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施工单位精细化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档案管理是对档案的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管等提供利用服务活动的总称,是国家档案在事业单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目前,工作是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但在实际上,受多种因素影响,事业单位在开展单位档案管理时存在管理不到位、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影响了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一应用在各项工作中,并有效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但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来看,信息化水平较低时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有限。
在档案管理中,一大批新的技术被应用,包括edoc文档管理系统、teamdoc文档管理软件等,这些系统具有强大的文档管理能力,但事业单位在系统应用过程中,只是开发应用了这些系统的基础部分,包括档案储存信息登记、档案查找等,系统中很多新的功能没有得到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2)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水平不高。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均接受过系统的档案管理培训,但是对于档案管理系统,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不能熟练的对系统进行操作;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影响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不具备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所制定的档案管理体系存在盲目照搬的现象,导致所制定的档案管理体系不能满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要求,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人员不能按照规定展开工作,对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例如,由于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当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按照相关规定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档、保存,在档案整理过程中,档案没有按照按照摆放,导致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异常混乱。
二、事业单位开展档案管理的策略分析
1.制定科学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
对事业单位而言,制定科学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因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优先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各项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上文分析的内容,本文认为在制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应该充分分析本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本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管理体系,确保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2)在制定管理体系过程中,为了保证管理体系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需要充分听取档案管理人员的建议,通过分析档案管理人员的建议,并结合本单位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制定管理体系。
(3)要确保档案管理制度能有效的约束各个员工的工作,并且能对领导干部的行为产生影响,必要时要鼓励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率先遵守管理规定,进而带动其他人员遵守规定。
2.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这在提高其工作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可以为事业单位未来档案管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工作中,需要积极开展人员再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要采取自学与培训两种形式,一方面,鼓励全体档案管理人员在闲暇之余能学习与档案管理系统有关的知识,了解本单位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操作方法,进而对整个系统运行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采取轮岗制度、外出外培训制度,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外出学习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3.优化管理手段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档杆管理工作也需要积极引进新的技术与方法,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能力。例如,可以根据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要求,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使档案目录编制从人工操作转变为计算机操作,大幅提高了检索效率。首先需要建立基于本单位的数据库,并将纸质文档中的内容储存到数据库中,并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在文档检索过程中,相关人员只需要在计算机中输入关键词,就能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提高了档案的整体搜索能力。
结束语:
主要研究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并对事业单位如何有优化档案管理策略进行分析。总体而言,事业单位在优化档案管理行为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单位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单位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全面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087-02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断地深化改革,全面推行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意识,树立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全面落实责任。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确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同时,对其改革的目标、任务及方向有着明确指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作为公众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在不断改革深化的同时十分受国家的重视,政府对其投入的资金使用情况及公众对其的服务质量都会被更加关注。
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内容
1.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概念。管理精细化是以避免浪费、创造最大化的价值为目的,以促使管理达到高质量、高效率为前提来经营和组织单位管理工作的一种管理经营模式。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就必须从核算并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做起,以达到全面有效地控制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整个经济活动,从而使得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通过高效率、低消耗的方式开展经营管理工作,为单位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2.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内容。相较于单位原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财务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相对概念被提出来,其主要内容包括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实施全员收支目标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及经济活动全过程质量管理。只有从源头抓起,严格监督经济活动全过程并进行考核,才能使管理过程做到服务与价值双实现。
二、推行财务管理精细化存在的问题
1.对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心存疑虑。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向社会公众公布预算收支情况时,由于顾及自身利益及与上级的关系,长期以来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时心存疑虑,不愿公开单位的收支情况。随着预算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地推进,相信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收支及预算将会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因此,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早进行准备,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财务管理模式单一、观念陈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由于长期一贯制的管理方式,虽然在人事管理及分配制度方面曾做过不少改革,但管理工作还是按部就班,创新意识差,仍未打破陈旧的管理观念,没有向更加细致、深层次的管理工作推进。
三、推行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策略
1.强化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国家财务制度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核算财务、编制报表及财务监督工作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规范化的财务基础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及完整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的同时,应积极拓宽服务管道,以满足公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为改革目标,主动接受公众对单位收支情况的监督并且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使财务管理工作做到安全、透明、合理。为了全面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及水平,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必须深入。
2.强化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以它作为实现整个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才能保证财务预算项目的真实有效性,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收支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应逐步做好预算工作并以核算项目为基准,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以点带面,考虑到任何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从具体的细节方面入手,做到深入管理每一个环节。项目预算应无较大偏差,符合基本的实际需求,使执行单位能够便捷进行操作、监控及落实工作;在监控项目收支过程时,应本着“调控项目、控制总量”的基本原则,精确、细致地进行控制,使其符合项目预算的基本要求并处在可调控的范围之内,同时应落实项目执行人及执行单位的切实责任及奖惩措施;在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应以工作量为依据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并积极实施。
3.强化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财务管理人员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强化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提高其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十分重要。可以通过组织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并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自学意识;组织财务人员去其他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优秀的企业或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制定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
4.强化电算化管理。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辅助财务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会计电算化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大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力度。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中心内容,其重点包括资金与资源管理,而资源管理与资金管理的核心是有效控制支出及利用资源。因此,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主要目标为提高单位一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单位的资金消耗量,达到政府公益性资金投入的使用最大化并且充分利用单位资源,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
5.财务管理更加细化。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经费大部分来自政府的资金投入,应该避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核算不到位、管理模式过于粗放、不够精细化等问题。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会计电算化的利用率还不高,影响管理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电算化对财务预测、监控及分析等优势,推进财务管理精细化。
6.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基础水平。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一般较为薄弱,应在财务管理上规范化,扎实强化基础工作;重视财务预算工作,通过预算编制真实地反映单位发展需求;对收支核算的监控到位,收入核算、支出核算双管齐下,并且需要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地监控与核算。单位全体员工必须共同尽到财务核算责任,提高参与财务监控工作的积极性,有意识地提升主动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大部分是由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提拔上来的,在单位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倾向于重视业务、轻视财务管理的现象,影响财务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推进持久开展。因此,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创新财务管理意识,积极领导和组织财务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开展,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实施财务管理精细化,满足社会大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广彪.“低碳校园”视角下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2(32)
[2] 沙建标.中职学校财务精细化管理实例研究――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学校财务精细化管理做法与效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
[3] 蔡鸿轩.企业如何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以电信行业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14(5)
2项目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业主应采取的措施
1)扭转思想,强化精细化质量意识。精细化管理需要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等多方共同努力,是多方综合管理的结果,任何一方都要有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抓精细化必须要从抓思想开始,管理人员思想不解决,再好的办法和措施得不到落实,再美好的蓝图都是空中楼阁。因此,项目建设初期业主要加大宣传力度,集中对管理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和执行力,在大小会上对精细化方面提出要求,在工地现场对技术员、监理人员,甚至班组长、工人反复谈精细化施工的重要性,班组长是第一线工人的管理者,他的思想转变至关重要。只有这样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进行宣传,精细化管理才能深入人心,才能从思想根源解决精细化管理遇到的困难。2)建立健全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以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为基础,细化管理责任,定人定岗,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避免相互推诿扯皮,建立责任档案,强化责任追究;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督促监理单位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对精细化实施管控。3)强化考核,采取合理的奖罚机制。按照考核的组织者可划分为:业主考核、监理考核、施工单位考核等三级考核,也可以按考核类型划分为专项考核、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评定名次,奖优罚劣,达到促进精细化管理的目的。4)按照“PDCA循环原理”实施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按照精细化管理目标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等四个阶段进行,且不断循环,循环一次,精细化程度提高一次。业主方作为项目建设的管理核心,应认真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业主制定精细化管理总目标、阶段目标、综合目标、单项目标,制定实施精细化目标的措施和办法,制定检查精细化实施效果的检查方案、处置方案、奖罚措施等,务实按照“PDCA循环原理”四阶段不断循环,精细化管理效果就会不断提高。5)做好设计变更工作。由于设计仓促导致设计缺陷、遗漏,甚至错误等,为了提高精细化水平,业主要提高业务水平,强化对现场问题的处置能力,管控好设计变更工作。6)强化对监理的管理。充分发挥监理作用,督促监理认真履职,督促监理旁站、巡视等各项监理工作,使其做好过程监理,减少返工,提高精细化水平。7)业主应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审查工作。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精细化是否达标,对不合理的,要及时纠正。8)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所有工程项目在全面进行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上报施工方案,经监理、业主审核通过后才能实施,并且必须选择一段或一处作为先行施工试验段,检验承包人人员、设备、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是否满足规范、合同文件及本项目管理目标的要求,规范该工程项目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及检验、验收程序,只有经业主认可后,方可全面实施。9)计量“三原则”,以计量促精细化。下道工序实施前对上道工序进行精细化检查,只有防护工程施工完毕且精细化达标后才能对该段该级的土石方开挖或填筑计量;只有边坡绿化工程施工完毕且精细化达标后才对防护工程计量;只有涵洞进出口施工完毕且精细化达标后才对涵洞盖板计量;对不达标的不予计量。承包人为了资金周转需要及时计量,这就促使承包人将各道工序符合精细化要求,这从措施上保障了精细化的实施。10)认真做好“三验收”。一是在实施边坡防护前,对边坡进行验收(坡比、平整度、光面爆破效果);二是实施绿化工程前对边坡防护工程进行验收;三是在路基交验之前,对路基边坡、防护进行综合验收。11)以点代面,更具威慑力。业主现场管理人员不足,不能做到实时对每道工序进行管理;施工单位深知业主管理力量不够这一弱点,对业主要求整改的问题,往往承诺很好,当业主一离开工地,还是我行我素,不予整改。业主应采取以点代面的管理措施,只要现场发现一处有问题,至少该工点或该班组施工的都存在问题;必须进行返工,并进行扣计量,直到返工达标为止。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1-0112-02
1 前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古至今的成败之理,尽在其中。细节决定成败成为当今管理学的最热门的理念。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精耕细作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管理将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砝码。因此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市场化运作中大行其道,成为了经营管理的金钥匙。
在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的号角早己吹响。到处都呈现出一片沧海桑田,旧貌换新颜的热闹场景。数量多、规模大、速度快等特点实在令人叹服。但在提倡“两型社会”的今天,作为百年大计的城市建设,必须要对此进行冷静的思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成本、高质量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城市建设具有周期长,消耗资源大,引入技术广,参与人员多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国内外的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做到精细化才能达到高品质的要求。
在城市建设中,一个工程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的设计,最后把设计图纸变成实物,工程的施工建设这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更好的把理念变为现实,使图纸成为实物,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不可或缺。推进工程施工建设精细化管理是实现高要求城市建设的必然。
现在行业内大多研究的是施工单位工程建设施工的管理,因为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其实在工程建设中,业主方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好坏往往对工程建设的好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项工程的业主方,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有综合的把握。如何做到这一点?下面谈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方建设施工管理精细化的一些想法。
2 业主方的工程施工管理的实质
所谓业主方工程施工管理就是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组织与工程相关的各个单位参与建设施工全过程,监督施工主体单位和监理单位各行其职,协调工程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并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有一个总体的控制。虽然施工建设的主体是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工程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优劣,但业主方工程施工管理则能弥补其缺陷,改善其不足,加强其力度。
3 业主方的工程施7管理常出现的问题
业主方的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
3.1 业主方的自身管理体制的不足
业主方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认为自身管理对施工建设管理影响较小,业主方工程施工的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结果常出现自身管理机构的人员配备不足且不全,且对管理人员制定的工程任务目标、要求很不明确、不细致。常常出现管理过程中管理人纪律性不强,惰于管理,任由工程随意进展:管理水平不高,误导施工建设的开展;责任心不强,出现问题相互推卸责任等情况。造成施工过程中的阻碍不能及时排除,影响工程进度:施工过程中的疏忽不能及时发现,影响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影响工程成本等不利局面。
3.2 业主方工程建设施工的管理的不足
业主方工程施工的管理主要是对工程本身的管理,以及对工程施工直接参与单位(主要是施工单位)的管理。业主方长年管理经验的累积,会对工程建设形成一套固定的管理经验和模式。但是不同的工程其自身特点、外部环境:工程施工单位自身管理模式:业主方对施工方委托模式都有不同。因此业主方用同一管理的模式去应对不同的工程,势必会出现管理模式不适应工程的需要的情况。业主方与施工方因为相互管理上的不适应,产生矛盾,甚至会出现相互间不配合,相互抵触的现象。这样则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展。
这些问题在工程施工建设中经常发生。如果业主方在施工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方法,完善,细化管理措施,避免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很棘手的事。
4 业主方工程施工管理要做到精细化管理
与施工单位相比业主方没有直接参与具体的施工管理,他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建设的前期工作:完成工程场地的拆迁、三通一平:监督施工建设按要求完成:控制造价等工作。业主方工程施工管理精细化程度普遍不高。而现在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施工单位管理的精细化的程度正日益加强。工程的施工建设好坏就像是木桶效应,参与施工的任何一家单位的管理跟不上去都会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因此业主方这种粗犷的管理方式显然已不适应现在高标准城市建设的需要。
根据精细化管理的特点,针对业主方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这些一些问题,业主方工程施工管理要做到精细化,必须改变态度和观念,采取强而有力的有效举措,根据工程实际细化管理。
4.1 要改变观念,端正态度,要求管理者实现从监督、控制为主的角色向服务、指导为主的角色转变。
业主方相对于施工方,其主要职能是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两者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态度上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当然是对施工单位趾高气昂,发号施令。这样的一个管理态度和观念很容易使施工方产生对立情绪,特别是在工程施工不顺,施工成本太高的情况下,容易使双方矛盾变得不可调和,严重挫伤施工建设的积极性,能动性。
精细化管理是要强调无微不至的服务意识。业主方的管理者在完成基本职能的同时要从根本上改变态度和转变观念,使施工单位从被管理者向被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监督施工质量、控制进度和成本的同时,更要积极的帮助施工单位解决问题,排除障碍,度过难关。业主方要积极的参与施工的全过程,认真听取施工单位的意见和遇到的问题,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及时的为施工单位排忧解难,使建设施工能够更顺利的进行。
与此同时,加强业主方管理的服务意识,还能增强施工单位的施工的积极性,使业主方作为管理者能够对工程和施工方进行更好的控制、监督和管理。
“商业教皇”布鲁诺・蒂茨说得对: “一个管理者要有明确的管理理念和对细节无限的爱”。这个理念就是服务理念,这个细节就是对被管理者无微不至的服务和指导。
4.2 业主方自身要细分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令管理体系健全,责权利明确、到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都把分工看成是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重要根据。因此如
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细化分工,也就是要细分内部组织机构,细化岗位职能,尤其要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衔接和协作。
亚当・斯密曾经分析了分工带来的三大好处
劳动者技巧和熟练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可以免除更换工作造成的时间损失:
使人的注意力倾注在单一事物上,更易在工作方法的专业化方面有所突破,更有利于工作创新。
“欲要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程建设施工的复杂性使业主方工程施工管理更需要细致的分工。一项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业主方的职能要求,设分内部组织机构。管现场施工的部门要细分管质量,管安全,管工程计量,管协调等专业岗位。管技术的部门可以细分分成专管现场技术处理的技术人员与设计单位衔接的技术人员等。每项工程根据它的特殊性还要特别增设特殊岗位。除此之外,还要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责任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流程,防止出现问题相互推脱,,不负责任等现象的发生。
4.3 调查研究,管理模式在大的的框架下细化,以适应不同工程建设的需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要求日益提高,工程建设日益复杂多变。为了适应这一特点,业主方单一,固定的管理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现在工程建设的需要。只有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细化管理模式,才能保证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一项工程的建设施工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细化管理,具体如下:
(1)不同的工程,其形式、外部环境不同 每个工程项目都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外部环境。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施工之前,建设方要对工程自身特点,自身要求,外部环境进行详细考察研究,对症下药,制定一个适合的管理模式。
比如大部分房建工程它是在一个固定比较封闭的区域,三通一平基本能够保证,但是房建的安全,质量的责任大。根据这一特点业主方的管理就要着重加强安全质量的监督管理的力度,专设岗位,专人专管。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区域比较开阔,拆迁遗留问题大,协调任务艰巨。业主方就要增设专门、对口的协调岗位,积极联系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协调工作,提前发现问题,提早解决问题,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还有一些技术难度大的工程,就要加强业主方的技术力量,聘请专家,衔接外界专业人才,为施工单位当好参谋。
(2)不同的施工单位,自身的管理模式不同
为了适应日益多变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施工单位自身都有不同的管理的模式,这些管理模式各有特点,各有优劣。比如很多大型的国有施工企业,技术力量足,管理人员专业性强,但管理机构比较臃肿,模式比较复杂,施工反应慢,不灵活。在施工过程常会出现施工队伍,材料调配效率不高,管理人员跟进不积极等现象。而有些私有施工企业,资金技术力量不强,但管理机构精简,施工反应快而且灵活。按惯例,业主方在工程开工之前都会组织对施工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审,分析改进施工方案。与此同时,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如果对施工单位的自身管理模式也进行一次详细的评审,看看能否适应工程的需要,然后深入调研,通过商讨,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要求施工方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增进和补充,这样业主方对施工方的管理在工程建设中效果会更好。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我国房地产行业有了快速的发展,房地产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也在逐渐增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面临着更大的竞争。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精细化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其对于提升项目建设的标准化,降低项目成本,缩短工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精细化管理的含义和实施
在对精细化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对“精细化管理”有着不同的定义,精细化管理可以说是对常规的管理办法的提升和改进,大多数的思想还是常规的管理办法,只是在工程项目中引入了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办理方法,旨在达到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施工的成本目标。本文以佛山市禅城区佛平路与市东路交汇处,地处东方广场商圈的房产建设项目为例介绍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2]。
从项目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模糊的工作明确化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一般都较为复杂,需要进行提升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但不可能将每一项工作都进行精细化管理,因此必须要进行合理、必要的筛选工作。这就需要将模糊的管理工作分解成一些明确的管理元素,比如预算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生产管理等等,将模糊的管理工作进行明确化,以便于各部门对自身责任和工作的具体化。
(2)明确的工作流程化
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将项目工程的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通过对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环节的分析,能够对整个项目工程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有利于实现对整个项目工程的综合管理工作,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以及广大客户的具体需求。
(3)流程的工作信息化
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确保建设单位实现对项目工程管理的实时监测,建立信息化下的工作流程,信息化对于提升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的沟通效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推动流程管理的实现,有效拓展管理的空间。
3. 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内容
3.1进度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制度
建设单位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实现对整个项目工程施工的综合管理,包括对项目工程的进度管理。在佛山市佛平路项目工程总包合同中对工程关键节点的达成或延误,明确奖惩办法;在监理服务酬金中,专设建设单位对监理监控施工进度节点评价的监理报酬,合计12万;在设计合同中明确出图计划以及出图质量要求,明确相应奖惩办法;在专业工程施工合同中根据总体计划明确完工和验收时间。对配合程度差的合作单位,提请集团招标中心约谈;对配合情况恶劣的单位,直接建议招标中心取消其合作资格[3]。进度控制管理方面,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开发目标制定工程建设总控计划,按照总控计划审核施工进度计划和设备进场计划。对工程进度实行动态控制,对不能如期按计划实施的环节及时协调跟踪解决,监督落实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抢回滞后进度,确保进度符合总控计划要求。
3.2 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要想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强化单位内部对于项目工程成本的综合管理能力,就需要做好成本的控制工作,同时成本控制工作也贯穿着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中。房地产的项目成本主要是分为两部分,即开发成本和期间费用。开发成本即工程项目从开始策划到最终竣工需要投入使用的各项费用总和,实现对所支出费用的合理使用和管理,能够达到最有效的收益,从而有效提升成本的价值。针对佛平路房产项目工程的成本管理,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把好成本控制关,建设单位建立施工图审图机制,组织专家、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审图,对图纸不合理地方和能够节省费用的地方提出来要求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减少因图纸不合理造成的工程返工。工程施工阶段,要求施工单位履行合同义务和严格按图施工。工程现场加强工程变更签证管理,合理控制变更签证率,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现场施工进度,尽量在施工之前发出设计变更,减少变更返工签证。对变更签证内容进行审核,减除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工程量,并做到变更签证一月一清,使成本部门掌握工程成本动态变化。对项目审核进度工程量,防止出现进度款拨付超付情况。
3.3 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项目工程的质量是关乎建造者和使用者生命安全的首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项目工程的成本和工期进度。对于质量的精细化管理,需要质量第一、以人为本以及质量标准的原则,通过建立科学合理、严格规范的质量管理机制,并在精细化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质量管理目标。以佛山市佛平路的房产项目工程为例,根据工程项目所处阶段的不同,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精细化控制工作需要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即事前的准备工作、事中的建设工作以及事后的检验工作。在佛平路房产项目,建设单位在总包施工合同中明确该项目工程质量要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和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项目工程要获得佛山市优良样板工程,争取省优良样板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单位对工程项目每季度进行项目工程质量的实测实量评估,对于项目评估得分靠后的施工单位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严重的停止其投标资格。
3.4 安全文明精细化管理
安全文明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保障措施;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场保卫制度;现场防尘降噪等防扰民措施;现场卫生管理等。针对佛平路房产项目,建设单位确定项目工程安全文明目标就是获得佛山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对相关安全责任人明确相应奖惩措施。建设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监督施工单位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建设单位定期组织专家对项目开展安全文明生产检查,并委托第三方单位对项目安全文明生产进行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确保项目安全文明目标的实现。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建设单位须在第一时间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在限期内进行整改。此外为配合营销,在现场进行样板展示,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外架搭设悬挑在样板层以上两层,并且做好外架悬挑处封闭处理,避免上面施工层杂物掉落。样板层顶板预留孔洞做好封闭,避免污水流入样板层。看房通道如果穿越施工作业面和塔吊运输范围,须做好看房通道的顶棚和两侧围挡的防护,避免施工作业对看房通道造成安全影响。4.结论
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定义和优势入手,分析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其能够在满足用户需求以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促进项目成本付出的最小代价,获取投资的最大收益,其贯彻于项目工程执行的整个过程,需要每一位工程项目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项目精细化综合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2精细化管理对公路工程的意义
2.1保障公路质量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涉及的领域有很多,而且很容易受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这时传统的管理体制就不适用了,但精细化管理能很快地找出问题之所在并快速地解决,这是传统管理机制所不具备的。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把工作细化到各个层面上,并将施工技术、工作人员、工艺和资源最好地糅合在一起,发挥最大的作用,以此来减少外部因素对施工项目的影响,从而保证公路的质量和工期。
2.2减小安全隐患
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将安全隐患从根本上去除。首先精细化管理要求技术人员对全部的施工工序进行技术交底。其次,精细化管理还要求设置安全管理卡和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并对施工安全进行评估,这将大大方便施工人员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上2方面的措施都能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防范,并减少安全隐患。
2.3降低工程成本
在公路工程项目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可以降低工程成本,让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还能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精细化管理是通过对材料费、人工费进行精细的预算,对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预估,以此降低成本效益,增加利润,而且对项目工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还能很好地避免行为的发生,将公路工程的项目资金最大程度地运用到公路建设上去。
2.4有利于施工单位
对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的精细化管理除了上述精细化管理对公路工程的意义,还有个重要作用就是有利于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精细化管理[2]。将精细化管理模式运用到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使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渗入到员工的思想中,有利于施工项目按时按质地完成和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各方面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3公路工程项目中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3.1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精细化管理
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中,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质量控制体系是为保证公路工程满足技术设计和有关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制度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建立责任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并将质量工作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使质量管理活动有据可依,使工程质量具有可追溯性;(2)在正式开工前,工程项目单位集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查,施工技术方案一经批准,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并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定期地对施工路段的质量进行检查,还要结合施工单位的设备和管理水平,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起草可行的施工方案。若出现特殊情况要进行变更,则应对主要的施工工序以及关键部位设置的质量管理关键点和重大危险源以及环境因素进行及时的辨识,上交管理部门,并将施工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在方案中加以说明,经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3.2对施工项目安全实行精细化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发生一些意外,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为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要求我们有完善的安全制度并严格贯彻,强化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在休息时,施工单位要经常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基础,使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位施工人员的心中,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拿以前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实例,这样才能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才能提高他们进行安全施工的技能。一旦发生事故,我们要及时找出责任人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减少工程和人身伤亡的事故比例,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理,找出原因,吸取教训,避免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
3.3对施工项目成本实行精细化管理
任何工程建设的目的都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都要对施工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力求将施工成本降到最低。施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费、物料费和设备费,只有进行合理的成本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所以要对这3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1)对人工费进行精细化管理,主要从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资着手,通过优化组合将施工人员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另外,还可以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对那些超额完成任务的施工人员进行奖励,对耽误施工进度的人员要进行惩罚;(2)在材料费控制方面,应从材料领用和材料采购2方面着手,在材料领用环节上,要强化现场物料使用的管理,进行实名领用制度,防止出现物料浪费现象;在材料采购环节上,要综合考虑价格、运输、质量等条件选择供应商,选定后可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此降低材料采购成本;(3)在机械设备费用控制方面,我们主要从设备的使用时间进行控制,对于租赁的机械设备,我们要合理安排好使用的时间,避免出现设备浪费的现象,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益,对于自有机械设备,要合理地使用,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增加使用年限。
4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是非常复杂的,涉及方方面面,而且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想顺利地完成公路工程,就必须对公路工程的施工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必须要从实际出发,使管理落到实处,循序渐进地将管理目标做到专业化、具体化和现代化,从而使施工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全面化,减少安全隐患、缩减施工成本。
作者:孙净福 单位:河北石青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应用研究
精细化管理属于一种现代的科学管理手段,建筑企业通过制定细化的管理制定使得管理施工环节更加精细,最终提升项目管理效率。精细化管理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融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建筑施工单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减少施工成本,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促使自我竞争能力提升。因此,对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例如:在施工现场所摆放的施工工具位置不当、各种废弃材料随处可见,这直接形成施工安全隐患。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环境相对复杂,对其管理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相对较低,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建筑企业没有制定规范化的施工标准,没有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导致安全事故经常性发生。有些施工现场没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以及施工设备出现故障,这一系列问题都形成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一旦一个隐患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效率低下
多数建筑施工单位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降低施工成本,会使用一些建筑材料的替代品,但是这些替代品的质量远远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这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的质量。当建筑项目质量不能达到实际的要求时会直接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注重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在确保经济效益的状况下,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我国多数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直接增加了项目整体的施工成本。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过于看重材料的价格,忽视了材料的质量要求,这直接影响了项目施工的质量。与此同时,不同的环节需要有不同的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方式,但是,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仅仅采用单一的管理方式进行项目施工管理。
2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合同履行能力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材料、机械、建筑方法、环境以及人员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建筑主要是由管理者、建筑决策者以及施工者完成的,参与建筑过程人员的素质以及团队的质量直接会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建筑工程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多数企业在项目中标以后为了减少管理成本,会大量地聘用一些临时性的外包人员,这些人员的素质水平高低不同,这增加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难度,使得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2]。在此情况下,为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水平,需要对投入项目设计方、施工方以及监理单位签订合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按照工作质量标准对其工作进行考核。建立合同有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的水平。
2.2监理过程的精细化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建筑工程监理,这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理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促进管理水平提升。除此之外,监理工作属于一种技术密集型技术工作,其中涵盖的知识比较广阔。法律知识、建筑工程相关知识以及设计建筑知识均属于监理人员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监理人员还需要具有全局掌控的能力,最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水平。所以,想要在建立机构工作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首先,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对监理机构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符合合同规定以及行业标准的监理行为要给予适当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监理人员能够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地落实权利[3];其次,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考核制度,对监理人员进行考核,使得监理人员能够按照建筑施工监理要求开展工作;再次,可以组织专业的人员以及行业机构审核建筑工程监理方案以及有关的建筑规划,保证制定的监理方案比较科学与合理;最后,检查自身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在完成监理工作以后要将监理报告在规定的时期内上交给相关部门。
2.3建筑施工前的精细化管理
在建筑施工前也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细致地考核项目设计施工的图纸,对比现场施工状况以及设计图纸,特别要仔细地分析建筑项目实际的地质状况,了解地下管网的分布状况,周围的环境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图纸设计的准确性。其次,建筑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整体意识,同时要注重细节管理。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工作程序细化,对各个阶段的施工环节与具体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确保施工人员按照相应的规范开展施工工作,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再次,建筑管理人员需要将总承包制度进一步细化,使得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必要的工作得到有效地减少。最后,施工前要细化建设项目合同,对于违反合同操作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处罚,善于发现项目合同的不合理性,密切关注施工过程中严重浪费的情况,对严重浪费的行为要根据处罚细则进行处置。当步入施工准备阶段时,同样要学会细化工作,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使得建筑施工在规定的时期内能有效地完成,最终提升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4]。
2.4对建筑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材料成本在整个建筑项目成本支出中占有大量的比重,超过60%。所以,在进行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建筑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材料精细化管理没有全面的认识,在实际的建筑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对建筑材料浪费管理的力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念,采用合理的管理模式,对建筑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使得不必要的损耗进一步减少,最终实现对建筑材料的精细化管理[5]。在实际的建筑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首先,管理人员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进行审核。以建设项目的时间进度为标准,准确地分析各个阶段的材料使用量,制定限额领取材料的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根据限制的额定领取材料,这样能从根本上控制材料浪费状况;其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借助先进的技术水平使得材料的使用量减少,在确保建筑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建筑材料支出的成本;再次,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分门别类摆放建筑材料,减少因为材料不合理保管而造成其损耗。同时,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质量比较好的建筑材料;最后,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对材料进行定期地检查与清点,采用科学的方式将实际的材料损耗数据计算出来,并对损耗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寻找切实可行的方式解决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能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减少施工成本。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建筑企业要重视开展项目管理精细化工作。综合考虑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将精细化管理融入项目管理工作中,在合同履行方面、施工监理过程方面、建筑材料以及施工前等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最终提升企业的建筑项目管理水平,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作者:李阿丽 单位: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高鹏.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D].山东:山东大学,2013.
[2]何唱.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了长远的进步,但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监管制度的日渐完善,而行业内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面对如此严峻的发展形势,如何能够险中求胜对建筑行业管理者们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笔者认为在这种形势下,应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企业从原先的粗犷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一、强化工程精细化管理意识
1.1 细节意识
细节意识归根结底就是责任心,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应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与监督,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相关情况,认真对待工作上的每件小事,包括现场施工工艺的落实情况以及施工数据的采集整理等。
1.2 服务意识
由于工程施工所涉及到的单位较多,因此,单位间的协调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施工时,建设单位应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科学合理的协调设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间的关系,和建设单位内部科室的横向协调,尽量做好施工的配合工作,从而防止工程中推诿现象的发生。
1.3 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体现在工程施工中,也就是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意识,为此,施工单位应完善施工组织结构体系,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控制制度,严格落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所编排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以满足工程质量的需求。
1.4 系统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属于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强化这种系统意识,比如将整体工程细化为土建、水电、暖通等若干个子系统来控制,分别安排专职管理人员进行子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
二、强化工程精细化管理措施
2.1 工程前期精细化管理措施
2.1.1 施工计划精细化
在进行施工计划编排时,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应进行全面统筹、综合考虑,保证施工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从而为工程的顺利竣工提供保障。因此,施工计划的精细化编排要求相关编排人员对工程进行周密的结构分析,包括施工工艺及细节,系统地对大型工程进行分解,并要与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以及资金投入相协调,充分的考虑影响工程施工的外在因素以及风险预计等。
2.1.2 设计方案精细化
在设计人员进行图纸设计时,应结合工程实际及建设单位要求,把握好工程的整体布局以及建筑特点和风格,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优化。在进行图纸会审时,应采纳施工以及监理单位的合理建议,及时修改设计图纸中的缺陷,从而满足设计方案的精细化要求。
2.1.3 施工材料控制精细化
施工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材料进场时,应保证施工材料控制的精细化,即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抽样检测控制。
2.1.4 开工条件检查控制精细化
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施工单位的开工条件进行检查,具体可对施工单位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进行检测控制,以使开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工。具体五个要素检查标准如下:
① 施工组织机构是否完善,相关责任人员是否到位,并是否持有相关责任职位的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过特种作业培训以及安全教育,并是否持有相关特种作业从业证书等。
② 施工器具是否准备妥当,机械设备的型号、性能、健康度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相关测量仪器及计量工具是否校验并处于有效使用期内。
③ 进场的施工材料以及构配件是否具有相关资质证明,是否经过质量检测并符合工程要求,对于易燃、易爆等特殊材料的储存环境及位置是否满足规范及相关方案要求。
④ 施工中所要用到的国家规范及标准是否完整有效,施工中所要采用到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性文件、施工方案等是否科学合理并获得审批,施工前,项目人员是否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
⑤ 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是否满足市政、环卫部门的文明施工要求,现场的通风及夜间施工的照明系统是否能满足施工的安全性要求,施工现场区域划分是否科学合理。
2.2 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措施
工程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必须做到工程质量的零缺陷以及现场施工的零事故要求。
2.2.1 工程质量零缺陷管理措施
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即零缺陷。因此,对于质量的精细化管理,监理应做好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工作,做到全方位旁站监督,加强施工工序检查,尤其是对隐蔽工程的监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避免工程施工中质量及安全隐患的出现;而建设单位也应不定期的进行现场巡查,以便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达到工程质量零缺陷管理的目标。
2.2.2 现场施工的零事故管理措施
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保证现场施工的零事故,建设单位可要求施工单位使用5S安全管理模式,即以下五点:
① 整理
在施工组织计划中,应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划分,科学合理的对各种物料的堆放进行规划,从而确保在突发事件中安全通道的畅通。
② 整顿
在经过现场整理后,各种施工材料不仅要分门别类堆放整齐,还应挂上标识牌,以达到施工现场的整齐明了,从而减少找寻材料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③ 清扫
在施工中,要做到活净脚下清,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从而降低潜在的安全隐患。
④ 清洁
清洁工作是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保持其最佳状态。通过对整理、整顿、清扫活动的坚持与深入,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⑤ 素养
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并培养他们遵守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的工作习惯,从而杜绝施工生产中的习惯性违章。
2.3 工程竣工后精细化管理措施
工程竣工以后,施工单位需对各种设备如暖通、消防、给排水、强弱电等进行调试、检测,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应监督见证,在各种设备性能参数符合设计标准及规范以后,做好首次检测记录,再交付建设单位使用,以满足零故障交付管理。
根据精细化的管理要求,在竣工以后,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立卷以及管理,监理和建设单位负责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资料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
三、结束语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施工中,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生命力、竞争力,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科学化管理的主要层次,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国内外许多领域和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应用到建筑工程既是时展的趋势,又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它在诸多领域得到普遍的原因在于其具有标准化、量化、细化、严格化等特征。以下详细分析了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为了确保施工单位、承包商、居民等多方面的利益,必须从工程的成本、质量、施工进度三个方面对建筑工程进行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对成本进行管理需从人员、材料方面进行,以下进行了具体分析。
1、强化工作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
合理管理成本首先需对工作人员的意识进行强化,使之形成精细化管理的观念和态度,用来指导自身实际行为操作,将成本控制视作自觉行为。为了实现强化人员意识的目标,施工单位首先可进行相关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工作,然后需开展相关活动对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有效掌握成本控制理念。通过宣传和教育,工作人员能够将思想理念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同时,施工单位还需构建明确的权责体系,对全体人员进行调动。
2、优化施工材料采购流程
建筑工程材料所涉及主体主要有供应商、承包商、业主单位,因而其流通过程较为复杂,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材料采购计划和施工成本控制计划脱节现象。因此,需对材料采购环节进行优化,保证各主体能及时进行沟通,避免出现因材料问题延误工期,增加成本,其中承包商采购材料可通过供应链的方式进行。
3、细化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材料损耗
通常情况下,建筑材料所产生的费用占据了整个成本费用的70%左右,再加之我国当前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还不完善,使得施工中对材料的浪费较为严重。因此,为了控制成本,必须细化成本管理,尽量减少材料损耗。施工单位需严格记录与审核材料的出库和入库情况,根据施工计划计算每个施工阶段或工序对于材料的需求量。同时,施工中可采用先进工艺有效降低材料损耗。另外,还需对材料进行有效保管。
4、细化成本目标,贯彻目标责任制
由于成本管理中可能出现相关因素对管理效果造成影响,因而为了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必须对管理目标和工作进行细化。在具体实践中,可将具体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将其落实在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身上,最后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必须明确人员职责,从而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精细化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和业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建筑业发展的第一要义,因而对质量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十分必要。质量管理需从以下方面进行。
1、设计方案要体现精细化
建筑施工的各项施工程序、方法等都是以设计方案为依据的,因而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设计方案的影响。在精细化管理中,设计方案需体现精细化特点,在图纸会审中,有效把握设计布局、风格、特点、具体细节处理等,及时修正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优化。
2、开展严格的材料进场控制
建筑工程材料会对建筑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必须对材料质量进行精细化管理。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施工材料进场上,因而材料质检人员必须严格检验进场材料质量。
3、检查开工条件
细化开工条件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而管理单位需结合工程特点,在施工前,有效对材料、机器、人工等进行检查,为后期施工提供有效保障。
4、工程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需对质量进行全方面管理。业主需履行自身职责,不定期对现场进行抽查和巡检,同时还需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监理单位应对整个施工阶段的各项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并对质量缺陷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有效整改相关问题。在此过程中需注重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对隐蔽工程进行重点监控,有效控制其施工过程。其次,在质量控制计划中选取相应质量控制点,实现对其的重点控制。再次,对工程工序进行梳理,明确施工中的中心环节,并对其进行现场监督。
(三)精细化管理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进度也是影响工程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施工进度的控制能够有效缩短工期,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成本。因而工程管理中必须有效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1、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与职责
确保各个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得到落实可保证工程按时或提前完工,因而需对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与职责进行细化。管理部门需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以及各员工的权限、分工和职责,避免因人员工作纠纷对工期造成影响。
2、实施动态化的管理
在管理工程建设工期中,如果考核工期所花费的时间过长,可能出现延长工期现象,因而有必要缩短工期考核时间。这需构建信息化系统来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全面管理,对施工进度方面的问题进行实时关注,从而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
3、构建有层次、全方面的工期管理系统
在工程建设中,为了保证具体施工有目标可循,考核有标准可循,承包商有必要制定明确而详细的工期计划。首先,其中应该包括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其次,其中应涉及整体计划和每个部分或阶段进度计划。另外,承包合同中应包括工期计划,运用合同的法律效力保证工期计划的实现。
二、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从总体上来说,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有助于施工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具体而言,其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几下几点。首先,精细化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因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其次,施工单位的信誉和形象能在这种管理方式和理念中得以树立,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它可有效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环境、安全等,从而有利于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之后,它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最后,它有效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有效对各种设备进行管理和保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现代化、新颖的管理方式,在飞速发展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发挥了良好的效果。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对其进行科学应用,从而使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与效益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陈俊祥.精细化管理在中小河流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1):39.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工程施工管理人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做好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策划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1 强化工程精细化管理意识
1.1 细节意识
细节意识归根结底就是责任心,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应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与监督,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相关情况,认真对待工作上的每件小事,包括现场施工工艺的落实情况以及施工数据的采集整理等。
1.2 服务意识
由于工程施工所涉及到的单位较多,因此,单位间的协调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施工时,建设单位应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科学合理的协调设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间的关系,和建设单位内部科室的横向协调,尽量做好施工的配合工作,从而防止工程中推诿现象的发生。
1.3 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体现在工程施工中,也就是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意识,为此,施工单位应完善施工组织结构体系,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控制制度,严格落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所编排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以满足工程质量的需求。
1.4 系统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属于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强化这种系统意识,比如将整体工程细化为土建、水电、暖通等若干个子系统来控制,分别安排专职管理人员进行子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
2 强化工程精细化管理措施
2.1 工程前期精细化管理措施
2.1.1 施工计划精细化
在进行施工计划编排时,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应进行全面统筹、综合考虑,保证施工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从而为工程的顺利竣工提供保障。因此,施工计划的精细化编排要求相关编排人员对工程进行周密的结构分析,包括施工工艺及细节,系统地对大型工程进行分解,并要与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以及资金投入相协调,充分的考虑影响工程施工的外在因素以及风险预计等。
2.1.2 设计方案精细化
在设计人员进行图纸设计时,应结合工程实际及建设单位要求,把握好工程的整体布局以及建筑特点和风格,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优化。在进行图纸会审时,应采纳施工以及监理单位的合理建议,及时修改设计图纸中的缺陷,从而满足设计方案的精细化要求。
2.1.3 施工材料控制精细化
施工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材料进场时,应保证施工材料控制的精细化,即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抽样检测控制。
2.1.4 开工条件检查控制精细化
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施工单位的开工条件进行检查,具体可对施工单位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进行检测控制,以使开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工。具体五个要素检查标准如下:
① 施工组织机构是否完善,相关责任人员是否到位,并是否持有相关责任职位的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过特种作业培训以及安全教育,并是否持有相关特种作业从业证书等。
② 施工器具是否准备妥当,机械设备的型号、性能、健康度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相关测量仪器及计量工具是否校验并处于有效使用期内。
③ 进场的施工材料以及构配件是否具有相关资质证明,是否经过质量检测并符合工程要求,对于易燃、易爆等特殊材料的储存环境及位置是否满足规范及相关方案要求。
④ 施工中所要用到的国家规范及标准是否完整有效,施工中所要采用到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性文件、施工方案等是否科学合理并获得审批,施工前,项目人员是否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
⑤ 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是否满足市政、环卫部门的文明施工要求,现场的通风及夜间施工的照明系统是否能满足施工的安全性要求,施工现场区域划分是否科学合理。
2.2 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措施
工程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必须做到工程质量的零缺陷以及现场施工的零事故要求。
2.2.1 工程质量零缺陷管理措施
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即零缺陷。因此,对于质量的精细化管理,监理应做好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工作,做到全方位旁站监督,加强施工工序检查,尤其是对隐蔽工程的监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避免工程施工中质量及安全隐患的出现;而建设单位也应不定期的进行现场巡查,以便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达到工程质量零缺陷管理的目标。
2.2.2 现场施工的零事故管理措施
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保证现场施工的零事故,建设单位可要求施工单位使用5S安全管理模式,即以下五点:
① 整理
在施工组织计划中,应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划分,科学合理的对各种物料的堆放进行规划,从而确保在突发事件中安全通道的畅通。
② 整顿
在经过现场整理后,各种施工材料不仅要分门别类堆放整齐,还应挂上标识牌,以达到施工现场的整齐明了,从而减少找寻材料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③ 清扫
在施工中,要做到活净脚下清,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从而降低潜在的安全隐患。
④ 清洁
清洁工作是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保持其最佳状态。通过对整理、整顿、清扫活动的坚持与深入,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⑤ 素养
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并培养他们遵守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的工作习惯,从而杜绝施工生产中的习惯性违章。
2.3 工程竣工后精细化管理措施
工程竣工以后,施工单位需对各种设备如暖通、消防、给排水、强弱电等进行调试、检测,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应监督见证,在各种设备性能参数符合设计标准及规范以后,做好首次检测记录,再交付建设单位使用,以满足零故障交付管理。
根据精细化的管理要求,在竣工以后,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立卷以及管理,监理和建设单位负责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资料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了长远的进步,但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监管制度的日渐完善,而行业内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面对如此严峻的发展形势,如何能够险中求胜对建筑行业管理者们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笔者认为在这种形势下,应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企业从原先的粗犷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施工中,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生命力、竞争力,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胡伟明.试论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J].山西建筑,2011(18).
[2] 陈平,徐翔收.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2(6).
[3] 金中民.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2(13).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政给排水工程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能为人们供给清洁健康的生活用水,还能有效排出城市的生活污水,避免城市中污水灾害的发生,为城市回收和净化城市污水提供必要的保障,促进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管理问题,这种管理问题给城市中给排水工程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程度的阻碍。对此,使用精细化管理可以将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进行逐步的提升,进一步加强城市给排水项目的管理水平。
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形成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它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就比如说文章重点讨论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方面,它在这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精细化管理对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等多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所谓精细化管理,指的就是不同于传统管理理念的全新管理手段,它将管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人,明确划分职责,充分发挥着每个人的能力。这样做可以使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要开展的工作,可以更好的将权利、工作、职责进行具体分配,使每个人都能很好的落实自己的工作,做到尽职尽责。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质量监督力度都是非常有利的。精细化管理将系统化、度量化、标准化、流程化、协作化以及严格化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融合,是一种比较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2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的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
2.1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监督缺失
在现有的社会背景模式下,我国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主要就是按照现有的建设主管部门进行直接的分工,由于这种分工的形势,导致最终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无监督的问题。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施工规范制度的确定,也没有建立相关的监督部门,导致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施工管理的不规范,从而影响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情况。
2.2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在市政工程给排水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由于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工程质量的问题。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给排水工程的造价而选择比较低价的施工材料的情况不在少数,或者为了加快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进度而出现不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的情况。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可能导致市政给排水工程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
2.3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落后
在现有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想要节约成本,不进行相关施工技术的改进,这种问题的产生直接影响了现阶段施工技术不能全面符合施工质量要求,不能最大限度顺应社会对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要求。
2.4 市政给排水管网后期的管理不完善
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排水管网的管理问题,导致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对于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情况也没有相对应的管理体系,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对相关的管网进行定期的检修以及维护,在出现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修复。
3 市政给排水工程精细化管理应用要点
3.1 市政给排水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要点
在市政给排水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对精细化管理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想加强,在该过程中,应该将管理者以及基层执行者进行有效地融合,保证这种精细化的管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实施,管理者属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最为关键的组成人员,只有将管理者的思想进行全面的提升与完善,才能使这种精细化的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推进,保证在具有针对性的前提下进行思想模式的改革,推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
3.2 市政给排水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技术要点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按照相关的施工设计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施工操作,以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能够保证整体的工程质量。在市政给排水的施工前期,应该按照设计部门设计的相关图纸进行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尽可能的设置比较多的参考点,在进行给排水工程管网的建设时,应该尽可能细致的做好施工的测量工作,保证最终的管网建设准确。
4 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做到精细化管理不单单是规划了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集中管理,同时也使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大。
4.1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前精细化管理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前期,应该按照实际的施工状况进行相关的工作准备。首先,应该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文件以及施工图纸进行进一步的审核以及查证,保证最终的图纸设计内容能够最大化的切合相关的实际施工情况,保证预埋、预留等施工项目都能够进行最明确地内容表述;然后,还应该对现场的施工材料进行进一步的规格审核,在这种规格的审核下,进行实地的考察以及抽样,使最终能够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材料能够符合相关的施工质量要求;最后,还应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学习,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以最好的状态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资金节约以及资源节流。
4.2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的精细化管理
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就是对于质量的管理,质量管理应该按照实际市政给排水的施工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确定,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最终的质量能够顺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保证城市的需求;然后,还应该对成本进行进一步的控制,成本的管理就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最后,应该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进度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与审核,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能够有序进行。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加强考核管理,责任到人,保证给排水工程的各项工序都能够顺利实施。
4.3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后期的精细化管理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后期,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施工单位负责人应该在给排水工程施工后期,积极联系相关的业主以及质量监理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道、水泥、混凝土等施工材料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抽查,对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与完善,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质量的符合要求,降低市政给排水工程后续的修复费用。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完工之后,还应该定期进行给排水管道的修护,最大限度的防止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5 结语
总之,传统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精细化管理可以使市政给排水工程现阶段的问题得到进一步改进。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以系统化、全面化的现代管理理念运用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工作中。运用管理精细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使用寿命,满足城市生活的基本需要以及安全,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应运,全面实现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以促进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西南给排水, 2016(01).
[2] 徐勇.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 (20).
[3] 刘博.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45).
[4] 何唱.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 田英茹.精细化管理是市政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J].时代金融,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