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激发“学困生”地理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尝试:
第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在讲“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点时,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就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一天中我们的影子什么时间最长,为什么呢?”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很好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培养学困生学习新知识的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二,享受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考试压力大,这就需要教师能为其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对地理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想学好地理的的动机,进而才能按照教师所指导的进行学习,才有可能实现学好高中地理的目标。因此,只要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做了,不管其取得的成绩大小,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各个任课教师都说他不爱学习,对任何学科都没有兴趣。有一次上地理课,我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他都答对了。我对他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说他有学好地理的天分,从此他努力学习地理成绩一直很好。
二、明确“学困生”地理学习目的
要想调动“学困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地理的学习中来,就必须使学生明白学好地理的重要性,明确学好地理的目的。
第一,为了美好的未来。地理是一门特别的科目,高中阶段如果你选择了文科,那一定要学好地理,因为它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如果你选择了理科,将来再选择大学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和地理有关的专业,大学中与地理相关的很多专业是招录理科生的,你不懂地理也不行。
第二,为了省时和省钱。学好了区域地理,熟悉了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即使我们没有条件去那里,但是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就如同身临其境;如果有一天我们有机会亲自去某个景点,学好了交通路线,也可以少走弯路;我们了解了景点的相关知识后,在旅游活动中可以不请导游讲解,省了很多的钱。
第三,为了展示自己博学多才。古人形容一个人有才,通常会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因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历史,比如郑和下西洋的经过的海洋和海峡;有数学,比如等高距、时区的计算;有语文,比如古诗“人间四月芬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有时事政治知识,比如现在比较热点的利比亚、叙利亚问题,有了地理知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战乱的原因。
三、教给“学困生”地理学习方法
有时候“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最后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因此,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学好的信心,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高中地理学习,特别是天文地理部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有独立的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因此,培养“学困生”的空间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平时要注意这方面的锻炼。
很多还未入学的高一新生,可能已通过各种渠道知道想学好地理学科并非易事,由此而产生畏惧心理,觉得自己可能也学不好。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里存在的暗示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这种心理暗示极有可能使你在碰到地理学习困难时不愿积极面对。你可能觉得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名学子,学不好地理也是常事,这种想法一开始就不利于今后的地理学习。所以,在学习地理前调整好心态是非常重要和必要之事。要学会告诉自己:学好地理并非难事,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学习,学好地理不在话下。
2.用好地理教材
(1)注重理解,切忌“死记硬背”。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学文科就是要会背会记,记忆力越好,成绩就越好。但文科学生都知道,文理科都一样,理解知识点最为重要。倘若不理解,就算当时记下来,也不能获得长久的记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才能保证将繁杂的知识点灵活地运用在解题中,要学会摒弃那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就地理学科而言,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重在了解地理现象的原因、规律、联系以及产生的影响。而课后一定要将当天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回顾,并找典型习题进行巩固运用和提高,这样才能将知识点烙印于脑中。此外,课本的知识点需要经常反复回顾和理解,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并积极咨询老师和同学。
(2)掌握“框架式”学习方法。高三时期,面对三本必修地理书,梳理起来可能有点不知所措。但每本书的编写都有一定的主线和思路。依纲据本,沿着主线进行梳理和学习,有利于尽快掌握书本的脉络和知识点。这一方法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画框架,默读或复习完一课、一单元甚至一本书,把握主干知识点。合上书本,将记忆中的知识点在纸上画成大的框架,再进行细化,框架的构成可以按照书本的目录进行,不仅可掌握知识点,还能将知识间的脉络联系了解得一清二楚,串联知识点有利于解决综合性地理试题。
3.巧读图勤画图
地理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图像。图像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是灵魂,是地理知识重要的表达方式。平时一定要勤看各类图,如地球自转图、洋流分布图、中国、世界地图,了解重要的高原、山脉、丘陵、平原、盆地和湖泊等。看图习惯长期保持,会发现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另外,学会画图也是识记图形的重要技巧,这里所画的图并非详细的图,而是简化图。在空闲时可以随手画简图,以洋流分布图为例,可以用各类几何图块来表示地球的几大板块,画上主要的经纬线,然后再按照记忆对洋流的所在地、名称和方向用箭头进行表示,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的信息,如热量带的划分等,将图像进行整合,有利于开发综合思维,形成空间概念。这样,不仅利用了空余时间识记各种图形,还增添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4.重讨论活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87-01
在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似是而非。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学好地理?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请求同行专家斧正。
一、在地理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里不仅让我们知晓祖国地大物博,世界的广阔,更是要懂的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明白学生学习地里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里的激情。这是教师在地里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更是创建快乐、轻松学习环境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建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地理课堂教学欢声笑语,促进教师自身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的培养,使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保持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的原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笔者在上课时,提出上述问题,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笔者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学生有大胆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专注学习精力。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这样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笔者引入故事趣闻法说: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学生全副精力的集中在故事情节中,老师问:“这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突然联想到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培养实践能力。
地图与地理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图是地理的灵魂。实际上,地理就是图形的一种延伸和变化,是自然事物和人文现象的表现。地理是高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每年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实想要学好地理,首先要学好地图,对地图知识的充分把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地图在地理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决定了地图技能的至关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一、地图技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学科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某一个区域到全球,包括人文、地形、气候的学习,研究的内容广阔。我们学习这些内容的知识只能通过地图,只有这样才能最直接地将所学的东西尽收眼底。想要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学好地图知识是关键所在。图形让我们更加直接全面地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图形的表达形式多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让枯燥的课堂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加了课堂的效率,让教学成果事半功倍。地理地图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思维活跃,更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学习地图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比较复杂繁琐的问题,在地图上浓缩,显得一目了然,更有助于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在每年高考的地理考试中,地图知识是必考题目,这就要求学生对地图知识有所掌握。地理图标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空间性和想象力非常强的知识体系,它需要学生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结合,进行分析和理解,需要对综合事物的推理能力。学好地理地图的技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思维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
(1)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使用课本知识,应该具有创造性地结合实际,敢于跳出课本,让学生对课堂以外的生活充满好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将教材与生活紧密结合,描述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使教学达到一定的效果。地理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地图图标的学习中,会让学习显得枯燥无味,那么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和玩结合起来,借助学生的生活和游戏让学生产生兴趣,更能拉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距离,不仅加强了记忆,还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2)教会学生读图,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地图。在教会学生读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熟悉整体的地理地图,对图中的图形和符号进行认知,地图都是由千变万化的地理图形和符号组成的。例如,工业图符号、界限符号、自然地理要素符号等都必须准确地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养成仔细看图的习惯,才能根据地图的类型进行全面地分析和了解,从中得到相关的信息,帮助我们答题。
(3)注重学生填图、图文转换能力培养。图文转换有助于学生理解性地对知识进行认知,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利用大量的地图提醒,要求学生对内容进行填充,在填空的过程中慢慢就会形成一个知识网,这样的训练能培养学生地理事物实际转换的习惯,还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的一次考题中,考查学生热带雨林气候的内容,学生可以简单地在地形图上找到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这些地理事物,更好地帮助学生解答习题。
(4)结合信息技术、运用科技辅助教学。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科技已经迅速进入我们的课堂。在高中地理地图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到一系列的产品进行辅助教学。PPT、EXCEL也常在我们地理教学中出现,EXCEL创建一幅数据地图,它能将数字和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明显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从中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地理学习产生了求知欲和兴趣时,才能自主地去学习。借助多媒体和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让学习更具效益。
总之,学习高中地理离不开地图,地图知识的积累是掌握地理知识的一把万能钥匙。要学好地理这一学科,我们必须从学习地图技能入手,并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地理地图的认知,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观察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地理学是在地理学习中起基础作用的地理名词概念和地理规律,这些知识是我们认识地理事物特征、分析地理现象成因、进行地理评价、形成地理概念和地理环境意识的理论基础。所以,要学好地理,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地理原理,理解地理相关的名词概念的含义,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必然。何为教学有效性?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依据有效教学的特点对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明确地理学科的地位,培养良好的学习意识
初中的地理课程是为进入高中学好地理知识打一个基础,学好初中地理知识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明确地理学科的地位及作用,关键要培养地理的空间想象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掌握地图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包括识图、读图、填图、绘图、析图等技能。对地图的正确使用是重要的学好地理的技巧。端正学习的态度,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要求中学生的学习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做任何事情,积极主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恰恰缺乏这一点,不懂的问题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开口问一下别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些同学绝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学习地理一样要夯实基础――“善画”,画地图;“善记”,记地理概念、规律、地理食物名称、关键的知识点;“善思”,思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善问”,问自己,问同学,问老师,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善用”,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讲《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这节时,可采用读图讲解法和学习指导法结合起来授课。由于本节出现的地名较多,都需要落实,因此必须自始至终围绕着读图、问图、讲解图进行授课。对于东南亚的范围,国家和位置,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指导学生填图。首先认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明确在世界和亚洲的部位,并说明“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由来。然后,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十个国家,明确哪些国家和中国相邻,哪个是内陆国,说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分析亚洲地形图,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南纬10°和北纬25°),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于低纬,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明确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然后再讲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首先找出东南亚在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然后,说明从古到今东南亚多是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学习新知的欲望。
其次,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各学科的学习都具有连带性,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学会如何画地图,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枯燥的地理课转向为美术课,在大致的构图中去寻找每个国家的位置,用彩色的笔做上标记。在此基础上建立学习地理的兴趣,感觉学地理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达到这一步很重要。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章节,选用不同的方式,有时音乐可以调节一定的教学常规,保证教学有序地进行,保证新课改课堂教学有效实施。中学地理经常被安排在下午上课,学生经过上午的学习已经比较疲惫,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走神、好动的行为,我们不妨穿插一段音乐,如:地理课上教师讲《印度》这节课时,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我们不妨在引入新知前给学生放一首《天竺少女》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是《西游记》中最具有风情的!书中还描写了很多西域风俗民情,尤其是对天竺国的描写,西方的神秘面纱下还带有一些中国的风俗特色。据史料记载,唐僧取经的目的地是印度,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天竺国,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同样在枯燥无味的教学中,以兴趣为引擎,音乐插入部分学科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部分学科课堂成功教学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有着直接的联系。
再次,体验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体验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一种有效而必要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中的体验是指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实践和反思来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具有情境性、亲历性、反思性、整体性、生成性、自主性、个体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符合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更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学目标。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模式,它强调创设情境,通过实践活动、相互交流、反思和反馈等环节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初中地理体验学习中的主要方法有情境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和动手操作体验法。体验学习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实施还处在初始探索阶段。体验学习方式对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由于体验学习的实施条件要求较高,评价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这种学习方式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才能科学地推广,为地理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教学中在注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静态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的同时,还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而且要注意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造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娟.中学地理教学情境设计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07.
也许有的同学觉得地理无非是看看风景图片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于是对地理不以为然,但这种想法已经走入误区。因为地理既然作为一门学科,肯定是为了知识而设置,若仅仅是看风景图片,还不如发一本画册让同学们自行欣赏便是。而还有一部分同学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地理学习非常困难,由此产生畏难情绪。其实这类同学也不必担心,地理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和困难,只要愿意用心学。所以,学习地理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既不要忽视也不要畏难,踏踏实实地学。平时,可以通过观看与地理有关的电视节目(如“地理中国”),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杂志(如《中国国家地理》)来培养自己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使自己学习地理更有动力。
2.提高听课质量,做好听课笔记
也许有同学认为这一条方法很空洞而不愿意去实行,可是这确实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或许刚开始时有一些困难,但只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并能够坚持下来,效果绝对显而易见。高中地理学习在提高听课效率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听课笔记,因为许多知识都是教材上没有的,需要靠老师补充,如果不记笔记,时间一长,就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即便是教材上有的知识,通过记笔记也可以梳理知识,从而使印象更加深刻、条理更加清晰。当然,如果感觉在课堂上无法完全将笔记记完的同学,要优先保障听懂,笔记可以记得潦草一点,下课后再做整理,或者借同学的笔记也可以。
3.寻找合适技巧,提高记忆效率
高中地理的内容庞杂、知识点多,要记好的确不容易。因此,除了不断反复记忆,同遗忘作斗争外,还要掌握巧妙的记忆方法。有了好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顺口溜就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方法。如在学习“中国商品粮基地”时,一共有九个地区要求掌握,分别是三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若是死记硬背就比较麻烦,而编成顺口溜“四江三湖一成松”就简单许多。所以,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可以使自己的地理学习之路更加轻松。
4.抓住典型拓展,善于举一反三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世界上每一个地区的地理知识全部学完,因此教材选取的地区都是十分典型的地理区域,可以反映某些十分典型的地理知识。如学习“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治理”这一章时,就会接触到旱涝、盐碱、风沙三大典型的农业问题。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旱涝、盐碱、风沙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方案,那么在考试时,如果考察到并未学过但出现以上问题的地区时,仍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推导,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再如,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成因时,有“纬大下人”的固定模式,“纬”即纬度,“大”即大气环流,“下”即下垫面,“人”即人类活动,在分析世界上任何地区的气候时,我们均可参照此模式进行推敲,或许无法达到标准答案的程度,但也是八九不离十。
5.认真完成作业,课外多多练习
部分同学认为地理等文科科目重在记忆,做不做题无所谓。这种看法过于片面。诚然,人文学科较理科而言更为注重记忆,但这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做作业。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对于认识的加强至关重要,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后,还要通过不断练习对知识加以巩固。不仅如此,练题还可以使我们见识更多的题型,从而对考试有更多的把握。通过对高考题的练习,还能了解近几年高考的动态、出题人的大致思路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81-01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学好地理不能像其它文科来学!地理有一定的理科成分!比如时差的推算就运用到数学!比如到后面的地质物理、地质化学!可以说地理应该是文理综合的一们学科。下面就如何学习好初中地理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 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地图在地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利用地图学地理很方便,比如学习经纬度南北极以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知识。看地图,背各个地方的地名,地形,水系,地理位置。记住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城市,地形区。要在脑中植入地图概念,能回忆出地图轮廓和各个地方的大致位置就可以了。买本地图册。推荐《中学地理图文详解指导地图册》,图文并茂,内容新,质量好,可以在卓越或当当上订购。还有立体的地球仪,可以让自己建立立体的思维方法,地理的知识是立体的;平面的行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带分布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交通图等等;会看地图就已经学会30%~50%的地理知识。多看地图―― 书面知识与地图结合可以强化记忆,反复可以增强记忆,当形成习惯后,知识也就立体化了。学好地理,首先就要熟悉地图,我们可以把看地图当成一个游戏,和一个同学在世界地图上相互寻找相关地点,这样不仅能在学习之余可以放松,还可以慢慢的掌握和熟悉地图。这样就可以慢慢的去适应别的类型的地图,一定要带着一种兴趣,因为看地图兴趣很重要。地理最重要的是分析一些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这是要背的,不过总的来说就是那几条。比如说农业的区位因素:看到这一类型的题目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轮廓:(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3)相关的技术条件。然后我们在细分,像自然条件里包括,土壤,地形,气候等,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地区往上套,社会经济条件也是,技术条件也是,慢慢的细分,慢慢的往上套。工业区位因素也是如此,主要的还是背那几个条条框框。
2 思想上面提高重视、多背、多记、深入理解
初中地理比较简单,要想学好应当做到如下几点:(1)思想上要重视,不要认为这是副科,放松自己,重视了,才能下到真功夫;(2)首先要死记硬背,将知识点、地理特征牢牢地记在脑子里,记多了,才能灵活运用,达到从“死记”到“活用”的境界。例如江河湖海,从国家的西部背到东部,发源地在哪里,流经多少地方,从哪里入海,所谓有头有尾,背熟了,自然是胸有成竹。这就与学好学透距离不远啦!掌握地理要素――如气候的要素是:位置、温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资源、经济水平(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位置”是地理要素当中最为主要的,是核心。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个要素会起主导作用,位置则是永远不可以忽视的因素,会看地图,掌握了地理要素,也就是掌握了地理的核心知识。
3 根据不同的学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文科、理科的学习方法会不一样;同是文科,英语和历史、地理的学习方法也应该有所差异。做到扬长补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有的同学思维敏捷,但坚持性差,这类同学应该使用“交替学习法”,该玩时就去玩,如果强迫自己坐在那里,也未见学得进去;但是该学时就要全神贯注,尽量提高学习效率。有的同学思维速度比较慢,但坚持性较好,这类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耐力”优势。反应快但不准确的同学要尽可能地细心,细致但思路狭窄的同学应尽量拓宽思路,多与同学交流讨论。想学好地理不能向学历史和政治这样的文科来学!地理有一定的理科成分!比如他的时差的推算就运用到数学!比如到后面的地质物理地质化学!可以说地理应该是文理综合的一们学科想学好地理,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应该背的!比如说中国的地势特征,东高西低呈阶梯状,背了一些基本的,应该在脑子建立一个模型.特别是学地质和气候的时候,什么地质对应什么气候等。如你脑子能够按照书上说的建立一个模型地理学起来是很简单的。
4 上课认真听讲
地理原理是需要去理解的,如果课上不认真听讲,指望课下去随便背背课本上的内容就能提高地理成绩,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讲,让自己真正的理解,地理成绩自然就会提高了。况且很多重要的知识和原理隐含在“活动”中,课本中根本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须认真听课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保障。课堂上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任务。老师上课设置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老师让你在书上划一下,你就没有必要非把它写下来;老师让你必须动手用自己的语言去写答案,你就不要只划课本的原话;老师让你们分组讨论完成任务,你最好先不要单干;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你最好不要与其他同学讨论。总之,不要自作聪明地偷懒,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大打折扣,这样结果往往害了自己。
5 掌握好自然地理很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并且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自然地理比较好学,听一下就可以拉。人文的就要背拉。不过可以用自然地理推出一些来,再背,再加常识基本上可以拉。个人觉得人文地理比自然地理好学。人文地理只要记住地理的要素即可,回答问题的时候围绕要素展开就可以拿到分。例如,自然要素:水,土壤,地形,大气,生物等。农业区位因素:水,土壤,气候,劳动力,政治,交通等。工业区位因素:水,土地,劳动力,政策,市场,能源,原料,交通等。
综上所述,学们只要做好以上常规和掌握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并在中学地理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就一定能够学有成效。注重和加强地理学习中地图的使用,才能使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
一、注入今天法――通过查找课外资料,使一些新的知识融进教材
在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时,学生可课前查找一些资料:当地土地资源情况。上课时,学生们就身边的土地、住房实际情况展开讨论。同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分析当地伴随城市发展的步伐,以及纵横交错高速公路的发展,大部分土地被占用开发,农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逐渐走进城镇生活,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和充分的利用好土地资源?将一些破旧的平房改建成一幢幢整齐的高楼,改善居住环境状况。
在学习《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时,应增加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内容。学生课前准备资料:建设三峡工程的好处在哪里?上课时,教师讲解三峡工程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1)防洪效益。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而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1998年长江流域爆发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水位连创历史新高,受灾人口将近两亿,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修建三峡工程后,这样的自然灾害不会再发生了。
(2)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河流落差大、径流量大,长江三峡发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①缓解华中、华东地区以及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②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减少三废的排放,改善东部环境。
(3)改善航运。长江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抵达重庆,运力可提高5倍,运输成本可降低35%。同时,上起宜宾下至长江口的3000公里畅通的干流航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大经济区紧密连接在一起,长江航运进入了一个新的春天。这样,许多新的内容融进了地理教材,学生自然增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特别是祖国建设的最新成就,更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首先要认真预习教材,严格选取材料,使之密切联系教材;其次是内容要适量。总之,注入“今天法”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自找资料,增强对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学好地理。
二、温故知新法――通过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领悟
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善于运用这种学习方法,温习已经学过的
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知识领悟,温故知新法是学习创新的一种好方法。在复习地理时,可翻看目录,目录概括了全书的要领以及贯穿着课本前后知识的联系,经常翻阅,构思联想,以便对全书的内容有个温习巩固的效果,抓住重点,记下疑问,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做到不把问题带到下一章去,及时弄懂。
三、横向借助法――通过教科书和地图的合理运用,使知识简单易学,一目了然
教科书和地图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学生将教科书与地图结合起来使用,便于知识的记忆,学习效果极佳。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可以直观地认识、了解各地的自然环境、自然景观为什么不同?自然景观垂直变化的原因?如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日本的富士山等等,从而得出:高原山地气候自然景观的不同,是海拨高低所致。
课本上的文字知识比较生硬,学生把课本与地图结合起来使用,特别是运用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上说明的问题。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就不单纯是死记硬背。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学会使用地图,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看到的复杂的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好地理的必备工具,通过分析地图,还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学会使用各种地图,如行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 、自然资源分布图、交通图等等,会看图就已经学会了30%―50%的地理知识。运用这种横向借助法可以使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学, 而且对所学的知识记忆深刻,不易遗忘。
四、课前设疑预习法――带着问题去预习,增强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日本》这一章节时,首先让学生进行五分钟左右的课前预习,提出疑问:有这样一个岛国,它的面积不大,而且资源十分贫乏,对外依赖十分严重,又经常发生火山地震,这样的一个岛国却成为经济强国,这是亚洲的哪个国家呢?为什么能成为经济强国呢?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预习,最后教师揭疑:这个亚洲国家就是日本,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有高素质的人才、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制造加工业特别发达。通过这样巧设疑问,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的时候带着问题去预习,顿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久而久之就自然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五、推进想象法――通过观察、想象二者的结合,学习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70
对当代初中生来说,学好地理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的地理学习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认为初中地理不属于中考考查的范围,不必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且知识繁多复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学生这种观念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切以考试为目的,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
学好初中地理是必要的,学好地理对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培养地理技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地理科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且高中地理是以初中地理为基础,培养良好的地理素养,才能在高中的地理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要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观念转变开始,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坚持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单一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关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地理学科有综合性、实践性、地域性、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要紧抓学科特点,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以学生为教育出发点,创建真正能够丰富学生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如何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以下是笔者的具体建议。
一、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新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应用之处,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课前的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过程高效开展的前提,地理的综合性体现在学科知识的范围广泛,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教师除了要对教材知识了然于心之外,还要对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采用趣味导入的方法,将教材知识及相关知识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展现,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着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课前对于课堂节奏和内容有提前的规划,做到上课时心中有数,不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除了要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所了解,也要了解不同地域下的社会环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南北方、不同民族在生活方式上、地理风俗上的不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尊重学生,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不放弃基础薄弱的学生,想办法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自信心。课堂上可以采用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研究解答,应用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解答问题后,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时基础薄弱的同学,使他们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举措。
二、课堂联系实际,从生活中积累地理知识
地理来源于生活,课堂之外的时间更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好机会,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地理现象,要鼓励学生多发现、多观察。“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想必初中生都耳熟能详,但其中的地理知识学生却很少了解,为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并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现象进行解释,积极积累地理常识。课后对于知识的整合同样不容忽视,地理学科知识零碎复杂,兼具记忆性和思维性,单靠课堂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初中生的自律能力一般,老师可以及时抽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为了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地理现象的好习惯,老师可以在一周内布置一次或者两次发现生活中地理现象的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分享,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丰富班级同学的地理常识。生活中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电影、图书资源丰富,很多史诗级的纪录片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课堂上可以播放相关电影,放松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纪录片《地球脉动》、《舌尖上的中国》等都是学生感兴趣并且制作精良的史诗级纪录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赏,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地理兴趣的提高。地理学科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将课堂联系实际,在生活中丰富和提高地理知识的储备,是地理教学的关键。
三、运用地理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要想学好地理还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已刻不容缓,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从端正学习地理的态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动机着手,主要通过地理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地理课外活动也是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地理课必须给学生美的享受,激起学生美的向往。如讲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可这样导入新课:“上节课所学内容可概括为一个谜语‘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同学们想想看它是什么?”(谜底:宇宙)然后,教师再开始讲课。有时可采用多媒体导入法,即充分运用多媒体直观、多维、互动的优势导入新课,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此外,还要使用美的语言和营造美的意境。
二、要想学好地理更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如何让学生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这是广大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成绩差是学生没有用功,心不在焉或者说是智商低下,其实有些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可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有些学生看上去整天快快乐乐不像好好学习,然而考试成绩却很好。从这个问题上看,真所谓是“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只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更不用说天真活泼的学生,在一些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在教学时通过拼板游戏,使学生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好玩、好动的行为。教师应因势利导,寓教于乐,以玩带学,乐中促思。例如,我在讲授“中国行政区划”一节时,让学生自己先把34个省级行政单位图用剪子分别剪开。我分别在同一个年级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一班我用目标教学法,二班我用的是目标教学法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然后进行计时比赛,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各省的轮廓、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最后评价表扬,教学效果极好。这种活动的渗透,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兴趣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此外,还由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上“周游”全国、世界;担任“环保局长”答“记者”问;地理扑克、地理棋的使用等效果也都非常好。通过这些教学给我带来一些启示,那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则教师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掌握好的学习法才能事半功倍,智力正常的学生没有必然的优劣之分。他们之所以在考试成绩上存在差异是由于学习方法掌握程度运用不同所造成的。出色成绩不是死记硬背,智商高。其实人的大脑智商相差并不大,而是靠后天开发利用而已,开发得好,智商就高,开发得不好,则智商就不高。其实大脑的潜能犹如一座开发的矿藏,蕴藏无穷,价值无比。及时进行头脑思维训练,就能让每个学生得到淋漓尽致的开发,就看每位教师如何开发、如何利用。
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游戏和实验,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来提高素质。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力求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力械死板单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收到更好效果。不仅要从方法上启迪学生智慧,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如我在教中国地理曾用谜语游戏让学生记中国地名,如船出长江口让学生打一中国地名。又如我把自己一封信拆开让学生打一中国地名,还有一次我抓一只萤火虫也让学生打一中国地名。这样的游戏很多很多,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爱学,而且非常爱动脑筋。我在讲非洲地理时,在小黑板上写出很多成语,如:乘风,初见成效,偶有所获,增添收入,灰尘吹来,爱看斗牛,等等,让学生打一非洲地名。学生们都非常兴奋,开动脑筋,相互商量,寻找答案。我认为这样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我在讲宇宙这节课时用实验游戏来让学生学习,如:测北极星高度,用手先测北极星的纬度,因为北极星的纬度同我们在地球的维度相同,由此来测出北极星的高度。还有在讲昼夜交替一节时,我利用手电筒、乒乓球、一根棒针来进行讲解演示,同学们更容易接受。通过各种方式的游戏过程,学生能增强大胆设想能力、判断能力、推测能力,充分发挥出各种思维技巧,能从各种角度审视问题。通过许许多多的游戏,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起来,充分发挥了大脑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地理是一门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而且知识面广,知识点多且杂,还必须和实际相联系。几大块中自然地理比较抽象,空间思维要求高。新课程改革后的新的教学理念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使学生真正学好地理,首先,必须从观念入手,让学生明白学地理的重要性,和克服畏难心理的决心。其次,还需要老师适度地跳出课本,联系社会实际,联系生活,让课堂教学不是孤立死板的知识讲解,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片段的感受,能让学生有想学好地理的冲动和能学好地理的信心。这一学年我教高二年级,反思过去几年的教学不足,如何改良教学教法,如何能使地理课堂高质高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下面都是我教学工作中的些许不足,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走同样的弯路,针对不足,寻找对策,逐渐优化教学环节和教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处理上,主要是突出教师的主体能力,“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机械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很难达到的。学生思维没开发,学生学习被动,重难点不突出,知识框架建立不起来。
对策:确立教学目标时,应本着让学生很好掌握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与社会密切关联的地理知识,通过联想,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实施教学目标时,正确处好老师与学生,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多设置学生有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能积极热情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可在课前设计适量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课堂引导学生思考,逐步启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最后归纳找出症结,效果应该会好些。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要求一节课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探究活动、动手动脑活动、亲身体验活动的时间。新教材在内容上不断被浓缩,只呈现出主要的知识板块,而阅读部分、思考问题部分和活动环节的实践可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学主要内容。但是,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一般老师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很好地处理该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而是生搬硬套,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对策:让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断得到优化。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怕难畏难情绪等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学习困难。
三、对教学反馈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