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7 17:42: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物理电学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

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电学知识 教学方式

电学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要点,约占每年中考的考题40%的比例。如何才能把这个要点的内容讲好,讲透彻,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理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形成独立的逻辑思维,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学物理老师所深思的。

1、引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常言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学习电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电学的学习是从电荷开始的。教师可以通过几个小实验与学生一起学习电荷的基本知识。教师应着重实验的设计。把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近距离体会电学实验的趣味性。另外,自制的教具使学生感觉到实验器材就是身边的物品。吸引其注意力。如此一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2、适当引入学生之间的小组竞争

对于电学知识的学习,如果把全班学生分若干个小组,以小组学习形式的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好。各小组的组长负责对组员的作业、笔记等进行检查,并在小组学习中起到组织作用,组员的建议或意见可向组长反映,由组长统一向老师汇报。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每两周对各小组的总成绩予以排名,形成小组间的竞争。有了竞争意识,学生知道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不但自己要学会,还要同组的伙伴也学会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这样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小组间的竞争,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气氛更浓,效果也更好。学生分组,也让教师的教学更易组织,可以开展电学公式默写比赛、电学各种实验操作比赛、抢答比赛等等,对优胜队给予加分。这使得枯燥的课堂有了生气,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对物理、对科学的情感得到升华。

3、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电学的主要概念是电流(I)、电压(U)、电阻(R)。这些概念可用水的特点进行类比:“水在水管中流动形成水流,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水流动时需要压力———水压,电荷的流动也需要‘压力’——‘电压’、“水流动时会受到阻力,电荷在导体中流动也受到阻碍作用”。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认识形象化了,理解起来不费力。有了概念基础,再学习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也就容易多了。如“水流的干路水量等于支路水量,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和”、“水流的路线越长受到的阻碍越多,同种材料同样粗细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水流通过细水管受的阻力较大,同种材料同样长度的导线越细电阻越大”。通过类比,学生对这些知识很容易理解。

4、讲解例题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电学的题型形式多种多样,变化复杂。如果每种题型、每种变化都一一向学生讲解是不现实的。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有代表性的例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以不变应万变。如使用一道包含串联、并联电路的题型,学生在学习电流知识时,对这种题型只是初步模糊地理解;到学习电压时,学生对这种题型就较为熟悉;学习电阻时再出现这样的题型就很熟悉了;再学到相关的电能、电功率、电热时,学生对这样的题型就感到很熟手了。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的题型呢?统一使用一种形式的例题,实际上是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复习旧知识,通过一系列学习,让学生逐渐熟悉该类题型,在解题时找到突破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电流到电热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从开始的模糊到后来的熟手,说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而实际上很多题型都是由这种形式变化得到的。

5、重视实验和多媒体教学

对教材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全部要在课堂上演示,并争取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在课后多接触学生,多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接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对于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认识和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来演示。学生对这些实验很感兴趣,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也是把学到的东西用于现实生活。比如电功率的概念和理解是整个电学的重点,我们可以先用大小功率不同的两个灯泡做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这两个灯泡在电路中工作中时电能表的转速,从而引出电功率,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区别开耗电的多少和耗电的快慢问题,这样学生能更容易掌握电功率这个知识点。学生对这些实验很感兴趣,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也是把学到的东西用于现实生活。

6、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我们应该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对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课堂作业力求课上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做到少而精,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多提问,由简入深,多让学生思考,学生在这种长期压迫自己思考的过程中会慢慢地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多听课,多请教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的思路,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特别是对新课的引入和难点的讲解方面,经过思考和讨论,达成共识后,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任何知识的学习掌握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电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多、散、要辨析清楚、固记脑中。

(一)、关于电路

1、串联、并联

初中物理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并联。能否正确分析辨别他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识别电路的类型,可以根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2、通路、开路、短路

电路中出现的这三种状态,其中通路为处处相通的电路,开路为电路中有处断开的电路,这两种状态易于接受,便于分清。但是学生对于短路的分辨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何处短路,为什么短路。其实只要注意分析的要点即可辨出何处短路。电流具有走捷径的特点,捷径是指这条路径中电阻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为空导线,当一根空导线,或开关、或电流表(电阻小到可以认为没有)与某个用电器并联时,电流只走空导线,开关或电流表而不走用电器,使该用电器被短路,从而不能工作。

(二)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

1、概念辨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是电流的形成定义,简单便于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阻碍作用越大,电流越小。

2、表示符号

电流、电压、电阻三物理量分别用I、U、R表示,而单位表示字母分别为A(安培)、V(伏特)、Ω(欧姆)。

3、工具的使用

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工具;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工具;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可以使用滑动变阻器。

(三)电功(W)、电功率(P)

物理学中电功没有确切的定义,只是描述性的,当电能转为其它形式能时,就说做了电功。即电功就表示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如果知道了电功的多少,就知道了消耗多少电能。而用电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电功率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消耗电能的多少,也取决于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二、理解规律,把握关键

(一)三个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的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倒数之和。

(二)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定律非常重要,一定要加强理解,熟记其使用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三)电功定律

某段电路上的电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以及通电的时间成正比。物理学中用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通过的时间t,三者的乘积来计算电功。

(四)焦耳定律

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要发热,此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多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验,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电流流过某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三、疏通关系,构建框架

在掌握了上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想法疏通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熟悉各物理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快速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列式解答。

(一)重要的计算公式

1、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公式

串联时:I=I1=I2;U=U1+U2;R=R1+R2(若有几个等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R=nR0)

并联时:I=I1+I2;U=U1=U2;1/R=1/R1+1/R2(若有几个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O/n)

2、欧姆定律:I=U/R

此公式中只有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①三个物理量都要针对同一段导体,或同一个电路而言;②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要使用国际单位,即分别为A、V、Ω;③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电功公式:W=Uit;电功率公式:P=UI

电功、电功率这两个物理量的计算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使计算电功率公式特别多,在选择使用时很难选择,所以要注意选取的技巧和方法,要求的问题所在电路为串联时:电功选用公式:W=I2 Rt,电功率选用P=I2 R;而当要求所在的电路为并联时,则分别选用W=U2/R.t,P=U2/R,这样的选择都利用了所在电路的特点(电流相等或电压相等)加快解题。

4、焦耳定律:Q=I2 Rt

焦耳定律的公式与电功公式的形式基本一样,使用时同样要注意公式的选择问题,当所求问题的电路为纯电阻(除了电能转化为内能外,别无其他形式的能产生)电路时,几个公式可以任意选取;若不是纯电阻电路只可使用公式Q=I2 Rt不然的话计算有误。

(二)单位的换算

单位换算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记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及表示符号;二是要牢记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其中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较多,注意每个物理量的任何两个相邻的单位间的换算进率都为1000。还要注意一点,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较多,产生的单位同样很多,使用时各物理量均使用国际单位。

四、善于总结,归纳要领

下面的这些要领非常重要。

(一)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上面已经提到区别它们的方法,在做题中要选取适当的方法,迅速作出判断。

(二)短路的辨别

把握短路现象的真正含义——电流不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注意电流的特性——电流走捷径。当在电路中发现有空导线,开关或电流表等元件与用电器并联时,相应的用电器被短路不工作。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三个物理量的关系

两种电路中的三个物理量的大小关系,前面已说得较为详细,但这一点要特别重视,牢记串联时电流相等,并联时电压相等,这一点解题时作用特别大。

篇(3)

一、预习之实验操作

万事开头难。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后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减小后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压力。因为预习是枯燥的一个学习过程,所以在电学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电灯泡的电路连接、电阻对灯泡的影响等电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兴趣。并且在实验操作中可以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电学基本元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概念简单运用。

二、学习之联系实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联系实际生活运用课堂知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电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电学知识点的认识不要局限于死记硬背的记忆,要切实的联系实际生活,将对应的知识点用到实际生活中,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点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电学现象,争取成为家中的"小电工"。

三、辨析概念,夯实基础

任何知识的学习掌握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电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多、散、要辨析清楚、固记脑中。

1、关于电路

电路部分要记住电路的形式、状态、及组成部分。

(1)串联、并联。初中物理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并联。能否正确分析辨别他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识别电路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根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二)根据电路路径法,此法为识别两种电路最常用的方法。让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为一条路径,则连接方式为串联,若电流在某处分流,且每条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连接方式为并联;(三)拆除法,拆除其中的一个用电器,若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则用电器为串联连接。(因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之间相互影响),若其余用电器照样工作,则用电器为并联连接;(四)开关作用法,并联有干路、支路之分,且开关的位置不同,其控制作用各异,而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的变化不影响控制的作用,所以控制作用相同时容易串联,控制作用不同则为并联;(五)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无用电器、电源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认清电路。

(2)通路、开路、短路。电路中出现的这三种状态,其中通路为处处相通的电路,开路为电路中有处断开的电路,这两种状态易于接受,便于分清。但是学生对于短路的分辨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何处短路,为什么短路。其实只要注意分析的要点即可辨出何处短路。电流具有走捷径的特点,捷径是指这条路径中电阻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为空导线,当一根空导线,或开关、或电流表(电阻小到可以认为没有)与某个用电器并联时,电流只走空导线,开关或电流表而不走用电器,使该用电器被短路,从而不能工作。

2、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

电学部分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三大物理量中涉及到的概念、单位、工具使用等知识的辨析程度。

(1)概念辨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是电流的形成定义,简单便于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阻碍作用越大,电流越小。(2)表示符号。物理量的表示符号要与其他单位的符号区分开来。电流、电压、电阻三物理量分别用I、U、R表示,而单位表示字母分别为A(安培)、V(伏特)、Ω(欧姆)。(3)工具的使用①电流表。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工具,使用时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而从负接线柱流出,禁止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线电源两极上。选择合适的量程。②电压表。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工具,使用时必须与待测电路并联,电流也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由于滑动变阻器上有四个接线拄使用起来就要注意了,接线柱选择一上一下连入电路,串联在电路中,鉴于滑动变阻器所起的作用,在使用前,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

3、电功(W)、电功率(P)

物理学中电功没有确切的定义,只是描述性的,当电能转为其它形式能时,就说做了电功。即电功就表示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如果知道了电功的多少,就知道了消耗多少电能。而用电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电功率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消耗电能的多少,也取决于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4、快速识别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图

电路图的识别在前面已经说明了方法,但是当电路中加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后,电路的识别就变得困难起来。但我们知道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时必须串联、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串联易辩并联难分。因此在分析此类电路时要想方设法排除这些相关干扰因素,即可把电压表暂时隐蔽起来,辩清电路后再加回原处,概括为口诀一段:把电压表放一旁,跟着电流走一趟;遇到分支为并联,没有分支为串联。去表法中去的是电压表,注意去后分析清楚电路连接方式后还要一个个的加上去,看它们分别测哪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而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对于学生来说困难也较大,这里要注意原则:一一对应。若题中没有电路图,只给相关的要求,做前要先按要求画简单的电路图,再由电路图去连实物;也可以按要求先连好实物,再由实物图画出要求的电路图。

篇(4)

1.1电路部分要记住电路的形式、状态、及组成部分。

1.1.1串联、并联。初中物理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并联。能否正确分析辨别他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识别电路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根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②根据电路路径法,此法为识别两种电路最常用的方法。让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为一条路径,则连接方式为串联,若电流在某处分流,且每条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连接方式为并联;③拆除法,拆除其中的一个用电器,若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则用电器为串联连接。(因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之间相互影响),若其余用电器照样工作,则用电器为并联连接;④开关作用法,并联有干路、支路之分,且开关的位置不同,其控制作用各异,而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的变化不影响控制的作用,所以控制作用相同时容易串联,控制作用不同则为并联;⑤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无用电器、电源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认清电路。

1.1.2通路、开路、短路。电路中出现的这三种状态,其中通路为处处相通的电路,开路为电路中有处断开的电路,这两种状态易于接受,便于分清。但是学生对于短路的分辨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何处短路,为什么短路。其实只要注意分析的要点即可辨出何处短路。电流具有走捷径的特点,捷径是指这条路径中电阻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为空导线,当一根空导线,或开关、或电流表(电阻小到可以认为没有)与某个用电器并联时,电流只走空导线,开关或电流表而不走用电器,使该用电器被短路,从而不能工作。

1.2三个重要的物理量一电流、电压、电阻。

电学部分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三大物理量中涉及到的概念、单位、工具使用等知识的辨析程度。 1.2.1概念辨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是电流的形成定义,简单便于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阻碍作用越大,电流越小。

1.2.2表示符号。物理量的表示符号要与其他单位的符号区分开来。电流、电压、电阻三物理量分别用I、U、R表示,而单位表示字母分别为A(安培)、V(伏特)、Ω(欧姆)。

1.2.3工具的使用。①电流表。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工具,使用时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而从负接线柱流出,禁止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线电源两极上。选择合适的量程。②电压表。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工具,使用时必须与待测电路并联,电流也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由于滑动变阻器上有四个接线拄使用起来就要注意了,接线柱选择一上一下连入电路,串联在电路中,鉴于滑动变阻器所起的作用,在使用前,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

1.3电功(W)、电功率(P)。物理学中电功没有确切的定义,只是描述性的,当电能转为其它形式能时,就说做了电功。即电功就表示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如果知道了电功的多少,就知道了消耗多少电能。而用电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电功率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消耗电能的多少,也取决于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1.4快速识别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图。电路图的识别在前面已经说明了方法,但是当电路中加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后,电路的识别就变得困难起来。但我们知道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时必须串联、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串联易辩并联难分。因此在分析次类电路时要想方设法排除这些相关干扰因素,即可把电压表暂时隐蔽起来,辩清电路后再加回原处,概括为口诀一段:把电压表放一旁,跟着电流走一趟;遇到分支为并联,没有分支为串联。

2理解规律。把握关键

有的学生感到电学学习困难,有的教师也说电学太难讲了,其实原因在于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点散、乱不成体系,没有规律。所以要熟记规律,加深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理解起来方可得心应手。

2.1三个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的电阻之和。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倒数之和。

2.2欧姆定律。经验告诉我们:由于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因此电压越高,电流越大;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通过具体实验的探究得到了欧姆定律的内容:一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定律非常重要,一定要加强理解,熟记其使用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2.3电功定律。某段电路上的电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以及通电的时间成正比。物理学中用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通过的时间f,三者的乘积来计算电功。

2.4焦耳定律。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要发热,此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多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验,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电流流过某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篇(5)

对于初中物理来说,电学相关容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组成部分,在物理考试的时候,电学的控制变量应用也一直是经典的必考题目,学生能否真正的理解电学中的控制变量法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考试的成绩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初中物理的现状与问题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模式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对于初中物理学科来说,教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灌输给学生知识,通过实验来探究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被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的物理教学还是存在问题的,主要有:

1.对于很多初中学校来说,其教学的硬件本身就不完善或者维护的不好,很多物理实验无法直观的展示给学生看,这对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有一定的阻碍。

2.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任务比较繁重,很少有学生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同时,学校的课程拍的也非常的密集,这也压缩了物理实验的上课时间。

3.对于我国学生来说,中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但是中考的物理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会对物理的实验教学产生影响。

二、控制变量法的相关介绍

控制变量法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岁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肩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然而就教学而言岸生产生一定的认识是基础,因为在物理学科中,主要是由很多因素共同组成的多样性问题。由此对于学生深层次的体会产生了契机。而这一条件除了主要因素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小的甚至可以忽略。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能够从实际上建立控制变量的初步认知。

在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进行解决时控制变量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的关键在于可以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从而化繁为简的对问题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初中学生的感性认知比较缺乏所以控制变量法无法有效的进行运用这就需要教师从旁引导。

三、初中物理电学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在进行初中物理电学内容学习的时候,一个最基本的关于电学的公式解释的是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它就是有名的欧姆定律,要想更好的掌握欧姆定律,学生首先要对电流、电压和电阻有着比较深入的理解,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是欧姆定律的内容。在研究电阻、电流及电压之间关系的时候,就可以义勇上变量控制法来学习,这样就确定了学习的方法,确定其中的一个物理量保持恒定,然后改变其他的物理量,再结合欧姆定律,遮掩更有助于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可以保持电阻的恒定,然后去改变道题两端的电压数值,通过对输出电压的改变,实现了对电压的控制,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应用控制变量法来发现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的关系,理解的也会更深刻;其次,还可以使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恒定,然后去调节电阻,这就能够得到电阻和电流之间存在的关系,可以这样来进行试验,为了保持电压的恒定,在更换不同的电阻的时候,都由同一个电源来进行供电,然后进行电阻的更换,这就能够很直观的看出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的联系。其次,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注意,电源本身也是存在电阻的,电源的电压也能够随着外电阻值得变化而影响电源电压的数值,这就容易使实验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老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提醒学生,认真的观察电压表,保持电压表读数的恒定。在学习电阻的时候,电压和电流的理解是基础性的工作,学习好了电压和电流,学生学习电阻会非常的容易,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引入控制变量法,并且结合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分析,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和内容就会让学生感觉到非常的直观,就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的认识,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效果。

四、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控制变量法是一个种研究的方法,和初中物理的教学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物理学科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控制变量法也可以在生活的很多领域来利用,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认真的学习控制变量法,这能够有效的提高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一、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动、好问,喜欢实际操作,喜爱看不平常的现象,急于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多给学生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1】。例如,在“探究物质的导电性”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猜想教师事先准备的:玻璃、塑料尺、铅笔芯、盐水等,哪些能让电流通过使小灯泡发光?每当验证的结果与他们的猜想相违背时,他们就急于想知道为什么,学生探究的热情一浪接一浪,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物理的趣味性,发展学生思维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致处于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处理都具有浓厚兴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有意制造“矛盾”,把学生置身于徘徊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知识”后,利用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的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串联的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和L2,且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亮,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是否存在?若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三、引导学生做好综合应用题

电学知识头绪多,综合性强,做综合应用题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稍有疏忽就会酿成错误。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方面。

(一)指点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常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这时,教师要找准症结,给予指点。例如,在学过“电功率知识”后,笔者让学生讨论“220 V,40 W”和“220 V,100 W”两盏灯串联在电路中,哪个更亮?大多数学生会认为:100 W的灯泡比40 W的灯泡更亮,这说明学生被灯泡的额定功率所迷惑,而忽视了灯泡的明暗程度与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关,找到症结后,教师让学生思考“220 V,40 W”和“220 V,100 W”的两个灯泡,哪个电阻大?将他们串联起来,通过他们的电流大小怎样?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公式“P=I2R”来判断哪个灯泡会更亮。

(二)引路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将学生引向正确轨道。例如,学生在做“电阻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24 V,如果R1=80Ω,通过R1的电流为0.2 A,求电阻R2”,由于刚学过欧姆定律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笔者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将每个电阻元件对应的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罗列出来,并将它们对应的关系式或数值标出来,未知量用“x”标明,最后对照罗列出来的数据,应用学过的电学知识作答,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引路下,顺利实现了认识的飞跃。

四、o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成功的愿望,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因此,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种有效方法【2】。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提问学困生,以免他们答不出来而处于尴尬的境地,继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学习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要进行一些暗示,使他们在复习时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注重学用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课感兴趣,觉得好玩,但是当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时,他们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理论和实际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3】。电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了电学知识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观察电路,利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会读电表指示数,会根据家用电器铭牌上的数值,算出家中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等,同时还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到工厂和建筑工地去观察哪些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与激发兴趣结合起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乐学、会学;同时,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统一起来,实现优化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6-078-01

本人总结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知识面逐渐扩大,求知欲大大增加,学习的兴趣也就大大地扩展了。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简单的观察、实验入手来讲述物理学的简单现象和基本规律的,所以,他们不仅对物理课内知识感兴趣,对物理课外读物、科普读物、科技活动等也感兴趣,这就为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学习进程的发展,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断分化。如果我们物理教师知识渊博,教学方法好,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会通过学习取得较好的物理成绩,就会对学习物理保持浓厚的兴趣,产生学好物理的动机并逐步形成理想和志趣。在学习中表现出刻苦、认真、主动、积极。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放在初中物理教学的首位。

二、观察和实验

初中学生对观察和实验有极其浓厚的兴趣。一般学生能目不转睛地按教师要求去观察有关的物理现象,他们好奇、好动,对物理实验十分主动积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引导他们明确实验和观察的目的、端正态度;教给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培养技能;指导学生把观察和实验的感性认识和物理概念、规律联系起来,那么,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就不仅能感知物理现象的外部属性,还能抓住物理现象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论证。如果我们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及时提出对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明确要求并耐心的指导,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就会停留在猎奇和游戏的水平上,不能形成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感性认识基础,观察和实验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即使有很好的仪器设备、也只能造成教学上的浪费。所以我们物理教师对物理教学中的观察和实验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三、思维能力的发展

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它必须要以直观表象思维为先决条件。他们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时候,最容易掌握的是那些有直观形象作基础的特征,例如在学习“液体内部压强”时,学生容易接受液体内部存在“下压强”,因为有“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层层下压”的直观形象作基础,而对液体内部存在“向上的压强”却不易接受。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概念的掌握、判断推理和理解力的发展上。例如根据固体、液体、气体受热膨胀的物理现象,得出物体热胀冷缩的结论;根据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的特征,得出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的路程公式。根据这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

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明显的发展,他们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和书本上对物理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去寻求物理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这就使初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步得到发展,这是他们增长知识、发挥才干的极其可贵的心理品质,教师要特别珍惜这种品质,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以自己的思维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代替过多,就会妨碍学生创造性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放任自流,不去积极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不会自发地得到发展。

四、情感和意志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容易动感情,感情也很容易波动,觉得这个老师好就对这个老师极端热情,觉得那个老师不好就极端冷淡,喜欢这门课程就积极主动学习,觉得那门课没有意思,就不好好学,这种情感外露是很明显的。所以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培养师生的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学生的意志品质(主动性、坚持性、自制力)还很幼稚,学习顺心时,成绩上升;学习上遇到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时,只满足于一知半解,结果成绩下降、学习信心动摇。所以在初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和锻炼自己的意志。

篇(8)

光学在初中阶段属于比较简单的知识,许多学生都是通过学习声学、光学中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从而产生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也有不少学生在光学的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如果这些知识点处理不好,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思考如何才能既可以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又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光学中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显微镜和望远镜四个光学重难点知识在教学中的处理提出自己的一些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和探讨。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识的处理

教师在传授“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一般都在是先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后再给学生归纳结论为: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等大、等距离、正立、虚像。看似把这个知识点解决了,但在日后的考试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等大”这一特点不理解,觉得物体在远离镜面时,像在缩小,因为学生看到的实际感觉是缩小的。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个困惑,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把第三章“视觉”的知识提前讲解给学生,告诉他们远离镜子时像变小的真实原因是人的视角引起的,并利用视角和学生分析像是怎样感觉缩小的,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的本质,学生才能真正从本质上理解为什么像和物体始终是等大的,才能更好地理解记忆知识。

二.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对光的作用知识的处理

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上关于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对光的作用知识归纳了两条,分别是: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这两句话由于理论性较强,而且需要逆向思考,初中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相对较差,有些学生琢磨不透。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加强理解,可以补充这样几个笔记:1.看到的透明物体是什么颜色,它就透过什么颜色;2.看到的不透明物体是什么颜色,它就反射什么颜色;3.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4.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其中第1、2两条笔记可以让学生避免逆向思考,而且这两条笔记吻合日常生活常识,是平时生活的体验,易于理解记忆,而且把这两条笔记对比后可以总结出“不管物体是否透明都有共同特点,就是物体是什么颜色,就透过或反射什么颜色”,第3、4两条笔记是作为特殊情况的解释。如果学生能把这四条笔记理解了,这个知识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忆和理解

许多教师在讲到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都会给出以下类似表格给予总结,并要求学生理解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表格如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大、缩小 虚、实

u>2f 倒 缩小 实 f

U=2f 倒 等大 实 V=2f

f

U=f 得到平行光

u

根据我们教学经验,很多学生对这块表格的理解难度较大,往往都是通过死记硬背地记忆,但记忆的时间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们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慢慢地就把这个知识给忘记了。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加强理解记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归纳四条笔记,分别是: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两倍焦距为中心,你进我退;像距越大,像就越大。第一句话是以U=f为特殊点,归纳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将得到的是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得到的是实像。第二句话是以U=2f为特殊点,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得到的是缩小的像,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内时得到的是放大的像。第三句话是引用的作战策略,可以更生动地加强学生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以两倍焦距为中心,当物距进入两倍焦距以内时,像距就退出到两倍焦距以外,当物距退出到两倍焦距以外时,像距就进入两倍焦距以内。第四句则很好地解决了像的大小问题,以物体在两倍焦距时是刚好等大的,如果像距增大了,对应的像也会变大,如果像距缩小了,像也会变小。把这四句话理解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就不难了。

四.显微镜、望远镜的理解记忆

教师在传授显微镜、望远镜知识时,由于这节知识在中考中考察的几率不高,许多老师不够重视,仅仅把两者比较学习,重要的原理要求学生在书本上相应的内容划线,但学生学习的东西多了,又会慢慢忘记。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显微镜、望远镜的知识归纳成如下表格:

显微镜 望远镜

目镜 相当于放大镜 相当于放大镜

篇(9)

一、回归“方法本质”,显化科学方法内在逻辑

科学方法具有把不同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知识结构的功能,它是理解知识的纲领和脉络。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前提,就是要探寻方法的内涵,理解方法的本质。以初中物理重点知识密度、功等为切入点,分别显化比值定义法和乘积定义法的内在逻辑,从而给初中物理科学教育以有益的启示。

1.密度――比值定义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比值定义法是定义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物质属性或特征、物体运动特征的定义,利用一个只与物质或物体的某种属性特征有关的两个或多个可以测量的物理量的比值来确定一个表征此种属性特征的新物理量。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通常的教学设计采取测量出几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记录数值,然后分别计算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最后分析数据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的”的结论,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但是这样的设计,忽视了比值定义法运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要用两个物理量相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这一种处理的缺陷在于并没有揭示出比值定义法的本质。

实际上,比值定义法本质是比较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早有体现,所以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比值定义法的实质。可以这样进行设计:“妈妈买了8斤苹果,花了17.6元钱;爸爸花了22.5元买了9斤香蕉,小明想知道是苹果还是香蕉贵?你会怎么办?”学生会直接想到计算出每斤的售价,即价钱与重量的比。而进一步思考,就是在相同的标准下再做比较。受到这样的启示,对于解决“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问题就要选取相同的标准,自然想到要计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比较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后发现:不同物质,比值不等,相同物质比值相等。为描述物质的这种属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2.功――乘积定义法

乘积定义法是用几个物理量的乘积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其中相乘的几个物理量均为被定义物理量的决定因素,这种方法所定义的物理量与其他各物理量都有关系,并会随着其他各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

功是乘积法定义的一个典型例子。多数教学往往从一些生活情景中找出具有共性的决定因素,发现如果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动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功;而对于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这两个物理量,相加或相减显然量纲上不允许,相除与效果矛盾,所以就将力与距离的乘积定义为功。但对于为什么相乘,却欲言又止,说不清楚。

究其原因,是在教学中没有强调乘积定义法的内涵。追溯其本质,还要起源于数学上的乘法运算,相同的数据累加起来的和可以用这个数乘以出现的次数,乘积体现的是一种累积的思想,所以,乘积定义法本质上是一种积累效应,这种积累可以是任何物理量的积累,可以是其对时间的积累或是在空间上的积累,具体到功是力对空间的积累。这种积累效应,如果用数学来衡量,不只简单表现于宏观上看似一个物理量在另一个物理量上的直线变化,也不是坐标图上某一点的累计,而是它带动的整个平面面积的扩大。

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从物理学的角度认识,是人们在认识能量的历史过程中,建立了“功”的概念,如果一个力对物体做了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这种积累,也是能量的一种蓄积,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过程。

二、关注“知识生成”,显化知识获得路径

科学方法不仅是理解物理知识的纲领和脉络,而且它还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和手段,根据科学方法中心的知能结构图,物理知识的获得途径为:实验事实科学方法物理知识(概念、定律等)。显然,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的参与,才能使客观存在的物理知识上升为理论形态。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更能揭示科学方法的本质与科学方法的操作过程。显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基于科学方法中介的认识路径。

1.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演绎推理法

所谓演绎推理法就是指人们以已知的客观规律为依据,推知未知规律的方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比如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就是运用演绎推理方法推导得到的物理规律。取液体内一圆柱形液柱作为研究对象,当液柱静止时,由二力平衡得到,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F与液柱所受的重力G的大小相等,即F=G(大前提),又压力F=pS,重力G=ρgSh(小前提),得到p=ρgh,计算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结论)。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显化方式,让学生对知识和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理想液柱 二力平衡(F=G)演绎推理法(F=PS,G=ρgSh,等量代换)液体内部压强规律p=ρgh。

另外,教学方式要同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阶段恰当配合,才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初中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少年,能够借助具体形象进行逻辑推理,但还不能从逻辑上考虑现实情景,所以现阶段的演绎推理是在教师具体抽象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本例中的“取液体内一圆柱形液柱作为研究对象”。

2.阿基米德原理――猜想验证法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猜想,设计实验实施科学验证,再经分析最终得到科学结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猜想验证法,有些重点规律都是由猜想引起,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的。

浮力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要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是测定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的基本原理。下面以“阿基米德原理”为例,来谈学习猜想验证法的显化途径。

教师首先创造问题情景,并提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合理猜想:根据生活中游泳的经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体积、物体浸没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根据曹冲称象的故事猜想到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石头和木块一同落入水中时,常常见到石头沉底而木块漂浮,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又可以继续猜想到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等。

多个因素都可能对浮力大小有影响,就必须设法把其他的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保持不变,只改变剩下的一个因素,从而知道浮力是否与所改变的因素有关,也就是所谓的“控制变量法”。经过验证,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计算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重力),进一步猜想到浮力的大小是否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设计实验,收集物体排开的液体,经测量可发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教师继续揭示,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气体。

三、注重“迁移应用”,显化科学方法教育功能

一个方法对应于很多知识的获得,那么,就可以应用已学习的科学方法去研究那些尚未研究过的事物,进行有效的迁移,即运用科学方法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新知识,彰显科学方法的教育功能。既让学生在运用中感受到科学方法的逻辑力量,也加强他们发展知识的能力,为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比值定义法:在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的建立中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应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依据其意义的不同,还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两物理量的比值是个常数,如电阻、密度等,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性质,与两个物理量都没有关系;另外一类基于控制变量的思想,如压强、速度、功率、电流等,比值反映的是效果,受两个物理量的影响。但无论哪一类,其本质都是取相同的标准进行比较。

乘积定义法:力在空间的积累被定义为功,在时间上的积累就是冲量;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采取的都是乘积定义法,是电流在时间积累的不同效应。但以上不同物理量的共同特点,都是过程量,本质上是一种积累效应。

演绎推理法:如在推导连通器原理时,取容器底部一理想液片,根据平衡分析左右两端压力相等F左=F右,利用F=pS,导出压强相等(P左=P右),再依据P=ρgh,得到“装有同种液体时液面总相平”的结论;再如,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以并联为例,用如下的演绎过程更能显化演绎推理法的逻辑力量:

猜想验证法使用的频率更高一些,在探究影响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关系;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杠杆平衡条件;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影响动能、重力势能的因素都有体现。提出合理的猜想后,在验证过程中,常常体现出多种科学方法的交叉应用,如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确定研究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利用归纳法得出结论,等等。

四、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当是把握科学方法这条主线。不论是概念教学还是规律教学,都要牢牢抓住科学方法,以重点知识的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科学方法的显化教育,并在其他新知识的教学中有目的地实现科学方法的有效迁移,将科学方法的掌握植根于每一个物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从而让学生感觉到科学方法教育的真实性和实在性,这样既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把握,又能落实科学方法教育。

参考文献

[1]邢,陈清梅.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5,8

[2]陈清梅,邢,李正福.论物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科学方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9,8

[3]胡卫平,孙枝莲,刘建伟.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科学态度 应用能力 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有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地加以应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应着重抓以下三点。

一、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学生由于亲身经历和学识限制,对书本内容不可能一听就懂,并且会怀疑其客观性。而实验就起了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获取知识的桥梁作用。所以,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切忌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而讲实验。因为单纯的讲实验,便贬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观真实性,学生也难于理解和接受。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

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以得出的数据来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培养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

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不仅是学生正确完成物理实验的保证,也是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如生活中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无不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开始几次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仪器都是学生首次接触,如刻度尺、天平、电压表等,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察看铭牌或说明书。弄清:(1)测量范围;(2)最小刻度;(3)零点及其调节方法;(4)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以上四点,才能保证实验精确的完成和仪器、人身的安全。 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篇(11)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数的实践证明,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尽可能地增加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资源。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失败与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学生对某些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且更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澄清认识误区、明晰概念和规律的产生条件

由于惯性思维和一些错误经验的局限,学生在理解某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时,对这些概念和规律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老师必须注意多强调并更正这些错误的观点,明晰物理概念、规律和产生条件,或者通过一些与学生的预期结果相反的实验,引发思维冲突,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结论,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不仅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认识,而且能使相关概念或规律的记忆保持更久,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意义。如电功和电能,学生往往不能区分它们的不同,总认为是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老师注意强调虽然它们的单位相同,但它们的意义不同:电能是一种能量形式,是一个状态量,而电功是过程量,它的概念是:电流做功的多少,实际上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必须针对用电器耗电的过程才能说电功。相同的例子还有热量和内能。

三、营造民主氛围、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如果在学校里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课堂上适当的幽默或一些小技巧,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教学《密度》一课时,我借了一个戒指戴在手上,我有意让学生观察我今天外表看起来有什么变化,在学生发现老师今天手指上佩戴着一枚金戒指这一“新大陆”后,惊喜之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本节课的开展营造了轻松的氛围。然后我再郑重地告诉学生说老师本来是不允许戴首饰的,但这枚戒指是我刚才在路上拾到的,扔了又可惜。同学们帮我想办法弄清它是不是纯金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创设了悬念,诱发了学生个体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想场所,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情换取信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规范教学用语、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用语对教学质量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性和准确性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例如在讲授物体的上浮与下沉时,研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所受浮力是在完全浸没时的浮力。在力和运动的关系中关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我们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而物体“受到惯性”或“惯性的作用” 或“惯性力”这些错误的说法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强调指出。在说滑动摩擦力方向时,只能说“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而不能说“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物理教师语言的准确和规范,对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注意每一个细节,才能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知识体系。“教学语言”除声音语言外,还包含身体语言。上课时教师表情,手势、动作、站位、运动等,都会对教学对象产生影响,知识丰富、姿态优雅,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象,这样才能实现如古人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目标,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在新课改条件下,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不二法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人才的最高目标,真正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