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的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灾害抗御能力大小最直接的评估标准就是灾害所造成的人员、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大小。灾害损失和影响越大,区域灾害抗御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对于不能直接度量的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我们使用区域灾害损失和影响来间接度量。莱斯基(Rasehky)认为仅使用直接经济损失数据难以全面描述灾害损失,因此他增加了因灾死亡人数来表示灾害损失。本文借鉴了其研究同时也考虑到灾害的发生会对正常的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继而诱发社会生活、工作秩序的非正常状态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进一步以受灾人口数来表征灾害对社会生活的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从而较全面地对灾害人员、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做出描述。因灾死亡人数(Death)和受灾人口数(People)分别指在灾害事件中死亡的人口数量和因为灾害事件而致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人口数。直接经济损失(Loss)是指受灾体遭受自然灾害袭击之后,自身价值降低或丧失所造成的损失。其基本计算方法是受灾体损毁前的实际价值与损毁率的乘积。具体包括农业损失、工矿企业损失、公益设施损失以及家庭财产损失等。灾害损失变量数据来源于由灾后流行病研究中心管理和维护的紧急灾难数据库(EM-DAT)。该数据库是国际上影响最大、应用最为广泛,并可免费方便获取的灾害数据库,为国际计划、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
2社会经济环境变量
为了准确地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做出描述,本文借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于2008年所提出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及合理性原则,同时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得性,选择了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增长速度、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每千人医生数8个指标作为研究变量。这8个指标变量从多个角度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人民的生活质量、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及社会结构的合理性。
与已有文献相比而言,其划分较为细致,更符合中国国情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有利于完成对中国区域灾害抗御能力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关联性的全面考察。在省级区域的划分上,我们遵循传统意义上东、中、西部的划分,仅将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此外,由于自治区和海南省数据大量缺失,故将此两个省舍去,未进入样本;因此本文所使用的省际数据样本仅涵盖28个省、市、自治区。上述8个社会经济环境变量数据均来源于各省、市、自治区历年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
实证模型
为了论证前述表征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各因素对区域自然抗御能力的影响,本文收集了中国28省份1991~2010年的数据对如下三个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1)、(2)、(3)中,i表示某一区域,t表示时间年份,Deathit则表示i区域在第t年的因灾死亡人数,下同;People表示受灾人口数;Loss表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Rgdp表示人均生产总值;Pcdi表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cni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Sfai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g表示GDP增长速度;Tior表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Efr表示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Ndp表示每千人医生数。fi是个体省份无法观察到的效应;εit是残差项,我们将一些无法量化或未纳入解释变量但却有可能对灾害损失产生影响的因素比如说地理气候等因素归入残差项中,并假定εit~iid(0,δ2)。
本研究所使用的面板数据分析技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选择省际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以构造和检验更为真实的模型,从而克服了在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因素不同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影响的时候未能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因素自身发展演变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影响的缺憾。此外,面板数据分析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点,增加了自由度,同时减弱了解释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共线性,使得估计的有效性得以改进。
实证模型的参数估计
本文采用阿雷拉诺(Arellano)和博维(Bover)设计的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这一方法适用于短时期、大样本的面板数据。为了解决模型中变量量纲不统一的问题,以及改善各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我们取各个变量的自然对数进入模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见表1。
结果分析
我国各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由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程度的不同来加以解释。本文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人均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每千人医生数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速对区域灾害损失的影响不明显。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因灾死亡人数和受灾人口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而,其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影响不能确定。
(1)农村居民纯收入的高低是影响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最主要的因素。
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不仅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可以毁坏经济发展已取得的成果。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束缚和影响最为严重。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是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动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从生长、发育到繁殖,都必须首先和外在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因此,农业“受自然条件之影响最为深刻”。由此,农村居民是我国社会各阶层中最具灾害易损性的群体。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居民收入偏低,除去日常生活开支之外,一方面难以有剩余资金用于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制备,另一方面无力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缺乏基本的减灾、防灾常识。与之相对应的现实是大量的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往往多发于农村区域,造成重大人员和农作物损失,成为影响城市农产品持续供应、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因而,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社会,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强农村居民的灾害抵抗能力意义重大。
(2)区域每千人医生数是影响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从实证结果来看,每千人医生数较多的省区其因灾死亡人数、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受灾害影响人数均相对较少。每千人医生数衡量了区域内医疗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被是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组织广泛用于平价各地区医疗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WHO在2000年提出要实现全球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人的目标。美国社会学家英克斯尔提出的社会现代化标准中,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25人。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和美国,其每千人医生数已达到2.2人和2.4人,而按我国目前每千人医生数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还需要25~30年左右才能达到美国和英国的水平。医疗改革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一件大事,通过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将有更多优秀人员进入医疗卫生队伍,这对增强我国自然灾害抗御能力,减少因灾人员和财物损失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公共教育经费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高低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大小有显著的影响。
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数,被用于度量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努力程度。民众素质体现着防灾抗灾的“软实力”,全面提高民众素质必须从教育入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纲领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通过教育达到一方面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意识、价值观和态度,自觉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灾害形成的自然诱因。另一方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以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提高民众面对灾害时自我保护和生存的能力。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教育投资的增加对减少灾害人员和财物损失,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第三产业是单位能耗较少的产业,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是最有利于节约能源的产业。经济发展对能 源的依赖性是导致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因而是影响区域灾害脆弱性的原因之一。为此,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积极扶持低碳产业和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提高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强度等是实现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灾害抗御能力。
(4)区域GDP增速和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几乎无影响。
让我们略感意外的是,区域GDP增速和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几乎与区域自然灾害抗御能力无关。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还有导致灾害经济损失增加的风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严重偏低,无法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足够的保护,导致大量的其他固定资产在自然灾害中受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保持经济增长是增强国家实力和提高国民福祉的重要因素。
2农业保险灾害损失常用的预估方法
以往对于灾害的损失没有一个很好的科学预测方法,农险部对于承保都是根据经验进行核保,往往会造成投保的风险增大。常用的灾害预测方法一般可概括为五个步骤,分别是:灾害统计、建立灾害序列、建立预测模型、灾害变动预测、模型精度检验等。其中建立灾害预测模型是灾害预测的核心。由于自然灾害受多种因素影响,传统的自然灾害预测模型几乎都是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单一预测模型。
3ε-SVR的介绍
SVM回归问题是给定的数据样本集合为{)(,,....,(,)iillxyxy}。其中,niix∈Ry∈R,i=1,2,3....l。这里的iy并不限定取-1或1,而是可取任意实数。回归问题就是要给定一个新的输入样本x,根据给定的数据样本推断它所对应的输出y是多少,这个输出y是一个实数,用数学语言可以把回归问题描述如下:给定的数据样本集合为{)(,,....,(,)iillxyxy}。其中,niix∈Ry∈R,i=1,2,3....l。寻找nR上的一个函数f(x),一边用y=f(x)来推断任一输入x所对应的y值。下面介绍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求解过程。首先考虑线性回归。设数据样本为n维向量,某区域的l个数据样本及其值的表示为:(,),(,)niillxyxy∈R×R(4-1)线性函数设为f(x)=w•x+b(4-2)优化问题即最小化:**11)()2liiiRwwwC=(,ε,ε=•+∑ε+ε(4-3)约束条件为*(),1,2,,iiifx−y≤ε+iε=l(4-4)(),1,2,,iiifx−y≤ε+iε=l(4-5)*,0,1,2,,iiεε≥i=l(4-6)式(4-3)中第一项使函数更为平坦,从而提高了泛化能力,第二项为减小误差,常数C对两者做出折中。ε为一正数。f(xi)与yi的差别小于ε时不计入误差,大于ε时误差计为|f(xi)−yi|−ε。这也是一个凸二次优化问题,引入拉格朗函数:****11***11(,,,,,)1()[()]2[()]()lliiiiiiiilliiiiiiiiiiLwbwwCyfxyfx====εεα,αγ,γ=•+ε+ε−αε+ε−+−αε+ε+−−εγ−εγ∑∑∑∑其中,**0;0;1,2,,iiiiα,α≥γ,γ≥i=l。函数L应对*,,,iiwbεε最小化,对**iiiiα,α,γ,γ最大化。函数L的极值应满足条件:*0,0,0,0iiLLLLb∂∂∂∂====∂ω∂∂ε∂ε(4-8)从而得到:*1)0liii=∑(α−α=*1)liiiiwx==∑(α−α(4-10)0,1,2,,iiC−α−γ=i=l(4-11)**0,1,2,,iiC−α−γ=i=l(4-12)将式(4-9)~式(4-12)代入式(4-7)中,可以得到优化问题的对偶形式,最大化函数:****,11*11(,)()()()()2()lliijjijiiiijiliiiWaxxy===α=−α−αα−α•+α−α−α+αε∑∑∑其约束为:*1()liiiiwx==∑α−α(4-14)*0,,1,2,,ii≤αα≤Ci=l(4-15)这也是一个二次优化问题,w可由式(4-8)得到,b可由约束条件[()1]0iiiαyw•x+b−=求解得到。
4农业保险灾害损失的实例分析
在本课题中,通过调查安庆分支公司承保在在2004-2009年的历史受灾概率数据如表1所示。为了便于计算及减少误差,我们对实际的概率数做了人工干预处理,即实际概率应为表中的实际数除以40%,例如实际数为6,则实际受灾概率应为0.15。并对处理后的概率数采用极值变换法对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以表示为:minmaxminttXXYXX−=−,其中tX代表实际的赔付率,maxX,minX分别代表历史数据中赔付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tY代表归一化处理后的量。当然本文所用的算法还有很多值得去深入研究的地方,例如,在灾害损失的影响因素方面要更加紧密的结合实际,所选的因素都要是对发生灾害有着一定的影响,这样就能得出更加精确的量化值,另外,在参数值的量化方面也可以用一些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历史数据收集更多,也可以使预测的结果更为准确。作者简介:骆国刚,1976年生,男,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信息化、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骆国刚 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人类对财富的认识转变
尽管人类不断追求财富,不断创造财富,但是对于什么是财富,如何衡量财富,又如何创造财富,并不是很清楚。人类曾先后经历了三个重要标志性指标及体系,才日渐清楚这些问题,这也可以称之为人类对自己创造财富的三次大认识和发明。
第一次,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蒙·库兹涅茨应美国国务部要求,领衔研究国民收入核算,构建了GNP指标及其核算体系。联合国等编著的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s of National Ac-counts)成为世界各国官方统计的蓝本,衡量经济财富的GDP堪称20世纪人类最大发明之一,但是它有很大缺陷,受到多方质疑。
第二次,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根据阿玛蒂亚·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人类发展思想,构建了人类发展指数(HDI),超越了GDP所代表的经济财富,显示了更加广泛的人类财富,每年以《人类发展报告》形式将世界各国HDI指数予以公布。作者将HDI与总人口相乘定义为人类发展总值,简称GHDI,视为“人类发展总福利”,其衡量社会财富包括社会公本,同时也包括了GDP。
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银行首次提出了真实国内储蓄(Genuine Domestic Savings)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是一种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在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它是对GDP的第二次创新。即便如此,人类对财富的认识和衡量仍旧存在信息上、认识上、知识上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
实际上,人类的总财富不只是经济财富,还包括社会财富和自然财富,严格的说,GDP只代表经济财富;GHDI(人类发展总福利)代表了社会财富,特别是在经过不平等调整之后的HDI也反映了社会公平的程度。事实上,人类财富还包括自然财富,这就需要构建一个自然财富账户来清晰地表达和衡量。因此,人类总财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累积起来的经济财富、社会财富、自然财富的总和。
人类财富的积累不只是加法,也有减法,因为发展从来都不是免费的午餐,不同的发展模式会有不同的成本,因而就有不同的净收益。从净福利的角度看,人类净财富由如下公式来表示:
人类净财富 =(经济财富﹣经济成本)+ (社会财富﹣社会成本) + (自然财富﹣自然损失)=人类总财富﹣总成本
这里总成本有三类:第一类是经济成本,是通常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计算的显性成本;第二类是社会成本,包括社会不公平、社会冲突、贫困、腐败等难以计算的隐性成本;第三类是自然成本,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损失、气候变化影响等难以计算的隐性成本。因此,发展的目标函数,不仅是发展收益的最大化,也包括发展成本的最小化。人类财富的计算和衡量不仅要做加法,还要做减法,要扣除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和自然损失。
从名义GDP到绿色GDP
人类净财富的公式是十分简单的,但是实际衡量是十分困难的。这里,我们还是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澄清并区分三个不同的概念和重要指标:
一 是名义GDP。即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并没有考虑到社会成本、自然成本,从这个意义上看,它的确是名义的GDP。为此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已经意识到名义GDP的局限性,要求各国要“扩大国民经济账户的现有体系,以便把环境和社会问题融汇到会计核算框架中”。
二是真实GDP。这是根据世界银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Green National Accounts)体系计算的GDP。它是指在扣除了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损失之后的一个国家真实的储蓄率。计算真实储蓄率的公式如下:
真实GDP=名义GDP﹣自然资产耗竭(能源耗竭+森林耗竭+矿产耗竭+颗粒物排放损失+二氧化碳排放损失)+教育支出
世界银行提出的这一核算体系使得人们首次可以衡量真实储蓄率,同时还能衡量自然资产损失成本,即自然资产耗竭,同时也考虑到人力资本(指教育支出)对自然资本的替代性。根据该公式计算的真实储蓄率总是不同程度地低于名义储蓄率,是人们首次看到“看不见”的自然损失在多大程度上抵消了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财富,如果提高真实GDP就意味着降低自然资产损失或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三是绿色GDP。这是作者基于绿色发展系统的理论以及对人类总财富的认识,对世界银行定义的真实GDP进行重要补充,提出了绿色GDP的衡量公式,增加了四项重要指标:
绿色GDP=名义GDP﹣自然损失+人力资本投资+绿色投资+外部自然资本输入
具体来讲,该公式可以表达为:
绿色GDP=名义GDP﹣自然资产损失(能源耗竭+森林耗竭+矿产耗竭+颗粒物排放损失+二氧化碳排放损失)﹣自然灾害损失+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支出+卫生支出+研发支出)+绿色投资(生态建设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节能减排投资)+外部自然资本输入(净初级产品进口)
第一项是自然灾害损失。它反映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灭规划(2011-2015)》中的核心指示,即每年平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在一定程度上,减灾就意味着增加绿色GDP。
第二项是人力资本指标。它反映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现规划纲要(2010-2020)》中首次提出的人力资本指标,包括了三个指标,一是教育支出,二是卫生支出,三是研究与开发支出。《纲要》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由2010年的10.75%提高至2020年的15%。这就构成了中国的总人力资本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全国的知识资本投入,有利于增加绿色财富。
第三项是绿色投资。这是指增加自然资本的投入。它包括了三个指标:一是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对于林业、治理水土流失、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这意味着增加了生态资本;二是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这意味着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三是对节能减排的投入,这意味着提高了能源效率,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第四项是外部自然资本输入。基于绿色发展系统的开放性和中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当增加初级产品净进口,就增加了从外部获得的自然资本,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从以国内价格(国内市场均衡价格)利用本国资源到以国际价格(世界市场均衡价格)利用世界资源,也会大大提高本国的资源利用率,直接减少能源资源耗竭,相当于增加了本国的绿色GDP。
由于对人力资本投资、对生态环境的物质资本投入都会对本国自然资本具有替代性,这反映了人类的绿色发展不但不会损耗大自然,还会反哺大自然,回报大自然,有益于大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互益”。在考虑到从世界市场输入外部资源条件下,新公式计算下的绿色GDP可能大于真实GDP。从实践上看,这一公式弥补了世界银行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绿色投资和开放条件下的外部自然资本输入的缺陷。
从政策含义上来看,绿色GDP公式更具有实际意义:一是增加了自然灾害损失,使得自然损失包括了两部分,即自然资产耗竭和自然灾害损失,增加综合防灾减灭投入,可以明显减少自然灾害损失;二是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创新绿色发展技术;三是增加生态环境投入,直接增加本国自然资本;四是增加外部自然资本输入,促进不同初级产品国际贸易,不仅有利于增加本国稀缺自然资本,还有利于增加世界资本的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 S511;S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59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水稻主要生产基地,水稻的丰收关系着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黑龙江省又是气象灾害影响比较严重的省份。
据相关数据统计,自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大概有73%的年份受自然灾害影响,其种类有低温、干旱、洪涝、早霜等。其中低温灾害最严重,大概4年左右发生一次。定量评估气象灾害可以减少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对农业防灾及灾后求助有重要作用。黑龙江省灾害损失评估多数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计算出其他年份的水稻期望值后,以此为基础计算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害。本文主要研究在1950年~2004年的数据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进行灾害损失与期望产量分离,实现对水稻损失的定量评估,为防灾、减灾、灾后救助做参考。
1 农业气象对水稻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是水稻生长过程中较重要的影响因素。黑龙江省日照充足,温度和降水对水稻影响比较严重。近年来,黑龙江省推广稀植技术,降低了低温气象灾害对水稻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低温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减小,但依然是对黑龙江水稻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因素。同时人们滥用水资源,导致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发生的旱灾增多。
2资料与方法
2.1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自黑龙江省1950年~2004年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实际记载数据,及同期粮食在灾害年份的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公开公布的数据。
2.2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方法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比^多,如土壤、品种、农业技术和气象等因素。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产量主要受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气象灾害情况影响。虽然水稻在生产过程中有病虫害等的影响,但影响小,可控制,所以不计。只有在无气象灾害情况下的农作物生产的产量即为期望产量,可以得出气象灾害损失量。期望产量是水稻的各个生长环节都正常,没有干旱、大风、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发生,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气象因素比较稳定。在实际水稻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有利因素都能满足。只能找出个别年份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水稻所需要的水和热的条件满足,气候因素也平衡的情况下水稻产量高。
3结果分析
3.1水稻的单产变化特征
通过一定公式的计算,从1950年~2004年,水稻基本无气象灾害年为1950年、1975年和2000年,水稻产量分别是3224公斤、3857公斤和6489公斤。利用这三个期望年产量,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可以计算出其他年份的期望产量。计算得出,黑龙江省的水稻实际年产量与期望产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实际产量单产波动较大。1949年~1983年水稻单产变动系数为0.30,1985年后水稻产量开始稳步增加,1985年后水稻单产变动系数为0.18。实际产量与期望产量的差值变化也明显分阶段,1985年之前水稻产量极不稳定,气象灾害损失比较严重,1985年后虽然气象灾害还会发生,但实际产量与期望产量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近些年,水稻产量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
3.2水稻灾害损失变化特征
黑龙江省气象损失比较严重的年份为1985年以前,水稻产量一直处于低迷期。80年代以后随着气象灾害的减少,水稻产量也进入了增长期。数据显示,建国以来,特大气象灾害基本都在1949年~1986年,占所有年份的48.7%,平均灾害损失率为28.9%,其中重灾害是1972年,损失率达68%。从1985年~2004年,黑龙江省的气象灾害明显减少,平均损失率大概在9%,即使1991年、1993年和2002年遭受了相对较严重的气象灾害,但受损率分别是20%、16%和14%,较80年代之前少很多。
3.3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灾害类型
通过对黑龙江省1985年~2004年的灾害损失量与低温、干旱、洪涝的受灾面积分析发现,灾害损失与低温冷灾害的受灾指标成正比,成灾与绝收面积成正比。受灾与干旱、洪涝的关系不是特别明显,说明在黑龙江省低温冷冻灾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
4结语
黑龙江省的水稻产量特征在1985年前明显不稳定,气象灾害在1985年前发生比较多,频率大,对水稻产量影响特别大。1985年后,气象灾害发生几率小,水稻产量受灾害影响比较小。在几种灾害中,低温冷冻灾害对水稻影响最大,会造成产量的明显下降。所以从1983年开始,黑龙江省转变了水稻种植技术,推广旱育稀植水稻栽培技术,以降低低温冷冻灾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同时,全球气温变暖也降低了黑龙江省水稻受冷冻灾害的影响几率,使水稻增产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主要改革内容是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相比,其他方面也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非正常损失的处理就是其中一项,通过这些变化可以发现税制改革的理念也在不断演进。
一、非正常损失在增值税法中的重新界定
新条例第十条规定: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以及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新条例的实施细则进一步作出解释,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按照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如果纳税人发生了因为管理不善造成的购进货物、应税劳务以及在产品、产成品因被盗、丢失、霉烂变质发生损失,这些项目中的购进环节所发生的进项税额不允许从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由于目前增值税采取认证抵扣方法,如果上述项目的进项税额在认证通过后已经作了抵扣,那么抵扣过的进项税额就需要转出。换言之,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损失是纳税人未能尽到全面的注意义务而造成的损失,即人为原因所造成的损失,该损失部分的货物或者劳务下一环节的销项税额无法实现,所以,其对应的进项税额就不得抵扣,如果已经作了抵扣则需要转出由纳税人自行承担或相关责任人承担,最终计入相关费用或者成本项目。
二、非正常损失增值税处理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一)税法修改前后非正常损失增值税处理的变化
旧条例的实施细则规定: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自然灾害损失;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其他非正常损失。而新条例的实施细则对于非正常损失的界定范围仅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新条例的实施细则对于非正常损失的范围进行了较大修改,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再属于非正常损失的范畴。另外,旧条例实施细则中的“其他非正常损失”的规定较为模糊,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在增值税的相关法规中并没有进行详细地解释和说明,这种模棱两可的规定被剔除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其他非正常损失也被排除在新条例关于非正常损失规定的范围之外。
(二)非正常损失增值税处理变化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旧条例的实施细则规定的非正常损失范围比较宽,基本上“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均被列为非正常损失,这就意味着没有参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外购项目上的进项税额都不允许抵扣,如果已经抵扣则需要作进项税额转出。这样处理其实不尽合理,比如自然灾害损失归为非正常损失,一般认识觉得合乎常理,其实有失公允。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并不是纳税人希望出现的结果,甚至是需要规避的风险,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已经给纳税人带来了财产损失,而进项税额还不允许抵扣销项税额或者已经抵扣要作转出处理,意味着自然灾害已经给纳税人财产造成损失,但是,财产损失部分的增值税额则要按规定正常缴纳,即国家税款不能因自然灾害而损失,其实给纳税人造成的是“双重”损失。
新条例的实施细则将自然灾害及其他非正常损失排除在非正常损失范围之外,意味着纳税人除了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之外,正常损耗之外的其他情况下外购项目损失的进项税额可以正常抵扣,如果已经抵扣则不需要再转出,即由国家来承担这部分外购项目损失部分的增值税额。这样处理最起码符合税制的公平原则。
非正常损失范围的界定直接关系着进项税能否抵扣以及是否转出的处理,影响着企业的税收负担。新条例实施后,企业的外购项目发生自然灾害损失,或因政策变化、技术进步等原因导致的淘汰、报废损失,其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再需要作转出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减轻了纳税负担。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在自然灾害中造成重大损失的政策性帮扶,让正常损耗之外的非正常损失进行合理分摊,符合税制公平理念,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是利好的。
三、非正常损失增值税处理变化反映出的税制改革理念
(一)进一步完善税法内容依然是改革的趋势
非正常损失概念的重新界定虽然是新条例中一个非常微小的变化,但所传达的信号与近几年的税制改革理念却是吻合的,即进一步完善税法内容依然是改革的趋势。从这一细小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增值税的全面转型和深化改革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税制结构和税收体制,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公平合理的税收法制环境。
(二)直接税与间接税相结合实现税制的公平与效率
【摘要】各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改变了企业生存的环境,拓宽了企业的风险边界并提升了企业的风险等级,企业财务风险从广度和深度上较以前也有了大幅提高。本文对国内外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财务问题、我国研究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对自然灾害财务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 为形成我国独立的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体系与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体系;自然灾害财务管理体系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如地震)、海洋灾害(如台风)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如森林与草原火灾)等,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害,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近年来,我国企业遭受自然灾害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业绩受到严重损失。国家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务院令[1993] 第139号、财税[1994] 001号、财税[1997] 116号、国税发[2000] 38号等法规文件相继规定了企业遭受自然灾害税收优惠政策的若干条款。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财政部、国税总局公布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政策,但学术界尚未针对自然灾害财务问题作出专门的系统化研究,由于缺乏灾害财务理论的指导,企业灾害财务的实践一直以来处于摸索阶段。基于此,本文提出“自然灾害财务”观念,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财务问题进行述评,并基于自然灾害环境和企业风险视角,对发展自然灾害财务的重要意义及自然灾害财务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形成我国独立的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体系与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一、文献回顾
对于自然灾害的研究,国外学者更多关注的是政府危机管理,围绕自然灾害管理法规的建立健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健全和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三个问题来展开。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建立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法规,如美国颁布了《洪水灾害法》、《灾害救济法》、《地震法》和《海岸带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来规定和约束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危机管理的职能及其行使,并规定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为自然灾害管理机构。而日本则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1961)、《地震保险法》(1964)、《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1976)、《灾民生活重新安排支援法》等28项防灾法律,并规定内阁府为国家灾害危机管理机构。国外政府建立了比较科学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专项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并由政府对此进行严格监管,对保险公司赔偿限额以外的部分给予补偿,并分担保险公司的风险,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政府加大在防灾和监测系统等公共品上的投入,加强事前预防,做到把风险分散在灾前;利用国际发达的再保险市场来分散风险,将灾害风险向国际市场转移;发行巨灾保险债券,利用资本市场来分散风险;推出自然灾害金融衍生品,如灾害指数期货,利用期货市场分散风险。在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方面,对自然灾害保险进行政府补贴,建立健全巨灾保险法律制度,规定巨灾保险为强制险种。同时,对自然灾害保险实行财政补贴,将巨灾保险从一般商业性保险业务中分离出来,作为政策性保险业务来经营,由政府采取多种方式给予政策扶持。而保险赔付已经占据灾害损失救助的主导地位,在分担巨灾损失、履行政府责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可见,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来提高整个社会体系抗灾救灾的效率,而对企业内部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具体财务问题较少涉及,也没有作深入的专题研究,所以联系微观层面研究企业内部自然灾害财务问题还不够。
对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研究,近年来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研究领域集中在救灾资金筹集机制和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两个方面。我国目前灾害资金的筹集机制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其他资金形式作为补充。救灾资金的来源渠道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拨款、保险理赔、救灾基金、银行贷款和国内外捐赠等(李可可,1996),巨灾证券的发行作为救灾资金来源的一种尝试(滕帆,2002;韩天雄、陈建华,2003)。国内学者从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村灾害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探讨了对灾害经济评估的原则和方法,着重从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并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原则出发,提出了资产价值评估法和资源价值核算法(张文华,2003),并进一步从人力资源价值理论的层面,提出了评估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价值损失的方法和模型(于庆东,2004)。在将农村灾害经济评估划分为预评估、灾期评估、灾后跟踪评估、减灾效益评估四种类型的基础上,严立冬(1998)根据农村灾害的灾前、灾中、灾后三个不同阶段,设计出一套农村灾害经济评估指标。另外,国内学者还对灾害风险的应对、灾害资金的补偿机制和救灾款物审计作了一定的探讨,包括从经济发展理论模型构建的视角提出了灾害风险最小化目标和合理途径(何爱平,2002),从建立地震灾害资金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建立我国多形式结合的灾害资金补偿机制(苗崇刚、侯建盛,2007),从救灾物资管理的视角提出了救灾物资审计的要点。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学者对自然灾害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灾害经济的资金筹集和价值评估,而对企业灾害财务问题的研究只是在相关文献中零星可见,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二、研究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世界上1/3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中国,这种状况近年来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每年因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公布的2007年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在2007年都遭受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的袭击,旱灾、洪灾、地震、台风、强雷暴雨、暴风雪和风暴潮陆续上演,在这短短的一年中,自然灾害席卷了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方七省以及淮河流域,重庆、四川、济南、云南等许多大城市损失惨重。2008年1月,我国中南部地区迎来了50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停水断电,民航、交通受阻,煤、油全线紧张,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 000亿元人民币。继雪灾之后相隔不到四个月,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八省市受到震撼,死亡人数超过69 000人,失踪18 000多人,倒塌房屋80余万间,供水、电力、交通及通讯全部中断,余震不断,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创,灾区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汶川大地震后,东汽集团在汉旺镇的一个公司80%的厂房倒塌或受损,1 000多名工人被埋,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50多亿元。地震对四川省旅游业也造成了巨大冲击,全省仅旅游业因地震而发生的损失就超过6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 000亿元之巨。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不仅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自然灾害已经由以前的小概率事件逐渐演变成为企业环境的常态,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的风险边界,提升了企业的风险等级。我国企业必须直面这一环境巨变,强化风险意识,构建新型企业战略,以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微观基础,而企业财务管理则是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结合自然灾害研究企业的财务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构建系统科学的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体系,用以指导和支撑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管理实践,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任务艰巨、时间紧迫。
三、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的理论体系
企业自然灾害财务应首先说明对传统企业财务的衔接与拓展,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成为企业环境常态的情况下,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直接催生了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管理。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理论在内容构成上包括企业自然灾害财务基础理论、企业自然灾害财务应用理论以及企业自然灾害财务发展理论,如图1所示。
1.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的特点。企业自然灾害财务与传统财务的区别首先表现在理财环境的巨变。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研究企业因灾严重受损条件下导致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下的特殊财务问题,主要包括抗灾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与监管问题,具有全局性与专门性的特点;其次表现在要贯彻以人为本、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放在首位的原则上,要把保护企业职工生命安全和减少企业财产损失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来抓,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自救,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2.自然灾害财务的基础理论研究。自然灾害财务基础理论是建立自然灾害财务应用理论和自然灾害财务发展理论的基础,自然灾害财务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管理环境、自然灾害财务假设、自然灾害财务目标、自然灾害财务对象、自然灾害财务风险、自然灾害财务战略、自然灾害财务投融资、自然灾害财务调控、自然灾害财务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其中,自然灾害财务机制是核心和纽带,它将其他的灾害财务构成要素有机联系起来。企业的自然灾害财务机制包括灾害财务预警机制、灾害财务应急机制和灾害财务补偿机制以及各种灾害财务机制的调控机理、不同灾害财务机制的协调和运转等。
3.自然灾害财务的应用理论研究。自然灾害财务应用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与企业选址、国家自然灾害财务体制建设、企业自然灾害财务机制的设立和运行、自然灾害基金的提取和监管使用、自然灾害财务风险监测、自然灾害损失评估(企业内部损失评估和基于产业链的损失评估)、自然灾害税收问题、自然灾害财务保险、巨灾证券发行、自然灾害衍生金融产品、风险资产证券化、灾后重建财务问题、非灾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捐赠效应以及企业灾后财务战略调整等。
4.自然灾害财务的发展理论研究。自然灾害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自然灾害财务的发展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必要将自然灾害财务和可持续发展财务、环境财务、社会责任财务、人本财务、柔性财务、战略财务、风险财务、资本市场财务等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梳理脉络,打通相关学科之间的研究路径,为发展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促进我国自然灾害财务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二)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的管理体系
我国现阶段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管理还处于自发和摸索阶段,缺乏实际经验,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意识薄弱,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管理手段落后,企业灾害损失预防及投资项目预算缺位,企业防灾抗灾资金救助机制不健全,灾后重建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等。需要加快推进企业自然灾害财务建设,培育企业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意识,应用先进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技术,形成企业防灾抗灾救灾资金长效机制。
1.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与企业设立。
自然灾害财务风险巨大,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受灾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不加预防或处置不当,极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使其丧失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导致企业灾害财务问题向破产清算财务问题转化。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发生后的财务机制,使企业财务系统在抗灾、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抵御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及衍生灾害,减少自然灾害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冲击。笔者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统一的自然灾害预报中心。目前,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预报工作隶属于不同的政府机构,即便是同一类型自然灾害,其探测、评估、分析、预报等工作也划归若干部门主管,这种制度安排使得各机构、各部门缺乏对自然灾害的全面、系统把握,造成预报工作效率的低下。实际上,自然灾害发生有很多征兆,包括地质、气象、生物等方面,机构和部门条块分割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也给企业灾害财务风险预警带来困难。企业灾害财务风险预警建立在国家自然灾害预报系统的基础上,依托全国统一的灾害预报中心,企业财务系统可以根据灾害预报所涵盖时间范围(长期、中期、短期、即期)和空间范围(全国、地区、省、地市州等)作出不同的反应,以规避或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而且,当企业涉及对外业务关系时,还需关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灾害预报,避开或阻断自然灾害风险链,提升国际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设立时的地址选择必须依据全国灾害预报中心提供的各地区灾害预告信息进行正确决策,尽可能避开地层断裂带和灾害频发地区。所以,正确的企业选址是企业应对自然灾害财务风险的一种初始投资策略。汶川大地震使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损失惨重,企业管理当局没有重视汉旺处于地震断裂带,长期内将会发生地震这一长期预报信息,企业选址失误,最终给企业造成巨大投资损失。所以,结合灾害财务风险预警作出正确的企业选址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2.企业自然灾害损失预防与投资项目预算。
企业自然灾害损失预防要求企业必须对经营环境及其所蕴含的风险进行动态的、全程的监测,发挥财务系统的预测和事前控制功能,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企业生活设施投资项目预算以及高强度抗灾的生产建筑物与设施投资预算。企业建厂之初,应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对关系职工生命安全的厂房、宿舍和其他生活与生产设施的投资要优先考虑抗震防灾的资金需要,坚决纠正只重生产忽视职工生命安全的错误观念。其次,在编制和执行投资项目预算时,要严格遵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招投标、施工、采购、监理、验收、审计等,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建设项目规范,保证建筑物和设施的施工质量,建设和谐、健康、稳固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企业应该积极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同时,这也是实现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3.企业自然灾害救助机制重构——基于企业自然灾害补
偿基金的设置。
(1)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形成机制。按现行制度规定,中央财政设立的特大、重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和地方各级财政设立的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用于解决灾民吃、穿、住和抢救、转移、安置、治病等费用,以及按规定设立的专用救灾物资储备资金,并未对受灾企业救助进行专门规定。我国企业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企业自有资金、财政拨款和税收减免,国际社会援助、国内社会捐款在企业自然灾害救助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较低,缺少灾害保险险种,能够抵抗重大风险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还没有形成。面对重大、特大自然灾害,仅仅依靠企业自有资金一般不能解决问题,而能享受到财政拨款的企业仅限于少数国有大型企业,多数受灾企业不得不自行承担自然灾害带来的主要损失。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来源渠道。首先,可考虑借鉴我国设置交通强制保险险种的经验,建立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新设企业抗灾防灾救灾强制保险险种,即“灾强险”,用法规形式规定各企业每年按一定保险费率向国家社保部门上交灾害保险费,交由财政专项监管与拨付使用,形成抗灾防灾救灾长效资金的来源。其次,加速推进建立一个围绕重大自然灾害的保险体系,把目前保险公司无力承担的风险逐级分散到直保公司、再保公司、国际再保险公司、结构融资和资产证券化市场、国家和地方财政等各个参与方。最后,积极开发其他形式的企业自然灾害救助手段。例如,发行巨灾债券和赈灾福利彩票,提供企业自然灾害政策性贷款,开发自然灾害金融衍生产品等,都是未来值得努力的方向。由此逐步形成由企业、金融保险机构、政府和社会各界等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由内到外共同出资的立体的社会救助机制,有效地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在更广泛、更深层面上给予灾区企业员工生活和生产以更有效的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笔者建议,在最近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各种灾害发生后的企业灾后恢复重建的制度规定。
(2)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监督机制。仅有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形成机制还不够,还必须建立、健全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监督机制。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形成机制反映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来源和取得,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监督机制则对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日常管理和使用提出要求,旨在提高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在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之间、财政部门与企业之间、保险公司与企业之间以及银行与企业之间均存在委托关系。鉴于委托人和人利益目标的不一致性,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各级人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和法律法规的制度缺位更加扩大了这一风险。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监督机制,充分发挥预算、会计、审计和财政等监督主体的职能,对受灾企业补偿范围、补偿额度以及使用过程进行监督。鉴于我国地域辽阔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国家审计署成立企业灾害补偿基金审计处,直接履行企业自然灾害基金的监督职能,及时在审计公报中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收缴、使用和结余情况,杜绝贪污、挪用、截留等腐败行为。此外,还应积极发动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力量,为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合理、高效使用创造良好环境。
4.加强企业灾后重建财务管理。
(1)基于产业链的灾后损失评估。对受灾企业灾后损失进行专业化、系统化评估是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确定企业因灾补偿范围和补偿额度的直接依据。笔者建议组织力量开发一套企业自然灾害损失评估信息系统,结合企业所处的产业链,对受灾企业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进行客观、综合、全面的评估,为企业灾后重建提供依据。(2)构建企业灾后重建资金的筹集机制。通过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保险、银行、证券、非营利性组织以及社会捐赠等多个渠道来解决重建资金的筹集问题。灾后重建资金筹集必须充分考虑是否异地重建及技术改造升级等问题,以增强建筑物和设施的抗灾能力。(3)构建企业灾后重建资金投资机制。确立受灾企业恢复生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灾后重建投资必须充分考虑是否异地重建及调整产业结构等要求,恢复重建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满足发展循环经济与减排的投资需要,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不具备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使企业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4)企业灾后重建资金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救助资金使用管理体制,加强国家审计、财政、纪检、监察、企业内部审计、媒体及公众的综合监督作用。
5.非灾企业社会责任与捐助效应。
(1)非灾企业的赈灾责任。当代企业肩负着履行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双重使命,提供税收、就业和产品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最低义务标准。此外,还应在确保最低义务标准能有效完成的基础上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当代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使命,作为一种国际普遍认同的理念,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为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员工、社区、环境等的社会责任。随着企业大规模生产方式的采用和工业化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失业、贫穷、污染、犯罪等社会问题都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关联,企业理应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对此加以修复和补偿。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在新的环境下,非灾企业要提高竞争能力,保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非灾企业在参与赈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2)非灾企业的捐助效应研究。非灾企业捐助包括向受灾对象捐款捐物,提供人力援助、心理援助,甚至包括书面或口头上的支持、激励和承诺。在我国,社会责任可以视作“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世界银行,2003),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构建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思想。非灾企业积极投入到赈灾活动是其愿意并实际履行社会责任的最直接体现,那么,非灾企业的捐助行为就至少会导致其改善自身经营环境,形成积极的道德资本等积极效应,最终通过改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来实现非灾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非灾企业安排特定的捐助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投资,或者是一种改善形象和公共关系的广告策划,对于提高非灾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增加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彭韶兵,刑精平. 公司财务危机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锋.发展财务战略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何爱平.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灾害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软科学, 2000,(6).
[4] 滕帆.巨灾风险债券及其在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
[5] 韩天雄,陈建华. 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的定价问题[j] .保险研究,2003,(12).
[6] 严立冬.农村灾害经济评估指标系统与估值技术[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10).
[7] 于庆东.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价值损失的评估[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6).
[8] 于庆东,沈荣芳. 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探讨[j] .灾害学,1996,(11).
[9] 于庆东,沈荣芳. 试论突发性自然灾害灾害损失评估的特点与原则[j] .自然灾害学报,1995,(4).
[10] 张玉,宁大同. 中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
[11] 张文华.地质灾害受灾体价值分析[j] .山西统计,2003,(3).
[12] 苗崇刚,侯建盛. 建立我国地震灾害资金补偿机制的思考[j].中国地震动态,2007,(2).
[13] 杨恒田,谢新年. 地震救灾款申报管理问题多[j] .中国审计,2004,(14).
[14] oecd.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market issues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disasters, financial market trends, no. 86, march 2004.
[15] gao. financial market preparedness improvements made, but more action needed to prepare for wide-scale disasters, september 2004.
[16] armed forces comptroller.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support of natural disasters, richard flores, cdfm. spring 2006.
中图分类号 P954;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02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1.005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灾害事件呈现频率增多、强度增大、损失加重的趋势[1]。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舟曲滑坡泥石流以及西南干旱等环境灾害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提高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自然灾害损失评估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学科中的热点问题[2]。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直接经济损失,指受损居民住宅、基础设施和厂房设备等的恢复重置成本;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指因产业链中断造成的可市场化评估的损失;宏观经济损失,指灾害对受灾省份、全国、甚至全球宏观经济指标(GDP,物价,税收和就业等)造成的影响[3-4]。
在我国,自然灾害直接损失评估相对成熟,政府部门的统计、新闻媒体的报道,也大都只涉及直接经济损失。然而,仅透过直接损失无法全面衡量一场灾难的影响程度。现代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产业部门之间关联程度越来越高。环境灾害对电力、交通等关键产业部门造成破坏时,将通过产业关联影响到经济系统其他产业,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呈波及放大效应。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通过灾害链以及产业链对灾害损失的放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恰逢春运,停水断电,交通瘫痪,都深层次的扩大了灾害影响的程度和范围[5]。因此,在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间接经济损失和宏观经济影响的量化评估,有助于政府部门准确了解灾难的放大程度。再者,自然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宏观经济影响评估与防灾减灾规划以及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紧密相关。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有必要定量化分析灾害事件的深层次经济影响。
国内外采用的环境灾害经济影响量化评估方法包括:比例系数法,计量经济学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IO)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6]。这四种方法,比例系数法最简单最容易掌握,CGE模型最复杂,维护成本最高。然而,CGE模型是以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用一组数学方程的形式反映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可以说是经济社会的一个缩影[7-8]。CGE模型的非线性特征可以刻画灾后不同恢复策略情景下不同行为的相互替代性,CGE模型的灵活性可以使建模者根据具体的灾害问题,将灾害冲击灵活方便的与模型链接起来,并且CGE模型还可以避免灾害损失评估中的重复计算等问题。国外已有学者注意到CGE模型评估灾害损失的这些优点,将其逐渐应用到灾害损失评估中[9]。国内有一些学者用IO评估自然灾害的经济影响[10-12],但是由于CGE模型难度大,国内还没有学者用CGE模型评估自然灾害的经济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以国际粮农组织标准CGE模型为原型,参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发和维护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RCCGE,Dynamic Recursive Chinese CGE),根据自然灾害发生在一个或几个省的特点,将全国模型降尺度为省级模型。另外,根据我国民政系统和统计局系统对自然灾害直接损失的评估特点,重新设置能够反映灾害紧急情景下的宏观闭合,并且添加参数、变量以与直接损失链接。最后,以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为例,对比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关系,分析交通(铁路、公路、民航)瘫痪对湖南省的经济影响,并指出间接损失评估时各类损失不具累加性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 评估灾害冲击的CGE模型构建
1.1 基准CGE模型的结构
本文的基础模型以国际粮农组织标准CGE模型[13]为原型,在反映中国经济特点以及构建多区域模型方面,以DRC-CGE[8]为原型。对于生产部门,环境灾害直接损失数据往往不能细分到投入产出表中的42个部门,因此简化的模型合并为24部门(1个农业部门,11个工业部门,1个建筑业部门和12个服务业部门)。模型包括资本和劳动力两大类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主体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分配结余进入储蓄账户。居民的收入来自劳动力禀赋以及企业、政府的转移支付。企业收入来自资本收入。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各类税收,具体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关税、进口增值税、企业直接税、居民个人所得税,此外还包括一些转移收入。模型包含贸易活动。
模型中的生产活动采用两层嵌套的函数来刻画,第一层:中间投入的合成采用列昂惕夫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的合成采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第二层:总产出由合成的中间投入与合成的资本-劳动束通过列昂惕夫生产函数决定。出口的供给采用不变转换弹性函数(CET函数)刻画。模型对于进口采用“小国假设”,对于进口品和国产品,模型遵循Armington假设。居民在满足其预算约束的条件下,通过科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形式使效用最大化。消费受收入的约束,居民的效用函数采用科布-道格拉斯消费函数。政府消费和投资需求按照固定支出份额的函数刻画。
市场均衡与宏观闭合。模型中所有商品市场通过价格出清。各种投资支出的总和等于各种储蓄的总和。模型采用新古典闭合原则,即总投资是由各储蓄的和内生决定。汇率为模型的价格因子。国外账户通过实际汇率的变动来实现均衡。劳动力总供给外生,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可以流动。资本的宏观闭合以刻画环境灾害冲击,在后面部分具体设定。
1.2 环境灾害冲击经济系统的刻画
刻画一:将全国CGE模型降尺度为省级CGE模型。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一个省或者一个区域,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几乎没有,因此在构建评估灾害经济冲击的CGE模型时候,需要将全国CGE模型降尺度为省级CGE模型。此时,需要做两方面的改进:区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中央政府收入包括关税,直接税和间接税。省级政府收入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在支出方面,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之间存在着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还存在对居民的转移支付;区分国际贸易和省际贸易。以全国分为湖南省和全国其他地区(ROC)为例,两区域CGE模型贸易结构见图1。
刻画二:针对民政、保险部门评估的灾害直接损失数据,刻画环境灾害冲击经济系统的机制。用CGE模型评估环境灾害的经济影响,需要刻画环境灾害对经济系统的触发与冲击机制。不同的机构,对环境灾害直接损失的定义、指标、评估方法有所差别,并且CGE模型是专门的宏观经济模型,不一定包含与环境灾害直接损失一一对应的参数或者变量,因此需要发展CGE模型,在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与模型的参数和变量之间构建一个桥梁,使得CGE模型能够评估环境灾害冲击经济系统后造成的产业关联损失,以及GDP、就业、税收、CPI等宏观经济指标如何变化。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导致交通中断,通过产业关联造成经济影响,以此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引入灾害冲击。当时雪灾之后,民政部门、保险公司评估的交通业的直接损失指道路、桥梁等破坏之后的重置成本。针对这类情况,在模型中的宏观闭合模块,灾前情景设定每个产业部门的资本存量固定不变,灾后情景设定道路、桥梁等的重置成本通过交通行业资本存量发生变化刻画。具体设置为,将交通业灾前的资本存量QFCAP0(“交通”)替换为交通业灾后的资本存量QFCAP1(“交通”)。模型在灾害发生的短期内,这种设定认为是可行的。
刻画三:针对统计部门调查的货物周转量变化,刻画环境灾害冲击经济系统的机制。统计部门统计的交通业的直接损失指货物或者旅客周转量的损失。针对货物周转量变化,基于Chakkaphan Tirasirichai[14]等人的研究成果,模型改造基准CGE模型中交通行业的生产方程以反映灾害冲击:
其中,下标C、A分别为商品、活动。QXC为商品C的总产出,QAA为活动A的总产出,QINTAC,A为C对A的中间投入,QVAA为增加值,LDA、KDA分别为交通行业对劳动力和资本的需求。aC,A、ivaA分别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投入的份额参数。aA为与技术有关的参数,θA,C为活动账户与商品账户的换算参数,atran为与灾害冲击有关的参数。雪灾之后,道路结冰,货物运输时间延长,因此统计局的货物周转量减少可以转换为CGE模型中货物运输部门生产效率降低,表现为atran从灾前的1变化灾后介于0与1之间的值。
刻画四:针对统计部门调查的旅客周转量变化,刻画环境灾害冲击经济系统的机制。雪灾之后,因为道路结冰,旅客旅行时间延长或者取消行程,行人进入市场以供给劳动禀赋获得收入,因此统计局统计的旅客周转量减少可以转换为CGE模型中劳动力的总供给减少。
QFSLAB1=L×QFSLAB0(4)
其中,QFSLAB1为灾后的劳动力供给量,QFSLAB0为灾前的劳动力供给量,L为旅客周转量损失率。
为避免重复计算,以增加值QVAA的变化表示环境灾害导致基础设施破坏的经济影响(Disaster Economic Impact,DEI)。
DEIA=QVA1A-QVA0A(5)
其中1表示灾后,0表示灾前。
1.3 基准年的选择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在2008年初,本文CGE模型的基年为2007年,数据主要来源于作者编制的湖南省2007年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8],用于标定模型中的参数(见表1)。模型的求解使用运筹优化软件GAMS。
2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交通瘫痪对湖南省的经济影响
2.1 数据来源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导致交通瘫痪,灾情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全省交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见表2),选用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作为交通行业的经济损失指标。这次灾害发生在2008年1、2月份,且从这两个月湖南省交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看,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较2007年同期都显著下降,可以认为主要是雪灾造成的影响。从时间尺度看,本文评估的经济影响为2008年1、2月份共两个月。另外需要说明的,我国经济处于持续增长的阶段,从近年交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看,每年周转量都有一定的增长,表2统计的货物、旅客周转量下降百分比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假如与2008年未受雪灾影响相比,下降比例可能更大,因此,本文的评估结果相对保守。
交通行业资本存量数据,用湖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固定资本折旧和营业盈余与资产折旧率和资产回报率[15]换算,估算结果为762亿元。模型中的进出口弹性参数值和省际贸易弹性参数值参考DRC-CGE模型中的相应参数值,进口弹性为0.2,调入弹性为0.1,出口弹性为1.4,调出弹性为1.5。
2.2 评估结果
环境灾害导致房屋倒塌、基础设施破坏、人员伤亡,从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环境灾害触发经济系统,通过产业关联导致企业生产能力下降或者出现生产瓶颈,从而造成企业总产出下降;通过居民收入降低导致购买力下降,从而造成居民需求降低,最终影响区域经济。产业中断造成的间接损失到底值不值得关注,学术界一直以来因为不能确定其大小,因此常常避而不谈。此处设置交通行业固定资产存量损失分别为10%,20%,……,70%共七种情景,即灾害直接损失(厂房、设备的重置成本)数据源为民政系统,采用建模方法中的第一类引入渠道,构建可以刻画灾害冲击的CGE模型,评估间接损失,并对比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大小。评估结果显示(见图2),当直接损失小于480亿元左右时,直接损失大于间接损失;当直接损失大于480亿元左右时,间接损失超过直接损失,可见,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不是线性关系。因此,对于重特大环境灾害,不仅要评估直接损失,也要关注间接损失,并且要特别重视防范间接影响(例如,扰乱生活秩序、中断生产活动以及影响区域经济)。
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导致南方多省省际交通、城市交通瘫痪,但是交通受损对区域经济究竟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们却不知道。此处以上述数据为基础,采用建模方法中的第二类引入渠道,构建可以刻画灾害冲击的CGE模型,评估2008年前两个月,铁路、公路和民航运输中断对湖南省的经济影响。评估结果(见图3)显示,铁路和民航都有所盈余,公路行业对湖南省的经济影响非常大,以
增加值表示的经济损失达到166亿元人民币,大约占这两个月湖南省区域GDP的11%。雪灾期间,铁路、民航也受到影响,但只是间断性的,从两个月整体情况看,有些盈余是正常的。另外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交通行业需求逐年增加,原始周转量数据与2008年不发生雪灾相比的话,铁路、民航行业的收益可能至多与2007年持平,不会有所盈余。图4显示只有货物中断、只有旅客运输中断、两种都中断或者两种都通畅情景下,湖南省受到的经济影响。可见,这场雪灾导致交通瘫痪,三种交通方式、两种运输类型总共给湖南省造成50.4亿元的经济损失,约占这两个月湖南省区域GDP的3%。图4还得到额外的信息,货物运输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7.9亿元与旅客运输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42.8亿元相加并不等于交通业中断总成的总损失50.4亿元(7.9+42.8≠50.4),相差3 000万元。这是由于货物、旅客运输中断,同时冲击经济系统时候,二者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比如,受影响的旅客正好是到货物运输企业上班的员工,或者货物行业这几个月不景气,货物运输行业的员工取消春节期间的旅行计划等等。因此,在进行环境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时候,需要将各种冲击以及各种影响渠道综合考虑,全面评估,这也指出了一些用比例系数法评估自然灾害经济影响的不足。
3 结论与讨论
在我国,自然灾害直接损失大小通常由民政系统和统
计局系统公布,这两个系统对直接损失的定义、评估方法以及关注焦点各不相同。本文在通用CGE模型的基础上,重新设置宏观闭合以评估民政系统的评估结果对经济系统造成的影响;在交通部门生产函数中加入生产能力参数,以评估统计局系统公布的货物周转量损失对经济系统造成的影响,调整劳动力总供给量以评估旅客周转量下降对经济系统造成的影响。可以说,在直接损失数据和CGE模型的参数或者变量之间构建了桥梁,将两者联系起来,使得我们能够评估环境灾害的经济影响,也扩展了CGE模型的应用领域。
本文用能够刻画环境灾害冲击的CGE模型,评估了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导致交通设施瘫痪对湖南省的经济影响。结果显示,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不是呈线性关系变化,待直接损失增长到一定程度,间接损失可能大大超过直接损失,因此,灾害管理部门要特别重视防范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和经济影响。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交通系统中断,在当年前两个月,给湖南省造成的总的经济影响大约占当地GDP的3%左右。由于不同渠道的外生冲击,在经济系统中会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环境灾害经济影响评估要通盘考虑,把各个方面的外生冲击同时引入模型模拟。不同渠道的环境灾害冲击在经济影响评估时不具累加性,以避免重复计算。
由于数据获取等方面的难度,本文尚需要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将投入产出表中的交通行业细分为铁路行业、公路行业和航空行业,或者细分为货运行业、旅客运输行业,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评估交通行业受损造成的区域经济影响。另外,交通行业受损,可能导致旅客改乘其它交通工具,旅行费用增加;也可能是蔬菜运输中断,目的地蔬菜价格上涨等等。总之,环境灾害导致交通瘫痪,影响非常复杂,本文的处理方法有待扩展,以模拟更多灾害冲击途径的影响。本文也没有区分省际间交通中断与省内交通中断的差异,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尝试采用空间CGE模型进行评估。最后需要说明,本文是在不考虑恢复重建下,从雪灾发生,到两个月后雪灾停止的比较静态分析,可以理解为灾害经济损失的一个最大值,后续研究尚需要开发动态CGE模型,考虑恢复重建,深入量化直接损失与经济损失之间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cheuren JeanMichel, Olivier le Polain, Regina Below, et al. Annual Disaster Statistical Review: Numbers and Trends 2007 [M]. Belgium: Merlin, 2008:1-27.
[2]史培军,李宁,叶谦.全球环境变化与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9,24(4):428-435.[Shi Peijun, Li Ning, Ye Qian. Research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Integrated Disaster Risk Governance [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9, 24(4):428-453.]
[3]ECLAC(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Handbook for Estimating 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Disaster [M]. Mexico City: ECLAC, 2003.
[4]FEMA(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HAZUS 99 Estimated Annualized Loss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M]. Washington, D C: Publication No. 366,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2001.
[5]Zhou Benzhi, Gu Lianhong, Ding Yihui. The Great 2008 Chinese Ice Storm: Its SocioeconomicEcological Impact and Sustainability Lessons Learned [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11, 92(1):47-60.
[6]吴吉东, 李宁, 温玉婷,等. 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6): 877-885.[Wu Jidong, Li Ning, Wen Yuting, et al. Economic Impact of Natural Disaster and Indirect Economic Loss Estimation Methods[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9, 28(6): 877-885.]
[7]高颖,李善同.征收能源消费税对社会经济与能源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30-35.[ Gao Ying, Li Shantong.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Energy Tax on Society, Economy, Energy and Environment[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19(2):30-35.]
[8]李善同,何建武.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Li Shantong, He Jianwu. Chines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d its Application[M].Beijing: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10.]
[9]Rose A, Liao S Y. Modeling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to Disasters: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Water Service Disruptions [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5: 45(1): 75-112.
[10]胡爱军,李宁,史培军,等.极端天气事件导致基础设施破坏间接经济损失评估[J].经济地理,2009,29(4):529-535.[Hu Aijun, Li Ning, Shi Peijun, et al. Indirect Effects of Infrastructure Disruptions Caused by Extreme Weather Events with Application of the Inoperability InputOutput Model[J].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4):529-535.]
[11]路琮, 魏一鸣, 范英等. 灾害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11(3): 15-20.[Lu Cong, Wei Yiming, Fan Ying, et al. Quantitatively Analytic Model for the Impact of Natural Disaster on National Economy [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002, 11(3): 15-20.]
[12]Wu Jidong, Li Ning, Hallegatte Stephane, et al. Regional Indirect Economic Impact Evaluation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J]. Environ Earth Sci., 2012, 65(1):161-172.
[13]Hans Lofgren, Harris Rebecca Lee, Sherman Robinson. A Standard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 in GAMS [M].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 2002.
[14]Tirasirichai Chakkaphan. Case Study: Applying A Regional CGE Model for Estimation of Indirect Economic Losses Due to Damaged Highway Bridges [J]. The Engineering Economist, 2007, 52(4): 367-401.
[15]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1):35-43. [Zhang Jun, Zhang Yuan. Recalculating the Capital of China and a Review of Li and Tangs Article [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3, (1):35-43.]
Assess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Disaster: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XIE Wei1,2 LI Ning1 HU Aijun3 GAO Ying4 JI Zhonghui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Academy of Disaster Reduc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Hunan Meteorological Bureau,Changsha Hunan 410007, China;
4.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 Beijing 100875, China)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自然
灾害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温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地质灾害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路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势相对平缓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农作物、树木染病枯死虫灾(松材线虫最具危险性)、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区)(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节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灾害
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防御
措施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旱作农业加强预报,作好防寒准备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分布
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迅速汇集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洋底典型
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②、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生物
灾害虫害鼠害病害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原因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①气候变化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其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防御
措施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阻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
洪水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并自南向北推移融雪
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冰凌
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主要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东南沿海,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
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1)集中分布于4800~5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北部、西部少。
(2)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答出两点即可)
3.(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西北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1)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投入产出与生产项目是不一致的,所以以简单的定性方法来评价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效果是片面的,不合理的。进而,寻求一种更合理、更客观、更全面地评价地质灾害预警项目经济效益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1、评价意义
1.1、开展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世界各国项目决策的普遍趋势。通过地质调查项目评价,能识别项目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程度及对社会影响的范围,为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保障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的投入提供依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为国家制定政策,进行国土资源规划、决策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1.2、项目的评价有利于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新的运行机制,完善地质调查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项目的监理和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提高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促使地质调查项目工作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操作规范和成果符合要求。有利于提高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1.3、项目评价在商业性投资项目中应用广泛,但在我国开展地质调查项目评价及其研究时间较短。目前,国际上也没有成熟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可供直接利用。因此,进行地质调查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对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也对公益性投资项目的评价产生重大的影响。
2、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2.1、评价内容、指标及评价标准
2.1.1、评价内容、指标
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实质是开展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调查,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监测、预报系统,为治理规划、防灾减灾提供依据,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国民经济和城乡发展规划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供参考。因此,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即指成果被经济活动所采纳,从而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而产生的效益。既包括因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实施而使受灾体直接避免经济损失而产生的直接效益,又包括因受灾体免遭破坏而避免的关联性损失所产生的间接效益。
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可根据“替换理论”,从工作区预期地质灾害损失的关系中通过替换计算获得。即将计算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替换为计算工作区预期灾害经济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采用效益-费用分析法,计算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效益与投资(费用)的比值。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级及评估标准,按效益费用比的大小分别设定如表2-1。
2.2、直接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根据“替换理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直接经济效益采用预期直接经济损失替换计算。因此,首先研究工作区预期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预期直接经济损失计算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突发性地质灾害多采用此方法
首先设定评价标准,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受国家经贸委的委托,曾承担制定了一个全国自然灾害分级标准(略)。
上表中增加第Ⅵ级灾害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大量存在这个级别的地质灾害。表中损失率(ρ)的含义是,灾区在灾前的所有可能成为受灾的对象(有形资产)在灾后的总实际损值(VL)与灾前的总经济净值(VP)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其次,确定预期灾害灾级及计算损失值。假如不进行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肯定会发生灾害。可采用两种方法来计算损失值。
一是采用经验取值法,对评价地面变形、岩土位移等灾害来讲,一般习惯于保险的做法,只设定发生了一次小型灾害(以求得最小损值)。其直接经济损失量、值从表2-2、2-3均可查到一个从0.01―
二是计算预期直接经济损失,除了查表2-2、2-3可找到灾级损失概估数外,尚可采取计算的办法求出比较接近实际的评估数。
直接经济损失一般包括资本损失、产品损失、生产损失三部分。此三方面的损失项目在未损前的净值于我国的各级统计年鉴中均有反映。前两项(资本和产品)主要是有形资产,在年鉴的固定资产及流动有形资产统计中有所反映,后一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有所反映。根据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可以计算出灾区单位面积内的有形资产净值、单位面积及单位时间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它们作为基础,再和灾区面积、灾害损失率、灾害时间(平均恢复期)发生关系,即可预估出有形资产的预期损失值及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损失。估算步骤如下:
(1)求预期灾区有形资产净值
第一步,求预期灾区每平方公里的有形资产净值
根据统计年鉴及有关报表,求出预期灾区(一般是预测的危险区)的所在行政单元(如市、市区、县城、小镇、乡村等)内所有有形资产的总经济净值(VP),除以行政单元面积(m),即得行政单元每平方公里的有形资产净值VP1。
式中,DLi为第i种地质灾害对受灾地区的全部直接经济损失。
方法二:缓发性地质灾害多采用此方法
采用类比法进行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
根据目前地质灾害实际情况所统计的资料进行估算预期直接经济损失。
若有些地区的灾害形成机制和灾害形成过程相似;其社会经济结构,也具有相似的统一性,即可利用类比法来根据已知地区的地面沉降有关数据,估算未知地区的地面沉降的有关数据和所造成的损失。估算公式如下:
3、结语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是一项牵涉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长期任务,希望针对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特点,设计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期为该类项目的立项、成果验收、成果使用效果的评价提供系统的分析工具。通过分析,明确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找出差距与不足,保证国家专项资金最大效益为社会经济及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问题的提出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人口众多,密集度高,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承受能力均较低等因素,造成我国灾害损失严重和防灾救灾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频发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是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为了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采取应急措施,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进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是在充分分析研究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和造成的后果的基础上,通过协调社会多方的资源,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救灾和重建的过程。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应对灾害的高效、快速、协调和灵活。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政府必须依靠公众的力量,才能有效控制灾害的影响。
“公民社会和公民参与的成熟为建立应急决策参与机制创造了主观条件。”作为社会中最大的全体,公众拥有着最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具备防灾救灾的能力,有效发挥其作用,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灾害预警、减少危害,维护公共利益的内在保证。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够降低政府在整个应急管理中的成本,使得政府应对危机的资源更加高效、有针对性。公众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实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响应政府的号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救灾,提高了政府救援工作的效率,也相当程度上控制了自然灾害的危害。例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灾区人民组织的自救和互救,灾区外人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都有效地控制了地震震后灾情的恶化。在灾害过后,公众更应树立危机意识,教育晚辈应对灾害的技巧,向亲友传播减灾防灾的知识等等。由此可见,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具有极大的必要性。然而,实际情况是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对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完善公众参与应急管理,采取措施和制度安排鼓励公众的有序参与是当前的有效可行选择。
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困境分析
公众自然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情况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对自然灾害的了解、防范自然灾害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薄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惨重的损失。
我国公众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公众对自然灾害的征兆认识不足,警觉性不高,侥幸心理过重。例如,2010年我国西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由于旱灾发生的初期,公众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干旱很快就会过去而没有做好防旱减灾的准备,最后造成了极大范围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二,公众身边普遍没有准备应对灾害的应急设备,并且缺乏使用应急设备的技能。例如在地震发生之前,绝大多数的公众没有准备灾害急救箱,更不知道灾害急救箱如何使用,使很多在地震中受伤的群众没有药物对伤口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伤口感染,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风险。第三,公众普遍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我国常见的地震和泥石流灾害中,因为许多公众缺乏逃生和救助的知识和技能,往往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造成我国公众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长期以来公众参与救灾都是听从政府的号召,政府也主要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公众出于被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地位。政府没有长期持续性地培育公众的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发达多家应对自然灾害管理的经验,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应对自然灾害管理的机制和措施不够规范系统、对公众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教育和宣传等问题。曾经指出:“基层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相当薄弱,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也是安全事故多发、灾害损失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众参与的志愿失灵影响参与的有效性。在自然灾害发生的初期,能够获取的信息量和途径很少,公众因对信息的缺失和不对称而产生恐慌,而小道消息或谣言便会四处传播并为公众所接受,并且公众对灾害事实情况掌握不全面,不能从全局去看待整个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对自身行为没有足够的预见性,导致自然灾害危机势态进一步恶化。公众作为普通群体,他们的受教育水平、社会阶层属性等有着诸多不同,他们对灾害的认识和判断就有着非专业因素的影响,会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出现公众参与的志愿失灵。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志愿者参与救援的业余性,使志愿者面对救援工作可能热情有余而能力不足。例如2013年雅安7.0级地震后,由于缺乏专业的组织协调,大量的物资和志愿者涌向雅安,导致通向雅安灾区的生命线出现拥堵,妨碍了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其次,许多志愿者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没有对自己的救援行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光凭满腔热血,盲目进入灾区,导致在灾区没有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反而占用了灾区有限的宝贵资源;再次,志愿者组织应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但是志愿者组织处于自身利益和偏好的考量,会片面性地选择救助对象。这样会造成志愿者组织没有从救灾的全局性出发,使救援工作出现混乱,救援资源过于分散,无法有效地从多方面全方位地开展救援工作。另外,志愿者组织的救援行动往往是自发性的,自身的狭隘性会因为救援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与政府产生误解,恶化与政府合作的空间;最后,志愿组织之间具有孤立性。由于各类民间志愿组织之间在救灾过程中缺乏沟通和协调机制,救援活动往往集中在某一地点或者救援对象偏向某一群体。导致志愿者组织彼此之间的救灾功能与行动发生冲突,造成救灾资源与人力的浪费,无法有效发挥彼此互补的功能,使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出现志愿者失灵的现象。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起对志愿者的科学管理和引导体制,以方便协调志愿者组织从大局出发,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彼此的作用,做好救灾工作。
公众参与自然灾害救援工作的志愿失灵造成灾害发生时公众很难理性地参与到应急管理中,通常只能以极端手段去解决问题和表达自身利益需求,从而造成公众与政府间的不信任。
现代媒介利用存在局限。公众是自然灾害威胁直接对象,在灾害发生时,他们的生命、财产等利益受到直接的影响,会导致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恐惧感。媒体报道的不实因素的存在和政府信息的滞后,加深了政府威信力的缺失,使公众缺乏有效的组织,对应急管理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局面。
首先,公众的文化程度和新媒体的普及、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公众的文化程度不高使他们对现代传播媒介、沟通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效率也不高,无法有效利用现代媒介获取所需的信息,对海量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迅速作出判断,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情况、救灾措施不了解,限制了公众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政府部门通过手机短信等传播的公共危机预警、应对信息没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其次,政府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单一,传统观念没有转变,对新媒介的利用较少,信息的迟缓,不能及时了解舆论的动向,导致救灾信息不能及时,使谣言不能及时得到遏制和解释。政府网站和官方新闻媒体依然是真实信息的传统平台,但是政府网站和官方新闻媒体的信息往往滞后于新媒体,并且公众访问政府网站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不高,不能有效传播,使得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疲于辟谣,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制约。
最后,媒体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平台,没能搭建一座及时有效的沟通桥梁,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双向沟通。传统媒体作为政府真实信息的主要平台,已经不能满足自媒体时代公众对信息的即时需求和开放互动;而新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新渠道,没有有效规范,使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广泛传播,放大不稳定情绪和社会陷入恐慌,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无法有效组织公众参与到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几点思考
强化公众危机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自然灾害的处理效果,因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应首先培养和强化危机意识,对于潜在的危机,能够提高警觉性和防范,对于即将发生的危机,能够及时果断地采取行动。要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必须加强宣传,普及自然灾害相关的知识和应对方法:第一,政府应该建立起一个常态化的自然灾害知识教育机制,并且向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相关的经验,由政府主导编制有关防灾减灾和应急知识手册向公众免费发放。第二,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和网络的作用,通过多渠道宣传,一方面让公众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公众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自然灾害的信息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其次,要提高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公众能够从容面对自然灾害,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行动减轻灾害带来损失。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用于指导政府和公众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做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二是要重视和有针对性地开展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避险的演练。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逼真的灾害情景,提高公众应对灾害的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在不断地演练过程中,检验应急管理预案,不断改进和提预案的可行性。三是在学校和小区等人员密集地要配备齐全的消防设备,教育公众操作使用消防工具,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和消除安全隐患,保持逃生通道的畅通。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极其微弱的,但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难的能力,减轻其造成的损失。
全社会具备良好的危机意识既是预防公共危机的前提,也是完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增进社会安全的基础。公众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危机意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才能临危不惧,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只有不断地提高公众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作用,做到临“震”不乱。
提高公众参与灾害应急管理的专业性、协调性。政府部门针对自然灾害成立的专门应急小组可给予公众专业知识的指导,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公众对各种自然灾害有基本的了解,提高公众参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应急管理知识和急救技能,能够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有针对地采取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让公众在参与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时,能够有效地发挥自救与互助的作用,把握最佳的抢救时机,减少灾害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有计划、有步骤地应对危机。公众参与到应急管理中,连接起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任纽带,消除公众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减少相信和参与传播谣言以及在灾害现场的各种不理的发生。因此,政府部门与公众的协调无疑是成功快速应对自然灾害,解决危机的重要因素。政府应最大可能地调动社会资源,努力拓宽社会参与渠道,构建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实现对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要达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则更应侧重于使公众的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部门作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主体,对自然灾害有全局的把握,因此,公众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就要把握政策的走向,坚持政府的领导。政府应建立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激励奖励机制,这样能够很好地降低公众在公共危机后的失落感,不至于消除危机的成功与公众的心理失衡形成巨大反差,更能激起灾害后公众重拾自我的信心。其次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只有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政府和公众才能彼此信任,才能通力合作,共同促进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有序有效进行。为此要建立起一个多元的现代化信息平台,方便和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形成彼此信任的纽带,协调政府与公众的行动。
利用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新媒体平台。在网络信息时代,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以网络平台衍生出的新媒体形态有博客、微博、微信等,具有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等优势,比如,移动电话持有者可以对自身发现的公共危机潜在的威胁通过微博、QQ群实现瞬时传播;网友们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交流危机自救的方法,为政府建言献策。因此,公众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优势,负责任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信谣不传谣。
不仅如此,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中,政府也要与媒体及时沟通,并考虑公众需求,提供真实信息供其,作针对性报道。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建立起有序有效的公众参与渠道,例如:事前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接收公众的咨询、建议,实时地向公众公开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征询改进意见等。这样,以便公众能通过官方的平台去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现在我们的手机都会收到政府部门发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卫生健康保健信息等。这一举措可以很及时地为公众提供危机防范知识,达到一定的预警目的。新媒体的开放互动特性拓宽了公众获取公共危机信息的渠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但能使信息瞬间传播,而且还能让信息即时开放互动、高度共享。但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也弱化了政府作为信息把关人的作用,使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任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了政府危机管理的难度。正所谓“谣言止于公信”,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应迅速建立起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顺畅的信息沟通路径,使新媒体既能承担起为政府及时真实信息的角色,又成为收集舆情、反映公众呼声的最佳渠道,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双向沟通,强化彼此的信任。
结语
在电力应急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电力事故的发生原因、性质、实际规模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在处理过程中应体现基本情况清楚、职责分工明确、指挥决策统一、信息渠道通畅、重视灾后恢复几方面的指标要求。电力事故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在突发事故发生的状态下,发挥着应急纲领和指南的作用。因此,在编制电力事故应急预案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遗漏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应急措施要量化具体、行之有效,责任的边界要明确清楚。对于通过评审的应急预案要定期进行实践性演练,根据演练结果发现电力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不断提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常情况下,电力突发事件可分为红橙蓝黄四个不同的等级,分别是特别重点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比较重大突发事件和一般突发事件。电力指挥中心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对突发事件等级做出迅速的判断,启动相应等级的电力事故应急预案,合理调配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保障事故抢救的顺利进行。在电力突发事故的救援过程,应做好人员救助、电网抢修和医疗救助三方面的相应,控制电力事故的发展。电力运行应急恢复完成后,需立即组织人员评估损失,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制定相应的改建措施,修订应急预案中存在的缺陷,以提高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效性。
电力应急体系的预评估是借助相应理论和方法评价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是指对应急管理实施的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和善后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具体包括电力生产环境、电网设备及电力机具的防护、人员素质和现场管理。预评估是电力应急体系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结合科学准确的评价,才能发现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电力应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应急体系在初期规划建设过程中,应与电网实际建设情况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周边电力资源,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配置,从而提高应急体系建设的效率,获取最可靠、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在应急体系建设完成后,一定要经过反复的演练和细节的具体量化,确保应急管理体系在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在电力应急体系预评估过程中,确保人员、设备、制度等各应急阶段的全面评估,不断完善应急体系中不足之处,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电力应急体系评估阶段宜制定一系列评估指标,量化相关指标数据,更好的衡量应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应急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指明方向。灾害预评估属于电力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中的决策评估部分。对于自然灾害的评估是全面反映灾害,确定防灾、减灾目标,优化抗灾、救灾措施,评价减灾效益,制定减灾、救灾策略的基础依据,也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参考。灾害预评估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为主导,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化和层次化、评价方法与技术的综合性以及信息利用多元化,将灾害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等理论作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完善电力灾害损失预评估的内容,建立电力灾害损失评估体系,以适应电力企业突发事件顺势评估的客观需求。灾害预评估作为灾害评估时间维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具体分为短期预评估和中长期跟踪评估。其中中长期风险跟踪评估是对一个地区或潜在危险事件的危险程度进行预测性评价。
一般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和概率论可以核算出灾害期望损失,并以此为依据评价灾害风险水平、评价电力应急体系效益、分析灾害的可防止性,进而提出防灾、救灾的最优方案。电力应急体系规划建设中的预评估主要是在灾害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电力事故所造成的自然生态及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种价值判断,以评估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电力事故评估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模型系统、指标系统、规则系统。预评估理论可作用于电力应急体系防灾、救灾的决策系统,通过防灾、救灾措施系统反馈给承灾系统,从而构成一个环节完整的信息反馈路径,形成电力灾害评估与防灾、救灾相结合的网路系统,指导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电力应急体系功能构建过程中对灾害损失的预评估需要结合电力应急体系实际情况,针对已经发生的电力事故,评价电力应急体系的脆弱性和风险损失。
完善的电力应急管理体系能够减少突发事件对电力生产的损失。电力应急体系的规划建设作为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需要从电力应急体系的本质出发,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电力应急体系评价指标和电力事故预评估指标。在今后对电力应急体系和电力事故损失进行评价时,将各项指标运用其中,以提高电力应急体系的综合能力和安全收益。
作者:刘晓东 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供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