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标准农田审计问题及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 S28;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228-02
南江县位于四川东北边缘,毗邻陕西省汉中市和广元市旺苍县,距成都463 km、西安432 km、重庆520 km。全县辖48个乡镇、522个村、86个社区,幅员面积3 383 km2,总人口70.36万人,现有耕地2.82万hm2,其中水田1.7万hm2,旱地1.12万hm2。全县耕地分为水稻土、紫色土、冲积土、黄壤、黄棕壤和石灰(岩)土等6个土类,大部分土壤富钾、缺磷、氮不足。面积最大的土类是水稻土,占46.38%,其次是紫色土类,占27.9%。近几年来,南江县以“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新增农资综合补贴用于粮食基础生产能力建设”、“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项目为契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总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性、示范性和引导性,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丰富和谐新农村内涵,为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了新路子[1-2]。
1 南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1.1 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用于粮食基础生产能力建设
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集中用于粮食基础生产能力项目建设有特色。2010年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930.67 hm2,在长赤镇和红光乡9个村具体实施。新建、整治田间灌排渠系62.542 km、排湿渠1.65 km,新建配套建筑物2 235处,小型抗旱水源工程:整治山坪塘20座、新建蓄水池40口,小型灌排泵站2处;田(土)型调整:田型调整415.4 hm2,修筑田(地)埂3 750 m,培肥地力303.07 hm2。
1.2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
南江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成效明显。2008―2012年在南江县下两、八庙、正直、大河等18个乡镇实施,建设基本口粮田3 240 hm2,其中坡改梯733.33 hm2,改土培肥753.33 hm2,改造中低产田1 753.33 hm2。新建和维修蓄水池162座,新建沉沙池或山粪池867口,新建小型提灌站2座,新建和整治排灌沟渠87.85 km,整治山坪塘111口,新建田间作业道26.93 km,整治机耕道18.86 km。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了能排、能灌,扩大防涝面积,增加保灌面积,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实现旱、涝保收;同时,通过实施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推广项目、稻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促进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培肥地力,不断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由“藏粮于仓”向“藏粮于地”的战略性转变。
1.3 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质量高。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2010―2013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在长赤镇的建华村、清泉村和元潭乡的字库、九泉、石寨村等19个村实施,建设高标准粮田1 333.33 hm2,新建及整治田间灌渠系24 km,新建蓄水池20口,新建提灌站2座,田间耕作道3.75 km,整治机耕道5 km,土地平整166.67 hm2,地力建设1 000 hm2。按时、按质、按量高标准的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据统计,南江县2007―2013年在长赤镇、南江镇、沙河镇、正直镇、东榆镇、红光乡、红四乡等逾20个乡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共建设高标准农田5 573.33 hm2,其中坡改梯1 506.67 hm2,改土培肥10 240 hm2,改造中低产田5 186.67 hm2。新建蓄水池530口,开挖、疏浚渠道852.4 km,新建、整治排灌渠系2 028.15 km,整治山坪塘133口,新建田间耕作路110.2 km,整治机耕道113.86 km。建设内容为小型蓄水工程、灌排渠系建设、田(土)型调整、梯田埂建设、农田耕作道、机耕道的整治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耕农艺等配套设施建设。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95%,将原来的旱田、“望天田”变为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农田,大大提高粮食基础能力,促进了农业发展。该项目可使项目区农户中低产田土比例由80.95%降为18.6%。项目区年粮食基础能力由现在的10.5 t/hm2提高至12.225 t/hm2,年平均增产1 725 kg/hm2,年新增粮食基础生产能力6 605.4 t。
2 抓好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措施
2.1 强化“三大保障”,高规格推进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措施落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会议精神、为农民办实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惠农措施来抓。政府要成立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农业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狠抓任务、资金、人员、技术“四落实”。县农业局成立了技术专家组、外业下乡督查组等工作机构,土肥站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及日常工作,从而做到领导、技术、人员、后勤保障“四到位”;各项目乡镇也要建立相应机构,做到项目实施党政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确保项目实施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资金保障。坚持“政府补助、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和“性质不变、渠道不乱、配套使用、各交各的账,各记各的功”的原则,按照各资金来源部门对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加强项目资金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三是科技保障。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局要抽调专业人员分片蹲点作业,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开展与农科院校合作,集成应用耕地保育技术、耕地污染防治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挖掘增产潜力[3]。
2.2 坚持“三大原则”,高起点编制规划
一是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的原则。实施项目中,要严格实行项目业主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对工程质量、进度的监管。把建设示范片,建好精品工程,突出规模效益,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作为规划设计工程着眼点,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质量施工、高规格利用、高效益运行”的原则,坚持集中成片、规模开发、整体推进的改造开发策略,切实搞好项目规划设计。二是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深入到项目乡镇实地踏勘,对项目规划设计进行现场初验,做到规划设计标准一致、项目实施程序一致。采用同一个标准进行工程建设,无论是丘陵盆周山区还是平地,无论是改田还是改土,工程标准设计要高、质量要好;田型调整要规范,农田排灌渠系布局科学合理,经济实用,排灌渠平直、牢固、美观,按沟渠的功能深度达标[4];修建的桥、涵、闸、池、农田制口和道路等配套设施,做到数量足、质量高、设置合理;改土工程做到地埂牢固,台位清晰,坡面水系健全,沟、池、凼、路布局合理,配套齐全,达到改土“平、厚、壤、固、肥”技术标准。三是重点突出、产业优先的原则。按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要求实施,结合项目重点抓好建设村的银花、茶叶等南江特色产业发展。
2.3 突出“三大重点”,高标准组织实施
一是明确工程任务,加快项目实施。县农业局、财政局领导要随时督查工程质量和进度。实施严格的工程管理制度,做到任务明确,分解到人,实行外业下乡人员包片负责,随时进行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每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各项目乡镇、村社积极配合,按照下达的项目计划,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分工序检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工程。二是加强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坚持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和项目业主要明确职责,加强项目监管,严格按照省农业厅制定的《建设1 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和《四川省粮田建设标准》等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始终要求把质量放在首位,严格基本建设程序。项目业主对施工企业的质量和进度要进行定期督查;监理单位要随时监督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对各项目乡镇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对进度慢、建设质量不合格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实行公开曝光;实行“倒计时”制度,对项目实施单位实行一月一汇报,确保按期按质完成项目实施计划。三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后勤保障。在资金管理使用上,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项目试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并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确保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南江县中低产田土面积大,人均占有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项目投入力度不大,导致中低产田土比重大,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一遇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较大威胁。二是部分乡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组织领导措施不够得力;争取项目时积极主动,建设项目时消极应付。三是按照产业化的思路来规划和组织实施项目的力度不够,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效益的发挥。四是项目建设与质量标准还有一定差距,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护的现象较为普遍。五是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砂石、水泥、肥料等物资价格上涨,项目实施单位造价增高,资金严重不足,导致项目实施达不到预期的质量和效果[5-6]。
4 实施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对策
一是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任务重,尤其是在盆周山区县,交通极为不便,环境较差,地方财力相当紧张,工作经费支出相对较大,在项目概算中,参照当地、当时材料价格适当调高单价,同时增加工作经费比例,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二是继续加大国家、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对盆周山区县农业立项,特别是在基本口粮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更多、更大的支持。按照统筹规划,捆绑资金、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集中资金、有序实施,确保建设质量,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推动土地改造、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工程建后管护。要创新机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护办法和措施,把建后管护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定期对建后工程追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此外,建立奖惩机制,将工程管护工作纳入考核目标,确保建后管护工作落实[7]。
5 结语
总之,南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作在省、市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在盆周山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应当按照省、市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大力度,拓展思路,创新机制,探索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子,从而加快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安全,为实现盆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6 参考文献
[1] 董艳玮.东港市椅圈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综合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47,249.
[2] 吴行一,陈军,曹承富,等.建设高标准农田任重道远――旱灾之后的思考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9(22):452-455.
[3] 齐西文,许芳艳,季志云,等.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促进团场经济和生态建设快速发展[J].新疆农垦科技,2013(1):63-64.
[4] 田栋.甘谷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3(10):83,138-139.
中图分类号:D651.1文献标识码: A
1 项目概要
乌林镇位于洪湖市区东北部。乌林镇国土面积10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616亩。镇辖29个行政村。乌林镇耕地面积48616亩,总人口52014人。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152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161元。
1.1 项目范围
整个项目区涉及乌林镇的吴王庙、莒头村、青山、松林、牛埠头和黄蓬山等6个村。
项目区总面积为1469.42公顷,动工面积1333.33公顷,不动工面积136.09公顷。该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13.47公顷,新增耕地率为1.01%。
此项目的实施,将直接改善项目区内灌溉不力,交通不畅,土地产出低下的问题。
项目计划建设工期为1年,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11月底。
2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2.1项目主要工程内容
2.1.1 土地平整工程
项目区八宝片将部分旱地改为水田,需平整田块共99.45公顷,平整土方为186731方。
2.1.2 灌溉与排水工程
1、沟渠
(1)清淤沟渠设计
项目区所属平原湖区,现在支斗农沟淤积情况严重。项目片区清淤沟的平均清淤挖深约为0.4-2.0m。根据实地调查及测量情况,清淤沟渠16条,长度为18200米,清淤方量为13.68万方。
(2)灌溉工程
项目区内在充分利用现有泵站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的地势以及集中灌水的要求,本次规划项目区共规划泵站46座,水源为项目区内支沟渠。
项目区规划的输水工程主要为斗渠和农渠以及灌排渠,斗渠和农渠尽量按垂直的形式布置。
项目区规划新建斗渠4024.5m,规划修复斗渠11179.9m,新建农渠3277.2m,修复农渠7909.6m。
(5)排水工程
项目区规划的排水沟为斗沟及农沟,并使之与区内排水干支沟相衔接。主要采取灌排相间、灌排相邻两种方式,单向灌溉,单向排水;当然,部分沟渠也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起到灌溉和排水的双重功能。
项目区规划斗沟7286.13m,规划农沟10920.68m。
规划灌排渠道773.81m。
(6)水工建筑物
本次规划的水工建筑物主要包括下田埠、分水口、大闸等。
1)项目区内规划节制闸、分水闸。
2)下田埠是为方便大型农机下田时设计在沟渠之上的辅建筑物。
3)分水口主要是为方便农民将渠道中的水灌溉到农田之中。
具体工程量见表4-11、4-12。
表4-11 大闸、渡槽工程量统计表
4-12 涵管工程量统计
2.1.3 田间道路工程
1、田间道、生产路
根据项目区内外现有的道路交通情况,在充分利用现有主干道的基础上,规划的道路工程分为田间道和生产路两级。田间道和生产路同农业生产过程直接相连系,其布局要有利于田间生产和劳动管理,既要考虑人畜作业的要求,又要为机械化创造条件,应与田、林、沟、渠结合布局。
项目区道路工程情况见表4-13:
表4-13田间道路工程分布表
2、农桥
项目区内农桥分为机耕桥和人行桥两种。其中机耕桥主要布置在田间道跨原有大沟处,根据沟的宽度以及过水断面,设计跨度分为三种:10米跨、8米跨、6米跨。项目区桥梁工程情况见表4-14.
表4-14桥梁工程量统计表
2.1.4 村庄整治工程
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对项目区内新农村建设试点公共设施进行配套,工作内容包括建设排水工程网、完善水泥道路等方面的内容。新农村整治工程情况见表4-16。
表4-16村庄整治工程统计表
3投资概算
项目区估算总投资3000.02万元。全部申请省级投资。
其中:1.工程施工费2470.26万元,占总投资的82.34%。
2.设备购置费109万元,占总投资3.64%。
3.其它费用333.24万元,占总投资的11.11%。
4.不可预见费87.38万元,占总投资的2.91%。
4效益评价
洪湖市乌林镇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后,将明显提高其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增加耕地面积,加大技术措施增产率,改善耕地质量,为农业稳产高产提供有力保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资产营运创造良好条件,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目实施后,将对项目区原有的农田防护林网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项目完成后,可提高项目区的耕地面积、单产、总产、产值和利润,增加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显示出明显的经济效益。通过本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现有耕地的各类生产条件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通过本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现有耕地的各类生产条件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项目实施后改良原有耕地931.81公顷,水稻单产将从400公斤/亩增加到450公斤/亩,每亩生产成本降低11元;油菜单产将从140公斤/亩增加到165公斤/亩,每亩生产成本降低15元。改良耕地每年可多获利润223.6万元。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3000.02万元,根据上面的计算,整理后每年净收益249.42万元,投入产出率为8.31%,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2.3年,约为13年。
综上所述,可达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符合土地整理的目标。
5结论与建议
5.1可行性研究结论
经过对洪湖市乌林镇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区可行性的研究,结论如下:
1.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可新增耕地13.47公顷,对实现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根据项目区内土地适宜性,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土地,可使项目区农民增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3.项目区通过运用高新农业技术和机械化作业,可提高项目区农业的产出率。
4.项目设计比较科学,可操作性强。项目区通过农业生物、科技、工程等措施的综合运作,复垦整理土地的措施合理。同时,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可使项目区内的环境有较大改善。
5.本项目采用严密的管理措施,为项目按标准如期建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体系。
结论:本项目符合土地整理要求,综合效益非常明显,完全可以进行投资实施。
5.2问题与建议
5.2.1问题
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与土地整理项目高标准相适应的问题,以及土地整理管理部门如何加强工程实施管理的问题。
5.2.2建议
1.该项目除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招标施工队伍外,重点还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
2.严格项目资金使用管理
市土地整理中心设置专户、管理整理专项资金,领导专班加强对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和审计。
3.及时总结经验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丘陵地区开展土地整理、改造中低产田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中图分类号 S159;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44-02
根据《浙江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农业厅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标准农田管理权限下放工作的通知》(浙农专发〔2014〕8号)精神,自标准农田管理工作下放以来,衢州市按照相关要求,在补建标准农田项目质量评价与认定、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方案评审与项目验收、标准农田占补(置换)审批方面,市农业、国土资源2个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沟通合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
1 工作方法与措施
1.1 补建标准农田认定
1.1.1 成立专家库。通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择优选择的方法从市农业、国土资源、水利、环境保护、县级农业部门中选出相关专家设立衢州市耕地质量评定专家库,专家库共设专家33名。
1.1.2 严格质量评定制度。补建标准农田质量评定由项目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向市农业局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受理后由各项目县土肥站站长担任评定组组长,市、县2级土肥专业人员为评定组员开展项目区的质量评定工作。评定工作按照《浙江省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现场勘查、取样检测、数据分析。为防止样品采集过程中的主观性,所有样点事先在竣工图上布设完成,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样点分布图进行采样。样品检测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衢州市土肥站根据现场勘查与样品检测报告,将数据录入“浙江省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并导出相应等级。质量评定报告编制完成后由衢州市农业局牵头从耕地质量评定专家库中抽取专家对质量评定结果进行专家会审,市农业局根据专家意见最终对评定报告修改完善[1]。
1.1.3 标准农田项目认定。由市国土、农业部门联合对耕地地力等级达到二等以上的标准农田进行综合验收。验收合格后将新建的标准农田纳入标准农田储备库[2]。
1.2 标准农田占补、置换审批
在标准农田占补(置换)方面,严格规范审批流程。先由县级农业、国土部门向市级农业、国土部门提出申请,再由县级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县级农业部门签署“两区一工程”审查表,对于涉及已(在)实施的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的上报农业厅批准,进行相关的核减与补建,在置换方案审批上如涉及已(在)建的千万亩标准农田提升区的,补入地块一律要求一等田占补。申请材料受理后,先由市级农业部门业务人员进行初审后报科室领导审查,最后报分管领导签署审批意见[3]。
1.3 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方案评审
提升方案由项目县人民政府向市农业局提出,主要包括地力提升方案、基础设施提升方案两大内容。衢州市农业局根据方案事先对提升区开展实地勘察,对于立地条件较差不具备提升条件或实地已经种植苗木、水塘或有临时建筑的相关面积予以剔除,并要求方案编制单位提供项目区域最终的矢量数据,以便后期的管理。衢州市农业局组织农业、财政、水利等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项目县根据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后由衢州市农业局下达同意提升的批复。
1.4 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验收
1.4.1 出台验收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补划标准农田提升项目的管理,规范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验收认定,全面检查、评价质量提升成效,由市保护耕地和造地改田领导小组出台《衢州市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验收办法(试行)》。验收办法引合验收制度,由市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同级财政、国土、水利部门专家成立验收组,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情况、物资采购与发放、管理制度、项目建后管护等进行全方位的验收。
1.4.2 引入审计制度。在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引入审计制度。根据项目的提升方案开展审计工作,主要检查各级财政资金到位情况、项目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审计报告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4]。
1.5 档案管理与备案
标准农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所有申请材料、验收资料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项目所涉及的地块备份电子档案、照片等数据。补建标准农田认定与标准农田占补(置换)审批每月由市农业局向农业厅报备1次,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方案评审与验收5个工作日内向农业厅报备。
2 主要工作成效
自标准农田管理工作权限下放以来,衢州市共认定新建标准农田项目9个,面积共计93.656 8 hm2,其中一等田面积4.405 3 hm2,二等田面积89.251 5 hm2。评审通过7批次17个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方案,累计提升面积1 132.59 hm2,总投资9 195.14万元。验收通过2个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验收面积23.790 3 hm2。审批标准农田占补(置换)项目41个批次,共涉及标准农田237.099 6 hm2。其中,占补项目9个批次,置换项目32个,占补项目均为省重大水利、交通项目,主要为九景衢铁路与46省道建设项目。所有项目涉及已(在)建的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都按照规定进行补划,确保了耕地数量、质量双平衡。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在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个别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导致项目实施未能按方案预期进行,部分补划项目未能按期提交验收申请。下一步,市农业、国土2个部门将对全市所有在实施的补划项目开展一次全方位的督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在标准农田占补(置换)审批工作方面,因农业、国土2个部门的数据库未能同步,在标准农田管理的内网平台上新纳入的储备标准农田与新实施或新验收通过的千万亩提升区块等数据不能及时更新,有可能会对市一级的占补(置换)审核带来不便。
4 参考文献
[1] 程街亮,单英杰,倪治华,等.浙江省标准农田质量建设和管理现状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1(6):1209-1211.
1 我国土地资源综合整治现状分析
地整治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战略。土地整治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2013年我国土地资源整合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农用地64646.56万公顷,其中耕地13515.85万公顷(20.27亿亩),林地25339.69万公顷,牧草地21956.53万公顷;建设用地3690.70万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019.92万公顷。
2013年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通过土地整治新增农用地38.84万公顷,新增耕地34.63万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10.83万公顷。2013年,中央累计下达土地整治资金442.64亿元,共验收土地整治项目2.05万个,总规模240.10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新增农用地38.84万公顷,新增耕地34.63万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10.83万公顷。共批准建设用地53.43万公顷,其中,农用地转建设用地37.24万公顷,占用耕地21.96万公顷,同比分别下降13.1%、13.2%、15.3%。批准单独选址和城镇村建设用地同比分别下降20.5%和8.5%。国有建设用地供应73.05万公顷,同比增2.7%,其中,工矿仓储用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和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供应面积分别为21.00万公顷、6.51万公顷、13.81万公顷和31.73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1.4%、增长27.9%、增长20.5%和下降6.3%。
2 我国土地资源整合治理的措施
1、加强领导,严肃问责。各司局、各单位要把安全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抓。要夯实工作基础,针对本单位基础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快建立与当前维护稳定形势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严格责任追究,把维护内部稳定安全的责任细化落实到领导,落实到部门、岗位,落实到人头,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细节的安全,确保整体的安全。
2、科学规划,注重可行。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红安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土地整理区域规划。对荒地开发整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衡量田、水、路、林,确保合理布局;对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整理,以实现“三个集中”为重点,即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集镇集中、乡镇村办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重新界定村庄、居民点和乡村界限权属,科学修订镇村规划;对高产农田土地整理,通过移土回填、剥离回填等方式,改善耕作层,使“瘦田”变“肥田”,“低产田”变“高产田”;集中整理“荒、废、闲”项目,重点是挖掘土地的整治潜力。
3、创新模式,阳光操作。为保障招投标活动顺利推进,县政府成立了工程项目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并从纪委、招投标办、国土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招标专班。为减少项目招标中的情感因素和人为因素,我们严格执行招投标公告制度,由省国土资源厅摇号产生的具有招投标资质的机构全程,实行明标明投,并且请纪委、监察局、财政局采购办以及局纪检组全程监督,开标后确立的中标单位在网上公告,确保每个项目招投标阳光操作。
4、落实资金,加强监管。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我们严格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建立专帐;坚持按照规定范围开支,绝不突破相应概定总额;坚持法人“一支笔”审批,严把资金管理关;坚持科目资金决算,严格资金审计。对项目建设资金,严格做到“五个到位”,即工程预算到位、施工合同到位、签字核实到位、正规发票到位、验收报账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请审计部门到现场“查、对、核、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开展土地整治集体廉政谈话,打好预防针,念好紧箍咒,有力地保护了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全县没有出现因资金问题停工事件及违纪违规的案件。
5、强化管理,保障质量。对每个建设项目,我们采取“一到、二查、三督”的方式,加强质量监管。“一到”即监理人员、技术人员、协管人员在每一个单元单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必须有专人到现场监督;“二查”即查施工前图、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查进场原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三督”即管理人员、聘请人员、当地群众交叉监督,对不符合规划的施工坚决停工,对各标段建设工程严格实行末位淘汰,对工程建设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建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工程。
6、建立健全环保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环境保护和整治专项资金。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原则,建立环境污染整治责任承担机制。建立环境整治的市场机制,通过财政补助、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企业、个人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环境整治,鼓励大家出资整治环境污染。
7、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的新阶段。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是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地整理主要是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土地开发整治与新农村的建设密切相关。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整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改造旧村,归并农村居民点,可以有效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土地整治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务农收入。但其整治过程中往往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提升土地综合整治水平,国土资源局必须重视其发展、治理的各个环节,提高其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彦随,陕西农村宅基地综合整治模式的价值与启示[J].中国土地,2011(7):61―62.
一、存在问题
(一)普遍存在挂靠转包现象。目前在我县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市场,有些项目实际施工的项目负责人并不是中标企业的项目经理(建造师)。有的人借用施工企业资质和建造师证参与投标,就是所谓的挂靠,真正的建造师只在开标当天露个脸、验个身份,一旦中标,再向所挂靠的企业交管理费,然后由挂靠人进行施工。有的虽然是企业自身参与投标,但中标后企业自己并不做工程,直接将工程非法转包或非法分包给他人承建。以2017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仅事后省专项审计调查就发现1个中标企业出借单位资质、3个中标单位非法转包。
(二)普遍存在设计变更较大问题。现在很多的施工企业在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采用“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策略,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取中标,然后钻建设单位项目前期做得不够充分,图纸设计、清单编制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不够准确等漏洞,同时利用政府投资项目工期紧等特点,通过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在材料和工程量上大做文章。工程量变更不履行报批手续,而是先施工后报批,甚至有的项目实施1、2年后才召开部门协调会,才上县政府常务会研究,整个报批程序完全流于形式。以2017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仅事后省专项审计调查就发现在50个标段中,就有12个标段出现未履行变更手续的设计变更,涉及金额达693.3万元。
(三)普遍存在质量较差现象。绝大多数项目,验收合格是肯定的,也存在一些项目在第一次验收时不达标,通过整改之后才勉强达标的。但有一点,普遍存在质量较差现象。相信广大建设单位都有同感。
二、主要原因
从表面上来说,存在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借资质投标、买标,使得实际施工方成本增加,不得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而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业主方专业知识缺乏,项目前期规划、设计不到位,造成边施工边调整规划,造成工程款大大突破预算。但是,就其实质来说,我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一)体制缺陷。工程建设项目的标后管理主要由建设单位直接实施,很多建设单位缺乏专业的管理班子和管理人员,对工程每项验收的内容和程序等了解不深等。
(二)制度缺乏。目前我县尚未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标后监管一整套完整的制度,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对出现的问题往往难以一查到底,从而导致监管不力。
(三)监管缺漏。行业监管部门因人手问题等种种原因实地检查往往不能十分到位,对建设单位的监管没有有效的手段,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往往侧重于形式和程序的监督,尤其是没有仔细核查中标项目经理的到位到岗情况。
(四)信用缺失。当前的市场信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工程建设过程中,失信、违法成本低,往往出现守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的不正常现象。
三、工作建议
(一)健全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制定统一标后管理办法,明确监管的责任主体,组建标后管理机构,将标后监管常态化。从建设标准和规模控制、合同订立和履行、工程施工和监理、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经常性的检查机制。建立工程项目公示制度,涉及到一定规模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结算价格和施工工期的调整等都要按一定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坚决杜绝先施工后报批的现象,凡是未履行报批程序的建设单位,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二)完善制衡机制,强化组织协调。整合监管资源,搭建监管平台,建议成立专职机构——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全权负责标前、标中、标后各项监管职能。在成立公管局之前,由县公管办牵头,行业监管部门参与,加强对合同签订、履行、现场到位、工程质量等后续重点环节的监督,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定期开展在建项目合同履约检查和专项治理活动,全面加强标后监管工作,对不法行为予以坚决查处。严格建设资金、履约保证金和质量保证金的监控制度,为监管部门监督合同履行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土地流转对于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奠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础,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建设管理体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截至2013年11月底,陕西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540.9万亩, 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11.8%,其中转包233.2万亩,转让38.5万亩,互换53.5万亩,出租163.2万亩,股份合作9.7万亩,其他形式42.8万亩。
根据座谈会反映的情况和典型调查,陕西省土地流转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流转方式看,主要以转包、租赁、互换为主,占流转土地总量的97%;二是从流转地域看,土地流转主要集中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或者农民收入主要以务工收入为主、不依靠农业收入的地区;三是从流转主体看,以农户间流转为主,农户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流转的现象还不十分普遍。
二、陕西省通过财政投资项目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做法
一是财政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提高土地流转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财政支农项目实施后,提高了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在市场交易中提高了土地经营权流转费。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陕西商洛地区的商南县一个项目区面积4000亩,项目实施前不具备灌溉条件,一亩地流转费仅100―150元,有的地块甚至免费租用。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善了生产条件,2013年每亩土地流转费上涨到700―800元,每年为项目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约280万元,成为未来10余年项目区农户的稳定收入来源。
二是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持股龙头企业,获得股份分红收益。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或者经营权的现金折价)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作为整体入股龙头企业,企业根据经营绩效进行分红。其中,政府投入龙头企业的财政资金,按股份比例量化分配给合作社,增加农民持股数量,农民获得财产性收益。如陕西省杨凌秦岭山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该公司建设葡萄基地过程中,为调动农民积极性、解决生产管理成本和绩效管控等难题,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民以3年的土地经营权现金折价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作为整体与龙头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新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现代公司治理方式运作,依据经营绩效进行分红。2012年公司申报财政扶持项目13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财政资金70%(91万元)按照流转土地亩数量化,作为农民股金计入合作社入股资金。目前,基地已建成高标准葡萄种植示范基地,2014年将按照股份分红。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是农民持股涉及政策面广,有些问题超越了农发办职能。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股份化改造、土地经营权流转登记及流转费确定、农民股权的利益表达与公司决策参与机制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按照法律界定权利和责任。
二是农民股权落实存在难度。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够规范,企业领办或村组干部组建较多,并不完全代表普通农民利益,财政投入形成的股权很难完全落实到普通农民身上。
三是农民股份权益保障机制还需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不具备行政执法权,不能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项目实施后企业是否按约定向农民分红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如果采取收取企业保证金方式分红,或者约定农民持股为优先股,定期领取固定股息,则需征得企业同意。
四是市场中介机构及市场环境培育还需要进一步成熟。在土地流转、农民持股过程中,涉及到公司注册、工商变更登记、资产评估、增资扩股等,需要借助市场中介机构的力量,促使双方寻找利益平衡点,依据法律解决潜在问题。目前,市场中介机构对合作社业务经验不足,龙头企业对与合作社进行股份合作也存在一定疑虑。
四、建议
一是继续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能够为生产关系的调整完善创造条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有利于土地的集中规模经营,让土地在租赁、转包、入股或自用过程中实现资产增值,也为入股龙头企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了条件。同时,优先对已经流转的土地进行立项开发,优先支持与农民建立股份合作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分红创造条件。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财务制度
Key words: agricultural overall development project;capital management;financi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114-01
0引言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自1989年实施以来,累计完成财政资金3.5亿元,改造中低产田67万亩,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37个,通过20的实践和探索,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1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1.1 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是农业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内容涵盖了农业、水利、林业、科技、产业化等方面,项目建设包括前期准备、项目申报评估、工程实施、竣工决算审计、验收、后期管护等过程。资金动作则通过分配投资规模,下达资金计划,县级报账等程序来完成。在此阶段,资金管理同项目实施同步进行,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同时,项目实施必须坚持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四制管理,资金管理必须坚持专人、专账、专户三专管理,否则项目建设质量与资金的管理就很难取得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2 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是适应财政、审计和社会监督的需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与资金使用所产生的效益直接关注着“三农”问题,如今纳税人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要求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的呼声很高,国家对专项资金审计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为此,严格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已成为当前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1.3 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事关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我县宁夏青铜峡灌区北部,地域面积广,盐碱化程度高,人均耕地多,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业灌排矛盾突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为重要。自1989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现已形成了田成方、渠相连、树成行、路相通的局面,项目区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由实施前的45%提高到70%以上,粮食平均亩产达650公斤,人均收入达5809元。试想,如果因为项目与资金管理不严而出现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人情工程,老命伤财,即损失了国家的资金,又损坏了农民的利益。
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脱节项目管理方面,项目安排分散形不成规模效益,一些地方项目建设尊重农民意愿不够,项目前期实地勘察不扎实,扩初设计脱离实际,超越权限擅自调整项目实施计划,少数工程和物资设备购进仍然未实行招投标与工程监理制。资金管理方面,县级配套资金和农民群众筹资投劳落实难度大,若选项目不准,当年完成工程量与批复资金不实,县级报账制还不很规范。在全面实行规范性的资金报账与工程建设招投标之前难以相互协调推进,直接影响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性。
2.2 资金管理人员能力相对薄弱、审核工作不到位就我县近五年而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规模增加力度大,批复改造面积近23万亩,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项目25个,下拨财政资金年均3500万元以上,对财务管理人员说,只是繁忙于具体的工作事务中,不能亲自参与整体项目工程的实施过程,强调了资金账面的规范性,对工程结算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起不到监督审核作用,同时由于农来综合开发项目的综合性强,工程涉及面广且分散的特点,若项目管理不到位,资金也随之会出现舞弊、浪费现象。
2.3 资产监督能力不足因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增添了数量很多的机械、设备、仪器及相应的水利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竣工工程移交后,资产随之交由县、乡管护,由于执行管护制度不力,管理资金有限,许多水利基础设施毁损严重,设备物资挪做它用,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3严格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的建议
3.1 科学整合资金,力求规模效益按照集中资金办大事,形成规模出效益的原则,按照综合、整合、结合的工作要求,我县从2008年开始,分别在高庄乡,通伏乡创办了高标准示范区和万亩节水示范区,将农业综合开发可利用的分散的小的子项目资金集中用于一个项目区的整片开发中,经过数年的建设,项目和资金得以很好整合,项目区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3.2 强化项目全程管理,确保资金运用到位项目与资金密不可分,在提升财政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同时,项目全程管理上也要下功夫,项目管理部门编制申报计划必须和资金管理部门共同协作,编制开始,两职能科室就项目任务和资金规模进行分析,实地勘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使项目管理与资金动作相互监督,把资金使用方案做到符合项目建设的需要。同时,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财务管理人员有知情权和监督权,深入一线落实项目实施,了解资金使用计划和具体开支情况,掌握一手资料,准确进行财务分析,提高的资金使用效益。
3.3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申报时,克服单纯依赖咨询公司或科研院所评估项目的做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就拟申报项目中的投资内容、规模、资金筹措、投资回报率、回收期限等内容做市场调查和实地考察,根据调研内容,做出评价预测分析,使申报项目建设内容符合资金管理要求。同时,加强在建项目财务监测,工程开工前,按施工进度拨付款项,对项目单位已收预付款的流向进行跟踪监督,严禁挤占挪用。工程完工时,建立竣工项目的财务考核机制,了解项目的执行和投资计划的完成情况,比较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之间的差额,分析产生差额的原因,为下一年度计划投资额的制定提供参考。
3.4 严格检查与验收,建立奖励与处罚机制项目检查与验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评定项目执行情况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检查可采取自查与互查,自查情况的结果做为本部门年度奖惩考核内容之一。克服年度验收走过场,实行谁验收,谁问责的机制,验收时,竣工工程与投入资金一对一核实,让每笔资金真正用到实处,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由审计部门进行抽查,保证遗留问题整改到位。验收结束时,对不合格的县取消下年度的项目申报,对验收成绩优良的,可适度增加下年度的投资规模。
1、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建成了一批高产稳产农田。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共改造中低产田12.03万亩,其中建设高标准农田6.3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2万亩,经过治理改造过的农田,基本达到了“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建设标准。
2、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先后推广了有机水稻、有机蔬菜栽培技术,引进了目前全国最优苎麻品种——“中苎一号”,推广了机械打麻技术,研发了国内首台全自动打麻机,使每个劳动力每天打麻量从10余斤提高到120余斤,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扶持了国内首条微生物脱胶精干麻生产线的研发,并得到了全国麻纺协会专家高度评价,培训农民16500余人次,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3、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先后扶持了恩达、金土地、天欣源、科农种猪、姗娜果业等2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家专业合作社,争取产业化经营项目42个。通过连续多年的扶持,恩达、科农种猪已经成为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恩达家纺”成为我市首个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全市优质水稻、苎麻、蜜桔、种猪繁育等产业有序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了十万农民增收致富。
4、促进了农民收入和粮食增产。项目区农业人均年收入比非项目区高出300元以上,使农民从开发中真正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被项目区群众形象的比喻为“增加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项目区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20万公斤,油料10万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市始终把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新农村建设衔接工作,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共扶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89个,扶持资金2250万元。
二、主要做法
我们在土地治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项目选址立项、科学规划设计、高质量施工监管”这一主线,始终做到:
1、坚持两个条件,即“三个好、一个高”条件,竞争立项,择优选项。一是地形条件要好。选择地理位置重要、地貌平坦、集中连片的地方搞开发,不仅便于项目实施,而且能够塑造农业开发工作整体形象,起到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二是经济条件要好。土地治理项目不是扶贫项目,选择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搞开发,能够保证自筹资金的足额到位。三是村级班子要好。村班子的强与弱是搞好项目的关键。选择那些村班子团结、敢打硬仗、愿意为老百姓办事的地方搞开发,将使项目实施事半功倍。四是群众积极性要高。这是农业开发工程能否顺利完成、不留后遗症的关键所在。组织召开村支委会、村小组干部会和群众大会,征求群众意见,经2/3的农民同意后,并逐户签字,承诺自筹资金按期到位。
2、坚持两项原则,科学搞好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一是坚持求真务实原则,搞好测量工作。在实地测量前,带领设计和测量人员到实地熟悉地形地貌,衔接地形测量有关事宜,制订具体测量工作安排方案;在测量完成后,设计人员根据现状地形图进行规划设计。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适地选择整地方法。对地势平坦的田块,按同水平线进行平整;对有一定坡度的项目区,以等高线平田的方法进行平整。
3、建立三项制度,创新项目工作机制。一是建立项目村组、乡镇水利站等多方参与的规划工作机制。在工程项目完成初步设计时,将规划设计成果拿到项目区去,多次征求当地乡镇、村干部农民的意见,并采纳合理、可行的意见,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二是推行专家评审机制。在年度项目规划论证工程中,接受水利、农业、林业等方面的专家,逐个核对工程位置、规格型号、施工图纸和工程量,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三是推行项目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在招投标过程中,根据《招投标法》的规定,确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标原则。报名参加投标的单位,必须具备足够的资质和国家颁发的施工许可证件。招投标统一管理,成立农业综合开发招投标领导小组,由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开发办等为成员单位,进行有关招投标工作。
4、多措并举,确保工程进度。工程遇到阴雨天气,给施工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工程工期与质量。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我们采取多措并举强抓工期、确保质量,取得较好效果。一是精心组织。领导在一线靠前指挥,工作人员常驻工地,深入到各个标段施工现场督导,及时处理有关问题。二是统一标准。要求各个标段的工程质量统一标准,并不定时组织各标段施工管理人员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促进。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我们依托本市资源条件和产业比较优势,按照市委、市政府“3321”工程和全市农业产业化企业重点工程的总体部署,择优选项、集中连续扶持我市的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1、水稻加工产业。重点扶持百乐、金土地和天欣源大米加工等龙头企业,扶持的重点从提高粮食加工能力向粮深加工转变,重点扶持好金土地米乳饮料和百乐精制米粉的生产,达到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苎麻生产、加工产业。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以恩达公司为龙头的10万亩苎麻种植基地,重点放在扩建恩达公司生物脱胶生产线和优质高产苎麻种植基地项目上。
3、种猪繁育产业。建立以科农、渝州公司为龙头的良种猪生产繁育基地,重点是扩大良种猪繁育的整体规模。
4、蜜桔产业。推广“猪—沼—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珊娜、蒙山公司为龙头建立优质高产生态蜜桔园,重点扶持蜜桔苗木繁育、品质改良和提高采后储藏保鲜及处理加工能力。
5、部分特色农业产业。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扶持政策,有选择地扶持葡萄、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产业,重点放在以设施农业为主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上,促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6、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将百乐、恩达、谷韵米乳等品牌培育成影响力大、竞争力强、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责任田调整难。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格田化后,原有农田出现增减,原有田块面积、形状发生了变化,必然要重新进行农田调整。但由于项目区很多村、组,自分田到户后,田块一直未动过,而人口发生很大变化,使人地矛盾相当激烈,使得农田调整很容易成为矛盾纠纷的导火索,处理不好甚至出现群众上访事件。
2、农民自筹资金难。目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还需要农民群众通过投工投劳自筹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如2009年罗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平塘村委各村小组要求每家每户每人筹钱搞土地平整;沙堤村则用承包鱼塘的资金搞土地平整,这样做加重了村委、村小组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农民群众对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严重时群众情绪激动,导致工期拖延。
3、亩投资标准较低。目前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同类项目的除我们农业综合开发办外,还有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据我们了解国土部门的土地开发(类似于我们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单位面积投资标准是3000元,其中:1500元用于田间基础设施建设,500元用于项目区村庄整治,1000元(地方配套资金,一般不能足额到位)用于乡镇、村委建设费用,且国土部门的土地开发面积是指国土面积,而我们是指耕地面积。水利、农业等部门的投资标准也高于我们的投资标准,且不需要农民自筹资金。
4、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从企业销售收入上来看,我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缺少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从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的带动面上来看,还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而形成的产业聚集群。
5、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农产品转化增值率低。在我市现有龙头企业中仅有11家农产品加工业,其中就有6家大米加工企业,而在畜禽肉类、水产品、花生和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加工方面至今还是空白。多数现有的加工企业设备陈旧落后,加工技术条件差,在农产品加工生产上,一般只能搞粗加工。这严重影响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的扩张和发育,制约了我市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6、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程度不高。我市农业中介组织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尤其企业农产品订单年收购量只占总量的30%左右,且订单履约率也不到50%,市场价格好,农户不按合同向企业提供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企业不愿按订单收购,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销售的矛盾相当突出。
7、企业融资难。我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募资额度较小,发展后劲不足,大多数龙头企业固定资产不多,获银行贷款困难。加上担保体系不健全,企业办理抵押贷款过程中存在费用高、办理时间长等问题,使企业难以得到适时的金融支持。
四、几点建议
1、处理好责任田调
整。要依靠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在项目立项时要统一思想,明确是按人口重新分地或者还是按保持原有农田数量,项目实施后根据农田增减情况按比例相应调整;其次是项目实施时要对项目区原有农田重新丈量,如实登记造册;最后是项目实施后,按原定的分田方案将田块分成好、中、差三等重新分配。
2、提高亩投资建设标准。应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尽量减少农民自筹资金。由目前的财政投资1200元/亩提高到1600元/亩以上。达到其它部门同类项目的投资标准,同时取消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中的农民自筹资金,与其它部门同类项目的政策一致。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要始终把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关键环节来抓。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经营机制活、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一是加大对现有优势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一批龙头企业。二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做强一批龙头企业。用市场的方式,积极引导和促成全市同类型的龙头企业具备条件的加强横向联合,实行品牌、技术、产品资源共享,搞好分工合作,努力整合建设跨区域的大型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做强做大。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储运、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
4、强化农业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切实利用好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瞄准国内外产业化优强企业和知名品牌,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来我市落户,形成新一轮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当前,要围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引进新上一批肉类、花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建设项目。围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出口型企业来我市从事优质农产品采收、包装、储藏、运输、加工等技术的开发,鼓励客商在农产品基地投资建设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和以加工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利用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畅达的市场销售网络,建成一批一头连接农户,一头紧贴市场的农业产、加、销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着力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化。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一是加强产业的规划引导。要围绕优质稻、生猪、禽类、苗木花卉、蔬菜、果品等六大主导产业,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地理位置及传统优势,搞好优势主导产业科学布局定位,制定发展规划,按照标准化的要求,重点扶持建设一批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明显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要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加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二是要加强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联系。对现有农产品基地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做大规模,特别是要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解决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组织生产,使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所要求的品种、质量和加工能力相匹配。
1.引湖灌区基本情况
引湖灌区位于东平县西北部,地处鲁西南低山丘陵和平原接壤地带,涉及老湖、梯门、大羊三个乡镇,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98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54万人;总耕地面积为14.5万亩。该灌区是解决三乡镇山区农业灌溉以及补充地下水源的重要基础工程,更是我县北部山区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该工程自投入运行以来,对改善我县北部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补充地下水源解决日趋严重的人畜用水难题,促进区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推动东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工程建设标准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工程状况的日趋恶化,水资源浪费严重,致使灌溉面积衰减,工程效益得不到全面发挥,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引湖灌区节水改造成效
为充分发挥引湖灌区的水土资源优势,在水源日趋匮乏的情况下,对灌区进行以节水高效为中心的节水改造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东平县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灌区的投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对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的重要历史机遇,于2010年全力做好了引湖灌区末级渠系配套节水改造项目。该项目涉及老湖、梯门、大羊3个镇,4.7万人,规划面积5.6万亩,总投资2686.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引湖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新修斗渠52km、农渠41.84km,维修渠道27.3km,建设桥涵闸建筑物682座,测水量水设施168座。项目实施后,灌区内达到了 “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一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年新增节水能力可达588万m3,新增灌溉面积4.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3.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6%,能达到71%;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6。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3.3%,年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215万kg,增产值2065万元,水利分摊系数取0.5,来自水利工程的增产效益1032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219.5元。三是生态及环境效益显著。通过斗农渠的节水改造及自动化测量水设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灌水定额,减少灌溉水渗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地下水污染,同时进一步改善下游河道、渠道内的水环境条件和水质。特别是在该县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面前,充分发挥了抗旱生力军的作用,有效缓解了灌区干旱缺水严重的问题,增加了农村生产生活用水,优化美化了农村生态环境。通过灌区节水改造,四十年老灌区展新颜。
3.主要经验做法
3.1强化领导促实施
县委、县政府对灌区改造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富县强镇目标的重要举措来抓。为加强对工作的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水利、农业、开发、财政、审计、发展及有关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二十里铺引湖灌区改造项目的领导小组,并从县直有关部门抽调思想素质好、管理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同志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督导、协调工作;各有关乡镇也都成立了领导组织机构,积极协调处理好辖区内的工程建设,特别是妥善处理好施工占地、用水用电等问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3.2多方筹资保投入
东平县是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两年来拉动内需的众多项目上马启动,使得财力本就薄弱的东平县各方资金更加吃紧。面对灌区改造建设的历史机遇,东平县狠抓配套资金投入,千方百计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增加财政投入。县级财政2010年拿出500万元用于灌区改造专项资金配套,较往年有大幅提高。二是引导群众投入。农民筹资投劳是灌区改造建设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均把此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以落实。凸显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按照“项目民议、方案民定、资金民筹、工程民建、质量民督、支出民审、管理民营、效果民评”的原则开展项目建设,调动了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在东平县2010年灌区改造建设中农民投工投劳已高达400多万元。
3.3强化监管保质量
根据初步统计,20__年-20__年我县政府支农资金约53400万元,支农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用于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河道整治、千库保安、农田水利建设等,共安排资金约15200万元;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用于康庄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乡村卫生院(所)建设、农村文化站建设等,约安排资金24900万元;三是扶贫开发资金。主要用于以工代赈、救济、低保、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农民保障、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等,约7100万元;四是支援农村生产性支出。主要有农业产业化资金、退耕还林、生态林建设、粮食直补等,约6200万元。
二、利用政府支农投资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中央、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政府对“三农”投资力度,广泛调动农民自主创新意识和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明显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1、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一是乡村康庄工程累计完成路基工程391.2公里,完成路面工程501.6公里,完成通乡公路改造116.2公里。目前止公路通达行政村数有511个,通村率79.6%,硬化路面通达行政村480个,硬化率74.8%。另外,为确保公路的安全使用,又投资对已完工的康庄工程项目进行安全设施设置和完善。二是开展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使110个村近10万村民群众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三是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共拆除旧房7000多平方米,建设新房7800平方米,硬化或改造街道320__平方米,建设了1个压缩式中转站、39个地坑式中转站和4个垃圾处理点,新增垃圾箱(池、房)681个,新增公共厕所127座,消除露天粪坑6979个,进一步完善“户集、村收、镇(乡)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置系统,垃圾收集率达到6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以上的目标。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初步治理。
2、农田水利建设有突破。自开展土地整理以来到20__年共完成土地整理项目54个,整理面积12.83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1.79万亩,新增耕地2.938万亩,建成灌排渠道12多公里,机耕路13多公里。农田水利建设完成14座水库的安保工程、35座山塘的除险加固工程、整治河道29.8公里,新建或改造农田小水利100多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有力推进了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
3、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在优化农业结构中,我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茶叶、高山蔬菜、畜禽养殖、食用菌、蚕桑、小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3.63万亩茶叶、3.49万亩高山蔬菜、200万羽家禽、4000万袋香菇、4.36万亩蚕桑、8.18万亩小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特色产业板块正在壮大。同时实施强龙工程,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全县已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其中农产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14家,联结畜禽、高山蔬菜、茶叶、水果等生产基地超过15万亩,有3.4万农户通过各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联系。通过发展来料加工,全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引导、帮助农民从第二三产业中获取收入,22个乡镇235个行政村设有来料加工点357家,带动13000多人就业。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不断强化。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得到加强。一是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发放助学券16197张,发放营养餐券9740张,改造学生宿舍、食堂建设项目54个及培训教师、名
校长。二是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20__年我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有337896人,参合率为85.4%。至6月底止,共报出基金726万元,农民受益面从20__年的2.18%提高到40.7%。三是以提高农民实用技术和促进农民转移为目标,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培训农民51200人次,转移就业9000余人。四是加强农村文化户建设,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繁荣了农村文化事业。三、利用政府支农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级政府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为我县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在资金使用上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管理部门多。我县直接管理和分配支农资金的有发改、财政、科技、水利、林业、国土、农业、交通、民政等十多个农口部门和涉农单位。管理部门多必然造成统筹协调难,主要表现为项目申报各自为政,多头申报;项目资金管理方式方法多样,政出多门;计划下达形式各异,既有发改委或财政直接下达的,也有发改委或财政先下达到行业主管部门,然后由行业主管部门下达到地方的,还有由发改委、财政与有关部门联合下达的或由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下达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不够,影响工作效益和投资效益。
2、存在一定项目交叉重复现象。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在资金使用、项目布局、建设内容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重复,如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农业开发和水利两个部门存在重复;水土保持项目在水利、林业两个部门均有安排;扶贫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及公路建设项目有相同的建设内容。项目的交叉重复现象,造成不同渠道的投资相互配套,给资金和项目管理带来困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3、资金使用分散。农业项目点多面广,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小。一些部门在安排支农投资时撒“胡椒面”,甚至出现“人情项目”,人为造成项目数量多、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支农资金集中使用的合力。
4、资金到位中间环节多。在资金拨付上,不同来源的资金拨付渠道不一。财政的钱要层级拨付,资金到位相对缓慢,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行业部门的钱按条条拨付,有些资金在部门内部运转,造成资金沉淀现象,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5、地方配套难。我县是个欠发达山区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按照上级要求资金配套存在一些难度,
三、整合我县政府支农投资的/!/建议意见
针对上述问题,我县将以实现支农资金高效运行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加强配合、规范管理、运转高效”的思路,加强各类支农投资统筹协调、相互衔接、集中安排,着力解决投入分散与重复建设,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政府支农投资宏观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益。
1、成立县整合支农投资领导小组,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为更好地整合支农投资,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建议成立县政府整合支农投资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县委分管领导、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涉农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涉农项目的编报、项目的安排、资金的使用进行统一审定,并统筹协调支农投资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2、制订和完善综合性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统筹作用
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必须规划先行。建议各涉农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根据本县实际和本部门管辖范围,制订水利、农业、林业、交通、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总体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县整合支农投资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的发展规划,制订和完善县级综合性发展建设规划,规划要统筹全县,相互衔接,重点突出,避免重复,对一些重大项目要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在规划的指导下,今后所有渠道的支农投资和项目的编报、实施,都按照规划进行统筹安排,避免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偏离性和照顾性。
3、规范项目管理程序,严格项目管理办法
针对各部门资金管理办法各一的现状,县领导小组对各管理办法进行集中梳理,制订统一的涉农项目管理程序和办法,在项目管理上做到“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把好“四关”,即项目规划设计关、工程施工关、资金使用关、工程验收关,使每个项目成为高标准建设工程。凡政府下拨的支农投资一律由县财政管理,县财政按工程项目进度拨付项目资金。项目一经批准下达,就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实施,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内容,确需调整项目的必须由项目建设单位向涉农投资领导小组申报审定。
4、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项目监管
2016年以来,通过不断深入学习的系列讲话,认真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兼顾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行zd律法规学习,坚持执行“六个一”学习制度,在坚持参加集体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自学,记笔记2万余字,撰写心得体会3篇,集中学习30余次,学习时长70多学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中省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以及投资动态,努力学习钻研以工代赈业务,坚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力争做出好的工作成绩。
二、重视“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不断提高个人党性修养
按照十精神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的要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努力改造和升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以“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的精神为指导,始终做到严以律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坚持创业实、谋事实、做人实的实事求是作风,认真学习党的规章和纪律要求,做好本职工作,时刻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奉献精神,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宽广的胸怀,满腔热情地工作。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的实际困难,树立较高的思想境界,从工作大局出发,淡泊名利,全心全意做好各项工作。
三、全面履行个人岗位工作职责
1、及时编报和下达年度计划。指导各县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扎实做好以工代赈项目前期工作和储备、筛选、申报工作。严格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要求,对7县区上报的建议项目进行逐一审核,全年分两批分别汇总编报了2016年全市财政预算内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示范、水毁恢复等以工代赈项目建议计划。国家以工代赈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后,及时将2016年投资计划下达到各县区实施建设。
2、积极争取以工代赈项目资金。主动加强与省发改委的沟通衔接,做好跟踪落实,2016年度全市累计争取以工代赈项目135个,落实中省资金xx万元,位居全省地市前列。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6个,落实中省资金2644万元;以工代赈示范工程2个,落实中省资金10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工程7个,落实中央资金x元。
3、狠抓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县区发改部门制订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强化日常督促检查,针对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市以工代赈办2次下乡实地督促项目进度,确保了以工代赈项目建设顺利进行。2016年度实施以工代赈基础设施项目126个全部开工,竣工项目114个,完成投资x万元。新修河堤13.9公里,恢复改造基本农田150亩,新修和改造乡村道路150.6公里,桥梁20座550延米;中央投资的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开工在建,完成投资150万元,省级投资的以工代赈示范项目计划已经下达,项目单位做好了开工准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县区移民办按进度推进实施。
4、不断创新项目管理工作
今年在项目管理方面重点开展了两项探索性工作:一是针对今年商州第二批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整合试点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区发改局进行座谈,分析讨论下一步监管的有效方式,初步确定建立县区下达计划市级预审制度,从投资方向、项目类别方面做好实施前期的监管,得到省发改委的肯定。二是针对各县区发改部门普遍反映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整合陕南移民工程后,通过国家重大项目库报送信息数据,移民部门提供信息不及时、不准确,相互扯皮,配合不力等现实问题,多次向省发改委进行汇报、建议,促成省发改委、国土厅、移民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移民(脱贫)搬迁工作信息交流的通知》,建立了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了信息报送工作顺畅、便捷。
5、做好其他各项管理工作。
加强财政扶贫资金信息监测系统管理,录入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和资金报账情况。配合财政部门做好以工代赈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核工作,配合省级审计部门做好项目资金审计工作。认真收集工程资料,及时报送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图文信息。加强以工代赈旬报管理,及时准确报送了各类报表。
四、兼顾机关其他工作。
按时参加机关领导安排的有关会议,会后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协助落实好会议所应承担的任务。3月份陪同市人大调研《环境保护法》和《秦岭生态保护条例》落实情况,5月份陪同市人大视察调研组对2015年市级观摩项目运营情况,7月份配合市考核办组织的半年考核工作,9月带队到镇安检查易地移民搬迁进展情况,11月份参与市依法行政执法年度考核工作,12月份牵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商南、商州年度考核工作,分别于8月和12月份陪同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来商调研易地搬迁工作情况。做好机关工会和老干部有关工作,包村包户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协助主任分管党政办日常工作。尽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工作。
五、搞好个人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