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旅游管理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3 16:36: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旅游管理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旅游管理方法

篇(1)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和特色农业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各种城郊休闲游、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将农业和农村融入了现代旅游大潮之中,农业作为一个现代旅游目的地,接纳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陕西省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大,农业地域特点鲜明,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及陕南秦巴山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农业旅游资源特点突出,农业民俗文化各具特色、种类齐全、风格迥异。如何规划和开发陕西丰厚的农业旅游资源已成为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发展现状

自农业旅游发展提出以来,陕西省农业旅游的类型逐步丰富,开发模式得到提升,农业旅游特征逐渐得到显现。

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区。一是景区边缘地区型:它主要是依托陕西一些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附属产品,是陕西最早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区,如临潼、华阴市等;二是都市郊区型:它主要是适应陕西省几个大城市居民日益渴望摆脱快节奏、过繁杂、甚喧嚣、多污染的城市环境的需求,利用城市郊区相对城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如杨凌;三是老少边贫地区型:它主要是近年来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陆续发展起来的。

从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看,基本形成三种类型。一是观光型:它主要是以观赏农村自然田园风光、现代“三高”农业园区、传统民居和民俗节庆活动为主题;二是参与型:它主要是采摘旅游、购物旅游和务农旅游,尤其是秋季采摘旅游在都市郊区最盛行,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影响面最广;三是度假型:它主要是到观光农园或农家“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休闲度假娱乐旅游,目前才刚刚开发。

从客源市场看,主要以国内市场,尤其是本地及周边都市团体游客为主,散客和国际游客少。受距离、价格、交通、信息、旅游地的接待条件和知名度等因素影响,参加这类特种旅游的散客和外地远程游客甚少。[1]

另外,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庭院经济开发模式、绿色产品开发模式、民俗文化开发模式成为陕西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模式;[2]乡村度假村、休闲农庄、高科技农业园区、观光农场、民俗文化村等旅游景观已经形成。农业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就业的渠道,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目前,陕西省已经建立了各级各类农业旅游景点近100个,并建立了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陕西苗木繁育中心、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年接待旅游者4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亿多元,农业旅游相关产业收入达到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约100元,对农业旅游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农业旅游业缺乏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由于陕西省农业旅游活动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下自发发展起来的,旅游产品的结构没有层次,显得杂乱;另外,农业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尤其是文化内涵的农业旅游产品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比如,陕北农家乐与关中农家乐经营主体都为一家一户的农民,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也基本相似,无序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迫切需要通过统一的旅游规划来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打出品牌。

从目前陕西省农业旅游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看,应重点通过规划解决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乡村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如何突出农业旅游的乡村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等方面的问题。

三、开发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

陕西省农业资源优势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陕西省素有中华民族农业发祥地之称,农业的历史文化深厚,农耕文化悠久;第二,陕西省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大,农业地域特点鲜明,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及陕南秦巴山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农业旅游资源特点突出,民俗文化各具特色(见表1)。种类齐全、风格迥异的农业旅游资源为陕西省农业旅游的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

(二)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

近年来,渭南至潼关、宝鸡至汉中、西安至蓝田、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北段、西安至黄陵等高等级公路的建成和阳安铁路改造,西康、神延铁路通车,大大改善了陕西省旅游业的交通状况。“十一五”期间陕西将加快公路建设及铁路、机场改建、扩建、新建,缩短城市到各景区的时间距离。

(三)政策优势

农业旅游因其农业特色,能直接享受国家项目政策的倾斜,有更多土地、税收、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再加上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将更有利于农业旅游的发展。[3]

四、开发构想与布局

根据陕西省“十一五”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立足于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结合陕西农业旅游资源分布特点,远期将建设成“三区”的农业旅游群,即根据资源调查结果将陕西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定位为“陕北黄土高原民风民俗村落区、关中民俗风情区和陕南山区生态农业旅游区”三个区。其中,“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发关中民俗风情区,我们将关中地区规划为“三圈、二线、一点”,即:渭北圈、西安圈、宝鸡圈;乾县、岐山、凤翔旅游线;户县、周至、蓝田、临潼旅游线;杨凌农科城旅游点。三个农业旅游圈并通过植被廊道连成一体,旨在以廊道效应加强对生物物种的保护并且增强关中地区动植物景观、人文景观的完整性,营造田园风光的大背景。

(一)“三区”

1.关中风情区。

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关中平原位于陕西中部,总面积5.55万平方公里,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5个省辖地级市,共54个县(市、区)。[5]除凤县、太白两县基本属长江流域外,其余均属黄河流域。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不仅拥有古代文明的辉煌历史,而且也是现代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十六个重点建设地区之一。加快关中经济发展,关系到陕西和全国经济发展。关中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之一,渭河、泾河穿行其间,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业景观明显,悠久的民间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如在居住习俗上,有靠崖窑、地坑窖、七星剑、四合头、九间三院等形式;在民间艺术活动方面,既有粗犷奔放的耍社火、吼秦腔,又有委婉抒情的道情剧、阿宫腔;在饮食习俗上,“面条像腰带,锅盔似锅盖,辣子一盘菜”远近闻名,被列入陕西“怪”,饮食器具亦别具特色;至于婚俗、礼俗、宗教、祭祀等,更是溢彩流光,古色古香。民间文化具有地方性、质朴性、神秘性特点,禾海翻滚的田园风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村庄形象,收放自如、古色古香的街巷居室,无所羁绊、自由安详的村居生活,都颇具旅游开发价值。

主题定位:关中民俗风情体验。

开发措施:农业旅游应以休闲、农作体验、教育为主,可以重点发展市民租赁农园、教育农园、垂钓乐园、瓜菜采摘等体验休闲型项目。另外,陕西在全国乃至世界水果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部已将陕西渭北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渭北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两大优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开展特色鲜明的果品观光区,开展一些品尝、采摘节活动吸引大中城市的游客。

2.陕南山地生态旅游区。

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包括秦岭山区、汉中盆地和大巴山区,总面积7.64万平方公里,包括汉中、商州、安康3个省辖地级市,共40个县(市、区)。[6]陕南山地资源和森林丰富,民风古朴。

主题定位:以森林旅游和农林结合的生态旅游。

开发措施:农业旅游应以休闲疗养、农业文化体验等为主,可以重点发展果品采摘、森林旅游、民俗旅游等生态文化旅游型项目。打造一批“山顶绿树葱葱,山腰果树环抱,山下茶叶飘香,四季采菇有乐”的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对桑园、果园、茶园开发体验型产品;对川道、陕南各地以“农家乐园”为主题开发异地风情产品。

3.陕北黄土高原民风民俗村落旅游区。

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包括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黄土高原区,总面积7.99万平方公里,包括延安、洛川、黄陵、榆林、神木等共25个县(市、区)。本区是以旱坡耕地为主的农业区,该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所以利用农业产品、自然生态与农业自然环境的价值都不大,然而它有着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古朴的黄土高原民风民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7]

主题定位:黄土高原民风民俗。

开发措施:充分挖掘黄土高原农耕文化的内涵,围绕这种内涵开展一些项目,形成独一无二的黄土高原民风民俗村落区。另外,这里有全国红色旅游首选目的地——延安,围绕延安、榆林辐射周边农村,以黄帝陵、延安革命旧址、壶口瀑布、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以及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为依托,以“两黄两圣”为核心,开展农业旅游。尤其寒暑假期间,迎接大中小学生进行短中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二)“三圈、二线、一点”

1.西安都市观光农业圈。

农业旅游资源评价:西安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平原中心,交通便利,观光农业起步早,消费群体大,具有设施园艺、应时鲜果、时令蔬菜、特色蔬菜、特种养殖、水产等农业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8]

主题定位:西安都市观光农业游。

开发措施:重点发展以高档特色种养业为基础的农业科技主题园和参与、体验性强的“农家乐”休闲景观群。

2.咸阳圈。农业旅游资源评价:渭北是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咸阳市礼泉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礼泉县的苹果在全国乃至世界水果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主题定位:果品采摘游。

开发措施:紧紧抓住国家把渭北列为全国苹果优势产业带的机遇,充分利用咸阳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两大优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开发特色鲜明的果品观光区,开展一些品尝、采摘节活动吸引大中城市的游客。

3.宝鸡圈。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及手工艺。

主题定位:民风民俗体验游。

开发措施:以宝鸡及周边县区为依托,以市民、中小学生为一级客源市场,以观光、休闲、体验和科普为旅游特色,以弘扬地方文化、传统艺术及手工艺为重点,开发民风民俗体验休闲型项目。

4.乾县、岐山、凤翔旅游线。农业旅游资源评价: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中段北侧,县域南北长48公里,东西宽37公里,全县总面积1002.71平方公里。岐山县因境内有岐山而得名,地处八百里秦川西部,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中为广阔平原,面积856.45平方公里,呈“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原”之自然大势。岐山境内是古周原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甚多,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东毗岐山,南邻宝鸡,西连千阳,面积1179平方公里,今为关中西部公路交通枢纽,是周秦发祥地,也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古城,境内名胜古迹颇多。[9]

主题定位:民俗文化游。

开发措施:乾县、岐山、凤翔三县都有古迹遗址可依托,而且岐山、凤翔一些地方已开始依托古迹景点开发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看农村景、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业观光活动。依托这两方面的基础,完全可以发展“民俗文化型”观光。三县作为“西府”的农业县,在民俗文化上都有可开发的潜力,如果把关中一些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间传统艺术及手工艺在此进行整合、汇集,使之典型化和更加丰富多彩,相信会有很浓的文化韵味和很强的魅力。由于对民俗文化兴趣浓厚的往往是外国游客,因而这里的客源目标市场应主要是国外游客,这正是我们建议在这些远离大中城市而又有旅游资源县创设“民俗文化型”观光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在哪个县、哪个乡村开发,都不能由农民自发开发,必须在民俗专家和有关方面的参与下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还要配合以环境的改造和观赏性农业种植以及游客吃、住、娱乐等方面的服务项目。那些单靠农民的自发性或村级组织的经营管理是不适宜的。目前只停留在农村饮食文化层面的“农家乐”是农民自发经营模式的最高水平,但与真正的“民俗文化”相去甚远。

5.户县、周至、蓝田、临潼旅游线。

农业旅游资源评价:户县、周至、蓝田、临潼四县均为西安的远郊县,距西安较近,有地利、人和之便。诸县均有山有水,地形复杂多样,自然风景幽美,在这四县的山麓水口处建农业观光园观赏效果很好。这几县的特色农业发展基础也不错,果业、药材种植、畜牧业、林业、渔业都有一定发展基础。由于水田、旱地、塬田、山地兼具,种植业的多样性、观赏性较强。陕西省斥巨资修建的宝蓝旅游专线,与西宝高速、西临高速及西万、西蓝高等级公路形成网状结构,使诸县的交通非常便捷。此外,诸县都有旅游胜地可依托,除可吸引来西安的专乘观光市民外,还可争取到旅游的顺路客。这些地区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避暑、休闲、度假的胜地。[10]

主题定位:休闲度假游。

开发措施:开发“休闲型”观光农园项目非常合适。开始阶段也可以先从“采摘型”、“观赏型”着手。临潼有数万亩连片的石榴园,从石榴开花伊始的4月份直到石榴采摘的10月份,一直都有火红的石榴花交替开放,景象十分可观。蓝田有万亩樱桃园,同时有数万亩连片的梨园和各种果园,花开季节和采摘季节都值得观赏或参与。周至有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以及猕猴桃优良品种试验站,又有楼观台风景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户县与上述诸县情况大致类似。因此,诸县可以先从果业起步,如临潼每年举办“石榴节”、蓝田举办“樱桃节”、周至举办“猕猴桃节”、户县举办“百果节”等,以“采摘观赏型”逐步发展成以休闲度假为主。

6.杨凌农科城旅游线。农业旅游资源评价: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地处陕西关中腹地,面积94平方公里,下辖县级杨凌区,总人口14万,新建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由农业科学园区、现代农业及乡村建设示范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业综合园区、农业中试园区、生活服务园区、农业观光及休闲带等7个功能区组成。区内农业科技实力雄厚,享有“农科城”的美誉。这里最明显的优势有两方面,其一农业科技力量雄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汇集着4000多位农、林、水科技专家。其二这里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占地10余亩,投资300万元兴建的现代化大棚农业生产基地,还有“教稼园”等技术推广、农业操作的平台。按照规划,到2010年,示范区将建成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绿带和若干个收集雨水、调节区内气候的人工湖泊及人工湿地,建成植物公园、渭河公园等4个公园,以及水上运动中心等,形成有田园风光的“绿色硅谷”。这些都为该地区发展观光农业准备了相当好的基础条件。

主题定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观光、学习游。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依托,以省内城市旅游者为一级客源,以省内农业旅游者和省外旅游者为二级客源,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旅游特色。

开发措施:创设“现代农业观光园”。从投资角度看,这里已有现成的示范园及农科城基础设施可以利用,可以大大节省投资成本,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严艳.陕西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探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3):83-85.

[2]杜社妮.庭院生态农业的模式及效益评价[J].北方园艺,2003(2):6-8.

[3]郭彩玲.陕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36(3):65-68.

[4]程天矫.农业旅游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5]陕西省农业区划委员会.陕西农业地图册[Z].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

[6]陕西统计年鉴(1996-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7]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602-604.

篇(2)

教学方法,其实就是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在其中不仅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法,而且也包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就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旅游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内容:良好的道德品质,广泛的知识面,较强的应变能力,较强的操作技能等,在根本上转变传统的课程课堂教学方式,逐渐探索出一套与本专业特点相互符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学生适应性的增强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与本专业的课程教学特点相结合,参考相关学校的教学经验,再结合最近几年中的教学改革实践,站在素质、技能教育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初步将本专业教学改革所获得的成果总结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教学改革的发展,旅游教育鲜明特色的建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讲授法——“教”与“学”的讲解方法

第一,教师在上一次下课的时候,要针对下次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进行安排和设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觉进行预习,在上课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讲解一部分重点内容,针对那些必须要进行深入讲解的内容应该多花些课时,针对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讲解,这一点是从教师的角度上进行分析的。第二,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讲授,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占有主动性,在教师对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以后,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对听到的知识进行深一层的复述和讲解,当出现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再一次的讲解。第三,针对一节课所讲授到的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让某一个同学对全班的同学进行讲解,每一次的讲解都可以计入到学生考评中,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阐述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点评。

二.讨论法与案例分析法

旅游管理所涉及到的很多课程的教学过程,都会针对案例或者某一个主题进行全面地讨论,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是比较重要的两个方法。这两种方法主要是对教师的控场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且也需要教师可以对案例以及主题想要表达的基本含义和内容有快速充分地认识和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话,对于那些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就会有更为明确地认识和更为敏锐的感觉。在对讨论法进行使用的时候,最主要就是在上课之前就要拟定好即将要讨论的主题,还有主题的限定因素,以及在讨论过程中需要重点发言的同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避免某些同学对此命题没有兴趣或者在这方面的知识内容较为匮乏而产生讨论现场跑题的现象。例如:“导游”和“酒店管理”属于旅游管理一个学科下面不同的行业分支,但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存在相互交叉情况,而且也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同之处,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兴趣差异性,正确引导学生处理现实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同类别的问题。

三.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是让员工模拟实际情景,扮演各种角色进行实践性训练的一种方法。它让学生可以更早更深入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场景,做好工作的准备,是学校课堂教学和未来实践工作的过渡性教学环节,其关键是角色互换和展开讨论。课堂教学使用情景模拟法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学生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没用实际的亲自体验,需要教师对角色的事件场景,职位,心里状态等进行分析。第二,事件的场景应该尽可能是实际生活中已经发生过的典型性案例而且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辅相成,让学生在情景模拟过程中熟悉相关理论教学的知识。第三,情景模拟结束之后,请教师进行点评,参与同学对自己的表现以及当时的心理过程进行分享,让其他同学更加体会当时情境下的事件的正确处理方式。

四.操作示范法

操作示范法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技能的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学方法。它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管理类工作程序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利用实际使用的设备及材料进行边演练、操作边讲解的一种方法。操作示范法在使用过程中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讲解:教师对示范的工作情况,操作重点,以及每一个操作的重要性讲解清楚,使学生清楚了解工作的内容。示范:一次示范一个操作程序或要点,注意示范操作程序中各个环节动作,重点复杂环节重复示范,示范过程中可不断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示范程序的了解程度。操作:教师示范完成后,经过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按照标准程序操作,在此过程汇总注意观察,随时纠正偏差,尤其是重要环节要反复操作以至正确掌握全部过程。巩固:在学生初步理解和基本掌握正确的操作之后,教师要注意巩固学习成果,并隔一段时间进行检查复习。

五.在“教”与“学”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现在大学的课程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适合低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但是教师在学生入学之后就应该慢慢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改变以往在中学的死学习,学死书的学习模式。经过老师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强化,进入高年级之后,学生学习的的积极主动性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培养。就可以实现“教”与“学”中体现出来的主动学习模式,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汤文霞.可就业能力视野下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0(19)

[2]张建宏.专业实践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篇(3)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为总体目标,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实践特色,着眼服务全县工作大局,推进旅游强县和江南生态旅游休闲城市建设,推动旅游科学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

二、工作原则

整改落实工作要紧紧围绕旅游科学发展主题,坚持实践第一,以“四个相结合”为原则,切实把整改落实工作抓具体、抓落实。

(一)把整改工作与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全面推进《意见》各项决策的落实,以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推动旅游强县建设。

(二)把整改工作与落实吴运波同志在今年3月党代会上的战略部署相结合,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经济链条长、拉动作用大的优势,全面落实旅游系统应对金融风暴的各项举措,促旅游市场发展、促旅游规模增长,促旅游质量提升,坚持以景区规划为先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以宣传营销为重点,以特色节庆活动为媒介,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景区旅游综合开发。

(三)把整改工作与贯彻落实《县旅游工作发展纲要》相结合,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规划纲要》在全县旅游系统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改变不适合科学发展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创新推动旅游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构建旅游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把整改工作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相结合。对照分析检查阶段查找出来的机关作风建设问题,以及基层评议机关反映的问题,制定创建“三型”机关措施,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建设“团结、和谐、奋进、创新”的旅游局机关。

三、以“五个明确”落实整改内容

局整改方案以《县旅游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落实易军书记提出的“五个明确”:

(一)明确整改项目。对分析检查阶段查找的影响和制约旅游科学发展以及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梳理,把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纳入整改落实项目。

(二)明确整改目标。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和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明确解决问题的要求,确定推进旅游科学发展短期(半年)、中期(一年)、长期要达到的目标。

(三)明确整改措施。根据整改目标逐项细化分解,依据“四个相结合”原则,提出解决制约旅游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措施和具体办法。

(四)明确整改标准。以推进旅游科学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和体现思想成果、实践成果、惠民成果作为衡量整改工作成效的标准。

(五)明确整改责任。按照局领导分工以及各股室的工作职能,明确各项整改措施的主管领导、责任股室,把责任落实到股室。

按照“五个明确”的要求,围绕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实践旅游科学发展观举措,认真细化和分解任务,提出县旅游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整改措施。

四、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整改工作落实

整改落实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局领导按照分管工作职责,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股室、各相关单位按照工作职责,统筹安排,做到整改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整改工作与解决突出问题、推进工作开展紧密结合,做到两兼顾、两不误、两促进。

篇(4)

关键词:旅游房地产;理论基础;空间结构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交往也更加频繁中国经济迅速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我国居民对休闲生活方式的追求不断提升,度假地、风景区的短期或长期居住也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热门,旅游房地产业成为我国各大投资企业继传统房地产项目之后的又一投资热点。

由于,旅游房地产也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对国民经济影响范围广,而国内旅游房地产的研究还不深刻,理论还未成熟,需要借鉴相关成熟理论,包括旅游业、房地产业、旅游房地产业,囊括旅游学、房地产学、地理学、规划学、经济学等学科在内的相关理论。以各专业理论为基础,为开发企业借鉴,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在旅游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盲目投资。

一、旅游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旅游业的系统性

旅游业是以提供服务产品为主的经济产业,是具有高关联性的先导产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是系统性运行的,旅游经济运行的系统性既是一种现状,也是一种发展态势。

旅游经济的运行是在各种层次的系统内进行的,旅游业是一个由若干下级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行、游、住、吃、购、娱”六大要素构成的子系统。同时,旅游经济运行系统处于不断扩大,并不断向其他行业渗透的过程。当旅游业的发展与广泛的社会经济结构挂钩时,旅游经济效益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经济系统的良性运转。旅游经济单纯的规模增长不再符合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要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联动多个产业,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的系统经济模式,把旅游业视为多个产业的综合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中,摒弃过去孤立的看待和发展旅游业的观念。

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交叉联动,就是旅游业新形势发展的结果。旅游开发美化了周边环境,增加了房地产项目的附加值;房地产业的发展完善了地区的基础设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很多地区,旅游房地产业,已经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各种度假村,旅游景观房也在遍地开花,这正是旅游系统经济扩展的结果。支持发展旅游房地产对于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扩散效应,促进旅游业由规模经济向系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实现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有重大意义。

(二)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我国旅游房地产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从旅游房地产开发在我国空间分布的整体状况看来,在东部地区,尤其是是沿海城市,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较中部西部地区多,区域内,核心城市比边缘地区更易吸引旅游房地产项目投资。借鉴与研究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对我们合理规划旅游房地产发展的空间分布与结构,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解释了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然后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J.R.Friedman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组成。核心区域是由一个城市或城市集群及其周围地区所组成。边缘的界限由核心与的关系来确定。在发展过程中,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而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核心。如何处理核心与边缘之间在发展中的关系,进而促进区域空间结构整体优化和空间一体化,是旅游房地产发展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的问题之一。

(四)旅游区位论

经济学中的区位论源于杜能创立的农业区位论,随后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提出工业区位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区位论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不少旅游专业学者对区位论的研究,以期指导旅游业区位空间的合理布局。传统的区位论不能生硬搬来解释旅游业的区位发展,一直以来,研究市场的合理分区,推动形成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旅游房地产市场体系,是旅游房地产空间结构研究的一项基本任务。吴必虎(2001)借助中心地的基本概念,结合旅游产业特点,构建了旅游中心地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这是国内旅游专业学者研究旅游区位理论的一大突破。

(五)环城游憩带理论

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简称ReBAM,是指设置在大城市郊区,主要是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于是,在土地租金和旅行成本的双向力量作用下,投资者和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形成ReBAM区位。随着在ReBAM内公益性和商业性土地利用的不同,进入成本也会有差异,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空间在ReBAM内随距离远近呈衰减式扩散,并沿交通干线扩展,最终,ReBAM空间内形成同心圆状圈层结构,同时又会沿着资源及投资集中地段呈一定偏离趋势。如何处理租金成本和旅游收益的关系,进而促进区域空间结构整体优化和空间一体化,是旅游房地产发展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的问题之一。

二、房地产学相关理论基础

(一)城市地租与竞租理论

1.城市地租理论

城市地租由城市级差地租、城市绝对地租和城市垄断地租三部分组成。城市级差地租是由于土地等级不同而产生土地经营垄断所得。城市绝对地租产生于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垄断。城市垄断地租是指城市中某些特殊稀有地块生产经营商品的垄断价格所形成的垄断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原因是特殊优越地块的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所以,垄断地租是一种特殊的级差地租。竞争机制下,级差地租增大,土地价格提升越大。通过城市土地的地价水平的可以衡量一个城市土地的聚集程度或规模效益。

2.城市竞租理论

根据Alonso的理论,城市的空间结构是不同土地使用者在土地成本与土地区位之间的权衡结果在城市空间上的综合反映。Alonso认为:“由于不同的预算约束,各个土地使用者对于同一区位的经济评估是不一致的。并且,随着与城市中心的距离递增,各种土地使用者的效益递减率也是不同的”。按市场供求均衡的原理,城镇中心区段的地价就会上升,从而产生排异现象,将附加值低的产业依次向城市中心排斥,以控制城市积聚规模和保持积聚结构始终处于高效益的运行状态,从而使得用地布局按产业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区位特征,城市中心为零售业所租赁,然后是专业业、工业及批发业,再远一些为高密度住宅,然后是低密度住宅,住宅之外是农业。

地租是地价的反映,地价水平是影响旅游房地产空间布局重要因素,付租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旅游房地产的空间区位,旅游房地产的经营者需要通过包括地价因素的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适合本部门支付能力的开发地段。

(二)房地产开发的经济学理论

1.门槛理论

城市的发展存在限制因素,意味着城市规模增长的阶段性极限,这就是城市发展的门槛,这种门槛是多级的。城市若要采用集中型建设方式就要跨越一个大的门槛,若分散建设则会遇到一些较小的初始门槛,跨越两种门槛的费用也不一样。针对此,波兰学者鲍·马利什研究城市空间增长时提出来的“门槛”理论。该理论要求定量测算和分析比较不同方式所需要跨越门槛的高低,选择费用低、效益高的方案,为选择城市建设扩展方向和不同的空间扩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可供衡量的标准。根据该理论,在进行旅游房地产开发前要充分考虑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量,并准确衡量旅游房地产人口容纳量和承载力。

2.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指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种效应。外部性的大小为社会成本或效益与私人成本或效益之间的差值,导致低效的资源配置。利用旅游房地产的外部经济可以形成新的旅游资源,增加原有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旅游房地产开发的外部不经济主要表现在对环境质量、基础设施负荷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如果随意或过度开发,可能会破坏原有旅游资源,丧失原有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3.经营城市理论

经营城市就是对构成城市空资源、功能载体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及其相关延伸资本、进行集聚、重组与运营,从而实现资产价值的行为和过程。经营城市土地是经营城市的核心,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新体制,有效筹集城市化建设资金,充分利用有限的存量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利用土地的级差地租,采用土地置换和结构调整等方式使土地增值,并通过相应的土地运营措施,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结合。适度合理的开发旅游房地产是对旅游城市一种的充分开发,也是利用城市的土地、深度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方式。

三、对我国旅游地产开发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旅游业的理论研究成果还是房地产业的理论研究成果,都不是单独地对旅游房地产业发挥指引作用。从旅游房地产业的设计到运营管理,从项目规划到企业融资,从成本控制到市场最优化,都有相对成熟的理论可供借鉴与学习。只有将各项理论结合,融汇贯通于旅游房地产的开发中区,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完整的旅游房地产开发理论框架,才能更有效的指导旅游房地产产业朝着持续健康的道路发展。(作者单位:湘潭大学MBA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丁名申,钱平雷,旅游房地产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花卉旅游开发层次主要分为一般基础层次与延伸活化层次,其实,开发过程也就是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上升过程。

所谓一般基础层次,就是单纯以花卉自然景观为产品特色,侧重于单纯的视觉观光角度,利用花卉生长地天然的资源禀赋,展现花卉田园风光,这是大部分花卉旅游地的开发现状。比一般基础层次更高级一步的层次,就是延伸活化层次。

所谓延伸活化层次,其含义就是通过对花卉游览内容的多元延伸和文化内涵的活化,由单调的观光功能上升到旅游综合功能,增强花卉旅游的活力,带动综合经济效益的增长。具体的讲这个层次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意境环境,即根据花卉品种的特性,优化组合花卉品种和空间结构,创造出花卉旅游地独有的游览氛围。二是主题场景,每一种花卉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应将其整理归纳并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建设单元化的主题场景,既能增强花卉旅游产品的特色性,又使得花卉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三是要素活动,通过将花卉文化渗透到活动设计、听觉设计、味觉设计、触觉设计、季节性设计等旅游产品开发各个细节之中,进行系列化发挥花卉资源休闲、参与、愉悦等多种旅游功能,完善旅游六要素结构。四是生态设施,花卉产地本身就是生态环境优越、乡村气息浓郁的地方。景区内的旅游服务设施包括餐饮、住宿、交通等设施的建筑风格都应强化生态理念,进行生态化建设,与花卉本身的环境融为一体。拓宽花卉旅游的载体空间,弥补和丰富旅游资源内涵,向休闲度假深层次方向拓展深化,提高花卉产品的整体吸引力。

因此,为了高起点、高标准,我们把花卉旅游开发目标确定为:延伸活化层次的开发。通过一般基础层次开发,3至5年后向延伸活化层次过渡,拓宽花卉旅游的载体空间,弥补和丰富旅游资源内涵,向休闲度假深层次方向拓展深化,提高花卉产品的整体吸引力。

二、花卉旅游开发形象定位及开发规模

1、在这两个层次开发基础上,还要进行旅游形象的整体塑造。一是旅游形象定位,即从视觉层面入手依据花卉的风格特性,结合所在地的地脉文脉、区位进行旅游形象的基本定位。二是形象系统设计,即在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上,对延伸活化层次内容进行形象提炼与整合,在营销口号、促销方式等方面予以系统反映,设计、推广和建立花卉旅游地系统化的旅游形象。

2、开发建设规模

从2014年起,用年时间,重点建设亩花卉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并逐渐沿辐射和带动其它村、镇发展。到年建成花卉生产经营企业达家以上,花卉生产规模达亩以上的花卉产业经济带,实现以花卉产业为主导产业,配合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基本实现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和专业化、基础设施配套化、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花卉产业总产值达万元以上,实现利润万元以上,带动餐饮、旅游、休闲、娱乐、房地产开发等产业收入,实现年收入亿元以上,利润万元以上,花卉经济带年产值达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元以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都市农业基本形成。

三、花卉旅游开发经营模式

从旅游经营角度来说,花卉旅游地经营传统上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一的花果式的生产,花卉生产地被农民承包或占有,采取个体经营性的农业开发模式(集体经营的方式已经很少见了);另一种是园林事业式,由于一些花卉的级别高,属于珍稀景观资源,被政府行业部门(多为园林部门、农业部门)围合建设成园林景观。但是,单一的花果式的生产,农民经营分散、各自为阵,其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林果的销售收入,对花卉资源旅游功能缺乏相应的重视,花卉资源利用率低。园林事业式管理,由于采取部门事业型的经营,部门独享,缺乏市场开拓意识,大多开发为具有游憩功能的城市公园,附加的人为痕迹较浓,品位不高,加之内部经营机制不活,花卉资源的综合效益徘徊在低层面。

因而,必须摈弃这两种传统的经营运作模式,开拓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推动花卉资源资产化、产品市场化的进程,实现企业公司化的运作模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花卉旅游品牌。

实施“公司+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手段惠及个体农户,并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花农增收,保障花农利益,实现公司与农户共赢发展:(1)、向农户提供优质低价种苗,节约种苗投资,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确保切花的品质,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目标;(2)、向花农推荐种植国际市场畅销的新品种,带领花农抢占国外高端市场,避开国内无序低价竞争;(3)、花农切花采收后由公司统一加工包装和运输,既保证切花品质,又可以规模降低加工销售成本;(4)花农产品统一品牌销售,以品牌优势获取更大的产品附加值。通过农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在花卉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提高农民种植花卉产品质量和档次,抢占高端市场,去获得更高经济效益。

在发展思路上,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品种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全面提高示范带动能力、规模化加工销售能力,实现农户在公司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指导下专业种植,产品采收后规模化统一加工、统一品牌出口销售,最终实现规模品牌效益,走出一条带领花农增收致富的产业化合作道路,把花卉产业建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优势产业。同时,注重科技对企业提质创品牌的作用,成立技术研发中心,聘请技术顾问每年定期到公司指导及技术培训,并与省农科院花卉所合作开展土壤、植物营养及病虫害研究工作,实现国外新技术的消化、创新和推广。

四、花卉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基本思路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落实花卉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是实施都市农业战略的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内容,对加快都市后花园建设,实现促农增收的新突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实施组或专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并落实专人负责,明确职能职责,使基地建设工作真正做到项项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同时,要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形成合力,对基地建设主动配合,急基地之所急,想基地之所想,主动想办法、出主意、活机制,大力支持、协调、配合花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与发展。

2、整合投资、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增强后劲水利、道路等农业生产的直接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等间接基础设施,在示范基地,特别是核心村应优先加强建设,以提高基地生产综合能力和发展后劲。要在建立多元化投资、整合投资的基础上,积极筹划包装项目,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增强和保证核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要抓住南环路扩宽的契机,高档次、高水平建设好核心区景观大道,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切实营造良好的发展硬环境。同时,要在用地、税收、信贷、社会氛围等方面为业主入驻营造宽松的招商引资软环境,把招商引资作为启动基地建设重中之重的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社会资金,扩大规模,提高水平,促进基地建设上水平、上台阶,真正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达到筑巢引凤,吸引企业的效果。

3、着力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大力开拓市场各级党政和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市场环境、投资、税收、用地、信贷、技改等多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重点提高其经营能力和水平,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带动提高全市花卉产业化水平。同时,要加强对专合组织的建设指导与培育扶持,让其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使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花卉产业区域布局及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水平,培强市场开拓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在大力引进花卉生产经营企业基础上,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重点培育扶持广交园艺工程有限公司,使其成为全市花卉产业的龙头企业。同时要壮大贡井区花卉协会,充分发挥其“内引外联”的“桥梁”作用,使其带领、引导企业、农民闯市场,开拓市场,发展市场。

4、以花为主,行业互动,构建都市农业花卉产业的高效发展,不仅是花卉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等方向面发展,在扩大花卉生产规模,提高花卉产品档次,增加市场占有面的基础上,必须和观光、休闲、娱乐业紧密结合,协调同步发展,走都市农业之路,才能真正意义实现高效,发挥基地综合效益,促进花卉产业的持续发展。

5、建立健全支撑和保障体系,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农业执法体系、市场网络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等配套体系建设,逐步发展成为行政监控为主、行业监督为辅的保障体系和国家服务体系为基础、企业服务体系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花卉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

五、花卉旅游开发公司经营管理规章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制定经营管理章程。公司经营范围:旅游资源开发、种植果树、花卉、苗木、草坪;养殖生畜、猪、家禽;技术咨询、经济咨询、技术转让;餐饮娱乐;课程培训。

2、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行使下列职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执行董事、监事,决定有关执行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审议批准执行董事的报告;审议批准监事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的方案;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

3、公司设执行董事一人,由股东会选举和罢免。执行董事任期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执行董事在任期届满前,股东会不得无故解除其职务。执行董事行使下列职权: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议报告工作;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审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制订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篇(6)

我国地域辽阔,山川秀美,河流众多,自然景色精美秀丽。人文景观、自然精美非常丰富,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新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注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层次的享受,旅游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成了我国国民经济重要命脉。但是,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也日渐显现,我国旅游管理尚处于发展阶段,还跟不上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的步伐,阻碍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推动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一、我国旅游管理面临的困境

1、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环节比较薄弱新形势下,我国旅游产业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远远达不到游客的要求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困境,主要体现在:第一,过于追求现代化,导致很多旅游景区周边地区绿化覆盖率低,交通不便,受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景区及周边环境不达标,难以满足游客需求。第二,旅游景区的垃圾及污水处理工作不到位、不达标,限制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管理部门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没有有效利用和保护旅游景点。如,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样的美景令人神往,但是却因沿途的垃圾而黯然失色,每天都会有很多游客在景区内乱扔垃圾,造成景区严重的环境污染。2、缺乏完善的旅游管理体制完善的旅游管理体制能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现阶段,很多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都比较传统落后。如,在管理权限上,没有具体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甚至存在多个职能部门共同管理旅游景区的情况,导致职权不明、管理杂乱,出现问题找不到负责人,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导致难以有效开发旅游景区。如,吉林某旅行社导游徐敏超因与人发生冲突,在云南丽江景区砍伤20余人事件,伤员大部分是外地游客和导游,事情发生后,声称徐敏超患有精神病,试问这样的精神病患者为何能当导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管理体制的缺失,职能部门没有做好管理工作,对导游的聘用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云南丽江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当地经济的增长速度。3、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科学合理性首先,不同旅游景区的产品开发相似度太高,严重影响了景区为游客打造的独特体验,无法给游客留下独特印象。同时,一些景区打造的主题公园,由于建设水准太低,给游客留下负面印象,导致旅游产品的功能、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其次,同类旅游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一些竞争力较差的产品不能为所在旅游景区创造优渥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不同旅游景区的过度模仿,导致一些旅游产品丧失其竞争优势,并产生恶性循环。笔者大量的旅游经历发现,很多有明显区域差异的旅游景点,他们的特产几乎相同,如,大部分旅游景区的都是面粉做的糕点,一定程度上引起游客的厌恶感,也会降低到游客对该景区的好感度4、缺乏完善的旅游管理政策法规第一,由于地域的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旅游政策法规也多存在差异性,很多法规还具有临时性的特征。不同景区在制定行业管理规范时,多立足于本地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侧重于保护景区的利益,导致游客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其次,一些旅游比较好的管理举措却没有响应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第二,旅游管理政策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很多旅游管理法律法规多侧重保护景区的环境、景点,没有制定相关的法规来保护游客的人生安全,限制了一些危险系数高的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5、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低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渐渐进入信息化发展时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而旅游产品无形胜有形,生产与消费具有特定性。因此,在旅游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手段,必然能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让游客轻松、愉悦,有利于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

二、解决旅游管理困境的应对措施

1、加快旅游项目建设第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拓宽旅游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渠道。要想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此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要制定科学、高效的专项资金管理措施,确保这些资金能在旅游项目的建设中大放异彩。因此,景区所在地的行政主管部门应不断完善本地的旅游项目,加快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相关信息,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申报,确保一些旅游项目快速发展。其次,有效吸引政府、社会、金融机构的投资,保证充足的资金去建设旅游项目,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二,高度重视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旅游项目的开发、管理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旅游景点的实际情况,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投资的拉动效应。旅游业与餐饮、住宿、交通、零售业等产业之间关系密切,所以,要重点开发示范效应好、拉动效应强的旅游项目,有效解决资金短缺不足导致的负面影响,还能有效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业管理水平。2、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机制第一,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法律条例等,根据旅游景点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条例,些法规条例在保护景区、环境的同时还应重视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让游客旅游过程中能尽情玩耍,同时还能开发一些危险系数高的景点,一定程度上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第二,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制。首先,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来完善旅游管理体制,高度重视旅游行业的独特性,在管理过程中,结合劳务、产品的实际,合理分类,同时,要科学有效整合景区不同管理部门的职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其次,加强对旅游计划与投资的管理,防止出现景点开发建设的重复性、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景点的价值,防止出现旅游资源浪费。第三,加强旅游景点的产权管理。旅游景点的产权是经营性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在经营管理经营性资产和国有资源性资产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如,将经营管理权转给企业,形成完全产权关系;再如,与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实现市场化经营、值得一提的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必须分离,避免出现政企不分的现象,同时有利于加强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新意识,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加强对旅游产业管理过程的监督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较低,必须加强对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所以,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旅游质量管理条例,同时建立健全游客评价体系,让游客对所受到的旅游服务做出评价、提出建议,让旅游管理部门及时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如,青岛“天价虾”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采取行之有效的行政措施加以解决,并确保其负面影响至最低,景观有相关的制度规定,也必须加强对企业营运过程的监督管理。如,根据景区实际,采取强制性措施、行政处分等手段加强对旅游业运营过程中餐饮、住宿等行业的管理,充分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同时,重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旅游管理部门工作开展的顺利性,不断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4、提高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新形势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快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引进信息网络技术,加快景区网络平台的构建,加快旅游景点的网络式营销。其次,旅游景区可与宾馆、餐饮部门、交通等部门达成战略合作意识,共同构建网络共享平台,让酒店在宾馆、饭店中就能了解旅游景点的信息。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互联网对旅游信息的宣传推广作用,不断提高旅游景区影响力、号召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为旅游景点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不断提高旅游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5、加强特色旅游景点创新以银川市为例。第一,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旅游种地。是宁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潜力大;其次,银川市有一些西北风格的山、河、湖、盆地、沙漠等自然景观,具有“西北盆景”之称;另外,银川历史、民族文化丰富。所以,旅游文化可定位成“多彩银川”,时尚与传统共存,活力与安逸共生。第二,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为加强纪念品设计的创新意识,可定期组织旅游纪念品设计比赛,综合选出最具特色的纪念品;其次,积极引进国内外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水平。第三,加强对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旅游演艺产品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演艺产品是对银川文化的深入解读,如著名的回族舞剧《月上贺兰》、《西夏乐舞》登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对西部文化的传承、银川市的知名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并加以利用,不断丰富旅游演艺产品,提高旅游管理水平。第四,彰显黄河文化,打造黄河金岸休闲特色旅游。黄河文化是我国传统的古老文化,影响深远。笔者认为,银川市应深入挖掘和丰富黄河文化内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健全配套措施,精心打造新的旅游精品特色文化。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高。为提高发展速度与水平,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现有的问题,不断创新,推动旅游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晓贤.我国旅游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方法[J].中国商贸,2012(12):162-163.

篇(7)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逐渐跳离出了一系列的传统经营方式,开始走入到市场中,适应到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在我国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大部分国有企业是以公司制股份制存在的,而在一些国有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事业单位的影子,这些国有企业大部分是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来的,既有自己国有企业的部分,又有事业单位部分,而事业单位部分所使用的是企业化管理,这种情况相对比较特殊。而无论是何种表现形式的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都是企业的关键。

二、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遭遇到的困难梳理

1.部分国有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认识水平不够,重视程度不高

我国的国有企业诞生的背景比较复杂,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是在计划经济下经营生存的,因此,有些国有企业仍抱有计划经济下的经营思路,管理方法老旧,管理观点落后,竞争意识比较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为了立足于行业,在管理上做了很多的改革和尝试,虽然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是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在管理这一块的关注度不够,特别是对于企业资金管理的思路狭窄,仍是沿袭以前的管理方法。国有企业经营者对资金管理的认识水平不够,常常忽略了这一块的工作,这就导致了从事资金管理工作的财务人员对这块的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效率较低。只有企业经营者对资金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观念,吸收先进的资金管理经验和方法,在企业内,才能自上而下形成对资金管理工作重视的氛围,进一步为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努力、创新。

2.国有企业投资没能有明确的规划,缺乏针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战略目标,没有企业的发展规划,那么企业就难以在投资上有指引的方向,难免在投资上犯错误,失去针对性。国有企业这个问题就表现得比较突出,有些企业缺少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在投资上没有做好针对性的调研,同时缺乏针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因此这类国有企业的整个投资方向显得比较混乱。同时,从当前国有企业投资来看,企业的经营者出于政绩等方面的考虑,更倾向于长期的、规模较大的投资,这类投资导致了非效率投资的出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在资金利用上有效程度不够,资金周转周期长、速度慢

国有企业一般市场敏感度相比其他企业比较薄弱,国有企业对于市场走向的把控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有些国有企业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囤积了大量的生产产品,这些生产的产品不仅占用了国有企业的生产链,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资源,造成的产品囤积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使用效率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购买机器设备针对性不够,导致资金用于购买设备但是未产生效益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更重视销售了多少数量的产品,更为关注企业的销量,完成了多少产值,尚未有与之想匹配的激励或问责制度,因此,为了达到销售目的,有些国有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数量过多给国有企业造成了巨大的信用风险,坏账和旧账情况比较突出,这些情况的都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周期长、速度慢。

三、提高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效率的有效办法探究

1.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自上而下加强对资金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资金能良好地运作是整个企业能良好运营的前提,如果不能做好资金管理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生产经营必然会遭遇到资金困难的。国有企业也不例外,资金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点,只有抓好资金管理,才能良好运用企业的资金,才能有效通过资金的运作获得经济效益。前文已经提过,国有企业的诞生背景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有些长期传下来的经营观念是比较落后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国有企业需要从管理层开始,加强对资金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资金管理意识,主动学习其他企业资金管理的先进经验,革新思想,使用新的管理方式开展资金管理工作,要重视好资金管理,把资金管理当成关键工作来做。具体来说,企业管理者需要一系列的学习和努力,而企业员工,特别是专门从事资金管理工作的员工这方面的工作也要抓好。企业管理层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自身的经营特点及未来发展战略综合考虑财务资金的使用结构,加强对资金运作的管理和规划,同时,企业管理层需要做出合理的资金筹集决策,在降低自身财务风险的情况下为企业发展提供最大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企业经营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树立全员的资金管理意识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自上而下的有效运行。

2.明确规划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做好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

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具备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只有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战略的设计,为企业制定一个战略目标,这个企业才能实现更好的经营与发展。明确企业的投资方向是企业有效利用资金的关键,企业需要在整体发展战略下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投资方向,把握好企业的任何投资都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这个重点。只有把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把握好了,才可能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使资金产生效益,尽可能减小企业的损失,进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国有企业要做的,一是要在明确的投资方向指导下,做好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二是要制定和完善激励问责机制,把资金放在合理机制上进行使用。国有企业在进行长期投资之时,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提高决策规划水平,这就要求国有企业需要合理制定激励问责机制,将企业管理重点放到资金长期投资运作中,同时,科学设计好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根据市场发展科学预测项目的投资回报,控制好投入与产出比,降低由于投资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国有资金损失,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

3.有针对性提高国有企业在资金利用的有效程度,把握好企业的资金来源

一个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与资金利用效率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资金管理效率受到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的制约。国有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不高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中比较突出的一方面,同时由于大部分投资的项目规模大,项目建设时间长,导致资金周转周期长、速度慢,资金的利用效率提不起来。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强化市场调研,做好生产计划,减少囤积产品的情况,梳理好企业资产,把握好机械设备的购买工作,降低无效资金使用。同时,关注应收账款工作,建立客户信用清单,避免坏账的产生。此外,保障企业的资金来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国有企业要同国内的各大银行取得战略合作关系,并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自身在银行的信誉优良,从而保证在关键时期能够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在实际上,很多的银行因为没有深入的调查,而片面的看企业的财务相关信息,从而导致很多存在较大潜力的国有企业失去了银行金融机构的投资,使得产业资金链出现断裂,最终只有走向破产的结局,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选择融资的方式时,要合理的对融资决策进行分析以确保万无一失。

四、结语

资金管理影响着一个公司管理水平与效益能否实现,因此资金管理对于国有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做了很多新的努力和尝试,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给我们带来了颇有成效的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更需要不断更新自我和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资金管理的效率,为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及整个企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蓓.浅论提高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效率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6):17.

篇(8)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158-02

1 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探析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它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一些边缘、交叉性学科的掌握也有一定要求,比如,对基础的美学、心理学、营销学、管理学等都有要求,甚至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的知识修养。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1 应用性强

旅游管理不仅仅是大众通常理解层面上的“出去玩”,或者是稍微深层次一点的“出游”等。一次完整的旅行活动承载的是从旅游开始之前的资源开发与规划、路线设计、旅游营销、产品采购、配备人员、途中服务、售后跟踪等一系列的过程,确切地说,一次成功的旅游活动是旅游管理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完美结合。所以,旅游业对其从业人员从熟练基本的操作到运用完美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此外,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还有赖于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因此,在现代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们利用高科技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们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和旅游营销的思维等。未来的旅游业要获得大的发展必要也必须依赖科学技术,而这些知识仅仅靠理论上的讲授是很难全部完成的。

1.2 综合性强

旅游管理的六大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旅游活动失败。所以,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每次旅游活动,把各项旅游资源的采购、线路设计、服务等综合好。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大的格局观,俗话说“没有淡季的营销,只有淡季的观念”。作为未来旅游行业的建设者,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可以不是非常精深,但必须有一定涉猎,并且不断地与时俱进,随时掌握社会发展的动向,具备综合这些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旅游服务才能跟上顾客的思想,才能针对不同的旅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2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完成了从政治型接待事业到服务型经济行业、再到产业化发展的转型升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全国开办高等旅游管理教育的院校发展到了400多所,形成了从高职、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层次的晚辈的教育体系,出现了旅游管理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可喜局面。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较多而实践性课程较少,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还是停留在原始的“教师教,学生听”阶段,教师大多数都是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授课,以至于很难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更不用提课堂上的互动和课后的创新了。

3 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

教学方法主要研究的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它主要有三个层面:老师(How:如何授课――方法)、教学内容(What)、学生(Why:为什么上课――目的)。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一般较差。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

3.1 高科技教学手段的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其授课过程中必须结合相应的声、影资料,才能把相关知识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学生,缺一不可。而这个传递过程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完成,在现有的教学手段中,一般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可以通过旅游景点的宣传资料、电视台的相关纪录片以及旅游景点做的旅游营销广告灯等资料来展示所要讲授的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

3.2 恰当运用实地教学法

高科技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实际情况是,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能为教师提供多媒体。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条件不允许的地方可以适当运用实地教学方法。由老师带领学生到近的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介绍、演示等,然后由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反思其成功与不足之处。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印象,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锻炼。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积极主动,教师由讲授变为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降低教师工作强度。现实中,不少老师采用的分组讨论、课堂提问、主动发言等方法,都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实际体现。

3.4 结合相关案例教学

这种方法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拟定实践的。他们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之后,由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情况以及学生的实践报告,对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后来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旅游管理的教学中,适当地穿插相关案例进行讲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更快地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相关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张均兵.双主体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 教育探索,2005(7).

篇(9)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结合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突破“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弊端,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因素联系的更为紧密。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科性质和教学内容,应坚持多元化原则,找到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结合。

一、加强互动式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教”,而置学生的“学”于不顾。素质教学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教学实践看,与传统教学相比,互动式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首先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达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和煅炼学生的目的。其次,互动式教学注重立足现实,对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学生可以发表个人意见,与教师进行讨论,在讨论时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引导,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互动式教学注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空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不仅是教学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又是参与讨论的学习者,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了相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二、注重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是指利用已经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是把理论融入一个个生动的具体案例中,既讲理论,又讲实践,可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及创新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环节:

1、加强案例的收集、编写案例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如导入、讲解、讨论、总结等具体教学过程都以案例为基础而展开,选择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代表性的案例对组织教学非常重要。为满足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通过公开出版的案例集、教材等渠道收集、筛选、编写案例库,用于课堂教学。

2、引导学生参与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组织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氛围。为保证案例教学的实施,要求学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包括阅读分析案例资料和学习相关理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启发学生讨论。对于部分学生不爱发言或很少发言,教师要和颜悦色地启发,让他们积极发言,使案例教学达到效果。

三、强化实践教学法

由于旅游管理培养的是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旅游本科教育既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验室,更没有像瑞士洛桑等国外旅游院校“前院后店式”的办学条件,因此实践教学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使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将实用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但下面的情境教学法效果更好。

四、情境教学法的实例运用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分为表演体会情境、视频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等。

1、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体会情境就是让学生扮演某个角色,在课堂上或实训室进行现场表演。在教授《导游业务》中“地方陪同导游服务流程”时,让学生上台扮演地方陪同导游,其它的学生则坐在下面充当游客。整个课室的环境假设为地陪在旅游大巴上为客人进行车上讲解。表演者利用所学的知识充当地陪这一角色,台下的学生则以游客经常出现的状况来测试表演者的各种应变能力。

2、视频展现情境

视频展现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通过对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运用,再现课本中的文字内容,使学生身如其境,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的了解、掌握知识。在教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园林建筑”时,如果只是单纯的用语言讲授园林的建筑特点、建筑布局等,学生难以理解众多的专业术语,会感到书本知识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和苏州拙政园、上海豫园等私家园林进行景象再现。

3、实物演示情境

篇(10)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真的了解学生吗?那么让我们先试着走近学生,听听学生的心声吧!

“读职校后,我们的闲暇时间很多,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也很少,我们一会儿就做完了,只有要期末考试的时候会有很多专业课的复习题,那段时间可真难受,得背好多题呢。” 这是一位二年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与我们交谈的内容,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职旅游专业课外作业存在以下状况即课外作业量少且偏理论化,缺乏实践指导性的课外作业,学生很难从课外作业中得到专业性的实操。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重视课外作业的改进,重视课外作业的内容、重视课外作业的形式,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二、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

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注重从学生的个性化的培养,打造特色为提高学生的个人魅力。学生的个性化魅力的培养和教育是提高学生就业和工作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职学校打造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的必要途径。中职学校应当从公共课程和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上走自己的特色,重复应用本校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系统性的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走差异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竞争,让他们顺利走向人才市场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这是我国教育都要共同培养目标,也是在教育体系中的难点。在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创业创业思想和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一个方面是创新能力的现实化,创业能力又将创新能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中职学校还需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引方向。在课程的设置中还需要增设国际旅游相关的课程,大力的开展国际旅游管理的新的理念和发展动态,这会为学生开拓新的视野和目标,对学生日后的工作目标提供新的思维。中职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开展一些学术报告,让业内一些有名的专家和企业家来为学生介绍旅游新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创造新和积极性。

正确的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学生今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中,会遇到旅游者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解决和应对具体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正是为学生提供这样那样的工作场景,教会学生如何站在旅游工作者的角度应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去解决老师预设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和富有创造性去理解专业知识,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却不知研讨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案例的内在问题,并尽可能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然后教师再根据各个小组问题解决方法点评其优点和缺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能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多个层面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案例的质量对案例教学本身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典的、高水平的案例能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以达到对某个问题举一反三的目的。这就需要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课余化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删选、整理、设计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融入到真实、代表性的和富有吸引力的工作场景中。

篇(11)

(一)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们发展个性,从专业的教学角度来贴近市场需求。

(二)适应市场需求

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要尽快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因此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要更加实际化,不能一味地追求理论教学,必须要加大实践教学还有实验教学的课程比例,创新开展案例教学还有双语教学,这样能够更大的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现状

(一)时间冲突

开展实践教学之后,学生们一般会在酒店实习,所以必须要按照酒店的人力资源部门的新员工标准,遵守规定的上班时间,空余时间还需要参加酒店举办的员工培训等活动,因此如果要是学校这边需要时间来进行教学内容完善,酒店那边即使是口头上答应了,但是一旦到了酒店的营业高峰期,导致酒店人手不够,还是无法保证能够给予学生们充足的上课时间,导致时间出现冲突。

(二)教学内容和培训内容相同

在实习阶段,学校会给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开设餐饮管理、前厅和客房管理、以及饭店经营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但是在实习过程中,酒店同样会针对学生们进行军训式训练,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分配到各个部门,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学校的实践教学课程跟酒店的入职培训内容有很大的重合部分。

(三)理论与实际的区别

例如在学校的餐饮管理教学中,客人们点菜的步骤一般是首先询问客人是否开始点菜,得到允许之后介绍特色菜品,并记录客人需要的点名,核对菜名之后,询问客人的特殊要求,最终确定菜单。但是在现实生活的酒店实际点菜过程中,很多都已经使用了平板电脑式点菜系统,根本不存在上面理论教学流程,所以说高等院校中的一部分专业教材没有跟上现实生活中酒店的发展速度。

(四)教学和酒店培训的区别

在实践教学专业的学习中,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们是学习知识的对象,但是在酒店的培训工作中,学生们是酒店的员工,教师们要求学生们的应用能力和人才素养能够全面发展,但是酒店只需要员工的服从性和收益性高。

三、加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策略分析

(一)高校教学课程与酒店相结合

在高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中的课程设置上,要清晰的把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分开,提前在学校中学习完理论课程之后,再让学生们进入酒店实习,进行实践课程实习。同时酒店的培训部门也要跟专业课程教师及时沟通,有哪些教学内容是需要重点培训的,有哪些是需要更新的理论知识。

(二)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自身肯定也受过专业训练,但是服务行业日新月异,很多理论知识已经更新换代,所以教师们不能也仅仅是熟悉目前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继续不断地教育培训自身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培训,这样才能跟进服务行业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三)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案例教学、请将教学还有讨论教学等,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例如说建构主义教学方式,把教学内容跟酒店中的实习环境相结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实现教学场景的转换,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开放性的教学氛围。通过实践教学,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们的实习情况来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也能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来贴合当前的形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