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幼儿德育的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概念图(concepc map)是美国康奈大学Joseph.D.Novak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而提出的。该团队的研究认为,运用概念图的目的是创建视觉化的“以命题的形式表达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概念图是概念的空间表征和它们的内在关系在人的头脑中确定表达的知识结构。概念图的关键要素是命题。命题是关于一些物体或事件的阐述,是运用联结词或短语将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意义的陈述。
概念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概念常常呈现为带文字标记的圆圈、方形或图形,称之为“节点”;“关系”是连接概念的线条。线条需要做标记以阐明节点即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如单向或双向关系,或是纵向、横向关系,形成命题的陈述。一个简单形式的概念图是由两个概念通过连接线连接和相应的文字形成一个命题。例如,“大象的特征是长鼻子”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当一个新的概念或概念意义包含下一级次要的、更多的概念时,概念图应该被组织成分层次的方式,其中综合性高、包含性高的概念应放在图的顶端,在它的下面逐渐增加更多的细节,如图2是两个层次的概念图。
概念图可以用纸和笔或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来制作,如美国Inspiradon软件公司开发的kidSpiration软件,是专门针对儿童教育中运用概念图而设计开发的软件。运用计算机软件的优势是可以运用视觉化的形式增强或修改概念图效果,如颜色鲜艳的插图符号、图像或具有艺术效果的图形。运用概念图软件的另一个优势是软件提供了一些现成的不同层次结构和风格的模板,这些模板可运用在不同的课程领域中。正是因为基于计算机的概念图具有这些优势,才促进概念图成为今天广泛应用于教学和学习的工具。
二、在幼儿教与学中应用概念图的功能
虽然学前阶段的幼儿还不具备复杂的表征能力,然而,幼儿教育强调在幼儿的早期学习中发展其表达知识能力的重要性,要求教育要采用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方式呈现概念知识。以适合幼儿发展的方式运用概念图,可以帮助幼儿学会阅读概念图和理解知识意义、学会运用具体化的方式表达概念间的关系,发展其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可运用概念图来组织整门课程,把概念图作为一个计划工具来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在制作要教授内容的概念图过程中,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主题、话题如何联结起来,思考如何整合不同的主题单元和学习活动,以保持幼儿获得持续性的学习经验。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概念图提供一种视觉的路线图,为呈现概念命题、连接概念、表达意义指出一些思维和学习的路径,帮助幼儿理解概念间的关系,使记忆信息更容易些。
第三,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他们掌握创建概念图的技巧,让他们学会把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和表达工具。在掌握制作概念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幼儿可以运用概念图这一“在纸上的图像式思维”的特点来澄清、组织、叙述和聚合一个主题的观点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理解和表达具体化。
第四,概念图的制作过程可以让幼儿重复阅读、修改、扩充,幼儿对概念图节点的增加或概念图结构的修改是他们主动构建和扩充认知图式的过程。幼儿制作的概念图能帮助教师发现和解决幼儿学习中存在的错误理解。从幼儿的概念图构造和修改过程中,教师可以看到他们如何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整合,并诊断他们理解中存在的错误、遗漏的概念关系和子概念,帮助他们矫正概念理解中的错误。
三、应用概念图辅助幼儿教学的策略
在应用概念图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能力基础,设计适宜他们发展的教学计划,有效地运用概念图促进他们的意义学习。
1.示范概念图的制作过程和要领
刚开始时幼儿是不可能马上独自建构一个概念的。在幼儿能够成功地建构自己的概念图之前.他们需要有一个观察示范概念图应用的过程,以掌握基本的概念图运用技巧。在示范概念图创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颜色的圆圈和线条来帮助孩子观看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并且在“连接”或“连接物”上的文字处给予特别的强调,以帮助孩子理解“连接”使得整个事物产生关联并具有意义。比如,教师在运用符号圆圈或方块标记关键概念和在两个概念间添加连线时,可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企鹅的食物是鱼”,这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阅读并跟随教师的思维。此外,示范的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幼儿积极参与概念图的制作,如如何安排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出提示性的合理化问题,教师要求和帮助幼儿澄清、增强概念和观点间的联系,激发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并把概念图的构造过程看成是一个创造性活动。
2.在多种学习情境中帮助幼儿形成概念
直接体验是幼儿思维发展和认知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主题学习中鼓励幼儿应用概念图促进理解或表达之前,教师应该提供机会帮助他们操纵真实的物体,观察周围发生的事物,记录他们的观察,鼓励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交流学习的结果和感想。拥有这些体验是幼儿形成概念的重要基础,也正是通过这些体验幼儿才形成概念和概括。例如,幼儿必须观察植物的种子被浇水,他们才能够用图形化的方式表达所看到的“植物需要水”这一关系。围绕真实的学习情景的学习体验布置小组主题讨论,如“我们看见或学习了什么”。小组讨论中,教师应帮助幼儿从所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中提出的观点中提取出关键概念。制作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鼓励幼儿“阅读”自己制作的概念图,运用语言表达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或朗读两个概念连接线上的句子。在学习活动的最后,可将幼儿制作的概念图复制到黑板上粘贴在教室的作品展示区中,在全班交流分享。
3.运用视觉化的方式制作概念图
学前阶段的幼儿运用视觉符号要比运用文字符号进行交流做得更好。基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经验,在运用概念图这一教学形式时,教师可以运用真实的物体或图像来呈现概念或关系。当幼儿具备了更高的语言技能时,可运用简单的文字替代物体、绘画或图像。因幼儿还不具备熟练的写字能力,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孩子运用视觉化的方式(如图形、照片、物体或绘画图像)替代或辅助文字标记,允许和鼓励幼儿用口语表达的方式说明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鼓励幼儿在口头阐述时运用其他的视觉手段辅助和支持自己制定概念图的命题关系和意义。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提供预先准备好的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连接线图形和胶水等,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设计的概念图结构,从中选择若干图片和连接线,通过粘贴的形式完成概念图的构造,如图3。
4.设计由易到难的概念图应用任务
长期以来,我国幼教机构实施的幼儿教育存在随意性、主观性、片面性等特点,幼师对幼儿可塑性的理解从自身角度出发,单方面开展“灌输式教育”,从而导致教育偏离幼儿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轨迹。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幼儿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能代表他们的心理,预示他们以后的成长。因此,科学的幼儿教育应从幼儿角度出发,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以材料投放或环境创设引发幼儿的“心理效应”,引导幼儿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对此,本文在剖析“心理效应”理论概念的基础上,讨论其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幼教质量献计献策。
一、心理效应的理论概念
心理效应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仅就人的心理来说,心理效应是外界环境中一切因素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并由此产生连锁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效应的传播媒介是心理与行动,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从心理到行动的连锁反应,而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的则是从个体行动到群体行动的连锁反应。因此,心理效应具有两个核心属性,即心理与行动,它的形成规律是由心理驱动行动表现。
严格来说,心理效应仅是心理现象或规律的统称,现实生活中心理效应具有很多种不同类型,如首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效应、蝴蝶效应和名片效应等。
以蝴蝶效应为例,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室外的墙壁上曾经张贴过这样一张漫画:A被单位领导训斥,因为恼火,则向下属B发脾气;B很生气,偏偏下班路上遇到一只狗向他狂吠,于是踢了狗一脚,受惊的狗一路狂奔穿过马路,将一位老人撞倒,导致老人头部受伤,最后不治身亡。
这则漫画说明了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够带动整个系统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因此,心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及时引导、调节,就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重大危害。
二、心理效应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1、深入了解幼儿心理特点
家庭与幼教机构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不同环境下,幼儿心理会受到不同影响,产生的心理效应也不尽相同,同样,外在的行动表现也是各异的。
例如,在家庭里,幼儿受到家长的关爱,因而家庭环境给幼儿带来的心理效应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这种心理势必会在幼儿园群体生活中通过言行表现出来,进而对其他幼儿产生影响,形成连锁反应。因此,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前提。幼师需要将每一名幼儿平时的言行习惯都记录下来,制作表单,通过对比进行分类,总结每一类的特点。通过倒推法及日常观察了解幼儿的心理,找出能够对幼儿产生心理效应的外在因素,最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处理,或消除、或优化,从而打造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2、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
心理变化是心理效应形成的初级阶段,无论心理效应对幼儿的影响是好是坏,幼师都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提取环境影响中的积极因素,使“良性”外界因素与幼儿心理产生互动。
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与幼儿建立起信任,让幼儿可以像在父母面前一样不设防,愿意向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当幼儿与教师交流时,对于其所说的教师要给予及时反应,如对他们的痛苦表示出适当的,帮助他们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消除紧张与焦虑情绪。
对于在有些场合表现出胆怯心理的幼儿,教师给予幼儿最好的心理支持就是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如有意识地让幼儿有更多表达语言的机会,同他一起进入区域游戏,或邀请他做“值日委员”,负责给其他孩子交代每天的学习要求,如此,逐步消除和缓解幼儿因过于紧张产生的沉默、自闭等心理障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3、帮助幼儿建立起强大自信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积极的环境因素会使幼儿形成良性的心理效应,反之,消极的环境因素会对幼儿心理造成很大冲击,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为此,幼师要帮助幼儿增强心理“抵抗力”,使幼儿能够对环境影响中的消极因素产生“免疫力”,这需要幼师帮助幼儿建立起强大自信。
长期以来,我国幼教机构实施的幼儿教育存在随意性、主观性、片面性等特点,幼师对幼儿可塑性的理解从自身角度出发,单方面开展“灌输式教育”,从而导致教育偏离幼儿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轨迹。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幼儿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能代表他们的心理,预示他们以后的成长。因此,科学的幼儿教育应从幼儿角度出发,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以材料投放或环境创设引发幼儿的“心理效应”,引导幼儿向着正确方向发展。对此,本文在剖析“心理效应”理论概念的基础上,讨论其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幼教质量献计献策。
一、心理效应的理论概念
心理效应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仅就人的心理来说,心理效应是外界环境中一切因素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并由此产生连锁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效应的传播媒介是心理与行动,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从心理到行动的连锁反应,而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的则是从个体行动到群体行动的连锁反应。因此,心理效应具有两个核心属性,即心理与行动,它的形成规律是由心理驱动行动表现。严格来说,心理效应仅是心理现象或规律的统称,现实生活中心理效应具有很多种不同类型,如首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效应、蝴蝶效应和名片效应等。以蝴蝶效应为例,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室外的墙壁上曾经张贴过这样一张漫画:A被单位领导训斥,因为恼火,则向下属B发脾气;B很生气,偏偏下班路上遇到一只狗向他狂吠,于是踢了狗一脚,受惊的狗一路狂奔穿过马路,将一位老人撞倒,导致老人头部受伤,最后不治身亡。这则漫画说明了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够带动整个系统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因此,心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及时引导、调节,就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重大危害。
二、心理效应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1、深入了解幼儿心理特点
家庭与幼教机构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不同环境下,幼儿心理会受到不同影响,产生的心理效应也不尽相同,同样,外在的行动表现也是各异的。例如,在家庭里,幼儿受到家长的关爱,因而家庭环境给幼儿带来的心理效应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这种心理势必会在幼儿园群体生活中通过言行表现出来,进而对其他幼儿产生影响,形成连锁反应。因此,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前提。幼师需要将每一名幼儿平时的言行习惯都记录下来,制作表单,通过对比进行分类,总结每一类的特点。通过倒推法及日常观察了解幼儿的心理,找出能够对幼儿产生心理效应的外在因素,最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处理,或消除、或优化,从而打造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2、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
心理变化是心理效应形成的初级阶段,无论心理效应对幼儿的影响是好是坏,幼师都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提取环境影响中的积极因素,使“良性”外界因素与幼儿心理产生互动。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与幼儿建立起信任,让幼儿可以像在父母面前一样不设防,愿意向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当幼儿与教师交流时,对于其所说的教师要给予及时反应,如对他们的痛苦表示出适当的,帮助他们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消除紧张与焦虑情绪。对于在有些场合表现出胆怯心理的幼儿,教师给予幼儿最好的心理支持就是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如有意识地让幼儿有更多表达语言的机会,同他一起进入区域游戏,或邀请他做“值日委员”,负责给其他孩子交代每天的学习要求,如此,逐步消除和缓解幼儿因过于紧张产生的沉默、自闭等心理障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3、帮助幼儿建立起强大自信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积极的环境因素会使幼儿形成良性的心理效应,反之,消极的环境因素会对幼儿心理造成很大冲击,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为此,幼师要帮助幼儿增强心理“抵抗力”,使幼儿能够对环境影响中的消极因素产生“免疫力”,这需要幼师帮助幼儿建立起强大自信。严格来说,幼师的呵护、体贴、安慰及鼓励都会成为幼儿心理和精神的一种引领,帮助他们减少活动环境中消极因素对心理的影响。因此,幼师无论对幼儿有怎样的看法,都不要表露在幼儿面前,更切忌简单粗暴的指责、批评,甚至体罚,避免更多外界因素对幼儿心理形成刺激。尤其幼儿犯错误或者情绪激动时,更要柔声细语,耐心劝导,用饱含鼓励的语言和表情让幼儿慢慢走出焦虑的心境,逐渐增强信心,从而不被外界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总之,心理效应是影响幼儿教育的重要理论,幼儿家庭、幼教机构和幼儿教师都必须重视这一理论,使其成为开展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引领一线教师从幼儿心理入手,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杨晓慧 单位:丰县大沙河镇中心幼儿园
近年来很多同志认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只有社会性发展问题而没有品德培养间题,并主张用社会性这一概念来涵盖品德等旧有概念;而有的同志则坚持采用品德和幼儿德育等概念认为社会性发展是与品德发展相伴的一个过程,不能代替或涵盖品德等概念。面对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对幼儿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进行考察,唯有正本清源,方可了却纷争。
1、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一样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两大方面,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它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完整统一体。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实质所在。
目前,我国对“社会性”与“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还缺乏理论研究,不同研究角度对其定义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教育界对儿童社会性的理解则主要着重在“个人的社会性”,即所谓的儿童社会性就是指儿童个人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等)所获得的先天的社会特性;二是由后天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各种社会特性,称为后成社会性。我们常说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主要就是指儿童的“后成社会性”(即后天获得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两大方面。
周宗奎(1992)在其专著《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对“社会性发展”的解释为:“所谓的‘社会性发展’,又可叫作‘非智力发展’,系指除生理和认知发展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的发展。……‘社会性发展’与‘人格发展’是密切相联的,二者常常在很多意义上包含相同的内容。”我们认同这一概念。
2、儿童社会性发展包括自我系统、社交系统与社会规则(范畴)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内容。
我们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二是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以及其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社会规则(范畴)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包括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社交规则、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等规则或范畴方面的建构与发展。这三个方面,可以涵盖我们认定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所有内容。
3、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品德)都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为社会所承认的、调节人们行为的共同准则。道德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的社会性发展而继续发展。品德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个体心理现象,是一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固定的特点。儿童经历了初步社会性发展(1岁以内)—>自我意识发生(1岁以后从认识自己开始)—>品德发生(2岁左右有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品德不断完善(2岁一一)的过程。由此可见,品德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而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
4、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我们认为,品德并不直接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它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产物及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这是因为:首先,品德只是在道德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人特点,如果没有道德活动就没有品德可言.因此,品德并不直接隶属于我们所提出的社会性发展三大内容中的任何一部分。其次,品德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掌握与建构(即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品德则是个人在执行道德准则时才表现出来的固定特点。品德在个体社会化发生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并表现为伴随着社会性发展而不断发展着。而实际上这就是社会道德不断个体化的结果,这是因为道德这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从儿童一生下来就开始伴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过程而不断地向儿童个体施加各种影响(这就是社会道德个律化的过程),从而在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实质是因为道德个体化到一定程度)后才导致个体品德的产生。而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在品德产生以后并未结束,它伴随着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进程而继续发展着,并贯穿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二、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关未
1、德育与幼儿德育。
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某一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广义的德育概念。狭义的德育概念则主要是指德育中的品德教育,我们常说的幼儿德育,指的是狭义的德育也即,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品德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萌发幼儿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其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等”。
2、社会性发展教育.
社会性发展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儿童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促进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方面发展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社会认知”就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加以综合认知的过程,如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交往关系的认知等。
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各种社会情境下的个体行为,是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的外部表现。社会行为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各种外显表现。一个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取决于其社会认知水平。
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即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都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这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关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三方面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能力。
3、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幼儿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即把道德规范等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二是社会道德个性化的过程,即每一个体都有性别、年龄、智力、性格的差异,实现思想品德社会化的共同要求,不是把人变成一模一样的人,而是个性化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本身是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的(前已论述),那么在这整个进程中,德育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两个维度(图略):一是水平(程度)维度,这有高、低之分;二是方向维度.包括两个方向,即亲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并于社会有利的发展)和性方向(与社会规范和要求相违背甚至相对抗的发展),在这一发展方向维度中还有一个中性的,即与社会既无利也无害的发展,那些“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管好自己,休说他人”的人,不可不谓之为“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很适应社会”,但对社会却无甚益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幼儿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优秀品质对提高整个国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起着巨大的奠基作用。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现状
1.家庭与幼儿园德育教育不一致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具备一致性。大部分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一定的德育教育,养成了一定的良好品质,比如尊敬师长、爱惜粮食、爱护公物、珍爱别人的劳动成果等,可是在家庭中这种教育却被淡化了,甚至有的爷爷奶奶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即使孩子做了错事,也觉得年龄小可以原谅,放任他们自由。这样导致学校花费了三分之二时间获得的教育成果,在家庭中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流失了,真是事倍功半。
2.德育教育只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
德育教育要贯穿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和一日常规之中,可是在幼儿园的活动与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教师只是在具体的语言课中通过讲孩子喜欢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什么是良好品质,在音乐课中通过吟唱爱国、爱家、爱伙伴的歌曲来熏陶学生,在劳动、科学课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而在日常行为中很少有教师有意无意地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
二、重视德育树立全员德育思想
当前社会和学校视德育为“工作”,另设专门的部门或干部具体领导和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了一部分人的德育工作就相对弱化了其他人的德育工作。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不是学校的某一项具体工作,而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
幼儿园与中小学不同,没有专设德育处或德育负责人,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有利于幼儿的德育教育。幼儿园的每位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都能多多少少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学前期是一个人最早产生道德规范、形成道德准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建立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乃至身边一切事物的基本概念。可见,幼儿德育是何等重要。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幼儿德育教育,特别要进一步加强保育员等后勤人员的德育意识,形成幼儿园“处处有德育、人人抓德育”的环境氛围,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师德修养,确立幼儿德育内容
幼儿园德育工作体系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德育总目标: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本身的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我们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情况,加强师德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规范教师们的言行,使教师起到榜样的作用。
四、树立渗透意识,德育教育深入骨髓
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 一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到作用。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要实施德育教育,“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 教师们在掌握本学科教育要求的同时,还应理解德育大纲的精神实质,使德育教育实施到具体计划中去,并根据这些要求来设计活动,布置环境,使之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
五、幼儿园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
1.培养集体荣誉感
幼儿园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六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通过少先队组织
幼儿园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幼儿园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
3.通过课堂教学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如在体育课上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4.设立校外德育基地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5.加强家庭德育教育
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一、学者为己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的大意是,古代的人“学”的目的是为了自我的完善,成就一个道德高尚的自我;而当今的人“学”是为了迎合他人,获取称赞。这句话代表了孔子“己”为先的教育理念。孔子编撰的《礼记・大学》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要先“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观主张学“为己”,体现了儒家教育观对主体的重视以及在其道德教育方面关注个体道德建立的价值取向。
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学者为己”的思想,让孩子形成明确的主体意识,并且对自身有道德方面的要求与考量。这样,既有助于孩子自尊与健全个性的形成,在人际交往中知道如何恰当地与人相处、共情,又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与自我反省的机制。
二、知行合一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王阳明曾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即是认知与行动的统一,认知与行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要实现“知行合一”就需要对孩子从听见、看到、做过三个层次进行引导。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诵读教学、讲授教学等,这样,从“听”的角度完成了德育思想的灌输。其次,要让幼儿看到,即“榜样”教学。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或者是用影像、图片等资料进行辅助教学,让孩子们将听到的内容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印象,这样就加深了孩子们对于德育观念的理解。最后,要注重孩子实践体验的深刻性,倡导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化,让孩子亲身地实践,或者模拟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就能获得真切感知。孩子做过尝试,就能融入其中,就能够有深切的体会。由于幼儿自身的特殊性,幼儿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家长的教育对幼儿也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将德育融入生活。这样,校内校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为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较高的道德执行力,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
三、孝悌之道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23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152
一、幼儿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在德育教育时的奖惩方法不合理
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物质奖励或者语言鼓励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奖励的恰到好处,就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惩罚的不合时宜,就会对幼儿的内心造成伤害。幼儿由于年纪较小,思想不成熟,他们的道德行为也尚处在形成阶段,因此,幼儿教师要反复地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以争取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不能片面地认为“幼儿还小,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也不懂”,这种想法首先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其次也会使教师的威信严重削减。
(二)幼儿德育只有形式而无实质改变
在幼儿园教育中,很多幼儿教师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管理”上,即确保幼儿在幼儿园里不出安全事故,其他事情都不重要,这也就使幼儿德育工作成为空壳。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幼儿出现的各种状况,所以经常会觉得每天说很多废话,就会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从而在教学中并无创新之处。对幼儿的德育工作要开展到实处,切实将幼儿的道德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幼儿负责。幼儿园的任务是塑造幼儿良好的行为态度和道德观念,让幼儿养成爱学习、爱集体、爱祖国、爱劳动的好习惯,帮助幼儿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前进的方向。
(三)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都是“主角”,而幼儿只是教学的“配角”。幼儿在幼儿园里被教师管理的规规矩矩,没有太多自由活动的空间,使得幼儿的天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不利于幼儿潜力的挖掘。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课堂内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给幼儿发挥的空间。而且,幼儿教师应明白自己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应帮助幼儿健康成长,而不是把自己凌驾于幼儿之上,让幼儿丧失拼劲和闯劲,成为唯唯诺诺的“小绵羊”。
二、提高幼儿德育工作效率的策略
(一)提高幼儿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
要想在幼儿德育教育工作中有新的突破,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注重平时教学中的榜样作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幼儿园在招聘幼儿教师时也应该从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等多方面进行考核,选择德才兼备的幼儿教师进行任教,才会给幼儿德育带来生机。同样是教幼儿拾金不昧这个道理,有的幼儿教师只是告诉幼儿看见别人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要捡,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捡。而有的幼儿教师就会告诉幼儿别人丢东西一定很着急,如果我们将捡到的东西据为己有,是非常不道德的表现,会给爸爸妈妈丢脸的。当我们捡到别人丢的东西时要第一时间交给教师或者家长,想方设法找到失主。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幼儿理解什么是拾金不昧,提升幼儿的道德水平。
(二)科学开展幼儿德育内容,优化实施方案
幼儿德育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需要幼儿教师进行鉴别,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现状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将德育工作贯穿与教学的始终。对幼儿进行德育需要遵循德育的规律,每一个良好的品德都是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组成的,不能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幼儿教师要设计好教学方案,大胆创新教学思路。比如教育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时,祖国家乡对于幼儿来说就太抽象了,在他们看来祖国和家乡是遥不可及的,这时需要幼儿教师转变教学策略,通过幼儿身边的人或者事入手,由近及远,一点一滴的给幼儿渗透,帮助幼儿理解祖国和家乡的概念,从而使幼儿爱上祖国和家乡。同时,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保护幼儿的心灵不受伤害,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三)幼儿园与家庭同步教育,将德育渗透在生活中
幼儿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的辅助,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必然成为一种趋势,也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教给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有的家长自己都随便横穿马路,怎么能够教导好自己的孩子呢?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的道德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就会出现溺爱的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德育工作。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合作教育中积极发挥作用,教给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配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争取培养出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较高道德水平的孩子。
综上所述,幼儿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就更加重要。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幼儿,并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教给幼儿最权威的知识;要营造适合幼儿学习的氛围,将幼儿德育工作常态化和生活化;要尊重幼儿,爱护幼儿,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此外,幼儿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工作,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同步教育,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提供良好的空间。
幼儿游戏具有一定的悬念性,可以启发学生的能力和思维,从而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意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比如识字卡和数字游戏等。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这类游戏悬念性的开发,以此启发幼儿思考,让幼儿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开发自身的智力,从而变得更聪明。
在开展“赛船”的小游戏时,笔者提出问题:“划船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但是很容易把衣服弄湿,这应该怎么办呢?”对此,小朋友们想了想,说:“我们可以分批做游戏啊!这样人数减少了,就不会弄起太多的水花了。而且,我们还可以在小船上装上一个小帆,这样风就可以带着我们漂游啦!”对于孩子们的回答,笔者给予了好评。在游戏结束后,笔者鼓励他们勇敢说出自己的游戏体会,比如:小船都可以用来做什么?如果小船坏了应该怎么修补?由此让幼儿在思考和猜测中开发自己的智力。
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幼儿突然问出一些问题,对此,幼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回答,这能间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如在体验“赛船”游戏的时候,有幼儿提问:“要是比赛的时候船突然翻了怎么办呢?如果运动员不会游泳怎么办?”针对孩子们的问题,笔者把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向他们做了普及,使之间接懂得了更多的内容。
体验快乐:开发游戏的趣味元素
有人问:游戏本身就有趣,谈何“开发趣味元素”?其实,这里所指的趣味元素主要体现在幼儿的非智力因素上,包括他们的接受情绪、期待值和积极性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能满足幼儿对玩耍和娱乐的需求,@时幼师要懂得开发游戏的趣味元素,以此获得幼儿的认同。
以数字类游戏“10以内的相邻数”为例:在最初开展该游戏的时候,大部分幼儿都表现得兴致淡薄,极不情愿,笔者意识到这是因为数字本身比较枯燥乏味,他们兴趣不高也在情理之中。若想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发出该游戏的趣味性。于是,笔者在游戏中安插了竞争元素,并安排5人一组,小组之间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完成游戏的效率最高,并给予小红花奖励。该手法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而且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又比如,在开展字母卡、识字卡类的小游戏时,同样可以采用竞争式的手段开展游戏,让幼儿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获得快乐。大多数幼儿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夸赞。因此,不妨满足他们的这个需求,给他们提供良好的表现平台,并在他们施展才华的过程中给予最真诚的夸赞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具积极性和自信心。
培育思想:开发游戏的德育元素
德育要从娃娃抓起,这绝非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幼师认真对待的重点问题。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是打造幼儿游戏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但需要客观承认的是:幼儿年纪尚小,不但缺乏对和错的概念,甚至很多道理摆在他们的面前,都无法被他们理解。因此,幼师要变换方式,用行动帮助幼儿体验德育思想。
例如:“过家家”是一个角色扮演型的幼儿游戏。在以往的操作中,大部分幼儿只是走个过场,娱乐了即可。而这一次,幼师不妨改变一下传统规则,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给幼儿们传达几个小问题。比如:“小强妈妈,你的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打架了,应该怎么办呢?”“小明,你的苹果好大,但是你的爸爸妈妈也想吃苹果,怎么办呢?”由此一来,幼儿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如何处理这些事。当然,在幼儿思考和行动时,幼师不能用要求成年人那样要求他们,而是要客观地看待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并适当给予指点。比如:在吃苹果的时候要懂得让给老人,做父母的要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等,从而让幼儿在这个小游戏中体会更多的道理。
关键词:幼儿德育 现状 方法
一、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幼儿园是一个担负启蒙教育重任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在重视幼儿体能、智能开发的同时,还要重视其德育教育。但幼儿教育中的德育却往往缺失,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文明现象和场景。
(一)被遗忘的德育现场
有一次在教室里,小朋友们正聚精会神地上着课,忽然一位幼儿叫了起来:“老师,李佳欣把大便大在身上,臭死了。”教师走近该幼儿:“这么大了,你为什么不举手上厕所呢?臭死人啦。”边说边捂着鼻子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幼儿们见状,一个个都捂住鼻子:“臭死了,臭死了,站到门外去。”结果该幼儿无可奈何地站在门口,等待着教师的帮助。
(二)家长眼中的幼儿德育
一个星期天,我发现一群小孩子正游戏着,突然孩子间发生了一些冲突,有个男孩子因为被排挤扯着一个女孩子的头发,而女孩子又用脚去踢男孩子,搞得这个哭那个叫。那男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制止,反而洋洋得意地说:“这社会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那位被欺负的家长听了很不舒服,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自己孩子说:“他抢你的玩具,你抢回来!他打你,你也打他!”岂料这位被欺负的孩子认真地对其爸爸说:“老师说了,好孩子不打架,他要玩具,就让他玩一下吧。”俗语说得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这个关键期,设立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的课题,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实现家庭、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同向同步
幼儿园的教育与家庭教育对促进幼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同向同步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更新观念,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从而实现同向同步。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深化幼教改革的要求,更是做好德育工作的要求。为达到教育的一致,我们以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接送孩子时与家长交流;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召开专题会。这些交流幼儿教德育的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介绍幼儿的情况为主,家长则以了解为主。然后,教师提出教育要求,家长只作为被动的配合者,这种“单向交流”不能充分调动家长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家园相互配合难有实效。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家长的参与性。提高家长的参与性,就是在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改变过去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即改变单纯强调让家长配合、帮助幼儿园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把有缺点、毛病多的孩子推给家长的做法。现在,我们把过去的单向交流改为了双向交流,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感。如针对孩子打架的问题,教师可在家长园地“大家谈”栏目中写一写有关“宝宝打人了,怎么办”的小文章,引起家长对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思考。此外,还可以请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做得较好的家长在家长会上谈体会,写自己培养孩子的态度和经验。这样,家长就成为了主动的教育者,且家长们自己的经验、方法也更容易在家长间沟通,他们心理上也更乐于接受。可见,家长的参与,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是促使家长自觉地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教师的认识,增强德育意识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好榜样示范的作用,如果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与幼儿园课题的教育不一致,没有形成一体化教育,那么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就不能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比家长更善于发现幼儿品德发展的优势,更善于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在加强教师自身政治素质的同时,创设德育环境、德育氛围、形成一种大的社会舆论,促使教师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德育工作的紧迫感,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从而使幼儿的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中图分类号】 G610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幼儿如一块神奇的土地,在上面播种了怎样的种子,就会结出相应的果实。而如今,“娇生惯养,以我为中心”等不良观念植入了幼儿的思想,这映射出幼儿德育问题实在令人堪忧。
一、对幼儿德育教育问题的剖析
(一)家庭因素
1、家庭教育重智轻德
虽然生活在21世纪,但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少家长仍然存在这种重智轻德的封建教育思想,他们让认为只有让孩子读好书才有前途,所以,一味的让孩子读书,幼儿要学会识字,算数,背唐诗,让孩子参加思维培训班,多学几门技能课,如画画,钢琴等等;而家长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把孩子教育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2、家长道德观念落后
很多家长认为,德育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的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移位,理想信念逐渐淡化,注重眼前利益,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把实现个人价值观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以拥有的物质丰裕度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唯一尺度从而,“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充盈这些家长的内心,而把人本应遵守的基本道德抛在脑后。家长是幼儿授课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不少家长把诸如上述的错误观念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使孩子的道德观念从一开始就已扭曲。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在择友方面有很大的歧视性,大多数幼儿的主观意念尚未成熟,遵从父母的教导,挑衣着光鲜的小朋友当朋友,而那些家境贫寒以及有身体缺陷的孩子则成为他们排斥的目标。由此可见,幼儿的道德观念与家长自身的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决定的作用。
3、家庭教养方式欠佳
在家庭中,由于孩子是独生子,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切采取包办代替的办法。这样做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使孩子形成懒惰、不爱动脑子、事事依赖他人的习气,还使幼儿形成―种观念,即一切都是现成的,完全可以不费力地得到,使幼儿从小到大毫无竞争意识,如此下去,又如何适应当今和未来的社会?
(二)学校因素
1、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
虽然教师在理论上都懂得,在进行教育时要尊重幼儿主体性,但是,具体到实际中,有不少教师依然高高凌驾于幼儿之上,动辄对孩子发号施令,久而久之,非但不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唯命是从,无一点闯的精神。近年来,出现不少幼师虐童的现象。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竞争呢?
2、教师素质不高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对幼教职业来说,幼儿正是其工作对象最脆弱的生命,幼师的师德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因为幼师的学历水平较低,极少数接受过高等教育,很多幼师考过幼师证之后,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这便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幼师实训的靶子,增加了孩子受伤的机率。儿童本应该是活力绽放的花朵,本应该是我们所有人都为之呵护、心疼的群体。然而,竟然会有幼师虐童事件频频发生。浙江温岭的虐童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不仅反映了某些教师的无知,更说明了这些教师没有道德观念。
3、教师关注孩子不够
从如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始,不同的孩子对学校的感觉不一样,有的幼儿倾向于孤僻的性格就不喜欢和多数小朋友一起玩,而有些教师却未能及时发现这一严重问题,这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以后形成离群的孤僻性格。此外,幼儿的认知能力较为薄弱,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欠缺,经常发生打架等事件,而教师却未能及时站出来劝解,很容易使以我为中心的孩子形成歪曲的心理想法。教师关注幼儿确实不够。
二、相关对策
1、纠正家长道德观念,为幼儿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清醒意识到,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有道德的人才,家长应致力于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家长要先纠正自己的道德观念。例如,对于人生的价值观,家长不能在孩子纯洁的土地上植入过分功利化的思想,要给孩子留机会以自求探索人生的价值。
家长应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要使儿童将来具备竞争能力,就必须从小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品行,培养他们自强自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顽强拼搏的勇气。
2、完善教师资格录取制度,为幼儿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
为更进一步满足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严抓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是必须的。因为只有严抓教师资格制度,才能把住教师入口关,淘汰不合格人员,面向社会招聘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员任教,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才能使师德不够健全的教师有危机感,促使他们严以律己,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素质。这样,幼儿的安全就多了一道保护槽,幼儿在校的成长环境变得更文明,这对他们日后的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
3、教师要多关注幼儿,鼓励幼儿,使其培养良好的品质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多与同伴交往,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空间,为他们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让他们自由、自主、愉快地游戏,交往和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挖掘孩子的潜能。
4、家长与学校多沟通联系,共同关心幼儿的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的孩子成长的必要环境。做好德育教育,就必须要家园合力,将孩子的德育教育进行到底。因此,教师与家长要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孩子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德育工作的要求,使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现代教育要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幼儿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幼儿品德教育是培养幼儿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幼儿园、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家园共育,齐心协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保育和教育的目标要求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文明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这是每位教师和家长必须明确的目标,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的培养是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并不是孩子进了幼儿园,所有的教育都交给了老师。目标明确了,我们才有工作的方向和动力。家长要和老师经常沟通、交流,要时刻关心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比如有的孩子偷偷地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玩,家长发现后要及时询问清楚,和老师共同商量教育的措施,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二、以榜样为引导,促进幼儿良好品行的养成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之一,孩子会通过模仿道德行为形成认知,教师本身的良好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以及幼儿比较熟悉的教师、家长、幼儿和童话人物,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要利用他们认同的榜样的良好品行来引导幼儿去学去做,真正把对幼儿品行的引导落实到我们平时的言行之中。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巴黎答记者问时说:“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教师应为人师表,规范言行,时时处处起到榜样作用。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集体的团结、协作,教师的言语行动以及幼儿中的好人好事,都应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促进其良好品行的养成。
三、利用环境开展渗透教育,强化良好行为习惯
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看似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其实不然,环境对幼儿品质的形成具有特殊作用。我们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针对幼儿们爱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寓品德教育于幼儿园整体环境中,利用他们周围的人、物、事等来渗透德育教育,让幼儿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宜人的环境中情操得到陶冶、身心得到愉悦,享受快乐的童年。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师可以对幼儿园和教室进行布置,在教室、楼道、走廊、活动区域等环境中悬挂一些德育挂图、名人语录以及一些生动、形象又富含哲理的德育漫画等等,营造出一种氛围,使每一面墙壁、每一条楼道、每一块活动区域都发挥形象直观的教育功能,让幼儿们天天耳濡目染,在不自觉中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在幼儿园草坪上立着“花草在微笑,请你勿伤它”、“爱护脚下草,莫折枝头花”等爱护花草树木的提示语,时刻提醒孩子们要保护环境,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还比如在寝室悬挂“太阳爷爷睡着了,请安静入睡”的卡通图片,提醒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不打扰他人休息。
四、知行统一,注重实践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巩固和升华教学的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于具体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中的“习”就是实践的意思,强调的是知和行的统一。要引导幼儿将学到的经验和知识付诸行动,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实质上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教给孩子们一些礼仪礼节,要求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就会使孩子们感受到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的快乐,自然而然地形成讲礼貌的良好品德。
五、结束语
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的主人,如果幼儿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他们长大后就很难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所以我们幼儿教师是任重而道远的,作为幼教的我们要时时处处树立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去感染教育幼儿,促进每个幼儿主动、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隋波 浅谈当前幼儿的品德教育[J]. 成才之路,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