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毕业设计重点难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3 16:36: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毕业设计重点难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毕业设计重点难点

篇(1)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综合地考查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创新能力培养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提高学生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过程要遵循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其工作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教育活动。其特点如下:

1)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可以说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而培养高素质人才应该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因才施教来提高其创新能力。

2)创新能力培养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弘扬学生个性,让学生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超越性。这就要求学生们必须在积累前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活动,超越前人的思想和成果。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有意识地对其因材施教,培养这种超越思想,使他们能主动地去追求创新,追求超越。

2 毕业设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1)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过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致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相对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科研与设计问题。在此过程中,将其所学为其所用,而其所学不能完全地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其为解决问题而去自学,并突破传统框框,创造性的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这本身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2)合理安排毕业设计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要经历选题、调研、提出方案、实验验证、总结、答辩等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学生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去自主思维、自主工作,建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的创新意识,这是其他教学环节不能实现和不可替代的。

3)毕业设计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试验或实验的机会。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归根到底要以实践为基础,又靠实践来检验。学生的一些新的想法和方案可以在毕业设计中进行验证,有些设想通过验证得到纠正、完善,甚至升华,获得成功。从而使学生提高兴趣,增强创新的自信心。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业设计对于培养本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的设计灵感和创新理念得到充分的展现。但在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时,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

3.1 很多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探索新问题的动力和能力。

3.2 有些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综合运用能力差,根本谈不上创新能力。

3.3 创新实践与社会要求脱节,不知道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本专业、本行业、本领域的前沿是什么,找不到创新点。

3.4 毕业设计的通过要求较低。毕业设计阶段也是学生联系工作准备就业的阶段,加之毕业设计一般都能全部通过,学生的学习压力远小于就业压力,即使学生找到了工作,没有了就业压力,也不会专注于毕业设计,这就出现了一个尴尬局面:毕业设计只能走走过场。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都不能得到基本的保证,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动力了。

3.5 创新激励不够。《毕业设计(论文)奖实施办法(试行)》对指导教师、学生的创新行为进行鼓励,但对创新考核的力度还不够。如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标准”中,对创新的这个项目评分比重不明确。指导教师和学生都不愿意承担创新的风险,只要求毕业设计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就可以了。

4 毕业设计中如何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4.1 事前准备:掌握毕业设计的基础知识,是搞好毕业设计,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毕业设计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献检索、创造学的基本原理和毕业设计的基本常识等。开设“创造学基础”和“科技发明”讲座,并结合一些有特色的,有创新性的设计实例,让学生了解创造学和发明学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启发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能够结合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举一反三,有意愿、有能力进行创新。

4.2 事中努力:

4.2.1 科学合理地选择题目。技术先进、立意新颖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核心。毕业设计的题目要有创新性,要来源于生产、科研、教学、实验等实践之中,难度要适合本科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题要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可以一人一题或多人一个大题而各有分工;典型的好题,不同届的学生可以重复选取,但要求上要有所提高;一般性的题目禁止多人一题。

选题由教师确定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相结合。为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要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题目,使其有选择余地。提倡学生和教师共同拟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师审查后共同选取。

4.2.2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设计活动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毕业设计中的主体是学生,绝大部分工作由学生自己去做,因此对问题的思考比较深入和广泛,对指导教师的引导也比较容易理解,这样在工作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研究和解决问题,综合运用自己的理论、专业和实践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从而提高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要把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重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根据不同题目和不同进度,按照创造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启发、和引导。

教师还要安排定期总结,结合学生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自己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进行启发式讨论。

篇(2)

20XX年下学期,本人承担了三个班(会计1506班、会计1507班、会计1508班),共234课时的会计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及会计1508班4课时的大学生职业素养课的教学工作,共完成了238课时,远远超出了教学任务。课程量虽大,但本人特别重视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人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本人承担的主要课程是会计基础,现对会计基础课程的准备工作总结如下:

1、了解学生

教师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的配合,没有对学生的了解与接触,教学工作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人在了解学生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借助担任会计1508班班主任的优势,军训期间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本班学生的高考成绩、学习经历、对会计专业的理解、自我评价和规划等信息,据以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借助参与批改20XX级新生入学考试会计专业能力试卷的优势,研究所教班级的新生入学考试的答题情况和成绩,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利用第一节课了解学生,在第一节课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倾向和对会计课程和会计工作的理解。四是通过每次课上、课下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据此安排和调整教学方法。例如,经过了解发现学生的高考成绩、入学考试成绩大多不好,并且大部分同学未接触过会计,因此在讲课时注意放缓节奏,深入浅出;针对内向的学生,会有意的多给内向的学生表现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针对不听课的学生,课下会与该生交流,询问不听课的原因,并告知学习的重要性。

2、钻研教材

教材反映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本人在9月中旬领到教材后便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全面研读了一遍教材内容,掌握本课程的框架和结构,划分教学的重点难点,构思教学过程。9月底开始上课后,每次上课前再一次钻研本次课程的内容,并在网上搜索与本次课程相关的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

3、撰写教案和任务书

9月3日做完了前四周的教案和任务书,国庆放假期间做完了本门课程的全部教案和任务书,并在上课后根据课程的实际实施情况进行了相应修改。

(二)课堂讲授

本人在课堂讲授中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尽力避免自说自话的讲授方式。重点从七方面入手:一是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保持课堂的活跃性和稳定性;二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三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将会计基础知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四是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五是在课堂上适当穿插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六是课堂上讲练结合,让学生能够自查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七是使用直观教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八,一方面培养好尖子生,一方面辅导后进生,发现有进步的同学,及时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反思

一是在课上及课下询问学生意见并据此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二是通过回忆上次课的教学内容、场景、学生反应进行教学反思;三是要求学习委员定期收集本班学生对于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意见并及时反馈;四是通过撰写博客总结和反思教学工作;五是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对话,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吸取其他老师的经验,并及时调整后续教学工作。

二、学生管理工作

本人从20XX年9月1日开始担任会计1508班的班主任,一个学期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学生管理工作:

(一)新生军训

军训前做好军训安排并选出军训负责人,军训过程中进行现场视察和指导,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指导、组织疏散演练,做好后勤工作,杜绝安全隐患。

(二)自考宣传工作

一是召开自考宣传班会,制作自考宣传PPT,从多个角度介绍自考的优点,鼓励大家报名,并收集有报名意向的学生姓名;二是晚自习后进入寝室宣传,以谈心的方式与大家交流,以身边朋友、同事的例子宣传自考的好处,并逐一解答学生对自考的疑惑;三是对班干部进行重点宣传,要求班干部在自考报名上起到带头作用。经过不懈努力,全班有11名学生报名自考。

(三)班级建设

一是通过公开竞选和学生投票的方式选举班干部;二是制定班干部职责和考核办法;三是安排班干部制定班规,组织同学们一起完善班规。

(四)安全教育工作

定期举行安全教育班会,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一学期以来,没有安全事故发生。

(五)助学金评选工作

首先,召开奖助学金评定班会,带领学生认真学习《经济管理20XX年国家奖助学金评定方案》,说明助学金评定条件、班级名额、提交申请书截止时间,国家奖助学金所需上交的材料(贫困证明,建设银行账号),并要求每个寝室推荐一个代表加入助学金评定小组,班干部则由班长和团支书做代表加入助学金评定小组。

其次,召开助学金评定小组会议,公布班级参选助学金的名单(25人),对所交申请书的同学家庭情况进行摸底和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参选的25个同学里面选出15个生活比较贫困的同学,再从15个同学里面依次选出4个一等助学金、4个二等助学金、3个三等助学金,另外剩下4个同学作为备选项,进行进一步考察。

最后,通过与参选学生及其室友谈话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考察,确定受助学生名单。

三、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本人在20XX年9月底至11月底共指导了42名大三学生的毕业设计。安排了4次毕业设计集中指导课程,由于人数众多,每次集中指导都需要近5个小时。除了集中指导,对每名同学又分别进行了6~8次的单独指导,单独指导多为邮件指导的形式,毕业设计指导邮件收发合计共479封。经过两个多月废寝忘食的努力工作,42个学生中有40个通过了毕业答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篇(3)

一、案例选择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强调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考核。按照这一模式,不仅对学生实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的指导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案例选择是整个模式的基础,所选案例的实践与理论价值将直接决定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相比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中案例选择注重专业性、典型性、现实性、熟悉性,以达到紧扣专业课程教学具体内容,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下的案例选择考虑综合性、疑难性、不确定性三个因素,这样才有助于对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

其一,综合性。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法学专业学生四年法学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整体考核。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认为,法律人才需具备三个要件:一是法律的学问;二是法律的道德;三是社会的常识。所选择的案例涉及的知识应该有一定的跨越度,可以学科之间有跨越,也可以部门法之间跨越。通过这种知识领域的跨越,即考核学生对法学思维、知识掌握应用的能力,又考核了学生将各类知识整合运用的综合素质能力。其二,疑难性。过分简单的案例让学生觉得容易,无法激起学生毕业设计的兴趣,也容易导致整个设计模式“走过场”;但是太难,又容易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整个模式停滞不前。所以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案例选择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度”,合适的案例应该是能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后,运用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同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去触类旁通地整合运用其他的相关知识。其三,不确定性。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要强调一律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正如一位美国法官所说“我们能够做出最终判决并非因为我们判决正确,相反,我们之所以判决正确,是因为我们有终审权”。案例的不确定性能为学生多重视角、多角度分析案例埋下伏笔,便于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进行考核。

二、文书设计

法律文书被称作“看得见的正义”,以其为载体所体现的司法直接体现法律的权威。法律文书写作形式上的格式化包含着远远超过形式主义的法律内容,它是法律专业知识的积累、复制与繁殖,是文书制作者按照逻辑规则整合和实际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是文书制作者在司法实践中的品格和创造性思维,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建立法律语言的话语权威实现国家法治。在当代,法律文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精密的司法技术,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故对这一技术能力的掌握,将直接体现法学专业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法学专业学生文书设计能力考核时,笔者以为应该强调文书设计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其一,完整性。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文书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对整个案例所涉及的诉讼文书进行设计,因此对学生设计文书进行考核的第一个要素就应该是其所设计文书是否完整。而一个案例所设计的文书是否完整,又直接取决于案例的性质与案情需要。指导教师在指导时应该把握好,也为指导教师对法律实务能力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规范性。文书设计的规范性一方面体现在格式规范性,不同种类的法律文书有不同的格式要求,此点较易把握;另一方面体现在文书语言规范性,此点更难把握,对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像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天翔曾指出的那样:“现在有些司法文书,包括最高法院的一些司法文书,水平不高。有的语句不通,甚至有错别字;对事实的叙述逻辑性不强,层次不明;对使用法律的理由表达不充分,有的不准,有的甚至出现严重差错。”具体而言,文书用词规范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核:表意准确、质朴庄重、言简意赅、逻辑严谨。

三、模拟审判

通过模拟法庭进行模拟审判一直是高校法学专业提高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法学实践性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节。模拟法庭被定性为高校培养“法律人”的“职业训练场”,从“法学院到法院的桥梁”。但是相比模拟法庭,除了在角色分配、开庭程序等相同外,毕业设计模式下模拟审判有两点重要的不同:其一,案例的二次选择性。毕业设计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实习的单位进行案例选择、文书设计,但对模拟审判案例的选择时,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提供的案例进行二次选择,依据指导的人数在本组指导学生提供的案例中选出一两个更典型、更能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能力考核的案例进行角色分配和审判。其二,审判的“实战性”。相比传统模拟法庭教学,更多是围绕教学需要(尤其是诉讼法教学),重视附着在“法庭审理”的“程序性”上面的“表演性”,设计模式下的模拟审判,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庭审程序,还更强调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应用、应变能力的考核,故应该重视过程的“实战性”或“对抗性”,而毕业设计案例选择环节要求案例的不确定性也为“实战”预留了空间。

四、案例分析

模拟审判的结束并非意味整个毕业设计的结束,还要求学生根据选择或参与的案例选择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考核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研究法律知识,提升法律实践技能,具备现代法律人素质。而根据选取的角度不同,案例分析可以包括评述型、分析型。

其一,评述型。这种类型要求学生从案例选择到模拟审判的整个过程自行评述总结,如案例的选择是否具有综合性、不确定性、疑难性,文书的写作是否规范、案例审判时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得当等。肯定成果,指出不足,启发以后更深入的学习,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法律实践技能。其二,分析型。学生在围绕案例进行毕业设计时对其中的某一个问题感兴趣,然后把问题挖掘出来,结合专业深度讨论,提出观点。这一类型不仅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还强调观点创新,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分析型一方面适应了对法学专业学生能力“多元化”的需要,部分学生经过四年法学知识学习后具备一定理论创新能力,甚至考了研究生,即将跨入“研究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型案例分析为这部分学生毕业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进行改革,追求“一元化”“一刀切”带来的弊端。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出现多层次性、多类型性、专业差异性,因此,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形式,也应“因校制宜”“因业制宜”。法学专业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提出和构建,为高校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建议性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1―0137―03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大学生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1]。然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1)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养成以创新为己任的思想观念,勇于冲破传统和专家权威的条条框框;(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大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打好创新能力的基础;(3)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掌握自学的必要方法[2]。

一 构建多元化选题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始环节,选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难度是否适宜等需要严格把关。科学选题不仅使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和运用综合知识的才能以及潜在的创造力,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性。我们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以符合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选题先进性、能够因材施教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为原则,构建了一个多元化毕业设计选题平台。

本系统将选题分为四大类:应用性研究与设计、理论性研究、创新创业设计及其它等,主要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本着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及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双向选择。选题平台的整体功能描述如下:

(1) 应用性研究与设计模块:主要由实践性极强的选题项目构成,如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实践项目、就业取向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通常大学生在大三后期参与到这些项目中,而这些项目往往来源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实际需求,既有科研与工程训练背景,又有较强的实践价值,能达到既有专项训练又有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2) 理论性研究:主要由博导及其他教师在研课题中的子项目构成。一般来说,博导都有既定的专业研究方向和项目,并且理论性都较强。选题时,根据课题的工作量,确定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共同完成,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作为在研项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这种题目对学生和指导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课题的下一步该如何走,教师和学生都在探索中。但是,这种题目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创新创业设计:主要通过学科竞赛、创业大赛、创新团队、孵化中心等团队活动来实施创新创业类的毕业设计任务。科技竞赛和创新团队活动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和建设,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3]。如: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江西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江西财经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4) 其他:主要由指导老师根据专业发展前沿或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仿真选题;或是学生能够根据个性化发展和社会调查结果自主选题。教师出题既要考虑学生所学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要兼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还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有一定挑战性的,也有相对容易的选题。学生自主选题时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鼓励基础好的学生自拟题目,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选题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向学生传递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探索和辨析能力。我们强调要敢于创新,敢于选那些看上去很高深的项目。而一旦项目确定,我们要鼓励学生对很前沿的选题,敢于在没有路的地方自己踩出一条路;对比较新的选题,能试图在已有路的基础上,找出一条新路;而对那些很普通的选题,依然要追求做出亮点,做出特色,做得跟别人不一样。这种创新意识,如果学生掌握了将是终生受益的[4]。

二 构建多元化实践基地,营造创造性思维氛围

在高校,学生毕业设计的常规实践基地就是学校提供的各种实验室。然而,在实验室里往往造就了“闭门造车”式的毕业设计或通过各种渠道抄袭或拼凑的毕业设计。为解决这个问题,校方应该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建设是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应将实践基地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抓,通过理顺体制、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使实践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

(1)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应该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示范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要针对不同功能实验室和创新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探索不同的开放与共享形式,对有效利用和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时间,强化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元化毕业设计选题系统中理论性研究项目、创新团队项目、教师仿真选题、学生自主选题均适合在校内实践基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应是毕业设计的主战场,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建立足够数量的实践基地,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一方面要吸引和聘请相关企业或单位作为实践基地,以校企合作的形式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走出去自主寻找实践基地。大学生可以依托社会实践单位、毕业实习单位以及就业单位等作为实践基地,在这类实践基地完成的毕业设计更具社会价值,更能充分激发学生创新热情,饱满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我们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企业实践基地,例如:南昌先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思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同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南昌)基地、北京浦奥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步步高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文修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道恒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江西华财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

多元化毕业设计选题系统中应用性研究与设计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均适合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三 采用多元化指导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工作有其独特的规律和要求,它是一项综合性、规范性、创造性的系统工程。教师的指导工作从选题阶段,经过调研阶段、开题阶段、设计阶段、论文撰写阶段直到最后答辩阶段。当然,教师首先要从毕业设计的“主体”地位转向“主导”地位,学生必须是毕业设计的主体。而学生主动实践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要让学生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到实践的各个阶段中。整个指导工作因人而异、因不同阶段而异、因项目而异,积极采取多元化指导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

1 对应用性研究与设计项目的指导

这类项目涉及国民生产中的各个领域,对有些问题,理论创新性不一定强。但由于是具体的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有特定的应用背景,因而往往要求制定特定的解决方案,从而具有应用上或技术上的创新性。鼓励那些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者正在就业单位上班的同学结合实践单位的生产实际来选题。这类项目还可以由实践单位派出一名创新能力较强的老师与校方指导老师共同协作完成指导任务。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弄清问题的背景、需求和现状。在学生调查研究弄清楚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由学生提出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只提出参考性意见或建议,使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得到真正的锻炼。这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真正完成具有创新性的毕业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 对理论性研究项目的指导

这类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理论创新性比较强,选题主要来源于一些博士或专家长期的研究领域。他们可以将其理论研究项目分割成子任务下放给本科生去做。应该鼓励那些有一定科研基础的同学选此类题目。

这类研究往往由一个研究小组人员构成,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确定研究方向或题目:可以是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或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也可以分析前人已做的工作和方法,研究可能的突破口或创新点。然后做大量的国、内外该方向的跟踪调查,阅读有关文献,跟踪国内外进展情况,再确定设计方案和实验方法,最后反复进行实验和测试。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熟悉科研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态度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

这类项目应站在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对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多种可能性的探索与尝试,勇于挑战和尝试,使设计成果立足于对当代的指导作用与应用价值。学校已经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营造了较好的教育环境,如:大学生孵化中心、各个学科的创新团队、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另外,鼓励并挑选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大学生科技竞赛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例如:我院自2001年以来开始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年来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据实际数据统计,2001-2008年我院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获得全国一等奖12项,二等奖5项;而江西赛区一等奖21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6项。这些经过训练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眼光敏锐、态度积极、能够冷静思考的综合素质,鼓励他们来参与这类项目是再合适不过的。

通常创新创业活动可以从大二、大三的学生中展开,可以是为某一次竞赛、某一项创新活动或创新团队的组建而经过多向选择成立的学生团队。这里的多向选择包括:学生之间的组合、指导老师之间的组合、学生和老师的组合。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将其毕业设计选题定于这些创新创业项目。指导老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消化新知识,更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创新创业的研究方向定位于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应用型项目。对于这类项目指导老师应抓住设计指导重点,教授工程设计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总之,对创新创业项目的科学指导能够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将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融入到毕业设计中,开发出颇具创造性的毕业设计项目。

4 对其他项目的指导

这类项目大多由教师根据自身科研水平和实践经验出题,要求教师能结合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来出题;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详实的调查研究,根据社会人才的需求自拟毕业设计选题,然后指定有经验的老师来指导。前者的优点是指导老师熟悉相关领域,能很好的掌握工作量和难度;后者要求自拟题目的学生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能够结合学生个人优势和兴趣来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对于第一种选题,由于学生完全是在指导教师的思维框架下进行工作,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受到抑制,很多同学很难提出创新点。因此,在指导方式上应采取两种措施:首先,指导教师和学生采用双向选择的办法互相选定;然后,指导老师狠抓调研,如果对问题做了大量的调研,弄清了国内外对这一问题解决方法的优缺点,自然而然就有自己的思路和自己的解决方案。

对于第二种选题,由于是学生本身擅长的领域,指导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和调研,对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重点难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判断。这个过程应该是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指导老师主要帮助学生把握工作量和创新点,定期对学生指导并检查其进度,在学生遇到难题时通过毕业设计管理平台或电话、E-Mail、QQ等对学生进行提示性指导。这种指导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施以不同的指导。最重要的是: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科研能力来指导学生设计,并构建毕业设计具体方案和目标。教师应以创造性思维和自身科研素质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学生作为毕业设计工作的主体,应在已有条件基础上,综合应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创造性地安排毕业设计具体环节。大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研究题目的确定、方法的制定、独立设计、对问题的质疑与分析、自拟实验方法并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实验,从而培养大学生能够创造性提出新思想、新观念。

四 结束语

在高度知识化、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该注重科学技术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灵活地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因此,毕业设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参考文献

[1] 肖亮,韦志辉,吴慧中.本科毕业设计创新团队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93-94.

[2] 张杨,文俊浩.探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J].计算机教育,2006(7):73-75

篇(5)

关键词:

电力系统分析;培养目标;工程教育认证

一、前言

工程教育认证作为高等教育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协会)组织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教育界学术专家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以该行业工程技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资格为要求,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认可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1]。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综合改革是以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来引领的,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电力电子等技术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有效地推进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实现。《电力系统分析》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块的主要专业课,占据整个模块课总学分的1/3。该课程作为《电路基础》、《电磁场》和《电机学》等先导课程的延续以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调度》和《高电压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有着兼具理论性和工程性的特点。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为:要求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熟悉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和调节方法;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电力系统各种故障及其分析方法;了解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为培养高素质的电力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驱动下,本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入手,讨论《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教学改革。

二、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

《电力系统分析》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两部分。重点讲述电力系统的三大常规计算,即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和稳定性计算,这也是本门课程的重点难点所在。其中,稳态分析部分的电网等值电路、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是潮流计算的基础,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调整与控制是潮流计算的应用。暂态分析部分的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是基础,其电磁暂态过程主要针对故障分析时的短路计算,机电暂态过程主要针对稳定性计算[2]。在教学过程中,三大计算自然要重点讲述,但是其中的计算机算法部分可以适当压缩学时,因为相应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部分会有针对三大计算的具体上机操作。而相应的基础知识部分则需要仔细讲解,尤其是部分同学《电路基础》和《电机学》掌握的比较薄弱,基础知识部分如果进度过快,会导致后边的三大计算根本无法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分析》除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有一定的工程性。根据已就业同学的信息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引入个别工程实例以及目前的电力系统新技术专题,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工程联系起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该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教学方式仍以多媒体和板书结合的教师讲解为主。然而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计算,需要习题(作业、课堂讨论和课堂测验)来支撑。由于作业是在课下完成的,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同学互相抄袭的现象,导致不能通过作业来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讨论和测验的方式,一来可以方便教师准确地观察学生的真实水平,二来通过学生到讲台上讲解习题,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便于学生自己找出彼此间的差距,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除了上述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的形式,将课程相关的电子资源分享给学生,并通过网络论坛的形式,开展课程内容的相关讨论。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电力系统分析》中有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章节,需要采用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授课。比如,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这一节,涉及的内容较多,既有电机方程,又有短路电流计算,看起来十分复杂,尤其对一部分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看到这些复杂的公式会直接望而却步。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侧重具体的公式推导,而应该先从基本思路着手,和之前学过的较为基础的电路知识进行类比讲解。比如:把“短路前”和“短路后”看成电路中动态电路的“换路前”和“换路后”;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三要素”法相类比,即分别求出起始值、稳态值和直流、交流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带入“三要素”法的表达式中,得出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先从整体思路上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然后,再针对每一部分进行具体的数学计算,就不会产生思路不清的困扰。

三、实践教学的探索

如前所述,该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工程性,需要相应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这样才能使本专业的毕业生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一)基于PSASP的课程实验[3]

课程实验设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加深对电力系统的理解,学生利用仿真平成电力系统参数的录入、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等实验,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加强对电力系统分析知识的掌握能力。上述目标通过让学生使用PSASP(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软件,在本专业的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完成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仿真、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仿真、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和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等实验。学生通过上机实验,能够基本掌握电力系统的分析方法,甚至个别同学还在使用PSASP的同时,使用MATLAB软件实现相关的潮流和短路计算[4],并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是用单独的一周时间来完成的,具体分配了3个设计题目,由学生自由分组和选题。主要是希望学生通过开展课程设计锻炼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查阅资料、工程问题的数学计算和分析、报告的撰写及团队合作)。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取来源于相关的科研项目,以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为核心的相关工程性问题。主要考察对手算潮流和短路计算基本方法以及计算机潮流和短路计算的掌握情况。具体分组为2人一组,组员过多,会导致个别组员实际承担的工作过少;一人独立完成,时间不够充裕。因此,2人一组可以较好地分配工作和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课程设计的验收工作以现场答辩的方式来完成,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40%。指导老师会针对每组提交的设计报告,提出2~3个问题,同时要求现场演示计算机仿真过程,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1~2个问题,如果超出3个问题回答不正确,则视为课程设计不通过。答辩过程中,选择同一题目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和评价,该环节占答辩成绩的20%。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设计题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找出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同他人之间的差距。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除了《电力系统分析》,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都已经选修完毕,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电力系统相关知识的能力。设计题目来源于科研项目中的小项目,以锻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能力。毕业设计比之课程设计,题目要复杂得多,是对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整体验收。《电力系统分析》所学相关知识作为毕业设计题目的核心内容,是对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另一种验收形式。相比考试而言,能更加有效地检验毕业生是否具备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罗列的基本能力。

(三)实习环节

课程相关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只能在变电站和发电厂进行参观,而不能进行具体地操作。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带队的教师能够在参观前和参观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进行讲解,以提高实习的效果。通过学生对实习的反馈情况来看,大家对实习单位的兴趣比较大,在具体参观过程中,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接线和运行方式的认识得到了加深,使原来仅停留在原理图和结构图上的电力系统形象化。同时,学生对毕业后所能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更能激发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探索,使学生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而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则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环节来确保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以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工程性问题,更好地达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从而自下而上地支撑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作者:柳晶晶 单位: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15-19.

篇(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模式运行现状分析:“法学院”内毕业论文存废之争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一直受到媒体与学界关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而《光明日报》在2012年5月7日、8日和18日分别刊载《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可不可行》、《本科毕业论文存亡不应一刀切》、《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三篇文章,则直接让这一场“存废之争”白热化。相比其他人文社科专业,法学教育天然具有学术研究性和职业技能性双重性特点,则直接导致各大高校法学院将这场“存废之争”延伸到实践。

支持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不是应不应该取消,而是应该如何加强,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同样不例外”。①但大部分认为毕业论文制度应该坚持,但应该改良,是“对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训练,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与运用、逻辑思维、动手、写作能力”。②大部分高校法学院实践中也持这种态度。取消者认为,“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下高校法学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视科研创新为生命的毕业论文与法律实践性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相悖。悖论下毕业论文已是“人神共怒”,“与其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③2008年底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宣布取消毕业论文,以案例分析取代毕业论文。折衷者认为,应该对待毕业论文应改变原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改革传统毕业论文模式,适应法学教育对科研创新能力和职业应用能力的双重要求。代表性模式是武汉东湖学院法学院实施的“双轨制”。

正如有学者言,孤立地争论毕业论文的“存”抑或“废”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毕业论文只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环,任何脱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争论都是空谈。换句话说,如果毕业论文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则应该坚持加强;反之,则应该改革甚至取消。高校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分化。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法学教育定位为培养法律实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比研究性法律人才,应更重视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至于传统毕业论文模式是否可以适应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需要,笔者以为将模式放到独立学院培养目标下重新评析至关重要。

2 模式创新的必要: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评析

2.1 与培养目标不合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本科办学的新生力量,更多是依母体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托建而成。然相比母体的法学院系“研究型”或“高端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却存在本质的差异,更多应定位为“普通应用型”或“高端辅助类”法律人才,具体包括基层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律师助理、司法执行人员以及在公司企业等其他机构从事法律业务的人员等。显然应用型培养目标下,各独立学院法学院专业应该强调的是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即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照搬母体院校模式强调学术创新能力。故视学术创新为生命的传统毕业论文模式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合。也正如有学者言: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说到底是对大学培养不同人才的要求,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大学定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④

2.2 与重实践理念不合

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范畴,学术论文“不是写出来的,是做科研做出来的,不进行科学研究写出的文章不是学术论文”。⑤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不能一蹴而就,“不是毕业论文写作一门课程能解决的,不是指导老师一个人能解决的”,⑥而是需要大量的“前伸性”工作,即把撰写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科研能力培养拓展并延伸到整个法学教育培养过程,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应重视对学生科研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能力培养理念,是与传统“研究型”大学“重理论”教学理念相一致的。而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独立学院教学理念由传统“轻实践”转变为“重实践”已成趋势与必然。当下独立学院法学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都重在围绕“实践性”展开,突出法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总之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显然不是毕业论文所强调的科研创新能力。

2.3 与学生智力不合

独立学院生源特点是独立学院“独”特性之一,与普通高校招收的“一本”、“二本”学生相比,他们在基础知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传统毕业论文模式的目标定位上显然还是按照“一本”、“二本”的生源特点进行要求与设定,以此来指导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势必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能感到力不从心。正如有学者言,“几乎所有高校都要求毕业论文具有创新性。其实“创新”别说对大学生,对我们大学生的老师一生也未必能完成几个。我们可以鼓励创新,但不能把社会对高等教育中拔尖人才的期冀当成大学本科生的基本目标。”⑦笔者以为,忽略生源特点地强调毕业论文创新,强调“教育公平”是不切实际的,毕竟不可能让所有大学生都写出有创新、有学术价值的毕业论文。

综上所述,传统毕业论文模式难以适合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构建一套更强调应用型和实践性的毕业论文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3 模式创新的途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构建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将学生毕业设计与法学专业学生在司法机关、律所的毕业实习结合起来,围绕实习过程中接触的经典案例,采用案例选择、文书设计、模拟审判、案例分析“四步走”模式。相比传统毕业论模式,实践性是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灵魂。一方面,强调整个设计以具体案例为中心,要求学生从原告、被告、法官等多种角色的视野去阅读案例,并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发现的问题,目的性强,有效地避免脱离实际的倾向,真正起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调把设计与毕业实习结合,突破往常“闭门造车”,要求学生在法院(或检察院、律所)实习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毕业实习质量,也加强了“法律人”素质的培养。

3.1 案例选择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强调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考核。按照这一模式,不仅对学生实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的指导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案例选择是整个模式的基础,所选案例的实践与理论价值将直接决定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相比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中案例选择注重专业性、典型性、现实性,以达到紧扣专业课程教学具体内容,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下的案例选择考虑综合性、疑难性、不确定性三个因素,这样才有助于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

其一,综合性。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法学专业学生四年法学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整体考核。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认为,法律人才需具备三个要件:一是法律的学问;二是法律的道德;三是社会的常识。所选择的案例涉及的知识应该有一定的跨越度,可以学科之间有跨越,也可以部门法之间跨越。其二,疑难性。过分简单的案例让学生觉得容易,无法激起学生毕业设计的兴趣,也容易导致整个设计模式“走过场”;但是太难,又容易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整个模式停滞不前。所以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度”,合适的案例应该是能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后,运用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其三,不确定性。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要强调一律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正如一位美国法官所说“我们能够做出最终判决并非因为我们判决正确,相反,我们之所以判决正确,是因为我们有终审权”。案例的不确定性能为学生多重视角、多角度分析案例埋下伏笔,便于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进行考核。

3.2 文书设计

法律文书被称作“看得见的正义”,以其为载体所体现的司法直接体现法律的权威。在当代,法律文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精密的司法技术,日益凸显其重要性。⑧故对这一技术能力的掌握,将直接体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独立学院对法学专业学生文书设计能力考核时,笔者以为应该强调文书设计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其一,完整性。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文书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对整个案例所涉及的诉讼文书进行设计,因此对学生设计文书进行考核的第一个要素就应该是其所设计文书是否完整。而一个案例所设计的文书是否完整,又直接取决于案例的性质与案情需要。指导老师在指导时应该把握好,也为指导老师对法律实务能力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规范性。文书设计的规范性,一方面体现在格式规范性,不同种类的法律文书有不同的格式要求,此点较易把握;另一方面体现在文书语言规范性,此点更难把握,对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文书用词规范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核:表意准确、质朴庄重、严谨意赅、逻辑严谨。⑨

3.3 模拟审判

通过模拟法庭进行模拟审判一直高校法学专业提高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法学实践性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节。模拟法庭被定性为高校培养“法律人”的“职业训练场”,从“法学院到法院的桥料”。但是相比模拟法庭,除了在角色分配、开庭程序等相同外,毕业设计模式下模拟审判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点上:其一,案例的二次选择性。毕业设计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实习的单位进行案例选择、文书设计,但对模拟审判案例进行选择时,要求指导老师在学生提供的案例进行二次选择,依据指导的人数在本组指导学生提供案例中选出一两个更典型、更能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能力考核的案例进行角色分配和审判。其二,审判的“实战性”。相比传统模拟法庭教学,更多是围绕教学需要(尤其是诉讼法教学),重视附着在“法庭审理”的“程序性”上面的“表演性”,设计模式下的模拟审判,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庭审程序,还更强调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应用、应变能力的考核,故应该重视过程的“实战性”或“对抗性”,而毕业设计案例选择环节要求案例的不确定性,也为“实战”预留了空间。

3.4 案例分析

模拟审判的结束并非意味整个毕业设计的结束,还要求学生根据选择或参与的案例选择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考核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研究法律知识,提升法律实践技能,具备现代法律人素质。而根据选取的角度不同,案例分析可以包括评述型、分析型。

其一,评述型。这种类型要求学生从案例选择到模拟审判的整个过程自行评述总结,如案例的选择是否具有综合性、不确定性、疑难性,文书的写作是否规范、案例审判时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得当等等。肯定成果,指出不足,启发以后更深入地学习,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法律实践技能。其二,分析型。学生在围绕案例进行毕业设计时对其中的某一个问题感兴趣,然后把问题挖掘出来,结合专业深度讨论,提出观点。这一类型不仅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还强调观点创新,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分析型一方面适应了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能力“多元化”的需要,部分学生经过四年法学知识学习后具备一定理论创新能力,甚至考上了研究生,即将跨入“研究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型案例分析为这部分学生毕业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进行改革,追求“一元化”、“一刀切”带来的弊端。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出现多层次性、多类型性、专业差异性,因此,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形式,也应“因校制宜”、“因业制宜”。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其毕业论文模式考核指标的“应用型”。法学专业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提出和构建,为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建议性的尝试。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2011年高等学校“高校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JG-11-86-11)

注释

① 巩建闽.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N].光明日报,2012-05-15:002.

②③江胜清.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4):93-96.

④ 郭立场.本科毕业论文存亡不应一刀切[N].光明日报,2012-05-08:002.

⑤ 杨晓旗.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关于当下本科毕业论文现状的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6-7.

⑥ 汪涛.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以襄樊学院法学专业为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118-121.

篇(7)

2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我们坚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1],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接受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培养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课程设置除学校规定的政治理论、外语等公共课程外,专业课程分为四条主线:1)医学仪器与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还包括: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处理等;2)微机原理及其应用,还包括:单片机(ARM、MCU、DSP)技术、算法语言、网络技术、计算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等;3)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与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4)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包括:生物医学测量、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医学成像技术、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等,以医学仪器与信息为主轴,兼顾力学、材料等其他主干领域,满足涉及面广的生物医学工程综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让学生在接受多方面全方位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在感兴趣的领域继续深造。

3开展教学改革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复合通用型的应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方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1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改变过去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学为主,教为导”的方法,课堂多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2]。这样可以活跃气氛,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发现的能力。

3.2采用多媒体和板书教学结合使用

多媒体的使用可使过去枯燥的纯粹手写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但单纯的多媒体教学可能会造成学生产生偷懒情绪,一晃而过的幻灯片并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结合黑板书写,加深记忆并鼓励学生适当笔记。

3.3加强教材建设,整合课程及网络资源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以书本基础理论为主线,辅以参考资料和自编讲义,并开发了一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目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了生物医学测量、医学成像技术等部分专业课程的辅助教学。我们充分利用和整合网络资源,在教学平台上开设了包括课程讲义、答疑讨论、在线测试、试题试卷库、参考资料下载等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通过此平台开展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新学习、学会质疑、学会探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大大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4重点突出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节

我们将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如工程生理学实验)、综合性实验(如医学测量与传感器实验、医学仪器与信息处理实验等)和创新性开放实验,分阶段、分层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综合性实验将几门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实验由教师拟定实验目标,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和动手创造,改变过去学生盲目被动的按照规定步骤进行实验,缺乏思考,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情况,真正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实践能力,并安排时间让学生分组讲述本组实验或设计的思路和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而且学会总结经验,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真正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5注重产学研的结合

篇(8)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5-0078-02

1 前言

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提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关键时刻,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院校由1998年的不足30所到目前的130余所,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要增强自己参与市场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充分结合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注重研究专业的科学定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培养体现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2 专业的科学定位

定位是一个专业把握自身发展目标与方向的根本;是对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中所处地位的选择,是自身对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培养空间的选择和确定。科学定位首先应做到以下四个必须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必须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历史积淀及优势;必须以差异发展的思维分析人才需求的空间,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机遇,错位发展;必须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优”的办学方略,体现优势、持续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及人才使用范畴,人们习惯将人才分成研究型、研究应用型、应用型。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应用型,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特点,强调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职能,以地方、区域经济为主,发扬优势和特色,为中小城镇的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部门服务。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培养面向地方的中小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部门的应用型人才。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3.1 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的关键,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城市规划专业应有一定的专任教师获得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或获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资格。

应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学校设计院(所)便利条件,让有关教师参与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更新知识,提高教师城市规划设计实践能力;选派教师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实践,提高教师城市规划管理实践能力。

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改善他们工作生活条件,如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申报高一级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并把教师的实际工作阅历和效果作为聘任、加薪和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来考虑,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定期实践制度。

3.2 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如下几种类型第一,课程内的实践操作训练,如美术、计算机、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课程都安排有实践性教学内容。以课堂练习、上机、实验等形式进行。第二,独立的实习环节,如城市认识实习、美术实习、测量实习、城市规划管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第三,课程设计,如建筑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模型制作等。第四,毕业设计。

以上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由单科到综合,由假题假作到真题真作,由手绘图到计算机新技术应用,由城市规划设计到城市规划管理,形成一条从一年级到毕业的实践教学主线。再加上学生的社团活动,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则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完成了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城市规划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45%。

3.3 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上打破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探索“做中学”、“模拟式教学”、“大课堂教学”、“专业大讲坛”等方法。①模拟评审会是课程设计、城市规划设计评析课程的一种创新。学生将自己图纸挂在黑板上,设计者介绍自己的方案构思,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学生就必须有自己的见解,能表达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②“专业大讲坛”是“城市问题”课的一种创新,针对最前沿的城市规划问题,由3-5位校内外知名人士坐在主席台,与学生共同讨论、探讨问题。③“大课堂教学”是将学生带到规划设计现场,由规划局、规划院领导、专家与教师共同研究现场实际问题。④集体讲评。对于学生普遍成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上届学生、本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分阶段有步骤进行集体讲评。⑤展出、奖励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鼓励优秀学生,同时,为同学相互学习和参考。

3.4 实习基地建设

①建立实习基地。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主要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学习,校外实习基地除了设计院(所)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实习外,还应有50%的基地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以便确保学生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实习。②明确实习两方导师。学校为一方,城市规划管理、设计部门为一方,成立城市规划联合办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导师由勇于探索、热心改革和丰富实际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责任心的工程师担任,两方的导师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

3.5 实践教学的管理

科学的教学管理是达到实践教学效果的保证,实践教学的管理包括①制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要求、内容、重点难点、成绩评定等内容。②制定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可以要求符合基本原理原则,学习设计程序和方法。毕业设计则要求既符合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工程实际,追求综合效益。同时,毕业设计要求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⑨强化过程教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积累的过程,而不只是强调结果。执行阶段打分,给严重滞后者亮黄牌,促其跟上进度。鼓励学生之间探讨问题,但不许代作和相互考贝图纸。④加强实习管理。制定各类实习的实习指导、实习任务书,对学生进行跟踪检查,撰写实习报告。⑤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专业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工作,对实践教学做出适时、必要的调整。

4 加强与行业的联系

4.1 跟踪和适应学科发展趋势

面对新的形势,城市规划不仅通过技术手段分析与解决城市问题,更应通过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机制来解决城市问题。从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这是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地方院校应用性本科(大多为新办本科)人才培养更应主动跟踪和适应这一学科发展趋势。

4.2 加强与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结合

篇(9)

1 前言

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提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关键时刻,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院校由1998年的不足30所到目前的130余所,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要增强自己参与市场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充分结合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注重研究专业的科学定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培养体现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2 专业的科学定位

定位是一个专业把握自身发展目标与方向的根本;是对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中所处地位的选择,是自身对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培养空间的选择和确定。科学定位首先应做到以下四个必须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必须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历史积淀及优势;必须以差异发展的思维分析人才需求的空间,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机遇,错位发展;必须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优”的办学方略,体现优势、持续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及人才使用范畴,人们习惯将人才分成研究型、研究应用型、应用型。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应用型,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特点,强调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职能,以地方、区域经济为主,发扬优势和特色,为中小城镇的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部门服务。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培养面向地方的中小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部门的应用型人才。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3.1 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的关键,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城市规划专业应有一定的专任教师获得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或获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资格。

应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学校设计院(所)便利条件,让有关教师参与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更新知识,提高教师城市规划设计实践能力;选派教师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实践,提高教师城市规划管理实践能力。

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改善他们工作生活条件,如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申报高一级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并把教师的实际工作阅历和效果作为聘任、加薪和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来考虑,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定期实践制度。

3.2 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如下几种类型第一,课程内的实践操作训练,如美术、计算机、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课程都安排有实践性教学内容。以课堂练习、上机、实验等形式进行。第二,独立的实习环节,如城市认识实习、美术实习、测量实习、城市规划管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第三,课程设计,如建筑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模型制作等。第四,毕业设计。

以上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由单科到综合,由假题假作到真题真作,由手绘图到计算机新技术应用,由城市规划设计到城市规划管理,形成一条从一年级到毕业的实践教学主线。再加上学生的社团活动,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则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完成了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城市规划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45%。

3.3 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上打破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探索“做中学”、“模拟式教学”、“大课堂教学”、“专业大讲坛”等方法。①模拟评审会是课程设计、城市规划设计评析课程的一种创新。学生将自己图纸挂在黑板上,设计者介绍自己的方案构思,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学生就必须有自己的见解,能表达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②“专业大讲坛”是“城市问题”课的一种创新,针对最前沿的城市规划问题,由3-5位校内外知名人士坐在主席台,与学生共同讨论、探讨问题。③“大课堂教学”是将学生带到规划设计现场,由规划局、规划院领导、专家与教师共同研究现场实际问题。④集体讲评。对于学生普遍成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上届学生、本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分阶段有步骤进行集体讲评。⑤展出、奖励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鼓励优秀学生,同时,为同学相互学习和参考。

3.4 实习基地建设

①建立实习基地。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主要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学习,校外实习基地除了设计院(所)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实习外,还应有50%的基地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以便确保学生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实习。②明确实习两方导师。学校为一方,城市规划管理、设计部门为一方,成立城市规划联合办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导师由勇于探索、热心改革和丰富实际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责任心的工程师担任,两方的导师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

3.5 实践教学的管理

科学的教学管理是达到实践教学效果的保证,实践教学的管理包括①制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要求、内容、重点难点、成绩评定等内容。②制定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可以要求符合基本原理原则,学习设计程序和方法。毕业设计则要求既符合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工程实际,追求综合效益。同时,毕业设计要求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⑨强化过程教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积累的过程,而不只是强调结果。执行阶段打分,给严重滞后者亮黄牌,促其跟上进度。鼓励学生之间探讨问题,但不许代作和相互考贝图纸。④加强实习管理。制定各类实习的实习指导、实习任务书,对学生进行跟踪检查,撰写实习报告。⑤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专业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工作,对实践教学做出适时、必要的调整。

4 加强与行业的联系

4.1 跟踪和适应学科发展趋势

面对新的形势,城市规划不仅通过技术手段分析与解决城市问题,更应通过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机制来解决城市问题。从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这是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地方院校应用性本科(大多为新办本科)人才培养更应主动跟踪和适应这一学科发展趋势。

4.2 加强与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结合

篇(10)

1.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但个别校外教学站点的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思想比较松散,责任心不强,素质有待提高。他们为了降低办学成本,没有严格按照政策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造成一些教学站点的教学质量下降,还有一些校外教学站点的教学管理人员流动频繁,对一线学生的情况掌握的不到位,加上个别管理人员管理方式落后,在使用新技术方面能力有限,影响教学环节的开展和相关工作的落实。

2.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执行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多数校外教学站点的教学计划是按照普通教育的教学计划执行的,相关人员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比如说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该按照成人的特点,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解决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具体困难。专业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没有结合成人学生学习的特点,只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大纲稍作修改就照搬过来,导致教学大纲执行不力。此外,一些校外教学站点教学计划和大纲监控机制的缺失也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校外教学站点距主体学校较远,选派教师存在困难,因此校外教学站点在当地就近聘请了离退休老师或者年轻的在职老师。年轻教师尽管知识丰富,擅长讲解一些理论知识,但是综合能力有限,不了解成人学生特性,不能有效结合实际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而由高校派往校外教学站点教学的老师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很多问题,常常是学生和老师都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遗憾的分别。

4.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有待提升完整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环节应该包括自学、面授、辅导答疑、作业、实验、实习、考试(考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及答辩等环节,但是一些校外教学站点为了降低教学成本,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擅自删除了一些必需的教学环节,例如不开设实验实习课程、缩减面授课时,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因此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体系势在必行。

5.学生自学环节有待加强函授教学主要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自学为主,并组织系统的集中面授,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与自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来看,个别校外教学站点对学生自学管理比较松散,有的教师考虑到学生面临工学矛盾问题,也不再严格要求,没有安排自学环节;有的教师虽然安排了自学环节,但是学生的自学效率不高,同样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没有自学只进行面授,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了解,学生听课效率不高,面授效果难以达到。

二、加强校外教学站点教学环节组织管理的策略

1.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拥有一支素质高技术硬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可以定期为教学管理人员开展培训班,丰富管理人员的知识,鼓励他们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使用网络技术开展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此外,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从学生角度出发,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切实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管理服务。

2.更新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教师应该加强教学计划研究工作,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考虑打破原来的普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计划,结合成人学习特征和专业特色,设计具有特色的教学计划。例如,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为导向,及时更新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可以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和课时比重,使课程设置和解决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效结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校外教学站点务必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安排课程和讲授内容,面授中要求教师有计划地将重点难点知识介绍给学生,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

3.提高面授教师素质首先,聘请高素质的面授教师,做好教师聘任工作。面授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那些热爱函授教育、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在聘请教师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选派教师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并检查教师的授课是否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鼓励校外教学站点从当地的重点大学选聘一些知识丰富又了解成人学生学习特征的教授、副教授承担教学讲授任务,或聘请生产技术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专门负责实际问题的讲解。其次,加强对面授教师的管理。要求教师熟悉讲授内容,并对教学进度作出合理安排,力求做到讲课的生动和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函授学员掌握课程的体系结构,启发和引导函授学员深入学习和理解教材的内容。面授课除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外,应注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员看书、思考;注意传授自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授课并为学生答疑辅导,提高教学质量。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讲授方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用实际案例,鼓励学生讨论分析,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篇(11)

【基金项目】基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Studying of th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ourses system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mutual recogni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WANG Xi-feng1 , CHU Hong-xia1,SONG Qi-chao1,GE Hong-jun,LI Huan-xin2

(1.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50050 Harbin

2.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fice of General Affairs ,150000 Harbin)

【Abstract】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mutual recogni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our university and setup engineering educ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our college went into studying th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urses system. It facilit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training plan", but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but summarizes the aspect of the disharmony betwee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tandard. 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revision to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In addition, on the basis of talent training target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it optimizes the curriculum system by establishing the matrix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urse system.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urse syst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bout the electrical and its automati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t think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would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industry, but also the contact and the cooperation in enterprise and itself. Thus these measures will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Keywords】Engineering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mutual recognition; Cultivation mod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43-03

自2007年以来,关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进行,我校也积极探索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而言,如何针对我校目前实际情况,将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应用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中,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电气工程人才是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按照2011级培养计划进行的,该计划已经执行4年,是从2010级的学生开始的,该计划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总学分大幅度减少,必修课程减少,选修课程增加,考试课程减少,考查课程增加,课内实验和集中实验比例增加,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在学习通识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后,学生可以选择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方向和电力电子技术及其装置两个专业方向进行学习。理论授课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课采用软件仿真和实际操作结合的方式,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考试课主要是期末考试(60%)和平时成绩(40%)的综合,其中平时成绩包括知识应用能力(50%)、课堂笔记(20%)、人个修养(30%);考查课考核包括知识掌握(30%)、应用能力(40%)、学习态度(20%)、道德修养(10%)。

经过一个周期(4年)的运行,实践证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了,团队协助精神提高了,相对来说,创新意识较弱。2010级学生的就业率达到到94.84%,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来看,学生前期上手比较快,比较踏实,动手能力强,团队精神好,但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通过上面的分析,现在的教育模式还有许多不符合专业认证的地方:

(1)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任选课内容过于陈旧,学生学习无的放矢;

(2)实践课较分散,学生的综合能力得难以加强;

(3)各学期课程安排不是很合理,尤其是大一课程较少,大二课程较多,学生难以调整和适应,影响学风建设;

(4)专业方向课程不明确,学生就业选择比较盲目 [1,2]。

二.专业认证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定

针对我校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积极引进新型的工程教育模式和专业认证思路,结合我校特点,形成自身的特色,制定切实可行且可支撑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培养的导航。专业应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而且既要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也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取得的成就。

1.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确立依据

(1)遵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我国在制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遵循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浓缩了我国高等教育百余年的历史积淀、特别是近 30年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

(2)把握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特征

每所高等院校既身处当今世界,又隶属自己祖国。 因此,当定位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在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遵循本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主要依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传统、专业优势、学科特色等一系列内外 现实条件[3]。

(3)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

我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规格上,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电气专业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研究方法

(1)以就业为导向,调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

(2)以学生为载体,回访就业学生对培养计划的意见;

(3)以行业为背景,调研行业专家对学生培养的建议。

3.专业认证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在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面向装备制造业和工程技术企业,能够从事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装置及控制领域的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经过5年的社会和职业领域实践,能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配制造、系统运行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测试、安装、施工、管理及服务等技术工作;

(2)有较强的工程技术素养和企业文化底蕴,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3)具有一定的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产品的技术开发能力;

(4)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5)有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能承担社会责任。

毕业要求:通过大学3-6年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人文科学素养,能应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解决电气工程领域问题;

(2)具有电路分析、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等学科基础知识;

(3)具有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专业基础知识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

(4)具有应用现代电气仪器、技能及工具进行分析、设计、绘图、计算等工程实践及应用能力;

(5)具有设计、完成各类电气工程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实习项目及对实习结果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

(6)在解决电气工程及工业自动化领域问题中具有相互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心里素质;

(7)具有创新精神、继续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8)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沟通能力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等基础知识;

(10)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科学技术的前沿知识,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三.专业认证下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1.构建重点

理论环节,在教学目的和要求方面, 清楚明了本门课程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方法、资料模型教具、要达到的学习效果等。另外,聘请企业教师进行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讲授,同时对毕业设计也实行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重点是培养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项目,实践项目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单门课程的项目,如电力电子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 第二类为包含一组相关核心课程及能力要求的项目, 如电机工程实训实习;第三类为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 如工业自动化实训、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等。三类项目涵括基本实验、综合应用、技能培训、科技创新等所要求的内容。最后进行毕业设计实际工程项目, 利用所学专业知识, 对一个项目完整地展开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 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实践经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总结新知识、传播知识、与人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4]。

2.课程体系

(1)专业知识结构及相关技能课程关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以工程能力为核心,以项目为牵引构建核心课程群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各种教学方式和环节,综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图1 专业知识结构及相关技能课程关系

(2)优化课程安排。按照学院关于构建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整体框架的要求,统筹考虑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内容,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确定了18余门专业主干课程和10余门专业核心课程,学分按照通识教育75.5学分,专业教育105.5学分,综合教育10学分比例分配。课程整合如下:

① 借鉴卓越师教育理念对专业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开设了专业导论课,16学时,安排在大一上学期进行,并配专业认识实习。

②将《数字电子技术》与《EDA技术》两门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门课程《数字电子与EDA技术》,同时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和《EDA技术实验》融合为《数字电子与EDA技术实验》。

③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有机地整合为《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④将《电工电子工艺实习》和《PROTEL实习》有机地融合为《电工电子工艺实习》。

⑤专业基础课中增加了电力系统课程,并配以相应工企供配电实习。

⑥在专业任选课中,适当增加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课程,并建立模块化的方向性选修课,如建筑电气设计、机器人等课程。

⑦将PLC控制工程实践、电气控制与电器装配工程实践、工业自动化项目设计整合为工业自动化实训。

⑧成立了理论课课程组。电机学与电力拖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3.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

(1)注重学生智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力和创造力,教师进行了“推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

(2)在教学手段上注重现代科技设备,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系统,更富有吸引力、直观必和科学性,而且使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协调活动,智力得到充分开发,还可以使多和睦科学社会主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选择最优的教法进行教、学生选择最优的学法进行学、师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3)聘用企业工程师做讲座和从事教学工作,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工程师的聘请有利于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4)鼓励学生到企业做毕业设计和实习,促进学生就业,以期更早适应社会发展[5,6]。

四.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矩阵实现

专业必须通过评价证明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尤其是提供支撑的材料。各类课程中所设置的课程能够支撑目标中的各项要求,课程的内容及其考核方式可有效地支撑各项毕业要求的达成。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和各类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矩阵见表1和表2。

表1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

表1和表2所示的关系矩阵涉及到学科教学体系转换、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资源的调配,是一项需要不断尝试、磨合、调整、完善的工程。在此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课程教材和教学模式;创建合理教学梯队;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机制;加大实验室建设和投人力度等多方面举措,才能真正使课程体系实现转变,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五.结论

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仅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的,而是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塑造人才培养规格、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主要教育教学“载体”。所以说,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和专业认证所确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依靠课程体系优化得以实现,培养目标变化与课程体系改革是连锁反映,两者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江帆. 机械专业CDIO培养模式探索[J] 装备制造技术,2010(6):192-194.

[2]区嘉洁.机械工程CDIO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9):152-156.

[3]郭明顺.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J]化中科技大学,2008(29):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