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院病区环境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doi:10.14033/ki.cfmr.2017.1.0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139-0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ward environment and safety management in prevention of senile inpatients from dropping bed and falling down.Method:86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Qc group activity,and ward environment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the incidence of dropping the bed and falling down,and statistic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Result: 1 patient of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hospitalization dropped bed,2 falled down,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incidenc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War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Fall; Fall bed; Application value
First-author’s address: Chongqing Hechu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Chongqing 401520,China
S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老年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递增,这也导致医院就诊治疗人群中,老年人的构成比逐年递增,并且由于老年人主要以慢性病为主,患者常需住院治疗[1]。受患者原发性疾病及身体素质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跌倒、坠床等是老年住院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常见的风险事件,不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机体损伤,同时可对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局产生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具有重要意义[2]。本组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患者年龄在65周岁以上;明确原发性疾病,符合收治入院标准。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丧失完全自主活动能力。其中男41例,女45例,年龄65~88岁,平均(75.2±4.3)岁,已住院时间3~15 d,平均(9.2±0.5)d,其中合并脑梗后遗症25例,高血压21例,肺感染15例,冠心病15例,糖尿病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品管圈小组活动,遵循PDCA循环法的病区环境安全管理,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笔者所在科室工作环境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导致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评估、分析,并对主要原因进行论证,并采取相应措施。(1)常组织。判断病区内的必需品与非必需品,将必需品数量将至最低并分类放置,非必需物品直接处理或搬回仓房。(2)常整顿。病区内必需品规定定位并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对患者应用药物、物品进行同一颜色分类,并分类放置在其触手可及的地方。(3)常清洁。及时清除病区内的垃圾、脏污,保持地面干燥、整洁,保持仪器清洁、正常工作。(4)常照看。对于老年患者加强监护措施,白天密切监护患者状态、表现,加强病房巡视,夜晚嘱咐护工陪同患者如厕、起床等。(5)常自律。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护理工作,养成良好、自觉的工作习惯,重视患者住院期间的人身安全。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均栏裰葱小拔宄7ā保品管圈小组内成员每日下班前5 min进行自我工作回顾与总结,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并集体讨论解决措施。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坠件的发生率,并采用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共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与不满意四级,其中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坠床1例(2.33%),跌倒2例(4.65%),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坠床4例(9.30%),跌倒5例(11.63%),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8例,一般5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度为88.37%;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非常满意13例,比较满意20例,一般7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76.74%,观察组患者住院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跌倒、坠床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不良风险事件之一,其主要发生于夜间患者如厕及患者起床、下床过程中,由于老年患者原发性疾病及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住院期间极易发生跌倒坠床,极易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重者可导致骨折、关节错位、脑震荡等高危事件[3]。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病区环境管理可有效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观察组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回顾分析可知,本组研究应用的病区管理是基于品管圈活动原理及PDCA循环法开展的护理管理措施,通过常组织、常整顿,能够保持病区内无杂物、简洁,患者在下床活动过程中不易碰撞周围物品,并且将患者常用物品进行分类,放置在距离患者较近的地方,可避免患者因费力取物而发生跌倒、坠床;常清洁侧重于保持良好的病区内环境,地面保持干燥、整洁,避免患者因地面光滑、脏物避让等跌倒,并可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健康、整洁、舒适的康复环境[4];常照看重在监护患者活动,日间由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密切监护患者一切行动,嘱咐家属进行及时管理,夜晚由夜班护士及护工共同完成,全程陪同、搀扶下床、如厕等,避免夜晚跌倒、坠床后无人管理引发安全事故[5]。而病区环境管理对于护理人员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五常法”病区管理可增强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积极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并且能够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6-8]。
综上所述,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病区环境管理可有效降低其坠床、跌倒发生率,并可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董璐,周洁,徐国会.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30-32.
[2]余丽君,李琴,房兆,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32-33.
[3]张凌华,汪映丽.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个体化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0,9(8):151-152.
[4]黄玲玲,文倩.预防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1):3305-3306.
[5]杨慧,李朝梁.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3):81-83.
[6]王志芳.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64(5):603-604.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117-01
【关键词】 五常法 环境管理
我儿科病区日常所用物品、药品品种多,规格多,但用量少周转慢。容易造成浪费和不安全隐患。自从《患者安全目标知识问答》里学了五常法以后,我们将其运用于管理病区的环境和物品及人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实施措施
首先在科例会上,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五常法的概念、意义,讲述五常法是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步,是建立和保持质量环境管理的方法。通过建立较完善的、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改进工作和生活环境,改进人们的过程,对护理管理真正起到促进作用。大家统一认识,推广行动,以达到预期效果和目标。
1.1 常组织 运用分层管理法。正确区分需要和想要、保管和保存的方法。将护士台、治疗室、值班室和储藏室物品明确区分要用的和不用的,按物品的需要程度和使用频率,安排合适的位置,把不需要的物品和数量将到最低程度,把需保存的资料、文件等分门别类的进行收藏。建立单一就是好的新理念,同类的产品只能使用一包拆封一包。
1.2 常整理 运用质疑思考法。善于发现问题,认真落实常组织。妥善放置物品,将工作场所物品放置整齐有序,一目了然,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清除过多的物品,物品按类放置,标示明确,橱柜内无杂物,对有使用期限的物品按使用日期先后顺序排列,杜绝物品过期,减少浪费,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最终提高办事效率。
1.3 常清洁 运用目视管理法。 物品放置尽量采用玻璃透明橱柜。按照物品的清洁、无菌要求划分区域和界限,清除死角和污染源,对物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养,将护士台、治疗室、值班室、储藏室等每一处都落实专人管理。
1.4 常规范 运用标准管理法。通过制度的落实和强化,将前三项指标行动成果进行巩固,形成完整的制度,持续正常的进行并加以监督,定期进行评估,改进不足之处。
1.5 常自律 运用自我管理法。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责任,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工作场所。自觉提高个人素质和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遵守规章制度,履行各人职责,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保持仪容、仪表整齐大方,文明礼貌,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给患者带来信赖和安全感,由此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
2 预期效果和目标
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护理安全,改善环境。增加效率,减少故障,是提升医院形象的一种有效技术。通过五常法管理,日常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
利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入院介绍、护士穿刺技术、服务态度、生活护理情况、病区环境及设施、疼痛管理、护士和患者的沟通时间、药物知识讲解、补液巡视、功能锻炼指导等10项内容,各项满分为10分,总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理满意度越高。
1.2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展开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形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病区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从生活、文化、精神及情感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确保护理工作能够与患者、临床及社会紧密贴合,构建护士良好职业形象,同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目前优质护理服务对于临床疾病的治疗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实践证实,而其在病区护理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还少见报道。我院为提高病区护理水平及管理质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①提高服务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在科室内业务培训会议上由护士长宣讲病区优质护理服务文件,全体护理人员共同探讨并提出问题,共同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时将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引入其中,培养所有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制定陪护、查房、探视制度、健康宣教制度及护理责任制,确保所有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制度。
②落实护理责任制:按照责任护士工作能力分配适量患者,由其为指定患者展开与护理等级规范相符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根据病区床位数量成立护理小组,给予患者全程、全面护理服务。
③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对病区各种标识加以统一,确保病区环境良好,同时在病区和病室中摆放绿色植物、壁画或花卉,制定定时清洁计划并做好病区消毒工作。
④合理制定排班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及患者需求量对护士人数进行合理安排,同时按照各科室特征,在小夜班、中午班等重点时段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确保护理质量。
⑤严格绩效考核,完善激励制度:制定“优质服务之星”和“优质护理先进科室”评选标准,每月展开护理满意度调查,并将获奖个人及科室向全院通报,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保证优劳优酬、多劳多得,从而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予以有效激发。
五常法,是用来维持环境品质的一种技术,是对工作环境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源于5个日本字(Seiri意为整理,Seiton意为整顿,Seiso意为清扫,Seiketsu意为清洁,Shitsuke意为修养),全部是"S"带头的字,所以它也称为5-S。即"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洁"、"常清扫"、"常自律",它是一个由内到外、由人到物、由软件到硬件、由理论到实践、由制度到流程、由考评到自醒的完整的管理体系。我科于2014年元月开始,将"五常法"应用于供应室环境质量管理,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改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1 实施方法
先评估五常法对供应室的适用性,整理好五常法的相关材料,准备充分后在科室会议上,护士长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五常法的概念、实施意义,使其掌握五常法不仅是确保质量管理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建立和保持环境品质的方法。实行全员质控,护士长督察,及时整改,每月进行汇总并进行讨论。
1.1常整理 根据区域工作需要,将常用、不常用和不需要的物品分别清理出来,并把不需要的物品清出工作区域。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使用时间及物品数量因素,规定放置位置,同时,制定不需要物品的处理规定,报废、丢弃或入库保管。
1.2常整顿 将需要使用的物品有条理地放置和处理,把每个柜子放置的物品都列出清晰的标志和名称,以易于找到和取得为原则,有秩序的放置物品,节约寻找时间,有完善的储存方案。
1.3常清扫 清扫过程中不单要把工作区域打扫的整齐清洁,并在清扫的同时检查各项设施、工具、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要区分明确;清扫工具不可混用,要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整齐又安全,应经常进行清扫工作。
1.4常清洁 要想确保工作区域处于清洁,需要持续保持整理、整顿及清扫等活动。使用识别系统,张贴标签等以增加工作场所的透明度。及时找出任何影响工作环境的安全及健康问题并加以改善,这包括处理油烟、粉尘、及有害烟雾等问题;把每一项整理工作场所的工作标准化、常规化。
1.5常自律 把五常法养成习惯去执行,遵循准则,创造一个具有良好安全习惯的工作场所。让每位员工自觉参与安全的工作程序并遵循每一项法则,亲身体会实践5S所带来的改善和好处,从而养成自发性的安全改善行动。
2 预期效果和目标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清洗、包装质量是保证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灭菌质量是控制院感的关键,保证灭菌质量是杜绝医院感染的一种有效的技术。①提高了工作效率所有物品存放位置一目了然,取之即用,节省了寻找的时间,减少了出错机会,提升了服务品质。②增加了环境整洁度整齐的环境,让工作人员有一个舒适、整洁、安全的空间,对工作充满信心。③增加了工作安全各种器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降低,各通道畅通无阻,各种标识清楚显眼,人身安全得到保障。④物品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使用,杜绝浪费,降低成本,减少库存量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空间的挤占。
3结论
实践证明,"五常法"的应用对供应室的环境管理起到了规范及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强化了大家的交接班意识和查对意识,提升了供应室的形象,增加了科室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工作中用五常法的理念及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主动积极,条理有致,协作能力及工作效率明显提升[3]。
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物品定置管理,视觉管理和增加透明度,使常用的物品易取易放,标记清晰,减少出错和查找物品的时间。分析存在问题,分别从人,物,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4]。
减少浪费,合理利用资源进行常组织清理物品,不能用的报废,不和本科用的拿到医院物流中心,充分利用医院的资源,需用的医疗用品有合适的储存量,做到按需领取,避免积压和过期,减少物品的储存空间。
改善形象,提高竞争力五常法活动的最高境界是常自律。通过自律,抛弃坏的习惯,创造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工作场所。
参考文献:
[1]金香五常法在病区环境管理中的作用[J].新医学导刊,2008,9:117.
1.医院护理工作的作用
护理工作对于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康复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护理工作在医院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护理也贯穿到医院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从病人进入医院开始一直到病人痊愈之后出院,整个过程都需要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都需要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给予悉心的帮助,护理工作是医疗救治工作的辅助和支持,是一项经常地不间断的工作。另外,从健康的角度来讲,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医院是一个环境复杂的地区,在医院中有患各种疾病的病人,有的疾病更是具有传染性,有的疾病容易受到外界感染,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细心地护理,随时观察病患的状态,并且对病房进行清洁,对病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减少感染几率。
2.医院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护理工作中,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使得护理水平得到提升。当前有的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对护理工作没有进行统一、严格地规范要求,因此导致一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按照护理工作要求进行工作,导致医院的一些本可以控制的感染情况发生,对病患治愈产生影响。
第二,护理人员数量不够。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涉及每个科室,而且护理工作又是不间断的,因此每个时间段都要有人值守,所以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较大,当前有的医院的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因此导致有的人员工作中出现疏忽,出现感染问题。
第三,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很多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这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护理工作在医院工作中容易被忽视,这也是造成护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有的医院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一些护理技巧的掌握不够扎实,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时候操作不规范,进而导致护理工作水平低,比如有的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引发感染,对疾病治疗产生影响。另外,有的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对护理职业的认知不清楚,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出现逃避工作、责任意识不高等现象。
二、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1.健全护理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制度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有助于临床治疗,减少常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细菌、病毒等感染。在医院发展过程中,为了不断完善护理管理体系,首先需要医院加强对护理的重视程度,医院的管理者要对护理管理进行重视,对医院的护理工作任务进行重新安排,让护理人员能够有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例如医院要加强监控网络的建立,可以建立三级监控网络,病区护士长和监测员为一级管理、部分护士长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为二级管理,护理部为三级管理。一级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对病区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情况等进行检查,二级管理人员则主要从管理小组的层面出发,按照消毒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对病区的感染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三级管理则主要从事监督管理,不定时对病区护理人员的操作过程、一次性物品的处理情况、病区的卫生环境等进行突击检查,从而实现对护理工作的有效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的卫生意识、感染控制意识。
2.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主要受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的影响,为了对医院的感染率进行控制,必须要强化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从而减少各种感染问题的发生。例如护理人员要提高洗手的执行率,通过研究发现,护理人员在为病人数脉、协助病人换、为病人铺床等工作时,手上会沾染很多细菌,但是有的护士没有勤洗手的习惯,因此很容易的导致细菌传播,引起感染,所以要引导护理人员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强调护士七步洗手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院内感染率。另外,要坚持无菌操作。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有很多工作是需要护理人员完成的,例如透析术、动静脉插管术、导尿、穿刺等,护理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在无菌环境中进行,都会影响感染率。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引导护理人员加深无菌操作的认知,减少感染情况。
3.加强环境管理
1 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承认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护理服务的载体是患者,即“以患者为中心”。因此,满足患者的需要,缩短就诊时间,及时有效治疗,尽量祛除患者身体的疾病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出发点。在护理服务实践中,要更可能多的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方式上的指导;尊重和同情患者,寻求与患者情感上的共鸣;满足患者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对患者始终融入关爱、尊重的服务理念,通过访视和家人般的周到关爱,与患者建立亲情关系。在亲情的护理行为中,给患者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在与患者以深厚爱心的沟通中,唤起患者向往健康,善待生命,接受护理和得到友爱的感情。
2 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实质
2.1 人文关怀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护理文化建设内涵也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肯定精神关怀对健康的意义,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
2.2 人文关怀在护理服务中的体现,是护理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心和关注[1]。即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护理技术服务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给予他们系统整体的护理。
2.3 护患沟通是人文关怀在护理服务中的具体应用。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情感脆弱,需要更多的关怀。护患沟通与交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1)社会的发展,人群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已更多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自身被尊重的权利和自身的生活质量上。护理人员真诚、亲切、体贴、耐心的语言,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参与治疗不可忽视的环节与手段。(2)通过护患沟通,患者可看到、听到、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及医院的人文环境,从而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有重新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估,提升医院形象[2]。(3)通过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能进一步学习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对患者心理影响的规律及护理经验,拉近护患双方的距离,真正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合作的新型护患关系。(4)通过护患沟通,护士能准确收集到患者的相关信息,及时解答疑惑,解决患者所需,护患沟通构筑起了一座护患双方交流的桥梁,从而使护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得到缓解、化解护患矛盾。
3 护理服务中人文关怀的主要途径
3.1 构建良好的医疗环境 医院的服务对象是患者和情绪焦虑的家属。高超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整洁的医院院落、优越的环境条件、齐全的配套设施都会使患者和家属赏心悦目,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同时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常用药品及价目公开、住院费用实行“一日清”,并开通电脑触摸查询系统,方便患者及时查询,使患者不再是“雾里看花”,消除交糊涂费、花冤枉钱的疑虑,自然会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介绍入院须知,做好导诊导检服务,合理安排护理时段。同时实行事先告知制度,检查前后、手术前后,护理工作做到有解释、有指导、有效果。患者出院时,送上一份“健康联系卡”,做好出院前的叮嘱与沟通,把患者送到病区电梯门口。让住院患者在整个住院过程中都感受浓郁的亲情,患者的满意度自然会不断上升。
3.2 营造良好的病区环境 患者入院首先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病区环境,让患者有“病房是一个舒适的家”的感觉至关重要。病区环境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到患者治疗、养病、生活等各方面的舒适、方便及安全。例如,诊区和病区走廊安装患者用扶手;病房安装电视、电话;建有洗浴设施齐全的卫生间,布设衣物柜、冷藏柜;用花草、壁画点缀病房;每个护理单元设立设施齐全的煮食间;设立娱乐室,设置流动图书车;住院部设置流动货车或自动售货机;护士站设立患者健康设施代购点;病区设置陪护设施及用品租用站;对新入院的患者和危重患者专人陪护和送检等,这种家庭式、宾馆式的服务和管理,会让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避免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一时改变而增加过重的心理压力,在轻松、安逸的环境中安心治疗疾病。
3.3 创建良好的护理环境 首先,从医院管理的角度,要认真做好护理设施设备、卫生器械、卫生材料等服务用品的供应保障,注重病区包括医疗用车、台、柜、床、被服在内的护理设备的更新;其次,要认真搞好治疗场所用品、服务场所物品布设,使之洁净卫生、摆放有序、整齐划一;再次,注重护理人员服装色彩的选择、穿着整洁。其中最重要的是护理人员优质的护理服务,包括护理人员良好的素养、亲切的态度、优雅的举止、和蔼的语言、精湛的技术、规范的操作、心理的安抚和健康的宣传等,始终以亲切的微笑面对患者,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服务患者,以充满浓厚爱心与亲情的护理言行给患者传递信赖和安全信息,进而创造安宁肃静、温暖和谐、优美舒适的人性化空间和亲切、祥和的环境[3,4]。从患者入院开始,在每个护理环节中处处显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使护理人员在整洁、有序的环境和愉悦、轻松的氛围里,精神饱满地为患者服务,让患者处在爱心亲情的环境中,使生理、心理、物质和医疗需求上达到满意。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不是单纯的强化基础护理,不能机械地将基础护理项目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围绕患者的病情、医疗安全、诊疗效果、转归和康复的需要去实施基础护理;将基础护理专业化,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人性化服务、人文关怀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来实施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受益,让患者满意[5]。
参 考 文 献
[1] 王俊杰.对中医护理人文特色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62-963.
[2] 李晓刚,李萍,许建新.医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12(4):319-320.
[3] 刘艳荣,郑守华.开展主题年活动 构建以“爱”为导向的护理文化[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1):93.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13404
1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就诊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医院项目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医疗环境较差的农村地区以及城区向外扩张的区域出现新建医院的项目较多;城区内很多建设时间较长、硬件设施等条件不完善的医院出现改扩建乃至迁建的项目较多;越来越多的私营医院、专科医院项目因为相关政策的放宽也逐渐增加。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属于V类社会事业与服务业中的158医院中“新建、扩建”的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医院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始终被分类管理名录定在较高的评价等级上,可见此类项目的复杂性和环评编写的高要求。笔者从事医院类环评项目编写及审查工作多年,在实际工作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此就环评编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审查的关键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及总结。
2新建医院项目环评编制主要内容
2.1工程概况
对医院项目需要交代的内容必须全面细致,因为这是产污环节分析的源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同时注意配备总平面布置图(必须包括污染源分布,改扩建项目必须给出改扩建前后的)、周边环境示意图、内外部给水管网图、排水路径图、人流物流车流路线图等。
2.1.1项目基本情况
说明项目建设背景、基本情况及构成,明确医院的性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非传染病医院、是否涉及传染病房)。
2.1.2项目总体规划情况
若项目为分期建设或拟建项目为总体建设项目的子项目,应说明总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情况及拟建项目与总体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并明确总体建设进度;分期建设、分期验收的项目要给出各期的产排污分析内容及环保“三同时”验收表。
2.1.3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项目特点,说明项目的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门诊量、床位数、各建筑物分布及平面布置情况、楼层及使用功能等详细经济技术指标,明确科室或诊疗科目设置情况,明确院内分区情况(即病区与非病区、传染病房与非传染病房)。需要注意的是:门诊量和床位数是医院类项目的重要指标,环评文件应根据立项文件阐述清楚,不能遗漏。
2.1.4总平面布置
说明项目规划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给出项目组成的各主体建筑、辅助建筑(例如锅炉房、氧气站、洗衣房等)、公用设施的总平面布局方案以及道路交通、停车场等设施的专项布局方案。
2.1.5拟建项目与外环境的关系及原有用地状况
(1)项目外环境基本情况。使用图表并配以文字说明项目周边环境状况,包括但不限于交通干线、居民点、公用设施、工厂企业、湖泊水体等。重点说明项目建设是否存在制约性因素,包括对本项目可能造成影响的外环境(例如周边既有或在建企业存在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周边道路环评已经明确的规划控制距离要求等)以及可能受本项目影响的外环境基本情况(例如传染病医院自身有其建设规范要求)。
(2)项目用地性质及现状。说明项目用地历史沿革及目前现状情况:无环境遗留问题的只需要说明用地现状,涉及原地块拆迁的应补充交代拆迁主体、拆迁规模和拆迁安置情况;有环境遗留问题的应说明原有用地历史沿革,原有企业厂区平面布置及各生产单元功能布局、生产工艺、产品方案、主要污染源分布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防治措施、原厂各功能区与拟建项目规划各构筑物对应关系以及相关土壤修复情况(有土壤修复报告的可以直接引用其结论,目的是说明该地块是否可以用于医院项目建设)。
2.1.6公用工程
说明项目供电、给排水、制冷制热、空气净化系统(过滤、消毒等)、排烟及通风、医用气体供应系统、被服洗涤、物流及交通、垃圾收集系统等基本情况。
对于在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内但周边现状市政排水管网尚不完善的项目,应结合区域市政排水规划及建设进度,落实项目排水路径中各段管网及相关设施(例如泵站)的建O情况,并阐述与项目建设的时序衔接关系;若无法确认建设进度的,则环评需按照近、远期排水两种情况进行污染防治措施设计及达标分析。
2.1.7环保工程
说明项目污水处理站、一般固废暂存间及医疗危废暂存间、废气治理设施及环境管理制度等的基本情况。
2.2工程分析
分析施工期施工环节并明确各环节污染源,分析运营期建筑各功能区主要污染源;分施工期和运营期给出项目污染源分布情况并核算污染源强,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这一章节基本包括以下图表:施工环节及产污节点示意图、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分布图、运营期水平衡图,施工期产污分析表、项目运营期产污分析表、施工期土石方平衡表、项目给排水平衡表、污染源强及产生情况一览表、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一览表。
2.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3.1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针对项目特征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点,选择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地下水环境、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影响对施工期和运营期进行专题预测与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的规定,三甲医院的地下水评价类别为Ⅲ类,相关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内容较之一般医院项目的环评深度更甚。
2.3.2外环境对拟建项目的影响以及内部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
医院作为特殊的社会建筑类型,需要给医护人员及病患等提供安静、和谐的诊疗及就医环境,一般将其本身视为敏感建筑,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环评中常常需要补充外环境对医院项目运营期间的环境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评价分析交通噪声或振动对拟建项目的影响能否满足声环境质量要求:说明临交通感干线的建筑名称、使用功能、层高、规模、位置关系等,分析预测受噪声及振动影响的临路建筑临道路一侧声环境能否满足功能区标准要求,若超标应明确噪声超标范围、超标程度;对于不能满足功能区标准的区域,应按照环发[2010]7号文《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所提出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室内声环境达到《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相应医疗用房的要求。
(2)评价分析周边工业企业、市政公用工程(例如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特殊项目大气污染及噪声污染对拟建项目的环境空气影响及声环境影响。
(3)引用有监测资质的单位实测数据评价或类比分析周边环境中高压走廊、变电站、微波发射塔、广播电视发射等设施对拟建项目的电磁辐射及无线电干扰等环境影响。
(4)若项目存在分期建设分期验收的情况,要分析后期工程施工对前期项目运营的环境影响。
2.4污染防治措施
分施工期和运营期,结合项目的特点,选择如下全部或部分专题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废(污)水治理措施、噪声及振动治理措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地下水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生态保护措施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论证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用、有效的原则,必要时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2.5其他
2.5.1关于医院的清洁生产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第二十四条:“建筑工程应当采用节能、节水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和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医院项目的清洁生产分析可从“建筑与装修材料的选择”、“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臭氧层保护”等方面论述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并针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由于医院排水的特殊性(目的是避免交叉感染),一般不建议医院实行中水回用,因此这一条往往不在清洁生产改进建议之列。
2.5.2医院的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根据废物暂存间、污水处理站、锅炉房、氧气站、物流人流路线、泵房、冷却塔、风机等设备设施在总图中的位置,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主要从是否存在交叉感染、是否会对周边敏感目标以及医院内部敏感点(例如住院部或病房楼)造成影响的方面入手分析。
3对医院项目环评审查的基本内容
3.1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医院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废水、施工噪声及固体废物污染等。
(1)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原有旧建筑拆除(若涉及),土方挖掘、回填、转运,建筑材料现场搬运及堆放产生的扬尘和运输车辆道路扬尘等。评价中应定性或定量预测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规模小、施工周期短的项目可适当简化。通常采取设置全封闭围挡、及时清扫施工现场、定时洒水抑尘等控制措施,减小其对外界的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
(2)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尽量要求集中收集进行沉淀、隔油处理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对于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周边管网完善的项目可就近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不能与污水处理厂衔接的项目可以采取旱厕或移动式环保厕所的措施以避免未处理的污水乱排。
(3)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交通噪声。对于大型项目,应根据施工机械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声源强度,定量预测对场界和敏感点的影响, 规模小、施工周期短的项目可适当简化。通常通过减低声源强度、增加围挡、敏感目标防护、增加衰减量、夜间禁止施工等手段减轻其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
(4)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弃土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可采用系数法或类比分析法分别估算其产生量并说明排放去向。
3.2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营运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污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等。
(1)污水:主要包括化验、诊疗室、手术等医技医疗科室排水及污洗间排水,住院病人及陪护家属冲厕、盥洗等排水,清洁卫生排水,医护及行政人员产生的生活办公污水及食堂废水等;注意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几N特殊废水的性质、处置方式及去向作出说明,即化验废水、放射科废水、检验科废水、口腔科废水等。若项目污水能够经由市政管网顺利接入污水处理厂,则项目废水应经过自建污水处理设施满足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中预处理标准;若项目污水经由管网或沟渠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则项目废水应经过自建污水处理设施满足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中的排放标准。根据不同的出水标准,参考《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及《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等采取相应的污水处理方案,同时还要注意结合项目污水排放性质(污污分流还是污污合流)及院内管网设置情况对其进一步细化。
(2)废气:主要来自锅炉废气、食堂油烟、汽车尾气、污水处理站恶臭和柴油发电机(若有备用)运行产生的废气、煎药异味(若有煎药室)等。对这些污染源要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其中煎药异味由于成分复杂且缺乏源强计算依据,环评只需定性分析即可),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3)噪声:主要来自食堂风机、水泵房、锅炉房、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冷却塔、地下车库风机等设备以及就医人群噪声。评价中应按建设项目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不仅要考虑医院噪声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还要考虑院内住院楼等可能受到的噪声影响。
(4)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站污泥、食堂废油脂、废活性炭(若用于污水处理设施除臭则会涉及)等,可采用类比分析法或统计法估算其产生量,确定处理方案,明确排放去向,注意落实危废处置协议。
4.1废水
项目病区和非病区的污水,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的污水,是否分质处理、污污分流;污水处理站的设计规模、处理工艺、处理单元、处理效率、消毒方式以及污水处理方案的达标可行性分析是否全面;特殊种类废水的性质、排放特点、排放方式及去向是否明晰;污水排放的最终去向是否判断准确,污水处理标准是否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执行;污水在线监测装置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设置。另外注意,若接纳医院排放废水的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有特殊要求的应列出其接管标准。
4.2危废暂存间
医院类项目应明确危废暂存间的设置地点、规模、消毒情况、转运频次、防渗布置等情况,专用污物运送通道应注意尽可能远离主要人员聚集区,有效防止在污物运送过程中泄露、扩散引起的污染,避免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的交叉,实现洁污分流。
4.3传染病区域
结合传染病区域的防控特点,注意传染病区域产生的废水、污泥、医疗废物处置要求及空气净化要求。
4.4环境风险
医院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一般集中在公辅工程上,例如污水处理站的非正常排放、氧气站或制氧站发生泄漏及火灾事故、消毒剂的使用、天然气泄漏、油库发生事故(一般用于柴油发电机或锅炉备用,少量储存时一般为油箱或储油间),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转运的全过程。
4.5外环境对项目的影响
外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有明显废气或噪声污染影响的市政设施(例如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大型泵站等)、交通噪声、振动、电磁污染、工业污染等,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调查有关污染源,定量分析其污染影响程度,明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4.6辐射污染
医院应专门委托具有编制核技术应用项目资质的环评机构编制核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该文件对医院涉及到的放射性设备及核医学应用等核技术应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同时提出相关辐射环境管理要求。医院类项目环评对此部分不再做详细评价说明,可以简述原则性环保要求或引用辐射类环评的结论。
4.7改扩建及迁建医院
根据笔者近几年审查的某市医院项目类别来看,医院改扩建或搬迁情况较为普遍,对于这类项目环评关注的重点,除了以上所述,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在过渡期(这里所指过渡期,意为医院拆、改期间但拟建部分尚未建成的时候)的污水处理站、医疗废物捍婕涞鹊慕ㄉ琛⑹褂梦侍猓绝对不能出现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即外排、医疗废物无处堆放或随意丢弃等情况;存在依托关系的承托工程是否满足改扩建要求;施工期间对医院内原有敏感建筑(例如病房、诊疗室、手术室等)的废气、噪声污染影响要有专节分析;对于迁建项目,如果建设单位需要转交现有医疗建筑,应切实做好卫生防护工作,对原有建筑尤其是传染隔离区需在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后,方可交由卫生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重新分配使用。
4.8其他
目前很多民营医院、私人小医院往往租赁房地产的独栋商业用房或商业裙楼的某几层即可投入使用,对于这类项目的环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明确租赁用房的性质(应有相关文件支撑,例如房产证),存在明显矛盾时应作为项目选址的制约性因素;被租赁的商业用房所在项目环评中是否存在商业业态限制性条件(例如不能引入卫生站、医院等),及是否存在设置医院必备污染防
治设施的空间;如果医院的污水处理设施设置于租赁用房之外的空间(例如商业用房旁边的空地上或空地下,或是公共绿地中,等等),环评必须明确该空间的土地权属或管辖权,如果不属于被租赁方,医院应征得相关单位或部门的同意。
5结语
通过对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汇总并简要分析了医院类项目环评编写及技术审查的原则及思路,以进一步深化、完善医院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淑民.综合性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51-02
1 老年病房风险的相关因素
1.1 医务人员自身因素
1.1.1 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不足,病情观察能力不到位,应变能力差,处理事情不周到,治疗抢救不到位等,不能及时、全面、正确的识别患者存在潜在的各种护理风险。
1.1.2 个别护士责任性不强,消毒隔离不严格,不注意手卫生,发生交叉感染。操作不规范,查对制度不严格,造成发错药、打错针。对病人评估、宣教等不到位,采取措施不周到,容易发生意外事件。
1.1.3 医务人员队伍配备不足。医院床护比不达标,包干床位太多,造成护理、巡视、宣教等不到位,直接导致护患沟通障碍。医生配备不足,尤其是下午,一旦发生抢救、突发事件等,就难以应对。
1.1.4 家政公司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我院的病房结构局限,一间病房只有住两个或三个病人,一个护理人员照料四到五位病人的话,就势必导致跨越二个房间。大多数老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说话、意识不清、行为异常的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晚上,一旦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发现和抢救。碰到护理人员请假时,又没有后备的人员顶替,这样就会使照料病人数量增加,照顾范围扩大,相对安全隐患也就会增多。
1.2 环境设施因素
地面潮湿或有障碍物,无提醒标识,易引起老年人摔跤。病区走廊、楼梯墙砖松动,脱落,易造成病人砸伤。病区为开放式,病人没有标志性的病衣,对能走动又无控制能力的病人外出,门卫人员不能识别,可能会发生病人走失。病床床栏功能欠缺距床头距离长或无床栏,对意识不清、烦躁的病人容易发生坠床。病区窗户无保护性隔栏,对精神、行为异常的病人可能会发生意外。
1.3 病人自身因素
1.3.1视力问题,如患有老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
1.3.2 患有慢性病
1.3.3 药物不良反应
1.3.4 衣着及鞋袜不合身
1.3.5功能减退:如体力和平衡力不足
1.3.6 年龄因素: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
1.3.7 饮食因素:对不同疾病的人及对牙齿不好、咀嚼困难、吞咽困难的病人,会发生噎食等不安全事件。
1.4 医疗文书的书写
医生、护士医疗文件书写字迹不清,有时有涂改,易发生错误执行医嘱,造成医疗纠纷。
1.5 服务流程不规范
1.5.1 药房在发放病区口服药时,未按照电脑输入的信息发药,若不能及时转抄医嘱,容易发生遗漏,造成病人漏服药,直接影响治疗。
1.5.2 由于老年病人大多数病情复杂,每日服用多种不同规格、剂量的药品,药房摆药药物使用的药杯容量比较小,容易翻掉。有些药品的外形相似难以辨认,对药品的管理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1.5.3 新病人入院时,自备药比较多,药物的规格和剂量与本院不同。病区没有固定的药柜存放自备药,若放于病人身边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多服、漏服、误服等。
2 老年病房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1.1 加强对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护理部和科组每月组织“三基”理论和操作培训和考试,平时通过晨间提问形式进行提问,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人人过关。
2.1.2 加强对每位护士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责任心,提高法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认真核对,一定要做到对患者身份识别2种以上,杜绝打错针,发错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加强环境管理和设施建设
2.2.1 清洁地面时,使用干、湿两把拖把拖地,既保持地面的清洁,又能保持地面的干燥。在拖地时放有防跌倒标识。同时避免或减少病人来回走动,如遇特殊情况,必需有护理人员陪同。
2.2.2 加强对病区设施的维修,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病区的窗应设计为有保护性的窗栏,杜绝病人不良事件的发生。
2.2.3 老年病房的每个床位必须要有床栏保护,并能保持其良好的功能,每个病区出入的地方要有大门,防止精神、行为异常的病人外出走失。
2.3 加强对病人安全和自理能力的评估
老年病房的患者大多数反应迟钝、行走不便、活动障碍、思维不清、行为异常等等,特别容易发生跌倒、烫伤、压疮和导管滑脱等不良事件。
2.3.1 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合适的眼镜,及时治疗眼疾,及早治疗慢性病。
2.3.2 用适当的助行用具或请陪护。
2.3.3 坚持做适当运动,减少因功能减退而引起跌倒的机会。
2.3.4 穿着宽松合身的衣物,选择鞋底有防滑功能的鞋。
2.3.5 降低病房环境的危险性。光线要充足,通道要保持清洁,避免湿滑,浴室要保持干燥,在地面上铺上防滑垫,常用物品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走廊过道要有扶手。
2.3.6 服用降血压药、安眠药、抗过敏药后避免独自行走。在行走时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步伐,更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和行人。
2.3.7 对有导管的患者,妥善固定导管,翻身时避免导管的脱落,对意识不清或烦躁的患者,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约束。
2.3.8 加强对病人饮食的管理,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的饮食。像煮鸡蛋、馒头、排骨水分少,不宜咀嚼,而汤圆、粽子黏性较强,吞咽时均易引起哽噎。对牙齿不好咀嚼困难、吞咽困难的病人,少吃或不吃蛋糕、馒头、鸡蛋、排骨、汤圆等,提供半流质或糊状的饮食,并免费提供食物料理机。
2.4 加强医疗文件书写的管理
2.4.1医生开出处方和医嘱时要剂量要正确,不得有涂改,否则会造成护士错误执行医嘱。
2.4.2 护士在书写护理文件时,有时会碰到漏记、错记时,不得有涂改,应在错字上划双划线,要看得清错字。医疗文书书写要简明扼要,正确,清晰,内容真实,运用医学术语。
2.5.规范服务流程,加强对药品的管理
2.5.1加强对医嘱的核对,二人以上同时呼应式核对医嘱,防止错输或漏输医嘱。
2.5.2 药房要规范发药,应按照病区输入的医嘱给药,杜绝错发、漏发、多发药品。
2.5.3 老年病人各器官功能在逐渐的衰退,排毒功能在下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成倍的上升,应根据病情正确给药,对摆放的药车要上锁,容器用有封口的、透明的药袋。
2.5.4 对新入院的病人有统一的规定,一律不得用外配药,特殊情况例外(如病情需要,社区医院又没有的药)。
2.6.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配备
2.6.1 应根据老年病房的要求配备护士,护士包干床位不能太多,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加强护患沟通,提升服务质量。
2.6.2 根据病区实际情况配备医师,有利于医护、医患的沟通,更有利于对病人病情的了解及治疗,以减少医患纠纷。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现就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4~9月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120份,其中2011年4~6月开展优质护理前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60份,2011年2~9月开展优质护理后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60份。收集统计护理部和科室按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的结果。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3个月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随机调查。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技术水平、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巡视病房、环境管理、服务态度、护士评价7项指标,每一项指标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调查表每周三、五的上午由护士长发放,患者出院当天由患者及家属自行填写,填写完毕立即收回。护理质控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护理部6个管理小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核心制度执行、护理服务、医院感染及护理病历书写)每季度每组对各科室专项检查1次,其中基础护理、护理核心制度执行、护理病历书写每个月检查1次,并将存在问题反馈给科室;病房护士长利用每天查房及不定期抽查,检查各班各岗位的护理工作质量,并将存在问题记录在检查本上,按检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分为5项,即环境管理不到位、标识不到位、未上床档、基础护理不到位、其他(护理记录不规范、手卫生不到位、护理查对不规范、巡视病房不到位)等。
统计学处理:将收集到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护理质控存在的问题,按2011年4~6月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2011年7~9月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两个时段分别进行统计。统计方法均采用X2检验。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较,见表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护理工作存在问题情况比较,见表2。
表2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护理
工作存在问题情况比较(个)
项目实施前实施后环境管理不到位3410标识不到位464基础护理不到位714未上床挡317其他5310 注:X2=10.16,P
做好充分的筹备工作是开展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①护理部召开了全院优质护理服务动员大会;科室再次召开了全科护士动员大会,使全病区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和工作重点。针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儿科病房在病区环境,床单元配置上进行了准备。②护士人员进行了补充,护理部集中培训了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带教老师,科室在此基础上专门拟定了学习培训计划,采用集中分期学习、自学、理论测试及护士长抽问的方式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重点培训了护理核心制度及各岗位工作的执行流程,尤其强调了基础护理的工作要求。③根据儿科特点设计并发放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表。根据现阶段工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检查,科室把护理核心制度尤其是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查对制度、环境管理、护理标识、基础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列为每天检点,护理部每季度全面检查1次并结合随机抽查,将存在问题记录在案。
认真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各项措施,有利于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①由表1可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较,均P
认真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各项措施,可以减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由表2可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护理工作存在问题情况比较,P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可以减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现在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已全面铺开,各科室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最终目标: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努力。
参考文献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1世纪的医疗护理优质服务,不仅仅是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护理技术管理、护理环境管理、护理文化管理和护理制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提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以整体护理为根本的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这是新时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科为积极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号召,开展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认真落实基础护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
2 护理模式
2.1 优质的病区环境:病区宜安静,清洁,舒适。温馨,各种标牌醒目。工作人员接待患者及其家属时要求态度和蔼,言语亲切得体,禁止使用床号来代替患者的称呼。
2.2 优质的服务流程:把患者的需求作为首要任务,以优质的服务流程来完成患者的需求,以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为目标,用以检验服务的实际效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2.3 树立新理念,拓展新内涵:护理服务不仅体现护理学科的价值,更是医院赢得患者信赖的基础。护理部要积极宣传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全院护理人员更新观念,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
2.4 塑造新形象,提升综合素质:医院应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利用工余时间进行职业道德、礼仪、心理、护理理论、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学习,使医护人员自身的仪态、语言、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有明显的进步,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
2.5 加强沟通和理解: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要积极沟通,护理人员要多理解患者的痛苦,给予患者除治疗之外更多的服务,在心灵上多加关爱及慰藉患者。
2.6 注重细节服务:在细节上做文章,坚持推广人性化的服务,让每一份真情填满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例如,在各科的看诊室放置饮水机和一次性水杯,提供给患者使用;在每个看诊位提供患者放置私人物品的空间等。
3 结论
3.1 创新护理模式,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2 我们现有的护理模式与世界先进的护理模式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并不符合我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追求理念。思想观念对护理实践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医院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把基础护理放入护理工作的概念里,这也是对基础护理质量确切有效的保证。
3.3 加大对生活护理的管理力度,将基础护理列入各级护理管理者的质量监控之中,强化基础护理的质前控制、环节控制和终末控制。
环境会通过视觉对人的身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明显的或隐蔽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暗示作用,它对人们的精神面貌、行为举止、心理健康等会存在长期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病区内有一块房门玻璃被人打碎,但又未得到及时修复,看到"破窗"的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因这些破碎的窗户会给他造成一种混乱无序、无规则可循、麻木不仁的心理感觉,从而诱导犯罪行为的滋生和蔓延,使医疗秩序遭到破坏[2]。医院病区的环境管理要注意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积极创造安静、整洁、优雅、舒适的氛围。尽管"破窗效应"主要是从社会犯罪心理和行为上进行的思考,但其道理对于医院护士接待患者或家属的情况也同样成立。某种不良环境因素一旦出现,就会在心理上对人们产生相当程度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若不采取措施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难免会导致出现更多的问题,甚至引发严重危机。杜绝环境上的"破窗效应", 及时做好危机管理。
2 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是指暗示者用间接的语言表达自已的意图,诱导对方产生相应的心理或行为反应。护士是医院的"半壁江山",有临床经验的护士会在准确把握患者心理症状的情况下,促使患者产生自我暗示,其暗示自己心情特好,身体会很快健康,医生也能治愈自己的病。假如,护士在患者面前出言不慎,说"病情复杂或没有此药能治"等等,患者立刻神情沮丧,病重得连路也不会走了......这就是暗示,类似了"破窗"。作为医务工作者,首先树立"患者至上"的观念,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对患者热心、耐心、细心,做到手勤、腿勤、眼勤、嘴勤,患者提出的疑问都能信心十足的给予解答。那么,患者就会在:"正常心态"下接爱和配合医生治疗并能很快康复。要杜绝说出一些使患者发生消极心态的语言,不利于病情。杜绝语言上"破窗效应"的发生。
3 药物器械暗示
对于无存在实质性病变的一些患者,将某些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一些常规药物的来源作用神秘化、扩大化,从而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使其解除思想包袱。如护士常常要配合医生,告诉患者维生素C是相关疾病的特效药,维生素B12是相关疾病的特效针,某某仪器是医院新配置的最先进的诊疗或治疗仪器等,往往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4 行为暗示
医务工作者的仪表风度也是心理暗示的源泉之一,护士的仪表风度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特点和文化修养,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在与患者交往中保持和谐得体、朴素庄重的服饰打扮,有情有理、诙谐适中的文明语言,轻巧熟练、干净利落的行为举止,以及健康向上、胸有成竹的精神状态。积极的行为,能取得患者的信任。相反操作马虎、说话轻浮、双眉紧锁,都会让患者产生失望,怀疑的情绪。
5 经验暗示
"破窗"出现时应主动沟通 对存在有心因性疾病的患者,护士可特意炫耀医生、护理经验,医生的治疗技术如何精湛,夸大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治疗这类疾病是轻而易举,耐心地给患者讲述成功病例,治疗经过和有关与他人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再加上必要的解释、说服都能起到很好的间接的暗示作用。而一些医院的虚假广告宣传,也会导致社会公众对所有媒体广告普遍的不信任。因此要防范这类行业性"破窗效应",出现问题,直接面对主动沟通,事后认真总结经验,防止类同事情的再次发生。医院应从传播的角度、从超出医疗市场的范围来关注患者的利益,讲诚信,打造出医院特有的有信誉的产品和服务品牌,在行业和全社会中树立和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
6 讨论
在医院管理上防微杜渐,杜绝"破窗效应"的发生。应坚持医院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不动摇,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对于触犯护理价值观的原则性问题绝不姑息、纵容,一定要"小题大做"般地去严肃处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思想原则上的小小过错,因其影响是根本性的,往往会在行为上造成严重后果[3]。在管理规章制度或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上,也要严谨、合理,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是一条生命。要有严格的护理技术操作性,防止有隙可乘,注意查漏补漏。执行时要坚持原则,一视同仁,不开先例,确保规章制度的威严和约束力。此外,对于医院为创新而制定的新规则更应该严格执行,对于违规行为严加惩戒,若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必然会引人纷纷效仿,导致新规则形同虚设。作为医院文化器物层表现的外部环境、产品、设备等细节方面,也应体现出医院的理念、规则等文化特色和风貌,注意消除可能诱发人们对医院产生不良印象的"破窗",以树立和维持医院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