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1 17:11: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产业发展对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篇(1)

中图分类号 F32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311-01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伏牛山的东麓,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七山一水二分田”是该县地形的生动写照。近些年,鲁山县委根据其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致富产业,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是新生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该产业高效快速发展。2012年,对全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

鲁山县虽然也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规划,但是缺乏全县一盘棋的全面规划,发展具有盲目性,部分规划缺乏科学性,未依据气候、土壤、技术条件、市场等要素通盘考虑,存在着隐形后患。

1.2 特色农业产业类别多

全县有林果、食用菌、中药材、蔬菜、茶叶、畜牧业等农业特色产业类别达到80多个,小类别特色产业有600多个,难以形成大的规模,不利于产业化经营。

1.3 未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

在鲁山县的赵村乡、磙子营乡发展茶叶产业逾53.33 hm2,引进的品种为福建省品种,因该品种适应气候为春秋湿润天气,而鲁山县春季多干旱大风,很难生产出高质量茶叶;在库区乡发展蓝莓基地逾33.33 hm2,蓝莓适应偏酸性土壤,而该基地位于水库上游,土壤呈偏碱性,蓝莓生长较弱,难以形成花芽,产量和品质均不好[1-2]。

1.4 专业服务组织不健全

虽然各个特色产业建立了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但是建立专业服务组织的目的仅仅是争取上面扶持政策,机构不健全,制度同一化,未根据自己实际制订出可行性制度,难以达到提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销售与加工的一系列化服务。

1.5 资金、技术缺乏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山区贫困县,鲁山县缺乏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资金,山区交通闭塞,信息闭塞,技术低下,制约了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1.6 群众的小农传统意识不利于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发展

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虽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更加固了农民的小农意识,尽管他们自己小规模经营效益低下,但是当有人来搞规模化的特色农业时,他们却把自己的土地看成了“金疙瘩”,不愿意流转土地,致使特色产业难以形成较大规模。习惯性的传统意识使农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更不愿意接受技术培训,增加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难度[3-4]。

1.7 销售渠道不畅,缺乏产后加工企业

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不能够根据市场来发展特色产业;缺乏产后加工增值链条,生产出的农产品经常出现价低甚至滞销现象,效益难以大幅度提高。

1.8 缺乏农业保险

特色农业保险的缺乏,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给特色农业产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2 发展对策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鲁山县特色农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政府应加以引导,提供优惠的政策;农户应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的科技、信息、市场素质;专业合作组织应该科学建立,发挥应有作用。

2.1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解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一些全局的、重大的问题。一是统一规划。作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单靠农民是无法实现的。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因地制宜,依据市场,聘请专家,系统科学地制定全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尽量避免发展的一时性、冲动性和盲目性。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政府针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土地流转、资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出台优惠政策,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户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对产品做好推介销售工作。三是做好特色农业产业的投保。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积极引导,对特色农业投保给予资金支持,使特色农业真正处于保险行业,以解除农户发展的后顾之忧。

2.2 建立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专业合作服务体系。根据特色农产业特点,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制度,充实功能,从产前、产中到产后提供系列性全方位服务。二是建立信息、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各特色农业产业组织应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及时收集信息,产品信息;推动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的大面积推广体系。三是建立农户培训服务体系。完善远程教育体系,定期向农民提供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四是建立销售、加工服务体系。组建专门的销售队伍,建设产品贮藏、加工设施,保证生产的产品能够增值,提高种植户的效益。

2.3 培养新型农民

一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农民应该改变传统低效的种植习惯,解放思想,放弃一家一户小规模低效益经营,自觉流转土地,实现一定规模经营,实现自己从农户到社员的转化,以规模增加自己收入。二是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农户要自觉接受新信息、新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管理、经营的素质,把自己培养成新型农民,以科技增加自身的技术、收入。三是做好产后增值工作。不仅要学习栽培管理技术,还要学习贮存、加工技术,勇闯市场,以拉长链条、增加收入。四是拓宽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不要局限于农业范围,要在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同时,积极向观光农业发展,实现赏花、采摘、休闲、食宿一体化服务,以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收入。

3 参考文献

[1] 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8-51.

篇(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也是我国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近几年来,青田县根据资源禀赋和生产传统,坚持走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之路,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1青田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青田县以规划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以政策为引导,充分发挥区位、市场、资本、科技等优势,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开发,狠抓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田鱼、桔柑、油茶为主导的4大产业,“东部杨梅西部桔,千家万户稻养鱼”的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全县杨梅栽培面积达6 333.33 hm2,年产值1.5亿元,成为全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规范化稻田养鱼种养面积2 333.33 hm2,年产值4 300万元,产业地位日益突出;油茶面积1.46万hm2,年产值1.21亿元,“浙南油库”名副其实;柑桔栽培面积2 600 hm2,年产值5 382万元,传统优势仍在。

1.2经营主体迅猛发展

青田县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千方百计吸引工商资本、华侨资本投资农业生产、加工及营销,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涉农经营主体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涉农企业7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多家,涵盖青田县杨梅、田鱼、桔柑、油茶等4大支柱产业,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10多个行业,其中县级龙头企业22家,省市级示范性合作社5家。产业组织的迅速发育,提高了农民合作水平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

1.3品牌效益日益提升

通过举办杨梅节、参展参评、深化温青“菜篮子”工程合作等措施,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涉农注册商标141个,“山鹤”、“青野”获省知名商标,“稻鱼共生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成1个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和1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种植面积4 333.33 hm2,标准化生产面积逾1 333.33 hm2。建成了农产品定量检测实验室,2009年全县抽检农产品4 026批次,合格率95.4%。品牌的打造和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有效带动了农业向高效化、生态化发展。

1.4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009年引进和推广新品种71个、推广新技术96项、开发新产品8个。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9年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1 674人次,新增农民转移就业6 954人,帮助2 610位山区农民实现异地转移,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10次,接受农民咨询3 080人次,发放各类资料5 230份。通过对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岗位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了农民的创业本领,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就业和增收门路。

2存在的问题

2.1劳动力素质不高,经济能人缺乏

小农意识在农民思想上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加上偏远山区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后,除留下来的专业大户外,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些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由于受劳动者素质的影响,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发展缺乏能人带动。

2.2各种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

目前,青田县只有9家市级重点农业企业,仅占全市总数的4.8%,且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县;产业组织普遍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低,重复生产的多,产品互补的少,技术含量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有限。自身实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对基地农户的带动力、市场的开拓能力,从而制约了青田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3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健全,资金政策制约明显

青田县每年投入到农业产业的农发资金只有700万元(其中县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30万元),未建立农业产业化基金,财政扶持力度亟待加大;产业政策透明度不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欲求无门、形同虚设;未设立农业加工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环境、公共服务手段滞后;农业企业贷款融资困难等都明显制约着青田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启动速度缓慢。

2.4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销售渠道不畅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规划,数量少、规模小、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市场发育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不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大宗农产品受季节影响大,上市时间集中,销售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3对策

3.1积极培育龙业经营主体

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对杨梅、稻田养鱼、柑桔、油茶等几大产业,分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引导社会各界及工商资本创建农业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培育壮大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力争成为国家级、省级农业企业龙头;引导创办农民合作组织,完善管理,规范运作,引领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做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3.2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继续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带头人;鼓励经营主体增加技改投入,不断提高精深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实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利用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

3.3切实加大农业扶持力度

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制定公开透明的扶持办法,奖励经营主体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拓展市场和基地建设等;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制定和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加大对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户等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力度[4];积极探索采取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有效形式,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介入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途径。对农业乡镇的主导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类专项考核,成绩突出的予以重奖,形成养农重农护农氛围,激发乡镇发展农业热情。

3.4全力维护农业生产安全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抓好农业污染源治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帮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大质量安全监测和检查力度,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切实做好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深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培育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3.5不断完善营销服务体系

要重视农产品营销,在产业集中地落实农副产品直销市场的建设,改善流通服务体系与设施,增强农产品就地销售能力;继续深入实施“接轨温州”战略,积极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开拓外部销售市场;进一步完善农技“110”和农民信箱信息平台建设,准确、及时、完整地向社会市场需求信息,提供技术、品种、价格、销售等信息服务,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4参考文献

[1] 刘扬华.欠发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185-186.

篇(3)

    2涞源县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2.1主导产业规模效益未形成,产业化程度低

    截止2012年涞源县农业产业化率仅为35.2%,全县在保定区域特色农产品多,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各农业产业发展是有面积无规模,有特色无品牌,如谷子、马铃薯种植面积虽达0.47万多hm2,但集中连片种植3.33hm2以上的都很少,大部分还是千家万户分散种植,很难形成规模,规模效益不明显。

    2.2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

    近两年,涞源县成立的各类达400多家,但大部分很多专业合作社注册以后,只为了享受国家对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带动作用更无从说起,仅有的昌虹、谷润、振冀、甘霖等加工企业由于流动资金和人才缺乏、业务活动单一和服务领域狭窄,造成合作社发展规模较小,举步维艰,示范带动作用较弱。

    2.3龙头企业资金流动少,贷款融资困难

    目前县级龙头企业只有10家,且大部分龙头企业只是发展初加工,一般规模不大,流动资金较少。而农产品生产销售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农业生产风险相对较大,回报率低。因此,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求,影响到了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进程[1]。

    3涞源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3.1做大做强四大农业产业片区,形成规模效益

    实现规模效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涞源县按照“育龙头、建基地、强特色、出品牌”要求,做大做强四大农业产业片区和六大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形成“县有龙头带动、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从而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营,形成集约化生产格局,克服分散经营、个体竞争的弊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3.2扩大合作社规模,强化服务功能

篇(4)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90-02

近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按照“强龙头,扩基地,促联结,育品牌”的建设思路,倾力打造具有白城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又立足特色农产品原料大基地这一独有的发展优势,做出了建设“吉林省西部重要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战略部署,从全局高度构筑了统筹推进“三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2012年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 195户,实现加工产值2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3%。水稻、绿豆、葵花、辣椒、蓖麻、奶牛、肉羊、肉禽8个产业基本成型,50%以上农户通过定单方式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多元增收、稳定增收、长效增收机制进一步完善。

1 突出龙头建设,增强带动能力

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发展现状,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大型龙头企业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主攻方向。围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精心谋划招商引资项目,依托市、县2级工业园区搭建龙头建设平台,狠抓全程服务促进项目开工达产,大型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在确保飞鹤集团投资1.5亿元的10万t乳产品加工项目实现达产的基础上,又全力促进哈工大集团投资2.3亿元的10万t乳品加工、益海嘉里集团投资2亿元的20万t水稻及20万t油葵加工、福建东佳集团投资1.5亿元的10万t水稻加工、吉林裕丰米业投资1.6亿元的5万t蓖麻加工、吉林金塔集团投资1.3亿元的5万t生物活性辣椒食品加工5个大型项目竣工投产,牛奶、水稻、葵花、蓖麻、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重大突破,强力带动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2 狠抓基地规模,夯实发展基础

为了彻底扭转种养基地分散不定、原料数量波动不稳、原料质量参差不齐的不利局面,白城市委、市政府立足市场需求和发展基础,科学规划了10个优势种养基地,并采取财政补贴、项目扶持、信贷倾斜、科技支撑等措施,推进“一乡一业”向“数乡一业”发展。目前,水稻、辣椒、绿豆、葵花、蓖麻、奶牛、白鹅等种养基地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板块式布局,原料供应能力稳步增强。2012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342.5万t,特色作物产量达到150万t,奶牛、肉羊、白鹅分别发展到14万头、350万头、1 100万只。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地集约化水平,市委、市政府继续组织实施了农业园区建设工程,通过依托龙头建园区、联合大户建园区、招商引资建园区,建设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农业园区,引领原料生产基地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2013年,全市新建农业园区35个,农业园区总数达到119个。其中计划投资9亿元、占地200 hm2、养殖奶牛3万头的镇赉县飞鹤奶牛养殖园区,一期工程完成投资3亿元,已从乌拉圭引进后备奶牛1万头,预计建成后将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牧场。

3 完善联结机制,促进产销衔接

根据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特色农产品原料供应趋紧的发展态势,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加工企业把生产经营重心由加工领域向原料供给领域前移,采取签订定单、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紧密合作的模式,加快培育一批与企业加工需求相适应的原料生产基地。在大力推行“垫付先期投入、保底价收购”定单生产的基础上,又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围绕特色产业、农业园区、专业村屯,采取种养大户牵头、经纪能人领办、基层干部兼职等多种措施,组建了238个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专业合作社,协助企业抓好定单签订、产品收购和监督管理等繁杂事项。同时,为基地农户当好维护权益的主心骨、代言人,使合作方真正实现自愿、平等。2013年,在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服务下,白城天福、大安先达、吉林金塔、安大牧业等逾100户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36万hm2,养殖合同1 050万头(只),基地农户户均增收1 000元以上。辣椒、葵花、粘玉米、肉鸡、奶牛等产业基本实现定单生产。

4 加强服务指导,增强发展活力

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举措,激发了全市上下关注、支持、参与农业产业化的良好氛围,各地、各部门从部门职能出发,积极主动破解农业产业化发展难题。在科技服务上,农科部门围绕优良品种选育、高产技术集成、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组织开展科研攻关活动,借助政府农技部门、加工龙头企业、生资经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推广力量,组织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32个,推广高产技术18项。在市场开发上,组织170户企业参加国内外展洽会23次,签定农产品销售合同逾60亿元。利用《白城农网》等信息平台,农产品供求10万条。争创各类展会名牌产品57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在人才支持上,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投资者、服务群众的“四服务” 活动,从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拔117名干部,全年脱产到企业帮助策划项目、攻关技术、强化管理。

5 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

市委、市政府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9个方面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市、县两级涉及部门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创造条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发改、工信等部门帮助现有骨干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技改扩能、科技攻关、降耗减排等转型升级项目160个,农业、农发、科技等部门帮助原料生产基地争取农田水利、农机配套、品种繁育等基础设施103个,目前到位项目资金13.5亿元。市里专门成立金融办公室,加强企业融资管理和指导工作,协调金融部门有效解决加工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难题,通过信用公司担保、派员入企监管等办法,为163户加工企业争取各类贷款25亿元,大幅度提高了加工企业开工达产率。纪检监察部门一直坚持严格落实《关于加强企业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对重点龙头企业实行检查准入制度、收费公示制度、投诉举报制度、部门考评制度,严肃整治“吃、拿、卡、要、报”。各县(市、区)政府克服财政困难,力所能及地安排财政资金对奶牛、白鹅、辣椒等重点产业进行补贴,激励更多农户参与重点产业发展。

6 强化组织领导,提供有力保证

市、县2级都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实行定期例会制度,集中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把农业产业化工作纳入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重点内容,全部建立了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督查部门以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的绩效考核办公室,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政府绩效的重要依据。市委、市政府对确定的10个农业重点产业实行了市级领导负责的工作制度,按照“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扎实推进农业重点产业发展,包保领导和责任部门年末都要把农业重点产业发展情况作为述职的重要内容。2013年6月,由市党政主要领导带队、6名市级领导参加,组织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市、县2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农业产业化等农村重点工作进行了为期3 d的拉练式大检查,进一步激发了各级干部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热情。

7 参考文献

[1] 夏飞友.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317-318.

篇(5)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14-02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作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只有找准现代农业产业,通过农业经营主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府给予大力扶持,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形成优势产业,促进增收致富。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真正能走上成功之路的微乎其微。通过调查了解,只有做到脚踏实地,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找准合适的现代化农业产业,才能迅速走上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目前,太和县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全县11.56万hm2耕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13万hm2。蔬菜、药材等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足6 666.67 hm2。虽然通过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肥料使用量的加大,使粮食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但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作物产量增幅有限。另外,随着国外粮食的进入,粮食价格也开始走低。继续按照传统的种植模式已不能满足经济增收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为经济增收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各地不断涌现出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2015年11月18―22日,笔者赴现代农业发展较好的山东省潍坊市进行参观考察,现总结如下。

1 发展模式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路径非常广泛,不拘于一种类型或形式,可以是种、养、加等行业,也可以是菜、果、药、畜禽、水产等类型。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该市总面积1.58万km2,人口960万人,辖寿光、诸城、昌乐等12个县市区和3个市属开发区。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呈多样化的模式,每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种[1-2]。

1.1 市场牵动模式

寿光市在不断扩大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综合批发市场,逐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沿路市场为躯干,以集贸市场为支点,以中介组织、运销队伍为纽带的农副产品市场网络。目前,寿光市已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20家,带动80%以上的农民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通过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研究总结出大棚蔬菜立体种植等技术,出现了许多产值300万元/hm2以上的高效典型和产黄瓜450 t/hm2以上的高产典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 065元,该市也连续多年进入“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

1.2 区域种养加模式

高密市根据当地的传统习惯和资源优势,对农、林、牧、渔各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了棉花、蔬菜、银杏、黄牛、木制品、皮革制品等6个专业生产经营区。

1.3 名牌产品出口创汇带动模式

安丘市发挥本地农副产品量大、质优的优势,狠抓名牌产品的生产,一个“名牌”产品带起一个主导产业,目前该市已经发展起蜜桃、大姜、芦笋等15种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

1.4 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

昌乐县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做到了统一禽苗、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药品、统一饲料、统一宰杀“六个统一”。保证了产品的达标率,为拓宽销售渠道,直至出口创汇创造了基础。

1.5 农业观光旅游模式

奎文区借助靠近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建立起以金宝乐园为中心的城市农业观光旅游基地,开发出贴近自然生态环境的农业项目,吸引了大批的城镇居民前去度假,体验农村的田园生活,打造出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3-4]。

1.6 科技示范园拉动模式

昌邑市从国家级大规模科技示范园区到个人承包的小型科技示范小区,从形象工程园区到土法上马的农家小院,一应俱全。科技示范园也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示范带动农民致富的纽带和桥梁。

2 对策

2.1 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在选择农业产业时,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等因素,使选择科学化、合理化。不能照搬照抄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搞教条主义。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克服不利因素。从而使所选择的农业产业能健康、快速地发展,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化进程,成为经济增长的重点产业。

2.2 突出重点,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

不同的经济区域资源不尽相同,也就会造成各区域的优势产业有所不同。产业的选择在注重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突出发展重点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必须具有产业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和广阔发展前景,经过培育和开发能成为未来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避免和减少区域间主导产业的雷同,促进区域分工和产业结构专业化。

2.3 选定产业,坚持长期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要有长远打算,不能急于求成。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突发事件等,都会对农业产业的发展形成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一定要毫不退缩,迎难而上,把产业的发展引向健康的轨道。山东寿光的蔬菜也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三元朱村一个外出青年在冬季返乡时带回几条黄瓜,引起了村书记的重视。1989年,他带领全村17名党员干部,克服重重困难,“冬暖式蔬菜大棚”试验成功,从而引发了一场改变大半个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绿色革命”,并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产业化体系,至今已走过20余年的历程。

2.4 农业经营者需要不断发展壮大

2.4.1 改进栽培模式,选用新品种、新技术。一方面要不断总结经验,研发并推广新的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另一方面,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力争取得较高的销售价格,获得高收益。比如冬暖式蔬菜大棚栽培技术、韭菜每年销售一茬技术、果树一边倒栽植技术等。

2.4.2 强化基地建设,形成产业优势。由龙头企业牵头,农户广泛参与,鼓励土地流转。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原则建设高标准、大规模的示范基地,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优势。

2.4.3 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狠抓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加快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管体系,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工作,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2.4.4 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与农业产业相关的加工、储藏、运输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增值。

2.4.5 利用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市场。加大投入,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研发和生产。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像“乐义蔬菜”“桂河芹菜”等名牌产品一样,促进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发展,甚至发展国际贸易。

2.5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强化产业体系建设

2.5.1 对规模大、起点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政策倾斜。集中资金,集中精力,扶持优势主导农业产业,陆续推进品种更新升级,促进农产品种植规模化发展,形成规模效应,更好地起到辐射带动的作用。

2.5.2 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完善市场体系,重点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化服务。规范农资供应、产品运销等服务企业的经营行为。建立长期、稳定、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将资金、技术、人才和物力,集约投向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5.3 加大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条件。采取政府引导、民间投入、群众参与等模式,着力推进农产品市场建设,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3 参考文献

[1] 柏振忠.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4):45-47.

篇(6)

1.1特色产业成效显著

瓜州县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发展了枸杞、蜜瓜、特色林果、设施种植和草食畜五大特色产业。全县建成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1.81万亩,发展以蜜瓜、枸杞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面积55.9万亩,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已逐渐形成优质蜜瓜、枸杞、果蔬和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布局和生产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1.2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瓜州县通过内部扶持培育、外部招商引资的方式围绕蜜瓜、枸杞、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支持、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现有农产品种植及加工企业达到4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51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示范社80家。建成高新农业产业园6个,戈壁农业产业园15个。农产品加工方式更加多元化,加工体系不断完善,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

1.3产品品牌化效应逐渐凸显

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化参与的方式不断丰富特色农产品营销体系。“瓜州蜜瓜”、“瓜州”棉花、“瓜州枸杞”、“锁阳城”牛羊肉等瓜州地方农产品都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其中“瓜州蜜瓜”、“瓜州枸杞”等优质农产品先后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借助中国瓜州蜜瓜枸杞展销会将蜜瓜、枸杞等品牌重点推介,有效提升了瓜州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2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瓜州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受到资源条件、产业链建设、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2.1生产管理标准化程度低

由于瓜州县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比较粗放,有不少农民还存在“广种薄收、以量保收”的生产观念,有一定的依赖思想,现代农业科技和精细化生产技术的覆盖面还较小,造成农业特色产业的效益提升速度较慢。

2.2产业联系松散

虽然瓜州县农业龙头企业数量有一定的增加,但是大部分企业都存在“小、散、差”的情况。对内带动能力较弱,企业与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联系不紧密,农业生产、产品加工与商品销售环节脱节现象严重,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2.3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瓜州县现有的农产品市场普遍存在规模小、设施简陋、辐射范围有限的问题。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全县内并没有负责收集、分析和市场信息的组织机构,农业和农产品信息分散,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既影响了生产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产品的市场开拓,从而难以产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3对策与建议

3.1提高生产管理标准化程度

围绕特色农业生产和管理,制定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规程,借助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加大农民、技术员和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业生产者、管理者能力水平,认真落实技术操作规程,避免违规操作。同时要加强示范点建设,发挥好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强化农业科技落实。另外,要借助中国农科院所设立的“西部农业科技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强与省内外农业院校、企业的技术交流,完善特色农业产业的技术保障。

3.2发展龙头企提升产业化水平

围绕重点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内部培育与外部引进的有机结合,重点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强化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联系,加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鼓励专业合作社、农民大户,购销经纪人从事农产品的收购、储存、运销活动,真正将农户与企业,与市场联系起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市场化发展。

3.3大力推动品牌化经营

篇(7)

    泽州县县委和县政府特别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组,加强对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指导、管理、服务和协调,并制定详细发展规划,规划了“十二五”期间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

    1.2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泽州县加大财政投入,强化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几千万元来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2012年开始,每年列资300万元用于“一村一品”建设,列资50万元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同时,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主体给予奖励。畜牧方面,自2009年以来,县财政每年拿出300~500万元来对畜牧业发展进行扶持。2012年扶持资金增至700万元;近2年,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扶持项目的县级验收扶持金额达1000余万元。蔬菜方面,2011年以来,县财政先后拿出1000多万元对蔬菜基地给予补助,重点对规模化设施蔬菜、露地菜生产基地进行资金补助。2012年,补助标准为日光温室补助10000元/0.067hm2,春秋大棚补助3000元/0.067hm2,露地菜补助100元/0.067hm2。

    1.3大力推进农业标准的应用,加强品牌建设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为主的农产品生产要求,积极加强品牌建设。全县共认定“三品”产地面积17200hm2,认证“三品”产品80个。双丰公司的“巴公”商标、晋大公司的“晋大”商标、伊健公司的“伊健”商标、味利达公司的“本尔昆”商标被认定为省级着名商标;双丰BAGONG牌脱水蔬菜、彤康米康尔杂粮系列、金万福小麦粉被认定为山西名牌产品;巴公大葱、盘松蜂蜜、卧龙山甜糯玉米被认定为山西名牌农产品;彤康米康尔小米、盘松蜂蜜、双丰巴公大葱、伊健谷宜生谷物浓浆被授予“山西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及产品”称号;双丰巴公大葱和彤康泽州红山楂申报了地标农产品;还有5家龙头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

    1.4加强项目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近年来,全县累计建设农业项目达40余个,促进了全县小杂粮、蔬菜、畜牧、干鲜果、蚕桑、中药材、食用菌、休闲农业、科技园区等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成了彤康、双丰、伊健、泽地萃、味利达、金连康、润农、益丰园、绿之丰、长青苑、祥鑫元等20多家规模较大、市场影响力较强、幅射带动面广的省、市、县重点龙头企业。

    1.5积极组织招商引资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国际农交会、北京展销周、山西特色农博会等农产品展销会和招商引资系列活动,不仅将泽州县的特色品牌农产品送出了山西,同时还引进了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人才。先后签定了双丰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万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及绿园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伊健食品有限公司的万吨杂粮速溶早餐加工项目、益丰园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农业观光园项目、天天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泽西湖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项目、县畜牧局的万头高产奶牛养殖园区项目等,拟引资9.46亿元。

    2存在的问题

    泽州县农业产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必须有统一规划和指导,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长足发展。泽州县部分龙头企业也作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划,但缺乏实地调研考察和研究论证,存在纸上谈兵、凭空想象的情况,而且真正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的极少。另外,个别地方不切实际上项目,盲目发展,结果项目遍地开花,重建设、轻产品、轻销售现象普遍存在,项目持续发展没有保障。

    2.2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且带动能力不强

    泽州县的龙头企业大都处于建设初期,产品结构都很单一,规模效益低,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不强,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有限。即使是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的也只有公司所在周边少数村庄的少数农户。这种不大、不强的龙头企业虽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初期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无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而且很多龙头企业由于其产品发展局限,无法建立配套基地,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就更小了。另外,全县企业地域分布不平衡,有竞争力的企业基本都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农业基础扎实的乡镇,这种企业分布不利于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面发展。

    2.3品牌产品和精深产品少

    泽州县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有彤康的泽州红山楂酒、巴公的大葱、晋宏的油醋、伊健的早餐奶、泽地萃的食用菌、味利达的小米、谷丰的小杂粮、卧龙山的甜糯玉米等80余个,其中通过品牌认证的产品只有5个。产品均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少,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2.4资金投入不足

    全县龙头企业因规模较小而自身发展能力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有效抵押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此外,政府在组建农业产业化资金信贷担保机构工作上的力度不大、动作缓慢,这些因素都导致银行贷款难、筹资难,资金缺乏已成为制约全县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3对策与建议

    3.1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要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培育加工型、流通型、服务型和基地型等各类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扶持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3.2支持中介组织高标准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们是联系农户和市场的重要纽带。要选择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其开展人员培训、农业技术引进、信息与经验交流、销售网络构建,引导其由生产、销售初级合作社向固定资产、资金高级合作社发展,促进其加强管理、规范运行,增强其发展后劲。

    3.3促进土地加快流转

    促进土地流转是放活土地经营权、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大措施。今后一段时期,政府应从建立健全县乡土地流转市场及管理服务体系入手,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种养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投资效益农业,连片开发农户流转土地。积极争取土地流转奖补政策。

    3.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篇(8)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民族地区;拓展对策

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农业是其居民长期生存的一种手段,由于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原因,该地区农业经营方式几千年来没有太多改变,农业主要依靠自然再生产,除劳动、种子、农药、化肥外几乎没有其它投入。产出物也大都以未加工的谷物、畜产品、水果、蔬菜等原始的形式直接消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引致产前和产后行业的兴起。这些产前、产后行业与农业息息相关,而且在组织上和经营上结为一体。换言之,现代农业从单一动植物生产扩展到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这是农业发展的自然结果。

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比较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就是农业外延在微观层次上的拓展,其实质就是农业产业链条向产前、产后部门延伸。农业产业链实际是一个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由为农业产业化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它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农业产业链是在产业链概念基础上产生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农业产业链拓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深刻变革,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拓展以后的产业链不再将农业局限于第一产业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将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甚至生态观光业,原属于第二、三产业的产业,也纳入农业产业链的结构之中来。因此,产业链不断拓展和延伸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和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措施,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意义

农业产业链拓展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部门,不仅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原料,而且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由于其自身的强关联性,农村经济单靠生物的再生性生产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基于农业产业链条的综合管理,拓宽农村经济的空间才能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具体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

从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来看,可将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增值环节。一个企业(或农户)可能在某一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产业链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很多企业生产与营销分离,通过合同关系,把流通和销售环节让渡给专业厂商来办理,农业产业链的运作,很多都是围绕大型的销售厂商来展开的。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之间,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实现互补,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功能增强。农业产业链拓展最大的特点是通过链条上所有节点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户的紧密合作,降低交易费用,将影响交易有效运行的因素推向链条之外,从而达到链条运作最优化和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

(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和管理加强,必然加速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支撑链条与体系;必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链和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农村;必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只有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拓展,才能做强做大农村二、三产业,有效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实现农业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全面发展的各种专门人才培养,以繁荣农村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有利于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进行系统化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拉长和加强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率。此外,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业产业链管理,不仅是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社会对农产品多样化和安全性的强烈要求,农业关联企业通过与产业链的结合增加了其产品的安全可信度。因此,拓展农业产业链可以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障碍分析

民族聚居区多处为老少边穷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历史上民族地区多为地方统治,受各个朝代中央政府管理的较少,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因此文化相对落后,与外界的交流和贸易非常缺乏,商品意识差,经济发展缓慢。正是历史文化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基本上没有摆脱单一从事动植物生产的传统状态,严重阻碍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一)耕地面积狭窄,生产规模小

“七山一水一份田,一份道路和庄园”是很多民族聚居区的真实写照。这里耕地面积普遍偏小,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农村的生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生产的计划性由各个家庭自己决定,更不利于规模化经营。因此,农业产品生产形成了“小批量”的格局,无法适应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数量。就是民族地区的某种农产品能满足某加工企业的原料供给,但由于供给的农户太分散,必然要增加交易成本,这不利于农户家庭与加工企业的合作。另外,由于生产的分散,提供给加工企业的农产品的品质优劣不同,必然影响加工企业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加工企业与农户的互惠关系。民族地区耕地制约及生产制度等是影响农业产业链拓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

(二)商品意识淡薄,专业化生产缺乏

民族地区的居民长期居住边远山区,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现代商品意识淡薄,所以各家庭的生产都是“小而全”的局面。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数量充足,质量标准一致的稳定农产品供给,专业化生产是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保证,这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加工,而且也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加工企业与农户能否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关键是其间的经济利益能否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分配。对于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居主导地位的加工企业来说,必然会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去选择对自己收益最大的合作伙伴。根据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及合作的实践,加工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大农户进行合作,因此,民族地区缺乏专业化生产是影响农业产业链拓展又一障碍。

(三)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抗风险能力差

民族交通条件差,教育文化落后,市场信息无法及时到达农户。加之单个农户自身能力有限,资金、技术等的缺乏,不可能有足够的实力理性地进行农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调整中,也往往产生个人理性预期基础上的合成谬误,引起农产品供求的大起大落,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从而影响到加工企业与农户间的合作关系。只有信息的保证,才能使农产品生产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缓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避免因结构性过剩而导致销售不畅引起的价格波动,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供求,降低农产品价格风险。交通信息的瓶颈也是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四)人才、技术、资金紧缺,产业服务水平低

民族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产后环节开发滞后,没有相应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相配套和链接,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中的腐烂、浪费损失严重,农业产业服务程度低,特别是产业后和产中服务水平低,尚未形成系统的、复杂的产业链,大量的农产品没有经过精加工和深加工就进入市场,没有实现相应的附加价值。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必然要加速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由于科技人员紧缺,加上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建设和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特别是农产品产后环节的精度和深度开发,扩张其价值和效益,发展各具特色的、增值空间大的,而且能够创造较多就业机会的产后经济方面,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约束,无法发挥比较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教育文化的相对落后,科技人员的紧缺以及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成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又一瓶颈。

四、民族地区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对策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原因,商品意识淡薄,资金、技术、人才紧缺,交通不便,自信闭塞,农业生产主要是单一动植物生产,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用现代农业改造这种原始落后的农业。

(一)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自然、文化特殊性,拓展农业产业链的任务不可能由农户单独完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由于其公共物品性,只能通过政府来建立。另外,人才、技术、资金溃乏的局面也只有通过政府的投入才能得到改善。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生产以市场为导向,而要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去搜索市场信息,不仅成本太高,而且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从繁多的信息中捕捉真正有用的信息。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让农民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中分得利益。而企业和农户经营的联系,既发挥了农业家庭经营成本低、生产管理精心等优越性,又弥补了小规模分户经营难以调整结构、难以衔接市场、难以获得产后利润等缺陷,为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只有政府的作用才能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为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应加大发展农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引导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为专业化生产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服务。

(二)转变农民的生产理念

民族地区居民由于世世代代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十分严重,商品知识缺乏,这种生产观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现代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并通过产业链纵向和横向拓展,向第二、三产业不断渗透的一个综合性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分工不断细化,农户和企业只是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产业链条的节点,一个农户(或企业)可能在某一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每一个生产农户(或企业)通过相互协作生产,使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单元实现互补,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功能,从而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民族地区必须首先转变生产理念,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社会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三)重视农村干部的培训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农民的生产都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如果某家在某一环节或某种动植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邻近的村民就会进行这方面的投入,从而形成产量的大起大落,不利于产业链的拓展。农村干部作为带领广大农民进军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骨干力量,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水平、管理方式、科学方法和领导能力,对于制定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开辟产业化门路,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实现现代农业管理,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干部推进农业产业链拓展和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素质和才能,能够根据市场前景和需求,结合本地的具体条件与实际,科学的、民主的作出切实可行的农业产业链、产品链决策,保证产业化和产业链管理决策与计划的有效实施。同时要深入农业产业链的所有节点和过程进行调研,重视群众在农业产业链拓展中的呼声和要求,把握好产业链中农户、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结合点。通过学习与管理活动的循环往复,提高农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加农业产业链拓展中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更多地培养适应农业产业链拓展与管理,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

(四)注重产品市场的开拓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销售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适销对路是企业成长的基本保证。通过寻找农产品流通销售的异地市场,甚至境外市场,开发研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系列梯级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拓展。通过市场开拓延伸的产业链,其产品的产销衔接比较紧密,能及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差异化的要求;同时在市场寻求的过程中,农民及农产品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可灵敏地感受市场变化波动,从而促进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的发展,并可加速农产品的储运、保鲜产业链条等节点的发展。这种通过市场拓展产业链的方式,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显得尤为重要。

(五)产业链条协调机制的构建

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分工与协作是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前提。农产品由于其自身易腐性、生产的周期性、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不稳定性、原料质量对加工产品质量的特殊性等,在供应商、生产商和加工商之间的关系协调上比单纯地进行市场开拓更能提高整体的效率。就目前民族地区分散生产的格局,生产中更多是竞争的关系,如何协调各生产环节的合作,强化各生产环节的利益共享,显得尤其重要。通过产业链条协调机制的构建,在农业产业链拓展的中,提高各经济主体的合作能力,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重组,提高产业的带动效应,真正使农业的种养加、农工贸成为一体,使农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目的。

(六)加快龙头企业的建设

农业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是联系农户与消费的纽带,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地位,加工业上不去,粮食经济就搞不活,畜牧业也难以有大的发展,农民增收和财力增强的目标就很难实现。特别是在相对闭塞的民族地区,只有通过加工龙头带动作用,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产业的链条才得以形成。通过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市场建设,让繁荣的市场来刺激和引导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产、供、加、销一体化经营,而加工业的发展又能极大地带动农业、商业及服务业的发展,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为条件,协调发展,有序地传递效益,实现产业链条的层层增值。

参考文献:

[1]李翔,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农业现代化的破冰之履[J],农业经济,2006(5):23-24

篇(9)

种植业是同心县农业经济的基础,种植业在同心县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符合产业发展的方向,对同心县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属同心县农业的基础产业;劳务产业在同心县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对增加农民收入影响较大,对同心县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属于同心县农业的支柱产业;草畜产业在同心县具有资源优势、数量优势、传统优势和民族优势,发展势头强劲,属于农业的优势产业。在党的政策的支持下,同心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56900.2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703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900元增长到2011年的3942元。主要表现在特色种植、草畜产业和劳务产业已初具规模,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基本稳定等方面。

2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种植业结构还不够科学合理

旱作区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陈旧,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冬小麦、春小麦面积过大,上等好地都用于种小麦,但经济效益差,在正常年景下,每亩小麦的产量仅有40多公斤,亩收入80元左右。遇到旱灾,没有收成。

2.2 农业支柱产品规模不大,数量不多,产业链条不长

市场经济规律下,农产品不是物以稀为贵,而靠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增产、增效。但同心县的农产品,除了玉米、马铃薯外,其他产品都因数量太少,形不成规模。

2.3 设施农业发展不快,效益差。

同心县扬黄灌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步伐十分缓慢,“菜篮子”工程效益发挥不明显。同心县现有温棚3万亩,真正发挥效益的还不到30%。在市场上,70%以上的蔬菜都是靠到外地拉运,50~60%的牛羊肉也是靠外地贩运。

2.4 输出劳务人员劳动技能低,收入不高

目前,劳务经济已占同心县农村经济的1/3以上,但绝大部分都属于体能型,就是说凭体力挣钱,而不是凭技术挣钱。据同心县劳动就业部门统计,2007年截止8月底,全县输出劳务人员7.9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76亿元,输出人员人均收入729元。如果输出人员有一半是有一技之长,每人次按提高工资30%计算,同心县的劳务经济收入至少会达到3.6亿元。

2.5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资金不足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从总体上说,农民普遍家底簿,没有资金积累,农业投入乏力。地方财政每年的支农资金由于落后非常有限,主要是靠中央和区财政来支农。金融系统仅有农村信用社在向农村进行信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有限,也远远满足不了发展农业产业的需要。农民贷款难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

3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心县是以农为主的地区,农业兴,则全县兴,农业衰,则全县衰。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必须要走产业化的路子,这是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结合同心县的实际情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

工作。

3.1 转变观念,明确发展方向

以发展增效农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条件,因地制宜,优选农业支柱产品,对支柱产品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发挥优势挖潜力,扩大规模增效益。实现装满“粮袋子”,丰富“菜蓝子”,养牛养羊“垫底子”,劳务输出“挣票子”的目的。

3.2 选准支柱产品,促进优势支柱产业的发展

社会要求发展现代农业,但现代农业不仅要求高产,而且要求优质高效,这是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同时,同心县农村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变,大部分农产品都必须进入市场后,才能成为农民的收入,要取得市场优势,不仅要有批量,而且要有质量,只有靠产品数量和质量去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占稳市场,取得效益。在种植业上,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西甜瓜、红枣等优势产业。

3.3 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运用现代科技装备农业,实现品种优良化、管理科学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产业的提升离不开科学技术。一是留住和用好现有人才,鼓励科技人员大胆搞创新。二是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组织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力争每个农户中都有一名以上家庭成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三是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尽快解决农产品产量低、质量次、品牌杂的问题,力争实现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四是十分重视规模化,没有规模,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效益。

3.4 处理好发展支柱产品与非支柱产品的关系

一个乡镇有一个乡镇的农业支柱产品,要突出特色。大力发展支柱产品,绝不是不允许发展非支柱产品,恰恰相反,非支柱产品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首先,要满足科学轮作倒茬的需要;其次,要满足农民自身以及城市居民饮食多样化的需要;第三,为今后新兴支柱产品的选择提供较大的“预选框”。在安排支柱产品和非支柱产品的生产结构时,要符合作物生产的自然规律,适当考虑农户的习惯,重视示范引导的作用。要做到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比例协调发展。农业支柱产品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要以养殖业、加工业作为出路(如提供饲料、原料),养殖业的发展又要以种植业发展为条件,互相促进,循环利用。

3.5 转移农村剩余劳务力,大力发展劳务产业

同心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就业门路不广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农村劳动力过剩是目前农村诸多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几年,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劳务输出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反馈回大量信息,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输得出,一个村男劳力的输出要达到60%,女劳力的输出达到10%;二是搞好输出劳务的技术培训,收入肯定会有大幅度增加收入;三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农业资源,拓宽农业发展空间,转移更多的劳动力;四是加快小集镇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

3.6 注重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篇(10)

1湟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优势产业不明显,集约化程度较低

湟源县大多数农村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并伴之劳务输出,在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有部分群众积极发展各式农业产业,成效显著,如苗木种植、养殖业等。但其间产业的发展,多为农民自发盲目的自主型农业,缺乏集约型管理和规模化经营,优势产业不明显[1-2]。

1.2传统习惯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转困难

在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仍普遍看重自家土地,个体经营性较强。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大部分人没有将土地流转出去,大面积抛荒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给农村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1.3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破坏现象普遍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对以集体劳动方式修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只使用、不维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坏严重,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2发展对策

2.1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

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为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当务之急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目前有些农业机械不适合小块土地的耕种,需要改良。应鼓励工厂生产适宜不同地块类型的机械,并扶持农民购买,对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有很大的帮助。

2.2加大宣传力度,妥善开展流转工作

基层干部要从为民办实事出发,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并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应通过以下2方面来实现:第一,要加大对土地流转的宣传工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存在农民群众对流转的认识度和知晓度不充分的现象,应在思想上做好群众工作;第二,要多形式、多渠道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把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对土地流转法规政策要进行广泛宣传,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改变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有效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3-4]。

2.3进一步维护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维护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会浪费大量资源,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在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维护。

2.4强化统筹理念,加快整合各类资源

一是整合资金资源。实现“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二是整合部门资源。整合分散在计划、财政、农业、农发、扶贫、科技等部门的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条件。同时,整合交通、水利、电力部门资源,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所需的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整合信息资源。加快电子农务服务站建设,鼓励支持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公司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确保每村每户在2010年底至少有1个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

2.5强化规划理念,加快构建区域特色产业

在规划编制上,根据湟源县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坚持规划到乡镇、到村组,明确每个乡镇的产业发展重点。按照“稳粮、兴牧”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地膜马铃薯种植,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县域粮食安全;积极实施奶牛基地建设、饲草基地建设、乳制品加工企业招引、奶畜配套产业建设四大工程,建立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监测、技术推广四大体系[5]。

2.6强化工业理念,加快组建产业化龙头企业

迅速组建龙头企业,坚持把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招商引资、县传统企业的挖潜改造、乡镇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以附加值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使其惠及于民。

2.7强化市场理念,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目前湟源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6个,拥有会员8 000人,涉及种养业、加工业、流通业等领域。针对不同产业建设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有以下几种组建方式:一是由农村专业大户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二是由农村能人牵头,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社。三是由村委会牵头,吸纳该村或周边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四是由农牧部门牵头,依托其人才、科技优势,与农户联合发展主导产业。五是由供销社牵头,联合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专业合作社既可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可提高农民及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3参考文献

[1] 牛树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6):5-7.

[2] 张宇松.略论农业产业化[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5-8.

篇(11)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265-01

1 基本情况

石泉县辖11个乡镇,14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5.13万人,总耕地面积1.94万hm2,其中农耕地1.31万hm2。2015年农业(种植业)产值55 40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 214万元的48%。全县共建有10个农产品市场,其中县城2个、镇级农贸市场8个,基本满足石泉县农产品供销,还有3家小型茶叶加工企业和200余家粮油小型加工企业。

2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 种植业整体发展滞后

种植业产业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自然状况,种植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标准化桑园、烟草、茶叶、大棚设施栽培产业经过多年的示范建设,目前仅在少数乡镇、少数重点村有一定基础,规模、产业及区域布局雏形初现;大部分乡镇、村差距很大,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和区域布局及产业化。

2.2 农耕地逐年大幅度下降

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扶贫迁移、新农村建设占地扩大[1-2],石泉县农耕地由1996年的1.84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1.26万hm2,减少0.58万hm2,年均减少527.27 hm2。随着农耕地减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96年的3.15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2.35万hm2,减少0.8万hm2,年均减少734.55 hm2。农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持续减少使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种植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区域布局也受到制约。

2.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石泉县是山区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成本高、农民经济基础差,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少,全县仅3 533.33 hm2旱涝保收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旱减产、涝也减产,种植业受自然条件、气候灾害的影响太大,缺乏保障。

2.4 农业规模化程度很低

大部分农户种植规模小(

2.5 农业产业化缺乏政策扶持保障

现有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未真正落实到县级,地方财政更没有能力进行扶持。农业产业化缺乏资金投入扶持引导,发展缓慢。信贷资金扶持乏力,特别是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困难,企业缺乏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能力,设备简陋,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

2.6 农业产业化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种植业农产品除茶叶基本形成产、加、销产业化雏形外,优质粮油和瓜果菜均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户除自产自食外,销售原粮、油菜籽、瓜果菜鲜产品缺乏粗加工及深加工能力,农产品不能升值产生经济效益,农民收入增产缓慢,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推动力。

3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

3.1 巩固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农业。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稳定粮油作物面积,主攻单产,保证石泉县粮油自给。要巩固和适度扩大经济作物产业区域布局面积,提高产品品质、单产及单位产值。

3.2 增加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

利用国家增加农业投入和农业产业化扶持的政策,组织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加强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科技扶持力度,对已有发展基础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的乡镇、村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产业发展科技扶持,促进区域布局的适度扩大和种养水平的提高,尽快形成“一村一品”区域特色产业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3 抓农业产业区域建设重点,实现率先突破

根据各乡镇、村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制定种植业产业发展规划,分别进行农业产业区域建设开发。原则上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选择一项有基础、有发展条件的主导产业进行开发建设,区域布局形成之日就是“一村一品”建成之时。

3.4 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种植业生产力水平

引进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名优特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无公害养植关键技术,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种植实用技术大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民种植效益。要以强村大户为重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产业区域布局内重点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依靠农业科学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效益。涉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做好良种及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植物病虫、种植技术指导、物资配套等技术服务工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下转第270页)

(上接第265页)

3.5 利用市场功能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三大要素是市场、技术、效益,三者缺一不可,要重视和利用市场引导功能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培育和经营农业产业化就要高度重视产品销售这个关键环节。政府和有关涉农部门要做好产业和产品的宣传推介及营销工作,农业产业的产品“既要生产得出来,又要卖得出去”,更要有经济效益,“三个轮子”一起转,产业化建设目标才能实现。特别要重视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育,依托经销大户把生产的农产品销向外地、销向大城市甚至出口。农产品产地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和农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是取得市场准入的门槛,拿到准入证才能进入大中城市和大超市销售,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时必须通过“两个认证”,做好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期I销工作。

3.6 培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牵引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区域布局。当农业产业建设种植规模和产品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后,仍然出售原始初级产品时,产业发展就会受阻甚至夭折。在建设开发初期就要注重培育小型加工企业,将原料产品转化为初加工产品,实现第一次升值。通过小型加工企业的滚动发展和优胜劣汰,培育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服务,扶持其发展。达到“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项产业”的目的。

3.7 加强农产品贸易市场建设

目前,县城2个农贸市场已经不能适应石泉县农产品贸易需求,场地狭小、交通拥挤,购销双方均为不便。建议新建农贸市场,以适应农产品交易的需求,努力为内销和外销农产品提供便捷服务的贸易平台。

4 参考文献

[1]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2006(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