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世界贸易全球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8 17:32:3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世界贸易全球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世界贸易全球化

篇(1)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 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 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 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 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 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 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 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 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 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 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 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 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篇(2)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篇(3)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篇(4)

②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生的工业革命,进一步刺激了对这些地区的原料需求和商品销售。火车和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和普及,加快了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标志:伦敦逐渐成为世界金融贸易的中心。

影响: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先进科学技术广泛传播。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市场体系之中;一些国家则改革政治与经济结构,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①完全确立: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

特点:①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全球贸易体系初步形成。

②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分工初步显现——经济全球化启动:(具体表现为)其中,欧美工业国是主要的工业品生产地与资本输出国,亚、非、拉农业国沦为它们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

与此同时,世界已无“世外桃源”。19世纪末掀起的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狂潮让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都被迫卷入国际政治漩涡。

②加快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全球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表现:1948年,由23个国家签订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多边贸易协定。

⑤深入发展:到8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表现: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经济在此基础上,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宣告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空前加强,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大力增长。

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之日起(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经济全球化就已启动。到20世纪初,一个全球贸易体系初步形成。然而不久,这一进程被两次世界大战打断。

二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到8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表现1:跨国公司既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又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特点:它以整个世界为生产、经营的领域,推行全球发展战略,

作用:加强了各国经济联系,并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往往伴随着私人资本竞争的无序性,对东道国的民族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助长了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平稳。

表现2: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二战结束后,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问题,1947年10月,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多边协定的方式,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但是,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各国开始筹划建立世界性贸易组织。1994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

从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经过多年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该组织。

性质: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诞生的国际贸易管理和仲裁机制。

作用:它共有五项功能:1促进多边贸易协议的实施与运作;2为新议题提供谈判场所;3推动争端的解决;4执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5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进一步融合全球经济政策的决策。

特点:它实行非歧视原则、互惠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二、发展不平衡与全球性问题

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又引发了大量全球性问题:

问题1、经济全球化凸显了世界经济体系所固有的不平衡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矛盾与日俱增。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加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异。“南北关系”日趋紧张。

应对:1964年,发展中国家组成“七十七国集团”,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

问题2、经济全球化使能源消耗增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能源危机与能源冲突迭现,人类环境也因此变化,出现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水土流失、陆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

应对:针对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已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推行节能政策,加强循环经济: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联合国环境署”)的推动下,陆续通过《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全球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重要文件和公约,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问题3: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人员与物质的高度流动性,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各种流行性疾病传播速度加快,危险程度增加,造成的国际威胁也更大,如艾滋病、禽流感等。

篇(5)

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在于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个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向纵深推进,在组织安排和管理体制上超越国界局限;二是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之间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建立全球生产体系,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近年来受交通运输、通讯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和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生产。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出国界,实现跨国经营成为生产全球化的主角。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起了主导作用。它们依靠竞争优势,实施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不仅使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跨国公司成为各国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加深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与影响,也带来了贸易的自由化。

2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特点

贸易自由化体现了跨国公司生产全球化的市场目的,因此它与生产全球化相伴而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国际贸易已经出现了几大特点。

2.1 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了重大变化

二战后,服务贸易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商品贸易发展速度,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至1997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已相当于当年商品出口贸易额的25%,这一比例数还在逐年提高,使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世界贸易新的增长点,工业制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别意义和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绿色环保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2.2 产业内部贸易比重上升

20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资本的相互渗透,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进而推动了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在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纵深发展,这种趋势将继续扩大。

2.3 区域内贸易扩大,全球贸易向自由化方向发展

由于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在各地区的相继建立,使自由贸易区内部关税将最终消除,生产要素逐步实现自由流动。因此,在一体化区域内部贸易量将迅速增加,同时将减少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使贸易更多地在区域内部进行。在多边贸易体制另一侧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合作以降低贸易壁垒、推进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区域贸易自由化正成为全球现象。

2.4 世界市场竞争激烈,贸易大国摩擦此起彼伏

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放在世界市场上,为了发展经济,都要扩大出口,市场竞争大大加剧。各贸易大国竞相扩大海外市场,必定会加剧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随着国际贸易体制的改变,发达国家往往打着合法的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政策。

2.5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正在稳步上升

国际分工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已逐步改变了只生产和出口原材料的情况,发展了自己的多种制造业,且制成品出口日渐增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工业有较大进展的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正在大力发展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这导致了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的改变。

2.6 各国外贸额相当于GDP比重大幅升高

1950年国际贸易占全球生产的比重为7%,现已接近20%。到1997年,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GDP的比例都是1995年的两倍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1995年的三倍。这些特点将会导致全球贸易额和贸易量的增长。国际贸易额增加使各国外贸依存度加大,国际贸易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据预测,到2020年,贸易将占GDP的50%,世界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贸易仍将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3 贸易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跟他们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贸易的垄断,长期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交换,使得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断加大工业制成品的全球份额的同时,又不断提高高科技、尖端技术等知识含量高的产品在其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以推动世界贸易增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大多实力弱小,竞争力不高,容易受到跨国企业的冲击,一些民族名牌产品消失而代之以跨国公司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国际名牌。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着更为不利的影响和更大的损失。

二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脆弱,其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使得发展中国家仍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有所发展,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地位仍然是从属的、次要的。例如,1996年全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60%,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5%左右,显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比重。如果从国别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份额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占本国GNP的比重却很高,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加之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存在着严重的依赖,这使得国际市场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更多地取决于国际市场,但又无力支配国际市场。

三是在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各国逐步降低关税,大大推动了贸易自由化进程,但各国都希望实现本国顺差,纷纷采取不同形式的保护措施。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工业稚嫩,工业化时间短,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比发达国家更多地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国扩大对外开放,逐步下调关税,减少贸易障碍。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嫌其步伐太慢,要求实行“贸易自由化”和“新自由主义”,大力推行“全球贸易自由化”。由于贸易自由化是发达国家率先发起并积极倡导的,他们的动机就是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在经济领域的优势。因此建立在以这些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决定性影响建立起来的世贸规则为基础上的全球化贸易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合理,比如发达多家对夕阳工业的保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合法化,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实质上的不平等;一些双边合地区贸易协议更是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强加了苛刻的条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高额贸易壁垒,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向有利可图的市场出口;为维护既得的利益和获得更多的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却采取了更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非关税壁等。这说明贸易自由化实际上只是为了维护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因而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

四是世界贸易在20世纪下半叶增长了19倍,发展中国家在近十年中,以每年平均5.6%的经济增长率向前发展。这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积极的向各种世界性的贸易组织或者区域性的贸易组织靠拢,积极参与世界贸易发展是分不开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多边贸易体制中,使自己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二战以后,阻碍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最大的障碍是这些国家贸易体制的不稳定和不透明。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迫使他们建立起稳定透明的贸易体制,这也就自然而然的为他们的出口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好处。并且,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新的市场准入机会以及在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中受到多边规则的保护。

4 新贸易环境下我国的对策

篇(6)

    其次,经济全球化是消费的全球化,不仅在本国市场上购买消费品,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消费品。美国人的衣食住行和各种耐用消费品现在基本上都全球化了,实际上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只消费本国的产品。

    最后,经济一体化是体制的趋同或一体化过程。从逻辑上来讲,企业在同一个国际市场上内竞争必须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规则,而全球性的规则就意味着体制的趋同。例如,中国的国有企业常常因为补贴而受到美国欧盟的反倾销反补贴指控,但实际上中国国有企业的社会福利、养老负担是很重的,但就是因为是国有企业,体制不同,规则不同,美国人就说有补贴,是倾销,是不公平竞争。最后由于两国企业在同一个国际市场上竞争,通过竞争与合作,会形成一个双方都接受的竞争规则,结果是或者大家都没有补贴,或者都补贴(一般不可能出现),总之,会逐渐在一个规则下竞争。  

    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人的称霸野心吗?

    经常看到有人写文章说:全球化是美国化,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事实上,全球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首先,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人们的收入随经济的发展而增加。收入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基本的生活需要就都满足了,随之而来的是对服务和奢侈品的消费需求的增加。前几年vcd卖的很好,现在要买dvd了。前几年买普通相机,现在要买数码相机。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从而有能力生产各种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品的一个特点是需要大量的r&d(研究开发),波音飞机的每一种新机型、福特推出每一种新款汽车都需要大量的r&d。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而研究开发有很强的规模经济,也就是固定成本越来越大。所以,在开发出新产品后,如果小批量生产的话,就不能弥补大量的前期研究费用,是一定会亏本的。只有大规模生产才有足够的收入补偿研究开发费用,而国内市场对于大规模生产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大规模生产必须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只有预期能在全球市场上占有足够多的市场份额之后,企业才愿意研究开发新产品。所以,由于生产的固定成本增加,就必须要有较大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的扩大形成了一个全球市场,也就产生了消费的全球化,企业也拼命地向全球扩展。不仅美国人如此,今后中国人一旦研究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后,也会希望把它卖到全球市场上去。既然消费全球化了,有限的市场容量必然会导致竞争,产品必须不断改进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必然会导致生产的全球化。因此,经济全球化有其内在的经济原因,美国的称霸野心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其实,美国人对全球化也是心怀疑虑的,担心墨西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会降低美国工人的工资,担心工厂会迁走影响就业等等。

    其次,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为全球化创造了政治条件。如果冷战没有结束的话,经济上肯定有这种要求,但政治上却不可能。

    最后,信息产业革命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网络使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全球性的商业操作成为可能。

    概括地讲,全球化的出现是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生产关系进行相应的变革的时候了。这里的生产关系指得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调配关系。如果把全球化比作当年的资本主义革命的话,那么信息产业革命就是当年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可惜的是当时中国没赶上,落后挨打了一百多年.当年西方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不知道。但是中国对现在的信息产业革命是了解的,知道全球化是一个趋势,知道信息产业革命的重要,中国不能再错过这个机会了。  

 三、全球一体化的现状

    首先,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反映了全球化的进程。1950年全球总贸易额为1130亿,1997年已达11万忆,增长了97倍,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贸易额已达gdp的35%,其中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额的四分之一左右。1980年的国际投资额为5万亿,现在已近8万亿,增长也是非常快的。

    其次,区域一体化的加速反映了全球化的进程。区域一体化分几个层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属于最低层次上的合作,是一个进行自愿协作的谈判场所。层次再高一些的合作就是自由贸易区,最典型的自由贸易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层次最高的是区域一体化组织,也就是欧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市场就要扩大,如果不对外开放的话,就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例如,德国只要一家汽车厂就能到达足够的生产规模,但是如果只能有一家汽车厂的话,就会有垄断,会损失效率。怎么样才能既没有垄断,又有规模效益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各国的企业规模尽量扩大,同时开放国界使欧洲变成一个大市场。这样即使法国和德国都只有一家汽车厂,但他们必须在欧洲范围互相竞争,因而既不会产生垄断损失效率,又有规模经济。

    再次,跨国公司的发展反映了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经占了全球贸易总额的40%,在国际经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反映了全球化的进程。世贸组织下面有三个主要条约,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只是其中的一个条约,其他还有服务等方面的条约。世贸组织的下一个轮谈判是千年回合,主要谈市场准入、农业和纺织业问题。世贸组织的成立和新一轮谈判反映了全球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也说明全球化进程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才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主要困难在于世界各国的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巨大差异。从体制上来说,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少数寡头控制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还有一般的开放的市场经济。有些问题是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例如,在发展初期,农产品有比较优势,价格较低,不需要保护;但是在发展的较高阶段,农产品没有比较优势,价格较高,农业保护就比较厉害,如日本、欧洲;如何取消农产品保护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只有通过世贸组织,通过多边谈判才能解决问题,而不能打贸易战。

    四、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分析

    美国在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时候,一些利益集团反对,认为自由贸易区会引起资本外逃,使美国工人受到外国廉价劳动力的冲击。但是美国的经济学家都一致认为自由贸易是双赢的安排,应该搞自由贸易区。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学家在考虑国际经济问题时,往往只考虑生产者利益,不考虑消费者利益。进口能够让消费者消费到以前没有的商品,从而得到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很多中国经济学家没有看到这一点。简单的讲,全球化有以下几个好处。

    首先是贸易所得。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说,贸易能够优化资源的配置,使投入多样化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贸易能够加强竞争,降低商品的价格,还能够使消费者消费到更加多样化的产品;比如桑塔纳汽车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有几年时间连颜色都不用变,仍然供不应求,但是后来本田雅廓、通用别克进来之后,桑塔纳就不得不推出了新车型,否则它就没有市场了。更重要的是,有的产品原来国内不生产,有需求但无供给,进口商品后消费者能够消费到以前得不到的商品,效用也提高了。

    其次是国际贸易投资会带来正的外部效应。美国的麦当老、肯德鸡进入中国以后,中国的餐饮业也开始有快餐了,服务也好了。而且这种技术外溢和技术让转是不同的,是不需要支付成本,也无法阻挡的。一些乡镇企业家就经常出国找“点子”,以得到开发新产品的启发。尤其是现在的知识创新有很强的外部性,只要科学家在一起聊聊天,就能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信息产业的科学家都要往硅谷跑,就是因为在和同行交流的时候能够很多启发。如果没有开放交流的话,就不能获得这些收益。

    五、全球一体化的结果

    全球一体化的结果一是体制趋同,二是绝对生活水平提高。相对生活水平能否提高还不是很清楚。绝对生活水品提高就是把蛋糕做大,尽管某国占的份额可能比以前小了,但是由于蛋糕比以前大了,所以实际生活水平还是提高了。就中国的情况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一般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的确都提高了。相对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或者说各国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应该更重视绝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说,中国和美国做生意,美国人赚了9块钱。中国人只赚了1块钱。尽管美国赚的钱比中国赚的钱多得多;但是,如果不做生意的话,美国固然赚不到9块钱,但中国也赚不到1块钱,实际生活水平也就没有提高。相对生活水平有无提高是一个实证问题。从感觉上来讲,中国和美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越来越小,在很多方面,中国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差多少,即相对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六、中国是否应该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总体来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以下几个好处。

    首先是贸易收益。贸易收益不仅仅是出口创汇,还包括进口收益。开放市场后老百姓能够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优质产品,从而消费者福利会有很大的增加。衡量一国的生活水平和福利不能看名义收入,而要看实际收入,如果商品价格低,同样多的钱能够消费更多、更优质的商品,生活水平和福利显然更高。日本的收入水平是非常高的,但物价也非常高,一碗面要1000日元,而美国一美元能购买8包方便面。从实际购买力来说,显然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更高,因为他们享受了全世界最便宜最优质的产品。十八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一定要有贸易盈余,钱流进来才算盈利了,否则就是吃亏了。这种认识是很狭隘的。

    其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利用多边体制解决争端。现在中国的贸易是双边体制,和美国签一个最惠国待遇,和加拿大签一个最惠国待遇,用双边谈判解决贸易纠纷,而双边谈判并不是解决贸易纠纷的好办法。多边体制有利于贸易纠纷的解决,至少有一个权威机构来仲裁。

    再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能够参与制定全球贸易规则。中国必须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下一轮谈判开始之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否则就不能参与下一轮谈判,也就不能在谈判中维护自己的利益,只能等到谈判结束后被动地接受谈判结果。乌拉圭谈判的时间长达8年,下一轮谈判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结束。

    最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能够加快改革进程。中国现在需要建立以前没有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金融制度,但是,在具体问题上的意见不一致,理论上也说不清,只能不讨论,与国际接轨,靠外部压力来加速改革进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的下一步改革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应该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不要计较某些领域内的小得失。

    关于关税,现在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3%,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是14%,wto成员国家的平均水平是6%。中国承诺在2000年的关税为15%,2005年的关税降至10%,仍然高于wto成员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

篇(7)

当美欧之间为农业补贴问题纠缠不休时,当傲慢的欧洲制鞋商们为“中国鞋”夺走市场高呼制裁时,当美国国会的议员们为巨额贸易赤字耿耿于怀时……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鼓励着谈判桌上的政治家们选择一种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而全球贸易额最大的成员美国也已经从世界贸易组织最强有力的推动者,变得对多边自由贸易不那么感兴趣了。美国的这种态度,对于深谙世界政治和经济博弈格局的谈判家们来说,经常具有决定性。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三者历来被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三大支柱”。与世界贸易组织日前经历的尴尬相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随着资金状况日益捉襟见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决策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曾经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美国人对其表现越来越不满,因为它没有办法让中国按照它的要求来改变货币政策;长期被这个多边组织边缘化的亚洲国家,正在通过建立自己的外汇储备体系来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后担保服务成为多余;阿根廷和巴西因为资金充裕又急于重新掌控自身经济政策,早已提前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没有了大笔利息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算危机也就在所难免了。

篇(8)

贸易保护仍不容忽视

最近出现的新风险,要求各国采取审慎和集体应对的态度,特别是在经常账户失衡和汇率以及货币政策变动方面。我们仍需保持警惕,以确保多边贸易体系能够作为反对保护主义倾向的保险措施,特别是在困难时期。2011年是多哈回合达成最终协议的一个时间窗口。

通过贸易监测我们发现,去年各国政府仍在继续努力抵抗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限制实施新的贸易保护政策。整体而言,新的贸易限制措施的推出速度已经大为放缓。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10年的出口限制措施有所增加,这主要针对食品、部分原材料以及矿产品。可能是因为WTO对出口的限制较进口更弱,过去出口限制并未成为贸易体系中的常态或主要事项。但在日趋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随着很多领域的供应链超越国家和地区界线,这些问题可能成为严重的贸易障碍。

如果从经济角度观察出口限制问题,它对贸易的影响和进口限制类似。其中的经济逻辑是,我们一方面努力消除各种进口和出口限制,同时也承认在某些情况下,实施进口或出口限制有其正当性。从法律角度看,这是有关成员已经签署的WTO协议的规则问题。

目前WTO对进口限制的规定较出口限制更严格、详细和复杂。这是近60年来多边贸易协商的结果。只有当我们的成员同意协商新规则时,才能在进口限制和出口限制方面寻求新平衡。比如有成员提议不禁止实施农业出口限制,但通过改善程序的透明度来对其加以规范,对此我无法苟同。

在服务贸易领域,一些国家保持其服务贸易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不变,一些政府则积极改革,允许国外供应商更广泛地参与服务行业。尽管存在一定的积极迹象,但所有WTO成员仍需对以下三种威胁保持足够的警惕:

第一种威胁,是由很多国家持续的高失业率、长期的全球失衡以及诸如汇率失调等宏观经济问题的担忧所导致的保护主义压力上升。

第二种威胁,来自贸易限制或干扰措施的不断增加。自2008年底以来,贸易限制已经占到总进口的1.9%;这有点过高了。政府应当取消为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第三种威胁,来自于如何管理应对危机的普遍经济刺激措施对贸易带来的挑战。多数此类措施是在危机爆发时采推出的,但很多却一直沿用至今,很多成员对此忧心忡忡。在2011年早春举行的贸易政策审议机构特别会议上,我们将检视这些措施对贸易和竞争的影响。

去年举行的独立贸易政策检视已证明,尽管一些成员提高了适用的最惠国(MFN)关税,但总体而言,其贸易机制并未因全球经济危机而明显变化。

区域贸易合作应深化

区域贸易协定继续成为国际贸易体系中重要且日益明显的特征。WTO已经收到大约200个已生效的地区贸易协定(RTAs)通知,还有大概100多个地区贸易协定正在谈判中。

就东亚地区的贸易而言,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经济事实上已实现了一体化,其中制造业程度较高,而服务业程度较低。如果将今天的情况与20年前相比,则可以认为该地区已经实现了一体化,原因是制造流程中全球供应链的出现和发展。

东西地区在很多领域都已实现高效运作,完成了产品和行业的一体化进程。汽车业就是一个例子。在中国或泰国出售的汽车的零部件都是在区域内的其他国家生产的。如果从体制、法律角度观察,这种事实上的一体化有时体现在自由贸易协定、双边协定和区域协定中。

东盟和区域内的其它国家已经签订了类似协定。这种制度性一体化的优势在于其更加稳定,更可预测,有利于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这种机制有助于克服贸易壁垒:无论是残存不多的关税或监管壁垒、还是对人员的签证要求、透明协议、开放天空协议、金融服务协议、保险或法律及类似协议,都是如此。

这种协议更容易在小国、而非大国之间实行。它也更容易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而非两个大国之间实施。

韩国和区域内外(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签订了双边协议。但是,日本和中国目前并没有这样做。这类区域性双边协议,是否会支持产生更多的多边贸易组织还有待观察,答案可能取决于环境因素,也可能并非如此。

自透明机制实施以来,区域贸易协议通知方面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我们对此深感欣慰。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世贸组织的贸易监测的实践都表明,提高透明度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平滑运行十分重要。

如果将世界贸易量、更准确地说,将世界贸易量和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作为全球化指数,我不相信正在发生去全球化进程。

篇(9)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因此,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广泛和密切,相互支撑,相互制衡,同时,各个国家在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上更加多的关注于国际条约与国际公约,为国际间的贸易提供方便,此外,各个国家联合形成的经济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开始依赖于经济组织的调节。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经济全球化更多的依赖信息技术,以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为显著标志,信息技术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推动了经济信息的传播,也让各个企业间的联系方便迅捷,因此经济全球化,也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

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来说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挑战。积极的影响有:第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就没有生产要素全球性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有利于资源全球性的优化配置,它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当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选择后,全球经济逐渐趋于市场化。我国从党的十四大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经过不断深化改革,已经逐步形成了全面开放的市场体系。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突出了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重点。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外贸易数量上很少,贸易结构和质量也偏低。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与世界接轨,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并且持续稳定增长。这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贸易全球化为我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全球贸易中突出了我国的外贸优势。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现在,我国每年的出口产品中有50%以上是由外资企业提供的,而且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0%也是由外资企业提供的。可以说,贸易全球化促进了我国成为贸易大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战后,一些世界经济组织在调节世界经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世界经济组织的三大支柱。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国际多边贸易的基础和法律载体。世界贸易组织对国际贸易的协调作用促进了市场规则的全球化。2001年我国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从此融入了一个全球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之中。我国可以享受100多个成员国的多边最惠国待遇和发达国家的普惠制待遇。在国际贸易上,改善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的国际环境,有助于更快地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提高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经济全球化也为我国的贸易发展带来了冲击和挑战。第一,区域和集团经济保护下,竞争激烈。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第二,市场竞争方面的冲击。入世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交织在一起,必然会给中国经济,特别是给企业来带巨大冲击。

第三,义务约束带来的冲击。中国入世后,收到的义务约束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关税的约束,二是约束非关税措施,既要逐步降低关税水平,又要逐步撤销非关税壁垒。有了这种约束,中国入世后出口的路子拓宽的同时,进口的大门也会大大敞开。

三、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

篇(10)

如果没有多边贸易体制,各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通常会采取关税等贸易壁垒以及本币贬值等手段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在分析世界贸易体系的传统经济学方法中,一般的认识是,一国不会轻易放弃关税等保护政策,因为在非合作的博弈过程中,一国对进口商品实行保护,可以使本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改变,对本国的福利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从一国角度出发,保护贸易政策对本国经济是有利的。但是,在非合作的博弈中,如果各方都选择保护政策,各国就会在竞相提高保护壁垒的过程中达到非合作的纳什均衡,这种均衡的状态已经被证明是非效率的均衡,即保护贸易政策下形成的“囚徒困境”。

因此,没有国际贸易协定协调的国际经济秩序往往由于各国政府实施保护贸易政策而陷入混乱,阻碍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世界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历已经充分佐证了这一点,那个高关税年代的惨痛经历使各国政府都想摆脱贸易政策下的“囚徒困境”。而按照博弈论的理论,如果各国政府能够达成有约束力而且可实施的协议,这个博弈就会从非合作性的博弈转化为合作性的。于是,能够保证各国政府信守承诺的约定的存在就成为摆脱“囚徒困境”的关键,而多边贸易体制这一国际协调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使得每一个成员国都享受到了互惠的关税减让,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水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实践证明,多边贸易体制确实可以使政府摆脱贸易政策下的“囚徒困境”。

二、多边贸易体制自身的发展陷入博弈困境

1、新多边贸易体制谈判步履维艰

多边贸易体制有助于各国政府摆脱贸易政策博弈下的非合作均衡,而它本身也是一个博弈过程,即一场多方构建协调规则的博弈。

在构建WTO规则的博弈过程中,每一个成员国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还要预测其他成员国可能的策略及反应,并据此做出最佳的策略选择。当博弈各方都不愿意单独改变策略时,就构成了一个博弈的均衡,当然它可能是合作的也可能是非合作的均衡。如果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各成员国通过协商,相互妥协,最终确定一份能使各方都比较满意的谈判议题,那么就可以达到合作性的均衡如果各成员国的利益千差万别,博弈各方都不愿接受对自己不利的任何议题,从而不能就多边谈判议题达成一致意见,多边贸易体制的博弈就陷入了困境。因此,多边贸易体制是一个以合作为基础的机制,只有各成员国充分合作,才能保证整个多边贸易体制的良性运作和发展。

从现实的谈判看,由于WTO各成员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各国所关心的议题就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希望将不同的议题纳入多边贸易谈判议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自然而然地组成了若干国家利益集团,而实际的谈判即在各个国家集团之间进行。

WTO成立以来,多边贸易体制就由于各个国家利益集团的利益纷争而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从1996年第一次部长级会议开始,博弈各方的对峙就拉开了序幕。其间历经了西雅图和坎昆部长会议的失败,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失败似乎近在咫尺。幸运的是,博弈各方在2005年在香港部长会议上又重新回到艰巨的谈判轨道上。但是,随即在2006年7月24日,世贸组织以及多边贸易体制又经历了一次重创。由于各方谈判破裂,在这一天,WTO总干事拉米沮丧的宣布了多哈回合谈判的无限期中止。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由于各方的不合作而陷入了博弈困境。

2、复杂的博弈网困扰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新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之所以陷入博弈困境,是因为在这场博弈中,各方为争取自身利益在不同的议题上展开了众多的子博弈,从而在总体上形成了一张复杂的博弈网。

从整体看,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发展中成员较为关心乌拉圭回合协议的执行问题,而发达成员则更为关心服务贸易和“新加坡议题”。涉及到具体议题时,其中则既有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矛盾,也有发达成员之间的冲突,还有发展中成员中不同集团的利益冲撞。同时,不同议题的博弈之间又相互牵连、相互制约。因此,多边贸易谈判就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博弈关系。

例如,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业的谈判是3个主要议题,各个议题的谈判是相互制约着的。正是各议题之间的胶着、不同角度博弈利益的权衡使得这场博弈变得异常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多边贸易谈判的博弈变得如此复杂,除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矛盾正日益凸现。发展中成员开始团结合作,协同与发达成员抗争。坎昆会议出现了以巴西、印度和南非为领导的代表发展中成员利益的20国协调组(G20),这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在前轮次谈判中作用微弱,坎昆会议G20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谈判格局。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发展问题已成为谈判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外部的冲击使多边贸易体制的困境雪上加霜

冲击1: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泛滥。多边贸易谈判的艰辛曲折使得多边贸易体制的威信受到了严重打击。在此情况下,博弈各方开始转而寻求以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来促进贸易,部分成员国对区域集团化投入了极高的热情而无视WTO的存在。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势态,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各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尊重,使其在发展的困境中难以自拔

冲击2:反全球化运动迭起。1999年11月底12月初,在世界贸易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有4万人组成的全球化抗议者队伍与警察在整个西雅图发生了全面冲突,被称为“西雅图风暴”,从此拉开了世界范围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序幕。

自从西雅图风暴之后,反全球化运动与推进全球化的国际峰会总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举行,锋芒直接指向推行全球化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因此,世界贸易组织在西雅图之后的每一次部长级会议会场之外,都云集着大量的反全球化运动人士,对世界贸易组织乃至多边贸易体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人们不得不反思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

三、舍“多边贸易体制”而取谁

1、世界贸易体系的其他选择

除多边贸易体制外,单边措施、双边贸易协定、区域贸易协定都是世界各国可以采用的贸易制度安排相比之下,其余几种制度安排存在着更多的缺陷和不足,虽然本国或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参加国可能在局部得到贸易自由化的好处,但其排他性却会导致世界福利水平的下降,因此,从整个世界的角度看都不可取。

(1)单边措施。这种贸易措施的实行往往引起贸易对手的报复,以往最后导致贸易战的贸易摩擦大多是当事方采取单边措施所致。从世界贸易体系发展的历史来看,目前似乎已经不可能回复到采取强硬的单边措施的年代,虽然国际上的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但即使是处于绝对贸易优势地位的国家,经过几十年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及世界形势的改变,也都更愿意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贸易问题。

(2)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双边贸易协定及区域性贸易协定都不是以最惠国待遇原则为基础,而是强调贸易政策的对等性,因而就存在着歧视。这种歧视增加了区域集团与其他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对抗性,非常容易导致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平衡和不稳定。另外,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因为有其各自复杂的关税规则、原产地规则和监管法规等,使得其有限的体制能力也经受着严酷的考验。因此,世界贸易体系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大。

现在,世贸组织几乎每个成员也都同时是某个或某几个区域贸易协定的缔约方,这种现象的日益加重可能造成世界贸易体系的支离破碎,形成贾格迪什·巴格瓦蒂(2006)所说的“盛意大利面条的碗”的效应(`spaghettibowl''''effect),意思是说自由贸易协定就像碗里的意大利面条,一根根地绞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2、多边贸易体制如何继续

根据以上分析,多边贸易体制应该是世界贸易体系最优的国际协调制度安排。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但从多边贸易谈判历史看,没有哪一次谈判顺利,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困境只是暂时性的,因为继续维持这一体系的发展是符合各方利益的但是,重新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有两个关键的问题必须正视.

一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利益冲突如何平衡的问题目前,因为发展中国家已经演变为规则制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多边贸易体制规则的制定已经从完全受发达国家支配,演变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双方在维护利益的过程中互不让步,直接导致了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停滞。因此,如何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各方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已经是继续多边贸易体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是减少政治因素干扰的问题,这一问题也许是多边贸易体制走出博弈困境的根本之路。就连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都承认,谈判的僵局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因素、例如,美国在农业谈判中

的行为与其国内政治有着直接的联系。当时,小布什政府考虑到2006年11月的中期选举需要争取来自农业大州的选票,因此,承诺进行农业改革的决心并不坚定。在2006年4月谈判的关键时期,美国又突然更换贸易谈判代表,致使各方都对如期达成协议表现出了明显的忧虑和严重的信心不足。事实证明,美国确实在随后的谈判中表现了强硬的立场,并被认为是导致多哈回合谈判中止的重要原因。其他许多成员政府也受到国内政治的压力,不愿消除服务市场壁垒或者进一步降低工业品关税,于是纷纷以农业谈判僵局为借口。在这种情况下,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困境就可以理解了。因此,减少政治因素干扰是通畅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之路的必要工作。

篇(11)

如果没有多边贸易体制,各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通常会采取关税等贸易壁垒以及本币贬值等手段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在分析世界贸易体系的传统经济学方法中,一般的认识是,一国不会轻易放弃关税等保护政策,因为在非合作的博弈过程中,一国对进口商品实行保护,可以使本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改变,对本国的福利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从一国角度出发,保护贸易政策对本国经济是有利的。但是,在非合作的博弈中,如果各方都选择保护政策,各国就会在竞相提高保护壁垒的过程中达到非合作的纳什均衡,这种均衡的状态已经被证明是非效率的均衡,即保护贸易政策下形成的“囚徒困境”。

因此,没有国际贸易协定协调的国际经济秩序往往由于各国政府实施保护贸易政策而陷入混乱,阻碍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世界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历已经充分佐证了这一点,那个高关税年代的惨痛经历使各国政府都想摆脱贸易政策下的“囚徒困境”。而按照博弈论的理论,如果各国政府能够达成有约束力而且可实施的协议,这个博弈就会从非合作性的博弈转化为合作性的。于是,能够保证各国政府信守承诺的约定的存在就成为摆脱“囚徒困境”的关键,而多边贸易体制这一国际协调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使得每一个成员国都享受到了互惠的关税减让,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水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实践证明,多边贸易体制确实可以使政府摆脱贸易政策下的“囚徒困境”。

二、多边贸易体制自身的发展陷入博弈困境

1、新多边贸易体制谈判步履维艰

多边贸易体制有助于各国政府摆脱贸易政策博弈下的非合作均衡,而它本身也是一个博弈过程,即一场多方构建协调规则的博弈。

在构建WTO规则的博弈过程中,每一个成员国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还要预测其他成员国可能的策略及反应,并据此做出最佳的策略选择。当博弈各方都不愿意单独改变策略时,就构成了一个博弈的均衡,当然它可能是合作的也可能是非合作的均衡。如果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各成员国通过协商,相互妥协,最终确定一份能使各方都比较满意的谈判议题,那么就可以达到合作性的均衡如果各成员国的利益千差万别,博弈各方都不愿接受对自己不利的任何议题,从而不能就多边谈判议题达成一致意见,多边贸易体制的博弈就陷入了困境。因此,多边贸易体制是一个以合作为基础的机制,只有各成员国充分合作,才能保证整个多边贸易体制的良性运作和发展。

从现实的谈判看,由于WTO各成员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各国所关心的议题就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希望将不同的议题纳入多边贸易谈判议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自然而然地组成了若干国家利益集团,而实际的谈判即在各个国家集团之间进行。

WTO成立以来,多边贸易体制就由于各个国家利益集团的利益纷争而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从1996年第一次部长级会议开始,博弈各方的对峙就拉开了序幕。其间历经了西雅图和坎昆部长会议的失败,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失败似乎近在咫尺。幸运的是,博弈各方在2005年在香港部长会议上又重新回到艰巨的谈判轨道上。但是,随即在2006年7月24日,世贸组织以及多边贸易体制又经历了一次重创。由于各方谈判破裂,在这一天,WTO总干事拉米沮丧的宣布了多哈回合谈判的无限期中止。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由于各方的不合作而陷入了博弈困境。

2、复杂的博弈网困扰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新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之所以陷入博弈困境,是因为在这场博弈中,各方为争取自身利益在不同的议题上展开了众多的子博弈,从而在总体上形成了一张复杂的博弈网。

从整体看,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发展中成员较为关心乌拉圭回合协议的执行问题,而发达成员则更为关心服务贸易和“新加坡议题”。涉及到具体议题时,其中则既有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矛盾,也有发达成员之间的冲突,还有发展中成员中不同集团的利益冲撞。同时,不同议题的博弈之间又相互牵连、相互制约。因此,多边贸易谈判就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博弈关系。

例如,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业的谈判是3个主要议题,各个议题的谈判是相互制约着的。正是各议题之间的胶着、不同角度博弈利益的权衡使得这场博弈变得异常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多边贸易谈判的博弈变得如此复杂,除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矛盾正日益凸现。发展中成员开始团结合作,协同与发达成员抗争。坎昆会议出现了以巴西、印度和南非为领导的代表发展中成员利益的20国协调组(G20),这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在前轮次谈判中作用微弱,坎昆会议G20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谈判格局。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发展问题已成为谈判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外部的冲击使多边贸易体制的困境雪上加霜

冲击1: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泛滥。多边贸易谈判的艰辛曲折使得多边贸易体制的威信受到了严重打击。在此情况下,博弈各方开始转而寻求以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来促进贸易,部分成员国对区域集团化投入了极高的热情而无视WTO的存在。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势态,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各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尊重,使其在发展的困境中难以自拔

冲击2:反全球化运动迭起。1999年11月底12月初,在世界贸易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有4万人组成的全球化抗议者队伍与警察在整个西雅图发生了全面冲突,被称为“西雅图风暴”,从此拉开了世界范围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序幕。

自从西雅图风暴之后,反全球化运动与推进全球化的国际峰会总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举行,锋芒直接指向推行全球化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因此,世界贸易组织在西雅图之后的每一次部长级会议会场之外,都云集着大量的反全球化运动人士,对世界贸易组织乃至多边贸易体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人们不得不反思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

三、舍“多边贸易体制”而取谁

1、世界贸易体系的其他选择

除多边贸易体制外,单边措施、双边贸易协定、区域贸易协定都是世界各国可以采用的贸易制度安排相比之下,其余几种制度安排存在着更多的缺陷和不足,虽然本国或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参加国可能在局部得到贸易自由化的好处,但其排他性却会导致世界福利水平的下降,因此,从整个世界的角度看都不可取。

(1)单边措施。这种贸易措施的实行往往引起贸易对手的报复,以往最后导致贸易战的贸易摩擦大多是当事方采取单边措施所致。从世界贸易体系发展的历史来看,目前似乎已经不可能回复到采取强硬的单边措施的年代,虽然国际上的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但即使是处于绝对贸易优势地位的国家,经过几十年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及世界形势的改变,也都更愿意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贸易问题。

(2)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双边贸易协定及区域性贸易协定都不是以最惠国待遇原则为基础,而是强调贸易政策的对等性,因而就存在着歧视。这种歧视增加了区域集团与其他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对抗性,非常容易导致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平衡和不稳定。另外,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因为有其各自复杂的关税规则、原产地规则和监管法规等,使得其有限的体制能力也经受着严酷的考验。因此,世界贸易体系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大。

现在,世贸组织几乎每个成员也都同时是某个或某几个区域贸易协定的缔约方,这种现象的日益加重可能造成世界贸易体系的支离破碎,形成贾格迪什·巴格瓦蒂(2006)所说的“盛意大利面条的碗”的效应(`spaghettibowl''''effect),意思是说自由贸易协定就像碗里的意大利面条,一根根地绞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2、多边贸易体制如何继续

根据以上分析,多边贸易体制应该是世界贸易体系最优的国际协调制度安排。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但从多边贸易谈判历史看,没有哪一次谈判顺利,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困境只是暂时性的,因为继续维持这一体系的发展是符合各方利益的但是,重新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有两个关键的问题必须正视.

一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利益冲突如何平衡的问题目前,因为发展中国家已经演变为规则制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多边贸易体制规则的制定已经从完全受发达国家支配,演变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双方在维护利益的过程中互不让步,直接导致了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停滞。因此,如何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各方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已经是继续多边贸易体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是减少政治因素干扰的问题,这一问题也许是多边贸易体制走出博弈困境的根本之路。就连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都承认,谈判的僵局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因素、例如,美国在农业谈判中

的行为与其国内政治有着直接的联系。当时,小布什政府考虑到2006年11月的中期选举需要争取来自农业大州的选票,因此,承诺进行农业改革的决心并不坚定。在2006年4月谈判的关键时期,美国又突然更换贸易谈判代表,致使各方都对如期达成协议表现出了明显的忧虑和严重的信心不足。事实证明,美国确实在随后的谈判中表现了强硬的立场,并被认为是导致多哈回合谈判中止的重要原因。其他许多成员政府也受到国内政治的压力,不愿消除服务市场壁垒或者进一步降低工业品关税,于是纷纷以农业谈判僵局为借口。在这种情况下,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困境就可以理解了。因此,减少政治因素干扰是通畅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之路的必要工作。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