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摊经济发展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在以往的时间里,农业活动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造成了重大伤害,特别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造成了高碳量的排放,致使温室效应逐步加剧,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全球变暖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发展低碳农业是当前低碳经济发展下应该坚持的战略,我们应该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寻求到创新的农业发展战略,为实现低碳农业和低碳经济而努力。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相关内容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还是源自于十几年前的英国,英国是最早发现能源的安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指的是人们要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或法律法规,利用创新的技术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并要为开发出新能源而努力,尽最大程度来减少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和污染,减少高碳气体的排放,从而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的概念虽然并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但是它的理念源自于低碳经济,同样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实现的绿色种植、绿色生产、绿色排放等农业活动,尽可能的使用无毒无害的产品,减少农药、化肥、机械等产品的过分依赖,杜绝大面积焚烧秸秆而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减少农业活动中高碳的排放量,实现绿色的低碳的农业发展。
二、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多,我国的农业发展和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非法垦荒等现象,使得生态绿地越来越少,大面积的农业开发加剧了水资源的使用和浪费,水土的流失使当前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农田开发的机械化也造成了众多废弃物的产生,再加上大量高污染的农药、化肥等产品使得土壤化学含量超标,水质和土壤及农作物、植物的质量不断下降,人们过于重视工业的开发,忽略了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发展,使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得不到提升,种种原因,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威胁,实现低碳农业发展可以将以上提出的种种障碍性因素进行针对式的处理,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在农业生产或开发过程中二氧化碳及高碳气体的排放,有助于促使低碳农业的发展,并维护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既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缓和人与自然关系最为重要的必要路径。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
(一)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
想要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理念上的转变和普及,提升农民低碳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相关内容的宣传或讲解,借助农业生产中新型的技术或设备提高农民在农业活动和发展中的认识,做好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宣传工作,尽力完善农村生态农业的设备及创新的技术,可以在当地举办技术解说交谈以及高碳农业对生态破坏的负面效应的相关会议,让当地农民都参与其中,尽量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低碳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完善低碳农业的发展战略
相关的地方政府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农业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并制定符合该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决断,完善激励和监督制度,对违反低碳农业发展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或警告,杜绝一切生态污染问题的出现,提倡绿色环保的农业发展模式,针对非法垦荒的行为要进行严抓严打,加强监督部门的执行力度,不定期的走入到地方中去,寻找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潜在因素。提升该地区农业经济在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得到稳步的提升。
(三)坚持创新科技创新应用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在已有的低碳农业发展理念下,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对农业创新技术工作的研发,鼓励技术人员投入到新型技术的研究中,适当的给予资金的支持和投入,让研究工作者积极主动的将精力投放在创新技术开发的事业中,为研制低碳环保的农业设备或技术创造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农民更好的使用新型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当地的政府要完善该项目的补贴政策,实现创新技术及设备的广泛应用,促使低碳农业和人们生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农业低碳发展结构及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化农业生产模式,带领农民群众寻找更广阔的农业生产空间,丰富农作物的种类,发展出属于当地的农作特色,如生态化绿色的采摘园,通过网络进行大力宣传,促使城市居民主动的来到城郊或农村游玩和观光,不但能让该地区经济得到快速提升,还能加强当地绿色务农的宣传,实现了现代低碳农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低碳经济下的农业发展战略应该以实际出发,遵循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农业理念,转变传统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技术、设备上的创新开发,坚持低碳农业发展战略的创新原则,坚持农业科技和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坚持经济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提高农民整体的低碳化农业发展的认识,在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又维护了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远红.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263-267.
关键词:
低碳经济;土地利用;朝阳市
朝阳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园区项目单一,规模也不够大,城镇化发展速度滞后。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朝阳市一项重大战略课题。
1实现朝阳市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土地利用高效化
耕地资源不足是全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朝阳市原本耕地资源匮乏,在城市建设活动中大部分耕地丧失原本的功能。城市建设不可避免,但是城市建设的土地浪费现象尚可控制。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应该做好各个方面规划的制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发展有效的最大化,深入思考整个城市的价值观。
1.1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首先,坡耕地比例大,耕地质量低。水土流失也会引发土壤贫瘠和耕地质量低下等问题。其次,城乡土地存在低效闲置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整体的统筹规划,城乡发展的结合度考虑的少,使得这种问题尤为突出,土地利用率难以提高。再次,水土流失面积较大,荒山绿化进程尚待推进。
1.2朝阳市的城市土地平均容积率不高
从朝阳市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上看,城市土地平均容积率在0.7左右,据专家估计,实际有可能更低。
1.3解决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
1.3.1适当提高城市用地容积率,优化土地容积率分配结构。适当并且合理的提高城市用地容积率,提高容积率,能够大大的提高城市的容量。
1.3.2实现单一用地功能向混合用地功能转变
同时对一块地进行地上地下的双重开发,对各种服务的公共设施进行合理使用,真正实现用地功能的转变。
1.3.3对朝阳市的土地进行合理置换,对朝阳市的用地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土地置换和优化土地结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三者利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使居民的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提高。
1.3.4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
对各类土地的功能性进行合理的调整,对各类功能土地的关系进行协调统筹,把未利用地的开发规模和布局作为重点来抓,真正从多功能,多宜性出发,考虑各类土地的合理利用。
2朝阳市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2.1交通现状
城市交通的交通结构现状直接影响交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合理的交通结构形式不仅会避免交通拥挤,在某种程度上将从源头避免了交通带来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问题,能够使朝阳市的空气质量环境得到进一步控制。
2.2发展绿色交通的有效途径
朝阳市目前快速机动化趋势相当明显,如何实现低碳城市交通,是我们应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2.2.1实施差异化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理性推进大运量公交系统建设。切实做到高密度的公共交通,确保低碳出行。
2.2.2加强多模式一体化的交通系统建设
一体化的交通模式建设首先是实现交通网络建设的协调一致性;其次是各种交通系统发展呈现一体化形式;再者是扩大交通服务范围,将各种形式的交通做好有效衔接,做好交通换乘系统的建设工作。
2.2.3建设朝阳市慢行友好城市
朝阳市目前的新建马路以宽马路为主,把慢行友好城市融入其中,可将更多的公共空间留给市民。
2.2.4鼓励新能源汽车在朝阳市的使用。
朝阳市目前的新能源车在汽车市场中所占比例较小,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断的鼓励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增加新能源汽车在公共和私人领域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朝阳市的环境效益。
3逐步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
3.1朝阳市能源使用现状
城市是各种能源消耗的中心地带,能源的消耗必定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其中工业能耗所占比重较大,对城区环境的影响较大。能源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整体的能源规划,也可以说能源规划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协调不畅的问题。其次,城市能源管理数据化程度低。再次,政府公示数据对市场的作用仍不够明显。
3.2解决途径
针对朝阳市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能源消耗问题,解决途径关键在于制度上改革。
3.2.1加快朝阳市需求能源规划的开发与实施。朝阳市城市、城区或者园区、社区等不同尺度进行节能资源化。
3.2.2集中力量搭建朝阳市能耗相关的数据平台
充分发挥朝阳的发展优势,将财政资金投入到能耗采集平台的搭建中,使数据的获取难度有所降低。
3.2.3调整朝阳市经济结构,提高用能效率
对朝阳市目前的经济结构形式进行进一步调整,将落后的产能进行淘汰、使节能效率得到提高,对各种节能行动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统筹。同时,按照朝阳市城市整体的用能情况,对相关的政策进行调整,把节能和增效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进行量化处理。
作者:李丽 单位:朝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延伸和丰富
《中国城市经济》:时下低碳经济无疑是个热门话题,每个城市似乎也都想在此方面有所作为,请谈谈您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李万忠:从形态上来讲我认为低碳经济涵盖面比较广泛,比如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一产业中的有机农业,还有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也就是说低碳经济不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而是对传统经济的延伸和丰富;另一方面,低碳经济是一个相对概念,比如用高新技术改造后的传统产业,相对改造以前而言它是低碳的,但和其他低碳产业相比它也许又是高碳的,因此,我认为提倡低碳经济不是要把某种产业形态消灭,而是要通过高新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实现低耗能、低排放,这也应属于低碳形态。
《中国城市经济》:似乎现在有个观念,只要一提到低碳经济就大有和传统经济诀别的意思。
李万忠: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在原来基础上实现飞跃、升华才叫发展,所以说投入相当的精力、人力,物力来改造传统产业,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务实之举、务实之道。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一定要客观看待传统产业和新型生产方式的关系,为了追求低碳,把传统制造业、能源工业都消除行吗?比如电力工业,为了发展低碳经济就不让火电发展显然不现实,那火电这个产业怎么办?当然要通过大量的科研投入提高它的有效能源利用率,比如现在已经出现的超临界、超超临界的发电机组,就很好地在实现了能源消耗和排放的下降,这不就是低碳经济吗?还比如在乌兰察布市有一些高载能产业,这些企业生产的电石、铁合金产品是产业链条一个组成部分,相关下游产业离开这些产品就无法发展,而且也没有其他替代产品,难道为了低碳就都把它们都砍掉?我看不是,务实的做法就是用高新技术来武装、改造它们,拉长它的产业链,实现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实现降低排放,我认为,这种追“低”的过程也是低碳经济的一种形态。
《中国城市经济》:我们知道低碳不仅仅限于产业层面,也涉及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诸多方面,你对此有什么感受和建议?
李万忠:去年我到德国考察,看到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提倡。比如城市照明,多数城市的街道很好地控制了路灯的数量、间隔和亮度,但在我们国内的许多城市中,整条道路的亮度显然超出了照明的目的,有些街道上的灯都是好几层,一味追求奢华,搞的如同白昼,有些城市更以“不夜城”沾沾自喜。我感到低碳不仅是经济,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在满足于人们生活方便、舒适的基础上,一定要力行节约。再就是公共交通,很多发达国家,包括德国、日本、俄罗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公共交通的建设,中国目前拥有机动车7600万辆,汽车消费量和产能都占到全世界第一,从扩大内需来讲这无疑是个好事,但是从发展低碳经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问题比较多。我们国家能源十分紧缺,据有关部门统计,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50%,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重要。
《中国城市经济》:在您看来,建设低碳城市最迫切要解决那几个方面的问题?
李万忠:首先是能源消耗问题,包括上面提到的城市照明问题;第二是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既损失时间、消耗燃料、污染环境,还降低了工作效率,这也是不低碳;第三在城市实行差别电价,核定人均消费多少,超过这个范围那就要加价,这样也可唤起人们的节约意识;第四是城市建筑的节能改造,比如在德国,老建筑都要进行节能改造,新建筑必须进行节能评价,验收合格后才能允许销售。我认为城市建筑节能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低碳最大的方面。
中国的风电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新能源产业的建设,请问新能源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形式?
李万忠:我认为当前的新能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风电,二是太阳能,三是生物质能,例如秸秆发电、垃圾发电等,再就是核电。这其中风电是一个重要的支柱,在国外这个产业已经得到普遍和成熟的发展。
《中国城市经济》:您认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李万忠:我国是世界第五大风电国,如果按资源拥有量以及风电在整个能源产业所占比重看,风力发电的发展非常不充分,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们起步晚,国外已经走向产业化,我们还在试验阶段;二是我们所能掌握的核心技术少,特别是关键技术基本依靠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制造企业凤毛麟角。
《中国城市经济》:目前的一种观点认为我国风电产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您对此有何看法?
李万忠:首先我认为这个“过剩”不是风电产能的过剩,而是风力发电机的产能过剩。风力发电在我国能源产业里所占比例非常小,到2008年全国火电装机为7.6亿千瓦,而风电只有1200万千瓦,风电与火电比不到2%,在德国这个比例已经达到20%左右,由此可以判断,中国的风电产能不过剩。至于说风力发电机制造方面,我认为也不能笼统地说产能过剩,过剩的是那种引进零部件进行简单组装的低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还是缺乏,国家应该提高这个门槛。尖端技术被国外垄断造成风电设备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不过目前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变。例如乌兰察布最近要引进的新疆金风就是我国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商,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的设备一投入市场,中国的风电设备制造成本迅速降低20%,我认为这样的企业应当越多越好。
《中国城市经济》:在您看来,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李万忠:第一是投入问题。要在关键设备和技术的研发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方面进行国际间的高水平合作,一方面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第二要尽快解决输出通道的制约,这是造成风力产能看似过剩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风力与火电比重不到2%,我认为这个比重达到15%比较合理,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如果2010年全国火电装机达到8.5亿千瓦,风电装机至少要达到1.2亿千瓦,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确保更多的风电顺畅进入电网。国家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里提出国家电网要对风电无条件全部收购,但这目前还无法实现。与此同时,国家应加快电网智能化改造步伐;第三要解决好利益机制问题。在这个方面首先要解决好价格问题。风电一次性投入大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它的生产成本总体高于火电,例如建设一千瓦装机,如果火电需投入四千元,那么风电就要投入八千元左右,从扶持风电发展的角度出发,国家的价格补贴政策应尽快落实到位。另外急需解决的是在现行税收体制下地方利益的补偿问题。风电场一般建在边远v地区,这些地方一般都是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按照现行可再生能源可减半征收增值税,以及新近施行的增值税转型办法,地方政府除了在风电场建设时收一些建安营业税外,就再没有其他税收。以乌兰察布为例,今年我们的风电装机要达到300万千瓦,按照增值税减半(8.5%)征收和当地风电等效时数计算,每年就要减少2.2亿的税收。因此,我建议国家要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予这些地方补助,以便调动地方发展风电的积极性。
欠发达地区要用长远眼光谋划低碳经济
《中国城市经济》: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像乌兰察布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如何谋划好低碳经济的发展?
李万忠:乌兰察布是一个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的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因此对于低碳经济的谋划要有长远眼光。首先是通过结构调整的办法来发展低碳经济,加大风电等新能源建设力度,按照我们的目标,到“十二五”末乌兰察布的风电和火电比要达到1∶1;第二,充分利用显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这些产业比重大了,单位GDP能耗和排放自然就大大降低了。下一步包头至北京的高速铁路一通,从乌兰察布到北京只需一个多小时,那我们这里就成了北京的“八环”,第三产业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第三是积极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通过大型喷灌和膜下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应用,到“十二五”初,我们的节水灌溉将达到150万亩,这样农村常住人口每人就可以拥有一亩节水灌溉农田,让农户也能享受到低碳经济的好处。另外通过现代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尽快实现畜牧业与农业比重的基本持平,这样农村也就能富裕起来;第四就是我们的“重头戏”――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比如电力,在现有脱硫技术基础上,还要增加脱氮设施,进一步加大对二氧化碳、废气物、粉煤灰的合理利用。比如高载能方面,要多建设一些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全封闭大炉型,过去6300伏的半封闭矿热炉很多,现在3万千伏的全封闭大炉型越来越多,电耗、能耗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还比如在拉长产业链上,将电石延伸到PVC,延伸到醋酸乙烯。
《中国城市经济》:既要抓住新型产业的发展机遇,又要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这本身就是科学辩证的发展思路。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体系,是实现我国工业化时期低耗能、高产出的一种有效节能措施。这与我们现在正在大力倡导的发展低碳经济相符相承、相互促进。节能减排对加快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推进产业技术改造和优化产业结构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坚持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并举,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才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所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而煤炭属于“高碳”能源,就我国目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依然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为逐步解决工业化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能源的条件,应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有力推进:一是走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路子,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力度,开发研究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在原煤开采、原煤加工利用上采用新的工艺技术;三是逐步完成对这些高耗能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使其具备廉价利用国际油气能源的条件。从根本上缓解和彻底解决我国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高排放、高污染问题。同时,不断研究探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这些高耗能产业。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充分挖掘企业潜力,以更小的消耗、更少的污染,来获得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
二、推动节能减排构建低碳经济环境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怎样通过降低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呢?一是加大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实现资源存量的扩大。二是对钢铁、建材等这些高耗能的产业,通过新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学习借鉴吸收国外的成功的经验,采用新的工艺、新的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粉尘,有效降低碳排放。三是研究新型汽、柴油发动机,降低油耗。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转化带来巨大优势,大力发展以煤化工为主的上下游产业。
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体系,建立健全低碳经济效应的建筑体系和交通体系。限制建筑耗能,减少建筑垃圾和白色污染。加强对塑料制品企业的监管,逐步用绿色环保产品替代流通在市场上的各种塑料用品,认真做好废品回收利用。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铜川市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应用风能、太阳能、水煤浆等新型清洁能源。已引资建设的两条大型水煤浆生产线,达标排放效果良好。
核电作为一种安全、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能够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推进节能减排,不仅是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的需要,更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生产方式的需要,这已成为我们的普遍共识。要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本地系列低碳经济行业,把转变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逐步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方面转变。大力发展半导体照明技术和光伏产业,发展生产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要抓住当今世界开始重视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和碳捕捉等技术,加快开发洁净煤、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加快建筑节能步伐等,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健康发展。杨凌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畜禽粪―食用菌―沼―肥”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专用设备,进行工业化、高附加值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项目以秸秆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和污染排放量最小的“无害化”为原则,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要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实现环保目标的关键。要改变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过量资源能源消耗和严重环境代价来获得,就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资源消耗强度高、对污染损害重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煤炭、化工、电力等重化工业由传统经济的 “资源-产品-消费-排放”所构成的线性经济向“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要注意做好几个重点环节工作,一是继续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现代服务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二是要重点做好资源开发环节的工作,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三是在废物产生环节,强化污染预防和安全监控,降低废物最终处理量;四是在消费环节,大力提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五是在再生资源环节,加大回收和利用各种废旧资源,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三要通过法律和税收,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进行倾斜和优惠,而对传统的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产业给予限制。
四、提倡文明生活方式,降低生活中的碳排放
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还要不失时机地积极引导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消费方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消费氛围。通过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宣传,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广大消费者接受低碳消费的理念并积极实践、大力推广。进一步完善激励低碳消费的政策措施,不断挖掘城乡有效消费需求、提升消费意愿和购买力,不断提高消费的质量,有效抑制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大力开发节能灯、节能生活用品,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滴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 “节能月”、“无车日”、“关灯一小时”等活动。从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的垃圾回收利用到共建生态园区,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自觉行动。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共同打造节能减排和构建低碳经济的良好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众所周知,房地产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正是由于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它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但是,在房地产经济发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其过度发展而带来的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制约房地产行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到国民经济以及其他行业的持续发展,重点解决房地产行业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的工作应该被提上日程。
一、解析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直以来,房地产经济都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以及持续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房地产行业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我们都知道,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且与其他行业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行业,基本上可以算是各个行业的基础,其不仅带动了家电、装修、建筑等行业的不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众所周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住房,住房问题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更是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房地产行业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得到持续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和改善,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三)不完善的房地产市场
尽管现阶段我国房地产经济正以不断发展的趋势持续上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了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城市,多数的房产都存在泡沫现象,房价的大幅度上涨,严重的超出了人们实际生活水平所能承受的范畴,这样的发展,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严重的还会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牵连。除此之外,房地产经济带来的巨大利润,促进大批的企业开始向房产行业进军,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冲击了不健全的房地产市场,使得原本就不是很完善的房地产市场变得更加不合理、不健全。
(四)房价变化幅度明显
过去的几年,房价始终处于大幅度上涨的势头,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居民住房几乎出现了漫天要价的情况,不合理的增长幅度,使得人们苦不堪言。尤其是现在房地产在供需环节上出现的问题,使得一些建筑规模比较庞大的高端住房几乎无人问津,而商品房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一些保障性住房也几乎无法协调供需之间的平衡,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恶性的循环发展,使得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愈发的不完善、不合理。
二、我国房地产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问题
房地产经济的资金来源大多是银行贷款,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对房地产经济造成直接的影响。资金是房地产建设不可缺少的物力资源,金融政策、金融市场的变化都会对房地产经济造成直接影响,由于房地产开发具有资金量大、占地广、地域性强等特点,房产企业的自有资金不足以支撑整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需要从银行筹集资金,因此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是影响房地产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问题
房地产的市场化发展跟市场的关系密切相关,一旦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供求关系将发生改变,直接冲击房地产市场。当市场需求量大的时候,价格也会随着水涨船高,加快房地产大面积的开发和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然而,一旦市场发生逆转,房地产经济就会出现萧条,如果对市场判断失误,就会出现“鬼城”,加大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甚至崩盘。
(三)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问题
国家根据对房地产经济实际情况进行的系列宏观调控,相关的政策有可能刺激房地产经济的增长,也可能影响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宏观政策是为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良性发展而制定。因而,宏观政策调控是把双刃剑,是影响房地产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展望我国房地产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房地产经济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自身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核心地位。不仅能够不断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还能大幅度的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未来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朝着健康、良性的发展方向不断努力。
(一)逐渐完善的房地产市场
尽管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但是,纵观全局,我国的房地产经济仍然还是有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趋势的,也就是说,房地产市场还是有不断上升的时期存在的,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一定会得以真正的显现,除此之外,国家的相关政策也会对此加以调整和改善,及时高效的引导房地产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障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换言之,房地产经济还会在以后的国民经济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对房价的合理调整
过去的几年,房价迅猛的上涨速度,严重的影响到了居民正常的生活,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都知晓,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房地产经济的不断发展是成正比例的,一旦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那么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受到牵连。因此,若想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就必须对房价做出恰当的调整策略,只有房价的上涨幅度得到切实的控制,那么其自身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出现,现阶段政府对房产行业实行的房价环比下降措施正好验证了这一点,所以说,未来的房价,一定会朝着日趋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未来房地产业对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的保障作用
任何行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要求下都是有其自身的规律可以遵循的,房地产行业同样适应这个规则。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行业的自身规律都表明了这样一个立场,即:未来的房地产发展,一定会充分的统筹兼顾到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环境,并努力做到与环境以及资源之间协调好关系,充分发挥房地产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四)国家政策对房地产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有力影响
为了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国家有必要出台一些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要严厉打击那些恶性囤积的行为,以此来给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除此之外,就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供不应求的问题,我国必须对房地产税制实行重点改革,从而为房地产市场的循环有序发展夯实基础,协调好房地产税费改革与其市场之间的关系,不断的促进房地产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房地产经济是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就如今的房地产经济而言,它不仅是金融的一部分,也是国家重点政策之一。所以,对房地产经济的评论不能一概而论,它与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形式都是息息相关的。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严峻形式,若是还想继续保持房地产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不仅需要房地产行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家宏观调整政策的大力支持,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国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必将朝着快速、健康、持续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姬建朝.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外资,2012(07).
(一)传统会计的特点与局限性传统会计是指以历史成本原则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会计实务,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反映和监督企业的资本及其运动,按照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原则、采取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传统的会计职能被界定为核算和监督,传统会计核算中没有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空气、海洋、臭氧层等对人类至关重要但无所有权的事物没有成为会计核算的内容。企业不把这些对象的使用和损害记入经营成本。这样做不仅使企业的实际利润虚增,而且变相鼓励了企业以牺牲环境来取得现实利益。
(二)生态会计的特点与局限性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各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研究,以寻求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在此基础上。会计学界产生了生态会计这一概念,即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成本收益核算之列,使企业更直观地认识到企业经营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这种耗资行为带来的企业成本的增加。生态会计事实上是社会学、环境学、会计学相互渗透融合产生的交叉性学科,包括生态会计、生态核算、生态周期评价以及环境信息处理,为会计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物质、能量信息,以使会计系统具备反映与控制企业环境影响的新功能。生态会计是会计体系的子系统,使会计系统具有反映和监督企业环境行为的能力,但是生态会计主要采用物理单位计量,不同的数字代表的都是不同的自然属性,不能像传统会计那样依靠简单加总的方法达到信息整合的目的,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绿色会计的特点与局限性绿色会计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而开展的会计核算,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以期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的目的。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纳入经济核算体系,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进而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绿色会计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包括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核算对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显著增加了自然环境的内容,注重环境科学和会计实务相结合。绿色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是将涉及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经过辨认确定其数量价格,加以正式记录并记入会计报表的过程。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突破了传统资金核算的范畴,所考虑的是除资金以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绿色会计增加了自然环境的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相结合,对设计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并予以正式记录报告,为各经济单位进行经济及环境决策提供帮助。这也对会计标准的细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
(四)低碳会计的产生低碳会计建立在传统会计、生态会计和绿色会计基础上,最早提出碳会计概念的是美国的Stewart Jones教授。2008年。Stewart Jones教授等将与碳排放、交易及签证等会计问题称之为碳排放与固碳会计,也就是低碳会计,低碳会计是以能源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货币、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表述的形式,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利用率,分析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实现企业绿色利润最大化。低碳会计发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从物质流碳计量(以吨为单位)到价值流碳核算(以货币为单位),从绿色视角下的排污权会计到低碳经济新常态视角下的碳权会计,从宏观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核算到微观的企业低碳经济活动碳会计发展。目前构建低碳会计规范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在京都议定框架下所有机构或组织对产生于碳汇的碳信用的会计规范与IPCC的原则相协调,二是在温室气体协定书内分别计量和报告碳排放的相关会计问题。
二、低碳会计在我国推行的必然性
(一)建立低碳会计制度符合全社会的共同需求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只追求高速发展,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企业也是一样。每个企业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如果忽略了环境保护问题,造成了自然资源被过度的开采,环境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这就会使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害,GDP无法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企业的效益也会随之下降。我国过去30年中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获益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破坏了环境和自然资源,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极其依赖高污染的煤炭和其他石化燃料,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剧了能源的消费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影响到了我国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传统模式过渡到能源节约型、低碳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只有从低碳会计人手,加大对污染的量化监测,才能从道德和法律上保证企业加大环保的投入。低碳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核算有关自然资源的损耗及补偿,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只有在这种核算方法下,才能真正的核算GDP和企业生产成本的真实水平,才能更好地核算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因素,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建立低碳会计制度,可以使政府更明确定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现有体系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以区别对待的方式来解决低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二)建立低碳会计制度可以限制高碳企业进入我国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并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发达国家转移重化工工业,将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和压力转移到我国,这不可避免地加重我国的污染排放。我国目前对这种情况没有具体的量的统计,也没有专门的监控指标,这些污染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人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等都需要低碳会计的计量。
(三)建立低碳会计制度有利于促进会计和国际接轨在市场经济下,会计核算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自身利益,而且要兼顾社会效
益。低碳会计不仅应核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而且对与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的关系等也应进行反映和控制。不仅要求企业要有经济目标,而且要有为自然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社会目标:因为低碳会计核算对象的资源和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资产,所以必然要求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具有国际间的可比性,这样,就会大大推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四)低碳会计在我国推行具有可行性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法》等,对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机制、手段、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支持企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基小的法制保障,为低碳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低碳会计是对低碳经济的反映,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国内外对碳排放会计的研究还更多地停留在定性的基础上,量化方面没有武大突破。主要是适用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碳排放数据来源及其可靠性无法保证,缺乏统一可信的标准作为企业控制排放的参考依据。这就需要将碳税和总量管制的碳交易提上议事日程,并且早日推动气候立法。
三、建立我国企业低碳会计的发展之路
(一)将碳排放权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首先,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排污权交易是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美国国家环保局首先将其运用于大气污染和河流污染的管理。此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也相继实施了排污权交易的政策措施。排污权交易的一般做法是: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每个份额为一份排污权。政府在排污权一级市场上,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排污者购买到排污权后,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排污权买人或卖出。其次,汤湘希(1997,2004)认为,无形资产是不具有实物形态、却能为企业长期带来收益的法律或契约所赋予的特殊权利、超收益能力的资本化价值以及有关特殊经济资源的集合。此种定义强调特殊经济资源也是一种无形资产。因此购买碳排放权是企业拥有或控制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符合无形资产的概念范畴。国际财务报告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2003年5月提出的排放权相关会计建议中,也要求企业将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目前国内国外都在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可在碳交易市场购买或出售碳排放权,所支付或获得的资金在低碳会计中可作为碳排放权损失或利得来加以核算。
(二)低碳运营低碳企业的运营主要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储存与运输等环节。低碳运营中会产生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新能源下的低碳产品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的差额是直接收益,高效使用碳素燃料带来的能源节约减去低碳技术和设备超额投资的摊销后的差额是间接收益。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要努力减少碳消耗量与排放量,并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低碳核算,同时我国可建立碳税制度,企业缴纳的碳税可以借记“低碳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应交碳税”。
(三)低碳融资低碳投资项目会促使企业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融资,产生相关的所有者权益或负债。首先企业可以进行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获取发达国家的无偿资金支持,向国外低碳基金组织申请贷款。其次可以在国内利用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筹措资金,在会计核算中,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相关账户下应设置“低碳资金”二级账户来核算债券融资和股本融资,筹措到的资金最好专款专用。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一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计入相关的会计账户。而低碳会计计量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不能计量就不能管理,我国应尽早出台一个低碳计量方法细则,促进低碳会计的发展。
(四)低碳利润应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记账对于刚刚兴起的低碳企业来说,利润按什么理论进行分配有很多选择,但笔者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现阶段是比较合理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都是有限的,然而这些又是低碳企业从事生产活动创造物质财富所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于是就产生了对这些生产要素所有的必要性,从而出现了相应的生产要素所有权。生产要素的这种所有权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让渡不可能是无偿的、不计报酬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符合现在的低碳企业会计特点。低碳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按统一或单独要求设置低碳科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进行成本核算和记账,提供合乎要求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张秀云、徐婧馨等:《我国实施生态会计构想》,《改革之窗》2008年第5期。
[2]周志芳、肖序:《国际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会计研究》2010年第1期。
[3]窭春志:《加强绿色会计发展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经济关注》2010年第1期。
[4]田杰:《企业低碳财务管理的研究》,《中国商界》2011年第9期。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根基的稳固,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的稳定。由于长期在经济发展中没有足够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愈发恶劣,雾霾等生态问题逐渐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以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核心在于技术和政策的创新,提倡的是“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要将此作为农业发展的方向,调整农业经济体系,才能确保我国农业走向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
一、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
(一)环境污染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民接受教育的水平相对较低,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因而在农业生产方面,很多人创新性不强,不愿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新技术、新科技,仍然沿用传统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不仅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也导致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比较严重。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开始在农村建立工厂,给当地土地带来了很大的污染,一些农民由于认识不到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而继续在污染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剧了粮食污染的程度。
(二)农业科技滞后
农村地区一般都偏僻落后,农民大多都依靠种地和外出打工生活,整体生活水平比较低,再加上农村教育发展程度不高,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因此,很多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对于新型农业科技认识不足,也不愿意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因此,在很多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推广与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农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三)农业产能偏低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都是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为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而且,国家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将支持的重点放在了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工业和服务业上,从而导致如今农业经济之后、农村地区落后的局面。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城市开始反哺农村,以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但是,因为农村地区广阔,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日,因而,如今农村很多基础设施,虽已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问题却仍然存在,尤其一些落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其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土地生产能力不高。例如,农业必须的水利设施,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是沿用20世纪中期修建的那些,不仅灌溉能力不强,而且损坏严重,也影响了农业产能的提高。
二、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渗透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相关概念是在21世纪初英国首次提出。不同的国家,对于低碳经济的要求也不同。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少碳排放绝对量,而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少碳排放相对量。低碳经济实现的是世界各国的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低碳经济发展,以有效杜绝环境污染和气候改变,做到节能减排并促进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是一种强调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形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将有助于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土地、环境和大气的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还能提高农民保护土地、环境的意识,以及生产创新的意识,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采用新技术、新生产方式来进行耕作,这样,不仅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也会提高,最终,将会从整体上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污染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的,在确保人与土地、与自然、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农业高效、高质地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技术、新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产品污染。
(二)加强低碳经济宣传,提高低碳生产管理力度
目前,低碳环保理念在工业产业中,已经得到了大力的普及和宣扬,但是,在农业领域还没有进行大力宣传。农民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多,因此,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中,要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和推广。在实行低碳生产的地区,要加强对低碳生产管理的力度,当地领导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注意培养典范和标兵,让更多农民认识到低碳生产的好处,这样,将有助于低碳生产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三)提高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低碳环保成本内在化
在推进农业生产低碳化的道路上,促进低碳环保成本内在化,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我国农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目标指导下,政府应在坚持市场调控的基础上,加大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根据农业生产实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规范农业生产行为,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例如,低碳环保税就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它将环境污染的成本,融入到农产品生产成本中,利用经济手段,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环境破坏及资源浪费等行为,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农业发展与保护环境和资源协调统一。
(四)强化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人是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实行农业低碳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培养出一批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头脑比较灵活、肯钻研的带头人,在此带领下,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碳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往往缺少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而,培养出一批带头人,将有助于加快农业低碳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农民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对于快速推进农业低碳生产发展进程,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农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了规范低碳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国家必须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只有以制度和法律作为发展的依据与参考,农业生产才会真正走上低碳发展之路。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农业实际的调查研究,使制度和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都切实符合农业发展的实际,符合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理念,这样,才会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变和农业机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农业走上健康、良性发展之路。
(六)加强新技术指导和培训,坚持走科学化发展之路
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化的目的,就是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加强对农民的新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合理配置低碳农业发展的各项资源,以促进低碳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国家积极倡导走科学化发展之路,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科技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将能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业、农村、农民都获得充分的发展进步。
四、结语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要改变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和平衡,大力开发和利用自然能源和太阳能等新能源,逐步的改善农村环境,做好产业结构及社会、发展、生态三方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绿色、低碳、健康的现展之路。
作者:王阳 刘宇新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参考文献: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选择。徐州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城市,无论是国内需求还是实现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地区,都被迫加快产业结构转型,走低碳发展之路。
一、低碳城市是我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做出过历史性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徐州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原有的基础、传统的结构、固有的观念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要扭转这一局面,发展低碳经济走产业优化升级之路乃是当务之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1]。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排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以及在城市内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低碳徐州建设
我市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结构失衡。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资源依赖程度高,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我市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徐州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工业总产值居于前几位的分别是普通机械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煤炭采选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还有木材加工及门、藤、棕、草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产业链延伸能力弱。从三次产业在江苏省和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来看,徐州同其他十二个城市相比,第一产业排名比较靠前,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排名比较靠后。虽然呈现“二三一”格局,属于工业化中期,但其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升级还需要继续。除烟草加工和煤炭开采等行政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行业外,徐州市一般竞争性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2)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是建设低碳徐州的必要条件
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徐州,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是重头戏。徐州产业结构中食品、原材料、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等传统行业占绝对大头,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不足,占工业投资的 3.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 2.6%,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少[2]。徐州应抓住在金融危机中全球投资商信心缺失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全面推进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尽多的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和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支撑作用的项目。,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优化调整要以重大项目为着力点,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改变产品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工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全面提升全市工业整体水平,加快徐州向新型工业化迈进的步伐。
(3)抓住发展低碳城市的机遇,提升我市的核心竞争力
徐州总体规划中对产业规划有明确目标,至 2020 年基本实现把徐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融合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到规划期末,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其中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900 亿元,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徐州建成以工程机械、电子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化工、能源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以现代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从其产业结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徐州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性,及时的转型势在必行。
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低碳徐州跨跃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徐州经济虽然增长较快 ,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还相当明显。因此 ,徐州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紧抓国家发展低碳城市的历史机遇,争取实现我市跳跃式的非线性发展。
(1)将低碳发展列入我市产业发展规划
作为淮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徐州目前已经具备建设低碳城市的条件。徐州要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目标,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根据这一要求,建议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当中全面导入“低碳”理念。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坚持集约化建设理念,认真借鉴新加坡、香港和欧洲一些城市实行集约化建设的范例,配合高效的城市交通运作系统,弥补城市生存空间资源的不足,有效减少对机动车的过度依赖。新城区开发建设要积极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做到城市建设不影响基本的地形构造,不影响碳汇森林容积量,不影响城市的文脉及其周边的环境等,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低碳徐州需要公民、企业与政府共同协作
低碳城市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而是一种政府同市场,同公众三方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首先,政府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起到领导、指导、引导的作用。在考虑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从而展开相应的城市规划,并同本地的企业和公众合作,同上级政府、其它城市合作,甚至同国外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多方合作,顺利执行并监管低碳城市的建设。其次,低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形成和良好运行。低碳产业和与其相关的环保产业形成了低碳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将现有的市场体系引导到低碳方向,完成产业节能技术的升级、减排能力的提升,形成低碳技术开发的大环境,并积极开发低碳产品,积极引导低碳的消费,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中嵌入低碳因素,是建立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方面。第三,低碳城市的核心和可持续的动力是拥有低碳理念的城市居民。进行低碳消费引导、低碳理念教育和低碳生活宣传是提升公民低碳意识的基本手段,也是未来建立低碳决策的全民参与、以及设立低碳的全民监测体系的基础。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从徐州来看,近年来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也迫切需要推动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为此,我市宜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发展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将低碳战略全面融入“十二五”规划,并把低碳标准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针和衡量尺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度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争取在未来的几年内,将我市的第三产业比重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产业结构。
总之,徐州应该及时地做出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复明.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研究述评[J]中国社科学,2009-6.
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很快英国、美国、日本等东西方国家一致认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能源消费大,人均资源占比小,环境承载力差,中国采用低碳经济模式是选择必然。发展低碳经济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石油等能源,降低高耗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采用低耗、低污染代替能源。目前,不论是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家都非常关注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关系
目前,我国城市总数已经超过600个,城镇人口占40%左右,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会超过60%。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将会成为人们活动中心,城市环境优劣,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高低,关系多数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城市环境不容乐观,“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实现不到80%,二氧化硫排放、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不仅没减,反而有所增加,化学耗氧量减少量微乎其微,仅为2%,由此可见,我国环境问题急需解决,否则会严重影响到今后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环境。
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发展是有机结合的。一方面通过采用低碳新技术,促使城市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能源消耗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少。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来规范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将能源消耗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政策、法律中进行明文规定,若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达标,要求进行整改,若是整改不合格,进行取缔。低碳城市需要以低碳产业为主,低碳城市需要同时具备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特点,最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城市发展思路
我国低碳城市实现包括以下五个:(1)低碳建筑。例如使用低碳建材。建材选择采用竹子或塑木复合材料等节能环保可再生材料为主,对墙体、墙基、门窗楼梯间等进行节能设计,对这部分建筑的节能改造至关重要。改造的内容包括;(2)低碳交通。建设低碳交通网络,拓宽和改造道路,合理规划过街天桥、地下通道、人行道网络,做到公交线路和车次的合理安排,推广电力或混合交通工具的使用;(3)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4)低碳经济。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能、氢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积极发展旅游业、餐饮业等服务产业;(5)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提高居民的低碳意识,低碳出行,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在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开始着手开展节能减排活动,这由以往有了很大转变,之前主要由社会组织倡导节能减排,现在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政府部门重要的公共事务之一。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需要扮演好城市低碳规划和设计角色,通过制定低碳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低碳经济贯穿执行。当地政府对低碳城市关注度提高,贯穿执行低碳经济时,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容易达到预期目标。目前,全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部分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发展的愿景低碳工业园区,苏州在低碳经济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苏州以经济开发区作为实验区的发展低碳经济,充分发挥合作的生态优势。
三、实现低碳经济促进城市发展举措
(一)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
在2007年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里面明确规定:加快推进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低碳技术转让战略,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加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列中来,为世界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共同努力。我国可以以“巴厘岛路线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清洁发展机制”为契机,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成熟的低碳技术,结合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现状,更好促进我低碳城市的建设,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破坏矛盾。
(二)加强环保交流与合作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义务。加强环保交流与合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政府参与环境保护力度,政府出台保护环境措施、法律法规等,对环境保护起到决定性作用;二是发挥非政府组织积极环保作用,他们已经为环境保护中一支生力军,他们组织很多环保活动,以引起社会大众对环境保护重视;三是积极宣传环保重要意义,加强公众的参与环保力度,公众对环境保护参与积极性及监督,会直接影响到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三)推广“区域限批”措施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首次采用进行“区域限批”政策,如果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一旦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出现影响社会很坏的事件,环保部门有权暂停该企业或者该地区所有新建项目的审批,给予该企业或者地区一定时间进行整改,一直整改到达到要求为止。这种做法具有一定威慑力,容易对环境污染企业造成较大压力,迫使污染企业不得不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区域限批”政策小范围内实验,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可以将“区域限批”措施的使用范围扩大,在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暂停审批具有污染排放项目。
(四)碳捕捉与碳封存
当今,我国学者已经开展碳捕捉与碳封存技术(ccs)研究,并已经在广西、四川和云南等地区进行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发一部分碳汇林,可以在以荒山或荒地作为试点对象,同时不能破坏该荒山或荒地的水土质及水分;二是做好城市绿化布局规划,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绿化好公园和绿地,做好公路沿线的绿化,同时社区及单位的绿化也要做到位;三是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对当地碳捕捉与碳封存技术(ccs)科研机构研究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支持他们尽快研制出碳封存技术的核心技术。
(五)宣传低碳经济模式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针对当前社会大众对的环保重要性认识不足,应该大力的进行宣传,从而更好的强化其重视程度,具体应该做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部门带头宣传低碳经济模式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当地社会大众关于低碳城市发展认识。在当前网络化时代可以要求,政府可以建立环境教育保护、低碳经济模式方面的网站,通过网站来扩大其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倡导、公众参与低碳经济模式的氛围中,意识到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树立政府良的社会形象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学校的可以开始环境保护方面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关于更多保护环境措施,定期组织学生举办各种形式多样的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来起到很好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乐融多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开田.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策略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6(3):15.
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张造成人类对常规能源的使用逐渐增多,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不断日益恶化,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碳足迹”等概念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通过节能降耗改善环境污染,还有利于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促进新型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必然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重大进步,是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及改变生产方式,减少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通过开发低碳能源系统,研发低碳技术并建设低碳产业体系,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碳农业规模化发展困难
目前制约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生产的小农分布。尽管我国近些年来已经实现农业大规模生产,但基本生态生产单位仍是农户小农生产,制约了农业生产中碳生产的合理标准规划。例如农村地区仅只有一户或几户开展低碳农业生产,而大部分农户依旧仍采用粗放生产,碳生产无法实现大规模的集中化,这种情况下依然会污染土壤、空气、水源等,制约低碳农业的发展,增加推广和开展低碳农业的成本。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农村地区许多基础设计健身不完善,例如水利设施出现设备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这是由于水利投资偏向于大型水利工程,对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较小,资金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农业节能、节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从而制约低碳农业的发展。
(三)科学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发展低碳农业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而技术创新是发展农业新技术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农业技术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缺乏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完善等,这些现状严重制约了技术在低碳农业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缺乏先进的技术,例如沼气的开发和使用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但目前只适用于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家庭生产生活,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大中型沼气池等技术还不完善,使沼气的开发和利用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二、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一)建立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西方国家低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迅速,例如阿根廷实行完善的免耕加秸秆还田的低碳农业技术,打破传统的额“种地必须先耕”的现状,有效的保护土壤面积;巴西政府在2010年实施低碳排放农业计划,运用生物固氮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实现农林牧一体化生产等。我国人口总量大,但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地矛盾突出,且农业生产效率低,耕地污染严重,因此应大力推广和使用农业固碳技术,减少高碳能源、化肥等资源的使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模式,降低资源消耗率。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综合利用,加强对情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二)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模式
首先要转变农业生产发展理念,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屏气原有的“重农业产出,轻生态环境”理念,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坚持集约化的经营理念,加强对农村农民知识和技能的再教育,提高现代农民的综合素质。其次,坚持资源的多层利用,实现资料良性循环,例如发展沼气利用模式、病虫草防治模式、产业链延长增殖模式等;充分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农田平原、水体立体等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低消耗、高产能。
(三)促进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一方面要大力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促进我国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引导社会资金的不断投入,积极开发新技术,整合现有的先进技术,降低现有低碳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成本,同时要注重技术服务体系的构建,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学会运用先进农业技术,使技术真正运用到低碳农业生产中,缓解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农民学习新技术,开展免费农业教育课堂培训业务,宣传新型低碳农机的作用,使低碳农机在农村得到真正使用;增强安全意识,更好地发挥低碳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有机物多层利用技术的推广,在生态系统中形成物质良性循环多级利用的状态。
(四)提升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的转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加强树立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理念。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观,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其次要走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现代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最后还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充分利用好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耗,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
参考文献:
[1]冯蛟.从低碳经济时代消费者行为特征看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宁夏休闲产业发展为例[J].农业经济,2010(10):3839
[2]胡新良.低碳导向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一)发展城市循环经济
城市应当以创新为驱动力,将节能减排原则渗透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在煤炭、冶金、化工、石油、建材、交通等六大高能耗行业中制定低碳经济约束性指标,强制其引入低碳经济技术,力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城市应当改变能源供给方式,将原本的碳基能源转变为氢基能源和低碳能源,促进城市实现低碳和零碳经济发展目标。
(二)将“城市矿山”作为开发利用的重点
“城市矿山”是指城市中能够回收再利用的电子产品、废弃电器和其他废弃物资。政府应当出台政策措施,引导城市重视对“城市矿山”的开发和利用,不但可以有效节省冶炼矿石和开采自然资源所需求的能源耗费,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三)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导致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产业难以持续发展、经济出现衰退等严峻问题。所以,我国应当积极探索和创新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战略,从而引导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倡导发展低碳行业
(一)积极倡导低碳建筑
低碳背景下急需转变城市消费观念和经济生产方式,不断运用和创新节能减排的技术推广低碳建筑,如屋顶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外墙节能技术等。同时还应当加大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的研究力度,为构建低碳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二)倡导低碳交通方式
低碳交通是指人们在日常出行时选择低碳排放量的交通方式,目的在于降低整个城市交通的碳排放量。当前,城市低碳交通以地铁、公交、轻轨等交通方式为主,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低碳交通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城市居民使用低碳交通方式。此外,由于自行车属于环保、无碳排放的交通工具,所以也应当将其纳为城市短途的重要交通方式。
(三)建设低碳工业
低碳工业是指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工业生产模式。低碳背景下,城市应当致力于发展低碳工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传统工业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鼓励低碳工业使用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此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还应建设低碳化、循环化的新型工业布局,将清洁生产原则贯穿于工业生产的过程之中。
(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
减少碳排放不仅是政府、社会的责任,而且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城市居民应当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维持高质量生活标准的同时最大化地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居民要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尽量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三、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
在低碳环境下,为了能够真正做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推广新能源及再生能源的使用。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仅仅依赖于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不够的,应适当加大绿色能源的推广使用,并相应地促进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由于这类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出CO2,故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据相关研究表明,若是以核电代替煤电,大约每年能够有效地减少CO2排放约18亿吨左右,这一数字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推广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势在必行,如使用风电、核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等,来达到降低CO2排放的目的。对于政府有关部门而言,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并适当增加财政补贴,积极鼓励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四、发展低碳技术
所谓的低碳技术具体是指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新型技术,主要在以下领域内有所应用:新能源及再生能源、节能、二氧化碳捕捉及埋存、煤炭的清洁利用、油气及煤气资源的勘探等等。低碳技术目前已经广泛涉及多个部门,如建筑、交通、电力、化工、冶金、汽车、石化等。在低碳技术的开发上,英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洁净发电、低碳交通以及可再生电力等;日本则不惜投入巨资对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进行研究开发。而在我国可以说低碳技术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之所在。为了能够获得国外先进国家在低碳技术上面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建立清洁发展机制来予以实现,其优点在于成本较低,但却很难获得核心技术。同时我们也应不断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短期内效益较高的低碳技术开发生,特别是应当针对目前我国重化工行业能耗较高这一问题来开发新技术,以降低其能源消耗。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低碳背景下,城市应当将低碳经济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行业、使用新能源、开发低碳技术等措施,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目标,从而推动城市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李旸.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0(2).
[2] 佟新华,孙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J].人口学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