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0 14:57: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

篇(1)

1 引言

微晶石,学名微晶玻璃,是一种采用天然无机材料,运用高新技术经过高温烧结的新型绿色环保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具有板面平整、色调均匀、纹理清晰、光泽柔和晶莹、质地坚硬细腻、防污染、耐酸碱、绿色环保、无放射性毒害等优点。这些优良的理化性能都是天然石材所不可比拟的。

微晶石是在与花岗岩形成条件相似的高温状态下,通过特殊的工艺烧结而成。但又存在区别,花岗岩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是一种深层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微晶石与花岗岩、大理石、铸石性能的比较如表1所示。

微晶石具有较多的优点,它代表了未来建材发展的方向。但由于目前的技术有限,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如何解决微晶石中的缺陷问题(硬度不够、气孔、变形等),是微晶石生产的关键所在。

2 微晶石的发展历程

我国陶瓷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生产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但纵观这些年来的发展,只在抛光砖领域的生产与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其它陶瓷产品限于国内的设计、材料、市场等因素,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为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加强行业交流,更好地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从2002年开始,很多企业都开始投入到微晶石的生产上。通过在技术上的不断改进,目前已有很多企业成功生产出质量较高的微晶石。如今微晶石建筑材料已被誉为“21世纪的高档装饰材料”。

第一代微晶石生产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优点为洁白如玉的外观、美丽柔美的光泽、良好的硬度与耐磨性、较好的耐酸耐碱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大量的气孔、晶花单调等。

2003-2005年,第二代微晶石诞生,它具有变化万千的结晶花纹,并且整个横断面基本上无气孔。但硬度、耐化学腐蚀性比第一代差。

2005-2006年,第三代微晶石研究成功,相对来说,第三代微晶石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要更好;具有形状各异的花纹,断面基本无气孔。但立体层次感不强,石材质感不佳。

2008-2009年,技术人员通过特殊的配方体系,控制晶体生长的纹路,成功获得第四代的微晶石,它具有装饰花纹奇特、立体层次感强、石材质感逼真、色调柔光似水,其艺术性较强。

2009至今,已有很多企业开发出第五代微晶石,它是把陶瓷坯体、大理石纹理、玻璃微晶小颗粒三者完美合一,使此款产品光泽度高,同时又兼具大理石的纹理和质感。在性能方面,它质地坚硬细腻、吸水率低、防污、耐酸碱、抗风化,不会因冷热突变而裂开或扭曲变形,无放射性毒害,是目前最为安全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同时,这些优良的特性是天然石材不可比拟的。

3 微晶石的生产工艺及其难点

3.1 微晶石的生产工艺

由图1可以看出,微晶石是由陶瓷坯体和微晶双层复合而成,微晶石的工艺流程大体一致,但一次烧工艺生产微晶石,在布料阶段先进行底料布料;再进行面料布料;最后一次烧成。二次烧工艺是先经过坯体高温素烧,后铺上微晶玻璃熔块,再通过高温烧成。一次烧成工艺相对简单、大大缩短生产时间。同时,在性能方面,二次烧的微晶石先经过坯体高温素烧后再低温釉烧,致使成品存在耐磨度低、硬度低、坯体与微晶结合不理想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目前采用一次烧成技术,致使砖坯、花纹、微晶玻璃层一次成形,大大提高了原材料与微晶的结合度,微晶石硬度更高(莫氏硬度达到6级)、更环保更耐磨。

3.2 微晶石一次烧成技术的难点

原材料和晶体一次结合达到一次烧成。具有非常大的技术难度,在试验过程中,产品不断出现大溶洞、波浪形、破裂等现象。为了获得较好的产品,需解决一次烧成的技术难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原材料基础配方的确定;二是窑炉的烧成影响;第三是达到坯体与晶面热膨胀的平衡。

同时,一次烧微晶石的布料过程与二次烧布料过程不同,首先进行底料布料,底料通过调节刮板使素烧砖坯上的底料均匀布上;然后进行面料布料,面料通过调节刮板使其料均匀布上,面料布在底料上;最后由压模压平,从而使布料致密度均匀,并更清晰看到玻璃料底下的图案。

3.3 微晶石一次烧成的优势

(1)更强的硬度、更高的热稳定性

从两次烧转变为一次高温烧成,使其在烧制过程中大大节省了能耗,节省量达50%以上。更低碳、更环保、高硬度、高耐磨度等指标的全面升级也使得微晶石的耗损率大大降低,真正做到全方位的环保节能新突破。

(2)更少的气孔

二次烧微晶石表面有一定数量的针孔,一次烧微晶技术对原料的精细化要求极高,所选的都是优质高级坯釉料,结合精工设备及创新的烧制曲线,令砖体空气排出更彻底。结构更致密,将砖体产生针孔、熔洞的机率降至最低。

(3)更好的质感

以高端的喷墨技术为依托,可以根据使用需要生产出丰富多彩的多种色调多个系列。色调均匀一致、纹理清晰雅致、光泽柔和晶莹、色彩绚丽璀璨,而且质地坚硬细腻、不吸水防污染、耐酸碱抗风化、绿色环保、无放射性毒害。

4 微晶石产品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微晶石产品具有很多陶瓷砖、石材、抛光砖无可比拟的优点,但也存在不足。如:产品的硬度不够、气孔、变形等缺陷。

4.1 硬度

微晶石表面晶玉层莫氏硬度为5-6级,等级低于抛光砖的莫氏硬度6-7级。微晶石表面光泽度高,可以达到90%,如果遇划痕会很容易显现出来。微晶玻璃的硬度取决于晶相的品种、晶相的尺寸与数量、玻璃相的性质等要素。

从配方系统来说,可以开发新型的多元微晶玻璃配方体系,以得到含有新型硬质晶体的微晶玻璃。如采用CaO-Al2O3-SiO2系统,因为在硅灰石-钙长石-石英低共熔点附近的钙长石、硅灰石区域内,在析出β-硅灰石(莫氏硬度为5-5.5)晶体的同时,又能析出钙长石(CaO·Al2O3·2SiO2)(莫氏硬度为6-6.5)晶体,微晶玻璃的硬度将获得提高。还可以研制其它的硬质晶相,如镁橄榄石(Mg2SiO4,莫氏硬度为6-7)、镁铝尖晶石(MgAl2O4,莫氏硬度≥9.0)、假蓝宝石(Mg44l10Si2O23,莫氏硬度为9)。另外,还可以在配方中直接添加一定粒度高熔点、高硬度的材料,如:石英砂、锆英石粉、莫来石粉等。

从键能与配位数角度来说,一般玻璃的莫氏硬度还取决于离子间的键能大小。如硅、硼、铝离子价态高,与氧离子的距离小、吸引力大、场强度大、单键能大,使玻璃硬度变大。而碱金属元素钾、钠等,原子价低,与氧离子的距离大、吸引力小、场强度小、单键能小,使玻璃硬度变低。碱土金属元素介于这两种之间。即离子电价越高,正负离子间距越小,则硬度越高。各氧化物组对玻璃的硬度提高的作用大致是:SiO2>B2O3>MgO>ZnO>BaO>Al2O3>Fe2O3>K2O>Na2O>PbO。另外,离子的配位数对晶体硬度影响很大,硬度随着配位数的上升而提高。

4.2 气孔

微晶石表面有一定数量的针孔,遇到脏东西很容易显现,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在实际生产中,气泡产生的原因较多,本文主要从晶化过程、熔制过程、气氛等方面进行研究。

(1)晶化过程对气孔的影响

在晶化过程中,晶化温度与晶化时间对气孔的影响较大。随着晶体的析出,玻璃粘度迅速增大,质点迁移受到限制,因此使晶化阶段的气孔更加难以排出。所以在微晶玻璃基础成份选择适当的同时,一定要准确制定和严格控制好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晶化温度对气孔的出现及体积的扩大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每组成份的玻璃都有其最佳的晶化温度范围,在此范围析出的晶体会不断长大,同时不会影响气体的变化。因此,需找到最佳的晶化温度范围。与此同时,晶化时间也一定要适当,否则将不利于产品的质量。

(2)熔制过程对气孔的影响

在晶化过程中,还有部分的气孔是没法排除的。因此,在熔制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好其熔制的质量。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澄清时间,如果澄清时问不够,这些气泡将永久的存在于晶化颗粒花纹的中部。在产品抛光后将成为气孔。

(3)气氛对气孔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杂质是不可能避免的,如果烧成气氛不合适,将会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杂质与配方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生产大量的气体,部分气体被排除,但还有大量的气体留在玻璃体内,形成较大的气泡。因此,通过对气氛的适当调节,可以有效地消除气泡。

4.3 变形

篇(2)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时提出的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中也出现了各种困难,我国经济所发生的危机是否属于类似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过剩性经济危机,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之区别

(一)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依靠开拓国际市场来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不惜发动世界战争,历史证明这一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转向寻找、开拓国内市场,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却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

(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The Financial Crisis)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短期利率,证劵,房地产,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经济危机直接造成生产者、劳动者的贫困,社会消费能力太低,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周转。金融危机则是因为金融资本没有找到正确的投资方向,造成大量资金、资本的浪费,以至于资本、资金无法周转,社会经济崩溃。

解决的办法:首先,要弄清楚社会较高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是从哪来的,表现在哪些人群中;其次,投资高科技领域,把高科技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领域,为社会加速发展铺平道路;最后,把资本应用在提高生产力的研究上,生产服务于普通民众。[1]

二、我国存在爆发金融危机可能性的原因

(一)我国不存在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危机不同于金融危机。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的产物。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属于过剩性危机。从根本上说,我国不存在爆发类似于资本主义国家过剩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首先,从制度上讲,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存在根本的区别。宏观调控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生产,使经济活动符合人民的利益。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所得的利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家所得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虽然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福利待遇有所提高,但是却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国家的利润通过税收的方式最后归属于人民。

(二)我国存在发生金融危机可能性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增长时期,但这不能代表中国经济运行中不存在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过金融风险,但由于当时中国整体环境相对闭塞加上四大国有银行的绝对控制地位,并没有演变成金融危机。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国内环境的改变,一些潜在的问题有可能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

1.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渐融人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因金融经济危机而陷入衰退,这将会通过降低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而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也会减少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力度与规模。

2. 我国经济发展中内部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银行体系脆弱。银行是金融系统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现阶段,中国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次,汇率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汇率形成机制非市场化、汇率制度缺乏弹性。再次,外债结构不合理。外债是支持一国经济发展一项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我国外债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短期外债不断攀升、商业贷款比例偏大等方面[3]。

三、总结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危机不同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即不是过剩性的经济危机。我国存在爆发金融性危机的可能性,这是内外两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我们应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来防御我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从我国内部着手。对于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中国需要在可控的范围内稳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仅仅靠加息、升值等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深层次的经济矛盾。中国现阶段需要从增加内需,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多个方面,改变目前的经济不平衡状况。

参考文献:

[1]郭书江.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与遏制[J].经济评论,2004(1):80-81.

篇(3)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积淀而成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刻剖析,最终在《资本论》中完成了对于经济危机发生根源的阐述。另外,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理论做出全面解答,并在此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同时,马克思还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实质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其危机实质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是一种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社会生产出的产品并没有被广大劳动人民消化吸收,而是显得过剩,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实质上留有大量剩余,继而为经济危机埋下伏笔。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

第一,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具体说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愈发尖锐,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认为,第二,经济危机的现实性。在当代世界经济关系中,危机的这两种可能性形式,取得了新的现实性形式,货币危机也转化为金融危机,并凸显为经济危机的新特征。回顾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之路,可以看到,他认为:在封建社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但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已经存在危机的两种形式的可能性。第一,商品形态变化本身出现了买和卖的分离,这种分离使原来相统一的 W-G 和G-W之间的统一。“要通过强制的方法实现……要通过强加在它们的彼此独立性上的暴力来完成。危机无非是生产过程中已经彼此独立的阶段强制地实现统一”。种种事例表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的经济危机,只有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在其它形式的经济环境中,很难形成波及范围较大的危机。因此,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属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想要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只能是消灭资本主义;第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这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的描述。过去的经济危机发生时,其表现形式与现在有所不同,或轻或重,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直接的联系。现在,全球发生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为大众所看到的现象依然是商品的大量滞销,闲置的生产资料,企业、银行、商场的倒闭和破产以及激增的失业人员。伴随着这些现象随之而来的是物价的飞涨、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秩序极度混乱,股票市场、证券交易等方面受到巨大威胁。这些现象背后显现出来的本质依旧是相对于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生产过剩,即生产的相对过剩。

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思考

2008年,一定是会被载入资本主义经济历史中的一年。这一年,美国首先爆发次贷危机(即次级房贷危机)。随后在资本主义国家大面积地爆发,并且经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传播逐渐波及世界其它各国,由此导致世界经济的疲软。这场经济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截至到目前,这次危机仍然是国际上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入手,我们可以看到,这场经济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的相对过剩。首先,在美国社会中,存在收入水平相差较大的问题,而社会中的中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这部分人需要安家的房屋,同时需要购入生活必需品,但是,由于收入的限制,导致其购买力匮乏。其次,社会范围内,大部分过剩的房产资源需要售卖,信贷中介在此时发挥作用,将购买者与购买物联系起来。此时,金融机构充当了无担保的中介。但是由于社会购买能力无法满足房产的过剩消费,加上货币链条的中断,最终导致美国信用危机的爆发,不但冲击了国际金融领域,还冲击了国际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从这场危机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他们在这部书中找到了自己想到的答案,并为降低危机的可能性后果努力着。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代表国家,我国在2008年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这次危机的影响。如何利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来更好的解决危机后的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第一,缩孝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正义,提高社会实体购买力。这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点之一,因为只有让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缩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由此引起的问题;第二,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防范金融风险,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来解决,整个金融业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出口依赖。我国是一个出口依赖略显严重的国家,这在经济危机发生时,对我国的冲击巨大,所以,只有切实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才能在发生经济危机时平稳度过,免受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 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决策参考,2006.

[2]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篇(4)

方法之二:修炼内功。经济危机之所以说是经济危机,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就是因为需求不足,市场销售受阻,企业现金流紧张,如何还能扩张?对这样的企业,采取扩张的发展战略意味着除了可以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向银行贷款等手段获得资金以加大投入之外,最重要的是修炼内功,积蓄力量,为经济的到来做好准备,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的到来,这也是一种扩张的发展战略。

如加强管理和培训。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管理上还远远没有做到极致,还有着较大甚至是极大的改进余地。如果能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建立傻瓜化、标准化、流程化、模式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水平,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相比之下,经济危机的影响还在其次,甚至根本不在话下。加强员工培训也一样。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着重大缺陷,加之受市场经济的洗礼时间还短,中国人普遍地缺乏职业素养,加强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余地也很大。实力不太雄厚的、占绝大多数的中国中小企业,在管理和培训方面提升的潜力相当巨大。

至于在市场营销策划方面可挖掘的潜力那就更大了。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需求不足,销售受阻,而营销策划解决的正是销售与市场的问题。

笔者有一个论断:中国企业最缺的是策划,即系统的谋略和系统的解决方案。市场营销也是一门学问,如何将一个产品从零做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并创造行业第一品牌,怎样以最少的投入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大幅度地提高销量、品牌影响力和利润,是有它完整科学的体系和方法论的。我们知道建造一栋高楼需要一张设计图纸,盲目盖楼是很危险的,却很少人意识到市场营销也有”基因图纸”,其中的每一个关键点都犹如机器上的零件,不是可以随便安上去的。由于先天的不足,中国4000多万家企业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市场营销的“黑暗中摸索”,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昂贵的学费。如前珠海巨人集团的史玉柱由于没有学会市场营销的“基因图”,轰然倒下,从著名的亿万富翁到负债3个亿,付出了上亿的学费。学会了市场营销的“基因图”之后,又一跃而起,从借来的50万在10年内做到了身价500亿元,史玉柱东山再起之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经济低潮期。可见,修炼好了内功,危机中也能创造奇迹。以史玉柱这样的营销水平,还能怕经济危机吗?

一个普通的“避孕口红”在“红海”里竞争,售价比同类产品高出很多但利润空间却又小很多,既卖不出,卖出去了也无利可图,可谓市场营销的“世界难题”,在非经济低潮期,产品已处于死灰状态。经过策划,发现这一产品同时具有优孕的功能,于是,重新将功能定位于优孕,一下子将价值提升了数倍,价格也随之翻了三番,而且进入了无人竞争的“蓝海”,其市场容量则有每年200亿之巨。辅以“你可以不是亿万富翁,但可以是亿万富翁的爸爸”、“你可以不是天才,却可以是天才的母亲”、“生命诚可贵,起点应更高”等一系列系统的策划,年销售则可望做到20亿。

一个提高免疫力的产品被当作“有病治病,没病防病”的灵丹妙药向所有人群兜售,在非经济低潮期卖了3年赔了500万元。经过策划,将目标消费人群精准地定位于“儿童”,功能诉求则改为“防感冒防发烧”,一下子切中了父母的要害,从“红海”中逃离,确立了“儿童防感冒防发烧第一品牌”的定位,也可望年销售做到20亿元。

一种产品完全同质化因而销售限于困境的美体内衣,经过策划成了出类拔萃的“好迷人太太”美体保健内衣,“太太迷人,男人恋家”让想迷人、想让男人恋家的太太们怦然心动,恨不得立即穿上这种内衣。一种产品完全同质化因而销售限于困境的快速记忆产品,经过策划成了“学而通”,“一学就通,一通百通”,“有了学而通,各门功课路路通”,学生和家长无有不动心者,产品甚至还卖进了美容院……这样的创意案例太多太多了。经济并没有处于低潮,但大量这样的产品销售却处于低潮,经过策划,天壤之别。假如中国企业都有这种策划功底的话,纵使是在经济危机下产品也照样畅销。

知识的海洋浩如烟海,是无法穷尽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企业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对危机中的企业来说,最需要的是企业问题系统的、根本的解决方案,而这正是策划的功用。中国企业最普遍缺乏和迫切需要的正是这样的策划,特别是经济危机中的中国企业。

篇(5)

洞,花费和积极性都是史上罕见的。在欧洲,近1100亿欧元注资救市;在美国,保尔森计划达到了5500亿欧元。这都是少有的大手笔。出手固然大方,然而巨大的财政赤字谁来填补?谁来为庞大的经济振兴计划买单?有预计称,美国今年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10%,欧元区国家也很难维持在3%标准之下。

这些国家开销如此之大,有谁能向其提供贷款?中东产油国还是亚洲的日本或中国?以前,这些国家能把在对外贸易中挣得的大笔收益借给美国或欧盟。但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在贸易中已没有原来那么多“油水”可捞,对美方的贷款也会随之减少。

同样,随着经济危机,油价下跌,中东产油国富翁们的钱袋也不如以前充盈了。投资者们更是抓紧钱袋,不轻易投资,因为此时的投资收益率几乎达到了历史最低。然而,利率应该会重新提升,因为一场争抢投资者的竞争即将在负债国间展开。

可是这些国家如何清偿这笔巨额债务?圣诞节前,接受了俄罗斯贷款援助的冰岛还是有多家金融机构破产。许多像冰岛、瑞士这样的小国,一个金融机构的破产,其影响都是非常严重的。

一部分乐观人士认为,虽然国债负债水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剧增,但不能光盯着此指标看就忧心忡忡,不能以偏概全。虽然美国从40%上升到到60%,法国从65%增加到80%,可再看看日本,此百分比已达到 160%,国家经济仍未到崩溃边缘。

悲观者则认为,金融体系的巨大黑洞是不能全靠纳税人的钱来填补的。这部分人一致认为,当前振兴计划的偿还周期将延续几代。

篇(6)

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主流在新技术推动下,持续发展近二十年,东南亚经历97年金融危机快速恢复也十多年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了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并积聚了许多隐患,特别是近些年虚拟经济大行其道,在金融创新的大旗下,金融衍生品多而复杂到失去了控制的程度,致使房价大涨、油价大涨、原材料价格大涨,涨到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终归引发了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金融危机再到现在的全球经济危机。目前全世界都开始行动起来,全面应对经济危机。那么中小企业——承载着大多数就业的实体、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社会稳定的载体——应该如何应对?作为中小企业的一分子,在经济环境迅速恶化时应该如何采取对策?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亟待思考解决实践的问题。

近期由虚拟经济危机在快速地向实体经济危机发展,速度之快,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社会经济信心造成巨大冲击,直接表现为市场信心不足,订单生产任务迅速萎缩,明显感受到压力了。现在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在迅速恶化,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力军,如果环境持续恶化下去,中国失业率会大幅上升,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的决策还停留在经济层面,主要是以金融工具解决经济危机,如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制造内需,但没有在政策方面入手,如没有公开提出年初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宽放实施,为企业和职工在政策层面上共渡难关创造条件。这是国家政策层面的问题,会有相当的滞后效应,中小企业——市场最敏锐的感应体自身要快速行动起来,实施有效自救措施,以求生存下来,保留种子以期在严冬过后的春天能发芽成长,加入到繁花似锦的春天。

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在特定的细分市场上经营,或者是在产品上有优势,或者是在服务上有优势,甚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但一般都很脆弱,适应性较差,大的市场环境急速变化时,往往会消除细分市场空间,致使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迅速恶化,甚至是失去生存空间。这时更加需要理性、信心,认真思考分析企业的优势、市场真正的需求在哪里,以发现市场深层内在需求为起始点,把企业的优势资源有效运用于满足市场需求,以此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中小企业在环境好企业快速发展中,经营管理一般会比较粗放,开源有余,节流不足,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在当前经济危机环境中,会让人更加理性,开源受到压力,节流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因此强化节约,重组流程,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是中小企业要采取的正确行动。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使得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组织结构更加合理、紧凑,表面上会是一种收缩状态,实质其核心会更加有凝聚力,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开源往往是因为一项特别的优势,节流却是要求整体要强,这也正是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经济危机中,企业更加要做好管理工作,业务量减少了,稍稍停下来思考一下,练好内功,这应该是经济危机给企业发展带来一个好的方面。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资源有限,积蓄有限,对外部环境依存度较高,但中小企业决策机制相对是比较有效率的;相对于作坊而言,中小企业生存所必需的支出又非常巨大,生存较作坊更加艰难,但其绝对资源要远远大于作坊。因此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中要认清自身优势劣势,扬长避短,根据资源状况优化制定整体规划。首先需要有效凝聚资源,建立信心是凝聚资源的前提条件,信心又来自于有效有价值的行动。一方面要充分发现发掘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自身相对价值,这既是企业生存条件也是生存根本;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成本支出,与全体职工建立信任,做好共度严冬的心理准备,使节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以最小成本满足市场需求,经济危机中变得更为重要、紧迫。后者做起来更加艰难,过去持续快速发展使整个社会都非常浮躁,生活习惯都是粗放的,现在需要精致简约的习惯,建立过程会有一定的滞后效应,谁能快速改变粗放经营习惯为精细经营谁将会是赢家。现代中国人经历过贫穷,经历过转型的痛苦,但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危机,只分享了市场经济优点带来的利益,没有经历过市场经济的残酷、肃杀。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使人的思维模式都是快速发展的,缺乏应对经济停滞的思想准备,甚至是就没有仔细想过,没有经济停滞的概念。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中国市场经济知识、经验才完整,才会更加理性,才会珍视已经得到的一切。早先学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近些年市场经济空前的发展,持续繁荣,中国及东欧经济成功转型,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提经济危机是市场经的一部分了,人们开始以为技术手段的发展已经可以有效解决市场经济的无序发展了,其实经济危机仍然是一种必然的市场经济现象,这是外部环境约束在起作用使企业运行更有效率。

经济危机确实是既是危险也是机会,危险在前,机会在后。危机刚刚来临的时候为其气势所压迫,看到的更多的是危险,其实机会就孕育在这危险之中。目前市场低迷,但认真思考会发现用户的需求许多没有得到满足,现在做市场的水平还是初级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危机对成本控制的要求更为苛刻,会促进产品性价比的有效提升,应对方法正确就会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经历经济危机后的资源配置会更加有效率,经济质量也会大幅提升。

篇(7)

克鲁格曼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金融危机就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应对衰退的传统政策已经失效,我们需要重温萧条经济学。所谓萧条经济学,就是专门讨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的经济学。

一、克鲁格曼为什么提出“回归到萧条经济学”

“回归到萧条经济学”这一思想并不是空穴来风,一方面是克鲁格曼基于对近30年来世界各国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机的研究为基础提出的。另一方面是缘于克鲁格曼作为一个反新自由主义者,对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否定。

二、克鲁格曼对近20年来金融危机的分析

(1)克鲁格曼对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的分析。1991年日本“大泡沫”破裂之后进入了衰退期。从历史来看,金融泡沫破裂之后进入一个衰退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像日本一样持续长达10年之久的衰退必有其特殊的原因。克鲁格曼认为,日本是跌入了可怕的“流动性陷阱”,要从衰退中走出来,日本政府有几种基本方法可以选择。一是降低利率,然而日本已将利率削减至零,仍然没有使衰退缓解。二是赤字开支,增加政府投资。日本曾经设法刺激经济,可是并未起到持续的作用。以上两种传统的方法对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日本都没有起到作用,对此克鲁格曼主张要用预期通货膨胀来解决“流动陷阱”的问题。日本的经验应该引起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1999年克鲁格曼在《外交》杂志中发表的“萧条经济学东山再起”一文中明确指出“日本的经验不仅证明,现代经济发达的国家可能掉入流动性陷阱,而且证明,认为财政政策能够使经济摆脱这种陷阱的轻松假设实在过于乐观了”[2]。

(2)克鲁格曼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分析。在1994年克鲁格曼就严厉指出亚洲经济体存在严重的问题,其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依靠大量投资来驱动的,它的全员要素生产率并没有或者只是稍微有所提高,以这种增长方式增长的经济是注定不能持久维持的。对于1997年泰铢贬值引起的亚洲金融危机,克鲁格曼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危机的机制,危机如何发生以及蔓延的;二是政府为何没能防止灾难的发生。危机的蔓延基本覆盖了大部分亚洲经济体,让人费解的是一些发展很好的经济体比如韩国也难逃其害,一并陷入危机的深渊。克鲁格曼将危机的发生与蔓延过程称为投机冲击产生的“自我正名的恐慌”,而亚洲经济体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对这种“自我正名的恐慌”缺乏抵抗力。

(3)克鲁格曼对2008年经济危机的分析。克鲁格曼没有孤立的去看此次经济危机,他认为“20世纪九十年代的亚洲经济危机是目前正在上演的全球危机的某种预言”,而现在的美国与90年代的日本又是何其的相似。同时他也将此次危机看做是美国80年代末的储蓄信贷危机、90年代末的股市泡沫破裂以及这次房地产泡沫的继续和发展。在金融危机的原因方面,克鲁格曼认为,一方面是1999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废除之后,政府对传统银行的监管太过薄弱,商业银行涉足风险较大的投资银行业务。另一方是“金融体系已经发生了所有人都未能完全理解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指的金融国际化的兴起以及“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这次危机的主要诱因,并不是放松监管的机构冒了新风险,带来了问题,而是从未受过监管的机构冒了大风险。

在危机处理方面,克鲁格曼提出了近期措施与长期措施。近期措施方面,克鲁格曼认为“全球决策者需要做两件事:让信贷重新流动,支持消费”,具体到政策其实就是迅速大量注资以及采用凯恩斯财政刺激手段。远期措施他提到要进行金融改革,努力思考如何应对金融全球化。同时克鲁格曼还指出,救助要体现多国联合救助。关于经济复苏,很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这次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不同,认为经济很快就能复苏。克鲁格曼则更担忧全球会面临日本问题,在前不久克鲁格曼通过对美国实际GDP与潜在GDP的比例分析认为经济尚未如愿复苏,希望伯南克能够以90年代日本长期衰退为鉴实行一些有效的行动。

三、评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

克鲁格曼将近30年来不断发生在各国的金融、经济危机,以及美国90代之后的大衰退的根源解释为有效需求不足和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他所谓的萧条经济学其实就是主张回归凯恩斯。我认为:一方面,他对金融、经济危机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遗憾的是,另一方面囿于他的凯恩斯主义立场,其视野有一定的局限性。

克鲁格曼只是提出危机的根源在于需求不足,应该实行凯恩斯的财政刺激措施去解决衰退问题,却并没有去分析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需求不足,正所谓对症才能下药,如果不清楚需求不足的原因,只是一昧的加大公共开支恐怕未必能真的解决问题。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事实上,克鲁格曼在不止一次的提到美国是个收入不平等的国家,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与2008年经济危机》中说到:“财富和收入的不均都上升到了自《了不起的盖茨比》那个时代以来从未有过的水平。”在《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中将美国现代史勾画出两个巨弧,一个是经济之弧,一个是政治之弧。遗憾的是,虽然克鲁格曼对美国贫富两极化问题有很深刻的分析,却没有将其与需求不足联系起来。

克鲁格曼在分析经济萧条的时候似乎还忽略了一件很重要事情,以美元作为主要世界货币背景下美国经济的“非工业,泛金融化”的危害。他在《流行的国际主义》一书中明确表明,不该为诸如“非工业化”的问题担心。而事实上,美国贫富两极化以及工业部门的生产过剩都与泛金融化有莫大的关系。一方面在泛金融化的过程中,美国经济的增长脱离了收入驱动的轨道,变成是由资产价格、财富来驱动。另一方面以金融体系为主导的美国经济,变的更容易犯资本配置的错误,使低利率的工业部门在繁荣期更加的生产过剩。

由于当今世界的经济与政治环境与20世纪90年代已然有很大的不同,克鲁格曼试图照搬凯恩斯那一套萧条经济学来拯救世界经济的衰退恐怕不能如愿以偿。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东山再起[J].朱雅文,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9(04).

篇(8)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中暴露的基层体制问题依然严峻。究其原因是基层政府职能执行不力,特别是越位与缺位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因而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基层政府经济危机应对机制的现状

(一)基层政府引导盲目化

一些基层政府将“引导”变成“强制”,把农民看成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包袱,认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够实现农村富裕,才能解决“三农”问题。然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1)由于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国各行各业受到此次危机的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全国大范围高失业率居高不下。据国家统计局不完全统计表明,我国大多数城市待业人口有2000余万人,在大幅度失业率的氛围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的难度剧增,另外,大多数城市对进出务工的农民设置了各种“用工门槛”,这样更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2)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部分农民工集中的行业的整体萧条,这样大多数农民不得不返乡待业。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的行业为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平台,到城市务工成为农民的重要出路。然而,2008年的经济危机的大爆发,直接导致全球经济的大萧条,工厂的生产能力下降,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减少,大量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的农民集体失业,最终离城返乡。因此,给依靠进城务工的农民转移目标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二)基层政府低效率导致公共服务不到位

由于基层政府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的引导服务不足,导致原本可以解决大量劳动力的乡镇企业的活力日益下降。在农村经济中,乡镇企业是吸引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重要保障。然而,自1996年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乡镇企业跟不上改革的步伐,逐步陷入恶性循环。发展模式的弊端直接导致发展速度和生产效率的低下,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日益增加。乡镇企业尾大不掉的发展策略直接导致发展成本的虚高,这样直接导致吸纳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因而,乡镇企业不再愿意背负更多的负担。与全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相比,乡镇企业每年仅能解决90万人的就业问题。2001年,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表明,在所有就业岗位中仅有9.2%的岗位是由乡镇企业所提供,同比下降了4.5%。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流动。与健全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的社保体系相对落后许多。

中国农村一直处于“以农养工”的地位,农村的各项保障体系也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更加剧了农民的盲目性。“厚土重迁”的老思想,告诉农民土地是其所有,离开了土地将一无所有。这样就导致了多数的农民捆绑在仅有的田地上,难以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于是,出现了“半工半农”的现象。农民的思想观念的落后也直接导致了文化素养的偏低,农村也缺乏相对健全的培训机构,又间接阻挡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进城的脚步。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大部分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甚至仍存在文盲或者半文盲的现象,而城市的企业在招聘时首先提出了高于大部分农村文化程度的学历要求,这样农民进入城市的可能再次降低。没有文化、没学过实用的技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身劣势导致了就业面的狭窄。大部分农民也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想通过自己熟练的过硬的实用技术来实现就业,但是培训机构的缺失或者培训体系的落后,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的自发流动,城镇企业需要招熟练技术人员也得不到解决,甚至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根本原因就是技术的缺失。

(三)基层政府监管机制“功利化”导致发展失衡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滞后

(1)在农村没有完善、规范化的就业指导机构。大部分农民寻找就业机会并不通过政府及职业介绍所等渠道,转而向亲朋好友求助;基层政府在对劳动力的转移措施、转移目标及突况的预测方面相对滞后,这样也就造成了农民流动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混乱化;农村劳动力市场保障体系的缺失和无序造成了用工单位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证。还有,因为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监管直接导致农民工收入偏低并且难以保证,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工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就业积极性。

(2)基层政府中有不少工作人员存在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将人民所赋予的神圣的权力当成赚钱的机器,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巧立名目,榨取农民的血汗钱。在面对到农村招工的企业、工厂时,以基层政府的绩效和部分人的利益为前提,将农民的根本利益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对一些职业介绍所、技能培训机构的监管不力,造成农村职业培训系统的混乱无序,任其发展。由于农村就业保障服务的缺失,农民进城务工利益受到侵害而无处申诉。

二、基层政府经济危机应对机制创新的途径

2008年以来,因为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滞留农村形成剩余劳动力,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基层就业出现了新的变化,劳动力转移方面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不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所以基层政府要走创新途径。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 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变为发展契机,对目前的农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方面进行革新。

(一)通过大规模的经营模式调整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在经济危机面前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基层政府要充分调动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离城返乡的农民的能动性,在农作物的种植和农畜产品养殖方面结合市场加大调整力度。极力发展城乡结合部、郊区农村城镇。提高农村工业化的速度和水平。因为小城镇在城市和农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和农村的交集及连接枢纽。依靠农村,具有发展规模化生产的潜力,另外,由于小城镇遍布各处,因此,小城镇就成了农民转移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就为广大农民务工、经商提供了便捷连接途径。

(二)深化乡镇企业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在开发城市市场同时,也要关注广阔的农村市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另外,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农业机械设备更新速度,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拓宽发展思路,走特色经营之路。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确立特点鲜明的发展模式,融合行业和产业的特点,壮大个性化竞争力。开拓一转多元的市场格局。放眼国际市场的同时,也要加强我国城市市场,更要立足农村本土市场。快速开发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生活保障服务等。

(三)加大农民教育投入力度,完善基层服务体制

加强基础教育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资金、师资力量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教师素质偏低,农民让孩子读书的压力很大,另外,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也导致农民对教育的失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农民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基层政府在教育资金和师资投入方面要加强,这样一方面减轻农村的教育压力,另一方面增强农民的教育投资信心,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不断完善农村成人教育及职业培训体系,健全的培训机制是提高农民素质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力保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选择。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与文化素养培训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突破城乡劳动力转移障碍和人口流动壁垒。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机制革新,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监管力度。

三、结束语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基层政府应对机制的弊端凸显,“三农”问题在经济危机的刺激下更加严峻。本文就基层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机制现状加以分析探讨,提出一些解决途径,或有偏颇,期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柯楠.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J].沧桑,2008(3).

[2]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特区经济,2009(1).

篇(9)

关键词:经济危机;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为保障我国中小企业的有序发展,必须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制定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因此,成本控制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点因素,对企业中的成本控制进行创新改革,一方面保障企业成本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促进企业以积极的状态运转,提高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生命力,通过创新成本控制,获取更多的企业利益。

一、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经济危机的到来,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程度不一的冲击,导致企业呈现消极的发展状态,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显得缓慢和吃力,为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中小企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提升我国经济构成因素的核心实力,进而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竞争力,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状态,确实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成本控制[1]方面,对此做以下分析:

1、 缺乏成本控制体系

面对经济危机,我国中小企业并未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其主要围绕转让、拍卖的方式进行运营活动,部分企业甚至走向破产,针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研究可得,其并没有提出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无法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体系约束,导致企业内部运行紊乱,降低了企业的调控能力。

2、 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缺乏控制意识,其在寻求各种解决办法时,忽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例如:企业采取租赁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只解决表面的经济问题,不仅没有在实质上保障企业经济的恢复,更是加剧企业衰败的速度,进而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

3、 成本控制的偏重性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对成本进行控制时,大部分以会计系统为中心,偏重于通过会计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而不是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企业成本过高的问题,会计系统仅仅是出于核算目的,不能真实反馈企业成本的整体环节,因此,企业过多的偏向于会计,模糊了成本控制的实际意义。

二、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创新策略

针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下暴露出的问题[2],提出创新成本控制策略,通过此策略的实施,力图改善中小企业的经济现状,促使其在危机中挖掘合适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中小企业自身的运营现状,针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具备针对性的创新成本控制策略:

1、 构建创新成本控制体系

构建中小企业创新成本的控制体系[3],不仅可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方向,还可促进企业运营,同时企业内部结构非常复杂,需通过一定的控制体系,规范员工的行为,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大致分为三个目标:首先是监管部门,其负责成本控制的监督、管理,主要作用于成本控制的实施,例如:执行监督、实施管理等,如果在监管过程中,成本控制出现任何问题,则由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处理,针对问题执行相关的解决措施,保障此阶段成本控制执行的秩序;然后是决策部门,中小企业中成本控制的策略均在此被提出,主要是服务于企业的总成本控制,决策部门制定企业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部门的控制措施,需要与相关部分进行协商制定,同时也要接纳其提出的合理性建议,对其进行动态的改进,这样既利于控制措施的施行,同时也保障控制措施切实符合公司的发展;最后是执行部门,成本控制体系最主要的作用对象即是执行员工,而且执行员工在企业的运营中占据较大比重,既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为保障成本控制体系的约束力,企业的执行部分需要提高自身的执行力,也需提高和完善体系在员工间的执行力度,进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水平,达到节约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成本的目的。

2、 提高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意识

为保障企业创新成本控制的有序进行,必须提高企业全体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企业可通过经济观念和绩效观念两种方法,作用于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意识。经济观念主要是转变企业内部员工的观念意识,促使员工素质得到整体提升,进而转变员工对企业成本的认识。例如:企业对员工实行成本控制培训,促使员工加深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在意识上约束员工的行为,树立员工的经济意识,保障成本控制的实施;绩效观念同样是针对企业员工,主要是在员工群体中设置绩效考核,利用考核培养员工的成本责任感,首先根据企业成本控制的层次,规划员工的成本责任,将企业的成本控制以责任的形式具体到每一位员工,实现成本控制影响因素的细化分配,树立员工的责任意识,进而对企业成本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构建成本控制考核指标,利用考核指标设置成本控制的范围,一方面保障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明确成本控制中员工之间的关系,最后给予部分员工一定的成本控制权,利用职权平衡考核在员工意识上的作用力,同时将考核与员工的实际效益相联系,在保障成本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上,调动员工参与与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又促进了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施行。

3、 平衡企业内部成本信息管理

创新成本控制中核心的内容即是成本信息管理[4],包含各类有关成本的信息资料和数据,必须保障其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同时还需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行业素质,成本控制中本身即涉及众多的因素,例如:技术、生产、薪酬等,加重了信息管理的负担,为避免成本控制出现偏重性,中小企业可通过平衡企业内部成本信息管理实现,首先加强信息管理中的法律渗透,约束成本控制,保障企业在法律意识环境中实现成本创新控制;其次通过信息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各个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的交流和联系,根据企业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最后根据成本信息管理,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通过采购环节作用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结合企业内部、外部,在控制企业成本的基础上,创造企业运营价值。

综上所述,在经济危机中,保持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创新成本控制是极其有效、可行的方式,通过成本的控制策略,还能激发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进而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创造能力,从长远来看可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生存提供新的动力与活力。

三、 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的意义

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策略的实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备实际的意义,首先可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通过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保障企业管理理念的形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措施保障;其次保障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成本控制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可发展诸多市场机遇,合理利用机遇,提高企业运营效益,提升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更全面;最后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实施,保障企业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为打破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独立状态,通过成本控制,提高企业对自身成本的关注度,进而关注市场的竞争动态,吸取经验,保障自身在动态市场中具备运营发展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动,提高自身经济发展的能力,稳定企业内部成本。

结束语:

通过对经济危机进行分析可得,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保障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必须利用创新的手段对其进行成本控制,结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而且成本控制策略可积极发挥推动作用,推进企业运营效益的提升。成本控制不仅优化了企业内部的运营结构,而且带动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促进企业树立自身发展的意识,提高自身的发展力度。(作者单位:大连佳洋木制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麒然.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篇(10)

二、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在现有的经济学下,学者没有对危机做出合理的解释,更不用谈对以后可能会发生的危机的指导意义了,这就表明了传统的经济学已经有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有下面这几点:没能明确经济增长的目的。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活动,这个问题看着很简单,其实这才是经济最本质的问题,已经很少有学者去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了。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的经济活动最终都是消费,但是现在消费的目的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方向也错误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经济活动与消费脱节的越来越远,看似好像与消费失去了联系一样,传统的经济学在危机面前的表现越来越差;两种经济方式之间的争论使危机的理解变淡。在经济学发展的这几百年以来,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争论一直存在,这是两种对立的理论,但是争论都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他们的本质。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计划和市场也不是完全的对立作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完全的市场经济不能健康发展,政府过多干预的计划经济更不能,必须要在最本质上加强两种经济方式的协同发展;国际宏观经济学非常落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金融危机的国际性也越来越明显,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可以脱离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但是,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却非常的不对称,国际性的干预基本上起不了作用,这也就突出了相关经济理论的落后性,当前的经济理论大部分还都是停留在国家的范围内展开讨论的,但是站在全球角度上有效的经济理论很少见,如果不能够深入的研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情况,就会增加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这已经被多次的经济危机体现出来了,没有有效的阻止危机的方法。从实际效果来看,学术界并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防范危机的产生,有的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论而已,主要原因在于学术界都忙于两种经济方式的争论,没有深入的去讨论危机,并且对危机本身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危机是很难避免的,但并不等于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防范或者最大限度的减少危机的伤害,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并没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回归本原的经济学

在经济危机中,暴露了经济学理论方面存在的不足,相关的专家学者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最本质上来讲,就是回归本原的经济学,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经济和消费的一致性。进行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不能忽略了消费这个主旨,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应该在充分尊重微观主体的前提下,使主体的活动和人类满足消费的目的一致;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方式的统一。纵观经济学理论,不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争论,有的过分的强调了国家的干预,有的过分的强调了市场的完全自由发展,这两种想法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利于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进行有显著成效的干预,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研究国家的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做任何经济方面的决策,都应该基于整个世界的大形势下,这样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正确的在全球范围内看待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发生问题通过计划经济来弥补,一旦预测到可能会发生危机,这时候政府干预就会对危机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这样符合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篇(11)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4―0090―05

一、引言

1825年英国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经济危机问题的不断探讨,相应地形成了解释这种经济现象的不同理论,其中尤以马克思危机理论和凯恩斯危机理论为重要的经典危机理论文献。由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深刻指向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当世界经济良好运转的时候,某些人便把马克思危机理论抛至脑后,认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危机理论才是治世良方。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人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试图寻找不同于西方经济学仅停留于现象层面的论断,于是马克思危机理论重获人们的青睐。一时间《资本论》在各地的畅销榜榜上有名,据报道,2008年该书在柏林的销售量是过去一年销量的3倍、1990年的100倍。这种在经济运行良好时就说马克思过时主张凯恩斯,而在经济萧条时又主张马克思而批驳凯恩斯的“功利性”倾向,盖源于对这两种危机理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对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准确的把握。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在研究方法、研究领域、阶级立场等方面都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在运用这两个理论来分析经济危机前,有必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二、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虽然马克思没有将其经济危机理论以专著的形式展现出来,但只要对《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及一些有关信件中的“重要论点和思想加以综合”,危机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则跃然纸上。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研究并未停留在表象层面,亦未孤立于某个时代,而是将其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加以考察分析,以获得一般性的结论。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运动中,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具体原因和演变趋势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危机的可能性与实现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与卖是同时完成的,即消费与生产能够直接完成匹配,不存在风险。但当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引入到商品交换中,之前不可分离的相互联系的买和卖便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完成。由于商品生产并非为了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所以为完成下一步的生产商品必须交换出去,且必须先转换为货币再交换,但是货币却不需要立马转化为商品。这种由买卖分离引发的危机可能,被马克思称为“危机的第一种形式”。伴随商品的买和卖发生时空上的分离和对立的还有货币所起的作用,它会从简单的交换媒介分别扩展到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如果在这两个分离的时刻,商品的价值发生了变动,就可能引发支付能力问题,进而发生危机,故马克思认为这是“危机的第二种形式”。马克思认为危机的以上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且在没有第二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危机的第一种形式”也可能出现,但“危机的第二种形式”要以第一种形式的产生为前提。

上述两种形式只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一般可能性,要将这种潜在可能转变为现实的经济危机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危机的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还需要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由此可见,危机成为现实所需的关系是在简单的商品流通扩展为资本流通之后,即货币转换为资本之后。也就是说,经济危机爆发所需的“一系列关系”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货币的介入使简单的物物交换转变成资本的流通,信用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周转和流通的速度,不可遏止的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都为资本家实现追逐剩余价值的冲动和欲望提供了条件。在把握了单个企业资本流通的运行规律之后,马克思从宏观上对全社会资本的流通过程进行分析,将微观的流通中的矛盾扩展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流通的普遍矛盾。他认为,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不过是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循环的总和,通过这种单一到总和的扩展过程,局部的危机也就演变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的经济危机。

(二)危机的根源

通过把经济危机放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考察,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危机绝非一种偶然事件,而有着深刻的制度必然性。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有限的支付能力相对于无限扩大的生产规模之间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这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危机是一种相对的危机,是一种有限支付能力相对无限扩张生产的危机,即生产相对剩余的危机。它还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劳动间的根本对立。一方面,作为资本人格化代表的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会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扩大生产,并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压低工人工资。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工人创造了包括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在内的价值,但得到的仅仅是劳动力价值这一部分。从全社会来看,工人只得到相当于“需要的平均水平”的工资,资本家却不断进行扩大的生产,两者间的不匹配毫无疑问地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宏观经济状况。所以,在资本主义中,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激化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且这种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危机而非狭小范围内由于个体消费受限引发的经济危机。

(三)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植于资本主义所特有和固有的各种矛盾,当这些不可调和矛盾间的冲突达到一个极值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经济危机给紧张的矛盾一个舒缓的机会,使长期积累的矛盾压力得以舒缓,也使资本主义经济暂时恢复正常。但经济危机只是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暂时缓解,其并没有消除或触动危机爆发的社会制度,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现实条件和根源依然存在。由此看来,危机不过是一种缓冲剂,当缓冲效果过去之后矛盾依旧会尖锐化,到那时新的危机又会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源不消除,危机和矛盾就只能处于一个死循环当中。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亦有所体现,整个经济发展而言会经历为以危机为起点的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马克思认为危机阶段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个周期的起点”。

独立资本家作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参与成员,其自身的生产决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危机的发生,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固定资本安排。经济危机爆发于矛盾最尖锐的时刻,这个时刻往往是经济繁荣的时候,面对危机资本家不得不缩小生产;经济萧条时期固定资产价格相对较低,因此会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当经济开始复苏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其又会更新固定资产;这种投资的冲动在繁荣时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单一资本家更新固定资产除了利于恢复生产,还会提高资本构成加速资本积累,为下一次更新产生新的需求。所以,“虽然资本投入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

(四)危机的世界性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将突破一切阻碍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它一方面会冲破自身现有规模的限制,不断地扩张膨胀;另一方面,资本会冲破所在环境的局限,寻找新的土壤。随着资本在国内的发展,国内资本规模和市场都变得越加狭小,甚至成为其发展的障碍。于是,在剩余价值的驱动下资本开始突破国家的限制走上国际舞台。马克思认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为自身的发展开辟国际市场,是资本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资本市场的形成,使得资本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他们的每一主要因素都具有世界性,经济关系的一切矛盾也就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来。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本质的阐述,不难发现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扩展开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其所固有的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一种结果,是其经济关系中所有矛盾的暂时缓和的一种强制平衡,将这些特征放置于一个更大范围来看正是世界市场危机。由此看来,世界资本市场的形成既为资本追求剩余价值提供了舞台,也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向了更高阶段和更广范围。当世界经济关系中的各种矛盾激化时,就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集中暴露出来。

(五)危机的结果

通过对资本主义全面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它所特有的各种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果的复杂性。随着矛盾的逐步激化会促使“暴力”的方式来消解冲突,危机的爆发导致劳动被暂时中断、资本被部分消灭,采用这种强制的“暴力”的方式迫使资本回复到合理水平。雇佣劳动者作为以出卖自己劳动力获取劳动力价值的经济活动参与者,受到的冲击是最直接的,他们将丧失收入来源或者收入锐减,只要危机不散去、其处境只会日益恶化。第二个受到冲击的就是资本,为了保证整个社会水平上的资本继续发挥职能,很大一部分资本会被消灭,甚至单个资本家的资本会全部消灭。当然这种以生产力的巨大浪费和破坏为代价的方式,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那就是使资本主义经济中已经尖锐的矛盾得以缓和,已经失去的平衡得以恢复。但是马克思指出,这种解决只是暂时性的,它预示着下一次更猛烈的危机的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如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存在的制度基础不能消灭,那么它就会不断地周期性地出现。故而,要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离不开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三、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面对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本经典著作中,凯恩斯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些分析均建立于“有效需求”这一核心思想之上。“所谓有效需求,只是雇主们从决定提供的当前就业量上,所可预期取得的总所得或收益”。“有效”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总供需能否平衡而言的,“有效需求是总需求上之一点,这一点之所以成为有效,因为如果就业量在该水准,则供给与需求两种情况,恰好使雇主之预期利润成为最大量”。“需求”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之和,消费需求形成的基础是真实所得,取决于实际就业量;投资需求的基础是资本的未来收益,会影响资本家的生产规模即供给。所以,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由总需求的不足引发的危机就会以失业的形式展现。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为逻辑起点,引入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因素,从“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这三个心理因素中,凯恩斯认为“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即“资本之边际效率”最为重要。原因有两个:其一,“长期利率基于成规,相当稳定,而资本之边际效率则变化多端,非常不稳定,故有效需求很难维持在一个高的水准,足以提供充分就业”;其二,“商业循环之所以可以称为循环,尤其是在时间先后上及期限长短上之所以有规则性,主要是从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变动上产生的”。

他认为心理因素的作用机制大致如下。首先,经济危机源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塌。“预期之基础,非常脆弱……故预期常有骤然而剧烈的变化”,“一个典型的恐慌,其起因往往不是利率上涨,而是资本之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经济繁荣的后期,人们表现出对资本未来收益过度乐观,对资本存在过度投资,因此当资本边际效率“骤而奇烈”的崩溃时,流动性偏好增强,利率上涨,投资下降,危机爆发。其次,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于人们的心理状态,并作用于消费倾向。“决定资本之边际效率者,乃是不受控制、无法管理的市场心理”。通常在这三个心理因素中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若资本之边际效率降得很厉害,则消费倾向也受到不利影响”,以至于出现消费倾向的下降。其次,利率的上升可能会加剧经济危机。利率与资本边际收益率密切相关,影响着人们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决策。如果利率上升发生在危机之前,那么利率的上升会使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下降,进而导致资本边际收益率的下降和崩溃,爆发危机;如果利率上升发生在危机之后,在流动性偏好和低未来收益预期作用下,人们更不愿意投资资本市场,资本边际效率会加速崩塌。所以“要挽救经济繁荣,其道不在提高利率,而在降低利率,后者也许可使繁荣延长下去”。

四、两种经典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分析

(一)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共同点

1.两种经济危机理论都具有系统性。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从商品经济出发,研究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根源、推动力、周期性以及危机的后果和治理。凯恩斯的危机理论也同样论述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周期性以及危机的后果和治理。

2.两种经济危机理论中都非常强调投资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大规模更新固定资本在为扩大生产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在为经济危机提供物质基础。凯恩斯则认为,投资会使企业净储蓄增加导致消费下降,从而引起有效需求不足。

3.两种经济危机理论都认为,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加速了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信用制度的存在为虚拟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分离提供了条件。当两者之间确实发生脱节时就会产生经济泡沫,当泡沫破灭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就来临了。凯恩斯则将资本市场作为三大心理因素发挥作用的媒介,消费者是通过利率、资本市场预期收益和流动性偏好在资本市场和消费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的。

(二)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不同点

1.两者研究方法不同。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重点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分析法以及抽象分析法,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构成的循环体,系统剖析了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如何引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相对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凯恩斯运用的是唯心主义,他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于人们的心理因素。认为危机源于人们心理上对资本未来的预期的崩溃,这种崩溃又来自于心理因素,并且利率的上升会加速这种崩溃。

2.两者的阶级立场和研究层面不同。与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不同,凯恩斯公开宣称自己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正因为两者的阶级立场不同,决定了他们研究的层面不同。马克思从制度的层面去把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后果和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将对经济危机的整个分析放置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而非停留于显现表层。他通过抽象的、辩证的分析,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伴生品,它的消失是以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为前提的。凯恩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认为危机客观存在,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所以凯恩斯的危机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一些表面层次的调整和修正,以此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两者研究的领域不同。在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时,马克思强调生产、交换、流通、消费中的生产领域,而凯恩斯则注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即流通领域。当然马克思也有论述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对经济危机实现的作用,但是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社会再生产,“危机的一般条件必须用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来说明”。认为,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积累已到一定的程度,反映在流通领域当中严重的生产过剩或消费不足时,危机已是势不可免。凯恩斯也承认过剩,但他认为原因不在于社会再生产而在于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虽然有需求,但是没有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就无法使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完成流通。虽然凯恩斯提出从分析经济危机的新视角,但遗憾的是他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分析没有去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不过是在现有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进行的表层分析。

4.两者对待危机的处理方式不同。研究立场、研究层面、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使得马克思和凯恩斯对危机的解决方式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观点。马克思的研究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与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性、资本追求最大剩余价值与劳动者只能获取劳动价值、生产的不断扩大与有限的消费能力、信用推动下的虚拟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的脱节等一系列的对抗关系只能通过危机的方式获得暂时的缓和。矛盾对抗的结果必然只能是生产力破坏所换来的暂时的平静,矛盾进一步运动所带来的也只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意味着,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消灭危机。

凯恩斯依据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提出了以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经济危机治理政策。他认为,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就应该利用国家的力量来进行需求管理。其政策手段有财政政策(包含财政支出和政府税收)和货币政策(由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三个工具组成),并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货币政策为辅助。具体来说是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利用这两种力量来转变需求为有效需求,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导致的经济危机。必要时还可以辅以以下措施:减免税收增加购买力、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或其他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增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五、小结

综上,我们认为,强调“制度是根本的”、着眼于经济制度深刻层面的马克思危机理论,与强调“运行是重要的”、致力于经济运行层面的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实际上从不同角度启发我们以马克思危机理论为基础,有分析地吸收和借鉴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合理成分,尝试构建起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包括经济制度层面和经济运行层面的经济危机的理论分析和解释框架,从而为我们扩展研究、充分解释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危机现象,提供了两种理论资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代光,魏埙等,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1972,13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1982,54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