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1.1构筑和谐平等的护患关系为确保健康教育护理的深入开展,护理人员需以实际行动博得所有患者的信任,这便需要从患者入院之初,仔细完整地了解其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以此作为相互沟通的突破口。在进行临床谈话时,要用柔和的语调、清晰地发音,为患者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在谈话的初始阶段,护理员工可略去健康教育的有关要点,主要以护患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熟悉为主[2]。在健康教育活动的后续阶段,可牢记护理重点,分主次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述,并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赢得其认同。例如,灵活地通过动作、图片、神态及表情等形式,特别对于口语表达有障碍的病患,图片及文字无疑具有更理想的效果。
1.1.2加大疾病保健常识的宣讲力度神经内科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消极情绪,或对治疗护理抱着不合作的态度,这些状况的出现大都来源于对自身疾病的不明确性。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各异,职业及人生阅历更是截然不同,因此,对于疾病的认知及相关保健知识的掌握度相差甚远[3]。基于此,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内心需求及认知程度,详细地讲解疾病的病理、治疗方案、护理手段及自我调整方法等,并以临床护理中成功的案例,激发患者克服疾病的信心,培养自我预防意识,使之深切地意识到个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均对病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重新树立起健康的生活态度,并朝着康复的方向迈进。
1.1.3亲属投入到教育活动中为数不少的内科患者的生活均依靠亲属的关照,从这个角度看,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亲属的辅教育不可或缺。需提升患者亲属的疾病知识及操作能力,特别在患者出院前,要对接受辅助护理任务的患者家属予以相应的考核[4]。
1.1.4出院指导患者准备出院时,需提前告知患者出院后的休养及饮食方面的要求,并指导患者坚持功能性锻炼,发放健康调查卡片,其内容主要有:患者姓名、家庭地址、病症类型、主管医护人员、出院后的提醒事项、病房联系方式等。
1.2疗效指标出院时对比2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的满意度。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行问卷调查,共设置50题,每道题2分,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在及格以上的评分中,≥90分为优秀[5]。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掌握程度为“优秀”的43例,占86.0%,对照组“优秀”32例,占64.0%;观察组有47例对教育效果满意,占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例74.0%,观察组病患在对病症掌握度及满意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对病症掌握度)=3.825;χ2(满意度)=3.175,P<0.05]。
一、传统的校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局限
初中生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自身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及其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以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治疗等途径,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展开,所采用的典型技术就是心理操作,即通过心理调适来预防或矫治人的心理问题。
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过分依赖心理操作技术,忽视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导致在心理调适过程中难以排除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在使用传统心理教育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尽力控制环境因素势在必行。
二、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93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其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环境看成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并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宏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子系统。环境不是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系统”。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其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其他子系统,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发展。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能够找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进而为及时、有效的干预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举措
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其中并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五个子系统,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指明了方向。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是其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甚大。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尤为重要。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可以心情愉悦地学习知识、享受生活之趣。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则会使学生注意力涣散、胡思乱想,既影响学生学习、破坏学生心情,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不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大家庭,那么班级就是学生的小家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关心同学、共同奋进的互助集体。在这样的“小家庭”中生活,每个学生都心情舒畅、困有所助,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环境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甚大。生活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会油然而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从而使人情绪愉快、精神焕发。相反,身处污秽、嘈杂的环境之中会使人心绪不宁。因此,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裨益。校园环境的美化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种植花草树木、修建人工花园和清洁校园卫生等方面展开。
2.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想深入地了解学生,除平时观察和交流沟通之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极其重要。而且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作为学生成长中的系统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有必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只有向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发展潜能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家长交流既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调节其心理困扰,预防其他心理困扰的发生。
3.全面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社会文化、习俗和法律等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外层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也是智能多元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些都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一致,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背离社会文化的要求,学生就会产生不适感和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保证学校各项举措与社会文化的总体要求具有同步性。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除了个人专业技能的竞争,还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素质基础上的,很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以心理素质为前提,因此判断一个人才是不是合格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心理素质是不是合格。新世纪人才所需要具备的勇敢探究、勇于竞争、善于合作、富有创造力等都与个人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心理素质渗透在人的各项素质之中,要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必然需要提升人的心理素质。根据一项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关于财富与教育关系的报告中,详细论述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四大板块共同构建教育的观点,而心理健康的内在价值就蕴藏在这大版块中。中国正处于冉冉上升的关键时期,正如曾经提出的,“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不仅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最终效果,还与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密切相关,不仅符合大学生个人的利益需求,还与国家发展需求相吻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涉及到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卫生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项综合性教育工作,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素质不仅是综合素质的构成之一,更是其他素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与中介,在大学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其必然性,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发展方向。
(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心里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在过去的高校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如何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根据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以及高校日常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要想对当前的大学生开展心理素质培养,必然需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知道具备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而一个具备有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大学生不仅心里素质水平与学生的年龄相符合,自身的心理素质从结构上与功能相匹配,并且从整体上来说心理素质系统具有开放发展的特性。在大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促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各方面得到提升,最终发展成不仅具有正常的智商并且人格保持完善、具有相当好的适应能力,真正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夯实心理基础。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
教育的所有功能都是围绕教育目标服务的,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不例外,因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维护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维护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这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在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多门现代化学科,特别是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从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交往来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下手,进行更有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比如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解决矛盾,保持整体心态的平和与稳定,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积极进取,保持好一个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2、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大学期间使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极具有可塑造性,但是相应的,在这个阶段人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引导,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不仅能够培养好的心理素质,还能够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实现个人能力的突破与发展。
3、提高德性修养培养良好品德
一个人是否具有完善的人格与良好的品质,不仅与社会、家庭教育有关,还与个人对于道德的实际认知、情感体验一个态度息息相关,而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效果,一般都是从学生个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实际需求着手,开展更具有针对性、更尊重人的个人主体性并且注重个人内心体验的教育引导方式,直接或间接的迁移到德育教育中,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更好的实现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
4、培养大学生完善人格
一直以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都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在教育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所在,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认清现实与未来的区别,更好明确人生发展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道路,学会如何去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现个人的人格完善与升华。
5、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其是否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好的心理素质支配好的行为习惯,而好的行为习惯又会不断内化沉淀为好的心理素质,在具体的场景中,人的心理素质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心理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辅导,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社会适应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变化。
除了课堂心理健康课程,还需要做好课外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借助网络开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得心理健康知识。高校还可以不断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加强自我认知。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引导和立法工作
虽然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已经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颁布了四个政策文件,但是并没有具体明确如何开展相关工作,需要进一步进行规划,制定更为详细的政策,有效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确保相关工作能够落到实处,逐步推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逐步稳定深入。
除此之外,对于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也需要进行严格限定,对最低经费投入进行规定,避免各高校在具体工作开展中敷衍了事,随意开展,避免经费问题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障碍,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切合实际,打造专职教师队伍数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的,高校需要根据学校学生数量、学生心理健康等实际情况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按照科学合理的师生比确定教师队伍数量,专门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同时必须意识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很专业的工作,教师的心理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够胜任,因此高校在进行师资队伍构建时要严格把关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任职资质,避免因为教师素质不过关给大学生带来二次心理伤害。
与此同时,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停变化的过程中,相应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积极汲取新知识,才能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需要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体系,科学合理的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相关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确保培训工作的日常化。在培训过程中要重视技能训练的培训,并重视后期的实习督导工作,适当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对于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淘汰,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要想推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做好相关工作,还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己e极配合。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不仅与我国发展现状以及传统中华文化息息相关,还涉及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以及社会大环境、教师的职业素质以及学生的自我意识,每一个方向都能挖掘出更多的东西,需要引起学校、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更深入的开展教育研究工作,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近年来社会、学校关注的重要领域,同时心理健康也成为衡量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准。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基层学生工作的经验,从需要这一心理学中最基础的层面来讨论一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认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了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要求。20世纪40年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人的本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影响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从低级到高级呈金字塔状的,而且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的满足才会产生更高级需要。生理需要指的是人的最原始、最基本、需优先满足的一种需要。包括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人的生理需要是维持个人生存和发展及种系的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安全需要指的是人对稳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侵害的需要。这种需要主要表现在人对生命、财产、职业稳定安全的内心诉求。爱和归属的需要指的是在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基础上,便产生了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要求得到友伴、家庭、团体及社会的接纳与认同。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人在对自我尊严和价值追求,包括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对自己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个体希望发挥自我最大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将人抽象的心理需要具体化,提出了需要是人的动机和行为的源泉。
马斯洛的需要是针对人这一类本质而言的,大学生群体作为人在特定阶段的群体在需要方面有着自身阶段性的特征,根据中国地质大学王萍、张宽裕对武汉七所高校的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流需要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相吻合的。因此,从马斯洛需要理论去探索大学生需要是有科学性的。大学生也具有人的这一本性的东西,然而由于大学生还处于人生的特殊发展阶段,外界对他们自身需要的认识及他们自己对自身需要的认识和需要满足或满足方法上的一些不正确,使得大学生还不会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便产生了焦虑、恐惧、自卑等情绪体验,发展下去会引发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需要缺失及产生的问题
1.生理需要
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强的物质保障,这主要体现在国家通过一些奖、勤、助、贷等政策解决大学生基础性的生活保障问题,不可避免的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有一部分贫困生的生存需要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使得一些在生活上贫困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甚至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有很大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正是由于基本的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许多心理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抑郁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这其中较为严重的方面是由于自卑所导致的抑郁,一些经济上贫困的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上盲目的否定自己,整日郁郁寡欢,心理敏感多疑,对待人生消极不乐观,还往往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致使他们很难适应环境,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连带的使许多学生学习动机下降,无心学习,学业上失败,甚至产生行为上的问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
2.安全需要
大学生中的安全需要问题的主要是对学业的成绩能否合格的担忧和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职业安全焦虑。随着大学招生人数的迅猛增加,使得一些学习底子比较薄弱的学生也跌跌撞撞的进入大学校门,然而新的学习方式上的变化和学习内容上难度的增加使得一些大学生出现了学习上的困难,又害怕由于学业上的不合格而导致无法毕业,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了恐惧与焦虑,严重的还有的学生患上了考试焦虑症。另一方面就是就业安全问题。近年来就业竞争的激烈,大学生对职业安全的焦虑也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大学生渴望融入到社会,但就业使得他们内心充满矛盾,面对就业的挫折,使他们产生了自我否定感,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前途和命运感到无能为力,甚至一些学生还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对学业和就业安全需要的缺失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3.爱和归属的需要
大学生渴望融入到同龄人的群体中,获得爱与归属感。这种需要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交往的需要,但由于个性方面、生活习惯方面以及经济条件方面的不同,并且当前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在没有离开家之前都是家庭的中心,这些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使得许多学生很难适应群体生活,同时还会遭到群体的排斥与远离,而导致一些学生因为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孤僻、自卑等心理失落感,严重的交际上的障碍还会使得学生心理上的扭曲,产生对他人的仇视。
4.尊重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是由未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他们对尊重的需要尤其重视,因为在大学生的认知中将自身尊重的需要作为划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标准。在此阶段的大学生更关注的是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可以使大学生有积极的心理体验,产生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还可以成为学生自重自爱的内部动力,成为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的动机。然而由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大学生身上还会有这样与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并且传统教育中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的一些片面的观点,使得对学生的尊重需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因为一些不当造成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卑、软弱无力,自我否定等体验。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实现的诉求,想通过大学时间的学习,来实现自身的理想与抱负。但不可否认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学校与社会上的不同,很容易使他们面对失败与挫折。使得他们对社会、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并引起内心的失落感与失败感,而引发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启示
正是由于大学生有了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却得不到很好的认识与满足,并且由于此阶段的不成熟性,使得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从而引起心理上的不良反应,甚至成为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要从学生最基础的需要层面出发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1.从认识上重视大学生的需要
认识到大学生是有诉求、有需要的特殊阶段的个体。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不能无视甚至是忽视大学生对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发展的需要。而是要重视学生的具体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这种对学生需要的重视还包括从深层次引导学生认识需要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需要,以及怎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特别是当自己的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2.从行动上解决大学生的需要问题
首先,针对大学生的生理需要特别是大学生的贫困问题,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物质上的贫困问题,用一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的榜样人物的事例启发和激励大学生,将由于贫困而引发的自卑焦虑的心理转化为具体解决贫困的行动,如多给学生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来取得一些物质上的报酬。其次,针对大学生对学业和职业上的安全需要。高校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一些由高中向大学学习方式与方法转变的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职业安全需要,就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一些关于职业分析,应聘技巧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至于在突然面临就业时出现心理上的恐惧与不适应。并且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基础做起,先谋生再谋求发展。从而减轻一些学生对职业安全的过度焦虑。再次,针对学生的交往需要和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自卑、自我否定、焦虑的心理问题,要利用与学生个别谈心的方法,引导学生要相互理解,善于换位思考,对于出现的比较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在对学生尊重需要满足方面,要加强高校教育理念的转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且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以得到他人和自己对自己的尊重。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
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94-02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由于无疫苗、药物等特异性的防控手段,隐性感染和转症病例多,传染源难以发现和控制,传播途径多等原因,难以有效阻断手足口病的发生,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是目前工作的关键。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清洁卫生,掌握好洗手时机,是最有效的手段。行为转变理论认为人的改变是一个复杂渐进和连续的过程,研究应用此理论对2011.1-3住我院内科病房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手卫生进行长时间、渐进和连续的干预计划,强化其手卫生防护行为,真正从“控制传染源、切断转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多方面遏制手足口病的蔓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1年1月-3月在我院内科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180人,其中患儿男39例,年龄1-7岁,女37例,年龄1-8岁。家长84人,男28人,女46人,年龄24-63岁。学历:专科以上18人,初高中41人,小学25人。患儿临床及实验室值均符合诊断标准,本研究家长自愿参加并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自行设计手卫生认知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0名患儿家长进行预实验。认真修改,认为内容详实,布局合理,可以使用,手卫生认识问题分为一般情况及手卫生认识情况调查,包括手足口病的传播口径易患人群,洗手的重要性,洗手方法,洗手的作用等10个方面进行每个方面计分100分。
1.2.2 干预方法:根据行为转变理论框架制订具体的干预措施。
1.2.2.1 意识阶段:对参加调查的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发放手卫生认知调查表,当场收回,根据手足口病调查反馈的信息,家长对做好手卫生预防手足口病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占7.1%;掌握正确洗手的家长只有10%,认为用品不充分的家长占20%;认为宣传教育欠到位的家长占41%;需要手卫生讲座的家长占51%。
1.2.2.2 准备阶段:根据调查数据、存在问题,由责任护士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首先,在病房自来水槽墙上张贴洗手示意图,备齐洗手用品;其次,护士向家长和患儿示范洗手的方法,每周召开健康座谈会,向家长发放手足口病健康宣传图,着重强调预防手足口病发生最有效的干预方法是正确洗手,以便增加家长患儿洗手的依从性。
1.2.2.3 行动阶段:利用晨会护理巡视病房、床头交接班等时间,观察家长患儿洗手行为,宣教洗手的重要性,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洗手方式,责任护士定期检查洗手图解画报否完整,用品是否充足,并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介绍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1.2.3.4 维持阶段:向患儿家长再次发放手足口病知识调查表,了解家长对手足口病认知程度、依从性的变化,激励家长已有的洗手行为,指正认识中的偏差,并要求家长做好患儿及家长相互之间的宣教工作。
1.4 评价方法:对两次认识调查表进行统计后处理。
2 结果
干预前后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洗手的认知程度比较
3 体会
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患儿家长相关知识、手卫生依从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的意义。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产业高、效益大的健康措施。对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手足口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使家长建立可预防可治疗的信息,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对降低手足口病的患病率及危重病例的发生率,防止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起着积极的作用。
4 小结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传染病患儿如不及早隔离治疗,易使疫情扩散。所以护理人员应向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宣传教育,耐心讲解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和防范措施,正确的洗手方法通过住院家长的相互传授,发动非住院人群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实行“群防群治”才能有效的杜绝传染病,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问育英.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114-115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正确推断。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的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它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人作为身心统一的整体,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积极的体育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众多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表明: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现阶段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倾向者的比例为30% -40%,而其中存在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占总数的10%。并且近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以心理困扰为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生活适应问题
生活适应问题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新生表现最为突出。目前大学新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入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
1.2学习压力问题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竞争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在增大。学习压力是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易导致学习兴趣和效率的下降,精神上的压抑与焦虑不安。
1.3人际交往问题
在交往中认知上的偏差、语言艺术和技术技巧的缺乏等常常使大学生面临尴尬、陷入困境,加上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心理,使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易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
1.4恋爱问题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使得恋爱成为其敏感话题。部分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对异性的神秘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1.5家庭贫困导致的心理问题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费和生活费等如同压在其心头的大山。窘迫的家境使其易出现自卑、敏感、焦虑、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冷漠等不良的心理特征。
1.6就业问题
就业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当前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工资待遇下降,岗位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常常无法找到自身的定位,难以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
1.7网络中的心理问题
网络积极作用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网络游戏成瘾、网恋、网上暴力等。部分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荒废学业。
2.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2.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未来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同时,就人类自身来讲,重大的挑战则是心理危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理障碍与疾病。因此,改变传统教育只重视学术、职业与生理健康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心理卫生工作已迫在眉睫。
2.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2006年,我国健康学者对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患有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占20% ~23%。对江西省23所高校6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测试,发现20% ~3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6. 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在我国高校患心理疾病而无法继续学习,被迫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的学生总人数的64. 4%,列第一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为常见。目前,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团队协作能力差、意志品质较薄弱、人际关系紧张,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2.3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
体育学科因其教学活动的动态性、身体活动的实践性、人际交往的立体性、心理操作的复杂性、心理体验的复合性等,它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纠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具有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
2.4在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的促进体能、技能等目标的完成,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同时推进体育素质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摆正体育卫生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改变目前体育卫生工作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薄弱环节的紧迫需要同时,学校体育新课程标准依据课程学习内容和目标划分了五个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五个学习领域就包括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这不仅体现了学校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本质,又体现了这门学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3.在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条件及优势
高校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以身体语言为交往和教育手段,使交往各方产生亲近感,体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教学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提高的最直接、最自然的途径。从心理学角度看,学校体育通过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能够分散学生对自己在其它学科的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从不愉快的刺激或痛苦的抱怨中解放出来。
最后,大学生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体育运动能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从而把被压抑的情绪和思想释放出来。所以,通过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同的手段、方法,使学生敢于面对逆境、困难、挫折、失误和落后的考验,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面对挫折进行正确思维、判断的能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体育教学和长期系(下转第76页)(上接第58页)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养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雨燕.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改善的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
一、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使用心理学由开始到现在已较为完备和可靠的科学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手段,来探究人们的品德、潜能等积极品质的一股心理学热潮。它开始于20世纪末的美国,代表人物为塞里格曼。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的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消极心理的改进;提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应限定在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强调对心理问题的解释也应该从它积极的方面入手,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所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在人内在品质中积极的那一面,积极心理学深深地受到人本主义的影响,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二者都强调人内在的潜力,相信人内在都拥有积极向上的动力。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重点应该是从人内在的向上的力量和人的生活出发,倡导用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待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心理方面的问题,在负面的事件中看到积极的一面,就像人本主义的积极关注一样,这样就有利用发现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人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内在能量,就可以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提供力量,也可以让人们在最大范围内发现自己的内在的力量,由此而达到一种幸福的生活。同样,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强化心理能量,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内在潜能。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三是在群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研究安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区、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从而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
心理健康课的目的从主观层面来说,是让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过去和展望未来,这种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同的情景时能够学以致用;从个人层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展自己的积极品质和才能,这些在以后的生活中都会产生深远的持久的影响;群体层面是通过打造良好的课堂和班级风气,让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安全健康的。这群体环境包括了教室课堂氛围、学校环境,也可以延伸至学生的家庭,多方面环境的塑造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资源。
所以,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向来看,是可以给心理健康课程实践提供相关的指导与帮助。
二、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分析
(一)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自己为主体,同时教师教育也是以学生为对象。心理健康课需要取得实际效果,就需要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与人本主义颇有渊源的积极心理学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让学生主动的在这种情境中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
而心理健康课程正可以给学生这样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其自身积极力量上,即找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潜能。也让学生自己明白内在存在的克服困难能量,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存在的障碍,利用这种积极的潜能来完善自己,而不是没有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使成长有所滞留。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也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大胆地释放自我,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这样就使心理健康脱离了其他学科的教学的方式和中心,不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而是以学生的参与为主。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内在的力量,认识到自己的强大资源。但是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式还在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存在着,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为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式使知识的传达率提高了,也可以防止一些突发的意外的事件,但是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都受到影响。所以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念。
(二)应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中一方面就是研究个体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生活中获得的感悟与收获,包括人类的快乐、幸福、美好等等,强调人应该对待生活是感恩的,是充满希望与幸福的,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人生感悟。具有这种感悟的人会以“积极”为主要目的,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形成豁达、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
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特点是以目的明确、计划详细、可行性强的活动为主,在活动中需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与收获,再从切身的体验中领悟一些道理或精神上的成长。同时,活动场景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在某些生活情景下的行为反应,这样就可以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进行对比,并可以把这种行为反应应用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中。这种形式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认真领悟、专心体验和技能的操作训练。
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体验不断的积累,能够加深内在的强化,慢慢就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这更注重内在感悟,而不是知识的获得。心理健康课程教师不应用灌输或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某些知识,而应当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有所收获。通过体验获得的感受会比通过记忆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更长久,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课堂授课内容和氛围都是积极的
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课堂应强化通过“积极”这条主线来进行课程,教学的目标也始终围绕着“积极”设定。在当代心理学的范围中,“积极”一词,应该是正向或充满活力的含义。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健康课程也应该是充满活动的,具有正能量。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对恐惧的负面的事印象更深刻,而积极心理学更重视传授学生正面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应该是正面的案例多一些,虽然一些心理问题的事件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和应对这方面问题,但是负面案例的介绍强化了学生内在的恐惧;另一方面也应在情绪情感方面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内在良好品质的发展和心理能量的强大。以积极为主旋律,用丰富健康的内容与合理的方式塑造学生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对未来的期望是乐观,富有希望的。在活动中的体验也是积极正向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强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理论下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目标与宗旨。
(四)课堂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是社会活动的外部表现,在一定生理条件的影响下,以积极体验为中介,由外而内,转为个体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人格是个体内化社会活动的结果。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第三方面也重视学生周围环境的变化。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在课程内部,通过课程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内在潜能的发现与发挥,还需着力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包括课堂,学校乃至家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导向,从影响学生开始,带动了学校家庭的全面发展,由点到面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而好的环境又给学生以强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走出心理课堂之外,学生也能继续保持在课堂上这样积极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能帮助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多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无论是心理学界还是教育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更多的还是从心理疾患或问题着眼,我们认为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从人格教育人手谈心理健康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责任感和自主性。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人格理论因其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而被视为最有影响的分支之一,在人格心理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有效地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无意识即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山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意识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本能和欲望。按弗洛伊德的看法,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称:“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晚期,弗洛伊德的理论做了修正,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的构成是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它按照“快乐原则”活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随心所欲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它是无意识的,常常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它控制“本我”,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
“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个体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等,用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羁绊,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它遵循“至善原则”。超我的形成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外部强制力。儿童在早期生活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在漫长的儿童时期,正在逐渐成长的人依赖自己的父母生活。这段时间在他的“自我”中留下一种“沉淀物”,形成一种特殊的媒介,父母的影响便通过这一媒介而得到延伸。”此外,个体生活在社会文明的监督下,由于担心招致外界惩罚而不得不收敛本我的冲动,将自己的行为保持在社会规范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伴随着超我的形成,个体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良心谴责、内疚感和羞愧感。所以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患精神病,是因为不能容忍社会为了它的文化理想,而强加在他人身上的种种挫折。”
二是内在自觉。超我要求人们对强制性的权威逐步适应,进而成为自觉,所以超我严格监督着本我,人们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能干坏事,这时候的良心其实允许自己做坏事以获得所需,前提是不能被发现而受到惩罚。那么什么时候才能产生真正的良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权威主义良心的人必然附和外在的权威、附和外在权威的内在化。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常常相互作用。令人畏惧的外在权威的存在,是不断滋育内在化权威良心的根源。”也就是说只有超我把那些外在权威内化之后,真正的良心才能出现。这时候不仅是做坏事的行为,而且是做坏事的念头,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弗洛伊德形象说:“文明通过减弱、清除个人的危险的进攻愿望,并在个人内心建立一个力量,像一座被占领的城市中的驻军一样监视这种愿望,从而控制了它。”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了这么一个不断地把外部强制力转化为内在自觉的过程。
本我、自我、超我在人格构成中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和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本我是人的先天本质和心理活动的根本要素,自我和超我具后天的社会的本质属性,它以良心、理想支配自我,同时间接影响本我。因而这三部分往往相互矛盾、冲突,而自我作为中介,便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现实的约束的夹缝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只有这三部分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个体才会健康发展,达到如下境界:“超我通过自我的中介环节作用,在更高层面上与本我达成新的合一,把本我冲动纳入符合社会理想与良心的范畴,追求完美的冲动,使之升华为人类生活中较高尚的行为目标。”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归因于人的本能,断言人的全部行动在于追求快乐或满足有机体的需要。他过分强调了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了理性在人的活动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但他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我们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着积极的启示。
(一)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有许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成功的经验也很多,但我们认为,大多数方法是从矫正问题或调适行为人手,即“治”大于“防”,偏离正面导向的教育目标,易形成负面的心理暗示及消极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可塑性强,借鉴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从人格教育人手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避免心理疾患。
在教学中,我们开设“塑造阳光心态”、“关爱自己,健康人生”的专题讲座,通过正向的典型案例引出健康人格模型,如弗洛伊德的“具有爱与工作能力的人”,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等,使学生了解健康人格具有的特质,从而激发学生对健康人格的欣赏与向往,使他们产生追求心理健康的需要和动机。此外,向学生提供可供操作的培养健康人格的训练方法,包括自信训练,情感表达训练,共情与合作能力训练以及交往技能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参与讨论及分享感受,在这种灵活而又开发的环境中,降低了防御心理,锻炼了他们的自主与开放精神,提高学生自我表达的愿望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二)构筑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人才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面对来自学业、工作、生活各方面的挑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据调查了解,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素质不强,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是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大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为主要理论,结合大学生现阶段心理健康现状,着重探讨出如何更加有效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
自我和谐理论,是罗杰斯重要理论之一,主要是指个体在自我发展中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在罗杰斯看来,自我概念不单指一个人对自己目前状况的知觉,即真实自我或自我,还意味着一个人对自己将来应当怎样的知觉,即理想的自我。罗杰斯认为,理想自我和自我之间的差距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越接近,人就越感到幸福和满足,心理就越健康;理想自我和自我之间的差距大,就会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心理就不健康。一个人的目的是追求真实自我。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要努力保持一种乐观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满足。要想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的人,就要不断接受生活中的各种考验。
基于罗杰斯的这一理论可以知道,通常情况下人的心理问题是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自我偏差,产生一种不协调状态。而个体为了进行实现自我防御会产生一种本能的反应,加之由于缺乏乐观的态度,使心理健康产生一定问题[1]。以和谐理论为基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指导,能够起到积极调适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13年某教育机构对几所大学共1500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了如下图 1 显示的结果:
17.36%的学生存在心理疾病,心理问题较为严重;24.01%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35.21%学生感到学习、生活压力大;33.78%的大学生出现情感上不解和压抑。造成这些心理问题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大学生的生活压力、考验压力、恋爱压力、就业压力等等。
大学生面临着重要的人生转型,从青年转向成年。这个阶段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例如,内心自豪感与现实自卑感的矛盾、渴望交往与自身孤独的矛盾、情感需要和恐惧怯懦的矛盾等等[2]。这些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会对大学生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个体的长远发展。
三、以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为指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了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要以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为理论指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长远发展。
1.实现自我认知,满足个体需要
罗杰斯说“主体愿意相信自我直觉,并使自我概念和有机实践保持一致,使主体达到一种心理和谐状态,促进经验和感觉和谐一致,消除冲突和矛盾。”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应该达到这种“和谐”,促进目的的实现。首先,个体要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形成合理的自我定位。只有保证方向的正确性,才能实现努力的价值。因此,实现自我认知是完善自我的前提。其次,要学会“用自我实现倾向评价经验”,充分把握自身发展的优势,促进实践成功。最后,要学生合理的释放情绪,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正确的自我疏导,能够积极的面对不良情绪,或通过自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
2.合理追求“关注需求”,正确自我评价
每个个体都存在一种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个体发展中受到的关注度最强。但若过分追求这种“关注需求”,易产生自我和经验之间的冲突,产生不协调状态,这种情况会对个体的心理造成一种伤害[3]。因此,大学生要对自我形成正确的评价,避免由于评价偏差造成关注需求的负面影响。在生活中大学生要通过自我行为观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定,准确的自我认定促进自我评价的科学,即充分全面的认识自己,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身能力。要正视强于自身能力的人,也能谦虚面对不如自己能力的人。学会自我接纳,自我认可,培养自信、乐观精神。
3.乐观面对现实,挖掘内在潜力
在面对复杂的社会背景时,要做到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敞开心扉,对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呈开放态度。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且呈多元化变化趋势。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环境,大学生要注重对生活细节的留意,丰富自身经验,挖掘内在潜力,并对自身充满自信。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更好的处理各种情绪,面对生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更好实践与现实生活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来看,实现自我完善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衡量自我,突破自我,使个体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每一位大学生要学会正视自我,并通过自我实践丰满理想,学会合理的释放情绪,实现自我完善。在追求生活的过程中,要对自我形成客观的评价,不能过分追求“积极关注需求”,培养自身积极、乐观、自信的情绪。最后,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使每个大学生认识到要学会正视现实,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以促进自身更好发展。(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ranst 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 of change combined with individulized diet scheme on the hemodialysis patients
DAI Jing CHEN Youhua OU Yanli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hua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ranst heoretical model(TMM) and stage of change combined with individulized diet scheme on the hemodialysis(HD) patients. Methods 66 cases of HD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9 to August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asic feature matching between groups, with 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diet scheme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TM based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ized diet schem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ompliance behavior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lood phosphorus level and the increase of body mass growth situation before intervention,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 of compliance behavior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blood phosphorus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and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increase level of body mass growth situ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 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P<0.05). Conclusion TTM based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ized diet scheme could improve the compliance behavior of HD patients, reduce the level of blood phosphorus, ef fectively control the rapid growth of body mass growth situa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Transt 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 of change; Health education; Individualized dietary programs; Hemodialysis; Body mass growth;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临床一般采取血液透析(HD)治疗,HD治疗周期较为漫长,患者长期治疗易产生悲观、沮丧等负面情绪[1],久而久之,患者遵医行为低下,影响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体质量增长速度过快的现象,对预后效果造成影响。个体化饮食护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饮食行为,使饮食搭配合理,营养均衡,满足机体所需要的营养[3]。而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TTM)的健康教育能针对不同阶段的患者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加强自我管理的意识,促进行为转变。目前个体化饮食方案、TTM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临床[4],但两者结合是否能改善HD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学界少有研究。本研究探讨基于TTM的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饮食方案对HD患者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HD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需行HD治疗;HD治疗时间至少在3个月以上;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晰。排除条件:合并精神疾病;合并心、肝、肾严重疾病;丧失行动能力;沟通障碍;无法应用手机;合并恶性肿瘤;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25~85岁,平均58.96±5.24岁;透析时间5~60个月,平均42.35±5.63个月;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6~83岁,平均58.94±5.37岁;透析时间6~62个月,平均42.41±5.71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透析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方案,首先由内科医师、护士与营养师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等,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个体化饮食指导方案,蛋白质摄入量1.0~1.2g/(kg·d),且摄入以含有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为主,对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需增加至1.5 g/(kg·d),热量根据具体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热量为138~147 kJ/(kg·d),其中碳水化合物约为35%为宜。指导患者适量进食谷类、水果、蔬菜等,食物之间的调配可根据患者年龄、病史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另外,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饮食教育,指导患者饮食,嘱咐患者和家属记录饮食日志,指导小组对饮食方案进行核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变化适当调整饮食方案,纳入饮食指导档案,在透析期间采取口头教育、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帮助患者提高饮食管理能力,干预时长6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TTM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案如下:
(1)前意向阶段:向患者讲解HD治疗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宣教分为2个课时,每个课时时长40~60 min,第一课时主要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服药、并发症等相关内容,借助提出问题的形式帮助患者思考影响疾病诱发的危险因素。由科室主任医师在第二课时总结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告知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讲解既往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
(2)意向阶段:护士要促进患者意识转向行动,通过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全面了解自我管理的不足之处,分析未采取干预手段的原因,帮助患者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能够体会其对自身的益处。护士应辅助患者,使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改变自身错误的行为。
(3)准备阶段:个性化干预计划由专人制定,同时强化患者的家庭支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得可行性护理计划更切实、具体,包括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等,耐心解决患者的疑惑,鼓励家属多多关心、支持患者。组建病友微信群,相互鼓励,经验分享,明白自我管理对自身的益处。
(4)行动阶段:全面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如饮食需要确保合理膳食,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食盐每日不得超过6 g,多食瓜果蔬菜、鸡蛋、肉类;运动可选择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不劳累为宜,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家属需提醒患者按时、按量、遵医嘱用药;每月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疾病控制理想的患者可分享经验,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5)维持阶段:做好医院支持、家庭支持;医院需要了解患者自我行为转变的情况,及时纠正患者问题;病友群举办定时打卡活动,鼓励患者每日在群内分享自身的计划,每月汇总打卡结果,对积极配合的患者奖励一些奖品;家属需严格监督患者计划的执行情况,强化自我管理能力,避免患者懈怠。干预时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干预6个月后,评价指标包括:
(1)遵医行为:遵医行为评价维度分别为低磷控制和口服磷结合剂。采用的评价量表为血磷控制遵医行为量表,该评价量表采取5级评分法,满分55分,分数与遵医行为呈正比。
(2)血磷水平:在透析当天清晨6:00,当患者处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进行电解质检查,观察患者血磷水平。
(3)体质量增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的体质量增长水平。
(4)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肌肉痉挛、水肿。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血磷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血磷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血磷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增长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体质量增加相对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增加相对值比较(kg)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终末期肾脏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为HD[5-6],该治疗方法能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有效延长生存时间。但单纯HD治疗疗程过于漫长[7],患者往往承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长期以往,患者易对治疗失去信心[8],遵医嘱率大大降低,加之患者不当的饮食可能会使得血磷水平增加、体重增长过快等症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需要配合护理干预以提升疗效[9-10]。
个体化饮食方案可充分依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及饮食口味制订合理、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11],该计划充分结合了患者的个体差异,能为患者提供治疗期间和康复期间的营养需求。在个体化饮食方案的基础上加入TTM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满足机体营养需求[12],也能促进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患者做到知行合一。TTM健康教育能分析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生活方面的需求,制订个性化健康宣教方案,有助于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配合个体化饮食方案能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控制血磷水平、避免体质量增加过快[13]。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的体质量增长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因在于,TTM健康教育能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情况[14],让患者逐步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如前意向阶段,患者并无管理意识[15],护士采取案例分享等方式唤醒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意向阶段的患者认识到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后续通过一对一访谈等方式帮助患者从意识转向行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来越强[16],遵医嘱行为也就越来越好。个性化饮食方案能确保患者三餐得到合理的搭配,饮食均衡,故血磷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能避免患者体质量增长过快。
综上所述,基于TTM的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饮食方案,能提高HD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血磷水平,有效控制患者的体质量增长过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玉洁,余婷婷,关永娟,等.基于微信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钠控制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数字医学, 2019, 14(11):118-120.
[2]蔡明玉,龚文姜,李雪,等.行为转变理论模式改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 2020, 19(5):22-26.
[3]景日泽,方海.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激励机制对医生行为影响的理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21,24(4):12-16.
[4]王焕利,李庆.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 26(5):629-633.
[5]陈汝满,安娜,徐明芝,等. 2017年海南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结核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15):110-117.
[6]黄莉娟,段培蓓,张静,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 2019, 18(3):181-184.
[7]秦燕,田喜慧,刘翠萍,等.协作化的健康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9,41(7):88-91.
[8]翟颖,张蕾,王昆.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9,19(2):33-36.
[9]祁庆,郭秀君,訾涔.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乙肝孕妇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20, 35(9):17-21.
[10]袁梅.量化体育锻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转归的影响[J].中国康复, 2019, 34(6):29-32.
[11]李阿敏,赵云飞,周立恒,等.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低盐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渴及低盐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 21(4):80-82.
[12]罗建琼,陈丽,曾兴蓉.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边远山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17):1334-1338.
[13]王靖怡,王芳,邱爱平,等.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 2019,36(1):129-131.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1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但是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却偏离了这一思想,损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将片面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素质教育,这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是完全一致的。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文化知识、道德品质与操作技能等都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生活技能的训练,唱歌、跳舞、画画活动的丰富,更重要的是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因素,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体中小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劳动,而身心健康是基本要求。个体的自我观念、求知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个体在工作、事业中的成功取决于个体的心理素质。同时心理健康是中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没有健康的心理,特别是在性格方面存在缺陷的中小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对于智力发展和学习来说,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中小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发展有交互作用。心理健康还是提高中小学生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有助于劳动观点与劳动习惯的培养。
1.2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
人口的质量取决于生理与心理的整体素质。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很多生理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心理的健康可以延长人的寿命。同志曾指出,学校应以健康第一;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由此可见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不难看出,现代生活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所以仅有躯体上、生理上的健康,而没有精神上、心理上的健康,也谈不上真正的健康。进一步说,若没有心理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生理的健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心理学知识的贫乏,关于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人们对青少年的发展和健康的评价,往往只注意生理上的健康,而极少注意精神的、心理的健康;只重视生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而极少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其结果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使生理健康得不到保证,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
1.3培养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和时展需要的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此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大环境,且极具创造力。然而,目前,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的普及,孩子的心理问题随之增多。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在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考试焦虑、孤独、敌对、恐惧、抑郁、智力缺陷、人际交往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与自我否定等。为此,在中小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1.4培养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学生要接受知识,提高能力,靠被动的学习,效率不高。如果我们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水平,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才会想学、乐学、会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1.5培养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具有同样的促进作用。
学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老师的心理欠健康引起的,比如,教师的不良习惯对学生造成的隐性伤害。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例如,老师在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时,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在训练学生的同时,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1.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其意义不可低估。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克服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积极向上心理的形成,振奋民族精神。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现实及自身,缓解人际冲突,密切人际关系,增进社会稳定。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品格发展,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调动青少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各项实际工作,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2.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2.1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理论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内容,融入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之中,通过讲授、讨论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并明确增进心理健康是体育锻炼的重要目的之一。
2.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练的过程,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手势、表情和身体的动作等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情绪情感便互相感染,形成心理上的共振,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从而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并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2.2.1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师生可以互换角色,互相体验各自的艰辛与欢乐,促使师生感情进一步融合,产生默契。在学生休息或课后小结时,教师可以讲一些中外体育故事和有趣的典故,通过幽默的语言和微笑的面容感染学生,让他们在笑声中领悟一些道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2.2建立团结互助的学生关系。如在健美操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选出组长,规定小组成员自编动作组合进行比赛,在编练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指导和相互提供反馈信息,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每组成员把自己作为集体的一员共同分享集体的欢乐和痛苦,从而加强责任感、协同意识和竞争意识,极大地促进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2.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3.1创设尝试情境。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带操、做示范、当体育小组长或当裁判,使每位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达到锻炼胆量、培养能力的目的。
2.3.2创设模拟考试情境。针对有些学生平时运动技术掌握不错,在考试中却发挥失常的情况,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模拟考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如在上篮球课中将投篮考试的内容,提前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了解和相信自己的能力,消除紧张、恐惧、担心的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2.3.4创设特殊的比赛情境。体育比赛常会出现一些激动人心的关键时刻,如短跑的冲刺、一场篮球比赛的最后几秒钟双方只差1分等,在这种情况下,领先的一方如何将优势变成胜势,落后的一方如何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双方队员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可以将这种特殊的心理考验移植到教学中。例如在篮球课教学中,让学生练习罚球时营造这样的情境:比赛时间现已结束,你的罚球将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并且叫其他同学在场边喝倒彩干扰,以此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2.4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以前成功的活动可以使个人对今后成功的期望提高。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2.4.1分层教学,区别对待。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和练习方法,并得到最优的发展,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教师从圆心向圆周由低向高拉4条不同高度的橡皮筋,使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自由选择练习高度,跳过某高度后可继续跳另一高度。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获得运动的体验,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得自信。
2.4.2化小目标,循序渐进。当要求学生达到某一比较大的目标时,教师不妨将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引导学生逐个完成,从而最终达到目的。如在分腿腾越山羊的教学过程中,少部分同学因害怕而不敢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降低山羊的高度,拉近助跳板与山羊间的距离,让学生消除害怕的心理,待学生腾越过去,再逐渐提高动作难度,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个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5适度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2.5.1设置困难,磨练意志。教师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有意设置某些障碍,增加完成的难度,如在篮球跳投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投篮的距离,当达到一定命中率时,增大投篮点的距离。还可以在学生完成练习任务后再增加练习任务、延长规定的练习时间或进行体力消耗较大的力量训练,如增加耐久跑的练习等,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5.2及时批评,适度惩罚。当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冷漠或不按要求练习时,应及时给予适当批评,使其认识到错误所在。对在练习中明显偷懒或有违纪行为者,不妨采取适度惩罚,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与心理承受力。
2.6运用运动处方,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
“运动处方”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为了改进、提高、增强、完善身体某一部分或整体的功能(含心理健康)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的系列练习方法。健心运动处方可改善心境结构,使愉悦性提高,使愤怒性和抑郁性降低,使心理活动放松,平衡性提高,心理疲劳程度降低。教师应勤于观察,善于分析,认真研究造成学生心理失调的诱因,合理运用健心运动处方,有效地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如矫正抑郁心理,可以选择多人参与的集体项目如篮、排、足球等球类项目或拔河、接力赛等游戏性活动,通过与他人的协同作战和平等交往克服心理障碍。矫正焦虑心理可以选择游戏、爬山、旅游等项目,运动后的放松是该治疗的关键。矫正恐惧心理,可以选择游泳、滑冰、跳马和双杠等既具有表演风格又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这要求学生不断克服怕摔跤和害怕担风险等胆怯心理,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矫正急躁易怒心理,可以选择棋类、太极拳和长距离慢跑等。
3.结语
3.1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将体育教学的隐显性化,也是当前贯彻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方向所在。
3.2学校应当正视当前学生心理健康不容乐观的现实,积极有效地利用体育这一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征宇.试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