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信息化投资预算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将企业生产的过程、物料的移动、事务的处理、现金的流动、客户的交互等业务过程进行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进处理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把它提供给各层次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利于组合并优化生产要素的决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以使企业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这一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基于信息化开展制度创新、结构调整、企业资源拓展、基础设施重建以及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流程再造的过程;
2.企业持续提高自身活力,并由此经历一个不断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
3.是企业从传统管理转变为现代管理的过程;
4.是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施信息技术,得以从业务应用转变为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
5.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的,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动态进程。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
1.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
我国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有了一定发展和成就,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的改造方面的运用有了新的广度和深度。当前,计算机在企业的运用已经从单项化运用走向集成化、综合化和网络化方向,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已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重大信息工程推广运用也获得了较大进展。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300多家国家重点企业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已经完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七成以上的企业接入了互联网,一半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企业内部局域网。但从总体上来看,150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基本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的仅占一成左右,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实现的比例则更低,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
2.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非均衡
首先,从企业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来看,经济的发展快的中东部及沿海地区,企业的信息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的程度明显较高,而西部以及内陆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则较为缓慢;其次,从企业的类型上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国际开拓能力的外向型企业以及刚刚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效益的企业信息化发展较为迅速,而中小企业由于竞争性差、效益低等原因而发展较为缓慢与困难,老企业的信息化也因更新不及时而发展缓慢。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风险
1.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是指伴随着信息化项目的进行而出现的威胁信息化项目开发与发展的技术类的风险。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不确定性的因素大大增加,人们对这些因素导致的后果的认识和控制能力较弱。其次,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的不同,也会对信息技术的变化和一些不合理的内容等产生偏差。
2.成本风险。成本风险是指在信息化建设中提高成本及经费预算等情况的发生所带来的风险。信息化建设投资的成本预算弹性较大,成本的风险也需要进行考虑。另外信息化项目的工程量较大,周期较长,导致成本预算较为困难,特别是在项目需求变动时,若不能很好进行经费的预算,将导致信息化项目在建设中遇到巨大的阻力。
3.人员风险。人员的风险主要是指在信息化项目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专业人才的流失和变化以及信息化系统与人员之间的误解造成的风险。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的加入,这些骨干人员的流失或者变化会对信息化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些核心部门的人员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信息系统只是一个电脑系统,没有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造成人员与系统之间产生误解的情况。
4.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在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项目实施不力的风险和延误时间的风险。在厂家与用户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各方又由于自身利益,很可能造成一些分歧,造成信息化项目实施不力的状况。在实施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人们由于没能制定详细的时间进度表,以及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按时完成相关的项目,导致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时间上的延误。
四、企业信息化构建的思路
1.对企业信息化战略进行合理规划
与企业的其他重要决策一样,企业的信息化构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第一,从时间层面来看,企业信息化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随着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演进,企业自身发展目标也呈现出动态变化趋势,由此,企业信息化工作也需要紧密围绕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不断调整,形成可续合理的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第二,从空间层面来看,由于企业信息化工作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因此,这一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仅涉及到是技术范畴,而且还要涉及到管理范畴,业务范围广,会涉及到很多职能部门。
2.倡导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尽管企业的IT部门地位日益上升,并在企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信息化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涵盖了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这就意味着,只有各个部门以及每一名员工都需要立足于系统观点,从全局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和主动调整、适应自己在新业务环境,才能真正成为信息化的受益者,并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这也同时意味着企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应该按做事企业更新管理理念以及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3.使用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信息化软件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就算自身已经拥有了IT部门,并具备一定的能力进行软硬件的制作和研发,但从专业化生产的角度来看,其制造和研发能力较之于企业外部的专业化软件公司,在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这样在多数情况下,构造企业信息化平台的软硬件产品从外部购买要优于内部生产,尤其是对于硬件环境的搭建、实施和维护等一系列工作,由于企业靠自身力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更加有必要把这些项目外包给企业外部的专业公司。
五、企业信息化的构建
1.构建标准化的业务平台
身处信息化时代的企业,构建标准化的业务平台可以实现两个功能:一是可以为企业的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标准规范框架、统一的开发环境以及同一的信息化服务,二是可以为企业业务系统提供通用的管理支持,从而保障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企业在构建标准化业务平台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定制开发带来的周期长、系统不稳定、维护工作复杂等麻烦,企业要确保核心平台软件尽量与具体的业务无关。
信息核心平台软件主要包括企业门户平台、工作流程平台、报表工具平台以及各种有效信息的平台,由于这些平台在日后将成为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因此,不仅要保证其安全性,而且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而言,企业的各个平台又可以由工作流引擎、系统权限管理、系统公共组件、报警管理、消息管理、数据维护管理、系统配置工具、编码规则和系统日志管理等要素构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以下三个问题值得重视,其一,要体现出信息系统的整体构架和规划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能够反映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业务分工,其二,要具备强大的业务扩展能力,使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以及流程变革工作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调整;其三,要具备统一的用户及权限管理机制具备严密精细的数据权限、使系统能够开展安全、便捷的权限管理。
2.构建内部信息门户系统
企业内部门户系统主要可以体现出以下功能:其一,可以为企业领导及全体员工提供即时的信息共享服务和信息查询服务;其二,可以为企业的各个应用系统(包括如企业项目管理、财务信息公布、日常办公管理以及协同设计等各种业务系统)提供规范和统一的企业窗口,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办公环境,从而顺利开展对企业的人、财、物、项目存量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把各个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有效集成,从而把不同业务模块、业务流程以及其他的信息服务功能统一到一个通用的环境中。由此构建一套功能强大,运转有序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其次,还需要把企业的信息门户与各个业务平台有机结合,统一企业内部各个分支应用系统的界面风格,由此形成鲜明的企业文化;此外,还应该遵循“先重点,后周边”的门户系统建设流程,即先满足企业目前急需的各类需求,并在这一基础上逐步把后续的各个分支系统纳入到这一信息门户中进行有序管理。
3.构建决策查询系统
建设企业的决策查询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实现人力资源查询系统。例如,可以通过饼状图、柱状图等多种图标形式对目前企业各部门、各专业工作人员总数、岗位结构等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判断企业人员结构状况的合理性与否;再如,还可以针对某个员工,对其以往的工作经历、目前从事的项目及岗位变动情况等信息进行针对性查询和统计,从而快速判断人员的动态变动情况。
第二,实现项目统计查询功能。可以通过图表、明细表以及平衡积分卡等方式向员工系统展示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目即时状况以及统计分析等相关信息。
第三,实现财务信息查询系统。这项工作可以为企业领导层提供总体财务信息及预算汇总数据,具体包括财务月报和诸如项目合同总额、合同收款总额、收入确认总额等相关内部台账信息,从而可以便于领导层随时了解一定期间内企业利润总额、利润率等重要财务信息;从职能部门角度来看,可对各部门的年度预算指标、完成比例、完成数量以及各项预算支出等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并通过与往年同期数据对比,由此掌握各项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4.构建经营管理系统
第一,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工作。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合同管理作为市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企业市场开发部的合同管理人员提供从合同登记、合同收付费用管理以及各种合同的相关信息统计等多种功能。
第二,实施有效的售后管理工作。在“服务至上”观念的驱使下,客户服务质量的好坏对维系企业和客户关系至关重要,有效的售后管理能够实现对客户回访、客户请求等具体事项的细致管理,同时要及时掌握客户的联系信息、客户接触记录、客户提交资料记录以及客户接触费用等重要资料,从而为企业在日后更好地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奠定系统有效的资料支撑。
5.评价信息化建设效果,动态调整
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效果,并动态调整一方面,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跟踪评价,准确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探索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企业自身的信息化评价标准,激励企业巩固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总结,并予以反馈、评价,发现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及时调整,使其符合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根据不同时期企业工作重点的不同,动态调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时更新、改造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具,继续深入挖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潜力,使其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六、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处于快速发展和完善阶段,但是仍然存在整体发展落后、区域和行业之间发展不均衡等不足,另外,对于企业而言,构建企业信息化还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从对企业信息化战略进行合理规划、倡导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以及使用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信息化软件等几方面开展思路,通过构建标准化的业务平台、建设内部信息门户系统、建设决策查询系统、建设经营管理系统、建设经营管理系统以及对信息化建设效果进行评价这几方面构建企业信息化系统。研究企业信息化体系是当前很多理论界和业务界学者的研究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企业信息化系统会更加完善,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促进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的更好更快更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如福.信息化建设没有休止符——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09.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目前状况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了一定成效,但整体水平较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已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国家经贸委近期的调查表明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有50%以上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70%以上接人了因特网,5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从总体上看,1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0%基本实现信息化,中小企业中实现了信息化的比例则更低,可以说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
(二)企业信息化发展非常不平衡
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因企业类型、行业归属和所处地区经济状况而存在很大差异。从企业类型上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国际开拓能力的外向型企业、新近发展起来的高效益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而中小企业、竞争性较差、效益较低、老企业信息化发展较慢;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高,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低。
(三)企业对发展信息化的认识普遍提高
有些企业已经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趋于增加。
二、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信息技术
(一)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信息时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非搞信息化不可。这不是企业主观上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客观互有联系和影响的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力量是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压力,另一种力量是企业内部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动力。从企业外部看,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呈加速趋势,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对手层出不穷,科技竞争、营销竞争、市场和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这对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从企业内部看,为适应外部竞争环境,内部结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都需不断调整、重组、变革,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1.企业通过信息化提高竞争力的可能性
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或者说可能性,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及其结合所起作用的结果。这种可能性表现在可能产生的经济性效应与非经济性效应上。
所谓经济性效应主要有①管理规模经济性效应。③范围经济性效应。④差异经济性效应。所谓非经济性效应主要有①促进创新。②优化决策。③树立信誉。④提高素质。
2.企业对信息化的有效管理是竞争力提高的现实保证
企业基于信息化提高竞争力的种种可能性和能否或在何种程度上成为现实,还取决于企业对信息化的管理。①企业搞信息化首先要对搞信息化的预期费用同不搞信息化的机会成本、信息化可能带来的预期效益同没有进行信息化情况下的预期效益进行比较。②当企业决定对信息化进行投资时,则应根据投资的目的或动机,把握好投资的时机、方向、重点和结构。③要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特别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状态和动向,来决定与同类企业相比信息化应先搞还是后搞,并选择哪种信息化模式更适合本企业情况,以赢得真正的竞争优势。④企业决定搞信息化后还应对其实施条件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是需求分析,其次是对影响信息化进展的各种障碍包括数据基础、人员水平、技术条件等等因素进行分析。 (三)企业信息化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将更多地融入全球经济,走与世界接轨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电子商务将面对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品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需要各国的对话与合作。这一切都是构筑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上的。没有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使能器”,企业则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一)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
1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2.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
3.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E-commence需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协调统一,网上协同作业体系建设的快慢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企业信息化和E-commece需要一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5.实施政策倾斜,如提供拨、贷款,税收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建立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针对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花大力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1.强调企业领导者的参与。企业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
2.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连续改进的过程。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来全面统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3.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很大的综合性工程,包括软件、硬件、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管理咨询、系统维护等各方面的投资。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并使资金落实到位,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目前状况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了一定成效,但整体水平较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已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国家经贸委近期的调查表明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有50%以上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70%以上接人了因特网,5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从总体上看,1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0%基本实现信息化,中小企业中实现了信息化的比例则更低,可以说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
(二)企业信息化发展非常不平衡
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因企业类型、行业归属和所处地区经济状况而存在很大差异。从企业类型上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国际开拓能力的外向型企业、新近发展起来的高效益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而中小企业、竞争性较差、效益较低、老企业信息化发展较慢;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高,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低。
(三)企业对发展信息化的认识普遍提高
有些企业已经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趋于增加。
二、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信息技术
(一)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信息时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非搞信息化不可。这不是企业主观上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客观互有联系和影响的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力量是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压力,另一种力量是企业内部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动力。从企业外部看,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呈加速趋势,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对手层出不穷,科技竞争、营销竞争、市场和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这对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从企业内部看,为适应外部竞争环境,内部结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都需不断调整、重组、变革,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1.企业通过信息化提高竞争力的可能性
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或者说可能性,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及其结合所起作用的结果。这种可能性表现在可能产生的经济性效应与非经济性效应上。
所谓经济性效应主要有①管理规模经济性效应。③范围经济性效应。④差异经济性效应。所谓非经济性效应主要有①促进创新。②优化决策。③树立信誉。④提高素质。
2.企业对信息化的有效管理是竞争力提高的现实保证
企业基于信息化提高竞争力的种种可能性和能否或在何种程度上成为现实,还取决于企业对信息化的管理。①企业搞信息化首先要对搞信息化的预期费用同不搞信息化的机会成本、信息化可能带来的预期效益同没有进行信息化情况下的预期效益进行比较。②当企业决定对信息化进行投资时,则应根据投资的目的或动机,把握好投资的时机、方向、重点和结构。③要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特别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状态和动向,来决定与同类企业相比信息化应先搞还是后搞,并选择哪种信息化模式更适合本企业情况,以赢得真正的竞争优势。④企业决定搞信息化后还应对其实施条件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是需求分析,其次是对影响信息化进展的各种障碍包括数据基础、人员水平、技术条件等等因素进行分析。
(三)企业信息化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将更多地融入全球经济,走与世界接轨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电子商务将面对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品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需要各国的对话与合作。这一切都是构筑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上的。没有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使能器”,企业则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一)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
1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2.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
3.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e-commence需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协调统一,网上协同作业体系建设的快慢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企业信息化和e-commece需要一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5.实施政策倾斜,如提供拨、贷款,税收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建立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针对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花大力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1.强调企业领导者的参与。企业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
2.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连续改进的过程。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来全面统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3.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很大的综合性工程,包括软件、硬件、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管理咨询、系统维护等各方面的投资。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并使资金落实到位,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相关专家指出,在集团管理的几条垂直主线中,资金管理、集团财务、全面预算、资产管理和集团采购是集团管理现实的突破口,而资金管理是最重要的突破口。
1.新的经营环境已经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基础、内容和形式。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种种变革,包括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重组、组织扁平化、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电子商务等,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是企业面对信息化环境的压力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自我调整。
2.当代管理实践的发展与企业信息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而企业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又必将融合全面质量等管理工作的理念与内涵。信息技术是促使组织结构变革的催化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的企业业务重组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市场反应能力和各部门间协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组织结构的变革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正好为新型组织中的沟通和协调提供了高效的工具,使这种变革顺理成章。纵观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包括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高效的业务小组、虚拟企业、知识联盟等等,无不打上了信息技术的烙印。同时,组织结构变革又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前提,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为载体的。
3.商务的电子化促进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率和产品产量在竞争中已不再占绝对优势,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作用越来越凸显,它能够跨越企业边界,建立一种跨企业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企业开始集成自身内部的资源,企业的运营模式也从以自我为原动力的“推式”运作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运作。这是因为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所有这些涉及的资源和环节,使供应链的管理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恰恰为其提供了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
二、企业信息化需要面向企业管理
企业信息化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而信息技术的商业应用价值也在于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管理层面的应用和渗透,其影响必然波及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结构、规划策划、管理制度、协调控制、企业文化等等。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应该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
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优化。然而不少企业对这点认识不足。面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抵制与阻碍,他们往往是用现代化的手段去重复、模仿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而没有或者不敢去触动所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更不用说变革组织结构了。一些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是从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减少差错或节省成本等表面的作用去理解和认识。必须明白,企业信息化应致力于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从实质上看,信息技术的挑战是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对开发普及知识并使之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能力。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在于设计一种更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而在于创造一种能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管理环境。
一般来说,为了充分释放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中的价值,顺利地实现管理变革,企业需要经历以下三个转型过程,即重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引进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构建信息技术结构,为信息技术应用建立良好的框架;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整个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三、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基本步骤
1.解决企业基础管理问题。我国企业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信息基础建设,而不是电子商务等内容。在这一阶段企业首先要进行的是企业信息化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企业所有的资源是不是已经被信息化或是数字化了。企业信息化不只在于引进系统,而应重在应用,致力于企业资源的数字化处理。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制度和体制,每个部门对同一的资源根据自己的理解数字化,结果出现了同一产品在不同部门中的编码和命名不一致,从而造成了混乱。
2.实现企业一体化的集成管理。企业应确认内部的基础管理是否规范化,基本管理的流程是不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法来实现的,诸如产、供、销的业务是否连贯,财务处理是否规范,与业务处理是否实现一体化,是否具备实时有效的计划和预算等。特别要注意的是电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仅仅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工作只能是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最初级的阶段,不应认为电算化就是对企业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在企业流程信息化过程中,改革传统的业务结构,以业务流为导向优化业务方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才是集成化管理的目标。信息化的结果是加速业务的运作,如果不对不合理的流程、规范、标准进行变革,其结果是加剧了不合理,造成投资的浪费。
3.实现对外部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实现对企业间的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的有效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在有效管理内部资源的同时,必须更注重外部的工作,跟踪客户的情况,开发市场,密切与供应商的联系,迅速作出对市场变化的第一反应,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从而获得领先的地位。
四、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企业认真思考自身的使命、任务和具体的业务。利用信息系统的目的是获取业务上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严肃审查自身的机构、人员和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选择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不是片面地追求自动化,企业需要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曾经是人们热衷追求的事物,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自动化已不再像工业时代那样辉煌了。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需要提高对变化的反应能力,即提高企业的“智商”。企业的“智商”水平取决于企业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供应问题就是研究如何满足需求的问题,并把需求转化为科学技术的解决方案。供应问题也不是简单地购买硬件或管理软件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管理软件商业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进一些管理软件,但要把握“度”,切不可把企业信息化与引进企业管理软件等同起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整体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个性化、敏捷化成为企业基本生存战略的今天,企业不应满世界地寻找和购买那些管理软件,以致企业管理屈从于管理软件的膨胀而浪费资源。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工作,企业应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应用信息技术。
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优化。然而不少企业对这点认识不足。面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抵制与阻碍,他们往往是用现代化的手段去重复、模仿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而没有或者不敢去触动所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更不用说变革组织结构了。一些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是从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减少差错或节省成本等表面的作用去理解和认识。必须明白,企业信息化应致力于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从实质上看,信息技术的挑战是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对开发普及知识并使之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能力。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在于设计一种更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而在于创造一种能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管理环境。
一般来说,为了充分释放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中的价值,顺利地实现管理变革,企业需要经历以下三个转型过程,即重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引进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构建信息技术结构,为信息技术应用建立良好的框架;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整个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二、信息化环境中的企业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信息化波涛汹涌,业务流程重组风起云涌,一场新的企业变革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酝酿着。这场变革浪潮不只是带来了一些创新的名词,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只有站在潮头浪尖的企业才能赢得企业竞争的优势。
1.新的经营环境已经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基础、内容和形式。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种种变革,包括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重组、组织扁平化、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电子商务等,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是企业面对信息化环境的压力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自我调整。
2.当代管理实践的发展与企业信息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而企业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又必将融合全面质量等管理工作的理念与内涵。信息技术是促使组织结构变革的催化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的企业业务重组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市场反应能力和各部门间协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组织结构的变革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正好为新型组织中的沟通和协调提供了高效的工具,使这种变革顺理成章。纵观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包括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高效的业务小组、虚拟企业、知识联盟等等,无不打上了信息技术的烙印。同时,组织结构变革又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前提,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为载体的。
3.商务的电子化促进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率和产品产量在竞争中已不再占绝对优势,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作用越来越凸显,它能够跨越企业边界,建立一种跨企业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企业开始集成自身内部的资源,企业的运营模式也从以自我为原动力的“推式”运作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运作。这是因为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所有这些涉及的资源和环节,使供应链的管理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恰恰为其提供了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
三、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基本步骤
1.解决企业基础管理问题。我国企业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信息基础建设,而不是电子商务等内容。在这一阶段企业首先要进行的是企业信息化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企业所有的资源是不是已经被信息化或是数字化了。企业信息化不只在于引进系统,而应重在应用,致力于企业资源的数字化处理。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制度和体制,每个部门对同一的资源根据自己的理解数字化,结果出现了同一产品在不同部门中的编码和命名不一致,从而造成了混乱。
2.实现企业一体化的集成管理。企业应确认内部的基础管理是否规范化,基本管理的流程是不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法来实现的,诸如产、供、销的业务是否连贯,财务处理是否规范,与业务处理是否实现一体化,是否具备实时有效的计划和预算等。特别要注意的是电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仅仅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工作只能是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最初级的阶段,不应认为电算化就是对企业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在企业流程信息化过程中,改革传统的业务结构,以业务流为导向优化业务方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才是集成化管理的目标。信息化的结果是加速业务的运作,如果不对不合理的流程、规范、标准进行变革,其结果是加剧了不合理,造成投资的浪费。
3.实现对外部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实现对企业间的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的有效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在有效管理内部资源的同时,必须更注重外部的工作,跟踪客户的情况,开发市场,密切与供应商的联系,迅速作出对市场变化的第一反应,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从而获得领先的地位。
四、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企业认真思考自身的使命、任务和具体的业务。利用信息系统的目的是获取业务上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严肃审查自身的机构、人员和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选择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不是片面地追求自动化,企业需要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曾经是人们热衷追求的事物,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自动化已不再像工业时代那样辉煌了。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需要提高对变化的反应能力,即提高企业的“智商”。企业的“智商”水平取决于企业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供应问题就是研究如何满足需求的问题,并把需求转化为科学技术的解决方案。供应问题也不是简单地购买硬件或管理软件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管理软件商业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进一些管理软件,但要把握“度”,切不可把企业信息化与引进企业管理软件等同起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整体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个性化、敏捷化成为企业基本生存战略的今天,企业不应满世界地寻找和购买那些管理软件,以致企业管理屈从于管理软件的膨胀而浪费资源。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工作,企业应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应用信息技术。
一、信息化项目投资效益评估的重要性
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评估,对于解决“IT项目泥潭”问题很有必要。从企业信息化的项目建设层面分析,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信息化的成败。目前,众多企业热衷于开发适用于自己的MIS系统,争相上ERP等项目,却陷入屡遭失败而难以自拔的境地,被称为“IT项目泥潭”。信息化项目评价缺乏可具体参照的标准是导致项目陷入“泥潭”的根源之一。尽管评价通常经过前期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预算审查、招投标、专家评议,到项目中期的规划会议、选型会议、技术方案研讨会,再到项目结束时的测试、验收、总结、评奖等阶段,然而在回答信息系统项目有多大价值,或者能对企业绩效产生多大贡献的时候,通常只能用工作效率提高,业务处理速度改善,使用更加方便,资料更易于更新等模糊指标来回答。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的“值不值”问题还需要建立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标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实施持续的过程管理和评价。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特点
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般要通过建立数据仓库,全面收集、整理企业内外部的数据和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分析,以发挥决策支持作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实物投资相比,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1、不确定性大。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功主要来源于高科技技术成功的实际应用,信息化技术本身的发展存在不可预见性,其成功与否需要在项目建成后生产过程中的不断完善,投资的不确定性较大。
2、收益的无形性和延迟性。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收益并不总是能够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而且收益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的规模和程度。
3、投入高,换代快。特别是前期的建设投入数额巨大,但是项目的寿命周期相对而言却比较短,更新换代频繁。
4、效益评估的复杂性。与传统的其他实物投资的效益评估相比,信息化的效益评估和优化确实具有更高的复杂性。传统的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指标比较容易量化,进行最终的评价就比较容易,而且其效益主要还是体现在显性收益上,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价值评价中隐性成分相对较多,且IT的应用受到许多变量的影响,IT与其他因素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对信息化进行效益评估时,需要进行综合全面衡量。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的效益评估
1、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的效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效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总劳动量的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成果。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效益同样也是反映了劳动成果和劳动占用、消耗之间的关系。一般可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1)直接效益。直接效益又叫有形效益,是指可以定量计算出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例如企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缩短了供货周期,压缩了库存,裁减了人员,于是就可以依据缩短时间的天数和库存物资的减少,以及裁减人员的工资等,定量地算出由此产生的增收节支额,计算出的结果就属于企业信息化的直接经济效益。直接效益可以用不同的量化指标和计算方法加以体现。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带来的直接效益有的是很容易看出的,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直接经济效益:使原材料、燃料和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生产计划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了多大的生产能力,增加了多少产品和产量;信息化建设项目可以减少工时的损失和设备的停车事故,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的百分比;信息化建设项目降低了多少成本,避免了多少消耗,减少多少管理费用的支出等等。
(2)间接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是指不能加以定量计算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故又称无形效益。它主要是指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引起企业管理上的一系列变革等。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间接经济效益:使管理人员决策及时、准确、更科学化;使企业上下级的信息流通结构更趋合理;提高企业信誉与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提高了企业售后部门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等等。以上这些方面的效益一般不能通过定量计算得到,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质和延迟性,但对于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作用,所以在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时,这部分效益应予以高度重视。
2、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评价
(1)净现值法。目前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是净现值法,该方法是利用经过风险调整的现金流量或资本成本率来计算净现值。当净现值大于零,说明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在经济上可行,反之则不可行。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企业建设项目每年的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但是传统的净现值法无法对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而产生的各种发展机会的价值进行评价,容易低估项目本身的价值。近年来期权定价理论的出现及其在投资决策领域方面的应用在这方面弥补了传统的净现值评价方法的不足。显然一项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投资除了该项目本身形成的现金流外,还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发展机会,例如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拥有了管理资源、技术知识、信誉、市场地位和规模方面的优势,从而相对于不具有该类资源的企业来说,企业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具有很多发展机会。企业所持有的投资机会构成了以未来的投资项目为标的的期权。企业在有利条件下进行下一步投资,尽可能获得最大效益,这相当于执行期权。当环境不利时,企业可选择进一步放弃投资,其损失仅为期权的成本。因此,为全面评价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必须计算项目所带来的各种发展机会的价值。结合期权定价模型,可对传统的净现值评价方法作大胆的修正,修正后的净现值的计算公式为:含发展机会价值的净现值NPV=传统净现值NPV+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式中的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可参考费雪・布莱克(Fischer Black)和梅隆・舒尔斯(Myron Scholes)创立的期权定价模型进行测算。
(2)其它的评估方法。修正后的净现值法可以体现投资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在实用性上提高了一步。但它还只停留在对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上,回避了大部分难以定量计算但对企业的发展又非常重要的间接经济效益,无法全面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所以近年来,国外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rrarchy Process)、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灰色评价法(GE)以及精经网络(NN)等评价方法,都是在进一步探讨信息化综合效益的评价问题。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军事等领域,解决了诸如系统评价、资源分配等许多重要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减少主观影响,使判断趋于科学化,是一种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并确定各项指标在企业现实条件下应达到的理想数值(即标准分),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求评价指标重要性系数,最后根据设计权重和计算的各项指标的分值进行汇总。
总而言之,由于效益所构成的系统既包含有已知信息,又有部分未知信息或模糊信息,所以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评估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用一般的系统分析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合理的、定量的分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其它有关理论的最新成果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祖培:关于加强信息化项目能力建设探讨,广西农学院,2006,(6)。
企业在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不但面临技术方面的难题,还会在思想意识、实施过程、推广应用等方面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通过对已实施信息化项目的总结,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可大大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
1 搞好自我诊断
企业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高层决策机构首先借助完全中立的第三方信息化咨询机构,从战略经营、体制、机制、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竞争地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自我诊断,在此基础上找出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方针、指导思想、范围、阶段、力度和深度,这样才能既不脱离企业本身的特点、基础和条件,又能使信息化很好地服务于企业经营、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求。
2 选好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时间
竞争的压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客户的供需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需要等,构成信息化的拉力和动力,但若企业在体制、管理、观念、产品结构、人员IT素质、资金预算等方面缺乏准备或准备不充分,都会成为信息化的阻力,推迟信息化启动的时间,故企业应在第三方咨询顾问的帮助下,全面客观地分析这两方面因素的变化,蓄积动力、克服阻力,努力地准备信息化实施需要的条件,并由此确定信息化实施的最佳时机。
3 做好全员培训工作
在信息化项目启动前,借助第三方咨询机构,对企业的决策者、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就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必要性、新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基本知识、技能、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变化,预期效果等进行全员培训。
这不仅有助于尽快形成全员对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步骤等的共识,明确自己所应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创造性,减少障碍,克服阻力,提高信息化项目的成功率。
4 整体规划。分布实施
企业信息化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企业投入信息化的人财物是有限的,因此宜采取“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急用先上的原则”。
整体规划:根据企业总体发展需求制定IT发展规划,支撑、支持企业的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分布实施、急用先上:通过分析,哪些系统对企业来讲,是最重要的,最急需的,就先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如果不管轻重一起上,在人、财、物相对比较缺乏的情况下,肯定是干不好的,风险很大。采用“急用先上,分布实施的策略,不但风险小,成功率高,而且可以通过试点工程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既有理论又有实战经验的信息化专门人才,这是用钱买不来的。这样的做法为企业信息化实施、维护、升级所需要的人才提供了出路和来源。
5 “系统方案”坚持招标选型的原则
目前,国内外软件厂商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为保证正确选型,选择一个适用、先进,性价比高,服务好的解决方案,企业应当在第三方咨询顾问机构的帮助下,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要求和不同阶段、不同应用系统的项目内容,制定标书,通过招标方式,向国内外进行公开招标,这也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6 企业信息系统工程必须监理
完成选型,供应商、集成商进入企业,信息化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为防止实施风险。企业必须聘请第三方来做实施监理。实施监理的作用就是沟通协调甲乙双方之间的关系,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项目内容、进度、要求顺利进行和设计功能的全面如期的实现。在项目实施监理阶段,监理方依据有关监理的法律法规,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等进行全程、全面的监理,并提供甲、乙双方共同确认的《监理报告》实施监理,是保证信息化工程优质按期完成的关键。
7 做好验收评估工作
项目实施完毕进入评估阶段。由于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复杂性,在没有引入第三方的情况下,甲乙双方常在项目是否可以结束,何时验收以及依据什么标准验收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相持不下。由引入的第三方咨询机构,按照信息规划,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以及一套各方认定的信息化项目评估体系,站在中立的地位,对项目进行全面的验收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提交双方确认,对确保项目成功和双方的利益都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
8 做好系统运行维护和升级扩展工作
做好系统运行维护和升级扩展工作,是保证信息系统,能够稳定可靠,长期有效地支持企业经营和不断地发展需求,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在搞信息化建设上一定要做好资金的预算计划,并保证“专款专用”。保障系统建设、维护、开放扩展等阶段的顺利进行。尤其是要做好充分必要的培训专项预算资金。下大力气培训自己的IT人才,掌握好系统核心技术。为今后能独立进行系统运行维护、二次开发及升级扩展打下基础。
9 坚持行业专家参与企业信息化咨询工作
在仍处于起步阶段的信息化咨询市场,IT厂商、咨询公司尚未培养出“资深”的行业顾问。因此,坚持行业专家参与企业信息化咨询的全过程是非常必要的,是确保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为行业专家是真正有行业管理各个方面的丰富实际经验,能够贴切的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总之,在企业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信息化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联系和团结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更大程度的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功。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信息化与其他“四化”[①]并列,体现了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1]是指企业以流程重组为基础,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展和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具有投资大、持续长、滞后性的特点,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其存在观念、资金、技术方面的劣势,企业迫切需要根据信息化实施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动态的发展计划,但又无能为力指标体系,因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实用、针对性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现状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2]是指对照统一的标准,建立特定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一定经营期间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和信息化的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也不成体系。
徐强、戴芸(2003)从系统观点出发设计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多维动态评价指标体系[3];李晓青等(2008)从财务、业务流程、客户服务、战略与发展四个角度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NN)算法进行了应用研究[1];王江涛,周泓(2009)利用IT平衡计分卡(IT Balanced ScoreCard, IT BSC)对商业银行信息化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IT价值贡献、IT用户满意度、IT内部过程和IT学习与革新为准则的指标体系[4];邵宏宇,郭伟(2009)构建了以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战略、信息化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绩效指标体系[5]
以上指标体系都缺乏对中小企业的针对性、实际性,不能突出反映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因此本文在邵宏宇,郭伟(2009)的研究基础上,参考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NIEC)颁布的《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充分考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特点,在多次咨询企业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后,进一步提出了表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1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目标层)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含义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A
财务指标
(B1)
信息化投入比例(C1)
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收的比例
销售收入增长率(C2)
信息化对销售收入增加带动情况
利润增长率(C3)
信息化增加利润情况
用户指标
(B2)[②]
老用户满意度[③](C4)
老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前后的整体满意程度对比
新用户满意度(C5)
新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整体满意程度
战略指标
(B3)
信息化负责人在企业中的地位(C6)
领导对企业信息化战略定位认识程度
信息化的预算投入(C7)
反映信息化未来发展财力投入
信息化部门人力投入(C8)
信息化人员比例
信息化部门人员学历构成(C9)
信息化人员知识水平
应用指标
(B4)
计算机数量(C10)
企业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
网络通信水平(C11)
网络通信水平
网络安全措施(C12)
应对网络安全能力
网站水平(C13)
企业网站内容及维护水平
2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问题层次化,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将各层中的元素(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以确定各自权重,从而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指标体系,经过一致性检验后,进行层次单排序,最终实现层次总排序。本文通过专家赋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运用mceAHP[④]软件计算权重并检验一致性,最终得到判断矩阵。
具体步骤:
第一步: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第二步:构造判断矩阵。
采用1-9标度法将上层元素A做为准则,对下一层元素B1,B2,…,Bn(n=1,2,…n),表示B1,B2,…,Bn(n=1,2,…n)相对于A的重要程度。
第三步:求各层权重,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在本文中,采用mceAHP软件进行计算,以指标A-B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表2:判断矩阵A-B为
A
B1
B2
B3
B4
B1
1
0.17
0.27
2.5
B2
6
1
1.53
15.5
B3
4
0.66
1
10.5
B4
0.42
0.15
0.12
1
所得权重
0.09
0.53
0.35
0.03
CR=0.0005,Rmax=4.0013CI=0.0004 RI=0.9
CR
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其它指标权重。
总的计算结果:
表3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一级指标
(目标层)
二级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权重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A
财务指标
(B1)
0.09
信息化投入比例(C1)
0.35
销售收入增长率(C2)
0.24
利润增长率(C3)
0.41
用户指标
(B2)[⑤]
0.53
老用户满意度[⑥](C4)
0.75
新用户满意度(C5)
0.25
战略指标
(B3)
0.35
信息化负责人在企业中的地位(C6)
0.27
信息化的预算投入(C7)
0.21
信息化部门人力投入(C8)
0.19
信息化部门人员学历构成(C9)
0.34
应用指标
(B4)
0.03
计算机数量(C10)
0.14
网络通信水平(C11)
0.25
网络安全措施(C12)
0.24
网站水平(C13)
0.37
3. 数据含义
通过上面的数据发现,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中的用户指标(B2),战略指标(B3)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说明中小企业信息化中用户满意程度,尤其是老用户的满足程度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至关重要,而评价体系中应用指标(B4)中的计算机数量指标(C10)得分较低指标体系,这也说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硬件设施条件已具备,而不再是专家着重考虑的因素。
4.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域、行业、规模特点各异,注定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漫长、曲折,且规律性差,因此,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应该采取积极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深入发展。
4.1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科学决策,层层递进
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项目,它的目的是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提供技术支持。为了实施企业信息化,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中小企业应该从企业全局出发,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全面、科学地分析企业的整体环境,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现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分阶段的实施方针,不断推进内外整合,规范业务流程、消除信息孤岛,最终全面实现信息化。
4.2争取主动指标体系,按需、量力实施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在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建设的初期阶段,一方面要争取主动,而不是被动实施;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人力、物力情况,进行调研,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量力而行的、可具体操作的实施计划书。
4.3分层、分重点管理,全员参与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自始至终都需要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比如企业流程再造需求的支持、培训工作支持、高层领导支持和组织机构支持等。
在这个组织机构中,要以“分层管理、全员参与”为原则,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分层次的、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另外企业信息化也是一个全员参与的人机互动的系统工作,这就要求树立全员参与意识,不断组织学习,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信息化素质和技能,增强企业每一位员工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竞争力才能更强,所以,全员参与是取得信息化事业成功的关键。
4.4以政府为支助,积极争取政府帮扶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由于其自身水平,尤其是资金、人才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制约指标体系,其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充满着先天性的不足,这种不足,单纯地依靠企业自身去完善,不切实际,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方面大力帮扶。比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平台建立,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信息化关键性技术的研发,保障信息化安全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的实施,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等等都与政府息息相关,因此,以政府为支助,积极争取政府帮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晓青,刘炳辉,颜全铨.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应用研究[J].情报杂志,2008,(12):15-17.
[2]郝晓玲,孙强.信息化绩效评价:框架、实施与案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少不了信息化管理人才。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公司立足于从企业内部进行发现和挖掘,采取企业自培与送培相结合的方法。一是有意识的安排一批有知识、懂业务、会管理的业务部门骨干参与企业信息化管理;二是将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工作与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有机结合。这些举措为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信息化知识的普及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只有普及、推广信息化知识,才能充分激发员工已有的业务潜能和潜在的信息需求,改善员工单一的知识结构,重塑员工崭新的能力框架,使企业每一位员工能随时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广、快、精、准地掌握与企业相关的经营、技术、市场、管理等全方位信息,从本质上全面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注重网络化平台建设
公司兴建中国肽谷网(省略)、中国多肽网(省略.cn)、肽商城网(省略)、古隆中演义酒业网(省略)、湖北襄樊三九酿酒厂党建网(省略)、肽酒网(省略)、肽饮料网(省略)等多个网站,网站内容涵盖新闻中心、投资经营、行业资讯、企业文化、党建工作、人力资源、社会责任、政策法规、产品供求等多方面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很多的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拓宽了企业与国际、国内交流的合作渠道。公司还加强了对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各个部门设立通信员,定期开展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对网站内容的采集与制作、内容编审、内容等工作进行交流与培训。公司利用网络媒体所独有的开放、虚拟性和强大的传播、组织功能,构建起了一个多元化的“网站集群”,记录了企业发展历程,展示了企业文化、打造了企业形象,并成为信息交流、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快捷平台,使得公司各部门、各员工工作更便捷、更规范。
四、注重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
在确保公司整体战略目标一致的情况下,下属子公司在总部授权范围内行使独立的业务运作、资源配置权利,并不断创新,推动公司整体管理提升、业务增强。以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为主,同时辅以项目管理。通过规划实施资金管理系统、集中核算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和商业智能系统,实现公司信息系统完整、无缝集成,使公司信息一体化,同时将资金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和集中核算系统延伸到各个业务群组,实现财务信息统一的同时,将公司管控能力延伸到各个业务主体。并通过商业智能系统对公司各个业务主体战略执行情况进行管控,确保公司整体战略实现。
企业IT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减少交易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宽生存发展空间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IT管理大大缩小了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信息获取、规模经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差距,也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运行效率、创新能力及决策能力。大力推进企业IT管理,加速发展和准确利用各种信息,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对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现代化战略目标以及我国信息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企业IT管理面临的挑战
1.资金不足。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从目前情况看,即使一些企业有条件进行IT管理,前期能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与必要的软件系统,但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使用的各类设备和软件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其功能会随着企业管理理念与经营活动的变化而需要增减,其应用也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而进行调整,这就需要企业对信息化系统长期进行资金投入。
2.企业管理落后。企业IT管理不仅涉及大量的投入和技术上的变革,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企业IT管理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更主要的是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符的经营管理体制。
3.IT系统缺乏个性。企业面广量多,不同行业的运行方式表现各异,而信息系统又往往是根据整个行业特点或企业规模来设计的,这与企业的个性需求难以相符。此外,企业从购买设备和相应软件到内联网的实施及各种管理系统的运作,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不同IT厂商打交道,而要实现B2B、B2C交易等,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繁杂的实施过程影响了企业IT管理的积极性。
4.信息沟通不畅,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IT管理需要以整个社会环境为支撑保障。虽然我国近十年来在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开展信息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总体还很薄弱,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信息意识不强,对信息化宣传不够,投入不足,信息传输不畅,加之国家在电子交易的法律保障、信用支付、货物配送、网络安全等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阻碍了企业IT管理发展进程。
二、促进企业IT管理的对策
1.政府大力支持。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助能器”,企业则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因此,政府应立足于各行业建立起来的企业信息网络,加大构筑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力度,有利于企业进行信息查询,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信息,促进企业发展。此外,应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增强上网的安全性。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法》、《网络信息管理法》、《网络合同法》等法律文件,加强互联网管理,加强信息资源管理,解决网上交易与结算的安全及电子合同的认证等问题,保障网上交易的有效性,保护信息提供者的合法权益。
2.落实项目资金。企业IT管理是一项投资很大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设立企业IT管理建设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IT管理的顺利实施。企业IT管理必须慎重选择投资策略,注重投资效益,采取各种方式规避信息化风险,保证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3.再造管理模式。将从上而下的“金字塔型”模式变为“扁平化”、“内部网络化”模式。根据技术与管理的需要,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建立每道工序、每个部门的数字化模式,使企业内部信息传输更便捷,管理者与员工、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更直接。同时,注意强化内部控制制度。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信息公开化、程序透明化、管理数字化,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使管理者在第一时间就能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这对于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经营风险、降低管理成本等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注重实际应用。企业具有面广量多、机制灵活、容易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等特点,对信息化的需求各不相同,应重在“简单易用、安全可靠、具有针对性、适合自身状况、易于扩展”等方面,大部分企业不需要建立像“光速商务”之类的集成化企业信息环境。在企业IT管理的专业领域中,企业自身要全面了解有关知识很困难,需要较高成本。咨询顾问能够提供科学指导和完整的方案,使企业能借助“外脑”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来顺利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5.建设IT队伍。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努力。要通过各种形式,使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主要领导接受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使新的信息理论知识、创新思维与自身业务相结合,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创新和优化。同时,注意招聘高层次人才,有条件的企业应设立信息主管和专门的信息部门。要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一支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应用知识的、有战斗力的信息化队伍,企业只有具备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和高品质的信息系统,这才是真正的企业IT管理系统。
6.加强基础工作。企业IT管理的实施需要足够的基础支持,企业就必须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计量管理等,做到数据准确、完备、客观、及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