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信用风险的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4 17:03:3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信用风险的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信用风险的管理

篇(1)

自古以来,商场如战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是生意人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甚至会使用一些计谋,但是无论使用何种手段,商人都会将诚信作为立足之根本。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诚实守信是商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当然,商业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信用风险就是其中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体制不断变革,这些发展因素使得信用风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加强对于信用风险的研究,明确信用违约的相关性因素,对于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常用的信用风险相关因素分析方式便是copula理论。

一、信用风险概述

在新型经济体制下,信用风险是指对手的信用评级或者是履约能力发生变化,使得自身面临债务违约造成损失的风险,在经济情况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信用风险的定义也随之改变,现代化的金融信用风险,与对手的经济实力及风险的基本特征相关,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债务人的违约,其损失和收益呈现出不对称分布状态;②易传染性。现阶段,各个金融圈有着紧密的联系,信用风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会导致一系列的信用违约行为,引发金融事故;③非系统性。债务人的经济实力,并不是影响信用风险的唯一要素,还跟债务人的履约意愿及其资金周转状况等要素相关。一直以来,信用风险都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研究项目,由于其危害巨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信用风险理论研究上,目前有较多的科学方法,但是较为实用的两个理论模型分别为结构化模型和简约化模型。

二、基于copula理论的信用风险管理

1.信用违约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信用风险的主要引发因素为违约事件,违约不仅会造成财务损失,而且还会引起相关要素的变化,使得原本确定的事件充满了随机性。关于单个违约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其实与债务回收率和违约发生几率有关,在组织分散化的情况下,违约事件的负面影响并不是简单的加和就可以计算,而是由多个变量结合在一起产生的组合效用所决定,需要对债权双方的资产间相干性进行有效度量方可计算出来。整体上来说,影响信用违约的相关性要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要素、特定行业因素和业务交叉因素,其定行业是阴性在考虑信用风险时应该多加注意的一个要点,因为不同行业的经营风险是不同的,且对于市场经济环境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2.对问题的基本假设进行分析在对问题的基本假设进行分析是,我们可以选用Copula函数,具体包括标准正态分布的函数和协方差矩阵的多维正态分布的函数两种类型。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单个企业的信用违约模型,然后再根据相关数据建立Copula模型。在进行相关要素分析时,需要注意到,这些都是建立在当下的经济大环境下,需要引入宏观经济的流域为基础,以能源价格、汇率、利率等宏观经济要素作为而额定经济变量,再应用于已给定的概率空间进行随机变量的架设,确定公司的实际违约时刻。3.对单个公司的生存概率进行分析企业出现信用违约事件,是在宏观经济条件下由自身经济要素及运营能力决定的,在不考虑违约相关性的前提下,根据运算原理,需要将实际信息扩大后,放在Cox过程的实际框架中,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单个企业生存率的分析,其实无需应用Cox过程,所以说目前Lando的分析方式的实践性比较低,仍需要进一步改进。4.对信用组合风险损失的度量进行分析对信用组合风险损失的度量进行分析是,需要经过以下步骤:①估计违约损失。根据企业内部的具体评估标准,确定违约概率,这一过程设计到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难度较大,而且还需要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的相应平均数,进一步确定违约损失值;②对债务人的资产相关性进行评估。应用Black-Scholes公式,推导出企业的实际资产价值,并应用专业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基于Copula函数对企业资产相关性进行评估,得出最接近实际情况的资产数值;③产生出相关的违约事件。利用Copula函数,及边缘分布,获得违约事件的相关分布;④产生出随机违约损失。对违约案例进行归类,根据相似案例获取违约数据,通过标准差相关分布,抽取随机数并计算违约损失;⑤计算违约事件的损失;⑥得到损失实际分布。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用风险的含义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没有履行合约对债权人造成的风险,而现代化的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在履约能力或信用评级方面发生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与对手的实际财务状况及风险承担能力有关。如今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信用风险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不稳定性越来越高,明确信用违约影响因素,对于防范信用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滨,吕美丽,王占文.信用风险研究中Copula理论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5-56

篇(2)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概述

金融衍生产品其实是一种金融协议,亦可称之为金融合约。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或者多种特征的混合金融工具,包含着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这四种基本种类,这种合约有着非常强大的准确性、时效性以及灵活性,市场流动性强。

虽然能够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来规避风险,但如果运用不当,同样会给我们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甚至引起连锁反应,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灾难性的毁灭。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

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在使用标准化合约交易的时候,几乎不能确定是否出现这种状况,但是使用金融衍生产品达成的合约交易,致使无盈无亏,净损益为零时,即称之为零和博弈。

2.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以及股价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起伏不定。交易的双方需要根据以上条件来预测及判断未来的趋势,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未来约定时间的交易盈亏。称之为跨期性。

3.交易的盈亏并不能说是完全准确的,因为基础工具的价格的极不稳定,需要交易者具有准确地预测及判断,这就是金融衍生产品有着高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一种特点: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

4.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都采用了保证金制度,缴纳的保证金需要满足基础资产的某个百分比即可形成交易,但是保证金越少,其风险就越大。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同时具备了高风险及高收益的特点,称之为高杠杆性。

5.金融衍生产品其实就是一种金融协议,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就是合同。同时具有制约性以及执行性,是达成交易的交易者的一种权利以及义务。亦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契约性的特点。

6.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不止只有金融工具,其所谓的产品还包括了期权的买卖权、掉期的债务交换等等,具有虚拟性的特点。

金融衍生产品除了以上特点之外还具有交易目的的多重性、表外性、未来性、联动性以及射幸性等多种多样的特点,在使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交易时,如何正确规避风险获取最大收益取决于交易者对未来金融市场的走向及趋势。

三、产生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原因

1.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波动随机

金融衍生产品之所以会产生信用风险,主要还是因为其大多数的交易契约还处于尚未履行的阶段,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履约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某些难以避免的信用风险。根据金融衍生产品的跨期性特性,履行的合约时间越长,那么将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2]。因为交易者的双方只要任意其中一方违约,那么都会给另一方直接带来资金上的损失。

2.交易者的履约能力及意愿

产生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主要还是因为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随机以及其相关信息难以把握其对称性。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汇率等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无法找寻其波动的规律,从而造成随机性,那么即将产生的信用风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同时,如果掌控的信息不对称也会加大信用风险的发生。在签订合约时,交易的双方都会调查清楚对方的各种状况,如生产经营状况、资信状况以及盈利能力等,但交易的双方只能从以上信息来判断对方是否有履行合约的能力,极难掌控对方所披露的信息是否对称。如果某一方所披露的信息不对称,就极有可能造成道德风险与信用风险。而且,交易对方发生违约情况,那么另一个交易方就只能强迫性的发生违约,从而让违约风险发生连锁反应造成金融危机。如今的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同时也越复杂,越难以掌控。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的概率也越高,那么`约风险的造成也就越大。

而且交易者的履约意愿也属于不可控范围内,交易双方评估对方的履约意愿也只能根据对方的历史记录,再依靠经验进行评价,又再进一步发生不确定性。

3.交易机构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场所往往决定着信用风险的高低,交易所场内通常都具备着一套完整的预防信用风险的制度,能触发信用风险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场外交易,并没有这种预防制度。只能依靠交易双方根据对方的信用状况以及履约能力来进行评估信用风险,所以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大部分集中在场外交易市场。

况且现在的金融衍生产品都极具技术性,其交易程序也相当繁琐,定价方面的难度也相当大。所以只有那些实力较为雄厚的,资信较为优良的大型金融机构才有足够的能力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发行销售。所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信用风险,就大部分集中在这些为数不多的金融机构里。万一这些金融机构出现了难以避免的问题,那么整个衍生品市场将发生动荡,引发连锁反应,危及整个金融体系。

4.监管环节

金融衍生产品的技术性及复杂性大大增加了监管的工作难度,能否根据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殊性质来完成一系列的设计、定价以及交易的流程,取决于相关的负责人员的素质以及其电脑交易和分析系统的安全。这就对监管的要求非常高。举个例子,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拥有强有力的风险监管机制。所以,缺少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监管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风险,也是整个金融界的持久隐患。

四、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分析了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对症下药,做好以下几点用以防范及管理信用风险。

1.加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监管

市场的准入门槛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都有各自的好处,当市场发育度低时,可将门槛设置低一c,以刺激市场的需求以及供给;当市场发育度高时,可将门槛设置高一点,能够起到规范以及专业的作用。所以,作为进入市场的首道屏障,如何设置的恰当则需要根据一个匹配和适应的关键。并且加强对准入的监管,严格把控市场的准入关。

必须为金融衍生产品制定一套具体化以及可操作化的市场准入条件,如有必要,应暂缓实行注册制,实际施行核准制、审批制。加强市场准入监管,除日常审批材料外,还须到场检查。监管机构必须对违反市场规则的交易商进行妥善地处置,后果严重者应及时终止其交易资格,预防信用风险的产生[3]。

2.强化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

在交易的过程中,如某一方所披露的信息不对称,那么其就掌握着相对的优势。从而造成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所产生的逆向选择,无法自行将资源有效支配的市场价格机制,将面临着信用风险的产生。所以,必须提高市场参与者对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的认识,以及强化参与者的风险意识。

3.强化参与者的自律性

虽然外部的监管很重要,但如果缺少内部的自律性,那么也很难有效的防范衍生产品交易的信用风险。完善各机构的内控制度,健全内部制约,强化风险监测等等。而且对于信息披露不对称的市场参与者,更要加强其自律性。

4.建立并加强信用机制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性,越低的保证金将会造成越高的信用风险。所以,需要交易双方使用担保的方法来提高履约信用。提供等值资金的担保以及保证金来保证合约的进行,后续可根据市场价格的随机性来调整抵押品的内容,不但灵活而且也能保证合约的进行。

另外,还需建立信用限额机制,根据交易双方的信用程度来评定信用额度。根据交易对方的净资产以及信用等级,以确定交易对方的基准比率和信用限额。

最后再加上附条件合同,就是在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附加上一条保障条例。比如: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将提前终止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

5.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净额支付结算协议

因为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往往会造成盈利及亏损。当市场的行情不能按照常规的方向走,极容易出现盈亏相反变化。因此,需市场参与者签订净额结算协议。将能以最大化降低信用风险的产生。

五、结论

现如今,金融衍生产品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聚集在某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金融衍生产品也给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带来新的资金运转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已经比以往更加快了它的步伐,我国企业的管理活动必将在后续会更多的接触到国际金融市场,学习及掌握金融衍生产品能让我们快速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控,市场参与者必须正确、强化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认知[4]。企业要合理及妥善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来进行避险与获利,不要进行投机性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来获取更高收益,必须将风险防控放在第一位。善用金融衍生产品则受益,滥用金融衍生产品则受损。

参考文献:

[1]尹灼.信用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篇(3)

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通过资信调查或者相关数据的收集经过分析判断之后对客户的信用质量进行评价,对营销行为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营销已经从质量、价格与服务竞争转移到信用竞争阶段,企业在进行营销决策时必须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从而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实现生产扩大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营销中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因为宏观政策所导致的风险,从总体上来说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产业结构转型也使得信用体系建设所面临的基本环境正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当中,国家与地方政府所制定的相关配套政策会使得企业面临着一定的信用风险,最终导致市场营销行为的失败。但是目前阶段对于因政策因素所导致的信用风险还无法实现定量预测,一般只能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即企业在制定营销决策时对于客户与企业所在区域的政策风险无法实现精准判断,同时政策的变化也会导致风险的可控性逐渐被削弱。

(二)企业内部风险

客户信用质量对市场营销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赊销中甚至是决定营销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营销成功的标志是实现货款的有效回收。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必须要具有较为完备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承担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具体职责。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成立专业部门负责客户信用质量评估与信用风险管理。从现阶段大多数企业来看,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客户信用评估往往是由财务部门负责,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信用风险管理认识与能力存在缺陷,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往往将工作任务下放到销售部门,而大多数销售人员并不会对客户的信用质量进行调查,从而使得营销埋下了风险隐患。

(三)信息风险

信用质量评估与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消费者的信息与数据,只有以真实数据为分析对象,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实现客户信用质量的有效评估与管理。因此,信息的真实性是决定客户信用质量评估结果的基础,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则是保证信息真实性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企业如果无法获得有效的信息则无法实现对客户信用的有效评价。其次,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已经获得了准确的信息,但是由于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企业营销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针对于现阶段导致企业营销中存在信用风险的具体因素,现阶段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信用风险管理。

(一)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只有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业才能真正的提高信用风险的管理质量。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赊销将会成为重要的营销促销方式,而在赊销当中必须要通过客户信用质量评价与管理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用体系将会逐步完善,也会成为影响营销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不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则必然无法把握时展的基本方向,在未来必将被淘汰。

(二)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与管理组织与制度

针对于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在信用评估与管理方面还基本处于一片空白的基本状况,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与制度建设成为信用管理的重要任务。组织机构建设必须要以企业的具体业务为依据,但是必须要组件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全权负责信用管理任务,提高信用管理的专业性与有效性。信用管理部门内部还需要针对信用管理的具体任务设置不同的岗位,将具体的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避免问题发生时互相推诿责任。信用管理组织机构一般设二到三级职能岗位,存在岗位重叠设置时,必须符合内部控制的原则。部门经理为信用管理部门的最高领导,直属企业最高领导部门,下设客户资信调查人员、客户档案管理人员、信用分析人员、款项跟踪催收人员、信用申请受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制度建设时必须要以科学的制约机制为制度设计依据,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信用信息搜集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决策制度、账款监督制度等多方面的具体制度。

(三)加强信息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应用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客户信用管理的基础在于获得准确的信息,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信息获得与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例如,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应用允许企业从海量般的数据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并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从而提高信用管理效率。现阶段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信用管理中。

三、结语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营销已经进入到信用时代,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营销中信用风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新宇.中小企业营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J].今日科苑,2010.

[2]何耀,唐清平.论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防范[J].中国商界(上),2010.

篇(4)

集团客户信用风险是指集团整体或部分成员企业,难以及时、全额偿还银行债务的风险。一旦信用风险暴露,将引发企业资金链条断裂、经营周转陷入困境。与单一企业相比,集团客户信用风险主要是信息不对称造成,并存于银行管理和企业经营的过程中。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一是集团识别不到位。错综复杂的企业组织结构,眼花缭乱的股权关系,加上企业有意无意的回避,使商业银行很难全面掌握集团客户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经营行为了业务办理的便利性,也会对集团客户的评级、分类、授信、授权、关联担保等各方面管理规定进行一定程度的规避,对已经发现风险的集团客户“视而不见”,很多集团客户并未完全按规定管理。据统计,2014年国有商业银行集团客户识别覆盖率仅50%左右(识别覆盖率=已识别集团成员户数/应确认为集团成员的户数)。二是难以掌握关联企业真实情况。目前集团客户组织架构涉外现象愈加普遍:第一,控股股东在外。考虑到避税,集团客户尤其是民营集团实际控制人往往在维尔京、百慕大、开曼群岛等境外城市注册离岸公司,甚至在国外上市,由境外公司和个人控股国内生产企业。第二,关联销售在外。涉外企业在香港设立贸易公司,由国内生产企业销售给香港关联公司,再由香港关联公司对外销售。第三,投资企业在外。原材料进口企业在进口地投资企业,生产集团核心客户所需要的原材料,产品销售到境外企业在出口地的投资企业,直接进行产品生产销售。对上述进行跨国股权投资的集团,商业银行目前难以调查涉外资金使用的真实性,资金监管难度很大。

(二)银行管理风险。一是资金管理风险。出于业绩考核压力,商业银行经营单位可能对集团自有资金充足性和信贷资金用途真实性进行包装,导致对集团超额授用信,引发企业超过自有资金实力对外投资,或者将信贷资金挪用到不符合监管要求的用途中,带来极大隐患。二是关联担保风险。由于集团客户授用信额度较大,难以落实关联担保以外的担保方式,为不影响信贷资金使用,经营行会纵容企业采取关联关系不明显的担保圈担保。由于担保圈波及面广,集团信用风险产生后,风险会快速传递,扩大了风险客户范围。

(三)企业经营风险。一是产能扩张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难以满足扩张后的管理需要,内部生产销售秩序被打乱;第二,产能扩张投产于行业景气度下降时期,市场消费能力和企业营销能力难以消化企业产能。尤其第二方面的风险,难以在一两年内化解,需要企业储备大量自有资金,消化每年固定成本,坚持到下个经济周期方能改变现状。二是多元化发展风险。多元化发展包括企业跨产品或行业投资,是企业集团化后的必经阶段,主要分三个方向:第一,投资主营行业内其它产品,类似于产能扩张风险,对主营行业的风险分散有限,经营管理风险较小;第二,投资主营产品上下游行业,行业风险得到平滑,但具有一定经营管理难度;第三,完全跨行业投资,行业风险得到分散,但投资初期要严密关注经营管理风险。

二、强化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并完善管理秩序。一是明确风险偏好并制定合理目标。要有效控制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就必须明晰自身的风险偏好,科学设定目标客户群体,并制定相当的客户准入门槛。商业银行要扩大行业研究广度和深度,通过行业限额管理,动态确定每年不同行业的风险承担额度;完善风险评价标准,通过风险评估和定价管理选择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客户群体;对于难以判断风险程度的集团客户,果断进行风险规避。二是完善集团客户识别管理。识别集团客户,是分析集团客户风险的前提,一方面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和科技系统信息,加强调查和审查环节对法人客户与其他客户之间关联关系(如股东、法人代表、亲属关系等)的分析和标注,使隐性集团显性化;另一方面要提高对应标未标集团客户的惩罚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违规责任,在相关评价指标中对所在机构扣分,同时加计经济资本。通过以上手段,尽可能的减少隐性集团数量,优化集团客户管理秩序。三是提升集团管理层级并强化联动。商业银行要对集团客户确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层级,保障整体风险管理落到实处。原则上,集团客户管理行应为集团成员企业所在地行的共同上级行,以便最全面的获得经营信息,分析潜在风险,确定整体合作方案;对于整体用信金额不大的集团,集团客户管理行可以为总部所在地分行。子公司所在地分行要参与了解集团整体经营情况,分析辖外关联公司对辖内子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子公司与总部往来资金密集、关联销售占比较大的集团,要建立集团管理行和子公司所在地行之间的信用风险共担机制,同时对其信贷业务收益和风险承担责任。

篇(5)

(一)经营实力较弱、偿付能力不足的客户。企业一旦向这类客户提供赊销业务,产生呆账、坏账的可能性会增大很多;

(二)以往付款记录较差的客户。这类客户已经形成惯性拖欠,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逾期应收账款利息损失,该项损失通常要远远高于坏账损失;

(三)大额订单客户。一些大客户以大额订单为条件,获取更优惠的信用条件,然而在付款时却不遵守合同约定,更为严重的是,这类客户一旦拒付货款,将给企业带来相当严重的损失;

(四)新客户或一次性客户。对这类客户由于缺乏了解,如果贸然采取远期信用结算方式,往往给企业带来“欺诈性风险”损失。

二、规范客户资信管理,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

(一)实行制度化、标准化的客户信用信息管理

1.搜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信用状况是对客户授信的前提。客户信息管理和信用分析主要工作是指及时收集、更新客户信息,建立评估客户信用等级的指标体系,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评价其信用等级。

在收集客户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要重点考察客户的5C系统:品德(Character,指客户愿意履行其付款承诺的可能性),能力(Capacity,指客户的支付能力或者偿还货款的能力),资本(Capital,指客户的财务状况,包括全部净资产和无形资产净值),抵押(Collateral,指客户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用作抵押的资产),情况(Condition,指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客户的偿付能力产生的影响)。

2.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并由专门的信用管理人员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客户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满足各级管理决策人员的需要。

3.企业还应对重要客户或高风险客户进行专门的资信调查,尤其是当业务人员获得的信息不充分时,必须进行资信调查,以发现和防范这些客户有可能产生的较大风险。

4.客户信用信息的搜集和管理应按一定的规范进行操作,如标准化的信用信息搜集表格和数据库的分类标准。事实证明,这些标准化的操作是提高信息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对客户进行统一的信用风险评级

对客户实行统一的信用评级,其好处在于使企业上下便于识别和管理客户、增强风险管理意识。也许有的企业销售部门已经对客户进行了分类,然而这些分类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只按销售额大小或按产品进行的分类,忽视了该客户以往的交易付款的速度及客户目前的资金状况,根本无法识别客户的偿付能力和信用风险程度。因此,企业要实行信用风险管理,必须重新对客户进行分类,对客户支付能力综合评分,将现有的客户分成A/B/C/D等不同等级,分别给以不同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限和支付方式。

(三)以科学的信用分析方法,预测和防范客户信用风险

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工作。通过专业的信用分析,可以帮助业务人员有效地识别和选择客户,在销售利益和风险成本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信用分析将使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大大降低,节约收账成本。

企业在开展信用分析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不能仅靠一些经验性的方法。必须使用一些成熟、适用的信用分析模型,这些方法包括以综合性分析客户信用风险为主的“特征分析模型”和分析客户财务能力为主的“营运资产分析模型”等。

现以“特征分析模型”为例说明:该模型把企业信用特征分成3组指标,共18项。第1组是客户自身特征,反映客户表面化的客观现象,包括以下6项指标:表面印象、组织管理、产品和市场、市场竞争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第2组是客户优先性特征,指企业在挑选客户时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体现与该客户交易的价值,包括:交易利润率、对产品的要求、对市场吸引力的影响、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担保条件、可替代性6项指标。第3组是信用及财务特征,主要指能够直接反映客户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因素,包括以下6项指标:付款记录、银行信用、获利能力、资产负债表评估、偿债能力、资本总额。

这3组指标中,财务信息是最不好取得的,尤其在小的批发商和个体户,财务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或者是假账。我们对每一个指标赋予权数,并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按1~10的等级赋分,权数乘以所赋的分值,就得到该客户的评分,权数乘以10得到最大评分,用客户评分除以最大评分所得的百分比则表示该客户的综合资信水平。百分比越高,客户的资信度就越高。

三、信用政策的执行与应收账款的管理

信用政策是根据客户资信等级评价的结果,对不同等级资信的客户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限、赊销条件的确定,有时还包括鼓励回款的现金折扣。信用政策的制定既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如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等;又要考虑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资金实力、人员储备。

(一)信用政策的执行

信用管理需要通过审批制度实现集权控制,严格按照客户信用等级对应的信用政策执行。当然,并非每一笔交易都须通过信用管理部门,可将部分权限下放到销售部门。在销售客户没有超出信用额度时,各个销售部门可以灵活处理。在执行信用政策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的全盘销售策略、客户的实际情况等等。因为仅从企业内部信用记录推断一个客户的信用状况是不可靠的,还要借助外部更为专业和广泛的资源,来验证客户的信用问题。因此,信用额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下,销售客户常规的信用额度通常保持3~6个月,根据表现,进行上下调整。如果客户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签了大单,却发现信用额度用完,这时候可以通过“特单”的申请流程,销售客户可获得特批的信用额度。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上确保严格按照客户信用等级对应的信用政策执行。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1.加强合同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企业销售业务应实行合同管理制度,授权有关人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对于金额重大的销售合同应当通过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审核把关。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随意签订销售合同。企业应认真开展合同评审工作,对客户提出的标的、数量、质量、交货期、交货地点、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进行认真审查,并决定是否接受定单。一旦接受,企业要按合同要求组织生产与交货,确保全面履行合同。

2.实行货款回笼业绩考核,明确清收责任

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没有量化指标的考核是无效的考核。企业应当按“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将货款回笼分解到每个销售人员身上,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收款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期限。每月根据货款回笼计划的完成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并给予奖励与惩罚。

3.做好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加强催收力度

首先,企业财务部门应按赊销客户名称进行明细核算,定期统计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信用部门也要经常计算账款回收期、账龄结构、逾期账款率、坏账率等指标,并将结果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为评估、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了解赊销总情况。

其次,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对账单应由双方供销当事人和财务人员确认无误并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对于逾期拖欠的应收账款应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账龄分析,并加紧催收。

篇(6)

1体系总体目标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工程建造服务、提供劳务服务等业务,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伴随着企业赊销行为而形成的一项债权。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是指因客户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支付款项责任而造成的风险,本质上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具体体现为资金周转风险和坏账风险。资金周转风险是指由于客户不能按时足额偿付货款或者拒绝付款,导致企业的资金不能按时回笼,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风险。坏账风险是指由于客户拒绝付款或无力还款,而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逾期应收账款和坏账对企业造成的实际损失大于其账面金额,还会拖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增加融资成本,减少利润,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1]。据资料显示:我国小型企业应收款平均回款期为90天左右,坏账发生率平均是5%~10%,而作为西方商业信用发达的国家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仅为7天,坏账发生率仅为0.25%~0.5%。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应收款管理存在巨大问题,信用管理不完善[2]。为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建立债权保障措施和预警机制,年底将应收账款控制在3000万以内。在某企业实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工作。

2实施过程

2.1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为防范风险、规范生产和销售运营方式、有效监管企业运行情况,结合目前实际经营情况,2017年7月开始组织筹备,8月正式成立了风险管理领导小组,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下设风险管理工作组,明确了组成成员、职责及风险管理职能机构。企业管理部负责风险管理日常工作,明确风险管理人员和职责。

2.2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公司的管理基础薄弱,为抓住重点解决主要问题,按照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在集团公司整体规划、集中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了《信用风险管理办法》、《产成品发货管理试行规定》、《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客户和供应商债权保障管理暂行规定》,完善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审批、发货流程。(2)建立起多职能部门协同共管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作为是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议事和决策机构,负责把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确定信用风险资产分配、组合,并审议各项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评估模型、评级标准等重大事项。企业管理部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在集团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的指导下,制定本企业发展需求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负责客户、供应商的年度信用评估,对客户、供应商信用信息进行统一收集管理;对所有授信客户、供应商使用模型进行信用评估;根据业务部门提出的授信申请,复核客户、供应商信用评估结果和信用等级,依据额度测算规则,提出测算额度、建议额度与账期天数;组织编制年度信用预算,建立和维护客户、供应商信用档案;负责监管公司发货等工作,实现并完善“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处理”全流程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根据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要求,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管理职责和流程中涉及信用风险部分的管理工作。(3)制定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中台机制,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过程管控。公司的管理基础薄弱,为抓住重点解决主要问题,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信用风险管理办法》、《产成品发货管理试行规定》、《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债权保障管理暂行规定》,完善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审批、发货流程。由于公司产品品种规格型号多、客户较多、生产周期长、交货期长、发货频繁等特点,为确保业务不受影响,又能有效的防范风险,建立业务中台管理,通过业务合同和发货审批对合同签订和发货进行控制。发货必须由财务审计部、企业管理部对客户的合同签订、授信额度、应收账款及逾期情况等审核后,仓库见审批后的发货通知单发货。严格以销定产,按合同进行发货,严格执行集团公司要求,禁止无授信发货、超授信发货、逾期发货、无合同发货、发货量与合同不符等情况。(4)建立信用信息搜集与管理、信用评级与授信的事前防范管理流程。依据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管理部、财务审计部、业务部门的职责,对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信用风险预警、信用风险评估、授信申请审批及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进行规定。通过内部和外部信用信息逐步完善客户供应商信用信息,把信用信息分为定性信息、定量信息和交易信息三大类,加强客户信用信息收集与管理。结合公司客户类型,制定了国内客户信用评估模型,将客户分为A、B、C、D四级。根据客户往年的合作金额、回款情况、产品类型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客户进行分类,分为战略性客户、优质客户、潜力客户和一般客户。通过对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分等级管理,将信用政策细化落实到每个客户,逐步实现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差异化、精细化管理。严控授信总额,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在集团公司的年度授信额度的基础上,梳理出确实需要临时授信额度,核减不需年度授信额度客户的额度,在集团下发的额度内进行调剂,并向集团公司备案。经过梳理,核减了17家客户的授信额度191万;临时授信客户12户,授信额度1027万元;2017年公司共对58家客户授信3112万年度授信。9月后公司共审批五家客户的17笔临时授信,共计108.55万元。共有39家授信客户通过信用交易产生2394.02万元应收账款,占总授信的80.63%。加大债权保障措施的宣传和实施。通过业务员对客户的解释和介绍,对授信额度较大,注册资本少的客户,希望客户尽量通过提供债务保障措施的方式取得授信额度,减小公司信用风险。(5)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事中监控。除了从赊销交易中的资金和货物流转进行严格控制外,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根据集团公司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把合同签订、发货情况、客户和供应商信用敞口、应收/预付账款逾期敞口及期限列入预警指标,将所有产生应收款与预付款的客户和供应商都列为监控对象,并特别关注通过特例信用额度审核流程交易的业务和曾经发生过合同违约的客户和供应商,通过风险预警对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做到信用风险“早发现,早处理”。(6)建立应收账款应收/预付款例会机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积极进行事后处理。制定了《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业务部门(销售、采购、物资部门)、企业管理部、财务审计部、主管法律事务部的职责。建立了应收账款例会机制和报告体系。企业管理部负责人在每月月初定期召集应收/预付账款例会,对上月销售、上月应收款与预付款情况、逾期账款与坏账情况,新增逾期应收账款占比、客户/供应商结构情况、客户/供应商信息收集、账务处理规范性、对账工作和企业管理部的配合等信用风险管理基础工作方面的总体评价等工作进行汇报。除按月召开应收/预付账款会议以外,还按每季度召开季度应收/预付账款工作例会,向公司领导汇报相关工作成果,及上报需由公司领导决策的疑难问题。根据每月的应收预付账款例会按月撰写应收预付账款综合分析报告,每季度撰写季度分析报告。加强对账、催收工作,确保债权清晰,加大力度催收逾期应收账款,对于超出合同回款期限的逾期货款,严格按照“四定”、“四督办”、“三不放过”的原则,落实责任,切实催收,催收应收账款落实到具体业务人员,制定回款计划,明确责任,将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列入考核中。根据客户往年的合作金额、回款情况、产品类型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客户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应收账款催收措施。战略客户和优质客户逐步收回应收账款,在9月底将应收账款敞口控制在授信额度内;其他客户在8月底收回应收账款。通过发出集团和公司催款函的方式对逾期客户进行催收,发出逾期一年以上客户77家,总金额838.53万元。对逾期应收账款的客户进行了梳理,目前根据客户情况及可收回的可能性分析,已经请律师对4家客户进行催款。截止12月31日,公司的应收账款信用敞口2474.06万元。

2.3整改销售模式,通过中台加强过程管控,实现“四流”合一

通过建立合同签订、发货等中台监控体系,每月财务审计部、市场营销部、企业管理部、仓库进行四方对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实现货物、现金、合同可追溯。严禁合同签订单位和开票单位不一致、发货单位与开票单位不一致、货款回笼与合同签订单位不一致等情况。梳理财务和销售账目,财务和市场营销部门进行逐一对账,将往年不清楚的账目向客户发送对账函等进行对账和处理,清理了带拖斗客户10家,清除拖斗109家。通过梳理客户、规范合同签订和发货流程,实现了现金流、货物流、票据流、合同签订一致。

2.4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及审批流程,规范合同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合同管理规定和内控管理要求,对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的审批流程进行了完善,设定了业务合同审批权限,即合同金额300万以内的总经理审批、300万以上的上总经理办公会、2000万以上的报集团公司审批。业务合同对外签订之前必须经过生产安环部、财务审计部、风险管理部审核后提交法务副总监、财务总监(分管风险管理)、分管销售副总、总经理审批。制定了销售合同标准合同文本。根据业务形式、客户回款、发货方式的不同,共拟定了5个版本。

2.5建立经销商选聘和准入机制,明确经销商权利和义务,做到有章可循

篇(7)

工商企业信用风险主要包括:

(1)借款人恶意行为风险。在工商企业申请借款前,均会被考察资信评级,若考察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风险较小,故可获得借款。而后,以资金使用计划为依据,将资金投入到生产和销售等相关环节中。若在还款日前,企业并未遵守信用而将其投入资金股市中,并企图在还款前获取高额利润,便极有可能使借款资金被股市套牢,导致无法归还资金和恶意拖欠资金的情况产生,增加资金借贷风险。

(2)生产经营风险。对工商企业进行分析可知,其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当其借款后,一旦出现生产、经营的困难,便极有可能陷入生产经营风险,导致难以按时还款。

(3)财务管理风险。借款钱,财务体系的考察结果并不能完全规避资金使用过程中财务管理的相关风险。例如,当财务管理人员自身道德修养不高,易受利益诱惑时,其贪污、挪用借款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从而使得工商企业遭受严重损失。

二、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赊销比例较低,信用风险较大

据国家统计总局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借助赊销的方式完成的交易额已占据全球交易总额的70%,但就我国而言,赊销比例较低,但坏账损失率却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从而导致潜藏在赊销行为中的收益遭到严重损失。以我国商业企业为例,2014年,工商企业赊销比例仅为20%,平均坏账率却高达8.5%,企业平均无效成本占总成本的14%,而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长达125天,相对应的逾期账款归还平均天数为90天,这便意味着工商企业从各相关企业中的借款大都是一种逾期归还的情形,即企业难以在规定的还款时间内将借款按时归还。对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极有可能是因为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出现了众多问题,从而导致其无效成本比例高达14%,在过度耗费借款资金的同时,难以获得相应的本金和利润,从而产生信用风险。

2.信用风险防范控制能力较差

信用风险的防控能力较差是当前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工商企业的应收账款被拖欠的形式为政策性拖欠、客观性拖欠与管理性拖欠,即分别因为政策、自然和管理因素而产生的拖欠行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我国工商企业应收账款被个拖欠类型的所占比例为政策性拖欠16%、客观性拖欠23%,而因管理不善导致的拖欠账款比例高达61%。由此可见,管理不善是导致工商企业自身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从而导致工商企业的外部约束机制仍然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当中,另一方面,工商企业内部也并未建立起科学的信用管理体系,导致企业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透明度等均处于较低水平,在阻碍了信用信息商品化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工商企业的信用风险大幅提升。

3.企业人才匮乏,风险意识薄弱

对工商企业进行分析可知,其信用风险的管控人才相对匮乏,加之销售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进一步增加了工商企业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就现阶段而言,工商企业内并未针对信用风险防范工作设置具体的岗位,信用风险管控工作大都是由企业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负责,而其对信用风险管控知识的局限性导致企业始终难以在防范信用风险工作方面有所突破。此外,基于销售目标的管理办法又使得销售人员为了达到销售目标而不顾个人和企业信用,盲目追求业绩,从而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加之企业管理者并未予以财务管理工作以相应的重视,认为财务管理只是为企业核算其成本、利润和员工新薪金的一项基础工作,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并未将其自身工作与信用风险紧密关联,由此产生的监守自盗等情况也使得企业遭受了严重损失。

三、加强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有关对策

1.建设并完善宏观控制环境

针对工商企业赊销比例低的情况,我国应建立相对系统的法律体系,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立法仅有《信用控制法》、《信用数据采集与保护法》和《商业信用信息报告法》等,而专门针对商业企业特点的信用风险制定的相关法律则少之又少。因此,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信用风险管控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力度,通过规范工商企业信用行为,明确信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而对社会信用体系的整体环境予以全面控制,从整体上降低工商企业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此外,工商企业自身也应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通过对其历史信用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并对财务管理人员展开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所借资金能够正常、有序、高效运转,进而带动企业效益增长并提升赊销比例,逐步降低无效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份额,在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基础上,按时还款,合理规避信用风险。

2.加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

首先,建立社会信用管理支持体系,加大对信用中介机构发展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促使与工商企业有关的征信数据和信息向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并以相应的征信数据为依据,建立健全的征信数据库,将工商企业、企业领导者、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社会信用档案全部存储至数据库中,构建公平、透明的社会信用支持体系。其次,加强工商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工商企业自身需要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通过转变销售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针对资金问题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进一步明确信用管理部门的权责,避免有权无责情况的发展。一方面,信用管理部需要以授权审批制度为依据,对企业的赊销申请进行审批,并严格监督和管控相应的赊销业务,形成对信用风险及其相关行为的内部牵制,另一方面,工商企业还需加强对客户的动态管理力度,通过建立起统一且规范的用户信用信息管理档案,对客户的信用记录进行及时修改,并准确评估、预测信用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3.加强人才培养,树立风险意识

引进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定期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培训课程,并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宣传力度,从而使工商企业全体员工和管理者均能够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及其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管理者有必要也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赋予财务管理人员以相应的权限,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在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处理好销售员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与信用风险管理目标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对信用风险的合理规避。

篇(8)

近期,我国金融市场上信用风险暴露呈抬头趋势,2013年末,“诚至金开1号”信托计划出现兑付危机,30亿元本金安全受到威胁。此风波虽已暂告平息,但非标产品中类似的“定时炸弹”已成为高悬于金融市场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4年3月4日,上海超日太阳能公司公告称“11超日债”原定8980亿元的利息仅能支付400万元,从而成为国内首例违约的债券。一时间,信用风险向债券市场传染的可能性引发广泛的忧虑。

在当前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市场尚不够成熟的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有效防范风险的有效之举是灵活运用现有的金融市场产品。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IRS)是发展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创新性地运用该产品可以激励投资者充分发掘与信用风险有关的信息,强化风险的价格发现,实现信用风险的市场化分担。

理论基础

信息经济学研究发现,在现实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之下,信息成本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Mankiw和Reis(2010)指出,信息成本包括获取信息的成本、吸收信息的成本和处理信息的成本。由于信息有成本,人们会根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来确定信息获取率或信息到达率。人们并不总是基于最新的信息做出决策(粘性信息),或由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而放弃某些信息(理性无知)。这些摩擦因素造成经济在面对冲击时难以快速恢复到均衡状态(Mankiw和Reis,2002;Sims,2003)。因此,更有效的信息获取手段对于平滑经济波动也具有积极意义。

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金融市场上,信息成本对冲击的放大作用更加明显。大量研究显示,当经济景气走弱时,金融市场上的信用风险将呈上升趋势。而且,根据Merton模型(Merton,1974;Vasicek,2002),投资者持有公司债券相当于向公司所有者售出一个看跌期权(Put),当公司价值下降到某个与债务水平相关的门槛值以下时,公司所有者将违约。因此,当经济景气走低时,公司价值下降会造成信用风险趋势性上升。Mishkin(1990)指出,当金融市场出现恐慌时,中介机构成本上升,投资水平下降,经济活动进一步萎缩。

为降低信息成本对经济运行的摩擦作用,价格体系,特别是金融市场价格体系,对信息的传递作用受到了理论界的重视。2002年,美国开发出了宏观经济衍生品(Macroeconomic Derivatives),对重要宏观变量的未来预测值进行交易。Gurkaynak和Wolfers(2006)根据2002年到2005年的数据分析了宏观经济衍生品的运行情况。他们认为,根据衍生品价格预测未来宏观经济变量走势所获得的结果,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准确度更高。Ohl(2014)进一步指出,私人信息可以通过均衡价格体系进行传递,这可以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使经济波动更加平缓。

由以上理论研究可知,在当前信用风险概率上升的背景下,通过发展金融衍生品实现风险信息的有效发掘和传递,是维护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重要途径。

既有风险防范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特别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构建了以自律管理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框架,不仅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信息披露制定了具体规定,而且通过信用评级追踪和后续管理,不断规范发行人信息的持续披露。

然而,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叠加阶段,信用事件的分散爆发使收集风险信息的成本急剧上升,这使既有风险防范体系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景气下行,易造成信用事件多发

近期的“11超日债”、“诚至金开1号”和“吉信松花江77号”等信用事件均发生在景气下行且杠杆率普遍偏高的行业。这些行业中的部分企业由于经营现金流减少、难以覆盖债务本息支出,因而信用风险明显增加。在此背景下,既有风险防范体系的集中监管主体和自律管理主体由于资源有限,将难以覆盖整个市场上存在隐患的融资主体。

(二)企业资金周转空间系统性减小

受多种因素影响,近期债券市场资金面整体偏紧,债券收益率处于高位。此外,近两年地方政府债务和信托产品均处于偿还高峰期,市场上资金周转需求强烈,企业以再融资偿还债务的压力明显放大。因此,陷入偿债困难的融资主体,已经越来越难以通过再融资腾挪空间。在此情况下,需重点监控的行业或企业可能在短期内快速增加,超出既有风险防范体系可重点管理的半径

(三)信用风险的隐蔽性提高,发掘信息的成本上升

现阶段,我国某些非标产品的结构设计存在结构复杂、委托链长、透明度低等缺陷。一些银行将理财资金外包给非银行机构管理,其究竟属于银行代销产品,还是通道业务,本身就存在比较大的争议。这使商业银行的风险敞口存在模糊性,容易引发市场忧虑。另外,由于资金周转的难度增加,陷入支付困难的企业也有可能去掩盖其困境。在11超日债事件中,超日公司2012年三季报仍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净利润同比增长39.13%。但一个月后公司即宣告停牌。而且在该信用事件爆发前,融资主体还存在隐瞒债务的倾向。这些因素都会推高发掘风险信息的成本,使信息成本超出集中管理主体所能承担的范围。

由于与风险相关的信息成本显著上升,债券市场急需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促使大量交易者去充分发掘私人信息,并使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者通过揭示风险获利,应鼓励将私人信息变成公开信息,从而分担集中管理主体发掘信息的成本。

IRS的交易结构及功能特点

(一)IRS的基本交易结构

利率互换也称利率掉期,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本币利率互换交易1一般分为“固定对浮动利率互换”和“浮动对浮动利率互换”。

在固定对浮动利率互换中,交易一方(固定支付方)在合约期间,同意付给另一方按固定利率(协议利率)计算的现金流,交易另一方(浮动支付方)则同意回付按某个浮动参考利率计算的现金流。比如,固定支付方按固定利率计算利息,定期支付给浮动支付方。浮动支付方按Shibor利率加减一定利差计算利息,定期支付给固定支付方,交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固定对浮动的利率互换

在浮动对浮动利率互换中,交易双方分别按照不同的参考利率计算现金流,相互进行支付。比如,交易一方按回购定盘利率为参考利率计算利息,交易另一方按Shibor利率加减一定利差计算利息,双方定期相互支付,交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浮动对浮动的利率互换

(二)IRS的三大功能

1.降低融资成本功能

出于各种原因,交易者在不同债务融资形式中的融资利率不同,存在着相对的比较优势,利率互换可以使这种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当交易双方都需要借入相当于互换本金的债务时,可以通过互换交易使总的负债成本降低。

如X企业可以按3%的固定利率借入资金,也可以按Shibor加1%的浮动利率借入资金;Y企业可以按4%的固定利率借入资金,也可以按Shibor加3%的浮动利率借入资金。那么Y在借入固定利率债务方面存在比较优势。如果双方进行一笔利率互换交易,由X借入浮动利率债务,而Y借入固定利率债务,则双方的总负债成本就能够下降。

2.资产负债管理功能

利率互换本质上是风险敞口的互换。由于利率互换可以实现固定利率债务敞口与浮动利率债务敞口的交换,因而可以成为交易者改变负债敞口以匹配资产的有效工具。

3.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功能

IRS可以让对风险判断更准确的一方通过交易获利。如在固定对浮动的利率互换中,固定支付方认为其持有的某固息债券的收益率可能上升,形成损失。那么,他可以选择一个浮动支付对手签署互换协议,协议本金与债券本金等值,协议利率等于债券利率。这样他可以将自己持有债券的风险敞口转移给浮动支付方,自己则承担参考利率波动的风险。如果其预测正确,则可在交易中获利。在浮动对浮动的利率互换交易中,交易双方基于各自的预测交换不同参考利率波动的风险,判断更准确的一方可以从交易中获利。

IRS在信用债市场的创新性应用探讨

利率互换交易赋予交易者通过交换风险敞口获利的机会,也就为交易者提供了通过发掘风险信息获利的机会。而理想的风险管理工具正是通过提供激励机制,促使风险信息被充分发掘,以保证风险的准确定价。在准确定价风险的前提下,一旦信用事件发生,市场化机制将保证损失在各参与主体之间公平且有效的分配。因此,成熟的IRS在防范债券市场风险方面可以对既有的风险防范体系形成有效补充。

(一)IRS在信用风险管理上的创新性应用

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定义文件》(2009年版)的定义,IRS中浮动金额的参考利率指交易双方约定的在利率确定日用以确定浮动利率水平的利率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币一年定存利率(TD)、Shibor、回购定盘利率。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IRS交易多是以上述三种利率作为浮动参考利率的,尚没有出现将债券到期收益率作为浮动利率指标2的情况,但如果创新性地将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作为浮动金额的参考利率,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信用风险。

对于信用债券而言,其收益率波动既是市场风险的一种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信用风险的信息。因此,将IRS创新性地应用于信用债市场,既可以发掘市场风险信息,又可以同时发掘市场风险背后的信用风险信息。下面的例子是笔者设计的一种应用于信用债的IRS交易结构。

假定交易者A持有某只特定评级的信用债,如果A预期未来一段时间该债券收益率将上升,那么为防止相应的损失,或利用收益率变动获利,A可以寻找对收益率持不同预期的交易者B进行互换交易。此互换交易中A直接将所持债券的利息转移给B,并换取B的浮动支付,其交易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IRS在信用债市场的创新应用

若A、B双方对于债券信用风险溢价的变动趋势存在分歧,则IRS协议可规定B按照该信用等级同期限债券收益率,或者该债券本身的收益率,加减双方协定的利差,向A支付利息。交换中的固定利率可设为债券利率,以全部转移交易者A持有某只债券的利率风险敞口。通过这个交易,A可以按市场化定价将债券收益率波动所造成的风险敞口转移给B。

例如,当IRS交易开始时,某债券的价格等于其面值。IRS协议可规定,在每个支付时点,A按票面利率向B支付债券利息,而B按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向A支付利息。由于开始时债券市价等于面值,所以当IRS交易开始时,债券票面利率与收益率相等。在随后的协议期限内,若债券信用风险提高,收益率相应上升,B需要向A支付高于债券利息的金额,A从交易中获利,也恰好覆盖其所承担的风险;反之,若债券信用风险降低,收益率相应下行,B向A支付低于债券利息的金额,B从交易中获利,但A所获得的支付也与其承担的风险相适应。

本文所提出的创新型IRS交易模式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一种激励,促使他们充分发掘关于某类债券或债券市场整体的信用风险的信息。如果该产品被充分应用于信用债市场,其定价将成为反映信用风险的有效指标。信用债市场的风险是由整个市场上融资主体的信用风险所共同决定的。因此,IRS的这种创新广泛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信用风险的市场化定价和市场化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债券投资者可以通过创新运用IRS来对冲由信用风险引起的收益率波动,但如果债券投资者预期债券违约概率很大,最好还是应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一类的信用衍生品来进行更充分地对冲。利率衍生品终究不可能完全替代信用衍生产品。

(二)IRS与信用违约互换(CDS)交易的差异

在这个IRS交易中,A转出的仍然是市场风险敞口,而非信用风险敞口,但是对于信用债而言,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紧密相关,交易市场风险敞口同样可以起到管理信用风险的作用。表面上看,IRS的这种创新应用与CDS有类似功能,但两者仍然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这可以通过对比IRS与CDS的交易结构得到很好的说明。如果A与B开展的是直接转让信用风险敞口的CDS交易,则交易结构如图4所示。这与本文提出的IRS交易存在三点显著的不同:

图4 CDS交易结构

第一,在CDS交易中,A向B支付的是一笔浮动费用。这笔浮动费用与债券发行者的信用风险溢价是直接相关的。而在IRS交易中,A向B支付的是固定的债券利息。

第二,在CDS交易中,若债券的发行主体不发生信用事件,B对A则无支付义务,只有当信用事件发生时,B才有义务补偿A在信用事件中所受到的损失。而IRS交易中双方始终要进行相互的利息支付。

第三,CDS交易更容易纵。比如交易者B可以人为地压低债券价格,制造债券发行者信用风险溢价上升的假象,使A在CDS交易中多支付费用。在现实的CDS交易中,这种操作手法并不鲜见。而在IRS交易中,如果双方约定以Shibor或同评级债券的收益率作为浮动参考利率,那么B意欲操纵交易就必须影响整体的资金价格,或影响多种债券的价格,这对于单一交易者而言是无法做到的。即使双方约定参考该债券本身的收益率,那么B也只能通过炒高债券价格来减少其在IRS中对A的支付。这虽然会造成A在IRS交易中的损失,但A的现券头寸却会因此获利。A甚至可以卖出所持有债券,并购入相同评级但市价更低的债券,由此产生的资本利得可以弥补其在IRS交易中的损失。

(三)创新应用IRS相对于其他市场化风险管理工具的优势

除了与CDS的显著差异以外,本文所设计的IRS交易相对于其他市场化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也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这增加了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实用价值。

1.相比信用风险缓释工具,IRS的参与主体更加广泛

自2005年人民银行提出发展人民币IRS、2006年试点推出以来,人民币IRS市场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13年底,已有108家交易商通过签署交易主协议,并向交易商协会备案内部操作规程和风险管理制度,成为IRS市场的参与者。相较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风险管理工具,IRS拥有更为广泛的参与者基础,可以为更多市场成员提供风险管理手段。

2.相比国债期货,IRS涉及的标的券种更加广泛

尽管国债期货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功能,但其应用范围仅限于国债交易。而IRS只要求交易双方约定名义本金,却不限定是何种债券的本金。理论上讲,任何债务的利率风险均可使用IRS工具进行管理。另外,IRS的参考利率选择也更为灵活,可以是Shibor、定存利率、回购利率及其他利率。

3.相比其他产品,IRS市场更具深度和广度,市场基础设施更加完备

就市场深度和广度而言,IRS是交易规模最大、最活跃的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2013年共发生2.4万笔人民币IRS交易,名义本金达到2.7万亿元。同时,IRS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IRS市场已于2012年实现了交易确认和冲销业务的电子化,2014年又推出了集中清算业务,这些都为IRS交易活跃度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注:

篇(9)

一、前言

当前,我国信用市场发展很快,但是一些问题也不断暴露。为了提高居民消费信用风险防范,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存在问题进行规范,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我国信用消费的现状

我国消费信用经济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从2005年到2010年,中国的消费信贷余额以平均每年29%的速度增长,截至2013年底,消费性贷款余额为12.9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8.04%,无论其规模还是占比都有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体,信用卡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综合消费贷款等多种贷款品种组成的消费信贷体系。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消费信贷总体规模仍然有限,上海爱建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仅占贷款总量的10%左右,扣除住房贷款的消费贷款仅占贷款总量的1%~2%,相比于美国扣除住房贷款的消费贷款约占25%的比例,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空间巨大。

三、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除了开发商或销售商恶意套现风险,最主要的还是个人信用风险。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不对称的信息和不完全的监督,使人们在市场交易中常常会有把利益内在化,同时把成本和费用外在化与逃避经济责任的行为。在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市场中,银行往往不能准确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借款用途、未来发展、偿还概率等。随着个人信用贷款的逐渐发展,这些潜藏的信用风险必然逐渐暴露出来。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每年因客户的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个亿。

2.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由于不健全的管理体制,滞后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缺乏相应风险防范意识,风险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违规操作,盲目发放贷款,造成的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

3.市场风险

消费贷款大多数采用财产抵押方式,但是由于市场变化,会导致抵押物贬值。汽车,住房等抵押物都有可能面临着价格下跌的风险。个人消费信贷作为零售业务,它有客户分散,单笔贷款数额小,操作环节多,业务量大,交易成本高等典型特点。其风险表现为个人消费信贷中如果出现不良贷款,因我国消费信贷法制体系不健全,商品交易二级市场也不完善,商业银行欲将抵押品变现需经过层层环节重重收费,造成商业银行财力、物力及人力的耗费,使单笔贷款盈利缩减或出现亏损,致使贷款抵押起不了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市场中的行业风险、区域性风险影响极大,由于这部分人行业风险意识薄弱,基本不会对行业风险和区域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由此市场风险就转嫁到了银行。

四、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对策

1.转变消费者消费观念

当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收入预期较乐观时,他们对负债消费的信心和能力才会增强。为此,我国首先要保持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能够覆盖所有城镇居民,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媒体等方式向群众普及信贷政策及相关金融知识,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尝试适度超前消费,逐步提高居民的信用消费水平,用政策来调整市场,用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大环境。

2.建立权威的个人资信评估体系

首先,应设立专门的资信评估机构。该机构可由人民银行进行业务指导,能有权调阅各商业银行资料,出具的资信评级结论各商业银行均可通用,并适用于一切个人消费信贷领域。还要进行实时跟踪,一旦发现不良信用记录,随时调整其个人信用等级;其次,完善个人信用计算机联网查询系统。将可证明、解释和查询的个人信用资料以编码进行存储,当个人要向银行提供自己信用情况时。资信评估机构可通过编码查询资料,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最后,建立个人银行基本存款账户,将目前以现金为主的个人收支改为以个人银行账户转账收支为主。这样,银行对个人货币和非货币资产就可通过转账和税收确认,从而就能够全面掌握个人收入情况和到期偿付能力,使评估更加合理、准确。

3.完善银行自身经营管理制度

银行应完善消费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起一套消费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贷前评估和贷后跟踪监督,及时掌握借款人情况,对有不良记录或不能按时偿还贷款的人,应列入“黑名单”,并加大追讨力度,拒绝再次贷款。还要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银行内部还可建立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的专门机构,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同时,可以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明确责任,更好防范信贷风险。

4.实现个人消费信贷产品多元化和大众化

首先,应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创新消费信贷的品种。如今,个人资金周转贷款、个人债务重组贷款、带有购买期权的租卖契约式消费信贷等在我国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虽然一些消费信贷已在我国开始试行,但像信用卡消费贷款的功能等开发深度远远不够,银行应与商家密切配合,积极发展信用卡信贷。政府相关部门及商业银行还要密切配合,进一步拓展信用卡清算系统,扩大信用卡适用范围,优化信用卡消费环境。商业银行应结合我国消费者特点,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制定出不同贷款品种,并研究、探索出这些品种在我国可行的发放模式和风险控制模式,尽快完善我国消费信贷体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信用产品的丰富,规模将不断扩张。针对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我们更需要引导他们提高风险的辨别,并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使消费信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篇(10)

一、前言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发现了我国应收账款之所以居高不下的原因: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事前事中监管不到位,以及事后维权困难。要解决我国信用风险下的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设立专门的信用监管部门、完善销售回款流程、建立全套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和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利用科学的方法手段来帮助管理。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分析

(一)应收账款概述

应收账款是一种债权性资产,是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额或者占领市场份额赊销商品形成的。对于企业来说,应收账款是一种债权。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的产生往往是悄无声息的,在企业同客户签订赊购合同的同时,它就已经随着信用悄然而至了。

(二)我国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和形成的原因

据相关部门调查,发达国家的应收账款流动性比率为30%,而我国企业竟然高达50%,高出发达国家20%的水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依靠赊销来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是企业缺少诚信故意拖欠账款成为一种风气。二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经验都十分缺乏。三是没有建立销售前信用评估体系。我国大部分企业在销售前没有做详细的信用调查,更有企业销售取决于少部分领导者的主观喜好。四是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因为一次交易的成交和收款时间会产生一段时差,这也是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之一。

三、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竞争加剧,观念未变

随着时代的脚步越来越快,市场上的产品更新也非常快,企业不需再储存大量存货,以防将来变得一文不值。所以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除了降低价格、销售折扣,还采取赊销,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增加。采取这种销售模式看起来企业库存减少了很多,但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却成倍增加,风险也越来越大。

(二)企业缺乏科学的内控

许多企业没有形成一套针对应收账款的内控体系,在企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也是哑巴吃黄连十分被动。当前企业大多数都是看业绩完成情况,以完成任务状况评优劣,应收账款的回收等后续工作根本没人管理,而且应收账款与绩效考核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所以造成企业大部分部门、销售人员只关心销售业绩,对应收账款是否收回等后续工作置之不理。

(三)企业领导风险意识淡薄

大量企业只一味追求账面上的利润,没有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做深入调查和评估,更没有预估应收账款的风险,只是盲目的去抢占市场,增加销售。

(四)事后维权困难

现实中,事后应收账款诉讼是一个漫长而且成本代价很高的过程,在诉讼中获胜后实际执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更何况许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对债务人诉讼的意识,发生应收账款违约问题更多是不知所措。

四、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设立信用管理部门

首先,企业内部要设定一个相互制约的机制,单独设立一个信用管理部门以便和销售部门区分开,把销售目标和账款回收目标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其次,企业可以把信用管理工作平均分配到其他相关部门,让每个部门都承担一些信用管理工作,这样也可以使各部门间相互制约。最后,如果企业已经成立的清欠机构应该合并到信用管理部门中,统一领导更方便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回款流程制度

销售回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流程,现代企业也更加关注流程的设计和部门间的协调。销售回款做的好不仅会降低企业的风险,更能为企业带来足够大的利润空间。而要在信用管理条件下完善销售回款流程,首先要完善客户信息搜集的业务流程;其次就要完善客户信用评级过程;三是要严谨对待订单和内控过程;四是在销售过程中控制好风险;五是要认真对待货款的回收情况;六是要完善索赔处理流程。

(三)建立全套的风险管理制

虽然说企业的财富来源于客户,但是同样要看到风险也是来源于客户。现代企业往往都没有将信用管理系统化,这也就是许多企业的应收账款成为坏账、呆账的原因。要想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就要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四)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

第一,赊销发生监控,一般来说,销售业务流程主要是先由客户下订单,然后企业批准赊销,接着再供货、收回资金。而在这几个看似简单的环节当中,企业都要进行监控;第二,对应收账款分析管理,财务部应综合利用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一定期间的客户赊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交给信用管理部门和销售部门,以便及时确定应收账款的风险和对企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前做出合理安排;第三,双部门开展应收账款跟踪服务;第四,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第五,应用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

五、结束语

以上就是对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下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一些研究。每个企业都必须要积极面对的。只有加强了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利用专业科学的方法,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跟踪监控,才不会因为应收账款的问题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

参考文献:

[1]罗元凤:浅谈突发事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财会学习.2008

[2]海棠.浅析应收账款的管理.2008

[3] 严飞.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 2009

篇(11)

国际化经营中的信用风险是指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活动中,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后,由于一些始料不及的原因而导致受信客户不能按期、按量地归还货款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信用风险成因就应该是导致贸易收益不确定的各种潜在影响因素的总称。这些成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户履约出现问题

从客户的角度分析,国际化经营活动中,国际化经营信用风险主要产生于以下两个方面:

1.国外客户履约能力出现问

由于客户企业经营不善或财务状况恶化造成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此类客户往往处于破产的边缘,负债多、产品积压滞销、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它们往往没有能力还款,履约能力出现问题。

2.国外客户履约意愿出现问题

有的企业起初就没有还款意愿,以种种借口恶意拖欠合作方货款,逃避债务、逃避责任。这种人为欺诈所导致的信用风险行为危害很大。欺诈的目标可能是定金、预付货款、货物和保险金等。这种恶意欺诈行为占中国国际化经营企业应收账款的60%以上。由此可见,对客户资信状况进行调查至关重要。

(二)国际化经营企业自身原因

1.国际化经营企业急功近利的冒进心态

中国企业在扩大销售方面存在贪大而忽视求稳的冒进心态,片面追求贸易量,忽视信用管理,盲目追求销售额的增加,而忽视贸易信用风险。

2.国际化经营企业内部分工不明,缺少独立的信用控制机构

一个信用管理体系应该设有独立于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用控制部门。据商务部调查,中国国际化经营企业中只有11%建立了信用监管体系,其中又有93%是具有外资背景的跨国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则微乎其微。而中国的国际化经营企业又缺乏专门的信用控制部门。虽然个别国际化企业拥有简单的信用控制措施,如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但是这些措施看起来过于简单,也基本上由销售管理部门负责。但销售部门极有可能为了完成销售目标而忽视对卖方的资信调查,缺少对客户全面、真实、详尽的企业资信调查和信用评级,放松销售的信用管理,容易给企业带来风险。

3.国际化经营企业信用管理人才和信用管理知识严重缺乏

对中国的国际化经营企业来讲,掌握信用管理、国际贸易、金融、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也出色的信用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4.国际化经营企业资信调查流于形式

资信调查不彻底,一劳永逸是企业的通病。企业常常忽视对企业资信的动态管理,忽视老客户的信用管理。据统计,80%的企业拖欠是由老客户造成的。杭州某家仪器公司曾和美国一商愉快合作,可今年以来连续发生应收款项无法回收的情况。该公司委托国外商账公司调查后才发现,这家美国商是典型的“皮包公司”。该公司只能注销几十万美元的损失,从此以后中断和美国商的合作关系。

5.国际化经营企业缺乏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

在信用销售方面,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仍然处在凭经验办事的阶段,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企业对信用风险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信用风险管理。

6.国际化经营企业为节约费用而不愿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先进的信用管理工具

很多企业为节省费用而不愿意利用信用保险、保理、信用风险管理咨询和服务等先进的信用管理工具,一旦出现风险损失巨大。

(三)国际化经营企业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1.国际化经营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结算方式也成为颇具竞争力的贸易条件。当前中国一些国际化经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目光短浅,一旦某个行业有利可图便蜂拥而上,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一些企业在价格无回旋余地的情况下,冒险采用D/A、D/P或接受软条款信用证,甚至降低商品质量,导致风险急剧增加。

2.政企不分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鼓励企业经营创利方面不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只以贸易量、创汇额作为评估企业领导的业绩指标,并以此为政府政绩的依据。例如,与长虹案有关的APEX公司的所有人季龙粉就是华人,季龙粉对中国国情比较清楚,他们了解国内企业好大喜功的冒进心理,也熟悉国有企业监管者缺位的现实,结果导致长虹公司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3.信用风险管理整体水平不高

从政府、社会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淡薄,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政府和整个社会对企业缺乏政策保障和有效支持。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普遍感到信用风险管理虽然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产生畏难情绪,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

4.信用管理服务行业发展缓慢

相比而言,中国目前虽然也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和信用产品,但它们不仅市场规模小、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尚未起到信用风险的防范、监督、控制作用。

5.海外追债成本高

根据中国现有法律,只有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才能负责追债,而国内律师资格没有得到国际认

可,因此必须委托外国律师负责追债。这种情况下,内地企业追债成本大幅增加。

6.社会征信系统建设不足,而且未能实现资源共享

社会征信系统建设不足导致信用信息的市场化程度不够,信用信息特别是涉外经济活动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利用非常不规范,企业缺乏企业信息获取和检索的途径。

7.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罚机制

政府在风险管理上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惩罚力度小、标准宽,所涉及的法律寥寥无几,既不能提高国外失信者的成本,对不法客商起到威慑作用,也不能强化国际化经营企业的信用监管意识,无法为风险防范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8.信用管理教育落后,全社会信用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信用风险一直未引起国人足够的重视,信用风险规避方面的教育几近空白,全社会懂国际惯例和相关知识的国际贸易信用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四)国家风险

由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绝大多数在他国展开,所以除却与一般企业相同的信用风险来源之外,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他国国家风险。国家风险可以按照引起风险事件的性质分为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

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2011年3月,我们课题组在已经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的中国企业中随机抽取了174家企业,并通过信函调查的方式,对这174家企业2010年的信用风险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在抽取调查对象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企业的规模、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和企业的所有制(国有还是民营)等因素。因此,我们的调查结果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际化经营企业2007年的数据来自新华信公司调研报告。我们还将2007年的数据与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纵向比较,探讨了国际化经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变化趋势。

本文运用Manarat、Perirat、Agerat、Credrat、Discount

和Guanrat这六个指标来表征国际化经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本文实证分析的思路是:首先对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处理,然后根据统计处理所得的数据(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国际化经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二)统计分析

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Manamt、Agerat和Credrat这三个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0.507、0.619和0.617,它们都大于0.5,说明国际化经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差。按照这个管理现状推断,国际化经营企业应该可以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然而现实中信用风险却比较大,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点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