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工作实习小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存在问题。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有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大学校园里,部分学生也相当崇拜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他们认为,很多事情都可以用钱来解决,所以,只要有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并且,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以是否能为他们带来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的。比如把学习知识当做是求富的手段;在找工作时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只看工资的高低,而对这个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个人的发展潜力等问题统统都不管,其结果经常是屡屡受挫、屡战屡败。这些现象说明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存在着问题,这需要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注意。
2、道德观出现偏差,诚信意识淡薄。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诚信失范的现象,大学校园里也出现了一些这种现象。比如在考试中,考试作弊的情况屡禁不止。尽管校方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然杜绝不了这种风气。再如,有的同学为了逃避军训或者上课,经常假装生病,欺骗辅导员。还有的同学本来家庭情况并不困难,但是仍然想尽办法申请助学金。更有甚者,还偷取同学的财物。这些情况都是笔者在实习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辅导员对个别情况也表示很无奈,找不到好的办法来解决相关问题。
3、存在焦虑情绪,出现心理问题。尽管大多数同学思想状况处于正常的发展轨道,但有些同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学习焦虑、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自我封闭等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不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旦伴以其他外界因素(如考试压力加大、失恋等)将会诱发其他思想问题。
4、部分学生参加学校活动不积极,“导师制”还未步入正轨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对学校举办的活动表现得相当被动,很多同学表示有些活动非常的形式主义、没有意义,如果不是因为要点名签到,自己根本就不想参加。另外,针对我校新实行的“烛光导航计划”,笔者专门找了一些同学进行访谈。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跟导师之间并未形成自己预想之中的师生关系,自己不愿主动找导师沟通,有些导师也是整日忙着自己的事情。长此以往,“导师制”只是一种形式,并未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强的部分原因
1、形式主义依然存在,活动吸引力不够。目前,许多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其出发点往往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为了应付工作汇报、检查评比,为了争取和保持某种荣誉和利益。这样一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普遍流于形式,而大学生往往也只是关注形式上的热闹,因而活动过后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久而久之,许多原本积极上进的大学生逐渐对这类活动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使得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思想政治工作者片面强调与学生的事务性互动,忽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很多辅导员只是整天忙于处理琐碎的学生工作,比如制作统计各种工作表格、学生助学金申请、奖学金评比以及学生就业、考研、保研等工作。辅导员与学生间的事务性互动比较多,但是有关学生心理问题的互动却非常少。比如有的学生在提出换寝室时辅导员就应该主动关心其原因,若有心理问题应及时加以干预,而不是置之不管。再如关于学生作弊方面,笔者认为只是通报批评还不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3、工作创新力度不够,教育方法比较单一。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只有不断改革创新,特别是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并自主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速度更快,无形之中加快了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的节奏,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难题。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1、教育理念创新,举办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校园活动。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理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效果的好坏程度也直接受制于观念的确定。当前,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即是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认知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把学生的成长需求作为学生工作的基点。要关注大学生思想,满足大学生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尊重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尽量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更要引导大学生需要走向更高层次和境界。杜绝那些形式化的活动,多举办那些结合娱乐性和学术性的多样化的学生活动。
2、建设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具备认真负责、细致谨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而且要具备必要的与心理咨询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心理干预。同时,辅导员还必须是思想道德素质高的人,在“言传”的时候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身教”的过程中也应该能够感染到学生。作为辅导员在具备了这些素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构建和谐轻松地师生关系。这种沟通一是可以通过直接与学生交谈实现;二可以通过学生助管实现;同时,辅导员也应该注意利用新媒介,比如说网络,来与同学们实现有效地沟通。
一、签订工科实习安全责任协议
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并通过该企业考核通过后,学院向实习学生家长发送专业实习告之书,说明学生的实习去向、工作生活条件及实习安全责任,待学生家长回执同意后,学生与学校、实习单位三方分别签署实习安全协议,明确学生、学校及实习单位三方责任,学校为学生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企业为学生办理工伤保险,落实“双导师制”,企业和学校为每名工科实习生各指派一名实习指导老师。
目前,高等院校都会强调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很多高校为大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校通过与实习单位、学校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协议,阐明相关方的责任关系,实习单位主要负责大学生在厂区内进行生产实习、住宿、餐饮,及因工作原因外出等方面的安全责任,大学生主要负责非生产实习期间各种私人活动的安全责任,学校主要负责大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及监管责任。但是,若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出现的人身伤害可能影响大学生终生健康,学校与实习单位、学生签订实习安全责任协议的法律效力、各方责任与落实情况等问题较难界定,因此,工科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重在预防。
二、建立校外实习安全工作管理组织
工科学生校外实习前4周,学校各二级学院应建立本学年大学生校外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二级学院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分管实习工作教学院长、工科专业负责人、实习学生辅导员、学院教务员等组成。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专业校外实习单位的基本条件及安全生产、生活状况,择优选择本学年大学生校外实习企业,根据各实习单位所接纳大学生的数量确定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一般每15名学生配备1名实习指导教师。工科大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其企业工作经验丰富,安全生产责任心强,有充足赴车间一线指导实习的时间保障。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习指导教师一同学习省教育厅、学校关于大学生校外实习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工科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提高实习相关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实习安全理念。
三、开设工科专业实习指导课程
大学生校外实习前2周,由工科各专业负责人开设16学时的专业实习指导课,根据专业实纲讲授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纪律、实习过程管理、实习考核、实结等环节要求,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大学生校外实习手则。讲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劳动合同法,讲解校外实习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工科学生自觉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生产注意力,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细微变化。课程的最后阶段,各专业举行新老生实习安全生产交流会,学生经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才能具有校外实习的资格。
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各自负责实习单位的工作特点,将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典型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撰写针对该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手册,结合教师自身实习指导经验和往届实习生的实结,具体讲解工科大学生在该企业实习期间需要注意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可能出现的各类生产问题。
四、实习单位组织岗前培训
工科专业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4周,通常为入厂教育和岗前培训阶段,通过实习单位各部门指导人员严格的岗前培训要保证学生牢记实习工作岗位正确的操作方法、规范化的生产流程,提升学生的紧急判断处置能力和危险状况自救能力,避免心存侥幸心理违章操作,做到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生产。最后,通过考核学生的实习岗位安全知识,使学生牢固树立实习安全意识,杜绝实习安全隐患,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开展实习工作。
五、实习单位的过程管理
实习单位指导老师预先布置安全生产考核内容,要求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自主完成,指导学生学会做安全分析,发现问题并自我校正,利用实习日志形成每天进行安全小结、定期汇报的工作制度,遇到的生产问题及解决措施要及时反馈给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给予评价,并组织进行安全知识再学习,把安全教育贯穿在生产实习全过程中,促使工科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六、组织实习安全总结
二级学院可将学生专业实习工作和教师赴企业实践工作相结合,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常驻实习单位进行生产技能培训,同时管理实习学生。无法常驻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也应该建立定期实习检查制度,实习指导教师每周组织实习单位所有实习生召开安全总结例会,带领学生做好或规定学生自我组织每周一次的实习安全总结交流,通过对每天工作后的实习日志中要求学生撰写安全生产的体会认识,实习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习体会作出总结,列举生产安全隐患,肯定学生的安全生产操作和正确的处理行为,提醒安全意识不强学生,批评指正违反安全纪律的学生,让所有的实习学生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观念。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加强与实习学生、实习单位的联系,掌握实习学生工作状况、思想动态,及时化解专业实习学生与企业领导、同事的矛盾,指导实习学生服从管理、调节心态、变工作压力为学习动力,要求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应主动与实习指导教师及辅导员联系,执行专业实习安全报告制度。
七、建立预案应对突发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总带有一定的突发性、偶然性,学校应提前与实习单位、事故理赔单位健全预警通报、联动应急预案管理机制,保持紧密联系,信息畅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负责人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赶赴现场处理。二级学院大学生校外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应根据每年学生专业实习的基本情况,针对常见的突发事故建立相关预案,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处理的行动指南。应急预案应明确工科专业实习突发事故相关应急措施的实施步骤、负责人和资源调配等解决方案,经过演练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可降低专业实习突发事故所产生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梅爱冰.顶岗实习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J].新课程研究,2011,(1):152.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东风汽车公司创办的本科普通高校(现为省属高校),是全国唯一以汽车命名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汽车工业建设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金工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是大学生进校之后的首次实习。热加工实习又是金工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的第一步。在不断重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要求下,金工热加工实习的教学改革也应以提高实习学生的实习综合分析能力和提高学生实习动手能力入手,充分挖掘教学过程中能调动学生实习积极因素的方法,来促进金工热加工实习教学改革的开展。
一、从教学计划入手以营造实习教学新气氛
金工实习是基础性实习,是大学生自进入高等工科院校学习以来所接触的第一堂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是热加工实习的首要任务。通过大量的来自学生的反馈和实习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在实习教学计划上大胆的建议改变了以前先上理论课后进行实习的作法,使之先实习后上理论课。往届学生金工热加工实习时,大多班级都进行了《机械制造基础》(即原来的《金属工艺学》)课程的理论学习。由于先期获得的理论知识,既枯燥,又繁多,理不出头绪;之后再进行实习时又感觉太简单,实习起来眼高手低,兴趣不大,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的实习学生不服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造成实习秩序的混乱,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改为先实习,后上理论课以后,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上课时又将获得的感性知识融于理性认知中,然后提炼升华。不光在实习时由于好奇而兴趣大增,而且在上理论课时,学生易懂易学;教师易讲易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现场教学以拓展学生新视野
我院与东风公司有着长久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东风公司所蕴藏的巨大的教学资源,为我院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我院特色办学就要有特色实习的思路,针对刚进校的大学生对工厂的好奇心,增加了下厂现场教学的实习内容。通过下厂现场教学,一方面挖掘了东风公司所蕴藏的教学潜力,另一方面拓展了实习学生的新视野和知识面。近几年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次性进行实习的人数也增多,所以在保证实习内容的前提下,对本科班的学生挤出半天时间来下厂现场教学的实习。不同专业对下厂现场教学要求也不同,内容有所侧重。通过东风公司不断进步的社会化大生产所展现的魅力,来提高学生对热加工实习的兴趣和认识,并进一步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思想上,实践上均得到了一次具有震撼力的洗礼。通过几年的实践和对实习学生的调查,这项实习内容的改革得到了广大实习学生的好评和欢迎。目前,我们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是否把下厂现场教学作为刚入校大学生的一门先修课,给一定的学分,让学生交少量的钱,这样既解决了学校组织下厂的经费问题,又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学分的要求。
三、抓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开创实习教学新局面
1.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
实习前的动员工作是热加工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多年摸索,特意加入实习教学中的序曲。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提高学生对金工实习的认识,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下车间实习,不是参观,更不是劳动。而是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它接触的不是桌椅板凳,而是工具和设备,与理论课堂教学同等重要。在动员工作中,让学生知道实习的目的、任务,并从思想上认识到热加工实习教学的重要性。
2.实施综合立体的实习纪律及安全保障系统
学生下车间实习,最首要的是学生的人身安全。在过去学生使用的实习指导书是外面院校编写的,它只是一份实习报告或者称实习作业,这就给实习指导老师在操作前增加了讲解时间和难度,而且容易漏讲和讲不细致,所以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因操作不当而发生不应有的安全事故。而在我们自编的实习指导书中,针对每一工种,均编有该工种纪律与安全防范措施和正确的操作规程。要求学生在实习开始前仔细阅读。实习时,老师再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更加细致地教会学生安全预见和防范。实习操作中,教师时刻坚守岗位,巡视实习安全。从此无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3.具有产、学合作教育特色的实习报告
在编写工种实习指导书时,注意结合学生下厂现场教学获得的知识和实习操作中获得的知识,还在实习报告中编入部分工艺题,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编实习操作要领,填补传统实习指导教材的空白
在工科院校通用的实习教材中,对实习操作要领没有系统要求。通过自编的实习操作要领,细化了操作指导,内容生动细致。
5.应知、应会同时抓
学生每次实习操作前进行“应知”讲课,主要针对实习操作内容,讲授一些理论与实习紧密结合的知识,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既掌握基础的理论工艺知识,又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在保证实习内容的前提下,优化实习时间分配,确保实习计划的顺利完成。
6.及时掌握信息,促进实习教学改革
学生实习完后,实习指导老师要对学生交上来的实习指导书中的“实习报告和实习小结”逐一批改和查阅,以准确考核学生的实习质量。尤其实习报告后的实习小结,可以清楚的看出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和效果以及对实习的建议。这些信息为我们的实习指导提供了很有利的参考,并及时的促进实习教学方法的改进,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抓住机遇以构架金工实习新未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72-02
为大力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精神,新疆地区于2006年由新疆师范大学和石河子大学率先试点开展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并于次年在新疆师范类高校全面推广开展,截至目前全疆已连续开展9年,每年上万名大学生到新疆农村偏远地区开展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为新疆农村双语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为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平台,取得了双赢的良好效果。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虽然已连续开展多年,并且有良好的制度保障,但仍有部分切实问题急需改善。目前,困扰新疆大学生实习支教①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大问题是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虽然新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院校高度重视支教学生人身安全,但实习支教学生的人身意外伤害事件仍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实习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存在的安全问题
通过对历次实习支教意外伤害事件进行反思,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实习支教过程中产生的学生人身安全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煤气中毒事件。新疆农村地区基层学校多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办学条件不足、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冬天学校缺乏统一供暖的条件,只能用煤炉取暖。以和田地区为例,90%以上的实习支教学校没有统一暖气,冬天气温下降时实习学校采用煤炉取暖的方式避寒,而参加实习支教工作的大学生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为城市生源,没有使用煤炉取暖的经历,容易产生操作不当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是实习支教学生人身安全的最大隐患。另外,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部分学生使用电热毯、电热扇等电器取暖,因所使用电器质量良莠不齐并且这些电器均为大功率电器,当线路老化或接触不良时易发生线路短路引发火灾等危险事件。
2.溺亡事件。新疆部分农村地区的春夏两季容易发生融雪性洪水,这时候的河水具有水流急、水温低且河床暗坑多等特点,不了解情况的人下河游泳很容易发生危险,进行实习支教的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指导教师的随时监督,自我约束力不强,故经常发生部分学生私自到河中游泳事件,从而造成伤亡事故。
3.交通事故。新疆农村地区实习支教学校之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较为普遍的交通工具为摩托车和板板车②,这部分地区的大多数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较差,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时有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率较高,实习支教学生如果没有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则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4.针对实习支教女学生的人身骚扰事件。参加实习支教工作的师范类大学生女生占大多数,个别专业的班级中男生甚至只有1~5名,这些女生到农村学校后因穿着时尚,打扮较为前卫,容易吸引当地学校教师和群众的注意力,我校从开展实习支教工作以来已发生多起当地学校素质较差教师或社会青年骚扰实习支教女学生的事件,给被骚扰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伤害,带来了负面影响。
实习支教过程中,除了发生的对实习支教学生的人身意外伤害外还发生过实习支教学生对当地学校学生的意外伤害事件。参加实习支教的大学生大部分为大三学生,已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师范类课程的学习,了解相应的教师准则,但这些知识全部为理论知识,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再者大部分学生虽然对教学工作具有较大热情但缺乏管理学生经验,当遇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和棘手的教学管理问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极端的实习支教学生会采用罚站、体罚等违反教学规律现象的行为,从而对实习支教学校的学生造成伤害事件。
二、对实习支教安全问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通过对实习支教过程中出现的人身意外伤害现象进行反思,我们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项工作加以完善:
1.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实习支教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经费投入力度。目前,自治区政府对实习支教学生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额为100元/每人,保险额度为10万元人民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10万元的保险标准已完全不能满足重大人身意外伤害的诉求。据悉,自治区教育厅目前正着手准备将实习支教学生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有望将保险额度提高到30万元人民币,此举将为实习支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实习支教院校应做好实习支教学生的岗前培训工作。牢固树立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让实习支教学生提前了解将要实习的真实环境及即将要面对的安全问题有哪些,做到防患于未然。实习支教学生大部分将被分配到偏远的农村地区,得不到指导教师的有效监督,学生们更多的是靠自己排除身边的安全隐患,在培训过程中为同学们播放实习支教学校的视频和图片资料,让他们真实地了解实习环境,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针对实习过程中常见和易发的安全事故,如煤气中毒、游泳溺水、安全用电等事项进行重点讲解。开设安全知识和自救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安全隐患并且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减少伤害事件的发生。除安全教育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学生树立吃苦耐劳、勇于奉献、乐于支教的精神,鼓励学生为新疆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接收实习支教学生的基层学校。基层学校是实习支教学生的最主要场所,因此完善基层学校的安全保障工作将是实习支教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教育部门通过行政力量强化对支教学生的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基层学校校长对支教学生人身安全负责制度,学校校长在实习支教工作中直接负责实习支教学生的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排除和解决支教学生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因此基层学校校长是否重视实习支教工作,是保证这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基于上述原因,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将基层学校校长是否能较好地组织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纳入对校长的年度考核评分标准中,进一步提高实习支教工作的安全保障。
三、小结
如何确保人身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是任何工作开展的最关键环节,新疆地区的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更是如此,如何建立更加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促进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地方高校和受援学校共同努力并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注释:
1.2校方管理失衡,校方权力过盛大学生实习主要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校方共同组织的实习,第二种是学生个人寻找的实习。就校方组织的实习,往往是校方一手包办,校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规定实习内容。学生只是服从学校安排,进入实习点,学生应有了解实习协议的知情权,但往往校方会忽略学生。校方没有详细的实习标准,实习内容不统一,用人单位严松难定,一旦发生纠纷,实习生离开用人单位,就得不到实习证明与成绩,就使得实习生权益受到侵犯时也会保持沉默。而学生个人寻找的实习,由于多种原因,校方的管理失衡,落实实习不到位,实习协议签订有失公平,实践中该类实习生常常会受到侵权伤害。
1.3实习单位强势权力面对每年日益增长的毕业生,市场人才极度饱和,买方市场强势。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讲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用人单位既担心实习生工作效率不高,承担商业机密被泄露的风险,又担心一旦发生事故需要承担责任。用人单位招收实习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找不到实习,无法完成学校毕业任务,为了得到实习经验与证明,往往会降低标准寻找实习单位,得不到应有的权益。
1.4实习生自我法律保护意识淡薄随着应届毕业生总数地增长,就业压力也逐年成增长的趋势,因此就业单位也随此趋势调整招聘标注。学生们会为了实习工作经验而选择对口专业进行实习,而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又同样的比较困难。一部分学生会跟随学校的安排进入用人单位实习,而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学生往往不清楚,即使权益受到侵害也不知道;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自己寻找用人单位,需要实习的学生多,但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岗位有限,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成为弱势群体,即使权益受到侵害,为了实习工作经验也会忽略或放弃自己应享受的权益。
1.5实习岗位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中政府作为低下就大学生实习及其权益保护方面国家政府没有完善的法律和经济税收方面的支持。除了一些发达城市有相关的地方规定予以支持外,绝大多数城市,政府没有制定相应的支持。面对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有几百万的毕业生需要实习岗位的这一国情下,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法规规定和有效的经济支持,很难保证足够的实习岗位,更不用说大学生实习的质量与相应的权益保护。
2我国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护措施与展望
2.1补充完善相关立法完善现行法律制度,把大学生纳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给予处于法律弱势地位的庞大的实习生群体以最可靠的保护。消灭法律上的“真空”地带,使大学生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用劳动合同共同约束实习生与用人单位。这样必能有效地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并且即使有侵权的事情发生也会有合法有效的救济方法,从根本上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补充完善《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教学类法规有关实习生实习方面的细节,使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做到分工明确,各有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制定完善合理的校方管理体系、校方与实习单位签约计划任务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要进入实习单位实习,就实习生管理方面学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纸面工作,更重要的是落实详细的实习计划任务,与用人单位签订系统的实习安排,并将实习生的权益保护提到日程上来。高校应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明确实习是教学的一部分,从学校的管理层面落实每一位学生的实习工作。开设实习辅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实习内容、实习方向、实习单位等基本信息,对实习中的权益保护进行宣讲,提高学生的法律保护意识。加强学校与学生的联系,在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及用人单位定期进行实习阶段小结,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实习任务,真正做到实习是教学服务的一部分。充分调动起各大院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集中对用人单位进行评估,联系,保质保量地提供实习工作岗位。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医学检验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其实践性较强,实际操作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追求系统课程的理论教学,而对实验实践环节要求较低,学时比例设置较少。且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求知欲望、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应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数,结合专业特点精心设置安排实验课内容,选择有新意、可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验证知识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实验内容应以突出验证知识为主,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注重广泛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潜能。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案式教学法,达到开放式实验教学目的。实验室开放主要以专业基础的强化训练为内容,在巩固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在实验中变被动操作为主动思维、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丰富预实习阶段培训内容
预实习阶段培训是于医学专业学生生产实习之前开展专项技能培训,通常安排在生产实习之前的1~2周进行,也有很多学校没有开设预实习培训课程。匆忙的进入实习环节,由于学生对临床检验的操作流程和工作细节了解不多,对突发事件准备不足,无法很快适应实习工作状态,对自身和患者都会造成困扰。因此应促使学生更早接触临床工作,预实习阶段的培训学习可以从大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开始,可以分批次到临床医院检验科开始见习工作。正式实习期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分组实习,课程设置可安排医院概况的介绍、规章制度的学习、临床检验工作流程、实验室管理规范、仪器设备维护技术、实验室安全知识、医学职业素养、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及安全防范等,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检验工作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便进入实习单位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角色的转换,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4制定有效的实习量化考核指标
大人们都说刚毕业的学生身上总存在着许多让公司老板头痛的特点,现在我终于亲身体会到了。以前作为一名学生,主要的工作是学习;现在即将踏上社会,显然,自己的身份就有所变化,自然重心也随之而改变,现在我的主要任务应从学习逐步转移到工作上。这十个月,好比是一个过渡期?D?D从学生过渡到上班族,是十分关键的阶段。回想自己在这期间的工作情况,不尽如意。对此我思考过,学习经验自然是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没有做到位。其实实习时你会发现有时你会忽略掉很多细节的东西,而这些细节有可能会影响你的形象,甚至影响整个工作的进行。态度一定要积极,不要等着活儿来找你,你要主动去找活儿。刚去公司的两个星期时,你会坐冷板凳,老板不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此时,就要你主动去找工作做,主动谈谈自己对这个工作的想法,主动去找机会表现自己,让老板重视你。总而言之,不要放弃任何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否则,你可能会永远坐冷板凳。现在发现了这个不足之处,应该还算是及时吧,因为我明白了何谓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自己能够把那些不该再存在的特点抹掉。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板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十个月的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非常珍惜这次工作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加深对各种生产工艺和质检化验的了解,找出自身的不足。这次工作的收获对我来说有不少,我自己感觉在知识,技能,与人沟通和交流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总体来说这次是对我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高。
通过这次实习,在生产和质检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这次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生产和质检使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生产和质检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如:前期的生产和后期的质检等等。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
不仅如此,我还在这里学习到了如何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工作交接问题。由于我是一个还刚要踏出社会的大学生,对于一些职场上应该注意的细节还不是很了解,比如说在我加入生产技术部后,对于经理交待的工作完成情况应该及时向他作一个汇报,让他随时了解我的工作动态,这样他对交代给我工作才会比较放心,并且随时和他保持联系也可以让他对我的能力有一个认可,我在这次工作中就因为缺少一定的沟通犯了个小错误,不过在经理的指导下弥补了错误,由此我也了解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有许多突发的琐事需要处理,如何做到面面俱到,除了工作态度以外工作方法也很重要,每天最好都有一个工作安排,把当天要做的事按重要程度排列出来,最重要的排在最前面,完成一件划掉一件,如果又有突发事件就加在后面,做好记号,这样就不怕做漏掉事情了,不仅如此,每天都应该对当天的工作有个小结,今天我完成了些什么事完成得怎么样,那些地方需要改进如果换种方式做是否会做得更好这些都应该想一想。另外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整理好自己的抽屉和资料,凡事有条有序就不会自乱阵脚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这四个方面,对如何在顶岗实习中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高职院校实习学生职业素养的概念与意义。
职业素养鼻祖San Francisco 在其著作《职业素养》中这样定义: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适者生存,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集中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正因如此,“职业素养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实习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包括四方面,分别是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行为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部分,也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需要在人一生中从小到大乃至变老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步学习而形成,完善。所以说应该是关键点。而职业技能是支撑整个职业的内容,是任职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三、高职院校实习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
1.职业道德则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态度的职业规范。在职业化的群体行为中,以条文为基础的规章制度是最低限度的行为准则,它对每一个工作者的制约是最下限的,因而不足以适应必须不断提升的职业化需求。一个不尊崇职业道德或不完全信守职业承诺的人,无论其职业技能有多高都不可能成为较有素质的职业人。更值得注意的是,职业技能高超而职业品行低劣的人,只会给所从事的工作以及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人的技能和职业道德都是可以在就业之后加以训练、培养和提高的,职业技能往往随着工作经验的日积月累而不断提高;而职业道德却不同,往往会在具有一定的职业资历之后发生逆转。这种现象的经常性出现只能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人们在强化职业素质训练的时候往往比较忽略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强制性的训练。
2.职业精神则是一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更高的境界。毫无疑问,没有一定程度的职业技能和不受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的人是不能达到这种境界的。职业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表现为优秀的从业者在不计较报酬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地付出个人智慧和超越承诺的劳动的行为。个人智慧指的是具有独特创意的工作方法,超越承诺的劳动指的是定额或任务之外的义务工作。敬业精神既然表现为具体实在的奉献,自然也就是职业素质最完美的体现了。具有敬业精神的人往往是不仅仅为了获取报酬而付出劳动的人,他们更注重的是成就感、事业心的满足和在工作中追寻生命价值的体验和生活的乐趣。简单地说,他们是一些热爱工作本身并充满活力的人。
3.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已由过去的一般能力要求,发展到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殊要求。那些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开拓和创新的大学毕业生是企业最看重的人才,因为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孜孜不倦地向更新、更高、更强的目标挑战。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企业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毕业生成才的基础、事业腾飞的起点。企业和社会希望并要求大学毕业生把选择的“职业”当作长期追求的“事业”,要热爱、投入和执著,要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落脚点。一个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味只关注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而是考虑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对企业而言,员工的品质就是企业的“品质”。所谓做事先做人,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方成事,这是对每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很多企业宁愿要高品质即使专业知识成绩差的人也不愿要专业知识优秀而人品低劣的人。因为专业知识欠缺一些可以通过企业各种培训、深造机会弥补,但低劣的人品却是无法弥补的。
4.学习成绩不是企业用人的唯一标准,但是仍然是企业衡量大学毕业生的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标准。熟练掌握或精通某项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永远都是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能称为“人材”,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可称为“人才”,而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大学毕业生方能称为“人财”。
四、小结
职业素养,是高职大学生发展成为职业人所必需的基础,是任何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素养。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素质与能力需求,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从职业教育学生实习过程中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行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通用技能和素质。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是决定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职场制胜、事业成功的法宝,是真正提高毕业生的择业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万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难问题愈发突出,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用“两旺两难”来描述,“两旺”是指毕业生的供应量旺盛和毕业生的需求量旺盛。“两难”是指用人单位招聘理想的毕业生难和毕业生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难。即形成了“大学生毕业找不到自己满意的的工作,企业也招聘不到适合自己的人才”的“就业鸿沟”。要跨越这条“就业鸿沟”,既要分析我国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又要分析大学生自身就业难的原因。首先,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企业究竟需要什么养的人才?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他们招聘的主要依据是看重大学生具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综合素质,而将其在校的专业和学习成绩作为辅助,注重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社团活动经验、社会实践经验及企业实习经验等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观察是否符合本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此外,企业还关注大学生是否拥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其次,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自身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就业能力低。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实践活动角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调整过高的就业期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了就业能力,从而实现了大学生就业。
二、文献综述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有停止倒退的现象,但总的来说是对自身不断完善、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作为当代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灵活性、规范性的新时期特点。国内许多学者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进行深入研究。王小云等(2005)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中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分为: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卫“三下乡”活动,环境保护活动,公益劳动,课外科技和创业活动,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挂职锻炼,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考察,社会服务等等。通过对现有的文献的梳理总结,本文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区分为校园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实践活动、社会实习兼职活动四类。
(二)就业能力的内涵
学者关于就业能力的内涵,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定论。本文总结了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Fugate(2008)从就业过程所体现的素质来理解,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职业准备期间和实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大学生首次获得就业、持续就业、从校园到企业实现角色转换和培养新的就业能力,这些能力依靠其自身拥有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经验、责任心、态度等等,以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为企业创造价值。就业能力为大学生的成功就业提供了可能性,是大学生实现就业所必须具有的能力,与大学生快速实现就业息息相关。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能够满足组织的需要,具备学习能力,并且能持续积蓄力量,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的且受到个体社会实践经历、社会环境影响的综合素质体现。此外,就业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的。
三、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越来也明显,也促使国内外不少学者将其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联系起来。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是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一种好的方式,可以增加工作机会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升就业能力和促进就业一种有效的方式。王莉等(2012)借助SEM结构方程和方法探讨了大学生社团经验中能力态度、组织适应、人际领导、技能学习四个方面与就业力的相关性,通过有效的参加社团活动,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领导能力和就业能力,又进一步拓宽了就业的渠道。Felicity et al(2013)研究发现护士在校期间通过参加有报酬的兼职(实习),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具有的角色认知和实践技能,对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实践水平和自信心有显著的作用。而学习到的临床经验,加速了使学生转变为真正的护理工作者的角色,提升护士人员的就业适应能力。所以说,大学生参加实习能够学到新的技能,运用和掌握这些新的技能,从而为将来自身就业增加筹码。此外,有些实习生被要求做不同的工作任务是为了学到新的不同技能,让他们知道如何同时执行多个任务,进而能从学生角色转换到工作人角色,从而提高了自身能够处理轻重缓急工作的应变能力和就业能力。可以说,社会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同时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本质上是在个体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作为大学生外部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深入的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提前熟悉目前的就业环境,而且有利于他们将来正式就业。综上所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创造多样化的情境,并能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心得和体会,而这些心得和体会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直接影响。
四、优化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一、调整社会实践活动的设置目标,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目标设置过程中,对于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就业能力没有从多个方面来考虑,降低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水平,制定略高于大学生的现有水平且是他有能力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二、形成考评机制,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组织社会实践中建立考评标准和奖励制度,将培养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量化,从而体现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三、高校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引导,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不仅应提供多样化、丰富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应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通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避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盲目性。
五、小结与展望
本研究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来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与措施,为政府、高校、企业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本文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关系只是做了文献综述和梳理,存在的不足是,缺乏实证的分析,这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北京[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Fugate,M.A.J. Kinicki. A Dispositional Approach to Employability: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and Test of Implications for Employee Reactions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 [J].Journal of Occup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8(03).
[3]王莉,林欢欢,杜瑶.基于SEM的大学生社团经验与就业力相关性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担任本班组织委员期间,培养及提高了组织、管理、沟通等能力,工作认真负责,组织本班同学积极参加学院各项活动、社会实践及一系列班级活动,均取得不错效果和反映。本人也积极参加学院各项活动,是红十字会成员,积极献血,获得了“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的称号;参加了多项学院大型演出及比赛,获得了“优秀团员”的称号;同时也是本班优秀共青团团员。
作者简介:徐步青(1970-),男,江西南昌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张婷(1961-),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O8020361)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43-02
实践性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的各种带有实践性质的教学形式。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有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活动、专业劳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实践性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应顺应历史潮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
一、工科院校传统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端人才需求日趋急迫,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尽管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但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高校普遍强化了实习、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大部分工科学校把实践性教学都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要求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生产实习,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课程内容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石家庄铁道大学这种主要专业面向铁路行业的院校,更应该增加学生针对铁路行业的各种实习经历。但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教学资源量却不能以相应的速度增长,学生人均实习经费下降,导致实习经费短缺。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实习所需的各种费用不断增加,交通费、住宿费、实习保险费都在增加,这些均加剧了实习的负担,影响了实习效果,很多效果好的实习都被迫取消了。[1-3]
石家庄铁道大学很多实践性教学需要学生到工地实习,如桥梁、隧道、机械等专业。这些实习的地方大都在比较偏远的施工工地,路程较远,所需实习经费较高,而且学生的安全很难绝对保证,因此很多长距离、长时间的实习都被迫取消。在工地实习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工地实习多数仍是走马观花的参观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大学生在大学里除了专业方面的学习和实习外,还应提高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如归纳总结能力、专业外语能力、表达叙述能力等。这些能力除了学生自己在课外训练外,大部分学校(师范类除外)没有针对这一方面的实习。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学校必须对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方式、时间及地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摸索出一种适合新时期的生产实习模式,提高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目前实践性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4,5]
二、教学实践是新形势下工科院校实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是让同学们将一本原版英文《理论力学》教材翻译成中文,然后将其做成PPT课件,在讲台上进行讲授。教学实践时间安排在大学一年级末的暑假小学期,先将同学们分成多个组,每个组4~5名学生,每个同学翻译4~5页的英文教材,然后制成PPT课件并进行讲授,每个人的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教学实践要求英文翻译必须符合专业术语表述,通顺明了,条理清晰。课件内容必须做到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尽量能讲述一个较完整的问题。课件制作必须简洁,清晰醒目。学生讲课时必须思路清晰,表述流畅,使其他同学和教师都能理解其所讲内容,互动性强。教学实践结束后,还需要学生书写教学实践小结,总结教学实践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学实践是新形势下一种有效地实习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实践所有内容均在学校内完成,无需离开学校,不会产生实习经费,学生也非常安全;二是教学实践实施时间合适,选在第一学年末的暑假小学期进行,“理论力学”课还未开始讲授,此时让他们翻译,既能使其提前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又能学习专业英语知识;三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英文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和翻译非常必要,有助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训练;四是由于学生高中学过物理,对“理论力学”中一些术语都有所了解,因此,翻译时不会觉得非常费力;五是教学实践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实践的实行,既解决了学生的实习经费问题,又能起到一般实践性教学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时期非师范类高校学生实习的一种较好的实习方式。
三、教学实践的主要措施和优势
为了使教学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的规划和布置。为了使教学实践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计划。对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实习地点作了详细的科学的规划。二是精心组织和安排,精心组织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把教学实践的要求、任务、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都作了详细的说明,使学生提早对课程有所了解。三是细致指导和有效监督,在教学实践阶段,指导教师认真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随时督促学生完成该任务。
教学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石家庄铁道大学实施的教学实践的主要优势在于:
(1)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由于学生还未学过“理论力学”课程,因此要将其准确翻译成中文且符合专业术语表述习惯,必须要求学生认真自学中文的《理论力学》教材,才能更好地理解英文表述,翻译起来更专业。
(2)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制作课件时,学生不能将翻译的内容简单罗列到课件上,需要有效地组织翻译的内容,经过再加工、再创造后才能做成课件。课件内容必须具有逻辑性、条理性,既能清晰地说明问题,又必须简洁、明了、精炼。
(3)能提高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和了解,多媒体形式不仅可以用于教学,也可以用于将来工作后作报告和总结等,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的能力尤为重要。
(4)授课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为了使最终成绩评定更加科学,石家庄铁道大学让学生自己参与成绩的评定。在学生讲授期间,最少指定四名学生评委,他们与指导教师一起根据学生课件的质量、内容,讲授时的条理性、逻辑性打分,最终指导教师再综合考虑学生考勤、英文翻译、教学小结等内容,科学地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
四、教学实践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实践将学生分成了若干组,每组有学生4~5名。分配任务时要求每个组的学生必须互相帮助,每个学生最后的得分还与整组学生的集体表现有关。因此要获得一个好的成绩,无论是在英文翻译、课件制作还是内容讲授方面,学生们都需要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才能互相提高,圆满完成该项任务。
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主要起到一个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其余所有工作都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虽然学生没学过“理论力学”课程,但他们也不会感到太陌生,因为有些内容高中就已接触过。但是,学生要把英文准确的翻译成中文,且符合中文专业术语表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指导教师要求他们到图书馆借一些中文的《理论力学》教材,并借助网络翻译助手等工具来完成该项工作,同时同组的学生应该互相帮助。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开始以为该工作较简单(因为每个同学分到的翻译资料只有几页),但到具体翻译时才发现该工作并不轻松,所有同学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制作课件时,学生们也是眼高手低,认为教师上课用的课件非常容易做。但自己制作时发现并不容易,要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提炼出来并做成课件需要一定的智慧和能力,而并不是简单罗列到课件上就可以了,必须有一定的条理性、逻辑性,同时课件还必须简洁、明快、赏心悦目、重点突出。因此,要获得一个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同学们必须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由于学生毕业时需要向就业单位推销自己,因此良好的专业素质、出色的表达能力和出众的英语水平都是职场取胜的重要法宝。大多数学生在大众场合讲话容易胆怯、害羞等,教学实践对他们的胆量、表达能力、心理素质都是一次极好的锻炼。
五、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实践性教学效果的好坏既取决于学生,也取决于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石家庄铁道大学的教学实践实习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解决学生的实习经费问题,又能起到一般实践性教学的效果,是新时期非师范类高校学生实习的一种较好的实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吴芳.关于加强实习环节教学建设思路和措施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29):134-135.
[2]陈全战,赵本全.教育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214(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