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8 17:32:0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篇(1)

中国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制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国民收入、税收、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在,是支撑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个体私营经济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加快发展。”纵观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各省经济发展历程,民营经济是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是不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加快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首先,民营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十分有力。截至2011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主体数量逾4000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户数达3406.54万户,资金总额1.27万亿元;私营企业达818.88万户,注册资金总额17.73万亿元。已走过“而立之年”的中国民营经济,现已占到我国GDP的50%以上(狭义的统计),贡献了50%左右的国家税收收入。

其次,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截止2011年底,我国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8亿,较2010年底增加6000万人,年均增加1200万人,年均增速超过9%。民营经济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已经成为我国吸纳和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最后,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其发展潜力巨大,如果说国有经济是富国经济的话,那民营经济就是富民经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民营经济的发展舞台必将更加广阔。尽管受到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2011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35.1%,而民间投资却占到社会总投资的57.7%,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尽管我国民营经济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熟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机制,具有产权明晰、决策自主等优势,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远非完善的背景下,还存在一些阻碍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较为不利。

2. 我国民营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民营企业经营思想和发展观念相对落后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努力发展,民营企业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曲折道路,谨小慎微的思想导致产生了稳妥发展的思路,因而缺乏开拓精神,“小富即满”现象比较普遍。

2.2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需要改善

民营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模糊,缺乏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体制,多数民营企业是由个体经营发展起家的,是以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型企业组织,企业产权不明,缺乏制度约束,决策管理不够科学。同时,民营企业落后的家族式企业发展观念也使得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严重短缺,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2.3民营企业融资相对困难

相对于这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中小民营企业从银行借贷资金困难重重,同时只有少数发展规模宏大的企业能够达到金融证券融资的条件,而绝大多数难以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民营经济在获取资金的支持上一直处于相对不平衡的状态。随着温州民间借贷问题的爆发,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相对困难的问题再次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因此,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亟待解决

2.4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人们变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毕业生及高科技人才很少光顾民营企业导致了民营企业优秀人才缺乏,高科技成果应用不多,科技开发能力弱。影响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后劲。据调查,民营科技企业产品的平均知识含量较低,创新能力弱,企业不仅缺乏技术开发人才,而且也缺乏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人才,这些都使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3. 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民营企业中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方式,克服家族式企业的弊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和执行董事、监事会。通过权力的制衡,使三大机关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保证公司顺利运行。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管机制,形成强有力的企业竞争力。

3.2拓宽民营资本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在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领域已经陆续采用了BOT、PPP、ABS等项目融资方式引进民间资本,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间资本已经逐渐成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资金。因此,应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交通运输建设、医疗建设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领域中,更加规范并且有效地引进民间融资,完善我国的融资体制。

3.3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

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目前一些正在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规范和完善,减轻民营企业的税费,加大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的投入资金,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大胆进行自主创新投入,吸引高新技术人才,不断被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产品更新换代,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

3.4提高民营企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水平,建立一系列完整的服务规章制度。与此同时,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员进入民营企业,参与到民营企业的建设中来,提高民营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民营企业的服务体系,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质量,营造出有利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纲.发展民间金融与金触体制改革[J].上海金融,2000(9).

[2] 周叔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新华文摘,2010(21).

篇(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从公有制经济的“有益必要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政府限制发展到提倡和鼓励发展的曲折历程,已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通过梳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盐城市民营经济发展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盐城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12年,盐城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77.92亿元,是2005年的3.3倍,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6.6%,比2005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5.25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占全部经济的比重为42.8%,比2005年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41.91亿元,是2005年的3.2倍,占全部经济的比重为77.5%,比2005年下降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40.76亿元,比2005年提高3.3倍,占全部经济的62.2%,比2005年提高10.8个百分点。

2.主体活力不断增强。2012年,盐城市工商登记注册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数600047个,是2005年总户数的3.4倍,年均增长19.1%。其中,民营企业121604个,年均增长25.5%;个体经营户478443个,年均增长17.9%。民营经济注册资本(金)4487.72亿元,是2005年的15.6倍,年均增长48.1%。其中,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由2005年的262.03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3656.17亿元,年均增长45.7%。民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也由2005年的104.63万元提高到2012年的300.66万元,年均增长16.3%。

3.税收贡献日益突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江苏省与盐城市均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增加了税收收入。2012年,盐城市民营经济完成税收收入292.09亿元,比2005年增长6.5倍,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达68.9%,比2005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完成税收收入146.50亿元,比2005年增长6.7倍,占全部民营经济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0.2%,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34.4%。从税种看,增值税67.51亿元,营业税86.73亿元,企业所得税34.88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2.8%、88.2%和56.7%。

4.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稳定之基。盐城民营经济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2012年,盐城市民营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198.95万人,比2005年增加127.67万人,年均增加18.24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4.4%,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1个百分点。浩浩荡荡的民营经济从业队伍既是社会劳动力的蓄水池,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稳压器。

5.民营商业蓬勃发展。从消费品市场看,民营经济也保持了蓬勃的发展势头,商品销售额稳步增长。2012年,盐城市民营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额3406.68亿元,比2005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8.5%。其中,零售额299.54亿元,年均增长18.8%;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共实现零售额959.56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3.8%,比2005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二、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积极创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和体制局限等因素,民营经济在快速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长期悬而未决。

1.政策门槛有待降低。2005年2月29日,国务院“非公36条”正式公布,其主要内容是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等。“非公36条”的出台曾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希望,然而配套措施没有落实到位,行业垄断没有完全打破,使民营企业深陷“上面放,下面望,中间制造顶门杠”的尴尬处境。近年来,盐城市民营经济产业布局不合理,民营企业大多集中在批发零售、餐饮娱乐、工业制造和居民服务等科技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如电力、石油、铁路、民航及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等大部分尚处公有制经济垄断和半垄断状态。

2.融资渠道过窄。近年,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但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较窄,融资难、资金短缺问题依然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直接融资方面主要包括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等。目前,我国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的门槛很高,中小民营企业很难达到上市标准,而资本市场又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间接融资方面,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但大多数银行都不愿意因把钱贷给民营企业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同时现有金融机构又缺少面向民营企业的商业化银行,加上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发展滞后,根本无法满足民营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要。

3.人才资源紧缺。人才匮乏已逐渐成为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专业能力不足,其人才资源状况经常处于两“难”境地:一是人才难求;二是人才难留。据调查,34%的民营企业认为高素质人才不愿到民营企业工作,遭遇“人才难求”的尴尬处境。也有部分民营企业已经拥有人才,但是用不得其法,福利待遇水平跟不上,不能正常发挥人才功能,导致人员流失快,人才稳定困难,缺乏高端人才成为影响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障碍之一。

4.民间投资增速放缓。2012年,盐城市完成民间投资1531.50亿元,同比增长18.3%,慢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9.0%,比去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投资899.10亿元,同比增长3.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4%,比去年同期低8.5个百分点。

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和经营范围,降低经营条件,积极扶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民营企业发展,加大对民营经济上水平、上档次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民间资金更多地投向技术、资金密集、附加值高的民营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政策、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推进民营经济由小而散、土而弱逐步向产业型、科技型、外向型转变,促进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拓宽融资渠道。政府、银行和民营企业要共同努力解决贷款难、融资难问题。一是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上市,或通过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二是加快银行体制改革,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推动银企合作,探索成立专门服务于民营企业的银行及金融组织;三是积极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支持发展商业性担保,不断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3.加强人才培养。一方面,加强对业主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民营企业主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应根据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争取短期内提高企业主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现有人才的作用。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企业品牌创建等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管理办法,特别是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要进行期权或股权激励,多渠道提高现有人才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待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条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努力使民营经济在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当前困难与“五个转变”[J].理论探索,2010(01).

[2]宋子鹏,杨少浪.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珠江经济,2008(08).

篇(3)

一、民营经济的涵义界定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经济生活中,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国营以外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称。“民营经济”实质上就是非国营经济。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对民营经济的表述是:“我赞成使用民营经济这个名词。它是包括国家所有制之外的所有其他社会所有制,也包括私有制经济的一个总称。民营经济也还不等于民有经济,因为如果民间人士对国有企业进行承包经营或把国有企业租赁过来从事经营,这样的经营也包括在民营经济这个概念中。”

民营经济的概念虽然有多种提法,但“民营经济”这一概念已愈来愈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大部分人比较认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晓亮对民营经济的概括,民营经济就是以民为主体的经济,民营经济是就经营主体而言的。民营经济包括: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三资”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外资经济;股份制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国有民营、公有私营企业。

二、我国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地位不平等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

目前,民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在政策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市场准入方面。经济改革30年来,民营经济主要限于初级服务业、流通领域以及一般制造业,其他领域则主要为国有经济所垄断。行业垄断行为的存在使得民营企业不能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极大地制约了民营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二是地位不平等。虽然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但当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真正受到侵犯时,并不能像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而只能诉诸“民事纠纷”解决。民营经济已成为国家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民营企业往往无法享受三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以及国有企业的财政贴息、财政补贴等。作为同等市场竞争主体的民营企业遭受政府财税政策的不平等对待,而且还面临众多权力部门名目众多的“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

2、融资渠道不畅

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与民营企业对经济贡献度的日趋增大,优质民营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得到了改善,但绝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缺口。一是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银行方面说,首先是金融机构往往注重内部监控,防范金融风险,不敢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其次是由于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银行可放贷能力减弱;再次是信贷授权授信制度与责任追究制使基层行丧失了放贷的积极性;最后是机构网点收编导致信贷辐射面减少,造成信贷区域下降。二是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为尽量避免资本市场的风险,保护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营,对民营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限制较多。能够进入证券市场的多是国有企业,民营和中小企业的上市更是困难重重。三是民间融资市场不发达。由于其高风险和国家实施的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政策,使民间融资受到很大限制。

3、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逐步树立起了自主创新的意识,但大都苦于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条件限制,没有能力进行创新。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中心对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822家企业中,只有275家企业拥有专利,其余547家企业没有专利,没有专利的企业占2/3。国家近年对科学技术投入虽然日益增加,但存在“两大两少”现象,即大部分资金用于大学与科研机构,只有少部分用于企业;用于企业的科技资金又是大部分用于国有企业,只有少部分用于民营企业。“两大两少”现象叠加,国家用于民营企业的科技资金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同时技术创新投入大,风险却不可控,知识产权保护风险已成为民营企业专利进步的重大制约因素。

4、民营企业在治理机制上存在制度缺陷,人力资本短缺

民营企业具有产权明晰、利益分配明确的特征,但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依靠家族的凝聚力来同舟共济,克服了创业的种种困难,适应了初创的需要却成为阻碍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有的民营企业是家长制个人决策;有的民营企业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圈定接班人,造成“近亲繁殖”;有的民营企业的产权是家族的,既没有外界的参股,又没有产权的多元化。情意化的家族式管理使企业陷入人力资本匮乏的困境,家族式的用人制度与市场竞争白热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形成矛盾。任人唯亲是家族式用人制度的固有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压制甚至是欺负外来人员的文化氛围,很难留住人才,更谈不上为人才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家族式的管理体制已难以应付多变的市场。“家企不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据有关资料,民营企业“一年合伙,两年冒烟,三年散伙”是很常见的现象。

5、民营企业选择的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

民营经济尽管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在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不够。目前,民营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主要集聚在传统的制造业、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批发零售业、贸易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公路运输业等一般性竞争领域,农业主要集中在以家庭为主的畜牧业等。从整体看,民营企业已覆盖了国民经济绝大部分行业,其中制造业、商业民营企业的户数和就业人数最多。从上规模民营企业的产业分布看,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重点以制造业和商业为主。从地区分布上看,上规模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入围企业数量很少。现阶段民营经济呈现出:经营型多,生产型少,特别是工业企业少;粗放型多,科技含量高的少;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特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营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解决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分析

1、建立更加公正的法律环境

公正的法律环境不但是社会安定所需要,也是经济发展所需要。企业家需要法律的保护,合同需要执行,违约要有制裁。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这条经验开始被接受,保护私有财产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法律的实施要受到检验。这将进一步帮助我国改进法律环境,国家的治理逐渐转移到民主法治的轨道上来。一般认为保护私有财产是富有者的口号,其实不然。社会中的富有者往往不是弱势群体,他们的财产并不缺乏保护。如果他们的财产得不到保护,也就成不了富人,相反他们有时候是靠侵犯别人的财产而致富的。所以需要保护的人恰好是穷人,保护私有财产是穷人的口号。当前最需要保护的正是农民,他们的财产得不到保护,或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从此可以看到保护私有财产的迫切性。要完善对财产的保护,不但要有政府的努力,也要有国际国内各方面的配合,而且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消除过去发生过的对私有财产的多次侵犯的影响。

2、建构公正、公平、公开、公信的市场及市场运作秩序,改善投资环境

除了保护私有财产,政府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同样十分重要。现在大家都明白基础设施是投资环境,很重要。但是目前更为重要的是投资的软环境,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服务,法律纠纷的公正审判,企业之间互相关系(竞争或互补)的处理,劳资关系的规范化等等。当前,这些方面无一不是问题多多,企业运行起来困难重重。

3、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

民营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统计表明,1999年银行借给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贷款仅为580亿元,不到借出的全部短期贷款63890亿元的1%。这和民营经济的产值占GDP的13%完全不成比率。政府应进一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融资便利,大力推进民间融资。除了在政策上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采取更为灵活的措施之外,最根本的还是发展民间融资,本着“民资民用,民用民资”的原则,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向非公有经济投资,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4、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大量事实证明:技术创新活动越活跃,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速度也就越快,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也越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进程,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民营企业更应更新观念,尽快树立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如广东生产微波炉的格兰仕集团,浙江温州的正泰电器集团,湖南长沙的“远大”中央空调企业等等,它们都有一股迎接挑战,不断创新,在市场上要取胜的紧迫感。民营企业只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和核心技术,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5、规范民营企业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可以通过发展中介组织帮助他们来改进。中介组织是指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所、咨询公司、商会等等。会计事务所和审计所可以帮助公司做到财务透明,有利于吸引投资,建立信用。咨询公司可以帮助企业选准市场,确定投资项目,设计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商会则能帮助企业得到信息,和政府沟通,建立行业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这些组织都很不发达,功能不健全,有待大力发展和改善。

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促使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对于许多家族制企业而言,可以聘请职业经理人参与企业管理和运作,使企业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2004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的数据,民营企业中74.3%的企业设有董事会,56.7%的企业设有股东大会,50.5%的企业设有工会,这几项数据均比2000年有大幅度提高。内部组织的逐步完善对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具有有力的支撑作用。

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全国各地均形成了“民营经济强则该地区经济实力强,民营经济弱则该地区经济实力弱”的共识,国家和各地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变得更加宽松。当前,中国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要实现经济的整体复苏,需要民营经济的强力支撑,因为民营经济机制灵活,发展快,市场反应灵敏,发展潜力大,只有民营经济全面复苏了,中国经济才会重新迈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 成玉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篇(4)

按照市局要求,我局“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要以工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建设以及民营经济发展为核心,系统总结“十二五”时期工业、信息化和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找出制约工业、信息化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十三五”时期工业、信息化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工业、信息化和民营经济发展等发展指标,确定工业总体布局、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确定需要列入市级“十三五”规划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规划前期和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前期及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局“十三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局“十三五”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工作,进行宏观决策、督查、指导和组织工作。

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督导、协调、组织、汇总,办公室主任由兼任,具体工作由项目和产业指导股承担。

三、工作分工

“十三五”规划工作是全局性的重点工作,各有关科室按照分工要求把此项工作纳入工作流程,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根据有关工作内容分工如下:

中小企业股:“十二五”阶段民营经济发展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民营经济发展初步思路;“十三五”期间民营经济发展目标;本县区产业集群基本情况;民营经济基本情况;创业辅导基地、人才培训基地创建情况;中小微企业基本情况;需列入市级“十三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事项;需列入市级“十三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本县区是否获得过国家、省、市在民营经济方面的授牌、奖励、项目支持及其他荣誉;我县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

经济运行股:“十二五”阶段工业发展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工业发展初步思路;“十三五”期间工业发展目标;重点企业及概况;需列入市级“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事项;需列入市级“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本县区是否获得过国家、省、市在工业发展的授牌、奖励、项目支持及其他荣誉;我县在工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

网络和信息股:“十二五”阶段信息化发展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发展初步思路;“十三五”期间信息化经济发展目标;信息化工作现状;信息化工作发展设想;信息化工作开展较好的领域基本情况;信息技术应用较好的工业企业情况;需列入市级“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需列入市级“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本县区是否获得过国家、省、市在信息化方面的授牌、奖励、项目支持及其他荣誉;我县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

项目和产业指导股:“十二五”阶段产业发展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初步思路;“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目标;现有优势产业及基本情况;我县“十三五”期间的产业定位及布局;产业聚集区或工业园区发展情况,主要承载内容、投资主体和运营模式、管理机构情况;需列入市级“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需列入市级“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本县区是否获得过国家、省、市在产业方面的授牌、奖励、项目支持及其他荣誉;我县在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重点实施的项目。

篇(5)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民营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辽阳市按照“主题是发展,主攻是工业,主体是民营”的经济发展思路,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精神,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培育、扶持和壮大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然而,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民营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辽阳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8年末,全市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实现1397亿元,位于全省第7位。实现上缴税金39.2亿元,位于全省第8位。实现企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58亿元、253亿元,实现出货值57亿元,均位居全省第7位;实现利润总额109.4亿元。从业人员达到48.6万人,比1978年增加45万人。

从总体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民营企业体制方面,家庭型传统民营企业仍普遍存在,资源配置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而在政府体制环境方面,目前仍存在政策透明度不高,信息渠道不畅等现象。二是一些权力部门和垄断部门在政策的落实上不到位,个别部门甚至还存在、对企业管卡压的现象。三是在民营企业融资方面,金融瓶颈仍然是当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较大障碍。以上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加快辽阳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引进和重用人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加强企业人力管理。要以企业文化来培养人才,要建立企业人才的发展战略机制,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据统计,我市民营企业从鞍钢、本钢等企业聘请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达200余人,技术工人3000多人,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其次,鼓励和支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通过向社会募股、转让股权等形式,进行投资扩张。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步伐,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发展上规模、管理上水平。

2.构建创新体系,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完善和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全面提升我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整合社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加快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步伐,为发展民营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其次,积极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联合。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把科研成果拿到企业共同进行中试或工程化、产业化研究,鼓励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构,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依托区域资源

首先,辽阳是全国闻名的化纤城。基于这一产业优势,把发展化工、化纤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有大企业的主副产品搞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其次,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建立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特色食品加工业。辽阳新特现代农业园区生产的蔬菜,无污染、无公害。“波特”农产品的推出,塑造了一个立足古城、辐射东北、销往全国、放眼世界的品牌。而辽宁博丰集团又被评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第三,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因势利导,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矿产业,壮大民营经济。

4.加大招商引资、金融财税扶持力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建立以政府为指导、专业队伍为骨干、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的招商引资新机制;坚持引企业、引项目、引生产要素同步运作,积极引导域外投资商投资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推进商贸流通。二是做好安商工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同时建立快捷高效的管理服务网络和制度,对外商实行专人跟踪负责服务制,做到招商与安商并重。加大金融财税扶持力度,就要拓宽融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其次,加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再次,创新信贷品种,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5.法律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在制定和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立法研究。颁布有关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从而能有力地推动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司法机关要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三、结语

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逐年增多,已成为辽阳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涌现出了如:忠旺集团、波特现代农业园区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骨干民营企业,使辽阳的经济飞速发展。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民营企业的发展又受到思想观念、体制以及政府职能等方面的严重制约。为此,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扩大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最好例证和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川西民族地区(四川境内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各种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观念滞后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严重。

1、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提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促进川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制定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四川省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大对民族地区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促进民族地区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快速发展,四川省还专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一定程度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扫除了思想障碍,使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但是,川西民族地区由于地处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信息闭塞的边远山区,一些部门和领导至今对民营经济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措施不力,行动缓慢,重国有、轻民营的思想依然存在,观念也十分落后。突出表现在:对民营经济阻碍多、支持少,干预多、服务少,难以真正做到在认识上“放胆”、政治上“放心”、发展上“放手”、政策上“放宽”,导致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约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此,川西民族地区在发展民营经济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的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快和深化民营企业改革,从根本上扭转“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2、优化发展环境,是加快川西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

环境的竞争是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环境决定发展,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多年来,川西民族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还未真正形成投资放心、经营顺畅的良好发展氛围,负担重、手脚放不开、阻力大是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尽一切可能创造宽松优惠的发展环境,是进一步加快川西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

2.1 加大宣传力度,优化舆论环境

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思想还不统一,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议论多、行动少,文件多、落实少,伸手多、扶持与服务少及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甚至歧视民营经济的发展等现象。为此,应多方宣传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创业精神和一些典型的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民营、支持民营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宣传过程中应把握好舆论导向,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枝节问题,媒体应正确看待,原则范围内尽量低调,不着大肆渲染,尽可能为民营经济发展开“绿灯”。

2.2 平等对待,进一步优化政治环境

各级党政的方针、政策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承认民营经济的政治地位和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作用。但是,优化政治环境的关键不在于有文件、有政策措施,而重在落实,能付诸于实际,不能纸上谈兵。这方面民族地区尤为突出,特别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收入的合法性以及与公有制经济的统一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并未真正做到与国有经济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为此,尚需从根本上解决民营经济的国民待遇问题,在政治上体现公平、公正,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3 加大执法力度,优化法制环境

篇(7)

一、政策选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正确理解民营经济的内涵

关于民营经济的内涵,理论界有很多观点和文献表述,争论不一,但就民营经济得本质来说,所强调的是经营主体,不是所有权主体或产权主体,即它强调的经营主体是“民”而不是“官”。这里的“民”应该是“民间”,而不是“国民”,因为如果理解为“国民”的话,就必须将外资经济排除在民营经济之外,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应该将“民”理解为“民间”,凡属民间经营而非国家直接经营的经济都属于民营经济范围。民营经济相对的范畴应该是国营经济。

(二)政策选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

政策是政府为推动和协调经济发展、调控经济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经济布局、发展和调控等,禁止、价格、费率、信息和产权等政策工具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既定的政策方案,政策选择实际上就是要找到最恰当的政策方案来调节宏观经济目标。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方案是被抽象和提炼了的政府对民营经济以及市场理念、态度、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政府对待民营企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决定了其能否顺利地获取各种生产要素、如资金、土地、原材料、高素质人才等。政府作为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者、供给者、维护者和监督者,及时有效地做好政策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二、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金融服务业欠发达

目前,民营企业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民营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是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自筹资金非常有限,很难保证民营企业高速度发展。银行贷款对民营企业来说,融资机会少、规模小、成本高,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得到银行贷款更加不易。融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从融资难的原因来看,融资成本高昂、缺乏融资渠道、银行创新服务不足、选择比例较高,担保机制不完善和难以直接融资也是重要原因,在优惠政策最薄弱的环节方面,融资政策位列第一。

(二)民营企业专心难,公共服务滞后

民营企业的社会公共资源缺乏,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覆盖面小,行业协会改革滞后,服务行为不规范等现象依然存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民营企业发展规划提供专业市场调研、技术、信息及管理、咨询和顾问等服务的营销机构和中介组织的针对性较差,民营企业普遍反映他们难以找到有效的社会服务平台,难以获取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尤其是乡镇小型微型企业,很难及时获得各类市场信息,很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公共资源获得的有限性,可享受公共服务的不公平性,加大了民营企业运营经济成本,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民营经济发展与环境的政策选择

(一)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营造优越政策环境

当前,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给民营经济发展在用地、信贷等方面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朝阳市应在出台政策上求突破,制定出台更加优惠,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营造优越的政策环境。

1、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政策。要制定地方市场准入政策,编制“鼓励、允许、限制、禁止”民营经济市场准入的产业目录,对民营经济投资进行引导。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畅通民间投资进入途径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电力、石化、铁路等垄断行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进一步宽松税费政策。尽管国家税收政策是统一的,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都有让利于企业的做法,如天津出台了9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烟台市国税局取消了16项民营经济减免税审批项目,对6个减免税项目由审批改为事后备案,在税收政策上,要给予民营外贸企业真正的“国民待遇”,并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等相关审批手续。

3、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政策。各级政府应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等各类人才到民营外贸企业就业和创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对企业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国外智力引进及各类优秀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选拔等方面逐步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享受同等待遇;定期举办民营外贸企业人才招聘会,有计划选送优秀民营外贸企业主到有关院校进行培训,或组织民营外贸企业家出国考察和开展国际交流。

(二)强化政策落实到位,确保经济发展实效

1、完善部门配套政策。切实做到放开领域、放宽条件、放手发展,工商、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要集中人力,在大量调研与协调工作的基础上,从放开经营领域、实现市场公平准入、加大财税和融资支持力度方面制定配套文件,公安、物价、金融、商务、农业、劳动保障等部门都应进一步完善“全程、限时办结”制度,真正将措施落到实处。

篇(8)

王尚改表示。此次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条《意见》呈现出三大特点:主体发展的突出地位,力度较大的财政支持和严苛实施的督查机制。

他认为此次《意见》最大的突破口在于部分中的第一条——激发主体活力,突出经济主体的发展。

据王尚改分析,目前宏观经济仍然存在下行风险,在外需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王尚改说。实施内需拉动战略主要路径有三:一是新型城镇化;二是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三是发展民营经济。前两者受到的外部要素约束较多,比如新型城镇化,既要考虑到农民自身的转移能力,又要解决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问题;比如消费升级,则受到城乡居民收入预期和社会保障水平等约束,“相比较之下,民营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发展空间最大,也最有潜力”。

王尚改指出,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内生动力不够强,二是发展环境不够好。此次出台的《意见》中,第一条便强调要激发主体活力,围绕这一主题,《意见》还就准入门槛、财税支持、金融服务、用地保障、人才支撑等,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政策意见,这些势必会对民营经济的培育和发展,产生强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对《意见》中所呈现出来的财税支持,王尚改认为“含金量很高”。《意见》提出,从2013年起连续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1亿元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各市及各县(市、区)原则上各按省财政安排的资金等比例配套。

对此,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2年全省财政收入3026亿元,按照不低于10%的增长率,2013年将达到3300多亿元。据测算,11亿扶持资金约占全省财政收入的0.03%。各市及各县(市、区)原则上按此比例配套,2013年全省扶持资金将达到近百亿元,5年累计近500亿元。若按照1:10带动社会、银行和企业投资,5年内仅此可增加民营经济投入5000亿元之多。“这将是一笔相当庞大的资金,这项政策很好地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王尚改说。

篇(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引言

我国中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从一开始的没有到有,从小发展到大,从弱逐渐增到强,其快速发展推进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扩大社会就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难、税负重等诸多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民营经济发展。

一、中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融资难。目前中部贫困地区的民营经济的外部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但由于民营经济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加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信用缺失的问题,同时受地区的经济影响,民营企业存在着较大的无法还贷的风险,使得银行在对民营企业贷款时过于谨慎,甚至不愿意对民营企业放贷。

2.税费负担过重。近年来,虽然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来缓解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但仍存在着税费高、税种多、个别税种存在着重复收税的问题,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面对中小企业征收行政性收费的部门仍有16个,设计收费的项目有63大类,部分民营企业的税费总额高过净利润,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3.能源价格上涨,环境治理成本提高。石油、煤炭及钢材等能源价格的波动,使得以其为原材料的金属、塑料等小微企民营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加大的影响,同时节能减排硬约束的强化,企业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运营成本不断增加,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民营企业需要不断地增加污染整理的投入,企业的运营成本高,相对的经济效益低,导致中部贫困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困难,难以进一步的做强做大。

4.创新不足,人才缺乏。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而目前中部平困地区的创新能力相对比较短缺,例如山西省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创新不足,核心技术缺乏的问题,企业研发投入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更新换代的速度慢,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小微企业中虽有部分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为高耗能、低水平的企业,从事着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产业链发展的低端,企业中的高端人才匮乏,而民营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人事制度、激励机制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不足,使得企业招工难,在职员工普遍缺乏主人公意识,员工忠诚度低,人员流动性大,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

二、中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措施

1.政府的政策扶持。中部贫困地区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的扶持非常关键,例如山西省各市、县、区对于民营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加大类似于民营专项资金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议省厅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各级政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服务。平台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整合社会优质中介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如项目建设前期、企业运行管理、融资服务、法律财税等专业服务,提高政府采购民营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建立完善的民营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采取多予不如少取的原则,研究落实各项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政策,给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暂免征收增值税,对营业税纳税人中,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民营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营业税。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方面的突出问题。对于民营企业的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券,专项用于投资民营企业,山西省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鼓励财政出资的股权投资企业、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在省厅统一指导下,结合各市财政扶持产业政策调整工作,做好各项政策的谋划。

2.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对策。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民营企业本身也应当不断地研究发展新道路,深入地研究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好投资的方向,了解自身的发展特色,挖掘自身的发展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自身的发展目标,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使产品向高端延伸,促使企业走出产业链低端。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时,企业经营者应当首先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同时注重对外来知识的吸收沉淀和消化,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技能,积极地引进核心技术和专业人才,努力打造自身品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还应当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健全人才引入、培养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制定并实施有吸引力的制度和政策,以为企业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风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完善企业的工资制度、激励机制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各方面的制度体系,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员工忠诚度。民营企业还应当转变管理方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创新企业管理制度,促使企业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现代化、规范化。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格局的发展下,民营经济目前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但是在我国中部贫困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中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中部贫困地区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协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同时民营企业本身也应当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积极转型升级,促进自身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乾浩,苏明.中部地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64-65.

篇(10)

前言: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发达城市的民营经济,我省的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制度问题,本文就主要针对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先进的经验及管理模式,解决我省民营经济中的问题,加快我省经济发展的步伐,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共同着手改进,改善我省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环境,从根本上推进黑龙江经济的发展。

1. 黑龙江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改革开发与发展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竞争力,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东南沿海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东北及西部各省,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要想缩小黑龙江经济与东南沿海的距离,就要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

黑龙江民营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当前我省的民营经济呈现出十分活跃的特点,民间投资幅度加大,创业活动更加频繁;民营企业成为全省新兴服务业的绝对性支柱产业;民营经济占据了黑龙江省进出口行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尽管如此,从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与管理方式及产权制度上来看,我省的民营经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制约黑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从影响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可以将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我们称其为外部制约因素,一部分分为内部制约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类:

2.1 影响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

民营经济在一个地区内的发展状况主要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从黑龙江自身的角度来看。黑龙江是资源大省与农业大省,就是说黑龙江人生活主要依赖资源型产业与农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资源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袤的土地与丰富的自然资源维持了黑龙江人的生存,部分地区甚至是富裕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活动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经济模式的出现。

2.2 影响黑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内部制约因素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外部制约因素,还有一些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内部因素的制约,导致发展十分缓慢,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产权不清

这是制约黑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总体情况看,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产权在归属上都是相对明确,但是其与主管部门的关系不够清晰,尽管主管单位没有资金投入,但是在归属上却仍有话语权;同时在无形资产的处理上也不够清晰,尤其是技术入股与管理股权的界定上;还有就是在优惠政策形成的政府扶持资金的归属上较为模糊等等。产权不清会导致诸多后果,最严重的是制约企业的发展,企业长期资产不清,财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其次,家族管理模式盛行

黑龙江民营企业处于起步初期,家族管理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从有关调查数据来看,黑龙江私营企业家族管理现象十分普遍,几乎有50%以上的夫妻在自家企业上班,成年子女也有20%以上,而且这个数字呈现上升趋势。从其原因来看,主要是创业初期遗留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家族管理明显与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着诸多不同,要想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必须要避免家族管理。

再次, 创新能力不够

这是当前影响黑龙江省民营企业,甚至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创新一直被提及,但是从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技术层次较低,以第三产业与服务业为主,自主科研企业相对较少,这种内在的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从发达城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来看,其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知识产权,打造现代高科技的大型民营企业,唯有如此,才能将产值利润提高。黑龙江省的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不仅缺少专业型的人才,同时也缺少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的人才,这都很大程度限制了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黑龙江民营企业要想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实施创新机制,提高科技含量。

最后,其他因素的制约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各类因素,我省的企业规模不大,缺乏长期可行的发展战略,而且产业结构趋同,技术相对落后,导致经济效益较低,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制约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在黑龙江实施民营经济创新势在必行。

3. 黑龙江民营企业创新机制实施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对当前黑龙江省的民营经济发展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我们看到,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的民营经济发展明显落后,竞争力明显不足,不可否认,传统的管理机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促进了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及企业的发展,其弊端也显现出来,创新机制的实施迫在眉睫。

3.1 构建民营企业制度创新体系

首先,体系的构建要从思路入手,从目前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要充分借鉴东南沿海企业的发展经验,结合本省的发展情况,从管理模式、组织制度、产权制度多方面着手改革,创新。同时要考虑到企业规模的大小,治理结构的具体状况进行创新。就是说从思想上进行创新,从意识上进行改革。

其次,要清楚认识到当前黑龙江省民营企业经营中的弊端,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尤其是针对产权制度中的问题,要避免投资主体过于单一,结构封闭的问题,企业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必须要增强资金实力,提高融资实力,多方听取意见,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最后,创新内部治理模式

治理模式的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传统的小作坊企业到现在的大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来看,治理模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发展角度来看,要具体结合企业的发展形势来看,小企业不用急于完善治理结构,要量力而为,发挥企业的优势。但是如果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必须要完善内部治理模式,不断地创新,更好地发挥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3.2 增强外部环境的建设

创新机制的实施要有一定的环境作为基础,黑龙江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创新内部制度,但是也不能忽略外部环境的建设,外部环境是企业创新实施的必要条件,从发展中来看,必须要改善民营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外部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准入限制,可选行业较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等等,对此,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其准入提供一定的支撑,增加可选行业,关键是拓宽融资的渠道,加大资金的支持;同时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做好发展的有利后盾。

结束语:

总之,黑龙江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创新是其必经之路,但是创新实施机制要结合当前黑龙江省的具体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步来,唯有如此,才能切实的发挥民营经济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1D070。

参考文献:

[1] 温友祥.甘肃省民营经济比较研究[J]. 发展. 2009(03)

[2] 吴晓磊.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11)

篇(11)

以全会精神为引领,创新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理念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从多个层面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改革举措,民营经济发展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居根宝:此次全会的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具体部署。从民营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最为突出的是“三大理念”:一是“平等”的理念。今后各种市场主体没有体制内外之分,应该拥有平等发展的地位。这就为制定最大限度的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创新激情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市场”的理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会减少长时间以来民营企业时常遭遇“有形之手”的袭扰,对民营经济作出的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这为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各种隐性壁垒确立了操作原则。三是“服务”的理念。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快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一方面要求政府为民营企业发展开展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工作。理念决定出路。从上到下,如果具有了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民营经济发展一定会更有活力。

以民企的诉求和呼声为出发点,审视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近年来,宝山区工商联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紧扣民营经济发展这一主线,重视民营企业诉求,反映民营企业呼声。

居根宝:从多年来工作实践分析,我们觉得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又有政策上的,还有服务上的。

从政府层面来看,主要是“四个问题”: 1、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高。突出表现为:在协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时,体制外的观念比较突出,显得格外小心谨慎;怕跟民营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生怕说不清、道不明。2、“三个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反映最多的是权利不平等、机会不平等、规则不平等。大家常常感到,注册在地方、就业在地方、税收在地方、贡献在地方,但企业在地方的发展机会不多,得到的实惠不多。3、扶持上规模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缺乏大手笔。虽然出台的扶持政策不少,但扶持政策聚集力度不大,小打小闹的多。4、管长效的协调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从表面上看,相关职能部门都在管、都在服务民营企业,但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需要协调解决时,一些部门就显得无所适从、边界不清,缺乏跨前一步敢于担当的主动服务意识,也让企业感到政府不作为、效率低。

从企业层面来看,面临的有“三大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较弱,集中在低端产业,转型发展意识还不强。三是企业原材料、人力、融资等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以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情怀为支撑,大力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近年来,宝山区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大力激发区域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就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居根宝:我们要从思想层面到政策层面再到具体工作,彰显更大的决心、拿出更有力的办法,像抓国有经济一样抓民营经济,像抓大项目一样抓民营企业,着力突破影响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促进民营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

具体来说,一要思想上放心放胆。激发活力的核心是解放思想,要义是观念突破。思想不解放,不会甩开膀子干。当前尤为迫切需要的是冲破观念的障碍,破体制观念,树市场理念;破管理观念,树服务理念;破害怕观念,树担当理念,给予民营经济公平的制度安排。二要政策上放宽放活。活力,从政策导向改变开始,不再以体制内外设定政策制度,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放宽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业和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坚决废除对民营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让民营企业真正得到实惠。抓住重点企业转型的关键,通过政策聚焦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推动民营企业由分散走向联合,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并购收购、资本运作和挂牌上市等,向规模型、效益型、集约型发展,努力成为市100强乃至全国500强民营企业。抓紧出台让企业实实在在的能够即刻“接地气”的相关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三要工作上放手放开。凝心聚力的根本在于转变服务方式。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解决“怎样服务”的问题,营造高效的服务环境,使有为的政府、有为的社团、有效的市场配合起来,多设路标不设路障,多做惠而不费的好事和分忧解难的实事,让民营企业家和创业者真正感受到在宝山投资发展: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形象。

以创新服务手段为根本,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