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区域经济是反应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综合体。随着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区域政策在逐渐完善,互动的区域协调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各项经济发展要素的优化整合进程也不断加快。当前,应该更重视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重视通过产业集群战略来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发发展至今,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格局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固定资产投资的北上西进
投资的北上是指,投资热点转向环渤海地区。随着滨海新区发展措施的不断落实,环渤海地区的钢铁业、石化业、设备制造业以及港口物流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吸引不少的投资。投资的西进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将得到调整改善并必将不断升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以及一些加工贸易企业。
1.2 中部凸起的工业增长
从当前我国的总体情况来看,各区域的工业增加值近年呈现回落的趋势,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回落幅度较大,其他欠发达区域的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回落程度较小。
1.3 经济集聚化度逐渐提高,出现多城市群和大都市圈
随着经济大发展,在集聚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人口以及经济的活动更为活跃,并逐渐呈现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化的趋势。这直接刺激城市基础建设投资和消费的需求,还进一步促进其自身的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更多的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不断显现和形成,加快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的进程,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格局。
1.4 东北及西部对外贸易比重提升
从出口格局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增幅较高;从进口格局来看,这几个区域的增幅也在不断提高;从贸易顺差来看,除首都经济圈外,其他区域均实现了较大的顺差。东北地区以及西部的对外贸易比重正在提升。
2.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对策――产业集群
2.1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一,产业集群强调整合区域资源。产业集群不是简单而机械性的要求区域平衡性发展,而更为强调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优化来发力,寻求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道路。例如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来发展中关村的信息产业,利用地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产业集群战略来发展区域品牌和经济。
第二,产业集群更突出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的氛围有利用促进地域高质生产要素的集中,通过集中地域生产要素来寻求技术进步,并在区域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播、融合和创新。
第三,产业集群强调区域发展资源整合产生协同效应。产业集群需要投入的要素除了资本、劳力、自然资源,还强调企业家资源的培育的投入,实现当地政府、行业协会、教育部门、金融业对产业发展的协同。通过不断的资源整合,与内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促进区域向“学习型”区域转变,最终提高区域动态的竞争力,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2.2 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产业集聚群内的企业不仅可以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花费的投资,并且集群内的企业能够实现高度和细致的分工进而协调合作,促使群内企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产品品质得到的提升。这不仅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例如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在相关政策和地域政府的支持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在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壮大了工业这一主导产业的规模,最终促进了当地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陶瓷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极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第二,产业集群利于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通过产业集群,同行业现有厂商、潜在竞争厂商、现有竞争厂商、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重要客户都将被聚集到一起,形成彼此的合作、竞争、模仿、超越。集群的方式加快了高端人才在群内的流动,间接提高群内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第三,产业集群促使交易效率提高。产业集群内部拥有共同的背景和文化,在语言上、运营规则上逐渐趋同,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更为有效,避免更多冲突,最终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企业间的信任度提高。通过技术、资金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合作促成交易。
第四,产业集群促使资源的聚集,促进区域城市经济发展。产业集群促进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人口要素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在促进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和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重要的是人口要素的聚集,无形中形成了新需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提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等。这些发展都会反过来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提速,最终刺激区域经济的发展。
2.3 通过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一,优化产业集群对内外和对内的社会关系。发展中间机构,促使其成为产业集群保持良好合作和运行的剂。中间组织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在咨询、策划、信息、市场等方面为集群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主动促成合作,干预不良竞争,积极维护和处理集群企业与外部市场的关系,促进集群企业健康发展。另外,在处理产业集群与地区利益时,应兼顾较弱企业团体的利益,充分调动和利用区域独特的社会资本优势以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于此同时,以诚信的态度与集群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交往,建立诚实、互信互利的关系。
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产业集群过程中,应有目的而为。政府应适当放松管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相关的服务,以实现企业运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另外,政府应适当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干预,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企业的资源配置,促使企业在自然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和效率。政府可为产业集群营造公正、公平的竞争氛围,努力解决必要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问题,建立良性的竞争制度和纠纷处理机制以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
第三,提高产业集群系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自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自适应能力应通过提高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机构间的关系,使关系和谐化,提高合作能力,保证系统具备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保证信息在集群系统内外的顺畅传播和流动。自我发展能力是基于和谐系统关系上发展而来,集群企业应自觉遵守相互间的规则,通过协同合作来实现创新和发展,进而带动其他企业发展创新。
第四,加强产业集群的动态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依靠国家鼓励研发产业科技等政策,积极主动与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共同研发集群产业相关项目和技术,鼓励高校优秀人才的在集群企业的就业及合理流动。尤其要注重对助于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的深入研发和广泛推广,通过技术扩散形成产业联动效益。持续的合作开发才能帮助产业集群实现动态创新,持续提高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3.小结
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合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有着密不可分关系,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源泉和手段,是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区域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实践和积累经验,更好的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芬,邓宏兵,李雪平.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关键词:荆州 区域经济 定位 产业 对策
Key words: Jingzhou regional economies localization industry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079-02
一、荆州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上分析,经初步核算,2006年~2008年度,荆州全市生产总值分别为438.06、519.63、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11.45%、12.4%、12.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26.73、154.20、187.9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0%、7.8%、8.4%;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41.78、174.15、211.12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69.56、191.28、224.9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9%、10.1%、12.0%。随着经济发展,全市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继续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与2007年相比,2008年在经济总量上虽然增量较大,但从总体上看,产业发展仍不成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人口多、比重大,“三农”问题集中突出,作为江汉平原上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面临着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地方种粮积极性不高和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负债过大的问题。
(二)工业化进程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面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偏少,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力度不够,经济效益低,受制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甚至失衡。
二、荆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
区位是一种地理位置和地缘格局禀赋,但只有通过人们的充分认识,并加以开发利用,才可能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一)荆州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地形优势。荆州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河流交错,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湖泊密布,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
2、气候优势。荆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期,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3、交通节点地位优势。荆州从地理上讲是两湖平原中心,从地缘上讲是两湖平原的结合部。从古到今,荆州一直是中国东部向西南过渡的重要节点,随着“四纵四横”之一的沪汉蓉高速干线铁路即将贯通荆州,联合汉宜、汉光等高速公路,荆州成为鄂西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十分明显。
(二)荆州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区位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荆州市处于湖北省乃至中部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1+8 城市经济圈”(指武汉以及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个城市)对荆州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减少了很多的发展机会。
2、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弱势长期存在,信息不通畅,人员流动受阻,直接影响到各行各业的发展成长,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
3、远离行政中心,区域行政壁垒长期存在,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在根本上改善,对荆州享受政策优惠和发挥区位优势产生不利影响。
三、促进荆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产业定位,调整产业结构。
1、充分利用地处江汉平原的优势及良好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农业。重视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农业体制改革,发展大农业和现代化机械化农业;以江汉平原为经济腹地,促进江汉平原水稻产业带、水产品产业带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保持其在粮食生产上的优势地位;培植一批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依靠国家税费改革、免除农业税、粮食补贴等惠民政策,节约农业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落到实处。
2、将工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结合实际,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的集约式增长,减少因污染等导致的环境治理成本,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3、将开发第三产业放在战略性地位,推进旅游、餐饮、休闲、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荆州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因此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加大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农业优势相结合,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吸引城市内外人员的流动,促进外来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第三产业在经济贡献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1、明确城市性质和方向,确定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荆州由于产业定位不明确,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方向性。因此充分了解荆州市的发展状况,明确城市的发展能力,确定荆州市的城市性质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结合实际设计总体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导向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
2、选定城市用地,确定规划范围,划分城市用地功能分区,综合安排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对外交通、仓库、生活居住区、各级院校、科研单位绿化等用地,改善市容市貌,消除低矮房、防止用地分散、重复建设、功能分区不明确等问题,促进标准化,打造生态型、环保型城市。
3、合理布置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位置,构建以公路、河运、铁路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有效促进信息流、人员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畅通。
4、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如供水、排水、防洪、抗旱、电力、通讯、煤气、公共交通等,优化居民的生活生存环境,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有力的保障,吸引投资和消费,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三)保留和吸引人才
1、保留本地人才。荆州市教育事业发展较为成熟,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人才不仅要培养得出来,也要留得住。这就要求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如大学生下基层、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区域就业优惠等政策,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区域经济效益。
2、吸引外部人才。湖北省是教育大省,也是人才大省,荆州应当利用这种优势条件,提高城市开放程度,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坚冰,降低外部人才准入门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提高地方政府的博弈能力
1、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市场、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在“职依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原则下,对经济放宽、放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提高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博弈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以及与其他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政府博弈过程中,要综合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制度创新,强化监管力度,加强预期研究,打造诚信政府,保持理性,使博弈积极效应最大化、消极效应最小化,选择最优的策略组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利益和机会。
总之,荆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地位,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着力促进工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积极开发第三产业生产力,引导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和整合矿产、能源、人才、科技、信息等各种资源,集约化生产,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合理规划,扬长补短,争取资金、信息、人才支持和跨区域合作,改变“经济孤独”的困境,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长远发展,确保在中部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2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中部崛起战略与对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4
[3] 胡宝清,严志强,廖赤眉. 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12
[中图分类号] F572.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076-02
一、江西省内河港口发展现状
(一)港口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港口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论是港口的规模、吞吐能力,还是港口的机械化程度、装卸效率都获得了较大的改观,面貌焕然一新。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重点改建、扩建了南昌、九江、樟树、吉安、赣州、鄱阳六大港口,同时新建、扩建了景德镇、彭泽等数个中小港口。2009年底,全省有内河港口59个,拥有各类生产性泊位1713个,泊位总长度63426米,拥有千吨级以上泊位112个,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级;港口生产性仓库面积244982平方米,生产用仓库面积477758立方米,堆场面积1119371平方米;铁路专用线总长度14795米,其中装卸线长3931米;港口装卸机械2528台,其中起重机械1314台、装卸搬运机械570台、输送机械393台、专用作业机械30台、其他装卸机械192台,最大起重能力60吨。
(二)水运量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江西省内河货运量4408.2万吨,货物周转量566787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9.4%和21.9%;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009.36万吨,同比增长25.15%,其中出口9977.35万吨,同比增长41.0%,进口5032.01万吨,同比增长2.3%;旅客吞吐量401.56万人次,同比下降14.1%,其中出港182.85万人次,同比下降20.2%,进港218.71万人次,同比下降8.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07万TEU,同比增长19.9%,其中九江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7万TEU,同比增长24%,南昌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万TEU,同比增长12%。
(三)江西省港口生产经营的特点
2009年,江西港口生产经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江西省港口的主要货物是矿建材料(砂石),年吞吐量达到12229万吨,占全省港口吞吐量的81.5%,同比增长29.3%。原因是从2009年6月份开始,鄱阳湖部分湖区砂石恢复采运以及江西省部分城市在2009年增加了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动场馆建设,矿建材料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二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渐回暖,金属矿石的进口量增加幅度比较大,2009年,江西金属矿石的进口量同比增长89.7%,散装水泥、液化天然气及制品、钢材、煤炭、化肥等大宗货物的港口吞吐量分别为361.69万吨、22.95万吨、29.66万吨、307.12万吨、24.6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3.5%、32.7%、17.4%、9.1%;三是全省成品油港口吞吐量为134万吨,同比下降22%,原因是南京至九江及九江至南昌、樟树的成品油管道运输的开通,使得江西成品油港口吞吐量逐年大幅度减少;四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07万TEU,同比增长19.9%,其中:九江港完成10.07万TEU,同比增长24.4%,其外贸集装箱随着国际需求逐渐回暖,同比增长20.98%,内贸集装箱受国内扩大内需的拉动,同比增长54.4%;南昌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万TEU,同比增长12%,其中进、出口箱量分别为2.66万、2.34万TEU,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
二、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一)江西省总体经济概况
1.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围绕中部崛起目标,江西省不断推进“全民创业,富民兴赣”战略,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生产总值每年均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迅速提升(见表2)。
江西省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05—2009年,生产总值以年均14.38%的速度向上递增,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89.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26.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1.7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84.4亿元,年均增长率18.28%。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图1显示了2005—2009年江西省三大产业变化趋势,三产比重由2005年的19.0:47.2:33.8调整为2009年的14.5:51.2:34.0,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突破了50%,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江西省经济发展布局
江西省经济布局以中心城市,交通线,港口和省域边界线为依托,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的关联度、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形成“一核二心四带”的空间布局。
1.“一核”即南昌市城区,“二心”即九江市、赣州市城区。南昌市城区是省会城市,具有综合优势,重点以金融业为核心,可以形成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九江市城区是鄂皖赣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发挥北大门区位优势,重点以物流业为主,形成港口物流中心,旅游娱乐休闲中心。赣州市城区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衙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发挥南大门区位优势,利用特色资源优势,重点以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为主,形成商贸中心、文化旅游中心。
2.“四带”即昌九、樟树、吉安和赣州经济带。昌九经济带的中心是南昌市城区,副中心是九江市城区,发展主轴是南昌市环城辐射高速公路,九江市沿江沿路型高速公路及昌九高速公路,经济带是樟树市、高安市、靖安县、武宁县、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都阳县、余干县、东乡县、临川区等县市。这个经济带区位条件优越,开放层次较高,经济资源丰富,综合实力雄厚,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可以发挥其港口、江河开放等优势,建立江西省产业基地,形成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成为长江中下游最具活力的产业核心区之一,带动全省对接长珠闽,衔接武汉城市群,尤其是融入长江三角洲。
罗 纹:江西省内河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樟树经济带的中心是樟树、新余市,经济带是宜丰县、上高县、新干县、乐安县、崇仁县、宜黄县等。该区域岩盐资源丰富,位居全国第四,可开采性很好。可重点打造盐化工业,对产业资源进行整合,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成为区域发展的强有力拉动因素。同时,依据产业特点、城市特色和人文环境,结合长远发展需要,可以沿105国道大力发展医药流通及相关产业,沿樟观线大力发展保险、设备制造产业,沿清宜线发展农产品精加工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种养业,沿樟店线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形成四条延伸线,辐射周边县市。
吉安经济带的中心是吉安市城区,经济带是吉安县、永丰县、峡江县、安福县、萍乡市、永新县、泰和县等。吉安是交通部规划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在江西省的地理上占有特殊位置。该区域自然矿产资源丰富和要素成本低,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承接长珠闽产业转移,以食品、医药、电子等轻型制造业为重点,在该区域建设现代轻型制造业基地;利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农产品丰富、生态环境的优越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建设向内河输出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利用吉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把吉安建设成为江西省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赣州经济带中心是赣州市城区,发展主轴是京九铁路,经济带是南康市、赣县、兴国县、于都县、上犹县、信丰县、大余县、崇义县、遂川县、万安县等县市。这个经济带是江西省与珠闽协作的枢纽,省际交流的纽带,应该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促进省际联动,以各级园区为依托,不断推进内河产业向内地转移,内地资源向内河集聚,形成集矿产开采,生产、加工、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有色冶金产业基地,承接珠闽内河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工序的重要加工基地,辐射周边及大城市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当前时期,公路交通的发展只有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才能构建起可以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而公路交通作为服务型基础设施,必须在数量上使经济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资源对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想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保持资源利用率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国道路交通正处于转型期间,逐步从以前的滞后型转变为现如今的适应型。在转型的过程中,要对公路建设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充分把握,对公路建设的发展思路进行深入探究,确保我国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1区域公路交通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现阶段,公路作为运输的主要线路,通过客车、货车、电动车等运输工具对物品或人实现位移的方式被统称为公路交通。在我国,公路交通的分布相对较广阔,它有灵活的机动性和较低的投资成本,但其运输的成本相对高一些,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在铁路、公路、水路各类交通系统中,公路交通占据了主导地位,它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公路交通系统还属于公共性的基础设施,它服务于全体人民群众,大家都具有使用权。与此同时,对于公路交通系统如果等有巨大需求的时候再去建设为时已晚,因此它的规划建设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应提前进行施工的部署。现实中,每一样事物都有其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即使这种联系暂时没有,但以后也不会被任何事物所脱离。事物的内外部环境能否实现共存共生的能力就是所谓的适应性。区域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说的就是公路交通在当地一个区域的经济秩序和条件下是否能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最终完美融入到当地经济发展中去。公路交通属于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必须与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和方向相一致。
2区域公路交通经济发展现状
在陆地运输中,公路交通作为主要实现方式之一,以其高效率、高效益、安全稳定等特点在综合交通系统中起到了很好的基础作用和骨干运输的双重功能。近年来,不断提升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公路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让公路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截止2012年12月份,全国公路总里程已经高达四百余万公里,高达350多亿人的客运量,在客运总量中所占有的比例为百分之九十四左右;高达三百多亿吨的的货运完成量,在货运总量中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七十八左右;高达一万八千多人次的旅客周转量,在旅客周转总量中所占有的比例为百分之五十五左右;高达六亿吨的货运周转总量,在货运周转总量中所占比例百分之三十四左右。在国家公路网改造中,预计修建四十万公里的国道和高速公路,预算投入资金为将近五万亿人民币。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来,国家对公路经济发展十分重视。公路交通为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它属于传统行业。区域公路交通作为公路交通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区域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思考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公路交通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定义进行一个界定,同时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从而确定区域公路交通经济关联性的内涵。经济系统作为我国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类不同生产部门通过劳动分工形成,作为主要物质生产部门的交通运输,它能够有效联系社会生产、分配等各个阶段,被当做各部门有机连接的重要枢纽,为各类经济活动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3区域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3.1公路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公路交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内容,一个是直接经济效益,另一个是间接经济效益。前者我们能够直观的看出来,例如公路建设的投资量相对较大,但是需求也大量产生,公路工程能够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为城市外来工和本地闲置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使本区域市场进入繁荣期。当我们建成公路以后,不断提高的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会为本地带来一定商机。而间接效益指的是在建成公路网以后,能够很好的刺激整个区域的经济,进一步促进产业聚集,当地政府部门也能够对当地的经济规划进行灵活调整。
3.2经济发展影响着公路交通。公路交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经济力量去支撑交通事业的发展。通常来说,各地方公路建设的水平随着经济水平的变化而增长或降低。很多地区公路建设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地经济水平太低,没有实力去发展。我国公路建设的经费一般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不过区域公路运输的需求大小也对公路建设的进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3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公路交通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增长,社会经济也影响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它们之间属于相互的作用。公路交通建设能够使当期投资不断增加,就业率持续攀升,给相关行业带去订单,使区域经济得到一定增长。而区域经济的增长也要依靠公路建设去提供动力,进而出现许多运输需求,当需求量出现饱和时,又要对公路交通进行施工建设。而该区域的人员和物资流通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更加频繁,从而带动公路建设。
4区域公路交通经济发展关联性评价分析
4.1构建关联性分析评价体系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对评价体系进行构建时,必须注意以下四方面原则,一是科学性,我们要明确分析体系的概念,使其具有操作性;二是系统性,我们要对公路交通系统统筹考虑,将其融入社会经济中进行考量,从而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三是简单明了,准确清楚;四是对公路交通的动态性加以关注,综合反映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2关联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公路交通系统错综复杂,我们在对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很多详细的指标去对完整的数据系统进行组建,但最后还是要简化成为公路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适应性问题。通过我们所见到的评价体系中,包括了公路网总里数、高速公路的比重、干线公路的比重等指标。通过详细的指标,我们可以将公路交通系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进行一个清楚的判断。(1)综合评价的特点。通常综合评价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在评价体系中,需要全面详细的评价公路交通的规模、公路的发展速度;二是坚持两个结合,即动态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2)建立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关联性评价模型。我们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判断主要依靠的就是评价模型的建立,进而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给寻找出来。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将矩阵构造出来,对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的各个数据进行明确,评估各项数值,最终得出结论。
5结语
公路交通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互通互融,从而确保了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公路交通的发达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工期较长的建设工程,各方面都对公路网的完善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要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其公路交通的建设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有效发挥公路交通工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区域公路交通经济关联性的相关概况,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了构建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评价体系,为今后公路交通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来逢波.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一、潍坊市高职教育概述
我国从1996年就提出: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优先满足第一线和农村地区对高等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按照这个培养目标,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广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类,但一般是指限定在学历教育范围内的狭义的“高等教育”,如潍坊科技学院和潍坊科技职业学院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通常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界定采用狭义上的定义。
潍坊市职业教育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较大。截止2014年,共有各类高等教育院校14所,其中本科院校为潍坊学院、潍坊医学院、潍坊科技学院三所,全日制在校生14.2万人;职业教育成绩斐然。从2010年开始,连续四年承办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2011年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学科类评价排名中,潍坊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在文化教育、轻纺、环保气象、农林牧渔与安全五大类中名列第一,占全省1/4多;职业教育探索突破较多。
二、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一定区域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按2014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信息,2014年潍坊市GDP为4786.7亿元,比2013年增长9.1%。按常驻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51826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8470元),实现增长8.9%。到201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07家,工业增加值10.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02.5亿元,增长8.7%,利润总额695.1亿元,增长9.2%,利税总额
1070.6亿元,增长10.1%。财政收入运行平稳,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0.2亿元,增长12.1%。
三、潍坊市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需求的现状分析
(一)潍坊市高职教育要培养满足各个产业需求的人才。潍坊市高等职业教育要与潍坊地区的经济相适应,培养出适应潍坊市未来发展的专业化人才。按照潍坊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传统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潍坊市的传统产业包括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化工、盐业等,传统产业走到今天,需要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发展水平,需要大量的技术专业人才,特别是科技攻关人才、技术推广及普及人才;第二,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发展规划中,潍坊市的城市职能将重点倾斜海洋化工以及现代制造业;第三,第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金融保险、商品流通、娱乐、旅游、信息咨询等行业是第三产业中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多种才能、可以独当一面的复合型和竞争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F572.88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入手,研究了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对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产业升级发展对策和措施,如更新流通观念、调整流通布局、优化流通发展环境、整合中部流通资源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 中部崛起 流通业发展 现代化 整合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是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更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突破之地。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服务业中最大的产业部门,事实证明,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互促作用,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在,中部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中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必然离不开一个畅通、便捷、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支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且至今尚未完全转变,阻碍了流通业在结构调整中应有的导向作用(洪涛,2012)。
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在交通、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方面存在着较强的后发优势,更因为区域地理位置,流通业的发展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为我国的铁路、公路、航空、通信枢纽,全国的商品生产及货物集散地。中部地区的流通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着全国流通业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中部地区的流通规模持续扩大,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元化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陈栋生,2004)。2011年,我国中部六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到35967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1/5,中部六省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零售额近万亿元,占全国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零售总额的1/6强。由此可见,中部地区流通业在我国流通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凭借流通创新,全面提升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但流通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中部地区而言,中部六省流通企业“散、小、弱”的问题仍然突出,流通产业总体竞争力还不强,商品流通产业化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市场培育和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流通业发展的科学规划。由于流通业放开较早,较长时间以来,其发展受市场牵引倚重而受政府规划指导倚轻,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存在着布局定位趋同、业态趋同、结构趋同的现象,高投资进入,低价位竞争,超低水平回报。
2.流通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不高。从地区结构来看,河南、湖北、湖南流通产品较为发达,安徽次之,江西流通业较为落后。从行业结构看,商业、旅游、餐饮等行业发展迅速,金融、信息、物流、会展、实物租赁、典当、拍卖、再生物资回收等行业由于技术的制约发展滞后(芩丽阳,2003)。
3.物流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较小,设施结构、运输设施布局都不合理,而且交通运输网络化程度都不高,路网布局不完善,导致东西向交通流向不畅。铁路和高速公路尚未沟通和形成能力,缺少干线间联络线,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范围交叉严重,干线、干支线间存在脱节现象。主要通道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交通运输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程艳,2000)。
同时中部地区的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以及不同运输方式的装备和物流器具之间的标准不一致,严重影响各种物流之间的功能和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物流效率的提高以及中部地区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4.流通业现代化程度偏低。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商业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差距较大,管理创新明显不够,单凭简单复制店铺布局,只能以豪华的装修及低水平服务来面对顾客。企业在购销运存甚至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大多采用人工方式。特许经营、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和服务方式还未得到充分发展,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规程(芩丽阳,2003)。
发展中部地区流通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流通观念,为流通产业整体发展提供保证并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首先应加强理论研究,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及对流通业认识上的统一。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应更新观念:不仅是在制造环节,而且在流通环节、在服务领域也产生了大量的国内生产总值。其次应转变观念,纠正“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思想,在思想上树立“流通先导产业”的地位,从战略高度重视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通过对产业地位与作用认识上的统一,为全面推动流通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保证。
(二)突出特色和强化城市群带动,展开并推进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立足特色,规划流通主体功能区。在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布局上,应从地理环境特点、产业发展状况、区域内省区间经济联系等多方面特征入手,着力于合理分布流通主体功能区,即依据地理交通优势、产业特征、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中部区域大中城市的市场功能定位。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协调的整体区域布局。
突出“经济聚集”效应,实现整体升级发展。中部各省都把建设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强的城市群、经济圈或产业带,作为加速崛起的突破口,如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太原城市群,目前这些城市群已具有较为明显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其隆起带动效应正在凸显。在突出特色发展的同时,可充分利用地理因素下的城市群之集聚、辐射区域的便利,发展区域内及区域间的组织化、网络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现代化流通业,以此带动整个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的升级发展。
加强省际合作,寻求发展长效机制。省际之间应相互开放,扩大临江、临线、临边开放,构建网络开放格局。同时,省际间、区域间要加强合作,建立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区域流通业发展创造空间和机遇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对流通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发展空间。城镇化带来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张为流通服务网点的铺设与扩张提供了动力;城镇化进程所滋化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多样化和层级化,也为流通服务业细化、纵深发展创造空间;城镇化也为产业聚集发展提供动力,聚集效应对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的规模发展、优势凸显提供了机遇。
(四)大力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为地区流通产业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运用现代流通技术和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商业,推动商贸流通、宾馆餐饮、文化娱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上水平、上档次。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加强物流软件建设;加强供应链管理建设;创新营销、流通方式,发展新型业态;推广物联网理念及技术应用。三是发展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为流通企业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经营管理,探索有型市场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模式。四是继续推进连锁经营向多业种、多业态的领域快速发展,鼓励发展物流配送中心。
(五)优化流通发展环境,为流通业加快发展提供健康平台及指引
改善中部地区的流通环境,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流通网店布局和建设,使其适应现代流通发展需要,体现地域特色。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建立可靠的监管、监督、诚信、自律支撑体系,建设市场经济新次序(陈栋生,2004)。另外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工作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手段,落实专项经费,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应加强流通领域诚信建设,重视和加强对知名流通企业品牌、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同时应强化重点行业管理。加强行业监管,强化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六)整合流通资源并加强中部合作交流,实现产业发展的凝聚及规模化
整合流通资源,从政府层面来说,主要从改变工作职能入手,建立共同协商、互通有无、互利互惠,长期合作的施政机制,加强政府间的协调,推动各行政部门对流通业的支持,充分发挥流通主管部门的积极作用。从企业层面上说,应鼓励和支持企业依靠自身实力,在市场、信息、设施共享的基础上,结合制、配送制、连锁经营方式,开展多边、双边合作,实行跨省的商务活动和资本运作,联合开展国际国内贸易,重点发展社会化的、跨地区经营的大型流通组织。积极开展中部六省的商业合作和交流。在中部六省政府间、行业间、协会间、企业间建立定期的协调与交流机制。如,可联手举办跨省商务交流活动,共同商榷局域商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七)建立流通发展促进机制并加大投入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在加速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中,政府应从政策和资金两个方面给予投入,真正发挥政府对现代流通发展的培育、引导和带动作用。对于一般商品的销售和服务贸易等充分竞争性领域,政府主要是制定竞争规则,创造公平环境;对于涉及经济安全、社会安全、资源环境等的特殊流通行业,政府应在市场准入、规划、监管方面负起责任,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办法制定相应的措施;对于重要商品储备、大型流通市场、社会性物流中心、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流通基础设施,政府应通过公共投入方式加强建设;对于农村市场网络和社区商业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调节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支持具有社会公益特征的流通领域建设。因此,建议中部各省政府设立、或联合设立促进流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流通业的改造和发展。
(八)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巩固中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优势提供保证
中部六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部六省应结合产业特点及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努力培育一批中高级批发市场,建成高效合理、跨区域的农村产品流通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应规范农村市场次序,建立促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法律,建立稳固发展农村流通市场的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现代流通业是中部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社会就业,实现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消费结构的良性变迁等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因此,发展现代流通业是顺应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中部六省应将流通业的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实现满足区域经济增长要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涛.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1)
2.《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2年)》(中部蓝皮书)
3.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A].王淞.中部地区经济结构问题分析及流通业发展策略[C].2012-11-16
为加快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在开发区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对开发区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研,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开发区企业发展经验和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其它开发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开发区企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开发区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尤其在品牌战略、土地使用和园区带动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为开发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意见。另外,此次调研也为建立健开发区企业数据资料做基础性工作。
本报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大量的数据,重点阐述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现状,展现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全貌和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阐述开发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晰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态势,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契机,结合开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为解决开发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政策建议和对策。
第一部分:开发区企业现状
随着体育赛事的频繁举行,其规模越来越大、观众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作为一种产业,在生活中与人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我国,体育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人民群众对体育的热情也在不断地增长。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可以看出,我国的体育水平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同时,对体育赛事的举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硬件基础。在这种背景下,体育经济应运而生。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
体育所隐藏的巨大经济效益在整体经济发展的旅程中逐渐被人们发现。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地区,体育经济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对国家经济起到了带动的作用。但在这方面,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刚刚起步,体育的发展也比较落后,还没有对体育经济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虽在不断拓展,但产品质量不高。随着人们对体育的不断关注,体育赛事现在越办越红火。在这过程中,运动员的个人形象也在不断提高,对人们形成了一种榜样的作用。一般来说,体育经济有两个经营方式:一是有形资产的经营。这里的有形资产是指如比赛场地的租用、体育设施的使用等等,带动了体育的发展和相关体育产业的收益。二是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在许多大型体育赛事上,体育品牌随处可见,它们利用赛事的关注度宣传本公司的品牌,从而打响品牌。此外,随着运动员知名度的提升以及自身价值的提高,有许多的体育公司利用运动员肖像权的投资运营模式推动公司产品的销售,从而得到经济上的利益。
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体育经济开发的领域从一般的体育产品使用和生产到各种体育赛事的赞助逐渐拓展开来。但在拓展的过程中,体育产品的质量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大多数的体育产品公司生产规模小,经营水平低、管理理念落后,因此导致体育产品的质量不高。与国外的体育品牌相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我国的体育产品的质量还有待提高。而且,随着我国“黑哨”、“假球”等负面新闻的不断涌出,致使体育产品的推广过程受阻,阻碍了体育竞技的发展。在本身经济规模就不大的情况下,体育产业遇到这样的冲击更是难以生存,在质量追求上也是无法给予更多经济上的支持。这也是导致我国的体育产品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体育消费潜力不断增加,但缺乏市场竞争力。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活动,它展现着人的力量与智慧之美。随着各大体育赛事的转播,诸如足球、篮球等大型体育比赛因其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从某个方面来看,这推动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从整体经济情况来看,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从对物质上的需求逐步转变为对精神上的需求。并且,随着健康观念的灌输,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消费潜力也在不断地被挖掘。
人们热爱运动、热爱体育,所以相关的体育产品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但是受制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我国的体育经济起步晚,发展也比较落后。因此,从一开始,我国就失去了体育市场份额抢夺的优先权。同时,由于经营管理理念等各方面的不完善,我国体育产品还无法与世界顶级体育品牌形成抗衡。知名度以及质量都制约了我国体育产品向国际发展的进程,使得现在我国的体育产品缺乏竞争力。
传统体制制约体育经济的市场管理。由于我国的整个体育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体育部门的控制,一切体育经济的发展均是以体育部门的规划为准则。从而使得体育产业在整个过程中失去了主动性,降低了体育公司的参与积极性。我国的经济是从计划经济转变过来的,在现实经济中还留有一定的计划经济的影子。这在体育经济中的表现更加明显。所以,传统的经济体制制约了体育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利用经济的一种可调节的作用来规划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式,但在体育经济中还得不到完全体现。我国体育经济的管理理念原本就落后于其他国家,如果得不到发展,就只有原地踏步,甚者倒退。
主体产业的定位不准确,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发达国家的体育经济发展进程来看,结合我国的实际体育经济情况,不难发现我国的体育经济包括体育竞赛、健身娱乐和无形经济这三个方面。但在实际中,我国的体育经济除了在足球、篮球等赛事上得到了体现以外,并没有更多的发展。这是因为我国对体育经济本身的定位不够准确,忽视了体育经济对体育活动的推行。
其实,体育经济为整个大体育赛事的进行提供了场地、资金上的支持,体育赛事带动着体育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导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从而使得体育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所以,针对我国的现状而言,其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这将导致被忽视的体育项目在我国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不利于体育多元性的发展。
以体育为主题的经济市场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市场还不完善。刚走过改革的浪潮,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实践历程。体育经济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即以体育赛事为中心、以体育产业为辅助的产业化模式。但由于政府部门对体育赛事控制过多,以及对体育管理采用的管理方式的不准确,导致我国的体育市场还不够完善。在整个体育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最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体育项目的热爱与否,从而引导者体育厂家的生产状况。缺乏公平竞争,会造成市场管理混乱,从而使得体育经济自身的调节能力降低。
缺乏高素质体育经营人才,致使体育经济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我国体育竞技刚刚起步,还在探索的过程中。因为其本身的吸引力以及潜在的价值,所以一直处在被挖掘的状态中。但由于我国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完全不能满足现在体育经济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高校有专门培训体育经营的相关人才,从这可以看出我国其他的部门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致使体育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趋势
虽然体育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尽人意,但由于其本身具有的诸多优点,体育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大的。结合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我国的经济实际情况,国内体育经济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在整体经济带动下,体育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随着我国的经济模式的转变、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加入WTO组织以来,体育经济逐渐开放。在各大国际顶级赛事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体育品牌的标志:日本的“美津侬”、意大利的“KAPPA”、美国的“阿迪达斯”等。而在我国,国际体育大品牌,如耐克、锐步等在各大商场也都随处可见。同时,由“体操王子”李宁创办的“李宁”体育品牌也在国际各大赛场上闪现着身影。这就是体育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随着质量等级的划分,体育经济产品的垄断程度不断加深。从相关数据显示,国际体育顶级品牌“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公司在运动服、运动鞋上占有世界80%的市场份额。而且,随着整个技术的不断完善,它们在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高。这样就使得起步低、技术差的体育公司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同时,国际上各大体育赛事的赞助费用也在水涨船高,这对于一般的体育公司来说,并不能承受。从这个角度来看,一般的体育公司在宣传上已经落后于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品牌追求的比重逐渐加重。这势必对起步晚的体育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利。
(一)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市(区)
重庆市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2009年,实现汽车摩托车总产值25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基本形成了以轿车为主的宽系列、多品种全面发展的产品格局,摩托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成都市是软件产业、生物产业、信息产业和民用航空产业等17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2009年,高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7.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2.8%。德阳市已发展成为与上海、东北齐名的国内三大重装基地之一,水电、火电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和30%,大型轧钢设备占45%,大型电站锻件占40%,核电设备占60%。绵阳市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体系。200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8%,是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
(二)涌现一批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长安股份、力帆集团、建设集团等企业快速发展,2009年,汽车产量达到171万辆,重庆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西铝集团已发展成为我国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综合性特大型铝加工企业。国际复合材料公司玻纤生产能力已超过30万吨年,跻身全国第二位。四联集团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自动化仪表企业。三零集团信息安全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的30%以上,绵阳长虹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80余项,位列全国家电企业第一名。2009年,长虹彩电在家电下乡系统中销量全国第一,华意压缩机销量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四。东方电气水电机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汽轮发电机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占全国风电设备1/3的市场。服务业领域,普洛斯物流企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美国信必优等世界顶级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已进驻成渝经济区,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基本都在区域内建立了办事处或旅行分社。另外,世界前50位的商业银行已有10余家以上在成渝经济区开设了代办处或办事机构。
(三)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
重庆市纳入“成渝经济区”的特色工业园区35个,占全市的81.4%,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达3892亿元,占全市95%。北部新区的汽车摩托车产业、西彭工业园区的铝加工产业、长寿化工园区的天然气化工、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的笔记本电脑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了较大影响力,四大园区工业产出占全市的58%。成都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园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四位,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产业为重点的五大高技术产业群。德阳重大装备产业集群目前已扩展到71平方公里,园区内工业企业1176户,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5.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4.3%。绵阳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05亿元(2009)。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35号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商务区和三圣花乡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入驻企业达793家,2009年累计产值14.9亿元,成为国内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
(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成渝经济区国家级科研机构及各类科研院所数量较多,各类高等院校超过130所,专业技术人员220万人,科技人才近30万。国家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众多。区内大多军工企业设备先进,科技实力突出。高技术产业已形成较强的产业基础。东汽、二重、长安股份、长安福特、西铝集团、国际复合材料公司、四联集团、三零集团、长虹公司等建立了企业研发中心。2009年,成都市新产品产值率达22.5%,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10家、78家、74家,形成了川大智胜公司的空管系统、宁江机床集团的柔性制造岛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软件外包、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等高技术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绵阳市是国务院命名全国惟一的“中国科技城”,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
(五)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重庆市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综合化工基地、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研发生产基地的目标,以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基地为载体,加快培育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乙烯芳烃项目前期工作,完善MDI及化工新材料、乙炔、氢氰酸等11条产业链。成都一汽大众成都轿车、天马4.5代TFT―LCD生产线等224个项目加快建设,成飞大飞机等110个项目开工,重庆铁路物流园区、重庆中集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
二、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技术创新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
总体上看,成渝经济区内产业发展呈现高新技术与原始技术、先进工艺与传统操作并存的局面。既有东汽、二重等具有先进生产技术的企业,也有一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的《2008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四川科技创新进步指数居全国第15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资转移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集中在加工组装阶段。绵阳市是中国惟一的科技城,但也存在高新技术产品自主知识产权较少,尤其是能代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发明专利少的问题,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其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如CPU、集成电路、通用软件、PDP八面取屏技术等主要依赖进口。
(二)产业结构仍以资源简单加工产业为主体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仍呈现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偏重资源开发,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初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少。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2.8∶49.9∶37.3,第一产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在工业内部,仍以资源简单加工产业为主体,2009年,油气化工业、冶金和材料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资源型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成渝经济区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在服务业内部,仍以传统的商贸、运输为主体,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和咨询等生产业规模较小,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尤为薄弱。高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2008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仅为835亿元,同年广东省已达3700多亿元,中部地区的湖北省也超过了1000亿元。
(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招商方面滞后
2008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0535.9亿美元,同比增长6.8%。四川省加工贸易业务备案进出口金额为61.4亿美元,重庆市为12.0亿美元,两省市占全国的0.70%,与经济总规模占全国的6.5%相比有较大差距。成渝经济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缓慢,与产业链较为单一有较大关系,当地企业加工生产的上游资源性产品无法满足多类产业转移的需求。
(四)各市(县、区)之间产业同构化问题严重
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资源禀赋相同等原因,产业选择取向一致,各市(县、区)之间缺乏合理分工,造成企业平均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不高、重复建设突出等问题。四川省南充市与重庆市涪陵区主导产业选择极为类似,都将天然气化工、机械制造、轻纺食品等作为主导产业。即使是同属重庆市的永川市和江津区产业结构也极为雷同。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成渝经济区分属四川和重庆两地,要逐步破除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消除行政壁垒,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减少商品流通的无形关卡,促进商品自由流动。推动形成统一的要素市场,以重庆产权交易所、成都西南联合产权交易中心为平台组建覆盖经济区的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建立联网对接、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市场。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加快区域内同类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区域内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行高速公路交费“一卡通”,推动毗邻地区的天然气管网互联互接。进一步调整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在区域内布局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如沿长江线的长寿、涪陵、泸州布局建设重化工产业园,在成内渝沿线的资阳、荣昌布局建设机械加工产业园等。
(二)积极引进内资外资,促进重点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加快完善服务体系,改善物流配送、生产研发、人才培训、企业融资等公共服务,为产业配套创造良好条件。依托丰富的人力、矿产、农副产品、水资源等,结合灾后重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大力引进内资。积极引进外资,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兴业。合力引导内外资投资方向。制定出台《成渝经济区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录》,鼓励内外资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成渝经济区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
(三)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进一步加大对成渝经济区创新型城市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给予成渝经济区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优惠政策支持。对于涉及到产业链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的项目,给予土地、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培植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以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为重点,推动钢铁、有色、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制造部门优化升级。
0.引言
自20世纪70、80年代中国重视经济发展以来,房地产也以同样的速度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上海为代表的中部,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南方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需要房地产金融的支持,可是近年来我国金融对房地产的力度却有所下降。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们必须着力于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1.房地产经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1问题
1.1.1泡沫成分收缩,市场价格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
房地产泡沫是泡沫的一种,是以房地产为载体的泡沫经济,指由于房地产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市场价格脱离了实际使用者的情况[1]。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2013年5月份,全国有70多个城市的新房房价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而二手房回落1.5个百分点。而一些著名的地产商比如说万科、和记黄埔为加快资金的周转也在调低价格,还有一些炒家为了尽快脱手也在大幅度地降低房价从而进行抛售。
1.1.2成交量下降,空置率上升
由于房价的下调,购房者在等待购房的最佳时机,因此,导致房市成交量的下降,房产的空置率在上升。据数据显示,2007年上海的月成交面积是174万平方米,而2010年却只有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52%。与此同时,天津、杭州、南京、武汉等许多城市的成交量也在萎缩,空置率在不断地上升。
1.1.3开发成本增加,房价依然偏高
当今市场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企业在开发的时候建筑材料成本、土地成本、经费运算也有所增加,销售业绩的不佳导致房子的存量在增加,从而导致了房地产开发成本和市场销售价格的矛盾,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新的开发商只能提高房价,又导致房价偏高的格局,这就是所谓的越买不起房价格越高的房地产怪圈。而房地产对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依赖性,加上房地产行业税费的增加使房地产开发告别高增长时代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1.2措施
1.2.1发展多层次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房地产经济不仅需要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一级市场,也需要分担一级市场风险的二级市场,发展房产中介、保险、担保、房产评估等金融市场服务体系以解决住房贷款流动性的问题。
1.2.2促进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
要注意细分市场,开发不同的社会群体的产品,比如说针对刚工作的社会青年,或低收入家庭,要有相应的住房金融产品让其更有能力购买。开发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在内的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产品。开发房地产信托产品创新,信托作为一种灵活的融资工具,可以满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有利于优化资金配置效率。推动纳税评估向税务转变,税务机关委托机构纳税评估,能避免由于税务管理员的业务水平低的问题造成评估不准确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2.3加强政策性房地产金融服务
中低收入住房保障是房地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借鉴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美国的“居者有其屋”的计划,为中低收入的家庭提供住房贷款补贴和住房公积金[2]。从而一方面解决了房地产销售业绩不佳的问题,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更好实施。同时,对房地产泡沫也要进行相应的打击,有以下措施:(1)对房地产商征收暴利税或空置税,促进住房供给的释放。(2)尽快征收物业税,即不动产税,从而抑制住房的盲目增长。(3)征收遗产税,改变居民的心理预期。(4)提高居民住房转让所得的税率。(5)对居民购买第二套以上的住房采取抑制性的金融措施。(6)取消期房销售制度,改成现房销售制度[3]。
1.2.4加强对境外机构及个人进入境内房地产市场的管理
要加强境外机构或者个人进入境内的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境内外资开发,登记制度,购房统计。加大对投机行为的查处力度。只有加强对境外机构或者个人进入境内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才能防微杜渐,为我国创造一个良好的房地产发展环境。
2.发展趋势
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仍然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总量增长型发展时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房地产行业正在实现商品化的发展,与融资、投资与再生产之间有着良性的循环。但是与此同时,房地产商品化有着其很大的弊端。
首先房价预测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房地产的发展有着它自身的发展规律[4]。目前房地产的畸形发展导致的不合理现象需要解决,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会导致目前住房困难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是一个很好的未来发展趋势。而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住房发展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导致我国的房地产发展必须要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在我国,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很多农村居民需要到城镇居住,对土地资源的要求非常大,因此,房地产要想能更好地进行开发,必须解决好资源来源这一问题。,而对城乡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配置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发展瓶颈,包括现在正在实施的高楼建设,即土地纵向发展,都是未来房地产开发的方向。另外,房地产经济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房地产的销售数字问题,更是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稳定状况,只有国家经济发展良好了,才能为房地产发展的各个环节,包括开发,设计,销售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产业链,因此,房地产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首先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护国民经济的稳定是未来房地产良好发展的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
3.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了,对住房条件的改革当然就相应地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发展。可是,我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还处于一个不完善的地位,出现的问题有很多,而针对当前房地产发展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善于分析原因,了解背景,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解决方案,从而引导房地产行业向着一个更加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目前一个规范有序的房地产经济市场的建立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相关的制度的不断完善,未来的房地产行业一定会往一个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的。
【参考文献】
[1]陈洪波等.我国房地产金融现状及政策取向[J].财政金融,2010(2)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97-0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摆在面前的事实是近200年来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财富,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工业化极大地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目的,以环境为主要对象的环境设计也发生了极大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森林、生物物种、清洁的淡水和空气、可耕种的土地等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急剧减少,气候变暖、能源枯竭、垃圾遍地等负面的环境效应的快速产生,环境设计一改过去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但在这些新趋势中,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等着我们努力去改变。
1 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为了工业化进程给环境带来的重大改变,环境设计逐渐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1 向自然回归,注重生态保护
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被动接受自然,与自然为敌有限度地利用自然,满足活动需求盲目地征服和侵略自然,获取经济利益开始重视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这种转变对环境设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向自然回归,注重生态保护。
这类例子有很多,其中一个古老而宏伟的例子就是北京的十三陵。它的设计是一个借助自然回归自然的很好实例。它借助外部环境形成了独特而有感染力的空间形态。此外,现代社区的环境建筑中,也十分注重对原生态的建筑,它往往用核心绿地、庭院绿地、小尺度的步行广场同核心景观带、步行道一起构成环境中的绿色景观走廊,将整体的、组团的、邻里交往的空间与自然流动的建筑、景观空间相融合。
1.2 向历史回归,注重民族性和多元化
由纪念性活动所催生的人类精神与文化,一直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动力之一。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同时,也使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本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进而忽略并抹杀了地区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元性,使全球环境产生了趋同现象。这与整个世界发展多元化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多元性,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人居环境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文化气质,特别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定位和重新认识。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在环境设计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设计中对历史文化精神、设计思想的继承;二是历史文化及设计元素在设计中的回归;三是在设计中对历史环境正确的保护及修缮。
1.3 向现代科技结合人的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发展
从微观角度而言,每一个环境的构成都离不开特定经济技术条件所提供的物质保证,不但建筑的构造需要经济技术条件的保证,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转变,也会促进了新型材料、结构技术、施工工艺等在空间环境中的运用。
2 当前环境设计的现状
2.1 当前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2.1.1 纵向城市监管机制制约了环境设计艺术的品质
目前,环境设计的城市监管机制主要采用纵向的管理模式,如建筑设计由城建、规划部门负责,绿化设计由园林部门负责,交通设计由市政部门负责等。这就使得整个城市的环境设计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管理,无法反映一定的艺术品位与水准。从长远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当建立统一协调城市环境设计的咨询机构,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1.2 公众参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力度不够
环境艺术的整体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必然要进行多方协调、共同参与。但我国的环境设计大多是由个人或单位来设计施工的,在施工过程中并无征求人民的意见与想法,这导致城市的环境设计在征求人民意见与想法方面有一定的欠缺,甚至成为长官意志的产物或者设计者宣泄个性的场所。
2.1.3 缺乏地方性特色和时代风格
前面我们提到,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我国城市的环境设计对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重视不够,出现了趋同的倾向。除此之外,各大城市一拥而上的玻璃幕墙、“帽子工程”、广场中简单的大面积草坪设计也使得整个城市环境设计呈现出盲目的东施效颦之嫌,进而丧失了每个地方的不同地域特色。
2.1.4 现代环境设计中自然因素关照的不够
虽然我国古代园林中一贯崇尚自然,现代环境设计也要求向自然回归,但我国目前的环境设计对自然因素的关照还是不够,许多设计只能满足功能需求,而没有考虑到它在整体环境中的自然属性和人性。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功能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大课题。
2.2 当前环境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解决当前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笔者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建立环境艺术设计咨询机构,以便于从整体上协调城市的环境设计,打造带有地方性质的独特环境景观。其次,通过各方协调,充分引导公众参与环境艺术设计,从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充分满足公众对公共环境的使用功能要求。再次,重视地方性文化,采取地方特色文化设计,形成带有地方特色环境设计,实现人与自然、文化的和谐。最后,充分结合高新科学技术进行设计,以人为本,使环境设计满足人们的功能性要求和精神性要求。
3 结语
各类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而逐渐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上,环境设计的新趋势逐渐获得重视并发展起来,在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随着环境设计的工作者的深入研究,也将逐渐找的解决之路,未来的环境设计将更多的重视绿色材料的运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蔚青.环境艺术设计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