费者实际上无法就使用费进行谈判;同时,该类成果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不宜由生产者个人垄断,换言之,采取私人的产权的形式将会造成社会科学发展状况的低效率。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既要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要,避免产品在市场消失而影响所有消费者的福利;又要设置特殊的制度,让消费者间接支付成本,以支撑和激励生产者的精神生产活动。其主要办法有两点:一是从税收中提供生产成本,让大学、科研机构得以生产基础科学成果类的公共产品;二是建立科学奖励制度,以非市场机制的报酬系统来换取社会对科学成果的公有产权。
关于科学成果的非市场机制的报酬系统,在经济学家那里被称之为优先权(priority)报酬系统。[8]这是一种与优先权有关的各类报酬的奖励制度:首先是科学发现的命名权,即在某项科学成果上以完成该项科学发现的科学家来命名;其次是科学奖金的获得权,即从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那里领取奖励科学发明的科学奖金。优先权报酬系统的实质是确立科学发现者拿走的只是“命名”与奖金的报酬,作为这种收益的对价支出,社会获得了对该项科学成果的公有产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以及一些学者曾认为,发现权制度不是私人专有财产的知识产权制度,而是一种科技奖励制度。
与科学成果相类似,某些技术成果也往往适用非市场机制的产权形式,这即是发明奖励制度。发明是一种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先进的”、“经过实践证明可以应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奖励制度通过对发明创造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由国家给予奖励,即颁发发明荣誉证书、奖章和奖金。与此相对应的是,发明成果的所有权名义上属于国家,但任何人可以无偿使用。总体而言,关于技术成果的产权界定有三类情形:(1)单一制的发明专利制度,即技术成果产权私有;(2)单一制的奖励制度,即技术成果产权公有;(3)双轨制的发明专利一奖励制度,即对技术成果产权采取私有与公有两种形式。这里涉及制度选择问题。选择何种制度更为经济,我们可以将其置于一个成本、收益模式中进入考察:制度(1)实行产权私有,使得生产者得以控制信息的外溢效应并得到成本补偿,刺激私人生产知识产品的积极性。但是,获得私有产权的知识产品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在单一制度条件下,就会使得某些技术成果产权归属不明,最终会导致该类技术成果从市场上消失;制度(2)实行产权公有,使信息充分公开并广为使用,在一定时期内使社会支出极小的成本而取得收益。但是,将知识产品当作纯粹的公共产品而由公众自由使用,就会使私人失去生产信息的积极性,最终造成信息供给不足;制度(3)以技术成果产权私有为主,兼采以奖励为对价的公有产权形式,较好地弥补前两者的不足,因此机会成本较小,符合“相对优势定律”的一般原则。[9]同上述的发现权制度一样,狭义的发明权制度,也不宜归属于具有专有权性质的知识产权体系之中。
就主要知识产权而言,概以采取私人产权的形式,即知识产权制度。一般认为,知识产权制度赖以产生的条件是:知识产品所有人将自己作品、发明创造等公布出来,使公众能看到、了解到,得到其中的专门知识,而公众则承认作者、发明创造者在一定时期内有独占使用、制造其知识产品专有权利。知识产品是公开的(公共产品属性),但知识产权是垄断的(私人产权属性)。西方法学家将这一现象解释为社会契约关系,即以国家面貌出现的社会同知识产品创造者之间签订的一项特殊契约。[10]按照经济学家的表述是,财产占有人认识到在财产上存在着规模经济,各方即会就组建一个用于承认和保护其产权的政府进行谈判。“一旦他们达成了协议同意建立一个由武力为后盾的政府,每个人就能享受到更多的财富和更大的安全。哲学家把经过这些协商最终达成的谈判称为‘社会契约’,因为它建立起了社会生活的基本条款。”[11]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经济动因,在于“对财产权的法律保护有其创造有效使用资源的诱因”。[12]正是农夫能够获得土地作物的财产权,才有诱因促使农夫支付并尽可能节约耕种土地所需要的成本;正是创造者能够取得无形财产的垄断权,才有诱因激励其在知识、信息的生产方面投资。
二、产权交易与知识产权的利用
依照微观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理论,智力创造是一种生产活动。与物质生产的过程一样,精神生产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交换,只有经过交换,个人才能获得各类物品的最佳组合,达到效用或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品具有与物质产品同样的商品属性,成为自由交换的标的。这样交易活动应是高效益的价值实现和价值增殖的过程,市场经济中资源(包括知识、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是依靠交易来实现的。
交易的实质不是物品本身的交换而是产权的交换。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本质上是不同于商品所有者的劳动的交换。在商品交换之前,商品所有者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13]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说明,交易或者说交换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的核心是所有者的权利。权利根据其交换性与否可以分为两类,即可交易的权利与非交易权利。产权具有经济上的价值,因而是可以交易的。知识产权之所以具有经济上的价值,其理由有两点:一是产权客体系人们智力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们虽无外在的物质形态,但有着内在的价值;二是产权本体具有潜在的经济上的利用价值,即给主体在权利的实现过程中带来经济利益。产权的可交易性特征告诉我们:要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就必须实现产权的流转,即在流转中产生效益。[14]
由于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经济学中定量分析有了长足的进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等已引入经济学,出现了数理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控制论等分支,这些新分支统称为数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探索客观经济过程的数量规律,以便用来指导客观经济实践;在经济应用数学中,“成本函数”、“收益函数”、“需求函数”和“供应函数”等,得到广泛的应用,把“二次函数”和“分式函数”扩展为“多项式函数”和“有理函数”,并用它们构造了总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库存总量函数、边际函数等。所有这些函数思想在大学的应用数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利用,并且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相结合,集中体现了经济数学思想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以下论述中我们针对企业管理的特点,重点阐述企业管理中的若干经济数学思想,以求对企业管理实务工作者有所裨益。
二、企业管理中的若干经济数学思想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利润、收入需求、价格等经济量是决策中必需考虑的因素。为了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价格最合理,就要把握最佳产量、最佳销售量,最佳销售价格,这常用到求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即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其实质就是求得能够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值时的选择变量的代数值。
1、成本与利润函数
企业成本分为两类,第一类成本的特点是短期内不发生变化,即不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固定成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者的固定工资等);第二类成本的特点是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变动成本(通常有能源费用、原材料费用、劳动者的工资等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为总成本,即TC(q)=FC(q)+VC(q),其中q为企业的产品产量,这就是企业的成本函数。利润就是生产者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即收益与成本之差,L(q)=R(q)-C(q),这就是企业的利润函数。
生产者提供商品的首要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决定生产规模也是获得最大的利润。对于生产者来说,成本总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因而生产决策者不能只盲目地追求产量,还需要根据利润的变化情况确定适当的产量指标。利润函数L(q)=R(q)-C(q)=0时,此时生产者既不赢利也不亏损,即收支相抵,我们将满足收支相抵的点称为盈亏平衡点(又称为保本点)。盈亏分析常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定价或生产决策。
2、边际分析
在经济研究中,若以原函数代表成本、收入、利润等,通常称之为总函数,如总成本函数,总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等,而对应的导数就称之为总函数的边际函数。边际是对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数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边际成本在经济学中,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增加的总成本或增加这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定义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就是总成本函数在所给定点的导数。边际成本在一定产量水平以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产量以上,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此时,成本会随产量的增加越来越高,这是由于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后,要再增加生产需投资新的设备或增加工人工作时间等造成成本的增高。因而在生产管理中,边际成本的分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需求弹性分析
在经济学中,把某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称为弹性。需求函数弹性就是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Ep为需求变化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的比值。需求弹性有其实际的经济含义是表示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其需求量将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经济学中,当Ep<-1时,称需求量富有弹性,也就是价格的变化将会引起需求的较大变化,这时需求量对价格的依赖是很大的,换句话说,适当涨价会使需求较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收入;当-1<Ep<0时,称需求量是缺乏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小于价格的相对变化,此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在适当涨价后,不会使需求量有太大的下降,从而可以增加收入;当Ep=-1时,称需求为单位弹性,这是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基本相等,即商品的涨价或降价对商品的销售基本无大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运用弹性进行经济分析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考虑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性质,如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奢侈品、可有可无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商品的替代性强弱,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如果一种商品其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越小,则其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时间因素,同样的商品,从长期看,其弹性越大,从短期看,其弹性小。(2)考察价格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在产品富有弹性的情况下,提高价格反而使销售收入减少,降价却能增加销售收入。但随着价格的下调,需求价格弹性也随之降低,因此降价促销是有限度的。近几年的彩电大战、VCD大战实际上是降价大战,其结果是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实战依据。(3)考察需求交叉弹性。交叉弹性Exy是指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当企业的产品有互补关系时,就其中一种产品,定价较低可能会减少这部分产品的收益,若其互补品的销量迅速增加,导致企业总的利润增加,则此降价方案可行。Exy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因此,企业决策人员应了解掌握本企业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除了采用灵活的价格策略外,更应把功夫放在开发产品、改进市场、降低成本等方面上,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4、最优化问题
在经济管理中,常常要寻求经济函数在一定范围内的最大、最小值,这就是最优化问题。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决策的最终目的,选择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是经济数学在经济管理中最显著的应用。设利润函数为L(q)=R(q)-C(q)(q≧0),为求出使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首先必须满足必要条件,即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此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其次,还必须满足充分条件,即当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时,二阶导数小于0。满足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的产出水平将使利润最大。最优化问题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也经常碰到。
三、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经济学和数学在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门科学,二者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是迥然不同的。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和互相利用。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和方法,实现了经济理论的模型化,使之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经济系统能够得以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直接为经济实践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数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领域,提高了经济理论的实用价值,从而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然而,经济学不能变成为一系列抽象假定复杂公式的堆积,因为经济活动的规律纯粹用数学公式是推导不出来的,而且,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实践过程相当复杂和多变,同时还可能会遇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如果能够科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把经济学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工作的发展。相反,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允许,盲目地生搬硬套各种公式和模型,把错综复杂、或明或暗的经济现象设计成一堆庞大且难以处理的数学符号,可能导致经济学成为一种完全虚构的假说。这样,无论对经济理论研究,还是经济实践过程,都将产生严重的误导作用。
2、正确处理好经济分析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