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竞争力问题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能否在庞大的竞争机制中站稳脚跟,和其本身的企业竞争力息息相关,因此,如果企业需要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就意味着必须在企业竞争力上下足功夫,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掌握先机。从这里便不难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否经营得善,是否在市场和人才的调和中游刃有余,实际上都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考验。因此,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就是将企业竞争力发挥到最大值的有效保障。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简单的将其理解为管理学的一部分。所谓管理学,就要求需要具备掌控和安排的能力,这是关系到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相关学说的重要领域的管理。当前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运用在企业等经营运行机制的情况比较常见,在企业中将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的注入和融合,是促进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培训以及考核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也是后期企业进行经营和面向更大的市场的必要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传统的人事劳动管理,而和传统的形势相比,人力资源管理则要更显计划性、战略性以及整体性和未来性。
从传统的人事劳动管理不难看出,人力在其中被视为一种成本上的开发和使用,往往只是生产过程中的支出和消耗,并没有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的整合;而在现今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被当作是一个资本性资源,可以进行有效的重整和使用,在开发过程中也能够进行资本调和,这才是正确对于人才资源的方式。
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一般运用于人才的选拔和培训方面,因此,主要的目标分三个方面:
(1)将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任何企业要想经营的既有效率又有口碑,重要的就是企业中员工的契合度,简单说来,契合度的培养并不是来自于主管等人员刻意的安排,而是源于员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两个方面如何充分调动则是关系到企业运行得体的关键所在,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因为只有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取得提升,才最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初衷。
(2)将企业的人力资本尽可能大的扩展开来。无论是企业中的物质资源还是财力资源,无一不需要通过与人力资源的结合来实现,如果在企业的运行阶段出现人力资本数量不足或者是利用效率不高,都讲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空间,对于日后企业的发展也会埋下不良隐患。
(3)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经营的直接目标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时,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实际上代表着人力资源的使用和发挥达到了最大的程度,这是将人力资源技能和使用价值充分发挥的必要手段,而它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大化。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
1.有利于企业执行力的提升
企业执行力,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企业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相关行动的综合能力。它是标榜企业运行和经营得善的重要因素,也是涉及到员工素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制度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执行力提升到最大程度的必要手段。
2.有利于将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提升
除了以上所说的执行力之外,经营绩效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使得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已经不再是往日那种单纯的使用人力进行机械工作的形态,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对于人力的一种有机整合,在效率上更胜一筹,因此,对于企业的经营绩效方面来说也能起到一个很大的飞跃。
3.有利于推动企业人力资本的扩展
人力资本主要是由员工以及他们的工作能力组成的部分,它体现的是人力资源的全部价值,因此,不难看出在人力资源的扩展中,需要的是优秀的人才作为辅助力。在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数量要必须满足岗位的人员数量需求量,同时也对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基于缩短人员能力空缺等方面作考虑,将工作技能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逐步以增长的态势发展,也就能够时间企业人力资本的扩展。
4.有利于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企业要想在纷繁错杂的市场竞争中真正掌握主动权,除了赢得先机,还需要依靠独特的竞争优势作为行动力的后盾。而实际上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竞争中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难以被轻易效仿的特点。因此,在技术和资本方面就构成了当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决定因素。
三、优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与否与人力资源有直接关系
“企业人力资源”,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体现在企业运转过程中员工的一种工作能力,它是集效率与能力于一体的能力表现。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资源,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力资源首先是企业最主要的一种能动性生产要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企业发展命脉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也正是由于这层关系,才显得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与弱。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其一,开发与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长和技能阶段;其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后期的准备工作中相互之间的整合阶段;其三,核心产品在适应市场过程中的开发阶段。
这几个阶段都是决定企业能否获取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在此期间,哪个企业的核心产品制造周期最短、市场适应性最强、获取的核心技术最完善,就能够占据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宝座。而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为了全面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企业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生存空间,同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
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完善。因此,需要全面而有深刻的分析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措施,对员工的水平开发和培养进行重视。首先,启发员工的智力,发挥员工的工作协调能力与创造力等水平;其次,通过实际操练增强员工的基本技能,使员工充分提高运用创新能力进行工作;最后,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在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锻炼的基础上实现工作积极参与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通过战略整合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的关键所在,同时,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升级和战略性调整,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姿态在市场立足。因此,有效的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坚实基础与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促进劳务输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工程总承包方式为未来建筑施工工程的发展方向,它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策略及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和赢利能力。所谓工程总承包,顾名思义,就是把工程的设计、发包、施工的工作委托给一个公司全权负责。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是对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进步,由“施工”越升为工程,“工程”二字扩大了“施工”的范围,这个扩大的范围就是设计与施工紧密相连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这是一个关节点。过去建筑施工的传统作业情况通常为: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无法与专业的建筑施工企业充分沟通,所做出的设计通常没有从施工的角度来加以考虑,往往发生所做出的设计不容易施工的情形;但是如果能够以工程总承包方式来做规划与设计,在设计阶段除了能将建筑、结构、机电、景观、灯光等设计做水平整合的外,更可让规划、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原本需要垂直作业的工项在设计阶段即能事先做好垂直整合,使工程能够规划的更完善,设计和施工准备得以同步进行。由于总承包公司有施工经验及技术,提早介入设计,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设计,并减少不同阶段衔接的时间,有助于大幅节省工期,工程质量与建筑施工成本也因施工单位的提早介入而能更加改善。工程总承包模式反映了市场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和业主规避风险的客观要求、必将得到业主和市场的认同,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一种重要的承包模式。
1.1需要加强咨询服务、设计和融资功能建设
(1)咨询服务。工程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回收期长、涉及面广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增加咨询功能对施工企业打造总承包企业是非常必要的,它为承包商尽早参与项目提供了机会。
(2)设计。如果没有相应的设计能力,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总承包是不可能的。施工企业增加设计和咨询服务功能可以通过修改其组织结构,增加设计和咨询服务部门来实现。
(3)融资功能。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特别是承揽国际工程,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融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如何建立宽泛的融资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建立健全适应工程总承包的管理体制
我国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在服务功能、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工程总承包的要求。所以,施工企业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工程总承包组织结构形态,形成对接市场的运行机制,二是要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工作手册等方面都要健全并形成体系。
1.3完善基础工作,提高标准化程度
工程总承包更为重视的是总包协调和整合能力,对市场资源的掌握以及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是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核心能力。只有很高的标准化水平,才能保证企业高层能够对很大的管理幅度进行有效监控。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编码体系和定额体系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基础竞争力的体现,这是施工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必然选择。
1.4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工程总承包要求企业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的速度和广度大大加快,采用先进、实用和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进行总包管理是一项基本举措。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总承包企业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吸引和招聘社会上优秀人才的机制,完善企业内部培养制度,并形成长期性、根本性的解决人才的制度。培育高素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2、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过去建筑施工行业的工作环境给人脏乱的印象,而脏乱不仅会遮盖质量且会制造危险,因此,提供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除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地现场发生事故的风险外,对提高施工质量与工作者的劳动条件,有显著的作用;再者,产品质量的优劣,与企业整体形象有极大的关系,尤其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劣更是会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保障,只有坚持“安全文明施工”与“质量”,才是建筑施工业基本的生存法则。
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有两大要求:一是提供安全的环境。二是严禁不安全的动作。要拥有一个安全的建筑施工工作环境,首先需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规章制度与设施并落实要求,而要避免不安全的动作则要严格要求,对违反者予以严厉处罚,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宁可多流一点汗、少流一点血”的道理。另外,加强工地现场文明施工,除了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和良好操作环境外,还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实践证明,良好的建筑施工环境,对施工效率提高可达15%.因此,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不仅无须额外花费成本,还可对降低成本支出。
要确保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方能保持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持续改善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环境,并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使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达到适时沟通、迅速应变的目的。另外安全文明施工的教育,应通过公司文化传达到每一个职工,使全体职工都具有安全文明施工的知识与意识,并赋予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绝对权力与责任,使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政策认真彻底落实。
3、不断创新与研发
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从创新与研发着手,才能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不断的创新,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创新与研发关系到企业的根本竞争力,良好的管理可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但要拉大与竞争者的差距则只有加强创新与研发。过去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投入创新与研发者较少,但在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对创新与研发较为重视的企业,就可显示出其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技术管理领先的经济价值。目前创新与研发的方向可朝自动化的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工法创新着手。同时重视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加大科技进步的力度。主要是加强与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联合,建立有效的科研转化体系,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在施工及设计项目上加大应用"四新"的力度,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将现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用技术保持成本上的优势。为了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应加快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将技术服务、合作承包等作为国际引进的重点。
创新与研发最终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益。
4、加强信息科技的应用
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日,各行业无不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以达到有效管理、快速沟通的目的。信息科技的运用可将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可以即时有效沟通,大幅缩短以往文件传递所需要的冗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系统可将人员和各类其它资源作最有效率的调度,充分的运用企业资源,进而大幅度提高自身竞争力与获利能力。
4.1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管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使用了计算机进行办公管理,包括日常文件管理、财务管理、投标报价和标书的制作等,有的企业还建立有人员、材料等数据库,进行信息的采集和统计。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但这里仅仅是将计算机作为工具在使用,并没有体现出管理的功能。
4.2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
随着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出现了以下的趋势:
(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应用,主要包括费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4个子系统,这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基础的应用。
(2)基于局域网(LAN)的工程项目管理。利用局域网和计算机,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局域网进行信息交换,使项目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工程进度,调配资源和人力,实现资源共享;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可以自动流动,效率得以提高。
4.3三维施工布置图的应用
所谓三维施工布置图,就是利用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将施工的构件和工序顺序立体的呈现出来,形成直观的图像,便于复杂工程的施工安排和配合。
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可视为一个大型的现场生产及组装工厂,在任何时刻都有数十、甚至数百个工程项目同时进行。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是串联式的想法,将工程井然有序的一项一项完成,工期的快慢与否决定在单一项目的施工速度,以及前后工作的衔接。这种过时的建筑施工观念应予以改进,新一代的工序安排是平行化处理,或是重叠化、并联化,可大幅度节省施工时间。若要发挥同步工程的效益,就必须在施工组织时,经过严密的事先计划和周密安排,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土建、安装、装饰等工作的三维空间组织安排变得相当的重要,利用三维施工布置图,使得施工效果完全以图像展现,各工种与班组在施工时能有所依循,可同步作业。对水电配管而言,更可以通过三维施工布置图,布置出最佳配管线路,对管线质量提高与成本的降低,有显著效益。
4.4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
随着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普遍采用定单生产与全球化运作模式,此时企业需将资源予以整合,其中包括公司的人事、财务、物料、技术、信息、生产,并结合上下游企业成为完整的供应链模式,于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应运而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使管理者随时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与绩效,提供及时性的整合及最佳企业流程来拟定策略并提出整合解决方案。ERP系统的使用除了与其它领域接轨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提供给管理者作资源应用的参考,而整合资源形成企业的优势,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它进行的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信息依靠管理系统实现收集、分析、应用、共享;只有集中统一化,才能成为企业的可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只是工具、是硬件,关键是靠各类管理软件的支持。管理信息系统也不是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它是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是每个企业都不能没有的分析决策系统,其重要职能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流程化和现代化。
5、提高服务水平
任何产品都需有顾客消费,产品才会有市场需求,而任何企业想要达到持续发展,就必须研究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满足顾客(业主)的需求,而提高服务水平就是使产品达到顾客满意的最佳手段。良好的服务必须以诚恳方式解决顾客投诉的问题,对于客户的反映,要承担责任,要及时处理。同时,检查自己让客户不满意的产品或流程,找出自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以后的生产中,改进工作,以长期让用户满意为依据与准则。提高服务水平还在于在工程的进行过程中以用户目标为施工管理方向,做到维护用户利益的同时实现施工企业的长远利益。
对于建筑施工产品而言,质量可分为看得见的质量与看不见的质量,如何让顾客对看不见的质量有充分认知,是取得顾客认同的重要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向业主进行汇报,包括例会、书面报告报表等,就属于服务的重要工作。工程汇报可满足顾客的四大权力:安全、被告知、选择和表达意见。通过汇报向业主说明施工情况可满足顾客被告知的权利,使业主了解其并认可所购买的产品(工程)的真实质量,及其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绝对可以符合安全的要求,而在工地会议中与业主交流,可使业主充分地表达意见,对建筑施工工作有进一步认知与认同,对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很大帮助。
6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面对严峻的挑战,提高产品质量是必经之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首先,需培养工程总承包能力,建立水平与垂直整合的模式与架构。再次,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环境提高施工环境安全性与效率。再次,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与研发,从设计到施工,从工法到材料,从技术到管理,从空间到时间,都要进行研发创新,以提高竞争力。最后,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业主的提出问题,并将相关问题的解决反馈到工作中去。以上是未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所需努力的方向,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之间竞争主要体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上,而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展现。如何组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社会各界的关注所在。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构成及其包涵的要点
1.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由多个层面构成
(1)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开发是指利用从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或从外部引进技术,为生产新的产品、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工作。目前,国外一些大的企业或公司,像IBM、松下、西门子、微软等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形成自己的人力积累,使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
(2)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企业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在产业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保持企业核心能力和积累的一致性,准确预测产业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调整。企业决策后应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成长和积累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战略问题。
(3)企业的核心市场营销能力。它涉及企业营销网络及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运用科学的营销方案,培养优秀的营销队伍,配合各级营销点,有效利用广告效应,将企业的技术优势外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4)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有优势,必须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协调、统一、高效。它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目标、信息传递、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根据生产中不同阶段要求,有效组织资源,并使其在各自的位置上正常运转。
(5)市场应变能力。客观环境时时都发生变化,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敏锐的感应能力,保持经营方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若出现无法预料的事件,如某项技术的发明、政府政策的调整等等,企业就必须迅速、准确地拿出一套应变的措施和办法,把可能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2.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涵的要点
(1)核心竞争力实质上是公司的资源和能力。尽管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将其定义为学识,实际上也指的是公司拥有的资源和能力。
(2)核心竞争力不是所有的资源和能力,是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尽管核心竞争力不是竞争优势的惟一来源,但是不能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3)公司的资源和能力能否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与公司资源和能力的内在价值有关,即与竞争对手相比,本公司的资源和能力能否为顾客提供更高的整体价值或提供独特的价值。
(4)从竞争角度来看,区分能够为顾客提供与众不同价值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与提供更高整体价值的资源和能力是有深远意义的。
因此,竞争并不只意味着超过竞争对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战略,就是与对手区别开来,这对大型企业有指导意义,对中小企业更具意义。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营造企业竞争优势,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将潜在的核心能力转化成现实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它提供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开发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着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发展战略形式的拟定,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内涵,如何将核心竞争力实现为核心产品。其次,建立合理战略结构。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协调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设立相应的协作组织,平衡内部资源的分配,同时更有效吸收企业外部的可用资源。再次,实行战略实施。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结构,具体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对开发进行实时控制。
2.维护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的丧失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如通用、摩托罗拉公司从1970年至1980年间先后退出彩电行业,丧失了该部分的核心竞争力,则必然失去了企业在影像技术方面的优势。显然,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维护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成长。
(1)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通过本行业的专注和持续投入、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充分的根本战略任务,从时间角度看,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不断提炼升华才能形成。巨人集团起初所选择正确的战略模式,把软件技术这个核心竞争力作为根本战略来构建,所以取得空前成功。后来,企业匆匆进入房地产和保健品产业,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削弱了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巨人”倒下。
(2)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客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能力可能会演化为一般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安排专职管理队伍全面负责,加强各部门沟通。将各种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组织起来,协同工作,形成整体优势。定期召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会,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均衡性。
(3)信息体系的培育。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收到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企业更多、更早获取信息,并在组织内部准确、迅速地传递和处理,是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4)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要让企业核心竞争力永不削弱,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技能,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各渠道培训员工技能,积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凭借的优势之一。如长春一汽、北京开关厂等,能够以较少投入成功进行技术改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平时注意提高员工知识技能。
3.再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1)增强企业再研发能力。企业要生存,就要不断开发新产品。这要求企业不断增强研究与开发能力,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增强研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的动力。当然,企业再研发必须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在资源共享前提下展开。
(2)寻找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新生长点。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生长点。并把生长点培育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管理、技术、营销人员,细分市场,找出本企业产品领先的竞争优势所在,对构成上述优势的技术和技能进行分解、归纳。经过界定测试,确定为核心竞争力的生长点。借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优势建立研究与开发联姻关系,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将该生长点培育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3)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以价值观为核心,激发员工责任心和创造性是提高企业集体效率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企业的软件就是培育和强化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能否不断发展,持续巩固和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员工的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至关重要。台湾电子巨头房基公司,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建立了一套人性本善的人性管理,平实务本,顾客为首、贡献智慧。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能力成为商业竞争优势之源。构培养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国外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重视这一趋势,积极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宫雪梅: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及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2]贾明江:企业核心能力研究与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D].四川大学,2002
[3]杨元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构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4]王传经:浅谈核心竞争力的管理[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1)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结构及功能展现
企业文化是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和时代的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环境有著紧密的联系,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有社会文化的影子。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发展经营当中所形成的,其核心就是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文化不只是管理的方法,也是管理方法的理念。企业文化作为指导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其中有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的结构是多层次构成的,在物质层次上就是物质文化,是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以及各种物质设施所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以物质形态为主的表层企业文化。而在企业的文化制度结构层次上就是制度文化,其中就包含着领导体制以及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几个重要的层面。企业文化结构当中的行为层面就是行为文化,是员工生产经营以及学习娱乐当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再有就是精神文化,其在企业文化当中处在核心位置,是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升华,也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企业文化的功能是多样的,其中的导向功能是比较突出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的员工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趋近,在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引领下,企业的员工就会不断的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对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企业文化的功能还体现在凝聚方便,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使得员工有饱满的工作激情,促使其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企业文化核心是确立的共同价值观,给员工带来了荣誉感以及成就感使其精神上能获得满足。企业文化自身也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其在群体性以及人文性和经济性等层面都比较鲜明。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体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中所保持的竞争优势动态平衡,这就包含了几个重要的要素,也就是文化力和管理力以及技术力,在这些要素的结合下,就有着竞争对手不容易模仿的优势产品或者是服务,能够对顾客的核心价值有很大贡献,核心竞争力能形成品牌效应,最终形成无形的资产价值,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判断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就是要为市场所认可,核心竞争力要能够给客户带来特别的利益,核心竞争力是很难替代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鲜明的特征,在价值性的特征方面主要能实现用户看重的核心价值,能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特征也比较突出,可从核心竞争力衍生出新的产品以及服务满足实际客户需求,并且对潜在的需求满足也有着积极作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以及动态性的特征也比较突出,如在动态性的特征上就和产业动态以及管理模式等变量高度有着紧密联系。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中,企业创新和人力资源以及企业文化是比较重要的,而企业文化尤为关键,其对企业的创新以及人力资源有着决定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以及经营哲学,企业文化也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内容,其充当着企业潜意识和大脑的作用,也是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的来源。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从外重塑形象,从内强化素质,对提高顾客在企业当中的认可度有着积极作用,只有创新强化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要要素,企业要想在市场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元气,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生产力成果以及进步程度,创新企业文化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成为企业的经营战略重要指南针,为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者企业员工贯彻执行企业既定的战略。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的灵魂,是企业创新力的源动力,也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的难以模仿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有了强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力量。
三、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当前的企业发展环境下,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要注重方法措施的科学应用,笔者就此提出几点措施:
(一)注重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
在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企业发展要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重要观念,将竞争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和效益观念等都和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结合,形成内部的事物标准。确立诚信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倡导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以及企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将管理思想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并能形成有效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
(二)注重塑造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发挥和企业的个性挖掘成功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所?的行业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不同,使得企业文化也各异。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良好发展提高竞争力,就要注重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塑造,形成鲜明的企业精神,这就要对行业的特点充分全面的考虑,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然后确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个性化要以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为基础,结合实际进行建设企业文化,这样才能被员工以及社会所接受。这就需要重视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精神的建立,将爱岗敬业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实际的工作中得以体现,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相互尊重的精神得以体现。
(三)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建设
企业文化的创新建设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发挥,这就要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和时展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企业要能不断的进行革新文化理论,通过创新理论意识对企业面临的挑战进行解决。要注重观念层面的创新以及技术层面的创新,建立不满足的机制等。技术的创新作为实现产业化的基础,就要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新的技术开发有着延展性,对企业的实力增强能发挥积极作用。要通过不满足的制度建立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全面性企业文化的完善建立
企业文化的建设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促进作用,而在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就要充分注重全面性体现,树立企业的价值观以及对企业的文化核心加以明确。企业的价值观作为基本的信念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价值理念,也是形成企业决策的核心力量,企业文化的全面建立就要充分注重和市场相适应的价值理念相结合,注重培育企业的独特性文化理念以及哲学思想等。也要注重制度化的建设,将产权制度以及组织管理机制结合实际进行明确,维护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组织管理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制度化的建设就要关注市场的变化,能及时性的发现问题和改进,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加强企业诚信精神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中,诚信精神和协作精神都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信用是企业文化集中的表现,这就需要在诚信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强化,对企业的经营者以及员工的商誉意识进行强化,注重将义务和权利进行统一,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而对企业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就能有助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强化,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也有着积极作用,这就要在企业员工间建立起互相负责和认可的契约,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团队的整体性。
(六)注重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建立提高竞争力
企业文化在美国被称为“公司文化”,在日本被称为“社风”。企业文化的说法于美国最早出现,企业文化的理念也开始于美国。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人是日裔美籍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他在Z理论中提出:日本大多数企业成功的秘诀是他们独有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日本经济的崛起是因为日本企业形成的人本文化,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并形成有力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员工成为“企业人”,拥有共同的信念,从而建设一种有利于创新并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企业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进入我国,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国内学者也是见仁见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长张大中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真正正的融入社会、走进市场,必须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让素质转化为生产力。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的外衣是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石,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企业文化通过其来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富有。现今的企业文化都包含着一定的制度,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反映,通过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企业建设,也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建设。企业文化中心核心层是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美国沃尔玛公司企业文化分析
(一)美国沃尔玛公司的现状
沃尔玛公司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美国500强企业榜单中,一直从2002年起连续多年稳居第一名,就是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沃尔玛的收入都增长了7%,达到了将近4100亿美元,仍然占据世界200强的第二名。沃尔玛的产品有巨大的优势那就是物美价廉、除外,沃尔玛还一直营造出对顾客的优质服务从而获得良好的市场份额。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于1945年在小镇木顿威尔经营"了一家名为“5&&10”的商店,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他创造了世界零售业的奇迹,使得沃尔玛公司成为零售业的翘楚。沃尔玛由一个卖廉价衬衫和鱼竿的小商贩成为美国最有实力的公司,它成功的秘诀便在于每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经营法则和企业文化,形成沃尔玛企业精神是促使公司成就斐然的主要原因。
(二)美国沃尔玛公司的企业文化
1、顾客第一,服务至上。沃尔玛“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精神渗透到其经营服务的方方面面。沃尔玛各大门店的顾客走廊、店内设计都为了令顾客更加舒适安逸,使顾客走进沃尔玛便心情愉悦;收银员一律站立工作以示对顾客的尊敬;始终坚持服务到客户满意为止,这一原则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薄利多销原则。沃尔玛数十年如一日的始终坚持“天天平价”的承诺。1962年山姆·沃尔顿在他家乡创立第一家零售点的时候就坚信着一条。为实现对顾客的这一承诺,沃尔玛想尽一切办法从进货上、营销方式上、市场营销上、资金利用、日常开支等环节节省现金流,给顾客最低的价格,把利润让给顾客,比如争取更低廉的进货价格、完善的物流管理和资源系统等。
3、日落原则。沃尔玛著名的“日落原则”,其实内涵就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满足顾客随时随刻的需求,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对顾客进行有效的服务。所谓“日落”,其实意思就是太阳落山前要把顾客的要求全部满足,其原则是指今日事今日毕,绝不会拖拖延到第二天解决,这成为沃尔玛的工作准则。
4、力求完美原则。沃尔玛一直坚持“力求完美”的原则。沃尔玛公司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才能够完美主义角度出发,积极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性意见时,迅速跟上社会、市场前进的步伐,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积极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进行更高效的服务。为了实现全球的沃尔玛门店联网,总部曾投入4亿美元委托休斯公司为其发射商用卫星,实现了对沃尔玛公司的全球门店进行库存控制,为其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提供了保证。
5、激励员工原则。沃尔玛企业文化中崇尚“尊重个人”,这一原则非常有效地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沃尔玛公司非常重视对企业员工精神上的鼓励,在总部和全球各大门店的显眼位置都会分期悬挂先进员工的照片。还对其中非常优秀的行政管理人员授予“沃尔顿企业家”称号。对员工实行利润分享计划、股票购买计划、员工购物折扣等福利制度、联谊晨会制度等。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3-0005-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3.003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要在这种竞争中生存下来,就一定要有过硬的竞争力。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该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只有当一个企业具备了必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经营才能有根源上的保障,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谋得长远的发展。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为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对其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能够使其更好地认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去培养自己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1.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最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由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两位教授提出,我国对这一概念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相较于其竞争对手而言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差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当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显然并不是所有的能力都很重要。不同的行业其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不同成功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也是不同的。这样来看,我们就可以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中的那些最为关键的因素。
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
1.2.1 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指企业所具有的能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优势的关键性技术。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乍一看是服务、产品的竞争,但实质上则是技术层面的竞争,可以说,核心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2.2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员工素质结构、知识结构以及技能结构,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现代企业强调以人为本的文化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1.2.3 管理能力。企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由很多层面构成,要想发挥出1+1>2的效果,管理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其管理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保障。
1.2.4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它能在无声无息中影响企业,起到剂和催化剂的作用,凝聚企业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自然对于核心竞争力来说,企业文化是其的一个重要支撑。另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还包括信息系统、研发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品牌等多个方面。
2 民营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我国民营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2.1 企业定位不清晰
定位不准确、定位模糊是民营企业地位不清晰的主要表现。定位不准确一般是指企业对环境因素或自身条件做出了错误的分析;而定位模糊是指企业由于没有进行决策分析的能力或者不重视,引起了企业在定位方面出现了没有清晰的战略及明确的目标,从而导致出现随波逐流的管理现象。如史玉柱的巨人集团,起初从开发M-6140桌面排版系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在1993该集团迫于同西方计算机公司的竞争的压力,做出了错误的定位决策,先是进入其没有竞争优势的房地产业,后又进入保健品业,进而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可见企业定位对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2.2 企业重组问题
2.2.1 观念落后。由于我国很多的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式企业,一方面对于并购其他企业没有什么兴趣,另一方面也非常排斥其他的企业收购自己,思想观念上不能认识到重组的重要作用,这给重组的实现带来很大的阻碍。
2.2.2 目光短浅。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在重组过程中,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布局,往往是追求眼前的财务利益,造成短期的利益消失后,缺乏后续的发展力,错过一些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机会。
2.2.3 貌合神离。在现实的企业重组中,很多民营企业将重组简单地理解为资本的合并。企业重组后,缺乏有效的协作,更缺乏技术、管理以及市场的整合。更有甚者,原有的核心竞争力都被削弱、弱化,严重阻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2.3 企业品牌建设问题
优秀的品牌建设是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许多误区,严重阻碍了企业品牌的建设。一些民营企业对于品牌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将品牌与名牌混为一谈,盲目做广告宣传。还有的忽略了产品本身,而只浮在上面“创品牌”,使产品失去根基,“广东太阳神”、“陕西秦池”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品牌存在规模小、少的问题,而且品牌的技术含量低,即使有了品牌,对于日常的维护也做得不到位,影响了品牌的长期效应。
2.4 企业激励问题
2.4.1 薪资偏低。一方面,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的薪资水平明显低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有的甚至相差悬殊;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的薪资结构也不合理,缺乏诸如期权、股权等长远的激励性薪资。
2.4.2 缺乏激励性的企业文化。现在这个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还比较薄弱,从形式到内容都与优秀企业有着一定的差距,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3 民营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3.1 塑造杰出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方面,要建立全面而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家进入市场,促进企业家竞争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冒险精神的形成;政府方面,要通过完善市场制度、规范市场体系,培育企业家规范经济行为和经济伦理,为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加快政府改革步伐,遵照“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让企业获得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正创造出公平的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形成。
3.2 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企业整体的一种意识形态。它能够使员工产生归属感,是协调各方关系的有效手段。只有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才能在动态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作为民营企业,首先应当树立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切实落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地以宣传口号、军事化管理等方式方法代替企业文化的塑造,应当从企业文化作用的对象着手,全面考虑企业的特征和员工的思想,统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另外,在企业文化建设时,还应做好长远的规划,避免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浮躁情绪和短期行为,因为企业文化的最终形成需要时间的积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踏踏实实地推进这项工作。
3.3 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如今世界的经济已经步入了知识时代、信息时代。原先在生产力中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力和资本已经被以技术和管理为主要要素的核心竞争力所取代。对此,民营企业应当从管理理念上着手,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制度建设上,应当充分体现出制度对人的激励和关怀作用;在管理思想上,要从时刻“管理员工”转变为让员工实现自我的管理,注意培育员工的首创精神,为企业创新提供动力。另外,还应当树立关心人、尊重人的工作作风,让员工自觉的形成企业就是家的意识,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另外,民营企业还应充分发挥自己在活力上的优势,积极吸取新鲜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让企业在管理上走在时代的前列。
3.4 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对于一个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直接影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此,民营企业必须规划好自身的技术创新战略。
3.4.1 主导战略。技术主导战略是指民营企业在自己原有的一项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有效的科研投入和科研活动,开发出相关的先进技术,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技术,并努力促使其成为市场中主导技术。企业凭借这一技术的主导地位,形成核心竞争力,影响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并充分利用技术专利的保护期,占据主导市场。
3.4.2 跟随战略。技术跟随是指民营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预测,对与其发展关系紧密的技术主动引进,并进行后续的科研,实现对引进技术的再利用与提高。技术创新本身是有巨大的风险的,尤其是技术主导战略,当技术创新成功时,能够获取极大的利润,但技术创新很难实现突破时,往往就会形成巨大的亏损。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资金力量可能不是很雄厚,相对于技术主导战略来说,技术跟随战略更加适用一些。
3.4.3 合作攻关战略。合作攻关是指民营企业与外部科研力量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的一种措施。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可能缺乏人才、技术、设备等相关条件,在创新上比较乏力,此时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公关战略,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积极谋求合作,以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
4 结语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对自身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剖析我国民营企业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我国民营企业更好地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建伟,张正堂.过程导向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因果关系链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3,(2).
服务没有具体的形状,不占据一定的空间,它不是由感性物质组成的,并且服务效果也是不可事先知晓的。比如一次航空旅行,在你登上飞机之前,你是感受不到它的,它可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当你登上飞机,开始你的旅程时,你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机组人员的服务。无形性是服务同实物产品最根本的区别。
(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
有形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服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是紧密衔接在一起的。二者在时间上是不可分割的,生产的过程即消费的过程。比如在一次旅游活动中,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就是你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
(三)服务的异质性
服务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提供,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服务的提供不能与服务人员相分离,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提供的服务都是不同的。比如你去银行存款,可能每次遇到的工作人员都不一样。
(四)服务的不可存储性
服务是在生产中被消费的,其有用的时间很短,很容易消逝。它既不能在时间上贮存下来,也不太可能在空间上实现转移。比如一个航班,这次有10个座位没有卖掉,那么,它造成的损失是永久的,它不可能在下次座位紧张的时候,把上次没有卖掉的10个座位拿出来销售,所以说,服务具有不可存储性。
二、服务企业品牌形象
(一)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依托,是企业开拓占领市场的标签和通行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品牌形象随着品牌的产生而产生,品牌的涵义决定了品牌形象的内涵。有很多学者认为,品牌和产品拥有物理属性,也同样具备社会以及心理的属性,即为品牌形象,是消费购买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服务品牌形象
服务品牌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在人们心理上形成的关于品牌的一个联想性的集合体。服务品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因此,服务品牌形象应具有独特个性,它是企业的某个品牌在市场以及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体现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服务品牌形象与品牌不可分割,服务品牌形象是品牌表现出来的特征,反映了品牌实力与品牌实质。
从服务品牌形象的表现形式分析,服务品牌形象主要由两个层面构成:有形的内容和无形的内容。服务品牌形象的有形内容,主要包括品牌标识系统形象和品牌的功能性形象。品牌标识系统形象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品牌标识系统的认知与评价;品牌的功能性形象是指和品牌的功能性特征相联系的形象。服务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指品牌的独特魅力,是品牌经营者赋予品牌的并为消费者感知和接受的个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的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产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产品带来的无形感受、精神寄托上。在这里服务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的情感,显示了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要求。
三、服务品牌形象的塑造
(一)服务品牌形象塑造的原则
1.体现文化。任何一个成功的、历史悠久的国际品牌,总是体现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民族文化内涵。“麦当劳”体现了自由奔放的美国精神;“新加坡航空”则体现了新加坡人和平友好的特征。
2.创造差异。在塑造服务品牌形象的过程中,是否展现出自己品牌的独特性也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自己的品牌形象与其它已有品牌过于相似,就难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落人被认为是恶意模仿的尴尬境地,成为令人鄙夷的“山寨货”。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相似性越大,则消费者选择品牌的理智考虑就越少。这时,为品牌树立起一个突出的形象就可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树立起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形象,就能与竞争品牌相区别,从而容易打动目标顾客的心。
3.长期坚持。塑造服务品牌形象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全体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品牌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从长远考虑,统筹安排,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进行。
4.兼容原则。服务品牌形象还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形象是一个整体,包括各个子系统。服务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塑造的目的都是为了结合企业实力,营造竞争优势,最终创出知名名牌,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因此必须与其他各子系统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二)服务品牌形象的塑造途径
1.树立服务理念和竞争意识。理念决定行为,理念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的浓缩,服务理念是服务品牌的核心。只有有了先进的服务理念,才能比竞争对手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才能比对手更贴近消费者,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同时,服务理念的先进与否还体现在企业的内部营销中,因为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带来满意的顾客。
同时,还要在服务营销观的指导下,树立服务品牌的竞争意识。服务营销观是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企业营销的是服务,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是全程、长期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并通过满意顾客的传播,扩大市场销售、增加企业利润、提高竞争力,最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重点已经从技术、产品品牌、市场策略竞争转向服务手段、服务品牌的竞争,如联通的精彩在于和移动的沟通,就是两个服务品牌间的竞争。这就需要企业改变原有观念,重新认识市场,并在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中,努力贯彻服务营销观念,为消费者或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赢得顾客的好感,从而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形成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2进行服务品牌定位。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任何一个企业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市场需求。因此,在品牌定位前企业首先要对整个市场进行细分,发现有利的市场机会和未满足的市场需求,选准目标市场,然后有针对性地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竞争态势等因素对目标市场进行分析,准确进行服务品牌定位。
做好服务品牌定位工作,就是准确的把握品牌与目标消费者需求之间的联系,在消费者头脑中为品牌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也就是考虑消费者的情感诉求、身份认同、个性表现等精神需求,找到服务品牌所能提供的利益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以使消费者认识到品牌的独特意义,这就是服务品牌的定位。定位包含有以下三层内容:一是明确服务品牌带给顾客的价值。如VASA卡使顾客能在全球刷卡消费,沃尔玛意味着天天低价,麦当劳意味着快乐等。二是确定服务品牌特征。品牌特征反映了拟人化的品牌独特的个性特点,如招商银行“因您而变”的品牌定位就是因为它认识到它是新兴的银行,具有对顾客需求变化快、服务创新意识强等特点。三是确定服务品牌的定位策略。
3.全面的服务质量管理。通常情况下,服务品牌就是一种优质、稳定服务质量的代名词,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是打造服务品牌的中心内容之一。与有形产品相比较,服务产品集中表现在服务流程和各个环节上。要使各个环节都能有序高效地运作,企业需要设计一整套确定的服务流程,并且确保每个服务流程各个环节上的相关服务规范,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稳定。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关注顾客期望,提供特色服务。注重对每个具体顾客的了解,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通路,使信息能自由流通,充分了解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努力为顾客提供有特色、个性化的超值服务,增加服务品牌附加价值,让顾客全方位满意,企业也可由此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个性化的服务品牌形象,使服务、品牌真正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动起来,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4.不断创新以保持企业服务品牌的活力。服务创新是树立服务品牌形象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服务品牌形象的生命力一半来自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品牌形象与众不同,创新为服务品牌生命中加入更多的活力,是延长服务品牌形象生命的重要途径。
根据服务的特性,服务创新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不表现为有形产品,是一种概念性、过程性的活动,具有无形性;创新范围广,是一种可复制创新和解决特定顾客问题的不可复制变化的混合体;创新形式多样,包含多种创新形式,技术创新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顾客导向”明显,顾客作为“合作生产者”,会参与到整个创新过程中;创新针对更多的是企业层次创新。创新是服务品牌生命力和价值所在,企业要完善服务跟踪体系,随时进行跟踪调查,掌握顾客的最新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服务的流程、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为顾客提供更多增值和超值服务,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服务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高辉.服务品牌形象理论和实证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07(6).
(一)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的战略选择国有企业的发展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国有企业既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先进的国有企业文化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才能正确地反映职工的利益和要求,从而促进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和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愿望的实现。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国有企业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无论是拓展文化对品牌的影响力和扩张力,从而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还是获取市场经济竞争的主动权、制胜力和做强做优的先机,都必须要以拥有和掌握先进的企业文化为前提。“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生动地说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也指明了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国企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的管理虽然不是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但它是形成管理方法的重要依托。一个国有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到持久的繁荣,必须要依托于高起点、高层次的企业文化,并把企业管理方法的核心从制度上转换到文化上来。由此可见,先进的企业文不仅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还可以塑造国有企业自身的形象,打造国有企业的文化品牌,从而实现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使先进的国有企业文化符合国有企业发展的规律,通过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断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逐渐深入到职工的思想行为之中,渗透到国有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融入到国有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国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成为国企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同时,国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动力,对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一)塑造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一是塑造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要做到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满意(CS)为宗旨。所谓以顾客满意为宗旨,就是要从顾客的立场出发来思考问题,从顾客的角度分析市场需求,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真正做到“一切为顾客着想”,以一颗真诚的心去体贴和关怀客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顾客既是上帝”的理念。国有企业在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管理理念的陈旧。我国世贸组织的加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想把这种挑战转化为机遇,国有企业应该组建一套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武装自己,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契约+精神”的工作氛围,使全体员工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国有企业氛围对于传统的员工的管理方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有强化制度管理的力度,又要讲求柔性管理的策略,在管理中为员工创造一定得晋升空间,建立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一是构建人才培养、生成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国有企业要积极引进人才和有志之士,并为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宽松、舒适的工作氛围,要善于聚才、用才和留住人才为我所用。这就要求国有企业为员工营造施展才能与智慧的舞台,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需求。不断探索国有企业文化、管理、技术、服务、营销的演变方向,并同步实现创新就是国有企业领导者的职责。
(一)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的战略选择
国有企业的发展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国有企业既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先进的国有企业文化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才能正确地反映职工的利益和要求,从而促进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和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愿望的实现。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国有企业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无论是拓展文化对品牌的影响力和扩张力,从而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还是获取市场经济竞争的主动权、制胜力和做强做优的先机,都必须要以拥有和掌握先进的企业文化为前提。“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生动地说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也指明了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国企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国有企业的管理虽然不是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但它是形成管理方法的重要依托。一个国有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到持久的繁荣,必须要依托于高起点、高层次的企业文化,并把企业管理方法的核心从制度上转换到文化上来。由此可见,先进的企业文不仅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还可以塑造国有企业自身的形象,打造国有企业的文化品牌,从而实现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使先进的国有企业文化符合国有企业发展的规律,通过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断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逐渐深入到职工的思想行为之中,渗透到国有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融入到国有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国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成为国企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同时,国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动力,对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一)塑造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
一是塑造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要做到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满意(CS)为宗旨。所谓以顾客满意为宗旨,就是要从顾客的立场出发来思考问题,从顾客的角度分析市场需求,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真正做到“一切为顾客着想”,以一颗真诚的心去体贴和关怀客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顾客既是上帝”的理念。国有企业在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管理理念的陈旧。我国世贸组织的加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想把这种挑战转化为机遇,国有企业应该组建一套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武装自己,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契约+精神”的工作氛围,使全体员工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国有企业氛围
对于传统的员工的管理方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有强化制度管理的力度,又要讲求柔性管理的策略,在管理中为员工创造一定得晋升空间,建立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一是构建人才培养、生成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国有企业要积极引进人才和有志之士,并为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宽松、舒适的工作氛围,要善于聚才、用才和留住人才为我所用。这就要求国有企业为员工营造施展才能与智慧的舞台,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需求。不断探索国有企业文化、管理、技术、服务、营销的演变方向,并同步实现创新就是国有企业领导者的职责。
(三)创建优秀学习型组织国有企业
作者简介:崔彩周(1969-),男,安徽灵璧人,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政府规制与中小企业发展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95-03 收稿日期:2007-02-03
一、外部环境塑造与改善中政府的一般性角色
对民营企业“走出去”,政府应建构统一(各类企业通用的)的、符合市场规律的企业“走出去”政策予以扶持。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宏观调控指导,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构建稳定、透明的管理体制和连贯、可测的政策环境,确保国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顺利对接。一是改革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机制。要加快货物实时跟踪系统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口岸”联网工程,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便捷、周到的通关服务;二是搭建规范化的“走出去”企业财税、金融支持体系。要调整出口信贷政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规模和领域,支持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公司,对企业境外参展、海外注册商标、申请国际通用认证标准等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应设立对外投资基金,作为政府推动企业对外投资的一项重要金融扶持措施;适当放宽对外投资购汇管理政策。三是妥善处置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和争端。要掌握和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行方法,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多、双边解决机制,鼓励“走出去”企业应对国外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壁垒,完善外贸运行监控和国际收支预警机制。
另外其他一般上还应做到:加快对企业“走出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与国际市场规则相适用的服务规则;简化经贸人员出入境的手续等。此外,也要建立健全企业“走出去”的法规体系,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有效监督管理,以塑造“走出去”企业的整体良好形象等。
二、“走出去”的地域选择与风险规避中政府的角色
在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的选择上,Dunning(1973)认为,要素禀赋结构决定区域特定优势;Vernon(1979)认为,生产成本和所在国的市场的潜力将是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成本研究方面,除了传统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外,Caves(1971),Williamson(1985)将交易成本引进外商投资区位分析中。关于市场因素的作用,Friedman(1992)认为,市场的接近程度对外商在投资区位决策中有着重要的正而影响,一些具有较好市场邻近性的国家,会吸引较多的直接投资。另外,Caves(1971)指出,一般来说,投资者与东道国企业相比在投资环境中具有“外来身份”的劣势,在市场机会的发现、原材料的购买、熟练劳动力的来源以及许多不确定等方面有着更高的信息成本,这经常导致外资企业做出风险回避型的区位选择。(Glickman and Wood,1988)则进一步阐释到,由于有较高的信息成本、在外国经营的困难,一个风险回避型的企业往往投资于那些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市场规模大且稳定、具有各种集聚效应,且为人们熟悉的地区。
我国学者(金祥荣等,2006)一般认为,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选择上要考虑该国(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市场容量、要素禀赋(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成本)、政府的行政效率和优惠政策、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以及心理距离(传统习俗相近、文化相通、体制类似的地区,其交流和进入后市场适用的费用就低)等。
我国民营企业在“走出去”区域选择所考虑的诸多因素中,应该说对以上因素都有所考虑,但近年来对风险问题则尤为重视。为此,政府要根据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中小民营企业,下文所述中小企业即指中小企民营企业)的实际,制定相应的特别政策(措施),对中小企业加以保护与扶持。因为,在海外市场,国内大型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对一般的经营风险与国际市场陷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即时地掌握信息,并可以有效地化解和规避。但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实力有限,信息获取渠道狭窄,规避风险手段少,往往成为国际市场交易的受害者。比如,在西班牙、俄罗斯不少服装类中小企业产品被烧毁,或被扣押,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基于预警信息缺失而在国外屡屡被“侵害”的实际情况,政府特别的保护性政策(措施)设定即要考虑制定规范有效的预警与紧急情况处置机制,除了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外,还应多渠道帮助中小企业甄选合适的投资经营地(国家与地区);而对到某国(地区)投资经营的中小企业,亦可通过我国驻当地的官方机构(可借助于我国及与我国友好的国家一些大公司帮助)给予提供即时的经营风险预警信息,以及尽力帮助在该国(地区)受困的中小企业及时化解经营风险。比如,对中小企业海外市场开拓的国别和地区的选择上,政府应鼓励其把重点放在有利于发挥我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地区),优先选择我国已有一定出口规模和对外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基础的国家(地区)。资源开发型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一般应选择富裕的资源输出型国家和地区,如拉美、非洲、中东石油输出国等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一般应选择一般性的发展中国家及转型经济国家,包括亚洲多数国家,独联体,东欧及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一般应选择东欧、拉美及亚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一般可以选择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西欧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分布,见下图,这也基本反映了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地分布的状况)。此外,对一些市场容量大、资源丰富、社会和法律环境稳定的国家(地区)还要对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行为进行有效疏导、统筹规划,确保有序进入,防止企业“一窝蜂”挤占市场。比如,在我国外贸进出口占较大比重的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韩国、澳大利亚等具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应鼓励重点扩大出口、建立产品销售网络、研发中心和发展国际旅游;在一些政局平稳的东南亚、西非、南美、东欧、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应鼓励重点建立产品加工基地、专业市场,进行资源开发等。当然,对政局不稳、与我国贸易较少的地区,要警示中小企业慎入,特别是中南部非洲、中南美洲一些国家,以防止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甚至人员的伤亡。不管上述在哪一类国外地区,我国政府驻外机构都要对其驻地的我国中小企业因投资贸易而与当地企业或个人等发生的国际纠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其尽快解决问题。
三、市场战略定位中的政府角色
对中小企业“走出去”,政府应实施特殊保护与扶持也体现在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中小企业恰当地选择自己的市场战略定位。在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是指以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在产业内独树一帜)、聚焦战略(选择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专为其服务)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要督促企业不要仅靠成本低的优势拓展市场――这也是国外对我国这类产品(如纺织服装)提出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控诉的原因。笔者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走出去”的中小企业不仅要注重在成本上领先,更要注重差异化,要在服务上更完善。政府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如税收、信贷上提供优惠),极力促进“走出去”中小企业建立有效管理体制和企业内部运营机制,鼓励这类企业在技术、产品、营销等方面全面提升,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生产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迅速的同时,却逐渐暴露出一些与经典贸易理论所阐释的一般规律相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放弃国内市场的开拓,在国际市场上也不使用自有品牌,而是直接借助国外品牌和营销网络进行市场开发和销售渗透,这种以国际代工(international subcontrac-ring)为主的成长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出口企业与国外市场的“隔层”(dislocation)问题,代工企业的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完全依赖于国外批发商、销售商等外生性贸易中介和国际垄断巨头,往往被锁定在壁垒低、边际利润薄的国际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自身缺乏产品设计和研发优势,无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这是一种缺乏远见的市场战略取向。这些现象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解决,可能会伤害民营经济自然演化的内生增长机制,最终导致民营出口企业陷入规模报酬递减、创新能力衰退、产业结构僵化等典型的“贫困化增长”轨迹。为改变这种现状,对于政府来讲,主要应采取以下两个方面措施。
第一,着力推动自主创新,促使民营企业贸易动力结构的升级转换。具体来讲就是要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的战略,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升级转换。一是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改造,促使贸易动力结构的高级化。要鼓励民营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突出在涉及提升产业或产品层次的若干环节上引进国外先进装备,推广应用信息、新材料、高效节能、机电一体化等适用技术;引导代工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延伸产业链条,尽快从粗加工、浅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型升级;二是加强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扶持,促进贸易动力结构的纵深化。要从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实际出发,积极抢占产业战略制高点,鼓励跨国公司来中国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配套基地,重点倾斜具有较强技术示范作用、创新带动作用和市场开拓作用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五金、汽摩配件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公司、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密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制定专家引进和技术人才柔性流动政策,攻克一批面向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难题,形成以资本、技术为核心的质量效益型贸易结构,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层次。
第二,推进民营企业改进经营思路,再创企业发展的新跨越。要正确处理自营出口和国际代工的关系。要鼓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国际代工贸易的同时,引导上规模的出口企业在国外建立各种类型的销售网络或研发中心,选择技术合作、共同出资、并购、控股等途径进行“民外合璧”,跨越从OEM向ODM、OBM的升级障碍,逐步实现自营贸易对间接贸易的替代。要推动民营企业(经济)围绕核心企业进行产业整合和组织创新;引导广大生产企业打造以产品价值链分工为基础,以人才资源共享、科研开发共担、品牌形象共创等为重点的企业战略联盟,增强强势企业的规模优势和市场势力;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围绕龙头产品强化产业优势集成,贯通区域分工联系,切实提高同类企业的投资强度和经济密度。
四、“走出去”战略选择三个阶段中政府的不同角色
从现实经济发展的选择逻辑来看,民营企业“走出去”大多是先易后难,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选择商品输出,即对外贸易。其中除了实物性商品输出外,还包括基础性的国际经济合作,即援的对外承包工程、设计咨询、劳务合作等;其次是选择资本输出,主要就是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包括在境外开展加工贸易、境外资源开发等);最后是选择境外融资、对外技术合作、专利及品牌的许可经营等更深层次的“走出去”。
我国对外开放二十多年,更多地“走出去”是商品的对外输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和条件,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要求民营企业必须考虑资本的输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因此,我国政府与学界应主要探讨民营企业“走出去”第二阶段即境外投资开办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境外投资开办企业问题。当然,我们也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第一阶段以及探讨跟进实施的第三阶段“走出去”相关的政策,以使三个层次的“走出去”循序发展,合理推进。
就具体三个阶段政府扶持角色的特色而言,对于第一阶段的“走出去”,由于企业生产基地多数还在国内,原材料与劳动力主要依赖于国内供给,输出的商品(生产)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小,所以政府的扶持应放在国内,即主要在产品生产层次上予以有效疏导,提升输出产品的质量和科技附加值;对于第二阶段“走出去”,由于其生产、供销环节基本上都在国外,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国际上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技术走势会影响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其对于促进其国内企业本部(目前整体搬迁国外的较少)改善生产与销售,对于本产业(民营企业所在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在企业投资地选择指导、“走出去”投资、生产配套扶持政策、与境外有关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合作创造良好投资条件等方面提供更多地帮助,同时也要对“走出去”企业国内本部在做出战略决策时提供力所能及的信息咨询服务。对于第三阶段的“走出去”,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走出去”,同第二阶段的“走出去”一样,由于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基本上在国外,国际市场的信息源较多地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其对于促进国内产业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也有重要的影响。政府扶持政策也主要应体现在与国外政府与经济组织合作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上,同时也要进一步研究国内深层次产业结构调整对第三阶段“走出去”企业更高的科技创新要求问题,并在国内外对相关企业知识产权尽可能提供多渠道、全方位、强有力的保护。
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不同阶段政府给与侧重点不同的政策扶持,是推动企业国际化顺利发展的理性选择。在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政府的扶持还应当掌握“度”,既不能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因为困难多、困难难度大,而包办解决其面临的一切问题,也不能在企业国际化发展相对顺利时,放任自流。政府扶持企业国际化发展要有一套科学化的扶持策略,就企业不同而给与其针对性地、适度的扶持,其目的是为企业国际化创立良好外部环境,也即政府扶持的“底线”最终是让民营企业有能力“找回”其市场的主体本色,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练就自由搏击的本领。
一、国家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
1.国家竞争力学说
对国家竞争力的关注,主要是从关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与战后重新崛起的工业国家之间在若干产业上竞争地位的变迁而开始的。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日本在一系列主要工业产业中的飞速发展最让美国感到震惊。为此当时的里根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竞争力问题专家波特曾任职其中。
在“国家竞争力”问题上,波特本人认为:在讨论国家经济繁荣与否时,这个名词本身并没有意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人民高水平的生活。“因此,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惟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除了波特本人对“国家竞争力”的说法持保留意见外,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国家竞争力” 不仅不具有科学的含义,更被许多人在许多场合下滥用了。可以说这是“国家竞争力”所遭遇的最为直接和强烈的批评。
当然,对国家竞争力的研究也有许多丰富的成果。其中,Aiginger (1998)的研究综合了多方面的观点,他从福利最大化的原则出发,提出了一套分析框架来评价国家的竞争地位。在他的框架中,既包括了国民工资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指标,也考虑了达到这些水平的同时所处的社会和环境的状况。另外,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进行的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年度评价分析,也是有关国家竞争力的一项颇引人注目的工作。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与其他研究机构一起,将这些研究方法和成果介绍给国内各界,并利用这些方法成果、结合中国实际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2.产业竞争力学说
在迄今为止的所有竞争力研究中,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最有理论深度的是产业竞争力研究,其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因为尽管企业是最主要的经济主体之一,但是经济学对企业的把握仍然比较抽象,以现有的经济学方法来分析企业竞争力这样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的确有些力不从心。在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当中,国外以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最为著名,而在国内,金碚等学者所做的中国工业竞争力分析比较有代表性。
(1)竞争力“钻石体系”
尽管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以国家作为形式上的分析对象,但它的实际研究内容还是产业竞争力。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之所以能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其原因应该从每个国家都具有的四项环境因素中去寻找,它们是:(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在这四种因素之外,波特进一步认为,产业发展机会,政府的经济政策也对一国特定产业的竞争地位有重要影响。综合起来,这六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示为图形,呈钻石状,故称之为“钻石体系”,该体系是波特有关产业竞争力分析的基本框架。
(2)中国工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于1996年前后做了产业竞争力研究。该项研究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出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并且“归根结底就是各国同一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具有区别于一般经济分析的、特殊的福利经济学内涵,原因在于,在世界经济范围之内,最大的福利单元是“国家”或“民族”;而且国际竞争明显地区别于国内竞争的是,在国内竞争中,各竞争者的利益损失是可能通过一定的利益协调机制来进行补偿的,而在国际竞争中则很难做到。研究还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我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资源竞争,产销竞争,资本实力竞争,技术创新竞争。
二、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严格地说,产业竞争力是指产业间的竞争力,是不同国家的相同产业间的对比状况。而如果存在所谓“产业内的竞争力”问题,那就涉及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企业间的竞争,应该是企业竞争力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属于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不存在竞争)。
企业是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研究的较小单元,但各种观点学说间的争论却更为激烈,不仅如此,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滥用程度也远比“国家竞争力”严重。但无论如何,在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中,任何一个认真的研究者都最终无法回避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定义企业的竞争力(或者说,怎样才叫做“有竞争力”,竞争力的性质如何)?二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对这两个问题、尤其是第二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将现有的企业竞争力学说分为三类,即:关系说、资源能力说、层次说。
1.关系说:竞争优势来源于竞争战略
企业竞争力的“关系说”以波特的研究成果为代表。在此前的关于国家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学说的介绍中,波特的学说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关于企业竞争力问题,波特的学术思想再次需要专门论及,并且也还是需要把它放在开始的位置来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关系说”成型较早,以至于成了其他各类竞争力学说的参照和批评对象。
在其关于企业竞争力的代表作品《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中,波特主要是采用产业分析的方法,而产业分析的核心内容就是产业内各厂商间关系的分析。很可能正是基于这种原因,金碚教授认为波特对竞争力的分析是基于“关系”。波特沿袭经济学的传统思维方法,认为竞争优势,或者说竞争力,意味着企业可以获得超常的投资收益,而这种优势的获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竞争力的来源),在于企业所采用的特定的竞争战略。波特认为,企业大致可以在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中做出选择,以使自身的竞争优势最大化,它们分别是: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
“关系说”认为,公司确定最佳竞争战略的根据是对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的正确评价。“对于特定的公司来讲,其最佳战略将最终是反映公司所处具体情况的独特产物”。至于如何描述和评价公司所处的具体情况,波特提出了五种竞争作用力的分析框架。在波特看来,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卖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着该产业的最终利润潜力。相应地,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可以用这五种作用力来描述概括,或者说,企业总是可以通过分析这五种力量来考察自己所处的竞争环境。
2.资源能力说:竞争优势来源于异质的资源和能力
关于企业竞争力,战略管理学说的思想成果丰富多采,引人注目,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资源说”和“能力说”。二者是当前战略管理领域和一般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共同热点。与“关系说”认为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特定的竞争战略不同,资源能力说都认为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的“异质性”,“资源说”强调异质的“资源”,“能力说”则强调异质的“能力”。
可以认为,资源能力说的兴起,表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重点从企业外部转向企业内部,从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企业的策略定位,转移到企业的内部资源和能力上来。
“资源能力说”认为,恰当地理解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尤其是盈利)之间的关系,是确立企业战略的关键。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正是这种独特的资源能力结合,将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区分开来,并且构成企业竞争战略的基础。因此,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展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独特能力,即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战略制定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企业不断地学习、超越和创新,只有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被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资源能力说”也承认产业分析的重要性,认为企业能力只有在产业竞争环境中才能体现出重要性来。
3.层次说: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多个层面
“层次说”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基于此,认为企业竞争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含义,本文总结认为它们分别是:竞争性(在竞争性市场中),效率性(通过较高的生产率),福利性(能同时增加消费者价值和企业价值),持续性(并非偶然),综合性(非单一原因)。
在企业竞争力的来源问题上,“层次说”的答案是:“可以把企业竞争力的要素分为四类,或者四个层次”,即:关系、资源、能力和知识。我们可以近似地将这里的“关系”理解为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而将“资源、能力、知识”理解为企业自身素质。“层次说”认为,四类要素在内涵上不截然排斥,在外延上也会有所交叉,但存在较清楚的逻辑关系,形象地说,“知识居于竞争力因素的最里层,能力、资源处于较外层,关系处于最外层。”
在“层次说”最新的发展中,研究者们从方法论的高度探讨了经济学和与经济学密切相关的管理学理论对企业竞争力的解释,揭示了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分支学科(包括产业组织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位经济学、企业管理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在解释竞争力问题上的内在逻辑联系;并且尝试建立了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学范式,认为“竞争力经济学”的研究涵盖三个层次,即:竞争力理论经济学、竞争力应用经济学和竞争力研究。
总体来看,竞争力研究的历史过程是从直观走向抽象,从经验走向理性。可以预计,在目前的全球经济趋势下,产业竞争力研究将会是一个持续的热点;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研究将会继续深入,并且在研究方法上将会越来越细致,从经验的、概念性的分析,到注重实证检验和实际应用将是大势所趋;而国家竞争力,将会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视野内淡出,它很可能只会成为一面政治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