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南非课标》课程目标的特点分析
《南非课标》的课程目标采用了三维目标设计,称之为三类学习结果:科学探究:学员将能够自信地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心,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科学、技术和环境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科学知识:学习者能够知道并且能偶解释适用的科学,技术和环境知识。科学、社会和环境:学员将能够证明一个科学的突飞猛进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划分细致,指明评估标准
《南非课标》学习了《英国科学课程标准》,将每个学习结果细致地分为几个方面进行描述。规定每一年级学生应当获得的学习结果,同时指明了能够实现学习结果的评估标准。每个年级都有相应的评估标准,描述学习者应当而且能够知道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可操作性强,易于学业评估。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个学习阶段及其各方面的目标都是依据该年龄段儿童的认知与心理特点设定的。学习内容之间的整合与概念随年级变化。这种设计将学生看成发展的人,既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人的可持续发展观。
3.阐明课程目标的意义
每个学习结果后面都会有该学习结果的意义,便于教师理解。“知道为什么才会怎么做”,这是制定规则与执行规则之间的重要桥梁,阐明课程目标的意义不仅增加说服力还能增强执行力。
4.重视科学技术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南非课标》十分强调科技与当地历史文化的融合、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这三方面之间的关系,将其单独列为一类学习结果。
三、对我国的启示
1.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将学生看作发展的人、变化的人,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分段目标,将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分阶段实现,教师能够做出及时评价和反馈,便于调整教学策略。
一、公民科学素质是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公民科学素质不仅是物质生产的重要因素,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是精神富有社会的重要衡量指标。
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对科学素质内涵作出了界定,并将之概括为“四科一能力”。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四科”是精神富有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首先,科学知识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每一项进步,都增添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的能力,也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精神文明建设拓展了空间。正是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才使得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正确,越来越深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能力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也离不开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第二,科学思想是精神文化的内核。科学思想是在各种特殊科学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发现和解释其它同类或更多事物的合理观念和推断法则,它对进一步的、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导向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都凝聚在一定的科学思想之中。科学思想一旦为人们所掌握,就可以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去帮助人们识别真伪,明辨是非,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第三,科学精神是精神文化的支柱。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体现为求真务实、崇尚理性、批判创新、团结合作等精神,是精神文化的重要支柱。没有科学精神,也就无所谓先进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对于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具有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第四,科学方法是精神文化发展的工具。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科学方法不仅为科学技术实践所必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具有极大的价值。科学方法不仅可以转化为技术,物化为物质财富,引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根据和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而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从而有力地推动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
二、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有待提高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提出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纲要实施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各地各部门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联合协作,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扎实推进,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高;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广泛深入开展,科普资源不断丰富,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科技传播能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基本建立,大联合大协作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0%,较2010年的3.27%提高近90%,超额完成“十二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达到5%的工作目标,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不能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面向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民族地区群众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仍然薄弱,青少年科技教育有待加强;科普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均衡化、精准化服务能力亟待提升;科普投入不足,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不够。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3月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作出总体部署。
三、消除科普误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科普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懂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虽经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消除,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促进精神富有社会建设。
1.科普工作的主要误区。
第一,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忽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普及。
现在的科普活动中,相当一部分一味热衷于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介绍,或对社会公众在某个时期内较为关注的科技热点进行普及性说明,而很少顾及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宣传。许多科普读物往往只限于将高深的科技语言转变为有趣的、可读性强的通俗语言,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变相的“翻译”。
第二,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忽视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
在我国的科学普及中,科学往往仅被理解为自然科学,只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而将社会科学知识的推广普及排除在外是常见的现象。现有的关于科学普及的地方立法中,也多将科学普及内容局限于自然科学,给人的印象是社会科学是不需要普及的。
第三,认为科普是“小儿科”,难登科技的殿堂。
社会上不乏有这样一些错误看法,认为科普只是简单、无创造性的劳动。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科普作品被认为,搞不出像样科技成果才去搞科普的,其科普作品的价值当然得不到应有的肯定。
2.消除科普误区的对策。
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察往知来、古为今用是史学的重要功能,但这并不是主张史学要有实用性、应用性。毕竟,“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任何发生过的事情都不会一成不变地重演,史学的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指的是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而不是拿历史来硬套今天的事。但科技史由于是自然科学的历史,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因此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一面,其中就包括特殊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因为自然科学是反映自然规律的知识体系,能经得起科学实验的检验,具有客观性,并能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领域以创造价值。与自然科学一样,科技史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见,对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我们主张的“古为今用”有着明显的应用性,强调发掘其应用价值,这不同于一般史学的“古为今用”。
今天,对于科技史所蕴藏的实用知识和应用价值,我们要深入研究、认真挖掘、合理开发,以更好为社会创造价值。如冶金史研究,湖北荆州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埋藏2000多年依然寒光耀目、刃薄锋利。一些专家经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采用了一种“金属膏剂涂层工艺”,这种工艺在当代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科技史研究促成了科技考古学的形成和发展,科技考古学已被列为科技史的分支学科,这是科技史应用研究的又一重要发展方向。科技考古研究可直接指导文物复制、修复和保护。如对曾侯乙墓编钟等的复制,无不参考利用了科技考古的研究成果。我国科技史研究的应用价值还表现在对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例,目前我国已确立了多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包括人类在与环境长期协调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如浙田稻鱼共生系统,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种养方式生态高效,鱼和稻形成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已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诸如此类形式繁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对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景观、传承传统技术知识、发展可持续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支撑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知识,正是我国科技史的知识系统。
(节选自王星光《深究中国科技史的应用价值》)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中医学史是中国科技史的一个分支,而屠呦呦受中医历史文献的启发发现青蒿素充分说明了科技史的应用价值。
B.从科技史的应用价值看,加强中国科技史研究,为的是把祖先创造的累累硕果,努力实现“古为今用”。
C.科技史研究虽然同时具有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点,但我国却把这个文理交叉的学科放在了理学大类。
D.从人文社会科学视角看,因为科技史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历史,所以又与一般的史学有着明显区别。
6.下面对有关“中国科技史的应用价值”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强调发掘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应用价值,我们所主张的“古为今用”不同于一般史学,它有着明显的应用性。
B.专家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出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剑的铸造工艺在当代仍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这是冶金史研究的结果。
C.科技史应用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是被列为科技史分支学科的科技考古研究,可直接指导文物复制、修复等活动。
D.已确立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是对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也是研究科技史的应用价值的又一表现。
7.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当今,天文学研究借鉴张衡设计发明的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是深究中国科技史应用价值的又一具体表现。
B.任何发生过的事情都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般不能重演,所以我们并不主张察往知来、古为今用。
C.复制曾侯乙墓编钟参考利用了科技考古的研究成果,这是对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有力证明。
D.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浙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答案
在德国16 个联邦州,物理是中学初级阶段的必修课。只有几个州作为科学教育的起点,在小学开设“自然现象”课程。大多数州,物理课程直到7~8 年级才开设,学生年龄大概有 13 岁,对校外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在 7~10 年级开设的科目为光学、热学、电学和力学。少数几个州 10 年级还开设天文学课程。初级阶段物理课程的目标及强调的教学理念有:中小学的物理教育不应当陷入试图使学生们了解整个学科的系统结构的误区。中小学校应当赋予那些将来可能成为律师、医生、建筑师、记者、运动员或者艺术家的孩子们足够的自然科学知识,使他们可以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发展过程中来,甚至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中作出决策。事实上,这些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需要做出有关物理方面的重要决定。即使需要,他们也可以通过咨询专家的意见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对许多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决定,比如,处理能源供应和能源节约问题,环境协调技术的发展,保护环境的理念,当然还有废物处理等问题,为做出正确的判断,人们必须具有对自然科学最基本的认识。而对很多人而言,中小学校是他们唯一可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地方。在中小学里,物理必须呈现一个动态的、迷人的知识领域。实践表明,多媒体演示在入门者教育中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工具———通过令人信服的实验或对自然的观察了解物理学,而不仅仅使用语言和公式来阐述这些道理,观察是学习物理学基本概念的最好方法。学生们必须非常熟悉自然科学的工作方法,比如观察法、描述法、解释法以及数学公式等。为了清楚地说明自然科学知识和发现,学生们必须学会在日常用语和科学语言之间进行转换。使用数学公式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可以建立物理和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对于两个学科发展都非常有利。教授物理课,最好每个班的学生人数较少,使老师可以了解到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给以相应的帮助。物理学应当与其他科学沟通。许多自然现象,如果不从物理学观点来认识,就不能理解,反过来,生物学和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和丰富对物理学中各种关系的理解。比如,为了理解能量经济学中的种种关系,仅仅了解物理能量的定义是远远不够的。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迈耶(J.R.Mayer),其职业是医生。学生应当了解基本物理学规律对于技术发展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仅仅在每一个物理学现象后加上其技术应用是不够的,还应当从技术问题的角度,看看哪些基本的物理学规律是可以被“研究”的。
二、德国高中阶段的物理教育
在中学11年级,在大多数联邦州里,物理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在此之后,学生可以选择基础课程和高等课程。打算学习科学或工程的学生,或者开始进行相关职业训练的学生,通常会选择这类物理课程。根据一项德国全国性调查,26%的学生选择物理基础课程,大约12%选择高等物理课程。这说明,将近总数 2/3 的学生放弃物理作为早期教育课程的可能机会。学习物理的学生数量在12 年级升到 13 年级时又有显着下降。除了介绍经典物理学知识,中学教育第二阶段的学生应该关注 20 世纪的物理知识,20 世纪物理学以场论方面的发展为特征,尤其包括原子、原子核和固体物理知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生物物理、量子光学和非线性动力学,这些前沿的内容也编入课程中,特别适合于让学生对目前物理学的研究有深刻的印象。国际性调查显示,正是这些前沿的物理学课题使学生在 12 年级、13 年级有好的表现。要从当前物理研究领域找到内容进行讲解,获得高质量的物理教学,要求物理老师不断自修。要完整地将物理学全部内容教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中学第二阶段物理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告诉学生物理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相互联系。好的物理教学必定是不局限于技术知识领域,而是解决学生在自然、环境和技术中面临的问题。只有这样,在学校中,物理对学生才会有吸引力。学生必须认识到在物理学习中获得知识的方法能对其他课程学习有所帮助。必须在学校教育中逐步将学生们引向物理学家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上来,这点不能通过硬性灌输已备好的教案来实现。正确的方法是,告诉孩子们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新发现的一些具体过程,使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尽可能独立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让他们获得体验,受到启发。德国的学校中,女生学习物理的态度是一个特殊问题。显然,很少有女生选择高等物理课程。在德国致力于学习物理或工程的女生的比例远小于其他欧州国家。有责任感的物理教师必须牢记女生在学习和理解物理问题中天生并不比男生差,需要的只是帮助她们建立自信。
三、对我国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启示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是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所谓的知识,包括人类文明和发现的所有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更加密切,从知识到技术再到经济的作用过程大大缩短,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
1.科学技术知识更新的规模和速度呈现出一种空前的趋势。有人统计,18世纪时,知识更新的周期约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知识更新的周期已缩短为30―40年;二次大战以后,这一周期又进一步缩短为15年,个别前沿学科领域知识更新的周期已只有5年。
2.科学技术之间的交叉、渗透、综合日益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潮流。现代社会在科学技术革命的进程中,碰到了崭新的、综合性的全球性问题。在自然科学各学科知识门类内部,出现了跨学科界限的综合现象。在自然科学各科知识与技术之间,也出现了广泛的交叉综合。电脑技术就是数学、电子学、仿生学、半导体技术、信息技术等实现的结果。不仅如此,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类别之间,也出现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
3.技术垄断和知识产权保护将越来越得到加强。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之间的竞争,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谁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谁就拥有了实力;谁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谁就拥有了财富。这就决定了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靠引进技术去发展经济,其结果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跑,只能永远受制于人,难以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
二、知识经济对大学物理教学的要求
(一)知识经济要求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学科的交汇融合成为主流,新的学科和知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是具有全面系统知识并能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高层次人才,而不是只掌握某门知识或技能的蓝领工人。因此,学习能力将成为影响学生在未来知识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学生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中主要是通过自学获得知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培养自学能力。包括会读书、善观察、勤思考等基本能力。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可通过物理学概念的形成、模型的建立来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进行抽象概括;通过从已知推导出未知,获取新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综上所述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懂得推理的科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及时总结整理所学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头脑中的知识形成体系。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物理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经济要求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依赖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因此,培养具有高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首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异想、猎奇,例如,在“讲分子运动论”时,可用这样的问题来激发他们异想,“你对分子运动论的几个观点有怀疑吗?请找一两个实例来佐证你的疑点”。在讲“电子论”内容时,可提问“你对原子结构的假设模型是否相信?你能不能提出一个新的模型?”这些问题学生答不出来或者弄错了也无妨,然而可以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浪”。其次,在课外鼓励他们尝试创造性活动,如常常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课外去想、去做:“教材上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包括器材在内,哪些地方值得改进?在你的生活与学习用具上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怎样改进?改进时用到哪些物理知识?你对某一物理象是否独特的见解”等等。对这些问题学生可自由回答,回答时要求写在作业本上,教师给予评价。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5-0057-05
一、技术知识本质论的发展及其局限
自莱顿(1974)的经典论文《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了开创性的研究以来,将技术简单当成人工制品的认识局限逐渐得到了纠正,技术的知识内涵与本质开始得到承认。著名技术哲学家邦格(1983)从真知(truth)与行为(action)关系角度提出技术是关于行为过程的知识。此后,技术本质乃是各种相关知识集合的论调逐渐成为技术分析的主流观念,这主要有两条进路:其一,从技艺、技能、技巧的知识化、理论化的角度,认为技术是关乎“实践技巧的学问”,经验形态的技艺、技能、技巧最终能够上升为一般形态的技术理论(technological theories),因而技术可以构成为一种知识体系;其二,从当今主要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形态转化来看,认为技术可以被理解为是科学的应用,科学形态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转化为技术知识。以此为指导,人们不仅研究技术知识体系与其他知识体系(如科学知识体系)的相互关系,也开始触及技术知识集合的内部结构问题。例如,受波兰尼的启示,人们区分了技术知识集合中的默会知识和明言知识;从知识适用性角度出发,人们区分了一般(generic)知识和专用(special)知识;从功能角度出发,人们区分了制造人工制品和使用人工制品的知识。沿着这种分析范式,人们很自然地将知识创造和知识整合作为技术创新和进步的关键,将知识复制和传播作为技术扩散的实质。
技术知识本质论在经济学发展进程中亦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新增长理论在试图寻找技术进步的内生机制时,毫不犹豫地将人力资本投资、R&D费用等促进知识增长的因素作为技术进步的关键变量,技术进步被等同于知识积累,技术知识本质观的信念一览无遗。而事实上,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中,把知识存量的增长率等同于技术进步率的做法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比如施穆克勒和曼斯菲尔德就将“技术”(technology)直接定义为“工艺技术知识的集合体”。不仅技术哲学和经济学领域,在管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诸多学科,技术知识本质论都俨然占据了主流地位。
相对于将技术本质理解为以技术工具为形式的人工制品的观点而言,技术知识本质论抓住了技术的知识内涵,更有利于人们理解社会经济中的技术交换、技术变迁等现象,甚至也能对较为流行的技术能力论等其他观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但这种已占据主导地位的技术知识本质论仍有其局限。首先,技术知识本质论容易忽略人工制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技术视为各种相关知识的集合,突破了把技术简单视为人工制品、只看到物化技术的认识局限,但与此同时,技术知识本质论也有将人工制品完全还原为知识的强烈倾向,容易将技术与人工制品的关系割离,忽视技术的物化特征,从而走向与技术工具观对立的另一个极端。其次,技术知识本质论有等同论和知识泛化的强烈倾向。正如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所出现的那样,技术知识观容易导致把技术和知识二者完全等同的倾向,将技术创新和变迁直接等同于知识的创新、整合和扩散。但是,技术和知识毕竟有所不同,等同论势必将与技术相关的所有要素都视为知识,存在将知识概念泛化的强烈冲动。再次,技术知识本质论无法有效处理技术的嵌入性特征。技术是嵌入于一定组织制度、一定历史文化、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技术,这一点在技术社会形塑论(SST)者那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技术嵌入性是技术知识论难以处理的,要么将知识概念泛化用以解释这种嵌入性,要么将技术的这种嵌入性忽略不计。最后,技术知识本质论的整合力和解释力差强人意。技术范畴本身纷繁复杂,每种技术观看到了技术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理想的技术分析范式势必要求强大的理论整合力和现实解释力。然而堪称主流的技术知识本质论并不尽如人意,不能很好地将人工制品、社会嵌入性等技术特征纳入分析框架之中,其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也就差强人意。例如,其难以令人满意地解释工业革命为何发生在其所需要知识均被发现的一百年之后,也难以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端于英国而不是知识积累相差无几的法国、瑞典或者德国等诸如此类的技术现象。
二、演化经济学的崛起和生物学隐喻
技术知识本质论虽然占据主流,但亦有不少异议者。美国著名学者内森・罗森伯格沿袭马克思的思路,坚信技术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技术史学家乔治・巴萨拉则执着地认为“技术和技术发展的中心要素不是科学知识,也不是技术开发群体或社会经济因素,而是人造物本身”。最具影响力的异议者来自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Economics)。自1981年纳尔逊和温特在其著作《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以来,倡导一种与主流经济学均衡范式截然不同的思维和方法的演化研究范式开始获得蓬勃发展,相关文献呈指数化增长之势,大有掀起一场经济学的演化革命之势,成为20世纪末国际学术界发生的最重要事件之一。演化经济学是在批判新古典主流均衡经济范式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坚持用达尔文主义替代均衡范式所信奉的牛顿一笛卡尔主义世界观,认为经济研究的核心不在于静态的存在,而在于动态的生成,强调经济个体的异质性和有限理性、经济系统演化的非线性和时间性,广泛使用生物学隐喻,倡导跨学科交叉研究。
演化范式发展到现在,虽然还比较庞杂,分歧也还广泛存在,但其基本思维特征和分析框架已逐渐形成共识。作为一种新古典主义研究纲领的替代物,一般认为演化范式具有以下基本思维特征。其一,个体群思考(Population Thinking)。传统均衡范式的给定偏好和个体同质性(代表)假设是类型学思考的产物,这就排除了多样的可能性,因而也无法有效分析创新(包括技术创新)。演化经济学则把个人选择置于多样化的群体中,强调了主观偏好的特异性和行为的异质性对创新过程的重要性;其二,有限理性。传统均衡范式中,经济决策要求具有完全信息,且决策者具有完备的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即完全理性。在现实当中,人即使在确定的环境中,具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也可能由于
决策相关因素的复杂性而无法做出最优化的决策,西蒙把人的这种不完备的决策能力叫做有限理性。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研究的出发点不应是假设人具有处理信息的完备能力,而应从实际出发,从有限理性出发;其三,历史重要性。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没有时间和历史的概念,经济的均衡是瞬时达到的,并且是可逆的,其理论只是讨论一种最优化的结构,而不考虑变迁过程的历史性。演化经济理论则认为经济社会中不可逆转的变化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历史和时间概念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构建与演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分析框架上,演化经济学认为任何演化过程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变异(vari-ation)、再现(recurrence)和选择(selection)。三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共同保证演化的进行(例如达尔文的“带有饰变的由来”)。“变异一再现一选择”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演化过程,也正是达尔文主义的主要逻辑规律,由此构成演化研究范式的基本分析框架。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为我们重新审视技术与知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其倡导的隐喻研究方法令人不禁联想到生物学基因型和表型理论。基因、基因型和表型是遗传学的基础概念。早在19世纪中叶,孟德尔就提炼出遗传因子的概念。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对代表可遗传潜在性的基因型与代表潜在性实现的表型作了区分,认为基因型是遗传的本质部分,并正式把孟德尔所谓的遗传因子定义为基因,即基因型的基本单元。1944年埃弗里等证实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后来的研究表明,基因是DNA分子上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DNA序列能够被转译成蛋白质或RNA,部分DNA序列还参与这种转译过程的调节。基因通过准确的复制可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通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等过程可将遗传信息表现为特定的性状,这被称为基因表达。而一种生物的基因组成称之为基因型,代表生物遗传潜在性的总和。显然,基因型只有通过其特定的实现、其与环境相互作用时的表达、通过其表型展现出来时才具有意义,这种特定的基因型表现的性状则被称为该基因型的表型。基因与性状(表型)的关系大多不是一对一的。一方面,一个基因常常可以影响几个不同的生物化学过程,使各个相应的性状发生改变;另一方面,生物的几乎每种性状都受几个或很多基因作用影响,各基因一般只对该性状独立地起到一份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基因的多效性。而且,基因型代表的只是各种潜在的可能性,基因对表型的效应严重依赖于发生反应时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亦即从基因型到表型,离不开生物体内外环境条件的作用,一个基因是否表达以及表达的程度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表型上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演化生物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和基因型表型等关理论为理解技术本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类比和参照。
三、演化范式理解技术本质的三个维度
遵循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分析框架,通过隐喻演化生物学的哲学思想和基因型表型等相关理论,技术本质可以被理解为一组关于从投入到产出的转换过程中如何做事的指令,是一种以技术知识为基因型的表型,其变迁是一个广义达尔文式的演化过程。这意味着理解技术本质的三个维度:
首先,从功能维度看,技术是关于生产即转换的指令。每种技术都代表一组从投入到产出过程中如何做事的指令,所谓不同技术是指在这个生产或转换过程中采用了不同原料、不同能源、不同机器设备、不同组合比例或生产了不同产品等等,亦即指令的改变。正如莫克尔(Mokyr)所指出的,技术本质上是一组关于如何做事的指令。当然,作为“指令”的技术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和增加人们的某种效用,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技术与自然界进化出的种种以增加生存概率为目的的生物技能(skill)并无本质不同。
其次,从空间维度看,技术是以技术知识为基因型的表型。如果我们将某种特定技术记为入,其对应的技术知识集合记为Ω,那么λ和Ω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生物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技术知识集合(作为基因型)限制各种技术(作为表型)出现的可能性,但并不单独决定出现哪种技术,技术知识在一定内外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表现为特定的技术――即表型,而技术创新则可理解为表型的变异,这种变异既来自于作为基因型的技术知识的变化,也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这种生物学隐喻是富有启发的,因为我们对基因如何产生表型的理解要远远多于我们对知识如何产生技术的理解,这种隐喻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技术创新过程和更好地处理技术一知识等同论所不能处理的制度和环境嵌入性等难题提供了一种良好视角。
最后,从时间维度看,技术是一个达尔文式的社会经济演化过程。新技术的产生与技术变迁都是一个变异一再现一选择的过程。由于和生物进化类似的过度繁殖能力和生存压力,人们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众多技术进行选择,这样,选择过程发生于λ之中,技术变迁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个新技术的产生及其适应性选择问题。而新技术的产生显然受到技术知识Ω的限制和影响,技术知识Ω的变化同样可以理解为一个变异一选择过程,因此,选择不仅发生于技术入中,即现有技术被选择使用,也发生于技术知识Ω中,即新知识被接受或被拒绝。普遍达尔文主义指导着技术创新和变迁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生物隐喻也有容易引起误解之处。比如生物学中一般不允许从表型λ到基因型Q的反馈、生物进化的选择与再现是严格区分的、生物基因信息一般与载体同存亡、基因交流受种属限制等,但诸如此类的生物学原则和要求显然并不完全适用于技术现象。此时,牢记演化经济学使用隐喻的宗旨是有益的,经济学不应自甘堕落为生物学,隐喻的目的不在于寻找技术与生物演化的准确对应,而在于更好地理解技术现象。
四、从技术知识论到技术演化论
技术知识本质论难以有效地整合技术社会形塑论和技术工具观,难以将二者分别强调的环境对技术变迁的重要作用和技术的物化特征纳入自身分析框架。相比之下,技术演化本质论则具有更强大的理论整合能力和现实解释力。其关于外部社会环境选择作用的见解、对技术本身内部因素作用的认识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原理的运用,使之具备了整合技术社会形塑论和技术工具观的可能性。如果进一步把技术知识当成技术进化的底层因子,就能将目前主流的技术知识论整合到这种演化分析范式之中。强大的理论整合力同时赋予技术演化本质论强大的解释力,很多技术知识论和均衡研究范式下无法提供良好解释的技术现象都能在这种演化范式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基因型和表型关系原理为理解工业革命为何发生在其所需要知识均被发现的近百年之后提供了有益的启发,而环境的选择作用则能为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端于英国而不是知识积累相差无几的法国、瑞典或德国提供良好的思路。不仅如此,演化范式也能为深入研究李约瑟之谜、苏联技术困境等重大且争论颇多的技术现象提供一个更新颖而富有前途的视角。
生物科学的发展不仅验证了进化理论的科学性,也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主义,使之日益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与此同时,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布鲁塞尔学派的耗散结构理论也对人类思想的演化范式提出了直接要求。量子力学理论、混沌理论及包括随机过程在内的现代数学理论的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人类以一种演化世界观来观察和认识世界,正如古木根社会科学重建委员会的一份权威研究报告指出的:“自然科学发展了一些具有进化论意义的复杂系统,它们所提供的概念框架为社会科学展现了一套连贯的思想,而这套思想与社会科学领域某些由来已久的观点是非常吻合的”。现代西方哲学中,以伯格森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开始了对理性的怀疑和对时间、演化与创造的肯定。科学哲学领域,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体系风靡一时,然而20世纪60年代后历史社会学派或称历史主义的出现很快使得波普尔和他的学派黯然失色,该学派坚持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看待科学的发展,强调科学家的社会心理结构对这个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认为科学并非波普尔所说的理性自然发展的逻辑过程,而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技术演化本质论非常契合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现展方向。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音乐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今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明日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艺术教育主力军,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音乐基础教育的质量。而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大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格的与时俱进的音乐人才。
一、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因此,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一是注重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素质。音乐本身就是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因此,我们在大学音乐专业教学中,应该突出师范性特点,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开专业选修课,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多元的文化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
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
二、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
音乐专业的学生从上高中起就远离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而现代音乐人才不能不具备一
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音乐教师更不能是科盲,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科学技术教育课,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现学校开设了音乐声学、计算机音乐、电脑动画与音乐课件制作、电脑音乐创作与制作、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等课程,对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要着力培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具备了艺术创新能力,就能够在艺术实践、艺术活动中,将创新意识贯穿到理解、分析、处理艺术作品和表现艺术作品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未知到已知的艺术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巧,并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产生新的艺术观点和见解。
因此,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列入到教学内容中,结合音乐教育学科的特点,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考试与检测检查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1.重建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架构课程架构,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对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架构的设置,要与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相协调、相一致,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当代人文艺术、音乐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应该包括教育专业学生所应有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水平以及教师职业素质。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思路来设置。一是设置哲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大学语文、体育等公共必修课;二在保证学科体系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规划、发展和建设四个系列的课程群,即音乐理论与技能基础课程群、作曲技术与指挥课系列课程群、声乐表演与教学课系列课程群、钢琴演奏与器乐课系列课程群;三是将教育科学课程,如音乐教学法、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学科教育论作为必修课;四是设置比较宽泛的选修课程,如美术、写作、教师语言艺术、电化教育、意大利语、德语、音乐美学、童声合唱训练、东西方音乐文化史、音乐学概论、MIDI技术与制作、现代录音与录音技术、舞台艺术、教师口语、中学音乐课程设计、音乐教育管理等。
2.改革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
第一,技术试验是以科学理论、技术知识的实践应用为目的的实践性探索。技术发明的关键固然是发明构想的产生和发明设计的形成,但使其能够应用,必须经过反复的试验。试验的目标指向,是如何使其获得实际应用的价值。一项发明要推广应用到更大的范围,也要经过仿制、改制、模拟、移值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才能使其适应不同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应用条件和环境。显然,技术试验与为了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实验是有所不同的。
第二,技术试验一般是多因素综合的实现型试探活动。由于技术应用涉及材料、动力、工艺、控制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综合选择,并涉及环境的多种制约条件,要寻求特定条件下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可行性效果或最佳匹配,所进行的往往是多值变化关系的试验。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寻找某种因素的作用,总是设法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或影响,而在技术试验中,则必须将技术实现过程中各种复杂多变的因素——(或同时)地加进来,寻求综合作用的效果(当然不排斥其中也有局部的单值、多值实验)。
第三,技术试验对实践经验的直接依赖性强。技术试验离不开理性的指引,然而技术试验设计往往是以已知科学原理和经验知识的结合为指导的。仔细分析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等研究成果,就会发现任何技术成果中所加入的新因素,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它是建立在以往人类创造与积累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基础之上的。因此实践经验(包括生产和社会应用的经验知识以及试验主体的体验)在技术试验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些技术试验是在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实施成功的。如古代的技术发明,当代的某些医药技术、实用技术等。它说明仅仅以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为指导,也可能会有技术上的某些创造。技术试验比科学实验对实践经验的依赖性更强、更直接。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93-02
1 TPACK概念的学科性
TPACK的提出背景蕴涵“深入学科” Shulman于1986年首先提出了PCK。PCK是关于教师“把专业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融合起来,去理解特定主题的教学是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不同兴趣和能力学生的知识”[1]。根据对PCK的理解,PCK中专业的各个学科知识必定与具体的学科所具有的特征相结合。而TPACK是在PCK的基础上融于技术知识提出来的。可以说,PCK就是TPACK的根基,TPACK必定具备与PCK一样的特性,这就从根本上为TPACK的各个方面深入学科奠定了基础。
TPACK的元素要求“深入学科” TPACK框架包含三个核心元素――CK、PK、TK,以及四个由核心元素相互交织形成的复合元素――PCK、TCK、TPK和TPACK[2],如图1所示。
TPACK的核心元素之一是CK(学科内容知识),CK为所教授特定学科的内容知识。詹艺和任友群教授认为CK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中一方面是特定学科的具体客观知识[3]。由此而知,CK本身就有深入学科的烙印,于是无论是TK(技术知识)或是PK(教学法知识),在与CK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形成PCK、TCK、TPACK),都不免要印上这样的烙印。
从TPACK概念的引申看“深入学科”
1)境脉的引入。随着TPACK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境脉也被引入TPACK的框架中。TPACK所处的境脉实际上即为教学情境所处的境脉,它是复杂的、多元素的,其中包含学校的理念和期望,教师和学生的人口学特征,教师的知识技能和性格,学生和教师的生理、心理、社会、经验特征,教室的物理特征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3]。境脉概念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TPACK的学科性,意味着每个应用到具体教学的TPACK框架内容都会因学科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差异、教师能力的高低不尽相同。从这个层次上理解TPACK,将会导致每个成功的教学案例不可复制,教师就很难借鉴成功案例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但是处于特定境脉的成功教学也是具有共性的,只不过这种共性只存在于同一学科内部之间。因此有必要将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包括案例依据学科的分类,也包括从案例TPACK框架拆分下来的各个组成元素的分类。案例按具体学科进行分类,有利于不同学科教师依据学科的分类快速准确定位优秀的教学案例;将案例的TPACK框架各个组成元素拆分分类,有利于加深教师对各个元素的理解,尤其是对技术知识元素的理解认识。同时在第二种分类的过程中,组成元素分类的界限可以是模糊的,从而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这些元素进行创造性使用。
2 从TPACK的“学科性”探索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途径
对TPACK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分支:一是TPACK指代教师知识的Total PACKage,因此,它的提出对教师教育研究领域产生直接影响[3];二是尽管TPACK是作为教师知识提出来的,其本身并不是技术整合的方法,但它是教师实现“良好的技术整合”所必需的知识[4]。第一个分支的研究实质是TPACK的概念研究,在此不作赘述;第二个分支的研究实质是在TAPCK的指导下,探索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途径。
何克抗教授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WebQuest阶段;第二阶段,TELS阶段;第三阶段,TPACK阶段[4]。综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研究,不难发现任一阶段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途径与方法都体现了学科性,并且后一阶段的研究必定比前一阶段的研究更要深入具体学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由WebQuest发展到TELS项目,在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是具有跨越性和标志性的。
第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由跨学科转变开始为考虑具体学科的特点,虽然TELS项目并没有依据具体学科进行详细划分,只是在理科学习领域进行了探索,但是这是一个跨越性进步。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各有不同,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分别属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这两个大的领域,因此,各个学科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TELS项目是对学科进行了一个较大的分类,抽取隶属于自然科学的学科进行了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具体化和深入学科。
第二,由于TELS开始深入具体的理科学习,所选用的主题贴切具体的学科,这些主题易于在课堂内操作,同时TELS项目又继承了WebQuest的网络探究模式,更易于使人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从WebQuest过渡到TELS项目。
但是TELS也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TELS项目考虑到理科学习中的整合而并没有对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探索,不具备应用推广的一般性;
2)TELS是一种应用于课堂的网络探究模式,不适用于学科中系统知识的传授,不具备b-Learning的优势。
于是教育技术的学者开始探索更适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方法与途径。随着TPACK的兴起,一些学者把眼光转向TPACK的研究上,以期找到更完善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方法。
TPACK虽然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度提升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层次,但是并没有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领域形成大范围适用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手段,有的只是对具体案例的整合要求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TPACK整合模式要求研究要深入学科,同时受境脉的影响,各个学科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堂所对应的境脉都不尽相同,对应的TPACK整合模式也各式各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局部范围内具体的TPACK模式没有共性,不能形成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融合的可操作模式。依据TPACK深入学科的理念,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特定学科所处的教学境脉应该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在这个区域内形成该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模式,以此类推,可以形成在这个区域内所有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模式,并得以在该区域内推广应用。
如果在各个区域内都有一套对应各个学科的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的模式,那么虽然没有在全教学范围内形成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融合的可操作模式,但是确实解决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没有做到真正融合的问题。这样形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模式虽然具备了学科性,能够应用到具体学科的教学实践,但是它不具备WebQuest的跨学科性。虽然WebQuest模式不易于在课堂中实施,但是WebQuest是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全新模式要吸收WebQuest的优势,在深入特定区域探索各个学科具体融合模式的同时,继续沿用跨学科的WebQuest的模式作为学习补充和延伸。要想新模式同时具备两种特性,即学科性、跨学科性,就需要基础教育中的一部分学科实施具有学科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模式;一部分课程实施具有跨学科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模式,作为学科性模式的补充。
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学科有自身的特点,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起到示范作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WebQuest模式的跨学科性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巩固和延伸,WebQuest教学模式虽然具有跨学科性,但是也会涉及本学科知识(即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这样原有WebQuest的模式探究学习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对这种WebQuest的探究学习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WebQuest主题的学习既要包含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又要包含多个学科的知识。所包含的多个学科的知识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这些学科知识最好是已学习的知识,通过WebQuest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巩固与复习;另一方面,这些学科知识能够通过一个统一的学习主题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Shulman L S.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
1-22.
[2]Mishra P, Koehler M J.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J].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6(8):1017-1054.
医学基本上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三大部分组成。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在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在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离开了人文精神的科学素质教育是一种片面的教育,而脱离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素质教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促进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科技创新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还表现在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在生命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的诊疗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职业道德水平却不尽如人意。与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医疗道德中已引入了自主、竞争、平等、公平等思想观念,但同时其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有所抬头。不少医护人员对病人缺乏同情心,麻木不仁,生、冷、顶、硬、碰、推的现象随处可见。
由于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是在实验医学模式下教育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结构中存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失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自然很难做到在传播医学科学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渗透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内容,而担任文科教学的教师又由于缺乏医学科学基本知识,在授课过程中也不能有效地渗透医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课程的内容。因此就导致了医学生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
二、加强医学人才的人文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促进医学科学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
根据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在现阶段,尤其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要花大力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便教育环境中的每一位师生员工,包括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的带教教师,深刻领会人文教育对于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使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融入教学、透进制度。同时也要注重医学研究生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层面的提升。更新观念,将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纳入整个医学教育学科体系之中,形成自然科学基础、医学保健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医学基础并重的新教育体制。并建立相应的教学与研究机构,以保证加强人文社会医学教学的实施。
教育界要在观念上,关注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并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以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尤其是要把人文精神培育的意识贯穿到医学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整个的医学实践中去,重视人文精神在解决现代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医学模式的真正改变,使得医学教育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二)加强受教育者对生命意识的教育,领悟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医学就提到“医乃仁术”,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古希腊的希波拉底也在著名的“希波拉底誓言"中提出:“医学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要为病人的幸福着想”。这都是指医学工作者在有高超的医疗技术的同时,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文责任。医学教育者不仅应该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要培养入文精神。人文精神首先是“以人为本”,不仅要关心有疾病的人群,还要从提高人类整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去关心全人类的健康。牢固地树立尊重人、关怀入的意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医学院校不以培养经济学家为目的,但要使研究生掌握卫生经济的理论和方法。
医学人才要掌握社会预防的方法,通过社会干预、健康教育等途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医学教育要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要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有二者并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型速度不断加快,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与学科高度分化相伴随的是学科高度综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学科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不断出现。与此相适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要求“专门型”人才到对“综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相互融合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我国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加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然而对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视不够,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中的文科生,他们知识结构单一、科学素质匮乏,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限制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不少文科学生甚至连基础性、常识性的科学概念都没有,加强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加强科学素质教育的必要
对文科大学生而言,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和国家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当代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不高科学知识贫乏,决定了加强当代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观必要性,而当今数字时代要求复合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则构成了加强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客观必要性。作为文科大学生,除了本专业 的知识外,还应了解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具备跨学科的研究能力。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特别应注意了解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素质,这样才能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才能适应科学综合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二、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缺乏的原因
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值得深思,究其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高等学校自身的原因 就高校自身来说,主要是对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科生自身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动力不足。
现在大学生以90后学生为主,他们思想活跃,个性张扬,但也充分表现出来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追求新鲜事物,对自然科学知识缺乏了解。高等数学和微积分是文科学生较为头疼的科目,也是挂科最多的科目,通过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使他们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恐惧和厌倦。本人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大多数文科学生感觉自然科学知识枯燥,对此缺乏兴趣,很少会主动查阅和发掘有关的资料和阅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有部分同学反映平时的课程安排较为紧张,下课之后还需要完成专业课老师留下的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参加学生活动,因此课余时间大多数同学不会主动去学习。虽然很多同学认识到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对其专业的学习和今后走上社会有帮助,但是他们自身缺乏动力去学习。
(二)缺乏对文科学生的引导。
很多理工科高校重视学生的就业率,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相对薄弱。而专业教师也仅仅关注学生对自己教授的课程的学习。在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由于数量相对较少,高校用在文科生上面的精力有限。专业教师缺乏对文科学对在科学素质学习的引导,而辅导员老师注重学生活动的开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对学生加强科学素质学习的方向加以引导。学校评奖评优的政策过于注重专业课的成绩,这更加引导学生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而没有形成对科学素质的导向引导。
(三)课程结构不合理,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偏少。
目前很多高校有的设置了《高等数学》限选课程,要求文科各专业学生必须选学,但是教学内容却是理工科专业高等数学课的“压缩饼干”,很难保证教学效果;有的学校还明确规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生要选修8- 10 学分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方面的课程,但学校却很难开得出数量足够的适合学生选学的课程。在课程的内容上高校虽然大都强调对于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但是内容比较陈旧,介绍前沿科学知识的较少;介绍科学方法方面的课程、研究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的课程也很少开设。这就造成了文科大学生科学知识的老化,不能科学地理解科学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三、加强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针对以上情况,有必要加强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关于如何在实践中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等, 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培养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就需要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加强引导。通过开展与此相关的活动加加强引导。实施科学素质教育,塑造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要营造一种具有科学风尚的浓郁的文化氛围。由于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其活动领域是广泛的,其影响是无所不在的,其内在价值构成又是多学科、多层次的高度统合,因此,学校科学教育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以增强知识性、学术性为主的活动,如科技读书活动、知名教授、科学家的科学报告会、科普知识讲座、科学小发明、小制作竞赛活动等,又包括以趣味性为主的活动,如科技展览活动汉卿拿科教影片等,还包括以交流性为主的活动,如各种科学社团活动、学术沙龙活动等。通过组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使文科大学生在耳濡 目染,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下,激发起对科学的兴趣,加深对科学的理解,从而大大提高科学知识学习的实效性。
(二)改革课程设计体系,增加科学教育比重。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在"专才"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科本位主义严重,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文理分割、画地为牢式的学科知识配置,脱离了社会经济,新科技革命以及受教育者对大学教育的要求与期望,不利于大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不利于大学生最佳能力结构的建构,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必须把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各学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同时挥发理工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增加选择的范围。
(三)注重教师的培养。
高校教师是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引路人,他们科学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主导着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因此,要将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工作落在实处,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建立与科学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师资建设工作机制。首先,要打破学科之间存在的藩篱,建立起不同学科教师互补的运行机制,鼓励不同学科类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交叉与融合;其次,人文社科类专业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提高科学素质的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理工科类知识背景的教师进入其专业教师队伍。培养理工科教师不仅仅服务于本专业的同学,要更好的服务于全校的思想。发挥他们的优势加强对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教育显的尤为重要,有利于发挥理工院校的优势,培养具有特色的文科学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局。因此要发挥优势,加强引导,营造氛围,增设先关课程,开展系列活动等措施来 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 。正因为如此,高等学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教育。而理工科院校文科学生科学素质教育还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
项目来源:广东工业大学青年基金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注释:
黄巧玲.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探析.丽水学院学报,2010,32(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