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各地的传统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0 14:57: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各地的传统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各地的传统文化

篇(1)

(一)公共图书馆在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所扮演的角色

任何一种文化最初都是在某一特定地域产生,然后逐渐扩大其影响面,为更多的人接受,就地域传统文化而言,是对某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历史积淀下来的独特文化的集中反映,能够体现出该地区的文化特质,这是本地先民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发展本地区先进文化和建设自己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作为地域传统文化的主要保存着和传播者,公共图书馆在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其势必在弘扬和传播地域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与以往其他的阅读推广活动不同,如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其本身具有可复制性,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强,相关活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就内容来看,地域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一面,其内容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特点,相关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必须尊重地域差异[1]。公共图书馆既是阅读环境的主要营造者,也是阅读行为的主要指导者,其要结合本地域的特点,对当地人们进行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成为地域传统文化阅读的主要推动者,使优秀的地域传统文化能够得以薪火相传[2]。

(二)公共图书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基于公共图书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研究与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在201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国家图书馆就举办了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对公共图书馆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在探讨会上,西藏藏医学院还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30册《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然而,目前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在传统文化推广方面仍停留在学术研讨阶段,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即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仍阻碍重重,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阅读推广意识薄弱,重视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还缺少政府的相关文件和法令对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支持,很多地方公共图书馆的日常工作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开展更是难以进行,也无法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纳入常规基础服务工作中,即便一些公共图书馆将其纳入常规基础服务工作中,但因受到经费等因素限制,相关工作也难以得到有效开展,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阅读资源分配不均等现实情况,也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的推广[3]。

2.阅读推广形式单一,相关活动呈碎片化

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仍以纸质文献为主,数字化程度较低,因缺乏统一的规定标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滞后,目前还难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加之图书馆一直“单兵作战”,未能与学校等机构建立起协调机制,因无法形成联动效应,相关活动的宣传力度和辅助范围均受到很大限制,讲座、展览等传统推广也比较随机,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3.读者接受程度较低,相关人才比较缺乏

因对地传统文化缺乏认识,相关活动难以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一些读者对地域文化的好感度并不高,甚至对本地域的历史文化名人都不熟悉,对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有抵触,再有就是相关人才的缺乏,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并不理想,一方面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有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难以开展[4]。

二、公共图书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改进措施

(一)调整资源结构,整合定位传统服务工作

公共图书馆在进行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前,应先进行市场调研,明确不同群体对地域传统文化阅读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地域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适应公众阅读的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结构,如开辟地域传统文化阅读专区,并对相关图书进行分类,推荐给不同层次的读者进行阅读。公共图书馆与地域传统文化阅读联系密切,公共图书馆公益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倡导和实践地位,有必要对传统服务工作进行重新整合,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定位为常规服务项目,使相关工作常态化。

(二)建立保障机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公共图书馆应建立起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保障机制,并落实到具体部门,由专人负责,设立专项经费,进行专项管理和建设,使相关工作长效化,同时在宣传推广方面,应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发力,一方面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与学校等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形成联动效应,减少时空上受到的多种限制;另一方面则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拓宽相关信息的传播途径,通过分享互动式服务以及用户体验交互式服务等新形式,吸引更多的读者加入相关阅读推广活动中,实现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模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篇(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中华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具体地讲,中华传统文化以节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为载体。

比如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节日和各种民俗活动以及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的传统文化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民间美术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植根于民俗与民间生活之中,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典型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浓郁的区域特征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选择各地优秀民间美术形式应用于当地幼儿园环境创设及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幼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中,加强学生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及环境创设实践应用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环节。

一、传统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山东聊城幼儿师范学校近年来对山东省内各地市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的在校学生,聊城市区内的幼儿园教师、幼儿、民间文化传承人及民间艺人等群体进行谈话、走访、问卷等形式的调查分析发现,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传承及其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民间美术传承断档现象严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繁荣,外来思想及工业化生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成为新兴产业工人,离开了民俗作品生存的土壤,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使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都受到严重影响。年轻人不屑于继承祖辈传下来的手工技艺,能够掌握优秀民间美术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大多数传承人已经步入耄耋之年。加上传统手艺的创新程度不高,很难适应当代人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不少民间绝技已经失传,各地民间美术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弱,地域差异越来越小。

第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认知、喜爱程度不高。特别是来自于城市的学生,由于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对于乡土气息浓郁的手工民间美术作品认识不足,更喜欢接纳新潮、时尚的工业产品,单纯的学校教育难以使其深入挖掘、整理、传播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

第三,幼儿教师及部分家长对于优秀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的关注度、认知和理解不足。现代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很难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幼儿及家长发现、接触、理解传统民间美术的途径较少。

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民间美术纳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为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播者,使各地学前教育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让更多的幼儿从中受益,这是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幼儿园、幼教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民间美术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民间美术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教学,应坚持传承与创新结合的途径,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实践,加大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和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实践力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选择适合幼儿园的传统及创新型民间美术形式

传统的民间美术形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之中,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传统和群众基础。创新型民间美术不仅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尊重优秀文化和传统技艺,而且在创作观念、内容、制作材料与工艺等环节有所创新和发展。

第一,深入挖掘、整理各地地域特色突出的文化资源,选择适合当代幼儿学习、活动等身心发展需要、参与度较高、贴近幼儿生活的民间美术形式;分类收集、整理当地民间美术的类型、艺术特点、操作材料、制作工艺及流程、发展与应用的现状,采用音频、视频及影像记录等现代化数字信息手段,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影像、文字等相关材料进行归类保存;合理研究、开发优秀民间美术形式传播、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方法,尝试以微课、慕课等形式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及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

第二,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认真选择开设易于被当代青年接受,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民间美术的形式与内容。在创作观念、制作材料和工艺、作品呈现形式等方面凝练传统民间美术的精华,以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形态,合理借鉴姊妹艺术的优秀成果,创新研究适合幼儿的民间文化元素;赋予传统文化当今时代精神的新内涵,使之能够弘扬地方人文精神,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同时,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艺术教育的发展。如各地的民间泥塑、泥玩具制作工艺,既有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等大师“手捏戏文” 的精细作品,也有可以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挥创意想象、类似于“惠山大阿福”的泥模翻印作品。因此,在幼儿可以随性把玩的泥工创意活动中,可以运用各地易得的自然材料,尊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幼儿的大胆创意表现,设计适合当地幼儿的艺术教学活动。

(二)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学前教育专业民间美术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堂教学

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将创新型民间美术大范围地应用于幼儿日常生活、表演、游戏及主题教育活动中,并由幼儿园园内教育环境创设拓展到家庭、社区教育环境之中。传统的民间美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绘画、手工及综合材料运用、美术活动及活动室环境的布置中,常以幼儿教师或幼儿创意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

近年来,山东聊城幼儿师范学校连续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淑女文化、民间传统艺术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等方面的探索,从传统文化思想意识、个人基本素质、艺术专业技能等层面提高在校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与应用能力,并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展示、幼儿园教学活动及环境创设实践中,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

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山东聊城幼儿师范学校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优秀民间美术传统技艺;聘请当地民俗专家、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民间艺术大师为特聘教师,进校园、办讲座、上课堂,对美术专业教师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地方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美术技艺的培训,从传统观念、地方特色、传统技艺、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指导,并有效地整合社会及学校优质资源,使传统优秀文化深入人心;通过定期的专业技能展示活动,推出一批优秀的师生进行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堂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第一,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及周末时间开展田野调查,筛选、甄别、挖掘、整理、继承与创新本地特色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专业技能课及幼儿园实习过程中学习、思考幼儿园教育主题活动、区角活动环境的创意设计,并根据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实践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合作,共同完成主题式、模块化的教学任务,以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实践。这些实践活动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环境的多样化及传统文化特色的形成。

第二,利用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与人文资源丰富幼儿的主题活动。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民间文化元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例如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与专业教学及校园环境创设实践活动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风俗习惯、美术表现形式、制作技艺流程、创新表现材料及特征;探索当代幼儿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新型民间美术形式,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民俗游戏及环境布置,创造幼儿积极参与的物质与精神环境;通过这些活动,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得到有效促进,能够较快地适应现代幼儿园教学工作。

篇(4)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和人文景观旅游两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又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川北大木偶具有典型的川东北文化特征,在资源分类中应归集到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中的文化传统类,又因其兼备民情风俗、娱乐等因子,故其综合特征明显。如何将其转化为有效旅游资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川北旅游产业文化特征的现状

“十二五”期间,推动旅游产业粗放型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打造与提升旅游产业的质量和水平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深度开发成为各地的热点,但“文化旅游产业” 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各地均在探索之中。南充属于川东北地区,是大木偶的家乡。旅游业在近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继阆中市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后,南充已于2006年成功创建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2011年底全市共有A级风景区14个,其中4A级景区7个,该市2011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122.3亿元,位列四川第5位。南充旅游总收入虽高,但旅游产业的文化特征并不十分明显,在全市14个A级景区中,以凌云山风景区为代表的自然风景旅游景观10个,以阆中古城为代表的人文旅游景观4个。现代旅游中,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一方面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它能为传统文化的保存与繁荣提供宽广的平台和空间,另一方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体验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潮流,文化需求引导着旅游需求的发展,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更是旅游的新亮点。目前在南充除阆中古城将传统的春节文化、三国文化与地方旅游有机的融合以外,其它景点对于川东北传统文化的运用并不十分充分。

二、川北大木偶的文化特征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涵盖着宗教、风俗、价值观、道德、学术、文学艺术、科技等;而广义的文化还应包括物质(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层次。川北大木偶由于其演出工艺相对复杂,涵盖的内容较多,从其表演的技法上看,还融入了川剧、京戏等多种元素,有着浓厚的川东北客家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特征;在表演过程中有狭义文化概念所包括的地方风俗习惯、巴蜀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文学艺术、传统的木偶制作技术;在演出内容上也体现了广义文化所指的地方社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在诙谐的人物情景表演中体现了川东北人勤劳、睿智、豁达的个性,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征,包含着川东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因此它集中了大部分独特的川东北文化特征,加上表演剧种的兼容性较强,内容上可以融入更多的时代元素,旅游开发潜力较大。

三、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的困境

一直以来让川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川北大木偶为求艺术生存,除有关单位邀请回南充演出外,主要时间是远赴峨眉山风景区作为陪演节目,虽取得一定经济收入,但川东北的味道也不太浓郁。经过调查,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这种困境的重要原因如下:一是与南充旅游结合度不高。由于前几年过多地强调了物化的旅游资源,忽略了旅游的文化元素,川东北大木偶至今还没有作为重要传统文化旅游资源融入到南充旅游事业的发展中来,造成了旅游与文化的脱节;二是演出经费短缺。四川(南充)大木偶剧团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经济来源少,财政拨款以人头经费为主,而日常的演出经费、培训经费和科研经费需要专项经费支撑,从2011年其财政收支状况来看,年总收入430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拨款为50万元,财政补助收入340万元,年经营性收入40万元;年总支出415万元,人均工资为3100元/月,演员收入与一般社会演出团队相比,差距较大,加上每场大木偶表演需要的时间与人员均较多,一场简单场景的演出就需要付出2万元的非工资性演出成本,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支撑,随时可能血本无归。三是后劲不足。目前在各种影视的刺激下,愿意从事大木偶舞台表演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该团在职人员的平均年龄均在40岁以上,具有木偶制作技术和丰富演出经验的青年演员寥寥无几,中青年操纵人员8人,中青年造型制作人员3人,各种技法有一度失传的危险。现有13名临聘演员虽经正规院校委培,有一定表演经验,但苦于没有编制,难以继承衣钵。四是创新力不够。现代演出市场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快速化,但由于大木偶的更新速度受各种器具的限制较多,新的材质与器具均在研究之中,一个新的剧本的编排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元素变化速度的需求。五是市场缺乏。影视以及各种明星演唱会充斥着南充文化市场,大木偶与川北灯戏等一些传统文化项目备受冷落,消费市场冷清,难以发展。六是与现代科技脱节。川北大木偶由于经费欠缺、思维固化,对声光电的运用还未完全到位,许多较大的场景均需人工合成,致使演出成本走高、演出效果欠佳。

四、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有利于打造南充旅游新形象

南充有4A级景区7个,旅游事业发展不可谓不好,但南充旅游发展事业目前最为缺少的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将南充两千年沉积的文化因子完全溶入旅游事业的发展之中。红色旅游相较于毗邻的广安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已经滞后;三国源文化游虽然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挖掘,但随着三国文化的普及,外省许多古战场都在打这一张牌,南充除阆中张飞庙外就没有著名的古战场可以进行表述,与旅游相结合的潜力已不太大;其它诸如客家文化、春节文化、风水文化、佛道文化的挖潜广度已不宽。如果能将川东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剧等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资源整合起来,与南充旅游发展实现有机对接,既能让各种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又能给南充旅游赋予更多的内涵,为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注入新的活力。

2、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川北大木偶属于国家级的文化宝藏,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各种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如果长期得不到开发,传人难找、市场难觅、观众流失,就有濒临灭失的危险。传统文化旅游是一门新型旅游,需要自己的特色,更需要多元化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地旅游资源开发日趋大同的当今,保存生命力的最好办法便是保有自己的独立性,各种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需要重新融入社会各阶层,吸取各种各样的养份,才能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才能得到发扬光大,传统的艺术要得到进步与发展,必须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的原则,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从各地发展旅游的经验来看,大多将各种文化遗产置身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之中,让旅游带动民间演出艺术保存下来、传承下去。川北大木偶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将这种文化遗产用鲜活的形态传承下去,才能让各种流派的风格得到有机的融合,才能让遗产不变成遗憾,还能为国家与地方政府节约一定的文化保存成本,减少各级财政支出,并逐渐形成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进而增加财政收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提升南充的城市品位

城市化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趋势不可逆转,其最本质的内涵是城市自身如何实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在城市品位上,传统文化特征不可或缺,重要性远超钢筋混凝土。通过对川北大木偶等传统文化的旅游开发,可以增加外地游客对南充的认同感,打造南充城市的传统文化名片,使南充的文化旅游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给南充山美、水美、城美、江美的风景线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达到增强城市竞争的核心软实力的目的。

五、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的途径初探

1、增强宣传力度,做好文化推广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离不开宣传,宣传能让文化产品的生产力发挥巨大作用。南充对于川东北地区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还不很到位,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人,对南充历史、南充文化、南充风土人情都不太清楚。因此加大对川北大木偶等传统文化的宣传十分必要。一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对川东北文化的宣传,提高游客对南充传统文化的知晓率。二是在各个行业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旅游部门可以编写符合不同行业需要的宣传材料,通过A级旅游景区的导游、讲解员宣传南充的人文历史和风土民情,不同景区的讲解词需要融会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要给游客留下生动鲜明的印象;也可以通过各级学校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对家乡的了解与自豪感;还可由交通部门对出入南充的旅客进行宣传,在高坪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口的显示屏上宣传南充的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也有必要加大对出租车司机等公共服务人员的旅游文化教育。三是加大网络宣传。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各级旅游部门有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好官方网络旅游宣传方面的工作。

2、搞好文化创意,实现文旅结合

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可以产生高附加值旅游产品,创造额外财富。我们相信,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南充,通过对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等传统艺术有效地整合,借助现代化的声、光、电、景、4D等高科技,可以生动地向各地的游客介绍了川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风俗习惯等,这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的协调发展。

3、政府引导,企业唱戏

四川(南充)大木偶剧团目前是没有实力与能力搭建一个表演平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单位目前空置的舞台,以川北大木偶为主整合各种传统文化资源,给予适当的补助,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一出经典的戏目,长期在一个地方进行固定演出,进行企业化运作,使之成为南充团体旅游的必看剧目,增加南充旅游项目,延长旅游时长,使之成熟化,然后逐年减少财政补贴,留住长年漂流在外的表演团队,进而为南充旅游经济创造更多的收益。这样就能起到“做活”大木偶,保护传统文化,提高旅游品质,增加旅游收入,加大地方宣传的多重功效。

要保护好这项国际上公认的“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首要问题就是要把它做“活”,让其实现文旅结合、演出活跃,唯有这样,才能实现创作繁荣、生生不息的局面,才能走出一条保护与创新并重,传承与发展共荣的成功之路。

篇(5)

一、国内现状总结

1.春节地域多样性,城乡差异性

春节具有地域多样性。春节多样的地域性构成了整个春节系统,是在广泛地域范围内占据主要地位的春节的必然产物,也体现着民众们对于春节的重视。

同时,春节具有城乡差异性。在山东农村地域依然存在的传统拜年方式、春节祭祀、传统春节装饰等正在城市里逐年消失。城市居民对春节的参与热情度逐年递减的同时,农村居民仍对春节保持了相当高的热情参与度。

2.春节年味儿变淡,春节申遗呼声渐长

在针对春节的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得出的满意度平均值仅为 6.0889,而且有99.87%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节日期间节日氛围不够浓郁。 我们发现在国内不论城市农村,较之以前,传统节日的褪色已经不是特殊现象。

3.春节效应依然存在,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传统春节带来了高度消费和广泛的旅游市场,但是同时,高度的消费和广泛的旅游市场背后,隐藏着高度的浪费和高碳的姿态。各地域普遍存在的高春节消费和高春节应酬更是刺激了恐归族的产生。这一切都来源于春节期间莫大的精神物质压力而引发的部分民众的“春节恐怖心理”。

4.国内保护政策

在中国现阶段,保护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的总领之下,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具体审核、实践、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由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具体到位的推进工作,在财政部的资金支持下,将各种保护政策落实到位。

在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节日的措施首先就是确定法定节假日,确定“文化遗产日”和“非遗节”等。但是我国传统节日与发展新兴旅游业结合力度不够,如今对于大型的群众性汇演,依然缺乏政策引导。

二、与韩国现状对比而得出的借鉴措施

虽然城市文化比较发达的韩国,传统节日受损程度也严重于中国,但是韩国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意识却强于中国,也已经采取了些许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对中韩两国保护传统节日的措施的对比分析,我们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可以为我国所用的几项措施如下:

1.加强政府引导,在节日期间开展传统体验活动

传统节日期间缺少节日氛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统活动的贫乏。韩国经常性的组织规模性汇演,开展多种丰富的体验活动。在韩国,即使在城市文明发达的首尔,传统色彩依然依稀可见。在各处传统宫殿里,每逢佳节,更是热闹非凡。皇家散步、守卫兵交接班仪式等传统汇演,给人们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在这里还能体验参与各种传统游戏,如投壶、制作传统面具、荡秋千等等,吸引了各方的游客,这样使得来自四海八方的外国游客和本国民众们可以花费最少的经费,度过一个最有意义的传统佳节。据了解,在中国个别地方已经存在有类似的活动。比如河南开封清明文化节上演绣楼招亲等活动,吸引了数千民众前来观看,又比如重庆清明文化节上汉式公祭,山西介休清明文化节的祭祀大典等。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个别地方举行的活动,不足以调动起各地民众参与传统节日的积极性。在加强各省市文化建设的同时,希望加强政府的引导,在各地区开展简单而有传统氛围的传统体验活动,比如,四大美人汇演、传统服装照相馆、包公巡街等,以渲染传统节日氛围。

2.鼓励民间团体,建立相关基金支持

各种传统再现活动的举办,更加需要强有力的财政作为后盾。在韩国,文化遗产保护财团就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产业,缩短传统文化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增加民众们参与传统活动的机会。如今中国民众们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仍有一定的热衷度,而且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这就使得发展文化产业和建立资金支持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

3.无形遗产有形化,保护和传承浓郁传统文化元素

如同韩国韩服于韩国传统文化,我们是否也可以发掘传统文化元素来传承无形遗产的氛围呢。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数不尽数,中国结、汉服、龙图腾、玉佩、扇子等等,都可以保护和发扬,让无形的文化遗产暗喻其中,进行有形的传承。比如说,可以鼓励传统婚礼形式,并以减免费用的方式将婚礼公开化,或者以减免门票的形式鼓励传统服饰,在商品中采用传统图案,化传统为时尚等等措施,都可以传承和保护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使无形遗产有形化。

4.借助传统建筑,营造节日氛围

建筑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传载媒体。而古风淳朴的传统建筑,更能给人一种穿越时空,身置明清的陶醉感。韩国的各项传统再现活动,之所以都选择在古代宫殿建筑或者传统韩屋里举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样在我国,明清古街、宋代遗址、皇家花园、古风庭院等并不难寻。在不对各种文化遗产有破坏威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如减免门票、免费开放、在传统建筑区内进行传统汇演等,更能营造节日氛围。

5.保护传统节日与发展新兴旅游业相结合

在旅游是大势的今天,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以年文化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可以充分的发展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韩国正是将传统文化发展为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发展保护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了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形成了新的旅游产业链,拉动了内需。近几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为体验灿烂的华夏文化,选择在春节期间留在中国过春节。再此机遇之际,充分利用传统建筑,传承和保护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举办各种传统再现活动,发展各种专门的旅游观光地,可以在拉动内需的同时弘扬华夏文化。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产业,让保护传统节日与发展旅游业相互依靠、相互促进。

篇(6)

2、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产业。

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事情,有些事物必然在历史中会被洇灭。这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性。比如中国的建筑特色是一项传统文化,那么我们通过博物馆一些旅游景点的塑造可以让文化产业化。

3、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

我们通过观看韩其实就看到了一种传播文化的形式。韩剧中的古代文化其实很多都是来源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韩国人通过韩剧把这部分文化伪装成了自己的文化,我们主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文化通过影视文学作品进行发扬,让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4、传统文化的机制。

政府的文化部门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保护是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还可以利用一些民间组织行业组织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

5、民间组织对传统文化也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我们知道很多民间组织自发的继承和发扬了很多传统文化他们有的是文化的传承者,有的是文化以及传统工艺的传承者。这样的传承应该予以重视和资金支持。

篇(7)

一、创新性思维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室内设计专业发展的根本,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发展之根本。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创新性思维的能动性是指,在创新设计的整个环节,学生要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想法,这种主动性可以使思维主体在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能动地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自觉地调节、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意志和行动,产生一种创新的冲动与激发力。

(一)培养学生多思、勤思和擅思的习惯

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就可以沿着老师的问题去发现思考问题、去查阅资料、去思考、去实践,然后解决问题。这一良性过程是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必经之路。

(二)要随时养成记录的习惯

思维的火花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把握直觉和灵感,然后再进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这些均是创新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作为一名大学生、初学者,要通过课上课下不断的吸取知识、不断的创新实践、不断的刻苦思索,为思维火花的产生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而它一旦产生,就要紧紧抓住,然后快速绘制出,扩大战果,实现更大的突破。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曾经说,从一个建筑师的草图笔记轻重浓淡和表现手法,就能看出建筑师的审美世界。建筑、室内大师余静赣(人称余工)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出差,所以养成了画建筑草图的习惯,这种习惯就如同别人做记录一样,有的时候寥寥几笔概述当天见闻;有时候根据自己的经历,情不自禁的表达自己的理念;有时候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来仔细、真实的表达所见所感。作为室内设计初学者也要养成记录的习惯,要善于抓住稍逊即使的信息流。

(三)突破定式思维

突破思维定式束缚,就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反定势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思考。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十年中国室内设计图片总数量已经达到全世界同类图片的百分之二百,遮天蔽日的设计图片有百分之几是原创的呢,有多少是经过设计师深思熟虑后的设计图片呢,又有多少真正的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呢?所在课堂上老师就要培养学生突破定式思维的程序、方法,力争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创新意识。

二、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探寻创新性思维教学方式

(一)课堂传达传统文化

室内设计专业课教学要善于向同学们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善于把运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案例展示给学生,善于用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创新性设计的熏陶。建筑及室内设计大师王琼的新中式设计大作———蝶•金海华私家会馆,在塑造中式语言时融入了梦幻般奢华的意境,同时还揉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舞台戏曲,此设计向世人演绎了一部具有中国民族文化强烈认同感的大作。

(二)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角度构思设计

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世界大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很多国外设计师都来我国寻找传统元素和灵感,在设计界甚至一度出现是否利用中国元素做设计来衡量一个设计的“好坏”,是否够“品味”等,而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未来的室内设计师们怎么丢掉自己的传统文化,怎能丢掉老祖宗留下的精华呢。所以在课堂上要善于并常与学生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进行设计设计方案。构思是设计的灵魂,在考察地形后下手做设计之前,就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进行思考。陈彬在勘察隐庐私厨地形后,就发现本餐厅离闹市街区太近,明显缺少灰色过渡缓冲空间,很容易让客户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感觉。于是他就利用中国人擅长的“藏”,这就是他“隐庐”私厨的最初的设计构思。

三、从专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角度探寻创新性思维教学方式

目前室内设计界存在着浮躁、作秀的现象,想通过媒体或是某一次大赛来使自己声名鹊起,出现这些的原因与当今所处“大环境”、“气候”和“土壤”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高校学生入学前基本决定了自己的专业,进入大学后是否喜欢、是否适合本专业不得而知。但欧美很多国家的大一新生第一年的考察期,老师通过多方面考察学生是否适合本专业,是否有在本专业发展的潜质,同时,学生也考察老师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能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相互选择、相互了解中真正的解决了专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米兰市区闻名世界的酒吧街,里面汇聚了世界各地不同门类的设计师。王琼惊奇的发现在这条酒吧街的每一个酒吧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独到的创意、自己的精彩,几乎所有酒吧都把自己的创意理念不动声色的表现的酣畅淋漓。设计土壤的培育是当代大学室内设计专业的首要任务;设计土壤的改造是中国室内设计界所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室内设计作品近二三十年发展的太快、太多,没有好好的思考,原创的东西原来越少,所以从设计一入门我们就要理性向学生传达设计理念、设计构思,让学生更清楚的看清设计问题所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室内设计作品卖方的审美和修养比室内设计师还要重要,如果我们能改变中国室内设计的“大环境”、“大气候”,不单单是要改变设计师的整体修养和审美,更要提高整个国民的中华民族的审美和修养,也许这才是从本质上改善中国室内设计土壤。

结语

由于现在很多室内设计师被外国文化捕获,所以我们更应该从初学者抓起,让学生坚守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自己的创意作品中始终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把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渗透到自己每一个创意性的作品之中。

【参考文献】

[1]谭秋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J].包装世界,2015(1):66-67.

篇(8)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22-02

众所周知,民间美术是根植于民间,由各地方的地域文化和各地区的风土人情滋养而成长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各地方的民间美术形式往往都代表着本地区的民间文化和本地区的民间审美取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间美术中所体现的正是一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美学传统元素。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经过新课标修订以后,越来越符合当代美育教育的要求,尤其是手工课、美术欣赏课的比重越来越得到重视。在新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有一些侧重介绍民间美术,但也仅仅限于简要介绍,而没有把民间美术形式具体地引入课堂中。尤其是对于各地方的极具地域特征的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课堂上介绍、讲授的仍然不够,如果能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引入一定比重的民间美术课程,一定会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推广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民间美术形式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源泉。在中小学适当引入民间美术课程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们从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使他们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都有一些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如果能引入中小学课堂一定会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每一种流传下来的民间美术形式都包含着外在的艺术样式和内在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在推广和引入民间美术的同时,也是传承和发扬着相关的民间传统文化。比如天津的泥人张等泥塑,从艺术形式上看,泥人张只是一种民间的雕塑形式,或者说是一门普通的民间手艺,而其实这一种美术形式下却包含了很多其他的文化内容,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背后所附带的几乎都是一部传统文化的地方史。如果能在中小学阶段适当地引入课堂,这些作品的造型、色彩、人物背景故事的历史沿革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对本地区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二、民间美术引进中小学课堂,对于拯救、保护民间美术资源,使民间美术能够良性发展和延续起到积极作用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逐渐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各地方保护和申请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空前高涨。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元素之一的民间美术资源,有很多都是亟待挖掘和保护的。也有很多是整理和研究后极有可能成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比如陕西驴皮影的制作、山东的花馍、吉林的满族剪纸和窗花等等。这些民间美术形式走到今天,大部分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各地方政府都在花大力气发掘、整理、保护,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后继无人的现象依然存在。我国现在大部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都采用的是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传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对于没有确立为非遗继承人的民间手艺人来说,则会极大地削弱对传统文化推广和传承的热情,使得推广受到限制。但是如果将民间美术引入中小学课堂,让中小学生都来了解、学习当地的民间美术,甚至是参与动手制作,那么一定会使这些民间美术的传播得到推广,也会使之传承得更好。也许这些孩子中间就会有人喜欢上这些民间美术,日后会从事它,这就会使民间美术真正地扎根于民间,使之能够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三、民间美术引入中小学课堂,符合美术新课标的要求,贴近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总体要求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趋向于趣味性、手工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动手与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正在向大视野、重美育、提高兴趣、强动手能力等这样的方向上发展。而适当地在中小学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形式,则是对这种发展方向的更好补充。很多优秀的民间美术样式是适合作为美术课程内容的。例如上海金山农民画、吉林的松花湖浪木根雕、山东潍坊的木板年画,等等。这些民间美术形式在地区内传统深厚,群众欣赏基础好,且就地取材,极容易进行推广教育。比如说吉林地区的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湖浪木是吉林地区的根雕材料,原材料在松花湖流域非常丰富。而在对浪木整理、雕琢的过程中会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认知、欣赏和体会,也会训练同学对于手工打磨、雕刻、塑造等方面的美术技能。同时也会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这种效果是其他美术教材课程所不能提供的,可见地方的民间美术形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具有较强的实际效果的。由于当地的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普及程度高,所以开展起来容易铺开。学生学习起来,动手性强,趣味性强,作业在课堂上和课下都容易和老师、同学们甚至是家长进行交流,所以一定会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

四、民间美术资源引进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篇(9)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为内核,结合5000年文明中出现的儒家、墨家、法家等各流派思想体系所形成的融合共通的历史沉淀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具有一脉相传、历史悠久、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特点,另外,在对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并将其与自身互补的厘定上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中华传统文化在人文思想上更加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1]。

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凝练和升华。因此,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基础。[2]另一方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在维护社会伦理道德、改良社会风气、培养高洁品格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

学前教育是指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配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启蒙和开化的过程。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性格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也是整个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联系紧密:无论是古私塾对《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名篇中尊师重道、人伦义理、忠孝节义思想的传播,还是现代幼儿园、学前班等对汉语基础知识的灌输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因此,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囊括了学前教育的始终,为学龄前儿童进一步学习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做出了充分的准备。[4]

1 中华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结合中存在的不足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重申了“文化自信”这一概念,并将文化自信作为基础,推动改革的发展。在这一具体语境中,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深度结合,通过多维度、多模式、多层次的推广,实现文化自信大背景下两者交融一体,从而推陈出新,走出一条既具有独创性,又具有普适性的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当前,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相结合的路径上,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于政策性地域影响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巨大鸿沟使得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具体体现在:与西部落后地区相比,北上广发达地区教育政府扶持力度大,基础设施完备,幼儿园、学前班等硬软件设施齐全。

(二)具备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基础的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培养体系的原因,目前各大高校在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短、平、快”的思想:培养周期短、培养内容一成不变、见效快。这种思想也导致了学前教育人才可能缺乏深厚的理论素养,在各幼儿园、学前班对学龄前儿童的授课中秉承一贯的理念,导致了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化”程度严重。

(三)家长的思想存在误区以及办学者的功利主义太强。一贯的理念认为:学前教育就是把学龄前儿童送进幼儿园、学前班,由老师全权负责,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而国家对学前教育投入的缺失使得学前教育办学者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商业化。

(四)学前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存在缺陷。目前,在学前教育上没有建立一个通用的办学模式和完备的考核体系。学前教育的办学模式应该时刻紧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时展的需要。而学前教育的考核体系不应该仅仅以学龄前儿童为考核对象,更应该将老师及家长纳入考核体系进行综合考量。

2 中华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结合的改进建议

鉴于以上原因,本文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紧密结合,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与财政投入,对各地区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予以资源倾斜,并在财政投入上重点关注,从而保证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公平公正,让各地区学龄前儿童都有师所教、有地可学。

(二)加强对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各大高校应当改进当前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机制,更注重对传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得出产的学前教育人才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已入职的学龄前老师更应当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深度提炼,从而真正实现对学龄前儿童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开蒙。

(三)政府、办学机构、家庭三方联动,以政府部门引领正确的政策导向,办学机构以此为依据进行深入展开,家庭积极配合作为补充,为学龄前儿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从小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提供全面的支持。

(四)积极探索先进的学前教育办学模式和建立一套完备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在学前教育办学模式上可以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如:美国采用以联邦政府决策为主、州政府权力共享,英国采用部门间相互合作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央决策为导向、省部级协调、各地区软件资源共享、地市、县级总结执行的学前教育融合模式。在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监测上,借鉴发达国家关于学前教育考核体系中关于托幼机构、教师、儿童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建立起对学前办学机构服务质量、教师质量、儿童发展表现、家长配合度“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

(五)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私塾教育的优点,结合互联网背景下的大数据平台,选取试点,开办“新私塾”, 建立“云课堂”,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前教育。私塾教育的缺点主要是对儿童创新能力的抹杀,但私塾教育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推行“有教无类”,在解决教育公平、缓解各方矛盾、推行分层次教学以及民众自发参与上具有独特的效果,新私塾应当是对旧式私塾教育优缺点的扬弃,因此,选取试点,开办“新私塾”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而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以往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在此背景上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云课堂”,通过信息化技术提供“慕课”等辅助教学方案,为学前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将以上两者结合,打造现代学前教育的“金摇篮”,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内涵,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完美结合的优秀范例,更是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1]李宗桂.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术研究.2013,(20).

篇(10)

一、让学生在民歌学习中感受民歌韵味

中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民间民俗多样,形成了品种繁多的民歌。民歌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抒发了他们的感情,表达了他们的意志和愿望,更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并为他们所接受和喜爱。现在我们使用的花城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安排有“多彩的乡音”主题,向学生介绍中国各地的民歌,为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提供平台。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效率,学唱前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社会背景、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相关的一些有趣的故事。也可以利用学生追星的心理,在网上找一些当今明星翻唱的民歌让学生跟唱,再回到课本的民歌,这样学生会觉得民歌不是老古董,也可以唱出“潮味”。如唱《浏阳河》时,我就让学生听了沙宝亮在“我是歌手”里唱的、李谷一唱的和课本配套光盘里唱的三个版本,让学生体会“一曲千家唱,巧妙各不同”,更体会民歌的独特魅力。

通过《茉莉花》、《凤阳花鼓》、《黄河船夫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浏阳河》、《沂蒙山小调》等民歌,学生领略了内蒙古民歌的豪放、昂扬,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等,也知道了由于所生活的地域不同和民俗不同,民歌风格也不同,在平原地区多为柔美动听的小调,在山区则是高亢嘹亮的山歌,从而领略了民歌的魅力,提高了鉴赏、审美能力。

二、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触摸民乐脉搏

中国民族音乐又称民乐,是指中国传统音乐及以其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种种音乐。其乐种包括各种中国民族乐器的独奏曲与协奏曲、传统中国的各种器乐合奏、近展出来的民族管弦乐大合奏曲及小合奏曲、交响乐团演奏的中国民族风格乐曲及中国民族声乐等。现行小学音乐教材里也安排了不少民族乐器的知识及用这些乐器演奏的乐曲,为学生了解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如唢呐、琵琶、笛子、笙、胡琴等乐器,《金蛇狂舞》、《江河水》、《百鸟朝凤》、《北京喜讯到边寨》等乐曲都成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好帮手。

如在教学《百鸟朝凤》时,我让学生先听唢呐的音色。当唢呐的声音一出来,学生就说:“哦,死人笛。”(原来我们这里平时有人办丧事时都请“嘀嗒佬”,主奏乐器就是唢呐。)我再让学生了解唢呐。唢呐也称喇叭,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唢呐从波斯传到中国已经有700多年了,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它发音高亢、嘹亮。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民间多用于婚丧喜事的吹打乐队中,也用作民间歌舞和戏曲的伴奏乐器。认识了唢呐,接着就是聆听由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在听之前先简述百鸟朝凤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这首乐曲。在学生闭着眼听了这首乐曲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有的说“看见了”万千鸟儿朝拜凤凰的画面;有的说“看到”有的鸟在聊天、在谈恋爱;有的说“看到了”仪态万千的凤凰……可见一支小小的唢呐表达了万千雀鸟的万千姿态,真了不起。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的《瑶族舞曲》,一开始,我让学生看课本插图,了解瑶族、瑶族长鼓舞,之后介绍这首乐曲的意境:乐曲一开始描述了夜幕降临,人们穿着盛装,打着长鼓,聚集在月光下,引子后一位窈窕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随着快乐的主旋律姑娘们纷纷敲起了长鼓,加入舞蹈行列,情绪逐渐高涨,人们活跃起来。结尾部分的音乐越来越欢快,人们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欢笑着、旋转着、歌唱着,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学生在我的解说中听着《瑶族舞曲》,仿佛置身于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中。而在这聆听过程中学生触摸到了民乐的脉搏,领略了民乐的魅力。

三、让学生在节奏学习中体会古诗词神韵

篇(11)

网络文化在给我们带来机遇、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负面消极影响,因为它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创新。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迥异于以往所有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得二者的关心呈现出一种既冲突又融合的现象。

1.从整个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上看,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加上统一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封闭性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讲究“仁爱”,“修身齐家”的文化;而网络技术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使得各种文化平等迅速的交流成为了可能,它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因此在网络空间上是以西方文化为主流,并由于技术上的先进性使其成为强势文化。这种优势使得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念逐渐影响、制约并侵蚀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可能。

同时,网络文化是高度自主的文化,是平等参与的文化。在唤起人们参与的同时,网络文化又从客观上导致文化变异更迭过快,难以控制。网络上各种思潮共存,并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进行快速传播,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有更多选择,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及是非观有选择的接受信息,对各种文化的选择更加主动。而传统文化长久以来以传统媒体进行单向的传输,因此传统文化在传播、接受信息中的权威地位受到新形式的网络文化的冲击。新旧两种形式的文化在互动和发展中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2.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也是有目共睹的。无论体现为虚拟文化的网络文化还是作为实体文化的传统文化,存在方式不同并不能否认他们同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这一事实,都摆脱不了“文化”的内涵,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具备极强的生命力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深处扎了根,它是相对稳定、相对凝固、相对完整、变化相对缓慢的。但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传统文化在具备稳定性的同时也具有僵化的特点。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将吸收网络文化中积极的成分为己所用,互利互济,共同发展,这是其摆脱僵化的必经之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正在成为具有无限包容性和拓展性的文化,传统文化也必然成为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网络文化本身,既受到不断发展的新技术的影响和支撑,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作为网络文化主体的人,在其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在建构网络文化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传统文化的烙印,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网络文化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网络的开放性与丰富性,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使得基于网络文化的传统文化现代化正在以超出想象和预期的速度向前推进。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