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诗歌的基础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4 17:03: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诗歌的基础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诗歌的基础知识

篇(1)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我们长期以来采用的考试方式是单一的闭卷笔试方式,而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如何改革现有的考试方式,使考试有助于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院对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方式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建立适应《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的考试方式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是会计专业针对会计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职业最基本的职业活动、工作过程。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应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会计工作的一般流程,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主要会计报表,具备会计基本职业技能,具备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由课程的教学目标可见,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而传统的考试方式只适宜于考查学生在理论方面的掌握程度,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探索适应高职教学特点的新的考试方式显然是必要的。

二、《基础会计》考试方式改革思路及实践

(一)考试内容要与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相适应。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多年来以知识考试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记忆,考试试卷主要采取客观标准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与经济业务处理题组成的标准化试卷。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往往将精力过多地花在死记硬背上,而不注重基本理论的理解和会计方法应用。考试内容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指挥棒,要真正做到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就要在考试内容上狠下工夫,真正做到考核“应知应会”的知识与能力,考核内容的具体设计要本着体现“职业基本素养”的原则,贴近工作岗位,体现工作过程,符合职业要求;要注重以任务或项目等实际内容为载体的考核方式,将考核的重点向注重实践、注重技能及个人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倾斜。比如会计工作中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典型工作任务都是《基础会计》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单一的笔试考试形式难以测试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特点,我们可以设计出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对于基本理论知识可以采用笔试、口试、计算机网上考试等形式考查其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对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各类账簿、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操作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可以为学生设置工作情境,布置工作任务,将基本知识点融入现实的经济业务中,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在这种测评方式中,教师可以会同行业专家根据相关法律规范及实际工作要求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逐项测试,使学生既了解操作要求,又对操作过程加深印象。《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对会计的本质、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等职业认知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小论文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考查,比如在学完本课程后,以“我看会计”为题撰写体会或展开讨论。

这些多元化考试方式既能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又能评价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是较理想的评价方式。

(三)建立形成性考核体系,合理安排考试的频率和时间。

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可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兼顾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两个方面,采用多种测评方法和手段进行考核。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已为建立形成性考核体系奠定了基础,但还应合理安排考试的频率和时间。传统的课程考试时间大多集中在学期末,考试时间相对集中,不利于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易导致考试评价产生片面性。学生在学习中也普遍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他们通常认为:平时去不去听课无所谓,只要考前突击一下,考试能过关就行。可以说这种重总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的考试安排是导致出现此类现象的重要因素。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的安排可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而定,如基本理论的考试可安排在期中、期末进行,填制会计凭证等实际操作考核可在每个操作项目训练结束后进行。此外,考核的内容甚至还可以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平时成绩。这种形成性考试制度,有利于学生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实现课程既定的目标。

三、考试方式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考后的分析反馈工作。

如果考试结束后,学生得到的仅是一个成绩,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仅关注及格率、优秀率,则考试就只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考试并不是一门课程学习的终结,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还有哪些技能不够熟练,或者在对知识理解和运用方面存在哪些误区,这些信息应及时总结、分析并向学生反馈、传递。考试的分析反馈工作一方面可以为教师提供第一手资料,促进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训练,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关注教师在考试方式改革中的作用。

考试方式改革要通过教师去完成,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一方面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另一方面要客观地、全面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基础会计》课程在考试方式改革中,由于采用多元化的考试形式,教师对学生成绩的主观性评价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些实作考试要求教师认真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需要具备更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校应给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到专业院校、现场单位进行学习、调研,从而更新观念、提升技能水平,为更好地开展课程建设奠定基础。

总之,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适合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逐渐将单一、静态、侧重知识的考试向多元化、动态,侧重素质、能力的方向转变,从而全方位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近些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人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改革方案进行了探讨。

1 课程介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使用技能,具有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能利用计算机作工具,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能力。

2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从教学大纲上看:《计算机基础》是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它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两部分,主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并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等。具有 PC 系列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常识,熟练使用 Internet ,并可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及。了解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常识。

从发展需要上看:信息化社会也别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素质和应用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必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3 传统《计算机基础》考试方法的不足

之前,我校《计算机基础》的考试方法是,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来自作业本成绩的平均分,期中成绩、期末成绩都来自上机考试。

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的弊端:

第一、平时作业本上的作业,很多没有什么思考性和创造性,学生很多抄袭。造成最后分数和书写的字体成正比。

第二、期中成绩、期末成绩都来自上机考试

首先,学生过于侧重技能水平,忽视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不利,学生没有自学看书的习惯,没有思考总结的习惯,会造成计算机基础知识不扎实。

其次,两次上机考试成绩一共在总分里占了60%的比重,很不公平。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分方式直接导致很多学生不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甚至有部分同学在上机考试中用U 盘作弊而得高分,对于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是一种伤害。

第三、考试方式“大统一”

职业学校是多专业共存,不同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不同地位。考试方式“大统一”抹杀了这个差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

4 本次课程考试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二部分内容。

2.评分标准:理论考核按试卷不同题目设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实践考核按不同的考核内容评分。

3.考核方法(包括补考形式):理论考核采取闭卷考核的方式,实践考核采取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考核。补考形式与之相同。

4.成绩构成要素(包括学习纪律、作业、阶段性模块测验、期末考试的考评等)

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模块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考核方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0%+模块考核成绩*50%+期末成绩*40%

(1)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

平时成绩主要是对日常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堂实操、作业完成情况及平时阶段测验成绩的考核。

其中: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占10%

(2)平时模块实际操作占50%

本学期模块测试可以形式多种多样,总体让学生彻底掌握所学知识,但又能灵活运用,而不是老师讲什么就只会作什么,

本学期的模块测试主要包括:

① 录入技能测试, 10%

②速制办公文档模块 20%

③速算办公报表模块 20%

(3)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0%

期末上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5.组织形式:理论考试由教务科统一按排考场及监考人员。实践考核在机房进行,由任课教师按排时间监考。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整个高职基础教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应该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不断深入细致地做好教学的各环节工作.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刘艳红,福建电脑,2010年第4期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256-01

在信息社会里,对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越来越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正在逐步被社会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他们不但应该掌握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日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应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不但应该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基本使用,还应该具有学习和掌握使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这对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对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因特网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各界对微机的使用已经由单机使用为主过渡到以网络为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最基本的技能;过去,高校是计算机教育的起点,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起点”。大学时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就必须跨越“零起点”平台,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起步。

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通过计算机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得自己的专业、又能开展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大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分析

现行计算机基础教育体制在用一个单一的标准要求、塑造和衡量具有各种不同背景的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起点水平,也忽视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层次不同,从而造成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实际的脱离,无法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研究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思路与方法,就不得不首先分析其特点:首先新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新生的入学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而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见过计算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教育极不平衡,而且,这种状况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多的注重课堂教学和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同学课堂听课很认真,上机时间也能完成各项实验任务,但是遇到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而有的同学却仅仅因为要用计算机完成某项任务(包括游戏),却很快地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再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使得各学科自身也对计算机课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文科类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很多学者都赞同将计算机基础教育以应用为主要目的;最后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日新月异。这是由于信息技术领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一个非稳定的状态。新的技术、新的应用系统、应用方式层出不穷。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思路和方法探讨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计算机学习环境的搭建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各项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各学校应注重提高高校各项工作尤其是教学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创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

1、实施分层次教育,改革教学评价方法。鉴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建议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水平考试,将有一定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学生和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分开,分为基础班和高级班。对于基础班的同学,要从基础开始讲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高级班的同学,可以直接从应用开始讲起,以上机操作为主。将考试改成上机考试与笔试相结合,两者并重的方法。平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放人大量的学习资料、习题、模拟题,以供学生自我测试。到期末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上机实验课、期末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三方面的表现综合核定成绩,三方面的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不但更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鼓励学生多上机,更多的注重课外的学习。考试内容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一是必须设置多种考试模块,以供考生进行选择考试;二是建议增设实际问题型的考题,重点考察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简单记忆名词术语等书本知识。只有这样,考试才能顺应专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真正考核应试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篇(4)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1.内容多,课时少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由原来的72学时减少到现在的56学时,但内容并没有减少。这就给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并能理解、掌握、应用和创新,给“电机与拖动基础”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2.学生畏难情绪大,兴趣少

由于“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与大学物理和电路等知识紧密相关,这些课程内容的缺失会增大“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的学习难度;并且电机原理中的复杂物理知识,使得学生望而生畏,更谈不上感兴趣了。

3.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差

由于第二个特点,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

针对以上特点,基于知识分类理论开展“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二、“电机与拖动基础”知识分类理论

信息加工心理学广义知识分类和学习阶段理论认为,[3,4]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做”的问题。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也就是陈述性知识达到的目标是“记忆”,而程序性知识达到的目标是“应用”。

对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其达到的目标不同,因此学习活动也会相应不同,对学生需达到的能力要求也会不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拟采取以知识分类为前提,教学过程为主线,教学活动为载体,师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基于知识分类理论的教学模式包括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

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四个阶段:[4]知识的选择、知识的整合、知识的组织和知识的精加工等。在每个阶段中,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4]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创新等。在每个阶段,教学主体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其中创新是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非常重要的步骤。

我国目前普遍的大学生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造成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综合应用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程序性知识的时候,学生能基本达到知识的简单应用,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另一方面是学生学得的知识表现为碎片化,即获得的知识单就某一知识学习效果比较好,但不够完整、系统。如何将碎片化的知识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工整理,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互整合形成新的个人化知识体系,是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针对以上两个挑战,就“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三、“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将“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以直流电机的部分教学内容为例,进行教学改革措施举例。陈述性知识包括: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磁场、运行原理等。程序性知识包括:直流电机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机械特性、起动、制动、调速等。

1.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改革措施

以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在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知识的教学之前,首先选择与电机知识关系比较密切的大学物理和电路中的有关电磁概念与定律进行复习,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属于旧知识,包括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场强度、磁通势、磁路等物理概念,安培环路定律、磁路的欧姆定律、磁路的基尔霍夫定律、电磁力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基本定律。对这些旧知识的复习,能够使学生很快产生熟悉感,消除或减弱畏难情绪,同时温故而知新,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铺垫。

接着给出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a)是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b)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基于电磁力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的。在直流发电机中,运动的带电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在直流电动机中,载流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这些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将这些旧知识用于直流电机,整合得到新知识: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这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这个新知识点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掌握和记忆了。

然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和组织。对于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进行比较教学。两者的相同点是主体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是直流发电机是先有运动后有电,而直流电动机是先有电后有运动。同时引入直流电机的可逆性,也就是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统一性。这样两个知识点可以合并为一个知识点,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最后完成知识的精加工。通过对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总结,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词:电动生磁、磁动生电、电磁生力。学生只要记住这三个词,就能掌握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由此可见,通过知识选择、整合、组织和精加工,很容易就完成了对直流电机工作原理这种陈述性知识的教学。

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改革措施

以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调速内容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知识学习、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

在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调速知识的学习阶段,首先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比如,在讲述直流他励电动机调速课程之前,安排学生做直流他励电动机实验。在该实验中,直流测功机按他励发电机连接,作为直流电动机的负载,用于测量电动机的转矩和输出功率。通过调节直流电动机励磁回路中的励磁电阻来调节直流电动机的磁场,电枢回路由可调电源供电,电枢回路中串有可调电阻。实验过程中,首先起动电动机,电动机转速平稳后,分别调节励磁电阻、电枢回路电阻及电源电压,观察在不同物理量变化时,电动机转速、感应电动势、电枢电流等的变化情况,由此使学生直观了解电动机调速方法和调速过程中电动机各物理量的变化过程和特点。接着联系前面学过的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相关知识,在验证了所学知识的正确性的同时,理解和掌握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知识。另外,还可以由实验室老师给大家演示了一个他励直流电机失磁出现“飞车”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失磁飞车”的危害,最后提示学生从电磁转矩的产生、转速特性等方面去思考飞车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直流电动机调速知识的理解。

在对直流电动机调速知识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教师选择一些实际应用中的相关例子,使学生对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知识进一步的巩固,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直流电动机调速知识的理解。比如给出某一型号他励直流电动机的铭牌数据,让学生根据铭牌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降低电动机电枢电压时的瞬间转速和电枢电流是多大?降低电动机电枢电压时电动机稳定状态的电枢电流和转速是多大?在回答上面的问题中,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对直流电动机的调速过程有更为具体的认识。

在学生具备使用直流电动机调速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创新理解。由教师创设比较复杂问题的情境,并让学生划分小组进行讨论,同时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所学知识资源,通过分析和整理,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整个创新过程中,教师起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教师应在课前把要问题情境的主要内容告诉学生,以便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资料,做好准备。通过课上讨论,既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清晰而深刻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活动。

问题情境的选择可以从实际生产或生活过程中选择,也可以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中选择。各类科技竞赛能引起学生极强的兴趣,无论是国家级诸如“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还是校内的“校董杯”巡线机器人大赛均在学生中有很大影响。小型直流电动机是这些竞赛中广泛应用的动力装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这些竞赛题目为对象,鼓励学生参与此类竞赛,并提供指导。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问题情境应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或大学生活动入手。分析生活现象,就会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直流电动机调速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创设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讲授,学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就要面临就业的考验。所以教师可以从已就业学生的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直流电机的问题选择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开动脑筋,活跃思维,解决问题。

(3)问题情境的创设须参照学生的社会环境特征、思维活动水平和教学条件。由于不同的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尽相同,所具备的知识背景与活动经验也各异,例如统招本科学生和自考本科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中要关注所在地区的社会环境,所教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并考虑当地教学条件,创设适合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思维训练并切合实际的问题情境,搞好电机教学。

四、结束语

通过采用基于知识分类理论的教学方法,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畏难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因此,该教学改革在活跃大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迈出了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启新,张丽华,祁增慧,等.电机与拖动基础[M].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篇(5)

机械基础是中职学校机械加工制造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从事机械类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并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这门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以适应如今这门课的教学需要,所以有必要对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进行变革。

一、机械基础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低。中职学校教学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以前教学对象都是初中毕业生中较为优秀的学生,而现在则是初中毕业生中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基础较差,而且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2.传统理论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机械基础传统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理论学习较为抽象,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的话,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并且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往往都是死记硬背,因此学习积极性不大。

二、对于《机械基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于机械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先实践教学再理论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职学生大部分没进过工厂,对于机械方面的各种名词概念从未听过,也几乎没有见过机床设备。而传统教学模式一开始就是理论教学,学生对于没听过、没见过的各种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理解,在课程教学的初期就不会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对以后的学习更是没有积极性了。而在理论教学之前,先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去实习场地参观或者直接参加拆装实训,则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且由于有新奇感,很容易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板书结合挂图以及少量的教具模型,进行课堂讲解分析。教学手段较为单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抽象并且较为枯燥,课堂气氛一般也不够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于这些传统教学方式产生的问题,可以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利用板书、模型、实物以及挂图进行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靠的是老师的仔细讲解,利用挂图和模型来比划机械零件的构造、作用和传动机构运动、传动的原理。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很卖力、很详细,但是学生在讲台下却听得云山雾罩,完全没明白这个原理是怎么回事,效果很不理想。

多媒体教学则能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因为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各种零件的外形以及内部结构、传动机构中各个零件的相对运动通过FLASH等计算机软件演示给学生看,学生能够通过这些三维动态的画面演示,很容易地理解各种机构的运动原理。这样可以使教材上的内容更为生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进行“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与机械的接触不是很多,有些学生更是对机械一无所知。而在机械基础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也没有什么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学生一般会有强热的好奇心,并且有十分渴望动手操作的心理,因此可以尽量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进行“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例如,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这一章节时,因为内容较为抽象,职校生一般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给他们一些长度不一的竹片,让他们用螺栓螺母将竹片组装成简易的四杆机构,然后针对课本上的四杆机构的类型以及运动原理,让他们用自己组装的四杆机构进行观察、讨论。最后,将各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展示,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3)课堂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因为职校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时,应根据不同基础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别提出要求。例如轮系这个章节,就可以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周转轮系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而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不做要求,他们只要掌握定轴轮系的知识就可以了。

4.完成理论教学后,应转入实习教学

篇(6)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77-02

会计职业基础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在会计职业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大模拟企业实际业务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实践技能水平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传统的会计职业基础教学是以会计核算方法的先后顺序编排教学内容,这样的编排体系不利于刚入门的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让他们理解一些非常专业的会计名词,效果往往是很差的,学生对各章节内容的把握往往是孤立的,等到实际工作时,根本不知道会计工作如何连贯的完成。本文采取了一些长期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教学经验及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工作过程导向”理论为基础,对会计职业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1.了解会计工作

上课之前先将学生带入多家校企合作单位(最好是生产企业)进行参观,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学生参观完之后要求详细地写出企业经营的过程,将学生按6~8人分组,讨论出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哪些需要会计进行工作。让学生初次了解会计工作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得出会计是发工资,会计是计算产品成本,会计是去交税的,学生自己就能理解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通过老师的诱导学生就会对会计是如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一个月交多少税等有关会计工作方面的问题产生好奇,此时可以按照分组将学生分出纳、会计核算、总账、报税、审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岗位。

2.结合实际工作组织教学

通过了解会计工作之后以每组成立一个小型工业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载体,采购企业用的凭证和账簿,收集和复印企业用的采购发票、入库单、支票等原始单据,按照会计核算岗位工作流程进行处理,并依照工作流程分为五个项目:

项目一:初始建账,在此项目中让学生认识账簿及账簿的分类与建账的过程。

项目二:日常业务会计处理,在此项目中学生模拟投资,通过资金的运转学习学习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从企业投资开始让学生模拟练习支票、进账单,采购发票、入库单据等原始单据的填写以及单据传递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含义和区别,以及原始凭证的重要性、取得、填写、传递和审核;学会会计记账方法,学会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学会登记日记账与明细分类账,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将会计专业必备的会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处理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进行穿插在其中教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也能更好地理解运用会计知识。

项目三:期末会计处理,在月末模拟企业实物盘点,通过学生自己盘点让他们认识到实际盘点的数据和前面项目二自己账簿上的数据可能会出现差额,不同的类型的差额会计的处理,最终会计找出差额的原因并如何记账,在此项目中学生学会盘点表的填写,盘点的方法,损益结转、利润的核算、期末对账和结账,以及更好地了解会计分期的含义。

项目四:编制财务报表,在此项目中让学生了解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准确性和严谨性,主要包括:认识财务报表;编制模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项目五:会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在此项目中让学生了解会计档案的延续性。主要包括:整理与装订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档案;会计工作交接。

结合实际工作组织教学部分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突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一方面与会计核算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设计完成每一会计工作流程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在此部分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完成会计工作流程的各项工作,使理论性的会计核算方法融于系统化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实现教学与工作实践结合,使知识的学习直接转换为岗位工作能力,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账务处理程序。

3.综合练习熟练掌握会计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

综合练习课的练习内容,以模拟企业下一个月的各项经济业务为例,按照第二部分的会计工作循环设计一个完整的案例,在案例中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定期财产清查、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直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完成一个会计处理程序。通过综合练习要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完成两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际应用。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是主导,教师在旁观看,最后进行点评,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巩固了会计基础理论知识,

综合练习的过程是加强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也是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更是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综合练习是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对各种经济业务准确独立的处理能力,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7)

(一)传统的授课体系

传统的授课体系,其授课内容安排基本上采用以下顺序,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复式记账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账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九章会计核算程序;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这种授课体系混乱了会计工作程序和环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流程无法进行衔接,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理解会计基本理论,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不利于学生对会计操作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学生学完本课程,还是感觉懵懵懂懂,很难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难以有好的实效。

(二)教学观念陈旧,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我们的一部分老师教学观念陈旧,认为只要照本宣科就好,而会计是一个发展很快的学科,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会计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中,比如2017年11月4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会计法的决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也将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我们的课本常常跟不上这些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专业课老师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和专业知识,紧跟行业变化,教给学生新知识、新技能。我们的一部分老师由于常年陷于理论教学工作,与行业企业接触较少,实践知识、实践经验较为匮乏,对于书本上的东西,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为学生进行示范,致使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而中职生理论知识薄弱,更谈不上有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学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教学方法落后,形式单一

目前不少学校,不少老师在基础会计教学方法上还没有很好的转变,有的老师为了追求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过关率或是高职等考试的过关率,依然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多年来,我们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虽然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体现不够明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还要不断深入。

二、中职会计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一)改变授课体系,促进教与学良性循环

我们在确定会计基础教学内容时应体现出其特色与自身的系统性,同时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我校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中?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改变传统的授课体系,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引导,以职业活动为基础重新构建了会计基础知识体系。按照认识会计工作掌握借贷记账法处理基本经济业务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与资料管理为顺序编排了五个教学单元,建立了一套结合企业工作实际的授课体系。将会计基础的教学内容与会计工作内容紧密结合,每个活动的流程就是会计工作的流程,每个活动的学材都是实际工作的会计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化繁为简,突出会计技能的讲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会计技能,从而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最终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二)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师能力构建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要为根据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教学上教师要致力于实现理论够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子》),带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建构。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作为我们一线的会计专业课教师要加强自身能力构建,通过技能大赛,行业实践等渠道与行业、企业充分联系,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学习会计专业工作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加强中职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篇(8)

Computer Basic Knowledge Teaching Reform Way Improving

Wang Weiqing

(Jiangsu Jingjiang Fourth High School,Jingjiang2145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changing people's work life,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main goal is to train highly qualified workers,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so that more consistent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more open and diverse.Therefore,the teaching of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teaching of not only the computer can adapt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but also the ability to meet the range of vocational students.This paper to address this issue make details analysis

Keywords:Vocational;Computer;Basic knowledge;Teaching;Reform;Way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各个领域几乎都运用到了计算机,这也使得中职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然,也是中职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面临的新的挑战。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中,主要的改革方向即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性的特点,使学生可以最快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本文从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模式等方面对改革的途径做了进一步的探析。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改革

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主要突出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前瞻性,二是实用性,三是针对性。在前瞻性方面,主要强调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性,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可以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应对各种技术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例如许多的院校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中都是用的office2003版本,那么我校就可以在进行此版本的教学上,适当增加office2007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新的技术能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在实用性原则上,主要是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已经成为了一项必备的工作技能。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能力,在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方面又特别强调对于办公软件的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顺利过渡,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好的使用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体系、工作的原理以及网络、internet应用这方面少花一些课时,而在办公软件这方面的教学中多花些课时,尽量深入的给学生进行讲解训练,使学生可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并且对于其中的原理有个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针对性方面,根据教育部对于中职教育的相关规定,我校召开了多次的教育教学研讨会,讨论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法改革问题,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课程体系,就是“1加X”的模式,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这个“1”,再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选择学生所在专业的计算机要求开展课程教学。

其次是对于教材和教学的要求,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时展的需求,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不一定要局限在教材的范围内,使学生对于计算机可以有一个充分全面的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补充一些必要的教学资料,促进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兴趣和热情。在网络中的很多信息都具有传播快和共享性高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将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在生动的氛围中完成对计算机的学习。

此外,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可轻视。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而计算机这门课程从根本上就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把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等设计成一系列的实践课程,并按照软件设计的要求从各个方面通过实践上机来实现程序。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作为设计的任务,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独立进行代码的编写。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于设计的思路和技术的手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实践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还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好的锻炼程序编写和调试等方面的技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操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一门基础性的中职教育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实用性是很强的,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求要能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要可以自主的解决一些计算机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打破以往的教学中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或者分组竞争的方法,用真实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思考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设计一些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整个的教学过程都是在实践中完成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的。除此之外,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也可以与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行一些结合,比如开展“电脑组装大赛”或者是“计算机录入竞争”等等,在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增强,同时对于学习的内容也是一次深化,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还可以采用一些不同侧重点的情景教学法。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所采用的。例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在讲授了Word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后,让学生运用此软件制作企业年度报告等;在教授了Excel的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制作价格表格或者市场调查表等;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增设一些综合运用word和excel、PowerPoint的能力的课程。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不仅是这些应用软件要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还要对于一些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思想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总之,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开展一些不同类型的情景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考试模式改革

许多的中职院校在考试中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都只片面的注重笔试成绩,对于计算机这门实践性课程来说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由于许多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都有所下降,所以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上,不仅要考虑笔试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计算机的平时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的方面。所以在这点上也是中职院校进行考试模式改革的关键,要打破以往的传统考试模式,从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对于学生的计算机成绩进行客观的评价。一方面可以运用实践操作为主,同时辅以标准考试的方式作为考试的模式,并且在考试中完全可以引入一些企业的部分日常项目作为考试的命题,从而比较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对于某些特定的职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引入实际案例的考试方法,也是考核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和应用能力,对于以前的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的弊端是一个很好的克服方式,解决了实际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可以注重在平时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标准,而集中考试只是作为辅助手段。例如在讲授office的主要应用软件后,可以针对每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一次考试,期末再进行一次综合考试。总之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尽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考核。在肯定学生平时的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外,也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让他们在对自己的评价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中职教育中已经面临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的挑战,而如何进行最有效的改革创新已经是关系到中职学生在毕业后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许多的中职院校都就此展开了反复的讨论与分析,并且进行了许多的试验教学,这其中得出的普遍被赞同的途径就是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采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并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围绕中职教育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的手段和方式,认真研究课程的内容,与时俱进,继续探索,培养出符合时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6

[2]谢瑾.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2008,9

[3]吴建屏.试论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及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

[4]李建.《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福建电脑,2006,4

篇(9)

一、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在校的高职生生源主要来自三校生,即中专、职高和技校三类学校,通过参加高职升学考试入学,及普通高中通过高考入学的学生。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普通高中生和三校生都接受过一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育,理论上讲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大学时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跨越“零起点”平台,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起步。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三校生所接受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更贴合高职所授内容,与我们现在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很大程度的重复,而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地区差异、不同中小学实施情况不一致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或计算机水平近乎为零,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未完全达到“非零起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考虑到“零起点”和“非零起点”学生不同的特点,否则容易造成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的不平衡。

2.授课采用同一大纲和教材,忽视专业对计算机操作要求的差异性

上海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为了学生就业和升学的需要,普遍的高职院校要求学习该课程后,学生能通过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因此,各院校为考证采用同一大纲和同一教材,教学的内容要能涵盖上海市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的所有内容。目前各大高校上课的主要形式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题目,这是一种应试教学方式,而等级考试中的题目虽然能够覆盖基本的知识点,但是案例的选取往往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的行业背景差异,使学生在实际岗位中并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这种现象在高职教学中非常普遍,同时也是让学生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

3.不断增多的教学内容和有限学时之间的矛盾

目前,上海高职院校采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2011版)》、《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2011版)》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2011版)》作为教程,存在大量的教学任务和非常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由于计算机基础课学时很少,授课内容只能不断压缩,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又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除教师的操作示范讲授之外还需要学生大量的独立操作练习时间。但实际的情况是,教师经常是勉强把最基本的知识点讲一遍后,时间所剩无几,根本容不得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和消化的时间,造成了一些同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 适应素质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1.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起点进行分层次授课

心理学表明: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教育教学理论也证明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时,学校会根据专业划分班级,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校对各个专业的新生进行一次上机测试和问卷调查,根据这两份反馈结果,结合各个专业的情况进行分班,比如A、B、C三个专业,可以分为A1、A2、B1、B2、C1、C2六个班(具体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A1、B1、C1分别代表A、B、C三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水平较差的班级,A2、B2、C2分别代表A、B、C三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水平较好的班级,这样授课教师能够比较方便有效地取得所任教班级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需求的侧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进行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比如财会专业对Excel的操作要求比较高,土木工程专业对建筑制图要求较高。同时在设置教学内容上也可以有的放矢。

2.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任务驱动、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

如何在及其有限的学时内做到“重应用、保考证”?对于刚刚升入大学的新生,思维方式往往还没有脱离高中应试教育的烙印,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一定要加大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精讲”,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突出“操作型、应用性”,而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将知识点少而精地讲授清楚,然后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从原来的讲授、灌输的方式转变为组织、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起支架,将知识以一个个综合性、设计性、趣味性的实验任务引入,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应该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知识以完成具体任务为主,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取技能、增加能力。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需要将具体的知识点隐含在一个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任务就是一个个案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技能的掌握。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始终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在面对具体任务时能够通过思考讨论,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需要将“设计”理念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勤于动脑,具备变化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具备变化的能力非常关键。题目永远也做不完,但是让学生通晓变化的原理,可以根据原理进行变化,从容面对各种各样的任务,这才是任务驱动教学的目的所在。

3.建设教学资源库辅助传统教学

面对面的传统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学已不再是 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利用开放的网络资源可以解决教学中课时有限的矛盾,目前各大高校的学生都能够在宿舍或者图书馆方便地上网,学生不再受传统教学中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方便地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教师还可以将授课中重要的部分进行录屏,建设数字资源仓库,方便学生进行温故。在设置大作业时可以指定线上项目,这种方式可以让同学们保持实时通讯,加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责任心和学习兴趣。

目前,我校已实现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授课视频、案例素材、习题库、学生竞赛作品、理论题测试等几大教学资源完全开放化,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进行下载、自测,这一方式成为该课程极大有益的补充。

4.考核方式多元化

我校的计算机考试采用无纸化上机测试系统,学校自建了试题库,平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自测和练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期末考试包含理论测试(30%)和操作测试(70%)两部分,时间90分钟。在登记学生期末总评成绩时以“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计入。考察环节相比较前几年,加大了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因为平时成绩的考核能够反映学生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一种相对持续和稳定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另外学校每年举办两次多媒体竞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思维。凡在竞赛中获奖的同学都能在平时成绩中得到加分。

三、总结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摒弃原来满堂灌的传统教学,引入分层次分专业的任务引导教学模式,强调不但“动手”更要“动脑”,使学习者培养自我管理的条理性,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进行计划,准备工作充分,并且行为较为规范;学习活动具有准备性和条理性,并且某些方面的成功能够使学生感到有成就,并因成就产生愉悦,激发学生持续、深入学习的动机。

参考文献:

[1]戚康标.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

[2]宋云娟.文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王兴玲,刘 鹏. “大学计算机基础”SRTP式创新实验的实施与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 教学理念

为了构建新的医学实验教学体系,顺应医药科学的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很多国家的医学教育一直将医学实验教学纳入整个教学过程,并随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改革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构建新型医学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一、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室建设滞后

实验室建设滞后,已经严重影响高职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

(1)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剧增,对实验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2)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加快;

(3)专业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实验室基础设施条件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基础医学知识水平[1]。

2.实验教学理念陈旧

传统医学实验课程的设置实际上是理论课程的延续,实验过程仅仅是对学科的理论验证和重复演示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和实验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偏低,不能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操作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学生忽视实验课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得不到强化。

3.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高职医学教育实验教学一直缺乏系统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验教学的考试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只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实验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忽视学生要掌握实验操作技术要领,要注重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2]。

4.各基础医学课程间缺乏联系

尽管基础医学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主要“从属学科、以科设室、封闭管理”,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教学内容陈旧、单一、重复和对基础医学理论的简单验证的实验多,知识交叉渗透少,并与临床医学实践严重脱节,整个基础医学实验的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学生得不到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简单地重复和模仿禁锢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个性发展的要求。

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改进方法

1.加强实验室建设

针对近年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增加各基础医学实验室的数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实验仪器,使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动手的机会,及时淘汰陈旧破损的仪器,更新先进仪器。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促进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际实验相结合。

2.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实验课不是理论课课程的延续,更不是理论知识的复习课。为了提高师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切实把实验教学放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心将实验教学从基础医学学科原有的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然后,以实验技术归类为依据,打破学科界限和现行课程框架,对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基础实验课程进行整合。我们将基础医学类实验课程按模块设置,构建解剖学实验模块(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显微形态学实验模块(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细胞生物、医学遗传学)、机能学实验模块(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现代医学与生命科学技术模块(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同时开设选修课程模块(医学机能学实验技术、显微形态学实验技术、临床解剖学实验、超声成像与诊断等)。通过实验课程整合,改变传统教学中实验课程对理论课程的依附,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实现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生理与病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等多种综合,使医学生在短时期内接触到各层面的医学内容,系统和直观地掌握医学知识,为以后进入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验教学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软件,如人体解剖学智能在线学习考试系统、数字显微镜图像处理系统软件、VBL-10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形态学数字切片库等,以及图像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并进行完善的计算机局域网设置。通过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及“拼图式”教学方法,我们在显微形态学科采用教师示教与网络互动相结合;在机能学科采用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在大体形态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相结合,积极应用课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实验教学更形象化、规范化。

4.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考核方法

实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课成绩,让学生通过改革后的考试方法既能获取实验知识,又能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考核体系由平时成绩、操作技能考试、探索实验设计和理论考试四部分组成,其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态度认真、动手积极、操作规范、讨论积极,实验报告是否书写认真、格式规范,实验结果及分析是否正确等;操作技能考试考核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索实验设计考查和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可在考核体系中增加探索实验设计的比重,降低理论课考试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收集资料、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3]。

参考文献:

[1]曹景华.高职教育中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007-8517(2011)07-0061-01.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5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32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基础教育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其中,基础教育属于动态性概念,从我国国情的角度来看,指含初中以前的教育形式,从狭义角度来看,指九年义务制教育;从广义角度来看,指社会知识教育、家庭教育及义务制教育,甚至少部分国家将高中纳入基础教育的范畴,从国际定义的角度来看,指面向所有人提供最低限度经验、社会准则、观点及知识的教育。鉴于此,本文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约因素的研究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外部制约因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从现状来看,依旧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总结起来,其外部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政治与经济的影响

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基础,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与国家就业结构、经济结构、教育投入资金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联系。其中,教育投入资金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提供学生适量的发展空间,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国家持鼓励政策,要求学校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紧扣教学任务,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基础课程,但是一部分地区的学校由于自身教育资金投入过少,无法更新相应的教学设备,维护费用昂贵,甚至少部分地区的学校无法承担师资培训费用。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民族文化传统指某个民族由历史积淀形成影响现实社会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在约束力。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博大精深,对当今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国家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多种多样的文化潮流涌入中国,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优秀文化逐渐产生了边缘化趋势。

这就使得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弱化,人们信奉的是利己意识与拜金思想,价值观走偏,缺失文化信仰。曾经的信义之族与礼仪之邦,因为传统文化缺失而带来的义利观扭曲,导致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部制约因素

既然存在外部因素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那么便存在内部制约因素,比如,基础教育目标、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水平以及基础教育存在阶段性特点等。涉及的主要制约内容如下:

(一)基础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指受教育完成教育的总要求,不仅规定人才的培养要求,还直接决定基础课程的制定方向。从实质来看,课程分配是选择经验的过程,我们必须以教育目标为指导,但是受教育目标特殊性的限制,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及历史时期存在密切联系。为了重新学习经验,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必须重新配置基础课程。

(二)教育者的素质水平

从地方教育的结构来看,教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核心力量,其素质水平直接决定基础课程改革的进程。校长属于学校的组织者,宏观管理学校的一切活动。同时,为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必须确定办学理念,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基础课程模式。校长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学校是否存在明确的办学理念、是否能组织专业的教师团队及是否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基础课程项目,甚至直接参与基础课程的设立。教师属于课程的执行者,但是课程教学作为一项动态过程,教师无法完整“传递”课程内容,教师均适量{整课程内容,甚至课程制定者由教师的反馈中逐步调整教学目标。上述过程称为课程互动调整理念,体现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不仅负责课程开发,还起着主导作用,最大程度发挥课程的基本作用。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师应逐步转变自身角色,成为课程引导者。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