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服务区规划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4 17:03: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服务区规划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服务区规划设计

篇(1)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项目概况

南沙电子信息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用地位于广州南沙出口加工区内,其位于南沙开发区万顷沙镇,园区规划总面积为1.36平方公里,出口加工园区招商主要对象为光电、IT、精密机械、家电等产业。本项目用地南起十涌,北至红莲路,东起规划路,西至万泰路,总用地面积约9027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2035平方米,项目用地周边规划为工业用地。

2前期分析

2.1 产业工人居住区模式分析

传统的产业工人居住区不同于城市居住区,多为宿舍形式,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布局模式。

2.1.1布局模式

(1)行列式布局

宿舍平面一般采用同一种户型拼凑而成,或是采用长条形的建筑平面,整齐排列,每个单元样式统一。

(2)院落式空间布局

以院落为基本单元的组合布局,可以灵活组织公共空间。利用单户型间的衔接围合,改善兵营式布局的均质,改善户型空间的通风、采光、朝向。

2.1.2建筑形体

在建筑形式上,产业工人宿舍大多是表现出欢快明亮的色彩,既体现青年工人的朝气、活力,又体现家的温馨。宿舍平面除了采用同一种户型的拼凑之外,也采用内外廊的形式。宿舍单元内部,大小不均,每间住6-8人,3-4人,1-2人不等。

2.2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区特点分析

为掌握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区的特点,首先采用公众参与的方式,调查了解产业工人对配套服务区的需求;同时,规划设计单位详细掌握现有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区的建设案例,了解政府关于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区的建设方式和相关政策。通过分析,掌握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区的特点,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2.2.1公众参与——产业工人对配套服务区的需求调查

2.2.1.1对珠江工业园产业工人配套需求的调研

在对珠江工业园园区管委会以及美的集团的进驻部门进行了走访座谈调查,以及对园区入驻企业进行了需求问卷调查后,园区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不完善因素为:

(1)园区周边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企业高管多在广州市区、番禺区以及中山市居住,上下班通勤距离过长;

(2)联系南沙岛与珠江管理区的南珠大道尚未建设,小南沙商业服务中心不能辐射到珠江管理区,导致珠江管理区投资于居住吸引力不强;

(3)广州南沙珠江工业区至珠江嘉园间17号路未贯通,灵新大道公交车班次与线路偏少,员工交通不便。

(4)美的集团的进驻,即将有大量企业员工进入园区,使得园区的配套服务严重不足,急需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

2.2.1.2对入园企业的问卷据调查结果显示:

(1)企业对生活配套设施需求最为迫切,如员工宿舍、超市、餐饮服务、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地和医疗服务等;

(2)各企业对工业配套设施需求较小,主要为会议中心、展示中心与培训中心。

2.3 特点解析

2.3.1讲求房屋的均好性

根据相关的政策,配套服务区提供给产业工人的居住形式包括集中宿舍和单元式公寓,居住形式的不同是由管理层决定的。除居住形式的不同之外,在同一个配套服务区内,应该严格保证每栋住宅在日照、通风、采光、环境的均好性,否则会造成在分配过程中的不平等因素,而使部分住宅难于分配,或是不能满足大部分住户的要求,从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2.3.2严格控制建筑成本

作为投资建设的配套服务区,建筑成本的控制也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应尽量减轻产业工人今后在物业管理上的负担。因此,在建筑空间布局上应做到紧凑节约,建筑立面设计简洁明快,建筑层数应严格控制,绿化环境设计应实用简单。根据南沙已经建成的工业园建筑状况,建筑层数一般控制在11层以内。

2.3.3满足产业工人的使用要求

根据我们的调查,产业工人对服务中心区建设上有以下主要使用要求:

(1)11层以内的住宅设置,物业管理维护费用较低,符合产业工人的收入。

(2)在住宅建筑外观方面,以暖色为主,符合青年打工者的审美需求。

(3)在公共设施方面,对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的需求较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区内的人员以中高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工人和从事基础工作的普通工人为主,特别是作为主力消费人群的普通工人年龄一般在20-30岁之间,大批工业区内员工下班之后的交友、会友、休闲、娱乐需求也较为突出,对运动、文化娱乐等的要求较高。

3规划设计

3.1 空间结构——轴三带的空间形态

小区空间布局上采用“北低南高、外紧内松”的布局形式,形成“一轴、三带”的空间结构。

在整个小区范围内,形成南部高层住宅组团(分为东西两个组团)、北部宿舍组团(分为四个组团)、西北部为公建组团;中部形成一条贯穿东西、联系南部高层住宅组团和北部宿舍组团的步行商业街,并在南部高层组团中间、北部宿舍组团之间,中部步行街形成三条横向的功能带。(图1、图2)

3.2建筑布局

沿南部用地红线布置一组18栋11+1层小高层住宅和4栋16层高层住宅,充分利用用地南侧的沿河绿化带,形成良好的高层住宅景观。部分高层住宅下设一层地下室,作为人防工程,并兼作地下停车库,地下车库出入口设于西侧、东侧规划路上;高层住宅之间的绿化带全部作步行化的处理,与中央绿轴形成一个步行化的整体绿化空间;中部形成步行系统,联系东西两个联体住宅组团;北部组团布置一组6层多层宿舍14栋,沿东西道路设1层的商业裙房,中部为小区的步行主入口;西北组团为商业、经济型酒店、会议和娱乐区。(图3)

3.3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的设置以“人车分流”为原则,建立车行和人行两套系统,保证人行的舒适性和车行的便捷性。(图4)

3.3.1车行系统

车行系统的设置原则,是将小区车辆尽量引向小区,避免对小区内部环境造成影响。为此将小区车行出入口分别设于西侧万泰路、东侧200米规划路南侧,沿小区中部设置4米车道,平时作为景观步道使用,紧急情况下可做为消防道路使用。在中部设置主车道的基础上,设置若干向东西部联系的尽端式道路,作为进入住宅和宿舍的宅前道路。

3.3.2步行系统

考虑步行人流的多种需求,设计在中央绿轴内设置能够使人快捷通行的步行系统和供人享受绿化环境的休闲性步行系统,并在横向的绿化带设置进入各住宅组团的步行系统。

3.4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地设置,在保证各组团公共绿地的同时,创造更大面积的小区中心绿地,成为产业工人活动的中心和共享的绿化空间。

小区绿地系统由小区级公共绿地、组团级公共绿地、宅旁绿地、西侧防护绿带以及道路绿地组成,构成“点、线、面”的绿地系统。

小区级公共绿地指中部绿轴,由南向北贯穿全区,综合布置小区运动设施、水景设施、休闲设施、活动设施。

组团级公共绿地指东西向的三条绿化带,分别贯穿于南部高层组团之间,北部宿舍之间。

宅旁绿地指住宅周边的绿化用地。

3.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本区设有饭堂一座,布置于中部东侧主入口处。服务中心区中部设置卫生医疗站、邮政所、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用房等设施,并与南北两区的住户便捷使用。

4结论

本项目规划设计依托前期调研分析,突出“公平共享”理念,主要体现在空间布局上,保证建筑朝向和建筑布局的均好性,公共空间和生活设施的共享性,基本保证户户南北朝向、户户通风采光良好、户户景色优美,使每户居民都各得其所、安居乐业,从而创造出“和谐人居”的产业工人安置区(图5)。

篇(2)

小麦公社副总裁全斌先生表示:“零售服务业的线上线下融合已是必然趋势,我们倡导的是基于新零售思维的‘心’零售,强调商品和服务都要基于λ服务客户群体的深度需求把握,从心出发设定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服务标准和规则,这对于小麦公社所服务的年轻群体来说尤为重要。我们要做的创新型服务不仅要在术的层面做到线上线下融合,满足商品交易和购买场景的基本需求,也要在道的层面满足年轻人的服务和心理需求,让校园商贸服务真正焕发青春。”

校园商圈和普通大型社区相比,客户群体有着更为突出的特点:

行为趋同集中:由于年龄段集中、作息和学习生活安排一致、校园用户的行为集体化,消费需求趋同并有明显的波峰波谷现象。

开放而敏感:学生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活跃,喜欢追求时尚前沿的消费体验并敢于创新,愿意分享消费感受并相互影响,消费趋附性强。同时,校园用户比其他社群用户更加感性,除了基本的交易需求,对消费的心理体验也更加敏感。

个性化需求:和普通社区用户相比,校园用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个性特质,对个性化的商品、服务和文化输出也有更大的需求。

安全第一:高校社区服务对师生安全保障的关注是首位的,食品安全、运营细节都需要额外关注。

基于对客户群的深度理解,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求把握,小麦公社的“互联网+”校园商业综合体解决方案为传统校园商贸提供了创新经营思路和全新运营规则。灵活创新的校企合作方式让校方得以零风险、低成本、高效率、全管控、多回报的进行后勤服务创新升级。而对应校园用户的需求变化,通过环境、商品、运营、管理平台四大体系升级,原有传统校园超市可进阶成互联网+校园综合体,即将原有商贸场地升级打造不同的主题活动空间组合体,在基础零售区以外,增加自助式服务区、互联网体验区、创业沙龙、咖啡休闲吧等,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特色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为传统校园超市赋予新功能,围绕学生生活开展购物、休闲、互动、创业等全方位服务,为年轻用户提供更好的校园生活服务。

形象升级:打造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文化消费地标

校园商贸受制于学校的场地和周边环境限制,往往只能因地制宜的满足基本交易功能的环境需求,很多校园商圈由于提供服务的时间比较长,外观和内部都存在很大提升空间。而随着年轻人消费需求的升级,校外很多交易场所已经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并提供更有氛围有温度的购物环境体验,这对于重体验的90后年轻群体来说也有着额外的吸引力。传统的校园商超一般仅仅考虑购物需求,而新一代的校园商超或服务综合体则应该在提升坪效的基础上提供能多的功能,比如休闲区域、自助服务区,以时尚、个性、体验为经营核心而打造的受年轻人追棒的生活服务和社交场所。

以北京交通大学南门芳华超市为例,原来的芳华超市外立面被快递箱阻挡,影响光照及可观性,周边商户外观没有统一观感,各自为政。2 01 6年正值北交大一百二十周年之际,在学校的委托下,小麦公社将南门小商圈做了整体升级,在整体环境上,统一统筹各个商户分散的形象,按照统一规则重新升级,并整体上划归到“后勤集团校园服务港”的整体形象旗下,使南门商贸综合体更加完整直观。

在原芳华超市的内部升级改造上,基于提升坪效的基础考量之上,合理规划动线,完善消费者体验。除了常规的售卖货架,还利用有限的空间设置了供学生们用餐、交流的社交休闲空间。芳华超市原有一个废弃的隔间,只能当做库房使用,升级改造后变成了自助用餐休闲区、并可以观看电视、体验VR(虚拟现实)设备。原来破旧的砖墙,经过邀请同学们创意涂鸦,变成了交大里一道特别的摄影背景墙,升级改造后的芳华超市,也成为学校里最潮最酷的文化和消费地标。

商品升级:让年轻用户自己定义商品库

考虑到校园商超的基础生活服务功能,校园商超往往将大部分货架都留给性价比比较高的常规食品商品,新品更换少,汰换率低。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校园商超应该将从单向销售转向双向互动,从原有的以商超为核心选取商品进行销售,变成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的消费数据反馈,学生建议能够直接影响校园商超的选品和汰换。

在小麦公社的商品供应体系中,针对年轻人的消费水平和喜好的基础商品库是基本保障。此外会根据不同学校生源组成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商品库定制和新品引进。根据校方的不同需求,基于小麦日配体系的支持,速食、鲜食的引进也能填补传统教育超市在鲜食和现场制售等品类上的空白打破原有超市主要集中经营“常温食品”的模式,丰富商品结构,方便师生生活。

除此之外,每个学校也具备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印记,除了常规商品未来具有各个学校文化烙印的创意产品和定制化商品的开发也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运营升级:基本功和营销心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和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商超、便利店一样,高校零售服务店面运营也需要稳抓基本功,小麦公社称之为5Q c,即服务、品质、清洁。

服务:追求服务质量,增加服务类型,打造“服务至上”理念,给用户“家一样的温馨服务”。品质:通过极致追求商品品质,给用户提供物超所值的商品及衍生价值,建立差异化的定位和口碑。清洁:通过良好店面形象及高效陈列和广义“清洁”给用户营造良好的购“环境”,产品溢价和用户满意度之间达到完美平衡。

绕着SQC核心基本功体系,小麦公社要求每个便利店遵循其标准制定,并安排营运督导指导,以及后勤推进支持,以确保标准清晰,指导准确到位,考核追踪反馈,最终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成长闭环,持续进步,并映射到顾客的持续良好体验中去。

在基本功的基础上,新零售时代下的运营,店面运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要借助互联网手段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技术驱动的运营升级,让客户参与到选品、销售、运营监管、意见反馈、线上互动等多个环节中来,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共同打造学生们自己的便利店。

小麦公社在实际运营中的两个运营法宝是“假设-验证”和“换位思考”,假设验证是要对单个商品通过无止境的实施假设验证法,知道每一个商品的销售溯源,为什么好卖,为什么不好卖,以最终达到全店超高的动销率。换位思考是要灌输每个管理人员及店员用换位思考的心态去经营,“假如我是一个客户”的思考起始点有无穷的力量和奇迹。

平台升级:技术和数据使校园商超空间无限

篇(3)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中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我国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口1.19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3.26%。年增长老年人口数596万人,年增长速度3.28%;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高达2.16亿。但是目前的养老环境无论从居住条件,还是养老服务水平,都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老年社区设计依据从根本上说,就是老年人的居住生活特征。只有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才能设计出真正适宜老年人居住的住宅。

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心理需求

通常国际上将65岁以上的老人定为需要社会提供服务,并获得关照的界线。根据老人的健康行为的特征,可将老人分为四个年龄段:60岁-64岁为健康活跃期;65岁-74岁为自理自立期;75岁-84岁为行动缓慢期;85岁以后为照顾关怀期。

1.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进入65岁以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在日益衰退,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视力退化,甚至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身高萎缩,四肢行动迟缓,动作的准确度和判断能力都趋弱;嗅觉和触觉上反应比较迟钝,使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上升;机械记忆力大幅度减退,学习能力弱化,对新环境和新事物的接受适应能力差。这些特征都对服务型老年社区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更细致的要求。

1.2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随着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心理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保健,更需要方便、舒适、无障碍的生活环境;老年人对安全的需要较其他人群更为迫切,尤为集中在医、住和行这样三个方面;在归属与爱方面,他们渴望与他人交流,害怕孤寂,希望受到别人尊重,得到社会群体的接纳和重视。在老年社区的设计中要重视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智特点,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2 老年社区的分类

依据老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行为特征,可以把老年人分为自理老人――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介助老人――日常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等设施帮助的老年人;

介护老人――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失能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必须依靠他人照料的老年人;

失智老人――患有认知功能障碍症的老人。

老年社区就是在一个较大规模范围内,创造包括居家养老的,老年公寓和养老院在内的养老设施,也包括供社会老人共用的老年康复医疗中心、便利中心、教育中心、科技活动中心、公配中心和家政服务中心的公共设施,为社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针对不同类型老人的需求可以把老年社区分为:活力成人社区、持续照料型退休社区、自理居住型社区、介助式居住型社区、失智照料区域、医疗护理型机构、日间护理中心。

3 服务型老年社区的规划设计

3.1 规划阶段

在规划阶段要从整体上考虑社区的选址、硬件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在区位选择上既要顾及老年人出行不便的特点,也要尊重老年人喜欢安静、注重养生保健的心理,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区域,场地周边活动安全,不宜与成年人活跃出入娱乐区相邻近;区域周边的生活气息浓郁,避免让老人产生与社会相隔绝,被社会所遗弃的消极心理。

服务型老年社区应当配备的基础设施要考虑老年人的居住习惯,能够满足他们日常的生活需要。主要有居室、会谈室、静养室(患轻度疾病的老人的隔离室)、医务室、集会室、食堂、厨房、洗脸间、浴室、厕所、洗衣房、晾晒场、办公、值班、仓库等。

老年人日常活动半径为450米,以此标准设置配套的服务设施。小区内专为老年服务的公用建筑,例如以下:护理室:护理与日常监护活动基地;康复理疗室;医务室:包含日常健康管理、咨询、诊察、配药的设施。

3.2 建筑设计要点

3.2.1 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要点

在涉及老年人活动、生活的建筑空间内都要进行无障碍设计,充分的无障碍不仅可以保证老年人生活的便捷性,也提高了老年人活动的安全性。

老年人的居室要求稍宽敞一些,以便于行走和活动,在每个房间的入口处设置亮度充分的照明设备,并且选取易操作的开关;开关门的形式应简化,选择易于操作的门把手;室内要求通风、干燥、透光;内部设施要便于老年人使用和行动。比如卫生间要安装使用方便的坐便器并设置扶手;在浴室内设置洗浴座椅及扶手;要充分考虑使用厨房的安全性和方便性,在厨房内合理配置洗碗池、操作台,安装为防止火灾等的自动告警装置;在卧室中为防备万一情况发生,应在床边设置紧急呼叫设备;室内地面进行防滑处理,消除每个房间之间的地面高度差,方便老年人出入。

3.2.2 社区公共空间能够保证老年人出行的便捷和安全

在有台阶地方应设置坡度平缓的台阶和斜面,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楼梯和斜坡应设置连续式扶手,扶手应安装牢固,同时还应注意扶手的手感和耐久性。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应小于380mm。地面铺设应平坦,不应出现积水现象,使用浸水也防滑的地面材料。设置排水沟时,应配水沟盖,水沟盖不应妨碍轮椅乘坐人的通行。出入口及斜坡上方宜设置房檐。

3.2.3 社区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要点

第一,外部环境应该创造多层次交往空间。交流是老年人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是传递感情的重要途径。通过围合或半围合空间的设计,配以符合老年人体征的座椅设施,可采用亭、廊、花架等形式,为满足老年人社交需要提供良好的空间氛围。

第二,外部空间环境应满足老年人的行为需求。老年人的余暇时间比较丰富,为合理消费余暇时间就必须提供必要的空间环境。例如为了满足老年人从事兴趣爱好活动的需要,就要在社区中有可以进行此类活动的场所;要满足老人体育锻炼的需要就要在住宅附近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为了满足老年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就要在居住区附近有文化娱乐活动的设施。

4 总结语

服务型老年社区的规划设计应该以老年人为核(下转第260页)(上接第231页)心,以满足老年人基本物质、精神生活为前提,并通过设施服务补偿老年人各种能力的下降,体现对其特殊的关怀。

【参考文献】

[1]段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规划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

篇(4)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为司乘人员提供服务的服务设施。一般包括停车场、公共厕所、餐厅、超市、加油站、客房、汽车修理站、绿化园地等服务设施的。所谓设计是指在考虑服务区功能性的同时,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建设一个与自然环境协调的人工构造物,创造一个新的优美环境,尽可能避免造成“建设性景观破坏”。

1.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设计的意义

1.1 从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角度来分析

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设计是服务区建设的完善和深化,对高速公路建设系统化、网络化、规范化有着积极作用。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总体规划从整个路网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出发,能够避免各条高速公路单独建设时所出现的服务区间距不合理、等级不协调、景观差异悬殊等弊端,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区的作用。

1.2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分析

高速公路服务区不仅可以带动服务区的经济发展,也可以带动周边经济,吸引投资。服务区的市场化运作不仅可以给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吸引更多车辆走上高速公路和停靠服务区,给服务区带来更大的需求和利益,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使服务区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未来高速公路的服务产业将成为高速公路营运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建设尤为重要。

1.3 从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角度来分析

服务区是“构建人性化交通网”的重要内容。联网后的高速公路是一种长距离、封闭式的生活圈子,司乘人员及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需要得到必要的服务,是温馨驿站。

1.4 从旅游的角度来分析

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当地的文化是相互依托的。高质量的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使得整洁、有序、风景优美的服务区给客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服务区给沿途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机遇。

2.目前高速服务区设计的现状

2.1 缺乏标准和行业规范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规划建设,提高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已成为高速公路科研建设和管理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在服务设施设计中缺少符合国情的行业规范。

2.2对高速服务区路网性质和交通性质认识不到位。

在高速建设初期,由于高速尚未成网,车辆在路上的行驶里程一般较短,同时高速上的交通量较小,建设服务区,闲置率较高。人们普遍认为服务设区偏多偏大,这种认识的普遍性造成以后数年中服务区建设规模越来越小。但是随着高速公路里程逐渐增加,逐渐成网和交通量的不断增大,服务区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因此服务区的设计应该从路网的全局着眼,认真分析交通的性质。

2.3服务区缺乏总体规划

由于建设时期、建设业主的不同,服务区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与沟通,缺乏总体规划的意识。服务设施的建设往往与路线主体属同一工程,大填大挖,未能和周围的景观很好地结合,既增大了工程量,提高了工程造价,又没有形成和路线主体不同的休憩环境,同时破坏了周边环境,造成工程与自然的不和谐。

2.4.服务区占地面积偏小

服务区的设计多由建筑部门设计,缺乏对交通量、车型的认识与分析,对于服务区的占地规模主要是凭主观判断,尤其是早期建设的一些服务区,在路网逐步成形以及大型车辆比重逐步上升的国道干线上,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3.高速服务区景观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设计方面,没有考虑与地形和周边环境的适应、协调。设施片面追求“小而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高速公路司乘人员的公益需求。

高速服务区景观设计的步骤,按照线路展开,依据高速公路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城镇规模的特点、沿线的风景和旅游景点,分析服务区预选点的重要程度,选定各个服务区的点位。根据未来15年预测交通量,计算出对各个服务区的征地面积,结合服务区地形条件,考虑相邻服务区功能协调等因素,对个别服务区进行动态的调整,最后推荐出服务区的规划面积和等级。

4.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

4.1 服务区的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形式应根据地形和环境以及它们与主线的关系,分为在一侧、两侧或中央三个类别,一般以两侧对称而又分开设置的居多。单侧或中央式,是将服务区集中设置在一边或中间。当仅在单侧设有服务区时,可利用地下通道或跨线桥,为另一侧的车辆来往服务区提供方便。

(1)在现场,对选址周围的土地利用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以及地理、气象条件、植被等现场资料的分析和考察,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体现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在考虑人性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完好或较完整的生态群落进行展示,将破坏严重的群落进行修复,融合人性、景观的设计思路,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2 服务区功能分区域组成

4.2.1 广场和通道

广场和通道的设计要确保车辆的疏导和安全,对于地面铺装以及构筑物的形式,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应考虑美观,一区一特色。

4.2.2 停车场

广场由于受制于停车场使用空间的限制,须合理组织好各要素的综合运用。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又不失整齐划一的特性。将园林素材合理运用到方寸之间,在竖向空间上,从铺装至顶部,还是有相对丰富的空间可以进行设计的,同时景观设计还可以引导视线,组织交通、明晰边界,使得停车场的布局有序化。

4.2.3 餐厅和超市

超市餐厅??超市作为基础的服务设施,应保证人员的方便进入。

4.2.4公厕

对于服务区的公厕,其设置要便于使用,通常设在大型停车场的前面,同时应体现出人性关怀,采用无障碍设计。

4.2.5加油站

4.2.6 服务区干道

出于安全考虑,贯穿车道大都采用单向车道,宽度规定为4.5m,但当条件有所限制时也可采用双向车。

4.3 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

4.3.1 服务区植物种植基本原则

(1)充分考虑地形、土壤、气候,园地性质、规模以及将来的利用、发展规划等因素,预先进行景观生态及景观结构功能变化的评价。遵循原以自然栽植为主,追求和谐共生的栽植效果。对于既有的树木、林地、岩石等,应尽量予以保存,结合现场环境来进行景观的规划设计。

(2)以庭院式绿化为主,形成开敞、以现代化结合局部自然式栽植。采用线条流畅、舒缓的剪形绿篱,显示出现代气息,局部的自然式植物配置便于服务区人们的近视品味。服务区绿化应考虑各个区域的功能要求,从规划设计的初期就应将植物的位置及生长后的间隔尺寸考虑到景观规划图内,兼顾近期与远期,采用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在立体空间中,协调硬质景观,做好配置。做到“先绿化后美化”、“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错落有致”。

(3)在留存树木外添植新植株,须避免给人一种景观上的异质感。

(4)栽植率以7%-15%为标准,树池外应用草皮或地被灌木覆盖。

(5)水生植物:荷、睡莲、水葱、萍蓬草等。

(6)防风固沙:垂柳、国槐、刺槐、白蜡、桑、紫穗槐、圆柏。

(7)防火树种:银杏、桐、棕搁、女贞、大叶黄杨、夹竹桃、臭椿、刺揪、楠树等。

4.3.2 服务区园林植物配置比列

(1)乔木、灌木数量比值为1:30;

(2)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值为2:30;

(3)常绿树种中阔叶树占60%-70%,针叶树占30%-40%;

(4)草坪与地被植物数量比为1:l;

4.3.3 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格局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园林景观主要体现在停车的分隔带和主建筑门前、广场、休息广场以及服务区周边,环境美化以绿化、美化为主,总体效应达到从外看服务区主建筑在丛林中时隐时现成树林式绿化。停车分隔带以中等乔木形成行道树,灌木绿篱镶边,中间点缀花卉。门前广场以灌木绿篱,草坪花卉、大树,形成立体交叉的绿化格局。休闲广场以灌木绿篱形成图案,以花卉形成色块、乔木成林、林荫树下有草坪,适当点缀文化小品,水塘、假山等形成公园式绿化格局。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在全国各地已成方兴未艾之势,在此形势下,如何按照科学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以促进农业生态园走上功能充分发挥的健康规范发展之路,是值得探求的一个重大问题[1]。

1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本内涵

1.1基本概念

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以农业生产、技术示范及教育培训为产业,研发并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新设施,从而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生产、开发、示范基地[2]。它是集农产品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的展示示范、农业技术示范与教育培训及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1.2一般特征

依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如刘钻石[3]、苗志艳等对农业科技示范园特征的描述及分析,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特征:1.2.1高科技性。农业科技示范园注重农业高新科技的研发、引进及推广;积极运用信息化栽培、雨水收集、低碳能源技术等多样化新型农业高新技术,努力为园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1.2.2创新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响应国家创新的政策,注重研发并推广使用创新科学技术,吸收引进具有创新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增强企业创汇能力[4]。1.2.3多效益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与建设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兼顾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等方面,进而使园区能够健康、长久、持续发展下去。1.2.4多功能性。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与一体的新型农业园区,其基本功能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技术研发推广、展示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

2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

2.1规划设计原则

2.1.1科技先行。引进并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并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以科技为先导,建立和完善高效循环的园区产业链,促进园区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示范项目的引进及开发,提高园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1.2以人为本。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关注人的活动需求,从园区生产者的生产活动、工作者的日常活动到游客的观光休闲活动,在充分考虑这些活动能得以有序开展进行的基础之上,对园区的功能分区、景观节点及游览线路等内容进行合理地规划。2.1.3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即根据基地的详细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包括园区本身以及园区周边区域的资源条件等,如当地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农业信息、农业科技、农耕生态文化、农业设施等各个方面。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挖掘本土优势及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促使园区达到与众不同。2.1.4统筹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进行可持续规划,兼顾近期与远期利益,综合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兼顾考虑园区发展的生态效益及文化效益,从而发挥园区的综合作用。

2.2规划前期分析

2.2.1背景条件。近些年,国家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与发展也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和推动,国家农业部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深入分析园区所在政府相应的政策方针,对园区的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2.2.2基地资源。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全方面收集园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农业资源,分析其优势资源及劣势资源,充分挖掘其特色资源,规避其劣势资源,可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更好地对园区进行产业定位,进而形成与众不同的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园区。2.2.3基地现状。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地现状,指的是其农业及相关联的现状条件,包括:园区与城区的位置关系,原有用地状况,园区地块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方面的资料,园区所在地未来发展情况等方面,深入分析并进行合理规划改造,以期指导园区稳健持续发展下去。

2.3规划设计具体内容

2.3.1功能分区设计。根据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功能特征,可将园区分为农业生产区、科技示范区、娱乐休闲区及管理服务区,各区的规划内容各有相应的侧重,并始终以“科技示范性”为主题。第一,农业生产区:该区域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区域,一般选择地形、气候、土壤条件较好并方便排水及灌溉的区域,一般应远离园区的出入口、规划在园区的。与一般农业园相比,农业科技示范园更注重新型农业品种的研发、生产及推广,农业生产区主要包括农业种植区及农业养殖区。其中,农业种植区又可分为露地栽培区及设施栽培区。露地栽培区一般种植时令植物,注重作物间的轮作及间作种植,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设施栽培区常选用温室大棚进行规模化集中生产,并采用现代化、智能化温室设施管控措施。农业养殖区包括畜禽养殖区及水产养殖区,对园区有一定的污染,应规划在娱乐休闲区的边角地段和下风方向,并进行适当地隔离,远离游客的活动范围。第二,科技示范区:该区域是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示范、农业科普示范及农业科学研究的区域,一般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光照水分较为充裕的区域,可规划与农业生产区较近,可有效利用农业生产区的农业设施资源等;该区域的示范性项目可考虑规划在游客的主要游览线路周边,便于吸引游客进行参观学习,并能体现园区的科技示范主题。科技示范区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区、科技展示区和科普教育区。科技研发区是进行农业高新品种、农业技术研发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必不可少的场所。科技展示区展示农业科技、科技示范农业品种及立体栽培、循环灌溉等先进农业技术。科普教育区常设有农业知识长廊、科普厅等,展示农业新品种及新技术,对游客进行科普教育。第三,娱乐休闲区:该区域是开展观光休闲活动的区域,是作为景区或景点最为丰富、最具乐趣的区域,一般较能吸引较多游客,因此常规划在靠近园区出入口,选择地形多变、景观层次多样化的区域,需要规划足够的广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娱乐休闲区主要包括陆地活动区和水上活动区。陆地活动区,常建设小木屋、休闲竹楼等具有古朴农业风格的景观建筑,可充分利用农业新品种如葡萄等攀援植物,形成纳凉赏景的休闲空间。水上活动区围绕景观用水规划,可考虑开发水上垂钓、水上捕捞、水上划船等休闲项目。第四,管理服务区:该区域是园区管理及提供服务的区域,并能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住宿等入园活动活动的区域,规划时应考虑该区域与园区主干道有方便的联系。管理服务区主要包括配套服务区及办公展销区。配套服务区为游客提供游览、餐饮及住宿等服务,可考虑建设服务站、餐厅、住宿点。办公展销区包括园区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园区农产品的展示与销售,一般规划在园区的主入口附近。2.3.2绿化设计。本文研究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绿化设计,指的是园区园林绿化植物规划,不包括园区农作物的规划。规划时在满足植物布局规划美观的基础上,应以不影响农业设施功能为前提。园区绿化设计应与各区的农业作物保持协调统一,不同的功能分区其绿化的布局与种类选择也不尽相同。第一,农业生产区:农业作物生产区、温室大棚周边及生产道路两侧不宜种植高大乔木,以不影响农业作物的生长为前提,一般考虑选择种植小乔木和低矮耐成活花灌木,再合理搭配种植地被草花植物,以形成丰富的“上木-中木-下木”景观效果,在保证其绿化美观效果的基础之上,所选植物所需养分应不与农作物所需养分进行竞争。第二,科技示范区:该区域的绿化树种选择相对于农业生产区应更加多样化,综合考虑色彩化、香味化和美观化,考虑与农作物及农业设施的搭配,烘托农业设施的科技先进性,共同展示其科技性、趣味性及观赏性以吸引游客,并兼顾对园区绿化季相变化的考虑。第三。娱乐休闲区:该区域的绿化规划可根据园区的主题,打造出不同意境的绿化景观效果。在游人活动较多的区域,需规划一定的开敞空间以保证游客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可考虑规划开阔的草坪,周围种植高大乔木以形成林荫效果。另外,该区域可考虑营建不同造型的花、果、菜和大花篮景观,从而展示园区的景观丰富度。第四,管理服务区:该区域绿化设计较为多样化,既可以种植高大乔木并结合花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层次丰富多样化的景观效果,也可考虑种植较为低矮的小乔木并搭配彩叶树种,以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绿化景观效果。对于后勤管理,其周围可种植高大乔木进行遮挡。2.3.3道路设计及水体设计。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道路系统是连接园区各个功能分区的纽带,规划时应充分结合基地原有道路状况,有效与自然地形、地势高差相结合,以达到用地的合理规划布局。园区的道路系统不仅担负着景观序列的组织作用,还能突出园区的生态功能,如廊道效应。同时,还应考虑将园区的示范项目有效进行串联,便于游客的参观。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水体设计可以分为生产用水体系设计及景观用水体系设计。生产用水,包括水渠、水沟,结合原有地形进行开挖和改造。景观用水,多为水池、河湖,周边可开发一定区域的垂钓区。农业生产区附近水系设计以满足农业生产主要功能,同时可兼顾水系的景观效果应兼顾生产及景观功能;娱乐休闲区可仅仅考虑规划景观用水。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整个水体规划设计需充分利用园区原有水体状况,并将园区的示范项目有效结合进行合理布局和改造。2.3.4景观游憩设计。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游憩规划设计主要包括游憩项目、游憩服务设施及游览线路的规划设计,与一般农业风景园的游憩规划设计比较相似,但各个项目更加突出于园区农业的“科技示范”主题。游憩项目的设置加重农业科普教育类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可以考虑规划建设农业科普展示长廊、农业技术培训教室等场所,开展农业科技的讲解与推广、传统农业文化的普及农事工具的识别,也可以考虑开发采摘、种植浇水、施肥等农业活动体验项目,从而实现游憩空间与科技示范有效组合与渗透。游憩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游览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住宿设施、管理设施及宣传设施,规划时其具体设施项目可参阅下表1所示。农业科技示范园游览线路的规划,需围绕农业科技示范进行展开,将园区的科技示范项目有效合理规划在游览线路的周边,并形成主次合理、动静适宜的游览线路。在具体规划时,应结合园区基地原有现状条件,根据旅游项目在园区的布置,合理规划园区的游览线路,使得道路系统和水体系统有序结合,形成丰富并富有变化的游览线路,以增加游客的游览趣味性。

3结语

本文在总结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该类园区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以科技先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发展为规划设计原则,深入分析园区建设的背景条件、基地资源及基地现状,并提出了该类园区的功能分区设计、绿化设计、道路水系设计及景观游憩设计的主要内容,从而对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保证该类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孟娜 单位: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6)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速公路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对高速公路功能发挥起到重要作用。

1.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重要性

1.1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速公路服务区对于高速公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过往高速公路的车辆和人员提供各种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对高速公路经营者来说,高速公路服务区所提供的是一种产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对提高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它同时也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

1.2安全的需要。

高速公路的特点是高速连续行驶,驾驶员必须保持精力高度集中,然而道路线形单调,使得精神疲劳不可避免。为了解除连续行驶的疲劳和紧张,满足驾驶员生理上的要求,同时给予车辆以必要的供给和维护,同时安排适当的休息设施等,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条件。

1.3满足司乘人员需求的需要。

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够提升对旅行生活的兴奋点和满意度,对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置、选址应依托当地环境,与地区环境相辅相成,或与周边旅游景点形成交通结合点,服务与环境互为依托。可以说,合理、完备、美观的设计,使得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更为人性化。

1.4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与人们的现代化办公生活紧密结合的程度应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办公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要求符合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硬件设施也应不断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应设立自动化办公专用场所及设施,同时汽修服务应引起现代4S店模式的经营服务方式。餐饮以突出地方特色,满足司乘人员既能吃好,又能吃快的需求,如有条件客房可分为几个档次,以及钟点房间。

2.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未来发展建议

2.1进一步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

深刻认识和理解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附属配套设施的真正意义,业主单位要从满足高速公路使用者和车辆正常运行需求的观点出发,完成高速公路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高速公路服务区应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必需的停车、休息、加油、检修、餐饮、如厕等服务功能,服务区的拓展功能包括货物中转、客运中转、信息服务站、旅游休闲及现代化办公等,以满足道路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同时缓解司乘人员的疲劳、紧张状况,相应地要求建设比较完善的服务设施。

2.2强化管理,科学发展。

提高管理水平、强化管理手段是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制定有关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同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需要积极组织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建设环境的差别,要高度重视规模与质量的统一,合理使用资源,注重土地节约,有效保护环境;四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管理人才,提高广大员工工作积极主动性,同时为引进人才建立良好的环境空间。

2.3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还应注重的细节。

第一,场地设施的定位要在早期设计阶段展开,这些设施应成为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功能设计的先提条件,在满足实用性的同时应注重良好的视觉观感,体现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灵活性设计。第二,在功能间设立时特别注意符合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的要求,如消防、食品卫生方面、水源、污水处理等要提前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取得消防、环评等方面的审批手续。第三,高速公路服务区最基本的服务设备包括饮用水设施、休息场所、垃圾处理设备、付费电话、餐桌等,同时高速公路服务区也可开发多元化服务功能。

3.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趋势

3.1高速公路服务区除具备现有功能外,还将成为商贸流通的重要平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一般占地较大,具备一定的堆存能力,具有建设物流仓库和配送中心的土地资源。随着物流业的配送中心向高速公路服务区转移,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连锁经营单位也将实施分区统一配送,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另外,随着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高速公路对司乘人员的吸引力将会不断提高,从而也促进整个高速公路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

3.2高速公路服务区将与旅游业密切联系。

高速公路服务区可以给沿途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机遇。同时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也是与当地的旅游业相互依托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完全可以利用地方的风景资源或地方特色,将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旅游传播的载体,进行专业的旅游策划,推出特色服务和商品。

3.3融合保护文化与建立新文化于一体。

作为文化载体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通过自身的形象建立来维系保护文化。高速公路服务区自身的形象应被视为新的文化特征,体现传统型和现代性,集中展示其时代特征。同时,作为高速公路服务区自身的景观形象,不仅可以树立地标,对外展现地方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还应注意其文化延续和保护的作用。

3.4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

随着高速公路服务区在经营管理上的不断成熟和管理人才的积聚,其企业特征愈加明显,在此基础上利用自身形象、信誉和资源优势为依托,逐步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投资或成立相关的经济实体,使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济收入多元化,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并利用这种实力不断更新、升级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设施,向司乘人员提供超值的服务,进而形成不断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总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上重要的服务设施,为经济、生活的高效、快速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应从选址到景观规划设计以及功能、设施、布局都充分体现着科学、美观、实用的原则,以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的安全、快速和舒适。

篇(7)

【中图分类号】TU547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180-01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方便、快捷的重要附属配套设施。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是陕西省“米”字型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霍”、“包茂”、“福银”、“京昆”四条高速公路在陕西境内的交通枢纽。在西安绕城高速曲江新区,合理规划了曲江服务区的位置,作者有幸主持了该服务区的整体设计工作,现就该项目设计过程谈几点体会。

一、服务区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功能服务意识

服务区的服务功能分为两个部分:为车服务、为人服务

1、体现为车服务的意识。服务区为车辆服务的主要设施有:停车场、加油站、维修场和降温池。

停车场是提供车辆停放和进出服务区的场地,应该适合各种类型的车辆停放和进出,在设计中将停车场分为四个区:1、客车区2、小车区3、货车区4、超长及特种车辆区。根据这四类车辆的不同停放要求和现场地形合理规划出停车场是设计过程的关键所在。停车场的交通流线一定要明晰,停放位置能否方便驾驶者进出也是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各类车辆停车场要明确隔离,并用标识、标志牌引导不同类型的车辆进入相应的停车区,隔离最好用风景树木进行,既能起到分隔作用,又能达到美化遮阳的效果。小车和客车停放场地最好靠近综合服务楼,方便司乘人员上下,货车按照方便进出服务区的原则停放,而超长车和特种车辆则应靠近直通车道停放。按照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的规划,曲江服务区按一类服务区进行设计建设,大型货运车辆数量按20辆考虑,但在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后发现:现在高速公路上运营的车辆50%以上属于超长车辆,所以《陕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指南》中给定的货车长度按13米进行车位设计的指标明显滞后。建设单位经过分析,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在施工图设计中对停车场50%货车车位长度按25米考虑。更加符合实际,能确保服务区的正常运营。

加油站的位置一定要合理选择,一般选择建在服务区的出口位置,加油站应方便从停车场和匝道等多方向驶来的车辆的进出,应尽量避免车辆在加油站附近滞留拥堵和小半径转弯加油。而且加油站应与服务区其他建筑物及服务设施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加油站的规模一定要和服务区的规模相配套,曲江服务区交通流量大,“包茂”、“京昆”、“福银”高速方向车辆都要从此经过,所以在设计时配备8台四枪加油机,加油大棚采用矩形,稍微带有斜度,充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

维修场包括维修站和室外修车台,一般靠近加油站设置,维修站内应能保证一般性维修需要的机械条件。室外修车台主要供大货车和客车使用,其尺寸大小也应满足车辆的维修要求。

降温池给长时间行驶的货车提供刹车系统的安全保证,位置应设在服务区进口直通车道附近,应有可靠的给排水系统。

2、体现为人服务的意识。服务区为人服务的主要设施有:综合超市、餐厅、卫生间、休息室、信息中心。一般来说,综合超市和卫生间都是服务于旅游客车的,而大货车司乘更需要餐厅、信息中心和休息室,将这五个必要的功能空间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实现服务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曲江服务区设计中时,在南区和北区各设有综合服务楼一幢,综合楼中部入口处设超市,餐厅设在服务区入口区一侧,休息室和信息中心设在餐厅近旁,公共卫生间设在靠近出口区的一侧,这几个功能空间用通廊连接,各自成区,有机统一。在综合楼里设计洗浴间是我们在设计中的亮点,主要考虑到司机同志长途跋涉在服务区停留休息的需要。曲江服务区东西用地狭长,卫生间距离过远会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这次设计中在加油站旁设计有一座小型公厕,方便使用。

为人服务的设施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样的服务区才能更好的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人服务的设施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比如:建筑景观、绿化小品、健身休闲器械等,曲江服务区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员的使用需求,得到业主和使用者的一致好评。

二、服务区设计中要有发展的意识

本次服务区设计占地面积179.3亩,作为一类服务区在现阶段的使用中尚可满足,但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车流量递增速度会很快,我们建议建设单位在南区市政道路以外预留建设场地,通过修跨线桥的方式解决以后服务区运营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一建议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采纳。

篇(8)

为了满足营运管理及服务的要求,应加强高速公路房建工程规划设计,使之与高速公路主体工程相匹配,充分发挥高速公路整体效益,并力求经济、适用、美观,且为施工图设计及房建工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1高速公路房建工程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房建工程指设置在高速公路主线及其互通立交等相应位置的附属设施,主要包括沿线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和养护设施等。管理设施是指用于高速公路日常管理所需的该部分设施,具体指管理中心、收费站、路政队、隧道管理站及收费雨棚部分的设施。服务设施是指公路沿线的服务区、停车区,主要包括服务楼、卫生间、加油站、汽修间等为营运管理服务的设施。养护设施具体是指高速公路养护基地,具体包括养护工区的办公楼、宿舍、仓库等为养护服务的设施。

2高速公路房建工程建设目标

附属区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满足营运管理的要求,保证司乘人员在高速公路达到安全、快速、舒适和畅通的运行,并提供优质的服务,且为管理、收费和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与高速公路主体工程相匹配,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整体效益,使之符合高速公路建设总体发展方向。

3高速公路房建工程规划设计目的

房建工程规划设计目的在于根据主体工程设计,结合路段征地实际情况及现场地理条件,使该项目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基础,便于运营管理且经济、适用、美观,并指导下一步施工图设计及为房建工程实施奠定基础。

4高速公路房建工程规划布局思路

高速公路房建工程规划应根据《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为指导,结合路段管理模式进行布局。下面就房建工程分类说明规划布局思路。

4.1 管理机构布局

管理机构布局应考虑便于营运管理及员工生活、降低建设成本等,具体设置原则有:

①靠近高速公路互通出入口的位置,便于营运管理;

②临近城镇、交通便利,便于地方协调、物资采购及员工出入等;

③尽量选择地势平坦,且宜接入外供水、供电区域,降低建设成本;

④应避免选择农田及建筑物处,以保护农田及降低拆迁费用;

⑤宜选用周边环境较好,且无污染区域,创造宜人的办公、生活环境,并树立良好的高速公路管理形象。

由于收费站的设置受互通出入口的影响,如由于周边环境确实不利于建设收费站办公、生活区,可考虑改变收费站管理模式,与邻站合建为集中式管理站区。

4.2服务设施布局

服务设施的选址应根据路网规划,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为指导,结合路段项目实际情况考虑,具体设置原则有:

①服务区平均间距为50Km,原则上不超过80Km;两服务区之间应设置停车区,停车区与服务区之间的间距一般为30km。对于国道主干线、重要的区际通道,由于长途车辆、过境车辆比较多,服务区设置间距可适当减小。而对于重要性较低的道路或者连接性道路,可考虑设置停车区为主;

②服务设施应靠近互通设置,以确保综合运输网的协调发展、紧密衔接;

③服务设施规划设置应考虑周边自然环境条件,尽快避开高填深挖路段,并且尽可能在主线700~800m范围内无桥梁、涵洞、跨线桥等构造物的干扰;

④服务设施与互通立交的中心间距应大于3Km。同时要满足供电、给排水、便于员工出入及物资供应等;

⑤由于服务区占地面积较大,应考虑场区土石方工程量与主线土石方量平衡调配。

4.3养护机构布局

根据高速公路养护工区设置要求,高速公路沿线的养护工区间距一般约为50Km,即养护工区的一般有效养护半径在25Km左右;如果高速公路路段长在80-120Km,应考虑设置大型养护中心。具体设置原则有:

①养护机构应临近互通设置,便于上路维护;

②养护机构应设置在交通便利处,便于材料采购;养护工区基本无污染,可考虑与收费站同址建设;养护中心设有拌合楼,污染较大,应尽量选在人烟较少处。

5高速公路房建工程方案设计思路

高速公路房建工程方案设计应根据规划布局成果,结合高速公路全线景观规划理念和路段管理模式的机构设置情况进行。

5.1 总体要求

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地方特色,贯彻“安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做到满足建筑多样性、结构科学性、功能合理性、居住舒适性、建筑安全性,保证在高速公路运行达到安全、快速、舒适和畅通的目的;并充分所处地域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历史人文及风土民情,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又能突出个性。

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做好功能分区,并做好建筑规模的控制。

5.2管理机构方案设计

管理机构是高速公路建成后对其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所在地,具有行政管理及对高速公路进行运营和养护管理的功能,也是高速公路指挥机构。设计时应结合地形,围绕“办公、居住、生活”等功能进行设计,通过庭园式布局等措施,加强美化效果,营造舒适宜人、轻松活泼的工作生活环境,并使之融入当地风情;同时应考虑智能化要求,包括区内信息网络、保安、消防、管理等智能化系统。

5.3服务区方案设计

服务区规划设计应做到服务功能、道路功能与建筑艺术的结合,体现高速公路时代感和现代化水平,形体与色彩要丰富且具有标志性,以营造高速公路快捷、舒适、现代的氛围;围绕服务区“休息、饮食、加油、应急”等功能进行设计,同时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底蕴和地方特色,营造具有地方建筑风情的服务区景观。

5.4养护工区方案设计

养护工区既是养护生产作业的场所,也是养护队伍栖息的场所,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平台,是实现养护工作专业化、社会化的保障,也是加强预防性养护力度、维持路用性能和路产保值的重要措施。设计时功能应齐全,并合理布置生活区和工作区。

5.5信息化房建方案设计

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使得全社会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瞬间信息交换成为可能。现代公路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生产资源、信息资源的相互传送。

一个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公路房建项目,若不能很好的在设计上考虑信息传递,将很难取得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设计中应注重各功能分区、各部门之间的生产资源、信息资源的传送途径,分区应当合理,流线应当流畅,组织功能分区时应当考虑信息网络便捷性、安全性。

5.6节能方案设计

节约能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路房建必须从设计、施工至营运管理的各个环节,贯彻厉行节约能源的原则,通过合理利用,科学管理、技术进步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

并采取以下措施使设备噪声和振动噪声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

①各种水泵、风机等设备采用高效率、低噪声型设备,并设减振装置。空调机房等采用吸声和隔声措施。

②空调、通风管道设消声器。满足室内环境对噪声的要求。

篇(9)

一、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依托资源优势,以发展大西柏坡红色旅游为核心,坚持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红温结合、红俗结合,科学整合旅游资源,高标准规划,高档次建设,全力打造特色名牌旅游产品。

1、科学规划,全面启动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区建设进程。

经过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结合我县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与河北省旅游开发研究中心共同努力,完成了《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并通过评审;协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大西柏坡建设发展规划》,并通过评审;完成了《天桂山银河洞景区开发总体规划》及《天桂山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评审论证;与河北省地理研究所一道编制完成了《驼梁景区升级改建修建性详规》,为景区打造5a级景区奠定了基础。

2、启动了大西柏坡旅游区建设,景区点开发进一步加快,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彩。

大西柏坡旅游项目共28个,总投资232.72亿元,目前已开工和计划年内开工的项目18个,总投资48.3亿元,正在积极谋划和计划实施的项目11个,总投资184.42亿元。这些项目品位高、规模大、投资多、带动能力强。项目的建设对进一步丰富大西柏坡旅游区内容,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2010年平山县全年完成投资5.4亿元。

一是驼梁景区升级改造工程。驼梁—五岳寨整合5a景区升级详规已编制完成。截止目前,该项目通过自筹资金已完成以下项目:观光车道拓宽硬化m,1500㎡应急备用车场已完成浆砌、平整及绿化美化等工程,300㎡观光车场已完成护坝垒砌平整等,景区检票处桥梁扩建拓宽130㎡,综合服务楼已全面竣工配套并投入使用,新收购绿苑宿舍楼及购置垃圾清运车2辆,南、北湖及旅游路两侧绿化美化1500㎡、卸甲河农业观光园区水库、王柏沟野果采摘园完成水景及停车场基础工程建设。木厂综合服务区项目已和木厂村达成意向,并完成效果图及设计,项目正在紧张洽谈中,前期手续正在办理。投资300万开发建设驼梁山旅游度假村,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和三通一平。

二是天桂山整体提升工程。完成了《天桂山银河洞景区开发总体规划》及《天桂山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评审论证申请报告和项目核准,建设用地已上报国土局完成规划调整,区内步游路已开工建设;;由河北怀特集团总投资2.8亿元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果品采摘、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在天桂山旅游区佛光山景区正式启动;投资万元建设的沕沕水旅游服务区,目前宾馆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饰,沕沕水景区4星级厕所完工并投入使用,30000平方米停车场水泥垫层已完工,正在石板硬化,紫云山景区已完成景区规划评审,正在南方上市公司洽谈对接。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对天桂山旅游区提升上档,加快大西柏坡旅游目的地建设进程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三是温泉旅游内容进一步丰富。白鹿温泉在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区的基础上,加快升级改造,品位档次日益提升。总投资2.78亿的白鹿温泉二期工程占地300亩,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集室外温泉水上乐园、绿色农业观光采摘园、户外拓展运动场、vip高端温泉休闲区、专属休闲温泉会所及林溪瀑湖休闲区于一体。其中投资8000万元的水上乐园加勒比海滩项目已于今年7月1日对外营业,vip高端温泉休闲区正在建设主体工程,其余项目正在紧张建设,2012年可全部完工。西柏坡会馆占地35平方公里,内容为温泉度假村,五星级宾馆,室内外活动中心等,目前已投资6000万元完成土地征用手续,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设计,进行三通一平等工作,预计总投资可达146亿元。北马冢农业观光园完成土地平整和竹林景观长廊建设,滑雪场雪道基本完工,综合服务楼正在装饰,索道主体已开并完成设备购置,预计年内营业。总投资6000万元的西柏坡红色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室外露天温泉,已完成规划设计,并成功招商河北宏业旅游集团公司合作开发,目前已签订合作意向正在进行资产评估。总投资1.4亿元的朔黄铁路温泉接待中心已投资3000万元进行了开工建设。总投资2.4亿元的御景庄园现已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三通一平、地下排水管网和环境绿化,部分别墅已开建设。一大批在建、新建旅游项目建设正在进行,温泉作为省级重点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莲~山课件>,服务接待规模逐步状大,品位和档次日益提高。

篇(10)

中图分类号:TK28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背景

齐云山镇位于休宁县县城以西15公里,南与渭桥乡毗邻、北与蓝田相连、西与黟县接壤,横江及支流东亭河分别从东西、南北方向贯穿全境。全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就坐落在该镇。是安徽省“两山一湖”和黄山国际旅游大都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也是规划建设的皖南休闲度假基地和旅游综合服务基地。慈张线和皖赣铁路穿镇而过,距黄山机场3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本次供水管网的建设是齐云山镇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新轮总规的需要。

经济发展的需要——齐云山镇是黄山市南部城镇群重要节点,省级中心镇、省级优秀旅游乡镇、休宁县 “扩权强镇” 试点镇。2011年,全镇财政收入已完成1277.3万元,增幅位于全县第二; 2012年,齐云山镇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序时进度位列全县第一,财政收入实绩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镇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镇区建设的进一步扩张和发展,急需要城市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

旅游业发展的需要——2010年8月的“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国丹霞地貌的知名度,同时提高了齐云山的知名度。齐云山镇距黄山风景区45公里,约1个半小时车程,与黄山风景区构建“90分钟”游览旅游圈,加强与大黄山市周边旅游城镇的协调发展作用。齐云山旅游品牌的强势推出将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资源,提高齐云山镇旅游服务配套能力迫在眉睫。

新轮总规的要求——齐云山镇总体规划(2012-2030)已经修编完成,其中提出了“东拓、南进、西优、北控”的空间发展方向。下一步的建设重点是东拓,而目前镇区东部旅游服务区暂无供水管网,严重制约了镇区东拓的脚步。遵循总规的要求,供水管网的建设为镇区东拓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齐云山镇旅游服务区位于镇区横江以南,服务面积约100ha。打造环境优良、配套设施齐全的旅游服务区,不仅能为景区居民和游人提供安全供水保障,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资源。

二、镇区供水现状

2008年齐云山镇政府新建自来水厂一座,在建供水规模0.2万m3/d,设计总规模0.6万m3/d。目前水厂构筑物已经建成,即将通水。由于齐云山镇水系众多,自备水源较多,当地居民的饮水习惯多采用一户或多户使用一个提水泵,自取用水;自来水户户通水还需要一个过程。从自来水厂入户管统计资料预估,水厂建成后向老镇区供水量约为500m3/d,供水量富裕较大。

目前齐云山镇已埋设DN100以上供水主管约6.0公里,主要集中在老镇区,齐云山镇旅游服务区尚未进行供水管道建设。

水厂水源选择

水厂选用横江镇区段浅层地下水作为取水水源,取水位置选择在索道公司以西1100m沿横江处,采用一眼大口井取集横江河浅层地下水。

水厂厂址

厂址选择在皖赣铁路南侧、横江和东亭河交汇处的东侧,用地3.5亩。

工艺流程

加矾加氯

横江浅层地下水 混合 一体化净水器 吸水井 二泵房 高位水池 城镇管网 用户

三、需水量预测

依据总规对旅游服务区的规划,预测旅游服务区用水量。由于旅游服务区内无工业用地,水量预测采用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1、最高日综合用水量

2、游客用水量

近期(2015年)游客用水量取15L/人·天

则游客用水量为:2015年:0.5×15=75m3/d

旅游服务区需水量 表2

根据需水量预测的结果,旅游服务区拟建供水管网供水能力为0.15万m3/d,利用已建水厂富余供水能力向镇区南岸旅游服务区进行供水。

四、管网布置原则

(1)管线均匀地分布在整个供水区域内,满足用户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并保持输送的水质不受污染。

(2)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线发生故障时,应保证不中断供水或尽可能缩小断水的范围。

(3)管线布置力求线路最短,并尽量减少穿越障碍物等,以减少特殊工程,降低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

(4)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为管网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5)对承担有消防任务的城市供水管道最小管径不小于100mm,室外消火栓间距120m一个。

(6)供水管道管顶覆土不小于0.7m,在管道铺设时,如发生交叉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铺设:小管让大管,压力流管让重力流管。

(7)直线管段一定距离和管道交叉口处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控制阀门,管道凸起处应设自动排气阀,低处设置检修排水阀。

(8)在供水管网主要控制点设置水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以利于生产管理和统一调度。

五、供水管道设计

1、管道布置

供水主干管沿规划道路自西北向东南布置,供水支管沿规划道路自东北向西南布置。

2、管材选择

管径DN200mm以下的供水管道推荐采用PE管,管径DN200mm(含DN200)以上推荐采用球墨铸铁管。

3、管材接口形式

PE管采用热熔式方式连接;球墨铸铁管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连。

4、管道基础根据齐云山镇地质条件,设计时考虑球墨铸铁管选用砂基。特殊地段,如地裂缝等,按具体地质条件做设计处理。5、管道支墩对管道弯头、三通等部位均按不同管径、压力设计素混凝土支墩。6、管道排气与放空在主干管最高点处设自动进排气阀,另外在主干管的水平管段每公里设置一个自动进排气阀。

同时,考虑到管道定期维修和初期运行时管道清洗的需要,在管道最低点等部位设计放空阀门井。7、阀门为了便于管网的维修管理,应按不同管径和管段设计一定数量的阀门。

8、供水管网工程量详见表3。

供水管网工程量表 表3

六 结语

通过供水管网工程的建设可以解决齐云山镇旅游服务区无供水管道的现状,为齐云山镇的旅游发展和开发建设提供供水保障。

参考文献:

[1] 《齐云山镇总体规划》(2012-2030)

安徽省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2. 2

[2] 《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10

篇(11)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现代植物造景学科的内涵包含了生态、景观、文化等多种功能,植物景观设计在注重单体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及美学原理的基础上,以植物改善整体环境的生态效益和生态景观为主要目的。

本文以梅山钢铁炼焦分厂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向人们展示一个具有现代特色的绿色厂区,指导思想是以绿为主,绿美结合,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改善环境、健全生态、卫生防护、美化环境、增进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从生态学观点、净化保健观点及美学观点出发,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做到绿化、净化、美化的和谐统一。

2、炼焦厂区概况

梅山钢铁炼焦分厂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新建,毗邻板桥汽渡,东、北面为苗圃区,南面为宝钢化工企业,绿化面积约为144000平方米。炼焦分厂于2006年建厂,在老厂的基础上进行拆除和新建,工程分批施工和投产使用,绿化用地的土质较差。炼焦分厂的生产任务主要是为高炉提供冶金焦炭,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烟尘和粉尘。

3、厂区植物配置特点

3.1结合厂内建筑布局,形成绿地系统

按功能分区来进行具体布局,炼焦分厂有煤场区域、办公服务区和生产区,各区域的成片绿地在保证防护和净化的基本功能前提下,既要各具特色,又要多样统一,重点地域还要布置得丰富多彩。所以,在总体布局时,我们力求通过道路系统的绿化把各片绿地串联起来,形成有分隔、有联系,分而不乱,达到点(独立的小绿地)、线(道路绿化、林带)、面(大片绿地)完美结合的整体环境绿化系统。

3.1.1煤场区域

煤场区域是堆放焦煤、焦炭和无烟煤的场所,煤的输送会产生大量的煤灰,煤场的四周已经用高20米的防尘网围挡。为进一步阻止煤灰扬尘的扩散,我们沿防尘网走向的带式绿地采用了多层乔灌木混交密植形式,布局防护林带,树种采用栾树、榉树、女贞、夹竹桃、木芙蓉等各类抗粉尘树种。而在工人的操作间和机房附近的块式绿地则采用自然式布局,如女贞、棕榈、广玉兰、槐树,桂花、木槿、石楠、枸骨球、海桐球等,既达到了改善小气候和卫生防护的作用,又不失美观大方。

3.1.2办公服务区

办公服务区主要有办公楼、食堂和浴室等建筑。本区域距离煤场区域及其它污染区域都稍有距离,所以在树种选择上余地较多。考虑到此处为单位员工日常上班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我们在园林布局上,努力考虑增加一些色叶、香花观赏树种:停车位遮荫采用了树冠庞大的庭院树合欢;围绕办公服务区的植物配置主要选用广玉兰和银杏作为骨干树种自然式布置,桂花、红枫、紫薇、丁香巧妙点缀其中,丰富了植被中层空间层次,另外,还将结香、海桐球、黄杨球,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等低矮植物流线型布置,进一步丰富了整个办公服务区的视觉、生态效果。(见图1)

3.1.3生产区

生产区域在炼焦分厂绿地面积内占比较大,如何科学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在实践中,既要考虑烟尘和粉尘的污染,同时又要尽力考虑景观效果,适度增加树种多样性。所以在布局时,我们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做到适地适树:在厂区各皮带廊重度污染区内大片群植强抗污染植物夹竹桃,并选择红、白等颜色混植以增加视觉效果;在污染相对较轻区域,则采用了栾树、女贞、棕榈、海桐球、木芙蓉等树种林植,显得整齐大气又不失活泼。这样,通过园林植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进行降解和吸附,对大量粉尘起到了阻滞作用,又同时具有工厂绿化特色。(见图2)

3.1.4道路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是炼焦分厂绿化的重点之一,是联系、贯穿全厂各片绿地的绿线,以煤一路靠护厂河一侧的道路绿地规划设计为例,香樟作为背景树,道路绿化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植物配置采用规则式布置,红花檵木、小龙柏和金边黄杨组成图案,桂花和红花继木球行列式种植,作为穿插,形成韵律美。随着道路走向,道路绿地变宽,自然式布置,上层种植榉树、合欢,中层有棕榈、红枫和美人梅,下层种植花灌木,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和桃叶珊瑚,丰富了景观层次。(见图3)

3.1.5厂区大片绿地

厂区生产区域存在三个比较大的绿地,绿地地形整齐,粉尘污染相对较小,分别以“林海漾波”、“ 凝彩”、“ 绿洲写意”为主题进行规划设计,“林海漾波”绿地上种植的香樟和银杏,通过堆土形成大树草坡景观,片植玉兰、桂花、红叶李和樱花,坡形自然生动活泼配以密集的植物群落,加深了视觉的景深和空间感。(见图4)

“ 绿洲写意”利用厂区原有的地形,作微地形处理,在地形的最高点丛植榉树、合欢和红叶李,大量片植广玉兰、毛白杨、香樟和棕榈,突出林植效果,给人以自然清新、野趣盎然之感受,并在草地上片植简洁的组团和绚丽的色块灌木。(见图5)

“ 凝彩”主要突出植物的色彩美,以广玉兰作为背景树,片植红叶李,丛植桂花和红枫,金边黄杨和红叶石楠流线型种植,植物呈现丰富的色彩,渲染了活泼热烈的气氛。(见图6)

3.2植物配置注重比例

规划设计时,注重“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原则,注重植物的常绿落叶搭配,乔、灌、草、地被搭配,创造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采用群落式种植手法,构成复层结构植物群落,保证多种生态进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促使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提高,增进生态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在地被层次选择书带草、鸢尾、红花醋浆草、麦冬、紫鸭跖草等,灌木层次主要是色块整形灌木、夹竹桃、木芙蓉及各种球类,小乔木层选择丁香、樱花、红枫、桂花、石楠、紫微等,乔木层次主要是香樟、广玉兰、女贞、栾树、合欢等。

同时,充分利用现状条件,综合运用环境艺术处理手法,创造出景观层次丰富的特色空间,形成多样的景观。如坡地景观、疏林草地景观、密林景观等,同时利用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整体形态、层次变化,根据空间类型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并加大常绿量,力求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形成春花烂漫,夏日浓荫,秋日绚丽,冬季常绿的丰富景观。

3.3绿化植物选择

因为炼焦分厂的环境比较差,有许多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因素,如干旱、土壤板结、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等,所以我们在植物设计上,重点选择能够有效净化空气、抗污吸污、抗逆性强的树种以适应环境。如:海桐、香樟、栾树、夹竹桃、棕榈、银杏、法青、桂花、大叶黄杨等,还充分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提高环境质量和增强人体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