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社交媒体的未来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3 16:36: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交媒体的未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社交媒体的未来

篇(1)

一、社交媒体广告发展的三大背景

(一)移动终端的智能化

移动终端是指人们在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等。随着电子制造、集成电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中应用最广的手机从最初主要功能为通话、传递信息转变为集通信、娱乐、办公、生活、医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平台,也成为社交媒体发展的重要载体,为社交媒体广告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硬件支持。

(二)用户消费模式的改变

DCCI发现在社交媒体环境中,用户的行为消费模式为SICAS模式。SICAS模型的全解是:品牌———用户互相感知(Sense),产生兴趣———形成互动(InterestInteractive),用户与品牌———商家建立连接———交互沟通(ConnectCommunication),行动———产生购买(Action),体验———分享(Share),五个阶段。在SICAS模式里,企业实时感知用户的需求,然后进行动态互动响应。在产生购买阶段,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广告达到“即看即买”的效果。在体验分享阶段,互联网的开放分享将实现对用户体验分享碎片的自动分发和动态聚合,体验和分享往往是实际消费的源头。在消费模式变迁的情况下,社交媒体广告产生作用的运行机理也在发生变化。

(三)传统广告无法满足社交媒体时代的广告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广告存在的许多问题在社交媒体时代逐渐显现。首先,由于广告收入是传统媒体的主要利润来源,传统广告影响媒体内容价值的情况并不少见。其次,传统广告价格高昂。此外,传统广告的传播效果难以得到准确的监测。正如约翰沃纳梅克所说:“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但我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

二、社交媒体广告发展的三个时期

(一)社交媒体广告的初创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交媒体广告主要依靠于两种主要类型的平台:以猫扑、天涯论坛、豆瓣论坛、百度贴吧等为代表的虚拟社区(BBS)和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软件(IM)。这一时期的广告主要以传统广告形式为主,如旗帜广告、摩天大楼广告和弹窗广告等。这种广告形式相对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对受众施加了压力,广告的内容也主要是生硬的直接性表达。

(二)社交媒体广告的蛰伏期

随着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2.0时代,交互技术的进步促进媒介形态多样化发展,社交媒体广告进入蛰伏期。这一时期,博客逐渐兴起,广告商开始利用博客名人的名人效应,引发网友关注。除此之外,以优酷视频、土豆视频为代表的内容分享类媒体快速发展,广告商开始使用贴片广告、商业类型短片等。这一时期的社交媒体广告,开始尝试用更加软性的方式植入,如优酷立项“11度青春”,尝试将商业广告内容植入到微电影中,在制作内容的同时销售商品,是广告和微电影的一次成功结合。

(三)社交媒体广告的快速发展期

移动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为社交媒体广告的爆发性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凭借自身极强的用户黏性和SNS属性,成为许多企业和个人必争的自媒体平台。微博、微信不仅可以满足广告者在第一时间信息和分享信息的需求,从而促进广告信息的广泛传播,同时还在不断开发API接口等功能实现跨平台发展,使受众能达到即看即买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广告的变现率,电商+社交媒体成为新的潮流。爆发期的社交媒体广告将广告渗透入受众的生活,广告投放更加精确,广告形式更加多样和“无痕”,广告与受众的生活更为贴近。

三、社交媒体时代下广告创新的四大趋势

(一)广告内容:构建产品“魅力人格”,注重“软性广告”的运用

社交媒体时代,广告从以产品为中心过渡为以用户为中心,与此同时,广告不再是产品,而是一种艺术,就像一个人,除了一般的生理结构和劳动能力外,还需要具备独特的个性、思想、修养和气质甚至还包括一个人的独特人生经历,哪怕是个人隐私等。因此,在这种情境下,广告主越来越关注用户体验,广告也开始变得柔和。相比原来的产品宣传语直白地灌输,社交媒体广告开始寻求产品的理念、精神与思想的委婉传达,被赋予“人格魅力”。例如,农夫山泉在2018年推出了一个纯生态记录式的商业广告,全片宛如一部行走的国家地理纪录片,将农夫山泉“大自然的搬运工”的“魅力人格”深入融合进了这条广告中,被称作最美广告片。

(二)广告形式:感知受众的心理需求,加强与受众的双向互动

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认为“连接”是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上构成连接的基本要素以及连接的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广告的形式产生变化,变成了一种双向的互动沟通模式,用户不仅仅是单纯被动地接受广告信息,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媒介与商家和品牌商建立连接,交互沟通。社交媒体时代出现的新型粉丝经济和社群文化将是未来社交媒体广告关注的重要领域。

(三)广告效果:提高社交媒体广告精确传播,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社交媒体广告发展中,广告的精确传播会不断加强,甚至精确到每个目标消费者,向个性化广告方向发展。个性化广告是一种差异化的推送,其目标是将合适的广告分配给个人而非一群人。个性化广告的运作机制是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filtering),它能根据用户自身的数据以及与用户有着相似品位的人的数据来为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或信息,将极大增强目标的精确性。品友互动人群网络公司是第三方的社会化营销机构,在该公司的人群数据库中,人群属性细分标签类目甚至已经达到了3155个。根据这些人群的个性化特征所推出的个性化广告也将是未来社交媒体广告发展的一个方向。

(四)广告目标:关注用户自产内容,广告投放向自媒体倾斜

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产生的内容流量超过了专业网站制作的内容流量,用户产生内容的浏览量占到总量的比例高达50.7%,专业网站制作的内容占49.3%。可以看出,自媒体作为社交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例如2016年爆火的Papi酱,其商业价值使其在2016年3月获得了1200万元的天使投资。随着众多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将会成为广告投放的重要平台。

篇(2)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范围也逐渐向社交媒体扩展,社交媒体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知,未来的企业营销必将会以社交媒体营销作为营销的主要方式。社交媒体由于平台的广泛性、自由性、不受制约性等优势特点,为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工作的开展及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实、最便捷的基础。通过社交媒体,企业能够实现与客户、潜在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可实现即时沟通交流互动,增强彼此的依赖性。此外,社交媒体还在塑造品牌形象,进行产品宣传,进行危机公关等多个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社交媒体的定义与分类

社交媒体的原始技术是web2.0系统,该系统包含了大量的与网络相关的应用。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平台技术实现公司组织机构、政府机构、社区和个人之间的沟通联络,用户可以达到创建、交流、消费等目的。Wikipedia网站上对于社交媒体是这样定义的:社交媒体其实是一个虚拟的社区和网络平台,用户借此来实现创作、交流彼此观点和意见。相较于一般常见的社会大众媒体,社交媒体的显著特点是可以让用户享有自己的创作权及言论自由权,自由进行各种编辑创作工作,并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分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社交媒体可以以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当今国内比较流行的社交媒体的形式十分众多,诸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支付宝、微信、QQ等。国外比较流行的社交媒体的形式主要有Facebook、Twitter、Line、Google+等。

根据奥美中国对社交媒体类别进行的研究,社交媒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专业社交网络(professional SNS);移动聊天(Mobile Chat);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在线交易(Online Trade);微博(Micro-blogging);博客(Blogging)图片分享(Photo Sharing);视频分享(Video Sharing);知识问答(Q&A);百科知识(Wikis);在线音乐(Online Music);签到(Check-in);留言板(Message Board)等。

2.企业社交媒体营销的特点

企业社交媒体营销通常以微博、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为基础,通过社交媒体企业需求或企业产品信息,从而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企业社交媒体营销通主要有以下特点:

2.1自媒体化

企业的客户不再只是局限于受众群体,客户同样可以参与产品的营销。

2.2互动化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互动交流。

2.3全媒体化

企业、客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对产品进行描述、营销。

2.4信任化

社交媒体特有的性质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

2.5关联化

在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下,社交媒体可以实现多种媒体之间的相互关联。

3.企业社交媒体营销的实际应用

3.1展示企业品牌

口碑传播的力量是在营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口碑传播更贴近于日常生活,是人际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形式的广告,而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相比于广告的信息,我们更倾向于相信口碑,尤其是来自亲朋好友的推荐。当我们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上有人晒出自己使用的并且觉得很好的某种产品或服务时,我们大多数人如果自己有需要都会去进行购买或尝试。所以说通过社交媒体可以广泛展示企业品牌、营销企业产品或服务。

3.2 创建忠实用户群

企业可以依靠社交媒体的营销方式槟勘昕突Т罱ㄒ桓龉餐的交流平台,即忠实用户群,使目标客户群能够从中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比如企业相关的行业新闻、企业动态、生活小贴士等信息内容。从而企业可与目标客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消费者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企业相关消息。忠实用户群的创建有助于企业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尊重。

3.3 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社交媒体平台使得企业与客户间的交流更为透明化,客户可以对企业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得企业可以对自身进行及时改正和产品升级优化,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3.4 提高企业销售业绩

企业中一个合格的销售人员不可能离开社交媒体的帮助。每个销售人员都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并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潜在客户,不断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

3.5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广告费用的投入是企业进行产品服务宣传必不可少的,而通过社交媒体软文、广告等信息内容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和回报。因而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点。

结语

社交媒体由于平台的广泛性、自由性、不受制约性等优势特点,为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工作的开展及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实、最便捷的基础。因此,未来的企业营销必将会以社交媒体营销作为营销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淼.社会化媒体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以消费电子行业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彭兰.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的双重挑战[J].新闻界,2011(01)

[3]斯科特 斯特莱登.强关系――社会化媒体营销制胜的关键[M].魏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邹立清.论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下的营销变革[J].科学科技社会,2012(01)

篇(3)

转发,分享。继续刷朋友圈,也许距离并不遥远的朋友,在他的“朋友圈”世界里刷着他的生活,而我们彼此分享彼此的“分享”段子。

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

也有人呼吁人们“社交媒体在摧毁我们的生活。”当然是危言耸听,要知道,很多人依靠社交媒体达到了自己的商业目的。简单的微信朋友圈,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生意场。世界杯期间,有人在朋友圈卖啤酒,战绩斐然,都可以笑得跟德国队一样了。

早在微店商家刷屏的时候,就有公众账号的自媒体们发表文章,引导人们“如何在朋友圈做生意?”这样培训式的话题自然也使得公众账号的粉丝数量暴涨,一个话题可以成就很多人的生意,也成就了他自己的生意。利用暴涨的粉丝群,新的商业通道自然打开了。

而“2000万人看到,2000万人放下手机”的温馨视频更像是在为人们争取“生活”的权利。生意还是生活,这是社会话媒体留给人们的选择题。

社交媒体的生意

日前,亚马逊(Amazon)与Twitter开展合作,允许用户以Twitter消息的形式将喜欢的商品发送到购物篮中:Twitter用户在看到一条带有亚马逊商品链接的Twitter消息后,将可以把该商品直接加入他们在亚马逊网站上的购物车中。这些高科技企业正在想办法把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融为一体。

一份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Twitter月访问人数估计会增长11.6%,增至4820万人。在英国,Twitter用户数预计将增长13.4%,增至1360万人。亚马逊自身在Twitter上拥有将近110万粉丝。

亚马逊与Twitter的合作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而社交化媒体的新增功能也使其变成了生意场上的助推器。在中国,微信朋友圈就在逐渐承担这样的功能。微信朋友圈作为私人社交平台,也正在发生慢慢的改变。

朋友圈电商把社交关系变成了摆摊的电商平台,没有成本,定位营销,不需要积攒皇冠积分,甚至都没有同平台竞争。不需要太多的客户,一对多维护百人左右的规模,就可以达到不错的销售额。但是,目前朋友圈还只是做为营销推广的平台,最终的交易行为还是发生在传统网络购物平台上。

改变的生活方式

社交媒体改变着传统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正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实际上社交媒体并不是一时的狂热,美国网民在社交网络和博客上花费的时间占其整个上网时间的近25%。有五分之四的活跃网民每天访问社交网络。不仅美国,全球10大主要互联网市场上,社交网络和博客活跃用户占整个活跃网民总数的75%。

篇(4)

邮件营销中应用社交媒体有什么作用?

社交媒体是指大批网民利用社交工具,如微博、博客、SNS、个人空间等,自发贡献、提取、创造新闻咨询,然后传播的过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报告,中国的网民已达5.38亿,其中超过4亿用户分布在社交媒体上。这些社交媒体用户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具有消费潜力的年轻邮箱用户群体。

社交媒体按钮对于品牌邮件营销产生作用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带来邮件打开率、点击率的提升;其次,通过用户点击分享等行为,扩大品牌及产品影响力;再次,通过点击社交按钮,直接带来销售转化。

存在哪些风险?

并不是任何邮件进行社交媒体引用都能带来有利影响。

据邮件营销服务商webpower中国区的一项内部调查显示,目前在邮件营销中对于社交媒体进行得浅层次(即在邮件页面设计中加入社交分享按钮的基本运用)运用大概占到约60%-70%,而深层次的运用可能不到5%。这表明目前在国内,社交媒体在邮件营销中的应用广度上还有一定距离,而在应用深度上暂处于初级阶段。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强调了“双向”、“双线”的特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发信人和收信人的“对称”与“对等”。与邮件在“人际独立”、“半对称”的媒体特性相比,两者在未来还将会有更进一步的融合。(参考笔者文章《从媒体特性看邮件与社交媒体整合之势》)而目前国内邮件营销和社交媒体的融合,主要集中在以抽奖送礼等邮件营销活动,吸引用户关注品牌社交媒体;同时利用品牌社交媒体渠道,设置邮件订阅口,吸引用户注册等简单方式的整合。邮件营销与社交媒体的整合之路任重道远。

未成熟的市场和应用环境,加之社会媒体对用户注意力的分散,以及品牌邮件主在社交媒体应用上的经验不足,可能影响销售转化,错失良机。

实际应用中的解决策略

品牌亟待更好的邮件营销和社交媒体整合方案。作为行业从业人士,依据行业经验,特别提醒品牌邮件主在目前环境下的实际运用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原则:

明确目的原则

根据不同营销目的,以确定社交媒体在邮件营销中的运用方式。如对于以扩散产品,提升品牌形象为目的品牌邮件主应在邮件策划、设计、活动中更为凸出社交媒体按钮,以达到刺激用户采取社交分享行为。而对于以销售为目的社交媒体应用,邮件主应该更为重视社交媒体的销售转化。

区别行业产品原则

不同产品及行业的邮件在社交媒体应用上也不同。如对于教育咨询服务类的品牌邮件,通过邮件的社交媒体按钮,用户可以实现与品牌的直接沟通,这要求品牌邮件主做好线上与线下的对接,以获得用户销售转化。而对于快消品类的邮件,则要求利用优惠促销、新产品信息等利益驱动点,吸引用户进行主动社交分享,增加品牌口碑影响及产品曝光率,同时优化社交媒体上的邮件订阅入口,以获取订阅用户,争取新的营销机会。

篇(5)

企业做好社交媒体营销前,最好梳理下自我的认知,弄清楚什么是社交媒体营销,我同样不想用已有的官方定义来阐述,我自己认为要理解“社交媒体营销”要重点抓住社交媒体,理解社交网络是什么?在社交网络上的营销又与其它营销区别在哪里?它的核心是“人”,而且是在虚拟网络中的“人”,在社交网络中的人与现实中的人处在两种不同的环境,它们的行为习惯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自我潜意识的行为更容易在社交网络中流露出来。比如我们会轻易的转发一条微博并骂上几句“傻逼,二货”,但你不会在现实中公众场合随意骂脏话。社交网络降低了人的道德约束感及犯错成本。

社交网络与线下的沙龙一样,都是人的聚集和交互对话,但网络开放又使它比线下沙龙更开放,信息能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而且信息传播成本很低。这里的核心的就是基于“人”的自媒体,信息传播是在人际间交互,而线下的信息往往是在媒体与媒体间传播,如报纸杂志电视、路牌墙体广告等,人在这些传播环节中的介入很弱。所以社交网络是基于人的营销,信息是在人际间传播。现实中一个人不会天天像做广告一样传播信息,除非他是销售,促销员,更多时候我们会用自己的感受和评价这样社会化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态度。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社交网络,我们更容易相信他人的评价和口碑,而不是某一个广告。所以社交网络中企业也要学会用社会化的语言,而不是纯粹广告内容来传播。理解人,社交网络才能,把握社交媒体营销。

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优质的产品+服务

我们讲过社交媒体营销的核心是人,那么这个人首先是消费者,产品服务的购买者。我们希望它们可以关注企业的社交媒体账号或者自己通过社交媒体来传播企业信息,那么前提一定是消费者的认同,对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实用价值和体验上都比较好,它们才会传播正面口碑。所以企业好的产品和服务是做好社交媒体营销的关键第一步,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不能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认可,那么你将离失败不远。没人去宣传一个糟糕的产品服务,即使有,也会是负面的信息。希望在社交媒体营销中获得成功的企业一定要有绝大部分消费者认同的优质产品或服务。没有完美的产品,但有更好的服务,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来弥补一些用户对产品的瑕疵负面印象,那么你的企业能够做到吗?

我近期就遇到了两家企业a和b,a的产品和服务经常受到消费者微博微信的投诉,但是他们人员告诉我他们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一次买卖,并且投诉的一些质量问题是本身存在的,但是他们也没有通过服务区完善弥补,而是躲避推脱,我相信如果不改a在未来不久一定会失败。b就完全不一样,产品本身就不错,而且在售前售中后都有人员耐心的服务,他们承认一些不足,并且愿意接受意见并反馈公司改进,那么我看到仍然有很多人通过微博来表扬感谢他们,这样的企业我相信它就能够在社交媒体上容易获得成功。所以第一是让消费者认同,产品加服务要好。

篇(6)

1. 建立网上社区,使线上为线下服务。星巴克是最早触网的传统餐饮企业之一, 以方便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站来了解星巴克。

2. 门店普及免费网络,吸引线下消费者。星巴克把自己定位为客户除工作场所和家庭外的第三空间,为客户尽可能提供便利以增强客户黏性。

3. 积极运用社交化网络。对于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星巴克大力重视并积极实践,其已经在主流社交网络及社交媒体上建立起非常好的品牌形象,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互联网的一大趋势是社交化,另外一大趋势是移动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际,星巴克也已经做好相关准备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

而在对O2O 至关重要的移动支付领域,星巴克的力度和动作更大。2011 年1 月,星巴克就了移动支付的客户端,在第一年里星巴克移动交易额就超过2600 万美元;到2013 年1 月,共有超过700 万顾客使用星巴克的移动支付APP。

星巴克O2O 经验对国内餐饮同行的启示

篇(7)

建立时尚社交媒体

对任何人来说,想要与微博和脸谱竞争都非常困难。谷歌曾尝试“新谷歌+社交网络”的经营模式。尽管谷歌规模很大,也有充足资金支持,但它仍然在进入社交网络领域的征途中遇到难题。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社交网络领域中已经再无其他机会。

世界每天都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最近成立的美国社交网络――Pinterest,其增长速度已经明显超过脸谱和谷歌同期增长速度。Pinterest是一个允许会员按照个人兴趣爱好上传照片的网站。这是一个已经成长到一定规模的利基网站,一个没有人考虑过的利基市场。因此,社交网络领域或许还有许多这种全球性的利基市场有待发掘。

如果社交网络领域中还有机会,那么肯定不是像微博和脸谱这样大众化的市场。类似Pinterest的利基网站应该还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都不是大规模或非常流行的。

目前,我们可能正在接近社交网络发展的尾声阶段。社交网络市场中成千上万个利基网站覆盖了具有多种兴趣的小群体,其中包括赌博、宠物、女性、艺术、电影等。在细分领域中,利基网站无疑有其巨大的社会关联性。未来大约需要两至三年来发掘这些特殊领域,而在逐步发掘的同时,其中的机会也在消失。但这并不是最主要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类利基网站是否能够发展到足够大规模,赚到足够多的钱,以此来保证盈利。

20年前,当公告板开始流行,为迎合小众群体需求,公告板数量急剧增加。然而却只有小部分存活下来,因为他们无法保持用户数量增长,难以支持正常运营资本。

这次利基社交网络可能也会如此。未来将会出现许多利基社交网络,但仅有少数能够存活,可能很快就将达到该领域最具价值阶段。从投资者角度看,无论未来如何,选择社交网络之后的一个新投资热点可能最明智。

充分利用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的存在能够引发产生一些新的细分市场,社交游戏是其中之一。此外,通过社交网络广告进行市场营销也是一个机遇。通过社交网络推断用户对于人寿保险、汽车保险金融服务和健康服务的购买需求,这将成就许多细分领域。因此,尽管社交网络的未来正在被新的细分市场逐渐填满,但是这些细分市场也催生出许多新模式。在不久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以个人和专业需求为基础而成长起来的大型新兴企业。

对于创业者而言,如果你想要通过脸谱或者微博一类的模式来赚钱,那么你在不久未来可能会面对整个行业高峰的消失。当然,如果赚钱并不是你的主要目的,那么在数以千计的社交网络领域中创建一个利基社交网络可能是一个不错机会。千万不要指望社交网络能够在未来将你变成一个有钱人,因为它可能根本就无法实现盈利。

尽管如此,仅由社交网络的存在而兴起的新模式将成为未来10年中快速发展的新产业。尽管其中有一些难以预测,但是我们可以预测到未来一定会在这个领域中诞生一些成功企业。在这些未来之星中,必然会有一部分专注于金融和健康服务领域,来自于社交网络的信息能够帮助他们锁定目标会员,他们能够为会员提供医药健康服务以及个人金融服务。

利用社交网络信息从事精神疾病治疗已经成为新的利基领域,目前在中国还没有被广泛关注。由于抑郁症病患的增加,即使在美国,这些精神疾病患者的新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未来这一领域必将成为医药公司、医院以及医学服务提供商竞相争逐的领域。

超越社交网络

紧随社交网络其后出现的下一个巨大创新将是什么?当然这些创新能够允许我们更加充分地分享,但是难道现在我们分享的还不够充分吗?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方法就是试图找出这些系统潜在的演变过程。

诚然,人们在过去已经分享了,但是都分享了些什么?目前,主要是让人们分享信息和数据。慢慢地,人们开始倾向于分享感情和感受。推特(Twitter)和微博这类社交网站允许人们即时分享他们的感受。人们不仅想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更想要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感受如何。于是,人们开始分享感受和经历。人类正在朝着可以允许我们实时分享一切的系统迈进。

推特和微博促使我们向未来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不过我们在许多领域中仍有缺陷。首先,这类社交网络没有真正包括视频,现有视频不过是整合了一些网络要素。未来的社交网络将整合视频,网络摄像和照相机将进入人们的生活,所有一切将被以视频形式记录下来,这种模式有些像推特+YouTube。

关于多感觉艺术

即使视频与社交网络结合在一起,也无法涵盖一切。人们的经历不仅是文字和视频,还包括声音、触觉以及味道。

英国作家阿道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提到,未来的电影将是多感官艺术,电影中将融入触觉和味道,或许我们应称之为触觉艺术和嗅觉艺术。目前,我们已经非常接近这种概念。社交网络中融合触觉、嗅觉以及味道的这一天已为时不远。网络不仅能让我们看到别人在做什么,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别人的感受。

如今神经系统科学发展迅速,已经能够看到一个人的大脑如何运转,甚至可以通过使用MRI设备来推断一个人的想法。由于我们可以得到生物反馈,因此可以将其他人的想法附加于我们自己的理解上,这允许我们绘制出一个人的情感状态和想法。

一个能够真正实时分享他人真实感受的社交网络,一个能够传递和分享团体、家族甚至是国家情感和感受的社交网络,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正是目前社交网络应该发展的方向。这样的社交网络该如何运作?如果你的智能手机拥有一个传感器,就能够让你和其他人分享你的生物反馈或者是精神状态信息。

篇(8)

上市首日,新浪微博以16.27美元低开,收盘价格为20.24美元,涨幅为19.06%。对于担心“新浪微博上市后股价可能下跌”的新浪管理层来说,这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场。但与去年上市的去哪儿网、500彩票网、3G门户、58同城等超过100%的涨幅相比,新浪微博上市首日的涨幅很难用漂亮来形容。

同日在纽交所上市的乐居上市首日的表现与新浪微博相仿:发行价定于10美元,以10.8美元开盘,以11.86美元收盘,涨幅约为18.6%。

新浪微博与乐居是今年上市的第三、第四家公司,于4月8日上市的爱康国宾目前股价为13.59美元,已经跌破发行价(14美元),于4月2日上市的达内科技目前股价为6.74美元,跌破发行价(9美元)。在前两家双双破发的情况下,新浪微博首日的表现多少让人松了一口气。

15年前的新浪上市,被形容为赶上了“最后的好时光”。新浪之后,搜狐勉强上市,网易流血上市,8848则上市流产;15年后的微博上市,吸引了全行业的关注:是赶在了最好的时光,还是最后的好时光,对于行业意义重大。

门户模式已经式微,从雅虎创立到如今的互联网媒体,其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门户时代、搜索时代、社交媒体时代。新浪微博以“中国首家社交媒体”为标签赴美上市,需要重新思考未来。

今年3月29日,新浪微博改名为“微博”,去新浪化体现了其在中国微博市场上的“一哥”地位。微博还能照耀新浪多少?不仅是新浪的问题,也是所有媒体人的问题。

微博照耀新浪

曾经人们用“微博再造新浪”形容微博的重要性。意思很明显,新浪这家曾经作为中国互联网标志的网站险些沦为二流公司,是微博让新浪重新回到行业巅峰。

新浪于2009年推出微博测试版,引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微博热”,最多时有十余家互联网企业推出微博产品,包括腾讯、搜狐、网易等。经过四年多的激烈竞争,新浪微博的用户规模、活跃度和营收已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社交媒体与生俱来的开放性让微博成为中国的“公共议事厅”,是公众了解和讨论热点事件的重要渠道。新浪提供的资料显示,马航飞机失联事件中,微博是最早信息的媒体平台,20多天里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达到18.1亿。

另一个例子则是,文章“出轨门”后的道歉微博互动总量超过400万,直逼奥斯卡“最强合影”在Twitter的转发量。微博同时还是聚集专业人士最多的社会化平台,在大事件中发挥了舆论引导和信息放大的作用。

新浪招股书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微博月活跃用户1.438亿,日活跃用户6660万,是中国活跃度最高的社交媒体。微博上有超过8万个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微博账号、70多万个个人认证账号和40多万家企业认证账号。

眼球经济曾经是门户时代、搜索时代的商业逻辑,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社交媒体时代。招股书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微博整体营收达到6750万美元,其中主要为广告,同比增长160.6%,新浪微博2013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590万美元。

新浪在探求超越眼球经济的模式。近期,魅族、极路由等多家企业在微博发起售卖活动,通过与一系列厂商的合作,微博“浏览-兴趣-下单-支付-分享”的营销闭环已经成型,新浪希望企业会把客服、CRM方面的预算投入到微博。

微博照耀新浪。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新浪微博市值约为41亿美元,而新浪市值约为38亿美元,微博市值一举超过了母体公司新浪网。

有分析认为,上市之后,新浪微博将更加独立于母体新浪网。上市当天晚上,新浪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博上市后还是新浪控股的一个子公司,就像新浪网是新浪集团下面的一个子业务,关系不会改变。

曹国伟说,微博发展初期,新浪动用了所有的资源来推广新浪微博,当时新浪门户网站很多员工都借调到新浪微博,以支持新浪微博的发展。

社交再造媒体

新浪微博上市的前一天,曾经的新浪微博大V薛蛮子取保候审。新浪微博大V是门户时代,以及门户之前传统媒体时代不可能想象的现象,正是无数大V与他们的粉丝创造了微博,这是社交媒体时代的标志性产品。

这不仅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微博在美国对标的社交媒体Twitter已经于去年11月上市,股价最高时接近75美元,公司估值最高则超过400亿美元。

社交媒体最早需要追溯到2004年:那是互联网泡沫崩盘后的第二次互联网,第一次以“.com”为标签,第二次以“web2.0”为标签。自那以后,“社交思维”成为互联网思维的一部分。web2.0已经产生了两波上市公司,一波是“社交网站”,包括美国的Facebook,中国的人人网,腾讯自2010年后股价迅速上涨,也与社交推动互联网发展有关;第二波则是“社交媒体”,在中国的标志型公司是新浪微博,在美国则是Twitter。

社交还会照耀哪些角落?目前众说纷纭。包括张瑞敏、雷军、马云等在内的中国企业家在公司管理中充分利用社交思维,比如小米的论坛开发模式;马云在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时,也是打破科层管理逻辑,建立社交型公司;张瑞敏在公司内部打造“自经体”(自主经营体),意在将海尔打造成一个社交型平台。

社交再造媒体带来了很多结果,比如更多人参与媒体内容的生产,内容生产的权力从机构向个人转移;比如资讯成为普及消费品,非某些阶层的消费品,所有人都成为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激情与狂欢造就新的媒体盛筵。

但是,并不是一切都很美好,全民参与,信息消费普及的同时,导致一个“娱乐至死”的媒体消费趋势:任何重大事件在短时间迅速普及,群众的智慧对这一事件进行各种升级、改版、再造,严肃的东西被消解,一切向娱乐方向发展。

薛蛮子现象就是这一社会背景下的产物:社交再造媒体跟所有新事物一样,带来了新的可能,也带来新的问题。

蓝港在线CEO王峰在微博上市当日这样感叹:15年前,新浪成为中国网络第一门户,而今天的微博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弄潮儿,直面后来者微信的竞争。

“从PC门户到移动社交,相隔近乎一代人,岁月流逝,令人感叹。看看谷歌、雅虎、与FaceBook的成长历史,就知道长守基业谈何容易。谁没有老的这一天,但那又怎样。顺势者昌,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孩子吧”。

社交再造媒体,必然会革门户的命。王峰的观点是,新浪微博上市是新浪的终结,幸运的是,是新浪终结了自己,新浪因此获得了新生。

让新浪化身微博,成为自己的孩子,这是曹国伟对新浪的最大贡献。

媒体的新世界

历史已经终结?创业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有这样的侥幸,特别是在以创新驱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搜索媒体取代门户媒体,社交媒体崛起就是例子。

去年底,新浪网开始了一场并购谈判,即对手机媒体“今日头条”的谈判。新浪网开出了2亿美元的价码,但今日头条没有接新浪的茬,将价格提到了4亿美元。新浪网放弃了,觉得太贵。但这一决定让新浪后悔,因为当最近重启谈判时,今日头条将价码提到了5亿美元。

新浪网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收购今日头条?业界一直认为,新浪是一家媒体属性的公司,曹国伟也多次强调新浪的媒体属性。新浪过去是一家吃媒体饭的公司,未来仍然只能吃媒体这碗饭,收购今日头条的目的是收购媒体的未来。

今日头条在两方面存在潜能:一是移动性,与微博或者新浪网不一样,这是一家完全基于手机终端的媒体;二是社交性,今日头条跟评的活跃程度令新浪网吃惊:在今日头条的后台,很多新闻动辄上百条、上千条的跟评。如果说微博是社交媒体,那么今日头条则是“移动+社交媒体”。

这还不是全部原因:每一个用户看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今日头条根据读者的订阅标签,浏览的新闻类别,以及点、评、赞等行为,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针对这些用户推出不同的新闻。今日头条还是一款“个性化媒体”。

社交性、移动性都是手段,却不是目的。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在谈及未来媒体形态时说,无论移动性、社交性都要达到的目的是“让不同的用户看到不同的内容,让每个用户看到的新闻就是最重要的新闻”。他认为,如果社交、移动手段达不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引入其他技术。

对于微博来说,腾讯微信已经是浮云:微信的封闭性决定了其只能是一款社交产品,而不是社交媒体,即使在其平台上生长了自媒体这样妖冶的花朵;另外微信的赢利方向有三,一是游戏,二是020电商,三是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互联网金融,马化腾下了很大一盘棋,互联网金融是中远期目的。

新浪微博的上市也是新浪微博的终结,宝宝树创始人王怀男认为,微博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告别了那些真正影响中国社会的日子,走向平庸与无奈,恢宏的梦想,过眼烟云了,此次IPO是百味杂陈的终结”。

王怀南的观点很明确:社交媒体的时代已经终结,媒体则仍然快速进化,未来在谁的手里还说不定。

篇(9)

企业的营销预算将增长6%,增幅大部分来自于网络营销,传统媒体广告预算将持续下降,品牌和客户管理支出将继续增长。“如果没有消费者和品牌,企业将无法存活。”摩尔曼教授评论说。企业还计划增加市场调研和分析的支出,增幅达7%,这预示了企业将投资于调研,发现新增长点。

营销预算增加的同时,营销职位也会增加。差不多半数的受访企业表示营销部门会在半年内招人,而60%表示会在一年内招人,90%会在两年内招人。企业计划在半年内营销部门增加8%的人手,1年内增加13%,2年内增加24%。懂得互联网营销、创新、消费者关系、品牌管理的经验人士是最抢手的。“最近几年,营销部门招聘趋平。但今年情况好转,有望回到营销圈的好时代。”

最大的营销预算增长发生在B2B产品企业,而B2B服务企业增幅最小。相应的,营销活动外包增长最大的是在B2B服务企业。“对B2B服务公司来说,在当前情况下,网络营销技术尤为重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B2B服务公司更偏向于将营销外包给成熟的公司,而不是组建自己的团队。”

随着营销人信心大增,营销预算增加,招聘增多,营销高管制定了极富野心的目标部分营销职能被剥离回顾近三次的调查,摩尔曼教授指出有一个趋势贯穿其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基于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传递营销信息。”63.1%的企业计划加大投入营销调研和分析,1年前只有48.5%。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衰退、预算紧缩,更加注重结果导向;二是营销人逐步认同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新工具。相比于其他行业的公司,B2C服务公司更偏向于收集、分享和使用消费者和竞争对手洞察,基于此制定战略。

“令人吃惊的是,我们最早的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公司营销人不再控制定价、分销、市场选择和创新,这些往往被视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定价有可能分配给经济部门来完成,而不是在营销部门中;分销由采购部门执行;创新由机构内不同部门协作完成。“问题是,如果不是在营销部门中统一完成这些本应属于营销范畴的工作,整个过程缺失了消费者的声音。”摩尔曼教授说道。

增长型战略预算比例每年没有太大变化,市场渗透战略(现有产品/市场)每年花费50%的营销预算,多元化战略今年有所上扬,从去年的8.4%上升至今年的10.9%。

社交媒体不可或缺

篇(10)

作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最高规格的年会,每年一届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被业界看作是发现行业发展动向的窗口,今年也不例外。2月15日~1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MWC 2010大会昭示出许多热门趋势,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LTE大规模商用的呼之欲出、移动应用平台之争、手机媒体与移动广告迅速崛起、移动宽带与移动云计算成为焦点之外,就是移动和互联网的加速融合所引致的社交手机的大行其道。

在本届大会上,三星、摩托罗拉、LG、索尼爱立信等手机巨头都对社交网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纷纷在最新推出的机型中,集成了SNS客户端。摩托罗拉借助Quench的推出了blur社交平台,用户在该平台上可以同时访问MySpace、Facebook、Twitter、Gmail等社交网站,并在一个界面中进行管理,成为连接所有社交平台的公共平台;LG最新推出的Mini GD880也集成了社交网络连接、社交通信录一级自动更新社交资料等等功能;索尼爱立信15日的三款新机,均带有社交媒体功能。本届大会到处充斥着对社交网站的讨论,两个围绕社交网站与手机应用整合的主题研讨会先后召开,包括Twitter、Opera、Facebook、MySpace、YouTube、Nokia和Orange等产业链各相关企业代表参与研讨。

篇(11)

新媒体是基于一种新的社交方式提出的,在互联网领域,新媒体与粉丝是相伴出现的,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就有了社交的最基本的场景,所以新媒体的新在这个层面上讲就是一种社交场景的媒介。

当然,支撑新媒体发展的技术支撑源自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以,新媒体同时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通过某种技术终端能够向用户提供信息或者其他服务形态,严格地讲,新媒体应该更适合称作数字化新媒体。当然,新媒体的形式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并且相互之间不断的借鉴和学习,最终形成了一种以用户体验和社交为主的新型沟通方式。同时,新媒体带来的巨大的信息流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其他行业形成了变革。预期收是一场变革,倒不如称之为一种最时尚的交流工具,对于每个行业来讲,新媒体是现阶段最有效的交互工具,这对于每个行业意味着是一种社交红利。

三、新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的特征和趋势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逐渐加深,新旧媒体传播形式在最开始的对抗转变成目前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

1、新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的特征

(1)高效性

新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效性。这种高效性是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单独无法爆发出来的能量。在过去,传统媒体对于突发新闻的播报是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失去了作为突发新闻播报的价值,而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这种突发新闻播报会以几乎同时的速度想广大用户进行推送,能够在段时间内聚集大量的受众,新闻编排上,新媒体并不需要很复杂专业的编辑方式,往往通过几张图片就能把新闻时间阐述清楚,省去了传统媒体下各种编排耽误的时间。

(2)多元性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跨媒体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多元化也就成为跨媒体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分析多元性,我们就需要从新闻的呈现形式谈起。在传统媒体时代,对新闻时间描述主要以报纸和广播的形式呈现,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图文和语言,这其中除了时效性带来的缺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不足就是无法提供真实的现场还原,这样并不足以使整个事件对公众产生更加强烈的感知。相反,对于新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其传播方式和传播维度都有了巨大的突破,人们在获取新闻事件的时候,往往都是以动图、视频甚至直播的方式,更加真实的反映客观的新闻事件,这样会使新闻报道更加的真实。

(3)娱乐化

这里指的娱乐化并不是指的是网友热衷的跟帖或者评论,而是站在丰富新闻类别的层面上阐述的。在过去,人们获取新闻事件往往是被动发生的,这是因为报刊杂志的版面有效,无法加入更多的新闻维度,但是在互联网告诉发展的今天,信息的流动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其实仔细观察每个新闻门户网站就不难发现,他们都对新闻进行归类,比如时事类、经济类、体育类、国际类、国内类、本地类、生活类等等,并且在每个分类下的新闻素材是非常众多的,采集的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并且,基本上每位访客都能够在网站上找到自己喜欢的板块。最重要的是,新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编改变了原来字正腔圆的风格,在扭曲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都运用了下的流行用语,一下子拉进了与读者的距离,这种略带娱乐性的风格是传统媒体根本无法想象的。

(4)互动性

互动性,可能是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最具社交属性的一个特征。无论在历史的哪个时期,大众对于表达诉求的愿望都是非常强烈的。随着媒介资源的越来越丰富,不少媒体,甚至新媒体对于用户社交这块早已非常看重,并且作为运营优先处理的工作之一。而在新闻传播领域对于社交的开放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媒体的发展,伴随着受众的关注度,也就使得新闻媒体在对于网络舆论的监控下有了更多的挑战。在某些新媒体平台,用户表达观点是极其活跃的,这使得用户评论成为新闻媒体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一些新观点新看法时常被提出,这也是在以往无法想象的,这也就是更加增加了新闻的价值点和真实性,同时也保障了网友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

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趋势

前文提到,新媒体的发展源自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撑,所以要通过当前预测未来新媒体环境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其实质就是探讨互联网技术是怎样通过新媒体改变未来新闻传播的方式的。

1、新闻传播全球化程度更深

新媒体其实也就是社交媒体,在国外,社交媒體的发展规模和程度都远远超过中国,并且他们并没有在的明显限制,所以在内容丰富性上看,中外社交媒体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当然,这并不影响新闻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单就目前新闻传播的广度而言,早就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只是在传播的规模上看,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中外企业也正在推动这一进程而努力,中外互联网企业不断通过合作,推出更加方便的体验,实现越来越多新闻的共享,从而在不断融合做产生新的媒体形式,推动新闻传播全球化的发展。

2、互联网技术推动新闻传播进一步发展

新旧媒体形式的合作与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两种技术的融合和发展,现在的新闻传播已经不能按以往的经验进行,当然,传统业态下的报纸技术并未走向消亡,它会在未来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献给读者,比如时下非常流行的虚拟显示技术,就如同开始新媒体刚好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争先去研究他的发展形式,虚拟现实就是也是如此,如果说从传统的纸媒到现在的新媒体,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那么未来在虚拟显示技术推动下,新闻信息的流动就更加智能化,新闻事件的代入感也就会大大增强。

3、理性互动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