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7 17:42:1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环境能力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

篇(1)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篇(2)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

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篇(3)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篇(4)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二)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的省情,在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篇(5)

根据上述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我县环保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提高环保服务水平为核心,努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央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一段时间里,全县范围内将有一大批新建项目。为此,我们环保部门要主动抓住机遇,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积极服务、主动介入项目前期。以“两年”工作为契机,大力支持技术含量高、低污染排放、对地方贡献大的项目。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帮扶力度,主动上门服务,主动与上级环保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帮助跑项目,鼓励重点企业向园区集中。帮助现代园区医化企业提升装备,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

(二)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多为企业着想,多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优化审批程序,完善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符合产业政策的轻污染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力求在最短工作日内办理。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管理水平,并对近年来省市县审批的项目进行梳理,改变重审批轻管理的观念。

(三)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完善局中层以上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工艺改进、污染防治、政策宣传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对环境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后果的,可以教育为主,不予行政处罚;对主观上存在偷排直排等违法企业,要从严查处。帮助企业做好各种监测,提供技术服务。同时,通过监测,帮助企业查找产生相关污染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二、以污染物减排促生态环境承载力提高为导向,努力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深入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削减和防治污染物排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加快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充分利用环保倒逼机制,加快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加快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步伐。加强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杜绝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批建不一、批小建大等环境违法行为。会同县工艺品协会,推进工艺品企业环境污染整治,确保2010年完成市级重点监管区的“摘帽”工作。督促工艺品城做好“三同时”验收的前期整治工作,开展工业园区的规范化整治。二是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坚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在医化行业、规模上重点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改善管理,从源头上削减污染。

(二)加大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力度。编制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年度方案。深化医化行业整治,巩固150家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成果,重点抓好未完成整治任务的49家企业废水达标整治,全面规范企业废水排污行为。

(三)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执行总量替代方案,从严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

(四)突出主要污染物减排。一是健全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任务,加快普查成果总结开发和利用。帮助督促企业建立污染物增量、减量、变量“三量”账。二是大力推进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厂和热电厂的正常性运行管理,完善减排支撑材料;加强工业废水入管论证管理;督促重点污染企业设施规范运行。配合建设部门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推进横溪、白塔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帮助做好县垃圾填埋场环评审批。三是严格监督管理。加强对工艺品城、现代、永安、城南、下各创新等园区的环境监督检查,使用好维护好在线监测设施,落实好重点企业减排责任,控制排污总量。四是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排污申报,拓宽监管面。同时,扩大排污许可证发放范围,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规范排污行为。

三、以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县建设进程

加快推进生态县建设进程,能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县域形象和品位,我们将把生态县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有效的载体和抓手,作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来抓,力求改变农村环境保护严重滞后的局面,大力加强农村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

(一)宣传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创新宣传方式,做好“六·五”世界环境日及“节能减排”等主题宣传活动,建立环保志愿者队伍,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和千家万户。对重点企业环保员进行培训,开展环保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活动,营造生态县建设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加大生态系列创建力度。筹备召开全县生态县建设工作会议,加强对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生态县建设完成情况督查。大力推进生态县、生态村镇创建,确保建成1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市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生态村,30个县级生态村,完成创建11个生态示范点。积极开展绿色系列创建,争创环境友好企业、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等绿色系列细胞工程,力争建成5个村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并对前三年用于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生态专项资金进行现场核查。

(三)大力培育生态经济。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生态乡镇建设规划。狠抓优势产业培育,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发展。促进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有机食品基地的发展和认证。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推进括苍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促进生态林业发展。

(四)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包装,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力争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的鼓励政策。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继续推进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治理工作。严防污染行业向农村转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提高乡村污染防治水平。

四、以环境综合执法为手段,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强化环境综合执法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全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最有效的手段。

(一)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一是完成“三废银”回收行业的整治。开展“三废银”回收业环境污染的专项整治行动,主动邀请人大、政协进行监督检查,加强与部门、乡镇联合执法机制和重大案件通报督办机制,形成综合执法局面,确保完成市级重点监管区的“摘帽”工作。二是加强执法监管。加强对城南、现代、工艺品城等区域、医化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执法监管,重视解决石材加工行业的污染问题,对敏感企业定期排查,消除环境隐患。三是创新执法方式。根据省市要求,积极开展飞行斩污、环保后督察等专项行动,逐步规范排污收费行为,依法行政,完成处罚和排污费征收任务。加强案卷审核,努力提高案卷质量,增强行政处罚的严肃性、时效性和公正性。

(二)处理好群众投诉工作。畅通投诉渠道,规范环境程序,注重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的解决,继续完善局领导包案负责制度。积极办理人大、政协提议案。

(三)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增加巡查频次,对饮用水源地不法排污行为严加打击。加强对西岙水库、北岙水库等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

(四)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完善应急设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督促企业建设应急设施,并加强突发性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

五、以环保能力建设为保障,不断夯实环保工作基础

篇(6)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锡林郭勒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锡林郭勒经济发展中可持续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锡林郭勒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能力,其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包括经济社会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总体来看,锡林郭勒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总量不够大。经济总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性条件。根据2012年锡林郭勒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来看,2012年锡林郭勒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0.2亿元,增长14.6%,虽然经济总量获得较为快速的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其中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①经济总量的不足,其直接影响的是锡林郭勒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当地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冲动,导致资源消耗性发展方式的反复。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影响锡林郭勒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目前,锡林郭勒三次产业的比重为9.9:67.4:22.7,从产业分布的情况上来看,基本确立了第二产业主导的经济发展局面。然而,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锡林郭勒当前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小,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而在第二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方面,化工、能源、矿产品开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产业,这三个产业在锡林郭勒都属于资源消耗性产业,一定程度上对锡林郭勒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剧。锡林郭勒位于我国的北部,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区。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畜牧业的过度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破坏,使锡林郭勒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虽然,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生态工程的相继实施,锡林郭勒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草原生态环境与沙化土地治理得到了很大提高。但随着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锡林郭勒地区的环境承载压力快速上升。特别是矿产品开发产业,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带来较为客观的经济收益,但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却是不容忽视的。

(四)教育文化事业较为落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关键在于人的思想的转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锡林郭勒地区的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在教育方面,当地虽然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及时就读,同时从教育的质量上来看,也存在一定差距;在文化方面,当地居民大多属于初中以下学历,知识水平存在不足,且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多数人对可持续发展并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因此,从人的思想认识角度来看,教育文化事业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到锡林郭勒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二、促进锡林郭勒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措施

(一)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扩大经济总量。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一定的资源消耗,从目前锡林郭勒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依托上来看,矿产品资源优势是主要优势。因此,扩大锡林郭勒地区的经济总量势必需要深挖当地的矿产品资源优势。要合理制定矿产资源的开发规划,不能过度追求开发的速度而忽视其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要努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的产业链建设,以产业链建设来带动相关行业的崛起,进而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要积极推进招商引资,通过招商引资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本和技术支撑。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锡林郭勒地区需要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与升级。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利用小城镇建设的有利契机,通过城镇化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要利用好当地雄厚的畜牧业基础,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要努力提升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通过技术革新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石化、能源、矿产品开发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环境保护规划,提高环境保护约束。随着锡林郭勒地区未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环境的承载压力也将不断加大,为此,需要从地区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高环境保护对相关活动的约束作用。要明确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制定具体的时间表与工作进程,并按照规划强力贯彻下去。要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环境保护责任,对于违反规划的行为给予及时的制止和惩罚。要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地区环境保护规划,使二者能够充分结合,避免由于经济发展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冲突而导致的问题丛生。

三、结论

可持续发展事关锡林郭勒地区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对锡林郭勒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虽然目前,锡林郭勒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水平还较为有限,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我们要在未来的发展中,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步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环境保护规划,提高环境保护约束,加快教育文化事业建设,从根本上提高锡林郭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艳,牛建明,张庆,张艳楠. 基于生态足迹的半干旱草原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J].生态学报,2011(17):5096-5104.

篇(7)

由瀚海变“水乡”,这将彻底改变西部生态环境状况。而把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有机结合起来,突破单一的仅抓粮食的生产模式,这在吉林省尚属首次。

美景如何幻化为现实?不妨从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中的三笔生态账上找找答案。

绿色账:十亩地一亩林的价值

在西部,很早就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为啥风这么刮?答案其实很简单。树少,没遮挡物。由于这样的风,每年都在上演着沙进人退的景象。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林”上动脑筋,让风四处“碰壁”,然后“服软”。

吉林省计划从今年起到2012年,在农安县、梨树县、大安市等22个县(市、区)完成农田防护林残次林带更新改造60万亩,在镇赉县、大安市、乾安县和前郭县新建农田防护林25.5万亩。按照适树的原则,营造乔灌复合型农田防护林带,提高防护效益。项目总投资3.5亿元。

项目建成后,可净增治沙面积25.5万亩,抑制风沙总量25.5万吨,净增涵养水量760万吨。新建与更新改造后的85.5万亩农田防护林可庇护农田855万亩,年均增产粮食18.5万吨,可实现农民收入2.6亿元。

和谐账:3.2万公顷湿地的“回归之路”

一部《家在向海》让世人知道了吉林省向海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在西部,这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莫莫格。

在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中,省林业厅将结合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通过新建房屋、提供生产用地、建设配套设施等手段对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2992户居民实施生态移民。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后,向海、莫莫格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内的现有居民区及所属耕地、草场可全部恢复为湿地和草原,约3.2万公顷的草原湿地将得到有效恢复和改良。由于林草植被增加,年可增加水源涵养730吨,年可固碳10.2万吨,减少水土流失146万吨,折合人民币0.9亿元。

精细账:1.2万和0.2万的“对决”

数据显示:一平方米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相当于一平方米森林的3倍。因此,湿地又有了另外一个形象的名字:地球之肾。

然而,由于连年干旱少雨、过度放牧和农民围垦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向海和莫莫格这两块“地球之肾”却处于“病态”: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水域面积由1999年的1.2万公顷萎缩到0.2万公顷,莫莫格保护区湿地水域面积也由1999年的2.7万公顷减少到目前的1.5万公顷。

篇(8)

二是积极实施《*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把规划作为项目准入、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污染减排、项目审批和生态补偿的重要依据,作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杠杆。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实施好《规划》。大力鼓励发展以“六六产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培育、壮大绿色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三是完善生态建设推进机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一步改进生态市建设的管理工作机制,继续强化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创、务实高效的生态市建设工作新局面,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载体,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地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生态文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教育,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二、扎实开展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减排任务。

要以克难攻坚的精神,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主要措施:

1、工业污染减排:首先要坚定不移“治旧”。更好地提升区位、产业、资源、环境等优势以及发展的内、外动力机制,在深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污染防治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面上企业污染整治的力度。加快淘汰小印染、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小冶炼等高消耗、高排放、重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腾出“环境容量”。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改造,立足化工、建材、制革、造纸、电力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大力推广先进成熟的污染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一批工艺先进、能耗较低、效益显著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加强江化公司、恒昌集团公司等废水排放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提高中水回用率。加快虎山电力等热电企业二氧化硫治理设施建设和减排项目的具体落实工作。

其次是要毫不动摇“控新”。切实加强环保审批工作,严格新建项目环保审批管理,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提高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今年要认真开展好“三同时”专项行动,多还老账,不欠新账,并着力提高质量,力求从项目建设源头上预防环境问题。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化工、水泥、热电、印染等重污染的项目要严格控制,涉及公众环境权益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

三是加强排污费征收和排污申报工作。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排污费征收与管理,巩固收费源,拓展收费面,逐步扩大对木材加工、畜禽养殖等行业排污费征收范围。进一步完善污染源“三量”台帐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2、生活污染减排:重点是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入网率和实际减排能力。尽快启动经济开发区江东区引污工程,着力解决好城区污水总管与污水处理厂的接线,*经济开发区江东区排污总管跨江建设,江贺工业走廊污水管网建设等重点区域的污水纳管问题。

3、农业农村污染减排:加快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积极采用农牧结合、“能源环保型”等治理模式。实现畜禽粪便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配合农业部门抓好年存栏猪3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治理任务。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4、加强污染减排体系建设。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研究,加快制定污染减排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市场化激励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等机制,建立完善排污统计体系,做好排污统计基础工作,夯实工作基础。

三、启动实施“811”新三年行动,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进一步巩固前三年的环境污染整治成果,按照全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污染减排、工业污染防治、城乡污水、垃圾和固废处置、农业面源和土壤污染防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8个方面工作目标,结合我市污染整治与减排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及时制定我市新一轮环境污染整治实施方案。继续抓好水污染防治,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深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土壤、矿山、河道等生态修复保护,开展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建立重点污染区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大江东、江贺两个工业园区环境整治和生态化改造的力度,着力解决长台、丰足、何家山等区块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入开展二氧化硫、金属表面处理废水、锅炉黑烟、农村畜禽养殖、工业固废、城区噪声、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的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深化化工、造纸、制革、热电等一批重点污染源的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使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辐射安全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工作,全市辐射工作单位持辐射安全许可证率达到100%,已建辐射项目环保验收(核查)率达到100%,辐射工作单位“飞行检查”合格率达到70%以上,闲置和废弃放射源送贮率达到100%,使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不断强化对固体废物污染的监管,认真落实防范措施,切实做好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工作。

五、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坚持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基础工作、深化“三查二调一收费”。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督执法,环境监察机构要采取交叉检查、错时执法、后督察、重点督办等多种执法检查形式,增加日常监察频次。加强与上级环保部门的密切联系,建立完善部门联合环保执法和重点案件移送督办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据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的法律法规,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下大力气解决一批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要将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突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依法做好环境投诉的调处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基层,破解难题,加强环境安全隐患的防范、排查和处置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环境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为创业创新、富民强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强化基础工作,深化“三查二调一收费”,建立实施环境监察日常巡查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排污收费、排污许可等工作,健全环境保护听证、社会公示和新闻曝光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加强执法基本功训练,规范现场勘察记录、现场笔录、证据收集、案卷制作及执法案卷,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六、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提高环保监管水平。

一是加强监测和监察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和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在继续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应急监测、汽车尾气等污染源监测能力建设。加大对实验室装备的投入,切实提高常规分析测试能力。加强环境监察机构装备建设,提高环境稽查监察执法能力。加强环境监察大队和基层站所能力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根据环保工作需要,配置相应的执法装备和必要的应急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的作用。加强环境监控中心和已建成的12家企业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确保对重点排污单位排污情况的实时监控和整个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在线监控数据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在线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环境统计、总量核算和环境科研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自动监测系统应急预警监测联动机制,按照上级统一要求逐步扩大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和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覆盖面。

三是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和环保队伍建设。加强乡镇、街道生态环境监管站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完善工作机制,配备必要设备,开展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基层环保工作人员在加强本辖区环境监管和环保调处、建设项目环保初审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使乡镇、街道环境监管站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生态环保工作的得力助手。加强环保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敢于压担子,促使年轻干部加快成长。不断加强机关“软实力”和“硬实力”建设,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争环保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有新的突破。

七、精心组织指导,圆满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和《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精神,按照1月4日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动员大会要求,健全污染源普查机构,制定普查方案,落实普查人员,保障普查经费,认真做好普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坚持全面调查,科学普查,依法普查,保证质量的原则,加强组织协调,加强部门分工协作,搞好宣传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污染源普查顺利推进,认真查清全市各种污染源的数量和分布、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去向,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基本情况和状况。对普查数据进行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建立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把普查污染源与健全环境统计体系、监测体系、评价体系结合起来,以这次普查为契机,建立更加科学的环境统计制度,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翔实、全面的环境信息。

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可特续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本地资源、环境、经济现状和特点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对资源的有效维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产业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推进乡村生态化建设,防止环境污染,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二、原则要求

1坚持可持续发展、环境维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2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

3坚持自然规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4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可行的原则;

重点近期,5遵循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着眼未来,既要满足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了孙后代预留可继续发展空间和多样化选择余地的原则;

协调、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维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6坚持城镇现代化建设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存(名胜古迹)相互依托。

7坚持生态维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8坚持规划的可操作性与前瞻性(超前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三、主要目标

以及面临问题,根据我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十二五”期间,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依照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发挥我市人文景观优势,以构建“碧水、蓝天、美城”生态格局为目标,将我市打造成绿色宜居、生态文明、继续发展的生态乡村,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复兴做出贡献。

基本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平安问题,2015年。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初步建成功能合理、系统完善的生态平安格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效果,区域可继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初步进入协调发展的轨道,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基本建成与我市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环境基础设施,并形成处置能力。环境质量基本坚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初步建成环境要素、污染源的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监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高,逐步解决结构性工业污染问题。通过综合工程、综合措施和科学手段,实现初步建成生态县的目标。

四、主要任务

重点做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源达标治理、农村及农业污染防治、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环保执法能力建设等六方面工作任务,根据20112015年生态建设与环境维护目标。确保实现确定的20112015年期间的生态建设与环境维护目标。

防治乡村和农村集中式水源地环境污染,1水环境保护。坚持以人为本。保证群众饮用水平安。以“十一五”编制的全市饮用水源地环境维护规划》为基础,加大水源地水质全面分析工作,保证饮用水源地水质和饮水水质稳定达标。

降低污染负荷。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强化总量控制。切实提高污水处置厂运行质量。把管网、污泥、提高处置效率作为污水处置设施的系统内容和“十二五”工作重点。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积极推动面源污染防治,建立示范工程。对集中式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要进行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依法依照区域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实行持证排污。

以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为手段,2大气环境维护。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为切入点。以改善乡村环境质量为中心,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行业污染控制为重点,推进多污染物综合控制。全面加强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兼顾二氧化碳等全球性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建立健全相应的多污染物减排监管机制。

从注重重点行业总量削减向全面减排转变。二是全面加强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十二五”大气污染物控制的重点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一是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走重点行业加重点区域的控制技术路线,形成以防治钢铁、焦炭行业排放为核心的工业氮氧化物防治体系。

加强经营许可证准入管理和动态淘汰。对现有设施进行全面的监督性监测、清查。开展风险评估,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大淘汰落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处置设施力度。全面监督和检查企业自行建设和管理的处置处置设施。建立全过程管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处置设施专业化运营。

落实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处置的有关优惠政策。加强综合利用过程监管。

落实渗滤液处理要求,进一步加大乡村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费支出或者财政支出最低比例保证。整治简易垃圾处置或堆放设施。搞好垃圾处置设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修复工作。

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主要资源开发区为重点,4生态与农村环境维护。坚持预防为主、维护优先的方针。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维护、资源开发的监管,构建生态监测网络,优化生态建设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切实提高生态维护和建设的质量。

构建生态平安体系。要对划分的维护区实施严格维护,加强全市重点区域生态维护和建设。强化维护和管理能力建设。以维护重要生态功能为导向,整合生态维护与建设工程,优先实现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维护与恢复。

重点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建设。控制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城乡统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奖促治,以奖代补,以激励为主,完善目标责任制,不时强化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

集成三大体系、实现三个转变。建立完备的监测预警、完善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支撑等三大体系。实现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由惯例达标向全面达标、由注重硬件向全面提升、由齐头并进向重点扶优的三个转变。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高素质的环境监管队伍,5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以建立与新时期环境维护任务需求相匹配的环境监管能力体系为目标。为环境改善保驾护航。

制定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的产业政策,6节能减排与我市绿色经济建设。以调整能源结构和发展绿色经济为基础。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和生产设施;项目审批和市场准入方面向发展绿色经济倾斜;实行大力度扶持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的激励政策。

为环保工作分区控制、分类指导奠定坚实基础,7分区维护管理。以规划环评为抓手。为引导我市经济科学、合理、有序发展提供空间。

科学制定开发方向与规模;以环境容量为基础实行总量控制,重点开发区内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主导产业、重点行业发展规划环评。保证环境质量达标;明确环境准入政策,推动清洁生产;加强开发区域的生态建设力度,提高生态承载能力。

推行局部重污染行业退出政策;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政策;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与强制淘汰政策;限制开发区实行特殊行业的维护政策;严格执行环评制度,优化开发区内严格污染物排放规范。对敏感项目举行听证会;提高环境维护进入门槛,推行行业退出与限批政策。

五、政策与措施

为了确保“十二五”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实现,新的环境形势下。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建节约型社会和发展节约型经济。为此,十二五”期间,必需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目标责任制。各乡镇政府和各部门一定要以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生态建设和环境维护列入主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乡镇、各部门要依照本计划的要求,精心组织好规划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发改部门要统筹规划,综合平衡,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商务、教育、科技、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要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国土、建设、水利、农业、环保、林业等行业主管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能分工,明确责任,通力合作,加强行业指导和项目管理;其它各相关部门也都要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生态建设和环境维护工作的监督。

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2运用经济、科技、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及时出台一些力度较大的经济政策,引导各类要素资源按市场规则进行配置。统筹考虑,逐步提高资源产品的价格;提高那些环境污染型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防止其进入市场低价竞争。积极发明条件,全面推行污水和垃圾处置收费政策,合理确定收费规范,逐步达到弥补合理利息略有盈利水平;逐步提高排污收费规范,调动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加大科技扶持力度,鼓励污染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进行清洁化改造,从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的发生,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不符合我市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上和坚决淘汰,采取法律手段促进污染企业在公平的环境利息下公平竞争。对乡镇实施绿色GDP考核,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重大污染问题可以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促进问题的解决和落实。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篇(10)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保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乡村绿色发展为主攻方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全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二、强力推进环保工作

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标对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2.加快推进省三湖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整改工作。针对明确排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组织实施整改。对非问题点位和已完成整改点位,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复核,合格的予以销号。

3.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容容貌,使农村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农村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4.狠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治理运行方案,构建农村生活垃圾运输处理体系,根治垃圾围村现象,改变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5.搞好绿化美化,保护生态环境。

6.加强宣教工作,提高乡村居民生态意识,执行环保制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7.加强水资源保护、农村水环境治理,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增强居民保护水源的意识,建立水域环境监测点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保护绿化生态环境。

8.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禁止秸秆燃烧,由农办牵头开展禁止秸秆焚烧专项联合执法,工地扬尘由城建办牵头治理,保证全镇大气质量达标。

9.组织召开环保会议及环保相关培训,提高居民生态意识和环保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0.落实土壤行动工作职责。加大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工作力度,全面开展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国土和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实施,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证生态功能用地需求,优先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地;加快水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三、积极开展生态宣传工作

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从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等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将利用“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努力将环境保护、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

四、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1.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监管机构,落实工作职能、职责,保障环保工作争先创优。

篇(11)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8-0046-01

环境监测管理是以监测理论基础、专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为组成内容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来指导环境监测实践活动。使监测工作具有计划性,监测方案具有可行性,操作程序具有规范性,测试技术具有先进性,测试数据具有有效性,监测综合结论具有客观准确性,从而达到“科学监测”。环境检测是以评价环境质量和监督污染物排放为目的,按照环境标准,对水、气、声、土壤、辐射、生物等环境相关因子的浓度,数量等以及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监督的活动过程。面对基层管理工作现状,在全面抓好基层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同时,应着重抓好两方面薄弱工作。

1 搞好环境监测规划,使监测工作具有计划性,监测方案具有可行性,综合结论具有客观性和务实性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环境监测手段不断完善和监测技术不断提高,操作过程越来越方便快捷,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监测成本越来越低。这些优势为开展和拓宽监测项目和范围提供了可行性。基层环境监测规划是做好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是保证监测项目具有针对性、代表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的重要基础。监测规划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特征、生态特征以及污染现状,必须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不断健全环境监测项目,拓展监测对象。在完善原有的监测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项目。比如:现在施工环境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比较薄弱。开展和加强这方面监测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施工环境监测管理,尤其加强人居密度比较大的城区监测,如新建、拆迁、扩路及各种管网建设等,粉尘和噪声污染十分严重,污染区多,分布广,环境条件差,环境监测比较困难,监测管理尤为重要。监测部门应积极有效地合理调配监测力量,适时监督监测,为环境管理部门对施工方实施强有力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法律依据;

2)生态监测是生态管理的基础。虽然我国关于生态监测刚刚起步,但我国脆弱的且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现状迫使我们必须加快生态监测的步伐。生态监测分门别类种类繁杂,做好监测规划任务繁重,必须突出重点,着眼现状。比如现在经济上为了适应市场化运作,提倡规模化种植业,即产业化种植。过去是农作物轮换种植,现在是单一品种长期大规模种植,林业种植也类似。这种转变速度快、规模大,像这种方式是否影响生态生物平衡,还须密切观察生态状况,适时进行土壤监测和生物监测。像2008年南方罕见冻雨灾害表明,森林区混杂林抗灾强,单一品种林木抗灾能力弱,是个典型例证。做好生态规划,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测定,对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森林植被锐减等灾害认真调查和监测。基层监测规划要符合上级规划和指导,根据当地实际环境和实际工作能力,积极开创新项目,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监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1]。

根据基层现状应着重解决的监测质量管理问题:

1)监测能力方面的建设,它是监测管理的基础,包括仪器设备、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仪器设备是能力建设的物质基础,监测人员素质的提高是能力建设的中心,管理水平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人才培养和提高监测队伍整体素质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要通过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专职进修、专业培训等渠道搞好全员培训,使监测人员全面掌握监测业务知识、熟悉各种标准、规范、技术方法,更好地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集中资金,发挥政策优势,不断充实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物资,切实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和专项能力建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2)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基层监测站常常是制度建设很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很具体,汇报总结很完美,而实际操作却往往存在偏差。突出表现为主观故意造成数据不准。如涉及政府政绩考核、上级检查落实减排任务、企业关停、追查事故责任等,为了达标或其它利益而人为改变数据。这既是行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主观失误造成监测误差。诸如工作懒散不负责任,在仪器校验、实验用品的存放、采样布点设置、操作不规范等方面造成疏忽。监测数据不能如实反应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和监测质量管理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把监测工作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克服自私行为,正确认识荣辱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民众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责任感和环境污染自危感。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