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7 17:42:3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篇(1)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及后来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辩,每一轮思想解放,都极大地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事实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顺应客观实际,抓住发展机遇。现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谁思想解放,谁就能把握机遇;谁思想解放快,谁就能领先起跑:谁思想解放彻底。谁就能真正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有所作为。

立足客观实际,坚持科学合理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就必须从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在目前情况下,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国家。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起文化建设新,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此同时,要针对我国多民族、东西部差距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领导者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科学决策的基点。

江苏地处沿海,除苏北地区相对滞后一些外,大多县市的基本县情都居于全国领先水平(特别是苏南地区)。因此,解放思想,搞决策,谋发展。我们还必须走在全国前列,要有“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既要以辩证态度看待过去的成就和经验,又要以创新的眼光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尤其要打破常规,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的各种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形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而以全新的开放理念,决策处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引领企业运筹,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改革开放30年,企业发展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企业发展快,运转平稳,财政收入逐年上升,地域经济就良性发展:而企业发展停滞,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遇战略性挫折,地域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引领企业运筹,帮助企业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就目前而言,许多企业在战略管理上存在认识误区。一是未能从以前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往往把成功简单归结为机遇、幸运、冒险精神和个人魅力等。二是在关系企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上。随意性大、变化大、主观性强,缺乏较为系统科学的决策机制。三是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深层次把握。从而造成许多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四是对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应的企划战略或可操作的战略规划。这就使企业的发展长期处于“盲动”状态,没有形成国内乃至国际顶级企业具有的竞争力。因此,谋划地域经济。必须从增强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入手,帮助企业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上取得突破,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领先地位。

事实证明,解放思想。拥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可以激活许多企业,而一个企业的崛起往往可以激活带动若干个企业。若干个具备战略管理能力的企业集群可以使地域经济的发展始终处于蓬勃昂扬的发展状态。

贯彻人本理念,推进和谐环境建设。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揭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

篇(2)

通过一系列的改善区域公路交通环境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的“五全综”、韩国的国土规划重点内容都是对公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总体来说,国外关于公路交通业的研究具有以下结论:(1)公路交通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与载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2)公路交通运输业的灵活性与成本的廉价性,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财富;(3)公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是区域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具有较强调控能力,也是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4)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协调的关系,因此,公路交通业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公路交通的发展超前与滞后都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晚于国外,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较慢,造成公路交通发展缓慢,导致公路交通的研究也较晚,纵观我国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主要有交替推拉、相互作用、外部效果三种理论。“交替推拉理论”指的是随着区域城镇化速度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区域发展需求对公路交通的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公路交通在不断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催生出一批新的产业与行业。在此阶段,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这种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支持经济增长上,还表现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好的发展机会。“相互作用理论”是指公路交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区域公路交通的发展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首先,公路交通成为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

最终会引起区域交通的变化,从而促进了地区公路交通业的发展。“外部效果理论”认为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生产活动的工厂对其周边公路交通的要求较高,但公路交通的发展对城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外部效益。项目的开发对于一定区域公路交通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使得原来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业有机会进行开发,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必将极大地提高公路项目“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外部效果,也就是提高交通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总体来看,我国学者对于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相关性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偏向宏观,而对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微观角度研究不足,如运用经济地理的增长极理论、涓滴效应、梯度外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2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合理配置资源及减少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效益,如果将一个区域看做生态系统,为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首先要分清区域这个系统的结构与配置,只有结构合理、配置科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其次是处理好系统内部产业与产业的衔接,只有高效的衔接才能够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保障与基础;最后是协调好区域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减小区域间的竞争,增强区域间经济合作。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无不贯穿着公路交通的巨大作用。

(1)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公路交通的建设,对于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公路交通的发展会改善区域的区位条件,一方面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佩鲁“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初期的增长一定是不均衡的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有先有后,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心地区地租的增高,生产成本的提高,经济后出现扩散现象,而在扩散过程中公路交通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发达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逐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2)公路交通改变区域区位条件,改善区域融资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一个区域的融资能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融资的前提条件是要具有良好的融资环境,而公路交通是创造区域良好融资环境的重要保障,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融资环境起作用,一方面是良好的公路交通为区域提供了良好的区位条件;另一方面是良好的公路交通条件可以促进区域可进入性。一般在进行产业投资之前,一个区域应该具备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因此,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时间上其实是早于直接生产性投资的,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

(3)提高地区城镇化水平,加快地区城镇化速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201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8%,我国已经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而良好的公路交通设施对于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城镇化是指农村转变为城市,主要的变化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人口职业的转变,人口职业主要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非农业生产活动;其二为经济结构的转变,农村主要是以农业为第一产业,城市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要产业;其三土地利用方式逐渐转变。公路网的建设对于推动农村地区与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能够扩大农业信息交流,有助于农村地区群众更好地接受现代文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变农村生活方式。

3区域经济对公路交通发展的影响

公路交通是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两个功能:首先,公路交通系统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这是公路交通存在的根本价值;其次是公路交通的出现或者完善又不断引导或促进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不保障,也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原因。

(1)公路交通运输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相互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而公路交通业为这些物质要素流动的载体,可以说公路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但区域经济差异或不均衡或造就不同水平的公路交通设施,表现于经济发达地区公路交通的道路通达性与道路密度都较大,而欠发达地区常常表现为道路通达性较差,道路密度也较小。所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公路交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这相辅相成。

(2)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区域内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来说,对其系统发展快慢与规模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以及该区域经济总量的大小,如地区GDP、人均GDP等。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区域交通基础条件发展的快慢,从根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才是决定这个地区公路交通业发展快慢的直接因素或重要因素。

4结论与对策

(1)科学定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公路交通结构要坚持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定位,只有全面科学定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才是地区建设公路交通的“指南针”,由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不同,决定其生产要素不同,而生产要素的不同决定着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与层次不同,只有紧紧扣住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公路交通系统才能够准确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篇(3)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21-01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途径,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这是经过历史的发展事实证明的。在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今天,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人才更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人才资源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根本动力。当今世界正迈进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场,我国要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贯彻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并更好地把这一理念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一、从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人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如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动力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科学技术革命,其中杰出人才的出现,才是推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最终动力。奠定了工业时代开始的瓦特;奠定了电器时代航标的法拉第;奠定了微观世界和原子时代方向的爱因斯坦……自二战以来,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复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人才就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

二、从国际的竞争形势来看,人才的竞争已形成全球化的竞争格局,在这一大格局下,人才争夺战的成败将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经济发展的速度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在为抢占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制高点而精心备战,谋求长期发展优势,这就要靠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来得以实现。我国也必须把人才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来实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机,才能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位置,承担主流的角色。

三、从我国自身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急需转变、科学发展观有待落实,这一切都要依靠人才的开发得以实施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廉价资源、人口红利和低成本劳动力来拉动,但这些要素都不能支撑一个国家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要持续快速发展,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的转变要靠人才资源的开发,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带动经济来实现快速发展。这些转变的实现要以人才转型发展作为支撑,走人才强国的道路。

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中最根本的因素,人是生产力要素中的主导因素,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素,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大量人才的涌现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提,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科学得以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才的发展是科学稳步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大量人才并分配好、用好人才资源,才能抢占科技发展的先机,才能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各种资源相对匮乏。唯有人力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丰富、最可利用、最有潜力的资源。人力资源也是我国最具有潜力、最应依靠、最可持续的优势力量。开发和利用好人力资源,就可以使其他资源发挥最好的效益,并使其具有最大的应用和升值空间,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最好的物质供应和智力支持。

我们要努力把人力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的优势,积极开发人才资源,并努力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再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切实提高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才资源总量在不断增加,人才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进一步优化了人才结构,人才的使用效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了以人才资源作为支撑来发展经济,是一条可行的发展路线。我们要积极贯彻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理念,在社会工作和竞争中,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努力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科学的管理和运用人才资源,统筹和处理好“发展”与“人才”——这“第一要务”与“第一资源”的关系,并全面围绕人才发展为走向,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人才发展的关系,使我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打胜人才大战,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萍.人才强国战略与中国特色的人才资源开发.科学出版社.

[2]中国科学院.未来10年中国科学发展战略.资源与环境科学.科学出版社.

篇(4)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如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济源市作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市,正在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核心抓统筹”的战略思路,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途径,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

城乡一体化思想由来已久,按照经典理论,城乡一体化即:“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人们对其理解各有不同,广义上讲,城乡一体化就是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渐打破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二者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渐改变城乡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

二、济源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到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60元,也存在着一些经济社会问题,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尤其是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利益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只有实行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民,我国农业和农村的指标水平较低,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使城乡之间各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产业发展合理布局,乡镇企业产业升级,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一方面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了农业效益;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为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实现富民强国奔小康的战略目标。

3.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因此,社会和谐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突出表现在城乡、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各民族的公民尤其是城乡居民是否公平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上。从济源市来看,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形成了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还存在着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只有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深化体制和制度改革,调整政策取向,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使农民最大限度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效缓解和解决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三、济源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利条件

1.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根据理论研究及国际经验,工业化一般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进入工业化中期就应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研究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料,得出一个“多国模型”并提出了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标准:(1)人均GDP为800美元;(2)GDP年均增长6.2%;(3)初级产业产值比重低于39%,工业产值比重超过21%;(4)城市化率高于36.2%。2008年济源市人均GDP已突破6000美元,GDP增长近些年都接近15%,三次产业结构为4.7:73:22.3,城镇化水平达到49.01%。济源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不应再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从国际经验来看,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等,一般是在20年后开始工业反哺农业。济源工业化已发展了50多年,农业不应再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应该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

近些年来,济源市坚持工业强市的战略,工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多项指标居于全省前列。2009年,济源市共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622个,完成投资171.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46个。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67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82家,超30亿元企业达到6家,济钢、豫光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济源已经完全具备了工业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2.资金政策明显向农村倾斜。近年来,济源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村实行“少取、多予、放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扶持及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率先在全省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实行了农村“五通”、“五有”工程、“3581”农民增收创富计划、“百村富民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双二十”活动、“3+1”工作等。市级财政对“三农”建设专项资金投入2006年1亿元、2007年2亿元、2008年3亿元,2009年3.9亿元,2010年计划达到4.5亿元,镇级财政也结合市里有关政策,将新增财政的30%以上用于“三农”,对农村的政策倾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济源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

1.加大城乡一体化宣传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是发展模式、指导思想、工作方式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明了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明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质和内容,明确既定目标,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减少城乡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和困难。

2.改革城乡管理体制和制度,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等,从制度上消除二元结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保障。”一是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户籍被人为的赋予更多的职能,跟劳动人事关系、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等紧密相连,户籍制度是其它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改革要修订或废除原有将户籍区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办法,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在各项待遇上的差别;二是进一步改革土地制度。“应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对其所分得土地的使用权进行转包、租赁、有偿转让或作为资本入股”,这样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使用的集约化,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发展;三是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实行以个人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投入的城镇及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行基本生活保障。

3.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一项工作的总纲,空间布局的一体化更需要规划先行,要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来考虑城市的布局、生产力的分布、要素的搭配,达到资源的优化利用。一要科学规划,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形成设施齐全、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城镇体系;二要坚持建设标准化,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树立精品意识,严把施工资质关、材料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三要坚持管理规范化,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要坚持运作市场化,树立经营理念,搞活城镇资源,把存量资源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运营,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发展之路。

4.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要顺应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链接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及其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带动农民的作用。”农业产业化,不仅是农业直接生产的产业化,而且要在延长和发展农业加工链条上实现产业化,在连接第二、三产业上实现产业化,在链接市场上实现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三是实施新型工业化。当前经济发展形态正逐步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这是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机遇,更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新型工业化通过自身的产业扩张张力,辐射、连接、裂变以及吸纳一产和三产,带动一产和三产的发展,并且通过自身的社会化集成系统机制,在城乡之间架起区域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参考文献

篇(5)

高职院校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区域内人口素质,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根本目标;另外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并回馈地方社会,促进本地区全面发展,发挥其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增长服务,也是其重要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高低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标准,更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质量的标志。高职院校应最大程度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促使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相互共赢。

1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目前公认的高校的三项基本职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办学理念中牢固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把握好高校的办学定位,以理性的态度,遵循方向性、科学性、现实性的原则,各自逐步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地方办学特色的名校。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与持续升级,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熟练劳动者和中、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就要求高职院校适应这种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和科学实验设备设施也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服务。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作用也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这是地方政府举办高职教育、扶持高职教育的根本动力。

职业院校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事实上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职业院校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反过来,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坏境,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和学校自身的双赢。

2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准确的办学定位 高职学校具有自身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发展的基础,准确的定位有助于高校明确身份和发展方向。办学定位是指一所大学在世界、国家、地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所处位置。地方高职院校定位,首先要确定“地方性”、“职业性”、“高等性”三方面具体内涵,从而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专业类别、服务方向等具体内容,做到各安其位。

2.2 没有清晰的办学思路 高职院校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贴近市场,满足市场。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管理中还存在重教学、轻科研服务的观念,一些领导和教师甚至认为搞科技服务自身不具备实力、是浪费办学资源。部分高职院校领导重视到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内涵建设,却忽视了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没有主动融入的意识。缺乏服务的机制,在社会服务方面不能做到在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长远规划,没有从区域范围内统筹资源、整合力量,不能做大做强自身的品牌。一些高职院校“关门”办学,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科研的应用性不强,与相关产业结合程度差,服务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尚待建立、健全等等。

2.3 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总体规模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基本形成了每个地级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但这种跨越式的、带有拔苗助长性质的发展方式,势必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多数是从中专、技校升格而成,办学理念还存在原来单纯的教学模式,最突出的就是很多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低下,管理滞后,缺乏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师资力量是决定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基础,高职院校必须要通过培养和引进,建立起一支结构优化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建设团队。

2.4 办学特色不明显 职业教育发展不能偏离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办学必须考虑能够为地方和行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贴近地方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高职院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地方性”、“职业性”、“技能性”。“地方性”就是紧密接合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性”和“技能性”是指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高、实践技能强。但目前看来,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向于小而全、小而散,人才培养趋向于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地方行业、企业互动不够,道德教育和技能培养不够,没有实现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对接。

3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和机制

3.1 要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产学研结合作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为地方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济建设服务,无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活动,促进校企合作,建立实验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文化传承工作。一般高职院校,由于科技力量弱,应该更多的把目光瞄准本地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小型项目上。有条件和实力的学校还可以借助自己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发挥整合作用,上引下联,将政府、企业商户吸引到自己周围,建立技工贸、产学研联合体,为知识、技术的利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高职院校通过搭建这种产学研平台,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倍增、放大的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将产业、工学结合落到了实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高职院校要树立主动适应发展的服务观,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和走向,变简单、被动适应为深刻、主动适应,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在科技服务、学生实习、订单培养等方面,和企业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唯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实现创新,形成自己的活力和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当前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下,为职业院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双赢。

3.2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是其根本落脚点,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职业高校提高自身办学水平,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动力,建立适合于高职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做到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需求培养人才。要通过探索建立“校中企”、“企中校”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善实训实习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努力改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空间,打造和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市场需要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

3.3 创建高校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和平台 地方高校是政府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园地,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文化兴市的“先行者”、创新人才的“孵化器”。职业高校与地方合作创建共赢的机制和平台,是职业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保障。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可以利用各自的资源,合作共享、优势互补,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搭建良好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高职教育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走到经济建设的前沿,了解经济建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企业、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高职院校要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服务,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联姻。学校有先进的科学试验仪器,企业有生产实践车间;教师理论水平高,企业的科研人员实践能力强;学校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团队,企业能够捕捉市场的需求和科技攻关的方向。学校与社会之间,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像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体育场都是当地的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面向社会开放,可以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区人民的体质。同时,高职院校还可

篇(6)

经过改革开放26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日益突出。在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如果还延续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模式,任由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就难以巩固。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长期坚持,才能把握发展机遇,顺利克服各种矛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应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根本动力。

二是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发展同时包括结构改善、相互协调、社会和谐、人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等。

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延续自然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是区域之间的协调。在完善国家统筹和转移支付机制的基础上,使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

五是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是运用传统生产方式的农业人口不断向拥有现代生产方式的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的过程,是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过程。六是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是完善城镇形态、优化城镇体系布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工作重点:

一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全国各地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篇(7)

在中国的发展中,人口红利不可忽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产品制造基地,以微薄的毛利积累推动着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素质层次较低,全国的劳动力大部分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规模庞大,但在世界产业链中仅是其中的加工环节,毛利小得可怜,利润大都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占有。时到今日,我们又面临着新情况:一是农民工供给逐年萎缩,东南沿海省份“民工荒”一年重似一年,尤其是技能民工更是奇缺;二是农民工工资逐年提高,很多微利企业已经难以为继;三是低层次的农民工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

当前,经济基本面因素出现根本变化,经济增长的现有动力源泉逐渐衰竭,可持续发展面临历史性挑战。依靠劳动力数量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开始动摇,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增大,廉价劳动力优势难以再续。特别是我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人口发展将发生重大转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根据入口预测,我认为2013年是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其实,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个转折点目前已经到来。”人口结构之转折形成了转型发展的倒逼机制,发展必须要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人才红利:江苏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说人口红利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粗放的外生特征,那么人才红利具有的则是集约的内生特征。对江苏而言,只有集约、内生的人才红利才是最可靠的红利。早在2003年吹响“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号角之后,江苏就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决定,确立了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优先发展”的战略格局;进入“十二五”,又把创新驱动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部署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形成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鲜明导向。江苏最早感知到人口红利弱化的影响,及时将发展的动力转移到创造人才红利上,确定了自己发展的比较优势。

首先,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为创造人才红利打下基础优势。江苏省依托经济国际化的领先优势、城市化的集聚优势、工业化的规模优势、科教和人才的优先发展优势,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在产业结构方面,得益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已形成一产稳固、二产主导、三产加快的发展格局。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相应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序转移,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对GDP增长贡献率日渐协调。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势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的作用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科技贡献率持续提高,创新驱动作用增强,为发展人才红利创造了先发优势。江苏省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着力将创新驱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一方面,坚持把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作为根本保障,大力鼓励和支持知识创造,较早颁布实施省级层面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积极创建全国唯一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多项专利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另一方面,坚持把优化区域创新布局作为关键支撑,加快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氛围浓厚、竞争力强的创新区域。目前,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5.2%,成为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正是为了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江苏将压力变成转型升级的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成为发展人才红利的先行者。

第三,人才引领作用日益明显,人才投入持续加大,为发展人才红利提供动力优势。近几年,江苏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把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全面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全省大幅度增加人才投入、大规模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度培养培训人才、大范围用好用活人才,奠定了人才率先发展的长远战略优势。多年来,江苏实施的“双创计划”、“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计划”、“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科技镇长团”、“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等多项重大人才工程成效显著,既有力推进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又引导各类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汇聚,为增创江苏科学发展新优势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化改革:发展人才红利的根本动力

发展人才红利的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也就是说,江苏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人才红利离不开改革红利,没有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就难以形成,即使形成也不能得到发展。为此,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积极创新和落实人才政策,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坚持以人才政策带动体制机制创新,争取在人才制度建设上取得较大进展。

篇(8)

发展意识:“抢”字当头

会议强调,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全面把握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了“抢”字当头的发展意识。

回眸2007年,全省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协调性增强的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7%左右,是2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美元,标志着贵州迈进了总体小康的新阶段;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和贵广快速铁路项目先后得到国家批准立项;荔波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贵州大学农药学经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改写了我省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历史;全省所有年均纯收入低于700元的农村绝对人口全部被纳入低保范围,形成了从制度上抑制贫困和从制度上扶贫的新格局……

从总体上看,2007年全省经济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业农村面貌出现可喜变化,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做而没有条件做的大事,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分不开的,许多发展机遇是我们“争”来“抢”来的,而不是靠等来的。

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尽管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发展差距仍在拉大,在全国及西部地区的发展位次仍然靠后。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大;“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大;部分重点领域投资减缓,确保投资合理增长的机制亟待完善;物价涨幅扩大,改善民生工作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环境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些,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

会议指出,做好2008年经济工作,总的来看,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并对发展的紧迫感给予了充分重视。比如,在强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时特别提出:思想上要放心、放胆;政策上要放宽、放活;工作上要放手、放开。围绕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形势和新问题,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贯穿到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中去,敢于克服攻坚,勇于承担责任,大胆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绝不能畏首畏尾、安于现状、裹足不前。必须吃透中央有关精神,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必须吃透贵州省情,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利用制度上的后发优势,缩短前进中的探索实践。

发展理念:“好”字优先

会议指出,当前,我省正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2008年经济社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核心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理念上着重强调了“好”字优先。

十七大报告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发展方式”取代“增长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正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核心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在2008年的经济工作中,重点强调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原则。

一是强化好字优先、能快则快的发展理念,坚持“一手抓适应、一手抓提高”,走具有贵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会议指出,面对提高质量效益和加快壮大经济总量的双重任务,必须始终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主线,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以好促快。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系统地思考发展战略,系统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更加注重增加新的动力源,把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二是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当今时代,人类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省只有不断巩固和增强生态文明优势,才能从工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直接进入生态现代化的最新阶段,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会议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我省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式发展方式和路径,就是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大力推进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信息化、知识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强调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破坏生态,也不能为了保存生态而停止发展,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实施项目建设时,必须算生态效益账,坚持护我环境、惜我资源、利我地方、惠我群众。

三是强化改革开放的发展动力,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省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和开放水平不高是带有根本性的因数。后进地区要赶上先进地区,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是根本动力。会议指出,我们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积极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争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坚持市场为主体、政府为先导的发展原则,以创新为突破,用好后发优势,务求在经济结构调整、技术与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开发、资本市场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等大的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后来居上。

四是强化改善民生的发展目的,把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水平作为一切奋斗和工作的根本目标,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会议指出,在发展过程中,要把提高城乡居民净福利水平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绝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一些片面的增长指标,也不能等着发展起来了才去大幅度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而是应该通过整体制度安排,一步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净福利水平。放弃以“物”为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避免只着眼于兴办资本密集型产业、争上大项目,忽视发展能使群众普遍就业的项目和特产、农产品加工项目。

发展举措:“改”字保证

会议指出,做好我省2008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意义十分重大。在发展的具体举措上,一系列以“改善”、“改变”、“改革”、“探索”、“试点”等体现改革创新思路的部署成为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根据2008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会议提出2008年主抓的五项重点工作中,有许多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亮点。

在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方面,会议指出,坚持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突出加快交通、水利、信息三大建设。要加快建设以贵阳为枢纽的现代化运输网络,加快以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2008年重要任务有抓好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的建设,力争贵广铁路尽早开工,启动并完成全省高速路网规划修编工作等。在水利建设方面,2008年将启动150座小(一)型以上病险水库治理工作。

在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会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加注重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更加注重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要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我省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加强创新型社会建设,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其中,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加快培育一批名牌产品,打造“贵州白酒”整体品牌,加快形成一批产业基地,建设白酒产业集群、贵州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民群医药产业群、新材料产业基地、制造业集群。在创新型社会建设方面,抓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实施是一大契机。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2008年我省将启动5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在着力加强“三农”工作,切实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方面,会议指出,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从我省的特殊省情实际出发,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富民兴黔进程的双轮驱动,努力推动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其中,会议强调要突出发展生态畜牧业,2008年新增45个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着重做大做强茶产业,培育37个茶叶专业县,集中力量培育5个左右茶叶品牌;探索信贷扶贫工作,推广“一借双贴”等有效模式,认真搞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探索财政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新路子;开展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建设试点,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支撑、富有地域特色、人居环境优美的城镇集群;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推动城镇户籍、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

篇(9)

关键词:全球化 朝鲜族文化 研究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of Korean culture

作者简介:郭艳春,职称: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自助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不仅意味着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意味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济全球化势必形成世界经济技术的交流,经济技术的交流也必然带来人员的频繁往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员往来必然带来文化发展的交流性和交融性。文化是民族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文化是民族生存的根;民族以自身的文化为标识,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没有民族,也就无所谓文化;同样,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存在的。世界是多民族的,因此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

二、文化全球化对朝鲜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朝鲜族文化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学者认为:“朝鲜族文化作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虽然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双重性,但毕竟与中华文化、朝鲜半岛文化有不同点。因此,在与国内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冲突,这实际上是边缘文化与中心文化之间的矛盾。朝鲜族文化在与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文化发生冲突,这实际上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同的矛盾。在文化交流中,朝鲜族努力学习中华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

第一、朝鲜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各个国家、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朝鲜族文化的民族特色的问题。朝鲜族文化作为舶来文化,自从来到中国东北落地生根后,一直保持着鲜明的民族个性。朝鲜族那种古朴的生活习性和勤劳的奋斗精神,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以及追求进步、崇尚新事物的价值体系如何得以延续,朝鲜族文化产生以来,就以鲜明的民族性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位子。

第二、朝鲜族文化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增强自己的生命力。毫无疑问,文化全球化加速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在文化交流中各个民族文化之间必然进行生存竞争。

三、全球化条件下朝鲜族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发展朝鲜族文化要研究朝鲜族文化,搞清楚朝鲜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朝鲜族文化的特色及优势,研究朝鲜族文化发展的矛盾。只有立足朝鲜族文化现实,才能寻求到发展的路径。目前,关于朝鲜族文化的研究应当说很不够的,对朝鲜族文化的认识还缺少理性成分。在文化上,我们有许多人盲目乐观,不思进取,对文化发展采取一种自然主义心态。因此,我们要把民族发展的立脚点放到文化上来。21世纪朝鲜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说来就是朝鲜族文化的发展。

第二、文化发展根本点在于朝鲜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发展朝鲜族文化要立足发展朝鲜经济社会。文化来源于经济社会,文化的主体是民族,但民族是依托于经济社会的。一个民族文化的昌盛,常常与这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联。朝鲜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挑战,各种滞阻因素接踵而至。面对错综复杂国际国内形势,朝鲜族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摆脱传统的发展观念,摆脱等靠要的思想,立足自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我调整,自我发展。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党的民族政策的惠顾,但是党的民族政策毕竟是输血型的,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在充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前提下,发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0多万各族人民的智慧,改革经济体制,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招商引资,拓宽新兴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内向型经济。

篇(10)

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本质上是辨证的,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矛盾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揭示了整个社会是个复杂的矛盾系统,存在着诸多矛盾,包括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社会自身的矛盾,等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社会基本矛盾又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

1、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是决定性因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我国发展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科学发展观将发展观实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转变,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科学发展观主张,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还要促进社会发展;不仅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还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还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同志指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普遍联系。由此,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立足全局,实行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志指出:“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要正确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谋求当前利益,又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为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主张在发展中解决发展问题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思维特征之一。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的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惠维的历史的科学。’,n[人们可以通过分析某一历史阶段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活动方式来把握该时代的思维方式。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该时代人们思维方式的性质和状况,反过来,人们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必然要对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的发展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1、科学发展观思考的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个人,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问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就我国现阶段的状况而言,就是指全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及统一战线各组成部分在内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参加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质,做到尊重人、关爱人、依靠人,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看成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相互联系的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按照一定规律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决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而是要在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统一范畴,整体推进,以形成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同时并举的发展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才能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协调和稳定。

三、科学发展观以客观规律为原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篇(11)

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科技创新成果,由少数富人享受的奢侈品,变为人民大众的共享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科技创新事业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导向和重要政治优势。坚持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创新成果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这是从社会制度政治取向的层面,调动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科技创新积极性的基础,是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

2、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注重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

从宏观视角看,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尖端科技领域的主体创新活动,其深度和广度早已超越了个人或企业的狭小空间,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构成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利益的核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在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发挥政府宏观统筹协调作用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增强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力军作用,明确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地位和引领作用,推动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从而通过有效整合全社会多元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等相互促进、彼此融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3、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着眼于国情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