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管理的基本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1 17:11: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管理的基本知识

篇(1)

一、引言

机关食堂是实行内部核算的集体福利性机关后勤服务单位,是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宗旨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好广大职工群众为目的。随着后勤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机关食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物价等成本影响因素变动日益剧烈且频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6年到2013年11月,食品类价格指数增长70.3%。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保证不降低服务质量,又要保证食堂收支平衡,如何加强科学管理、有效控制成本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标准,以最小的投入得到职工最大的满意和效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机关单位食堂现状

1、机关食堂经营管理模式

机关单位食堂的经营模式按照性质不同,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类型是独立经营的机关单位食堂,这种食堂对单位内部职工提供餐饮服务的同时也对外提供服务,即租用单位地址独立经营并缴纳营业税的小型餐饮企业;第二种类型是不同形式的对外承包,如半托承包、全托承包、委托加工等,通过这些形式使得其它单位进驻本机关单位并成为单位的“一员”为职工提供餐饮服务;第三种类型是企业内部食堂,这种食堂隶属于本单位,提供餐饮服务纯属于单位内部人员的内部工作,即不对外提供任何服务,仅满足本单位在职员工餐饮要求即可。

2、机关食堂成本管控模式

成本管控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机关食堂成本管控模式主要由其经营模式所决定。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机关食堂的成本管控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

对于独立经营的机关单位食堂,一般都是小型餐饮企业,因为“独立”,其生存与盈亏是由提供餐饮服务的单位自己承担,即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己缴纳营业税。机关单位只是起到了“房东”的作用,出租房屋等固定资产给餐饮企业,但是对其经营管理并不参与,对其财务方面的监管更是受到限制;对于对外承包的机关单位食堂,机关后勤管理人员则无权进行直接管理即费用开支,取而代之的是监督监控作用,比如材料的采购是否符合要求、餐具及食堂环境卫生方面的监督、用水用电等成本方面的监控,使得承包方在机关内部的所用成本达到最低的同时,饭菜质量力争机关单位职工满意度达到最高;对于隶属机关内部的职工食堂,大多数都是非独立核算形式即与其他经营业务混为一谈。仅对内提供餐饮服务的机关职工食堂,由于上级部门拨付经费及定期给予补助款,所以其财务管理能力薄弱,日常账务未建立正规账目,仅以流水账形式来确认、记录和计量。

3、机关食堂成本构成

从理论上来讲,机关单位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如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等。根据上述规定,单位内部食堂为单位员工提供服务,不对外经营。该食堂相应支出属于职工福利费范围,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做账。

从实务操作方面来讲,大多机关是将食堂成本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直接成本包括员工接受餐饮服务时直接食用的蔬菜、肉类、蛋类、粮食、食用油、米、面、加工调料等等。间接成本则是与提供服务有关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成本、水电费、燃气费、物业费、维修费、培训费、设备购置、劳保支出、交通费以及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是指机关单位内部食堂的工作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为管理食堂的服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如管理等相关人员的办公费用、物资采购费用、外聘厨师发生的费用以及其它杂费等。

三、机关食堂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成本管控欠缺

第一,成本管控意识欠缺。节约意识发出的主体有两类人,不走群众路线的上级领导和每天亲临食堂的机关员工。尽管“光盘”政策一再推广,但是机关食堂成本节约意识仍旧淡薄。纠其原因,上层领导不在食堂用餐,机关单位职工食堂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食堂,在意识方面、在理念上没有认识到食堂餐饮质量和食堂成本管控的重要性。第二,成本管控能力匮乏。对于大多数机关单位来说,食堂的经营收入只占很少的比重,更有甚者,食堂的开支是上级部门拨付的,只是做为职工福利费开出。所以机关单位很少关注食堂成本,更不用说雇佣或分派专门人员进行会计记录与计量。纠其原因,主要是人员尤其是专业人员的不配备、不作为,使得机关单位食堂成本管控能力匮乏。第三,成本管控制度缺失。纵观全国,对于机关单位食堂的规定并不多,有的是参照旅游、餐饮企业成本管控制度,有的则直接受控于上级单位财政补助款或财政拨款。纠其原因,法律或相关规章制度没有涉及到机关单位食堂方面。另外,机关单位内部也没有制定相关制度,造成食堂成本管控制度的缺失。

2、收支管理欠缺

第一,收入管理方面。机关单位食堂营业收入存在现金坐支现象。所谓现金坐支,是指收到餐饮营业收入的现金后不存往银行,而是直接从收到的现金中进行费用开支。此时,银行无法准确掌握机关单位实际收入情况,对银行进行收入监管存在干扰,甚至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因此,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坐支现金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会受到财经纪律的惩罚。纠其原因,机关单位领导没有意识到食堂收入管理的重要性,因其餐饮收入占比很少而疏于收入方面的管理。第二,支出管理方面。前已述及,收入现金不存入银行而直接“坐支”违反了现金收支管理的规定。另外,有的机关食堂会产生违规列支本属于食堂的福利费用的情况,更有甚者,挤占食堂应有的开支、弄虚作假、虚列支出、克扣采购食材的成本。纠其原因,除了与收入管理相同,机关单位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更重要的是,对于上级拨付的款项或者补助款项的监管不严,从上至下全员都没有认真对待,并且,对于这些款项的支出项目琐碎,不方便进行及时的会计记录和账目监管。第三,票据管理方面。涉及的票据大致涉及以下几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员工充值时票据不规范甚至没有票据;采购员在菜市场采购相关食材时无法取得正规的票据;餐饮部门供应食材时领用无票据。纠其原因,没有一项具有强制性的法规或法规对机关单位食堂的票据使用进行规范;再者,食材琐碎,难以分散、实时记录。

3、采购、验收及领用等环节不规范

采购、验收及领用等环节是食堂成本管控的关键控制点。但是,机关单位食堂的关键控制环节不健全、无规范,从而导致机关食堂成本控制困难。纠其原因,第一,人员配备未达标准,有的机关单位食堂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只是兼任或临时起到监督作用;第二,会计记录不规范,食堂的账目不清晰,很难由会计专业的人员进行专业的记录和计量;第三,各环节程序不合法,以采购程序为例:本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的材料,未严格按照采购要求进行采购,而是自行购置。

4、材料浪费、毁损多

按照上级拨付的款项来看,完全可以满足现有机关单位职员的餐饮效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机关食堂总是入不敷出,导致食堂工作不得不偷工减料、降低员工餐饮质量。纠其原因,机关单位食堂监控体系不完善。最早的监控源自于职工尤其是食堂一线职工偷食偷拿行为,在现行监控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可以接触食材的提供餐饮服务的一线员工偷食、偷拿行为依然司空见惯。

四、加强机关食堂成本控制管理的对策分析

1、树立成本管控意识

第一,上级领导要体验员工生活,亲临机关单位食堂,与民共餐,走“群众路线”,了解员工最迫切的需求。所谓上行下效,如果没有上级领导的带头作用,员工也不会贯彻成本意识或者只是流于形式而已。第二,不仅仅是领导,员工也应当响应我党当前“光盘”政策的号召,树立节约意识。只有全员参与,才能达到真正的成本管控。否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法进行实质的成本管控。

2、定期公开食堂财务报表

第一,规定专业人员进行机关食堂财务报表的核算。专业人员对报表的核算本身就是对成本管控的全过程监督,因为核算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核算。同时,专业人员做报表可以减少日常记录中的不规范行为。第二,将食堂财务报表进行定期公开,接受机关单位全员监督。公开,意味着要公平公正的对待全机关人员,全员都有权力举报不法行为和对公示提出质疑。

3、增强成本管控监督

第一,增强成本管控监督力度,建立高效的激励制度。制度和规定对人们的管理作用像弹簧,如果制度压的越死,规定也不人性化,人们的自由程度被压抑的越低的情况下,人们冲破常规制度的可能性和渴望程度就更大。所以,有管控规定和制度的出台的同时,配合一定的激励制度,增强人们对成本管控的责任心,树立成本管控“主人翁”意识。第二,扩大成本管控监督范围,建立“自上而下”的监控体系。成本管控监督力度增强的同时,监控范围演变为从“市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尽管监控设备会有死角,但是这些设备的安装和配备会引起一线员工的注意,降低偷食、偷盗行为。另外,全员参与监管、全过程进行控制,各方努力配合下,成本管控定会见效。

五、小结

日益上涨的物价使得改善员工餐饮质量和工作条件与食堂成本的不断增加给机关单位带来压力相互矛盾。为了化解这个内部矛盾,机关单位全员自上而下都要参与进来,从意识方面、制度方面、监督管控等多方面且全方位的进行规范和管理,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使得物价上涨不再成为员工餐饮质量改善的制约条件。最终形成物价虽然不断上涨,但是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可以一如既往地享受机关单位带来的餐饮方面的福利,在单位领导的关怀下工作,在不断改善的人文环境中奋进,营造一片和谐的氛围。

【参考文献】

篇(2)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具有岗位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能够输送到行业企业上岗就业的中级技术人员。他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成为多面手;不仅要熟练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工作。要培养这些职业能力,离不开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有赖于适用于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我以培养物业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谈谈对开发《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物业管理行业就业岗位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有屋住”,而是要住着舒适、住着方便、住着安全。但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刚起步,物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实用型的物业经营管理队伍。房地产不但开发规模增大,智能化、生态化、人文社区化程度也大幅提高,配套服务项目增多、主题开发、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对物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物业管理是一个综合行业,涉及建筑学、土木工程学、建设管理、工程设备管理、房地产投资与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所以要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我校开设的物业管理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在这多年的专业教育探索研究及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中,确定中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第一任职岗位为在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市场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在2011年年初由我校负责牵头完成的广东省物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写工作中,我们联系了多间校企合作的物业企业,经过调研论证,大致归纳了物业专业的就业岗位有:前期物业管理助理、物业管理员、物业前台接待员、文员、物业招商助理、房地销售员、房地产经纪等。因此,学生不仅要具备物业管理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应的房地产基础知识,如熟悉房地产开发全过程及其各环节的有关业务等。

二、《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有部分学校在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时认为其发展趋势已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房地产开发后期的服务性行业。所以在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围绕“管理、服务、经营”的特点展开,摒弃了一些与物业管理关系不大的房地产前期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而事实上,经过这几年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了。特别是现时很多物业管理都实行前期介入及参与后期物业的营销、经营管理,这就对从事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员提出了必须具备相关房地产知识的要求。例如在参与房地产项目前期介入阶段,要识读房屋户型图,掌握房屋各种户型间隔、朝向、风格、装修、层高等基本知识。在日常物业管理中有可能涉及房屋租赁、买卖等交易,那么掌握适当的房地产中介业务知识和房屋交易流程就更有必要了。

物业管理在整个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开发公司的前期介入、房屋销售租赁、物业经营活动等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培养学生相关岗位的迁移能力也是必需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这门入门课程,包括房地产专业教育、岗位设置介绍、房屋基本要素学习、房屋开发基础知识,其正是为打破学科界限、融合房地产知识这一特色而开设的。

三、目前选用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材部分内容难度偏高。

现在我校物业专业所选用的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系列教材,教程内容主要围绕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资金筹措、用地取得、市场营销等方面,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对房地产市场状况、行业概况、房屋基础知识等方面都没有初步理解的情况下来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普遍难以消化了解,更不用说学会掌握运用知识了。例如对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教材采用的是一些成本估算方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引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等,这些财务分析法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尚且有一定难度,更何况是对中职学生呢?

2.教材内容的设置对物业专业学生的岗位适用性有偏差。

学生在以后的物业管理工作岗位上可能会运用的知识除了本专业相关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房地产知识,如学会读懂房屋的平、立、剖面图纸、了解房地产的种类,知道房屋面积测算的分类、方法,还有诸如房屋产权的分类及产权登记流程,等等。但现有教材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房屋建设规划与勘查设计、房地产开发建设施工管理等内容。学生以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时,理论与实践有偏差。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模式化。

传统的理论课程采用的课堂考核评价体系,考试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考试。在课程考核上,一般采用单一的笔试形式,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而且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如讲到房地产项目资金筹措,考核学生掌握哪些开发资金来源、融资的方式、融资的步骤及审查内容等,学生往往就通过背诵记忆等方式来学习。这种教学评价考核机制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特别是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张扬。同时,单一的考核形式不能充分突出物业管理专业中涉及的房地产知识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

四、对改革《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的几点思考

很明显,完全采用现行的一些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教材不切合实际,不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不能满足他们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师资力量等综合因素,探索与开发适用于本专业的校本教材。我在物业管理专业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开发校本教材应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为前提,在新的教材中不断淘汰不适用的内容,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内容。

1.作为物业专业学生学习房地产知识的入门课程,教材内容应考虑选择难度较低、能吸引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学模块。

从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来看,教材没有充分考虑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基础的差异;没有考虑中职学生的需求及长处。结果所编教材面面俱到且理论性过强,导致学生学不会也不愿学。针对这种情况,以及我校专业特点,我们首先要对这门课程进行重新开发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符合岗位工作要求。从我校目前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体系学习来看,《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循序性发展。作为物业专业学生学习房地产知识的入门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时应考虑选择难度较低、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学模块。如教材开篇内容可先做专业教育,以及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分析、介绍。在讲到商品房介绍时,可结合目前最主流、最受认可的一些热门户型设计给学生讲解房屋的户型结构、朝向、层高、装修、建筑风格、物业类型等基础模块知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产生兴趣继而上升到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2.《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应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选择更贴合专业学习特点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内容。

《房地产基础知识》作为入门课程,本应教授房地产专业中有关开发、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但对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我们应该把握“以够用为主,以胜任为主”的原则,在编写教材中紧紧围绕学生在以后物业管理工作岗位上需要或涉及的相关知识内容。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职业岗位群定位在物业管理及相关房地产企业操作层的第一线岗位,涉及如前期物业管理助理、物业管理员、前台接待、文员、物业招商管理员、房地产销售、房地产经纪等岗位。所以在校本教材内容编写上应选择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如商品房介绍,小区(写字楼、商场、工业厂房)楼宇配套设施介绍,建筑物用地性质、如何取得土地,开发建房的资金来源取得等内容。至于应用较少的如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房地产建设规划、勘查设计;房屋开发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则可放至拓展性学习模块上,让学有余力。能力较强的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既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的疑惑,又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时内可以接受或完成更多的任务,有利于个性化教学。

3.教材课程内容结构安排应从学生实际生活感受为切入点,再由浅入深地扩展到房地产市场专业知识层面。

以往的课程教材,内容结构安排一般都是从行业发展历史、概况现状等入手,然后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房屋过程为流程导向编排教程内容。但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往往集中在浅显性、趣味性、生活化的内容上。所以在编写这门教材上,我认为不妨把传统的学习内容顺序反过来,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职位岗位介绍、涉及相关的房地产专业知识入手,然后从房地产开发的成品――商品房的基本介绍,再到楼宇公建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取得、房地产开发资金筹集、开发企业介绍等环节,把房屋开发建设的过程从结果出发,再逐级往前推来安排教程内容。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应大胆改变教学内容的繁、难、不适合的现状,加入学生乐学、喜学的内容,使专业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4.采用模块化的考核方式能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

编写校本教材,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而且要解决“考什么”、“怎么考”。在考核内容的选择方面,既要体现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从学生的学习过程规律来看,不难发现,学习内容的难度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状态又会影响学习结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有些知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易理解,学习难度较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传统的考试方法测试学生的学习结果,必然出现大批的不及格。所以,我认为在考核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这门科目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例如采用模块化考试,即在部分难度较大、内容较多的主干专业课中,将学习内容整合成不同模块,按模块分别进行考试,各模块成绩的累加就是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例如在楼宇公建配套设施介绍这内容上,可分成几个学习模块:住宅小区主要配套设施建设―写字楼配套―商场物业配套―工业厂房配套―特殊物业的配套建设。根据不同的物业类型,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模块考核。模块化考试既能评价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结果,又能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能降低了学习难度,又能给学生一个调整自身学习状况的机会,扭转以往课程考试“一锤定音”的现象,让学生循序渐进,较好地解决专业基础课难学的问题。

总之,《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应以任务化、活动化为表现形式,贯彻“理实一体化”的原则,在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点的完整性的前提下,不刻意追求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考虑中职学生的现状的基础上,力争使教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发挥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专业优势的作用。只有构建密切结合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专业特点的特色鲜明的《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才能真正成为为专业服务的专业平台课。

参考文献:

[1]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篇(3)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具有岗位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能够输送到行业企业上岗就业的中级技术人员。他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成为多面手;不仅要熟练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工作。要培养这些职业能力,离不开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有赖于适用于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我以培养物业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谈谈对开发《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物业管理行业就业岗位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有屋住”,而是要住着舒适、住着方便、住着安全。但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刚起步,物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实用型的物业经营管理队伍。房地产不但开发规模增大,智能化、生态化、人文社区化程度也大幅提高,配套服务项目增多、主题开发、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对物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物业管理是一个综合行业,涉及建筑学、土木工程学、建设管理、工程设备管理、房地产投资与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所以要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我校开设的物业管理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在这多年的专业教育探索研究及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中,确定中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第一任职岗位为在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市场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在2011年年初由我校负责牵头完成的广东省物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写工作中,我们联系了多间校企合作的物业企业,经过调研论证,大致归纳了物业专业的就业岗位有:前期物业管理助理、物业管理员、物业前台接待员、文员、物业招商助理、房地销售员、房地产经纪等。因此,学生不仅要具备物业管理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应的房地产基础知识,如熟悉房地产开发全过程及其各环节的有关业务等。

二、《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有部分学校在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时认为其发展趋势已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房地产开发后期的服务性行业。所以在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围绕“管理、服务、经营”的特点展开,摒弃了一些与物业管理关系不大的房地产前期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而事实上,经过这几年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了。特别是现时很多物业管理都实行前期介入及参与后期物业的营销、经营管理,这就对从事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员提出了必须具备相关房地产知识的要求。例如在参与房地产项目前期介入阶段,要识读房屋户型图,掌握房屋各种户型间隔、朝向、风格、装修、层高等基本知识。在日常物业管理中有可能涉及房屋租赁、买卖等交易,那么掌握适当的房地产中介业务知识和房屋交易流程就更有必要了。

物业管理在整个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开发公司的前期介入、房屋销售租赁、物业经营活动等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培养学生相关岗位的迁移能力也是必需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这门入门课程,包括房地产专业教育、岗位设置介绍、房屋基本要素学习、房屋开发基础知识,其正是为打破学科界限、融合房地产知识这一特色而开设的。

三、目前选用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材部分内容难度偏高。

现在我校物业专业所选用的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系列教材,教程内容主要围绕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资金筹措、用地取得、市场营销等方面,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对房地产市场状况、行业概况、房屋基础知识等方面都没有初步理解的情况下来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普遍难以消化了解,更不用说学会掌握运用知识了。例如对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教材采用的是一些成本估算方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引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等,这些财务分析法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尚且有一定难度,更何况是对中职学生呢?

2.教材内容的设置对物业专业学生的岗位适用性有偏差。

学生在以后的物业管理工作岗位上可能会运用的知识除了本专业相关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房地产知识,如学会读懂房屋的平、立、剖面图纸、了解房地产的种类,知道房屋面积测算的分类、方法,还有诸如房屋产权的分类及产权登记流程,等等。但现有教材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房屋建设规划与勘查设计、房地产开发建设施工管理等内容。学生以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时,理论与实践有偏差。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模式化。

传统的理论课程采用的课堂考核评价体系,考试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考试。在课程考核上,一般采用单一的笔试形式,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而且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如讲到房地产项目资金筹措,考核学生掌握哪些开发资金来源、融资的方式、融资的步骤及审查内容等,学生往往就通过背诵记忆等方式来学习。这种教学评价考核机制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特别是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张扬。同时,单一的考核形式不能充分突出物业管理专业中涉及的房地产知识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

四、对改革《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的几点思考

很明显,完全采用现行的一些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教材不切合实际,不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不能满足他们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师资力量等综合因素,探索与开发适用于本专业的校本教材。我在物业管理专业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开发校本教材应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为前提,在新的教材中不断淘汰不适用的内容,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内容。

1.作为物业专业学生学习房地产知识的入门课程,教材内容应考虑选择难度较低、能吸引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学模块。

从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来看,教材没有充分考虑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基础的差异;没有考虑中职学生的需求及长处。结果所编教材面面俱到且理论性过强,导致学生学不会也不愿学。针对这种情况,以及我校专业特点,我们首先要对这门课程进行重新开发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符合岗位工作要求。从我校目前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体系学习来看,《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循序性发展。作为物业专业学生学习房地产知识的入门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时应考虑选择难度较低、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学模块。如教材开篇内容可先做专业教育,以及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分析、介绍。在讲到商品房介绍时,可结合目前最主流、最受认可的一些热门户型设计给学生讲解房屋的户型结构、朝向、层高、装修、建筑风格、物业类型等基础模块知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产生兴趣继而上升到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2.《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应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选择更贴合专业学习特点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内容。

《房地产基础知识》作为入门课程,本应教授房地产专业中有关开发、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但对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我们应该把握“以够用为主,以胜任为主”的原则,在编写教材中紧紧围绕学生在以后物业管理工作岗位上需要或涉及的相关知识内容。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职业岗位群定位在物业管理及相关房地产企业操作层的第一线岗位,涉及如前期物业管理助理、物业管理员、前台接待、文员、物业招商管理员、房地产销售、房地产经纪等岗位。所以在校本教材内容编写上应选择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如商品房介绍,小区(写字楼、商场、工业厂房)楼宇配套设施介绍,建筑物用地性质、如何取得土地,开发建房的资金来源取得等内容。至于应用较少的如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房地产建设规划、勘查设计;房屋开发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则可放至拓展性学习模块上,让学有余力。能力较强的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既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的疑惑,又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时内可以接受或完成更多的任务,有利于个性化教学。

3.教材课程内容结构安排应从学生实际生活感受为切入点,再由浅入深地扩展到房地产市场专业知识层面。

以往的课程教材,内容结构安排一般都是从行业发展历史、概况现状等入手,然后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房屋过程为流程导向编排教程内容。但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往往集中在浅显性、趣味性、生活化的内容上。所以在编写这门教材上,我认为不妨把传统的学习内容顺序反过来,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职位岗位介绍、涉及相关的房地产专业知识入手,然后从房地产开发的成品——商品房的基本介绍,再到楼宇公建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取得、房地产开发资金筹集、开发企业介绍等环节,把房屋开发建设的过程从结果出发,再逐级往前推来安排教程内容。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应大胆改变教学内容的繁、难、不适合的现状,加入学生乐学、喜学的内容,使专业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篇(4)

一、引言

回顾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轨迹,不难发现,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遗憾:其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财务会计。翻阅我国有关会计理论研究文献,可知大多集中在财务会计方面,相比之下,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从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数量来看,管理会计所占的比重很小。正如余恕莲和吴革(2006)所说:“究其原因是基于资本市场发展的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的制度安排,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会计的关注所引起的社会效应”[①]。其二,管理会计研究重方法轻理论。西方国家自管理会计产生之初,一向重方法轻理论,而我国的管理会计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西方引入至今,其发展路径一直以效仿西方为主,因此管理会计理论方面鲜有著作产生。管理会计本质,作为其理论基石,更是少人问津。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近年来,在管理会计研究上,理论界经常慨叹先进的管理会计思想不能得到推广和普及,实践工作者则抱怨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差,有时甚至与企业的管理实践南辕北辙。上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在其合著的《管理会计兴衰史》中,深刻地批判了管理会计相关性的遗失,引发会计界的广泛思考[1]。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凸现。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印象就像一个“万花筒”,囊括所有却又缺少灵魂。究其根源,是管理会计缺乏系统完备的理论支撑。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学科将很难承担起指导实践的重任。解决管理会计面临的尴尬境地,关键是要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研究管理会计理论,首先应该解决管理会计是什么的问题即管理会计的本质。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管理会计始终注重在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其产生就是管理与会计的结合。行为科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心理学等都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正如哈耶克所说:“只要掌握另外认识一个领域的某种抽象原则,并进而了解其相随属性的能力,即使是全然不同的因素,只要具有这些抽象的属性,也能运用同一种思维方式”[2]。 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管理会计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我国会计学界制度安排,已有多名人士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财务会计学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如伍中信、田昆儒、刘峰和雷光勇等,而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并不多,且大多是将交易成本理论应用于某一具体管理会计方法,而将其应用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鲜有发现。本文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管理会计本质,将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思维模式,为其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推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之所以选择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交易成本经济学从更微观的层面研究企业,将企业视为一种治理结构(Williamson,1996)。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制度安排,其作用机理是依据市场和层级体系的建立,通过规则和惯例的制度化,规范交易主体的行为,长此以往,形成组织成员普遍认可的“理所当然”的思维认知,以实现节约交易成本之目标。

二、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现状

1、国外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国外关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成果大多由专业的管理会计组织,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体上来看,可以将其研究划分为广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和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两类。

第一类广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1981年美国全美会计师协会(NAA)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在其公布的《管理会计的定义》中,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向管理者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济管理责任的履行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配、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会计还包括编制供诸如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使用的财务报表。”1982年,英国成本与管理会计师协会(ICMA)认为除审计之外,会计的其他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财务会计和司库,均属于管理会计。由以上可知,称其为广义管理会计,是由于从范围来看,该观点将管理会计视为一个涵盖众多的范畴,财务会计等作为其分支;从服务对象来看,该观点认为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不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还包括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

第二类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的《基本会计理论》指出:“所谓管理会计,就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对经济主体的实际经济数据和预计的经济数据进行处理,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进行合理决策。”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在1988年4月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财物的和经营的)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以确定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 1997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认为,管理会计是提供价值增值,为企业规划、设计、激励和管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行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需的文化价值。

从以上表述可知,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将管理会计视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把管理会计在从属于财务会计的地位提升到了与财务会计并立的地位,但并不包括财务会计。这有利于厘清管理会计的概念边界,更有利于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开展,因此,目前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在管理会计本质研究中是主流观点。

2、国内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国内关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大体有以李天民(1994)[3]、余绪缨(1999)[4]、胡玉明(2001)[5]等为代表的信息系统论和以孟焰(1997)[6]等为代表的管理活动论两种观点。

以上对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均是从会计学科的立场出发。因此,就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论界关于管理会计本质的定义就好似一个百宝箱,将大量涌现出来的管理会计新生现象全部堆积于管理会计本质之上,于是现在看来管理会计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大杂烩,缺乏理论性、系统性和抽象性。

进入21世纪以来,理论界中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从研究重点来看,主要停留在应用层面,如探索利用管理会计对交易成本进行计量或建立交易成本会计的技术论证。

2、从研究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会计的方法论方面,如将企业的预算管理、转移定价、纵向一体化、企业并购等问题与交易成本相联系,涉及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较少。

3、从研究深度来看,大多范围宽泛,缺乏深入研究。为数不多的关于交易成本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大多起到启发思考的作用,缺少对管理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

三、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回顾

康芒斯[7]最早把交易作为比较严格的经济学范畴,定义了交易的内涵:首先交易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最小的单位,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关系都可以在“交易”这个一般化概念下进行讨论;其次认为交易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他认为交易作为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单位,必须含有“冲突、依存与秩序”,即人与人之间交易关系是一种利益上的相互冲突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不断反复和有必然性地发生。他认为不同的具体的交易和在一起便构成了经济研究上的较大单位---“运行的机构”或制度。制度不过是无数次交易活动的结果。

科斯[8]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明确提到交易是有成本的,并运用交易成本进行经济分析。科斯认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根本原因。同时企业本身会产生交易成本制度安排,诸如行政管理费用、监督缔约者(工人)的费用、传输行政命令的费用等。

威廉姆森在20世纪60年代后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建立起来,他从机会主义动机出发研究交易成本,提出影响交易成本的三因素:(1)人的因素(有限理性,机会主义);(2)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3)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威廉姆森认为不同治理结构应该与不同的交易类型相匹配,以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

四、企业是交易的集合

依据康芒斯对交易的认知,企业可以被看作是交易的集合。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1997)认为由于队生产的存在,企业是一组资源所有者自愿与团队中的个体签订一系列的契约的集合点[9]。契约的签订过程即交易的实现过程。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来看,企业不再是一个简单的 “生产函数”,而是关于交易的治理结构。无论是在企业内部通过层级结构来组织,还是在企业之间通过市场自发地配置,都是交易的不同实现方式。

企业外部交易更显著地体现了当事人双方的博弈。如果说内部交易是资源的内部流动,尚在企业的控制治理之中,那么外部交易是资源的流入流出,非企业单方力量所能左右。因此,在双方协商认可的条件下,签订合法合规的契约成为必需。由此可见,外部交易的治理更多的是借助于行政法律的力量来规范[②]。

企业内部交易受层级体系的影响。依据层级结构的设计,内部交易可以划分为垂直交易(上下级部门之间)、平行交易(同级不同部门之间)、斜向交易(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以及网络型交易(网络型组织结构)等。其次,企业内部交易的实现形式多样。有的是以实物形式存在,如产品购销;有的是以非实物形式存在,如新生产技术的推广,职工管理条例的落实等等。再者企业内部交易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色彩。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世界上几乎不存在大型企业,几乎所有的生产都是由业主经营的手工作坊完成,此时的生产活动大多是由市场交易与价值联系在一起。随着近现代科技的进步,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发展,企业的活动半径不断扩展,外部交易逐渐内化,内部交易的频率、规模等较之前都有较大变化。

五、企业交易成本的产生

威廉姆森(1985)将交易成本比作物理学中的摩擦力,说明其无处不在。交易的发生,必然产生交易成本,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易成本呈不断增加之势。

从理论上看,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假设之一就是有限理性,企业中存在大量不完全合同,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合同的重新修改、制订将带来成本的增加;同时,交易成本经济学承认机会主义的存在,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和利己动机的当事人达成交易将耗费大量的协商、谈判成本;再次,由于企业成员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资源内耗将再所难免,从而造成成本的增加。

从实践上看,之前人们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大多站在会计学科或管理学科立场上,无论是“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均最终将其定位于企业价值提升。固然追求价值最大化毋庸置疑。但是过分关注价值创造,却忽略了成本费用的发生。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将生产成本清晰地列示出来,但另外一项重要的交易成本却在人们的眼前溜走或混淆在生产成本之中。在度量美国经济效益费用的一份研究中,Wallis和North(1988)对1970年体制中所作的估算是,交易成本占GNP的比重大体上为46.66%--54.71%。交易成本不仅存在,而且事实上它在数量上也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根据一些学者的估计,现代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占净国民生产总值将近50%-60%。而且,这些数字并不包括建立新制度和组织的初始成本[10]。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不仅要加强生产成本的控制,同时还应关注交易成本的节约。

六、管理会计是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制度安排

企业内部有限理性的交易双方,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和利己冲动,为保证交易的顺利实现,节约交易成本,适当约束机制的建立必不可少。

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世界中, 会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制度现象,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只能依靠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就是企业层级及其对应的行政权威机制的建立、使用和运行(Miller, 1992)[11] 。管理会计内生于企业层级体系,通过层级命令而非价格机制发挥效力。正如John Burns和Robert W.Scapens(2000)[12]所说,企业的管理会计系统和实践构成组织的“规则( rules)”和“惯例(routines)”。“规则”是指形式上的关于 “事情应该怎样做”的规定,如标准成本制度、预算的设定、内部转移定价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等。规则必然是整齐划一的,要求群体的行动保持一致。以规则为导向的行为是对可用被选方案的明确评价,选择遵守规则是为了避免或减少任何时候可能产生的交易成本。例如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如果缺乏具体的评判指标,将导致评价过程的主观臆断,相伴而生的是旷日持久的谈判、协商成本;握有裁量权者“寻租”行为造成的“租金”成本;不公正评价带来的“偷懒”成本和不满情绪导致的成本等等。经过重复地遵守规则,行为变得程序化,进而形成“默认”的知识储备,这种程序化的以规则为基础的行为即为“惯例”,它代表了整个组织的行为偏好。因此,惯例被定义为“事情实际怎样做”的程序,如成本分配、预算分解、差异分析、存货管理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会计在组织中被强化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的 “理所当然”的思维和行事方式制度安排,此时由规则和惯例演化而来的管理会计将成为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制度安排。

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所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等不可能凝固不变,企业内部交易参与者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的更新、扩展之中。管理会计只有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规则和惯例,才能存续、发展下去,这一过程正是管理会计的变迁。而管理会计变迁的内驱力正是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这一管理会计本质。以存货管理为例,早期的存货管理大多以生产为导向,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防止缺货带来的损失,盲目扩大存货规模,造成了存货积压,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随之升高,除此之外,存货占用的资金成本,存货技术过时带来的机会成本等亦不容忽视。为了减少上述交易成本的发生,企业后来开始逐渐采用经济批量模型进行存货管理,这一方法较好的控制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仓储成本、缺货成本等诸多交易成本。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一种全新的存货管理方法---适时生产(JIT)开始为企业所熟知,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消除各种没有附加价值的动作和程序,彻底消除浪费,即“零浪费”,杜绝浪费任何一点不能产生附加价值的材料、人力、时间、空间、能量和运输等资源。JIT生产方式作为企业的一项制度安排,所体现的正是不断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管理会计本质。

综上所述,诚然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然而经济达尔文主义告诉我们,“一个会计系统只有在能够产生足以弥补其成本的利得的前提下,才能得以继续存在”[③]。管理会计发展至今的历史表明,管理会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本质是必然存在的客观,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进步,管理会计必然围绕着这一本质推进其发展、变迁。

[①]余恕莲、吴革,管理会计的本质、边界及发展,财务与会计[J],2006年3月第6期(总390期),P68.

[②]鉴于本文主要探讨非法律因素对企业交易行为及管理会计的影响,因此外部交易不作为研究重点。

[③]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著,邱寒,熊焰韧,李芳译,决策与控制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二版,P2.

参考文献

[1]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合著,金马工作室译,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商务印书馆,2002.

[3]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年10月.

[4]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值[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1期.

[6]孟焰,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7]康芒斯.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科斯,社会成本问题[J].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著,邱寒,熊焰韧,李芳译,决策与控制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10]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著,姜建强.罗长远译.新制度经济学---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 上海:三联书店,2006.

篇(5)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3—002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和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与日益增大的教学压力,每位教师都可能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不良情绪不仅对自己身心造成危害,同时也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有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成为教师必备的一种素质。

一、教师应学一点心理学知识

什么是情绪?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简单地说情绪是指每个人因自身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指满意、幸福、喜悦等愉快而平稳的情绪。它能提高人的大脑及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协调好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它能提高人的耐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持久力,保持身体内外平衡,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它能发挥人的潜能,使人精力充沛、视野开阔、心情舒畅、睡眠香甜,充满活力与生机;它还能激励人热爱生活、宽容待人,有效抵抗疾病,所以,积极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消极情绪是指焦虑、愤怒、悲伤、憎恨、厌恶等不愉快情绪。消极情绪一旦产生,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整个心理活动失衡,使人判断力降低,失去理智和自制力,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行为活动;另一方面还会引起身体各器官生理方面的一系列消极变化,如脸色苍白、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

二、从案例看教师情绪管理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常听老师抱怨,学生不好管,管的严了容易出事,害怕家长闹事;管的松了,自己良心上过不去。确实,我们常听到、看到一些教师在学生管理和督促学生学习中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

我们不能简单地定性为这些老师涵养不够,脾气太差,师德修养等问题。而应另辟蹊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是否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是否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让教师正确理解情绪,体察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调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和技巧,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让“平和、仁爱、喜悦、宽容”等积极情绪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基调。

三、如何调节不良情绪,化消极为积极

1. 用转移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师生发生冲突,让教师处于一种非常难堪的境地时,最好采用转移的方法控制情绪。暂时离开现场,离开不是逃避,而是转移注意力,给自己省出理智思考的时间。暂时离开刺激源,站在走廊上吹吹风,望望远处的风景,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会使我们从激动中恢复平静,有时间用理智来思考所发生的事情。

2. 恰当表达情绪,讲求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碰到问题时,一些人的情绪表达依然非常原始、直接,没有经过任何思维组织,不讲究策略。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情绪表达能力。

在表达情绪时可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第一,平静、自信地面对学生,给学生以你想公平解决问题的感受;第二,精确而单纯地描述你的情绪让对方知道;第三,问对方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指责,只是寻求原因,给对方解释的机会;第四,比较对方的说明和你自己的推测;第五,再表达一次自己的情绪。

篇(6)

1.表达层

表达层主要是用来负责知识的输出和输入,是知识管理系统的入口和接口,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连接系统和用户。一方面,表达层将知识存入知识管理系统中,它是整个学校知识管理系统的输入集,是整个知识管理活动的驱动力。另一方面,使用者也是通过表达层从知识管理系统中获取新的知识,即知识的检索。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往往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找到自身所需要的知识,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知识检索系统,也就无法实现知识的应用。而表达层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知识检索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获取最合适的知识。

2.知识逻辑层

知识逻辑层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知识管理的需要,对知识进行组织,它接受用户的请求,然后根据知识管理的需要对该请求作出反应。用户通过表达层将知识输入,到达知识逻辑层时对所有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摒弃无用的知识,并将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再存入数据层中。而从数据层提取知识时,同样要经过知识逻辑层的加工,将所用的相关知识加以解构和建构,建立一种新的核心知识体系,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数据层

数据层,简而言之就是负责学校知识的存储。完成知识的获取之后,要对所有知识进行分类编码以便知识存储,即将知识与知识源相分离,将所有知识进行整合然后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编码,使其成为图文声像资料,并将其存入知识库中,这样便可以保证学校知识的继承,避免知识的流失。知识库则成为学校知识中最有价值的一系列知识的集成,为所有知识提供了储存的空间,具有动态的和深化的结构,关注知识的应用与创新,便于知识的管理和检索,为后来者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二、学校知识管理的基本结构——活动观

1.基础管理

基础管理是实施学校知识管理活动的第一步,处于整个管理活动的,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文化、科技信息等。在组织结构上,学校应建立一种支持型的组织结构,有助于组织、个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分享、知识创新及团队间的合作。在组织制度上,建立一种规范的奖励制度。学校将个人、组织和团队激励有效结合,给予教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补偿和奖励,透过奖励来强化个体的知识分享和创新行为。在组织文化上,要形成一种共享型的组织文化。在整个知识管理过程中,与显性知识管理相比较,更多的是对隐性知识实施管理,而由于隐性知识是教师个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东西,因此,培养共享型的组织文化方能促进学校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

2.人力资源管理

在学校知识管理活动中,尽管强调以知识的管理为主,但人是知识的有效载体,任何知识只有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才能发展成对组织有效的动力。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知识创造与创新的主体,因此,教师个体的知识是学校知识的基础和主要来源。学校知识管理非常重视教师的在职训练,加强教师进修学习,提升其专业能力并保障其专业自,不仅可以去除保守封闭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发挥其专业精神,确保教育质量。在学校知识资源的管理中,学生之间的知识分享亦受到重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和讨论的机会,并将学生的个人兴趣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所表现,激发其知识外显或创新表现。

知识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超越组织管理的层面,理解知识获取与管理的流程和职能之间的战略关系,推动教师获取和共享知识,组织教师不断开发知识,资助和支持对知识展开深化应用。这种领导必须认识到,学校是一个专业化的、由高智力、高成就动机的人们组成的组织。

3.知识创新管理

篇(7)

1价值工程原理及其内涵

价值工程的基本思想是以最小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公式表示为V=F/C。其中V为价值;F为功能;C为成本。从上式可以看出,价值工程体现了系统性、辩证性和动态性的内涵。

其中“价值”不是单一的价值,而是产品的功能与其所耗全部费用之比,它是一种比较价值,V、F、C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F与C彼此的动态变化,决定了价值高低。因此在价值分析时,必须以系统的视角和辩证的思维综合进行评价。

“功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功效,即性能。其本质为“有用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使用价值”。它不仅体现为物理意义上的功能,还应包括其他形式的功能,比如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因此在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到各种功能,并将其统一成总体功能进行分析。

“成本”一般指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功能一样,也应该包含相应的隐性成本,如社会成本、生态成本、信息成本等。成本内涵既包括经济类型的成本,也包括非经济类型成本等多种形式。

2传统成本会计存在的不足

传统成本会计中的成本不能反映产品的全部成本。一般来讲,产品的成本仅指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而对设计、服务等成本以及生态、知识及信息等成本并未计入到全部成本中,或对其核算过于简单。

传统成本会计往往注重成本的事后核算,忽视了事前成本核算。成本会计只注重成本,而不是将成本-功能综合考虑进行系统分析,在满足合理功能的前提下进行成本管理。这势必造成成本管理的不科学性和片面性,导致成本会计的作用不能得以全面的发挥,影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3价值工程原理对成本会计管理的启示

价值工程对成本会计管理的启示,可以从如何提高产品的价值来分析。要使价值升高,可采用以下5种方式:①在不改变产品功能的情况下降低寿命周期费用;②在保持产品原有寿命周期费用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功能;③既提高产品功能,又降低产品寿命周期费用;④产品寿命周期费用有所提高,但产品功能有更大幅度的提高;⑤产品功能虽有降低,但产品寿命周期费用有更大的降低。可以看出,价值、功能、费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成本的管理并不是简单地着眼于降低费用,而是应深刻理解功能、成本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在价值提升的前提下进行成本管理。

3.1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

传统成本会计进行成本管理时侧重于生产或施工阶段,仅对生产成本或施工成本进行核算。价值工程思想是对功能进行分析,保留合理功能,舍弃不必要功能,以最低成本实现满意功能,从而节约费用。因此成本管理并不仅仅在生产、制造或施工阶段,设计、规划、施工、验收、运维等各阶段都需要进行管控,即应对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进行成本管理。

设计阶段对整个项目成本的影响约为75%-95%,成为整个产品或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价值工程原理首先注重产品的功能分析,以实现必要、满意功能为前提,進行成本控制。而决策、设计阶段恰恰是对产品的用途、功能进行设计优化过程,因此基于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不是简单计算产品成本,而是通过功能分析计算功能成本。在成本管理时,必须重视决策和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基于功能分析的成本管控是成本管理的关键。

生产或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重点已发生改变,功能分析已不是关键前提,而是如何实现设计要求,保质保量高效完成任务成为重点,组织施工方案及其效率成为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应在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论证、部署前提下,对生产施工各环节进行成本控制,以实现节约费用的目标,这阶段正是传统成本管理通常所关注的。

项目的竣工验收或产品的销售、服务等后期阶段的成本管理常常被忽略,而这阶段的成本也是构成总成本的重要部分,在进行成本预算及成本核算时,应对该阶段发生的费用进行条目梳理分析,对其进行成本管控。

3.2全方位进行成本管理

在成本管理中通常对经济意义上的成本进行度量,而对非经济类型的成本并未进行分析。基于价值工程原理对成本的理解应该是类型广泛的。不仅包括经济类型的,还包括政治、文化、生态、信息等各种形式的成本,而成本会计对上述各类成本并未涉及或对其核算过于简单。这就要求在成本会计活动中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费用重新划分费用类别,增加成本项目。比如,增加生态成本项目、质量成本项目等,从而对由于生产外部性造成环境问题的社会成本、对因质量问题造成的附加成本进行核算等。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将HSE(健康、安全、环境)、知识、信息等方面纳入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必然趋势。

3.3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会计管理的内容、作用和功能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成本管理从关注事中(生产、制造、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发展到事前(决策、设计)和事后(运维、服务)阶段的成本管控。对成本会计进行的项目重划与项目增加,要求会计管理要与技术管理相结合,成本管理贯穿设计制造以及运维全过程,涵盖多种类型成本形式,使得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相应的扩展,这就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成本会计向决策会计,进而向管理会计进行转变。而与其相配套的是会计信息系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会计信息,以满足会计人员对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

4结束语

价值工程作为一种技术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际应用的指导价值,用其指导会计管理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它所带来的启示作用,为会计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与途径。

参考文献:

[1]蒋金森.价值工程理论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研究[J].价值工程,2014(14):5-7.

[2]熊勇,李菊秀.实施价值工程需要对成本会计的改进[J].当代经理人,2005(3):31-32.

[3]李丽钦.价值工程与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159.

篇(8)

中图分类号: F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1-12)-0037-01

1 引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全社会5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因此,建筑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建筑施工是形成建筑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2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建筑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难度更大,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2.1影响质量的因素多

建筑工程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工程特性、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等,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这给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2质量波动大

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不像工业产品的生产,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很容易产生质量变异。例如:材料性能微小的差异、机械设备正常的磨损、操作微小的变化、环境微小的波动等,均会引起偶然性因素的质量变异;当使用材料的规格、品种有误,施工方法不妥,操作不按规程,机械故障,仪表失灵,检测设备精度失控等,都会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为此,在施工中要严防出现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也就是说要把质量变异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

2.3质量的隐蔽性

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工程隐蔽后,再进行检测的难度和代价都非常的大,因此,若不及时检查实质,事后再看表面,就容易产生第二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不合格的产品,认为是合格的产品:反之,若检查不认真,测量仪表不准,读数有误,则就会产生第一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合格产品,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这点,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应特别注意。

2.4终检的局限性

工程项目建成后,我们也要组织竣工验收,亦即最终的的质量检测;但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我们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或重新更换零件;即使发现质量有问,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或“退款”。而工程项目的终检无法进行工程内在质量的检验,发现荫蔽的质量缺陷。

2.5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检验批的质量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检验批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经抽样检验的结果。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资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3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

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结合上述建筑工程的主要特点,在进行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3.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

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房屋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3.2以项目团队成员为管理核心

建筑施工企业在组织工程项目施工时,几乎所有的资源都会固化在最终的工程产品上,移交给业主。但是,人力资源却是例外的。相反,通过一个又一个项目的锻炼和积累,项目团队成员会变得更加成熟,这也正是企业获得项目经济效益之外的收获。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包括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和提高等等,这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 “以人为核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3.3以预防、预控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

3.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3.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篇(9)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 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 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 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 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 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3)功能知识类

1

1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知识只有一个功能名称,且最少具有一个相关产品(省略了功能知识类似属性的定义,如功能编号、功能说明、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4)功能技术原理解类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篇(10)

一、知识员工与隐性人力资本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企业在现代企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传统的以生产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正逐步地被知识型企业所替代。在知识型企业中,由于企业的价值主体是知识员工的智力资本,隐含在知识员工大脑内的隐性人力资本能否转化为显性人力资本,成为企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对知识员工激励与对经营管理者激励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其重要性超过对经营者管理的激励,因此,知识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知识员工一般是指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知识员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他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不愿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一样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受制于物化条件的约束;第二,他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意愿,拥有远远高于传统工人的职业选择权;第三,他们的工作过程难以直接监控,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环境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过程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

隐性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知识员工头脑或者组织关系中的知识、工作诀窍、经验、创造力、价值体系等。与显性人力资本相比,隐性人力资本更具有本源性和基础性,是创新的源泉,是一切显性知识的基石。由于大多数隐性人力资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样一方面使隐性人力资本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更具有不可模仿性和长久性;另一方面,隐性人力资本依赖于人的大脑而存在,它的发挥程度取决于知识员工的努力程度,而不是完全依赖于企业所有者或经营者的管理。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可能会使隐性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低于期望值,人才的流动性也可能使得企业为获得知识员工努力工作的投资回报率为负值。

知识员工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很难准确考评他们的工作绩效,了解他们的真实努力程度。在知识型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必须运用与一般员工不同的管理模式来激励知识员工,企业对知识员工的激励成本相比其他员工要高,所以企业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人力成本高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按照委托理论,知识员工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一个委托—的关系合约。委托人对知识员工具有的隐性人力资本的转换效率及其程度的衡量,同样也存在着一个人的合约激励问题,为了避免免费搭便车,就必须对知识员工的价值进行衡量和确定,以避免成本过高而导致效率损失,从而达到激励成本最优。因此,知识员工的激励成本与效率就成为知识型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激励成本管理模型构建

企业与知识员工之间属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知识员工获得的信息是否完全,直接影响他们之间的竞争程度,从而影响其工作努力程度的决策。

(一)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激励成本管理模型

假设企业有两个知识员工,i=1,2,令ei≥0是员工i的努力程度,vi是企业的福利对员工i的价值,是员工i的私人信息(企业对知识员工的福利属于私人信息)。影响员工努力程度的因素有:1.员工i对企业福利的效用值vi,显然vi越大,努力程度越高,所以假设e(vi)是vi的单调增函数,同时ei>vi是不可能的,即努力程度超过效用是无意义的;2.企业能否得到员工最大的努力程度,还与其他员工对企业福利的效用有关。根据对称性,另一人的认可是由自身效用决定,并受同伴影响。

已知vi在[0,1]上服从均匀分布,决定一个努力水平,可建立效用函数:

Ui(ei,ej,vi)=vi-ei ei>ej(vi-ei)/2 ei=ej 0 ei

现在的问题转化为根据v1及v2的分布规律,求得两个人的努力程度规则e1(v1,F(v2)),F(v2)是v2的分布函数。根据对称性,对方的努力程度是e2(v2,F(v1)),即对称的努力程度战略。

给定v与e,员工i的期望效用为Ui=(v-e)p(ej

MaxUi=(v-e)p(ej

最优化的一阶条件是:

(v-e)Φ′(e)-Φ(e)=0

即(v-e)Φ′(e)=Φ(e)

如果e*是员工i的最优战略,又Φ(e)=v,得:

(Φ(e)-e)Φ′(e)=Φ(e)

解上述方程得e*=v/2,或Φ*(e)=2e*

这个结论表明,在均衡情况下,企业的福利通常由效用最高的员工获得,这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是有效的,但企业只能得到相当于企业福利成本一半的员工努力。

(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激励成本管理模型

假定有n个员工,每个员工的效用vi具有独立的,相同的定义在[0,1]区间上的均匀分布,如果对企业福利的效用为v的员工i的努力程度为e,他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Ui=(v-e)■p(ej

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

-Φn-1(e)+(v-e)(n-1)Φn-2Φ′(e)=0

在均衡情况下,Φ(e)=v,一阶条件可以写成:

-Φ(e)+(Φ(e)-e)(n-1)Φ′(e)=0

解上述微分方程得:

e*(v)=[(n-1)/n]·v

显然,e*(v)随n的增加而增加。当n∞时,e*v,就是说,员工很多时,员工就会只按照自身对企业福利的效用做出努力程度的决策。这表明,如果信息是对称的、完全的,员工之间的竞争将会使企业得到员工更多的努力。

上述模型运用委托理论,对企业的激励成本管理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不完全信息下,企业对知识员工的激励成本难以带来员工同等程度的努力。只有当信息完全,知识员工之间存在竞争时,才会使v与e趋于一致,达到均衡。同时,知识员工对企业激励的效用不会受同伴影响。

三、知识员工的激励管理

人力资本市场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主要现象。尽管信息不对称使交易受到压抑,但市场并没有瓦解,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发送信号来抵消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教育证书和声誉是两个重要的信号,分别针对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家市场,可以有效地表现出人力资本的能力和价值。因此,人力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对于评估人力资本的价值,从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可观察的信号和不能观察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有效的人力资本市场应该能区别不同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一个好的制度条件下,能够形成“分离均衡”,也就是说高学历证书、好的声誉能代表高价值的人力资本,低学历证书、差的声誉能代表低价值的人力资本,市场制度可以体现出它的区别功能。相反,导致“混同均衡”则是失败的市场制度,它无法正确区分不同价值的人力资本,因此,也就不能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利用市场机制约束知识员工行为,使其不能过于脱离委托人的目标而为所欲为,是激励知识员工的外部效应。

设计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法,对知识员工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准确的评价,是知识型企业的特殊管理要求。一般而言,工作的可编程序性越低,对人行为观察越难,委托人掌握信息的难度越大,依据效果制定合同的难度就越大。其原因:一是要根据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决定是选择依据效果的合同还是依据行为的合同;二是要根据人的效用函数制定报酬合同,即在与人目标函数基本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合约进行评价和监督。从管理激励理论的角度看,应通过制定“企业福利菜单”,实行全面薪酬战略来激励知识员工。知识员工更关心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除了高额的收入外,灵活的办公时间、休假、晋升机会、学习培训、工作内容丰富化等方式都可以作为全面薪酬的部分。深入了解知识型员工的内在需求,制定“企业福利菜单”,让员工自选,每个人则会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出福利组合决策。这些福利难以用货币计量,他们之间也无法进行比较,所以只能根据自身的效用进行选择,这种激励方法解决了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由于他们相互之间影响对方的效用而导致企业只能获得相当于福利价值一半的员工努力。再者非货币利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不需要付出货币资金,只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就可以形成巨大的激励。

有关研究表明,在联合生产条件下,每一个参加者都可能有免费搭车的企图,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需要企业管理者(知识员工)获得企业的剩余权益,以降低成本。也就是说,让知识员工成为企业剩余权益的拥有者,可以进行自我监督与组织,使隐性人力资本的转换顺利实现。目前我国对知识员工激励的主要方式是股份期权激励与分配。这种激励方式的效率受制于外部条件,它的激励程度取决于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宏观经济的上升以及一个有效率的人力资本市场。显然,目前在我国这种激励方式很难发挥作用。衡量隐性人力资本的具体方法主要是将知识员工的努力程度通过一定的方法折算成价值量进行评估。“身股制”通过有限责任人参与企业一般收入分配,与无限责任人参与企业剩余权益分配,以及在两次分配之间通过扣除法来确定负无限责任的合伙人参与二次分配即剩余权益分配的具体方式。它具有人力资本的股份激励与企业治理的股份激励融为一体的特点,同时具有动态的过程激励的特点,通过无限责任的方式将隐性人力资本锁定在企业,与企业捆绑在一起的激励方式,同时又运用有限责任制度方式集中经营与运作所需要的资金,从而实现两种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有限合伙制度在国外特别是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取得了成功。

由此可见,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通过企业外部完善的资本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对“内部人”知识员工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同时企业制定和知识员工的效用目标趋于一致的激励安排,并且让其参与剩余权益分配,从而达到自我监督,使知识员工与企业目标一致,企业最终将获得最大的员工努力,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芮明杰,郭玉林,孙琳.智力资本收益分配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 吴广谋,王文平,尤海燕,等.数据、模型与决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罗卫东.经济学基础文献选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 冉秋红.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 朱斌,马晔华,张新安.员工持股制度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0(2).

[7] [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篇(11)

2012年初,全国几十家好又多超市门店一夜之间关门停业,引起了社会广大群众的强烈关注。经过四年的拉锯战,中国零售领域最大的并购案终于画上了句号。那么在沃尔玛收购好又多后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的整顿重组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来的好又多门店规模不一、布局有欠科学,导致其存货管理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沃尔玛整体管理的难度,增加了从购入到存储这一系列过程中与存货流转相关的成本,不适应沃尔玛的低成本发展战略。因而在这个追求“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目标的连锁经营时代,这些门店很难生存下去。从沃尔玛对好又多的收购案可以看出,存货成本管理是当前大型连锁超市管理中成本的主体部分,降低存货成本是当前大型连锁超市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的关键所在。

一、大型连锁超市存货成本界定

本文所指存货成本是从广义上进行界定的,不仅包括商品的进价成本,还包括相关订货成本、运输成本、存储成本及缺货成本在内,是广义范围内构成待出售商品的一系列成本。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会计学(第五版)》教材中的分类,本文将存货成本分为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存储成本和缺货成本四类,其中采购成本又包括买价和运输费用。因此企业连锁超市要想降低存货成本,提高商品利润,增强连锁超市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从构成存货成本的这四个方面着手,寻求最优组合模式。

二、最佳存货量模型的建立

连锁超市的正常运转需要足够的存货,但过多的存货会占用企业大量资金,虽然不存在缺货成本,但机会成本、储存成本、存货管理成本将大大增加。因此在进行存货成本管理时必须根据连锁超市的实际情况作出最优库存决策。在建立模型时,与存货总成本相关的变量有很多,为了简化模型,本文选择了缺货成本、订货成本、采购成本中的运输费用以及存储成本中的机会成本这四个变量,并特别作出如下几点假设:

一是存货能够及时得到补充,并集中到货;

二是需求量稳定,存货单价不变,管理费用固定;

三是超市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四是不允许缺货,即缺货成本为零。

将模型进行简单变形,不难得出每年的最佳订货次数和最佳订货周期,由此便可以确定连锁超市的最佳车辆运输调度方案,推算出最优运输成本,将库存和运输有机结合。在大型连锁超市的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远比本文所建模型要复杂,但是实际中我们不可能去建立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控制订货量,而是通过一些先进的设备来进行自动管理与控制。本文所建立的最佳存货模型只是为实际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借鉴与思考,在具体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模型中涉及的成本类别及其性质,融入最佳存货模型的核心思想,从各成本类别的不同方面进行实际管理与控制。

三、大型连锁超市存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根据上文所述模型,笔者认为大型连锁超市存货成本管理主要可以从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存储成本及缺货成本四个方面考虑。

(一)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

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和运输成本,在大型超市营运成本中,采购成本占很大的比重,而运输成本在整个采购成本耗费中又是较大的部分,尤其是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隐性成本很难进行控制。因此,在对采购成本进行管理与控制时,主要从供应商选择、采购方式选择、运输配送方式的优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供应商战略管理

进货成本是大型连锁超市成本发生的源头,对进货质量和数量的控制水平高低是决定其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控制进货成本的重要环节就是与供货商进行博弈,建立共赢模式,既可以共同获取利益,也能使商品品质得到保证。以外资巨头沃尔玛为例,沃尔玛始终把与供应商建立双赢(Win-Win)关系放在重要位置,在供应链管理中形成了以自身为链主,链接生产商与顾客的全球供应链。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沃尔玛与宝洁(P&G)协作关系的建立,双方建立互联网共享信息,大大提高了经营效率。

2.集中采购方式

对于大型连锁超市来说,集中统一的商品采购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和关键,集中采购有利于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连锁超市与供应商采购合同谈判中的议价能力,提高连锁超市在价格竞争中的绝对优势。因此笔者认为,大型连锁超市实行集中采购非常有必要。原来的好又多连锁超市正是由于门店分散,未能完全实行集中采购而导致其没落,而作为全球最大零售商的沃尔玛在这方面就很有优势,它着力于构造全球化的集中采购管理体系,并在全球设立了四大采购区域,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沃尔玛的采购成本。

3.运输配送方式

运输成本除了在商品购进过程中发生外,在连锁超市配送过程中也会大量发生,运输成本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管理体制、企业决策机制等,因此尽可能控制运输成本是提高大型连锁超市利润率的有效途径。运输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连锁超市商品运输必须发生的,比较容易管理;而隐性成本则是由于连锁超市在运输配送过程中的不科学行为造成的,主要包括返程或起程空驶、迂回运输、倒流运输等。运输中隐性成本的发生与连锁超市经营决策有直接关系,因此领导层在制定决策时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定最优化的运输配送方式,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

(二)订货成本管理与控制

大型连锁超市订货成本是因订购待出售商品而发生的各项成本,从最佳存货模型中可以看出,随着订货批量的增加,订货成本总额随之降低,但是过大的订货批量会导致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因此订货成本总额与机会成本之间存在一个博弈过程,只有达到二者均衡,才能有效降低存货的成本。在实际管理中,大型连锁超市有必要建立一个电子订货系统(即EOS系统),主要用于连锁超市的订货管理和盘点管理。电子订货系统是一个连接连锁总部、连锁门店、供应商、物流中心及制造商等整体的供应系统,它利用电脑和通讯技术,自动传输采购中各项信息。这种无纸化的订货系统大大降低了订货成本,提高了商品采购效率。

对于小型连锁超市,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可能很难实行这种全自动化的订货方式,但是对于大型连锁超市来说,电子订货系统的采用是实现低成本战略的必备条件。以连锁超市巨头沃尔玛为例,沃尔玛曾投资4亿美元建立了商用卫星系统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并通过POS机进行自动订货、补货,极大地节约了订货的管理成本和人工,沃尔玛POS机订单的订货量,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订货周期+送货周期)×周平均销量+1/2最大货架上线-(已定货+库存+在途商品)。采购部门收到订单后传给供货商,供货商再将商品运到配送中心甚至在特殊情况下直接运到卖场。

对于我国国内大型连锁超市,目前还不可能达到沃尔玛这种建立自己商用卫星系统的经营理念,但是建立相关存货信息的分析与处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像大润发、华联等大型连锁超市都有一套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商品订购、存储、配送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各项成本的最优组合,大大降低了存货相关成本,提高了大型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存储成本管理与控制

大型连锁超市的存储成本包括存储商品发生的付现成本(包括仓储费、保险费、报废损失等)和机会成本。存储成本与采购成本、订货成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存储成本和采购成本、订货成本之和最小时,便能使存货成本达到最低。

由于大型连锁超市商品经营品种繁多,为了满足销售的需求,必须对存货进行全面精细的控制。尽管大型连锁超市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订货和配送系统,但是也难免会出现某种商品库存过多的情况,因此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在进行存储成本控制时,可以采用简便易行的ABC分类法将商品分为三类,做到主次分明,抓住成本管理的主要矛盾。A类表示价格最贵的商品,在价值上占全部商品的70%左右,但在数量上仅占总数5%~10%;B类商品不如A类昂贵,但比C类贵,价值上占全部商品20%左右,数量上也占商品总数的20%左右;C类商品价格便宜,价值占全部商品10%左右,但数量占到70%~75%。在大型连锁超市存货管理中,可以按货架陈列量与销售额这两个因素进行分类。在分类完成后,就结合已有的库存管理方法和各种库存控制系统模型,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A类存货要重点控制,要精确计算订货数量和再订货点,力争避免多储或少储,降低存储成本,尤其是存货的机会成本;对于B类存货一般按大类来确定订购和存储数量,灵活运用控制方法;对于C类存货,可进行集中采购,适当增大储备定额,相应减少订货次数,以达到存货成本最优。

ABC分类法在商品采购与库存管理中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商品库存,降低库存成本,间接达到降低存货成本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ABC分类方法的标准是基于统计数字的,所谓20%或80%等数据并不是一个绝对值,各连锁超市在实施ABC分类法时,如何确定这个划分界线,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依据适当原则选择自己的标准。

(四)缺货成本管理与控制

大型连锁超市的缺货成本包括对顾客延期交货产生的成本、采取临时补救措施发生的额外支出、因缺货导致的失去顾客的潜在损失等。缺货成本大多属于机会成本,不像其他费用那样容易核算,因此更加应该引起大型连锁超市相关管理层的重视。在最佳库存模型中,我们假设不允许缺货,即缺货成本为零,但是实际中不可能存在永远不缺货的情况,缺货成本也是影响存货成本的因素之一。对于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缺货成本:

1.建立自动补货系统

大型连锁超市都有自己庞大的网络资源,自动补货系统与其他存货管理系统共用网络资源,将供、产、销三者组成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最大可能避免缺货成本的产生。对于自动补货系统,需要连锁超市提供日销售量、日库存量、每批订单最少数量、供应商供货情况等相关数据,利用互联网实现多方信息互通。

2.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

在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时期,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是当前大型连锁超市制胜的关键。一些大型连锁超市纷纷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来提高配送中心技术含量,并试图构建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将存货相关成本降至最低,以此来提高连锁超市的竞争力。沃尔玛在物流体系建立中拥有自己的运输队伍,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对每一辆车进行定位。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使沃尔玛能够更及时、快速掌握各门店的商品情况,缺货成本对它来说已成为历史。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大型连锁超市与世界上大的连锁超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虽然基于存货成本分析建立了最佳存储量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模型中涉及的各成本因素进行了具体管理与控制的探讨,但是目前我国大型连锁超市总体管理水平还不高,仍然需要相关学者对存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进行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以助于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树立自己的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的存货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大型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服务于广大终端消费者。

【参考文献】

[1] 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管理会计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曹前.连锁超市在采购运输过程中的隐性成本的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35-36.

[3] 翟娜.连锁超市物流成本优化研究[J].科技信息,2009(5):47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