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历史学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挖掘教材深度,培养阅读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培养或体现学科能力的基础。学生的历史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教科书获取的。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范围和初中是大体一致的,都包括中外古今,都是那些重要的国家、朝代、人物和事件,在某些情况下,还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是有着层次上的差异的。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高中历史教学只有温故而无知新,师生都会兴味索然。因此,到了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拓宽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培养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潜力。
为了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史料的能力,不妨先介绍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也可紧扣教材“引言”,从基本特征、国际国内背景入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通过提问引路,提纲导读、重点探索、疑难突破等多种方法,把学生逐步引导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
二、挖掘“隐性”知识,提示问题的实质
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重视人才的高素质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知识记忆型向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运用型的飞跃。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加强高中历史隐性内容的教学是培养智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隐性”知识指隐藏在教材中,不为人所注意,需要我们启动思维,深入发掘,才能找到答案的知识。如:一战期间欧洲战场上两线作战的国家;中国古代战役地理位置比较;四大之文明古国兴起的共同原因;1867年美国从俄国购得阿拉斯加,说明19世纪前期俄国曾地跨欧亚美三洲;福州般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在一定程度上有抵御资本主义入侵的一面等,这类知识着眼于理解基础上的再认再现,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教材搬家,能有效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历史,运用“动”的意识、“变”的思维,对同一个知识点尽可能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只有通过挖掘隐性知识,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那种认为历史知识简单易学的偏见,加深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其养成反复诵读、深入钻研、以求甚解的良好习惯。
历史教师不仅要有“史学”,还要有“史识”,能提示历史“隐性”知识和问题的实质,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和全面。如分析梁启超这个历史人物,他一生处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政治活动家、启蒙大师、改革家和学者,但作为早期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一生进取性与保守织在一起,政治上的多面性与思想上的复杂性集于一身。又如,分析美国罗斯福的新经济政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解决了资产阶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其措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私有制,实质上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历史学习必须建立在对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之上,才具有生命力。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拓展思维,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透过历史现象,提示隐性实质,全面理解把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G633.51
一、问题的提出
内蒙古现行的高中历史教学是以新课标为主体,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自我建构,要求教师“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而实现历史教学真正围绕学生展开,不仅需要教师有精深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需要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处的学习状态、思维方式,理解并调动他们的兴趣点。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深切感受到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状态的必要性;同时,高一阶段正是学生简单逻辑思维向深层逻辑发展的过度时期,初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知识掌握要求等都与高中阶段有极大的不同,迫切需要在一段高中历史学习后了解其学习现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可以快速便捷的获得大范围的基本信息。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一所高中高一文科班全体学生,人数为270人,回收问卷245份,回收率为91%,其中有效问卷227份。问卷调查的工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关于历史学习的态度,关于历史学习的情况;其中有包含一些具体的方面,如满意度调查、学生期望调查、学习方式调查、学习态度调查等。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学习态度
1.对“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课”的兴趣
研究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还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只有7.9%的学生明确表示对历史不感兴趣;但是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43.2%,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表示一般,可知学生心目中的“历史”和“历史课”是还是有差距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所接触到的“历史”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一般从影视作品与历史小说中得到,因此兴趣很浓;而高中生所学的“历史课”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线索,不仅要记忆时间、地点等历史史实,而且要深层次挖掘历史发展的脉络,联系政治、经济与文化军事外交等多角度解读,与其想象中的历史相距甚远,因此越来越没有兴趣。喜欢历史课的学生认为“本身对历史感兴趣30.8%”、“开拓知识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28.2%”是主要原因,22%的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是“为了升学考试”;不喜欢历史课的原因主要是“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55.9%”、“历史教师讲的课枯燥无味29%”。
2.对自身历史学习状况的评价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现在的历史学习状况不满意为67%,而满意的学生仅占11.9%。说明学生能认识到自身历史学习状况存在问题,并期望得到进一步的改变。
3.学生对高中开设历史课的认识
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历史是很有必要的,70.5%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有用,如果高考不考历史,仍有33.5%学生认为有必要继续学习历史。超过75%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提高理解、分析、运用等思维能力有帮助,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学习政治或地理、语文等学科有帮助。
4.学业负担
调查表明仅有22.5%学生认为与其他课程相比历史课的学习负担比较重,甚至有27.8%的学生认为历史课的学习负担较轻。将近一半的学生能在半小时左右完成历史作业(48.5%),由此可推论,学生的学业负担是适中或稍轻的。同时,有54.6%的同学“会为你感兴趣的历史问题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并喜欢通过“由自己查资料获得63.4%”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多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学习的态度。以往有研究表明,历史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之一,但本次调查结果与该结果不同。主要原因是课改以来,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带动学生探究和学习,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习兴趣得以发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二)学生期望的历史学习方式
1.学好历史的方式
大部分学生认为仅仅靠“死记硬背课本重点11.9%”是不能学好历史的,要从“理解历史问题63.4%”、“多读书15.9%”入手,才能学好历史课,因此教师不仅要讲授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理解现象背后的逻辑,在教学中以问题解决或问题探究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学生期望的学习方式
学生对“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与教师精讲相结合64.8%”和“小组合作53.7%”情有独钟,因此教学不再是老师的独奏,也不再是学生的单打独斗,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地与学生互动,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互完成的效果;小组合作不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互帮互助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实现学生培养的社会化。学生“喜欢课后作业的主要形式”中“查阅资料或阅读图书”占41%,目前教师布置历史作业更偏重于练习题,学生的作业包括练习册、单元测、报纸、活页以及背诵任务等,偏重于知识的记忆,而非问题的解决和探究,因此班级图书角与学校的图书馆应适当的增加历史读物,方便学生查阅。
3.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对学习内容不理解63%”,学生对学习内容不理解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理解能力有待提高、辅阅读资料较少、教师没有抓住重难点问题等,同时也与新课改以专题形式出现,以问题解决形式设置有关系,因此采用多种形式来教学就非常有必要。
(三)课外知识
1.历史知识的来源、途径
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堂上老师的传授(71.4%),课外阅读仅占20.7%;而课外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和自订杂志报纸(56.4%),学校图书馆仅占7.9%。主要原因是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较少,而且很多学生不知有图书馆或具体的地址。
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手段更加方便快捷,7.9%的学生经常浏览关于历史方面的网站,61.7%学生偶尔浏览关于历史方面的网站,因此应适当提倡学生通过网络扩展历史知识,解决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2.课外知识的获得
将近60%的学生会选择除课本外的历史读物,认为可以增加知识量,同时有40%的学生认为只学习考试必需的就可以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历史读物,老师及家长的推荐也占相当比例(16.7%)。而选择去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借阅历史读物同学仅有31.8%,从不去和想去没机会的同学占65.6%。
(四)W生学习方式
1.课前预习
学生课前预习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准备阶段,每次历史课前都预习的学生仅占26.4%;偶尔预习的学生将近百分之六十,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教师应该帮助这部分学生制定历史学习的计划,消除惰性;从不预习的学生就需要老师根据具体情况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计划性。
2.学习方式
记笔记是一种学习组织策略,经常记得学生占65.6%,偶尔记笔记的学生与经常记笔记的学生将近百分之九十,从不记的同学仅占10.6%,说明学生上课听课情况较好,需要教师加强从不记笔记学生的学习;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课后会对所讲课程进行复习巩固。
学生完成历史作业的形式主要有“参看资料35.7%”、“独立思考29.1%”,直接照抄答案的学生也占相当一部分(18.5%),一方面是学生存在惰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一部分音体美学生做作业时间较少。教师平时测试方式多为口述(52.4%),说明教师要用相当一部分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抽查。
(五)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1.对老师课程满意度
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历史课程感觉满意,有14.1%的学生对老师所讲的课程不满意,32.6%学生认为说不上来满意与否;有53.7%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讲课方式生动形象,24.7%学生认为教师讲课方式枯燥无味;认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生动有条理占36.1%,有趣却凌乱占31.7%,认为照本宣科的占11.5%;学生认为老师课堂上“从不补充”和“补充太少”的课外知识占33.5%。
说明教师仍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手段,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着手自己的教学,时刻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本才能组织好教学,教好学生。
2.学生的期望
学生期望老师讲课方式采用探究式教学的占45.8%要求,划出重点的学生占40.5%,探究式教学就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式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生的思维惯性,画重点仅仅是找到重点,但是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自我发现重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
四、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式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的高一历史学习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讨论问题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有待增强
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首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要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课后练习等各个环节要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互动环节,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和提高自我的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历史课程的学习,这个过程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加对历史感兴趣
其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一定要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本,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唯一形式;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九零后或零零后的个性发展需要,树立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意识。
再次,教师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人类的本能就是追求更新更好,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讲授过程要新,讲授内容要丰富,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去思去探究。教师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常常更新,向学生展示研究前沿的问题,把教、学、应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看到未来自己从事历史研究的可能。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待改进
教师的教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只有学生把知识通过学的过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才算完成教学的任务,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探索每个学生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和策略。历史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进行有效学习的学习方法、技巧、步骤及其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心理调控过程,它既体现为外显的学习方法、技巧,更主要体现为内在心智活动过程。 历史教师可侧重学生认知策略的培养,如复述策略,主要包括重复、抄写、做记录、划线等;如精细加工策略,其中有好多被人们称之为记忆术。对于一般的学习,记忆术是一种有用的精细加工技术,它能在新材料和视觉想象或语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比较流行的一些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等。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三)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资源有待增加
现在高中教育侧重理科教学,本身重理轻文。由于文科学习的特点,实现探究式学习和问题式教学要求有更多的参考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地方性学校本身资金的不足很难具备丰富历史资料的学习条件,地方政府和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地方性高中图书资源平台的构建,作为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国家图书馆资源、CNKI等下载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
(四)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能力有待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中学生的要求从仅仅掌握知识到知识和能力并重,从规范学生的学习到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能力要与时俱进。首先要以关注自己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其次教师要从满堂灌向探究式教学转变,把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终极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教学,追求教学的效率、效益与效果。先进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的教学技术能力,多种形式实现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谈——多谈多聊
面对学习有抗拒心理的学生,教师必须革除常规性的谈话,学习使用一种接纳性的新语言。例如有一次上课,笔者发现不爱历史课的Y生没有带历史课本和试卷到课堂。他说忘记在家里了。如果训斥他:“你连课本都忘在家里,怎么人不忘在家里?”借题发挥,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使他对历史老师产生反感厌恶,进一步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于是笔者说:“你忘记课本也不是故意的。你能把书本带回家去看,就表示你想要学习,这点老师非常高兴,应该表扬你。不过你以后复习完功课得及时把课本整理好,好吗?”这样,他惊讶地获得了肯定。接下来的时间他听得非常的认真。此后他也时不时来问题目,笔者再抓紧时机与他交心的谈话,进行历史学习的探讨,很快,他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2推——把他们推到阵前,成为主动者
为了进一步激励潜质生能有勇气面对学习,笔者安排在每节课中拿出3-5分钟的时间,让这些潜质生来述说历史感悟历史(感悟的内容包括所学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也可以结合现实谈谈对历史的新认识)。具体操作过程是,提前找出一位既定发言人,要求到讲台上来脱稿发言。一轮后,要求人人能脱稿发言,教师随意抽出1-2名同学发言,这几个同学是不确定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好必要的准备。这样就做到了重点和全面兼顾,人人都投入到学习中来。条件允许的话,笔者还提前布置给他们某一节课的主题,让他们去搜集资料进行备课讲解,充当小老师,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兴趣。老师也可以在他们的讲解中把一些错误和不足进行补充讲解,并有意识让他们抓住重难点。这个方法非常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定——制定在校学习时间和计划
在主动的基础上,由他们自己设计《历史学习计划书》,比如一周内对历史科的学习和效率安排,历史作业完成质量和自己自主学习的质量,保证时间的合理利用等。并制定历史成绩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日、月、学期、年为单位,细致充分地落实完成。
4迎——积极配合其学习状态和需求
在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一课之前,笔者先脱离课本,把几名潜质生找来,给他们看一部历史电影《一八九五》的开头,在他们还想往下看的好奇心下,笔者提出任务,让他们去找出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里面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对比课本教材,完成课本“与反割台斗争”一节的自主学习。
5帮——安排多对一的学习对子
科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所以平时,笔者一有机会就找他们聊聊天,并暗示他们,依他们现在的学习情况,期末成绩或许他们会排在班级的前列。事实上,他们是接收到了积极的暗示,学习情况越来越好。
6比——开“武林大会”,潜质生集体比武
为了激发班级潜质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笔者广发“英雄帖”。以一个单元作为考察点,进行不定时的抽查,比赛形式多样化,抽背,做小测试,和老师进行历史知识探讨交流,等等。然后得出一期的“武林盟主”,老师要给予惊喜奖励。这些潜质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称呼该胜出者为“盟主”。下一次比赛的时间和内容,就由这届盟主安排。同学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比赛,因为在这样的竞争中没有压力,却很有动力,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年轻人的好胜心理。每位同学都为自己登上“盟主”宝座而努力,Y已经连续三次胜出,当了三回“盟主”了。他说:“被人高呼盟主的感觉真爽啊。我得时时练功,把这个宝座给稳住了。”另外,笔者还组织一些历史合作探究类的活动,比如去分组进行人物探访,去考察村里的古迹,举办历史沙龙,请一些老人来讲他们的时代等等。
7访——多进行家访电访
周末放假时,笔者会提前把历史作业布置情况短信给家长,家长必须督促孩子及时认真的完成。周日回校的时候,笔者再及时检查。不定时给予学生表扬并及时反馈家长。同时,每月发放一份《家长对孩子历史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评定表》,让家长有个对孩子的正确评价标准。不定时和家长进行电话交流,或者直接家访,达到家校联系沟通的目的。最终证明,连续多次家访电访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劲头明显加强。
8合——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合作
比如笔者把Y的情况和其他任课老师做了说明,并把他的进步也展示给其他老师,动员全体任课老师能全方位参与到潜质生学困转化探究上来,增加了在一起集体研讨对策的机会。各科老师加强对Y学习的管理,布置符合其学习的作业,有空展开课外的单独辅导。所以,月考中Y进步二十多名。而这样的进步,更是让Y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成就感,学习成了良性循环。以上这“”看似简单,真正要操作到实处却也是颇费力气,不过,收效也颇为喜人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实践过程是很艰难的,个中的酸甜苦辣,相信每一个积极投身课改的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诠释。我们要严格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不断进行新的教学探索,走出困境,实现蜕变。学困潜质生所占比例不多,但是却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部分,笔者相信,只要有足够的付出,就会有足够的回报。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66-01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100周年的大会上发表讲话:“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这一精神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笔者自2004年9月起给历史学专业的本科生讲授专业英语,本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原则,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1 界定专业英语,区别双语教学
《历史学专业英语》是一门历史学专业方向的语言教学课程,其本质是语言课,是以历史学方面的材料为素材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历史学专业的基本词汇,并熟悉其语法结构,达到独立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在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着手对原版历史书刊进行翻译,逐渐掌握翻译技巧,能够翻译短小的历史学专业论文,并能撰写短篇英文学术文章;同时通过课堂训练和课下练习,不断提高听说水平,最终能基本听懂英语学术讲座和报告,并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专题讨论。
历史学双语教学则不然,这是一项以语言为导向的专业学习,其本质是专业课。现在大家基本认同双语教学“是用外语(主要是指英语)来讲授非语言的知识,如物理、数学、化学及其他专业知识,它不是语言教学,是以讲授内容为主线(content-based)的教学,它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在我国基本上是使用英语为第二语言进行课堂教学,是用英语来讲授历史学专业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和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用英语浏览学术著作和期刊,准确把握国际学术前沿,能够用英语撰写专业学术论文,能够听懂专业学术报告和讲座,并能够流利进行交流。相对于专业英语而言,双语教学是更高层次的教学,它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以大学英语和双语教学为基础的专业学习。
然而,我国高校长期重视双语教学而轻视甚至忽视专业英语教学。大多数高校混淆了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完全忽视了专业英语的衔接作用,直接从大学英语的基本语言训练跳跃到双语教学,从而导致了当前英语教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错误理解专业英语教学的性质和教学任务、课程设置不够系统;教材混乱、历史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少等诸多问题。正确定位《历史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性质,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步。
2 提高教师水平,改变学生认识
必须明确,《历史学专业英语》是要求教师用英语给学生讲授历史学的专业知识,兼具语言习得和专业学习,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以及课堂组织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失衡,教师不能有效地操控外语授课,学生也不能及时反馈,课堂缺乏互动,往往是读一段、翻译一段,没有充分发挥专业英语教学的作用,造成了听、说、写等空缺。因此,积极提高教师的英语运用水平是当务之急。
根据笔者经验,综合其他院校的举措,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和多层次的教师专业英语教学培训。比如举办校内英语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学习和交流;选送青年教师到境外研修;同时可考虑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的外籍教师集中授课,对教师进行听、说专项训练,在语音规范、课堂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全面提高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
同时,需要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专业英语》的认识。学生仅仅满足专业词汇的掌握过于浅薄,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步入另一扇知识的大门。通过对《历史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应该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尝试认识事物的新方式。
3 选用合适教材,增订原版书刊
河南大学曾试用过多种不同形式的材料,“我们也自编、选用过多种教材,油印本、铅印本都有,多因内容、结构等原因而屡有缺憾。国内诸多大专院校情况大同小异。一种适用于历史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专业英语用书长期缺位”。笔者接手这门课程后,一度使用过来安方老师编著的《英美概况》,此书框架简洁明了,内容丰富生动,以其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深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长期作为各高校外语专业和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但它在内容的涵盖面和深度上不足,尤其缺乏历史学专业知识,更没有包含中国历史的文献。这些缺陷使它不能满足历史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因此,弥补学生专业知识的不足一直是笔者致力解决的问题,为此不得不四处搜寻材料进行补充,这种修补的工作因一本新教材的问世而告一段落,它就是武汉大学张德明教授的《历史专业英语》。此书涵盖中国史和世界史专业英语内容,两者平分秋色,如此布局,实属国内首例;书中选用的资料学术含量高,种类丰富,兼顾通史正文、学术论文和原始资料三类历史文籍,显示了著者的良苦用心。这是一本优秀的教材,适合高等院校使用,河南大学在阎照祥教授推荐后也开始试用。有些高校大力倡行购买国外原版教材,在学生能力许可的前提下,这当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不可因此而放弃对国内优秀教材的建设和使用。
另外,为了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接触原版资料,有必要购进更多的英语原版图书和期刊,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阅读素材,充分发挥英语原版文献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基础作用,也更好地提高《历史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5-11.
欲取得对当代学科能力的认识,我们应该先讨论一个与“能力”有关的问题。
从教育和考试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能力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能力的认识和要求也不 同。
教育几乎是伴随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蒙昧时代的教育尚未从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其教育的内容 和目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和各种部族、宗教仪式中使人们掌握劳动技能和生活规范。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 、独、废疾者有所养。”[1]由于面对严竣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水平,氏族公社的教育行为对能力的要求, 只能是取得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当然,一些带有精神文化特点的教育内容,如口耳相授的族史、神话传说等 ,其中隐约地含有对人类自身历史的认识成份,但其目的也是为了在精神上取得生存之信念。史载“三岁一考 功,三考黜陟,远近众功咸兴”[2]的状况;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贤与能”的衡量标准在于“功”,即在信念 和生存能力上足以为首者。
对蒙昧时代教育的认识很重要,实际上它是人类整个教育意识的朴素起源,正因为它朴素到极至,因而它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教育的实质。试想,在此之后乃至我们当代的教育,又何尝不是为了提高人们生存、生活 的能力呢?
自产生学校教育以来,教育的面貌为之一变,人们对于能力的认识也大大地丰富了。
我国是较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据孟子说,夏朝就已经有学校,先秦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代的学校 教育。周代的学校有国学和乡学两种,这些学校都是教养贵胄子弟的场所。史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 ,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 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着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 学之道也”[3]。又曰“师氏掌以一@②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 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4]。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 ,如教之“六艺”、“六德”、“六行”等等。
这个时期,人们对所谓“能力”的认识与要求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在教育体系上有很强的科目意识,如“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这些科目从能力的角度 看代表着人才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内容。科目的产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人才的能力构成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其二,对能力的要求有明确的层次划分。从“离经辨志”到“知类通达”,九年五个阶段,各有其能力要 求的目标。“小成”阶段之前以“学”为主,也就是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教育内容,但其间随着知识的逐渐增 加而不断加强对“识”的要求。所谓“识”就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在一定知识基础之上的辨别事物的能力, 约束自己并指导社会行为的能力。“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显然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对 所谓“学”的要求是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而贯通,强调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其结构功能,这就绝非是死记硬背获 得的大量零散知识,而是运用知识内部的联系而重新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思维能力在其中起了决定的作用。 “识”的要求是要识别各种社会现象,以明确的社会意识立身行世。
其三,在能力要求的不同层次上,都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意识,所谓“辨志”、“乐群”、“亲师”、“ 取友”、“强力而不返”,都代表了一种反映价值取向的社会交际能力和生活能力。
由此可见,当时的官学非常重视对于能力的培养,始终没有把传授知识做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把 获得各种专门知识做为一种认识社会事物,参与社会活动的门径。如果用“学”与“识”来概括知识与能力的 关系,那么就应该认为,通过“学”提供一种认识基础。“学”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文明的具体内容 ,“识”则反映了对这一历史时期文化、文明的理解、阐释、运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识”的要 求是认识与吸收,批判与改造,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没有“识”,“学”便成了毫无生机的东西。
这一点,在当时的私学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史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5],这是指“学”的方面。 又说:“孔子以四教:义、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6],这是指“ 识”的方面。可见,孔子是通过对诗、书、礼、乐的教育达到义、行、忠、信的目的,也就是他的能力要求。 这便使儒家学派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到了一条认识现实事物的途径,儒学之所以获得显赫的地位, 关键在于其“识”的内容得到了社会承认。当时的其它学派的接受传播也都带有这个显著特点。
早期的古希腊教育也认为“教育主要是一种实际的事物……是道德性和社会性的”[7],“只有当我们把每 个孩子都培养成好象是奉公守法的君王,训练他们从我们手中接过由同样原则支配的职责的时候,我们才能任 其自由发展”[8]。在这里,教育同样被认为是获取生存、生活能力的一种途径,有什么样的教育,通过何种知 识培养人,就会造成什么样的人才,即“一个人开始所受教育的方向将决定他未来的生活”[9]。教育如果不把 知识的传授和对人的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不把锤炼人们的认识能力做为其根本目的,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早期人类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人的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由于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的限制,还未能在能力培养 中注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人们注意到了应该怎样去生活,但是对为什么这样生活,生活 本身究竟是什么这类问题还缺乏认识。人们创造了历史,但对于历史意味着什么,还要从人们已创造的历史当 中去体味。历史编纂学的产生与发展为人们了解自身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也为人类的教育提供了更 丰富的内容和新的课题。
我国是治史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以史为鉴的观念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史学还没有从巫祝神学当中分离 出来,史学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秦汉之后以至整个封建社会,我国的历史编纂绵延不绝,这在世界 上是绝无仅有的,与此相随,重视历史教育也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秦朝的以吏为师,不足为训。两汉时期经史未分,但将《春秋》、《左传》、《谷梁》、《公羊》的学术 做为国家教育。私学乃至察举的内容,显然体现了“史”的地位,由于当时是从解经的角度治学,因而历史的 教育功能没有显示出来,“史、汉”之后,我国历史编纂学终于崛起而一发不可收拾,在史职圣神责任的驱使 下,各类史籍纷纷问世,其巨大成就如灿烂的星空,昭示着丰厚的华夏文明,也体悟着悠远的历史意识。史学 的教育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史识”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秦汉时期是移风易俗的时代,帝王和朝廷官员们做了一些文化重建工作,这与动乱后必然有一段收拾文明 的阶段有关。人称:“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 衍其流也。师法家法所以分者,如《易》有施。孟、梁丘之学,是师法。施家有张、彭之学;孟有翟、孟、白 之学;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是家法。家法从师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师法,又从田王孙一师分出者 。”[10]当时的教育与选才皆从师法家法而出,但这时的经学传授已然不仅仅是为了收拾典籍,而是人们对历 史见解的一种反映。史载:“西京博,但以名流为之,无选试之法,中兴以来,始试而后用,盖欲其为人之师 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否也”[11]。另(太和四年)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 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 ,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12]显然,那时对于试图习经谋官者来说,仅诵经文、释经义已被 认为是“浮华不务道本”,而将经义融于德行者,方可牧民。所谓“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反映了人们从被 动地皓首穷经到把经义做为历史文明,从中汲取“德”或“政”的营养,为现实所用的转变,而如何去汲取, 如何施德政于民,则反映了一个人历史见识或者说能力。
魏晋以降,务实之风日开,史学作为正统文献而成为人们论学选才的重要内容。隋“仁寿三年七月,诏令 州县,搜扬贤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不限多少,不得不举”[13],唐初 秀才科即重史籍,史载“三史皆通者奖擢之”[14]。
科举以来,特重史识,朝廷也将史识作为评价入试者的标准,所谓“历代史书,皆记当时善恶,系以褒贬 ,垂裕劝戒,其司马迁史记、班固、范煜两汉书,音义详明,惩恶劝善,亚于六经,堪为世教,国子学有文史 直者,宏文馆宏文生,并试以史记两汉书三国志,……每史问大义一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及 第……其三史皆通者,请录奏闻,特加奖擢”[15]。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史为试和以经为试有重大区别, 以经为试大抵是代圣人立言,较少创作,充其量是在发挥其师承。而以史入试则不然,它不苛求转述史籍之内 容,重在阐其“大意”,重在古今之通变。这和我们当今所说“能力要求”已相当接近,所不同者,仅为用什 么指导思想去认识古今之通变。
近代以来,人们日益注重将教育测量与学科能力要求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历史的研究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 途径,以1934年会考试题一例看:“自机械发明,工业发达之后,社会渐呈“工人失业”及“富者愈富贫者愈 贫之现象,其故安在?试言大略”[16]。此题显然是试图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现状,它完全符合测量 的要求和史学认识的特点。
时至今日,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集中在如何启发和测量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台湾周梁楷先生认为:“历 史教学及测验目标,除了‘历史知识’的层面,还应该培养学生具备下列几项认知的能力:(1)基本的历史思考 (historical thinking)能力,包括有分析的、推证的、综合的和判读史料的能力。(2)初步的历史方法(histo rical method)。包括使用图书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和知识。(3)了解历史学(historiography)的本质。包括史学 的意义、史学史,以及如何理解或感受历史的情境。”[17]。
由是观之,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的。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认识:
1.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是随着史学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这其中,在史学成为一种教育目的之后,人们 才有意识地去探索所谓“能力”问题。
2.最初人们希望了解或阐释自身的历史是为了获得一种生存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中 唐以后由于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和史学史的研究,认识和阐释历史逐渐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方法,但取得生 存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这种朴素内核仍被容在其中。产生以来,科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真正成为 人类认识自身历史的武器,但的理论与方法绝非凭空产生,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科学的总结。我们今 天讨论“能力”问题,不能仅仅从理论出发,而要去研究人们对“能力”认识的历史过程,这样,才能揭示“ 能力”问题的教育含义和历史、现实的含义。
3.“能力”既是一个历史范畴,既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对自身历史认识、阐释的程度,那么,它的教育意 义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能够很自然地溶入我们对历史的叙述当中去。其次,的史学理论能够指 导我们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进行科学概括,也就是说,如同历史一样,它不是一个即可以这样讲,又可以那样讲 的东西,它是有客观标准的。
4.当代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趋势,为我们加深对“能力”的认识,扩大我们视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人认 为,史学的意义和感受历史的情境是我们当代人类体味自身历史的主要观念,也是从中提炼学科能力的一个研 究课题。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能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了。它基本上应包括这样几个含义:历史学科的能力是我们 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能力应表现为知识的、理论的、方法的内容;能力的主要意义在 它的教育功能,其次,它是可以被测量的;历史是发展的,能力要求也是发展的,不断加强对能力教育和测量 的力度,反映了能力自身的特性。
转贴于
二、历史学科的能力测量
谈到测量,我们应主要理解测量的目标以及这些测量目标之间的关系。
测量的目标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力要求。新修订的《考试说明》对能力要求的表述是这样的:
(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二)材料处理
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4.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
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三)历史阐释
6.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
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 律。
(四)文字表达
9.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这个测量目标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们对能力要求的认识程度,和以往不同,这次对能力要求的内容首次进 行了分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九项能力要求被切割成四个类别,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 、“历史阐释”、“文字表达”。分类说明了什么?首先,它告诉人们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测量,也就是明确 了测量的范围,这个“范围”,大致上是从前述能力因素分析而来,只不过把带有理论意义的东西转化为可以 操作的测量目标的类别。
在测量上,对这四类的要求也有区别,区别的依据主要是知识、方法和思维含量。
第一类,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含有两条。这两条概括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知识含量高,所以它在测 量上的要求是准确。所谓“再认、再现”,就是要准确地反映史实原貌。之所以把这类分为两个具体目标,是 因第一条比于第二条来说是更为基础的东西,第二条是根据第一条的内容被人为地概括出来的东西,比较系统 ,但仍属于反映历史原貌的内容,它只要求准确地再认、再现,不要求发挥和阐释。请注意,对于知识的测量 要求和如何获得再认、再现的知识显然是两回事,不能认为考的是死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可以完全通过死记 硬背的方式获得,这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在测量方法上,死的知识是被包容在活的问题当中的。也就是说它 与其它几类的测量内容是一个整体,不会截然分开,这在后面还要谈到。
第二类,材料处理。在测量当中材料的概念是:它是指在题目当中出现的所有历史材料,这些材料是为回 答问题而布置的。因此,对于材料处理的要求是有效。所谓“有效”,是指:其一,对于回答具体问题来说是 有效的;其二,对于联系所学基础知识是有效的;其三,对于说明、论证是有效的。因此,材料在答题当中不 仅仅是被引用、转述、复述的对象,而是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的。概括起来,“有效”有两个含义:材料中信 息的获取是有效的;对于有效信息的利用是有效的。请注意两个有效所使用的限制词,前一个有效用了“最大 限度”,是指要穷尽材料中的有效内容,不能用一两条有效内容去代替其它内容,这样只会导致说明不清、论 证不周。“充分”是指对于有效信息不能只求罗列,而要求展示有效信息在回答问题当中的作用和意义。要针 对所回答的问题,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溶为一体,进行透彻的说明、论证,实现其材料价值,这才是“充分 ”。材料处理综合性较强,知识、方法、思维含量都比较高,用“有效”去概括是合适的。从能力型考试的要 求来说,我们更注重后一个“有效”。
第三类,“历史阐释”。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这里先声明一点,说历史阐释的主要特征是思维,并不是说 其它类不需要思维,或者说思维不重要,这里所说的思维,是指这一类能够比较典型地反映历史学科的思维特 点,同时亦可统帅其它类的思维。从测量的角度来说,对于这种理论、方法、系统知识含量最高的测量目标, 首先要有一个程度的要求。此类范围中含有三条具体目标,相对而言,对于“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要 求程度应该是准确、合理、周到,也就是说,这一项虽然知识要求容量很大,但在测量上伸缩性并不大,它基 本上是要求人们将历史知识按特定要求进行本质的、系统的整理,更多的是根据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初级历史思 维的能力。因此,要求其准确、合理、周到是符合这一条目标的具体情况的。“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一条要比上一条的思维力度高一些,且带有明显的学科思维特点,因 此,对它的测量要求是客观性。所谓“客观性”就是要求做到对历史事件、人物或观点的分析、评价要与历史 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性特征相结合,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意义。客观性思维最能体现历史感, 它是历史的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结合点,带有较强的情感意识和情景意识,是走向辩证思维的唯一阶梯,抓 住这一能力目标至关重要。从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和测量的情况来看,这一能力目标是一个弱项,一则很多人不 知道怎样把历史事物放在它所产生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二则以的原则做为出发点,用后人的认识 去苛求前人。上述做法的结果是,人们实际上对历史事件本身尚不甚了解就去妄加品评。做为教师,那是以其 昏昏使人昭昭,做为学生则是似懂非懂,学的不是真正的历史。说到底,这是个学风问题,危害最大,必须扭 转。此类范围最后一个测量目标: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对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因此它强调的是理论性。如果说在上一个测量目 标当中也含有一些理论内容的话,那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比如要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分析入手去 考察社会制度,去评价人们的社会地位。要从社会经济生活入手去分析当时的社会意识或观点等等。相对来说 是静态的。但在这一条目里,理论性的要求就是系统的、深入的、动态的,它除了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 史条件下考察之外,要着重分析事物本质和它的历史倾向。我们在上节中讲过,历史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转化过 程,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这种转化的历史倾向,从而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之,强调理论性,就是要 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具有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思维特点。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考生去做大学问,做大文章, 因此,在此条目之前冠之以“初步”的限制。“初步”的含义是:其一,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正确的;其 二,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理论分析是有内在联系的,有系统的;其三,其论述具有认识意义。要防止把“初步 ”的含义理解为仅仅懂得理论条条的做法。对号入座的做法,也就是说,不能把的理论和方法仅仅 当做纯知识来传授,要化为精神和灵魂,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考试能力要求的原则。这里顺便说一 句,不能因为存在考试,我们的教育就一定是应试教育。考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形式,和素质教育并非一定矛 盾。当前我们之所以在能力要求上下很大工夫,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和选拔考试的结合,使考试这种 形式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第四类,文字表达。作为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与其它文科科目文字表达的要求不一样,它应该具有自己的 特点。首先,它要求语言准确。这一点和其它科目的要求共性多一点,不过,历史学科要注重这其中的概念表 述的准确、史实表述的准确和说明论证表述的准确。其次,要求逻辑严谨。这里,逻辑不是指行文作章的结构 ,而是指所述内容的内在关系。概括来说,它应该是有序的而非罗列的;还应该是完整的而非残缺的;又应该 是主旨明确的而非含混的。第三,史论结合。这要求在表达上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基础,又要适量的史实 作为支持,史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不能自相矛盾。这里需要说明,我们不会要求学生去做纯理论的论述, 而是希望一种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对史实的科学分析,要把观点溶入这种分析当中去,并非一定要出现什么完 整的理论阐述或理论字眼。“史论结合”做为比较典型的反映历史学科文字表达的形式,在考试测量中占有一 席之地,这并不为过,再说,这一要求在题目中会有程度和范围的限制,只要理解了这一要求的基本含义,考 生是能够做到的。
以上对能力要求的四个类别范围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对能力要求进行分类,其目的是基 于教学者的理解和命题的操作,并不是表示在命题中以类区分试题的测试功能,比如“材料处理”就一定针对 材料解析题。事实上,这四个类别构成了能力要求的整体。在试卷中,一种题型或一道题目往往含盖了两个以 上或全部类别的能力要求。从测量的要求上说,题目含盖能力要求多,总比含盖少有更好的测试效果。当然, 有时一张卷子需要有某些题目进行非常单一的能力测试,但这绝不是整张试卷的要求,我们最好不要把能力要 求的类别条目和题型对号入座,这样会事倍功半,而需要把能力要求融会贯通起来做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思想方法,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注释:
[1]《礼记·礼运》。
[2]《史记·五帝本纪》。
[3]《礼记·学记》。
[4]《礼记·地官司徒》。
[5][6]《史记·孔子世家》。
[7][8][9]《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0]皮锡瑞:《经学历史》。
[11]《文献通考》卷40《学校一》。
[12]《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13]《册府元龟》卷645《科目》。
[14]《文献通考》卷29《选举考二·举士序》。
[15]《唐会要》卷76《三传附三史》。
[16]《安徽教育半月刊》第66期。
[17](台湾)《清华历史教学》创刊号。
许多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学与不学无关紧要。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趋向于能力的提升而不再强调历史知识的整体性,致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一知半解。再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笔者在所任教的七年四班的学生中就历史学习兴趣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分析调查问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单一,基本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死记硬背;教材内容空洞,学生课外知识积累少,在课堂上很少与教师互动;教师教法传统,基本上是一言堂。
二、针对问题,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针对调查问卷中学生所反映的问题,笔者采取了一系列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件能活跃课堂气氛,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主动掌握历史知识。如在讲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我通过电子地图,配上活动箭头把长安到西域的路线加以演示,同时每到重要的地点(如敦煌等地)再附上重要的图片资料;另外,让学生观看“张骞通西域的视频”来体会张骞的爱国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拓宽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课程资源开发激趣
依据课程标准,取舍、拓宽教材内容。笔者在讲课的过程中,注重给学生补充和舍弃一些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我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进行学科渗透,将地理、音乐、诗歌和典故等引入课堂,使历史课堂趣味盎然,充满生机。在讲《三国鼎立》一课时,我用《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进行导入,既烘托了课堂氛围,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信息展示教学激趣
在讲授历史知识时,我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模型和投影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讲到唐代的曲辕犁时,我根据教材的图片自制了曲辕犁的模型在讲课时进行了展示,引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课下有的学生也试着做,并把做好的模型拿给我看,我在课堂上对这些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学生学习历史的劲头越来越高。
(四)多种教学活动激趣
我教学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举办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在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时,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成语,如“退避三舍”“朝秦暮楚”“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等,让学生讲这些成语的典故和出处。通过这些活动的举行,激发了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的探索,我最终形成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三、课题实验的影响
2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老师一定要善于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也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当中,才可以让学生具有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只有开展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才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因此,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也就是在课堂上解除学生思维与行为的制约,让学生具有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营造创新的氛围,让学生可以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巧设问题,强调思辨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可以总结出疑问就是思维的导火索。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提问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进而扩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学实践说明,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就好比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课堂教学环境更加和谐、活跃。比如,在讲解“”内容的时候,针对发生战争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不存在,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发生?”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讨论,进而让学生可以明白发生是工业革命之后,是由于资本主义急需市场与原料导致的。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最后总结相关观点,让学生可以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且牢固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当学生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也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也就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同时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4积极思考,敢于质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创新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创新的关键就在于质疑与批判。但是在学生中一直存在着一种非常奇怪的情况,在儿童阶段非常好问,喜欢质疑,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也就越来越习惯接受教材内容,不会再出现质疑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以至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学习主观性的提高。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一定要转变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老师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尤其是针对一些平时在课堂上不会发言的学生而言,当他们发言的时候,一定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也要肯定他们勇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和他们进行相应的讨论,进而纠正他们不正确的观点,让他们可以根据老师的思路进行相关的思考,验证相关论点。学生也只有敢于质疑,并且多疑、善疑,才可以不断从疑问中获取新的知识,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在讲解统治覆灭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跳出教材的框架,探讨对中国发展而言,是否做出了贡献?让学生将知道的有关的内容讲出来,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同时告诉学生,统一了军阀混战的局面。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让学生可以明辨大是大非,进而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培养思辨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5联系实际,启发智慧
针对历史学科而言,开展教学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更加明智,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了解一些处事原则。同时,学习历史知识的意义也就在于“以今证古,以古论今”,进而更好地为现实生活服务,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也就是太过重视知识教育,进而造成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历史知识是一种负担,完全没有实用性,所以,也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至于思辨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就是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内容。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可以真实感受到知识的存在。比如,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明清时期的重农轻商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也就致使我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在建国以来,党的之前的阶段,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比较轻视的,导致我国与西方国家拉开了距离。一直到党的之后,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提出了市场经济的概念,才促使我国经济得到了高效、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可以比较历史与现实之间差异,进而对社会发展、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展开相关的分析与思考。针对节日重要性问题的探讨,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外国节日盛行,传统节日淡化的情况?”这样学生就可以联系到身边的实际情况,也有利于扩散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相关讨论,对一些观点进行辨析,最后总结出对待节日的态度:不要盲目追求西方文化,一定要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取其精华,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一定要进行相应的继承,并且努力发扬光大。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
6.1树立发展变化理念
历史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在这种发展变化中了解以及掌握相关的历史,才可以真正了解历史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的动向,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树立发展变化的理念,不要静止地看待历史知识,不仅要了解它的过去,还要对它的现在与未来进行一定的了解。比如,在分析开辟新航线内容的时候,不只是要看到其对外残酷掠夺的事实,还要看到其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贡献,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变化的理念,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掌握相关知识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定的思辨能力。
6.2全面辩证的分析
历史的发展具有多面性的特点,并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分析历史现象的时候,一定要秉持全面辩证的观点,不仅要看到历史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主张一分为二的观点,但是也一定要掌握住事物发展的主流,对其予以一定的肯定或者否定。比如,在分析中国古代分裂割据现象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其混战破坏的现象,还要看到在分裂割据局面下的发展形势,如人们急切渴望和平统一、民族融合趋势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等情况,这样才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情况,让学生可以全面分析问题,进而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新课程的推行,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领域有一些成就被我们所取得,但是相对于高中的历史学科,对于其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仍然是比较或缺的。而学习的评价就是依据国家的教育以及教学的目标,其过程之中的途径以及工具应该是有效和恰当的,将学生的自学以及对于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其所发生变化认知行为的证据以及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还需要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知识水平这样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一、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之评价标准
1.评价标准之表现性评价
关于表现性的评价,其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之中有着较少的关注,因此对于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其就不容被忽视。所谓的表现性评价体系,其内容有三方面:其一是描述表现的行为,就是通过在那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之中,教师对于学生在其活动之中的表现的行为;其二是描述评价范例,也就是通过具体的例子,学生对其教师以及同学将展开的具有表现性的活动进行介绍,其中包含有具有学生典型的作品、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的计划;其三就是描述表现水平,因为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思维、知识的储备、性格以及积极性等方面所具有的差异性,使得在相同的活动之中,学生的表现有着差异性,因此教师就需要依照等级对他们进行评价,等级是关于学生的表现所评定的。关于其评价的范例,其要求如下:
(1)历史活动种类,确定任务目标
也就是要通过多种类的历史的活动,将其表现性评价的任务目标进行确定。现如今关于我国历史教学的学习活动包含有历史音乐作品的创作、历史报刊的编辑以及历史话剧的创作表演和历史美术作品的绘制等等,从而在其中将表现性评价的任务目标得以提炼。
(2)内容要求,紧扣课程标准
关于表现性评价,其就是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手段的实现,其内容在课表的基础之上进行,但是其方法具有差异性。
2.评价标准之价值观评价
对于价值观的评价,首先就应该将其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价值观进行确认,其次其价值观的应该寻找与历史的课程之中,最后就应该寻找于课改之后的历年高考的历史试题之中,从而在其中将体现价值观的内容等进行价值观的评价。
3.评价标准之行为标准评价
行为认知的层次以及行为认知的种类作为行为标准的评价和界定而存在。关于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目标的制定,第一就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依靠,要将思维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能力进行侧重的把握;第二就是要对行为认知的层次进行确定,将学生历史学科的认识水平进行判定,不仅需要划分其某一种理论,还需要进行一些实践调查,判断某一年龄段或者是某一阶段的学生所应该达到的思维能力的水平。
二、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之评价模型
1.评价模型之基本思路构建
关于其思路的构建,就是尽量的将其评价的模式由之前的测量的教育发展为评价的教育。那么教育的测量就是依照程序以及教育的法则,将教育现象的量进行规定通过数字的形式,对其进行描述以及确定这样的过程;教育的评价,就是依据特定的教育目标以及价值的标准,通过非测量以及测量这样的方法对资料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并且价值分析和判断影响学生的发展变化以及其各个要素,并且提供依据于其教育决策的过程。所以对于具有意义性的评价,应是非测量以及测量这样的手段,之后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评价。
2.评价模型之基本方式构建
关于其基本方式的构建,终结性评价以及过程性评价作为其基本的评价方式而存在。过程性评价,就是在其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有些学习成果没有办法通过纸笔对其进行检验,或者是非智力的因素与学习相关的,又或者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同于总结性评价,顾名思义,就是其某种活动结束的时候所进行的总体的评价的行为。
3.评价模型之基本层次构建
在高中历史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之中,毕业水平考试以及模块的学习评价作为基本的层次而存在。毕业水平考试就是当其学生将高中阶段的必修或者是选修的课程学习以及修完之后,需要对其高中阶段所进行的课程学习的一种总体的水平的测试和评价;而模块学习评价就是学生将一个历史模块学完之后,其学习的取得就是通过模块评价的形式所决定的。
结语
在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之中,其主要的内容就是对于评价标准的完善以及对于基本模型的表述,所以就应该将其二者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进行分析,还需要具实例论证,使得其有理有据,就像所提到的对历史绘画作品的绘制,应该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将其任务目标达成。
【参考文献】
[1] 盛刚. 略谈高中历史学科有效学习评价模式的构建[J]. 考试研究,2016(03):68-72.
1.从注重知识目标走向多方位的目标培养
传统的教学以"主知论"为核心,以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技能为教学目的,即关注是否掌握了书本知识、答题正确与否与成绩有否提高等。在这种目标学习中,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世界、人生价值的认识比较抽象,自我发展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探究的欲望得不到充分的满足,这就大降低了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并不排除有一部份学生有好的成绩,这部份学生虽然"应试"能力很强,但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不具有独立学习钻研能力,学生走向社会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运用研究性学习后,目标就不再是单一的,不是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强调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强调的是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性、过程性。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敏锐地发现历史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自主活动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例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用研究性学习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去探究人物的方方面面,用创新意识去挖掘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使得历史人物呈现得更加有血有肉,学生也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而研究性学习的情感目标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养成学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对科学、对社会、对自己的积极情感。在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得到一定完成后,对知识点也了如指掌了,知识目标也自然而然完成。因此,实施多方位的教学目的来培养学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2.从接受性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上,主要是接受性学习,是居于高位的教师向居于低位的学生传承文化的过程。而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而言的,教育者不是把现成的结论传授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行之有效的研究范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结论。
例如:在讲""这一课题时,设计以下问题:(1)为什么会发生?(2)的内容有哪些?(3)它有哪些进步意义?(4)失败的原因?得到的启示?(5)比较和日本明治维新,探究失败、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层层相扣,学生们分工确定后,进行收集资料、深入探究、师生共同交流分析,以上所有问题基本逐一会得到答案,教师再顺势点拨评价。
从以上这一过程中看出教师的作用不是提供答案,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是"参谋"、"教练"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传统的简单记忆知识、追求知识数量的"储存器"的角色,而是转换成注重知识质量的自主者、探究者、合作者的角色,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
3.从单纯书本的学习走向书本学习和生活学习结合
长期以来,学习形成"书本中心"论思想,尤其历史科,同学认为这门课学起来既枯燥无味,学后也一无用处,为应付考试他们只好读死书。确立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后,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发现了历史知识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思想,感受人文主义理念,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例如在我校高一课题组《基督教在我县传播的状况》研究中,学生不仅运用历史知识掌握总结了基督教的产生以及在欧洲和中国的传播概况,而且运用自身感受到的生活现实来理解基督教的影响,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牢固的。从书本学习走向生活学习也意味着要改变过去以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为主转变为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并使研究性学习也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
4.从单纯系统的学习向系统学习和课题学习的结合
目前的历史教科书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系统,当然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使人对历史科领域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式的了解。但从学习方式或状态而言,除系统的学习外,还有非系统的学习,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非系统的、课题式的学习。可喜的是,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同以往和教学大纲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从构想中的高中新课程设置来分析:
(1)文化史课程:欧洲近代教育与工业化,科举制与中国文化。(2)军事史课程:高科技与现代化战争。(3)科技史课程:近代科学的诞生,18世纪的科学革命与理性启蒙 等等。(4)史地综合课程:大河流域与农业社会,近代城市的兴起。(5)文史结合课程:《红楼梦》与明清社会,《人间喜剧》与近代法国,战后美国文学与当代美国等等。
上述罗列内容可以看出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历史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体系严密性的倾向,新课程加强历史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习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课题式的非系统学习,在学习方法上把实地观察与调查、课堂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注重归纳学习与演绎学习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历史问题,形成主动学习历史的态度。
本人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尝试,进行了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前准备:
(一)分组
将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性别的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或5人,一般前后围坐在一起,以便教师启发诱导以后,学生面对面的进行讨论,每组选一名知识水平较高、有组织能力、责任心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主持课堂小组
(二)制定和公布小组合作学习和竞赛规则
1.每个学生都有责任保证他们小组成员学会教学内容
2.无论什么问题,在请教教师之前,应先请教同组成员,实在解决不了,再请教老师。
3.小组内可以小声讨论
4.抢答问题时,每个小组成员只有一次答题机会,抢答之前,组内可以自由讨论,取得答题权以后,只能由一人发言,防止小组内出现一言堂。
5.各小组要积极鼓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懒于思考的学生发言。
6.小组竞赛以累计得分的形式,计算最后成绩,评出优秀小组。
授课过程:
(三)自主合作学习的运作程序
合作学习的运作程序是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好以后,学生怎么样才能进入实质性的合作呢?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主题,其次是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再次是对合作效果作评价。其教学程序通常有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确定学习目标
a.读书思考——学生个体学习,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尝试性的学习,为建构新的“认知图式”作准备。
b.质疑求异——学生在读书思考中,一般出现两种学习情况:一是把理解的知识进行了内化、整合:一是对不理解的知识质疑并提出。合作学习对后一种学习情况给予更大的关注,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
c.确定目标——学生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提炼学习主题,列出学习学习方案,制定出学习的主要目标。
2.第二阶段:组内合作学习
学生在主持人的组织下,根据教师的要求或者借助学习菜单,围绕学习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一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可以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随机进行点拨指导。
3.第三阶段:组际交流反馈
可分两个层面进行:①研究相同主题的学习小组之间,由联络员组成“信息中转站”。联络点把各小组的学习结果带到信息中转站交流,做好记录,再回到原组报告。小组汇总意见后进行修正,再由汇报员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情况。②研究不同主题的学习小组,在听其他小组汇报时,可以质疑,可以求教,也可以与不同主题的小组自由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所有主题的学习任务。
各小组向全体同学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和其他各组同学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大家共同切磋,共同分享讨论研究的成果,共同纠正错误,优化思想品质,提高学习能力。这一过程,教师注意不要轻易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应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4.第四阶段:学习效果评价
从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合作是否愉快、进步程度等四方面对合作小组和个人进行评分评奖,并做好记录,填写在各小组的学习卡里,也可以用喜讯的形式在班上公布或向家长报喜,激励学生再接再励,更上一层楼。评价可分层次进行:(1)学生的自我评价。个人有什么收获、经验或教训,都可以在小组或班上进行自我评价;(2)小组成员相互评价,个人从组员相互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或不足,用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3)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之间的合理竞争;(4)教师对小组或个人的评价。一般以小组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评分可以分为“达标分”和“进步分”两种,重在发展性的评价导向,鼓励人人达标,组组夺标成功。
当然,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也碰到许多困难,如:缺乏专家或科研专业人员的指导,实验水平不是很高:实验人员不足,缺乏足够的研究时间,实验的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既要搞好实验,又要赶教学进度:班级人数太多,分小组教学时洛组间的交流机会少。可面对这些困难,我们下决心克服,相信下一阶段的实验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效果更加显著,一定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以上是笔者长期以来,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探究而总结出来的一点浅见,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黄容.充分运用情境,激活历史学习思维[J].
[3]王生.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研究性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性和探究性,使其投身社会实践,是学生获得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从而树立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和精神。中学历史学习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应用策略如下:
一、课前预习应用策略
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先进行系统的了解。抱着思考的态度,对教材知识先有自己的认识,然后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解答或单独请教教师。在预习过程中,还要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体系,并对一些具有意义的历史问题写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课堂上与师生分享。
二、课前学习应用策略
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形式进行学习。譬如,老师组织“小组合作”或“小组讨论”的形式研究某一课题。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比如在讲解(岳麓版)一课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师生共同探讨学习,还可以通过设置相关场景,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的了解,充分体会是中国近代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近代百年历史第一次伟大的历史巨变的意义。
对于一些重大且有争议性的话题,可以采用“辩论式”的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再展开论辩。
另外,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和“突发观点”。这两种情况可能来自于教师的灵光一现或是学生的突然发难。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某一瞬间可能会迸发对某一问题的思考灵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或深度发掘无意间也会产生新的思考,所以教师和学生都要抓住这种“突发机遇”,积极主动地展现出来,这样也能更好地完成研究性学习。
当然,对于一些有一定价值的历史问题,尤其是跟现实紧密联系或是与高考热点话题相关联的问题,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讨论学习”的形式。教师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搜集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四种学习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有时几种方式综合运用会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但不论是哪种方式的运用都要始终遵循认知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围绕教材知识,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三、课外学习应用策略
教师可以成立课外学习小团队,设计“小课题研究”活动或项目,让学生参与各种历史课题的探索和研讨。其主要的课外研究性学习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来完成:
1.准备阶段
教师首先要根据具体学习情况,选择研究课题,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选定题目。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具体、可行的研究方法,比如去图书馆查阅文献、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或者进行社会调查等。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定一份完整、周密的计划,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成员分工、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步骤以及时间、经费预算等。
2.实施阶段
首先应将学生获得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统筹,统筹的资料主要来源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实地调查以及走访获得,其二是通过互联网以及图书馆而获得;其次对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将不符合客观实际和重复的资料剔除;然后就是撰写研究报告,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从大量的材料中提取所需内容,加以分析整理,完成研究活动记录、实践报告、心得体会,等等。
3.总结评价阶段
教师学生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可采用课堂上让学生宣讲研究过程的方式,也可采用在班级贴吧或QQ群里成果的方法,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成果的点评与指导,评价的作用应该具有一定的导向以及监控功能,积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教师和学生应当积极配合。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历史学科上的应用,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其可以打破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上的局限性。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挥好引导学生的作用。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