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影视节目行业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0 14:57:5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影视节目行业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影视节目行业发展

篇(1)

2008-2009网络视频用户对比

篇(2)

1.2广电行业通过新媒体达到发展新空间媒体技术想要在业界保持稳定且持续上升的地位,就必须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创新,不断地建设新型媒体平台,推出新的传媒方式、符合大众胃口的实时信息,从而才能在新的媒体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技术的创新不要求具有独立性,希望可以和多方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化,具体表现在广电媒体与网络的合作共赢,实施最大力度地传播音频、视频。在媒体工作方面上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记者采访不再限制于传统的文字记载,其设备十分的现代化,包括录音笔、录像机、照相机等。视频资源的播放也没有门槛,实现大众共娱的景象。

1.3广电新血液带来的机遇传统播放媒体限制其广播影视资源的进步空间,所以,想要进行新的发展,必须要建设新的产业平台。新媒体技术加入到广电产业平台,给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技术方面有了新的挑战,技术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成熟的媒体给广电产业赋予了新的生命。让广电在新的形势下进行飞速发展,抢占市场先机。

2如何在广电行业中应用新媒体技术

2.1数字广播平台构建新媒体技术已经向数字化看齐,传统广播通过新媒体技术数字化来实现自身技术的提高,达到了一个新阶段。传统广播与数字广播的对比出现很大的不同,其接受方式和接受终端已经采用了新的模式系统,数字广播实现了双向互动,而传统广播仅仅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递,所以广播节目的提升重点主要是创造新的交流模式,CMMB和DAB是中央和地方广电部门共同投入、合作经营传统广播推广的两种数字广播平台,其中,CMMB代表了手机客户端多媒体技术,人们可以通过其进行多选择的信息获取和影视观赏,但是观众需要支付相对的费用来进行收听和收看。DAB,即数字音频广播,是基于数字广播传输平台,传输视频、音频以及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广播技术。数字视频能够适合在普通人群的手机上进行实时观看,涉及到的视频信息包括政务信息、航班信息、交通状况、天气预报等多种实时信息。这种技术平台北京电视台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已经进行推广使用,使用覆盖范围仅仅是北京地区。

2.2建设网络平台人们正常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它伴随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娱乐,广电行业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出路,应该从互联网技术开始做起,通过建设网络平台来传播广播和影视节目信息,这样的传播效果将会大大的提高,广电行业的小段发展也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其影响的范围也是不容小视的。

2.3多媒体终端的建设我国的手机网络已经2G时代进入了4G时代,国家工信部从2009年1月7日开始,中国移动、联通以及电信网络客户端已经走到了3G时代,经过四年的技术开发,网络终端平台已经走进了4G时代,开始互联网新潮流。互联网技术开发已经逐步转为移动化,从移动客户端,我们可以实现所有网络功能、电子商务以及视频服务等相关的网络服务。广电行业也受到一些手机端的报纸、广播、影视等相关媒体行业的冲击,一些网络商家根据大众的普遍需求,从各个角度开发新型适合各种电子设备的客户端。网络技术行业发展的潜力已经被大力的开发,APP的出现满足了手机使用群体的各种兴趣和娱乐心态,人们在移动过程中也能实现各种意愿,这种技术已经在市场上有了很大的比重。

篇(3)

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了影视类专业,一个繁荣的景象正在形成,为培养中国影视的后备人才做出了良好的开端。由于影视的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特征,决定了影视类专业课程要培养的是适应市场的高质量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教师是确保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学生,我国影视类专业教育特色不鲜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显现专业特色、创立学院品牌的关键因素。

一、影视类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不足

1、师资力量不够。目前, 高校中很多从事影视教学的教师根本没有从事过影视节目的制作, 许多教师是从中文、美学、美术、电教技术等专业调过来的, 影视科班出身的教师不多。

2、师资结构不合理。由于影视专业是一门年轻的专业,在师资结构方面,青年教师占了绝大多数,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丰富的老教师相对来说较少,鉴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

3、理论与技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高校影视专业及相关专业中, 许多高校要么重视理论, 要么重视技术, 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既懂节目制作技术又懂理论的教师少之又少。

4、教学方法陈旧。有些高校对影视专业的教学采用的是封闭式教学, 即只重视课堂内影视理论的满堂灌, 忽视了课外动手能力影视制作能力的培养, 由此导致学生制作节目时无从下手, 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二、高校影视类专业青年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

高校影视专业应当培养“双师型”青年教师。要体现影视专业的特点,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建立一支与专业紧密联系,从专业实际出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专业素质。要成为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跨出高校校园,走进行业,深入行业发展的每一个空间。不仅要了解行业发展态势,甚至必须深入参与到行业的发展中,熟悉行业运作、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从而使得教学不与行业发展的实际相脱节,培养的人才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影视类“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及其因材施教,能够依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方式教育学生的能力。此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技能、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2、思想素质。为了更好地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面向现代化的学生,教师还必须具备以下方面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做到与时俱进,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高尚,一教书育人为宗旨,热爱学生,一自身言行为表率,积极引导学生,耐心指导;高水平的教学能力,教学中能够准确的抓住要点,通过抛砖引玉,提升学生的研究、分析和动手能力,让教学更加丰富化和形象化。

三、高校影视类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

河北传媒学院是河北省第一所传媒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青年教师很多,缺少中间力量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是河北传媒学院的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应用型人才,本校本着培养一专多能、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具的应用型学生的理念,尤其是河传申硕成功以后,专业硕士要求在实践上有较高的技能。鉴于以上情况河北传媒学院对于青年教师能力的要求是实践和理论双方面的要求。如何快速提高素质,拓宽知识面,成了河北传媒学院影视类专业青年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

1、引进来。北京电影学院在广播电视领域在亚洲居第一,学校要求所有的教师必须都是双师型的,要求授课和实践相结合,这也为河北传媒学院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范本。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的青年教师主要分为影视编导、影视后期制作、影视摄影等三个方向的教师。影视学院领导根据各个方向的不同情况,分别请了不同的专家学者前来举行讲座。影视编导方面邀请的有北京电影学院的知名教授,比如有汪流教授、江世雄,有在第一线拍电影的第五代电影导演刘苗苗,也有业界的专家刘建中教授,他们的讲授让影视学院青年教师如沐甘霖。如影视后期制作方向影视学院邀请了“中国第一剪”傅正义教授,傅老师已经87岁高龄,但是他精神矍铄的向青年教师传授知识,让青年教师在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更加理解教师的责任。

2、走出去。影视专业最终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所以应该支持青年教师理论联系实践,利用寒暑假期间,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实习、拍片。河北传媒学院各位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之下到过白狼、大梁江、驼梁等地实习,每位年轻教师都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并在国家级和省级大赛中多次获奖。在历届河北省数字影像大赛中我院教师屡传喜讯,如在第三届中郭玉秀老师创作的《呼啸山庄》获得一等奖,马丽颖老师的《历程》获得二等奖,同时这两部作品还获得国家级大奖。在第四届中,郭玉秀老师创作的《厚重安阳》、《宅家院的故事》同时获得一等奖,马丽颖、江霄老师创作的《满天星》获得二等奖。

3、以老带新。定期组织教学研讨,鼓励青年教师旁听资深教授的课程,无私分享教案及其他教学资源。在河北传媒学院学院举办的两次教学科研成果大赛中均有青年教师获一等奖; 支持青年教师参加科研项目,包括省级和集团级的课题申请、院级的优秀课程建设、院级的课题项目等,形成以老教师为主导,青年老师辅助参与的格局。河北传媒学院学院影视学院目前有《非线性编辑》和《影视精品赏析》两门省级精品课,从前期的课程评定到后期的课程维护影视学院的青年教师都参与其中,极大的锻炼了青年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篇(4)

在搜狐,聚集了一批最鲜活的用户,他们是拥有固定职业的中国都市人群,90%以上拥有高等学历,他们聪明,越来越懂得互联网,每天每人可能会用30分钟以上的时间关注互联网的视频内容,这些中坚力量是最具有购买力的用户产生群。

在这样一个融合了丰富的视频产品和庞大用户群的营销平台面前,广告主和营销人可以充分发挥营销智慧,玩出许多新花样。

联想《司马TA 呀》 关注白领内心价值

最近有人在讨论“司马TA一族”的概念,这个词来自于英文单词SMART,多用于形容时尚、漂亮、睿智的事物或行动。金融危机下,职场智慧话题正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我们不仅需要一个职场常胜将军来拯救,更需要一个草根职场偶像来崇拜。“S.M.A.R.T.”随即成为当下流行的职场生存法则,“司马TA一族”也成为最受欢迎、老少皆宜、上下喜爱的聪明族群。

联想扬天V450笔记本抓住这一网络流行话题,与搜狐娱乐合作打造了10集职场网络情景轻喜剧《司马TA呀》,还原年轻白领在职场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与困惑,从心理价值角度与这些目标消费群对接。

在《司马TA呀》中,成熟老练的“司马”与他的团队以轻松而幽默的方式演绎着办公室中为人所熟悉的一个个小故事,每个故事均围绕不同的职场人生哲理――“团队精神”、“沟通技巧”……,在剧情中将联想扬天V450笔记本的不同产品特性转化为职场人生中的应对技巧,使消费者在关注剧情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认同了联想笔记本产品的价值。

除了剧情推广,搜狐还结合其王牌脱口秀节目《大鹏吧》,不仅让主持人大鹏担当《司马TA呀》的主角“司马”,还在脱口秀节目中深入解读每集剧情和台前幕后花絮,帮助观众理解职场人生法则、树立人生价值观,这个过程又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对于《司马TA呀》轻喜剧本身的关注兴趣和期待程度。此外,《司马TA呀》剧组还推出网民选拔活动,聘请具有表演才能的热心网友直接参与剧集拍摄并担当重要角色,满足了互联网用户最直接的参与热情。

目前《司马TA呀》已经播出4集,累计播放人数达473万,在土豆、酷6等视频分享网站被网民观看近万次,百度搜索结果超过9万条。

案例分析

《司马TA 呀》配合搜狐视频脱口秀节目、博客人际传播、草根视频分享等多重传播方式,

在帮助初入职场的年轻一代解决工作、生活中诸多心理问题的同时,将产品特性及品牌特征植入其中,打造与目标消费群体息息相关的“活”的品牌,在协助他们树立职场价值观的过程中也增强了他们对于产品的信任与信赖,实现了从“满足消费需求”到“创造消费需求”的营销转变。

给暴龙眼镜找个合适的位置

自从2008年搜狐推出高清影视剧频道以来,便尽可能多地占有优势资源。《走西口》、《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青春谁做主》等火爆电视剧,几乎与央视同步在搜狐高清影视剧频道播出,时间上领先于各大卫视频道。在电影方面,《非诚勿扰》、《疯狂的赛车》、《赤壁》等多部高票房的院线电影,在还没有全部退出影院之时就可以在搜狐网上播出,让观众畅享高清画质。

这些高清影视产品之所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还因为搜狐从年初开始便通过在线资源进行多层次推广。比如登录搜狐网站,最醒目的通栏位置就会有相关内容推荐,全矩阵的多个页面也有相关链接地址导向搜狐视频频道。优势资源的集中宣传,很快使“看视频 上搜狐”的口号深入人心,观众也逐渐认可了搜狐视频“免费不花钱,方便不需下载,高清不花屏”的产品观念。

高清影视的高调上线吸引了众多高收入的年轻观众的视线,也让广告主看到了营销机会。从不在互联网做投放的暴龙眼镜,在搜狐推出高清影视频道后不久就决定以冠名的形式赞助该频道,其看重的正是频道的品质和大量优质用户。

为了使观众对暴龙广告的接受效果明显,搜狐为暴龙设置了不同时长、不同形式的广告,并选择在合适的时段推出。比如,在高清视频框内播放的暴龙高清视频广告,由于是在影视节目正式播出前的缓冲期播放,此时对观众而言正处于等待期的无聊时段,干扰度极小,观众对广告内容很容易接受。此外,广告时长只有5秒钟,广告信息与观众的潜在需求有较高的吻合度。同时,搜狐还安插了VOD(视频点播)暂停插片视频广告、角标广告和静态的暴龙产品图片信息,展示产品作为“2009最时尚太阳镜”取得了显著效果。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规模化资源赢得观众优选、以相关度提高冠名广告实效的案例。

对于暴龙眼镜这类高档消费品而言,具有较高收入的年轻群体是其最为核心的目标消费群,这与高清频道的用户有非常高的重合度;在各种媒介形式中,眼镜是与视频相关度最大的个人消费产品,因此,在收看影视节目时,位于页面旁边的有关暴龙眼镜的提示性信息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由于暴龙眼镜是长期冠名,品牌名称与观众视线长期接触,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好感度。

搜狐、海尔“双向植入”

海尔电视作为国内领先的电视机厂商,将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的最尖端科技与门户网站视频内容进行了充分整合,研发出具有上网功能、可以观看高清晰度网络视频的互联网电视机――海尔模卡电视。用户可以使用电视遥控器直接选择高质量的互联网视频在线播放,突破了以往“电视机只是电视媒体终端”的传统概念。

因为看重搜狐在互联网版权视频播出方面独一无二的领先优势,海尔选择搜狐作为其独家互联网视频内容供应商,为海尔模卡电视用户享受高品质的互联网视频内容提供了坚实保证。

就在海尔模卡电视全面植入搜狐高清影视内容的同时,海尔也将另一款拳头产品――海尔宝蓝触摸屏电视引入到搜狐独家原创明星访谈节目《明星在线》的现场。

搜狐通过对电视节目的巧妙安排,将海尔宝蓝电视的使用环节植入到各期节目之中,观看明星照片、精彩视频片段等一系列操作通过主持人对触摸屏的操作一一轻松实现。

篇(5)

我国电视剧的创作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相当有规模且专业化程度极高的龙头企业。

我国互联网视频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电视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6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公开表示:“我国电视剧产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近年来,我国电视剧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还存在何种疑虑?如何把握机遇?《经济》记者采访了华策影视集团、慈文传媒等企业,探求答案。

进入具有颠覆性的时代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6年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已达到882亿元。而2013年仅为108亿元。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副会长、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我国电视剧产业正处于转型时期,发展蒸蒸日上。的确,从2016年投资过亿元的《花千骨》、《老九门》、《鬼吹灯》、《青云志》、《九州天空城》等电视剧的情况,就能看出这一市场潜力。

电视剧产业的上下游在不断变化。马中骏认为,目前电视剧产业布局较之过去已经进入高投入、强竞争、观众分流、客户分流的时代。随着新媒介的兴起,电视剧市场呈现出几大态势:上游,播放平台增多,使用户主动选择性更强,观众反而比过去更加集中选择优质产品。下游,跨屏播放成为新常态,互联网成为优质渠道。“网生代”成为主体,“网感”(网友体验)成为标配。同时,“购剧成本增加促进卫视提高对电视剧质量的要求,优先挑选制作精良的作品。”马中骏说。

在制作公司和渠道上,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告诉《经济》记者:“电视剧产业更加集聚化了。”

制作公司由“低小散”走向“集聚化”,形成一批相对规模化的公司。2014年,前20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为33%;2015年,这个数字提高到了38%;2016更高。

有数据显示,湖南、浙江、东方、江苏、北京等一线卫视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截至2016年10月,卫视黄金档收视前50名中,上述5家卫视合计占有42个位次,而视频网站也在BAT等互联网巨头的渗透下迅速洗牌,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三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50%。

红本影视董事长刘志坚也表示:“从近两年获许可证的电视剧总量维持在400部上下的情况看,这个市场已经达到应有容量。所以,一些小制作公司的作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采访中,马中骏也指出这样的现状:大制作公司有能力斥资保证电视剧的质量来吸引卫视购买,抢占更多市场,而中小制作公司在没有充足资金和资源的情况下,又很难保证作品质量。

以创下收视率纪录的《老九门》为例,这部剧单集投资额在250万元左右,总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而据记者了解,按市场平均价来说,1亿元已经能拍一部电视剧版的《甄执》+《叶问》。

“近一两年,中国整个电视剧水准随着资本的增多也有很好的提高,未来一旦可以给到美剧一样的成本,同时演员的成本占比下降,产业进步就会更快。”马中骏说。

考验依然很多

综艺和电视剧拉开抢人大战;电视节目的同质化、低俗化、娱乐化现象严重;IP剧全军覆没,没有爆款出现……2016年电视剧界弥漫的“硝烟”却远未消散。

首先就是大牌明星请不动的问题。

现在我们坐在电视机前,都被“真人秀”包围了,各种歌舞选秀、野外挑战、相亲节目扑面而来。与以往电视剧之间的竞争不同,今年还出现了电视剧与真人秀“抢演员”的现象,演员档期紧张,只能压缩电视剧的拍摄时间。北京小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祝金甫通过后台数据发现,如今很多电视剧都存在“演员荒”的现象。“下半年很多戏开不了机,因为找不到演员,很多明星都奔综艺节目去了。”祝金甫指出,一些演艺明星,全年不演影视剧,只参加“真人秀”。“毕竟真人秀出场费动辄上百万元,而且还能打造明星形象,与粉丝互动,提高人气,这比拍电视剧赚得要快多了。”祝金甫说。

一名爱奇艺网络剧制片人透露,现在自己手上拍的两部剧,主角都是一边拍戏一边去参加真人秀。如果档期遇到冲突的话,一定是电视剧让步于真人秀。这就导致了电视剧拍摄时间周期拉长,成本提高,有时候还需要大量使用替身。

“原来是拍戏,现在是游戏。我前几天在横店和一个演员交谈,他说现场37个演员全是替身。他问制片人,能不能让我上去演?制片人说不行,因为替身一天几百元钱,他上去一天得几万元。”编剧宋方金称,现在商业化的影视公司已经搞出一整套“替身拍法”了,很娴熟,包括抠像、头套、背身,或者把焦距搞虚,不用“正版”演员就能拍。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真人秀捧红演员,对电视剧播出也有好处,甚至能提高广告商的积极性。可是如果拍电视剧仅仅是为了收视率、人气、高身价,而非表演水平和艺术提升,岂不本末倒置?

其次是IP剧全军覆没。

在2016年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上,知名影视制片人侯鸿亮就表示,自己每年都会参加,但今年的感触尤为强烈,他认为电视剧行业到了危险的阶段:“危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据我所知今年的电视剧成交量是4年来最低;二是精品剧越来越少,造成了观众的流失。”

宋方金表示,2010年以前,每年至少有两三部现象级作品,比如《人间正道是沧桑》、《媳妇的美好时代》、《士兵突击》、《闯关东》等。2014年还有《甄执》、《北平无战事》,而2016年似乎一部都没有。

“现在演员们开门三句话――第一句:是IP吗?第二句:是大IP吗?第三句:是真的大IP吗?你都说是,他就跟你谈钱了。以前不是这样,以陈道明、宝国为例,即便是改编的《平凡的世界》、《红楼梦》,也要先看看剧本到底怎么样,看主创是谁,对手戏演员是谁,投资多少,什么时候拍摄,以及周期多长等。”宋方金说。

2017年年初上映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自开播以来,也一直饱受非议。除了演技不到位,台词太做作之外,原著还缠上了抄袭的官司。资本可以包装IP,却无法包装内容。在资本的热逐下,抄袭成风。前有琼瑶状告于正,现有唐七公子撞文《桃花债》,IP作者如何维权,始终处于不休的争议中。维权成本很高,要花律师费、取证费等大量费用,耗时耗钱又费力,即便作者告赢了,得到的赔偿还不一定够支付诉讼费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作者拿到“封口费”后选择了沉默,也就导致电视剧产业生态的进一步恶化。

“现在抄袭就是赔钱。说给琼瑶赔500万元,很快就赔了。抄袭对行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最可恨的是抄袭自己。一部剧弄完了之后,过几年,改头换面,又拿出来了。”宋方金说。

再次是正剧“斗”不过网剧。

电视剧行业大环境的“骤冷”,引发焦虑和吐槽,也让业内人士开始冷静分析。日前,知名影评人李星文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长文,认为通过对今年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的观察,可以看出如今电视剧行业有了新趋势――古装剧热、IP剧热、颜值剧热,而历史正剧冷、抗战剧冷、大都市剧冷。

自《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国之裂变》这四部历史正剧之后,观众就很难再看到如此大手笔的精品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收视群体的年轻化带动了青春剧的热播,而历史剧、抗战剧也因拍摄次数过多,难免审美疲劳;第二是大投资、大制作的电视剧原先有四星托底和广告植入,因此再贵的明星也敢请。现在四星变两星,购买力下滑,自然要减产。

构建泛娱乐大生态平台

现在,影视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而是开始与多元产业形成丰富连接,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除了影游联动、影剧联动等内容上的结合外,更多的是基于消费升级的时代需求,与时尚电商、教育培训、休闲旅游等新业务领域开展跨界合作。

赵依芳表示,娱乐+消费、内容+电商、影视+互联网+X(X表示与影视有关的任何行业)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黄金风口。

为此,华策影视已经在构建具既有前瞻性又切合实际的线下物理产业平台――西溪影视国际小镇。赵依芳解释说,这个物理产业平台不仅要建设国际国内新业态产业平台和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产业空间,探索开发新商业运营模式和高盈利能力。还要在外拓项目的合作中探索华策的影视资源、影视品牌的价值输出,商讨合作模式与可实施方案,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不仅如此,聚焦IP全产业链的慈文传媒,也在打造“品牌+”的泛娱乐平台,逐步推进以IP为核心的影视、动漫、游戏等泛娱乐产业布局。

产业链如何构建?例如,影游互动,包括影视改造为手游、页游、端游等网络游戏产品,也包括手游、游、端游等网络游戏产品反向制作成为影视作品进行上映或播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打通两个领域的资源,影视剧还可以从游戏产品中获得新收入,游戏一方同样也可依托影视剧获得足够的曝光度,业务风险减少且快钱效果非常显著。“原作超强IP及庞大粉丝基础,天然游戏用户的优势便利,二者合作形成产业链,让影视热度带动游戏影响力急速扩张。若能丰富玩家的体验,更可让影视播放周期结束后继续延续话题热度,这是明显的双赢。”刘志坚说道。

更值得一提的是,VR与电视剧的产业结合将改变未来的娱乐模式。

Warrior9是一家位于新加坡的视频和VR制作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的是被称为第一部科幻动画VR电视剧的《The Phoenix》(《菲尼克斯》);年代情感经典IP大戏《万水千山总是情》由冠亚文化和易星传媒联合出品,去年公开了首次将VR技术融入电视剧的先导概念片,还宣布了两家企业即将联手合作将VR技术融入影视、综艺和游戏等项目,建立投资十亿元的娱乐生态圈;华录百纳在去年5月4日也宣布成立VR产业事业部,并授权管理层设立10亿元的VR产业专项运营资金,落实VR产业战略布局。

刘志坚表示,虽然目前VR产业还存在技术难题,导致注入影视行业在短期内实现盈利较难,但未来两者的结合将会在行业内独领。

篇(6)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新的技术也在不断地研发和产生。特别是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设备,已经由传统的模拟设备向数字设备过渡,由线性编辑向非线性编辑过渡。作为数字环境中的制作设备——非线性编辑系统,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中越来越不可替代。

那么什么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简而言之,是把输入的各种视、音频信号进行A/D转换,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存入多媒体计算机硬盘,并将传统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的切换台、数字特技机、录像机、编辑机、调音台、字幕机等设备,用一台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算操作来代替,并用软件技术来取代硬件的功能,用数字技术计算、模拟出硬件的功能。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越性:一是能扩展计算机系统,,它是以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实现音频和视频的结合,充分对计算机的应用进行扩展的功能;其次是可以方便的进行素材的浏览和编辑,可以进行定点、出点等设置,另外,非线性编辑系统是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是实际的工作中,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非线性编辑系统凭借其自身的优越性在影视后期的节目制作中很好地克服了线性编辑的致命缺点。相对线性编辑系统来讲,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设备投资较少。想要达到播出标准,十几万的“非编”就可以了;2)过渡特技新颖、节目修改方便。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过渡特技将三维图形动画与视频特技完美的结合,与传统的切换台切换特技相比,种类更多,效果更令人耳目一新。如果节目中间需修改,可任意按需添加或删减画面和声音;3)多代复制性强。线性编辑每编辑一次信号指标就会衰减一些,如果编辑三版的话,再想播出就难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由于使用的是数字记录方式,所以不会出现多次编辑后信号衰减的现象,充分保证了节目质量;4)维护费用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维护费用一般和一台普通电脑的维修费用是一样的,由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各方面配置都比一般的家用电器要好,所以硬件方面是很少出毛病的。

非线性编辑系统凭借其灵活的系统配置、高度的系统兼容,特点,迅速普及,成为影视节目制作领域不可或缺的手段。1)素材长度调整。在影视制作后期中,可以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对素材进行长度的调整,往往为了素材的完整性,在拍摄当中都会拍摄较长时间的素材,而在实际应用中不会都用到,这就需要对素材进行剪切以满足制作的需要,这也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有点之一;2)素材的复制和重复使用。在后期中当中,往往同一个镜头需要重复使用,在非线性编辑系统当中,可以复制任意一点素材,然后进行剪切,粘贴到需要的为止,这也就实现了同一镜头的多次使用,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而且同一段素材可以在一个节目中反复使用;3)添加音乐和音效。在非线性编辑设备中,提供了一个模拟的调音台,可以对音效进行调控,使声音效果的制作轻而易举;4)素材浏览。在非线性编辑系统当中,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对素材进行浏览,可以实现对素材的快进、后退、加速、减速等浏览,提高了影响作品的制作质量;5)动画制作与合成。非线性编辑系统除了可以进行素材的剪辑,还可以实现动画的制作与合成,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对素材进行编辑,可以添加背景音乐以及各种动画效果等,完全实现了音频与视频的完美结合,是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一次升华与飞跃,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电视台的节目一般有——新闻节目、专题节目、电视剧和栏目的片头、片花、片尾的包装以及广告等等。随着节目的细分,对于非线性后期制作设备的功能要求也比较明确,但是由于非线性编辑设备仍然处于单机工作状态,节目的剪辑、音频合成等各环节依然依靠磁带来进行节目和工作流程的传递,这不但占用了大量的磁带、录像机资源、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效率和信号质量,也不便于节目的共享、检索、管理及存档。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建立非线性后期制作网。通过建立非线性编辑网协同工作来建立新的人力、物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实现节目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共享。

实现了素材共享的好处是非常显著的,第一,素材的交换是以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传输的,即使进行了多次的传输也不会造成信息的缺失,也不会影响节目的制作质量;第二,由于目前我国通信系统的发展,网络传输速度逐渐增快,多倍速度的实时上载也得以实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另外,资源的共享可以将优秀的制作人员集中起来,便于优势资源的共享,便于优势团队的建立,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建立非线性编辑网是电视台制作设备合理化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虽然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那么多的优点,但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素材上载时需要耗费同节目素材相同的时间,非线性编辑网面临各种非线性编辑设备采集后的素材文件格式不统一。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像专业光盘、固态SD存储等技术的发展,素材文件格式交换技术的进步,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编辑制作方法存在着硬件软件链接固化问题,非线性编辑应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数据操作,大大地改善了过去编辑慢时间低效率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图像质量和实现对视频之间完美转换,同时非线性编辑中对于素材的存储都在硬盘中,安全性便捷性得到提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主频科技的不断发展,非线性编辑使用将成为电视制作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促进我国电视节目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篇(7)

对于广告主来说,视频大事件直播不仅仅是营销技术,更是营销内容和营销平台:它作为技术可以融入到广告主任意的营销环节,还能参与造独属于广告主的营销内容,更能为广告主聚合高黏着度的忠诚用户。

在这个过程中,视频大事件直播要黏住用户,就要在直播质量的提升、直播内容的选择、直播主题的策划、直播过程中与用户的互动等各个方面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要保证和控制视频大事件直播的质量,主要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投入和积累:硬件主要是指直播设备、带宽、服务器等,软件主要是指视频大事件直播技术和直播人才等。

从目前看,视频网站要进行直播还要深入挖掘网民的真实需求,培养专业的视频大事件直播人才,不断提升直播质量,进一步在直播中和网民互动。而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直播专业人才的缺乏。目前,酷6网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直播经验的人才,但相对于需求来说还是不够的。因为真正的视频大事件直播人才,必须既要懂用户需求,又要有把控直播现场的能力。这样才能呈现给网民真正想要的、高质量的内容。

从长远来看,视频大事件直播是视频网站成为一个真正的媒体,成为一个能聚合忠诚用户的平台的必要因素。我认为:视频大事件直播必然会成为视频网站的发展趋势之一。

视频营销观察

视频直播全方位锁定用户

也许以下事实可以说明网络视频早已具有2.0时代的特性:4月29日,英国王室“威廉王子大婚”引得全球瞩目。国内外视频网站凭借便捷、快速的画面呈现,更是赢得了网络用户青睐。据行业专家介绍,互联网视频大事件直播将在各行各业凸显重要性。

在这次直播中,酷6网是唯一一家在婚礼现场有麦标露出的网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提供同声传译的媒体,并制作视频大事件直播专题页面的视频网站。同时拥有与直播内容匹配度较高的国际品牌映衬,充分说明在此次报道中,视频网站已经具有更好的传播优势以及更好的商业价值认同。

及时介入―黏住用户

互联网专家表示,对重大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有利于视频网站及早介入并在第一时间锁定用户。通过国内各网站直播“威廉王子大婚”的多项数据可见,酷6网在此次举世瞩目的世纪婚礼中,以稳定的BBC电视信号源及同声传译直播婚礼盛况,携手开心网、人人网等联合搭建网络直播互动平台,吸引百万网友参与,评论突破12.省略)后,又提出自制类娱乐大型选秀活动“夜唱夜开心”,通过这种电视节目化的方式并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同时针对网友的内容,或许是视频网站差异化的突破。

酷6网负责互动娱乐的副总裁姚建疆称,酷6网娱乐直播台芭乐就是要走差异化路线,通过各类合作、自制将网友喜欢的娱乐节目、影视节目、音乐节目一一呈现,让用户从点击视频到点击频道。酷6网的娱乐内容就是要服务互联网用户,而“夜唱”活动正是这个形式的具体表现。酷6网娱乐直播台芭乐,其“夜唱”活动从制作到现场拍摄直播都是按照电视化运营的思路来做,导演、副导演、导播、编导、主持、录制等都采用专业的流程与管理。

此外,酷6网与四大卫视同步播出的《爱情公寓2》以原班人马为主力上阵,在第一季网络上积累的人气与良好的口碑传播之下,其感染力会让该剧更加火爆热烈,为广大网友带来无穷欢乐,是网民关注的一个焦点。同时,酷6网推出《爱情公寓2》专题,每天都推出一段揭秘视频,将剧集内的精彩花絮整合在一起播放,以满足广大网民先睹为快的心理需求。酷6网将《爱情公寓》收入专题中,为网友提供发表个人观点的互动平台。广大网民可以通过重温精彩故事,将自己的观点与广大网友分享。

除此以外,酷6网在“威廉王子大婚”直播中的互动手段也非常多。比如通过“边看边聊”直播应用软件、献花、有奖参与节目、抢座等互动方式,与网易、雅虎、环球、百度搜索、百度新闻焦点、百度视频焦点、人人网、开心网、官方微博等渠道共同搭建网络直播互动平台。其中,与开心网“开心城市”发起完成“看威廉婚礼”任务。其页面数据显示:经过预热、直播至回顾,参与此活动的网友超过了187万,评论数高达12.7万条,凸显出极强的分享与互动网络特性。

个性化―满足独特的需求

2011年春节期间,酷6网联合央视及12家中国一线卫视品牌,将13家电视台总计20多场精彩纷呈的春晚节目呈现给网络观众。酷6网相关负责人表示,春晚专区的20多场晚会全部采用直播方式,满足了网络用户与电视用户同步观看视频画面的愿望。

在这次直播过程中,央视春晚、湖南春晚、辽宁春晚、河南春晚、河北春晚、广东春晚、天津春晚、安徽春晚、四川春晚、山东春晚等13家电视台的20多场精彩纷呈的联欢晚会,都在酷6网专区直播。酷6网高管称,连续多日不间断播出多场春晚直播视频,可满足网络用户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春晚”依据个人喜好点播观看的需求,这是酷6网在新年伊始为广大网民精心准备的一场视觉盛宴。同时,在传统春晚直播的基础上,积极选择有差异化、个性化的春晚主题及表现形式,为不同的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观赏平台。

酷6网与第一财经电视联合直播的中国国内首档财经春晚《财神到》,也于 2011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四)在酷6网春晚专区播出。业内人士认为,酷6网2011年春晚的直播场次较2010年有大幅度提高,并在特色“春晚”的选择上针对广大网民的个性化需求煞费苦心,这对于提高用户黏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8)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主席于2013年9月和10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来的。此后,“一带一路”战略引发了经济和文化发展领域专家学者的热门讨论。因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之路,同时也承载着沿线国家的文化记忆。正如刘奇葆同志所指出的,丝绸之路的商队和郑和下西洋的轮船,不仅带出去了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也传播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因此,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既要注重经济交流,更要注重促进中国文化与丝路国家文化的互动融合。影视文化作为富有活力的文化形式之一,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我国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一直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将对我国影视文化传播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部影视产品必然反映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某一区域的社会生活或者一个特定人群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①因此,作为社会文化产物的影视产品必会显现某种社会文化的特征,烙上某种文化印记,并受其所属社会文化的制约。在世界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影视艺术传播是使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的助推器。把影视文化对外传播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整体布局,既能达到传播文化、建立文化身份认同的目标,更是检验中国影视文化发展水平,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百年不遇的大好机遇。

一、我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审视

在电影海外传播方面,根据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影的年产量超过700部,但年出口海外影片仅仅75部,销往80个国家(地区),其中合作制片46部,所占比例高达6133%;海外票房及销售总收入为1063亿元,不到国内票房的10%。2013年上半年国产影片出口海外共计88部,出口19个国家(地区),从海外票房收入来看稍微有所反弹。②2014年,中国国产电影海外销售额约187亿元,全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海外销售额占比不到7%。而根据美国电影协会最新出版的票房报告显示,2014年北美以外票房占总票房比从2013年的70%进一步提高到了72%,美国电影过去五年海外市场整体上涨了25%。总体来讲,相比美国电影的海外票房业绩,我国电影海外票房惨淡,国产电影“走出去”之路还举步维艰。

在我国电视剧海外传播方面,中国是电视剧制作及播出大国,年均制作电视剧15000多集,数量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播出大国”的头衔似乎只局限在国内。自2010年以来,我国电视剧年均对外出口额约1亿元左右,海外销售收入仅仅占总额约5%,而且销售区域范围窄、价格低、市场格局尚存在盲区。国产电视剧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这些地区的华人社区是我国电视剧的主要观看群体,约占总量的2/3,而欧美国家的观众寥寥无几。相比电视剧的出口量,海外电视剧进口量却一直保持在2亿~3亿元,约为出口量的25倍甚至3倍。总体来看,我国电视剧出口与美国电视剧出口的全球霸主地位遥不可及,即便在亚洲电视荧屏上,与韩剧、日剧等进口电视剧也无法相比,国产电视剧能够称得上成功“走出去”的少得可怜。

2012年国产电视剧集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在世界上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影视剧产品对外输出取得了很大成效。如华录百纳的《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在非洲播出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2012年以来,我国电视剧贸易逆差有所减小,但仍然很严重。

在动画产品和电视节目海外传播方面,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动画出口稳定增长,但出口企业数量出现缩减的趋势。以2010―2012年为例,2011年,我国出口动画片146部20万分钟,销售额2800多万元;2012年中国动画出口企业数量为215家,海外销售额3273万美元。动画出口额稳定增长而出口企业数量减少是因为我国动漫产业的整合正在加快,整个产业正在经历由制作数量上的竞争向制作质量的竞争转变,只有那些生产优秀作品的企业才能最终从竞争中胜出。③在电视节目出口方面,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在全球播放量不超过5%。

总体而言,中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主动传播不足,相比欧美和其他国家的影视文化海外传播,我国仍处于弱势地位。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机遇和对策(一)将推动沿线国家间文化融合,增进影视文化认同

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政治背景不同,使得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具有多样化、多元性的特性,然而这也意味着各国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矛盾,因此也导致了海外受众对他国文化产品消费过程中的“文化折扣”现象。这是我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瓶颈所在。我国电影和电视剧在出口到海外时,虽然经过配音和影视字幕的翻译,但由于语言、认知结构、审美需求等文化方面的隔阂,使得我国影视文化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文化折扣度依然很高,传播范围窄,传播效果不强。

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减少海外受众对异国文化产品消费中的“文化折扣现象”。曾经的古丝绸之路在促进中西思想交流、文化交融、经济合作、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丝绸之路上商贸往来的驼队,中国的文学作品、学术思想等各种华夏文明传播到世界诸多国家。同时,西方和欧亚的哲学、天文学、宗教等各种西方文明也都曾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极大地影响了各国彼此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如今,“一带一路”战略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的交流更为密切,为各种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途径,也为各国文化融合创新疏通了渠道。“一带一路”为我国影视产品海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利于增进各国影视文化交流,有利于我国影视产品“走出去”,有利于提升我国影视文化的引领力和增进影视文化认同。我们要研究沿线各国风土人情、民族习惯、文化渊源、审美趣味和风俗因素。要充分考虑各类文化背景下的影视文化消费习惯,对不同观众群体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接受心理进行研究,找出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创作市场化的影视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降低“文化折扣”现象。将“中国故事”“中国声音”融入影视作品之中,更好地传播我国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将促进我国影视贸易发展,拓宽影视产品市场

影视文化消费需要广阔的市场,消费主体越广泛,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范围就越广泛,带来的文化影响力就越大。

一直以来,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出口疲软,与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都有严重的贸易逆差,因为这些国家自身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影视文化输出能力都相对较高,加上其固有的文化偏好,使得这些地区成了我国影视产品无法踏入的“”。而“一带一路”战略,涉及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区域,而且还延伸至西亚、欧洲和非洲,沿线国家大部分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人,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无疑为中国电影电视文化产业开拓市场、扩大影视贸易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电影节、影视论坛等活动的举办,提高我国影视产品出口份额的举措已经初见成效。根据2015年中国国际电影电视节目展“丝绸之路影视桥国际合作峰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影视节目海外销售超过10000小时,销售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电影票房收入187亿元人民币,电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额达12亿美元。

同时,由于地缘关系,“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与中国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包括东南亚地区和其他新兴市场都是我国国产影视剧的主要买家,是中国今后开展对外影视文化贸易的良好合作伙伴。另外,“一带一路”战略还扩展到非洲,据Patrick Jucaud(DISCOP电视节创办人兼总经理)解释称,除了发达国家,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剧新兴市场之一。

因此,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影视产业发展情况,加强我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还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措施,按区域分类规划布局,确定最佳切入点,打通影视文化交流的合作入口。丝路国家之间可以在合办电影节、合拍商业电影、开展教育合作培养电影人才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提升我国影视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与非洲国家,我们可以进一步输出影视作品,丰富当地文化生活。与欧洲,我们也应进一步促进多方面的影视合作和文化交流。

(三)将从国家层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影视文化对外传播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展开广播影视剧的创作和翻译”等内容,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从国家层面上加大了对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将中国影视文化的对外传播纳入了整体布局。

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大力支持影视文化“输出”,影视出口产生巨大的文化价值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支持。如在美国、法国等国,电影“走出去”首先都是国家行为。韩剧出口引发的“韩流”也与韩国政府鼓励韩剧出口的很多优惠政策息息相关,例如,为了支持电视剧制作,政府无偿提供制作资金;为了支持电视节目出口海外,企业可以凭借出口海外节目的合同向政府申请出口需要的后期制作成本,政府通过申请后,将为企业提供80%的资金;为了支持韩剧和韩国电视节目的海外销售,企业如果要出国参加电视节展销售自制的电视剧和电视节目,韩国政府免费提供机票。

2014年,我国通过与丝路各国政府间的高层互访、媒体合作、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等平台,从国家层面拓宽了影视文化海外传播的多样化形式。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我们应在影视制作、影视节目翻译、海外发行营销等方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我国影视产品的对外传播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由此可见,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之下,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大有可为。我们应抓住这个影视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战略机遇期,将中国文化依托影视产品这一载体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传播,进一步加强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从而更好地培育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国家形象。

[课题项目]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杨苗苗、赵玉闪:《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第10期。

②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行的《文化蓝皮书》(2014)整理。

③ 《2013年中国电视动画行业发展现状解析》,中国动漫产业网,2013-11-25,http://.cn/2013/1125/41038.shtml。

[参考文献]

[1] 胡智锋,杨乘虎.引领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诉求[N].光明日报,2015-06-29.

[2] 卢冉.中国影视文化对美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3(05).

篇(9)

2016年被很多中国人称为“VR元年”。目之所及,一种类似头盔眼罩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设备,频频出现在各类新科技产品展示会上。乐视、小米、腾讯、百度、暴风、优酷土豆等互联网公司,海信、创维、TCL等电视设备生产厂商,芒果TV、BesTV、华数传媒等广电新媒体公司,这些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相关企业纷纷将VR发展计划提上日程,VR设备制造和VR内容生产风生水起。

VR究竟是什么?VR将给电视行业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这些变化和影响会颠覆电视行业吗?要想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VR的基本概念开始,厘清VR跟电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VR的基本概念与行业发展状况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也称人工环境。具体定义是指:“利用电脑或其他智能计算设备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历其境一般”。①VR工作原理是用头盔或眼罩等设备阻断人眼与现实世界的连接,同时通过实时渲染的画面,营造出一个全新的虚拟的世界。这种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用户沉浸在特定的视听空间内,将传统的平面显示方式全息化、立体化,提升用户视听体验。VR技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如“VR游戏”“VR影视”“VR演艺”“VR直播”“VR旅游”“VR教育”“VR社交”等。

艾瑞咨询的《2016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中对VR行业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1.概念萌芽期(1935-1961)。1935年,小说家Stanley. Weinbaum在其小说中描述了一款VR眼镜,以眼镜为基础,包括视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的虚拟现实概念,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率先提出虚拟现实概念的作品。2.研发与军用阶段(1962-1993)。1962年,名为Sensorama的虚拟现实原型机被Morton Heilig研发出来,后来被用以虚拟现实的方式模拟飞行训练。这一阶段的VR技术仍仅限于研究阶段,并没有生产出能交付到使用者手上的产品。3.产品迭代初期(1994-2015)。从1994年起,日本游戏公司Sega和任天堂分别针对游戏产业陆续推出Sega VR-1和Virtual Boy等产品,当时在业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但因为设备成本高,内容应用水平一般,最终普及率不高。4.产品成型爆发期(2016起)。随着Oculus、HTC、索尼等一线大厂多年的付出和努力,VR产品在2016年迎来了一次大爆发。这一阶段的产品拥有更亲民的定价,更强大的内容体验与交互手段,辅以强大的资本支持与市场推广,整个VR行业正式进入爆发成长期。②

国内VR产品市场状况如何?笔者登陆京东手机APP,以“VR”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如下:“VR眼镜”约2969件,“VR头盔”约1647件,“VR BOX”约521件,“VR眼镜电脑”约225件,“VR游戏”约1264件,“VR3D眼镜”约2183件。按照销量排行前几位的产品主要是“暴风魔镜”“MOKE手机VR魔镜”“天力星头戴式智能3D视频眼镜”“TBM智能眼镜”“三星Gear VR3代Oculus智能虚拟现实眼镜”等,价格从几十元到1950元不等。按照价格从高到低排行,可以发现京东VR产品中价格最高的是“全球购Oculus Rift CV1虚拟现实3D VR眼镜”,价格为13999元,其他还有“全球购HTC vive虚拟现实3D VR眼镜”,价格为10888元,“Tralean 3D虚拟现实眼镜”,价格为5380元,“华配虚拟现实3D眼镜”,价格为5299元等等。打开这些VR产品的商品介绍可以看到,其主要的功能和应用为:“3D影院随时看”“巨幕荧幕痛快看”“海量资源免费看”“全景视频身临其境”“360度全景更刺激”“沉浸式游戏体验”等。由此可见,目前在国内热销的VR设备主要是“VR眼镜”,其主要功能和应用是“VR影视”。

“VR影视”体验及其对电视行业影响的辨析

2016年5月,暴风科技推出“VR电视”概念,让用户体验“从电视上欣赏到全景VR影片”的应用功能。有人惊呼:“这是暴风科技对电视行业的一场颠覆,普通电视即将终结!”但也有人认为VR电视的提出更像是对智能电视的补充,暴风科技只是充当了将VR资源从手机、PC移动到电视上的搬运工角色,“称VR电视将颠覆彩电行业则有些言过其实”。③究其实质,所谓“VR电视”只是“VR眼镜”的一种“VR+TV”的新概念表达,实际上是VR技术在影视内容观赏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也就是如前所述的“VR影视”。

“VR影视”究竟会对电视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个疑问,笔者体验了一款售价约25美元的VR眼镜产品“VR CASE RK3PLUS”。这种VR设备在眼罩了内置了一副类似于3D的眼镜,眼镜前方盒子里是可以从侧面抽取出来的塑料卡槽,使用时将智能手机固定在卡槽内放回盒子中,这时就形成了一个手机屏幕作为大荧幕,用户通过眼镜观看手机屏幕的“与外部隔绝的封闭空间”。在WiFi环境下,笔者打开事先下载在手机里的APP“BesTV影院VR”,点击图标进入,带上眼镜,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可以看到紫色和蓝色相间的星空,转动头部,可以看到类似于IMAX球幕电影的360度全景的浩瀚星空,屏幕中间是两行类似电影海报的节目图标,下面的导航栏有“推荐”“高清”“全景”“3D”。屏幕上有一个类似于激光笔投射出的小红圈,这个小红圈相当于电脑的鼠标,可以转动头部将这个小红圈放置在想要打开的导航栏或节目海报上,“VR影视”即可实现相应的操作和播放。笔者体验了“全景”栏目中的一个“极限挑战”演播室内容片段,给人的观感是仿佛置身演播室之中,看人物说话时可以左右转动头部不断扩展画框展现的范围,看看周边的景物,抬头观望还可以看到演播室顶部的灯光设备等,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360度的即视感。笔者也体验了“3D”栏目中的《丁丁历险记》电影片段,感觉就像在电影院里看球幕电影。客观地讲,“VR影视”有其新奇之处,相当于一个可移动的私人的球幕和全景的电影院。但是,摘下眼罩设备后的一阵阵眩晕和不舒适感,容易使人对刚刚感受到的视觉奇观所带来的新鲜感大打折扣。笔者认为,“VR影视”的视觉奇观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但不可能完全替代电视行业。同时,VR设备的技术改进和用户体验仍任重而道远。

具体而言,“VR影视”类似于一种私人的球幕电影院,充其量只是影视业的一种补充。这是因为,相对于“客厅电视”这种家庭式的信息娱乐观赏行为,带上头盔或眼罩的“个人式”观赏只能起到一种补充作用,很难想象一家人各自带上“VR眼镜”在同一空间各自观赏影视内容的场面会出现。即使对于独居的个人用户而言,完全使用“VR影视”替代传统电视、网络视频和手机视频的现象,也不可能大量出现。原因是一方面现有的VR内容有限,难以全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另一方面目前“VR影视”的用户体验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那么,“VR影视”对于电视业创新发展有何促进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VR影视”内容的匮乏为传统电视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传统电视行业在内容生产方面优势明显,“VR影视”内容的实质是利用VR技术设备生产的新型影视内容,类似于3D电视节目和360度全景电视节目。这为传统电视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其二是“VR影视”设备制造将成为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新的增长空间。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传统电视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以“互联网+电视”为载体,以“视频”为核心,形成了电视机构、电信公司、互联网企业、硬件设备厂商等跨界竞争的“电视融媒体产业”。“VR影视”的相关内容生产和接收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VR影视”将成为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新的增长空间

电视融媒体产业扩展了传统电视产业的范围,在原有传统电视产业基础上延伸向网络视频产业、智能终端设备等视听新媒体领域。“VR影视”的内容生产和设备制造将为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新空间。

首先,“VR影视”能有效激发智能手机潜能,这是其对于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和前提。众所周知,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让视频观赏变得更加灵活和自由,“手机电视”“手机视频”等电视新媒体形态,伴随3G、4G和WiFi等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用手机“追剧”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智能手机+电视”形态的产业价值,虽然曾经做出“视频电商”等多种努力,却一直停留在“贴片广告”的盈利模式阶段,其产业带动效应迟迟没有得到体现。“VR影视”的出现,有望改变这一状况。由于现有的“VR眼镜”大多数是如前所述的与智能手机结合使用形式,智能手机起到了“荧幕”作用,这种捆绑组合的“私人球幕影院”模式,有效激发了智能手机的潜能。在智能手机用户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VR眼镜”与智能手机的组合,成为开启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新的经济空间的金钥匙。

其次,“VR影视”设备制造市场前景广阔。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6.20亿,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4.05亿。④在这样大的手机网络视频用户基础上,如果有1%的用户购买使用“VR眼镜”,其市场需求量将达400万,以每部与智能手机配套使用的VR设备价格100元计算,其市场规模大约4亿元。当然,这是按照较低市场价格和可能购买人数的一种估算,其结果并不准确。同时,“VR影视”制作设备也未加计算。按照艾瑞咨询《2016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的预计和估算: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人数将达6.25亿,中国MOBILE VR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20万台,用户人数将增至135万人。⑤此外,光线传媒等传媒机构还将目光投向“VR影视”内容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推广,其VR生态布局包含VR内容制作工具提供商七维科技、视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当虹科技、VR内容平台先看网络院线以及旗下的VR终端Dream VR等。⑥可以预见,“VR影视”内容生产设备和服务的“全产业链”以及VR接收设备的制造将为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第三,“VR影视”内容生产竞争大幕开启。2016年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角逐各方纷纷其VR战略:一、优酷VR平台战略,宣称要“从内容切入,力推产业前行”。优酷表示,将三大VR产品线,为5.8亿多屏用户提供触手可及的VR体验,并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一年内打造3000万VR全景用户。截至目前,优酷已经和80%国内顶级VR内容制作团队签约,并拥有50多家海外战略合作伙伴,并预计年产1000条优质海外自制合制视频。⑦二、微鲸科技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10亿元制作1万小时精品VR内容”。微鲸科技将凭借自主研发的VR摄像机及VR头显,成立10亿元VR创新产业基金,创建千人极客创新团队,打造包含游戏、综艺、直播、全景短片、纪录片以及微电影的1万小时VR精品内容,以及两年内突破现有技术局限,制作出标准VR电影和电视剧产品。⑧三、“VR+广电”生态模式在国内启动。广电机构发力“VR影视”具体表现在⑨:广电上市公司东方明珠BesTV APP启航版,表示要做“VR视频的领跑者”;湖南芒果TV《我是歌手》VR专区全平台正式上线,全角度展示《歌手4》赛程;佳创视讯与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机构合作签订《“虚拟现实+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我国VR产业的标准化制定。

结语

虚拟现实(VR)技术炙手可热,各种应用层出不穷。笔者认为,“VR影视”是谈论虚拟现实技术对电视业影响问题辨析最为切近的应用形态,因此以“VR影视”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探讨。这并不意味着,VR技术的应用仅仅只有“VR影视”。如前所述,目前VR技术应用广泛,如“VR游戏”“VR演艺”“VR旅游”等等,不一而足。如果再考虑到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和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技术,问题就会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因此,在考虑到“虚拟现实(VR)”这一热门概念对于电视业影响时,笔者抽取了其与电视行业最为接近的“VR影视”技术应用形态加以讨论,以择其要,特此说明。

综上所述,“VR影视”作为一种新兴科技手段的应用,能够带给用户“私人球幕电影”般的奇幻感觉,具有较强的用户吸引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正在或已经成为人们观赏影视节目的有益的配给形式。“VR影视”的内容匮乏及用户体验的不舒适感,需要VR内容产业的进一步研发和VR技术的改良和改进。“VR影视”内容生产制作设备和接收硬件设备制造将为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带来新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本文为2015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BXW009】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注释:①②⑤艾瑞咨询:《2016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第3、7、14页。

③李绍增:《VR电视“新概念”:谁的终结 谁的开始》,中国家电网,2016/05/10。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2016年1月,第53页。

⑥金永辉:《ITTC走进光线传媒 推进VR与广电结合》,IT168网站,2016/05/13。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to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mployment-oriented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decency curriculum. The status of th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Hen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Henan Higher film literature education specific initiatives included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Film and television language literature education; Chinese language study specialty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传统专业,河南省高校开设次专业相当普遍。但目前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众多,比如就业市场供过于求、专业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等。而此专业未能紧跟现代语言文学发展及需求现状,尤其是未能及时将现代社会急需的影视文学教育纳入其教育体系中,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所以本文重点将从必要性、体系建构、教学和实习实践环节研究、现状调研和具体举措五个方面完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体系建构。

一、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下构建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文学的生产和传播事实上已变为以影视文学作品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介发展迅猛,影视艺术具有的生动直观、快速便捷、浅显易懂的优势,使得影视语言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的主流形式,传统的书面语言文学已经退居次要和边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以书面语言文学教育至少落后于当下汉语言文学发展二三十年。这种落后的现状就造成了该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备,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存在明显缺陷,使得他们对影视语言文学缺乏应有的赏析、创作和科研能力。这种局限性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以笔者所在的郑州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为例,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毕业2007级、2008级两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除很少一部分从事专业无关的工作外,绝大部分还在从事专业对口的本行工作。他们的工作去向主要是学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网站、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等,工作岗位一般为教师、秘书、记者、编辑、编导等,根据工作内容可分为教育类、文秘类、宣传类、编辑类、传媒类。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影视语言文学相关理论和技能的缺乏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从业,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教育类的工作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类就业主要集中在担任中小学语文教师,目前多省中小学教育的新课改都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对影视文学的教育,由于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缺陷,面对中小学生日常大量接触的影视作品,在从事语文教育中基本上没有无法给以相应的知识讲授和引导。

对文秘类、宣传类、编辑类工作来说,由于这类工作目前经常性的涉及到摄影、摄像、图片影像类相关文字稿本的策划撰写与编辑,毕业生虽长于书面文字工作,但由于对影视语言的陌生而在工作中捉襟见肘。

对传媒类工作来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最严重的。目前传媒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极大,在这种社会需求之下,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的相关性使得大量的该专业毕业生投身于传媒行业。然而众多的电视台、电影厂、剧团、传媒公司等要求从业者除了有较好的语言文学素养外,更要具备影视策划、创作和制作能力,有较高的影视文学欣赏水平,对当下影视剧和各种影视节目的发现现状和前景能够较准确地判断,能够撰写剧本、节目台本、主持词等,以及具备一定的影视策划和编导能力。显然,毕业生的由于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导致的影视语言文学素养的缺乏成为该行业职业发展的难以攻克的瓶颈。

所以,为了更好的结合当下语言文学发展趋势,更好地拓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渠道,应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河南省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建构及课程设置

根据相关行业需要,将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纳入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中,应当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除了可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知识技能外,还能系统掌握影视文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影视理论和创作的发展动态,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文艺编导能力及较强的影视评论能力。所以,必须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影视艺术概论、影视文学、影视语言、影视写作等必要课程。

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之中,应当是有机的纳入,在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形成符合专业规律的严密体系。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三个层次,一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的课程由各高校根据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自由安排。

在这一课程设置体系里,我们认为,应当把影视艺术概论的地位定为专业基础课,讲授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影视艺术特性、影视艺术发展简史、影视艺术类型、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等关于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在所有的影视相关课程之前开设,打好理论基础。这样,影视艺术概论与美学、文艺理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就构成了有机的理论体系。

在影视艺术概论之后,还应陆续开设视听语言、影视文学、影视写作等三门专业课。其中,视听语言讲授画面造型语言、镜头、剪辑、蒙太奇、声画关系等影视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培养该专业学生对视听艺术最基础的认知、创作和制作能力,这门课可以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形构成有机的语言体系。之后开设影视文学课程,讲授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类别、历史、制作、评论等,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等文学课构成有机的文学体系。之后再开设影视写作课程,讲授影视剧本写作、影视改编、电视综艺节目文案、专题节目文案等各类应用影视文本的写作,与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构成有机的写作体系。

在以上四门影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外,还应多开影视相关选修课,如摄影、摄像、影视作品赏析、影视理论专题研究、影视制作等,拓宽学生影视视野,增加学生的影视理论素养与技能。

当然除了在课程设置上影视课程要到位外,应配备专门影视实验室,使学生学习影视相关技能,并且按照影视方面能力培养规律在相应学期设置实践环节和实习环节。这样教学与实习联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具备影视相应能力。

三、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关于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现状的调研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关于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的调查,发现情况是非常不理想的。

(1)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体系设置情况。基本上相关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实习安排,一二十年来如一日,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为过,严重落后于的时代和社会。

(2)开设影视相关课程的情况。查阅了数十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关于影视的课程基本没有。有大概不到百分之五的高校如河南科技大学、周口师范学院等开设了影视文学、影视编辑与策划等关于影视的课程,都只有一门或两门。每门课时量很少,只开一学期每周二课时;地位极低,都是选修课。就作者所查到的高校没有将影视课作为主干课、必修课的。甚至有的高校文学院同时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其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并无影视课程,如平顶山学院。

这说明相关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影视语言文学的教育并不重视,甚至认为毫无必要。

(3)开设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的相关实验室及实践实习安排情况。据调查目前只有许昌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几家高校有影视实验室,实习基地里有几家电视台,其他相关高校没有影视实验室,实习基地也以传统的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为主,不涉及电视台。而这有影视实验室的高校,也主要是因为该校文学院同时设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等传媒专业,其实验室事实上是为这些专业而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未必能实际使用到。所以总体情况是:影视实验室与影视实践实习安排俱无。

(4)目前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语言文学课程师资情况。相关高校的师资构成几乎还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各分支专业的硕士、博士、讲师、副教授、教授,往往一个文学院没有一个电影学、广播电视学、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影视相关专业出身的教师更倾向于到传媒院系任职,因为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无人重视,地位很边缘,也无法形成像样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从调查的结果汇总来看,将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纳入到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体系中任重而道远,我们亟需转变观念,从各个方面大力推进。

五、河南省高校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的具体举措

(1)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专业规划和标准、要求,确定影视语言文学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地位。

(2)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编撰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材。

(3)重新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流程,将将影视文学教育课程科学地纳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流程中。

(4)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大纲、实纲等。

(5)加大河南省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高校的影视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并同时加强对现有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师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培训,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培训。

项目简介: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立项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体系建构》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B2012201。

篇(11)

2013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明确规定从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营改增”,同时将广播影视服务纳入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的范围,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在广播影视行业突飞猛进的今天,“营改增”是否能达到改革的初衷,消除重复征税,降低税负,提高行业发展速度?如何降低“营改增”对影视行业造成的冲击?本文在现有影视行业的基础之上,以实际财务数据为例,经简化处理测算“营改增”对影视行业上下游企业财务的影响和整体税负的增减变动情况。下面将逐项分析测算“营改增”对企业收入分配、税负水平、专项发展基金、影视价格的影响,并对如何使影视行业平稳过渡提出相关建议,以对涉及“营改增”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所帮助。

一、现行的影视行业税金及收入分配

1.根据影视生产的一般流程,影视产品要经过制片、发行、播映三个基本的流通环节,在影视的流通环节,涉及影视发行企业(通常为一家)、影院企业等。在“营改增”之前,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通常是制作企业制作出影视作品后,将节目著作权中的发行权一次性转让,并许可电影院等机构播出影视节目之后,制片转让著作权按照“转让无形资产”税目征收营业税,而影院则根据票房收入依据“文化体育业”来征收营业税。

2.影视行业的收入分账按照如下规则进行:首先,制片厂将著作权转让给发行商按5%征收营业税;其次,国家按照票房总收入的5%征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对院线和影院征收3%的营业税(发行单位不再重复征收);然后,制片方和发行方共同分享剩余部分的43%;最后,院线和影院分享剩余部分的57%。

例1:某A影视制片发行公司将一部电影著作权以100万元出售给B影院,电影在各影院放映后获得 2 000万元票房收入(A、B均为一般增值税纳税人)。

B影院:国家首先征收100万元(2 000×5%)的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征收60万元(2 000×3%)的营业税,对于剩下的1 840万元票房收入,分得1 048.8万元(1 840×57%)。

A制片发行公司:缴纳5万元(100×5%)的营业税,获得转让收入95万元,同时获得分账收入791.2万元(1 840×43%)。

二、“营改增”后对各影视链条企业的影响

(一)对影视行业的收入总额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1.征收营业税以公司的应税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而改革后增值税是价外税,以不含税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增值税具有转嫁性,产品周转环节税通过价格转嫁至消费者,但短期内票房收入不会有明显升降。因此,假定改革前后营业收入水平不变,则: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不含税价格比含税价格下降比例=(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x100%=增值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100%。可见,由于增值税税率不同,换算成不含税价格的收入比含税价格有所下降,其下降比例取决于增值税税率的大小。

2.原来影视业缴纳营业税,不存在抵扣的问题,且影视作品的制作方、发行方和影院在一次性缴纳完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和营业税及附加后不再纳税,分账模式使相关税费由有关各方共同负担。而“营改增”后制作方、播映方和发行方在根据自己的获利水平确定收入后分别按照增值额缴纳增值税,并给下游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将打破影视业现有的票房分账模式。

(二)流转税对影视行业链条中各企业的税负影响

以下案例分析设置两个前提假设:第一,假设“营改增”后影院的电影票价短期不变;第二,假设“营改增”后保持制片发行公司毛利润不变。

对于处于影视行业下游的B影院: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 000/(1+6%)×6%=113.21万元,为保持利润不变,B影院应取得专用发票进项税(1 048.8+100) 6%=68.93万元,在取得A制片发行公司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抵扣后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为113.21-68.93=44.28万元,远远小于“营改增”之前的税金60万元,减轻了影院的税额负担(表1)。

“营改增”后处于影视行业上游的A制片发行公司按照现代服务行业6%的税率,应确认销售收入 (1 048.8+100) 106%=1 217.73万元,则增值税销项税额68.93万元(“营改增”前缴纳5万元的营业税),而影视作品的制作方主要成本由剧本费用、建组费用、摄制成本中的人员费用、器材费用、景地费用、生活费用等构成,而由于最大的成本是人工成本且无法抵扣,“营改增”后将增加制片发行公司实际的税收负担(表2)。

(三)流转税对影视行业的整体税负影响

对电影制作发行方而言,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在2013年12月31日前,销售电影拷贝收入、转让电影版权收入、电影发行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因此“营改增”在2013年没有实质影响。

2013年之后,如果优惠政策不延续,相关收入将缴纳增值税。从整个影视链条分析(接上例),“营改增”之前,总流转税=60+5=65元,“营改增”之后,总流转税=B影院应纳税额+ A制片公司应纳税额=113.21+68.93-

68.93-A制片公司进项税额=113.21-A制片公司进项税额(即113.21-X)。当113.21-X≤65,即A制片能产生48.21万元,占放映收入的2.41%(48.21/2 000)以上时,流转税税负是下降的;否则税负将上升(表3)。

(四)对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的影响

“营改增”后由于取得的销售收入中含有增值税,且增值税是价外税,将减少上交电影发展专项资金。接上列,“营改增”后上缴的电影发展专项资金(2 000-113.21)×5%=94.34万元,小于”营改增”前上缴的100万元,这将减少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收入。

(五)对影视价格的影响

“营改增”后,在短期内不会影响到票价的收入,从长期看,“营改增”将有助于整个影视行业的税负,提升行业盈利能力,利润空间的增加更能有助于影视行业调节影视价格。一方面可在当前成本下,降低影视价格,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不降低影视价格,提升影视质量,制作更优秀的作品满足社会文化需求。

三、确保各影视链条企业平稳过渡“营改增”的建议

(一)让影院和制片方期初影片得到抵扣的“生机”

“营改增”过渡时期,影院和制片方有已制作但未销售的影片和购置固定资产,而此时“营改增”直接将税率由5%过渡到6%,且已付出的期初影片成本是基于营业税纳税人购入的存货,是无法在“营改增”后进行抵扣的,加大了期初影片产生的税负。因此,建议税务机关一是根据影院和制片方当期期初影片和购置的固定资产情况来核定其抵扣的进项税额;二是允许在“营改增”试点之时,将上述的存货办理退货处理,从而不显著影响过渡期间的税负。

(二)定期测试制片方的税负水平,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营改增”后,影视行业中的税负风险集中转移到了制片方,制片方能抵扣的金额,直接关系到”营改增”政策的减税作用能否发挥。因此,考虑到制片方制作成本中大量人工成本无法抵扣,可定期测试制片方的税负水平,在实际税负超过一定比例时,对制作方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这将有助于激发制作方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影视业的蓬勃发展。

(三)扩大影视行业的抵扣项目,创建良好的纳税环境

从长期看,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不能根本解决“营改增”税负的波动影响,应适当增加进项税抵扣项目并加以明确,这将持续地对影视行业产生积极作用。例如,制片企业制片中的翻译、摄影、制片、剧(场)务、录音、照明、置景、道具、服装、美术、化妆、烟火、剪接、磁片及磁带等各种费用,对其中购买摄影机器设备和租赁的录影棚、道具和服装,能否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具体项目,允许每年计提的折旧额或租赁费中能否测算合适的抵减比例核定为可抵扣进项税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推进现代服务业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这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平稳过渡将有利于影视行业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从而推动影视产业的长期繁荣发展。因此,一方面企业应做好积极的准备,谨慎改变经营模式,适应政策的改变;另一方面政府要深入调研,出台“营改增”相应配套政策,推动影视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