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 郑文广.浅谈如何发展林下经济[J].农民致富之友,2011(15):72.
[3] 王首道.固原市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问题与建议[J].甘肃农业,2013(20):71-72.
[4]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3(3):31-39.
[5] 周学军,马廷贵,唐建宁.宁夏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1(5):15-16.
[6] 赵萍.固原市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思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14,216.
1 当前农村经济的现状
1.1 经营规模小 耕地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配置比例失衡。
1.2 资金比较短缺 我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工农产品“剪刀差”过大,城乡的不平衡发展,使我国农业落后,农民不富裕。
1.3 剩余劳动力过多,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 由于小城镇建设滞后,城镇化速度慢。致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产业转移受阻,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滞留于农村、农业。
1.4 农村就业与创业具有一致性 农业本身工作环境条件差、经济效益低,人们本来就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就业时反而有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民后代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1.5 分工协作和组织化程度偏低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被普遍认为是发展市场农业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难以有效地与农民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一体化组织,农民走向市场面临着许多困难。
1.6 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 一部分乡村不通车、不通电、不通水、不通电话、不通广播电视,尤其是偏远地区,项目安排少、资金投入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弱。尽管“十五”以来对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对农田水利投入仍显不足。
1.7 农民增收的渠道太小 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大部分乡村对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没有大的举措,群众缺乏市场意识,把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视为唯一的增收渠道。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对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等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不够得力,群众参与二、三产业的机会很少,就业渠道狭窄,工资性收入仍然很低。
2 现代化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科技力量不足 科技力量不足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科技服务滞后,这也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共性问题。一是农民缺乏及时有效的科技指导,直接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农村生产效益的提高;二是农业科研成果远离农民,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农业运行与服务机制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资金短缺仍是制约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瓶颈。引导和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相当一部分农业项目转化存在着有计划无资金的情况,使成果转化工作较为被动。
2.3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科技成果转化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较差,阻碍了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推广。减缓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同时,还普遍存在基层农技成果转化体系薄弱,转化人员非专化的问题。此外,地方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待遇较差,出现专业农技人员外流的现象。
3 应用现代化科技全面改造传统农业
科技进步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共享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全面改善传统农业在时空条件上的弱势;二是现代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运用,将空前拓展农业的劳动对象和生产领域。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创新时,需要注以下几点:
3.1 运用高新技术的利益来激励农民对科技的重视 在农业生产中是否采用高新技术,取决于使用高新技术获得的收益是否太于支付的费用。如果大于,他便具有采用高新技术的动力,反之,则缺乏动力。由于农户经营规模超小型化,生产具有很强的自给、半自给性,加之无论是自主研究还足引进开发高新技术.所花的费用都较高,大多数农户对高新技术的需求通常是不足的。因此在有效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基础上,推行“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生产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单个家庭使用高新技术的动力不足问题。
3.2 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的市场转让机制 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商品化、产业化,最终归缩在市场。由于高新技术的技术属性不同,其市场效能和产业化程度也存在高低差别。对于那些市场效能和产业化程度高的高新技术项目,国家应通过明晰产权、对科研单位实行企业化改革和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等办法,促其按照市场机制来进行研发、转让和推广。
3.3 建立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补贴扶持体系 现阶段我国农业企业化水平低,农户及企业承载技术风险的能力弱,要求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及扩散给予有力的支持。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太多数国家政府都承担着对农业科研包括高新技术研究的财政支持责任,并成为农业科研的主要投资者。在我国,由于高新技术市场转让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有一个过程,政府应当更多地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3.4 抓好有带动辐射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 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的载体,是与市场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带动作用。因此,园区建设既是我市现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载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政府应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快对园区急需人才的引进培养,吸收鼓励省外尤其是我市科研优秀人才不向外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提高同区的整体科技水平。
:
[1]邓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J].集团经济研究,2007(20).
严立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加快发展的思路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
一、引言
民间借贷,是一种相对于正规金融模式的非正式的金融安排,一般采取利息面议直接成交的方式。民间借贷的产生有其深刻的体制背景,随着民营经济的升级转型,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金融格局相应的发生转变,但由于垄断国家大部分金融资源的商业银行及其相应的金融体制并没有发生实质上的变化,因此,在现有金融格局条件下,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可能得到有效满足,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成为空谈。但民间借贷以其特殊的竞争优势,如期限灵活、手续简便、信任较高等,在一定程度上融通了社会闲散资金,缓解了资金供求之间的矛盾,活跃了城乡经济。同时,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决定了它对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命脉,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转型中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现代化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出现缺位等诸多问题。因此,在这一历史背景条件下思考并积极构建符合“三农”发展要求的金融服务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民间借贷分析
民间借贷的存在完善了金融体系,尤其对一些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不足,加速了社会资金流动和利用。但不规范的、盲目的民间借贷向各行各业渗透,一有风吹草动,很可能瞬间瓦解,对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间借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可能危及资金安全。民间借贷的特点在于借款期限较短,能够灵活周转资金,比较倾向于短期高附加值的产业,一旦有相应的市场金融风险,往往快速远离这一市场。这是民间借贷的优势所在,但快速抽离市场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致使风险进一步扩散,影响后期的资金的有效回收,形成一大批金融坏账,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因此,民间借贷的盲目性不仅导致市场风险,还可能引发社会法律风险。
2.民间借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可能影响现有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一方面,相对于正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国家限制,民间借贷利率却可以按照整个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合理设置借贷资金价格。相对于正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贷款利率,民间借贷存贷款利率普遍比较高,高利润和高回报会诱使一些社会资金流行民间借贷,客观上会影响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当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相应的贷款融资支持时,会将申请到的低息贷款转手高息放贷,牟取利息,这使得银行资金游离到银行体系外循环,其潜在的金融风险会很大,而对于那些既有银行贷款又有民间借贷融资的企业或农户,出现金融风险时,往往会优先考虑偿还民间借贷的资金,对于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支持则实行能拖就拖的策略,这就给正规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带来不确定性,从而不利于银行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
3.民间借贷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之外,一旦爆发金融风险,很可能破坏社会稳定。首先,民间借贷大多是亲朋好友之间或有生意往来客户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需求,一般没有正规的借贷手续,大多凭借借贷双方的信用或口头承诺,若借款方违约,贷款方没有有效的反制措施,会引发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对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大多民间借贷处于地下经营状态,不受国家的金融监管,内部经营没有正规的管理程序,进而有人利用这一地下经营状态的隐蔽性,采取放高利贷的形式谋取高额利润,为得到高回报率不择手段,这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再次,民间借贷大多以现金方式进行,未订立书面协议,缺乏有效的担保,无法做到有效的公证,使得大额可疑资金能够逃避监管,容易为洗钱等犯罪行为提供方便。
三、农村金融服务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应有之意,应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基石和保证。但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远未达到这一要求,无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现如今,随着大型商业金融机构为追求高额的利润而转向城市发展,遗留在农村的金融机构成为向城市输送金融资源的储蓄池,致使原本就缺乏的农村金融资源显得更为短缺。正是在这一既有的金融体制格局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存在着金融短板,始终发展不起来。
2.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及产品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要求农村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要农村金融机构能提供咨询、等各种新的金融服务功能。但目前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还远远没有跟上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脚步,提供的金融服务远远达不到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如目前的贷款方式还比较单一,各种支持向农村借贷的服务体系不健全,针对适宜农村经济发展的如农村住房贷款、生活消费贷款等农村消费信贷业务还比较少,无法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3.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不健全,各种监管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自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各种金融监管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监管不到位,其整体协作性不强。此外,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过窄,农村信用社未能完全按其宗旨为农民服务,因农村信贷需求的特点,单比农村金融支持成本比较高,金融机构对农村的金融需求不积极。目前来看,农村金融服务市场还处于分割严重的状态,各个地区之间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利率差异,无法形成统一的信贷市场。
四、政策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民间借贷的兴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滞后。一方面为了规避民间借贷的弊端,压缩民间借贷的空间;另一方面,不断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建设是其应有之义。为进一步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其建设服务的功能,我们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意识。鉴于农村经济不发达、金融总量不足和金融资源外流的事实,目前可以适时调整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一方面加强现有的正规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可适当将民间借贷合法化,使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形成合理竞争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三农”机制建设。此外,建立资金回流机制,加快邮政储蓄的机构体制创新,可依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适时推出一系列的金融创新举措,如短期回购、金融债券、票据贴现等,争取将来自于农村的金融资金还用于农村自身经济的发展壮大。
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农村金融服务自有其较为明显的特殊性,即大多数农村金融业务盈利性不高,导致追求商业利润的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资金支持,因此,也就相应的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来填补这一空缺。目前,可以将农业银行目前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划转到农业发展银行,真正实现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分离,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加大农村金融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和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辐射范围,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可以创新农村金融衍生产品,尽快推出各种农业保险、农产品期权、期货等农村金融衍生品,从而有效分散和规避农村信贷和农业生产风险。
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各金融机构需要加强自身质量建设,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规范各种管理制度,以应对市场的各种变化。可以适时推进渐进式的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政府的渐进式指导来推进农村金融利率向市场化利率方向转变,进而可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合理配置资金需求,实现金融资源有效率配置。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各自的宣传优势,加强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宣传力度,创造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文化氛围,从而使农村金融服务市场更加完善,更加贴近农村实际,促进农村地区经济金融的协调健康发展。
4.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可以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规章制度,明确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为各种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投放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一方面使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放心贷款,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农民能够安心使用贷款。我国的农村金融监管要立足我国农村金融实际,提高农村金融监管效率,健全完善金融同业工会,加强行业自律,强化信息披露,加强社会监督,为农村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邰子龙.我国民间借贷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0,(6).
[2]王海平.民间借贷的现状分析及规范方式探讨[J].中国商界,2010,(7).
[3]郭强.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创新[J].中国证券期货,2010,(3).
[4]刘敏,唐正朋.基于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分析[J].当代经济,2010,(5).
[5]李岩.当前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1).
[6]祝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最不发达,市场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最低,因此是我国金融制度抑制表现最为严重的地方。虽然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但GDP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与大城镇的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其自身发展还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造成了农村资金匮乏,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潜在优势。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概况
十六大后,“三农”问题成为政府的重点。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者,成为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角,对其加强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产权关系,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农业银行的改革也面向“三农”;2007年1月,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提出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型金融组织;这奠定农村金融的改革方向和格局。目前,我国农村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金融体系。在我国很多地区设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是一种以正规性金融为主导、非正规性金融为补充的体系结构,正规与非正规金融互为补充,共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二)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虽然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但GDP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与大城镇的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其自身发展还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造成了农村资金匮乏,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潜在优势。
1.农村金融结构性失衡。经济学上所指的需求是一种愿望与能力的统一,把既愿意得到又支付得起的需求定义为有效需求。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布局,涉农业务等方面不能适应农户的金融需求,抑制了农户潜在的金融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1)农村金融机构布局的抑制。由于小农经济对资金需求的零散性,以及小农经济所蕴含的高风险性与现代金融机构所追求的资金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造成了农村中金融网点的撤并和金融业务的收缩,呈现出明显的机构布局失衡,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有效的给广大农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单一,金融机构匮乏。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已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驾马车”共存的局面。但是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业务经营范围十分单一,专门行使粮、棉、油收购贷款资金的封闭管理,业务空间日益狭小;本来“重农”的农业银行将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农村网点大量撤并,人员锐减,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投入相对较少。因此支持“三农”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农村信用社身上,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为单一。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又受到资金规模、硬件设施、业务品种、结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欠佳和人员素质欠缺等问题,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3)非正规性金融机构服务活跃但问题突出。与农村中正规性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相比,农村中非正规性金融服务非常活跃,主要是民间的、地下的借贷需求增加,规模不断增大。这些金融服务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优化资源配置、便利交易、补充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但是,这些金融活动风险大、利率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影响了正常的金融供需,加剧了农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正规金融机构则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信贷资金倾向于一些利润较高的行业和产业转移,必然导致农村资金大量转移。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将贷款审批权上收,致使县级以下网点变成上级行吸纳存款的“机器”。此外,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长期实行的低利率政策,扭曲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真实价格,形成了旺盛的资金需求,导致信贷配给行为的发生,普通农户的信贷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其次,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调整,其在县域内的营业机构和信贷规模也相应萎缩,受零风险驱使,有的商业银行只存不贷,富余资金全部上存上级行,挤占和流失了大量农村资金。再次,中央银行给予邮政储蓄机构远高于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转存利率,使邮政储蓄机构能够获得稳定的利差,且无需承担任何风险,从而鼓励了邮政储蓄机构从农村抽取资金的积极性。再加上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3.农村金融制度“高门槛儿”,优农而不惠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发展性农户和市场性农户的增多,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需求结构不断升级,需求项目不断增加,需求整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对金融服务也产生了多样化的需求,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落后,缺乏创新,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准入限制过严。二是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大部分农村中小民营企业和农户因缺少担保而被拒于贷款门槛之外。三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严重脱节。
目前,农村金融贷款利率偏高,加重了农民的贷款利息负担。尽管中央规定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的区间,但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其贷款利率不但不可能下浮,而且也不愿意低浮,使农民贷款优而不惠。
4.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效信贷投放不足,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担保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信贷担保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政府对信贷担保的政策性支持不足,农村有效抵押物的缺乏等,使得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增加,惜贷现象严重,最终的结果就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因此加快构建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应成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5.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农业是高风险的产业,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当前我国农村保险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风险控制的需求。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特征,加上不可预测因素多,预期收益低,与保险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相左,各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领域,积极性低。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制度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起步较晚,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政府的适度的引导才能实现金融体系的成功创新。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是农村正规金融部门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供给总量不足导致的。实际上,这是正规金融机构在不完善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环境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表现,是制度设计和缺陷的必然结果。具体表现:
(一)农村金融结构调整
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包括以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风险投资体系、衍生金融体系,一个完善的金融结构需要四方面的市场均衡发展。但金融结构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信贷市场发展好了,证券市场才可能较健康地发展,此后才能有风险投资市场与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若违反这个规律,过早、过度地发展衍生金融市场,必然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目前,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还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直接融资的条件,发展以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是主要的市场方向,兼顾直接金融市场的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是基于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吸纳资金的需要,不是基于解决农村融资的需要,国家动用垄断国有银行从农村中吸纳资金,再利用行政权利支配农村金融资源,支持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本来稀缺的农村资金更加紧张。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金融制度变迁可理解为国家收入最大化动机的反映,是国家追求其效用最大化的表现。这种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导致了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畸形垄断,使得正规金融机构成为农村地区提供存贷款业务的唯一合法机构,一切民间金融机构处于被禁止状态。垄断的金融市场是缺乏效率的,使得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没有动力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导致了严重,寻租行为盛行,办事效率低下。致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缺乏推动提高运营效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处于低效运行状态,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十分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系统呈现诸多弊端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中介机构是否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于政府功能发挥的越位和缺位。为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系统的功能,需要调整和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结构。具体而言,应选择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统筹协调农村金融市场,同时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系统的功能发挥与结构优化工作。
(二)利率政策的扭曲
政府在利率方面的抑制是金融抑制现象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的利率由央行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适时调节得出,再传递给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他银行没有制定利率的自。这种利率政策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具有浓厚的行政意愿,无法反映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变化,导致了信贷配给制度的存在,这是我国农村金融形成供给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金融资源配置制度失衡
现代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千差万别,而机构改革的举措虽不少,固有的问题却总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应的功能实现途径,农业发展对某些金融功能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过度集中于某一途径来实现融资,而某些金融功能又发挥过度。其结果必然是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受到损害。所以,对农村金融体系所应承担的功能等基本问题的忽视必然会导致偏离改革的终极目标。基于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的改革重点是建立能够发挥最优金融功能的制度。
三、以金融制度创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已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应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确保农村金融体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自我发展、自我调整,来满足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农村金融需求。金融制度的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形成竞争性金融主体
要突破农村金融供给的瓶颈,解除农村金融供给抑制,就必须消除政府过度干预金融发展的积垢,引入竞争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就必然会打破农村信用社的低效垄断,通过利益各方的博弈演化产生适宜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营造竞争性的金融秩序;引入竞争机制,就需要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逐步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适当地发展民间金融,进一步拓宽农村金融的供给总量。
(二)完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和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机制
除了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之外,还要根据农村金融的需求特征,对现有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和重组,整合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主体和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首先,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信社可以多种组织形式存在:一是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建立农村商业银行;二是在经济较发达和次发达地区,建立合作银行;三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真正的合作金融。其次,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职能,进一步增加支农专项贷款,拓宽支农再贷款发放范围。再次,深化农业银行改革。农行未来发展仍要处于农村与城市业务并存的局面。在服务“三农”的政策补偿及配套机制建设方面,国家应从财税政策及资金支持上给予适当风险补偿,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农行为“三农”服务。实行财政专项补贴。运用财政杠杆,建立对农业信贷投入的补偿机制,在银行商业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政策间谋求平衡。
(三)逐步放宽利率约束制度
农村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放松和取消对利率的直接管制,由农村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以达到资金优化配置的目的。但在我国,由于农村金融体制发育仍不健全,完全的利率市场化,会导致农村利率波动失衡,影响农村金融体制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我国农村应逐步推行市场化的利率,使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上升、适度放宽信贷管制,激励正规金融机构增加资金供给,是解决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同时有利于降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解决因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管制造成的部分非正规金融机构利率虚高,促使农村利率达到统一,使农村市场的实际利率真实的反映农村资金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因此进一步放开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管制,资金供求双方根据法定利率为基准,实行风险和交易费用加成定价方法,充分发挥利率的资金配置作用。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是培育农村金融竞争性市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过程,是农村金融深化的基本思路之一。
(四)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各类金融机构应该深入研究农村金融的发展规律、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需求特性,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开发贴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安全、便利、质优价廉、多样性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为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创新业务管理流程,不断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信贷手续、降低信贷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出一系列包括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理财、咨询、网上银行等综合产品;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保障体系,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制度
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体系,能够分散与转移农村金融风险,进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使金融机构可以持续增加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放。健全农业信贷风险保障机制,引导农村保险与农业信贷相结合,建立联系机制,共同解决经营风险和农民投保的承受力问题。
1.建立农业保险机构。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门机构,完善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发展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简化理赔程序,逐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和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建立支持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将农业保险纳入农村政策扶持体系。对农业保险业务税费予以减免优惠,允许其在税前列支农业保险准备金,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
2.完善贷款担保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中介组织,建立政府扶植的、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可以尝试建立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同组建农业担保公司或担保基金,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提供担保。针对农村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现状,应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开展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
3.加强农业立法、改革农业制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制定了大量的农业和农村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但也由此造成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局面。为此,我们需要一部专门的农业法律,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生产,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落后的农业制度。同时,也必须制定《农业保险法》,明确我国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政策性保险的经营主体、受益主体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要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和职能,准确界定农业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范围。其次,完善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规、法则、条例,要以立法的手段保证农险保费的全社会筹集,保证税务机关或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依法追缴保费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施文艺,李卫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探讨[J].特区经济.2009(07):162-164.
[2]申维娜,孟彦军.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改革思路浅析.当代经济,2009(02):86-87.
[3]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完善贷款担保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61-03
引言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业也不例外。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尤其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显著。1996年实施《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中国农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发展,以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国农村金融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与中国农村经济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如,贫富、城乡的双重二元金融格局,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不到位,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弱化,大量农村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市场,农村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所谓的三要素大量外流等等,这突出的就是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所谓农村金融生态是指农村金融与农村环境之间一切关系(社会、经济与生态相结合,起促进或制约作用)的总和,是各种农村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其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1]。这个系统的问题和矛盾盘根错节,日益突出,可以说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所以这种缺乏生态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没有真正解决三农问题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村资金也没有真正支持农村金融的生态发展。因此如果继续目前这种农村金融体系,不仅农村金融体系将无法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基于此背景,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化解中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的改革措施,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推动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现状及问题
1.农村金融业务单一,服务网点少,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各县域的金融需求。在农村金融机构中,金融业务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存款和贷款这两类传统的金融业务,而诸如保险、信托、租赁、信用担保、咨询、有价证券发行与买卖、资本运营、外汇等金融产品的发展却严重滞后[2],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多层次和全方位的金融需求。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本来就很少,又加上很多金融机构在商业化改革下撤离农村,致使服务网点不断地减少。据统计,截至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 811个,全国有2 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出现了金融服务的真空,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 [3],这导致很多农村根本无法享受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
2.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功能很弱。一方面,由于农业投资风险大、成本高、收益少、资金周转慢的特点以及农村资金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金融机构的趋利性等原因,使得贷款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大量分散小农和小企业,交易规模小、次数频繁,面临着较高的运营成本。所以,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离开了农村,或者只存不贷,造成了农村金融并不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加剧了农村信贷资金不足,或者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畸形发展,不仅农村资金不能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求,而且宝贵的有限的农村资金仍呈“抽血”倒流之势,致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向其非农村行业转移。从国家统计局2001―2008年的数据来看,在农村金融合作机构人民币货款中用于农业货款只占40%左右;截至2009年6月末,县域金融机构的存差为377.5亿元,比2000年末增加321.6亿元;2009年6月末县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仅为54.6%。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的贷款规模远远小于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尤其是急需资金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贷款等方面的支持远远不够。
3.农村金融机构机制不完善,管理服务水平低下,缺乏活力。由于农村金融机构从农村撤离,每个县域所拥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缩减,很多县域成了一两个农村金融机构“独占市场”的局势,竞争不充分,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弱化,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距甚远,让农民分享不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农村金融机构的结算渠道还拘泥在一些小额分散的小客户,仍以传统结算工具为主,现金、汇兑结算占主导地位,没有实行信用卡、通存通兑、银证通等支付结算工具,给一些交易活跃、资金流量大的客户结算带来诸多不便;(2)农村金融机构电子化建设步伐缓慢,科技含量不高,大部分业务操作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办理业务存在时间长、效率低、灵活性差、差错率高;(3)由于历史、经济效益等原因,农村信用社普遍员工素质较低,不少员工无业务基础,也无必要的法律意识,职工经营意识、业务能力、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适应,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对农户的信息、技术、市场等服务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4)贷款难为民间借贷生存提供了土壤和发展空间 [5]。
4.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经济的效果。然而,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非常恶劣,如,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担保体系不健全,金融债权缺乏保护;农村信用管理滞后,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披露失真,银企关系变异;经济金融错位,诱发金融风险;贷款操作程序不规范,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缺乏;农村保险市场不发达,贷款监管方法失效;行政力量介入普遍,影响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反映了中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进入了一种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机制的生态环境管理困境,这种困境不仅客观地决定了追求成本的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投放动力不足,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相差甚远 [3],同时造成一直以来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局势,影响中国农村金融系统有序健康可持续运行,据人民银行统计,2007年末,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平均占比13.4%,远高于同期全国四家大型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 [2]。因此,中国农村无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交易规模的扩张,进而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逐渐下降,农村资金不断外流等现象 [5]。
5.农业经济主体面临多重投资矛盾,难以实现风险、收益、成本的最优组合。作为“经济人”来说,经济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然则农业经济主体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决定了其投资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低市场化,所以农业经济主体有区别于其他经济主体而面临的高风险与低收益之间的矛盾、高成本与低收益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使得农业经济主体在农村实现风险、收益、成本的最优化组合的可能性减小,又加上农村金融机构出于控制风险的目的,制定了许多发放贷款的限制条件,因此农业经济主体还要面临高风险与拒绝风险的矛盾。多重投资的矛盾,使得农业经济主体难以实现风险、收益、成本的最优组合 [4]。
二、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改革措施
从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看,既有来自主观的原因,也有来自客观的原因,既有政府行为造成的,也有金融机构带来的,还有农业本身弱质性决定的。所以要改变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现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因素着手,系统全面地考虑,立法机构、地方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多方参与,坚持增量改革方向、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和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坚持存量改革方向、努力构建运行健康的农村金融机构和资金充裕的农村金融市场,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促进农业及农村保险和农村信贷市场的共同发展等多种改革战略共同实行,逐步达到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全面优化的目标。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1.系统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是破解当前农村金融生态困局的关键,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深化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提高其服务农村的深度和广度 [8]。对任何一个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既要有其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又应赋予其服务农村的责任和义务,可要求其按农村存储量的一定比例投资农村。但只有多元化主体的金融参与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内生农村金融组织的参与是关键,在农村民间资金准入和利率市场化前提下,实现农村民间资金资本化基础上的多模式组合。尤其是适合农村特点的微小型合作金融组织与商业金融组织。其次,基于农村多样化需求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深化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作风,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重点满足差异化、多样性、全方位的新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如启动并适度创新保险、信托、租赁、外汇、信用担保、资本运营、有价证券发行与买卖等服务,也要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农业发展资金。
2.以制度创新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动力,也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关系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农村金融信用缺失、信用危机直接危及农村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通过制度创新来培育:一是建立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通过不断完善和规范信用等级评审,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信用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政策,对评为信用用户的提供包括贷款、银行卡、结算汇兑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便利及费用优惠政策;对金融信用等级度差的,在信贷支持上实行疏远政策,甚至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实施停止贷款、停止开户、停止结算等措施予以制裁 [7],这样吸引更多的用户诚实守信。二是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监管,要由粗放型监管向制度化、法律化监管转变,建立和完善风险性监管指标和评价体系,有效发挥农村金融监管的作用。由封闭型监管向开放透明型监管转变,加强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4]。三是推动农村企业加快市场化改革,协助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规范企业改制破产行为。四是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的素质,及时掌握并向农民宣传准确实用的农业经济、科技信息,确保支农资金发挥其效益,收回容易。五是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六是建立以当地政府为领导,工商、税务、财政、公安、检察、法院、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3.健全农村金融法制政策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生态环境。完善的法律政策制度是优化农村金融体系健康有序运行的有力保障和行为准则,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经济金融建设的立法工作,健全法制与政策体系建设,为农村金融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处理和协调农村经济金融事务中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农村金融法制和政策调整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职能定位,提高其综合功能和规模效益,缓减“瓶颈”制约,为农业加快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先决条件,同时保障农民以及相关农村经济主体真正享受农村金融机构带来的利益,改变贷款难或只存不贷或限制性贷款等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不准的现状,防止农村资金外流;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农村金融法制和政策保障农村金融机构的权益,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提高失信者的违约成本,减少不良资产,制止和打击各种逃债、赖债、废债、骗债、恶意欠息等失信行为。
4.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和运行机制,创新农业保险种类,降低农业生产投资风险。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弱质产业,为了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必须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和运行机制,创新农业保险种类,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保险,给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如可以建立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主,以商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为辅的组织体系,以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效增强农民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又如通过对农业提供保险补贴,增强农业抗风险的能力,支持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也可以建立国家和省级两级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在财政补贴之外,支付农民的保费补贴和农业保险部门的超额赔款补贴 [6]。同时,还要加快农村担保机构的组建,探索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切实解决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研究推出多种担保办法,如实行动产抵押、权益质押、应收货款质押或农地等担保形式,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为农户与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取得发展资金提供便利。
结语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目前,在中国城乡差距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的现实情况下,农村金融由于历史局限性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制约依然处于中国金融发展的弱势地位,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支持作用,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少的矛盾,且日益加剧,这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本意相违背,也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背离,所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全面改革和创新是目前金融体系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和迫切任务。建立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伦.如何优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J].金融与经济,2006,(3):45-47.
[2]王利丽.当前形势下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35):59-61.
[3]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EB/OL].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8-09.
[4]刘维芳.构建完善的新农村全融体策[J].决策与信息,2008,(11):6.
[5]张红伟.李太后.基于金融抑制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及创新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171-174.
[6]康书生,卢钦.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J].经济研究参考,2009,(69):30-33.
[7]严璐.论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J].商业时代,2006,(22):6.
[8]张乐柱,任成龙.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路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6,(2):73-75.
Study on Eco-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form Measures in Rural Finance
FU Wen-ye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本质及意义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范围内,人口总体上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综合。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提高人的素质、挖掘人的内在潜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的过程。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所以有必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实质是投入资金作用于农村人力资源,以改善原有资源禀赋,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形成具有更大潜力的人力资本,以期得到更高回报,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巨大,富余劳动力多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大,潜在人力资源丰富。2008年末,中国总人口13.28亿人,其中农村人口7.22亿人,占总人口的54%。农村劳动力资源量5.31亿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3.49亿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据农业部测算,中国农业仅需劳动力1.7亿人,那么近2亿人是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每年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 000万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
(二)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不高,主要体现为"四低",即身体素质低、心理素质低、文化科技素质低和经营管理素质低。文化科技素质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和培训程度明显偏低。据统计,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占82.2%;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很低,仅占11%;尚有6.8%的文盲。2006年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教育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三)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1、地区分布不合理
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均衡,致使农村人力资源地区文化程度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据统计,2006年东部地区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到51.7%。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例看,东部地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则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所占比例仅为8.6%。
2、产业行业分布不合理
农村人力资源过度集中于第一产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对较少,且第一产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也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偏大。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农村从业人员4.79亿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0.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5.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3.6%。
3、供给结构失衡
根据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程度,可将人力资源分为普通型、技能型和经营型三种类型。为便于研究,本文将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力划为普通人力资源;高中学历的划为技能型人力资源;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划为经营型人力资源。当前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明显失衡,表现为普通人力资源比重过大,占到88%;技能型人力资源短缺,仅占9.8%,经营型人力资源非常稀缺,只有1.2%。
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良好氛围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农民思想观念状决定着农村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转变农民思想观,关键要教育引导农民提高自身意识,积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扩大自身择业的范围和机会。农民需树立和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转变给自足、不求创新的生产观念,主动投资于科技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养,逐步树立与发展相适应的代文明意识。同时要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各方联动,在农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吸留住优秀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二)科学制定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推动农村城镇化、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目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步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不断增强城镇化吸纳能力。应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三)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力度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改造传统农业是投资问题,其中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尤其要向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倾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就业资金投入机制,积极调整各级财政支出结构,强化中央政府的支持力度,使得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优先发展;完善教育投资体系,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尤其是坚决实行教育投入向农村倾斜的政策,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可以为农业人才力量的积累奠定基础;积极鼓励农民、动员社会一切力量联合办学,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尤其要鼓励和引导私人资本进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推进制度创新与机制改革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整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完善人力资源流动制度,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劳动力统一市场,尤其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准入、民利保障和有序转移等方面制定法律规范。加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科学规划,在调节收入再分配等方面积极向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倾斜,建立健全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与发展
Key word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business management mode;reform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129-02
1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经过多年艰苦发展,农村信用社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竞争力决定了一样事物生存,要生存就要求发展,要发展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针对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弊端,总结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在于如何建立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产权机制。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的研究,同时系统地吸取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信用社的研究成果,深刻剖析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及其问题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对于我国如何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意见。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研究和了解,进一步搞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具体工作。使我国农村这一局部金融力量,对全国金融体系快速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始终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作为农村信用社支持和扶持的重心,在农村信用社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中,更好地发挥天然优势,进而巩固和扩展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领域,也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
2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
2.1 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投放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县域和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合计资产总额突破10万亿元。分地区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中的50.3%集中在东部,其他地区增长较快,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分别增长25.5%、26.9%和17.0%。
2.2 增资扩股工作取得成效,并开始获得中央财政支持
2.3 小额信用贷款增加,支农力度加大
3农村信用社存在以下问题
3.1 贷款额度偏低为避免风险,农信社原则上已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户担保贷款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全省多数地区的农民资金需求已经从生活脱贫型、简单生产型转向规模化生产型。
3.2 贷款范围过于狭窄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全国农业生产逐渐从基础粮食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等领域向农副产品加工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等非传统领域发展,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局限于从事粮油基础作物生产的农户,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发展的进程和农民创收。
3.3 受农村环境和认识水平的制约,业务品种单一现在大多数农信社只能提供传统的标准型产品供客户选择,即负债业务只有定期、活期存款。
3.4 缺乏广泛宣传,业务推广受阻由于信用社员工能力高低不同,使其中间业务存在宣传不连贯性。多数员工经营观念属于被动状态,应及时转变并摆正位置。
3.5 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农信社员工应坚持不断更新知识,尽快适应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速度,使信贷业有其快速发展的空间。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纳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员工素质教育和能力技术培训,提高现有员工基本素质,优化员工结构,将培养高素质善管理的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培训工程。同时,在内部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形成新的人事用工管理方式,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促进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4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解决对策;金融抑制
引言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强力支撑,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农村金融却面临着边缘化和抑制现象,不仅难以分享农村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反而其滞后与缺乏良性互动现象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抑制问题
南阳市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农村经济份额很大,南阳市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居河南省首位,但南阳市人均经济指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而不强是南阳市农村经济主要特征。虽然近几年来,农民纯收入增加速度加快,但仍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与全国相比,南阳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仅处于低水平的相对均衡状态,而且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也相对滞后,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基础薄弱。随着南阳市政府提出的农村家园行动计划的实施开展,各涉农金融机构大胆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但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缓慢,处于抑制状态,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缩减,功能弱化,同时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涉农网点呈现缩减现象。②贷款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总体呈现出农户一边倒等较为突出的信贷结构失衡问题,用于农村交通和农业水利建设的贷款还不到总贷款金额的5%。③农村金融市场引力不强,信贷市场缺乏竞争,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供给刚性趋于增强。④农村民间借贷暗流涌动,日趋凸显。农村金融功能的缺位,使得非农倾向加重,民间借贷迅速活跃起来。
二、农村金融服务抑制原因分析
1、农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日益上升
近年来,农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市场经济意识也逐渐增强,跨地区交易、非现金交易现象屡见不鲜。而金融机构从农村市场的加速退出,县以下农村甚至存多贷少、只存不贷现象严重,使得金融服务业务急剧萎缩。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与农民金融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抑制了农村金融服务发展。
2、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从农村金融投入角度看,用于农村投资的主要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村信用社、民间借贷和农户渠道;从资金组织角度看,农村经济流失严重,银行类金融机构是县域资金流出的主要渠道。一面是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另一面是农业投入的严重不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3、金融机构风险防范限制了农户、乡镇企业扩大再生产
农村金融机构较倾向于以抵押或担保的方式发放贷款,这种以信用形式发放的贷款额度较小,其中农村信用社就是采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这样一来,农户仅有的住房可作为不动产被抵押,如果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扩大规模再贷款时就很难再进行抵押,而村镇企业建筑土地属集体所有,既不能流转也不能抵押,使得农户和村镇企业扩大再生产时就无法通过抵押再次获得贷款支持。
4、农村保险滞后
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脆弱的行业,农村是防灾减灾的薄弱地带,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随时都面临着自然风险和经营风险双重风险压力,在当前金融危机下,风险又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同时又经受着国际市场的冲击。而与此同时,我国针对农业方面的保险制度还不健全,农业投资项目风险转移机制和风险分散渠道不完善,当农业生产遇到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影响时,农户归还贷款能力下降,风险直接转嫁于农村金融机构。
5、农村贷款利率水平总体偏高
当前,尽管村镇银行发展较快,但农村信用社还是农业、农户提供信贷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但较高的利率水平,使得农业和农民承受的利息负担较重,这一现象实际上与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是相互矛盾的。
三、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思路和对策
1、构建农村资金循环和回流机制
首先要破解资金短缺问题,建立农村资金循环和回流机制,加速农村资本的形成,巩固农村金融资金存量,尽可能的减少农村金融流向城市。而且,要充分发挥群众作用,放松农村金融管制,鼓励内生型形式的农村金融成长,保证涉农金融机构新增存款能切实用于当地贷款,并通过反向约束考核措施要求金融机构给予农村经济可量化的信贷支持,坚持互助、合作发展,继续大力发展弄粗小额信贷和合作金融,并增加政策性和商业性方面的金融补充。
2、建立多层次、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建立相对分散且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金融体系,盘活现有金融机构,抑制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的缩减,加快拓展农发行、村镇银行等业务范围,同时逐步增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及资本实力。而且,要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引导控股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鼓励非正规金融组织如合作性、互及民间借贷等发展由政府部门出台法律准入、税收优惠、贴息及损失补偿等一系列措施,加快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成长。
3、开发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工具
必须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市场和服务及运作机制的创新,开发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工具。要分离和整合传统存贷类产品功能,发展咨询、信用担保、信托、期货、保险、租赁、外汇服务品种,以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实现农村资金筹集,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电子化结算渠道以及金融机构丰富的信息、快捷便捷的信息传递等优势,组建农业总结、市场信息网络等,做好农业技术指导、农产品销售信息咨询等服务。
4、加大国家政策、力量扶持
关键词:
西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除了在经济建设方面存在差距,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狭义的文化内涵,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内容,正确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可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能驱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生态发展。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时期,除了关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着手加大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建设,通过文化建设保持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增长。在21世纪以来,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对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新农村文化建设内涵
1.1文化产业的不同定义。
文化产业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就所提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
1.2本文文化产业的定义。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
2西部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从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物质方面不断得到满足,而文化精神方面相对较薄弱。经济建设方面措施运行及取得的成果比较明显,而文化建设方面措施运行及取得的效果相对不够理想,致使目前西部农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2.2西部地区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农村地区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设。乡村青年长期外出打工,乡村经典传统文化建设逐渐淡化,直接导致了乡村传统文化的断层,从而使西部乡村大部分经典文化失传。例如:广西浦北县和邕宁县的“舞春牛”,在当地又称“闹春牛”、“唱春牛”等,是起源于明朝末期,至今已流传了三百多年。舞春牛是一种汉族民间舞蹈,主要寄托蕉乡人民的新年祝福,预示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六畜兴旺。舞春牛这项庆祝新年的民间活动,在20世纪末在广西部分地区春节期间表演的热度比21世纪的热度高的多,据资料显示,目前在广西浦北大部分地区在春节期间几乎没有舞春牛这项民间庆祝方式,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老一辈已经年纪大了,没办法继续舞,而年轻一代又没办法传承,导致这项民间特殊庆祝春节的活动技术正在逐渐失传。经典文化的传承,唤起人民群众对新文化建设的重视。(2)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设施相对落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的物质硬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是该地区文化设施的配置情况。文化基础设施包括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器材等,它对农村地区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虽然西部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增加很迅速,但相对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民温饱问题基本得解决,精神生活相对贫瘠。
3新时期背景下西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策略
新时期条件下,农村建设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
3.1创新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
理念决定思路,只有把理念转化为思路,才会产生推动实践发展的作用。对于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而言,只有转变工作思路,才会真正改变过去那种文化建设由政府统一包办的模式,代之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新工作模式。也只有把理念转化为思路,才会真正改变过去那种文化建设由政府包办代办的做法,代之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工作新思路。政府的主题作用体现在做好文化建设规划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做好民众的宣传引导、投资改善文化基础设施等。
3.2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建设人才,深挖农村文化优势资源。
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农村党员干部的组织和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结构建设科学合理,就能够团结群众齐心协力地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因此,培养一支为农村文化提供新驱动力、使广大农村群众得到实惠的农村党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西部地区正处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进程中,而农村的文化建设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实践性课题。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已的社会现状,这使得农村文化建设难度更大。因此,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上取得突显成绩,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长期发展和提炼的过程。但是我们坚信,在我国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沉淀的基础上,在党和政府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强有力的政策制度的支持下,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必将迎来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崔巍.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24).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口与劳动力基础发生了快速变革,传统的农村社会形态逐步瓦解,农村社会加快转型,表现为:传统小农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居民老龄化群体比重迅速增加,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在城市及城市周围,非正规居住的农村流动人口大量积聚。这就导致了农村家庭、集体和个人储蓄、养老功能的减弱,家庭养老面临挑战,集体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储蓄养老保障功能不足。为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则成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
选题的科研现状及前沿水平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它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和其它多方面的原因,至今处于早期试点的发展体制阶段,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尚未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本文借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的一些做法,力图在我国农村解决农村居民养老方面做点探索。
参
阅
文
献
【1】唐钧《问题与障碍: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政策思考》宁波出版社 2003年
【2】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小编著《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
【3】黄黎若莲《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服务需求》《学习与实践》(武汉)2006.12
【4】刘子兰 《养老金计划挤出效应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6.12
【5】周德民《长株潭沛机构养老服务发展探析》《社会保障制度》2007.4
【6】宋斌文张琳《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实践与探索》《农业经济问题》2006.11
【7】卢海元《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分析》《经济学家》2005.5
【8】樊天霞、徐鼎亚《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困境与出路》《上海经济研究》2005.6
【9】许雄奇、赖景生《21世纪中国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构想》《农村经济》2005.4
【10】武深树、邓真惠《构建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当代财经》2004.1
【11】姜木枝、张朝蓉《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计生纯女户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2008.4
【12】郑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困境反思》《保险研究》2007.11
总
体
构
想
和
写
作
提
纲
我国改革开放已三十年了,城乡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但城乡差距却没有随经济的发展而缩小,特别是城市与农村在养老问题上,城市里职工退休后有国家和企业发放的退休金和社保基金及低保金,老人可以免除生活无保障的在家里自己与儿女或到养老院安度晚年,可以说养老问题已基本解决。而农村的老人,由于多种原因这一问题已十分棘手的摆在了各级政府面前,应该下大力气给予重视和解决。基于此,进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
一、建立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农村社会形态处于快速转型期
农村家庭、集体和个人储蓄养老功能减弱
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与问题
(二)影响因素
三、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一)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
1、在制度设计上实现了重大创新
2、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3、区镇联动,有序推进
4、宣传有力,补贴到位
(二)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1、加快建立社会统筹的基本保障制度框架
2、推进保障形式和补偿保障模式的创新,将农村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相结合,提高保障能力和效果
3、加快解决重点人群的养老保障问题,着力提高保障水平
4、推进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5、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发展政策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005-3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它综合地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诸多优越性,是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繁荣进步,推动“三农”裂变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中央提出了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伟大举措之后,产业化经营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推模式,已彰显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位置。如何推进白山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白山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解的课题。
近些年,白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从实际出发,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实行城乡统筹、工农对接、产销一体,进一步提升龙头、夯实基础、富裕农户,加快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构建起具有白山特色的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精心编制并逐步实施了《白山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按照“抓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富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全力建设具有白山区域特色和资源基础的长白山绿色食品产业化体系、长白山生态医药产业化体系、长白山林木产业化体系、长白山畜牧产业化体系。重点培育和发展了矿泉水绿色饮品保健品、人参西洋参、林蛙、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山珍野果、林产品、畜产品等龙型产业。白山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将步入快速裂变的发展阶段。
1 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一是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以人参、西洋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香菇、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以蓝莓、葡萄为主的水果产业;以山菜、野果为主的野生采集产业;以林蛙、鹿为主的特种养殖产业;以食草型、食粮型和特色形为主的绿色畜牧产业;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等七条龙型经济体系,建成了一批以西洋参集团、抚松长白山参业有限公司、长白参隆集团为代表的人参、西洋参加工龙头企业;以永利药业为代表的林蛙加工企业;以长白山制药和抚松中药、宏达药业、天力泰药业和健今药业为代表的中药材加工企业;以大阳岔食用菌总公司、国资北药有限公司;长白山绿色食品公司为代表的山野菜加工企业;以宝健木业、云龙木业为代表的林木产品加工企业;以万隆牧业和金鹰泉乳业为代表的畜乳产品加工企业;以山货市场和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为代表的市场营销企业。截止2011年底,全市现已建成各类龙头企业580户,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8户,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26户,区域性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到289户。同时,基地建设基本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按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全市已建成人参西洋参GAP生产基地300万平方米,达标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规范化封沟养蛙751条,放养面积达260万亩;建设山珍野果保护基地4.5万亩;食用菌生产基地650万平方米;山野菜保护家植面积1.5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7.36万亩;野猪养殖10000头。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已达56个,总面积达8万亩。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实现83个品种。全市农业产业化总产值达到120亿元,较上年增长20%;龙头企业加工业产值实现55.6亿元,销售收入实现43.9亿元。
二是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不断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以及担保公司+重点龙头企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等经营模式,逐步建立新型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切实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93个,吸纳农户近2万余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