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古代建筑的认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1.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而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课后用学到的鉴赏方法分析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赏析、评价故宫建筑,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故宫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较多的专业术语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创设引导观察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学法: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故宫的记忆》
问题设计:同学们听过音乐后有什么感觉?故宫一共有多少间房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即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作――故宫(板书)。
设计意图:音乐导入,调动气氛,引起学生兴趣。初步感知古代帝王居住的皇宫是威严而充满神秘感的地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1.故宫的布局。多媒体展示故宫全景图,学生结合全景图,阅读课本中与故宫有关的段落。
问题设计: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故宫布局的特征:中轴线布局,左右对称,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宫门深似海”,群组布局。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看书自学的环节,可以充分利用书本,使学生对全景图上主要建筑的分布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将建筑物对号入座,通过对整个全景图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很快探究出皇权大于一切的思想。通过整体布局,以点带面,扩展到故宫建筑其他方面对皇权的体现。
2.故宫的屋顶样式。多媒体展示:介绍屋顶各部分专业术语,多媒体展示故宫三大殿的屋顶,让学生观察三大殿建筑的屋顶样式,分组讨论三种屋顶样式的不同和等级的体现。
教师总结:屋顶名称和等级区别。最高屋顶形式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等屋顶样式,以及其他民居屋顶样式。
3.故宫的结构。由“墙倒屋不塌”引出古建筑木结构体系: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汶川大地震房屋倒塌无数,但是部分旅游景点古建筑墙体稍有破损,重要原因就是建筑的木质框架结构(三维动画介绍斗拱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木结构的优缺点,学生分析得出木结构缺点:容易着火和容易腐烂。
4.彩画和雕塑。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外貌颜色和室内装饰色彩,引导学生总结故宫的主要色彩,分析颜色体现出来的等级差别,引导学生分析彩画所体现的等级。
教师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因此宫殿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尤其明显。
中图分类号:J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7-0058-02
《中国古代门窗》是著名收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的代表著作之一。马未都是第一位为门窗专门著书立说的人,他将古代门窗与建筑的关系、古代门窗演变过程、工艺特点、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中国古代门窗》曾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先后在2002年8月和2006年9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学术研究专著,文字精确洗练,图集丰富精美,对仿古建筑工作者和门窗收藏、研究者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古代门窗的研究及收藏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变迁,在建筑门窗市场上,铝合金门窗、钢制门窗、塑钢门窗等系列新型建材产品都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对门窗的概念仍是传统的木质结构。从古代门窗的艺术成就和悠久历史中,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千百年来古人对门窗装修的重视和对天然材质的追求。虽然当今木质门窗在造价、功能性和实用性等方面没有新型材料具有优势,但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同步发展,木质门窗将逐渐被注入新的内涵,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代表了一种审美标准和文化品味。马未都对中国古代门窗的研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启示。
现实生活中,古代门窗似乎是一个十分遥远的概念。当代人对古代门窗的重视和收藏明显晚于其他文物,古代门窗收藏的市场价格约在2000年后才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提高。如今,关注古代门窗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例如,品相较好的花窗,即门窗的“格心”可以用作玻璃茶几桌面下的装饰,艺术价值较高的门窗也可直接附壁陈设。精美古朴的古代门窗会被现代人用在各种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其实,门窗奇技巧思的工艺、深远的文化涵义和独具创新的美学价值与著名的明代家具并无高下之分,且古代木匠在门窗和家具的制作中也分别做为两种行当。虽然古代家具多有大量的纹饰、图案,镶嵌、雕刻等工艺,能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题材,但较之门窗,还显单调。更重要的是,古代门窗与建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明清两朝,“门窗已经成为建筑装修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安全功能和美化建筑的职责”。所以,古代的门窗已经与建筑本身融为一体,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特殊地位。中国古代门窗“是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的物化形式,映射的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营构观念、价值观念、风俗观念、伦理道德和审美趣味的熠熠光辉”。
二、古代门窗研究和收藏滞后的原因分析
古代门窗在当代收藏市场出现滞后的现象,与历代文人对门窗的研究及收藏态度有直接的关系。该书的序言中提到:“历园林的书,汗牛充栋,而论及门窗,常常一笔带过。宋人著《营造法式》始有关于门窗、栏杆和室内隔扇、罩、屏等制度、功限的专论,然而一千年过去,唯有一部关于门窗的专著问世。”在《中国古代门窗》问世之前,关于门窗的学术文献极少,而之后,关于门窗研究的著作也并不多见。2006年6月由张道一、唐家路主编的系列丛书之一《中国古代建筑・木雕》中也有门窗雕刻的专论,虽然突出了门窗的雕刻艺术,是传统工艺研究的上品,但缺少对门窗研究的系统性。除此之外,也有少数关于门窗的雕刻研究和图集,例如徐华铛的《中国传统门窗木雕》(中国林业出版社)、张振光的《中国古代门窗建筑图片库-建筑门窗艺术》(建筑工业出版社)等,与之相比缺少相对系统的学术支撑,且多从现有的宫廷、园林、府邸、会馆等门窗采集图片,强调门窗文化内涵的阶层性,缺少民间风俗的质朴性,令普通人从文化情感和现实收藏的角度里敬而远之。《中国古代门窗》虽已出版近十年,但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依然可贵,在目前图书市场的销售量与同类书籍相比,名列前茅。可以想象,关于古代门窗的研究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该书的导言中作者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建筑乃匠人之作,为文人所不齿,这与西方人对建筑的态度大相径庭”“导致建筑艺术这一概念的出现都在十八世纪西方美学传人中国之后。”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古代人乃至当代人忽略了对门窗的研究和收藏呢?笔者认为主要为以下原因。
首先,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门窗与人类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人们由门出入不同的建筑物,在办公室、客厅、卧室中随时能够透过门窗观察周围的环境,门窗的本质在于链接室内与室外的某些关系,人类借用门窗采光、通风,通过门窗欣赏自然景观。所以门窗与人类的关系由于过于熟悉而不密切,过于平常而不受关注,人类在无形无意中忽视了门窗除实用之外的其他价值。其次,古代门窗虽说实用与装饰功能并举。但门窗的利用率较高,易脏、易损、易风化,在使用寿命方面远不如家具。由于门窗与建筑本身一体的特点,使门窗拆卸换位也多受限制。例如古代的拔步床等贵重家具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不仅可以世代共享,也可以充当财富随时利用,但门窗不具备这种优越性。第三,门窗与橱柜、床、桌椅板凳等相比较,在人类的生活习惯中缺少与人类的亲近性,更不能同笔筒、玉器之类可以为人随时把玩。综上所述,古代门窗自古至今在研究及收藏领域中相对滞后也就不足为奇。
三、《中国古代门窗》的论述特色
与西方传统的艺术创造形式相比,几乎从史前开始,中国的建筑工程和雕塑艺术就多以“土”、“木”为基础原料。从万里长城到民居住宅;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到普通的陶瓷器皿;从明代家具到各种竹木牙制的工艺品,包括门窗,其壮丽恢宏的艺术特色享誉世界,细致入微的文化品味也一直影响着世界的审美文化。而中国的石刻艺术除碑文之外,常有与自然同在并融为一体的特定形式,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中西方的雕塑美学。是体现为一种直观自然主义和理性写实主义的对比,在建筑门窗中也同样蕴含了思维方式的差异和哲学品质的迥然。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在“引言”中,作者首先提出了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任何建筑体系的本质区别:“以汉族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是唯一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较之其他以砖石为主的建筑体系,木结构建筑无疑有着许多优点”。接着分别讲述了木材取材运输方便、建造加工容易、抗风抗震、空间分割随意、高跨度大、装饰手法丰富等特点。除了木材本身的自然优势以外,作者在“终语”里比较东、西方建筑的差异中也提出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布局上的特点和独有的人文精神。
古代门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折射出文明的发展历程。古人并非不曾认识到石材的用途和垒砌技术,而木材的优势即 为自身的缺陷,木材易变形、缺刚硬,木质结构在防火、防蛀方面是明显不如石制结构的。但传统建筑从一开始就对“土”、“木”情有独钟。“五行”之中有土生木,土木相生不分之说;《阴符经》中有“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丰子恺的名句“一间茅屋负青山,老松半间我半间。”都能够体现古人注重与自然界的沟通、融合,对天地自然充满虔诚的敬畏之情。同时,木的温和、柔韧、色泽、纹路,体现了有机生命的某种亲和力,而这种心理逐步形成了以“木”为材、以“构架”为模式的建筑结构,也使建筑装饰特殊的工艺之美成为可能。古代建筑的形式结构在民族的文化思维和文化情感上,一直保留着源于远古的文化经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和“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导致古人对“木”的倾向、认识、应用的特定心理,使传统建筑在理性与感性、材料与结构、技术与审美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二)古代门窗的结构名称和工艺特点
《中国古代门窗》收录的图集共计161组,663片,折屏、围栏、屋顶另类建筑部件共计5组,35片。“所收门窗均为明清建筑遗物,大部分为江南所制,小部分为黄河流域产品”。青年时代的马未都酷爱摄影,他十数年里奔走于穷乡僻间,将其门窗原型一一收集,并加以修复、拍照,并在观复博物馆专设“门窗馆”。明清的门窗代表了中国古代门窗的最高水平,而江南地区门窗的艺术成就代表了明清时期民居装修的最高标准。明清时期的江南,一直处于中国商业文化的中心。中国四大名楼中的滕王阁、岳阳楼和黄鹤楼均出自江南,著名的“徽商”,脍炙人口的江南四大才子、扬州八怪、吴门画派等等便是证明。这种代表古代民间门窗的图集整理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也是《中国古代门窗》区别于其他同类书籍的重点所在。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面对琳琅满目、千变万化、充满古人智慧的各类门窗,无不为这鬼斧神工的工艺技巧叹为观止。仅普通民居木窗“格心”,其精密的几何工艺,繁复多变的结构形式就足令人目不暇接,使人顿时对古代门窗的制作工艺增添了几分扑朔迷离的神秘感,非亲自进行拆解,难以真正明白其中的奥秘。马未都在该书“门窗的演变过程”中分别介绍了明清最具代表性的门窗部件的名称,如“格心”、“绦环板”、“裙板”、“抹头”、“隔扇”等,并对其名称来源和作用做了较为准确的解析。作者在2006年版的《中国古代门窗》中又特为此加了图示,使普通读者对门窗部件的认识更加清晰;在“门窗的工艺特点”中对“格心”的设计和主要装饰手法也进行了介绍,如“攒斗”、“攒插”、“攒接”、“雕镂”、“浮雕”、“透雕”、“嵌雕”“贴雕”等等,对门窗“格心”的设计构成、制作难度、实用特点、艺术价值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门窗的文化内涵”中,对门窗的装饰及图案做了细致的分类,如“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翊毛走兽”、“山水风景”、“人物神仙”、“故事戏曲”等等,对其文化渊源、题材特色进行了探究并列举了大量的案例。
(三)古代门窗的“格心”和雕刻之美
“格心”制作往往精美绝伦,清代宫殿建筑门窗格心花纹装饰之一的“三交六槐菱花”在民间也多有体现,其形式丰富,为古建筑外檐装修中的高等级形式。除“格心”以外,门窗雕刻的精绝之处亦无需总结,上等的民居门窗其精湛的雕刻工艺,需配放大镜方可观赏至尽。以上图示的几种“格心”形式只是江南民居中最为普通和常见的,仅此而已,便可见古人的工艺水准。其实,古代门窗的雕刻纹样和“格心”的制作形式,采取了“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等多种纹样形式,其形式和复杂程度各异。“格心”的制作明显参考或者延续古代青铜器、丝绸织绣、壁纸、瓷砖、地毯中的四方连续纹样,这些形式在图案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按照统一的大小尺寸进行适当的排列,使其上下左右均能够连续延伸,最终得到统一但并不单调的艺术效果。例如(图3)几何图案式的格心,就是典型的万字形纹样的利用。
四、小结
《中国古代门窗》文字部分虽为学术研究的形式,但细读起来,并不枯燥,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对门窗的艺术价值展现全面。例如,明清一类“落地明造”的隔扇窗与当代楼居建筑的落地窗在功能和审美方面大同小异,已具有六、七百年历史的卧棂窗和代表透雕工艺最高境界的清朝“大挖”与普及世界的百叶窗相比分别具有相同的形式和功能。同时,该书图集精美,感染力强,在品读的过程中不由让读者流连于厅堂长廊,感怀于时光变迁,从而走进门窗的艺术殿堂。古代门窗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B83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099-04
从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试图建造一些宏伟高大的建筑物,它们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遮风避雨的需要。通过建筑语言,人们把最美的诗句奉献给上苍,把自己对宇宙的理解传达给后人。这样的建筑作为一种文明的标志,必须具备超越人世与天接近的特征。逐渐地,诸如高大、华丽、庄严、神秘这样一些属性成为人们评判古代建筑审美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相对而言,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中国古代建筑多半给人以亲切、秀丽的印象,即使皇家宫殿或宗教寺庙这样“神圣”的建筑,似乎也远不及其他民族古典建筑那样高大宏伟,更缺乏那种神圣庄严的气质。
其实,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早期的中国建筑也追求与天接近和与神明的交流,建筑审美关注的焦点同样集中在单体建筑的宏大与华美。但随着历史发展,中国传统建筑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反映个人与社会、人类社会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上,最终将建筑审美标准与个人内心修养和人类社会共同的行为标准联系起来,这一转变过程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从天上回到人间”。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上,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例。这条线索,也就是建筑美的准则由天界的标准改为人世的标准的过程。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走上这么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正是由于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认识和理解,这种理解后人将之归结为“天人合一”。
“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吕氏春秋·用民),“昔者周,盖千八百国”(汉书·贾山传)。上古时期的中国部落林立,是谓“天下万国”。不同部落带来了基于不同自然环境而产生的不同的习俗和信仰,当然也带来了矛盾与冲突。中华民族的融合过程早在五千年前就已启动,那时的人们不得不以石器时代相对简单的知识和技术面对这片全世界最复杂的大地上发生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民族大融合。当时中国人没有用“圣战”来强制统一各部族的,而是采用了一个和平的方案,那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各部族人民一致认可的“神界的框架”,将各部落掌握的局部的纳入这个统一的大框架之中,在那个万物有灵的泛神崇拜时代,给诸多的天神、山神、水神们建立起秩序。
早期人类对山岳有着特殊的情感,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埠陵而居,面对平原旷野上的洪水猛兽,山是人们安全的庇护所。对于文明初期那些敢于走向平原的部落居民来说,对山上先祖们的遥远记忆加上“山”的没入云端的神秘面貌,“山”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的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地方。高耸入云的崇山于是成为可以与上天交流的神圣场所。当然各部族对于各自的“圣山”或祖先的崇拜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巫”们经由各自的“圣山”随意地在天地间“升降”就会带来麻烦。如果所有部落都能直接得到“天意”就意味着谁都可以借天意发动战争,这正是部落盟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中原部落盟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绝地天通”。首先实施这一措施的是颛顼。颛项是黄帝的孙子,黄帝部落首领和盟主的继任者。颛顼的这次变革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他不仅使人们清楚地理解“神”的“主次之位”,了解山川、神祗、祖宗、姓氏的出处和上下等级秩序,同时建立区分天地、神、人以及各类事物等级关系的制度,建立“五官”各司其序,使“人”与“神”的关系不再混乱,从而达到“民神异业”并使人们对神“敬而不渎”的境界。颛顼在这次变革中,并没有直接完成由多神崇拜向一神论的转变,而是建立了一个包容了各部族所崇拜的自然神的宗教体系,同时由部落盟主垄断了这个体系的顶端,即“通天”的权力,从而向天地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绝地天通”巧妙地达成了消弭宗教冲突的目标,同时实现了王权与教权的统一。在之后数千年中,中国世俗的君王都是绝对权威的代表,他们不仅掌握着世俗权力,同时也垄断了对“天意”的解释权。
在古建筑中,建筑的功能始终是处在第一位的。在满足了特定功能之后,艺术效果则是使用的又一需要,即追求建筑之美。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一、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二、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三、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相关内容,并采取“读一读”(阅读课本和自己课前收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找一找”(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建筑的巧夺天工),“想一想”(了解到相关知识,自己有什么感想),“说一说”(把自己找到的相关知识以及感想在全班进行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读、找、思,使学生充分走近了古代建筑,增加了感性认识。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指出这些伟大的建筑处处彰显着古代工匠的勤劳与智慧,向世界展示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力量。
在第三个环节,教师向学生发出倡议:“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国古代建筑,学校校园电视台专门开设了‘古迹探索’栏目,要聘请大家做主持人,大家愿意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借助“节目策划案”表格,开始进行节目策划、资料收集、主持形式编排等准备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大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收集资料来准备节目策划,同时还设计了《巧夺天工的建筑》学习课件,以帮助所有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完成学习后,以模拟“古迹探索”栏目直播现场为平台,各小组模拟主持,向大家介绍古代建筑,而后师生共同评价并小结。
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向学生指出:“古代建筑的确巧夺天工,但具有开创精神的现代建筑设计师,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高超技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大胆的想象、科学的设计,继续谱写着建筑史上的优美华章。”教师还向学生简要介绍了“东方明珠电视塔”“鸟巢”“水立方”“青岛海湾大桥”“白天鹅宾馆”“苏州博物馆”“澳门科学馆”“香港中银大厦”等现代著名建筑。最后,师生共同回顾交流,升华情感。
通过聆听观摩,笔者觉得,这节课有以下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的综合性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授课教师首先从众所周知的古代著名建筑赵州桥入手,又通过长城、故宫等建筑的介绍,最后拓展到现代建筑的创新性等,以建筑为依托,跨越时空,使学生认识到了中国古代与现代建筑的精美与宏伟。教师还不失时机地进行道德与情感教育,真正体现了课程性质的要求。
二、巧妙设计,体现实践性的课程要求
本节课中,教师以模拟学校校园电视台直播现场为平台,设计了“古迹探索”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意识。在设计节目的过程中,各小组各显其能,体现出不同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这虽然只是短短数语的模拟,但在学生的心里绝不亚于一次真正的亲身参与,而这个活动也必将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迹。该课堂设计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低技术生态手法,绕不开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应用,因为古代没有足够地技术对水进行净化,所以在应用的范围中需要将水源作为城镇选址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这也是部分中国传统建筑呈现出依山傍水的建筑特色的原因之一。文章对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生态应用进行分析。
1水应遵守的原则
1.1适应性原则
分析现存传统建筑时,不难发现古代许多城市在选址时需要先分析水源情况和水质,同时分析水网密集区域水的结构,并在水域区域规划好对外交通与交流的主要航线。因此,在江浙一带,水网密布的格局促使当地居民依靠河流进行交流,从而引水进镇、围城环绕。这些方法都是古代人民所创造出来的低技术生态方法。在地表径流比较少的地区,将地下水作为水源,同时将地下水引入城内,储存在“坎儿井”。在传统的村落布局当中一般是先有沟渠,再有路。村落的民居布局一般是以“坎儿井”为中心,进行自然布局。这两种的村镇格局差异可以说明水在传统建筑环境当中需要遵守着适应性原则,即适用周围的自然条件。利用这种自然条件去保护水资源,从而保证生活以及生产活动有关水资源的供给。城镇的形成主要体现了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适应性原则。
1.2整体性原则
传统建筑是将环境当中的水资源作一个整体性进行考虑,为此对于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是整体影响。例如夏季,水可以吸收墙体多余的余热,这样做可以调节城镇的气温。这与人类的皮肤对外界热量的感应都是十分接近和相似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我国的传统建筑的具体情况是需要具备整体性的。
1.3实用性原则
在生态建筑当中必须重视的就是一个成本计算的问题,一旦生态建筑所维持的成本超过建筑成本,那么生态建筑就没有太多的实用性。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水的生态应用应该保持着实用性的原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古城的护城河系统,古城充分利用了河水以及周围基地所形成的地势差异,挖掘和引水形成众多的分水渠。而这些分水渠的布局十分均匀进一步保证家家户户都可以有水流进出。这一套系统便于水流进城镇内,从而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还可以促进水资源流出城镇。起到了水资源新陈代谢的作用,保证了居民用水的清洁。与此同时,这一套系统有效地促进洪水的泄洪,减少内涝所出现的概率,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其具备了一定的防洪和防涝的作用。总之,这种系统真正有效地保证了当地居民的用水,促进了生态环保地实用性。
2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可以十分有效的净化空气,尤其是形成水雾时可以与空气分子进行结合,产生大量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负氧离子。但现代的建筑特别在高层建筑当中,过度依赖空调系统对空气的调节,人体不能吸收足够的氧离子。因此建筑内部的通风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传统建筑当中经常利用地下水进行水资源的输送,其可以作为能量的载体。一方面地下水会经常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所以极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夏季当中,将温度较低的深层地下水提取出来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这也是对室温进调节的一个十分独特的方法。古代缺乏对水资源进行开采的技术,水资源的保护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需要借助人们的生活习惯去实现对资源的保护。例如有的古村落就会有两套的水资源排水系统,①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不是直接地排掉,而是存入了洗衣井和洗污井当中以供人们洗衣或浇地,这样做起到了对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②雨水使用另外的排水系统,该排水系统会将雨水保存下来,为人们所使用。由于雨水较为干净,在长期沉淀之后会减少许多的杂质,进一步对水起到了一定的净化的作用。古代人民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说明古代人民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在不同区域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利用方法都有所不同。保护水资源一直都是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生态应用应该贯彻理念。
3水的生态审美应用
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应用除了表现自身价值外,与水的生态审美价值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比如中国古代所追求的上善若水的境界,说明水在古人意境当中的重要位置。除此之外。传统建筑内部和外部水流的不同状态对人的心境以及心理感受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利用假山与水流营造出小瀑布的状态,就会让人体验到水的活力,而一潭清泉就会让人感觉到凉爽的意境,让人忘记烦心事,人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洗涤。在古诗当中说道“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水的多变性总是可以让人有着诸多的想象,引起人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研究水的引入,不仅要分析生态价值,还要将生态价值当中所包含的审美趣味与审美价值考虑进去。比如水之滨会给人带来自然的气息,也会在空间上起到了加深空间的深度的作用;水还可以减少噪音,因为水流的声音可以洗刷人们内心的烦躁。因此水在中传统建筑环境当中起到了陶冶人性,愉悦身心的作用。
4结束语
文章以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生态应用进行分析,所分析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技术上,更多的是包含中国古代人民的建筑技术智慧结晶。这种智慧结晶在现代建筑当中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文化特征也可以通过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生态应用所体现出来。水不单单是中国传统建筑环境的物质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化意象的重要载体。文章关于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生态应用的研究与分析是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对于传统建筑的生态技术研究和传统生态审美的分析也有着显著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洁.基于地域化理念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古建筑是我国的标志,是我国古代建筑话动的主要成果,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乃至近代政治、经济、社会话动的载体,是全方位反映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历史遗产,具有价值高、代表性强、分布广、时间横跨大,类型多样的特点,已成为自开展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以来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主要对象。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特殊的不动产,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在现代化建设中,它具有保护和利用的双重价值。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很多古代建筑正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损坏。
一、我国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一)、古建筑有其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是可以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此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二)、古建筑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
我国的古代建筑有着很大的精神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把建筑的市美价值与政治的伦理价值进行了统一。古建筑往往有助于统治者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有利于制定社会的政治制度,起到教化于民的作用。
其次是我国的古建筑都有其浓厚的文化色彩,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除了从历史遗留下来的古书去研究之外,还可以研究我们的古建筑,这些古代的建筑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生活文化。
(三)、古建筑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实物
古建是古代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我们认识古人、了解古代文化的一种最直接的纽带。不仅能让更多的人去崇拜和瞻仰古人,去了解那个时代人民的生话背景,而且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话质量。
二、我国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古建筑作为历史遗存,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保护好这笔宝贵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和义务。通常,我们在古建筑保存时会碰到各种破坏因素的干扰,这里有人为的破坏,当然也有自然界的风光雷电雨火虫害等也在不停侵蚀着古建筑。就目前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石件、砖体风化
在古建筑群中,目前前砖、石风化现象较为普遍。其中砂岩、汉白玉的风化在国内更为普遍。近现代特别是当前,我国的有关专家学者虽很重视石件的保护与修缮,但因业内人士意见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各不相同,力度也不同,所以长期以来石件保护研究上作仍然未得到理想的效果。
(二)、古建筑的大木结构很多都已经腐朽或是变形
大部分的古代建筑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要经常的接受日晒雨淋的考验,时间长了之后,表面就会被腐蚀,随之会慢慢的渗透到内部,所谓朽木不可雕也就是这个道理。大部分的古代建筑都是用木头来搭建的框架,如果木头被腐蚀了,就会影响古建筑的整个结构。
(三)、我国公众缺乏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古建筑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象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去保护这此资源不受到损坏,这是我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从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公民的古建筑保护意识并没有那么强烈,很多人不但没有为保护我们的古建筑尽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反而去破坏古建筑。像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长城、故宫、辽宁丹东的大东山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的表面大部分都残缺了,不完整了,尤其是长城的表面,很多游客在长城的表面留下了“某某到此一游”或者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字样,这些字迹使我们的古长城体无完肤。由此可见,我国公民的古建筑保护意识还是很薄弱的,这对古建筑的保护很不利。
三、我国古建筑保护的对策
(一)、搞好城市规划
城市是建筑的天然发祥地。自古以来,我国的经典古建筑大都源自名城商道,因此要要保护好古建筑,我们首先的任务是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在一个城市的城规中若没有一套完善的关于古建筑的保护方案,那么今后的建设定会对古建筑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当前,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速度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前进,各地的古建筑受破坏程度也触目惊心,各级政府虽抢救性地提出了一些挽救与保护古建筑的方案,但还是没能很好解决古建筑保护中的很多问题。这就出台了一个方案:城市百年大计,规划为本。在国外,还有些国家提出的“让出古城,另建新城”,建议保留原始建筑,建设和古建筑相协调的现代建筑等做法都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提高科技含量
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实质上是为了恢复古建筑的原始外貌或性状,通过再现和还原,使后人真正领略前人的衣食住行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因此保护古建筑,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其特殊性和唯一性。修缮前要多方收集史料,并多做科学合作研究,在充分掌握了古建筑的详细评估报告后,再制定与之配套的整修方法。在修复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碰到传统技术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虽可以利用现在科技手段,但不可盲目。因为相对于传统的技术而言,现代技术虽可以运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虚拟现实等技术来认知古建筑,呈现出很多优势,但我国古代建筑大师们纯手上杰作也不是现代技术就能轻易重现的。
(三)、增强我国个体公民的古建筑保护意识
古建筑是我国宝贵的历史资源,并且是不可再生的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想保护好这此宝贵的资源,使这此古建筑长久的存在,就要提高广大居民的保护意识,使人人都参与到保护古建筑这个大部队中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不事做起,提高居民的素质。不能盲目的去开发我们的旅游资源,很多地方政府迫于组织的压力,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随便将当地的古建筑开放成为旅游景点,这样虽然有利于提高古建筑的知名度,但是不利于对古建筑的保护,使古建筑成了赚钱的上具,违背了当初的原则。因为古建筑的保护不是某些人或某些政府部门的工作,它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因为古建筑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它是我们大家的共同财富,我们要养成自觉保护的意识,自觉的形成一种民间力量来保护我们的古建筑。
结束语:
古建筑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保护我们的古建筑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我们给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李航. 关于城市设计中古建筑保护的几点思考[J]. 城市建筑,2013,10:203+206.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是地方文化的关键展现方式的一种。东方建筑主要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同样也是关键性的古代近代的建筑。地方文化是特殊的社会文化空间内前人相互遵守的行为规范。因地方文化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通常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通常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恰恰展现了地区文化的不同特征。文化石一种社会传统,有的将会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
地方文化的不同,一定会造成不同地方文化下人们的思想理念也会有很大程度的不同,这是人们认识理解的不相同所造成的,理念上潜在不同认识的时候就会造成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譬如说,建筑设计。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地方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地方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地方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地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地方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结束语
地方文化对于建筑设计会在无形之中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力。地方文化理念将带动建筑物展现出当下时代的体现,文化与建筑设计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建筑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是人类思想的寄托,更是人类进步的载体!它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的历史文化的传统,让我们站在今天回望一下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一、儒家宗法观念与古代建筑形式
儒家文化在中国一直占主流地位,它提倡以孔子所强调的“仁”和“礼”来治理社会。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为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董仲舒在五伦的基础上又详细论证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样君臣、父子、夫妇不仅是人伦关系,更是主从关系。对君王的无条件效忠成了绝对的伦理要求和道德命令。这样儒家文化其实是慢慢演变成一套具体实在执着于尊卑等级秩序的宗法轨制。随着历史的推进,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宗法伦理成为居室建筑的表现主题。宫殿是中国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也最大的建筑,是中国建筑的最主要的组成,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社会政治秩序,特别是强调统治者权威的特色。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的物质生活需要外,更重要是以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出帝王的权威。为了表达宫殿的尊崇壮丽,很早以来,中国就发展了群体构图的概念;建筑群向横向生长,占据很大一片面积,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群中的各种各构图元素有机组合起来,以单体的烘托对比、远道的流通变化、庭院空间和建筑实体之间虚实互映。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来达到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从而渲染出强烈的气氛,跟人以深刻感受。它也同时做为一种文化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影响着古代建筑的发展。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民居的产生和发展为例,它既反映了人们的生产状况,风俗习惯,民族差异,,同时又沉淀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社会意识。尤其是宗法伦理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构成与场景处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步渗入人类的思维,从而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这种看法 准确地道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意境。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建筑能形成有别于其它国家民族建筑文化的格局及体系,除受制于地域、 民族、气候、制度及历史等因素外,“天人合一”这个几乎贯穿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的哲学审美观念,则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表明,遵法自然,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实际上成了古代中国人营构建筑的一种自觉意识和一种理想境界。但同时,另一种文化在社会的进步中相继产生,便有了道家的自然观。
三、道家自然观与中国古代建筑
自然观是人对生活中的可见的天然世界的认识。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我们看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营造活动(特别是园林)时,中国古代呈现出与欧洲迥然两样的设计思想。同为人工的经营,欧洲的主要造园要素时作为人的对立面的自然之物,在中国却包容着更多的甚至作为主题与灵魂的建筑物,欧洲园林程度不同地显示了人工管理、统治的特权的痕迹,而在中国,虽然树木也经过剪裁,却因不露痕迹和合于事物原来的特性与规律而被认为时“自然”的,“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环境追求的意境。可是,历史总要前进,社会总在发展,于是中庸之道走进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四、中庸之道与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任何事都是不偏不倚,即所谓中庸之道。这种机制使得中国建筑在整体上不曾出现欧洲建筑史上那种跌宕起伏的变化,始终沿着渐变的方向走到了近代。表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居中的思想,正所谓以中为贵。
西汉的长安城,就体现出了居中的思想,在西汉的皇城 里,重要建筑物,建筑群与都城中轴线的关系。汉长安城的中轴线是西安门至横门,再向南穿过南郊礼制建筑,宗庙与社稷分布其东西。都城中轴线的南段在未央宫 上,未央宫是西汉都城中枢,大朝正殿又是未央宫的主体建筑,大朝正殿即未央宫前殿,位于未央宫中央。都城中轴线南段即未央宫中轴线未央宫作为最重要的宫殿 就在其中轴线上。再如唐长安城,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居中思想,而由于这种中轴线的设计,也使唐长安城达到了一种新境界。以至于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必要 材料。都城的主干道朱雀大街,是其中轴线,朱雀大街宽150米,是当时长安城最宽道路,它处于都城东西居中位置。而自南向北,依次有都城正门明德门,朱雀 门,承天门中轴线北端正对宫城南北排列的三大殿,太极殿,两仪殿,甘泉殿。它不但突出了大朝正殿,宫城正门,皇城正门,郭城正门的突出地位,围绕中轴线, 宫室,官府,宗庙,社稷,市场,里坊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东西。并且其每个里坊设计也体现了居中思想。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作为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建筑体系是一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谐调的完备统一的体系,古典建筑体系处处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古典建筑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因此可得出结论古代建筑体系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于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挖掘出两者之间更多深层的联系,以求对比当代社会文化状况,对传统建筑遗存进行理解和取舍;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对我们当代的建筑设计以某种启示,启发我们对于发扬传统建筑风格的精髓,指点我们对未来设计方向的探索。
总结
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这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却是永远的必然。
1.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历史
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古代社会的发展迟缓和交通闭塞,又使这些特色得以保留下来。典型的如: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有更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墙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穹顶等等。
以上这些虽有自己的独立特征,但他们只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态,不具有普遍性,没代表中国的主流。而建筑既然有其多样性,同时也必有某种主流类型的存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结构承重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各民族地区,使中国使用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具有普遍意义。它的产生、发展、变化贯穿整个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建筑的成就的主要代表。
既然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那么就可以大胆将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干阑木构誉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它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的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已发掘部分是长约23m、进深约8m的木构架建筑遗址,推测是一座呈条形的、体量相当大的干阑式建筑。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很多处榫卯。可以说河姆渡的干阑式木构件已具有木构件建筑的雏形,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处的技术水平。
2. 中国传统建筑选择木材的原因
2.1 环境原因
考古发掘结果告诉我们,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从一开始就沿夯土建筑和干栏式木结构建筑两个方向发展,后来合流成为中国古典式的土木建筑,这种建筑技术到夏代时已经初具规模。这也许可以用中原和长江下游地区黄土、木材资源丰富,而石材相对资源缺乏来解释。
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并没有好的石材,至于开山取石,是被禁止的,因为怕破坏风水,尤其是都城附近的山川河流是严禁破坏的。至于挖矿,更是明令禁止,认为矿物是天地精华,不应被开采。当然,金银之类除外……
2.2 技术原因
中国上古时期金属冶炼技术出现的较晚,那时开凿、加工石材应该是一件苦事(生产力方面的原因),所以古代的中国人自然就知难行易,优先发展土木建筑技术。等到商代青铜技术高度发展、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广泛应用时,以及再后来西方的石建筑结构技术传入中国时,中国的土木结构建筑技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固有成分,石建筑结构只能做配角了。
不仅如此,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打打促进了古代木结构的发展。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夏、商、周及春秋时期,是建筑发展的一次飞跃。尤其在西周时期更为繁荣,人口密集,战争较多。实行了分封制度后,筑成和宫室制度日趋完善。
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到南北朝末期约一千年,建筑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铁质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应用,促进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的大为提高。这一时期木构架体系已基本形成,直棂窗、人字拱等已经广泛适用,建筑体制上出现了庑殿、悬山、折线式歇山、攒尖、囤顶等五种基本形式。这期间秦汉的大统一为不同地域建筑交流提供了条件,魏晋南北朝同西域的频繁交往以及佛教传入对建筑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历史悠久,战乱不断,所以建造一个方便又易修的建筑可能更加实际、可行。
李诫在《进新修〈营造法式〉序》中说“五材并用,百堵皆兴”。李允先生因此认为“‘五材并举(用)’是中国古代对建筑材料选择所确立的一个基本观点,换句话说对材料的使用实在是无所偏重的。”他认为“五材并用”“是中国古典建筑结构和构造设计的最主要的实践原则,或者说是最基本的精神所在”之一。“‘五材’就有包括一切材料的意思。或者,附会说是建筑上所主要使用的材料,砖、瓦、木、石、土。‘五材并举’就明确地表示,在房屋建筑上,无论什么材料都可以和应该使用的,并无偏废,基于此而达到‘百堵皆兴’”。从实物上看,他的理解是正确的,“至迟到奴隶社会末期,(中国)建筑上已综合使用了土、木、石、陶、铜等材料”。
李允先生指出,中国建筑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主要是基于当时的认识和要求来取舍的。”他认为,“中国建筑的构造设计是沿着……以‘防护’为目的的道路而发展,为了取得更好的防护作用,‘五材并举(用)’就是为此原因而相继地出现。”“延长构件的寿命是构造发展的一个目的,总的要求就是希望房屋能够达到较长的使用年限。”就屋顶而言,毛茨的防水、防火性能不佳,因此逐步被瓦顶所替代,从而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年限,提高了居住的舒适程度。台基的构造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从坚固和防水性能来看,石优于砖,更优于土、木,所以最高等级的台基用石包砌,次要的、大量的台基用砖,并尽可能在重点部位用石,除干燥气候地区和干阑建筑外,土、木的台基已不是主流。对墙体来说,木、土、砖、石都是可用的材料。在结构构架问题上,李允先生认为“用木材作为结构构架及其所有的组成构件并不能表示中国的木材特别多,不过是在经验和认识中确认这种材料的性能符合结构的要求。”有学者认为中国建筑用木构架是延续了原生建筑状态的结果。
所以古人可能在选择时也是会有一些无奈之举吧。
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