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基本审计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是: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即基本医疗保险水平要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不平相适应,保障范围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双方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统筹和个人账户双轨运行管理机制。因此,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支持模式以及管理模式都在逐步建立与完善。
1.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措。根据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新型医疗保险筹措机制。其办法是: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一般为本人工资的2%)全部计入个人帐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般为职IT资总额的6%)分为二部分:(1)用于建立统筹基金,约占缴费的70%;(2)划入个人帐户,约占缴费的30%.统筹基金的个人帐户要分别核算,不能相互挤占。个人帐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关于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筹资比例各地区不尽相同,它主要根据某一地区前3年职工医疗费实际支出占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测算的。其公式如下:
2.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与使用。根据国务院《决定》,为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支、财政部门监督、银行拨款“三驾马车”相互制约,实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收支两条线”的财政专户管理办法。这既有利于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统一管理,更是保证基金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决定》中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在尚未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之前,先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具体做法是:财政部门要在人民银行经营的地方国库内开设“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在专业银行开设“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将基金的收和支分别进行管理。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在指定的国家商业银行开设医疗保险基金收入“户和”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户。原则上收入户除缴付财政专户资金外,只收不支;支出户除接收财政专户资金外,只支不收。
3.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使审计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预决算制度、财务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是广大职工的“养命钱”、“保命钱”,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国家和的负担,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尤为重要。
二、审计新问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内容及方法
如前所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运作过程应当构成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最主要内容。对此,我们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
1.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审计机构,是完善审计监督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要重点发挥政府审计的强制性经济监督作用,并协同内部审计、独立审计共同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基金审计的“化系统。”
基本医疗保障资金运动过程,涉及到不同层面的许多环节。这就需要政府审计、内容审计和独立审计在相关环节履行各自职能,协同完成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经济监督。
首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来源于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管理费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企业缴纳的医疗费用是在所得税前列支,从而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时,各地财政将给予支持。所以,政府对所要进行宏观调控并进行财政专户管理,同时,要加大政府审计监督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监督的强制性。因此,我们认为,为了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缴,同时,要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强化政府审计的职能作用,就应当设立社会保障审计机构,并分设养老保险审计、失业保险审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审计等部门,并配备专职审计人员,使其成为政府审计机构的一个派出机构。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审计人员的要求,不仅是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同时又要具备医药卫生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等。
其次,医疗保险事业机构的内部审计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医疗保险事业机构内部审计能帮助机构有效地担当起他们的责任。由于医疗保险事业机构担负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因此,医疗保险机构的内容审计应当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建设活动,它的目标在于增加医疗保险事业机构的价值和改善机构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经营。医疗保险事业机构内部审计应当通过建立系统、合规的方式进行评价并提高医疗保险事业机构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水平,从而达到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有效管理。因此,医疗保险事业机构的内容审计是审计监督网络系统中重要的“监督网络”。
同样,在整个审计监督系统中,独立审计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部分积累模式的采用,逐年积累起来的社会保障基金数额将不断增大,在动态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出现通货膨胀。因此,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会提出。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有效投资不仅可以使积累起来的基金保值增值,还有助于减轻企业、个人和国家的负担。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政府会越来越重视各项基本保险基金的投资和有效使用,使投资环境更加宽松、保值增值的方式更加多样。所以,对企业、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以及投资运营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审计监督,很大程度上要由独立审计来完成,而且独立审计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审计,应当发挥“团队精神”,建立基金审计的系统网络是十分必要的。
2.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应重点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
(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措额审计。这一审计重点放在筹资基数及参保人数。因为工资总额比例法是医疗基金筹集的基本,同时,应缴职工医疗保险费金额=上季度人均工资总额×单位参保人数×缴费月数×缴交标准,所以筹资基础、参保人数等各要素应作为重点审计对象。
(2)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缴款时间审计。按规定,保险机构收缴保险费时间是每季度一次,也可以半年或一年缴纳一次,一般于上季末、年末、月底前办理。审计重点是保险费不能及时到位的原因。
(3)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的适当性及财政专户管理的审计。对违纪、违法的基金筹集到行为进行审计,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监督的强制性,联同独立审计对财政专户和医疗保险机构的基金管理行为进行监督,保证财政专户和医疗保险机构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性和有效性。应重点审计如下:①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专户存储情况;③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个人帐户情况;④医疗保险机构内容审计制度建立情况等。
(4)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审计。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制度是保险补偿制度的一种,它是通过一定筹集方式,形成医疗保险基金并用于参保人疾病发生时支付医疗费用造成其经济损失的经济补偿。适宜、有效的支付方式是控制医疗保险供方的最重要手段。医疗保险约定的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的载体和医疗保险的载体,将决定如何有效地使用筹集的医疗保险费,对医疗保险资金的流向与流量起到关键作用。医疗保险费的支付办法,也直接决定了提供者的激励机制,了医疗保险提供者的效率、服务方式和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对基本医疗保险费支付审计应重点针对以下几方面:①医疗费支付办法的有效性;②医疗费开支范围;③医疗费支付标准;④医疗费支付结构,⑤医疗机构服务质量;⑥医疗费控制效果等。
(5)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审计。政府审计机构要联同独立审计,共同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基金运作过程中保值增值情况进行审计。应重点审计:①结余基金的安全性;②结余基金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③结合基金营运、投资的合规性;④结余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3.基本医疗保险基金EDP审计方法的探讨。“EDP”意为“数据处理”。EDP审计就是对EDP信息系统的审计。随着机技术的普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信息系统,在财政部门、保障部门、基本医疗保险事业机构、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医疗机构的协同努力下,正积极研制开发、并逐步投入使用,预计不会很久,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将会建成。EDP审计和审计网络化都会给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带来影响和使其有更大的。但同时,更多的也会摆在我们面前:计算机网络将使审计的手段、技术方法、标准、准则等发生变化,同时,还存在着审计受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限制、审计安全性受到威胁和审计人员素质制约等。这都会给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带来一系列问题,所以就需要在审计系统建立的同时,考虑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EDP审计系统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系统要与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模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相关。
(2)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因为,基本医疗保险审计人员要能驾御计算机这一工具,如审计人员这方面整体水平有限,则考虑使用者的素质能否适应审计系统水平要求。
阅卷就是对案件卷宗进行阅读、审查。它是案件审核工作的切入点,也是案件审核活动的第一步。阅卷工作不仅仅是通过审查卷宗材料熟悉案情,对案件提出处理意见,供领导审批案件时参考,更重要的是对办案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从中发现所办案件在事实、证据和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进而达到查清事实、完善证据、补足程序,提高办案质量的目的。
一、阅卷的基本内容
阅卷的基本内容是审查案件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是否适当。
阅卷包括实体性审查和程序性审查两个组成部分,这两种审查工作应当同时进行、交叉进行。如审查证人证言的同时,要审查获取证人证言的程序是否合法;审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是否适当时,要审查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要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来认定案件事实,即通过实体性审查得以实现。
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阅卷,法制承办人都应当针对具体案件,重点审查以下问题:(1)案件的来源是否清楚?(2)办案单位是否有管辖权,是否超过诉讼时效?(3)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是否查清?有无特殊身份?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如何?(4)案件的事实是否清楚?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5)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法定从轻或者从重处理的情节?(6)涉案人员在案件中的责任是否分清楚?是否遗漏同案犯?(7)涉案其他犯罪嫌疑人是否归案?(8)是否需要补充工作,补充工作的内容是什么?(9)对犯罪嫌疑人适用的强制措施是否适当?(10)收集证据的方法和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存在非法证据?(11)法律手续是否完备?(12)办案单位对本案的定性是否准确?提出的处理意见是否正确、合法?
二、阅卷的具体方法
阅卷的基本规律是先通读全卷,再带着问题进行重点对照审查。在通读全卷的时候,应当一边审卷一边制作阅卷笔录,围绕着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能否确认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轻重以及犯罪嫌疑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等初步提出问题,并在阅卷进程中记载,以便在继续阅卷中寻找答案。
阅卷的具体方法因案而异,有先供后证阅卷法、先证后供阅卷法、先简后繁阅卷法、对照阅读法、边阅边问阅卷法,在具体审卷工作中,这些阅卷方法都可以与其他阅卷方法交叉进行。无论采取哪种阅卷方法,都要针对某一具体犯罪事实确定审点,以选择阅卷的切入点,然后审查相关证据材料,运用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
(一)先供后证阅卷法
口供是犯罪嫌疑人就自己所犯罪行的供述,真实的口供最能直接反映犯罪事实,属于直接证据,证明力较强。先供后证,就是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作为阅卷的切入点,首先审查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了解案件全过程,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情况及认罪态度,包括了解其无罪辩解的观点和理由,再审查其他证据材料,进行对比审查。
1.适用于案情比较简单,犯罪嫌疑人又认罪的案件。对于案情比较简单,犯罪嫌疑人又认罪的案件,可以从审查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开始,了解案件基本事实,然后审查卷中所提供的其他证据材料,分析这些证据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否吻合,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能否成立。如果符合要求,则可以定案,否则就要退回办案单位补充工作。对于共同犯罪案件,阅卷可以从主犯的口供材料开始,以主犯的口供为主线,再根据其他同案犯口供提供的情况,对照审查证据材料,分析有关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能否成立,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脉络清晰。
2.适用于犯罪嫌疑人供认的多次作案、流窜作案案件。审查多次作案、流窜作案的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供认自己的罪行,仍可以采取先供后证的方法,按照犯罪嫌疑人的系统口供对其整体作案情况进行初步梳理,以案件发生的时间为序,列明犯罪嫌疑人每次作案的情况,制作阅卷笔录。其中每起案件都要列出发生的时、地、人、情、果,空出收集证据情况项目,然后再审查其他证据材料,在列表的相应部分列出所收集证据的种类、证明的内容及证明力的大小,使本案组建证据体系的情况一目了然。如果犯罪嫌疑人记不清犯罪时间、地点、方式等一些细节,阅卷者可以随时对照有关的证据进行审查,其间要注意审查犯罪嫌疑人所交代的犯罪事实与案卷中其他证据所认定的事实是否一致,避免出现张冠李戴问题。对于多次盗窃、多次抢劫等作案手段相同的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因为作案次数过多,无法说清作案的具体次数和每次作案的具体情况,只能说清大概作案多少次,在哪些区域内作案和获利情况,无法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其他证据材料进行一一对照审查的,法制承办人可以先对犯罪嫌疑人总的犯罪事实有个概括了解,然后对其他证据材料进行重点审查。
3.对于犯罪嫌疑人对自己做无罪或者罪轻辩解的案件,也可以采取先供后证的方法,先审查其辩解,分析其辩解是否具有合理性,能否提出新的事实和依据,然后根据其辩解对照审查其他证据,进而印证其辩解的可信程度。对于犯罪嫌疑人辩解自己没有作案时间或者没有接触犯罪现场条件,提出相应证据的案件,法制承办人更要认真审查办案人员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出的证据进行复核,并要针对新获取证据的情况进行证据分析。对于犯罪嫌疑人曾经作过有罪供述后来又翻供的案件,应当仔细审查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对其前后供述进行对照审查,反复阅读,判断其翻供理由能否自圆其说。
由于口供具有不稳定性,在审查此类案件的卷宗材料时,即使犯罪嫌疑人能够供认自己有罪,法制承办人也要考虑:一旦犯罪嫌疑人原供述,能否依靠其他证据材料定案,不能过重看待口供的证明价值。在审卷方法上,即使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一直比较稳定,也应当按照犯罪嫌疑人没有交待犯罪事实的情况处理,分析口供以外的其他证据之间能否形成证据锁链,如果犯罪嫌疑人翻供,其他证据能否足以认定该案件事实。对于证据不充足的,就不易认定。
(二)先证后供阅卷法
先证后供阅卷法,是指将被害人陈述或者证人证言等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之外的证据作为阅卷的切入点,先审查其他证据,然后再审查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进行对此分析和综合分析,最后认定案件事实。
1.适用于为自己做无罪辩解的案件。对于犯罪嫌疑人为自己做无罪辩解的案件,最好首先采取先证后供的方法,即首先审查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以外的证据材料,分析依靠这些证据能否组建为完整的证据体系,能否认定犯罪事实,然后再审查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分析其辩解能否成立,能否足以驳倒有罪证据或者与有罪证据形成抗衡。这种阅卷方法有利于解决承办人先入为主的错误意识,实现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刑事诉讼原则,有利于解决犯罪事实是否发生,是否应当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但不利于解决犯罪嫌疑人与犯罪人是否同一问题。如果侦查工作所收集的证据达不到一定数量,就难以在审卷人心中组建一个证据体系,用以肯定或否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因此,对于犯罪嫌疑人为自己做无罪辩解的案件,法制承办人在审核案件时,一定要注意审查办案人员是否注重对其他证据的收集工作,在难以收集到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是否收集到一定数量的间接证据,这些间接证据的证明方向是什么,是否还有可收集但未予收集的证据等。
对于这种案件审核的重点在于对现有证据的分析和判断,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分析单个证据的来源,包括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客观。其次对这些证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这些证据与所要证明案件事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该证据与哪些证据能相互印证。最后要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不同证据之间的证明方向是否相同,有哪些证据可以印证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哪些证据可以证实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综合分析审查证据的客观真实性,最终达到排除相反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目的。
2.适用于犯罪次数较多的案件。对于某些犯罪次数较多,延续时间较长、不同性质的犯罪相互交叉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自己往往记不清每次作案的详细情况,即使他愿意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也无法形成真实的系统口供,因此,其供述对于证明每一起具体案件的意义不大,只能证明其犯罪的总体情况。对于此类案件,在审卷时可以采用先证后
供的阅卷方法,不宜在审查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在审卷时法制承办人可以首先阅读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等证据材料,将同一起案件的证据材料按照与案件事实关联性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分析能否形成证据体系,再按照作案时间顺序将不同案件的证据材料进行排列,制作取证情况一览表。其次,对照已经整理好的证据材料在口供材料中进行查找,分析犯罪嫌疑人对此有无供述,供述与其他证据之间是否一致,能否相互印证,从而发现取证中的问题,为下一步侦查工作提供帮助。在将其他证据材料与犯罪嫌疑人供述进行对照审查时,不能从所有细节上强求供证一致,只要有几个关键点能相互印证即可认定案件事实。
3.适用于多人犯罪案情比较复杂的案件。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之间往往避重就轻,相互推诿责任,给认定案件事实、甄别主犯与从犯带来一定困难。在审核此类案件时,适宜先从证据部分开始审查,通过阅读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以及现场勘查笔录,对共同犯罪进行初步定人、定位、定作用,然后再审查不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材料,找出其供述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哪些供述与其他证据一致,哪些不一致,进而分析哪些供述的虚假性比较大,哪些证据可以排除。此类案件审查的重点在于确定不同的犯罪嫌疑人在每一个重要阶段的具体作用,将犯罪事实分段查明。因此,应当同时采用对照审查的办法,既要将口供与其他证据对照审查、也要对不同的口供进行对照审查,以解决共犯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不易认定每人具体责任的问题。
(三)先简后繁阅卷法
涉及多人合伙作案、多次作案的案件,往往形成许多卷宗材料,有的多达十几本。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理清全案,除详细阅读办案单位的呈报意见外,可以采取先简后繁,多次阅读的方法阅卷。先审查案情比较简单或者证据比较齐全的案件材料,整理出来可以认定的案件事实,然后再集中精力审查案情比较复杂或者证据之间存在矛盾、证明方向不一致的案件材料,使问题更加明朗,可以提高审卷效率。
在阅卷顺序上,可以先用略读、跳读的方法,将案卷大体翻阅通读一遍,列出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大致情况,对全案有个初步印象,然后再根据略读产主的思路和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精读,包括认定犯罪的时间、地点、参加人、简要案情、犯罪特征和收集证据的主要问题。阅卷时要反复对照审查,找到问题答案,或者提出补充工作提纲,最后再浏览一遍。这种先简后繁的阅卷方法,有助于快速形成对案件的整体印象,避免陷入卷宗的海洋而理不出头绪的窘境。
对于多人多次作案,触犯不同罪名的案件,在采用先简后繁的阅卷方法进行审查时,可以采用分罪名、分时间段的方法化繁为简,理清头绪,分别审查,提高审卷效率。
(四)对照阅读法
对照阅读法,是指针对某一单个案件,将不同种类的证据和不同证明方向的证据进行对照审查,从而辨别证据的真伪,认定案件事实。
在审卷时应针对每一具体案件进行对照审查,分析所收集的证据是否具有客观真实性,是否可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并且要在审卷当中继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照阅读法既可以采取先供后证法,也可以采取先证后供法。如,对于多次盗窃案件,阅完犯罪嫌疑人对一次盗窃的供述后,及时审查下一次犯罪事实,这样看似繁琐,实则比较准确,也能免去不必要的重复,并能及时发现供证不一的地方,若发现某一犯罪事实在口供中有而旁证不足,或旁证中有而口供中无,则需及时补充证据。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
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
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
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
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
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
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
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
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
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
⒉完善的簿记制度。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
⒊严格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
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合理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以书面文字形式,作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
⒌定期资产盘点制度。
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
第一、采用询问法。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项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
第二、采用抽查法。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运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项目,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查看,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
第一、依赖程度高。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
第二、依赖程序一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项目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
第三、依赖程度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
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按成本项目进行审查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正确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⒊制造费用成本
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
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问题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会计调整。
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
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调增计税利润。
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
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解决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的人才口径不一致的途径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占据重要的地位。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在改革导向下,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如何优化现有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成为了高校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会计学科中,审计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理论部分特别抽象,而实务面临的问题又很复杂,对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知识应用能力要求颇高。从学习审计课程到具备审计职业素养、成为应用型审计人才之间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审计技术与方法处理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思维,有必要在审计学教学方法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审计学教学目标定位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概念的界定
应用型人才就是与精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和擅长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相对应的,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人才。其中,与应用型高端人才相比,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多地偏向知识和理论的基本应用。[1]可见,应用型本科人才既要求有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又要求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其培养特征是学术型与职业型的有机统一。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教学目标
1.具有较强的综合知识与能力
审计学本身综合性较强,除了会计审计专业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财务管理、税法、计算机技术等;实务中审计人员需要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整合能力。所以,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下,学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才满足审计岗位对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2]。
2.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务中审计人员会接触到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人员,需要及时做好应变处理,迅速对陌生环境进行判断、分析,以熟练的专业知识为重要依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工作内容,选用合适的工作方法,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工作计划,这就需要对审计人员的应变创新能力进行锻炼,使其在审计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能够冷静分析、正确处理,创新审计方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做好审计工作。
3.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
职业道德素养是每一个岗位人员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社会道德素质,由于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的职能,从业人员是否遵守相关职业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要求执业会对审计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实务界曝光的审计人员因不当执业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例子更是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审计教育中要注重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的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以审计准则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成为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的人才。
二、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审计学教学方法体系探讨
(一)因“材”施“法”,考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辩证统一
审计作为一门技术学科,有其自身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这是学生发展各种能力的良好基础和宝贵源泉。[3]对于实践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对理论的轻视,相反,只有当学生对审计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后,他们才能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处理实际问题,逐渐培养专业素养、提高专业能力。理论体系的构建能提供给学生“大局观”,与处理问题的“术”相得益彰。根据笔者有限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对于审计课程中的审计基本原理、审计准则体系、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等基础性理论知识适宜以讲授法为主,配合一定的案例分析和视频、新闻等联系实际的辅助教学材料。对于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等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的内容,可以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通过一个较为完整的案例贯穿。对于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应当在讲授的基础上加大案例分析和实训的比重,着重审计实务操作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形式、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启发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客观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4]
案例教学可以化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事实,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思考,在审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这种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一是需要较多的教学课时,案例教学的精髓是使学生自主思考,而在有限的审计教学课时中分出较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案例、阐述观点与讨论并不现实。二是难以获得合适的案例,目前审计案例主要有国外案例、教师自编案例及国内证券市场上的实例等,国外案例与国内有水土不服的情况;教师自编案例往往针对性较强,但综合性不够;而国内案例时效性又较差。三是这种方法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即要求老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又要求学生投入较多的精力。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查阅、比较国内外的审计案例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或编写不同针对性的案例,同时关注资本市场上的财务舞弊实例。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案例教学的实施形式,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效配置。有研究者基于自身教学实践,将案例教学的实施形式归纳为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案例情景模拟、案例实训等[5]。不同的实施形式其组织的时间成本、教学效果有一定区别,适用的教学内容也不一样。比如对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其综合性较强,在有效的课时下适宜教师讲解案例,配合一定的讨论。对于各类交易与账户余额审计,其针对性较强,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讨论。比如可将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教师给出案例后可由各组讨论后抢答,各组表现最终计入学业成绩。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案例情景模拟花费时间较多,但学生的参与度也较高,可适当选用。比如可对内部控制设置一个综合案例,由一组学生扮演被审计单位经理人员及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业务部门人员,其他各组作为注册会计师。各组可选择询问经理人员以了解内部控制环境情况,或询问业务部门人员以了解控制活动情况,最后由各事务所组就获取的信息对内部控制做出评价。案例实训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度也很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案例实训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甚至可以在理论课结束后开设专门的审计整体技能训练课程。
(三)改善传统的讲授法,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
虽然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十分重要,但传统的讲授法在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讲授不等于灌输,好的教学设计可以让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易于接受。教师可针对具体内容,通过案例引入、教学任务布置、练习题巩固等方式改善单一的理论讲解。比如针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可用安然与安达信的案例引入,让学生对财务舞弊、审计失败与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有一个感性认识,再讲解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与相关法律责任规定,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追踪一个国内证券市场上的关于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案件作为课后作业上交。通过感性认识-理论学习-实践分析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使学生从对知识点产生兴趣,到严谨把握知识点,再到应用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对于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等比较抽象的内容,可用知识点讲解+练习题巩固这种模式,在重要知识点后面配合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具体实施时可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讲,通过一定的竞争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利用信息技术,联系实际,丰富教学手段,拓展课堂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审计教学整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比如在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时可播放关于南海事件的视频资料;在介绍安达信倒闭事件、巴林银行内部控制失效事件等时可播放有关财经评论,或推荐学生课后去看相关纪录片;在讲解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时登陆会计师事务所的官网查看其业务内容。这些做法不仅优化了传统的讲授法,使授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而且赋予学生较强的“现实感”,使他们感到所学的东西不只是书本知识,而且是经济生活中鲜活的事件。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在线答疑,开设审计教学交流区,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及案例,相互交流讨论。
三、审计学教学方法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发挥老师的教育指导作用
案例教学法、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审计学师资力量的建设。老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之外,还需要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能够在学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做好拓展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审计实务动向;在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后,老师要做好工作总结,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深入市场进行调研,把握审计实务动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完善教学模式,丰富实践应用教学环节
在课堂上实施案例教学的同时可聘请专业审计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讲解,提高学生对审计实践应用的认识。学校应与企业沟通,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审计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地体验审计流程和审计方法,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三)拓展学业考核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施各种教学方法,需要拓展学业考核的内容,将学生的平时表现、案例成果等纳入考核范围。可采取分组方法,对各组课堂答题表现、课后作业情况、案例分析表现与成果进行评价,并制定考核组内成员成绩的标准。同时也可将直接审计作为考核手段,通过对真实场景的模拟,为学生提供审计场景,根据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的应变能力、处理方式、审计效率等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定。
四、结束语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导向。在审计教学中,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将讲授法、案例分析与实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等综合运用,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2]商思争,李学岚,周雯.我国高校审计学专业发展现状分析[J].财会月刊,2013,(2).
[3]马娟.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考与实践探索[J].财会通讯,2011(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70-01
西施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一总体目标贯穿于小学和初中,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数学思想的理论和抽象程度要高一些,而数学方法的实践性更强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那么,要想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要深入到数学的“灵魂深处”。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一般性数学方法的教学渗透,为学生有效地获得数学知识、建构数学认知、形成数学思想奠定基础。一般性数学方法的常见类型有归纳推理、数学化归、数学模型、数形结合等。
一、归纳推理―――数学发现的基本思想方法
归纳推理是根据已有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推理为猜测、探索提供思路。或是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其中部分对象所具有的某些特征的发现是关键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如何去发现特征
二、数学化归――数学难易转化的思想方法
所谓“化归”,就是转化和归结。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人们常常将待解决的问题甲,通过某种转化过程, 归结为一个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乙,然后通过乙问题的解答返回去求得原问题甲的解答,这就是 化归方法的基本思想。化归方法的要素:化归对象,即对什么东西进行化归;化归目标,即化归到何处去;化归途径,即如何进行化归。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一思想的几种方法。
1、通过特殊值法实现化归。“特殊值法”,就是求解一个较一般数学问题遇到困难时,先考虑这个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找出一种简单情形进行解决,利用特例的结论再来求解一般问题。
例如:求解甲比乙多1/7,乙比甲少几分之几?
一般解:根据条件乙为1,甲为1+1/7;先求乙是甲的几分之几?1÷(1+1/7)=7/8;再求乙比甲少几分之几,即1-7/8=1/8。条件和问题中单位“1”发生变化,相应甲乙所对应的数值也随之变化,学生解答时往往会产生混淆,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化归解:根据条件,先假设甲为8,乙为7;再求乙比甲少几分之几?(8-7)÷8。用特殊值法解,在始终把握基本数量关系的前提下,使得复杂的数据换算得以简单化。
2、通过语义转换实现化归。一个数学符号式子的最初意义或常用意义容易被固化,而在问题解决中,式子意义解释的寻求和提取因环境而异,不同的问题环境会激活不同的意义解释,不同的意义理解造成问题解决的不同思路和不同难度。
三、数学模型―――数学应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数学模型方法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构造出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来解决原型问题的方法。从广义的观点看,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都是数学模型。从狭义的观点看,解决小学数学中的具体的数学问题,特别是解答应用题都需要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
1、数学概念(方法)的建立。数学概念建立或数学方法归纳的过程实质就是建立数学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在对对象的各个属性形成较为清晰的表象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对象属性进行剖析,将对象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并将这种本质属性概括到同类事物当中去,于是就形成关于对象的数学属性的基本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进行解释,理解在正方形四周植树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求同,在众多表面上形态各异的思维策略背后蕴藏的共同的具有更高概括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而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数学模型:“每条边上树的棵数×边数- 顶点的个数。”在这种思想方法的指引下,学生掌握了多边形各边植树的计算方法。
2、运用数学问题的解决。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步骤就是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把题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的关系结构,从而构成数学模型,依据该数学模型固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运算。
四、数形结合―――数学理解的基本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是指将数(或量)与形(或图)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即根据问题的需要,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性质和特征来研究,或者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来研究,从而利用数形的辩证法和各自的优势,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以形直观的表达数。其实质就是抽象对象或关系的“可视化”,将抽象的东西“原型化”,有利于利用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
借助“形”的直观建立数学概念。由于概念的抽象与概括性,教学时要向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而“形”的材料常常是最有效的。如在数小棒、搭多边形中认识整数,在等分图形中认识分数、小数;利用交集图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等等。借助“形”的操作形成数学规则。让学生明确规则的合理性、理解其推导过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理解算理,更重要的在于学会学习,实现过程性目标。而数形结合能降低思维难度,让学生有信心和能力归纳出法则。
一、在讲能被2、5、3整除的数时,第一节课先讲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 、6、8的数,都能被2整除。”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接下的第二节课要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 整除。”
这两节课要讲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说,在思维上存在着一段跳跃。因为第一节课学生们注意和观察的是一个 数个位上的数学有什么特征,而第二节课则变成了观察一个数的各位上数的和有什么特征。如果教师按照教材 上的顺序开始就例举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产生一个疑虑:“一个数的个位上是 0、3、6、9的数是否也能被3整除呢?”因此这节课的开始时,教师就应首先提出这个问题,并举出例子 ,得出结论,打消学生们头脑中的这个疑虑。
如:看下面个位是0、3、6、9的两组数。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结论:一个数个位上是0、3、6、9的数不一定能被3整除。
上述的结论,学生们会很自然接受的,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结论的获得是用了一个数学中很常用的重 要证明方法――举反例的证明方法。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这种方法点拨给学生,指出:“要证明一个结论 是不是成立时,只要找出一个实例来说明这个结论不正确即可。”这种方法叫做举反例的证明方法。这样,举 反例的证明方法就会在学生们的头脑中深深地留下了印象。
二、计算:1/2+1/4+1/8+1/16这道题从形式上看是一道分数连加法的计算题,计算过程 如下:
1/2+1/4+1/8+1/16=8/16+4/16+2/16+1/16=(8+4+2+1) /16=15/16
然而,这道题的本意并不在此,其目的是要寻求一种简便的算法。如(图一),用一正方形表示单位“1 ”,这样,学生们通过观察图形再经过老师的讲解会得出:
1/2+1/4+1/8+1/16=1-1/16=15/16
至此,本题的目的已经达到,但学生们还没有得到此题的精髓,也就是题中所包含着什么样的规律,体现 了怎样的数学思想,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们渗透和点拨出来。
实质上,此题是求数列:
1/2,1/4,1/8……1/2[n]……的前几项和问题,其前几项的和是S[,n]=1-1/ 2[n]=(2[n]-1)/2[n]
由于学生没有极限的思想,不理解无穷的概念,因此,字母“n”的意义无法给他们讲解清楚。但教师可 以借助图形的直观性,把上述极限思想渗透给学生。如在上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计算下列几题:
1.计算 1/2+1/4+1/8+1/16+1/32
2.计算 1/2+1/4+1/8+1/16+1/32+1/64
3.计算 1/2+1/4+1/8+1/16+1/32+1/64+1/128
观察图形,使用前面例题的简便算法,学生们会很快算出结果。
1/2+1/4+1/8+1/16+1/32=1-1/32=31/32
1/2+1/4+1/8+1/16+1/32+1/64=1-1/64=63/64
1/2+1/4+1/8+1/16+1/32+1/64+1/128=1-1/128=127/1 28
这时,教师再继续让学生计算1/2+1/4+1/8+1/16+……+1/512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2011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790.
[5]王建华.我们时代的大学转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6.
[6]徐辉,李薇.大学功能的世纪演变[J].高等教育研究,2013(3):5-8.
[7][8][10][11]李志红.大学与城市互动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18.
[9]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8-44.
[12][14]赵婷婷,汪乐乐.高等学校为什么要分类以及怎样分类――加州高等教育规划分类体系与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比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166-178.
[13]赵庆年,祁晓.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内涵与具体内容[J].教育研究,2013(8):48-56.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167-04
如今在机器学习领域中,深度学习方法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模仿人X学习方式构造模型,在图像、文本、语音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1]。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深度学习模型包含多层感知器模型(MLP)[2],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限制性玻尔兹曼机模型等[4]。多层感知器[2]网络结构的神经节点一般分层排列,主要由输入层,输出层和一些隐层组成,同层之间的神经元节点无连接,相邻的两层神经元进行全连接,前一层的神经元的输出作为后一层神经元的输入,但本身此种算法存在着一些问题,那就是它的学习速度非常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层与层之间进行全连接,所以它所需要训练的参数的规模是非常大的,所以对其进行改进,产生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识别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5,8,9]。从它的结构上来看,层与层之间的神经元节点采用局部连接模式,而并非MLP的全连接模型,这样就降低了需要训练的参数的规模。而在它卷积层中,它的每一个滤波器作为卷积核重复作用于整个输入图像中,对其进行卷积,而得出的结果作为输入图像的特征图[6],这样就提取出了图像的局部特征。而由于每一个卷积滤波器共享相同的参数,这样也就大大降低了训练参数的时间成本。而本文,以卷积神经网络为研究对象,在其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结构中卷积核也就是滤波器的大小进行调整并结合卷积核个数调整和gpu加速等已有的训练提速方法,达到降低训练时间并且对识别结果并无太大影响的目的。
1 卷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在MLP的基础上,已经对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层与层之间的局部连接以及权值共享等方式对要训练的参数的进行了大幅减低。
1.1局部连接
BP神经网络中,神经元在本层中呈线性排列状态,层与层之间进行全连接,而在卷积神经网络中,为了减少每层之间的可训练参数数量,对连接方式进行了修改,相对于BP神经网络的全连接,卷积神经网络采取了局部连接的连接方式[7],也就是说按照某种关联因素,本层的神经元只会与上层的部分神经元进行连接。
2.2 权值共享
在CNN中,卷积层中的卷积核也就是滤波器,重复作用在输入图像上,对其进行卷积,最后的输出作为他的特征图,由于每个滤波器共享相同的参数,所以说他们的权重矩阵以及偏置项是相同的。
我们从上图看出,相同箭头连线的权值是共享的,这样在原有的局部连接的基础上我们又降低了每层需要训练的参数的数量。
2.3卷积过程
特征图是通过滤波器按照特定的步长,对输入图像进行滤波,也就是说我们用一个线性的卷积核对输入图像进行卷积然后附加一个偏置项,最后对神经元进行激活。如果我们设第k层的特征图记为[hk],权重矩阵记为[Wk],偏置项记为[bk],那么卷积过程的公式如下所示(双曲函数tanh作为神经元的激活函数):
2.4 最大池采样
通过了局部连接与权值共享等减少连接参数的方式卷积神经网络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最大池采样方法,它是一种非线性的采样方法。最大池采样法在对减少训练参数数量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它减小了来自m-1层的计算复杂度。
2 )池化的单元具有平移不变性,所以即使图像在滤波后有小的位移,经过池化的特征依然会保持不变。
3卷积神经网络整体构造以及减少训练时间的方法
3.1使用GPU加速
本次论文实验中,使用了theano库在python环境下实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lenet手写数字识别模型上进行改进,由于theano库本身支持GPU加速,所以在训练速度上实现了大幅度的提高。
3.2 数据集的预处理
本次实验使用的两个数据集是mnist手写数字库以及cifar_10库
Mnist手写数字库具有60000张训练集以及10000张测试集,图片的像素都为28*28,而cifar_10库是一个用于普适物体识别的数据集,它由60000张32*32像素的RGB彩色图片构成,50000张图片组成训练集,10000张组成测试集。而对于cifar_10数据集来说,由于图片都是RGB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先把其转换为灰度图在进行存储。由于实验是在python环境下运行,theano函数库进行算法支持,所以我们把数据集进行处理,此处我们对使用的数据集进行了格式化。格式化的文件包括三个list,分别是训练数据,验证数据和测试数据。而list中每个元素都是由图像本身和它的相对应的标签组成的。以mnist数据集为例,我们包含train_set,valid_set,test_set三个list,每个list中包含两个元素,以训练集为例,第一个元素为一个784*60000的二维矩阵,第二个元素为一个包含60000个元素的列向量,第一个元素的每一行代表一张图片的每个像素,一共60000行,第二个元素就存储了对相应的标签。而我们取训练样本的10%作为验证样本,进行相同的格式化,而测试样本为没有经过训练的10000张图片。在以cifar_10数据集为实验对象时,把其进行灰度化后,进行相同的格式化处理方式。
3.3实验模型结构
本次实验是在python环境下基于theano函数库搭建好的lenet模型进行参数的调整,以达到在实验准确度可接受情况下减少训练时间的目的。
上图为实验中的基础模型举例说明实验过程,首先以mnist数据集为例,我们的输入图像为一个28*28像素的手写数字图像,在第一层中我们进行了卷积处理,四个滤波器在s1层中我们得到了四张特征图。在这里要特别的说明一下滤波器的大小问题,滤波器的大小可根据图像像素大小和卷积神经网络整体结构进行设置,举例说明,假如说我们的输入图像为28*28像素的图像,我们把第一层卷积层滤波器大小设置为5*5,也就是说我们用一个大小为5*5的局部滑动窗,以步长为一对整张图像进行滑动滤波,则滑动窗会有24个不同的位置,也就是说经过卷积处理后的C1层特征图的大小为24*24。此处的滤波器大小可进行调整,本论文希望通过对滤波器大小的调整,已达到减少训练时间的目的,并寻找调整的理论依据。C1层的特征图个数与卷积过程中滤波器数量相同。S1层是C1经过降采样处理后得到的,也就是说四点经过降采样后变为一个点,我们使用的是最大池方法,所以取这四个点的最大值,也就是说S1层图像大小为12*12像素,具有4张特征图。而同理S1层经过卷积处理得到C2层,此时我们滤波器的大小和个数也可以自行设置,得到的C2层有6张特征图,C2到S2层进行降采样处理,最后面的层由于节点个数较少,我们就用MLP方法进行全连接。
3.4实验参数改进分析
由此可见,我们对滤波器的大小以及个数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到卷积训练参数的个数,从而达到减少训练时间的目的。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增大滤波器的大小,实际效果应该相似于缩小输入图像的像素大小,所以这样我们可以预测增大滤波器的大小会减少样本的训练时间,但是这样也可能会降低训练后的分类的准确率,而滤波器的大小是如何影响训练时间以及分类准确率的,我们通过对两种图片库的实验来进行分析。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以mnist手写数字数据集作为实验数据
我们知道卷积层可训练参数的数字与滤波器的大小和数字有关,所以我们通过对卷积层滤波器大小的变化来寻找较为普遍的可减少训练参数从而达到减少训练时间的目的。在实验记录中,我们表格纵列记录两层卷积层滤波器大小,横列分别为对已经过训练图像识别和对未经过训练的验证图像进行识别的错误率,最后记录每种滤波器大小搭配的使用时间。我们设定每次试验都进行100次重复训练,每次对权重矩阵进行优化。
此处我们记录两层滤波器大小之和作为横坐标,比较滤波器大小与实验之间的关系。两层滤波器大小相加后相同的元素我们把其对应时间做平均。
4.2以cifar_10数据集作为实验数据
同样是以100次循环训练进行测试,通过改变两层中滤波器的大小来寻找减少训练时间的设定。
此处以同样的方法,记录两层滤波器大小之和作为横坐标,比较滤波器大小与实验之间的关系。
4.3实验结果分析
从两组试验中,在不同的数据集下,我们得到了滤波器的大小与训练时间成反比的关系,而在减少了训练时间的同时确实增大了训练的错误率。
5 总结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增大卷积层滤波器大小的方法,在此两种数据库的情况下,是有效减小训练时间的方式,而在不同的数据库对分类准确率的影响程度不同,mnist手写数字数据库中图像之间的相似度非常高,所以滤波器的增大对准确率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而ifar_10数据集中图像之间的相似度较小,所以增大滤波器的大小对其分类结果的准确率的负面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LeCun Y, Bengio Y, Hinton G. Deep learning[J]. Nature, 2015, 521(7553): 436-444.
[2] Ruck D W, Rogers S K, Kabrisky M. Feature selection using a multilayer perceptron[J]. ]Journal of Neural Network Computing, 1990, 2(2): 40-48.
[3]LeCun Y, Bengio Y.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images, speech, and time series[J]. The handbook of brain theory and neural networks, 1995, 3361(10): 1995.
[4] Larochelle H, Bengio Y. Classification using discriminative 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s[C]//Proceedings of 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CM, 2008: 536-543.
[5]Krizhevsky A, Sutskever I, Hinton G E. 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012: 1097-1105.
[6] Zeiler M D, Fergus R. Visualizing and understanding convolutional networks[C]//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4: 818-833.
即根据问题的表现,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考生首先查找具体的问题表现,其次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寻找形成问题的原因,再根据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具体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界定问题。首先必须针对作答要求中的问题,界定其所指向的特定问题。
第二步:在给定材料中查找相关问题的阐述。根据问题在给定材料中寻找与此有关的段落,找到关于问题的表达内容,综合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具体表现方面的条理性陈述。
第三步:寻找问题的内外原因。原因分析是申论考试答题中最重要的方法,在分析问题类题目中这一方法尤其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可通过推理可是那分析问题的原因,一般有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内因和外因,等等。
第四步:概括问题的实质,形成答案。
例如: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四题第2小题,就是要求列出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要解答这一题目,首先必须界定存在问题。通过对给定材料的概括归纳,可以发现,此题的中心问题是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不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地方政府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2)农民获得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去土地后缺少持续生存的出路;(3)存在拖欠农民土地补偿费问题;(4)地方政府没有合理和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生活艰难。
其次,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原因的查找,就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健全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图:
最后通过上述的分析,整理和列出检查的内容,便可得出如下答案:
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有:①审核土地补偿费补偿标准是否合理;②审核发给农民的个人补偿费用是否按时、足额发放;③审核补偿费用在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民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审核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费比例是否合理;④审核地方政府是否建立针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制度和保障制度;⑤审核地方政府征地项目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⑥审核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健全。
二、供需分析法
供需分析方法即通过对问题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的方法。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度的均衡发展关系,即平衡比例关系,一旦失衡,问题不可避免。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专家认为通过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关键。
下面用供需分析法对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进行分析: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分析诸如城市停车难问题,可以从供需双方来分析,通过供需的分析,解释种种试题中提出的问题,并对试题中提出的对策进行对错方面的判断分析。
三、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法
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指对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观点、措施进行合理性、可行性方面的分析,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分析方法。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常识判断与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
以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一题为例,为大家讲解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的方法。
该题的作答要求如下:
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
该题的解题过程如下:
措施A:“要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只有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对措施A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A违反了合理性原则,当前扶贫资金被挤占主要是因为扶贫资金在使用的监督检查环节上存在问题;如果不在监督检查环节上下功夫,而只是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那只会为挤占挪用更多的扶贫资金提供条件,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与合理性问题。
措施B:“要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监督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对措施B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B提出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较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当前各地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主要原因都在于监督不严,造成资金没有按原定用途支出。
措施C:“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若出现以立假项目或虚报项目投资而套取扶贫资金的事件,扶贫主管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
对措施C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C提出了严格审批扶贫项目的要求,同时要求那些立假项目的主管部门承担法律责任,基本上符合当前我国对于扶贫项目管理的要求,具有合理性,这种项目管理的要求也具有可行性。
措施D:“必须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同时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才能杜绝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
对措施D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D实际上违反了合理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的行政措施,只会增加扶贫资金的管理成本。另外,扶贫资金的管理部门过多,就会缺乏统一的规则和统筹安排,各自为政。而没有一个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检查监督,还会使责权严重脱节。这一做法不具可行性
措施E:“要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不能‘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封闭式的资金分配方式,会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中的资金脱离了财政的监督管理。”
对措施E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E的阐述较为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各地资金管理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在于封闭式管理方式,不利于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是造成当前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出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杜绝“谁争取谁使用”资金分配现象的做法,是从实际出发、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的做法。
综上,不正确的是A和D。
四、概括与对比分析法
概括对比分析法要求从问题出发,首先概括给定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得出答案。
以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二题为例,该题的作答要求如下
“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
要解答这一题目,显然必须充分依靠给定材料中透露的观点和意图,因而作答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弄清题干内容,找准问题。这一题目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提出“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评价要点。
第二步,针对问题,概括材料。从上述问题出发,认真阅读给定材料中3-7,概括其中的观点:
材料3主要介绍江苏省的做法:严格保护土地资源,重视土地复垦工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
材料4介绍了首钢矿业公司的做法:及时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复垦土地,覆土植被,绿化矿山,建立绿色防护带,有效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材料5介绍了河南省的做法: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重新恢复大量耕地。
材料6介绍了对治理“地荒”的建议:要减少闭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现有的土地潜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保证足够的存量土地,防止盲目上项目占用耕地。
材料7介绍了保护土地的必要性:要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或生产潜力。要改进耕种方法,保持土地持续生产能力。
第三步,对比研究,分析综合。着眼于前面的问题,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可以发现,这些观点其实就相应地包含了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评价。把上述对材料3-7的总结文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持续利用土地管理的做法方面,上述观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在利用土地资源方面:减少闭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土地复垦;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
2.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及时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有效保护现有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持土可持续生产能力。
3.在开发新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方面:有效开发具有利用价值荒山;有效保证新开发土地资源不被破坏。
第四步,总结成文。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成文如下:
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进行评价:
在一个单位当中,内部审计有着经济监督以及经济评价的效能,它可以使单位相关人员对财经法规以及财务制度进行遵守,避免经济犯罪的情况发生。科学及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对单位的收支情况进行证实,能够确保单位财产的安全性和顺利流通性。然而,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当中,要平衡投入与产出,即要对单位内部审计的效益以及所产生的效率进行考虑,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重视内部审计的成本问题,内部审计成本是衡量审计工作水平的标准之一。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对内部审计的成本进行控制就成为了事业单位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单位内部审计的成本控制现状
(一)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很长时间以来,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把成本核算有效融入到财务管理当中,加上单位多实行粗放式的财务预算管理,各个部门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往往不能够主动控制审计成本。单位中的内审部门也同样缺乏成本观念,不能够有效结合投入和产出以及成本和效益,单位的审计项目组只重效益而忽略节约成本和工作效率,大搞人海战术,对时间与人力资源造成了大量浪费。
(二)成本预算管理缺乏系统性
在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当中,成本预算是其经费预算的一部分,然而成本预算在管理上普遍缺乏系统性,不规范以及不全面的管理普遍存在。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单独核算内部审计成本,只是在内部审计部门的经费预算当中简单的将办公的费用、资产的购置费用以及人员的培训费用等纳入进来,并没有在成本管理当中纳入被审计单位的配合成本,这就使得审计项目对被审计单位的资源进行了大量占用,审计成本也被无辜的转嫁给了那些被审计单位,这就造成了单位中的内部审计成本在管理上不完善,在预算管理当中存在着明显的脱钩情况。除此之外,单位的审计成本预算与审计项目相脱离,在审计成本预算范围当中没有纳入外包成本,审计人员的审计态度不积极,如果遇到有困难的项目往往选择外包,这就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审计成本。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许多单位的内审部门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制度,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人员的年度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审计部门的领导注重项目的完成量,而忽略审计的效率与成本。在薪酬方面,薪酬制度通常只与职称相联系,而脱离了项目成本的经济效益。由于没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采取措施奖惩那些审计成本的节约与浪费,不能够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比较低下,这就在客观上增加了审计成本。
(四)资源不足和闲置的情况严重
这种情况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单位内部审计中的总体资源投入不足,这些总体资源包括资金、人员以及时间等;其二,由于没有准确测算审计项目的工作量以及可以运用的有效资源,在真正落实当中多依照“有则多配”和“无则少配”的要求进行,任务和时间上不相匹配,这就使得资源的闲置情况非常严重。在实施项目当中也存在着调度不当以及分布不均的情况,审计项目审得不彻底、不透彻,没有发挥审计成本的效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成本。
(五)审计方式比较落后
要想确保审计目标的顺利实现,有效实施审计程序是良好的手段。然而,在当前的单位内部审计当中,程序太繁琐以及程序僵化的情况普遍存在。通常来说,越繁琐的审计程序就会有越高的审计成本。现如今的单位内部审计方式还主要停留在以往的逐笔检查会计凭证当中,没有充分运用分析性复核。在审计方式上计算机的使用范围相对较低,过多的使用手工审计,使得审计效率日趋低下。
(六)审计人员的素质过低
当前,我国还缺乏有效选拔以及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标准与办法,在选用内部审计人员时不科学。同样,在事业单位当中,选拔审计人员时多还是以经验为先,注重从会计人员当中选派,有着一定的选拔随意性,认为只要接近审计工作,能够做好会计工作,也就能够胜任审计工作。这就造成了单位的审计人员没有一定的审计技能,职业判断水平过低,在审计上耗用的时间比较长,效率过于低下,审计人员过多、人力消耗相对较大,最终增加了审计成本。
二、单位内部审计的成本控制与效率提高策略
(一)以完善管理体制为前提,把审计管理成本进行降低
第一,要整合审计资源。审计成本的高低受审计资源的使用状况的直接影响,因此,当前事业单位控制审计成本的重要手段就是有效结合现有的审计力量和审计对象。在审计计划的管理当中,单位要依照审计工作的目标,突出计划安排中的重点,对年度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予以明确;要对内部机构设置进行科学调整,对审计力量进行合理调配,有效结合审计人员、项目以及环境三者,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此来对审计成本进行降低。
第二,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要把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给充分发挥出来,积极运用完善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降低审计成本和提高审计效率。其中节约奖励制度是比较可行的解决方式。
第三,要编制审计计划。对审计计划进行编制要求要有选择性的安排审计项目,首先,要选择那些重点领域、部门、资金和事项来展开审计工作;其次,要选择那些能够把审计的影响以及审计的宣传效果进行扩大的事项,尽量不选择那些既花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又没有一定收效的项目。
第四,要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事业单位要加大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要积极对审计人员的选拔模式进行探索,要把以往以经验为主的选拔模式转变到科学的选拔模式当中来。事业单位可以尝试委托一些高等院校来对审计人员的选拔标准进行制定,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明确,以此来做出科学的选拔。
(二)以控制审计项目成本为基础,把审计的实施效率进行提高
首先,要转变审计方法。在项目审计当中,事业单位要对一些先进的设计方法进行充分运用,这些先进的审计方法有分析性复核和内部控制评审等,这样可以很好的对审计项目进行控制,以此实现对项目成本以及被审单位配合成本的控制目标。要对现代计算机辅助功能进行充分运用,有效兼容审计软件和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这样就会对审计时间进行大幅度节约,使审计效率得到提高,以此来降低审计成本。
其次,要整合审计资源。事业单位要加强调查与研究,对审计对象以及审计事项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与深入地了解,要从审计工作的需求出发对那些合格的审计人员进行选配,争取审计资源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最后,要结合审计和审计调查。事业单位要注重把延伸审计或者调查的作用发挥出来,在审计力量不足的形势下,能够依照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大审查力度。在项目审计当中,要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对其他问题可以进行延伸,在对审计质量构不成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做好节约成本的效能。
(三)以强化预算管理工作为目的,对审计支出的规模进行控制
其一,要对预算控制进行强化。事业单位要实行定额预算,依照审计项目来确定人员和时间,然后根据人员与时间的工作量对经费进行确定。另外,事业单位可以依照审计工作的经验,分别定额管理项目的性质、项目的类型以及项目的规模等,以此来对预算编制当中的人为因素进行减少。其二,要对以往的预算管理方式进行转变。事业单位要在总成本当中分离出审计成本预算,运用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控制。要把以往由财务部门行驶“总管”的角色转变成由财务部门负责监督,平行控制审计成本的预算,并辅以有效的奖惩措施,这样一来,既对审计成本的控制难度进行了减少,又对审计部门控制审计成本的主动性进行了提高。
三、结语
在事业单位当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有效实施内部审计工作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审计成本,由于事业单位在思想意识以及审计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审计成本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使得内部审计的效率不高。要想对这些问题进行克服,事业单位要注重挖掘这些问题的根源,积极运用对审计组织进行优化、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对审计资源进行整合、对审计项目成本进行控制以及对预算控制进行强化等多种措施,从根本上控制单位内部审计的成本,并切实提高审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嘉颖.正确把握企业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J].当代经济,2013(07)
[2]侯彦波,张立焕.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7)
中图分类号:F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108-02
[Abstract]The cost audit implementing by the vehicle company on purchased parts or service is an audit method conducting by the professional auditors of vehicle company who go to the supplier factory to use the tools such as Weight Audit, Piece Price Evaluation and Benchmark analysis, which concept is cost management of automotive enterprises and the goal is optimiz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investing.
[Abstract]Cost Audit Weight Audit Piece Price Evaluation Benchmarking Material Cost Direct labor cost Burden Cost SG&A Tooling Cost Allocation
前言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深化,汽车行业正面临成本日益增加、利润日益减少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终端车市的价格也在不断走低,汽车主机厂成本控制要求愈发迫切,整车一千多种零部件,90%都是采购件, 采购成本的控制是汽车主机厂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要控制采购成本,汽车主机厂采购零件的定价及审核尤为重要,采购零件设计变更重新定价、市场因素需调整价格,需进行成本合理性的评估,成本审核是其主要的手段之一。下面简单介绍汽车主机厂供应商成本审核的方法及技巧。
一、 成本审核的最佳时机
成本审核的最佳时机有如下六种情形:
1. 供应商提出零件要求涨价的时候
2. 整车厂采购部门通过现有谈判的方法完成企业降低成本目标困难的时候
3. 工艺设计变更引起成本较大波动的时候
4. 某零件或供应商产能不足,可能需要扩建产能的时候
5. 对高采购量/高采购金额的零件进行成本分析的时候
6. 怀疑某零件价格已经丧失市场竟争力的时候
以上六种情况,汽车主机厂需要到供应商现场进行成本审核,了解零件的真
实成本,识别降低成本的空间,为商务谈判提供有力支持。
二、 成本审核前期沟通
要实现成本审核,汽车主机厂与供应商企业之间前期的沟通非常重要,因审核过程中需要涉及供应商企业的生产过程管理、财务状况、运营情况等重要的环节,审核前需得到供应商的确认,并确保能按要求提供资料及相关的票据。由于被审核供应商的条件不同导致审核前的沟通伙同要提前2周到1一个月进行。在与供应商企业达到共识后开展审核才能得到较为真实数据。
审核前,要获得供应商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供应商的工厂布局、年产能、组织机构图、人员配置表、年运营计划、年销售金额、审核产品销售量及金额等。
三、成本审核前准备工作
审核前需做好相关的准备,需要了解审核零件的的价格水平及成本构成,运用基准分析[1]对零件价格构成进行比较及分析,这个方法既直观又简单,能大概地确定审核重点及成本变动原因。
如下(表1)所示:
某零件设计变动前后成本构成数据如下(表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需审核的零件原材料成本变动较大,导致成本上升,同时,因产
量变化,固定成本、工装模具的分摊数量变动,也引起成本上升。因此此零件的审核关注点是核实原材料的价格变动情况及价格走势图、供应商制造费用分摊的合理性。
四、 编制成本审核计划
为了能全面地了解供商所供零件或服务实际的成本水平,基于前期的基准分析结果,可编制详细的审核计划,计划编制需全面、细致,一般按六个方面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核实,即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成本、销售财务管理成本、工装模具分摊成本、利润这六个方面的数据,每个涉及成本变化、成本出处、甚至是有可能降低成本且构成六个成本要素的所有环节需要一一核实或者通过计算确认。审核计划编制后需要与供应商企业进行有效沟通,解释需要审核该项目的原因及目的,让供应商企业意识到这些环节有可能是成本上升或变化的关注点。
五、 现场成本审核
按编制的审核计划,主机厂委派专人到供应商企业生产现场进行数据的收集及审核。
1、材料成本的审核,材料成本的审核主要以外购的原材料为主,自制的原材料需按实际耗用量进行核实。外购原材料审核要点为:审核数量/重量是否正确 (清点数量,重量核算) 、是否有可替代的材料 、回料使用的百分比、报废率/ 持续降低报废率的计划以及客户端报废率,这几方面的数据要在供应商生产现场或财务报表逐一核实。审核时需要供应商提供外购零件的发票/合同及具体用量,对比外购原材料的价格是否有竞争力 (需要用公开市场以及有竞争关系公司的数据对比),查阅外购原材料的包装成本及运输成本,必要时与供应商包装工程师举行价值流程图分析研讨会,核查是否有客户指定采购的零件供应商或零件的规格,看汽车主机厂还有没有集团采购以降低供应商外购原材料成本的空间。
很多供应商对回料使用、持续降低报废率方面意识不到位,这往往也是降低成本可挖掘的空间之一。
2、直接人工成本审核,需要对直接人工的基础薪资 (员工福利部分有的供应商会放在制造费用里面,需要确认清楚 )、标准工时计算 、直接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运转时间、安装、停机)、生产线输出率 、员工等级和薪资分配方案等数据进行收集及分析,这些数据需要在供应商生产线上进行核查,并结合工时定额、工资报表进行核实。很多时候,供应商会把辅助人员也放在直接人工里面,在制造成本中固定成本部分又重新计算一次,在审核时需要仔细核对,把重复计算的部分剔除掉。
3、制造成本审核,制造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审核时首先要了解供应商如何计算制造费用,什么样的机会可以减少制造费用,仔细查看供应商提供的制造费用明细表,从明细表中要提取固定制定费用与变动制造费用的明细,需要核查供应商的固定制造费用是否包括: 间接人员工资、材料控制费用、福利费用、 设备厂房的分摊等; 变动制造费用是否包括: 能源,耗材等。
制造成本的核查中,需要特别关注几类数据:
1)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数据收集:确认所审核产品分享设备产能的百分比, 一小时内生产出来的合格品数量,每道工序的工位数量 ,最近3个月的综合设备利用率 (OEE) [2],这时数据可以在供应商制造部门及设备管理部门获得,但要在生产线上进行逐一验证;
2)设备折旧的详细内容:设备折旧清单需包括设备购置价格和开始折旧的时间 ,折旧方法 及设备购置的时间 ;
3)提供支持设备利用率、设备折旧的数据及发票 ,以及间接人员工资水平详细清单;
4、销售财务管理成本审核,这部分的数据主要从供应商财务报表中获得,这部分主要关注的是供应商财务报表中期间费用的水平 ,对比供应商提供给汽车主机厂报价单里面期间费用的水平是否有太大的偏差,期间费用的明细项(都包括了什么) 等,如果差别不大,可直接选取财务报表的数据作为计算的依据进行分析计算。
5、工装分摊成本审核,工装费用分为一次付款及在产品单价中进行分摊支付两
种,一次付清只是在工装交付时进行验收支付即可,在产品单价中进行分摊支付的情况,即是本文中所说的工装分摊成本审核,需要审核如下内容:工装台帐或清单 ,工装报价表的成本明细包括工装设计费用、材料费用、制造费用、人工费用及利润等明细,工装报价时计算方法 ,工装寿命 ,已经生产数量 ,二级供应商模具报价明细 ,购买合同(如是外购) ,分摊办法以及价格上涨原因(如是涨价) 等。
6、利润审核,主要是查看供应商在当前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水平 ,以及在汽车主机厂项目中供应商期望的利润水平,经过计算后作对比分析,来判断供应商当前的利润水平是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六、 编制成本审核报告,经过现场审核及相关的数据运算后,审核人员在审核结束后一定时间内出具审核报告,成本审核报告需包括以下内容:零件真实成本计算及计算过程;改善机会、改进建议;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重点等;
综上所述, 汽车主机厂对供应商成本审核,可以了解采购件的真实成本,了解影响零部件制造成本的关键工艺和瓶颈工序,了解供应商内部成本控制的水平及能力,识别供应商处降低成本的空间,减少涨价机会;通过已识别的降低成本的空间,帮助供应商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尤其是内部成本控制能力,完善供应商财务管理机制,提升供应商创造价值能力,同时促进汽车主机厂自身成本改善途径,如整合供应商资源对某些大宗原材料进行集中采购、统一物流运输、统一包装要求等,与供应商共同探讨最优的降低成本的途径及方法,能更有目的地为供应商企业提供降成本的机会,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让供需双方获得更大的降低成本的空间,从而达到降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