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为什么要发展特色产业?
我市既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富裕,陇南的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从陇南的实际出发,必须充分认识陇南加快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依据,必须把光热水土资源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可以说,发展特色产业是陇南的优势所在,出路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首先,陇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鲜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发展经济必须深入地研究比较优势,科学地把握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到陇南工作几个月来,陇南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独特的自然条件。陇南既有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严酷的一面,又有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低,全省无人能比的陇上江南一面。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天然地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陇南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在全省具有唯一性,又是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全国具有唯一性,陇南的花椒色泽之艳品质之优,同样无人可比。因此,在我看来,陇南满眼都是特色和优势,到处都是财富和潜力。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还是光热资源、生物资源来看,陇南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在全省独一无二,无人能及,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发展陇南经济就必须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依据比较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陇南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位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0多元,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这一愿望,不仅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巩固,是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在几个月的工作中,所到之处,我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群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已经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如*碧口镇李子坝村、礼县雷王乡山坪村、康县阳坝镇宋沟村、武都区城郊乡渭子沟村、成县陈院镇大垭村、**镇、武都区马街镇等一批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典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千百年种粮贫穷依旧,但发展特色产业,才实现脱贫致富,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面对陇南落后的现实,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面对资源优势和特色,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责任,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我们抓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转化为抓好特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认识,不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一方山水,不会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自己的岗位,特色产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就愧对一方百姓。
第三、发展特色产业符合陇南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建设生态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是我市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集中地体现为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陇南,发展特色产业,既是经济建设,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又是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再造陇南秀美山川;同时又是人文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发展之路,是“多赢”的发展之策。
其次,特色产业开发,体现了陇南全面发展的要求。特色产业开发,县县有优势,县县有特色,不仅各县区、乡镇、村社可以搞,而且人人都可以搞。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带动陇南的全面发展。
再次,农业特色产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经济,全市工业的50强中其中有36户是矿业企业。就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只要处理好建基地、强龙头、深加工、创品牌的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就可循环利用,永续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
二、用什么样的思维指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陇南特色产业发展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全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块并不一定是特色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倒是一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增加得快。经济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穷,观念上的贫穷和发展能力水平上的贫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等客观性要素,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思维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正确把握陇南的基本市情,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使我们的特色优势与两个市场对接,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大园区。把自身优势最大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和生产方法,从背着“粮食包袱”抓农业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延长产业链条,把“三农”这个绕不过的“难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化成为陇南快速崛起的“亮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这个安天下的产业,转变成富天下的产业,把陇南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买成钱,转化为财富。
具体到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确立新的思维就是要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由高山平川种植冬小麦一种模式,向顺应天时地利、发展特色经济片带转变。就是要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打消害怕没粮吃的思想顾虑,从全球全国的市场来看,有钱就有粮;从陇南的实际来看,种小麦产量低,效益差,且锈病严重,退出小麦生产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从特色产业发展得好的一些茶叶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的发展实践看,改变了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
二是由低产低效粗放式的传统产业模式向高产高效的优势产业转变,就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是由小而杂、小而弱的模式向一县一品或数县一品转变,向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园区转变,向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转变,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一县为主,跨县辐射,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产业聚集度较高的特色经济片带,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四是由千百年来以粮为主的农耕模式向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转变,向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转变,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五是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实现由农向工的互动转变,就是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消费需求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高效益。
六是由自产自食向出口创汇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高转变。在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上下功夫,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川水地都要实现万元田,山地实现双千元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商品率。全市不宜种粮食的山坡地块要全部退下来,种植特色经济,我们优势在山,特色是水,就是要做水的文章,发山的财,不能愧对这样一方山水。
三、发展特色产业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措施、具体的办法上。实现最大化就是规模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就是“十百千万”的奋斗目标,即建成十个百万亩工程,树立百面发展旗帜,实施五个千人到村,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示范户。
1、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壮大产业规模。特色产业发展是规模和效益的共同体,规模和效益相辅相成,但规模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就不能主动地调节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效益、较高的效益。因此,发展特色产业第一位的是把产业规模做大。“十一五”时期,我们要着力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即300万亩核桃,200万亩花椒,100万亩中药材,200万亩马铃薯,140万亩区域特色产业(30万亩油橄榄,30万亩银杏,20万亩茶叶,10万亩蚕桑,50万亩优质苹果),新增生态林120万亩,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牛羊饲养量100万头(只),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蔬菜达到50万亩。三江一水沿岸及有水资源条件的乡村都要大力发展水产业。使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县、乡、村整体覆盖,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最大化。康县、成县要建成全国核桃大县,武都要建成全国花椒大县,陇南要尽快建成全国核桃第一大市,全国花椒第一大市。
2、树立百面旗帜,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丘陵盆地地区、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总结和树立一百个发展特色产业的乡镇和典型村,作为旗帜和样板,让典型说话,见贤思齐。提出诸如茶叶专业村的*李子坝模式,康县宋沟村模式,蔬菜专业村的**镇田家坝村模式,两当县杨店乡豆坪村模式,组织农民宣讲团,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鲜活的发展经验,启迪全市农民的智慧。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断培育特色产业新的增长点。
3、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在帮助指导,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组织好“五个千人(户)到村”,把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落到实处。
一是千所农民科技学校创办到村。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创办不少于1000所农民技术学校,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到村。要转换农业科技部门的职能,按照产业配置资源,把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全部配置到特色产业第一线去,作为科技特派员,每人定点到一个村,一定五年不变。把科技人员的报酬与产业的效益挂起勾来,实施双向承包,实现合作双赢。同时要聘请院士、博导等顶尖级专家担任我市特色产业顾问,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联系,借助外力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千名干部帮助指导到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农口各部门全体干部、乡镇全体干部都要定点联系一个村,帮助指导村委会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把帮助和指导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千名科技能人培养到村。要分产业、按区域,确定不少于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一批科技能人,使之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样板户,成为壮大特色产业的带头人。
五是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到村。要认真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家,基本覆盖各个特色产业,覆盖各个区域和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4、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人经济,种植养殖业如此,营销加工环节更是如此。要按照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分产业、分区域、分年度,着力培育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能人,在全市建成一万个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户、示范户。这些示范户既要有种植业的示范户,养殖业的示范户,也要有加工业和营销的能人大户,通过重点户示范户的成长壮大,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5、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核心和关键,它能够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能够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避免市场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树立抓特色产业首先是抓龙头的意识,通过发展龙头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要围绕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改变目前龙头企业“低、小、散、弱”的状况,促进龙头企业向“大、高、外、强”的方向发展,切实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养业和其它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独资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启动民资民智,扶持培育当地能人大户,依托民营经济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尽快兴办至少三到五户龙头加工或出口创汇企业,要有出口产品,取得自营进出口权,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的等次和质量,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取得突破。
6、做好特色产品认证注册,加强标准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需求。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制定花椒、核桃等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使我们不但成为标准的执行者,而且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陇南名牌产品。
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认证、gap认证、gmp认证工作,使更多的特色产品获取市场通行证。各县每年至少完成三到五个农产品的绿色或有机认证,注册三个以上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产品注册认证,争创品牌,打开市场通道,为农产品的大范围流通和加工增值创造条件。
7、完善市场体系,搞活特色产品流通。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搞活流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要依托全市的特色农产品,统筹发展城乡农产品专业市场,以陇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集散能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通道。参加广交会、杨陵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北京农业博览会等“节会”,打通销售渠道,建立外销网络。同时,我们要立足花椒、核桃等产品举办大型节会,把各方面的物资和生产要素“请进来”,激活物资交易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陇南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
四、如何加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要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举实招,出硬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把“五个一”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我们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关键是要各级干部来抓,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干。要按照确定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责任制,把抓特色产业的任务落实到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身上,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身上。市上成立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特色产业开发。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由一名市级领导主抓,由一个或几个部门配合。县、乡两级也要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组建抓产业的班子,明确领导的分工和责任,领导干部抓特色产业的责任、任务、目标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干部抓产业的成效,要通过行政考核和技术考核两项考核进行检查监督,奖优罚劣,形成鲜明的导向。
2、把分类指导具体化。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主要是宕昌县沙湾以下到武都区、*、康县)、丘陵盆地地区(主要是徽县、成县、两当县)、和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主要是西和、礼县、宕昌县)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人大副主任严波同志学习,像严波同志抓核桃产业一样,扑下身子,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和农民一道去研究,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同片带、不同区域要根据气候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川坝河谷如何抓,土石山区如何抓,要有具体措施;富裕乡镇如何做,贫困乡村、民族乡村如何做,都要有不同办法。根据各个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抓住关键,抓住要害,促进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加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甘肃省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努力提高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党的十八以来,甘肃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心,从最原始的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围绕资源要素禀赋,突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导向,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机械化水平,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1978—2017年,甘肃省苹果种植面积由2.26万hm2增长到31.33万hm2,产量由4.29万t增长到383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5位[1]。2017年,高原夏菜外销达820万t,形成了以河西走廊为中心的辐射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蔬菜供应中心;全省脱毒种薯生产面积8.23万hm2。2017年,甘肃省优势特色作物面积达到220.86万hm2,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2以上,初步形成草食畜、优质林果、高原夏菜、优质马铃薯、道地中药材、现代制种等优势特色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基本形成。2019年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形成了3个全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兰州榆中高原夏菜、岷县当归、静宁苹果,农业品牌也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取得了初步发展,如今多项特色产业跃居全国前列。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1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自然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但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多样性,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潜力较大。自2008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5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投入资金进行扶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马铃薯良种补贴,投入资金1亿元;2009年整合资金1.5亿元,带动39个县投入资金13.8亿元,牛羊大县已初见规模;在已实施的优势特色产业增产增收计划基础上,整合资金5.44亿元,扶持马铃薯、草食禽、中药材、苹果、蔬菜5个特色优势产业及龙头企业;2019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甘肃省6大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为1.4亿元,其中用于畜牧业资金为0.61亿元、蔬菜产业资金为0.39亿元、马铃薯产业的资金为0.2亿元、中药材产业资金为0.25亿元[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省积极落实中央财政关于特色农产业的资金支持,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投入过度依赖于中央、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等现象,以及用于发展特色农产业的科学技术研发、培训服务、基础设施等投入严重不足等情况。
2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财政支农规模相对较小
21世纪以来,全国财政支农规模呈现出增长态势,甘肃省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也日益增长,但全国范围内横向比较财政支农、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甘肃省财政支持仍落后,且过度依赖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首先,根据甘肃省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情况分析,虽然总量上在不断递增,由2009年的0.62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4亿元[3],但对比浙江省2009年财政专项资金2.6亿元、贵州省2019年财政专项资金16亿元,差距较大。其次,从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效益来看,存在资金浪费、使用效率较低等情况。上述因素影响甘肃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亟待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并给予有力支持。
2.2投入资金呈现分散交叉且精准性不足
农业的多功能性要求甘肃省在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中既要考虑6大产业平衡发展,同时又要兼顾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问题,做到多元化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了促进全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甘肃省政府各职能部门都投入了最大努力,但这当中出现了资金多渠道投入和多头管理使主体责任不明确等问题,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出现“碎片化”。特色产业财政投入与各县市实际需求不对接,政府自上而下的财政决策机制导致财政支持资金的投向和用途的决定权在上一级部门,基层组织和农户很少获得表达自主意见的权利。基层组织的“缺位”更进一步导致对6大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缺乏针对性,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3支出结构不合理
蔬菜、马铃薯、草食畜牧业、中药材、优质林果、制种和酿酒原料等是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6大支柱。由于甘肃省地理位置以及气候多样性,6大特色产业在各县市的发展侧重点不同,例如天祝以高原绿色蔬菜、藜麦、马铃薯、青稞、牛羊肉等农产品为发展重点;天水重点发展林果、畜牧、蔬菜三大产业。政府为了促进各县市特色产业的发展,应根据其特色产业类型提供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但目前在市县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均衡情况。同时,由于各市县发展具有差异性,需要的政府农业公益也不尽相同。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业科技推广投入不到位,农业科研、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培训服务不足等问题,急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促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4-5]。
3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3.1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投入
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支出要与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快6大产业发展速度,着重强化转移性支出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在增加一般转移性支付的同时,拓宽专项资金的投放比例,尤其是要扩大与特色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农业科研的投入规模。以中央和省级的政策为导向,以农业特色化、现代化为主线,营造利于特色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做到有效扩大特色产业的财政支持规模和支持力度,确保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让财政更好地服务于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3.2健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财政投入机制
一、为什么要发展特色产业?
我市既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富裕,陇南的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从陇南的实际出发,必须充分认识陇南加快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依据,必须把光热水土资源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可以说,发展特色产业是陇南的优势所在,出路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首先,陇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鲜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发展经济必须深入地研究比较优势,科学地把握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到陇南工作几个月来,陇南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独特的自然条件。陇南既有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严酷的一面,又有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低,全省无人能比的陇上江南一面。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天然地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陇南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在全省具有唯一性,又是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全国具有唯一性,陇南的花椒色泽之艳品质之优,同样无人可比。因此,在我看来,陇南满眼都是特色和优势,到处都是财富和潜力。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还是光热资源、生物资源来看,陇南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在全省独一无二,无人能及,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发展陇南经济就必须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依据比较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陇南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位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0多元,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这一愿望,不仅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巩固,是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在几个月的工作中,所到之处,我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群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已经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如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礼县雷王乡山坪村、康县阳坝镇宋沟村、武都区城郊乡渭子沟村、成县陈院镇大垭村、文县尚德镇、武都区马街镇等一批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典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千百年种粮贫穷依旧,但发展特色产业,才实现脱贫致富,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面对陇南落后的现实,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面对资源优势和特色,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责任,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我们抓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转化为抓好特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认识,不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一方山水,不会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自己的岗位,特色产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就愧对一方百姓。
第三、发展特色产业符合陇南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建设生态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是我市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集中地体现为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陇南,发展特色产业,既是经济建设,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又是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再造陇南秀美山川;同时又是人文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发展之路,是“多赢”的发展之策。
其次,特色产业开发,体现了陇南全面发展的要求。特色产业开发,县县有优势,县县有特色,不仅各县区、乡镇、村社可以搞,而且人人都可以搞。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带动陇南的全面发展。
再次,农业特色产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经济,全市工业的50强中其中有36户是矿业企业。就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只要处理好建基地、强龙头、深加工、创品牌的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就可循环利用,永续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
二、用什么样的思维指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陇南特色产业发展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全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块并不一定是特色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倒是一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增加得快。经济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穷,观念上的贫穷和发展能力水平上的贫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等客观性要素,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思维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正确把握陇南的基本市情,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使我们的特色优势与两个市场对接,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大园区。把自身优势最大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和生产方法,从背着“粮食包袱”抓农业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延长产业链条,把“三农”这个绕不过的“难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化成为陇南快速崛起的“亮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这个安天下的产业,转变成富天下的产业,把陇南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买成钱,转化为财富。
具体到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确立新的思维就是要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由高山平川种植冬小麦一种模式,向顺应天时地利、发展特色经济片带转变。就是要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打消害怕没粮吃的思想顾虑,从全球全国的市场来看,有钱就有粮;从陇南的实际来看,种小麦产量低,效益差,且锈病严重,退出小麦生产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从特色产业发展得好的一些茶叶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的发展实践看,改变了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
二是由低产低效粗放式的传统产业模式向高产高效的优势产业转变,就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是由小而杂、小而弱的模式向一县一品或数县一品转变,向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园区转变,向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转变,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一县为主,跨县辐射,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产业聚集度较高的特色经济片带,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四是由千百年来以粮为主的农耕模式向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转变,向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转变,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五是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实现由农向工的互动转变,就是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消费需求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高效益。
六是由自产自食向出口创汇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高转变。在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上下功夫,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川水地都要实现万元田,山地实现双千元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商品率。全市不宜种粮食的山坡地块要全部退下来,种植特色经济,我们优势在山,特色是水,就是要做水的文章,发山的财,不能愧对这样一方山水。
三、发展特色产业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措施、具体的办法上。实现最大化就是规模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就是“十百千万”的奋斗目标,即建成十个百万亩工程,树立百面发展旗帜,实施五个千人到村,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示范户。
1、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壮大产业规模。特色产业发展是规模和效益的共同体,规模和效益相辅相成,但规模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就不能主动地调节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效益、较高的效益。因此,发展特色产业第一位的是把产业规模做大。“十一五”时期,我们要着力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即300万亩核桃,200万亩花椒,100万亩中药材,200万亩马铃薯,140万亩区域特色产业(30万亩油橄榄,30万亩银杏,20万亩茶叶,10万亩蚕桑,50万亩优质苹果),新增生态林120万亩,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牛羊饲养量100万头(只),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蔬菜达到50万亩。三江一水沿岸及有水资源条件的乡村都要大力发展水产业。使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县、乡、村整体覆盖,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最大化。康县、成县要建成全国核桃大县,武都要建成全国花椒大县,陇南要尽快建成全国核桃第一大市,全国花椒第一大市。
2、树立百面旗帜,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丘陵盆地地区、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总结和树立一百个发展特色产业的乡镇和典型村,作为旗帜和样板,让典型说话,见贤思齐。提出诸如茶叶专业村的文县李子坝模式,康县宋沟村模式,蔬菜专业村的文县尚德镇田家坝村模式,两当县杨店乡豆坪村模式,组织农民宣讲团,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鲜活的发展经验,启迪全市农民的智慧。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断培育特色产业新的增长点。
3、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在帮助指导,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组织好“五个千人(户)到村”,把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落到实处。
一是千所农民科技学校创办到村。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创办不少于1000所农民技术学校,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到村。要转换农业科技部门的职能,按照产业配置资源,把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全部配置到特色产业第一线去,作为科技特派员,每人定点到一个村,一定五年不变。把科技人员的报酬与产业的效益挂起勾来,实施双向承包,实现合作双赢。同时要聘请院士、博导等顶尖级专家担任我市特色产业顾问,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联系,借助外力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千名干部帮助指导到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农口各部门全体干部、乡镇全体干部都要定点联系一个村,帮助指导村委会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把帮助和指导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千名科技能人培养到村。要分产业、按区域,确定不少于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一批科技能人,使之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样板户,成为壮大特色产业的带头人。
五是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到村。要认真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家,基本覆盖各个特色产业,覆盖各个区域和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4、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人经济,种植养殖业如此,营销加工环节更是如此。要按照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分产业、分区域、分年度,着力培育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能人,在全市建成一万个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户、示范户。这些示范户既要有种植业的示范户,养殖业的示范户,也要有加工业和营销的能人大户,通过重点户示范户的成长壮大,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5、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核心和关键,它能够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能够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避免市场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树立抓特色产业首先是抓龙头的意识,通过发展龙头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要围绕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改变目前龙头企业“低、小、散、弱”的状况,促进龙头企业向“大、高、外、强”的方向发展,切实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养业和其它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独资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启动民资民智,扶持培育当地能人大户,依托民营经济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尽快兴办至少三到五户龙头加工或出口创汇企业,要有出口产品,取得自营进出口权,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的等次和质量,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取得突破。
6、做好特色产品认证注册,加强标准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需求。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制定花椒、核桃等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使我们不但成为标准的执行者,而且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陇南名牌产品。
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认证、gap认证、gmp认证工作,使更多的特色产品获取市场通行证。各县每年至少完成三到五个农产品的绿色或有机认证,注册三个以上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产品注册认证,争创品牌,打开市场通道,为农产品的大范围流通和加工增值创造条件。
7、完善市场体系,搞活特色产品流通。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搞活流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要依托全市的特色农产品,统筹发展城乡农产品专业市场,以陇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集散能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通道。参加广交会、杨陵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北京农业博览会等“节会”,打通销售渠道,建立外销网络。同时,我们要立足花椒、核桃等产品举办大型节会,把各方面的物资和生产要素“请进来”,激活物资交易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陇南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
四、如何加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要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举实招,出硬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把“五个一”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我们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关键是要各级干部来抓,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干。要按照确定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责任制,把抓特色产业的任务落实到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身上,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身上。市上成立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特色产业开发。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由一名市级领导主抓,由一个或几个部门配合。县、乡两级也要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组建抓产业的班子,明确领导的分工和责任,领导干部抓特色产业的责任、任务、目标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干部抓产业的成效,要通过行政考核和技术考核两项考核进行检查监督,奖优罚劣,形成鲜明的导向。
2、把分类指导具体化。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主要是宕昌县沙湾以下到武都区、文县、康县)、丘陵盆地地区(主要是徽县、成县、两当县)、和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主要是西和、礼县、宕昌县)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人大副主任严波同志学习,像严波同志抓核桃产业一样,扑下身子,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和农民一道去研究,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同片带、不同区域要根据气候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川坝河谷如何抓,土石山区如何抓,要有具体措施;富裕乡镇如何做,贫困乡村、民族乡村如何做,都要有不同办法。根据各个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抓住关键,抓住要害,促进发展。
特色产业优势明显
草莓、茶叶两大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草莓种植上,顺势利导,组织实施了“品牌带动、政策倾斜、服务引导”战略,加快了两大产业基地建设,一是注册了新自然博士无公害草莓商标,并出口新加坡;二是成立了草莓经济合作社,实行统一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农民单打独斗、势单力薄、难以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困难,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在茶叶产业发展上,结合市里确定的十大农业特色产业,依托巨禺山风景区开发优势,确定了长期的茶叶发展规划,通过协调正华公司在赤家口村创建茶叶专业村,走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路子,由正华公司为老百姓免费提供种子、技术支持,负责统一收购,并由正华公司牵头成立乳山寨镇茶叶经济合作社,统一镇域茶叶品牌,高调炒作,打响了乳山寨茶叶品牌。
投入保障机制基本建立
在茶叶发展上,我镇在去年免费提供茶种,每亩补贴200元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投入30多万元,发挥激励措施作用,带动农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加快茶叶加工厂建设,有效解决茶叶种植面积增加带来的销售问题,推进茶叶加工业的壮大发展,逐步提高茶叶品牌的影响力度。在大姜、芋头等产业发展上,通过与企业联手建设发展大姜示范基地,与企业签定最低收购价格等方式,引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以市场定规模,以销促产,解决农民销售的后顾之忧。
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近几年,以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优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利条件改造力度,先后引进农业项目7个,投放在农业基础设施改造资金达两千多万元,完成节水灌溉2万多亩,夹带治理土地1万多亩,新建及维修平塘12座,新打大口井24眼,新建蓄水池4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镇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我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确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群众认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人力资源馈乏、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农产品质量安全、土地政策等因素,仍然制约着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群众认识不足,主动调整积极性不高。近几年,虽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受群众因长期传统观念影响,过于重视传统经济作物种植,对新兴优势产业前景缺乏预测和认识,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农村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馈乏。据调查,受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带来的高收入影响,村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现阶段在村务农60岁以上人口占了80%,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了95%,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能力有限,阻碍了高效产业推广的进程。
农村市场发育不全,销售渠道不畅。现有的农村集贸市场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条件较差,大部分农产品仍是在露天下交易;没有贮藏、冷冻、周转条件,交易还处于自然成交,无法适应当前大调整、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
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和农产品质量亟待加强。由于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和群众科技兴农意识不强,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广大农村群众普遍对农产品食品安全意识,在控制农药残留和化肥使用上缺乏自觉性,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农业基础设施和土地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靠天吃饭”的农业发展现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和2001年土地延包后,村级机动地不断的减少,村级发展规模经济的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对策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关系到我镇农民增收的大事。我镇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草莓、茶叶、苹果、大姜、芋头等五大产业为重点,着力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大力发展高效优质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体工作中主要做到“五抓五促”:
(一)抓政策宣传,促产业规模提升。受国际金融形势影响,企业效益不景气,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减少。而我镇传统优势产业,在国际、国内整体形势下,始终保持较高的稳定收益,大棚草莓种植自元旦开始收益截止到目前,仅2个月的时间,每亩收入超过2万元,面对双方收益形势对比,我们一方面加大外出务工与发展高效产业收益对比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由村、镇两级组织出面协调,实行统一规划土地、统一科技服务、统一营销,走专业合作化路子,带动返乡农民工发展高效产业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计划今年在全镇总面积达到2000亩的基础上,新发展800亩;一方面加大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去年,镇党委政府在免费提供茶种的基础上,小年前已将每亩200元补贴款共计16万元发到了群众手中。今年,3月6日,镇党委政府又将投资16万元购入的5万多斤茶种发到了各村,并决定,每亩茶叶再补贴200元,今年共发展茶叶种植800亩,同时围绕茶叶种植面积增加,加快茶叶加工厂建设,目前,正华集团茶叶加工厂已在赤家口村开工建设,既有效解决茶叶种植面积增加带来的销售问题,又壮大了全镇茶叶加工业的发展,逐步提高茶叶品牌的影响力度。
(二)抓农产品加工,促产业增值增效。农业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初级农产品的质量,更取决于整个产业链条和生产体系的发展程度。据调查,农业初级产品的价值量,只占农业最终价值量的10%,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产业结构调整深度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要鼓励涉农企业从事农产品经营,以点带面,培育农业经纪人队伍,发挥运销大户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带动作用。重点搞好小管村气调库建设,拓宽草莓储藏和销售渠道,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打下基础;加快茶叶加工厂建设步伐,由政府出面协调加工企业,与农户签定收购意向书,解决茶叶种植面积增加带来的销售问题,推进茶叶加工业的壮大发展;吸引外地企业来我镇发展大姜、芋头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以市场定规模,以销促产。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324-02
纳雍县地处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多地少,属于几不延的内陆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纳雍县创新发展机制,立足资源优势,逐步发展特色产业,如草地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高效特色蔬菜、高山生态有机茶、优势中药材等,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纳雍县也由此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纳雍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理念,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技术服务等多种措施,建设发展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推动该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1.1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
全县已培育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通过QS认证企业8家。在组织建设多元并举的条件下,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带动生产基地建设,且特色基地不断扩大,帮助农民融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极大促进了畜牧、经果林、茶叶、蔬菜等产业的发展。因此,不断涌现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主要带动力量。
1.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全县已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5个,拥有成员3 825个,注册资产23 411.47万元。涵盖多个行业,如蔬菜、茶叶、中药材、粮食、畜牧经果等,形成了县、乡、村多级组织网络,技术服务领域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各个方面。纳雍县农业特色产业化经营已经进入了提升层次、加快发展和重点突破的新阶段。
1.3 产业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
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塑造“高山生态有机茶”品牌,“贵茗翠剑”、“府茗香翠龙”、“康苠银针”等茶叶产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姑箐牌”、“府茗香牌”、“康苠牌”先后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玛瑙红樱桃”享誉省内外;沙包“布朗李”、“凹梳核桃”深受消费者青睐;纳雍“糯谷猪”、“黑山羊”、“牛肉干”等产品销售前景看好;反季节蔬菜、纳雍辣椒、脱毒马铃薯、旱半夏等在省内外占有一席市场。具有纳雍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1.4 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
全县25个乡镇均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合理引导土地流转面积8 053.33 hm2,其中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 633.33 hm2,“四荒”土地流转面积5 420 hm2,合同签订率达70%以上,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支撑。
2 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农业产业投入不足,产业基地标准化程度较低
纳雍县是国扶贫困县,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地方财政相对困难,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十分有限,特色产业名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还不大,个别区域品种老化,商品性能差,严重影响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农业效益。此外,产品科技含量和档次低,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2.2 特色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弱
农业龙头企业虽有很大发展,但缺乏产品覆盖面大、市场知名度高的大规模企业,总体表现为数量和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在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不显著,“基地大、企业少,生产多、加工少”。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尤其是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就马铃薯来说,种植面积达到3.33万hm2,但是无加工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较弱,未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
2.3 特色产品品牌培育不够,企业与农户间缺乏有效连接
特色农产品种植比较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知名度较低,品牌效应不明显。中介组织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不大、覆盖面较小、凝聚力较弱,没有与广大农户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生产大多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尚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较松散。
2.4 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这是特色农业产业的薄弱环节。农村生产要素包括农、林、水和土地等,其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滞后,有待改革,农业产业化领域在激活民间资本、吸引工商资本、促进农村金融改革等方面进展缓慢。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上多数仍属于松散型,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
3 对策
3.1 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
纳雍县特色产业总体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影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上级政府和部门加大项目扶持、扩大扶持补助范围,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集约化育苗,通过改造和扩大特色产业现有规模,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种植科技含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突出科技先导,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1-2]。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广体系和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引进、推广和转化力度。
3.2 加大龙头企业资金投入,配套落实优惠政策
资金不足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最大难题,化解资金瓶颈,必须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融资体系。建议省、市加大农产品贮藏保鲜库及加工企业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整合捆绑使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贴息等农业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协调和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简化贷款抵押、担保手续,降低评估费用,扩大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着力营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精深加工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突出做强龙头,着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推进产业化关键是要引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按照“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带动强”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一是引进与培育并重,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群体;二是提升素质,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实力;三是发挥作用,带动农民收入增长。通过龙头企业发展来带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产业发展。
3.3 健全完善市场体系,拓展农产品流通网络
纳雍县农产品销售网络还不够健全,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建议贵州省加大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对产地批发市场、农贸交易市场进行扶持,重点用于配备检测设备,完善市场交易功能。扶持在终端市场设立营销窗口,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3.4 强化农民专业组织建设,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完善产业链条,并且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3-4]。充分发挥纳雍县生态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传统农产品品质,打响纳雍县特色农业品牌。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尤其做好机制创新、规范运作、典型带动等方面的工作。
3.5 突出品牌带动,提高市场开拓水平
品牌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要的措施。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围绕“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做好、做响、做大品牌。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二是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纳雍县良好的生态优势,打响生态高山品牌。三是加快拓展农产品市场。四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 参考文献
[1] 袁久和,祁春节.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成长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60.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31
云龙县是集山区、贫困、民族、高寒四位一体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也是一个农业大县,云龙县国土面积4400.98km2,山区占96%以上,总耕地面积2.93万hm2,有林地面积28.2万hm2,地形地貌独特,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多样性和畜牧业、林果、水电、矿产等资源优势,云龙县辖7乡4镇86个村(居)民委会,总人口20.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97万人,占总人口的81.25%;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4.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20.344亿元,粮食产量达13.4万t;农民人均纯收入5463元;核桃种植面积达8.53万hm2,产量4.25万t,产值3.7亿元,烤烟0.208万hm2,烟农收入1.36亿元,以生猪、肉牛、黑山羊、特色禽为重点的畜牧产业总产值达8.21亿元;生态茶0.23万hm2,产值8760万元,麦地湾梨0.28万hm2,产值6800万元,中药材0.67万hm2,产值可近亿元。
1 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龙县坚持“农业富县、工业强县”的战略思想和“产业生态化、农工一体化”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建成了粮食、林果(核桃)、茶叶、烟叶、中药材等种植产业和诺邓黑猪、云龙矮脚鸡、云龙黑山羊等生态养殖业产业基地。云龙高山生态茶、云龙天池麦地湾梨、泡核桃、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基地模初显,以“诺邓黑猪”为原料的“诺邓火腿”、“大栗树茶”等品牌享誉国内。到2015年末,全县核桃面积达8.53万hm2,高山生态茶叶种植面积达0.23万hm2,麦地湾梨0.28万hm2,烤烟0.208万hm2,收购烟叶9.41万担,实现烟农收入1.36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67万hm2,红豆杉基地达0.298万hm2;大小牲畜存栏75.28万头(匹、只)。目前获得有机食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获得地理标志认证5个 。
1.1 高原生态茶叶产业
茶叶产业是云龙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目前云龙县生态茶园面积达0.23万hm2,主要品种以云南大叶种国家级优良品种云抗10号、清水3号、梅占、佛香等系列品种,其中已投产的有0.15万hm2,年产量达601t,年产值8705万元。已建成8个精制厂,5个初制所,每年可解决了3000~5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支付劳务管理工资以及鲜叶收购费达3000多万元,带动全县3000多农户发展茶叶种植,茶农户均增收40000多元。大栗树茶厂是大理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认定为规模以上企业,“大栗树”牌云龙绿茶系列产品于2004年取得有机食品认证,”大栗树” 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以大栗树茶为主的云龙绿茶系列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巨大,茶农收入高、企业效益好,在省内外享有盛名。通过不断努力,云龙县茶叶产业已初具规模,面积、产量、效益都在逐年增加,特别是高原生态茶园发展良好,已经形成企业+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1.2 高原林果产业
云龙县泡核桃种植面积达8.53万hm2,涉及11个乡镇,78个村民委员会,建成团结核桃交易市场1个,核桃收购交易大户418户,形成了基地+大户+市场,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15年产量4.25万t,产值3.7亿元,成为云龙县高原林果支柱产业。麦地湾梨种植面积0.28万hm2,挂果投产面积有0.13万多hm2,产值6800万元。云龙县天池林果场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公司+协会+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发展模式运行,并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云龙麦地湾梨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县高原特色产业之一,每年销售收入近10万元的农户较为普遍,部分果农已通过种植麦地湾梨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麦地湾梨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富民产业,在发展山区特色经济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1.3 高原生态药材产业
云龙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造就了云龙丰富多彩的野生中药材资源,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人工种植中药材金银花、纹党参、重楼、续断、当归、天麻、秦艽、灯盏花、五味子等达10多种,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云龙县2015年林下中药材总面积达0.6万多hm2,其中金银花种植面积0.23万hm2,重楼种植面积189.3hm2,续断种植面积2340hm2,林下中药材年产值可达亿元以上 ,中药材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1.4 高原山地烤烟产业
云龙县烤烟种植面积达0.208万hm2,收购烤烟叶9.4万担t,年产值达1.36亿元。
2 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组织化程度底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规模小、不规范、实力弱,整体竞争力还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多数只是提供技术,统一种植、购销、加工等经营比率低。
2.2 农业发展基础弱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少,60%以上耕地仍然只能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尤其是抗旱减灾能力弱。
2.3 基地建设规模不大,带动效应有限
产业点多面广,零星分散,行政成本高,致使技术力度不足,经费困难,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力量不足,带动能力弱。
2.4 缺乏实力强劲的农业龙头企业
各类农业龙头企业较少,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力不足。
2.5 科技支撑能力弱
科技推广力度不大,农业科技投入有限,基层农技服务体系薄弱,专业人员不足,人员老化,科技队伍整体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农民整体科技素质较低。
2.6 经营服务体系不完善,专业市场建设滞后
县城没有专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销售渠道还未畅通,基地产品主要依赖自产自销、外来客商外运销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还是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组织的经营规模小、带动农户的数量小。
3 推进云龙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政策和资金保障
强化基地建设,扩大经营规模。抓好农业产业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拓宽特色产业化发展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组建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协会组织+专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围绕特色产业的生产、加工和运销等关键环节,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现代产业模式。
3.2 狠抓市场培育,强化配套服务
加强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的认定和标识认证。
3.3 加强部门服务
农口部门强化农业科技指导服务,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为依托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质监部门要大力协助企业整合品牌资源,抓好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三品”认证。
3.4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与国内外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交流、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创新,充分调动农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农业科研服务水平,加大对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训,完善农村实用型人才教育培训,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
4 结束语
四川茂县南新镇罗山村,位于岷江上游,茂县东南方,距离省会成都市约180公里。现全村共计193户,近800名村民。这个坐落在平均海拔1800米的高半山小村庄,除农用车外,全村共拥有140多辆小轿车,是名符其实的“汽车村”,而且该村人均收入超万元,说明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康村”。而现在的这一切,在2007年以前,是村民们做梦都不曾想到的。
一、高半山区的农业发展经验
笔者在罗山村实地调研时,村支书告诉笔者,2007年以前,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由于道路路况的限制,从山下的213国道开车到村里需要3个小时,遇到雨季,更是很少有车辆愿意上山。据统计,2007年以前,全村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低于国家贫困标准。除了逢年过节买点新鲜的肉类食用以外,村民们平时几乎都是食用自己熏制的腊肉,主食也只有玉米和土豆。本文,笔者想通过分析高半山农区发展的良好经验,同时针对继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
1. 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的核心
早期,罗山村以玉米、白菜作为主要种植作物。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同类农业产品作物里不具备竞争优势,同时由于作为经济作物的白菜的市场价格波动大,致使农户每年的经济收入也随之升跌。改变这一现状的办法,就是化被动为主动。2003年,部分村民开始尝试种植附加值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的果树。结合罗山村自身的自然地理条件,最终选定红脆李作为主要种植的经济果树。但因对该种作物的市场预期不足、培育周期太长等客观因素,罗山村也只有少部分村民尝试选择种植红脆李。于2007年底,罗山村成立了“红脆李种植合作社”。至2015年,全村红脆李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估计晚熟红脆李产量可达到200万斤,保守估计按市场价7.3元一斤,全村可实现经济毛收入1400多万元。
2. 政府相关扶持政策是发展的助力
产业有序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自2007年罗山村的红脆李种植形成规模之后,当地政府基于此大力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一,对村道进行了硬化处理。首先,这不仅缩短了村民进出罗山村所花费的时间,而且也解决了由于天气原因造成无车辆进出村落的问题,为村民提供了交通出行的便利。其次,降低了运输成本,果实市场价格更趋合理。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极大改善,使得每年收获季节水果收购商络绎不绝。收购商可将货车开到种植户的果树旁进行装车作业,这不仅保证了水果运输的新鲜程度,同时平整的道路也减少了在运输过程中对水果的损耗。第二,地方政府修建水池水窖,解决农作物的灌溉问题。罗山村处于海拔1400米至1600米的山间区域,水资源匮乏,作物用水主要依赖自然降雨灌溉,且每年7、8月大概会有1到3周时间不等的干旱期。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果树生长,影响红脆李生长品质的关键时期,所以对于在这一海拔区间种植的红脆李来说,灌溉水是其生命线,也直接决定最红成品的价格。
3. 科学技术投入是发展的保障
技术作为生产要素里不可缺少的条件,对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罗山村,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农用土地的专业检测。相关部门对罗山村的农用土地在进行耕作和种植之前都会进行土壤成分测量,分析土壤的酸碱度,以及所含各种微量元素的分成,这对于种植作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改良土壤。种植户在种植前期会依照将要种植的作物生长所需要最佳土壤环境对土壤开始改良。在改良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使用自然非化学的有机肥料和物理改良技术。虽然改良土壤以及相关的措施会增加种植的成本,但是对果树的健康以及丰产,高品质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相关专家的专业技术指导。每年罗山村还会请农业专家到种植户家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从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到果树生长期的氮、磷、镁、铁肥的配比,最后到蔬果疏支,挂果套袋都是科技种植的投入。
4. 诚信是发展的关键
诚信经营是一个企业品牌建立的基础条件,同样也是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罗山村,虽不是以企业的形式经营农业产业,但其诚信的基准是该村红脆李能远销海外的保障。
由于水果类产品的特殊销售模式,当水果还未完全成熟时,收购商便要到种植户家里进行订购(收购商预付定金),数量和收购价格都在这一时间协商好,待水果完全成熟时,收购商直接到田间地头进行采摘、装车并支付剩余款项。在订购到交易最后达成的这段期间内,罗山村的红脆李品质的好坏是掌握在种植户的手中。签订订购协议时,农户对今年红脆李的市场价格是没有预期的,也就是说,最终的市场终端零售价格可能会高于之前订购时所商讨的采购价格。笔者在罗山调研时也了解到有过类似情况的发生,但当时整个罗山村的种植户没有出现一个毁约案例,而且历年来罗山村的红脆李都是保质保量的按时交付到收购商的手中。种植户还告诉笔者,诚信是所有商业交易的必须品质,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失掉了诚信,那样会失去所有。从以前的贫困落后小山村到现在的“小康村”甚至“富裕村”,他们懂得感激,他们勤劳,更理解诚信。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收购商来罗山村收购红脆李,最远的已被销往海外,市场越做越大,但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销售纠纷。诚信是罗山村红脆李产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的关键因素。
二、持续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1. 产品知名度低,应添加地理标识
近年,罗山村的红脆李虽然销往各地,但自身的原产地及品牌并未让消费者产生了解。同样是出产于四川茂县罗山村的红脆李,由不同的经销商包装之后销往不同地区,被冠以的产品商标与名字都大不相同,没有统一的地理标识。以至于只有最初的收购商知道这是产自岷江上游罗山村的高品质红脆李,但最终的消费者不了解它产自哪里,没有办法通过产地进行同类产品的比较和分辨。所以建议在种植户保证自身产品品质前提下,应该由当地政府牵头,给与相关政策支持,再由村委组织协调,对从本地产出的红脆李进行统一的包装,冠以注册商标。一方面,包装过后的红脆李在产业链中提高了其附加值,种植户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有着巨大作用。在市场的竞争中,品牌的价值与口碑,往往可以决定产品最终的走向。
2. 高端产品产量少,加大科技投入
罗山村出品的红脆李,虽然品质普遍较高,但是能销往高端市场的,满足更高国际标准的产品并不多,达不到所有成品的千分之一,这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高端产品由于数量不多,往往按照普通价格被收购,同时罗山村的红脆李在高端水果市场几乎占不到份额。而高端产品能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是用一般价值衡量无法测算的。高端红脆李的生长相较普通红脆李的生长,需要更多的生长空间,这样才能接受的更多的光照和土壤养分。果树间的间距,以及每棵树枝间距以及朝向,挂果时果与果的间距都有很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更加科学的种植,科学的培育,才能提高高端产品的产出,得到更高附加值产品的产出。从而使得罗山村红脆李的产业发展更加长远。
3. 劳动力流失,应转变劳动者传统观念
近年来,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县情实际,调整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药材大县”、“畜牧大县”、“马铃薯良种繁育重点县”三大目标,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优化发展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规划任务落实,大力开展了药牧产业壮大年活动,特色产业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年底,全县特色农业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中药材面积达到35.76万亩、马铃薯30.58万亩、蔬菜2.98万亩、蚕豆3万亩;发展食用菌袋料生产60万袋;累计建成林果基地27.68万亩,其中核桃基地16.82万亩、花椒9.67万亩、油橄榄0.89万亩、首红苹果0.05万亩,早酥梨0.18万亩,优质柿子0.07万亩;畜禽出栏量达到61万头只,其中猪13.8万头,牛2.6万头,羊5.6万只,鸡39万只,养鱼达到了30万尾。建成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户,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4个,建成农产品专业市场9个,注册农产品商标20件,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色农业产业收入1050元。
全县特色农业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张,产业效益逐步增加,全县特色农业发展显现出产业化发展的雏形。但是,由于我县特色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的基础条件薄弱,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地规模虽然发展壮大,但资源利用还没有实现最大化,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效益依然较低。二是缺乏高层次加工的龙头企业,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农产品流通渠道仍然不畅,专业市场缺乏,农村营销队伍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好,严重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五是投入严重不足。在示范点建设上数量增多,但大多数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今后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基本思路
按照“尊重规律,强化科技,壮大龙头,健全市场,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立足县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川坝蔬菜,半山药果,高山畜牧”的产业布局,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壮大基地规模为基础,以扶持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科技成果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主攻中药材、草畜、马铃薯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经济林果、蔬菜、蚕豆三大区域优势产业。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品牌化营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二)目标任务
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15年底,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20.7万亩,较年新增20.7万亩,增速20.7%,其中中药材面积达到40万亩(包括留床),马铃薯面积30.2万亩(包括复种),蔬菜面积达到6万亩(包括正茬、复种、秋冬蔬菜等),蚕豆面积达到4.5万亩,经济林果面积累计达到40万亩。畜牧产业在年出栏61万头只的基础上,年新增出栏畜禽4.5万头只,总规模达到88万头只,其中年出栏牛新增0.5万头、总规模达到5万头,年均增速8%;年出栏羊新增0.5万只、总规模达到8万只,年均增速7.5%;年出栏猪新增0.2万头、总规模达到15万头,年均增速1%;年出栏鸡新增5万只、总规模达到60万只,年均增速6%;发展10个大型养鱼场,总饲养量达到55万尾,年均增速7%。集成各类先进实用技术和生产要素,对现有种植业基地加强综合管理,提高生产能力,使50%以上的面积实现提质增效目标。到2015年,全县特色农业总产值达到12.32亿元,增长41.6%,农民人均纯收入色农业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三)工作重点
1、产业基地建设(见附表1-6)
按照“川坝蔬菜,半山药果,高山畜牧”的产业开发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中药材、马铃薯、草畜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经济林果、蔬菜、蚕豆三大区域优势产业,努力把我县打造成“药材大县”、“畜牧大县”“马铃薯重点县”,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效益的最大化。
(1)中药材产业。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进一步扩张基地规模,增加科技投入,以道地中药材大黄、当归、红黄芪、党参为主,推广GAP标准化无公害种植技术,以哈达铺、理川为重点,辐射两片七乡镇20个村,建成10万亩当归生产基地、8万亩黄芪生产基地;以将台、贾河为重点,辐射何家堡、城关、车拉、新城子等6乡镇15个村,建成5万亩红芪、2万亩柴胡种植基地;以南阳、新寨、狮子等7乡镇为主,在良恭河流域、岷江流域建成6万亩大黄生产基地、6万亩党参生产基地。按照市场供求变化,引导药农在适宜的区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市场潜力大的名优中药材3万亩。累计建成标准化基地1000亩,每年新增中药材生产基地25万亩以上,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基地规模达到40万亩,人均达到1.3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1550万公斤、产值实现4.9亿元。其中年种植规模达到33.2万亩、产量达到9640万公斤、产值3.77亿元,2012年达到34.8万亩,产量达到10050万公斤、产值4.07亿元,2013年达到36.2万亩,产量达到10510万公斤、产值4.31亿元,2014年达到38.1万亩,产量达到10985万公斤、产值4.6亿元,2015年达到40万亩,产量达到11550万公斤、产值4.9亿元。五年累计种植大宗中药材182.3万亩,产量达到52735万公斤、产值达到21.65亿元,年均产值达到4.33亿元。
(2)草畜产业。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林缘、草场、草原优势,顺应市场,规模发展,坚持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养殖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稳定养鸡业,突出发展牛羊产业,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小区饲养,加快高寒阴湿区域草原生态养牛小区建设,每年培育养殖重点村30个,养殖小区2个,养殖大户500户,贩运大户500户。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千家万户种草养畜,通过示范带动,使全县的草畜产业走上以草养牧、以牧促草、舍放结合、草畜共兴的路子。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4个万头(只)养殖基地,即以八力、车拉、兴化、贾河、南河、木耳、狮子、南阳等八个乡镇为重点的2万头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建成以八力、木耳、兴化、贾河、车拉、南河、哈达铺、南阳、狮子、好梯等十个乡镇为重点的5万只优质肉羊养殖基地,建成以城关、新城子、南河、南阳等四个乡镇为重点的10万只优质肉鸡养殖基地,建成以南阳、城关、贾河、甘江头、两河口、沙湾、新寨、兴化等八个乡镇为重点区域的5万只肉猪养殖基地。到2015年,全县畜禽出栏量达到88万头,其中出栏牛5万头、出栏羊8万只、出栏猪15万头、出栏鸡60万只,总产值达到3亿元,人均牧业收入达到500元。其中,年出栏畜禽63万头只、产值2.1亿元,2012年出栏畜禽69.3万头只、产值2.35亿元,2013年出栏畜禽75.6万头只、产值达到2.6亿元,2014年出栏畜禽81.8万头只,产值达到2.8亿元,2015年出栏畜禽88万头只、产值达到3亿元。5年累计出栏畜禽377.8万头只,产值达到12.85亿元,年均产值达到2.57亿元。
(3)马铃薯产业。以种植马铃薯脱毒种薯为主,加大良种繁育和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力度,按照布局区域化、种植规范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特色化和加工精深化的要求,把宕昌建成全市种薯良繁基地、淀粉生产基地,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力度,5年累计脱毒种薯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力争全县马铃薯实现良种化。同时,以岷江流域和良恭河川坝河谷地带为主,每年发展冬播马铃薯1万亩以上,哈达铺等21个乡镇为重点,每年新发展加工型春播马铃薯和种薯型复种马铃薯29万亩,总面积保持在30万亩以上,着力在增加单产上下功夫,到2015年全县马铃薯总产达到55万吨以上,总产值达到2.27亿元。五年累计种植马铃薯150.05万亩以上,总产值达到10.9823亿元,年均产值达到2.19亿元。
(4)林果产业。按照“高起点、跨大步、最大化”发展的要求,突出“南椒、北梨、东核桃、白龙江岸边油橄榄”的产业布局,做大做强林果产业。到2015年,全县经济林果总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核桃25万亩、花椒13万亩、油橄榄2万亩,苹果、梨等5万亩,较2010年新增12.32万亩,总产值达到0.62亿元。
①核桃产业。以打造“两江一水”核桃栽培片区为宕昌核桃产业发展“坐标系”,以韩院核桃示范园、临江铺核桃示范园为中心,以良恭河万亩核桃基地、秦峪沟万亩核桃基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为两翼,辐射带动全县13乡镇,113个村核桃栽培上规模,上水平。一是继续扩大规模,实现满种满栽。利用5年时间完成核桃嫁接苗栽植180万株,使全县核桃栽培面积达到25万亩左右,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坚持“引选结合,以引为主”的原则,按照“4+2”的格局(主栽香玲、强特勒、清香、中林1号等4个引进品种和宕优1号、宕优2号两个自选品种),在韩院、临江铺核桃示范园实现年出圃10万优良品种嫁接苗的生产能力,按每户2-3个品种,15-20株的标准逐年给核桃栽培农户配齐良种核桃采穗树,开展大规模的核桃嫁接换优工作,力争至2015年完成核桃嫁接60万株,基本实现全县良种核桃品种化栽培。三是强化示范基地建设,提升产业化规模。在巩固2010年市上下达我县的10个核桃“两化”示范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在、2012年每年再完成5个核桃“两化”示范村建设,使全县核桃“两化”示范村总数达到20个以上;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方针,在现有已建成的5000亩以上核桃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在、2012、2014年每年再新建5000亩以上核桃基地1处,使全县核桃产业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在已建成的韩院、临江优质核桃采穗圃的基础上,再在、2012年每年建成百亩以上的核桃采穗圃1处,使全县采穗圃面积达到1500亩左右,力争年产穗条10万条,实现全县每年嫁接所需接穗自给自足,夯实全县核桃品种化栽培基础。
②花椒产业。紧密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依靠科技措施,加强花椒综合管理,突出基地和示范园建设,走品种化栽培、规模化生产、园艺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形成示范点带村、村带乡、乡带县的富民强县大产业,努力把花椒产业做大做强,力争用5年时间,使全县花椒产业基地在现有9.67万亩的基础上,到2015年累计新增加3.33万亩,总规模达到13万亩,基本实现适宜区合理全覆盖。同时对现有花椒基地实行综合管理,实现提质增效,使主栽区人均花椒收入达到800元以上。一是以优良品种苗木栽植为主,在白龙江流域和南阳片几个乡镇海拔1700米以下的地区,新规划面积3.33万亩,栽植花椒新品种苗木368.5万株。二是以嫁接换优和综合管理为主要措施,对现有9.67万亩的花椒基地中挂果少,效益不高的低产园进行改造,使其提高产能,增加效益,提高产品品质。三是围绕基地建设,积极引导能人大户,通过自筹、入股、贷款等多种形式,在沙湾镇新建1处带动力强、具有本地特色的龙头企业。对现有的邓桥花椒专业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提供优质服务,优化营销环境。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到2015年在沙湾新建立花椒专业市场1处,进一步畅通花椒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营销,大力提高花椒的经济效益。
③油橄榄产业。充分利用好白龙江流域海拔比较低,光照比较好等独特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油橄榄产业,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县油橄榄产业基地在现有0.89万亩的基础上,到2015年累计新增加1.11万亩,总规模达到2万亩,基本实现适宜区合理全覆盖。同时对现有油橄榄基地进行综合管理,实现提质增效,使主栽区人均油橄榄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一是以优良品种苗木栽植为主,在白龙江流域海拔1300米以下的川坝河谷地带,新规划面积1.11万亩,栽植油橄榄新品种苗木36.63万株。二是以嫁接换优和综合管理为主要措施,加快低产园改造,主要对现有0.39万亩的油橄榄基地中挂果少,效益不高的低产园进行改造,使其提高产能,增加效益,提高产品品质。
(5)蔬菜产业。以设施栽培为重点,以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和名优新品种为主,扩大蔬菜生产规模,扩张总量,以城关片为重点,建成马鞍山、玉地河和白水川3个蔬菜专业村,基本建立角狮河流域和白龙江流域万亩冬播马铃薯种植带,建成城郊周围千亩瓜果类蔬菜产业带,在理川、哈达铺片建成千亩春播紫皮大蒜和高原夏菜基地,在南阳片建成千亩牛角辣椒种植带,在城郊附近和沙湾片建成2个百座拱棚、温室蔬菜基地,5年累计发展设施栽培0.52万亩。以城关为中心,辐射全县6大集镇扩大食用菌袋料生产规模。到201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包括正茬、复种、秋冬蔬菜等),蔬菜总产量达到了7.5万吨,产值达到1.13亿元。其中年种植面积达到3.53万亩、产量达到4.4万吨、产值0.66亿元,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3.72万亩、产量达到4.65万吨、产值0.69亿元,2013年种植面积达到4.48万亩、产量达到5.6万吨、产值0.84亿元,2014年种植规模达到5万亩、产量达到6.25万吨、产值0.94亿元,2015年种植规模达到6万亩、产量达到7.5万吨、产值1.13亿元。五年累计种植蔬菜22.7万亩,总产量达到28.4万吨,产值达到4.26亿元,年均产值达到0.94亿元。
(6)水产养殖。充分利用我县2江7河的水资源优势,用足用好13个人工湖。按照建基地、建龙头、创品牌、占市场的目标,以推广引进名、优、新水产新品种为主,以哈达铺高科技示范养殖、官鹅沟网箱示范养殖、大河坝池塘示范养殖和阿娃峡示范区为重点,积极鼓励各类水电站开展拦网养鱼,大力发展冷水鱼、四大家鱼,大办规模养殖场,到2015年,全县拥有大型渔场10个,年养鱼量达到55万尾,水产品产量达到137.5万公斤,产值达到0.2亿元。其中年养殖鱼32万尾、水产品产量达到80万公斤、产值达到0.12亿元,2012年养殖鱼35万尾、水产品产量达到87.5吨以上、产值达到0.13亿元,2013年养殖鱼42万尾、水产品产量达到105万公斤、产值达到0.16亿元,2014年养殖鱼50万尾、水产品产量达到125万公斤、产值达到0.18亿元,2015年养殖鱼55万尾、水产品产量达到137.5万公斤、产值达到0.2亿元。5年累计养鱼214万尾、水产品产量达到535万公斤、产值0.8亿元,年均产值达到0.16亿元。
2、龙头企业建设。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养殖大户、专业村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采用招商引资和激活民间资本相结合的办法,投资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精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有效解决产业链条不长、效益不明显的问题。对远大科技公司、鑫隆中药材公司、合兴中药材公司、瑞丰淀粉厂等企业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培育,提升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与定西扶正药业的合作,力争尽快建成宕昌制药企业。继续扶持壮大哈达铺马铃薯淀粉一条街和城关衙门地药材加工一条街,要想方设法改造传统设备,引进先进加工生产工艺。到2015年,改扩建中药材龙头企业1户、新建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新建花椒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新建马铃薯龙头企业1户。(见表7)
3、专合组织建设。积极引导能人大户、农技人员、村社干部和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基层站所、供销组织等创办新的专合组织。对现有94个专业组织要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健全规章制度,提升自身发展和服务能力。对条件基本成熟的专业协会,积极引导其向合作社转变,逐步形成经济实体,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和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要高度重视示范社建设工作,按照示范社建设的规范要求,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到2015年,全县新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个,总数达到114个以上,其中创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4个。(见表8)
4、专业市场建设。根据产业布局、经济流向,在大宗农产品主产区,新建一批规模较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专业市场或批发市场。同时,对现有专业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提供优质服务,优比营销环境。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发展农产品专营店,建立网上交易平台,在网上产品供求信息,不断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营销规模,大幅度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到2015年,全县新建哈达铺中药材专业市场等7个市场,总数达到16个,升级改造4个。(见表9)
5、品牌农业建设。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制定特色优势农产品地方标准,对市上确定的12个特色农业产业主要产品都要要制定有地方标准。严格推行产地准出度、市场准入制度、质量追溯制度和无公害产品标识制度、动物免疫标识制度。要积极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中药材GAP生产基地认证以及加工企业GMP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培育和创建产品品牌。要加强对已经注册认证成果的管理,将认证成果转化利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全县特色农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基本达到全覆盖;新增绿色食品认证2个,新增有机食品认证1项,新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个,新增GMP认证中药材加工生产企业1户,总数达到2户。
6、科技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通过试验筛选出一批适合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推广应用步伐。重点抓好果树嫁接换优、经济林园艺化生产管理综合技术、蔬菜设施栽培、中药材GAP生产、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网箱养鱼、动植物疫病防控、食用菌袋料栽培等技术的应用,积极探索药材熟地育苗和党参剪茎技术,大力推广“万元田”和“多千田”种植模式。加快设施农业、无公害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逐步用新技术改造和替代传统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5年,全县建成核桃采穗园300亩,花椒苗木繁育基地415亩,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18100亩,新建黄牛冻配点12个,发展种猪场6个、种鸡场3个,建成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5.5万亩、组培中心1个。(见表10)
7、科技示范点建设。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既要把抓点示范作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切入点,又要成为促进基地建设扩张和提质增效的突破口,积极创建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示范点(园区、片带),处处有亮点,个个有特色,连点成线,扩线为面,形成促进基地建设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有机结合的新局面。各有关部门要分产业、分类型科学制定示范点(园区、片带)创建标准。到2015年,全县累计创建核桃“两化”示范村20个、示范点15个,建成5000亩以上规模化基地4个,建成花椒丰产示范园9个、建1000亩以上规模化基地6个,油橄榄丰产示范园6个、建500亩以上规模化基地2个,建中药材标准化栽培示范点18个、1000亩以上规模化基地4个,新发展种草养畜、发酵床养猪等示范点12个、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3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1个,建成山区蔬菜开发示范点6个、500亩以上规模化基地4个,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及冬播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等示范点18个,建成1000亩以上规模化基地8个。(见表10)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责任制,县上已调整充实了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各产业领导小组要从产业发展规划、基地建设、经合组织、注册认证、龙头企业、产销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制定严密的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和重点村社要着眼优势产业资源,成立各级组织机构,确定领导班子,充实具体人员,为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2、强化工作责任。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工作要在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每个产业和重点项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全力抓,产业领导小组成员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各乡镇、农口各单位要把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部署,科学谋划,落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技术责任和村社责任。同时,要围绕全县农业工作大局,认清抓产业的工作形势,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改进督查考核办法,严格兑现奖罚,促进工作落实。
3、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切实抓好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工作,搞好示范,抓好指导,培育一批产业示范户和科技明白人。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探索整片整流域农作物轮茬种植,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品种引进和改良工作,不断优化品种结构。继续开展“百人到村”服务工程,大力开展“十大技术”推广活动,尽快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放活专业人员管理,鼓励各级干部、科技人员到基层一线从事科技承包或创办、领办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科技示范园等实体,对其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工作上支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高度重视技术人才培养,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强交流合作,分产业聘请相关专家、教授担任顾问,进行技术指导,破解发展难题,开展人员学习培训,千方百计借助外力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农口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在加强技术服务指导,提高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同时,每个部门要选准突破口,新办一个高标准规范化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3年度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20213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1日
引言
2011年6月,国务院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中原经济区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并指出中原经济区是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并指出河南是人口、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进行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已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阶段。发展农业产业集成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地公司和机构的集合。而所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要实现特色农业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故我们可以把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界定为: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中心,大量与产业有关的支撑机构如:如组织、协会、科研机构、大学、咨询中心等由于共性或互补性在空间和地域上集中,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网络集合体。简单地说,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范围内的集聚。
一、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群处于形成阶段、且发展迅速。河南乡镇企业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堪称农业产业化的雏形,90年代中期向纵深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现象开始展露。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原经济的重视,已经给予的各种惠农政策,加之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催生等外力作用,同时河南依靠特有的区位优势,凭借方便的交通,依托独有的农产品种类,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步入快速发展轨迹。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河南拥有产业集群388个,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两条大规模的农业产业链:一条是以小麦―面粉―面制品的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一条是以畜禽―屠宰―肉制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集群在河南的表现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1、“公司+农户”模式;2、“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3、“公司+基地+农户”模式;4、“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四种模式虽然不能完全的以后一种模式发展取代前一种发展模式,但是他们代表了农业产业化过程的不断完善,在河南省由于不同区域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市场环境和集群的形成过程等差异使得这四种发展模式是并存的,但是毫无疑问的,第四种模式是农业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三)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群体已经在河南成巍然之势,这些行业中的佼佼者的产品量位居国内前列。2012年,河南省有3,0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为60家、562家和2,502家。全省食品加工已扩张到23个门类、24个行业。方便面、火腿肠、速冻食品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排在全国同行业的第二位,居全省各行业之首。到2011年,全省粮食加工产量高达3,450万吨,居全国首位,并连续3年维持不变;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和速冻食品生产基地都在河南这片沃土扎根成长。2012年河南省有17家涉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与此同时,等待上市的后备企业还有8家。
(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卓有成效。通过国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完善,河南一大批农产品已经树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同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如新乡的强筋小麦、原阳的大米品牌、开封的有机西瓜、中牟的黑蒜、信阳的毛尖、“双汇”的火腿肠、“三全”的汤圆、“思念”的灌汤水饺等优质品牌叫响于全国,远销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区。2012年,本省食品行业被命名为“中国名牌”的就有23个农产品品牌,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就有5家。品牌最终带来了终端消费市场的实际效应,在全国市场份额中,每10个汤圆中“三全”占了6个,每10个饺子中“思念”占了5个,每10根火腿肠中“双汇”占5根。“思念”速冻食品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有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评估超过40亿元。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农产品团体品牌缺失。近年来,河南省加大力度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三全”、“思念”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但是总体而言,已经形成的名牌农产品的驰名度更多的只局限于本省,全国范围内的知名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不强。难以利用产业集群与品牌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品牌优势和效应。仍以“三全”食品为例,尽管“三全”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里最优秀的企业之一,但是北京60%的超市却被台湾“龙凤”食品所占据。主要原因在于:河南省特色农业团体品牌缺失拖累了企业品牌,以至于特色农产品长期服务于中低端消费群体,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大减弱。因此河南特色农产品在发展中存在于强大农产品加工阵容不相匹配的品牌成长不良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特色农产品品牌第一步发展壮大的软肋。
(二)农业产业集群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目前,除了“双汇”、“三全”、“思念”等几个核心企业所处的产业集群外,大多还是以规模较小的、零散的产业集群为主。大多集而不群,更多的只是同类之间的简单扎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很少,无法做大做强完整产业链。以新郑红枣为例,虽然新郑被誉为“大枣之乡”,但是枣树的种植多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生产环节趋同,大枣的质量不高。而且很多农户将大枣采摘下来直接进行销售,产品的季节性使大枣低水平竞争严重,加之不存在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使得农产品带动农户增收不强。总体而言,河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从而限制了产业链自身的垂直方向的延伸,农业很难摆脱自己自足的困境,真正实现产业化。
(三)农业技术水平低,有待提高。河南省已经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是以适用、简单技术应用为主。集群内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的劳动力技能基础严重缺失。河南省虽为农业大省,但是由于产学研分开,带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和知识传播慢等问题,使得河南并不是农业大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由于农业精深加工技术稀缺,造成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没有体现区域特色。河南省正在大力推行“三化”建设,即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各地市政府都在所辖的行政区域内推行“三化”,但是各个地方对资源、市场、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底数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确定主导产业。虽然也注意到了主导产业的选择,但却有明显的主导产业选择雷同和主导产业选择过于分散的特征,未能充分突出自己的特色,偏离了产业化的初衷。此外,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结合市场实际,注重眼前利益,混乱无序发展的问题比较严重。
三、河南发展特色农业集群的思路
(一)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模式选择
1、把握地域特性,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种模式最适合地区资源条件丰富,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经由规模化的生产,产业链的开发,加之市场化运作然后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河南拥有独特的种植小麦、棉花、大蒜特色产品的自然优势、以这些特色产品为核心,发挥聚敛性,吸引大量互补和相关联的服务人员和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用专业化和规模化赢得竞争优势。
2、依托市场优势建立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种模式的产业集群是以区域特色专业市场(如花卉、蔬菜市场)或者以大城市市民市场需求(如观光休闲需求)为基础,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参与交易中间商的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化,产业开发幅度更大,市场运营流畅而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强化,使得周边的小型企业集聚成群,形成规模小群体大的企业群,而相关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则市场相对集中,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如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更有着中国蔬菜之乡的美称。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形成包括农户、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及加工、运销企业等经营主体空间集聚的农业产业区域。
3、以企业为龙头带动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种模式的产业集群一般形成于基础农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区。产业集群在形成前区域内经济几乎全部都是农业经济,大体可以看作是一种均质农业区域。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地区普遍出现以当地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加工企业,而其中最具经济优势的企业毫无疑问的成为新的龙头。而伴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加大,产业链拉长而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此特色产业向四面延伸,逐渐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成为最佳特色产业集群。如河南漯河的双汇集团,利用当地优势农作物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覆盖河南全身及安徽、山东、陕西等周边地区的生猪养殖基地,已完善了从科研到生产、加工、保鲜,直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1、制定合适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划。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强调区域的非均质性,试图通过发展区域的个性即特色,形成区域差异来培植农业地区竞争力。在制定产业集群规划时,政府应组织力量对河南省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作一次详细的调查和摸底,分行业了解掌握全省特色农业的发展规模及地域分布,并集中力量对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做细致的分析,并作相应宏观上的发展规划和布局。通过行政和经济的限制和鼓励手段,通过层次规划逐步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
2、选择合适的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产业集群建立伊始,各个地区在研究和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时,一定要坚持两种思维方式:一种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按照“资源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原则构筑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区位商测算来敲定优势特色农业;另一种思维方式,从市场需求中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某种产业,需求很大,但是没有人做,或是做得很不好,这样的产业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主导产业。在首选特色产业上要存量造优,后在大量产业中挑选出竞争力最强,前景展望最佳的产业集群优先发展。若本地区无此特色产业,则可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也即“无中生有”。为何引入,源于只有内生的才能在本地极具竞争力,具有优先发展的优势。
3、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坚持以政府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培育和加强企业研发创新农业技术的意识。从政府的科技专项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额的引导资金建立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有针对性地投入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产品化转化。如,2012年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与31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
4、加强产业集群内品牌的培养。特色农业实现价值的载体是品牌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品牌总是把地区名称融入其品牌,代表着生产该农产品的自然条件,它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工业产品,消费者也因此更看重特色农产品的集群品牌。在国外,农业集群品牌是国外农业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如荷兰、德国、美国的产业群,这些享誉世界的农业产业集群,总是有一个共同点:即创造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集群品牌。政府要有效制定集群内的行业法规、产品服务体系等,并有效引导该群体内的企业遵守,做到正面引导和维护良好市场环境的作用。
四、总结
依托政策支持和国家中原济区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虽然涉及众多方面,但是笔者认为,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的河南,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中原经济区筹划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中心,坚持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的工业化。发展农业的过程始终围绕如何提高特色农业投入产出比,推动广大务工群众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借此加大自身的收入,如何利用地区优势开发特色农业等问题。集中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最佳选择。当然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种表现,也必定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可以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东风快速地完善发展,因此河南省政府应该重视农业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2生态农业相关概念
2.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2]。生态农业至上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包括了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为基本的指导思想的,可统称为生态农业[3]。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2生态农业产业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遵循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自然资源开发及其增值和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利用相协调原则,以生态系统承载力能力为前提,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优质、安全、无害农产品,经济、环境效益高的现代化农业产业[4]。为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加大力度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鼓励和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以发展绿色食品为标志,加速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5]。
3木里县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基本状况
木里县现有耕地面积15333.33hm2,林地面积25.33万hm2,草原面积25333.33hm2。耕地中,以玉米、马铃薯、青稞、豆类等为主的粮食作物播面约17333.33hm2,蔬菜、中药材、水果等经作产业2000余hm2,核桃、花椒等干果产业2666.67hm2,养殖业以牦牛、羊、藏鸡为主,牛存栏10万余头[6]。“十二五”期间,木里县强力推进以中底产田地改造为主的农田基本政策,大兴山区小水利工程、坡改梯、地力培肥等项目。通过四川省农科院的挂职帮扶和攀枝花对口援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农业科技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农民实用技能得到大大提高。
3.2发展优势
3.2.1气候资源优势木里县境内气候特点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辐射强烈,多年平均气温14.0℃,极端最低气温-5.4℃,极端最高气温33.6℃,最大日较差23.3℃。同时立体气候显著,小气候多样[7]。独特的立体气候,有利于作物的立体布局,形成生产上的品种多样性。日照时间长,总辐射量多,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164.9h,无霜期年平均238d,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境内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小气候多样,病虫害发生少,有利于中低温型农作物和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生产。
3.2.2农林业生态资源优势木里县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苹果、葡萄、核桃、蔬菜、中药材、中低温食用菌、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生长发育的最适生态。木里县林区面积大,森林覆盖率67.3%,活木蓄积量占全国1%,全省10%,以县级为单位居全国第1,为发展林下种植业(中藏药材、食药用菌)、养殖业(藏鸡、藏猪放养)奠定了基础。此外,适宜栽培的粮经作物品种多,能够针对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3.2.3政策环境优势在“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启动藏区高标准农田、村组道路、农田灌溉等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在四川省内,藏区被纳入《四川省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范围内,规范发展蔬菜、特色水果、中藏药材、中低温食用菌、设施农业基地。多年来,攀枝花市、浙江湖州市、西昌市、中国电信、四川省农科院等地区和单位对口援助木里县,为木里带去了资金和人才,帮助木里加快发展。
3.2.4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优势木里县农耕地远离工业、生活污染源,环境优良,空气、水源洁净,土壤无有害物质污染,病虫害发生少,生产中农药用量少,几乎是一片尚未被污染的处女地,农产品生产容易达到无公害、绿色、甚至有机标准。独特的高原气候有利于作物品质发育,生产的果品果型整齐、色泽鲜艳、风味浓郁、耐贮藏运输,生产的蔬菜品质优、细嫩化渣,显著优于四川盆地内同类蔬菜的品质,适合发展高档消费市场。且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上市季节比内地晚一个月以上,刚好错开内地农产品上市高峰期,形成了明显的错季优势。将相同品种布局到不同海拔,可实现同一区域内农产品分期成熟,延长供应期,减轻销售压力,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
3.3发展瓶颈
3.3.1交通、用电、通讯条件差,制约农业生产及产品销售木里县境内现有S216正在升级国道,泸亚路、亚三路等重要过境路也在建设中,影响农产品运输和销售。截止2013年底,县境内公路等级较低,仅有7%左右的柏油路,全县113个村还有近20个村未真正通公路,有30个村的公路是“晴通雨阻”。用电方面,只有6个乡镇能稳定供电。通讯方面,29个乡镇和9个牧场基本上不通固定电话,移动通讯因基站使用太阳能的关系,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3.2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基础投入缺口大全县有效灌溉面54.67km2,占耕地的45.7%,旱涝保收面积30km2,占耕地的26.3%[8],灌渠、渠堰较少。全县水土流失面积5200km2。耕地中,中低产地占90%(其中瘠薄型占60%),耕地缺乏氮素、磷、钾、硼较严重,地力等级基本在六级以下,农业靠天吃饭是普遍现象。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州、县财政极为有限,加之耕地分布零散,坡度较大,海拔跨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防灾设施和灌溉设施严重缺乏,造成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滞后,且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3.3.3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人才制约瓶颈短期内仍将持续由于受交通、贫困、师资、意识等多种因素影响,农牧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农村青少年通过“9+3”后基本脱农,使得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接受新科技、新技术的能力受到局限,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和新观念的吸收,也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生产者市场营销意识淡薄,农产品物流发展相当滞后,市场开拓和品牌意思缺乏,限制了销售市场的扩大和收益的提高。从事农技推广的基层农技人员少,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资金和人才问题是长期制约木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集聚资金和人才政策措施还有待加强。
3.4面临形势
3.4.1产业发展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木里县的传统农业产业以粮食作物青稞、玉米、马铃薯等为主,效益较低,但这是藏区人民的特色主粮,藏区人民对高原粮食作物怀有特殊的感情。随着特色农产品面积增加,质量效益提高,蔬菜、水果、林下产品等经济作物对农民的致富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木里县必须充分发挥资源禀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转变藏区干群的思想认识,鼓励农牧民自愿加快调整进程,加快发展经济作物和农业旅游,逐步消除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
3.4.2区域间竞争加大了产业发展的难度木里县地处高原,与四川藏区其他县及国内的青海、新疆、、云南等省部分地区资源禀赋相似,产业结构差别不大,在今后发展中,高山蔬菜、特色水果、道地中藏药材、优质粮油、高原畜牧等产业可能面临地区间无序竞争和发展模式趋同的压力。
3.4.3城镇化发展扩增对生态农产品的内生需求日益增多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型、健康型食品日趋旺盛,为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提供众多的市场机遇。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域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成渝经济区成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两江新区的建设,会新增加近千万人的农产品消费者,这必将为四川藏区农产品的销售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4.4民族风情浓郁,有众多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木里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核心区域,美籍奥地利科学家约瑟夫.洛克曾3次抵达古佛教王国的木里,后来将大量的考察游记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称木里是“一处没有人知道的仙景胜地”,英国著名作家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首次将这块神秘地域命名为“香格里拉”(人间天堂)。因此,木里县不仅具备优质农产品生产的生态条件,还可以结合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满足游客多元需求提供可能,从而提高旅游品位,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
4木里县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4.1发展思路与定位
木里县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为:“优先保护生态,配套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互动农旅产业”。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合理布局、高效集约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达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农业发展的定位上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木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木里的比较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快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推动特色优势资源优质高效转化,以生态特色农业引领木里县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木里县成为四川藏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旅游度假目的地、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模范区。
4.2优化产业结构
4.2.1农业产业之间的结构优化一是加大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增草减畜、宜牧则牧,加大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效结合,实现循环生产与利用,同时引入畜产品加工企业以实现畜产品的就地转化,从而实现多产业结合、多层次发展的系统性开放及农业结构内部的良性循环。二是加大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依托木里的自然特色,以旅游为先导和主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建立生态型多产业的现代农业结构,把农村休闲产业、农村美食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和环保产业等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作为重点。三是充分考虑藏区文化特色的新村建设,以产业为支撑,形成依托产业建新村、建好新村兴旅游,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改善村民宜居环境相结合,进一步实现三产联动,多元化发展,实现产村一体化发展格局。
4.2.2农业产业中各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一是优化畜牧业内部产业结构,加快生态藏香猪、藏鸡产业发展。二是以发展农产品粗加工为基础,主导发展农产品精加工,统筹协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是按照重点发展果、蔬产业,以林下产业、中藏药材特色产业为核心的发展要求,对种植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四是以体验、休闲、观光为特色,一三产业互动,实现以观光农业为主,旅游式、自助式、休闲式为辅的产业结构优化。
4.2.3产业发展的品质结构优化在现代食物消费潮流引导下,充分有效地发挥木里县农业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农业现代技术运用,将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产品剩余物和副产品进行转化,变废为宝,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把加快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切入点,实现农产品品质结构优化。
4.3发展模式
4.3.1完善生态农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兴建生产服务设施、建设原料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推进技术改造升级。支持品牌建设,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州名牌农牧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的给予奖励.扩大财政贴息贷款面,重点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纳入信贷财政贴息贷款对象。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方面的创新创业。
4.3.2加强建设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具体到蔬菜、水果、食用菌、粮油等每个产业的每个种类而言,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产品产地、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标准,形成与市场需求对接,与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紧密衔接配套的质量控制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控制标准体系。
4.3.3鼓励创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联合建立示范园,组织技术攻坚。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鼓励企业坚持科技创新,着力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
4.3.4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销售、市场开拓等主体发展,努力提高农户集约化水平与市场开拓力度。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重点培育引进龙头企业,着力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建立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4.3.5建立生态农业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以政府为指导的协调机构,建立生态农业组织保障体系。整合国、省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人才等,协助生产者应对管理、政策、市场、技术与资金等风险,尽量克服或减少外界因素带给产业的损害。集中资金、资源和技术力量打造知名大企业、大品牌,走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使木里生态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衡水市生态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分析
1.自然资源优势衡水市地处河北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向东北缓慢倾斜,境内拥有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美誉的衡水湖,河流水系分布较广。同时,衡水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四季气候特点分明。土壤类型主要以土层深厚的潮土为主,全市潮土亚类面积达43.40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2.10%。此外,衡水市在矿产、油气和地热等资源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蔬菜、家畜等。自然资源优势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有利于该市新型生态化产品的开发、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技术的改造与推广等,进而推动该市快速形成现代农业体系。
2.特色产业优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经过多年的努力,衡水在建设农业强市,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性的成就。例如饶阳蔬菜、安平生猪、阜城西瓜、深州蜜桃等传统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形成了特色优势,受到了市场的青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方式的变革,为应对传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衡水市也在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围绕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园区和合作社,例如邓庄农业园区、武强现代农业示范区、饶阳蔬菜百里长廊等。这种特色产业优势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促进了该市生态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劳动力成本优势由于历史条件原因,衡水市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无形之中形成了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2年衡水市总人口为44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高达340.2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7%。以城镇人口占比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6.8%,其中唐山市、石家庄市和廊坊市均超过了50%,而衡水市城镇化水平最低,仅为41.39%,较全省平均水平和唐山市分别低5.41和12.21个百分点。这说明衡水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亟需往城镇进行转移,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4.区位优势石黄高速、衡德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G106、G307两条国道,S040、S302等12条省道,以及京九铁路、石德铁路等8条铁路都经过衡水市,使之成为贯穿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衡水市也是环渤海经济圈、首都经济圈以及冀中南经济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较为突出的区位优势对该市生态农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都提供了一定的支撑,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5.文化优势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层次的文化,经济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以生态文化作为思想支撑,指导和引领人们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衡水市作为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地,曾涌现出董仲舒、高适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因此,衡水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有着文化方面的优势,例如董仲舒思想中的和谐、重民等思想理念对该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劣势(W)分析
1.经济实力薄弱衡水市是河北省起步较晚的农业城市,受建市时间短、历史欠账多和资源基础条件差等因素影响,该市工业发展落后,缺乏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经济实力较全省及其他城市比,呈现出较为薄弱的态势。2012年衡水市生产总值实现1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5%,三次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8.7%、51.7%和29.6%,但是该市的整体经济仍处于全省11个地级市的后三位[1]。宏观层面上,以GDP总量作为衡量指标,2012年河北省各辖市中,GDP总量最高的是唐山市,为5861.6亿元,最低的是衡水市,仅1011.50亿元,唐山市经济总量约为衡水市的5.79倍。微观层面上,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2012年河北省各辖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是唐山市,为79526元,最低的是邢台市,约为21410元[7]。而衡水市人均GDP22907元,处于倒数第二位,仅比邢台市高1497元,却比唐山市低56619元。可见,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层面看,衡水
2.技术水平落后当今社会,随着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技术状况的好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尤其对生态农业这种需要依靠高科技作为支撑的产业更是至关重要[1]287。虽然近年来衡水市政府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支持和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011年,整个衡水市只有473人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研究、技术服务以及地质勘查,而从事与生态农业相关的科技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可见,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成为了制约衡水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衡水市虽然是个农业大市,但其农业产业化水平并不高,龙头经营组织数量少,缺少规模性的龙头企业。根据相关统计资料,2011年该市龙头经营组织总数只有110个。这些经营组织中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仅有25个。企业规模偏小、数量少导致了企业经济效益偏低,制约了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并且很难带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得本来具有知名度的一些生态农产品因规模小而占有较低的市场份额。
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农业的持续有效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重要体现,二者相互影响。近年来,虽然衡水市也在积极不断地进行生态保护机制的创新,制定和实施污染减排措施,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仍较为严重。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统计信息,2013年5-11月衡水市始终处于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同时2013年全年中该市空气质量有10天优,69天良,127天轻度污染,59天中度污染,65天重度污染,33天严重污染,超标天数比例高达78%[8]。
(三)机遇(O)分析
1.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契机自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地位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此的高度重视,而生态农业建设则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和矛盾的重要途径,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也在逐渐关注。因此,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其核心概念之一就是生产生态产品,而生产生态产品也就意味着需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这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以绿色需求为市场发展前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与转变,追求绿色生态产品、进行绿色消费成为21世纪的一大特色潮流。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开始加大对休闲娱乐的关注,积极参与生态观光旅游活动。可见,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未来我国消费市场主要是以绿色需求为主。近年来,衡水市凭借自身特色农产品、衡水湖等自然生态观光区等优势,一直作为整个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供应农产品与观光旅游等服务的重要基地,加上人们对特色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亟需更多的生态产品供应量,这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3.以新型城镇化为发展载体由于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城乡统筹为原则,强调绿色低碳、生态节能等基本理念,所以城镇化建设中必然会涉及到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技术水平来促进生态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而且还需要一定规模的生产要素等。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汇集高素质的人才及先进的技术,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促进生态农业做大做强。此外,我国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因此,衡水市生态农业要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作为发展载体,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积极作用,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4.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发展平台2012年衡水市武强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该市首例,并且该批农业示范区中河北省也仅有4个。为了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积极效应,该区已经筹划并正在实施高标准、大板块、大循环建设北大洼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蔬菜、奶牛等特色产业方面初现规模,并且国内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也相继入驻。因此,要鼓励和扶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实施方案,从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入手,使其成为发展衡水市生态农业的新平台,进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水平。
(四)威胁(T)分析
1.相关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制度经济学强调了制度和观念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其创新和变革是经济长期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策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制约着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目前,虽然衡水市政府也在积极倡导生态环保与生态发展,但主要是围绕衡水湖和城镇进行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公园和林业园区,关于生态产业制定的战略和采取的措施较少。现有的政策制度也仅限于节能减排、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工程,与生态农业发展有关的政策制度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该市生态农业的推进与发展。
2.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地等资源的日渐短缺和空气质量状况较差等方面,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这些基础资源的需要。近年来,衡水市发展方式粗放,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带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例如地下水质、土壤土质污染较严重,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等。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直接造成了生态农业缺乏发展的物质资源和条件,阻碍了其规模化和高效化发展,成为衡水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威胁与挑战。
三、衡水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本文分别针对政府、企业和农户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便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的共同力量来促进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做到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城市。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健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需要政府在该时期中对市场进行组织和管理,同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快速有效发展。因此,对于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和健全管理体制。根据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优劣势,结合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制定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短长期规划,以布局规划来引导生态农业的发展。具体来讲,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土地、资金、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等要素的支持,因此,政府要积极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来保障和满足其需要。例如生态农业的发展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技术的引进或创新需要较高的成本,而这些成本一般很难通过企业或农户自身来提供,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放宽金融机构的贷款限制政策,给予企业和农户一定的优惠与补贴,以便能够尽可能降低其发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