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知识管理的内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经济管理 组织经济管理 经济效益 市场经济
经济管理的内涵
所谓经济管理,就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拥有主动权的人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生产经营活动或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计划、组织、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的活动总称。经济管理活动不同于其他管理活动,它既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又要遵循社会价值准则,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认识经济管理的内涵,掌握经济管理的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拓展经济活动的范围,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经济管理是动态管理
社会是持续发展和变化的,经济管理活动也必将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要求,在动态的适应和自适应过程中保持平衡。在一定的管理范围内,各种要素互相影响,时刻发生变化,经济管理活动也必须紧随其上,及时解决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经济管理活动发挥积极作用。
(二)经济管理是系统工程管理
经济管理活动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它依托于管理的客体内各组织要素的存在而存在。在纵横交织的组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相互渗透,或者相互抵消甚至对抗,或者相互叠加,正负效应都有显现。这就要求经济管理活动在系统的框架内,统筹安排,协调有度,保持系统的平衡。
组织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一)经济管理实现了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变
在某种程度上,传统管理是一种经验式的、粗狂的管理,缺少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数据积累,现代经济管理中借鉴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思想,使经济管理活动更科学、更高效,为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但是,人是经济管理活动的主体,经济管理活动依托人的实践来完成,经济管理活动的最广泛的受益者也将是人,而单纯的科学管理的工具性抹杀了人的主体价值,使管理活动缺少人文关怀。人本管理思想的提出,弥补了科学管理的缺陷,挖掘出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使管理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经济管理实现了从人事管理、技术管理到顾客管理的转变
在传统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关注的对象往往是经济产品的生产者和生产技术,例如生产者的人事安排、组织调配,生产安全管理,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对整个经济管理链条终端顾客的关注微乎其微,而在未来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将更加注重对顾客的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产品同质化竞争的现象,为了更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经济管理活动必须不断创新形式,实现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形成以消费者为主导的买方市场氛围和环境,要能准确地预测市场的发展变化,同时,要细化分化市场,找到适合的客户群,从而针对特定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经济管理实现了从单一管理到经济管理和信息管理有效融合的转变
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经济管理活动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有效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经济管理活动更加便捷高效,而且使经济管理活动的可视度、可预测性更加明显。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找到更多的数据和资料,为经济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还可以进行数据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在个性化和批量化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以销定产的管理方式更显示出优越性,这不但节约了库存成本,还提高了交易效率,使经济管理活动更灵活、更有弹性。电子政务的出现,如网上申报、审批、网上信息、咨询答疑等项目,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政府办事的透明度,增进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四)经济管理促进组织变革并增强管理效率
经济管理活动是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遵循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通常,组织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是职能结构、层次结构。职能结构突出了组织目标下各项工作以及比例和关系,包括职能冗余、职能缺失、职能交叉、职能断裂、职能分散、职能错位、职能弱化等方面。层次结构突出了管理层次的构成及管理权限下人群的数量,包括管理人员的职能、管理幅度、权限范围、分工的相似性等。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作为传统的组织结构代表,其作用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被管理者必须服从来自上级的命令,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这种结构不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弥补了金字塔形组织结构的不足,各职能部门都能参与组织管理、分享知识和信息,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经济管理活动的不断深入促进了组织变革的加速,只有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使组织的权力结构、组织规模、角色设定、组织关系、组织文化等适应经济管理活动的需要,才能提高组织存在的价值,提高经济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组织经济管理模式选择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不断推演,竞争风暴愈演愈烈,竞争形态不断翻新,传统的经济管理面临挑战,亟需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助推新经济增长。纵观经济管理的发展历程,不断融合了各个理论流派的合理内核,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管理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于1954年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组织内部建立起统一的目标体系,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依托激励手段而进行的管理。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于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总体而言,制定的目标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标必须体系完整,无断裂、无分割,确保每一个目标链条上的个体都能各司其责;目标必须能量化,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的空间;目标应该具有挑战性,更大程度地唤起人的欲望和潜能。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目标不断量化和分解,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将长期目标分解成短期目标,在不同时期、不断阶段予以突破。同时,还应该建立目标的评估、协调和反馈体系,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保证目标的顺利实施。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目标管理尤为重要,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企业的异地扩张、兼并收购等都是目标管理的具体应用。
(二)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指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各级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绩效制定、实施、考评、应用、反馈等过程,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获取丰厚价值。绩效考核就是收集、分析、传递、判断有关个体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表现和工作结果的过程。
1.绩效考核模式。第一,“德能勤绩”方式考核。在这种考核方式中,相对“德”“能”“勤”方面“绩”的比重所占不大,没有达到考核的目的。第二,“检查评比”式考核。评比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对各个指标不断细化,确定权重和评分标准,通过定性和定量考核,掌握被考核对象的内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第三,“共同参与”式考核。共同参与是指全体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到考核当中,这对提高管理效率和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团队交流合作具有积极意义。第四,“自我管理”式考核。自我管理是世界上一流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基于人性化“Y”理论假设,认为员工有自我约束、自我指导的能力,他们一旦对工作做出承诺,便会主动承担工作责任,尽最大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2.绩效管理的工具。在绩效管理活动中,360打分法、六西格玛管理、关键业绩指标、EVA价值管理、目标管理法、平衡计分卡等方法被广泛应用,这为提高经济管理效率提供了必要保证。
3.绩效考核的分类。按照时间分类,绩效考核可分为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按考评主体分类,绩效考评可分为主管考评、自我考评、同事考评和下属考评、顾客考评;按考评结果的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
(三)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是当今世界竞争的高级阶段。传统的经济管理重在对有形资产的管理,例如产品土地、资产、设施等,却忽视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不能开发出人力资本的价值,特别是对产品的专利、品牌等方面的管理更显滞后。甚至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也需要建立起宏观的知识管理体系,对市场经济管理进行必要补充和调控。在未来的经济管理活动中,知识驱动的价值管理将占有明显优势。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管理中建立起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此系统中的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环节,形成不间断的知识汇聚于价值判断,这些最终成为组织的智慧资本,是经济管理中战略规划和组织决策的前提和保障。学习型组织的提出和建立,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新的路径。
(四)能本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本管理渐入人们的视野。能本管理是一种基于人的能力出发而进行的管理。这里的能力包括知识结构和水平、智力因素、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体现;智力是知识转化为智力的能力;技能是智慧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表现为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是知识、智力、技能的复合,是一种改造和生成能力。在新经济时代,知识是组织发展的智力资本,能力作用于知识,才能培养出新经济机制,激发市场经济的潜在能量,使经济管理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能本管理是对人本管理的超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本管理。能本管理机制可分为能力发现机制、能力使用机制、能力开发机制三个方面:
1.能力发现机制。能力开发是指根据组织发展需求和个人能力现状,确定组织认可的能力范围,例如组织在招聘选拔人才时,要根据组织岗位要求选择合适的人才;通过能力测评等方式发现人才的特长,做到人岗匹配。
2.能力使用机制。人才重在使用,否则人才的价值难以实现。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要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特点,做好人才激励工作,对人才委以重任,使其能力与岗位相匹配,能力与责任相匹配。
3.能力开发机制。很多组织普遍存在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和开发的现象,最终造成人才流失。能力开发是指按照组织发展的需求,对人才进行培训和开发,最大程度地开发人才的潜能,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竞争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相比,现代的经济管理日益呈现出复杂性,这就要充分认识经济管理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借鉴其他领域的管理方法,构建新型的经济管理模式,使其为社会经济繁荣和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谢水明,宋颜蓉.新经济下对泰罗“经济人”假设的再认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一、制度――构筑幸福管理模式的骨架,助管理以力度
制度就是幼儿园的“法律”,依法治园、依法治教,既是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所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体现民主、平等、和谐、快乐的“幸福”管理制度,成为我从事管理工作的首要,我从三点着手进行制度文化的建设:
1.内容体现全面
众所周知,幼儿园工作千头万绪,繁琐细致,而各项制度的制定就像一条清晰的跑道,能让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轨迹和前进的目标。围绕“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管理目标,在教工的共同参与下,修订并实施了集园所文化、管理、发展三方面一体,具有本园个性特色的《幸福有约――员工手册》,实施三年改版完善一次的制度。尽可能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导向性、实用性“原则,让每个教工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制可管。
2.指标追求细致
在制定的各项制度中突显“细致”二字,从常规工作到紧急事件,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指示,如:一日活动细则中,对各年龄段保教人员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工作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工作流程到工作岗位、从操作规范到注意事项,都非常具体、明确地给出了指导意见,便于教工理解和执行。
3.过程实现完善
在制度建设中,我们大胆地提出:人人都是制度建设的参与员、人人都是制度落实的监管员、人人都是原有制度的批判者。在管理实践中,有些制度会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如,内管改方案中的考勤与考核制度,试行稿中比较偏重对教工个人能力的奖励,忽略了对集体合作、团队意识尤其是教工工作态度、奉献精神的鼓励与褒奖。
在管理的实践中我感觉教工群体才是管理的核心。教工群体应该说都是有着一定知识文化的群体,最需要的是尊重与理解,对较低层次的条框式制度约束管理有着本能的反感与抵触,不便于工作积极性、职业幸福感的调动与体验。于是,我开始思考调整管理的维度,将管理的重心向“情”上转移。由此,“以情换情”、“以情激情”、“以情聚力”等方式的“人本管理”开始启动了。
在幼儿园管理岗位上十多年的求索虽然没有将『管理成就为一番事业但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再到『幸福管理的上升过程中每一步都在寻找最佳着力点把握着一个合适的尺度用智慧寻求管理的魅力以求达到『润物无声管理无痕的最佳成效
二、情理――熔铸幸福管理模式的血肉,赋管理以宽度
我知道,自己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制度的实践者,同时也是宽松愉悦氛围的营造者。只有把尊重人、信任人、造就人、成全人、发展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德治园,以情感人,才能充裕“管理”生命的血与肉,赋予管理的宽度和柔度,为管理工作平添了许多人性与活力!所以,我注重“润物细无声”的移情教育,力求把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人性的灵动相结合;注重建立宽松、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氛围。
在管理工作中做到“四视”:即“平视”每一个教工,在日常工作中不摆架子、不唱高调、不说空话,始终与教工保持着平等融洽的和谐关系,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建立家人般的亲情;“仰视”每一个教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真心、细心地寻找、挖掘教工身上的闪光点和长处,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突出个人风格,为发现和发展教师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创设适宜的氛围;“透视”每一个教工,真切了解需求,倾听教工心声,及时调节教工的工作情绪,善待有困难的教工、宽容教工偶尔的过失,知人善用;“远视”每一个教工,用发展的眼光引领教工前行,帮助教师撰写制订个人发展规划,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同时,我还学会自我诊断,自我调节,常自省、自纠、自律,用阳光心态影响教工,让他们放下心结、开放心灵、欣赏美好、感悟幸福。
三、无痕――凝练幸福管理模式的灵魂,给管理以深度
一位名人说过:“不露痕迹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经历了严中有理、理中有情的管理历程后,我园的内涵建设储备了强进的动力,教工团队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大巧若拙,大言无声,在追求“润雨细无声”的管理功效之中,我园一直潜心“经营”,孜孜以求这种臻于完美的幸福管理文化。
1.成长套餐,达成愿景
在教师群体中,教师在年龄、学历、教学业务和实践研究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教师发展的速率不可能完全一样。我常鼓励老师:“你有多大的能力,幼儿园就为你提供多大的舞台。”“你的态度可以决定你的能力!”……来激励并调动起教师潜在的发展愿望和积极性。同时,我们多渠道、全方位为每个层次的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如,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方案》,将在职教师分为五个层次,即新手型教师、潜力型教师、成熟型教师、经验型教师和骨干型教师,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这种分层培养的策略,让教师错位发展,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还出台了《园级骨干教师评选实施方案》,引导每个教师对照评选条件,以“最近发展区原则”为指导,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形成清晰具体的成长目标,以目标来不断地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帮助教师在一个阶段内都能实现成长的愿望。
2.素养课堂,愉悦心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产品质量又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随着人们质量意识的增强,质量战略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并纷纷把质量管理视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有效手段。然而,产品质量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着的概念,其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必然伴随质量管理从目标到内容的积极调整。因此,准确把握产品质量与质量管理的理论界定,又是企业实施质量战略的前提。
一、“产品质,”概念的形成与演进
产品质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应该说,自从有了商品生产,质量的概念也就随之出现了。人们对质量的认识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首先,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属性,并且商品的价值实现是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因为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换,只有在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将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才能实现商品的惊险“跳跃”。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最终目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人们需求的满足程度就构成了商品质量的高低。依此为线索,不同学者对产品质量的定义作过积极探索。例如,美国学者曾认为,既然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或多种需要的特性,那么,产品质量就可界定为“产品满足特定用户要求的一切性能的总和”,即产品质量是其使用价值的体现。由于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用途,因此不同产品所固有的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特性,又称为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构成了产品质量的载体,反过来,产品质量又是质量特性的综合表现。如果将产品的质量特性以定性或定量的形式加以明确,便形成了产品的质量标准。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又可将产品质量狭义地定义为“产品的质量特性与其质量标准的符合程度”。对产品质量的上述理解尽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商品短缺阶段,对于生产者来说,只要他们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就会有较好的市场美誉度,其产品的社会认同度就会较高,此时,狭义的产品质量定义具有较广泛适用性。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由商品短缺阶段过渡到商品相对过剩阶段,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后,如果生产者不研究用户需求,就很难确立其产品的市场地位,更何况产品质量存在着相对性、滞后性和间接性的局限。故对产品质量的理解有必要加以深化、完善。也就是说,产品的质量特性不仅要符合标准,更要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朱兰则更概括地将产品质量定义为:产品在使用中能成功地适合用户目的的程度,即认为产品质量是其“适用性”的代名词。此外,日本学者十代天知男将产品的“适用性”进一步明确为两项基本要求:一是产品的各项特性应是消费者所要求的;二是产品的价格应便宜。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前苏联学者进一步把产品质量定义为其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比值。通过对上述观点综合,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产品质量的定义是:产品满足用户需要的优劣程度。这一定义通常又被称为产品质量的广义定义,因为它包含了产品使用价值、经济价值的双重体现。同时,由于人们对同一产品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对产品的要求也就体现在实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创新性和美学特性等诸多方面。在对产品质量界定的前提下,为适应发展的客观要求,综合性质量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综合性质量,是指质量的外延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等内容。这是因为产品质量仅是对结果的评价,从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看,产品质量又是由工作质量决定的。而工作质量作为对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评价,由企业素质所决定,它是企业人员、设备、原材料、方法、环境因素的实际水平以及稳定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作质量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人又是最关键、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难控制的因素,需要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加以约束,并且其他因素都是可以通过人的作用加以控制和改善的。由于产品质量是通过工作质量表现出来的,所以,只有抓住工作质量,才能控制产品质量,才能通过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达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服务质量是指企业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完善程度。服务质量作为构成产品综合性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产品使用价值的一种附加属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因为产品的使用价值只有在用户的使用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产品的质量也只有经用户使用后才能得到检验。但由于企业与消费者间有关产品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消费者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生产者给予及时的售后服务支持。因此,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售后服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使用价值的发挥。随着消费者理性程度的提高,他们在选择和购买商品时,已不再仅仅是对核心产品的购买,而是对产品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能否提供方便、周到、及时、热情的服务,也不仅仅是企业形象的体现,而且直接是其产品质量的重要体现。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企业间竞争的核心,也由过去单纯的产品竞争,越来越《工业技术经济》2(X)3年第4期总第128期多地转移到服务的竞争上来。综上所述,在当今条件下,质量作为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其中,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反映,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而服务质量则是产品质量的延伸。总的来说,令人满意的产品质量是通过生产和服务的各个阶段的活动来实现的。 二、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
概括而言,管理就是为了达到设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一切手段与措施。因此,所谓质量管理,就是以产品质量为中心环节的一切管理活动的统称。对于质量管理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机构都曾给出过不同的解释。例如,费根堡姆将质量管理定义为:为了最经济地生产能完全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在企业内部进行的组织与协调活动;与之相类似,日本工业标准 (儿)将质量管理定义为:为经济地制造出质量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的手段系统;日本学者谷津进则把质量管理定义为:向消费者和顾客提供满足需求、价格便宜、供应及时的高质量产品或服务的一项活动。具体地说,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体系中通过实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质量管理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涵义: (l)为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质量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生产和提品或服务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消除可能产生不满意质量结果的原因,以取得预期目标。在一定意义上说,质量管理就是从消除不满意到追求满意的过程。 (2)为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例如营销部门掌握顾客需求动向;开发设计部门策划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生产技术部门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及合理设计生产流程;采购部门购进合适的原材料;制造部门能够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因此,更准确地说,质量管理应是全面质量管理(1’OtalQllalityControl厂IW)。 (3)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让顾客或消费者建立对产品或服务的信心。使他们确信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如果“质量要求”不能完全反映用户的需求,则质量保证亦不能取得充分的信任。 (4)质量管理必须考虑经济因素。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争取销售额的增长,还要通过价格的调节获取更大的利润。为此,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在不断增加销售额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或者是通过实现质量与价格的合理配比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从质量管理的内涵可以看出,质量管理的理念已经由过去的事后检验阶段,逐步演进为现代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三者的协调统一。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是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为主转变为以预防和改进为主;二是把过去的以就事论事、分散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管理;三是把过去的以质量结果的管理为主转变为对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总之,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围绕着“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或优质的服务”,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活动。
三、强化企业质t管理据要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1.提高顾客满意度是质量管理的直接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具有充分竞争力产品的国际质量标准可能只是最低标准,所谓的国家标准可能也只不过是合格标准,而令消费者满意的市场标准才是最终判定标准。也就是说,产品质量的裁判只有一个,那就是消费者。由于质量管理可抽象为从消除顾客不满意到追求顾客满意的过程,为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其提品应同时具备质量上乘、价格适宜、服务到位的质量特性。因此,顾客满意度可概括为质量Q(卿jty)、价格P(而cc)、服务S(统币ce)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数学表达式为: 顾客满意度二毕该公式表明,对于确定的顾客满意度,可有不同的因素组合:一是产品或服务质量稍低但价格也便宜;另一种是价格稍高但产品或服务质量明显与众不同。此时,若想进一步提高顾客满意度,可有四种不同的努力方向: 一是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价格;二是在不降低价格的前提下提高产品质量;三是在不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价格;四是在不降低价格的前提下提高服务质量。如果把服务质量作为综合性质量的组成部分,那么,顾客满意度可以简化为产品质量与价格二者的关系。即同等质量的产品,如果以合适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就会得到满意的评价。如果以高于质量的价格向消费者提品,就会降低消费者的满意度;相反,如果以低于质量的价格向消费者提品,就会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 2.实现质量、价格与成本的和谐是质量管理的关键尽管顾客满意度与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成本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着相悖的关系。例如,在提高产品质量时,如果过分强调产品的完美无缺,而不是从提高顾客满意度人手,便会因不必要地提高产品质量而使产品成本上升,再加上产品的特色未加以改进,企业就会不得不因应付价格竞争,使企业难以实现利润目标。相反,如果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考虑到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周仔么,即使因提高质量而使产品成本上升,上升的成本却可由消费者承受得起的价格的提高得到弥补。也就是说,尽管质量和成本相悖,但质量与价格之间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如果提供的较高价格的产品具有与众不同的质量特色,同样可以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实现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3.实施质量管理是为了实现交易费用的节约虽然从局部利益上来说,企业实施的质量管理,必然要投人和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增加交易费用,减少经济效益。但是,如果产品质量得以有效控制和提高,反而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物化劳动、活劳动消耗的最大节约,而生产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才是效率的最大损失。因此,从整体上讲,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对企业效益增长的最有效、最有益的投人,也是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来源。这是因为从生产过程看,质量管理与控制可以通过减少返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对顾客的影响看,质量管理对产品质量提供的保证,可赢得较高的顾客满意度,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并可通过顾客间的宜传和推荐,最有效的把潜在消费者转化为现实消费者,使企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一项管理目标,也可以延伸为一种信念、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精细化管理最初源于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在职业学校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其内涵就是追求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教学管理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职业人才,推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职业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在管理上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在层层紧密联结的制度和机制中,实现职业学校的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
职业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科学的实施策略做保障,笔者通过多年从事职业学校班主任经验,在班主任对班级精细化管理工作上认真总结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实施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强化意识,营造精细化校园文化氛围
要想让职业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推进,首先就要在更新管理的理念上入手。如何摒弃传统的职业学校管理理念,如何及早推广新兴的职业学校管理理念,这都是首当其冲开展的工作。尤其是在实施职业学校精细化管理中,必须要把精细化管理的先进意识融入广大师生的脑海中去,教师、学生的信念和意识得到根本提升了,才算是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同时,班主任要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言传身教,带动学生共同努力,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严肃活泼的管理氛围。
二、健全机制,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科学操作
在精细化管理时班主任要依据学校制定的制度,在其基础上再结合所管班级的实际,制定或者细化出适用于本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说是制度,其实就是要求学生们认真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中不但要有行为约束细则,同时也要有奖惩细则,以便针对触犯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学生作以适当的惩戒和处罚。主要包括:科学制定和出台《教育类制度》《教学类制度》《管理类制度》《考评类制度》等,制定职业学校各部门职能、各岗位职责,汇编《职业学校教工手册》,印发给每一位教职工,制定《学生手册》,并印发给每一个学生,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通过各项制度的有效制定,为精细化管理顺利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要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去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在班主任的身体力行下,实现班级的科学化管理。
三、提高素质,保持精细化管理师生同步
意识、氛围、制度和机制等软硬件设施都具备了之后,还要千方百计地从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入手,要采取一级抓一级、层层予以落实的传导机制,由职业学校领导负责广大教师的素质培养,然后再由教师带动、班主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全校上下素质的全面提升,来保持职业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师生同步。形成了校领导、教师、学生三者相互支持配合的良性格局,学生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后,班主任在各自的班级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更容易顺利推进,成功实施。
四、梯次推进,完成班级精细化管理终极目标
职业学校的班级精细化管理不是“一揽子”工程,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都是通过分步实施、逐一落实的,比如,教学精细化管理是要在课堂上实施的,那么学生的日常纪律的精细化管理则要在课堂上、课堂下和课时去同步实施,因此说,所有的目标都要梯次推进,最终一个个逐步实现,最后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终极目标。
1.班级学习管理的精细化
在班级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要把学生分出学习小组和学习梯队。学习小组是横向的,就是把上、中、下三个等级的学生科学分布到各个班级的小组中去,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小组按照从前到后的座次一般为6~8人,一般的班级是6~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挑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设立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负责带动组员的学习,在整个班级中还要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学习竞赛的光荣帮,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2.班级纪律管理的精细化
在班级纪律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亲自抓的基础上,还要实施班长和团委书记统筹管理的纪律管理模式,可以单独设立一名纪律班长,直接负责班级的纪律管理,隶属于班长和团委书记的管理之下。各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在负责学习的同时,还要协同负责本小组的日常纪律,各小组组长在纪律班务中统一隶属于纪律班长并在本小组纪律上对纪律班长负责,纪律班长则在班级整体纪律上对班长和团委书记负责,努力打造严明、有序、统一、协调的班级纪律管理格局。
3.班级组织管理的精细化
在班级组织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已经在抓学习和纪律两项班务中看出一些组织程序。整个班级在班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团委书记和班子处在分管的平行位置上:团委书记抓团务的同时抓纪律,下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班长在抓班务的同时,还要抓纪律和学习,下设学习副班长和纪律副班长,同时有生活委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学习委员负责学生的学习成绩,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都得各司其职,各小组长、副组长则在负责本小组各项工作中,统筹配合各项班务工作,至此,就建立起清晰明朗、高效有力的班级组织体系。
显而易见,职业学校实施的精细化管理,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那么,在职业学校未来的发展历程中,也会随着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的日益健全,而实现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需要更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去共同努力,为职业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更多的可行性建议,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长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实施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8:185.
[作者简介]曹新锋(1977- ),男,陕西渭南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工资。(河北 邢台 05403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28-0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与投入,高职院校自身规模不断扩大,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各高职院校以国家教育改革的宏观指导为调控方向也在不断地进行自身的完善,逐步解决了快速膨胀的规模与办学能力之间形成的一些矛盾,但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水平仍然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各省配套的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为标志,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始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调整转型。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又面临着不被社会认可和生源减少而竞争更加激烈的不利形势,这些机遇和挑战对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工作也要由“经验型”转变为“科学型”。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探寻高职院校的管理规律,推进科学管理,促进高职院校规范有序、和谐高效地运转,促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的本质内涵
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激励、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等资源,以期高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组织社会活动有序进行的过程,对应的英文为Administration或Regulation;狭义的管理是指为保证单位或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的活动,对应的英文是Manage或Run。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就是一个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具体实施并不断改进从而达到组织各项目标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含义: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总之,管理就是不断地决策和实施,在反复地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协调调动各种资源,指导和激励组织内部的人员共同努力,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科学化就是使管理工作符合客观规律,从而达到实事求是、规范高效的过程。“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管理科学化既包含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组织文化、发展愿景和长远目标,也有切实可行的具体计划、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还包括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以及及时有效的监控和反馈等。管理科学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时代性,组织目标及具体的实施计划和落实手段都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其次是系统性,每个组织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所有要实施的计划和反馈的问题都应纳入这个系统,在系统内进行统筹考虑、科学决策;再次是规范性,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工作程序都很明确,也很规范,不是临时动议、信马由缰的;最后是人性化,管理科学化真正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作用及其自身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总之,管理科学化是注重效率和质量的管理,是符合组织发展规律和管理规律要求的管理。
高职教育虽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但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因此,高职院校在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上都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在管理上自然也有特殊要求。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要求,把握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对高职院校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就是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的内涵所在。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就是指管理者对学校面临的所有问题进行统筹分析处理,提供和采用可操作计划、程序、方法和手段,实现对整个学校管理的系统分析、系统决策和系统控制,对学校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涵盖学校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管理的全过程,是学校管理思想体系形成以及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动态过程。
二、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的必要性
(一)基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历史的特殊性需要
一方面,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由中专升格而来,要么是继续沿用原中专的管理模式,要么是在照搬模仿普通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而没有结合自己本身教育特点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迅猛增长,增长速度已远超软硬件建设的速度,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因此,必须推进科学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二)基于高职院校自身职能的特殊性需要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大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在其承担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上也有特殊性。在教学上,高职院校强调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实际的技术操作能力,采取的是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大量时间要么是在校内仿真实训,要么是在校外的企业中顶岗实习和生产实训,这都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适应这一要求进行科学管理。由于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更注重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高职教师一般在传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上处于劣势,而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改造和推广等服务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而这类研究又同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也需要适应规律的科学管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或与社区联合等方式,在科研开发、技术应用、教育培训、咨询、信息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更加切合市场实际,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因此也需要科学化的管理。
(三)基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特殊性需要
高职院校的教师既有来源于校内固定编制的专职教师,也有来源于企业一线不占学校人员编制指数的兼职教师,校内满足“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要求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需要每年及时深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动态和行业发展现实,不断地更新技术,从而提高实践技能;从企业聘请的能工巧匠,平时需要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置,而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一线指导。这种不同身份和不同阶段工作场所不断变化的情况使得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复杂和困难,如果不能科学管理,就无法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四)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需要
国家对高校实行的录取体制和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以及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是那些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和整体素质较差的群体,而且大部分都来自于农村,在生活习惯、学习要求和自我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偏差和弱化,外界对大学的层次论和对高职不客观的评价又强化了他们本身可能就存在的自卑、失望和埋怨情绪,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必须科学管理才能做到和谐稳定。
(五)基于高职院校管理现状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上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和认可,时至今日高职教育已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兴起时间不长,近年来又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因此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具体的高职院校管理层面都还缺乏对高职院校内在发展规律的深入探讨和全面认识,高职院校的宏观管理和内部管理都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宏观上讲,国家缺乏对高职院校的专门管理体制,在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其他日常管理制度上都等同于普通高校管理,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方面,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忽视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普遍存在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而忽视实践教学管理和外出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重视学校内部正式职工的管理而忽视外聘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重视后勤经营指标的实现而忽视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等问题。另外,在学校内部部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观念不强,工作标准认识不清楚,沟通衔接不好,也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管理效率。因此,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无论是从学校整体还是管理者个体来看,都需要管理科学化。
三、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的实现途径
(一)在转变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管理理念
要实现管理科学化,高职院校就要在高职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模式的转变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新形势:一是由被动维持型管理向主动创新型管理转变,被动维持型管理就是仅仅局限于日常事务和常规程序的消极管理,主动创新型管理就是主动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强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强调管理的前瞻性、全局性和科学性;二是由传统的封闭式静态化管理向开放式动态化管理转变,传统的封闭式静态化管理主要是和普通高校一样的内部常规化管理,而开放式动态化管理就是要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点所构建的管理;三是由刚性管理为主向柔性化管理为主转变,刚性管理片面强调规章制度,讲求人的无条件服从,而柔性化管理则以人为本、以德服人,让教师主动自觉地服从。
管理理念的创新包括整个学校的管理要树立起以人为本、以制度为基础、以文化为根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教师管理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的理念,树立起以投资效率和产权概念为基础的管理理念;教学管理要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过程管理、持续提高培养质量为理念;学生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变管理为服务、先成人后成才为理念;科研管理要以突出高职特色为根本,以提高产业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为理念;后勤管理要以学生和教学为核心,以服务至上、兼顾效益为理念。
(二)在分析高职办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符合高职办学需要的组织结构
高职教育是面向市场以工学结合为教学方式、以就业为导向的开放式办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管理必须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也不能简单地移植普通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对于与企业和市场紧密联系的高职院校来说,必须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符合高职办学需要的全新组织结构。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和趋势下,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组织结构的再造不仅需要提高内部组织结构和所需功能之间的契合程度,而且要构造高职院校与外部各个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在高职院校组织结构的再造过程中,既要基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发展战略对高职院校组织结构及其功能进行探索,还要依据校企合作的现实情况对学校生存发展环境的变化进行探索,以便建立起真正契合高职特点的组织结构。在具体的管理结构构建中,高职院校要充分体现市场的需要,建立企业、市场和社会相关人士参与的学校董事会,营造并落实民主管理机制,在公众监督之下行使管理权限。
(三)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并优化保障高效运转的学校运行规则
高职院校的内部运转和外部合作交往要求必须设计并实施一套有效的运行规则和机制,以制度创新为手段激活组织功能。符合组织目标并且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一个学校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组织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在体现公平原则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保障制度体系,使任何事情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在制度创新和制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和求职的需要,要遵照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指导方针,做到各项工作数量化、标准化和精细化。例如,可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避免党政两条线的基础上做到信息沟通、协调一致;实行专项工作统筹制,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和统筹协调地解决问题;实行系部二级管理制,在招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加强系部的危机意识和管理责任意识;实行同一管理岗位二人制,即每个管理岗位有两个人承担管理责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出差、培训或个人事务等临时离岗造成的管理缺位;建立真正可上可下的岗位聘任制及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在加大管理竞争意识的同时完善管理岗位责任体系,从而保证学校的有效运转。
(四)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提高思想认识和管理能力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管理岗位人员要么是从专职教师转岗调任而来,要么是刚毕业的普通大学毕业生,都没有进行过管理学的教育和培训,也没有管理经历和经验;另一方面,即使是管理岗位之间的轮换,也缺乏对新岗位的管理经验,因此必须通过系统的培训才能使其胜任新岗位的工作要求。同时,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与绩效评估、激励等手段结合运用,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和整个管理队伍的能力,增强活力,提高工作效能。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将学校的战略目标、发展形势、规章制度、运行机制、重大决策和管理要求等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全院教职工,尤其是处于管理岗位的人员,这样可使管理层和执行层统一思想,了解管理目标,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其次,对教职工特别是管理层要常抓不懈地进行政策宣传、形势教育和管理规范的培训,对学校全局的了解可以有效地激励管理者主动思考、提高工作绩效。最后,要对管理者进行本岗位的管理业务知识培训,可以加速本岗位的适应速度,为早日顺利高效地进行岗位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缩写,其中“Public”指政府方,“Private”指社会投资人,通常译为“公私合作/合营”,2014年9月2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外界熟知的国发43号文)出台后,被统一描述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一、PPP模式的内涵
PPP的定义为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建立的一种基于合同之上的长期合作关系,利用市场机制合理分配风险,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效率。但事实上,这只是其狭义的范畴。广义来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政府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政府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改进和优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实现物有所值目标的行为,都可视为PPP行为,包括上个世纪70年代兴起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和90年代的国企改革。
PPP模式继国发43号文出台后备受热捧,作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创新融资途径的新模式被各方寄予厚望。财政部在2014年10月23日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中明确:“通过PPP模式转化为企业债务的,不纳入政府债务”。这对于债务爆表、平台融资受限的地方政府来说,通过推动PPP突破债务瓶颈、保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是现实的不二选择。
然而,不能简单将PPP等同为一种融资手段。从推广运用PPP的必要性上来说,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次体制机制变革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社会体制改革决定》两个核心为“依法治国”及“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PPP是实现上述两大核心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以PPP模式进行项目运作,能够从机制上保障政府资源配置和管理效率提高,达成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从而实现物有所值,通过平滑财政支出,拓宽政府经济发展空间,最终实现绩效财政。因此,PPP的精髓和内涵在于以下四点:第一,依法平等合作,遵循规范、公正、公开的契约精神;第二,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第三,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第四,物有所值,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总而言之,PPP不只是一场婚礼,而是一段婚姻。
同时,通过分析其内涵,也可以发现PPP固有的局限性包括:首先,流程全、标准细、耗时长;其次,政府可通过过度承诺掩饰长期债务,增加财政风险;第三,如果在模式中设计不当、交易结构不合理、采购竞争不充分、监督不到位,则很难实现风险的真正有效分散转移,影响项目执行;最后,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适合采用PPP模式,在采用该模式之前,需要完成市场测试(即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力评估,谨防PPP滥用。
二、建立合理的PPP模式风险管理机制
PPP项目本质是政府向社会资本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其风险是多方面的,涉及法律政策调整、组织协调欠缺、融资不到位、运营收入不足、政府违约等多项风险。因此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保证项目顺利运营、为公众提供高效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至关重要。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高职骨干示范院校之一,高性能混凝土重点实验室内涵建设是学院创建一流高校的重要战略。受省财政支持,实验室建设占地963.5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147件(套),先进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总价值86万元。近年来,实验室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不断增多,不仅承担了全院混凝土实践教学任务,还承担了渭南市科技局、中铁一局等单位的技能大赛和科研项目。实训人员有学生、教师、工地技术人员,人员数量多且结构复杂,加之学生缺乏专业实践培训经验,行为规范难以保证,实验废料、有毒有害气体乱扔乱排时有发生。实验的复杂性对实训室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场地划分,可视化操作规程,制度建立势在必行。
6S管理理念源于日本,主要应用于物流专业,在我国主要用于煤炭、建筑等行业。清扫、整理、整顿和安全是6S管理理念的基本要素,清洁、素养是6S管理理念的精髓,是培养工作人员良好工作习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对重点实验室中材料实训室以6S理念进行管理,实现理―实一体化设计。主要方案如表1所示。
6S管理实训室的内涵建设
基于6S管理理念,模拟施工现场,建设规范的“工地实训室”,营造“企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员工感,提供安全的实训环境,营造舒适的实训氛围,激发学生的实训热情,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适应企业环境的能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塑造学院良好形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S管理实训室内涵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理:区分必需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场地分为学习区和操作区,同时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混乱的实训状态调整为井然有序的立体化实训教学。(2)整顿:能在30秒内找出所需物品,将找寻必需品的时间减少为零,并能将非必需品迅速取出,同时在仪器旁应配备与教材配套的学习资料,如装订成册的实验检测案例,各类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实验报告册等,供实训操作者参考,这样就能大大节省学员的实训准备时间。(3)清扫:将实训所需器材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的状态。地板、天花板、墙壁、工具架、文件柜、实验仪器、仪表工具、测量用具等必须一尘不染。(4)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由专人负责,实训前专业教师对学员进行培训,尽量做到实训前一尘不染,实训后干净卫生。(5)安全:消除工作中一切不安全因素,杜绝一切不安全现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时刻注意安全。(6)素养:要对学员、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及时更新管理理念,规范操作,对组织决定的事,要坚决执行,形成团队力量,养成良好的“6S”管理习惯。
6S管理实训室的实践成效
(1)承担全院土建类专业“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与检测”课程教学的实训任务,道桥系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高性能混凝土实验与检测”课程教学的实训任务,完成陕西省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作品一项,获得铜奖;(2)承接学院建筑材料中、高级工培训和技能鉴定;(3)承接学院土木工程材料技能大赛;(4)为学院教师科研项目实训提供平台;(5)为学院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建材实训大赛提供训练平台;(6)承接2016年陕西省高职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检测大赛;(7)承接2017年全国轨道交通运输类专业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检测大赛;(8)承接企业、其他院校的参观学习和交流;(9)协办承接2017中铁航空港集团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协办承接2017“中铁一局杯”工程实验职业技能竞赛。
学习主体对6S管理实训室的评价
学习主体的满意程度和有效利用率是实训室建设和实践的关键指标,也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1.学生对6S管理实训室的评价
实训室开通了微信公众预约平台,除教师授课计划会在公共平台能够自由查询外,学生还可以在课后自由预约没有完成的实训项目或者操作一遍很难掌握的实训项目。同时,微信平台可实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实训答疑,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指导。在此以2017年下半年高速铁路工程技术专业3个班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
2.教师对6S管理实训室的贡献
实训室实行6S管理后,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明显高涨,不仅可以自由学习,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实验室管理进行评价。但是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加大,实训室开放时间大大延长,图2和图3分别为2017年高速铁路工程技术专业上半年和下半年教师指导情况和实训室开放情况。统计显示,教师工作量上下学期每周平均增加6节课,实训室开放时间则增加了8%左右,即实训室实行6S管理后,服务质量明显上升了,但教师的工作量也明显增加了。
6S管理实训室的体会
高职骨干示范院校是国家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教学又是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手段,虽然实训室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6S管理需群策群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6S管理需要学院领导的支持,系部教师及实训教师的通力合作,才能创造实训室更加辉煌的明天。
2.多措并举促进养成教育。“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从认知情况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第一次实训课开头20分钟由实训指导教师讲解实训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实验完毕要将仪器、工具按标示摆放,实验后的废弃物都应按要求堆放。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反复抓,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要不厌其烦,耐心指导,常抓不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并受益终生,同时也可以促进实训工作的开展。
作者简介:聂磊(1982-),男,安徽淮南人,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职业与企业教育系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论(电子电气方向)、职教师资教育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3-0010-06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效益的前提。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具备质量管理的相关能力。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经济和企业界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面对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下企业对劳动者的新要求,如何培养具有质量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变革过程和发展现状
(一)世界范围内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变革过程
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变迁与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业时期,产品主要通过作坊式的生产组织形式制造出来,产品质量则由各个工匠或手工艺人根据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控制。直至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工程师和管理学家F.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泰勒主义,它标志着现代管理科学的诞生,同时也对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以后,质量管理理论始终是建立在泰勒的方法分析和组织工作基础上逐步发展深化,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也伴随着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等四个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对于企业中居于一线的技能型员工来说,随着质量管理模式的变革,他们的工作任务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生产、制造、物流、销售、服务等工作流程中某个工序上的特定操作,质量检验和控制工作不属于主要工作内容。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质量管理理念的不断升级,因此质量工作也逐渐成为企业员工的核心工作任务。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引入,使得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TQM要求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定义质量规范和标准,并对质量进行有效监控,质量工作的全员参与,企业工作流程引入持续改善的理念。对于TQM模式下的企业员工来说,质量管理不再是质量检验部门的责任,而是自身工作的必要环节。只有掌握质量管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胜任相应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有效运行起来。
(二)我国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进程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搞好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实际上就是全面质量管理。1980年3月原国家经委颁发的《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我国广大企业认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推行的30年时间里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乃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但必须看到,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各种“质量问题事件”层出不穷,众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仍然不能令人放心和满意,总体看来,仍与国外企业有较大差距,“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究其原因,企业员工质量意识淡薄,质量标准知识匮乏,质量能力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3]。“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4]。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素质劳动者的使命,如何培养学生的“质量能力”,以胜任未来职业工作岗位上的质量管理任务,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下企业质量管理的工作过程及组织形式
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ISO8402-1994《质量――术语》对质量作了如下定义:“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征的总和”。质量是一种符合性关系,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质、状态等与客户的期望、要求的符合程度。进一步说,质量就意味着满足客户的要求、需要和期望。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一种由客户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客户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相比传统的质量保证模式,TQM的特征体现见表1。
以客户为中心。TQM注重客户价值,其主导思想就是“客户的满意和认同是长期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关键”,强调组织应当理解客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客户需要并争取超越客户期望。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客户满意度。追求客户满意度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是否符合顾客期望,同时还要将与最终产品相关服务的质量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某公司通过对顾客投诉进行统计发现,围绕最终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仅占顾客投诉总数的30%,而围绕最终产品相关服务(如销售、送货、维修等等)方面的投诉则占到70%,这恰恰说明与最终产品相关的服务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理解客户的需求,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已成为现今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所必备的素质。
以工作流程为导向。TQM采用广义的质量定义,要求改进组织所有工作流程的质量,即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试制、生产、检验、仓储、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如图2所示,组织中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流程、每一位员工的具体任务以及责任和权力范围都应得到明确规定[5]。
以持续改善为原则。TQM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是不够,质量总能得到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6]。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保证长期的竞争优势。持续改善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原则之一,主要通过PDCA循环的工作方式实现[7]。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顺序不断循环进行质量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对企业工作首先进行计划(P)――包括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项目,接着执行(D)――即实地去干,去落实具体对策,然后检查(C)――对策实施后,评价对策的效果,最后处理(A)――总结成功的经验,形成标准化,以后按该标准开展工作。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为制定下一轮改进计划提供资料[8]。
精确地度量和开展质量信息工作。TQM采用统计技术度量组织工作中的每一个关键变量,然后与标准和基准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追踪问题的根源,从而达到消除问题、提高品质的目的[9]。质量信息,是指反映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原始记录、基本数据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资料[10]。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耳目、依据和资源,对于产品质量改进、质量策划具有重要意义。质量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建档,并提供利用[11]。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组织发生两个转变,即质量管理的责任由企业上层管理者下放到基层员工,向基层员工授权,TQM吸收生产线上的工人加入持续改善工作;质量管理的任务由质量检验部门分散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流程阶段,每一位员工都有明确的质量管理任务和清晰的权责范围。TQM广泛地采用团队(质量管理小组)形式作为质量管理任务授权的载体,依靠团队协作发现和解决问题。这要求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具有评判能力、自我批判和反思意识、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质量能力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内涵
(一)质量能力的内涵
职业教育语境中的质量能力,是指在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满足客户需求的、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质量就是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特征总和,现实工作中的质量规范和标准也是客户需求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因此客户需求的满足是质量的核心,质量能力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质量能力是一种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过程性的能力,这与TQM强调全工作流程的质量理念有关,也就是说,质量能力不仅体现在工作任务成果结果控制检查上,也体现在工作任务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从内容上说,质量能力包含质量意识和质量行动。质量意识是指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质量行为是指实现质量标准而满足客户需求的实际行动。质量行为是质量意识的外在表现,质量意识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能力是一种跨专业的能力。全面质量管理追求所有工作流程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提高,不管行业企业,不分职位岗位,不论制造销售,质量无处不在。因此,对于职业学校中不论是“主要与机器设备打交道”的技术制造类专业毕业生,还是“主要与人打交道”的经管服务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其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保证和提高质量都是永恒的主题,质量能力必然成为职业教育任何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点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和塑造,更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的基本目标[12],即应将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谓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在职业、社会和个人生活情境中基于事实的思考以及富于个人和社会责任感而行动的能力和意愿,从内容上说综合职业能力可划分为三个维度: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13]。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理论,从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组织分析可以看出:质量能力已不再局限于专业方面,而是同时涵盖了专业能力、个性能力和社会能力等三个维度的内容。因此,对质量能力结构的分析将参照综合职业能力的模型,从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三个维度展开:
专业能力维度:对质量的认知和信念;能够阅读、理解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能够根据相关质量、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工作;能够正确选择、使用、保养和维修测量工具和设备;能够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建档;能够基于测量结果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并对该措施进行评价;能够发现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和对结果进行评价;掌握若干质量管理方法(如因果图、EMEF法等等);熟悉相应职业工作中的典型工作流程,并对工作流程进行计划、评价和优化改进。
社会能力维度:交流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
个性能力维度:责任意识、自我批评能力、评判能力、反思能力、独立意识、移情能力。
(二)行动导向作为质量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设计原则
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整体性的、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的教学,在行动导向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确定的“行动产品”(注:在职业教育中,行动产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能够发表展示的物质性的或思维性的学习成果,如手工产品实物,或展示图、模型、实验等等[14]),引导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从而使得学生的脑和手的劳动以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配合协调进行[15]。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对符合行动导向理念的教学方法的统称,行动导向是一个设计教学过程的理念或者说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原则,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法。从质量能力的内涵出发,行动导向应作为质量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设计原则。
将行动导向作为培养质量能力的教学原则是由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质量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不能够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目标,而行动导向教学法相比其它教学方法来说,其优越性在于能够促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等的全面发展[16]。在包含协作、会话和情境的建构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促进和提高。其次,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步骤。通过比较分析(如图3)可以发现,行动导向的六个学习步骤所体现的正是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工作方式,从行动方式上来说,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工作是一个同时发生的过程――按照质量能力培养的引导问题(如图3所示)、以“行动产品”的完成为线索,学生在不断的演练质量管理的工作行动方式。最后,行动导向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复杂的、多维的(与职业实践相关的)、包含问题的行动情境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基于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工作实践、基于教学论思想设计一个包含职业情境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并将与质量相关的问题融入到情境和任务中。借助情境化的任务设计,通过经常性的训练,学生在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的、自觉的关注质量问题,进而达到从意识和行动两个方面提高质量能力的效果。
(三)过程导向作为质量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组织原则
过程导向意味着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进行。所谓工作过程是指为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并获得相应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工作过程的核心要素包括工作人员、工作手段、工作产品和工作活动等四个方面。从时间程序上来说,工作过程的完成过程是从接受工作任务开始,经历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四个阶段,直到获得工作成果[17]。过程导向的课程是基于对该职业工作中的典型工作过程的分析,根据其对学生未来职业工作的有用性这一标准进行选择,是该职业工作中具有范例意义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而学科性知识则根据其与职业工作过程的联系程度来进行选择,依附于职业工作过程进行传授。过程导向并不是职业教育课程的自动演化,而是职业教育应对企业生产组织变革这一外部压力的结果。因为精益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下,企业将生产制造活动作为流程来组织和管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不仅仅通过检查工作结果,更重要的是借助对工作流程的控制来达到。
如图4所示,根据职业典型工作过程的分析结果,职业教育的课程被划分成若干个内部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课程单元,每一个课程单元的学习过程以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完成为线索。学习性工作任务是一种教学方案,它能使学生在基于职业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一种项目式的、过程和任务导向的学习活动,它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系统的整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习性工作任务通常是从企业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中总结得出,是对企业现实工作任务的教学论加工成果(如电气电子类专业某课程单元的内容是维修某个电气设备系统,则该单元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就可以是故障家用电视机的维修)。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教学组织遵循计划、实施和评价等六个阶段,是一种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质量能力的培养要求要体现在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在任务设计中要融入质量专业能力内容(如质量标准、测量检测方法、文档记录和过程改善等等),如上文电气设备系统维修任务教学内容就包括维修的质量标准(例如ISO9001:2000;4.19款和8款ISO14001:1996;4.5和7.5款等等),测设检测仪器和使用方法,维修任务计划,生成任务订单和交付顾客,维修过程文档记录(如故障特征、维修过程和操作、维修结果等等)。教学内容组织遵循质量圈的循环,即从顾客需求调查到成品移交顾客,如以家用电器维修作为学习性工作任务,则教学内容的组织就可以从顾客移交电器设备,学生向顾客调查故障特征开始,到维修电器移交顾客和处理废弃零件结束,如图5所示。
四、德国职业教育培养质量能力的现状
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类型的最显著特征是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需求紧密结合。在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德国,质量能力作为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已写入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2003年新修改的工业电子电气类职业①就将质量管理能力作为所有职业的核心职业技能写入职业培训条例。无独有偶,同年新修订颁布的手工业电子电气类职业就被明确界定为顾客导向的职业,接待顾客、分析顾客需求、向顾客提供咨询是所有手工业电子电气职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质量能力的培养在职业学校的教学大纲-框架教学计划中更是得到充分的体现,以2003年新修订颁布的设备和系统电工培训职业为例,其14个培养目标中与顾客导向、质量管理工作过程明确相关的就有以下6个:“在团队中工作,能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向顾客提供咨询,接待顾客,分析顾客需求来设计电子设备和系统;计划和控制工作流程;检查,记录和评价工作成果;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关注人体工程学、经济、生态等方面;通过使用适宜的材料、以及关注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等来降低工作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能应用确保产品质量的标准、规章和准则,能够保证设备和系统的无故障运行,致力于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在13个学习领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描述中,12次使用质量这一词,这其中5次使用质量管理的表述方式,在第12学习领域:设备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教学内容规定为:“顾客订单;项目和产品管理;设备制造、设计和人体工程学;设备保护措施;质量、质量特征、质量目标;成本计算和结算;项目报告”。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可以看出,与质量管理有关的内容已经充分融合在职业教育教学大纲中,从而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将质量能力培养整合入职业教育是德国的教育系统与就业系统良性互动的成果。由马格德堡大学职业与企业教育系巴德教授负责的德国联邦政府“模型实验”“质量管理与职业教育”(1995年9月至1999年9月)项目组曾对德国企业做过一次质量管理与职业教育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认为职业教育的毕业生非常缺少与质量管理和质量系统相关的知识[18],94%的被调查企业强烈建议将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融入职业教育,特别是双元制的学校职业教育中[19]。该研究项目总结出了将质量管理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方案和策略,并开发出了相应的质量管理的教学项目在职业学校中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后续进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而上述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分析也恰如其分的印证了这一点。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就业导向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体现的是职业工作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我国企业不断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背景下,质量能力应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纳入到职业教育中去,从而提高我国劳动者的质量意识和质量工作能力,增强我国企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注释:
①德国电子电气类培训职业划分为工业电子电气职业和手工业电子电气职业,前者主要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企业培养人才,职业培训由工商业行会监管,后者主要为以向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或根据顾客订单进行生产经营的手工业企业培养人才,职业培训由手工业行会监管。
参考文献:
[1]Richter, A.. Lernen, Kompetenzentwicklung und Bildung im und durch Qualit?tsmanagement[J]. Lernen & Lehren, 2006, 第82期:60-68.
[2][4]梁学增. 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0年的成果回顾[EB/OL].sasac.省略/n1 180/n4175042/n5405123/n5581845/n5582049/5596997.ht ml.2010-12-05.
[3]黄怡. 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及全面提升质量的对策[J]. 兰州学刊,2004(4).
[5] [8] 董文尧,于伟利. 质量管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9,43.
[6] [9]张创新. 现代管理学概论(修订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67.
[7]戴克商,雷金溪. 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9.
[10]王关义,刘益,刘彤,等.现代企业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96.
[11]龚益鸣. 现代质量管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5.
[12]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0.
[13]KMK. Handreichung für die Erarbeitung von Rahmenlehrpl?nen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für den berufsbezogenen Unterricht in der Berufsschule und ihre Abstimmung mit Ausbildungsordnungen des Bundes für anerkannte Ausbildungsberufe[z]. Bonn: Sekretariat der KMK, 2007.
[14]Meyer, H.. Unterrichtsmethoden. Band 2: Praxisband. 2. Auflage[M]. Frankfurt am Main:Cornelsen Scriptor, 1989:158.
[15]Jank, W, Meyer, H.. Didaktische Modelle[M]. Frankfurt am Main: Cornelsen Scriptor, 1991:354.
新时期,军队疗养院作为部队战斗力体的健康保健基地,积极改变疗养模式,调整指战员的身心状态,提高部队的健康水平,从而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目的[1]。我院承担着来自、云南、青藏高原的优秀基层军官健康疗养任务,为确保基层军官疗养护理服务质量,在不断总结疗养护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针对高原基层军官疗养特点及健康需求,制定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创新多元化的护理服务模式,从内容和形式上扩大护理范畴,全面、全程、专业、主动的践行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实现优质护理目标,通过实践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高原基层军官特点
作为基层一线带兵人,高原基层军官是最辛苦的一个群体。长期驻守在高原边防的基层军官,是戍边卫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健康关乎着部队的战斗国和国家的安危[2]。常年驻守在高海拔、高寒的祖国边防的基层军官,氧气稀薄,生存环境差,担负任务重,与外界交往受限,与家庭成员相聚少,社会支持少,工作生活心理压力大,物质生活质量偏低,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他们年轻具有朝气,高学历,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
2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具体实践
2.1强化为军服务的根本宗旨 我们成立了以院领导、护理部、护士长组成的"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理解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涵,紧紧围绕我院"优质服务至诚为军,心系健康保障打赢"的服务宗旨,认真转变服务理念,改革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技能,拓展护理服务内涵,为高原基层军官提供卓越的延伸性护理服务。
2.2转变服务理念,创新多元化护理模式 高原基层军官的疗养为集体举家疗养,疗养期为15 d。在疗养期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为本,以疗养高原基层军官的满意为标准,着眼需求,拓展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倡导人文、精细、安全和"第一时间"服务理念,做到第一时间热情接待,第一时间了解需求,第一时间制定诊疗计划,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第一时间反馈信息[3]。应用融康复治疗、景观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文化疗养于一体的程序化疗养护理模式。定人员、定内容、定时间、重效果,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渗透疗养护理工作的始终。
2.3拓展服务内涵,实施人性化、个性化护理服务 我们把优质护理服务拓展到疗养工作的各个方面,根据高原基层军官的疗养需求,不断完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丰富服务内容,深化和拓展服务内涵,提供主动、无缝隙、全程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高原基层军官疗养期间,护理人员对实施责任制保障式护理服务,每个楼层指派2护士和1名服务员,分工明确,负责到人,根据基层军官多是集体入院举家疗养特点,在护理服务中充分体现出家的家庭式的温馨,除常规的疗养设施设备外,在房间里特别为他们准备了电吹风、微波炉、儿童玩具及儿童家庭生活用品。实行入院接待、院情介绍、就餐引领、早晚查房、安排体检、森林浴及冬温泉保健专人全程一体化护理服务。
2.4实施有针对性的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服务
2.4.1分析评估健康知识需求 在高原基层军官入院后第1d对其进行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护理程序式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探讨分析,评估高原基层军官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及需求,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健康教育内容,实施护理干预。
2.4.2提高健康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对高原基层军官进行健康知识认知调查显示,他们能认识到健康和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但在日常行为习惯和一些基本健康技能上知识掌握的还较少,一部分基层军官有不良的生活方式急需改善。针对于此,我们组织高原基层军官进行保健知识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了健康理念与日常习惯、健康养生、健康技能、急救防护、传染病预防和高原病防治知识。特别是在高原病防护知识和传染病预防方面,尤其注意结合高原自然环境、社会特点及当地疾病谱的特点,提高了对相关疾病的认知率和防护技能[4]。根据健康教育需要,我们编制并发放《健康保健知识汇编》,同时采取交流座谈,一对一讲解指导,现场示范等健康教育形式,使基层军官深入浅出的学习和掌握医学科普知识,提高了健康知识水平,增加了预防疾病和自我保健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2.4.3注重心理干预,积极改善亚健康 高原基层军官由于承受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压力,身心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疲劳状态中,容易出现心理困扰和亚健康状态。我们请心理医师为他们上心理保健课,采用认知调整、交流沟通、行为疗法,通过团体心理疏导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式,教会基层军官如何自我调节心态。利用院内丰富的物理和自然疗养因子资源,为他们进行康复指导和治疗,消除躯体疲劳和不适,有效的降低了他们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改善了亚健康状态。
2.5注重文化疗养,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我们在疗养区内设立了"优质护理文化走廊",将我们的服务理念、护理格言、养生保健及高原基层军官保卫边防的奉献精神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为军服务文化"。在每个疗养房间放有绿色植物,《健康保健知识指导手册》及各种温馨提示卡片,如:入院欢迎卡、体检提示卡、节日祝福卡、健康保健卡、出院欢送卡等,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疗养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疗养院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组织高原基层军官进行森林浴活动,阅览养生长廊;游览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参观茶叶博览园、乌木博物馆、大佛禅院等活动,并安排专职人员进行茶文化、乌木历史、佛教文化等知识的讲解;举办文艺联欢会和各种球类比赛,学会一套养生太极拳,体现了文化疗养特色,丰富了高原基层军官疗养生活,陶冶了情操,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
3效果
通过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在高原基层军官疗养中的实践,不断完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丰富服务内容,深化和拓展服务内涵,创新多元化护理服务模式,满足高原基层军官个性化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效提高基层军官健康知识认知度,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调试心理、延长岗位工作年限,最终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目的[5]。同时,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高原基层军官对疗养护理工作满意度达100%,实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成彩霞,陈平,刘荟,等.高原疗养基层军官健康认知情况调查[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8):926-927.
[2]成彩霞,陈平,刘荟,等.探讨护理干预对不同年龄疗养疗养基层军官健康认知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961-962.
山西省劳动厅:
你厅《关于山西机床厂卢毅同志工伤后如何享受保险待遇的请示》(晋劳险便字〔1998〕17号)和所附有关材料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国内发生由外国人造成的工伤事故,并由外方给付赔偿金的,被伤害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参照劳动部《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伤、残、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劳险字〔1992〕16号)、《关于外派劳务人员因工伤亡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4〕131号)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处理。外方支付的赔偿金,属于人身伤害赔偿性质,应归被伤害职工所有。同时,该职工应从外方赔偿金中偿还企业为处理该工伤事故垫付的医疗费用、工伤津贴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