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比例的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准确而全面的关于建筑空间尺度概念的描述,普遍存在着对尺度概念的某些模糊认识。所以,有必要对建筑空间尺度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予以拓广。
2对现有尺度概念的分析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曾以很多篇幅具体论述比例问题,但对于尺度本身的性质却很少提及
托伯特•哈姆林在其编著的《20世纪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第二卷《构图原理》中,把尺度问题单独提出来加以研究。该书把比例和尺度作为两个并列题目,且尺度列于比例之后。也许是由于哈姆林建筑理论的权威性,自此以后,几部有影响的建筑理论著作中关于尺度与比例的论述都维持了这一顺序。实际上,比例和尺度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并列概念,比例应是尺度范围内的从属概念,将尺度置于比例之下,属于主从关系颠倒,它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误导作用,影响了人们对尺度概念的正确认识。沈福煦在《美学》一书中,认为尺度是“在建筑设计中以人高为衡量建筑物或构筑物大小规模的标准,亦指建筑物或构筑物本身各构件间大小相比的合理性。”这个概念亦较模糊,容易使人们对尺度概念产生误解。清华大学田学哲主编的《建筑初步》教材中,“尺度主要是指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建筑中有一些构件是人经常接触或使用的,人们熟悉它们的大小,如门扇一般高为2~2.5m,窗台或栏杆一般高为90cm等等。这些构件就象悬挂在建筑物上的尺子一样,人们会习惯地通过它们来衡量建筑物的大小。”前一段话是对尺度概念的定义,后一段话是对尺度概念的解释,通俗易懂。这种以常规部件为基准使建筑获得尺度感的方法,一直作为现在建筑理论中关于建筑尺度的基本内容。可以说,这是基于视觉的形式尺度或形象尺度。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次大会制定的《北京》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整个人居环境来研究建筑空间的尺度问题,就会感到《建筑初步》中的定义虽然简明、准确,但有待拓广。在拓广建筑空间尺度概念的时候,应力求简明、准确、全面。
3广义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人居环境的不同空间范围包括地球、大城市、小城镇、广场公园、居住小区、景观、单体建筑、室内、家具等
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生存活动对建筑的体验,并不是简单生理需要的舒适感和视觉美感,而是整个身心体验的感受,故有环境心理学和心理空间的概念,这表明存在着心理空间尺度。例如,我们初次到某一校园参观,比起后来在该校园生活了较长时间来说,前者感到该校园要大得多。又如,我们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点去,去的时候比回的时候感觉到路程要长。所以,广义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应是:在人居环境的不同空间范围内,人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用身心来体验建筑整体环境空间所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对该空间大小的综合感觉。这需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3.1尺度的字义所谓“尺度”,按中国汉字组词方法来顾名思义:“尺”是尺寸的尺,是衡量线面体空间大小的基本标准单位,是绝对大小的量;“度”是度量,是用尺来量取线面体空间的行为过程,是动词;“度”又是程度,包含着等级差别的意义,它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的比较而产生的相对大小的量,这与比例概念相近;俗话说,“凡事都要有个度”,这个“度”是无过之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是中国传统为人处世的原则,却也表达了一种审美观。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中的“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就表达了一种尺度概念。所以,建筑学领域中的“尺度”,其概念虽与真实大小的尺寸有关,但本质上是表达人们对建筑空间比例的大小关系的一种综合感觉。
3.2尺寸是绝对的不变量,尺度是相对的可变量经过设计建造构筑的人居环境空间都属于建筑的范畴。由于高科技的航天、通讯和交通设施的迅猛发展,地球给人的感觉已变得越来越小,故有地球村的说法。宇航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看地球,就是一个“小小寰球”,飘浮在黑暗一片的宇宙中,是货真价实的“弹丸”之地。这表明地球的尺度已变得越来越小。再如,虽然大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和立体交通与通讯系统使城市面积扩大了好几倍,但城市给人的感觉反而小了,即城市的尺度变小了。现代人来看中世纪的一些城市,也会感觉马车时代的交通广场尺度相当小。实际上,中世纪时期的人会感觉到这个广场的尺度够大。所以,尺寸是绝对的不变量,尺度是相对的可变量,是随人类活动范围和人的移动速度而变的量。
3.3比例是不变量,尺度是人感觉的量,是可变量比例是对象自身内部的绝对尺寸关系,它不受周围对象的影响。尺度是人们体验对象之间相对关系的感觉,它直接受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尺度在衡量建筑的美感上也和比例一样,是为了建立和谐的秩序关系。即比例要达成建筑物本身的和谐关系,而尺度要达成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写作论文及建筑物与人的融洽关系。一般设计手册上称的“人体的尺度”,严格来说,应该是“人体的比例”。之所以对尺度和比例概念产生这样的模糊认识,原因可能是对《建筑初步》中尺度概念的片面理解,只抓住了“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忽略了这种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超级秘书网
3.4比例是影响尺度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人的行为习惯和舒适性为标准来看比例,则建筑的整体、局部、细部间的相互比例关系能对尺度感产生影响。而且,建筑实体与空间虚空的这一对虚实的量的比例关系也影响尺度感。例如,在城市的一个区域中,当几幢体量很大的建筑处于相互之间距离很大的环境中,它们的尺度感并不很大。
3.5视觉的尺度感仍然是决定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以往对尺度感的研究,很大部分都属于视觉尺度感。另外还有听觉、嗅觉、触觉等尺度感的存在。但视觉尺度感仍然是决定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4结语
随着人们对建筑空间尺度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明晰,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拓广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和应用,必将对人居环境的广义建筑学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在现代建筑中,人的身体的尺度一直都是建筑的标准,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也倡导这种理论。虽然经过技术、哲学与心理分析的发展与变迁,但提取人的比例作为衡量任何事物的尺度、作为源初的在场的理论在今天的建筑学中仍坚持着。
尺度的字义所谓“尺度”,按中国汉字组词方法来顾名思义:“尺”是尺寸的尺,是衡量线面体空间大小的基本标准单位,是绝对大小的量;“度”是度量,是用尺来量取线面体空间的行为过程,是动词;“度”又是程度,包含着等级差别的意义,它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的比较而产生的相对大小的量,这与比例概念相近;俗话说,“凡事都要有个度”,这个“度”是无过之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是中国传统为人处世的原则,却也表达了一种审美观。
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中的“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就表达了一种尺度概念。所以,建筑学领域中的“尺度”,其概念虽与真实大小的尺寸有关,但本质上是表达人们对建筑空间比例的大小关系的一种综合感觉。
尺寸是绝对的不变量,尺度是相对的可变量。经过设计建造构筑的人居环境空间都属于建筑的范畴。由于高科技的航天、通讯和交通设施的迅猛发展,地球给人的感觉已变得越来越小,故有地球村的说法。宇航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看地球,就是一个“小小寰球”,飘浮在黑暗一片的宇宙中,是货真价实的“弹丸”之地。这表明地球的尺度已变得越来越小。再如,虽然大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和立体交通与通讯系统使城市面积扩大了好几倍,但城市给人的感觉反而小了,即城市的尺度变小了。现代人来看中世纪的一些城市,也会感觉马车时代的交通广场尺度相当小。实际上,中世纪时期的人会感觉到这个广场的尺度够大。所以,尺寸是绝对的不变量,尺度是相对的可变量,是随人类活动范围和人的移动速度而变的量。
比例是不变量,尺度是人感觉的量,是可变量比例是对象自身内部的绝对尺寸关系,它不受周围对象的影响。尺度是人们体验对象之间相对关系的感觉,它直接受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尺度在衡量建筑的美感上也和比例一样,是为了建立和谐的秩序关系。即比例要达成建筑物本身的和谐关系,而尺度要达成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筑物与人的融洽关系。一般设计手册上称的“人体的尺度”,严格来说,应该是“人体的比例”。之所以对尺度和比例概念产生这样的模糊认识,原因可能是对《建筑初步》中尺度概念的片面理解,只抓住了“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忽略了这种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
比例是影响尺度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人的行为习惯和舒适性为标准来看比例,则建筑的整体、局部、细部间的相互比例关系能对尺度感产生影响。而且,建筑实体与空间虚空的这一对虚实的量的比例关系也影响尺度感。例如,在城市的一个区域中,当几幢体量很大的建筑处于相互之间距离很大的环境中,它们的尺度感并不很大。
视觉的尺度感仍然是决定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以往对尺度感的研究,很大部分都属于视觉尺度感。另外还有听觉、嗅觉、触觉等尺度感的存在。但视觉尺度感仍然是决定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彼得・艾森曼认为现代主义建筑的秩序感是简单的、乏味的。而历史上令人满意的艺术虽然强调数学比例关系,但却仍有多重尺度。作为那种方块摩天楼的对立面的古典建筑,它的群雕和怪兽,突角和侧柱,布满旋涡花纹的拱壁以及配有檐沟齿饰的飞檐,都没有尺度,因为它具有每一种尺度。观察者从任何距离望去都可以看到某种赏心悦目的细节。当你走进时,它的构造就在变化,展现出新的尺度元素。因此彼得・艾森曼对建筑固有的尺度感也提出了质疑,从而否定了传统的人、神同形同性论的建筑学。受分形几何理论发展的影响,八十年代彼得・艾森曼将分形几何看作是混沌理论及科学的复杂性与建筑的结合点,在一系列的建筑中运用了基于一种叫做比例缩放的程序――他以哲学的观点将其描述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不连续,与形而上学的在场相对;再现,与初现相对;自相似性,与表现相对。
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曾以很多篇幅具体论述比例问题,但对于尺度本身的性质却很少提及。托伯特?哈姆林在其编著的《20世纪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第二卷《构图原理》中,把尺度问题单独提出来加以研究。该书把比例和尺度作为两个并列题目,且尺度列于比例之后。也许是由于哈姆林建筑理论的权威性,自此以后,几部有影响的建筑理论著作中关于尺度与比例的论述都维持了这一顺序。实际上,比例和尺度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并列概念,比例应是尺度范围内的从属概念,将尺度置于比例之下,属于主从关系颠倒,它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误导作用,影响了人们对尺度概念的正确认识。沈福煦在《美学》一书中,认为尺度是“在建筑设计中以人高为衡量建筑物或构筑物大小规模的标准,亦指建筑物或构筑物本身各构件间大小相比的合理性。”这个概念亦较模糊,容易使人们对尺度概念产生误解。清华大学田学哲主编的《建筑初步》教材中,“尺度主要是指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建筑中有一些构件是人经常接触或使用的,人们熟悉它们的大小,如门扇一般高为2~2.5 m,窗台或栏杆一般高为90 cm等等。这些构件就象悬挂在建筑物上的尺子一样,人们会习惯地通过它们来衡量建筑物的大小。”前一段话是对尺度概念的定义,后一段话是对尺度概念的解释,通俗易懂。这种以常规部件为基准使建筑获得尺度感的方法,一直作为现在建筑理论中关于建筑尺度的基本内容。可以说,这是基于视觉的形式尺度或形象尺度。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次大会制定的《北京》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整个人居环境来研究建筑空间的尺度问题,就会感到《建筑初步》中的定义虽然简明、准确,但有待拓广。在拓广建筑空间尺度概念的时候,应力求简明、准确、全面。
广义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人居环境的不同空间范围包括地球、大城市、小城镇、广场公园、居住小区、景观、单体建筑、室内、家具等。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生存活动对建筑的体验,并不是简单生理需要的舒适感和视觉美感,而是整个身心体验的感受,故有环境心理学和心理空间的概念,这表明存在着心理空间尺度。例如,我们初次到某一校园参观,比起后来在该校园生活了较长时间来说,前者感到该校园要大得多。又如,我们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点去,去的时候比回的时候感觉到路程要长。所以,广义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应是:在人居环境的不同空间范围内,人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用身心来体验建筑整体环境空间所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对该空间大小的综合感觉。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居环境城市化的加速,人们对建筑空间尺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明晰。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拓广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和应用,必将对人居环境设计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就当今世界的建筑业来说,大跨度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世界建筑类型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始终是社会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中心。现如今的大跨度建筑发展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结构形式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同时大跨度建筑物在空间形态方面也更具时代感,进而打破了以前以立方体为主的简单组合,取而代之的是外形简洁自由的曲面围合和跨越。
大跨度建筑结构形态的形式美是由于许多要素共同决定的,比如:大跨度建筑物本身的比例、尺度、韵律、形体、个性造型、对比、色彩、几何学等,上述要素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只有灵活的结合这些要素,才能更好的展现大跨度建筑结构形态的形式美。
2 比例与尺度
在建筑行业中所谓的“比例”,大体上可以包含两个方面的概念:(1)整体或细部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2)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法国建筑师布隆代尔就曾说过:“美产生于度量与比例”,在他得眼中任何一个建筑物的设计完成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度量、计算和反复考虑各种比例关系,建筑上“设计的比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还是一个形式美的问题。
在设计比例时需要考虑的要素有如下一些:(1)客观要求,指的是设计对象本身的一些功能、技术、结构形式等标准对比例的要求;(2)主观要求,指的是设计者想通过这个设计表达的设计主题、艺术上的追求、或者是风格方面的要求等;(3)文化环境方面的要求,指的是:由于种族、文化圈子、时代等的不同,导致人们在匀称的看法、比例的标准等方面不同。
所谓建筑物的“尺度”一方面指的是其整体和某部分细部与人们所习见的某些建筑细部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指的是以一定的尺寸与被赋予定性的好的比例相联系的测定标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1)自然尺度,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观者正常的存在;(2)超人尺度,其主要是强调建筑的高大与雄伟,进而使得人们感到渺小,其表现的形式在于简洁的形和巨大的尺寸;(3)亲切尺度,其主要是指心理尺度比较小。
3 个性的造型
结构的形式是对于展现该结构的形式美是十分重要的,毋庸置疑的是,结构形态构思拒绝平庸的结构造型,同时也反对把结构的选型作为最终形式生成的主要手段,而是应该让设计者尽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新的结构体系。创造一个新的结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一个设计者不能创造新的体系,那么他至少要去发掘已有体系的新的造型潜力。结构造型个性是评判一个结构形态设计方案优秀还是平庸的重要的依据。
4 连续与渐变
对于一个比较理想的大跨度建筑,其应该结合好连续与渐变。结构形态的连续性与渐变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力学作用的结果。相关技术人员提出的理论是:连续和渐变不仅可以提高结构本身的整体刚度,让受力构件的内力得到合理的分配;同时其还可以充分发挥构件的承载能力。在建筑空间造型中之所以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连续与渐变带来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连续性和渐变性往往与结构给人的稳定、轻巧、流畅等感受联系在一起。
5 韵律
在艺术中,韵律其实是一种属性,一种将物体的诸元素成系列重复出现属性,这些元素之间不是独立的,它们的关系是认知与被认知的关系。如果将韵律应用在建筑中,它的重复性主要是由建筑设计所引起的,实质上指的是由视觉可见元素的不断重复,比如:光线和阴影,不同的色彩、立柱等等。对于建筑本身而言,其美感主要是依靠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洁性以及力度感来取得的。
在大跨度建筑结构形态的设计中,构件的排列组合应该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这样才可以让人们觉得该结构是比较简化的,其在受力方面也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期,降低工程费用。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单元有规律性的重复出现也会使得结构本身具有比较强烈的韵律感。
6 不规则形构思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建筑业领域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进而扩展了建筑形式的自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即非线性的建筑形式。对于这些非线性的建筑形式,如果其仅仅是利用传统结构方式支撑的表皮,或者其没有一定的协调形式和结构的内在规律,那么这种形式便只是以往建筑风格的更迭而已。随着我国建筑师在观念上的不断更新,他们在建筑工程中开始逐渐的应用一些折叠、编织、混沌等哲学概念,以便更好的展示建筑结构的形式美。
7 几何学
几何学在结构形态领域中的定义是:确定在力的改向中具有独特及有益特性的线、面、体,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准在于它们的形状。“几何学”之所以可以用于塑造具体的空间环境、建筑物及其结构形式,主要在于其不仅是关于轨迹在空间中的正确定位,还是关于平面和空间形体与各种形象的合乎规律性的理论。
在大跨度建筑物中只有合理的运用几何学才能实现和确认物质对象、空间形体等设想的形态概念;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形态概念彼此之间得以沟通、校核以及最后的实施。几何学的系统化可以使建筑的结构形态显露出富有诗意的潜力。
就几何学而言,其大体上具备如下三个重要的功能:(1)画法几何学作为一种工具和媒介,可以使得设计成果更加显而易见;(2)结构形态几何学可以作为一种产生结构构想之形态原型及体系的类型;(3)人们为了更好的探讨空间及其规律,而形成了线、面、体的几何学。
8 结构形态的力感与运动感
力作为一种联系结构和形态的媒介,美可以被看作是视觉上的力感,结构形态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一定的力感。在大跨度结构中,可以用结构形态的运动感来创造一定的视觉效果,工程中的具体的表现手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构件彼此之间的交叉与重复,结构本身的一定倾斜、起伏等。
9 结论
大跨度建筑是一种综合创造力的体现,其涉及到的方面包括该建筑的功能、技术、艺术等诸方面因素,所以在大跨度建筑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处理各种信息,以便能动地运用结构形态手段去创造动人的建筑视觉形象,让人们更好的感受结构形态的形式美。
AbstractFirst,takingatypicalresidentbuildinginTianjin,theauthortheoreticallycalculatestheamountoftheadjacentheattransferundervariousconditions:theenergyconservationandnon-energyconservationbuilding,thedifferentresident''''sfloorareasanditspositioninawholebuilding.Second,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equalcostforequalcomfortamenity",theauthorproposesameteringmethodofdeterminingtheproportionofheatcost.
Keywordsmeteringheatingsystem,adjacentheattransfer,compositivefactor
一、邻户传热温差的确定
1.1实例计算
邻户传热量的大小可以用不采暖住户能达到的室温表示。以下算便均以未采暖住户为研究对对象,计算其在周围住户均采暖时所维持的最低室室内温度。
A、户型单元的选择
通过对多个建筑平面图的分析归纳,以户为单元划界的围护结构,大致包括:与室外相邻,与走廊等非供暖空间相邻的门、窗、墙等围护结构,与同层邻户相隔内墙以及上下邻户相隔的楼板。本文以天津市较典型的多层住宅楼平面图集为计算实例,该楼为6层砖混结构住宅,南北向,图1为其平面布置图。
B、计算单元的选择
普通单元:该单元不采暖,周围单元均采暖,有内墙与非供暖的走廊相邻;最不利单元:位于建筑顶层西侧或东侧端头的单元,该单元不采暖,周围单元均采暖。
C、综合系数
为了分析简便,引入"综合系数"α和β:
α:总耗热量与温差之比ΣQ1/Δt
β:总得热量与温差之比ΣQ2/Δt
以下通过对不同建筑单元的计算,分析单元在建筑中的位置、建筑面积厦、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与非节能建筑)对确定邻户传热温差的影响,计算结果列于表1。
单元I:普通计算单元,计算单元为三层非端头B户。与B户左右相邻的A户、C户及上下相邻D户(楼下)、E户(楼上)均采
暖。
单元II:节能建筑计算单元,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W/m2℃),屋顶,0.60;外墙,0.77。
单元III:最不利计算单元,取该楼6层西侧端头房间。该房间得热琩为通过东内墙和上下楼板得热。
单元IV:不同住户面积计算,该户建筑面积为44.12m2。
单元V:不同住户面积计算,户建筑面积为111.33m2。
1.2结论分析
(1)热负荷计算和计量收费时应考虑邻户传热的影响。按上述算例,仅通过楼板的传热量就占设计耗热量的30%~50%,折合13%左右/每℃传热温差。建议考虑分户隔墙及楼板的保温处理,以减少邻户传热的影响。
(2)采暖系统设计是,邻户温差,应综合考虑建筑保温性能、单元的建筑位置等情况合理取值,不应统一规定为一固定值。由上计算也可看出,不同房间邻户传热温差在不同条件下相差较大,从2.1℃~9.5℃。
(3)用锁闭阀对用户采暖进行约束控制,认为可以自然解决拖欠采暖费的问题是不合适的。事实上,由于邻户传热的存在,会使其邻户用热负荷增大。如天津地区,经计算和实测表明,在室外平均-1.5℃温度,不进行采暖的非端头单元,由于邻户传热室温仍可14.6℃保持以上。在进行热费计算时应考虑邻户传热的影响,以保证采暖用户的利益。
二、热费组成的确定
如前所述,由于未采暖用户存在或用户维持室温高低的不同,必然存在邻户传热,对采暖用户来说,除却居住建筑中热不得位置的影响外,与未采暖用户或保持较低室温的用户相邻,都会使用户的耗热量增加。因此,在进行热费时,完全根据用户用热量来确定热费的多少是欠妥当的。
2.1采暖有利与不利
为方便问题的讨论,我们引入采暖有利和采暖不利两个概念。以建筑的平均耗热量为参考,将整栋住宅中的用户分为采暖有利和采暖不利用户。
采暖不利用户:在建筑面积相同的条件下,为相同的室内温度而需消耗较多热量的用户。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固有用户,即建筑的底层和顶层、边角和不利朝向的用户;另一类是可变用户,即与未采暖房间相邻的用户,它们随相邻房间的采暖状况变化。
采暖有利用户:整栋建筑除不利用户之外的用户。随着未采暖用户的增加,采暖有利用户所占的比例逐步减少。
2.2热费的组成
考虑到邻户传热及住宅公共面积(楼梯间、走道等)的影响,对用户说,所交热费应分为两部分:基础热费和可变热费。基础热费比例的取决于邻户传热量的多少,邻户传热量越大,基础热费的比例也越大。由前分析可知,邻户传量的大小可以通过未采暖用户的所能维持的室温高低来表示。
考虑到不采暖用户的存在,热费分摊比例的多少,不仅与邻户传热量有关,还与不采暖用户的多少有关。前者可由邻户传热温差来表示,后者可由采暖用户的比例确定,如表3所示。表中,总热费是指整栋建筑的热费。
m:总基础热费占总热费的比例,%,由邻户传热量和采暖概率确定
x:采暖概率,即采暖用户的比例,%,由采暖用户所占建筑面积比例确定
2.3分摊比例的确定
在上述热费组成中,总热费分摊比例m的确定是比较关键的。依据用热公平的原则,对采暖用户来说,其所交热费不应随与相邻用户采暖善的改变而变化。由此:
式中,Δt:邻户传热温差,℃;tn:室内温度,℃;tw:室外计算温度,℃
2.4各变量的关系
由上面两式可以看出,总基础热费的m不仅与邻户传热温差Δt有关,还与采暖用户比例x有关。随着采暖用户减少或邻户传热量增加,基础热费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就图2所示。
2.5结论分析
(1)由于邻户传热的存在,用户热费应由基础热费和可变热费两部分。基础热费占总热费的比例取决于建筑邻户传热的大小并可用不采暖用户所能维持的室温高低来表示。
(2)在热费组成中,基础热费由全部用户分摊,可变热费只由采暖用户分摊。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收费现状,应加强户间隔墙及上下楼板的保温以减少邻户传热,这样可以降低基础热费分摊的比例,有利于热费收取。
(3)为保证用热的公平性,基础的热费分摊比例的大小还应随整栋建筑中采暖用户数的变化而变化,即采暖用户减少时,基础热费分摊的比例应增加。
参考文献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步入信息社会的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之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设计领域也同样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一、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
信息社会说法来源于丹尼尔・贝尔有关后工业社会的定义,就是人们常说的服务型社会或者非物质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息工人的比率与传统社会相比大大增加,知识和信息成为社会的轴心原则。一般来说,传统社会中的产品价值主要以原材料价值和体力劳动价值来衡量获得。与之相比,信息社会的产品价值(包括经济和社会的),则主要以先进知识在消费产品和新型服务中占有的比例来衡量,这种转变不仅促进了科技领域的深刻变革,还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和认识论的变化。信息技术对世界的“再现”,尤其是对人类行为和生物变化的各种形象的复制和生产.发展得非常逼真,向人类展示出一种纯粹抽象的转换过程,这就使人与社会的关系不知不觉的逐渐受到数字化处理信号的控制,人类的声音、视像甚至思想和行为都被转化为数字信息――随时储存、输送、复制甚至再造。实际上,与传统社会相比,信息社会最本质的变化是思维观念和方式的变化。“二元对立”是传统社会中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而在信息社会,人们关注的中心由于受到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偏向于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语言、语言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媒体。
二、信息社会建筑设计方式的变迁
人类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劳动工具重大革新的结果,新的工具带来了新的工作手段,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出现标志着信息革命的来临,他们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在重塑着我们的工作模式。数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进入建筑领域,不但给建筑师带来了新的设计和表达的方法,而且引起了延续了几百年之久的设计媒体和设计手段的革新,同时也为建筑师提供了新的设计研究和分析的手段。下面以数字化技术(本文指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为例,分析信息社会为建筑设计方式带来的巨大变迁。
1973年,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给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下了一个定义:“是将人和机器混编在解题专业组中的一种技术,从而使人和机器的最好特性联系起来。”在这里主要强调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相互作用,让人和计算机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使两者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言而喻,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就是按照建筑师日常设计的规律而专门编制的辅助建筑设计系统。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是计算机在建筑设计领域应用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个时期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功能逐步得到完善,建筑师的工作效率随着数字化进程中建筑设计方式的发展变迁大大提高。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电脑数字影像处理和合成技术的日渐成熟,加上电脑模拟和动画能力的逐步健全,各种应用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软件先后出现,如Autodesk 3ds Max等等。电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高级的“绘图工具”,而是一种构思和可以进行设计操作的“媒介”,电脑对于自由形体的塑造与操作逐步成熟,虚拟现实技术的同步流行,使越来越多以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建筑形象和空间被建构,并付诸实践,颠覆了传统的以点、线、面的几何关系所建构的空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现今,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首要表达手段。
三、信息社会下建筑设计表达方式的变化
在整个建筑的设计构思和表达过程中,离不开建筑的比例和尺度、建筑材料、构造等等这些基本要素和内容。而这些基本内容反过来也影响着建筑师的设计过程。首先,建筑的比例曾经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早期的崇尚几何比例到文艺复兴时期采用的数字比例,再到后期的黄金分割比例等一直都是人们争论和研究的焦点。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传统的美学受到了质疑,人们把“美”看成个人主观的直觉感受,比例的概念也随之消失。但这个时期,对于建筑材料的尺度都和建筑本身的尺度保持良好的比例关系,从而可以机械化的批量生产,降低成本,也给施工过程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比例已经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审美规则,而且建筑材料的不规则性并不会导致建筑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所以,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比例已经不再是一些建筑师的设计语言,例如,当代的很多结构主义的作品,在他们的设计中比例往往是失效的。其次,在以电子媒介为设计介质的时代,有关建筑尺度的概念也变得想对模糊了。因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体的输出都是以显示屏幕作为界面,在显示界面不断变化的同时,往往缺乏一个整体尺度的参照,设计也是没有比例的,平时我们所谓的比例只是最终的出图比例而已。因此,建筑师对于建筑尺度的把握相对弱的多,对于信息社会成长的我们这一代更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当然,换一个角度,电子媒介对于设计尺度的优势也正在于此――可以自由的放大和缩小,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软件本身允许的范围内无限的放大设计的细部,从而为建筑设计的细部带来极大的便利。 另外,就建筑设计的表现而言,电子媒介的出现为建筑设计和表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手段。为建筑师提供了传统表达方式无法比拟的、崭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师可以从任意角度观看模拟物体的三维效果,包括空间的形状、大小,建筑的色彩、材质等,可以通过实时三维场景的调整、信息查询和信息多媒体的集成等技术来进行方案的推敲,为建筑的设计风格、造型特点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开拓了建筑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设计质量。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发展,各种应用深刻改变了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拥抱信息技术,顺应数字化的潮流,建设设计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石晶. 数字化进程中建筑设计方式的
发展变迁[D].湖南大学,2007.
[2]岑飞虎. 信息技术引起的建筑设计变
革[J].安徽建筑,2005.
[3]虞刚. 走向边缘的建筑设计―― 论传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期,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有房住、住得下的基础需求方面,更多的是追求建筑物美观性、实用性和生态性。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物设计的时候,要高度重视建筑立面和体形,并考虑其文化价值与美观价值,在注重建筑结构客观意义的基础上,重视建筑物的社会功能等价值要。要想做好这一要求,在设计中我们必须要重视比例、尺寸在建筑立面、体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1 建筑体形、立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建筑物不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技术成品,也是一个艺术品。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对建筑物提出了新要求。这时候,建筑物不仅要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等物质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审美、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可以说建筑物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城市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对于建筑设计而言,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艺术和设计上也存在不同的要求,对于作用特殊的建筑物而言,它由于本身存在艺术效果和价值两方面的作用,因此它经常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具体设计。正是因为建筑物本身存在着艺术属性,因此在建筑体形、立面设计中我们必须要重视比例、尺寸的应用。
1.1 比例
比例主要指的是建筑物尺寸协调的基本方法,它是通过对建筑结构整体、局部以及特殊部分的合理搭配来展示建筑结构美观性的一种方法。在所有的建筑结构中,其比例主要都包含有长、宽、高三种,这三方面的大小关系和建筑物整体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和作用的关系,因此适当的控制比例关系能够更好的展示建筑物美观性、功能性,给人生活和工作上带来和谐、舒适、完美的感受。
1.2 尺度
尺度主要指的是建筑结构施工建设中对建筑物整体、局部大小的控制。由于建筑物在建设完成之后是一个难以再改动的内容,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要重视其中的尺寸控制工作。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尺寸的调整能够对建筑物构件的组成和协调性进行控制,其中包含了扶手、踏步、栏杆等。只有在建筑设计中将建筑局部与整体的尺寸进行比较,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感和协调感,这也是做好建筑结构立面与体形设计的核心内容。
2 比例与尺度在建筑体形立面设计中的具体要点
在当今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物不仅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等实用要求,而且其外部的美观性、生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建筑外部形象设计包含了体形和立面两个方面,他们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各环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比例和尺寸设计不是建筑物空间直接反应状态,也不是简单的表面加工流程,更不是设计完成之后的建筑外形处理,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要重视其中功能要求。在建筑设计中,比例和尺度的应用作用在于严格控制设计标准,力求美学规律的完美形象的处理。
2.1 比例的具体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是整个建筑物整体与局部处理关系的关键,是建筑形式同人们心里关系的处理过程。在建筑结构比例分析中,通常可以将比例分为整体比例和局部比例两个不同的方面,整体比例主要指的是建筑物在设计中的对建筑物长、宽、高三方面关系协调处理的一个过程。近几年,由于西方建筑理念不断融入到我国建筑市场,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比例的应用越来越复杂。在建筑设计中,具体的设计的标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1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三维空间的利用上人们简单的人为建筑比例设计是建筑几何形状与建筑外在形状关系的处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在处理的时候需要彼此协调搭配,从而获得更加科学的比例关系。许多优秀建筑的形式美构图,常被人们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析、图解,以探索其构图的比例。
2.1.2 黄金比(黄金分割)是设计中应用较多的几种比例,在研究数字与建筑部件的关系中,可以得到类似一种内在规律的满足感,而且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理解、观察、研究其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建造出“适宜的”建筑形式。
2.1.3 大小不同的相似矩形,它们之间的对角线互相平行或垂直,具有相等“比率”的协调比例关系.从而在墙面构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2 尺度的应用
建筑给人的印象与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建筑学中与比例密切相关的特性是尺度,尺度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建筑尺度感是通过人或与人体活动有关的构配件(如台阶、门及栏杆等),作为感觉上的比较标准而产生出来的。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将尺度和尺寸的概念混为一谈。实际上,尺度的概念是相对的,它表达的是一个空间或者建筑物过大或者过小,也可以说是实际尺寸在人们的感觉中变大或是变小,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不同的尺度概念。住宅一般应具有亲切的尺度,而纪念性建筑则需要表现尊严和庄重。尺寸则是一个绝对概念,根据事物本身需要或者其他因素决定,其大小与尺度无关。按尺度与环境的关系分,一般可分为室内尺度和室外尺度,室外尺度较大。室内尺度较小。
对建筑物尺度评价的最佳距离以人能看清人体尺寸或日常活动所熟知的局部尺寸与建筑物的整体尺寸对比为前提。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尺度所产生的效果可分为三种类型。
(1)自然尺度。以人体大小度量建筑的实际大小来确定建筑的尺寸,从而给人的印象与建筑物真实大小一致。常用于住宅、办公楼及学校等建筑。
(2)夸张尺度。有意将建筑的尺寸设计比实际需要大,给人以建筑物雄伟、壮观的感觉。一般用于纪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以表现庄严、雄伟。
(3)亲切尺度。将建筑物的尺寸设计比实际需要略小,使人们获得亲切、舒适的感受。常用于创造小巧、亲切及舒适气氛的建筑物。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的规模和所处的环境,建筑应该具有多层次的尺度关系。当从城市的角度观察分析某个建筑时,由于视野范围的关系,建筑的高度等特征会被忽略,其整体性则显现出来,形成了建筑的城市尺度。当从建筑的周边环境分析建筑的时候,讲究的是建筑的邻里尺度或区域尺度,比如处在街道中的建筑,在考虑其设计尺度时。就需要考虑街道宽度以及与周边建筑的尺度关系,这就是街道尺度。当然,对于所有的建筑来讲,因为涉及使用功能,因此都需要考虑建筑和人的尺度关系,形成基本的人的尺度关系。因此,人体工程学中的人的尺度也成为所有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原则。
结束语
近几年,中国青年建筑师群体正从较高的建筑艺术诉求出发,积极探索中国建筑走向世界的途径,而对于比例和尺度准确性的追求,就必然成为当下的中国建筑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比例和尺度这一略显“陈旧”的课题,重新具有了实践和理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宛素春,王珊,董淑英.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4).
[2]全国建筑设计科技信息网2000年年会召开[J].建筑学报,2000(6).
居住建筑文化是建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凝结于居住建筑之中的人类生活模式、杜会运行方式的总和。居住建筑作为一种与人类生活行为联系最为紧密的建筑形式,自然表现出其独特的基本属性――地域属性和人本属性。
1.1地域属性
不同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社会文脉重新成为居住建筑的最根本出发点,甚至被提升到了保持全球文化多样性的高度加以认识,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城市居住建筑文化将因其丰富的地域性特征而充满活力。
1.2人本属性
居住建筑文化的人本属性首先表现在住宅必须以人的行为、活动为核心,合理安排各个功能空间的种类、数量、尺度和不同功能空间的相互关系。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意义的最基本需求,其次表现在城市住宅必须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居住者的不同需求,如老年公寓需要更多地考虑使用安全、方便、舒适,青年公寓则需要空间紧凑、功能少而精,尽量降低总房款:针对低收入家庭的住宅与高档商品住宅的设计模式相差很远。城市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只有针对特定的社会群体,符合其经济、社会地位,满足其特定的需要,这是“以人为本”的进一步要求。
再次,城市居住建筑文化与宗教、风俗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地区的生活习俗、、社会风俗成为影响居住建筑文化的价值观念层面的潜在要素,产生了居住建筑文化的特异性和差异性。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城市居住建筑的文化内涵大大拓展。
2.住宅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表达
2.1传统元素的概念
从宏观上来看,传统元素是古代民居中包括了选址、村落的布局方式、建筑单体的自由组合等等,是中国古代人们通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出的一些设计方法。从微观上来看,传统元素是从民居的单体设计上来看,建筑的比例、尺度符号、建筑材料的运用,以及细部设计中的门窗、屋顶、墙面的处理等。
2.2传统元素的探求
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有着历史悠久、成绩辉煌的传统,在几千年的演进过程中为炎黄子孙留下了极为珍贵的遗产。我们在重新树立对于传统的自豪感的同时,还应该对传统有批判的精神。传统中有些东西有生命力,有些则失去于现代存在的意义,某些方面无力在功能、技术、材料、经济上达到现代人的要求,便不得不被淘汰,尤其是对束缚人们去追求新方法、新形式的旧的思维方式、价值尺度观念的淘汰。我们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发扬“传统”,面对将要失去的传统中不适用的东西不应仿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要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现代的功能要求为前提。批判地继承传统,弘扬精华,摒弃糟粕,使得真正优秀的中国建筑传统得以延续。
2.3传统元素的表达方式
2.3.1 传统建筑构图的深入挖掘 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构图理论,包括单体建筑构图,群体建筑构图,以及多层建筑构图等,其主要特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单体建筑构图的稳定性,群体建筑构图的完整性和不同类型建筑构图的丰富性。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构图,实质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中和”思想与对于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挖掘借鉴传统建筑造型构图,将古典的形式规律应用于现代建筑造型构图,用造型构成的和谐统一来传达传统意韵。
2.3.2 传统建筑造型比例的保持 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十分讲求比例,其比例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哲理性,通常采用整数的比例,具有严谨和稳定的特征。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比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比例的哲理性;比例的整数观:比例的线性观及比例的严谨性和稳定性。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有着良好的比例关系,使得建筑的形象和谐稳定,它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实用理性精神与追求和谐的思想的体现。
2.3.3 建筑符号的运用 在当代建筑造型设计中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以直接运用传统建筑符号,清晰地表达建筑的所指,体现建筑造型的传统意味。在建筑造型的处理中,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来部分的模仿传统建筑的形式一如传统建筑的屋顶、檐部、柱头、窗套和台基等部分,并严格的遵守传统的做法和比例,但有别于复古建筑。这种手法是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上最先选择的途径之一,到今天仍有生命力。
也可以把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抽象提炼后应用到建筑的重要部位,如建筑的屋顶、檐部、窗口、入口和楼梯间等处,并真实的反映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这种手法抽象而现代,既突出了建筑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脉络。
2.3.4 传统建筑造型元素的运用 中国传统建筑造型艺术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当代建筑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中,摹仿传统建筑造型形式仍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手法。摹仿与复古是有着明显差别的,摹仿不是一味抄袭传统形式,要讲究恰当的创造。在当代建筑造型设计中,用现代的建筑材料与技术摹仿传统建筑造型形式,结合建筑的功能性、艺术性和技术性进行“合情合理”的演绎创造,从而达到与传统“神似”的效果。
对于传统建筑造型的借鉴,还可以通过对与传统建筑造型的构成要素进行抽象提炼组合,用现代形式予以表现,生成新的形式。这种新的形式抽象富有时代特征,但是传统造型脱要素的影子清晰可辨,所以从某种层面上讲是深深植根于传统的。这种手法是在引入类型学和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使用中要充分注意对于传统要素抽象提炼的合理性和可识别性。
2.3.5 传统建筑细部的引用 建筑细部,就是建筑整体中加以处理的联结部位,自古以来都是能工巧匠施展才华的地方。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所谓“山节藻悦”、“丹楹刻楠”等细部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凝聚着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深刻内涵,对细部的重视也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传统。
传统建筑细部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重现于居住建筑中,诉说着历史。在当代建筑造型设计中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以借助于对传统建筑细部的引用将现代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在现代居住建筑造型设计中,我们可以用非传统的手法处理传统的细部,以不熟悉的方法组合熟悉的传统细部,以传统的处理手法组合非传统的细部,从而使得建筑细部的意义与传统发生关联。
2.3.6 传统建筑材料的重现 土木为材,决定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特点和结构形式,塑造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形态特征,从而塑造了中国传统建筑极富东方特色的阴柔之美和诗画神韵。中国传统建筑材料还蕴藏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非永恒观和灵活营构性。在现代建筑的造型处理中引入传统建筑材料,再现传统建筑材料的肌理、质感,让材料无声的回应着传统。很显然,这是一种在形式层面对于传统造型材料的摹仿,表意直观生动,有低技表现的倾向。
然而,深入挖掘传统建筑和传统建筑材料背后所蕴藏的深邃的传统精神,能够使我们步入新的境界,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抽象的重现传统建筑材料,含蓄地演绎传统。用现代建筑材料传达传统建筑精神,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造型设计手法。
建筑艺术是改造自然的一种人类文化,它肇始于人的原始生存诉求。在解决了“食”的问题之后“住”变得至关重要,无论是早期的天然洞穴抑或简易的棚居,都基于对人类生命的庇护,即墨子、韩非子所言的与“禽兽虫蛇”、“风霜雨雪”相抵抗,以及实现休憩、调适与繁衍生息的功能,甚至包括亡殁之所的建造。于是,又产生了阳宅建筑与阴宅陵墓的划分,而在后世阳宅的发展中,空间的组织、细化和拓展,也无一例外地对应着人的多重需求。
建筑型制是人体意象的图式表达,文明之初作为未知宇宙中的渺小生物,人依托建筑与自然力相抗衡。因此,相对于宇宙而言建筑代表了人体,而相对于人体而言建筑又代表着宇宙。范·德·拉恩在《塑性数》中提出了3者间的辩证抽象关系,汉字中的“宇宙”二字也着实对应建筑中的“屋顶”和“梁栋”,由此可见建筑反映的是人的宇宙意识。同时,人类本能的自我仿拟及对宇宙穹体的观想,奠定了以圆为基础的建筑雏形,建筑的封闭和包容即是人对母体孕育状态的感知与模拟,球体形似宇宙、容器、胎育,具有包围、佑护的特质和安全感,是建筑形态的优化选择,这一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几乎相同,被学者们称为子宫式建筑模式。法国1969年发现了30万年前的建筑遗址,21间棚舍均呈椭圆形平面围合;中国仰韶文化半坡村遗址、爱斯基摩人的雪砖冰屋,以及北欧拉布普人、蒙古人、索马里人的帐篷等等,都不约而同采用圆形布局,甚至中国的福建土楼也被日本学者茂木健一郎喻为吞容一切的子宫。具体来说,土楼以圆形实现完美防御的做法,再次延续了建筑的安全感来自人体意象的说法,建筑心理学认为人类处于封闭和内聚的圆形空间内,与外界的直接对抗将得到最大消解。此外,西方的建筑子宫说在中国文字里也能觅得踪迹,“子宫”的“宫”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室”,可见在中国先人的观念里,建筑和母体很早就建立了观想联系,西方心理学家更是普遍认为建筑源于对母体的眷恋。不仅单体建筑如此,聚落选址也遵循着圆形或包裹式的地形感受。美洲印第安土著部落与非洲马萨伊人的聚落由若干圆形建筑构成,中国的风水理念含蓄地表达着人对隐匿围护的择居需要,所谓背山、面水、左辅、右弼的最佳风水论,就是人对母体中所得庇佑的回归。因此,建筑实质上就是典型的以人类自我为主体的对世界的感知投像,以及对人体意象的逼真仿拟。如美国著名学者苏珊·朗格所说:“建筑创造了一个世界的表象,而这个世界则是自我的副本。”事实上,这一思维在原始初民对工具的选择上已略见端倪,圆形的砾石和圆柱形的木棒都是手的虚空形状的实体化,包括本能的弧线涂抹、自然堆放的圆形麦垛,都反映着人类行为心理的潜在倾向。
人体比例与模数制
是建筑数理观念的核心之粹
第一,西方数理思想下人体比例的建筑投影。西方文化渗透着理性精神。古希腊人认为宇宙是符合数理结构的,英文单词中的宇宙“cosmos”即意味着“和谐、数量、秩序”,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就是数字,宇宙中充满数字的依存关系,宇宙的和谐就是数字的和谐。人体与之同声相应,不仅拥有最完美的比例,而且在思想和艺术上都遵循数字法则。因此,柏拉图坚信美是理性的,作为万物的尺度,人体的平衡、对称、形态优雅和力学之美是建筑参照的依据。古埃及人最早在雕塑绘画中诠释了人体比例,但碍于保守的精神统治,形体较为僵化,严格遵照“三段式”和“正面律”的模式化改造,比较有失真实。公元前3世纪梅罗的维纳斯雕像,被称为人体最美的比例,其各部位尺度恰到好处。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大师维特鲁威基于严谨、科学的分析,在《建筑十书》中郑重提出神殿建筑应以完美的人体比例为基础,将人体规律投影于建筑,实现结构和视觉的静力平衡。他绘制了一个理想人形图式,以肚脐为中心画圆,伸展的手和脚将落在圆上,且人体高与展开的手臂等长,二者构成一个内接于圆的正方形,在细节的尺度比例上具备细腻和谐,如从下颚到前额发际、腕关节到中指指端是整个身高的1/10,面孔的前额至眉毛、眉毛至鼻底、鼻底至下颚将面部分为3个相等的1/3。人体的数理关系投影于建筑,产生了具有几何学特征的古典建筑型制,雅典的帕提农神庙就是这一综合体系的历史范本,其他又如科林斯的阿波罗神庙、埃伊纳岛的阿法亚女神庙、奥林匹克的宙斯神庙、 雅典的赫菲斯托斯神庙、雅典卫城、胜利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等等。这些建筑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柱身的凹槽数都可以度量出与人体相关的黄金比例。不仅如此,神庙建筑的立面几乎完全符合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的“黄金分割律”,由多重长宽比值为0.618 的长方形组成,黄金分割被巴乔里称为神分线,它是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审美分割比例,经验证自然界无数的动植物形态均符合这一比例,如海螺、向日葵等,而逐渐发育成熟的人体更是一个日臻完美的范本。
对人体比例与建筑关系的思考和实践,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建筑大师和艺术家们延续并推崇备至,他们相信艺术带有数理特征才会上升到崇高境地。建筑师阿尔伯蒂、菲拉雷特、弗朗切斯科等在维特鲁威的人体比例图式基础上,深入探寻建筑中每一个量度与人体的对应,发掘二者间的内在规律;迪·乔其奥分析了教堂建筑的集中式十字平面与人体比例的叠合、对位,论证人体是建筑的微观呈现;艺术家丢勒在他的《人体比例四书》中研究确立了26种人体比例关系;达·芬奇综合了他们与自己的见解,绘制了至为经典、方圆契合的“维特鲁威人”,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建筑设计的重要准则和方法。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延续前人的思路进行更为深邃的探讨,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图式分析和建筑应用上,他绘制的比例人,从脚底到高举的指尖与到头顶的高度比例为1.236:1,与达·芬奇图式中圆的直径与正方形边长之比1.2174:1十分接近,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像也具有黄金分割比例。在《走向新建筑》中,柯布西耶阐释了巴黎圣母院等建筑的黄金分割现象,并现身说法剖析自己的建筑作品,从建筑与人体的数理关系中衍生权威的立面比例与构图法则,体现了基于古典主义人体类比思路的建筑理论研究积淀。
第二,建筑模数制度的人体因由。在进行人体比例研究的同时,模数观念渐臻成熟。事实上,模数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从原始人以手的虚空形态抓取椭圆砾石、模拟双手相掬制造球体陶器,到早期中医以手为尺度判断自身穴位的“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等,人体模数的经验已渗透在生活之中,可见手是最早最基本的人体模数单位。古籍记载有“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又曰“步始于足,足率长十寸,十寸则尺,一跃三尺,法天、地、人,再跃则步”,这里指出中国古代尺度系统是以手足为模数并以十进制推衍而成,且风水素来讲求以“千尺为势,百尺为形”拟定建筑外部空间模数。对于模数观念的记载较早见于《考工记》,其中以“八尺”人的身高为模数测定轮径,以轮径推定车宽,以车宽衡定路宽,以路宽界定城池规模等,这些推衍归根结底都以人体为模数,所以人才是真正潜在的理性模数法度。同时,从以手长定尺长,身高为八尺的论述中可得出手长等于身高1/8。此后,由人体衍生而来的以“物”为单位的模数思想,逐渐在古建筑营造中得以普及,城墙用“雉”,居室用“几”, 厅堂用“筵”,门用“屙”,庭院用“寻”,田野用“步”,这些单位大多与人居器物息息相关 ,“步”则是人的活动尺度,如隋唐长安城由不同规格的里坊组成,里坊最大者为650步×550步,最小者为350步×350步。就建筑单体而言,中国传统建筑模数的成熟,通常以唐代开始对“拱”的运用、北宋李诫《营造法式》中“材”的度量、清代《工程做法》中“斗口”的方法为阶段性标志。唐代的“拱”断面遵循3:2的比例;北宋的“材”分八等,对应不同等级的建筑规模;清代的“斗口模数制”是从“材分模数制”基础上发展而来,共分11个等级,没有斗拱的小建筑则以柱径为模数。模数与建筑的严格配比,达成了人与空间的尺度协调,同时也较好发挥了力学效能。
源于人体的朴素模数思想是建筑营造的依据,这在西方文明史中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其理论研究脉络清晰。维特鲁威较早提出了模数的概念,认为人类祖先的模数观源于自身人体,是原始人在用步幅、手脚测量时不经意中获得的观念,萨拉米斯的一处浮雕遗址验证了这一说法,浮雕中刻有度量基础的人体各部分轮廓,诸如手臂、足、手及手指。维特鲁威坚称所有度量单位都是从人体测量获得,英文“尺”就是foot(足),英寸是指节,腕尺源于前臂,完美的十数与十进位体系也是因袭人的手指数量而来。因此,他认为人的整体与某一作为标准部分之间存在明确比例关系,即模数与倍数关系。而建筑的比例之美恰恰基于对模数的运用,正如他在《建筑十书》中对比例的界定:比例是在一切建筑中细部和整体服从一定模量而产生的均衡方法。如果建筑设计能依循人体模数关系来设定,则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会和谐优美。古希腊、罗马的神庙建筑就是模数的践行作品,通常以柱子的直径为模度,柱身、柱础、檐口、柱帽等均为柱径的倍数或分数。文艺复兴的建筑师菲拉雷特在《建筑论文》中称,建筑物的高度应按人的身高搭建,他的理论虽带有宗教色彩,但科学的人体测量方法使之在建筑模数研究领域获得一定成果,成为柯布西耶模数思想的先驱。勒·柯布西耶将人的躯体视作自然秩序的一种范式,他根据标准人体比例创建了“勒氏模数尺”,并在《走向新建筑》中强调一个模数赋予我们衡量与统一的能力,他将人体比例定位为长短、面积、体积在内的一种比例,并作为重要的设计工具在马赛公寓、朗香教堂等建筑中加以应用,试图在人与建筑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并作为建筑设计人性化的基础。他的《模块化,人体比例的和谐度量可以通用于建筑和机械》的研究成果,对推动现代建筑的标准化、工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体仿生
是建筑空间结构探索的主线
关于宇宙、建筑、人体的对应,渊源已久。中国古老的开天说寓意自然为的人体化身,《黄帝宅经》亦有“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的对应比拟,董仲舒更是将这一思想完善为天人合一之说。建筑作为意象中宇宙象征,就是人类“象天法地”的产物。其首先它与人体的部件对应,如传统建筑构件常以骨架、骨干、脊椽、额枋、叉手、托脚、钩心斗角、门楣、门脸、门簪、耳房等命名。建筑的界面常隐喻为人的面部,如“正面”在英语中写作“facade”,源于“face”和拉丁文“faccius”中对脸的表达。同时,人体构件在称谓上也大多对应建筑,如结构、脊梁、天庭、耳廓、印堂、内壁等等。此外,中医的穴位名也常有借用,如中府、太仓、命门、风池、步廊、神门、意舍、志室、天柱等。另外,有的词汇已由抽象变为约定俗成,如称父母为“高堂”,称贤德之人为“栋梁”等。总之,建筑中人体隐喻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头脑中潜在的最原始的身体经验图式与建筑发生的对应投射。
人体与建筑的对应还体现在空间方位和布局上。方位意识是在人体自我认知的抽象概念基础上隐喻建构的,因为人体自身就是一个空间实体,具有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空间位置关系。在各个语种里,人体与方位词的结合都基本相同,属于一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建筑布局中的人体对位,在宗教建筑和传统民宅设计中屡见不鲜。哥特教堂的十字平面被西方有关文献比拟为神秘人体,其左右侧厅相当于人的两臂,唱诗班的位置对应胸部,中殿对应身体下半部分,教堂尽端的后堂则象征人的大脑,是神坛所在,它以建筑的语言完好诠释了基督教关于上帝是宇宙大脑、万物是宇宙躯体的哲学宇宙观。以曼荼罗神秘图式为平面特征的佛教建筑,隐含着一个盘卧的人体,中央密室对应着人体脐部,内含繁殖和藏聚能力的“胎藏”空间,其三重圆坛与人体脉络相合,对于修行者而言,人体就是一个须弥世界的缩影。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九宫八观中的紫霄宫建筑格局及周边环境,也被喻为“逼真的人体修真图”。因此,正如阿德里安·斯托克斯所说:“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建筑与人的形体被当做至上比喻,在一个规则中被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而且,他认为人体的围封和显露对应建筑空间的围封和显露,建筑的门窗就像人体的吐纳器官,各区域的相互关联对应人体各部分的有机组织,二者结合往往寄寓一定哲思。以“人体内景园”为本的颐和园,以智慧海暗示人脑,排云殿喻喉部,云锦殿、玉华殿喻两耳,宿云檐喻人的面部,知春亭喻人的心脏,龙王庙为人之肾,目的在赏园之时达到“呼神存真,令六腑安和、五脏生华、返老还童”之境界,从而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至于传统民宅的合院格局,也是人体的对位比拟。清代客家风水师林牧曾针对台湾住宅平面提出“法人”设计思想,“正屋两旁,又要作辅弼护屋两直,一向左,一向右,如人两手相抱状以为护卫。两边护屋要作两节,如人之手有上、下两节之意,中厅为身,两房为臂,两廊为拱手,天井为口,看墙为交手”,其空间比例关系也参照于人体比例。
此外,建筑的人体仿生与隐喻手法同样为现代建筑大师热衷。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即突破了中世纪的教堂模式,抽象为人的听觉器官,寓意对上帝福音的洗耳恭听;格雷夫斯的环境教育中心、波特兰大厦、休玛大厦,矶崎新的日本群马县美术馆、富士县乡村俱乐部等等,都在造型或装饰上运用拟人化建筑要素,大量现代人体仿生建筑中有的含蓄隐晦、有的直白粗陋或充满诡谲气息。如日本建筑师山下和的人脸住宅被指荒诞不经,他将门窗做成眼睛,入口做成嘴巴,给人恐怖之感,是一件天真庸俗的移情之作。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戈地的卡萨·巴特洛公寓,内部柱廊设计成骨架、骨骼的形象,阳台仿造头盖骨建造,以纪念为民族主义献身的英雄们,但是手法过于直白、突兀。还有所谓人体博物馆,使人从巨型大口进入,经过气管一般的自动电梯,被送达各个内脏场馆,最后被排出体外。这些作品欠缺对人体美的建筑诠释,缺少必要的美学元素,但现代设计的乐此不疲和勇于尝试,在一定层面上可见一斑。人体仿生是建筑自古至今不可或缺的思路与手法,并且隐晦抽象的内涵设计被视为至高追求。
建筑的人体仿生不仅体现于建筑空间的人体对位,还见于结构与装饰之中。西方经典的5大柱式结构,以及中国传统木建筑中的斗拱构件,都是原始“人像柱”的抽象演变。“人像柱”的出现可追溯到史前非洲原始住宅的雕塑立柱,以头顶短柱的跪姿女像柱居多。据考证,以人代柱的做法是原始人祭制度的文化遗留,以活人祭祀的做法在世界各地均有劣迹,印尼加里曼丹群岛就有以女奴为第一根房柱奠基的残暴陋俗,因此,“人像柱”兼具力学承重和巫术意义,维特鲁威又为女像柱附加了负重惩罚一说,尽管并非出于审美初衷,但希腊女像柱对肢体微曲的艺术化处理,尽显女性的柔美端淑。希腊主流文化对人体的崇尚,以及人体拥有的数字性和谐,令其毋庸置疑的成为建筑效法的比例范本与形式装饰。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柱式再次被高度抽象和概括,最后定性为5种经典样式。其中多立克柱线条刚劲,柱身线条明显,高度是柱径6倍,对应着男子的身高特征,其代表建筑为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爱奥尼柱柔和典雅,高度是柱径8倍,柱身线条不明显,源于对女子印象的比例塑造,其代表建筑为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科林斯柱窈窕秀丽,柱头装饰繁盛,高度是柱径9倍,神似少女的曼妙身姿,其代表建筑为雅典的列雪格拉德纪念亭;爱奥尼和科林斯组合产生了华丽的混合式柱,另有类似于多立克的相对朴实的陶斯康柱式。
在中国建筑史中,奠基与奠门也经历了由“人牲”到“俑”,再到“人像柱”的图式衍化,此后,“人像柱”、画像石、门神等艺术形象成为传统建筑的重要符号。葬在殷墟基址入口的武士,有可能是门神的最早原型;而中国最早的“人像柱”应是汉代武氏祠的以手和头承托屋顶的大力士石刻柱。此外,汉墓中有大量模仿人体的柱式,如四川柿子湾和彭山崖汉墓,其柱式挺拔、手法写意,着装具有典型汉代人特征。到了汉魏,对称托举的两臂演变为曲拱,手与头成为斗拱的升和小斗,胸部成为栌斗,手腕关节成了斗下的皿板。再之后,斗拱脱离了人形的模拟,转变为具有人体特质、独具模式的建筑结构,而斗拱的铰打叠斗构造形式,实则是对人体脊柱的形象模拟。总之,斗拱脱胎于人体造型和机能模仿,以精妙构成突破了自身结构的价值,且兼备缓震消能的重要功能,完美诠释老子“以柔弱胜刚强”的哲思观念。
东西方的“人像柱”经由相似的演变过程,却在不同审美意识的作用下抽象为各具特色的建筑构件,一者追求外在形式的精美,一者挖掘内在意蕴的精髓,但二者对人形人性的认可和模拟,以及与建筑风格的协调、对功能的维护等方面,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殊途同归。另外,建筑装饰对人体的模拟,也有另一支更为抽象的图式脉络,它们转化为精致细微的装饰纹饰,附加在建筑各构件上,归纳起来大体有Y、T、X、S、O、十、口等形式,多以2方、4方连续加以构形,这些都基于人体的几何化抽离概念。
人体工程学从本质上
开启建筑对人体的全方位探知
模型作为研究设计方案的工具早已经出现,它以高超的工艺技巧通过细部、结构和造型的刻画一目了然地展示出设计作品未来制成的样子。进一步来说,模型尽管比实际尺寸小,但可以通过它一目了然的形式来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模型已成为设计者与他人交流和丰富设计造型的有效方法,当然也成为推敲设计方案的重要工具。
在以制图为最基本语言的空间设计中,模型仅作为辅助手段;现在,模型制作的初衷已不是为造型和空间概念服务了,它们强调的是最大限度地反映模型完美的效果,同时为了自身的目的更加侧重外观的表现力。在创造空间设计的过程中,模型承担着不同的角色,随着设计的深入,模型也在逐渐扩大比例和增加细部的刻画,每一个步骤的模型都使我们更进一步接近完美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模型作为基本工具来再现空间设计造型,而且制作模型可以使人们更接近设计想法的实际。同时,模型还可以推进创造过程,直接将三维空间完整地展现出来。在理解复杂的视觉关系时,模型的作用是优于图纸的,而且设计模型在设计教学和现代空间设计实践中有广泛的用途。
利用模型设计分为两个设计步骤:第一步是初级的草图,可为后来的草图提供信息;第二步是在三维的空间中,从概念性的简单化的草模型深入发展成为较为精确的模型,并绘制出随后的反馈设计图,为产品的设计制造提供正确的信息。学生的设计想法通过采用模型的方式得到自由的发挥。由于在第三维空间引入了物体的深度,使得设计师在设计三维空间结构时,认识到大量的视觉之间的相互关系。
概念性设计的模型是当设计想法还比较朦胧时形成的三维的表现形式。通常概念模型都是快速地制成,用于激发灵感,将三维空间中构思的萌芽加以概括而成。它具有朴实无华的特点,经常采用简单的方法和易加工的材料快速加工而成,目的是比较形状、尺寸、方向、色彩和肌理等,还具备快速修改的特点。所以从概念模型中能提炼出最基本的设计灵感,捕捉重要的第一感觉,它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法宝。
体块模型是整个形体组合的研究模型,它采用有限的色彩,用概括的手法刻画出外部形体。这种简化的形式受到设计师的钟爱,其中包括对产品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的研究,既要体现自身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又要考虑与周围空间位置的直接关系,且要注意与环境的融合关系。它经常采用简单化的色彩和材料的组合,加上表面的肌理处理,抽象出纯粹的形象,以用来研究产品、人、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中活动的范围。
建筑室内模型是为了暴露并解决空间上的、功能上的和视觉上的问题而制作的,并且最终把自身证明和表现给他人。为了能让眼睛更加接近作品的内部,建筑室内模型在制作时,无论采用何种比例,首要的问题就是让楼板层、外墙面甚至整个层都移开,这种模型在比例和剖切处都精心地加以选择,内部的墙面也经过装饰,人的视线被吸引到它的内部空间景观而不是一个笼统的空间框架,使人们对建筑内部空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照明模型是室内模型的一种特殊模型,用它来预测艺术展览及博物馆这类对光线要求敏感的空间,通常采取自然光及人工照明的效果。为了更准确地帮助预测室内的光环境气氛,照明模型要加入很精心的细部表现、色彩的刻画及表面效果的装饰。
城市模型是一种如小人国般表现整体城市布局的专业规划模型,许多大城市都有小比例甚至微缩的模型,供给规划师、建筑师和开发商使用。
空间模型就像场景布置的样式,以一些简单的面层材料拼装而成,用来表示一些单独的或成序列的内部空间。
电脑空间模型有助于实体模型的制作,可使之制作得更快捷、更美好、更精确。电脑在当今设计工作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对于今天的设计师来说,对电脑熟悉的程度,就如同老一代设计师对绘图纸熟悉的程度一样。设计师先用草图或笔录形成设计概念,然后在三维空间中推敲方案,最终在电脑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计算机的全方位应用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拓展了设计师的想象力,产生出各种高度复杂的空间形式。依据计算机的辅助工作,结构计算、空间几何造型设计、构件的精密加工、装配式施工的精确度被有效地保证了。先进的计算机结构软件使复杂的三维线性、非线性结构设计能够更加合理、经济、安全。智能化、自动化的大胆设计,使设计的效率大大提高,空间的物理环境品质更趋理想。
实体模型和数字模型之间的工作关系,形成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相互转换。每一阶段的模型之后都是设计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模型比例的逐渐增加,造型更切合实际和精益求精。模型比例的增加要求设计师要更真切地设计出多重感觉的建筑、产品体验,使普通人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尚未完成的一切设计。尽管模型的表面材料总是与设计时所用的材料有所不同,但它都能为设计师提供一种真实的实际空间感觉。采用不同材料而最终形成不同的设计,这两者之间的确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这种现象体现在数字时代以前的汽车设计上,模型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比例、材料、细节和结果的表现程度都是千差万别的。例如,意大利设计师用灰膏做模型的手法导致汽车造型上有简洁明快的线条;而美国设计师用“美国蜡”或黏土来辅助设计,汽车产品表现出柔软圆润的线条;相反,英国设计师习惯上采用木制车模,它们最终的造型是两者之间的折中。
作为推敲发展方案之用的工作模型和作为呈现给甲方的表现模型,模型强调的是解决设计中出现的所有未妥善解决的问题,包括形体交接等要素。而这些问题在画图时很容易被回避和敷衍,有了模型你就无法抛开这些细节问题,只能面对它们。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型会使很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它们可以加速设计进程。
模型在实践中不断地应用以促进设计的发展,借助模型、设计师可以随时发现所有的必须解决的设计问题,同时把这些问题告诉模型师,让他们尽快加以修改和解决。换句话说,这些在做模型时要解决的问题,恰恰就是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
作品分析,图示,图解,语言
建筑设计作品分析是以建筑设计的结果或已有的建筑设计为对象,并反推其设计思维逻辑的分析。最终分析结果的呈现是否能清晰直接的表达设计作品,这取决于分析技术的合理运用,包括理论知识、操作经验及技巧,如工艺、工具、设备、设施、标准等。设计工具正是将无法直接传达的信息,如思想、想法和观点以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而这里的“工具”也可以说是“技术”,不仅仅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在作品分析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作者旨在将分析技术在三年级《建筑构造》课程中对于经典建筑大师作品的分析环节进行实战练习,以此提高学生对于经典建筑再解读的精确性认识。
1图示技术
图纸所具有的几何上的精确性是任何其他设计工具所不能比拟的。精确的图纸还可以用作认知分析的工具。用精确的数学表现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图纸作为“工程语言”,是理性的、功能至上的,而不是强调氛围的绘画。设计草图抓住了设计师在设计构思的引导下产生的第一个手势,这些手势在最初的设计中具备了几何学上的精确性;按比例绘制的设计图纸将建设一栋房子所需要的所有方面联系在一起,而模型又把所有的图纸汇总成一个完整的对象。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俗称“平立剖”,是图纸的最基础且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在缩小比例的同时去掉了第三个维度,从而提高了清晰度,使得图纸成为一个非常有效而又很难掌握的工具。平面图,是水平方向上的设计表达,“是一种完全脱离建筑物实际效果的抽象图案。平面图不管如何有缺陷,在确定建筑物的艺术价值时,它却占着突出的首位。”立面图,是建筑物在垂直投影上所得的抽象图形。“剖面图显示的是物体的剖切侧面所看到的景象,如同物体就在我们面前。剖面图不仅显示了水平尺寸,同时还显示了垂直尺寸。”1992年埃森曼提出“所有与三维现实无关的东西都应能在计算机上绘制……平面、剖面和立面回归到了图中的空间、透视的空间。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再画图的原因。”为此,计算机、显示器和打印机就取代了图板在建筑实践中的地位。传统的二维图纸真正具备了无限的维度,并那能够随意地与其他数据相结合并且用各种方式。轴测图、透视图——轴测图示在设计分析中用来帮助理解建筑内部构造,以弥补平面图在传达建筑信息上的不足。透视图是把平面、立面和剖面图中的几何信息结合成一个整体,并且将它转化成一个生动的三维图像。它是用与统一的三维系统有关的所有要素来表现空间环境,更倾向于反映包括环境在内的整体效果:一方面是理论的图形结构,另一方面是空间环境实用的、艺术的描绘。透视图迫使观察者必须按照作者所选定的时间、光线、视角和距离去看一个环境。模型——克里斯蒂安•根斯希特的《创意工具——建设设计初步》中对模型一词的定义,“物体三维的、经过简化的、按比例缩小的表现形式,既可以用于形式推敲——就像图纸那样——也可以用作表现将要完成的一件作品的样本。”奥托•艾歇尔也说过“设计就是建构模型”,“一种由陈述、概念和概念化的操作组成的结构”。而模型图示更多的是与图纸表达一样,都具有抽象的技巧和比例的缩小。模型图示比二维图纸更具有三维的表达能力,这使它变得生动而形象化。它对材料的选择自由,不像样板或者原型那样要用与实际完成的作品一样的材料。模型可以用简单、柔软的材料来表现建筑,正是它们实际建筑材料不同的区别体现了这种设计工具的理论一面。
2图解技术
“伯纳德•屈米将根据运作机制将图解作为可以操作的图形分为四个类别:概念图解、转录、变形序列、可互换量图。前三种针对图解对象运作逻辑的分析,后一种是依据前三种图解方式做一个全面概括类的分析方法。”以屈米的操作图解为基础,这里把分析性图解表达方法分为概念图解和转译图解。一方面区别于设计中图解的主观生成性,另一方面区别与常用的平、立、剖面的图示表达,必须是对本质关系的描述。概念图解——倾向于一种快捷方式的表达,是将分析对象大量的和不同类型的信息转变成一个精炼的概念。概念分析图解通常是在平面图的基础表达方式上进行的,因为平面图是最传统的表达方式,利用比例尺、图纸可以包涵大范围的相关区域和大量的信息。如,对博物馆功能关系的分析图解表达。立面图解和剖面图解虽然表示的范围和规模不如平面图解那么大,但是却可以弥补平面图解在垂直方向上表达的不足。图解可以是二维的,可以是三维的,可以使静态的,可以是动态的。随着计算机三维建模方式的普及,轴测技术在表达方式上得到了技术支持,表现力度大大增加。较之于二维的平、立、剖面基础上的图解更能直观反映分析结果。基于三维轴测的概念图解更能立体化的分析建筑作品设计意图。如,对空间三线分析表达。转译图解——指用特殊的推论方式把分析对象转化成建筑学内在性范畴中的纯粹几何关系。转译,顾名思义是对抽象的再抽象,目的在于从设计中产生概念。在批判传统分析图解的同时,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体现。如对于环境的认知,从航拍图中文脉的转形,让分析背景和条件变得清晰可见。以图解的方式作为过程的初始点介入整个分析中。这种图解的清晰性是指图解的内容简单明晰,使观者一眼就能看出所表达的内容。要求每一幅图解仅反映一个核心内容,而不传达多余的信息。另外,图解通常是用来反映变化、发展和进程,因此在表达上具有系统性。
3语言技术
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如何描述设计分析结果,在于对分析思想进行解释和抽象,然后再用别人能够理解的词或句表达出来。语言这种媒介正是用来检验设计作品分析结果理念的确切性和可理解性。成果分析——旨在针对分析结果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一样,都是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的一个抽象性语言表达。通常以因果关系的方式呈现,即任何一项分析结果必然是由另外一项分析结果所引起,而它又必然引起再另外一项分析结果。成果总结——评价首先是对一种判断的语言表达,正如上述的图纸是分析思想的表达一样。分析结果的得出大多以图表结合的方式表达,绘图和模型,包括手工与计算机制作的。对建筑基地、空间、及其他诸多方面条件的分析和综合,首先要学习分析建筑设计作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同时也需要获得对材料、结构、人体姿态运用及人的时空经验的基本认识。但是,这里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是在没有通过模拟实践的情况下完成的,实际上并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详细解释和分析,如对空间组织平面功能的图解表达。事实上,绘图类的表达手段对研究材料、结构、建造方式来说从来不是完善的工具。研究推敲建造,则有必要直接进行材料、结构建造方式的实验。
4总结
分析技术不仅是能够产生图像的视觉工具,而且可以用视觉的形式表达内在的想法,以使这些想法能够被看到并且传递给其他人,而产生文字的语言工具能够对设计想法进行描述、分析和评论。
作者:蒲阳 鲁杨
二、建筑模数化基于对人体科学比例的度量仿拟
人体仿生的建筑研究,除了对表象和机能的借鉴之外,还包括对最具和谐因子的人体美的“数”的探知和运用。古希腊人认为人体是世间最完美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律,并集平衡、对称、优雅和力学于一体,堪称万物的尺度。而且各部位之间存在鲜明的模数关系,手足就是重要的模量标准,并由此推衍出基本的计量单位,如以手足为依据的十数、十进制,以及以足命名的英寸“Foot”。因此,维特鲁威郑重提出了将人体规律投影于建筑的观点,认为建筑的细部和整体均应服从于特定的模量,实现结构和视觉的静力平衡。他绘制了一个理想的人形图式,以精准的数据诠释人体各部位间的神奇定律,并建立了具有几何学特征的古典建筑型制,以立柱直径为模数单位的雅典帕提农神庙,就是这一体系的历史范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大师们,更是深入探求建筑量度与人体的对应,丢勒研究并确立了26种人体比例关系,达·芬奇绘制了方圆契合的“维特鲁威人”,成为西方建筑设计的重要准则和方法。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则结合个人建筑实践和科学的图式分析,系统梳理了建筑与人体的数理关系,创建了“勒氏模数尺”,体现了基于古典主义人体类比思路的建筑理论成果。他的《模块化,人体比例的和谐度量可以通用于建筑和机械》,对现代建筑的标准化、工业化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上,模数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从原始人以手的虚空形态选择卵石开始,手就是最基本的模数单位了。《风俗通义》中“步始于足,足率长十寸,十寸则尺,一跃三尺……再跃则步”的论述又肯定了足的模数地位。《考工记》则将这一概念延伸为人与物的关系,即以“八尺”身高的人作为模数推定一切实用器物、建筑空间及构造的测量单位。总之人被视为衡量一切的尺度,这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不谋而合。四、人体仿生式建筑的学科化与生态化发展人体仿生的课题延续至今,由表及里不断探索精进。仿生建筑作品有的含蓄高妙,有的直白粗陋。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抽象地模拟了人的听觉器官,寓意洗耳恭听上帝的福音;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源于对人类头盖骨拼合结构的严谨剖析;格雷夫斯的波特兰大厦、矶崎新的群马县美术馆等,也运用大量的拟人化要素;另有日本的人脸住宅、某人体内脏式博物馆等,虽难免奇异怪诞,但在一定层面可以窥见现代设计的勇于尝试,也见证了人体仿生这一亘古不变的建筑追求。当下,建筑的人体仿生已从形态的表象层面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学科高度,形成了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的环境心理学、行为学、测量学、社会学等多支系共同发展的态势,各学科之间交汇、搭接、重叠,建立了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以建筑为核心的大的学科群,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科学依据。这意味着建筑的人体仿生迈向更宽泛、深入的领域,“仿生”一词的界定也突破了模仿的浅表寓意,向更广义的人本范畴拓宽。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着力于人在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分析,力图按照人的特性改善优化人工环境系统,通过优质的建筑设计实现人的最佳生活和工作状态。随着学科的成熟,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定量化,是遵循人的生理、心理、环境心理、人体测量而度定的科学数据。生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血液循环系统(受姿势尺度、材料性能、空气温湿度等影响)、运动系统和人体力学等;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规律,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环境心理学研究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传递与反馈、环境行为特征和规律等;人体测量学是研究人体特征、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度及其应用,以此构成建筑设计的参照基准。[4]而早在纪元前,建筑设计对人体的行为心理已开始审视,帕提农神庙就曾运用过各种手法矫正视觉和错觉;中世纪哥特建筑的“神的尺度”利用了建筑与人的悬殊造成心理压迫感;文艺复兴后建筑尺度的亲和,是对人本的回归和尊重;中国传统建筑更是渗透着能说一个真正的品牌树立起来。”⑦如哈雷品牌一直以来坚持自由、激情和狂热的核心价值观,获得各种阶层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哈雷品牌消费者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哈雷摩托坚硬的质感、炫目的色彩、巨大的轰鸣声等都让消费者疯狂,驾驶哈雷摩托成为他们渴望从工作和生活中解脱和释放的方式。为了体现使用哈雷产品是对自由、狂热和激情追求的精神,消费者会穿上带有哈雷标志的外套、粗矿的皮靴,甚至在身体上纹上品牌标志,消费者充分地融入哈雷品牌中,两者互为表征。在哈雷品牌中,企业理念和消费者的价值观完全合为一体,是其品牌塑造成功的关键。品牌忠诚形成过程是企业品牌真正变成企业与消费者共有品牌的过程,与品牌感知和品牌体验阶段的品牌概念形成分别由企业和消费者主导不同,它是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之间互动的理想结果。在互动中,企业通过主题营造、举办各种活动积极吸引消费者,并向他们传递企业理念;消费者则积极参与到与品牌互动相关的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品牌体验感受,获得自我实现,成为品牌的表征或代表。在互动活动中,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发挥着主要作用,当一个品牌为消费主体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表达了消费者的个性诉求时,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必将得到升华。⑧艺术创意在促进两者之间关系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使企业与消费者间形成品牌共鸣,形成品牌忠诚,它主要体现在企业品牌故事创造和品牌社区活动两种互动方式中。融入艺术创意的品牌故事,可促进企业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内心交流,让消费者感觉到品牌体现了他的品位、身份和地位,进而产生品牌忠诚。如美国芭比娃娃品牌的塑造就是通过一个个品牌故事,不断地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互动中实现品牌共鸣。品牌社区是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之间互动方式的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综合、更加广泛的存在另一形式。通过艺术创意营造的品牌社区活动,可让消费者更好地找到了他们的群体归属地,从中获得极大地精神满足,产生品牌即我、我即品牌的高峰体验,增强了他们的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是企业理念与消费者在互动中实现品牌共鸣的表征,是企业理念创造与消费者自我创造的统一。品牌故事和品牌社区是促进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之间互动的重要媒介,艺术创意在这两种主要的互动媒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品牌忠诚最终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