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8 17:32: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

篇(1)

根据当前形势,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支持,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

 

农村成人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创业能力、生活质量为目的,开展“实用人才培训”;以新品种、新技术使用为主要内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以及民主法制和文明生活知识教育等,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带动广大农民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保证财力和人力落到实处

 

根据当前情况来看,初中生毕业后并没学到什么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财力和人力投入,结合乡镇成人学校免费开办周期短、见效快的实用专业技能培训班,使其在进城务工前就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其外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学费问题,社会秩序安定也有了保障。二者优势互补,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解决了乡镇成人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

 

三、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培训要从劳动力的实际出发,使培训内容切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做到教其所需;使学到的技术与生产、就业门路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使学到的技术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做到学有所成。进行劳动力岗前培训,就要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定单培训为主要途径,以提高就业率为主要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的时间长短和培训方法。同时,劳动力就业培训的内容要多样化,除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外,还要进行一些法律知识、交通知识、劳动安全、社交礼仪、自我保护等知识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外出务工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回乡初中毕业生,另一种是中老年农民。对回乡初中毕业生的培训主要放在毕业会考后进行,这类培训要选用一些热门的专业,如电脑和机械电子专业,也可让其掌握一些种植和养殖技术,使其回乡后使用。中老年农民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体,对那些年龄较大、家庭负担重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可利用广播电视讲座、印发科技资料、黑板报等形式进行;也可以利用雨雪天或者闲时,集中办班培训学习;还可以请专家现场指导,对他们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的培训,这种培训时间短、效果好,群众最容易接受。通过灵活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培训,使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四、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实用技术培训

 

由于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不少农村劳动力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培训的重要性,外出务工前不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他们认为,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照样能挣钱,何必花钱又耽误时间?他们没有考虑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各类企业对工人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力密集、报酬较低的体力活。另外,在遇到劳务纠纷时,也不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篇(2)

市直相关单位都要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职责。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顾全大局,服务大局,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市发改委、教育局要统筹规划,整合职教资源,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加大对远城区培训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搭建平台;市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在努力争取国家“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补助资金的前提下,按照年度培训目标任务,确保市级财政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市农业、劳动保障和教育部门,要根据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培训任务,通过“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计划”和扩大中专(技校)教育,推行“双证制”,各履其责,各记其功,团结协作,确保政府目标的实现。

二、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年度目标

年度转移培训工作的重点一是要确保完成2.5万人的转移培训任务,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二是积极推行“双证制”教育,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顺利转岗就业;三是加大资金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通过减免学费,努力扩大中专(技校)教育规模,采取“长、稳、高”的培训转移方式,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永久转移。围绕以上工作重点,市直相关部门都要做好计划安排,保证资金投入。按照培训资金渠道不变,年度目标任务打通,补助资金落实到人的办法,将20*年农业部门实施的“阳光工程”培训、劳动保障部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计划、教育部门实施的“双证制”教育、扶贫部门实施的“雨露计划”培训以及扩大中专(技校)教育全部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实行部门安排资金组织培训,全市统一归口管理。根据市政府协调会议研究决定,由劳动保障部门安排资金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0.7万人;教育部门安排资金,完成农村“两后生”试行“双证制”教育0.5万人;扶贫部门安排资金,完成“雨露计划”培训0.2万人;农业部门安排资金,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1万人。对年度受训人员,劳动保障部门要对符合减免条件的人员办理职业资格证,收费予以减免。各部门执行结果,每季末报*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农转办)备案。

三、严格补助标准,实施规范管理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

*市农业户籍人员参加技能培训,要严格按武财社[20*]310号文件精神,规范管理,确定培训对象、申报程度、享受条件,培训时间不低于180个学时。补助标准:中心城区600元/人,远城区500元/人。

2.“两后生”试行“双证制”教育(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市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培训时间半年,补助标准400元/人。

3.“雨露计划”培训(市扶贫办组织实施)

*市老区贫困地区农业户籍23岁以下人员,培训时间1~3个月,补助标准500元/人。

4.“阳光工程”培训(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市农业户籍人员,普通工种培训时间1~3个月,补助标准300元/人;制造业培训时间半年以上,补助标准500元~800元/人。

以上各类培训,由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认真组织实施,实行规范管理。各类培训要重点面向农村新增劳动力,面向需求,合理引导,对“两后生”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职业技能培训。所有符合条件的参训农村劳动力只能享受一次政府培训补助。

四、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中职规模

为了适应农村劳动力“长、稳、高”转移和培养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农民需要,扩大中职(技校)规模势在必行。结合*市实际情况,提出措施如下:

篇(3)

贵州省每年大约有60万初中毕业生,其中能够升入普通高中和各类中职校的学生不到一半,大部分初中毕业生走入社会后学无所长。2004年7月,贵州省教育厅、省农业办公室联合下发文件,决定从当年秋季起,在全省农村普通初中开设“农村初中实用技术”课程,让农村初中生系统学习农村实用科技知识。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贵州省决定开设的第一门全省性的地方课程。为了保证课程质量,贵州省教育厅联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研究》课题组,吸收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编写课程教材,多次邀请农业、防疫、劳动、科技等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并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举办贵州省农村课改试验区,确定13个农村课改实验县,探索帮助毕业生就业和免费参加专业培训的途径。7年来,全省共有600多万学生接受了实用技能教育,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用科技知识、综合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贵州的做法,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7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把贵州列为全国第一个省级农村课改试验区。目前,已有山西、云南、内蒙古等8个省、市、自治区借鉴他们的做法,开设了类似课程。

农村扩大到全省,做到三个“立足于”

今秋开学起,贵州省所有初中学生的课表上都出现了一门新课程――《贵州省初中学生实用技能》,在这门课上,同学们不但能学到电工技术、简易家电维修,还可能学到烹饪技术、工艺品制作、现代农业技术等实用知识。

《贵州省初中学生实用技能》课程,其“前身”就是2004年秋季起在该省农村普通初中开设的“农村初中实用技术”课程。但不同的是,当时这门仅在农村地区初中学校开设的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经过改编和更名后扩大到了全省所有的初中学校。学校教材在以往以农业、副业传统技术与产品加工等基础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用教材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修订,增加了工业技术、高新技术及服务业知识等内容。针对城镇和农村的差异,教材分为城镇版和农村版,以增强课程及教材的地方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适当增加教材的选择性。课程教材纳入中央免费教科书范围免费提供。该课程每学年35个课时左右,初中3年共105个课时左右。另外,在面向全省开展初中学生实用技能课程的同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初中学生实用技能课程改革,贵州省还结合毕节地区的实际,专门为毕节地区编制了初中学生实用技能教材。

8月29日,贵州省调整和修订的《初中学生实用技能》课程全面启动,培养目标锁定为“一能种、二能养、三能务工经商办工厂”的新型人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为开展好本项课程,该省提出要做到三个“立足于”:立足于基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立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篇(4)

(一)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要想缩小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生活质量上的差距,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彻底改革户籍制度,使外来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拥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然而,从以往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践看,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且越是具有吸引力的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越是举步维艰。由于它涉及到就业、医疗、教育、福利等方面的利益调整和再分配,因而,要求全国同步改革显然不现实。研究报告建议,在目前情况下,城市应以积极的态度尽力而为,可先在基础设施、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为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创造条件。

(二)切实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

政府需要通过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来促进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让农村地区的学龄人口有更多接受教育和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根据一些研究,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初中生均经费差距大于城乡小学生均经费差距。另外,城乡之间不仅在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上有差别,在教育投入的质量上差别也比较明显。因此,应该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

二是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政府可以举办一些项目培训,组织农民工学习职业技能;或者对培训农民工的雇主给予奖励,来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投资。

三是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目前,农民工子女要想进入城市学校读书,必须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所以,虽然许多城市已经陆续出台了禁止收取外来劳动力子女借读费的政策,但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仍不容乐观。

(三)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生活质量水平,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国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遵循“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须充分考虑农民工收入低且不稳定的特点,应专门研究确定与农民工低收入相适应的费率,使其能够参加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另一方面,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征,应当在区域和统筹单位方面建立统一的费率转接制度,使农民工不论转移到何处,都可以凭卡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并享有相应的权益。因此,应该探索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低交费、低水平、广覆盖、安全接转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对农民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农民工所处的职业、行业和企业所有制类型对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由于现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依然存在对外来农民工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职业、行业和所有制上的分割,使农民工陷于不利地位。因此,消除职业分割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水平。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小时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职业内部的工资差距,因此在政策上必须推动职业内部的报酬平等。由此可见,出台一个全面的反歧视劳动力市场政策,以保证职业的选择机会平等和推动职业内部的报酬平等,对于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将非常重要。

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除了要打破农民工和城镇居民的身份界限之外,还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

(五)着力研究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改善农民工的住房环境可以间接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水平。

当前,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需要将其纳入城市规划中考虑。从长期看,政府应着手研究通过公积金、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的调整,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政策范围内。比如,目前农民工租房房源主要是城市边缘农民建的出租房和部分市民手中的存量住房,可以考虑把符合出租条件的房源统一登记,纳入廉租房供应体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在城市定居,政府对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考虑得越早,就会越主动。

篇(5)

创新要正视历史 实事求是

对于园林学校而言首先要尊重学校六十多年来的办学历史,客观认识学校与行业的依存关系,始终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办学思路不动摇,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领导下密切与行业的血脉联系。其次要正视学校当前发展所面临的中专生源减少、办学条件有待完善、教师素质有待提升、办学机制有待改进等问题,实事求是,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第三要理清学校的办学基础,扬长避短,在北京市教委的指导下、在行业各部门的支持下找准学校发展与行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契合点、突破点。当前首都园林绿化事业、旅游业、服务业蓬勃发展,一线人才需求旺盛。世界城市建设对一线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办学,进一步发挥教育服务支撑作用。

创新要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北京市园林学校的创新发展首先体现在办学方向的调整上。北京市园林学校是一所老牌中专学校。顾名思义中专学历教育是学校的主业务。但在当前中专生源减少的情况下,学校要主动应对挑战,改变战略战术。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做优学历教育的同时,把优势办学资源整合,逐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力度,以图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创新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用现念武装思想,跳出学校本身寻求学校的发展。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开放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一切人都是职业教育的对象,一切资源都是职业教育资源。职业技能学校不能孤立地看待自身的发展,其发展需要置身于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要打破传统观念,完善机制,整合一切能利用的资源,走教学研为一体的园林职业技能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开放办学之路。第三要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流的人才。学校鼓励职工创新、创造,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培养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创新要主动出击 系统实施

篇(6)

新型农民的主要特征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基础教育是最基本的新型农民教育形式,侧重培养“有文化”的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是新型农民培养的主要方式,侧重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为了摸清玉溪市新型教育培训状况,我们以玉溪市开展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机构为调研对象,对其“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这些机构是: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县两级的中等职业学校、市县两级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县两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市县两级的农机培训中心、市县两级科协的“农函大”、县乡两级的成人职业培训机、部分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社会培训机构。我们认为,这些机构开展的农民教育培训基本可以代表玉溪市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总体情况。

一、玉溪市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现状

调研统计果显示:“十一五”期间,玉溪市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累计培养新型农民35.8万人(次)。其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3930人,占1.10%;中等职业教育38578人,占10.77%;新型农民科技培训14021人,占3.92%;“农函大”教育培训62657人,占17.50%;“绿色证书”培训45281人占12.6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7013人,占35.48%;农机技术培训58191人,占16.25%;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8140人,占2.27%;“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23人,占0.06%。(见表1、图1)

1.职业教育得到较好较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玉溪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改善了办学条件和师资队结构,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稳步提升。全市13所职业院校中,有国家改革示范校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2所,其余4所为合格中等职业学校。培育了8个省级骨干专业和12个市级骨干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4%。“十一五”期间年均招生12225人,比2005年的9090人增3135人,增34.49%;在校生规模33057人,比2005年的20958人增12095人,增57.71%。年均毕业7562人,比2005年的4329人增3233人,增74.68%。在这些学生中,90%以上来自农村,所以,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未来农民)学历学识水平,系统提升农民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是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要阵地。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主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对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玉溪市于2004年开始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于资金有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异军突起,已成为农民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培训农民315526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7013人,占农民培训总量的40.25%。培训后转移就业119781人,培训转移就业率94.3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农民培训主力。

3.农机技术培训成倍增长

“十一五”期间,针对农用汽车、拖拉机、农田耕整机械等迅猛发展,农机安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实际,玉溪市农机技术推广培训站,加强农用拖拉机、农用汽车、农机操作手、农机修理工的培训工作。全市共培训58191人,年均培训11638人。培训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7728人增加到2010年的15471人,增7743人,增长1倍多,年均增长率25%。

4.联合办学增强培训实力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在新型农民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纷纷采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联合开展农民培训,既能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增强实力,又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调动学员主动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如农函大与农广校联合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与职中、用工企业联合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

5.培养规模有待提高

从新型农民培养的年度分布上看,2006年-2008年间,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年增约1万人(次),年增幅16.84%。2008年以后,规模呈微缩平稳状态,年培养规模保持在7.6万人(次)以上,但新型农民培养数量占农民的比例并不高。以2010年为例,全市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共培养新型农民7.61万人(次),仅占全市乡村人口的4.2%、乡村劳动力的7.22%;全市共毕业初中生29133人,其中,12294人(占42.2%)进入普通高中,6222人(占21.36%)进入职中,还有10617人(占36.44%)升不了学,他们基本上是农村学生,是最具备培养为新型农民潜质的新农民(数据来源:《玉溪市统计年鉴2010》)。

二、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多数基层领导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不到位。认为农民教育培训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重视经济建设、重视项目投入,而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多,形成点子少、办法少。部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2.农民总体素质偏低

农民的整体素质比其他行业从业员偏低。玉溪市统计局2005年-2010年农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率为 8.82%-10.22%;小学文化程度为32.22%-36.60%;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在52.02%-55.74%;中专、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 1.63%-3.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8年为例,玉溪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8.82%,全国6.15%,高于全国2.67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占33.02%,全国25.30%,高于全国7.72个百分点;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占55.16%,全国62.42%,低于全国7.26个百分点;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99%,全国4.34%,低于全国1.35个百分点,实际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全国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

3.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形成市、县、乡三级长期、稳定的财政预算投入保障机制,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基本的办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培训工作较难开展。目前,多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都是依赖中央和省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支持进行培训,缺乏统筹规划,缺少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投入的政策措施。多数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多年未能进行更新改造,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必要的教学设备不足,办学条件不适应教学需要的现象十分突出。

4.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不适应

在组织培训内容上对农民的所思、所想了解不多,掌握不够,对农民当前需求把握不够准确;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对实用性注重不足;在培训内容上针对性不突出;在培训时间上没有抓住生产季节重点;在培训方式上没有突出示范性;教学方法简单、创新性不够,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大多数还停留在教室里老师讲,学员听,还沿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法。一些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不多,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实验、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的不多。

5.培训教师、教材不适应

培训教师不适应。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部分乡镇成人职业技术校,教师编制长期空缺,没有专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虽大多都有教学艺术和教学经验,但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教学往往出现从理论到理论的现象,培训内容新颖性不强,有的甚至脱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吸引力不强,农民难于接受;而农业系统的培训师资队伍,虽大多都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但缺乏教学艺术和教学经验,培训授课往往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对农民听课的吸引力不强,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也难以达到预期。

培训教材不适应。长期以来,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重视不够,基础课大多数采用全国统编教材,而专业课因各地生态类型、气候因素、生产条件、生产水平、生产方式、投入情况等千差万别,统编教材不适用。而能够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域特点,针对生产实际、符合农民需求的高质量乡土教材,目前仍缺乏或缺少。

三、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

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长期性的战略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提高参与度。要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农民意见,注意决策的科学性。根据当地农村实际,组织相关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选择适当的教育培训地点和符合条件的师资力量,基于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规范教育培训,注意总结工作经验,并使其系统化、制度化和长期化。大规模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必须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当前,各级政府应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还要加快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立法,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

2.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我国的研究表明,每增加1元农村教育投资,可使农业产值增加8.43元,且政府每增加1元的农村教育投入,可减少农户物质费用6.64元。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为此,一要坚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好农村中小学,巩固提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加快实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农村普及12年制义务教育,并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决不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从而保证明天的农业主力军能够全面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二要完善义务教育的投资制度。义务教育的投入应该是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负责,合理分担,构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将其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特别是中央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保证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有效地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彻底解决农村教育发展欠债和教育经费的问题。三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农村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教育资源匮乏,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因此,要大力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长期实行城乡中小学对口支援,或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确保农村学生享受与城市学生大致相同的教育,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师资,提升农村教师质量。

3.建立多元化经费筹措和保障制

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培训,而首要因素在于资金投入。只有资金充足、切实到位,才能确保农民培训顺利开展。不少农民小农意识严重,教育观念淡漠,经济条件普遍较差,若让农民自己出钱参加培训,即便是对其很有益处,也不可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农民素质又是一个长期事业,仅靠政府增加投入远远不够,因此,保证经费来源至关重要。建议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培训经费的补贴;同时制定灵活政策,按照投入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民培训市场;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可采取实现培训经费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负担的措施。建议设立类似福利事业的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资金,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并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专职人员管理资金。建立完善的约束、保障机制,做到专款专用,责任到人。

4.强化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高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因此,一是要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知识全面的“多面型”、“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要整合资源,统筹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技术部门、科技部门、县乡成人职业技术学校、科协等人才资源优势,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三是强化对农民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及知识更新,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四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加强培训教学环节的规范管理和培训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提高培训服务的层次和质量。

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工作。要组织农业院校、农业技术部门、科技部门、教育部门、成职教专家,根据我市不同的生态环境、气候类型、生产条件、农民需求,围绕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和“名、特、优、稀、缺”农产品的开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编写突出地方特色的乡土农民教育培训教材。

篇(7)

一、后人口红利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顶峰转而开始下降,劳动力无限供给带来的人口红利时代渐行渐远,中国已开始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而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处于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时期,技术更新换代快,新的产业结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尽快掌握新的技术,提高综合素质。因此,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前沿而又现实的挑战。

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今后一段时期,新生代农民工仍然是我国可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人数及其在我国外出农民工中的比重都将持续上升。新一代的进城务工农民是城市化浪潮中最值得关注的生力军,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较已经大不一样。

1.受教育程度较高,独立自主性强。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和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加速转型的历史时期,普遍受到过相对规范的教育,许多人都已初中毕业,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完成了高中学业,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这与以文盲半文盲为主体的上代民工相比,明显有了较大的进步。另外,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在改革开放后较好的生活环境中,接受了多元化的开放价值观。在雇用制成为主要的用工形式时期,新生代农民工往往自主选择职业和就业岗位。

2.职业期望值高,谋求自身发展。与老一代农民工为改善家庭生存条件而外出打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在于谋求自身的发展,因此更加看重工资待遇,更加看重自身技能的提升和权利的实现,从而也更加在意就业岗位与实现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

3.工作耐受力低,职业流动频率高。“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从年龄上看,新生代农民工大多20岁出头,思维和心智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认识会随着打工经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而使他们对职业和就业岗位的选择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要求更高,他们也希望从事轻松而待遇较好的职业,同时也把工作作为一种开眼界和找机会的手段。

4.成长经历城市化,融入城市的愿望迫切。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在务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只有一、两个兄弟姊妹,这一点与城市同龄职工也颇为相似。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市民化和城市化的倾向非常强烈,更加渴望得到城市市民的身份和地位,享受到市民的权利和福利。因此,如果融入城市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那么他们更倾向于在不同城市或者不同就业岗位之间流动,而不是直接回到农村。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新趋势

1.择业标准多元化。由于教育的传播、电视的普及,使新生代农民工从小就向往城市生活。因而,他们的择业标准也趋向多元化,除了进行成本-收益的衡量外,还会考虑工作的舒适度、社会地位等综合因素。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和市民之间的过渡群体,但仍尚未完全被城市接纳,表现在仍是农村户口、在城市里没有住房、在城市里就业时仍然受到不公平待遇等方面,是处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夹心层”。受计划生育和家庭“少子化”趋势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家庭的中心,由于能得到父母、祖父母等在经济上的呵护,他们外出务工的动机多以追求人际交往、都市生活享受和个人发展为主,因此其保留工资大多摆脱了生存型需求的约束,而有更高的要求。另外,在网络时代,信息的流通速度快,透明度高,掌握了各种新型沟通工具的新生代农民工能较为及时地了解到劳动力市场和工资分布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其具有合理的工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建筑业中呈下降趋势。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2.择业方式自由化。从择业方式上看,老一代农民工注重选择报酬多的单位,而新生代农民工转向选择尊重人格的单位,他们更希望被他人尊重和得到社会认可。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倾向于可以控制加班时间或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公司。对那些不尊重人格的公司,即使报酬较高,也不愿选择。新生代农民工除了直接搜寻和依靠老乡、亲戚朋友等熟人介绍工作外,还广泛运用招聘会、求职网、电视报纸的招工广告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工作搜寻,减少了交通费、邮寄费等直接成本,同时降低了等待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工作搜寻所要放弃的其他收益等间接成本。从就业手段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由以出卖苦力为主,转为以经营自己的小事业为主。他们都是“小老板”,有的有流动摊位,有的有固定摊位,少数人还有自己的门面,个别人甚至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只有少部分人认为打工只是为了多挣钱,大多数人都对未来有所憧憬和打算,他们在工作之余选择学习,希望有一技之长,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就业形式短工化。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招工难”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与此同时,短工化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工就业一个相当普遍的趋势,“选择性就业”和“旅游式就业”正逐渐成为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形式。其一是新生代农民工换行业更加频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不断扩散,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物流、外贸行业受到冲击较大,从业者也纷纷转型。其二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更换城市。由于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劳动力供大于求,一批企业经营困难,同时也让这批新生代农民工陷入失业迷茫,缺乏城市归属感,频繁跨越各省市。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继续发挥着产业和劳动力积聚效应,吸引了大量外资,对高素质劳动力存在巨大需求,今后仍将是主要输入地。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梯度转移,一批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在中西部地区开始形成,中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自由流动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三、后人口红利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新问题

当前社会“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一方面,“民工荒”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已成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却持续陷入频繁跳槽、频繁失业等一系列就业困境之中。这种状况的出现不单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经济现象乃至政治现象,其背后隐藏着“制度荒”、“权益荒”和“技能荒”,正是这“三荒”带来了“民工荒”与“就业难”两难并存的持续蔓延。

1.“制度荒”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流动。现行社会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和各种对农村劳动力的户籍、人事、职业准入、社会保障等制度存在的缺陷成为我国农民工流动的障碍,这种制度规定上的不完善使得广大进城农民工付出了巨大的物质成本和精神成本。在现行的制度设计下,农民工流动的道路曲折坎坷。

(1)滞后的户籍迁移制度。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打工,仅是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水平位移,社会身份仍滞留在农村。滞后的户籍迁移制度使城乡二元结构凝固,不仅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住房、医疗、教育、失业等保障,而且面临工种、职业、待遇等多方面的障碍,导致了农民工就业及生活成本增加,使得农民工的进城渠道与机会大为减少。同时又加重了城市居民的优越感,排农、厌农情绪将更加泛滥,从而引发城乡难以融合的社会问题。

(2)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障部前两年做的调查,农民工参保的人数只有10%,这既有农民工就业状态不稳定而难参保等客观原因,也有农民工对现行制度缺乏信任,用人单位怕参保增加人工成本,地方政府担心推进农民工参保会影响本地投资环境等主观因素,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的合理流动,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否已成为农民工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3)断裂的教育制度。多年来,农村教育过于强调正规教育、基础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忽视各种技能培养。我国约有一亿初中生不能升入高中而直接走向社会,二亿多农民工需要不断充实新知识新技术,而他们大都求技无门。断裂的教育制度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发展能力提升乏力。这种能力提升困境最终导致农民工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不能满足对于技能条件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现实中的农民工短缺也表现为农民工“结构性的失业”,“用工荒”也表现为针对特定技能、较高受教育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短缺。

2.“权益荒”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正常就业。相对于过去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拖欠工资的现象少了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更是提高了不少。但从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仍然比较恶劣,拖欠工资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他们也经常受到歧视,人格上甚至也经常受到伤害。现实中的“权益荒”严重地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正常就业。

(1)薪酬低导致“拉力”减弱。从迁移理论看,人口迁移存在两种动因:居住地推动人口迁移的“推力”和迁入地吸引人口迁移的“拉力”。当下“民工荒”,显然是因为城镇提供给农民工的待遇之“拉”力不足与农村的“推”力减弱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民工的薪酬过低和“收入歧视”导致“薪酬荒”,使民工流动的“拉”力减弱,导致相当多的农民工选择离城回乡,形成事实上的农民工就业不足。

(2)务工环境差导致“边缘化”。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恶劣、条件低下,在其工作的城市里被边缘化、受歧视,不能融入城市主流,他们大都就业于城市的非正规部门,这些部门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大多比较差。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农民工的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打工生活的压力、人格尊严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业余生活的单调和贫乏、合法权益屡屡被侵犯等也让许多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逐渐冷却。

(3)维权机构缺失导致利益受损。在我国,农民工权益之所以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利益代表主体缺失,组织机构“虚置”,没有一个相关机构和团体来为农民工提供相应信息以解决其权益维护问题。

3.“技能荒”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正在不断深入,对农民工的就业与发展带来越来越高的门槛。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因为教育程度缺陷,缺乏接受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尽管政府注重对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但一些培训却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形成了事实上的技能缺失。2010年国家统计局在10个省进行的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显示:从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看,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为30.4%。面临“产业壁垒”、“知识壁垒”,他们感到困惑而无奈。

导致“技能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当前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本身的原因,也有用工企业不注重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因素。

(1)培训资源过于分散。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封闭运作,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沟通,各类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加上培训体系基础薄弱,农民工培训的各类定点机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良莠不齐,难以适应当前的培训需求。                           

(2)培训针对性严重缺乏。很多培训机构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导致职业培训与促进就业相脱节,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技术简单、培训时间短的项目上。加上培训补偿标准偏低,培训补贴资金难以弥补培训实际成本。从用工企业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出于成本经营灵活等原因考虑,不愿意与农民工签订长期用工合同,更不注重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只招熟练工,没有从技能的储备和提升是企业形成持久竞争力的关键这一战略高度去看待培训。

四、后人口红利时代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思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后人口红利时代,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有效就业,不仅要从其自身着手,还必须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的现状得以有效缓解和解决。

1.切实化解“制度荒”。(1)消除城乡二元制度。从农村到城市,农民工只是完成了横向的水平流动,这是城市化低层次的表象性流动,应着力推进他们的横向垂直流动,这才是城市化中高层次的实质性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并不完全是由他们的就业意愿和劳动技能决定的,政府的政策体制限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和范围,消除城乡二元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体制,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较好的外部生存环境,让他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地位,通过制度建设,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和城市市民、产业工人的同等待遇。

(2)完善公共职业教育制度。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把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成才率和就业率,使一部分农民逐步完成“职业转移”,进而完成“身份转移”。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教育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国家和企业应针对农民工的特点,加强农民工职业资格培训,免费为农民工组织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认证考试,使农民工经过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

(3)完善企业用人制度。企业应完善用人机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积极性;建立属于本单位的培训机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其素质技能;与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保险合同,为其提供医疗保障和其他帮助;降低就业门槛、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以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的局面。

2.有效破解“权益荒”。以社会保障为主的就业保障机制可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的后顾之忧,可以减少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失业、伤残、疾病等风险,维护其参与社会竞争的起点和过程的公平,让其能有更多的机会提升发展潜力。

(1)贯彻落实保障就业制度。为了保护农民工就业的合法权益,规范就业市场,打击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国家于2008年1月1日制定和实施了《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其中明确了劳资双方的权责,对于农民工在就业时用人单位不与其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欠薪等违法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并且当用人单位招聘或雇佣农民工时,不能自觉或故意不遵守《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条款,损害农民工平等就业的权利,国家和政府就会针对这种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肃处理和查处,从而保障农民工就业时的合法权益。应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研究出台就业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维权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

(2)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体系。为保护农民工,尤其是日益增多并成为城镇建设主力军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权益,提供有效的维权绿色通道。出于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政府应多提供一些易于为广大农民工接受的有效的政治参与形式,如城市社区选举、农民工民意通道、农民工工会等,把他们从原始的地缘组织与血缘组织转移到正式的社会组织中来,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通过源头入会、劳务市场入会、先入会再组织成建制劳务输出、加强劳务派遣工入会等措施,推进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增强工会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 (下转第87页)(上接第82页)吸引力和凝聚力,包括指导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运用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提供法律援助等。

篇(8)

中图分类号:F2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37-06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呈持续上涨态势,大部分行业劳动力成本在2005年以后增长加快。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村有效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普通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因而这种上涨是趋势性的,应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近年来持续较快增长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较快增长,2001~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人均工资)从10834元提高到36539元,年均名义增速为14.6%,实际增速为12.4%。分产业来看,采矿业人均工资增速最高,年均实际增速为16.7%,平均工资从2001年的9541元提高到2010年的44196元;制造业人均工资从2001年的9891元提高到2010年的30916元,年均实际增速为11.1%,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人均工资一直维持在高位,但年均实际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12.0%。第三产业人均工资从2001年的11894.4元提高到2010年的40738元,年均实际增速为1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同时,农业劳动力工资也在快速上涨,小麦、大豆、稻谷、玉米生产雇工工资年均增长9%以上,苹果生产的雇工工资增速达11.3%。

二、农民工工资上涨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直接原因

我国二三产业平均工资水平与农民工工资水平密切相关,农民工工资对农业雇工工资也有重要影响。为分析这种影响,我们计算了相关行业人均工资定基指数及农民工工资定基指数,并测度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一)农民工工资在2004年以后持续快速上涨

我国农民工工资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并且一度几乎无增长。但是从2004年珠三角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以后,农民工工资出现持续快速上涨。至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已增长到2049元,与2005年的875元相比增长了一倍多。(见图1)

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增长加快,与东部工资差距明显缩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2053元,中部地区为2006元,西部地区为1990元,西部与东部的平均工资差距由2005年的15%左右下降到3%左右。

(二)农民工工资对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为了分析农民工工资对制造业各行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我们计算了农民工实际工资与制造业各行业人均工资定基指数(2005年=100)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制造业30个行业人均工资定基指数与农民工实际工资的相关系数都高于0.90,有着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工工资上涨会带来制造业各行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三)农民工工资对服务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从计算结果来看,服务业平均工资定基指数与农民工工资定基指数的相关性更高,除与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三个行业相关系数为0.98外,同其余行业相关系数均为0.99。特别是对于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农民工工资上涨是其行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四)农民工工资对农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在理论上,农民工工资上涨会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的机会成本,带动农业劳动力工资上升。从计算结果看,农民工工资与各类农产品雇工工资定基指数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0,说明农民工工资对农业劳动力成本确实有着很大影响。在现实中,农业“用工难”问题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甚至一些地方出现“雇不到、雇不起”的现象。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下降是农民工工资上涨的根本原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民工总量持续增长。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52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人数为15863万人,较2005年分别增加了12700万人和6054万人。伴随农民工数量持续增长的是“民工荒”现象从沿海向内地蔓延,从季节性向常态化演变。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农民工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在劳动力价格上。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大幅下降

自1978年我国农村开始实行以后,农业生产积极性得以激发,劳动力剩余现象日益显现。根据一般的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量减去当时生产技术条件下农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数量是确定的,而对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测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用不同的方法测算了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求量,虽然各种方法估计的剩余劳动力数量有较大差异,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估计的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基本上在0.8亿~1.1亿人之间,平均约为9560万人。(见表2)从年龄结构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中年以上妇女为主,以剩余劳动时间为主,真正可外出务工的有效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000万人。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和剩余程度已经大幅降低,剩余劳动力已经从最初的全面过剩,进入到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的阶段。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下降对农民工工资有显著影响

我们以2001年为基期(2001年=100),计算了2001~201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变化和农民工工资变化的定基指数。从图2可以看出,农民工工资变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变化高度相关,二者相关系数为-0.95,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工资的上升。

分析表明,农民工实际工资与滞后一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长期弹性系数为-1.68,即从长期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减少1%,次年的农民工实际工资就会上涨1.68%。二者的短期弹性系数为-1.06,即从短期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减少1%,次年的农民工实际工资会上涨1.06%。长期弹性系数要高于短期弹性系数,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对农民工实际工资的提高存在累积、滞后效应,长期影响更为显著。

四、人口增长放缓及教育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增长放缓,导致作为普通劳动力主要源泉的农村新增人口数量下降。二是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扩招,又导致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数量下降。在剩余劳动力存量不断被吸收的情况下,二者的共同作用必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下的有效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

(一)长时间低生育率导致农村新增劳动力供给逐年减少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初中毕业生已成为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或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或继续升学后工作)。然而,长时间的低生育率导致农村新增劳动力逐年减少。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初中毕业生数量在2005年达到顶峰后开始连续下滑,2010年比2005年减少373万人,下降幅度为17.6%。农村初中毕业生数量则在2004年达到峰值后连年下滑,2010年农村初中毕业生比2004年减少398.2万人,减少幅度达到39.2%。(见图3)初中毕业生人数的下降直接导致我国新增劳动力供给的减少,特别是农村初中毕业生人数的大幅下降,更是从源头上减少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

(二)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扩招,进一步减少了农村低端劳动力的供给

从2003年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7%上升至26.5%,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由2003年的382万人增长至2010年的661万人,增长超过73%。高等教育的扩招提高了适龄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积极性,带动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导致更多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习。从全国来看,初中生毕业后直接工作的人数由2003年的750.56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43.69万人,减少了94.1%,主要是农村初中生毕业后直接工作的人数大幅下降。这导致低端劳动力(指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新增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2010年比2005年减少327万人,下降幅度达到27.8%。由于农村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新增劳动力,是我国农民工的主要来源,在农民工需求仍较旺盛的情况下,其快速下降必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

五、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趋势可能会持续到“十三五”中期

目前,我国农村有效剩余劳动力已不到3000万人,根据农民工的需求、新增农民工数量综合预测,这30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2017年左右转移完毕。2010~2017年问,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年均将下降6.4%左右。按照剩余劳动力下降速度与农民工工资实际增长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推算,这一期间农民工工资年均实际增速将达10.8%。如果再考虑物价水平上涨因素,并假定这一期间CPI年均涨幅为3%,则这一期间农民工名义工资年均将增长14%左右。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5年,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由于农民工工资主要由最低工资和加班补偿构成,从政策层面来看,未来农民工工资实际增速不会低于13%。由于农民工工资与制造业、低端服务业、农业雇工工资高度相关,因此,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这些行业普通劳动力工资名义增速也将保持在14%左右。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趋势可能会持续到“十三五”中期。

六、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趋势性上涨的对策建议

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增加行业成本,对行业竞争力和产品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会改变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增大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对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因此,面对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趋势,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劳动者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在提高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让劳动者充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增强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的稳定性,鼓励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减轻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

(一)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质量

在继续做好在岗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两后生”的技能培训,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级技术工人,从源头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适应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形成稳定的产业队伍和中产阶层

从农民工的现实需求、地方政府的财力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各地通过降低落户门槛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并行,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使农民工成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城市中产阶层。对于已在城镇稳定就业、稳定居住的农民工,应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使之成为市民并享受市民待遇;对于市民化能力较弱的农民工,以及市民化成本较高的地区,应以农民工最关注的住房、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需求为重点,使相关福利与户籍脱钩,让农民工部分享受市民待遇。

(三)鼓励设备和技术投资,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

篇(9)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社会的需要,就是就业的保障,这是决定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职业教育的思想源于清末出现的一所实业学校。20世纪初,有“北洋实业权师”之称的周学熙,主张“工学并举”,强调教学要“教、学、做”合一,坚持“既习其理,又习其器”的教学方法,现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当时“工学并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为国家培养直接面向生产的技能型人才教育,其重要性日益显现。中等职业教育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成为职业学校的办学方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也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能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检验学校的师资力量与课程建设水平,是一场从学生到学校、到地区的全方位检验。职业学校还应进一步贴近企业需求,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近年来,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积极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引导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对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助推进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潜能开发的激发点。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学习、自主学习、探讨学习、创造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有发现问题的水平,有研究问题的能力,有解决问题的真本事。中职学校的生源多来自中考失利或学习基础较差的初中生,学习上欠缺积极性,加上传统的教育模式多是以传统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室教学为辅,技能训练环节相对薄弱,这种教学方法,使本来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易产生厌学情绪,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据调查,一年级新生的流失率最高,许多学生反映学习理论基础过于枯燥,接触不到实际工作技术,于是干脆一走了之。这就反映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不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很难培养出拥有精湛技术的实用型人才。

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准备比赛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合作帮助,作为学生,每个人都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参加大赛的机会,对学到的技能和心理素质是一种直接的磨炼。激烈的竞争还可以激起学生的竞赛意识,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展示自己的实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带动周围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整个校园中形成人人比技术,人人争第一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中职教学体制创新,从校企合作走向校企一体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必须加强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联合办学,合作培养,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培养式的职业教育。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活动,如参与课程设置、安排实习、提供设备等,同时,企业能够优先录用毕业生。一些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模式,学生经过培养,从学小走向社会时已经是技术能手,很受企业欢迎。

职业技能大赛的定位是技能比赛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系统组织与行业企业参与相结合、个人与团队协作相结合,这对于引领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确保中职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打造技术型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蓝领”。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纷纷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把工厂、车间办在学校内,教室既是课堂,又是实训车间,具有仿真企业的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与动脑同时进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赢得学生们的广泛称赞。这也要求中职学校的课程和专业设置不断更新,贴合市场,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创业平台。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的同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也在渐渐拉开帷幕。不少中职学校已改变了过去由学校主导、靠关系联络为主的浅层次校企合作,转变为由企业主体、学校主导,以利益为共同前提,以产权为纽带,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深度融合,共建校企共同体已成为一种发展潮流。学校负责引入社会资源,改革管理架构,创新培养模式;企业负责提供实训场地、设备和岗位。人才培养从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链”,就业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引入企业对接学校专业,企业技术专家兼职客座教师,学校专业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实习实训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岗位,开创了一条产学双赢的新路子。

三、扩大学校知名度,有利于学生就业

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是职业学校办学的一个方向标,是市场需求人才类型的一个航标灯,中职学校办学必须贴近企业、贴近行业、贴近地域经济,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市场上最需要的。全国各级职业技能大赛是一个教育质量展示、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学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是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实力将会得到企业的重视,从而为自己赢得很好的发展机会。这让企业和社会更青睐信任学校,也决定了校企合作必须更深入、更持久地走下去。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订单式培养,使学生一入学即可解决就业问题。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大大提高了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竞争力,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四、有利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篇(10)

2健全城镇低保动态管理机制。继续实施低保对象审批评议制度,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城镇低保标准的救助对象,要按规定及时办理渐退手续。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鼓励引导其通过自身或子女就业再就业,增加家庭收入,摆脱贫困。

3落实城镇低保资金和工作经费。县财政部门要根据我县城镇低保人数变化、补助标准和资金需求,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应补助资金和必要的低保机构工作经费。以上工作由县民政局、财政局组织实施。

二、加快推进医疗救助工作

1建立城镇医疗救助制度。继续实施《县城镇特困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救助实施办法》《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县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年,建立资金来源有保证、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镇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要建立城镇医疗救助基金。以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采取事前救助与事后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对城镇贫困居民实行分类救助,实施定额救助。要建立平价医院,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面向城镇困难群众的慈善医院、零利润药店等医疗机构,为城镇困难群众提供优质、低价的医疗和购药服务。由县卫生局、财政局、民政局和劳动局负责。

2加强城镇医疗救助资金筹资和管理。通过县财政预算安排、上级补助资金、专项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渠道,建立城镇医疗救助资金。城镇医疗救助资金由县财政局设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加强监督、收支平衡。由县财政局负责。

3继续实施城镇困难群众就医“优惠卡”制度。县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就医“优惠卡”制度和办法。各乡镇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定点医院(病房)要开辟绿色通道,保证正常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对凭有效身份证和“优惠卡”就医的城镇困难群众,挂号、治疗、常规检查、普通床位等费用方面实行优惠办法,按医药费总额的10%予以减免。由县卫生局负责。

三、加大贫困家庭教育救助力度

1落实义务教育救助政策。一是城镇贫困家庭学生或因灾、因病造成家庭困难的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孤残学生,均享受国家补助寄宿生活费政策。二是保证农村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孤儿、弃婴和流浪儿童,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子女,能接受义务教育。三是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健康儿童、少年同等水平,接受特殊教育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国家要求。

2深入实施城镇特困家庭子女就学救助工程。一是保证救助工作的连续性。按照包保学生对接名册,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对接任务。二是保证救助工作的均衡性。设定最低生活资助标准:小学生每学年200元、初中生每学年300元、高中生每学年600元。三是保证救助工作的应急性。对于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造成的贫困学生,及时给予救助。

3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建立以学生参加生产实习为核心的助学制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力争做到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获取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开支。建立学费减免制度,学校每年要安排不低于事业收入5%资金,专项用于贫困家庭学生的学费减免。

4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积极组织申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明德奖学金等专项扶助资金,资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由县教育局负责。

四、切实缓解困难群众住房困难

1完善县城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研究完善《县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10%左右的资金,专项用于县城廉租住房建设。对县城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对象,采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等形式给予廉租住房救助,切实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由县财政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负责。

2落实棚户区改造安置和生活费用减免政策。对县城棚户区改造中需要拆迁的城镇困难家庭,采取货币补偿、回迁(产权调换)现房(二手房)廉租住房等形式安置的城镇困难家庭,回迁低保户与经营企业协商,可适当减免物业管理费、电费等费用。以产权调换方式安置的城镇困难家庭,其合理扩大面积部分是公产的采取廉租的方式供其居住,租金标准不能高于我县公产房平均租金的50%同时,对在县城居住的城镇低保对象,按全年卫生费额度的20%给予减免;县城集中供热范围内的按每平方米20%给予减免取暖费;自来水供应范围内的按20%给予减免水费。对购买商品楼的城镇低保户,将根据我县出台的相关政策给予适当减免。由县建设局负责。

3建立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制度。按照“政府补一块、集体助一块、个人出一块”筹资模式,采取新建、改造修缮、置换、部门包保、互助出工等方式,对农村困难家庭给予住房救助。如因遭受自然灾害新出现的倒、危房户,采取以上方法予以解决,由各乡镇政府组织实施。

五、推进困难群众就业再就业

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及残疾人,家庭成员在法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可以申请《再就业优惠证》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即时就业援助;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优先提供公益性岗位,并为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困难群众提供岗位补贴,按规定享受与其劳动合同期限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农村“两后生”未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纳入农民工培训范围,享受相应的培训补贴政策。

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等再就业援助活动,为困难群众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送温暖,提供即时就业援助。开展劳务输出送岗位活动,将就业岗位和就业维权政策直接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同时,低保对象从事各种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生产、服务、经营等活动,符合“再就业优惠证”减免条件的工商部门免收注册登记费;低保对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市容规划和管理要求的同等情况下,建设部门优先审批经营场地,适当减免有关费用,卫生防疫部门免收体检费。

六、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加大法律援助投入。全县各乡镇和社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面向城镇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员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依法调查取证时,相关部门及个人要全力配合。当事人以法律援助决定为依据,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不再审查其是否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应当准许,先行对当事人作出缓交或减交诉讼费的决定。当事人以人民法院给予司法救助的决定为依据,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不再审查是否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应当直接作出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司法鉴定、评估机构,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援人申请鉴定、评估的费用实行缓交或减免的办法。经法律援助机构批准,获得法律援助的受援人申请人身伤残鉴定、亲子鉴定、笔迹鉴定以及财产评估等,所涉及到相关费用,待受援人胜诉后,由法院督促其向鉴定部门补交实际需交纳的费用;如受援人败诉,交纳鉴定费用确有困难的由法律援助机构承担相关费用。由县司法局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七、做好特殊人群的社会救助工作

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民政局要切实强化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县财政局要按照规定落实五保供养资金。并随着我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保证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我县农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加大城镇贫困老年人的救助力度。抓好五保供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贫困老年人生活保障、社会养老、医疗卫生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维权服务、社会救助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各项服务功能,通过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为社区以及农村社会福利中心配备服务员,为城镇困难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日常服务。由县民政局和财政局组织实施。

实施残疾人专项助困工程。继续实施“互助关爱”和“自强就业”助残工程,推动残疾人救助工作全面开展,努力解决残疾人在康复、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突出困难。由县民政局、残联组织实施。

八、加快救助设施建设步伐

加快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多方筹措社会捐助,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社会福利中心,做到全面覆盖,促进我县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各乡镇要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利用我县救助管理站的作用,对流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实行分区管理,切实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他提供良好的临时救助服务。由县民政局组织实施。

九、完善灾害应急救援系统

加强救灾救济工作。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确保灾民的吃饭、喝水、穿衣、医疗、住房等生活需要。逐步完善救灾物质储备工作,提高抗灾自救能力。加强救灾资金的管理,保证救灾资金发挥救急救困的作用,提高受灾群众口粮补助标准,安排好冬令、春荒期间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每人每户灾民不出问题。由各乡镇政府和县民政局组织实施。

篇(11)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0-0089-04

学校职业辅导能为学生形成职业观念、掌握职业技能、规划职业生涯提供至关重要的帮助。国内学校职业辅导自1990年代以来得到长足发展,但在职业辅导覆盖面、职业辅导质量、职业辅导内容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与中国具有相似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历程的韩国和新加坡学校职业辅导发展的研究,发掘有利于我国学校职业辅导专业发展的经验。

一、文化背景与学校职业辅导

个人职业观念受国家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韩国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儒家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家国情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韩国人的职业决策。韩国人认为,个人职位不仅仅是个人成就和社会地位的指标,还是家族荣誉的象征[1]。为此韩国学生致力于追求高标准的学术成就,并希望藉此获得高收入和高社会地位的职位,不管该职位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特点[2]。因此,学校提供的职业辅导也大多是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而非全面的职业发展策略。这种情况在2008年以后才得以改善,学校能提供关于学生个人能力、职业潜力与备选职业拟合程度的建议,提供如何从职业发展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和发展自我意识的方法。另一个与文化背景相关的现象是,韩国初中和高中职业辅导与大学职业辅导相比力量相对薄弱,这是因为在高学业成就期望下,超过99%的初中生和超过80%的高中生都进入高一级学校就读,暂时没有择业压力,职业辅导需求并不旺盛。

相对而言,新加坡的学校职业辅导开展得更加全面和彻底。在完成四年的中学学业后,一部分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大学学习,其他学生可以选择工艺学院或理工学院学习职业技能,或进入大学预科班(初级学院)学习,还可以直接就业。由于学生可以选择在中学、工艺学院、理工学院以及大学毕业时进入工作岗位,新加坡的学校职业辅导在从中学到大学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充分发展[3]。各级学校都配备专职就业辅导教师,辅导内容包括评估学生职业辅导需求、个人咨询和团体辅导、介绍职位申请和面试技巧、交流职业决策和问题解决技能、实景课堂和实习、组织职业供需活动等,还专门开设就业辅导课程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作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和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学阶段,新加坡学生家长与韩国父母一样对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抱有较高的期望,不希望课外工作或过多的职业辅导课程影响学生学业进步,所以新加坡的中学职业辅导课程采取专门课程讲解和其他课程渗透的方式进行[4]。专门课程讲解指政府希望每所中学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课(35分钟)专门介绍自我认知和职业发展知识,由专职职业辅导教师授课;渗透方式指其他科任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职业辅导的知识点。这种混合的职业辅导方式既克服了就业指导课程占用太多教学时间的问题,消除了学生家长的疑虑,又保证学生能接受到长期、全面的职业辅导。

学生寻求职业辅导的主动性不高是韩国和新加坡职业辅导共同面对的问题。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亚洲学生认为教师的工作是传授知识而非职业指导,他们更愿意与家长和企业主探讨职业发展的问题[5][6];二是亚洲学生不太愿意与咨询师面对面探讨自己的人格和情绪问题,而指导韩国和新加坡职业辅导的理论大多是欧美主流理论,这些理论从心理测量理论出发,通过评估个人人格、能力、态度等发现问题,并提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建议,学生接受评估时容易有自我贬损和挫败感,这降低了学生寻求职业辅导的主动性。新加坡教育部提供的网络咨询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面对面职业辅导带来的尴尬,但如果想彻底解决寻求辅导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四方联动的职业咨询体系似乎更有效果。

二、经济发展与学校职业辅导

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后只经历30多年就完成了从第三世界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转变,学校职业辅导随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7]。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巩固国家的独立,最急切的教育目标是提高民众的阅读能力和劳动者素质,这一阶段学校职业辅导的主要方式是获取与职位相关的信息。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巩固和扩大国家经济的国际影响力,教育目标的着眼点在于提高职业教育效率,前文所述的专门课程讲解和其他课程渗透两种职业辅导方法在政府的推动下得以实施,职业教育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中学阶段职业辅导也得以迅速发展:截至1993年,所有150所中学都参与了新加坡教育部主导的“教牧关怀和职业引导项目”,从中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也得到较好的职业辅导。第三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经济发展的目的是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优化组合。目前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未来新加坡希望成为富有活力、稳定的知识性产业中心,因此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技术工人。教育目标的着眼点也从提高效率转移到发展能力,为经济发展培养高度分工的应用型人才。这一时期,学校职业辅导的内容包括:利用课程开展个人咨询和团体辅导、传授工作申请和面试技巧、分小组练习职业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参观工厂和工作实习(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真实工作情景和获得直接的工作经验),等等。职业辅导教师的主体也从单一的学校职业教师转变为涵盖学科专任教师、职业咨询师、父母、企业主等各方有关人员,这些变化都适应了经济和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的需求。

韩国学校职业辅导也随着经济发展历程发生着变化,在两个关键事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8]:一是自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韩国国内的经济陷入长时期的衰退,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更少,薪金更低,韩国大学职业辅导帮助毕业生发展申请职位和面试的技巧,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并帮助毕业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努力使更多毕业生进入理想的工作岗位;二是在2010年以后,韩国超过700万的婴儿潮一代(出生于1955-1963年)逐渐退休,但相对低廉的退休金导致他们重新进入就业市场,对大中学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一定挤压,韩国学校职业辅导重视分析退休人员再就业的方向,以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方向。

三、对我国大学生职业辅导的启示

(一)建立全覆盖的学校职业辅导体系

首先是辅导对象的全覆盖。与新加坡的学校职业辅导不同,我国目前的学校职业辅导大都集中在大学,中学阶段的职业辅导开展的并不普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学毕业生不需要职业辅导。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从初中到高中(含职业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含各类高职)的升学率逐步上升,如2012年初中升学率为88.4%,高中升学率为87.0%。虽然我国的初中和高中升学率较高,但仍然有10%以上的学生并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他们当中有很大一批人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学校职业辅导。只有将学校职业辅导覆盖到中学阶段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

其次是辅导主体的全覆盖,建立学校、家庭、政府、企业合作的职业辅导体系。高校应为大学生做好职前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并定期开展入职后跟踪,评估高校职业辅导效果;家庭应鼓励大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规划职业生涯;企业应依据每位大学生的优势进行人员配置,并为新入职员工配备优秀的员工导师,指导其克服新手期遇到的问题;政府应设立更多的社会辅导机构,启动专业的职业辅导项目(如创业辅导项目、专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职业适应和发展能力提高项目等),完善青年创业扶持政策和失业保障制度。

再次是辅导周期的全覆盖。学生职业辅导周期应该包括在校学习期和校职过渡期。校职过渡期(college/university to work)指成年初期(18-25周岁)劳动力从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所经历的社会角色转变时期[9],一般涵盖毕业年级和毕业后3年,共4年时间。校职过渡期的经历对劳动力形成积极正面的职业观念、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构建切实可行的从业计划和远大的职业理想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学生职业辅导应该将帮助学生顺利实现校职过渡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将毕业生在校职过渡期的常见问题作为职业辅导的选题,增强学校职业辅导的针对性;将毕业生在校职过渡期的表现作为学校职业辅导有效性的指标,增强职业辅导评估工作的实效性;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和在线自助职业辅导程序提供入职后辅导,提高职业辅导的时效性;聘请顺利完成校职过渡并取得良好业绩的毕业生为职业辅导教师,以具体生动的事例开展职业辅导。

(二)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学校职业辅导发现和培养人才的能力

学校职业辅导一般包括信息、测量、评估三阶段。信息阶段指学校只为学生提供职业和职位方面的信息,供学生查阅和参考;测量阶段指学校职业辅导教师使用一些成熟的量表测量学生的人格或能力特质,并以此为基础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工作;评估阶段主要从岗位职责的角度出发,分析评价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优势和劣势,帮助毕业生改善劣势以满足岗位需求,为达到良好的工作业绩创造条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度分工、各具特色的专门人才,但现阶段的学校职业辅导呈现三阶段并存、以提供信息为主的特点,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提高学校职业辅导水平,需要更多地使用测量和评估手段开展职业辅导,发现学生的优势,指导学生形成独特的技能。以下三种措施有助于学校职业辅导发现和培养人才:一是提高学校职业辅导教师应用各种量表开展职业辅导的能力,特别是解释和应用测量结果的能力,为正确区分和发现学生的独特优势打下智力基础。二是加大兼职职业辅导教师的比例。学校应从企业聘请业绩突出、经验丰富的优秀员工,担任兼职职业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入职的心理和能力准备,以及对行业变化的敏锐洞察力,指导学生应对经济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并根据切身体会为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规划职业生涯提供建议,为学生迅速成长为领域内专家提供帮助。三是提高人机交互职业辅导质量。鉴于中国文化含蓄、内敛的特质,很多大学生并不愿意公开寻求辅导教师的帮助,为此,学校职业辅导应结合人机交互职业辅导软件的匿名和远程交流等特点,利用网络开展针对测量结果的个性化职业辅导,在提高职业辅导覆盖面的同时保证辅导质量。

(三)适应社会变革需求,开展专题性职业辅导

专题性职业辅导指针对某一带有普遍性的职业问题开展的职业辅导,其优势是辅导目标明确、针对性与实用性强。随着社会发展变革,国人的职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强调职业发展应以终生学习和工作能力的进步为基础,强调享受职业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强调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为此终生学习能力、应对和调适职业压力能力、发展职业流动性、获取职业成就和幸福感等专题应该成为学校职业辅导的内容。随着现代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各种能力培养受到政府和学校的重视。2007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布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确定了七种职业核心能力:与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其中,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可以成为学校职业辅导的专题。相较新加坡专门课程讲解和其他课程渗透相结合的职业辅导模式而言,专门课程讲解和专题职业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变革对学校职业辅导的需求,取得更好的辅导效果。

参考文献:

[1]Tang, M.A Comparison of Asian American, Caucasian American, and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 Initial Report[J].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002(30):124-134.

[2]Lee, D.H., Kang, S., & Yum, C. A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Personal and Academic Stressors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J]. College Student Journal,2005(3):7-9.

[3]牛,王立晖,孙浩,孙波.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4(4):162-164.

[4][7]Tan, E.Career Guidance in Singapore Schools[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2(50):257-263.

[5]Rivera, E. T., Nash, S., Chun Wah, B. S., & Ibrahim, S. B.Training School Counselors in Singapore: First Impressions of a Multicultural Challenge[J].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2008,86:219-223.

[6][8]Sumi, H. & JeongChul, H.Career Counseling on Campus in South Korea[J]. Career Planning andDevelopment Journal,2008(4):57-64.

[9]Wood, F. B.Preventing Postpar- chment Depression: A Model of Career Counseling for College Seniors[J].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2004,41:71-79.

School Career Counseling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Korea and Singapo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IU Yan-ling, ZHANG Y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