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1 17:11:2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篇(1)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基本理念和原则,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够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当今社会,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步完善,观念比较开放,但是他们的思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发展。高校所要培养的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就需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学生的实际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活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能够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与此同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高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和风气,在优化高校学风时,也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来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不断强化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2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并把该理念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保证。高校领导以及工作人员应明确以人为本理念的积极作用,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将其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制定完善的规划和制度。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逐渐转变教育工作的管理职能,使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到各项工作中,发挥实际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服务学生,改变强制性的管理方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2.2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情感人,用心教人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用思政工作者的诚意和真实的情感来打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人的意识、行为等施加影响,使人的认识和行为发生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语言上的劝导和教育,同教育工作者的真心和诚意来打动和感染学生,实现彼此之间的思想和心灵上的沟通,使学生更加信任思想政治工作者,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的寻求帮助,而且由学生信任的人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情感投入,用自己的真心和真情来感染学生,尊重、爱护学生,并积极主动的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具有积极地作用。

2.3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际的效果就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是从不同的地方聚集到一起,他们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以及家庭背景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应具有针对性,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活跃,而且接受能力比较强,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必然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生活。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向学生宣传更多的思想政治内容。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生理发展不平衡,而且情绪和情感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例如大学生的情感、人际关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和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坚持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更加贴近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思想上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

3结束语

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原则和宗旨,应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以学生为工作的主体,贴近学生生活,用真情实感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使他们逐步形成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44-0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也经历了三十余年,期间取得了可贵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进一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时展中的思想引领和先导作用的保证。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能让我们认识发展的目的和途径,能避免各项发展中搞形式和走弯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具体体现在高校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实现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目标,确保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变着人才培养模式,也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体系。它要求在工作中要把国家、时展的要求和个体成长的要求统一到素质教育实践中,着眼于整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落实此项工作的重要内容。此外,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强化师德建设,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培育优良学风,引导高校青年教师自觉抵制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倾向,志存高远,不慕虚名,静下心来倾心育人、专心治学。

二、贯彻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战略思想,识机遇,辨形势,得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引入了发展的要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发展,都必须始终贯彻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战略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想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机遇就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跳板,抓住了它,前进的过程就会事半功倍,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也是一样的。新时期我国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的确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三十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国家历来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无疑是各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大优势,若能秉承发展的决心,迎难而上,破解工作难题,必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迎来发展新机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增强机遇意识,抓住发展的机遇。

三、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谋创新,迎挑战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做统领就必须遵循这一要求,将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不能追求片面的发展,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改革,推动此项工作的长远发展。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始也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促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当前仍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接受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和高校思想活动规律的新特点,更新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创新体制方法,赋予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继续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繁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面临挑战和问题,只有秉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着眼于未来,致力于发展创新,才能有实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四、运用统筹兼顾根本方针,寻方法,达目标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样离不开这一根本方针,要立足于校园整体发展基础上,着重开展有关和谐校园建设,这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指导我们,如果一个事物失去周围的事物,它也将失去自身发展的条件,所以,搞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如今社会思想日益活跃,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也已不再远离社会,社会的各种思潮在这里激烈碰撞。因此,繁荣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贯穿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核心。同时,在统筹兼顾方针指导下,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繁荣校园文化的同时,也要着眼高校整体发展,寻找发展中的“木桶短板”。当前,教师队伍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专业素质不高,某些教师思想觉悟低仍是制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只要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研究生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0(01):3-6.

篇(3)

一、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要根据学生中党员与群众、学生干部和学生、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家境富裕与贫困、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等具体情况和特点,划分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下功夫了解每一部分、层次、群体学生的不同思想动态,开展不同内容、不同目的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对思想比较偏激的学生,要多与他们交流,找出偏激思想的根源,加以说服教育;对于思想成熟、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要及时与他们交流,确定更高的目标,不要自足自满,要帮助他们树立不断求新进取、不断向更高目标奋斗的精神;对于家境较贫穷的学生,要多给他们讲一些从逆境中成功的例子,树立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甩掉自卑的包袱等等。总之,要找出不同特殊群体的问题根源,“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新时期下,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言论自由主义的发展,改革开放带来的进步,给许多刚刚萌动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诱惑。随着现实历史条件的不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要具有时代性,符合时展需要,既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又要看到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在改变,党对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赋予了新的要求。所以,要继续加强大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再教育,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赋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新的时代内容,体现出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

三、要加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和工作再学习

学生干部是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群体。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否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直接关系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可以通过党校、学生干部骨干培训等形式,提高学生干部的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和责任感,使学生干部能在同学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

四、要找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是思想工作者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改变传统的观念,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把学生最关注、与学生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作为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钥匙,也要用学生是否满意、是否喜欢作为判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标准。

学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服务对象,要切实解决学生们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把学生关心的焦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点,努力培养与学生的深厚感情,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以学生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真正体现服务性教育。

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具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和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学生在新时期、新环境下,无论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还是对学习技能、知识的理解角度,都发生了变化。我们这些思想政治工作者也不能一成不变,不能用以前的眼光和思维方式看待今天的事物,必须要不断充实自己各个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能力,多读书、看报,多参观、学习、交流,多培训、研讨,多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学生,增长才干,提高文化品位,紧跟时展的步伐,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二)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避免只坐在办公室听学生汇报,等学生自动“送上门”的“守株待兔”的工作方法。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一线最基层的学生当中去,把寓教于乐、典型引路、言传身教和民主恳谈等富有成效的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善于跳出原有思维定式,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观念创新上下功夫,在方法创新上下功夫,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新的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多想新点子,多出新思路,多创新经验,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时代气息和特点。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强化求真务实、忠于职守的责任意识。如果缺少责任感和荣誉感,就不可能在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就不可能事事处处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和影响学生,也不可能诚心诚意为学生着想。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言传身教去影响、教育和带动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坚持学习和运用,具有时代观念,不因循守旧,乐于改革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有开创新局面的魄力和勇气;要有较强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果断的判断力,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使工作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要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及优良的工作作风;以发展的眼光看事物、想问题,适应新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工作,切实做好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篇(4)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5-01

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在高校教育中,美术专业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进行美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也应该做好美术思想政治工作。当前高校美术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作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用了自媒体,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树立研究自媒体、使用自媒体的新观念

在传统的美术思想政治工作中,自媒体的出现以及应用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所以很多思想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自媒体的应用还不是很娴熟,而且有些时候会忽视对其进行应用,面对这样的情况,美术思想政治人员就应该提高对自媒体的重视程度,并对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进行深入地研究,同时树立应用自媒体开展政治工作的新理念[1]。

二、营造“校生合一”的自媒体舆论场

在自媒体中,可以看到不同的舆论,在这些舆论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官方舆论,另一种则是民间舆论,当两者碰撞到一起之后,就会出现一种主流舆论,另一种则是非主流舆论。因此,高校美术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营造“校生合一”的自媒体舆论市场。

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官方平台作为基础,当前很多大学生都会使用微博,而且应用微博的学生数量是非常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该建立官方的微博平台,在此平台中一些和美术有关的、并且较为时尚的内容,以此来吸引美术类学生在此进行交流,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微博自媒体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本职工作,占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信息的公开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学生不能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取信息,那么对于信息的猜测就会多种多样,这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着不利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中将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公布出来,明确舆论的导向,这样学生才能跟随正确的舆论导向思考问题。

最后,应建立“主流舆论”和“民间舆论”两者之间的联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主流媒体进行议程设置,促使学生的舆论是正确的,同时,还应该对设置民间媒体讨论过程,让更多的美术专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这些讨论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信息的了解,同时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加深自己的思想深度,这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工作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2]。

三、建立完善的自媒体管理监督体系

当前大学生应用自媒体的人数越来越多,自媒体的应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针对此种情况,美术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建立完善的自媒体管理监督体系,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若是发现有言论过激的学生,则可以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美术类思想政治人员在工作中还应对自媒体的应用进行有效的监控,这样才能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的开展也有了更多方式,鉴于此种情况,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该勇于创新,敢于应用先进的方法以及手段,同时还应该提高对美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媒体的在高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其作用也逐渐的突显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美术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开展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应对自媒体进行有效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充分发挥工作的作用,推动高校美术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篇(5)

2当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呈现的问题分析

2.1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不够强

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衡量一个单位思政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即能够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这种工作方式会使思政工作事倍功半。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思政工作仍以“灌输式”、“经验型”为主,这与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和现代化的发展环境不相符合。为此各事业单位要以提升思政工作针对性为突破口,深化思政工作建设,如此才能使思政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不够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事业单位培养优秀人才,形成良好工作作风的基石,是促进事业单位有序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当前社会转型加速运行的背景下,一些地区一些单位,并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甚至部分单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而有些单位虽然也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但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不重视,不利于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各单位在展开思政工作时,首先应端正态度,全面认识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2.3部分政工干部队伍工作态度消极

在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政工干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他们在从事思政工作过程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实际生活中,一些事业单位的政工干部却存在工作不积极,等不良现象。事业单位中政工干部的消极态度严重制约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所在单位甚至社会造成错误导向和消极影响。例如,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过程中,由于思想工作不到位,发生以公谋私、的不良事件,造成学校的损失。

2.4对员工缺少人文关怀,忽略职工实际需求

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在做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然而现实中开展思政工作时,却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有些事业单位在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时,缺乏与员工沟通,不能做到以人为本,无法满足职工的实际需求。例如,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对于贫困职工的关怀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的安慰和心理方面的辅导,而是精神抚慰和物质资助相协调,真正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

3.1把员工实际需求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事业单位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工作能够联系员工的实际需求,切实做好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例如,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关于教职员工节假日的活动安排,政工干部即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掌握教职员工的真实想法,结合教职员工的需求做出妥善的安排。这样既丰富了思政工作的方法,又能满足教职员工的实际需求。

3.2推进政工干部人员队伍发展

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可以顺利地展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工干部队伍。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政工干部队伍是有效开展思政工作的前提。所以,要加强对政工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对于政工干部人员严格选拔制度,提高选拔要求,力求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政工干部队伍。

3.3建立健全政工工作预防机制

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多、责任重,做好该项工作需要对每一环节严格把关。在政工工作的各个流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则是建立健全这项工作的预防机制,防患于未然,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阶段。完善政工工作的预防机制要求工作人员要有全局观念和长远目光,能够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对思政工作做出适宜的决策。健全的预防机制能够规避工作风险、减轻工作损失,使思政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果。

3.4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互动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工作人员和员工是两个主体,二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思政工作者与员工应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一方面思政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员工为本,全心全意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另一方面员工应给予思政工作者支持与信任。积极响应思政工作者的号召,并对思政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个人意见。二者在互相理解,彼此共融的关系中,推进思政工作的开展。

3.5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理念,创新工作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思政理念逐渐脱离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思政工作者要积极学习现代化的工作理念,改变过去仅靠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以高校后勤思政工作为例,思政工作者可以建立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整合的思政系统,三方协调管理,形成联动,实现高校后勤思政工作的优化。

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8-0033-02

创新精神是一种敢于打破常规、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提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是传播和贯彻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迫切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创新精神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的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适应国内形势发展需要的根本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涌现,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项制度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格局不断调整、新的社会阶层逐步形成,整个社会处在大变革、大跨越的历史进程中。十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的奋斗目标。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和新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内容不断与时俱进,真正发挥其独特优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是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与国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世界越来越扁平化。国际间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和借鉴。但文化和制度的冲突也不断的凸显出来。中西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异,这势必会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变得十分复杂,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战略的眼光、创新的精神,放眼世界,融会中西,在融合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为师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信息网络化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它不但改变了人们思维、生活方式,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它颠覆了大学生传统的求知、认知方式和观念,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新领域、新方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出击,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掌握网络平台交流技术,借助网络的优势,及时跟踪发现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

(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从教育理念上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需在教育理念上实现转变,即从过去的被动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主动认可、自主参与的学习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需要去反复的对学生说教,而是运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恰当案例,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自觉的参与到自己的思想教育中来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背景都不一样,生活经历、思想觉悟、性格特点更是千差万别,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的差别,要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落到实处。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有足够的开放性,不能只局限于校园这样一个狭窄的环境中,毕竟学生归根到底要成为一个社会性的人。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开始就要有一种社会大环境的视角。从社会实际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引导学生分析社会实际问题,带领学生体验社会生活,让他们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社会生活的体验中不断地实现思想的进步和觉悟。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有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体制

目前,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基本是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的,校长只抓教学,忽略“思想”教育,将思想教育甩手交给学生工作处和辅导员去做,这很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空洞的说教,长此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流于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必须要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才会有实效。因此,学校党委部门应该把各个部门都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融为一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而言,可打破原有的专门由行政领导者或辅导员去实施的模式,把专业教师也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来。因为专业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存在着一种密切的感情交流,他们其实更能深入的了解和影响学生。他们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三)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的同时,要不断推进其内容创新

高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课内容丰富,涉及到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历史、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化的等内容。但是,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教学,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了误解,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空洞无用。为了克服这样的尴尬局面,思想政治教师在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的同时,必须要在课堂教学的生动上下功夫。而要使课堂内容生动起来,教师就必须要在收集材料,编写教案上下功夫,将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内容恰当巧妙的运用到课堂中去,增加阐述理论时的说服力和生动性。尤其在联系实际上做文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并紧密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广泛开展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来辅助课堂教学。校园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年轻人既有活力也有才华,他们渴求知识,热爱体育运动,也有艺术热情,可以开展各种学习、体育和艺术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灵的成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离不开工作方法的多样化创新

科学的方法对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的创新与运用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喜欢采用空洞的说教的方式,这只会使受教育者心生反感。要想使学生真正的受到影响和感染,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学生的生活需求、思想困惑、感情困扰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样贴近学生感情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感受到爱与温暖。是最有影响力的情感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思想觉悟的提升和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为大学生们提供丰富的校园网络精神文化产品,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当然,网络平台的建设,除了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创新。高校应当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能够接收的方法,学生关心的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提升网络平台的人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还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教师队伍。这样的一支队伍必须既熟悉网络工具、网络环境,又具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那些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利用网络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自然是首选。有了这样一批既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又有娴熟的网络技术的队伍,必然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高效的展开。

除了课堂的理论教学的创新和网络平台的运用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实践是一个把理论运用到现实中,并且从现实中进一步发展理论的过程。高校的有充分的条件可以提供给学生多渠道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去实习历练,也可以开展如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等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甚至可以采取国际交流的方式,将学生派往国外的高校进行学习和交流。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有很多的潜力可挖的,只要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和实施者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就能把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不断的推进到新的水平,使思想政治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参考文献:

[1]周之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0(1).

[2]孙崇正.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握好几个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0(9).

篇(7)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勇于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一、新时期下大学生的特点

当今的大学生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长大的,对比过去的大学生,现阶段的大学生有多多与以往不同的特点:(1)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与以往的大学生不同,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代代,价值取向有着兼容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的特点。(2)面临就业、学习、经济的巨大压力。今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高校扩招等改革措施的出台后,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已经彻底由原来的国家包分配转变为现在的自主择业。同时由于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和就业市场的日趋饱和,现阶段的高校的就业形势已经十分严峻。(3)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从近年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对大学生进行的多次调查看,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已超过16%,心理不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更高。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上正在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有些已跟不上当今时展的脚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比如。理论教育机械呆板、空洞乏力;工作方式和手段单一,没有发挥好现代传媒技术的作用;高校学生数量与政治教辅人员比例硅著失衡,工作效率低下等。现有的丁作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这既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更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展的需求。

三、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思考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化

中央16号文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四个方面,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也可以简化为四个教育: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也体现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但我们并没有就理论来讲理论。在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要向广大学生灌输理论,也要向他们宣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详细情况,让学生们体会到我们党和政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诚意,如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入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减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腐败等等。一件件具体的事实胜过长篇犬论的理论说教,激起了广大同学的爱国情怀。我们用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例来教育大学生,效果更是非同一般,很容易引起共鸣。

2. 充分树立全员育人工作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由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

在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树立全员育人的意识。在很多学生的心中,专业课教师比公共课教师,比政治辅导员都有威信,同时也更值得信赖,所以只有在高校中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才能使恩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果。同时,通过专业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使学生自觉树立学习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方式比说教式的育效果要好很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同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改变以往的程设置和授课方式,逐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文理科各科教学中。同时,在高校还应该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在培养的基础上同样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3.建立引导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现代社会除了带给大学生许多优越的资源和服务以外.也会使部分学生沾染上一些不良风气和习俗。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在“如何引导好、服务好”这个问题上下功夫,做文章,建立起引导与服务相结合的沟通模式。首先,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和使用各种信息,并了解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完善自己。其次,要加强对各种信息渠道环境的监管,主要是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利用和发挥网络环境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功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要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社会伦理教育,大张旗鼓地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最后.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图融人一定的意境中.通过环境、氛围影响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构建和谐校园。如通过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等场所;通过校园的绿化美化,橱窗板报、广播电视的宣传,学校传统、校史、校风教育等各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示.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受到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必然要转变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高校也应该认真看清新时期的新特点,认真思考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发展方向,时刻做到与时俱进。

篇(8)

本刊讯(记者 赵冬冬)3月15日,2013年度全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张亚伟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各高校主管校领导、党委宣传部长、学工部长、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党委研工部长和本科院校维稳办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以及全国、全省第二十一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2年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安排部署2013年的高校宣传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

会议宣读了2012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奖暨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表彰决定、首届河南省高校“十佳”“优秀”网站名单。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黄河科技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院校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做了会议交流。

会议系统总结回顾了2012年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高校宣传思想战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宣传思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高校总体保持稳定,为推动全省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

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形势。关于今年的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基础。加强学习,打牢思想基础;完善体系,稳固制度基础;强化培训,夯实队伍基础。二是抓提升。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和德育评估工作;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加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工作。三是抓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水平;加强网络等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多渠道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四是抓落实。服务大局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强化责任抓落实。

就做好今年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以下工作要求:一是要坚持整体推进,把握全面性和系统性要求,调动内在外在两方面动力,更加全面科学地推进工作。二是要开展调查研究,深化对工作特点、工作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三是要切实转变作风。要认真领会学习领会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切实把转变作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好的作风保证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014-02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诸多机遇。与此同时,网络强大的发展趋势,使得各种思潮接踵而至,都力图在网络上占据一席之地,由此引发的对大学生行为、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愈发明显,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因此,及时调整和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框架,进行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显得尤为刻不容缓。

一、网络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双重影响

网络时代的出现,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了一个广阔而崭新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正视网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首先,网络的开放性使得高校与外部世界形成一体,充实了各种教育资源,扩大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而且,网络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其所带来的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为及时反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其次,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型工具。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变为立体。新载体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直观且形象,增强了吸引力,有效地提高了工作实效。

再次,互联网的虚拟性,打破了师生之间的非协调关系。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学生可以放松地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同样,这也有利于思政工作者隐藏真实身份,从而方便获得及时、真实的思想信息。比如借助于校园论坛,学生尽可以畅所欲言,表达心中所思所想。思政工作者看到帖子,可以与其网上沟通,为其释疑解惑,非常容易达到效果。

此外,网络有利于增强自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借助网络这个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其能放松、零压力地发挥自主意识,从而也使思政教育工作更具有亲和力。

2、直面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

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全球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及内容复杂性的特点,人们可以自主地领略各种文化和思想。不可否认,网络的发展消除了文化传播、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但是,由此引发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给学生带来了思想上的波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冲击,从而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引导学生方面的任务显得尤为复杂和艰巨。

另一方面,网络作为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体,正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为了思想教育的新领域。基于历史和技术等因素,目前的互联网充斥着西方的强势文化。由于各地区的文化差异,有些灰暗、丑恶的内容在网络上肆虐,引发了严重的信息污染。信息资源良莠不齐,传播迅速,对正在逐步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而言,其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在网络时代中,面对西方强势文化,能否准确捕获信息,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

此外,网络的高速发展,致使学生的思辨意识麻痹,思维僵化。的确,学生凭借网络能够提高浏览信息的速度和效率,但与此同时,创造力却锐减了,长此以往会滋长其惰性,遏制其创造性思维,思想也会逐渐钝化。面对开放的网络时代,思政工作者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深入推进思政教育进网络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弊端探析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高度开放的空间。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有义务也有责任更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提升网络时代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不断开创网络思政工作的新局面。但在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建设乏力。在网站建设方面,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由于技术水平、硬件投入、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质量参差不齐。不少网站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维护以及思政工作者的更新,普遍存在内容枯燥乏味、网页较为粗糙、信息量较少以及更新速度慢等问题。从而无法在思政工作者和学生之间,构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现形式多样化。譬如一些高校的思政网站,只限于工作信息,这就好比成为了自身的宣传布告栏,缺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成了纯粹的工作网。有些高校建立了思政工作专有网上信箱或是在校园BBS上设立专属讨论区,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倾吐心声的平台。但是,其在运作的过程中完全照抄照搬了传统模式,从而使得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无法实现双向沟通和情感共鸣,也就谈不上达到教育的目的了。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薄弱。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缺乏从事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人才的现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职责,仅靠学工队伍来承担是难以应对的。思想政治工作若是要摆脱被动和盲从,就需要主动出击,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理想状态下,庞大、健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需要高校的包括校领导在内的干部、教师以及每个网络参与者都自觉地扮演思政教育者的角色。通过加强自身学习,对在网络中遇到的问题都能有正确的认识,对需要帮助的群体能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劝慰。只有全民动员,齐心向善,才是做好网络思政工作的根本。

总体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影响,究其原因既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有教育主体本身素质的问题。但是,归根结底则在于我们依然沿用着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维方式,忽视了网络受众的主动性。

三、网络化背景下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模式的途径分析

1、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并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来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影响力、有特色的校园主流网站,以正确的交互信息,通过网络唱响思政教育的主旋律。充分发挥思政教育进网络的优势,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动态,落实好教育引导工作。与此同时,要为网站建设与管理人员提供切实的保障。各高校要把握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契机,不断充实网络资源,加大开发和更新力度,利用网络传播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及时做好更新、维护工作,保证网络教育的实效性、直观性、趣味性和亲和力。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拥有高用户量的网站资源。各高校需要密切关注和研究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善于利用这些优质网站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在网络时代从容应对挑战,赢得主动权,就必须依靠这些网站的较高点击率来带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和深化,从而使广大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2、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赖的不仅仅是技术工作,还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网络技术运用当中,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思政工作者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信息素质,才能进一步了解和熟识网络环境,凭借优秀的信息能力,从网络上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有效展开教育和管理工作。

为此,要真正把信息网络技术这手段运用好,一方面各高校要果断采取措施,给广大思政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教育。加强思想灌输和能力培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能力,增强他们对思政教育进网络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在网络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为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思政工作者要尽快提高自身适应和运用网络的能力,强化管理,趋利避害,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始终走在思政工作网络化的前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网络意识,不断更新观念,加强主导信息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3、规范网络运作,加大上网引导力度

首先,通过健全规章制度来规范网络运作。为了应对网络这个新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从容应对。

再者就是要加大上网引导与教育。目前,作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大学生,面对网络上的大量信息,也迫切需要得到正确、及时的引导和教育。思政工作者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开展正面引导,牢牢掌握思政工作的主动权。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和选择,提高学生运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分辨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这是顺利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4、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

思政工作者主动上网,找到工作阵地,是把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做到位的前提。网络起到的桥梁作用,使我们得以确切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从而方能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一者,可以借助于网上“交友”、信箱、热线等方式,提供知识交流、信息咨询和情感倾述的场所。网络时代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采取一种平等、互动的模式,要摒除陈旧、教条的观点,采取新型沟通和交流方式。一些好的交流平台,能给思政工作者创造机会,使其能够接触学生的内心,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情感特点,从而来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关注焦点。传统面对面说教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是理想的教育和沟通方式。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清华大学的“红旗在线”就是成功的典范,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再者,就是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舆论功能的威力。各宣传网站、校园BBS是高校及时把握学生思想脉搏,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一个窗口。建设一批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政宣传网站,不断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增强网上的正面宣传力量。最终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力。此外,还可以将网络应用到学校管理中,让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提出建议和意见。

总而言之,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方法与内容的关系,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的突破,更是观念和内容的革新。网络时代下,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所带来的作用,要"趋利避害",创造性地开展思政工作,使其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参考资料

[1] 葛晨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方法途径探析[J].教育探索.2009(11):121-122.

[2] 汪银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其分析[J].江淮论坛.2005(1):169-172.

[3] 张骞文,周平庭,马小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5(3):43-45.

篇(10)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以完善学生行为机制为目的的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整体性、集合性、目的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原理同样适用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海洋特色大学来说,如何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海洋科学的最新技术,让海洋经济思想、海洋发展战略、海洋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重大的责任。

一 运用系统工程的整体性和集合性原理,谋求和谐、全面发展

所谓系统,是指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由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包括许多内容,要由学校的许多部门齐抓共管。各部门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整体性是系统方法论的一个最基本原则,它要求以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的所谓“整体性悖论”出发去研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协调系统各部分、层次、环节之间的配合关系,以保证系统特定功能的发挥。把系统的整体性原理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就能大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能。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的直接体现是行为。人的行为复杂而多变,大学生的思想异常活跃,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也常常与我们所传授的理念背道而驰。对于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学生也普遍存在着逆反心理。加之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学生中政治理论课程成绩很高、而思想道德水准偏低的情况不占少数,甚至因种种原因走向犯罪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如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和谐一致,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为了确保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浙江海洋学院在各二级学院成立了学生工作办公室,在校学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相互联系,建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紧密结合学校的海洋办学特色,针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系统工程制定了衡量成果、反馈信息的评价体系。人、行为、评价体系三位一体,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谐共进,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创新模式。

二 运用系统工程的目的性原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目的性原理是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原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反,如果“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丧失了存在依据,丢掉了立足之本,实际操作起来也就苍白无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功能、体现优势:

1 以理论课教学改革为主渠道,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对国内外各领域的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新特点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根据当前全国高校进行新一轮“思政课”改革的需求,积极采取措施,确定总体目标,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是确定总体目标,以目标作为前进动力。坚持目标管理,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确定“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将此目标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动力,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二是深化理论教学改革,以改革作为提高手段。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真正体现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强调课程建设的同时,还要围绕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内容开展专题教育。

厚重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海洋特色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宝贵财富。学校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海洋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实现对本地海洋特色文化的接纳、继承、弘扬和超越,建设富有海洋特色的校本课程。挖掘与利用海洋文化,使学校教育基于地域特色、基于学生生活,如在学生中成立了“海洋文化研究会”、“海洋环保协会”等。

2 以深入广泛、生动贴切的社会实践为特色,促进“知”“行”结合

多年的实践表明,深入广泛、生动贴切的社会实践、是巩固和加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形式,通过“知”、“行”结合,以“行”促“知”,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让学生广泛吸收中外文化营养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以海洋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与海洋旅游文化、海洋商业文化、海洋企业文化的联合开发、友好合作中增添校园文化活力。

首先根据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充分利用周边资源,比如积极参与地方社会进步、海洋科技开发、海洋产业发展等重大课题研究;其次要通过参观调研、参与实践、援助奉献等手段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去理解、体会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授的科学理论,并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比如开展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多年来学校通过组织开展以服务社会主义渔农村建设、校区共建、环境及旅游规划协调发展等为内容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学生德育实践调研论文集《蓝色报告》等系列文化成果。

三 运用系统工程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原理,加强约束力,建立评价机制,使大学生知识能力与思想水平齐头并进

相关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说系统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关联,系统与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只有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才能存在与发展。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环境特性的变化往往引起系统特性的变化,而系统的作用也会引起环境的变化。两

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有可能使系统改变原有的功能,因而系统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功能,以便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恢复自身应有的功能,这就是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更新观念、保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创新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为一门科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不断发展的必然性,因此需要创新。当前形势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增强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来丰富和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从实践来看,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缺陷也需要通过创新加以解决。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新视角、新思路。我们既要继承过去好的传统、好的经验,更要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要在思想观念、方法机制、设备手段和队伍素质方面积极创新、不断提高,努力提高思想组织工作的“现代化”程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情况,必须同教育管理紧密结合,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为健全评价体系,避免学生在理论上夸夸其谈,而实际行为却背道而驰,在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理论知识、技能水平考核的同时,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学生思想道德量化考核制度,将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工作业绩、课外活动、获奖情况以及受处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详细量化,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奖、人党的硬杠条件。通过综合量化考核,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形成制约和约束,确保在教育过程中所接受的先进观念变成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为,避免“学的是一套、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这种思想教育和现实行为相脱节现象的发生。

为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拓展,学校将青年人对人生、社会、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思索作为基础,以“开放、创新、互动、合作”为宗旨,以“新海院、新思维、新发展”为口号,打造出良好的海洋特色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加快学校的改革发展。

作为具有海洋特色的大学生,应该了解海洋经济,认识海洋资源,懂得海洋保护。沿海地区的学校通过开发并利用海洋资源来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一项重大的责任。学校教育应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实现对本地海洋特色文化的接纳、继承、弘扬和超越,建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海洋院校所具有的独特科技、人才和创新优势,使其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成为主要的资源中心。学校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针对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以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地方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形成鲜明的海洋特色,从而实现了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

篇(11)

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的思想意识、行为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一是当今时代信息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环境多样化和经济发展市场化的趋势,给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冲击和影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二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发展进程加快,对个体的能力素质,特别是思想认识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三是受到制度、政策的影响,个体文化素养和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上述情况,对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1.2心理疏导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一直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秉承的理念,而心理疏导正是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帮助个体走出心理上、思想上、认识上的误区,疏通阻塞成长进步、破坏和谐团结、影响工作、生活的障碍,有效维护和促进疏导对象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疏导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中如果合理引入心理疏导,必将对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1.3心理疏导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最大化

必要的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个体带来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的内部不和谐、制度不完善带来的合作意识淡化,以及生活压力大所造成的种种矛盾。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的有机结合,可起到心理调适、宣泄情绪、缓解压力等诸多作用,能实现优势互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在促进个体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可有效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从而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

2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中几种常用的心理疏导方法

2.1趋利避害,换位疏导

部分后勤职工在面对工资待遇、福利保障和职务变动等情况时,容易产生错误、冲动,甚至极端的想法。趋利避害是人的一种本能,人总是依赖自己的力量去寻求快乐、避免痛苦。现实中,个体出现的思想问题往往是在错误认识指导下的“趋利避害”过程。面对上述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加以引导。一是把后勤职工的思想问题向产生“痛苦”后果的方向上延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后勤职工往往对自身的思想问题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此时要注重拨正后勤职工的思维方向,预见问题性质,假设错误的结果,促使沟通对象纠正错误认识,提高思想觉悟。二是把思想问题的解决向获得“快乐”结果的方向上拓展,要点出后勤职工的优势、长处,肯定其工作成绩,指明发展方向,设想美好未来,增强其奋进的信心和动力。

2.2代偿满足,宣泄疏导

与一线教师相比,高校后勤职工在工资、福利待遇和享受社会保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生活中面临物价上涨、交通、住房、医疗保障等多方面困难,心理负担很重,此刻,恰当的宣泄疏导会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心理宣泄,即个体将自身负性情绪在合适的场合发泄出来,达到心理上的调节,得到代偿性满足,包括器械宣泄、书写宣泄、倾诉宣泄等方法。人所能够承受的心理压力总有一定的极限,当心理压力超过这个极限时,心理发展便出现一系列困扰,同时,身体也会受到危害。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打开“心理控制阀”,进行适当的宣泄,将积累起来的不良情绪以适当的方式发泄出去,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度,恢复心理平衡。

2.3尊重需求,激励疏导

高校后勤团队中不乏有能力、有经验、想作为的人才,当发展空间受限时,矛盾问题随即产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尊重个体需求的同时,更不可忽视激励、疏导的作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提出的人类的5个需要层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对生存的需要基本得到了保障和满足,随之而来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日益强烈。疏导者坚守保密原则,有益于增进后勤职工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激励、疏导更能够强化个体进取信心,优化人际关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关注个体需求,充分肯定成绩,用爱心和诚心感化个体,从个体潜能出发,提出适当的期待,使其在积极进取的工作中忘却并克服忧郁、自卑、悲观等不良心态。激励过程中要以“跳一跳,能够到”为目标,避免期望过高而产生“可望不可及”的心理,使个体丧失信心。

3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心理疏导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高校后勤职工大部分在生产一线工作,工作任务重,工资收入不高,家庭情况各异,因此,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较为复杂。面对后勤职工,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以心谈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具体说,就是在运用心理疏导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做到“四心、四知”。

3.1“四心”是心理疏导的前提

一是要有爱心,对职工倾注真爱、真情,用“爱心”搭好“连心桥”,才能更好地开展疏导教育。二是要有热心,平时要关心个体的进步,善于发现工作中的小事,善于发现情绪变化的细节。三是要有诚心,疏导的优势就在于平等坦诚的感情交流,需要坦诚相见、敞开心扉交流。四是要有耐心,心理疏导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对职工有耐心,要在平凡事上多鼓励,在生活细微处多关怀。

3.2“四知”是心理疏导的基础

一知职工的基本情况,如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年龄学历等等。二知职工的思想状况,便于根据职工的认知能力和思想水平,分析造成问题和矛盾的主客观因素。三知职工的思想动向,便于预见发展趋势,掌握关键节点。四知疏导交流的浅近目标。即要明确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谈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下步如何打算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