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7 17:42: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4-(页码)-页数

建设单位而言,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必须起主导作用,才能确保建设质量工作的有序可控。质量控制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要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尊重和依靠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项目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程序性,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都要按程序推进,要建立覆盖参建各单位和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程序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建设单位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己任。

1.重视招标工作,确定良好的施工队伍

在项目决策后,确立了设计方案之后,首先面临的就是选择一家可靠的施工单位,对施工单位的选择通过招标进行,招标工作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诚信的原则,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防止施工质量低劣、财务状况差、信誉差的施工单位混入投标单位之列。要考察施工单位的过往业绩、不良记录,以及相似项目的经验与技术队伍情况。

2. 在项目施工中有效地进行全面质量管控

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有效地实现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管控

2.1搞好图纸会审

在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交底及审查,并形成会议纪要,作为施工图纸的补充,为项目的高质量施工做好基础性工作。

2.2从项目监理上抓好质量控制

项目的建设过程执行工程监理制,是现行工程建设市场走向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并与国际上通用的项;目建设管理方法接轨。工程项目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控制。为了能够保证项目的正确实施,以及监理单位能够有效地对实施工程进行有效管控,业主应将委托的监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并赋予监理相应权利。应与监理单位达成协议,采取考核的手段配备技术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工作负责的现场监理人员,对于工作过程中不负责,相关业务能力不强的人员建设单位有建议辞退叔。

2.3认真把好工程材料关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材料购进、制作、检测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对单位工程重点材料,如土建工程中的每一批钢筋、混凝土做到“双控”(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要求监理按照国家相应标准认真监督检查,建设单位现场代表随机抽取,未经检验的材料坚决不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

2.4强化质量意识,实行每道工序三检制

应树立工程各参建单位的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参建单位各方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转。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即施工人员“自检”、“互检”和专职质检员“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且有施工单位质检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检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监理人员、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从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两个环节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2.5把好管理方责任关

对工程管理人员要求做到熟悉施工图、各种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争取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造成质量隐患。要深入工程现场,详细掌握工程情况,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处理起来要果断、准确,并要有前瞻性,对存在的质量问题须以工作联系单的形式要求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整改。对于隐蔽工程,在要求监理工程师全天候的、24小时跟班监督外,工程管理人员也应亲临现场,对隐蔽工程做好详细记录并在工程隐蔽前复核。建设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由参建各方人员参加的工程质量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成立督察组织,随时对工程建设质量实施督察,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定期召开有参建各方参加的质量管理会议,使参建各方明确控制工程建设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参建各方积极配合、互相监督、相互促进是搞好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3. 在工程竣工中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

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后期工作,是全面考核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竣工验收前,应责令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在此基础上,建设单位应及时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奠定基础。及时组织有参建各方参加的单位工程验收,并严格按照验收规程进行工程验收,发现质量问题,责令有关单位限期处理,消灭质量缺陷。客观、公正地评定工程质量等级,使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能够准确反应工程建设的内在质量。

竣工验收作为最重要的一次验收,应该引起充分重视。除构成单位工程的各分部工程应该合格,并且有关的资料文件应完整以外,还必须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检查。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检验资料的复查。不仅要全面检查其完整性(不得有漏检缺项),而且对分部工程验收时补充进行的见证抽样检验报告也要复核。这种强化验收的手段体现了对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视。

此外,对主要使用功能还须进行抽查。使用功能的检查是对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最终质量综合检验,也是用户最关心的内容。因此,在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竣工验收再做全面检查。抽查项目是在检查资料文件的基础上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商定,并用计量、计数的抽样方法确定检查部位。检查要求按有关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进行。

最后,还须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共同进行观感质量检查。观感质量验收,往往难以定量,只能以观察、触摸或简单量测的方式进行,并有个人主观影响判断,检查结果并不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而是综合给出质量评价,最终确定是否通过验收。

4.注重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篇(2)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建设施工项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工程能否发挥正常的设计功能和安全可靠的运行,而决定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和质量标准的是施工阶段。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企业提高整体效益,促进和谐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加强对前期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多、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影响质量形成的因素多等特点,不论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质量缺陷,甚至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因此,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有关各方对其自身的工作负责。

1.1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

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切实加强对项目法人基本条件的要求和管理,建立对项目法人建设行为的考核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项目法人的建设行为。一、是要认真贯彻执行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针对目前水利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体制,按照项目类别组建项目法人。二、是要严格对项目法人的资质审查,在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应明确项目法人,没有按规定要求组建项目法人的不进行项目的各项审批工作。

1.2工程严格实行招标投标制

多年的水利工程建设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选择一支好的施工队伍,对于管理好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故黄河治理工程严格按照“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公正评标”的原则,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择优选择施工单位。为加强招投标工作透明度,增加项目投标竞争性,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开招投标,招标公告在网上进行了公布,吸引了多方施工单位参与投标,扩大了投标面,为公开竞争、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招投标过中,我们坚持依法办事,严格规范招标人的招标行为。特别是在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审查、评委的确定以及评标的原则、拟定中标人等重要环节,严格要求和监管。在评标过程中,做到评标委员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公布的打分办法进行,整个招投标工作均委托中介机构。在最后确定中标单位时,没有远近贵贱之分,没有系统内外之分,没有相关人员说情,完全是根据投标单位自身的实力以及投标书中标。

2、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建设单位应重视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以提高设计质量。重视设计前期工作,配合设计单位搞好现场测量和查勘,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使工程设计尽可能完善、准确,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设计过程中,实行设计监理,以便及时对设计方案、设计质量进行检查。设计完毕后,及时组织专家对设计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及时修改设计,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详细的设计图纸。

3、对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

项目的建设过程执行工程监理制,是现行工程建设市场走向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并与国际上通用的项目建设管理方法接轨。工程项目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控制。为了能够保证项目的正确实施,以及监理单位能够有效地对实施工程进行有效控制,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监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并赋予监理相应权力。就质量控制而言,应委托监理一下内容: 

(1)督促承建单位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并监督实施。

(2)检查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监控。 

(3)监督承建设单位严格按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施工,控制工程质量。重要工程要督促承建单位实施预控措施。 

(4)抽查工程施工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复验签证,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及处理。 

(5)组织工程阶段验收及竣工验收的预验收,并对工程施工质量提出评估意见。 

为确保监理单位有能力履行监理合同,建设单位必须对监理单位进行资质审查,优选监理单位。在此基础上,业主通过以上委托内容具体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使监理工程师较好地履行监理委托合同所规定的各项职责,达到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

建设单位对监理的监督控制,主要通过监理月报和进行现场监督。监理工作月报主要反映内容之一就是对工程建设质量的控制情况。它包括:单元工程验收情况;本期单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统计;单元工程优良率控制图;分部工程验收情况;施工试验情况;质量事故;暂停施工指令;本期工程质量分析(包括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质量对策一览表)。现场监理月报反映的质量情况,通过现场勘察,来督促监理和施工单位对有关质量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共同搞好质量控制,达到质量控制的预期目标。

4、强化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项目在开工前,应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从事工程建设,并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主要有:(1)通过确定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包括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和工法等),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2)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由参建各方人员参加的工程质量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对分部工程、隐蔽工程组织验收。对不同类型的分部工程及隐蔽工程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4)审查质量问题(事故)报告。

5、通过各阶段验收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为使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利部先后颁发了《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和《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等,《规程》中,对分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竣工验收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使水利建设工程验收有依据可循。但是,虽说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可仍有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由于收受施工单位的贿赂,把明显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即所谓“豆腐渣”工程评定为合格工程,使得后来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此,一定要重视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不合格的绝不姑息,一定要严肃处理,不得偏袒维护,确保工程验收质量。

6、个人总结几点建议

(一)完善项目法人组织机构,健全制度。项目法人代表应具备与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政治、业务素质、建设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的组织机构,并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人员结构合理,应包括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技术、经济、财务、招标、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应在工程现场进行管理;并积极开展工程建设各环节综合管理工作,督促、协调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各方履行合同及相关约定。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规范工程设计变更,及时按程序进行变更审查和报批。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要按照质量与安全保证体系的要求,建立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防范责任和具体措施。

(二)加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施工单位“五大员”和监理员必须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增强责任心,项目法人和监理部要严格考勤制度,按合同约定的款项进行处罚,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换人员。施工单位必须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三检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加强把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质量把关,对原材料应按批次做试验,确保施工质量。监理单位要落实工程监理职责,建立考勤制度,严格实行“旁站”制度和巡查制度,把好材料、工序验收、平行抽检等质量控制关,加强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和薄弱环节的重点监控。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和临时用电的管理,完善安全生产台帐资料。

7、结束语:

篇(3)

建设单位是建设市场活动中重要主体之一。建设单位控制着建设工程全部投资,并且是该投资行为的最大受益者。在我国建设市场全面处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建设单位不仅具有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的主动权,建设行为的监督管理控制权,还具有拒绝支付雇佣款项的权利,因此建设单位相对其他建设主体享有充分的权利,它的优势地位相当突出。享有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对于建设单位应该落实何种责任呢?根据国际惯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单位可以自行负责管理建设行为,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其他机构代为管理。也就是说,建设单位在遵守国家建设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前提下具有管理建设行为的绝对自主权,同时也应该承担因管理行为失误或不当所导致的质量损失和事故的直接责任、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但是,我国现在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许多建设单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投资业主,还有一些建设单位根本不具备独立管理建设投资的能力。建设单位贪赃枉法,滥用权利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造成的投资浪费和质量事故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条件下实行业主负责制只能导致建设市场更加混乱。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有必要对建设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和有效监控,作为向最终实行业主负责制的过渡。

二、承建单位

建筑企业要完成承接的工程任务,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贯彻以质量为中心、效益为目的的“质量兴业”计划。承接工程时,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模,选好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强,项目班子工作齐心协力,预定的质量目标就完成得好,就会创出优质工程。要提高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有一套工程质量的控制办法,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做好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检验,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企业除制定方针目标以外,还必须紧紧围绕工程项目制定一系列的措施,重点监督施工现场的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施工质量对进度和经济效益及承包人的信誉有直接影响?,项目是企业创建名牌工程,实现优质工程计划的归宿。

三、监理单位

要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整合现有质量安全监督力量,明确监理方的监理职责、监理规划、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承包人施工的每道工序,都需要经监理公司现场工程师签定认可,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重点监督施工企业各有关人员质量责任是否履行,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有关人员,要坚决予以处罚。

四、设计单位

篇(4)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质量关系到各参建单位的发展大计,在现场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真正的把握住工程质量关是一件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管理中事关多个单位、部门、人员,如何更佳的完善在现有条件下的质量管理状况,实现工程最佳效益,共同创建一个和谐的施工环境,如何为参建各方的良性发展建立一个新的平台,是建设单位当前一项重要课题。在此,本文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针对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等阶段的特点,并从设计、招投标、施工三个阶段分别就如何树立现代工程管理意识,如何抓好各阶段控制管理,探讨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思路,实现工程预期的控制目标。

一、设计阶段的控制与管理

拟建工程项目经过决策立项后。设计就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质量、投资的回报和工程的效益。对于建设单位来说,绝不能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片面地理解为是设计院的事.不闻不问,相反,应积极参与设计的全过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评定设计方案。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总体规划及有关要求,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美观实用”的原则,组织设计招标或方案竞争,评定设计方案。(2)优选勘察、设计单位。认真进行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审查,优选勘察、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并严格按合同实施。(3)优化设计方案。建设单位应着重从使用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总体方案的要求;各专业设计之间的衔接是否协调并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对设计薄弱环节处理方案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进行。(4)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应尽快送专门的图纸审查机构审查,并进行图纸备案,为工程施工作好准备。设计阶段的控制最终要体现在施工图图纸的审查上。施工图是对设备、设施、建筑物、管线等工程对象的尺寸、布置、选材、构造、相互关系、施工及安装质量要求的详细图纸和说明,是指导施工的直接依据。

二、工程招投标阶段的控制与管理

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建设单位要充分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竞争手段.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期完成的中标单位,并签订施工合同。合同作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和结算过程的合约,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明确工程项目的结算方式。合同价变更的规定,材料、设备的供应方式,分包工程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避免“低报价、高索赔”的发生。一份签定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能很好的保证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的质量和造价。

三、施工阶段的控制与管理

(一)建设单位对监理的质量控制

建设单位对施工的具体质量控制主要是委托监理进行。为了能够保证项目的正确实施,以及监理单位能够有效地对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监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并赋予监理相应权力。就质量控制而言,应委托监理以下内容:(1)督促承建单位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并监督实施。(2)检查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配件和设备的质量,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监控。(3)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技术标准和设计图纸施工。控制工程质量。重要工程要督促承建单位实施预控措施。(4)抽查工程施工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复验签证,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及处理。(5)组织工程阶段验收及竣工验收的预验收,并对工程施工质量提出评估意见。建设单位主要通过监理工作月报和进行现场监督,对以上委托内容具体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使监理工程师能较好地履行监理委托合同所规定的各项职责,达到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

(二)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实际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中,除要发挥监理的作用外,建设单位可直接负责监督监理和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并协调二者关系。(1)确定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完善质量监督组织,主动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人员、材料、机具、设备、施工顺序和方法等。(2)抓好质量检验、落实检验方法。质量检验方法包括:操作者的自检、班组内的互检、各工序间的交接检、质检员的巡检,以及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及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3)及时组织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及行业标准进行分部工程、隐蔽工程验收及竣工验收。(4)审查质置问题事故报告,参与现场质量监理会议。当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事故,应及时组织专人调查分析原因,防止诱发重大的质量事故。并审查监理、施工单位填写的工程问题事故报告单及处理方案报审单。

(三)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一套质量控制制度,制定管理程序,用制度去管理,按程序去操作。(1)审批制度。材料设备进场、工序交接等须经监理审批同意。(2)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在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验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式。这部分工程须在其被覆盖前进行检查验收。隐蔽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在自检的基础上填写隐蔽工程报验单,由业主、监理、设计单位、质监站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3)工程变更处理申报制度。凡是设计变更,施工单位须将有关变更申请提交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派驻工地的项目管理工程师审核,再经设计单位核定后方可实施。

参考文献:

篇(5)

1 设计单位影响工程设计质量的因素

首先,设计人员的本身的知识结构与设计素质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设计质量的优劣,因为设计本身就是将业主的意愿与设计者的知识结合起来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并达到其使用功能。而设计者的素质与其理论知识、综合能力,甚至是艺术修养都有直接的关系。要提高设计的工程设计的质量就必须提高设计者本身的经验与知识素养,从而才能达到提高设计质量的目的。

其次,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矛盾解决,设计与施工是不同的专业,工作的重点也不相同,虽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两种必须紧密合作,但是设计者与工程实施者之间毕竟受到了专业的限制而产生矛盾。尤其是设计者有时对施工方法不够了解而缺乏对现场施工能力的正确评价,从而导致施工困难。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设计的缺陷。

最后,工程艺术效果与工程结构与设备、材料之间也存在配套问题,工程设计首先是一种技术,因此设计必须依托当前的技术,并利用技术完成设计的目标。如果在设计中一味的追求工程的形式为不注重项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设计的质量将无从谈起。

2 目前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投资成本失控

在设计中容易出现成本控制问题,原因主要是:第一,设计概算不够深入,在项目投资申报时没有发现,从而导致施工图的设计超出预算,使项目在审批与执行中遇到困难,整个项目在设计阶段就被延误并造成成本追加;第二,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导致在施工中出现不断修改的情况,最终项目实际成本超出到了预算。这些费用的增加不是因为不可控的因素,而是因为设计质量缺陷造成,最终的结果是成本远远超出预算。

2.2 设计不足或者过分设计

所谓的设计不足或者过分设计就是指在工程设计是其局部的功能不合乎规范要求或者建设单位的要求,或者材料和构件、设备等选择不够合理,和工程的使用寿命要求不相符等。过分设计是在设计中因为保守或者结构不合理,造成基础过大或者梁柱尺寸不合理,钢筋数量过多等,直接的后果就是成本不合理增加。而设计不足则是在设计中对隐患预估不足,造成工程项目后期维护费用增加,甚至会造成工程结构出现质量问题。

2.3 设计缺陷导致施工管理困难

设计阶段形成的施工图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表现在各个专业的图纸不协调、图纸出现错漏等情况,达不到国家规范或者建设单位的要求。如果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就会发生质量问题,导致出现返工的情况,尤其会引发的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或者造价的索赔,这种情况会加大施工管理阶段的难度。

3 建设单位加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3.1 根据不同的设计阶段制定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为了让工程设计符合建设单位的需求,符合规范与标准,尤其是有效的控制设计缺陷,建设单位应针对不同的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项目的造价控制计划、功能需求、建筑标准、设计内容、设计目标等,使得每个设计阶段都有明确的控制要点,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3.2 实行限额设计

在设计质量控制中突出对投资成本的合理控制,即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制定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将审核通过的投资预算和施工量分解到各个不同的专业中,即对投资进行细化,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设定成本目标。

3.3 在设计阶段委托监理

设计的专业性较强,如果仅仅建设单位对其进行经济性与技术性控制并不能完全实现目标管理,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应当引入监理机制,利用第三方的专业与经验低设计阶段进行控制,保证其设计的质量。为设计提供技术与经济性指标,平衡经济与技术之间的利害关系,使之到达双赢,力求在技术先进与合理的情况达到经济性优化,而这个目标需要借助监理结构的专业性评价。

3.4 设计验收把关

设计验收是对设计管理关键环节,一旦通过了设计验收就以为这设计文件进入到实施阶段,因此应对验收过程重点监控,保证进入到施工环节的设计文件符合要求。

首先,对设计的总体方案进行验收,因为这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此时应由建设单位、设计、监理和专家组共同对设计总体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由设计单位进行完善。方案设计审核时应注意其使用功能、标准评价、估算指标评价等,重点是对估算与可行性报告之间是否相符,保证估算的各项指标具备科学性。

其次,审核初步设计文件,对设计文件的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单位进行,审核初步设计的目标是检查是否符合审核通过的设计方案的要求;设计文件的项目是否完整;结构布局和结构选型是否合理;装饰标准、加工工艺等专业设计是否满足了建设单位的要求等,同时还应对概算进行审核,主要是对设计的造价进行审核,保证概算的编制合理与规范,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计算、适用范围、价格选择等满足建筑单位的要求。

最后,对施工图设计进行全程控制,施工图是项目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在审核中应组织资质较高的设计单位或者监理机构对与相关的图纸资料等进行审核,具体的项目包括:设计依据应与设计任务、设计合同、初步设计意向一致;设计深度、设计内容应与施工、规范、合同等向一致;结构计算、材料清单、尺寸标注等必须准确;专业图纸之间应保持高度一致,避免相互之间产生矛盾影响施工;同时对预算书进行审核,建设单位可委托专业造价公司对其进行分析与审查,要求施工图预算中工程量计量准确,定额套用或者单价套用符合相关计费标准并计算准确等,并满足总体成本低于概算。

3.5 对设计变更进行控制

在设计质量管理中,为了保证投资成本的在施工中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应对设计变更进行控制,主要目标就是施工阶段产生的设计变更不是设计中因为人原因所造成,保证施工中出现的设计变更不影响项目的质量与使用功能,且因为变更所产生的成本改变不会造成造价与进度的严重失控。如果出现工程造价的重大变更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多方技术人员进行经济与技术性比较,选择最为合理的技术方案加以解决,如造价超出幅度较大则应上报主管部门进行审批,通过后方可执行。

4 结束语

在对工程设计质量的管理中,不能完全依靠设计单位自身的控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也应参与到对设计质量管理的中,通过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全面监控与关键环节的重点审核来达到控制设计质量的目的。尤其应将设计的经济性与技术性的平衡作为合理设计质量的重要标准,即保证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支出与技术措施达到合理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得设计质量管理具备针对性。

参考文献

篇(6)

设计单位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计单位负责工程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方案的优劣对于工程效益至关重要。设计环节虽然以技术为核心,但高效管理仍是不可或缺。目前,设计单位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1)设计单位缺乏对管理的认识、缺乏管理人员。目前,在我国大部分设计单位还是重技术、轻管理。尽管设计单位的项目经理制已经大范围推广,但多数管理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仍然难以组织高效率的设计工作。实际上,很多的设计单位经常面临复杂的工程--涉及专业多、技术难度大,且此类项目常常任务急,需要多方面配合,甚至还存在总包、分包等复杂情况。这时候,设计单位的工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设计阶段,需要向不同部门提交相应设计文件进行报批工作。由于向各个单位提交的申报文件内容、要求、节点是不同的,设计单位管理人员合理高效地组织设计人员按照不同要求和深度进行申报就显得尤为重要。(2)设计单位工程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不到位,设计质量无法保证。现在的工程,往往工期紧、任务重,广大设计人员为了满足合同约定的交付时间,往往疲于出图而缺乏质量把关。一方面,设计单位人员近年来迅速年轻化,经验缺乏。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负不起应该负的质量管理责任。其结果往往是图纸质量差、错漏多,甚至出现违反工程设计强制条文的情况。(3)设计单位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和相关各方有效沟通。设计单位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和相关各方建立起高效的常态化沟通。目前,随着通讯手段的进步,相比于过去,技术人员下工地少了,往往通过打电话、发邮件解决问题。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虽然快捷,而往往工作效率并没有提高。对于有些问题,设计管理人员不到现场,是很难了解实际状况并给出正确解决方法。往往一个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耽误了整个工期,甚至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对等,造成返工等损失。(4)设计单位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对重要资料管理和记录。虽然很多设计单位引入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往往还是流于形式,管理人员不能真正从操作中做到严格严肃的质量跟踪管理。例如,对于相关重要文件、事项缺乏及时记录,往往是检查前再录入以求达到检查合格,甚至在资料缺失的情况下进行凭空杜撰、造假。另外,对重要文件如设计基础文件、设计变更、洽商、重要往来文件等缺乏必要的管理,还会造成日后工程资料查阅困难。

施工单位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施工单位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实力使自身生产更加高效、优质,同时还要更加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从成本方面对工程进行控制。目前,施工单位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1)施工单位工程管理人员缺乏或管理能力不足。施工单位工程管理人员要求比较高,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管理、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管理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还要求其综合能力要高于普通工程技术人员。但目前国内施工单位这样的人才还是非常稀缺,需要大力培养。此外,目前活跃在工地上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多为结构专业、工程专业,缺乏建筑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专业配备不全,容易造成对工程控制力不足。(2)施工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认识不足,缺乏质量管理。目前施工单位最关注的是工程的进度和造价,对质量的认识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由于国家工程项目增多,管理人员大都忙于工程承揽,其余的便无暇顾及,特别是工程质量这一块。因此,出现了施工单位成本增加、施工质量下降、企业利润降低等问题。在具体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施工方法、工艺的正确性、合理性均不重视,习惯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缺乏创新,难以适应市场。缺乏质量管理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为了赶施工进度,擅自更改设计、不按照程序施工的现象时有发生。(3)施工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不到位。在我国,施工单位在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等方面均较为重视,但在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方面还略显不足。工程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既包括合同的洽谈、拟定、修改、签订,还包括合同签订后的正确履行以及违反合同约定时的索赔等处置方式,这些内容,对于施工单位工程管理人员来讲也非常重要,需要重视并掌握。

篇(7)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一般由验收小组组长主持验收。

2、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单位分别书面汇报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状况、合同履约及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3、验收组分为三部分分别进行检查验收。

(1)检查工程实体质量。

(2)检查工程建设参与各方提供的竣工资料。

(3)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进行抽查、试验。例如厕所、阳台泼水试验,浴缸、水盘、水池盛水试验,通水、通电试验,排污主管通球试验及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漏电跳闸测试等。

(4)对竣工验收情况进行汇总讨论,并听取质量监督机构对该工程质量监督情况。

(5)形成竣工验收意见,填写《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验收小组人员分别签字、建设单位盖章。

(6)当在验收过程中发现严重问题,达不到竣工验收标准时,验收小组应责成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并宣布本次验收无效,重新确定时间组织竣工验收。

(7)当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一般需整改质量问题,验收小组可形成初步验收意见,填写有关表格,有关人员签字,但建设单位不加盖公章。验收小组责成有关责任单位整改,可委托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复查,整改完毕符合要求后,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8)当竣工验收小组各方不能形成一致竣工验收意见时,应当协商提出解决办法,待意见一致后,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当协商不成时,应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协调裁决。

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1)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检验批和分项工程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所有检验批和分项工程均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前,施工单位先填好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有关监理记录和结论不填,见表l一3、表1一4),并由项目专业质量检验员和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分别在检验批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中相关栏目签字。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验收。

(2)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工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因此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因为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主要技术资料和质量问题是归技术部门和质量部门掌握.所以规定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参加验收是符合实际的。

由于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技术性能要求严格,技术性强,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因此规定这些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的工程质量验收。

(3)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施工单位首先要依据质量标准、设计图纸等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定,符合要求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和完整的质量资料,请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4)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组织,由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是责任主体,因此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及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和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均应参加验收(勘察单位虽然亦是责任主体,但已经参加了地基验收,故单位工程验收时,可以不参加)。

在一个单位工程中,对满足生产要求或具备使用条件,施工单位已预验,监理工程师已初验通过的子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可组织进行验收。由几个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的单位工程,当其中的施工单位所负责的子单位工程已按设计完成,并经自行检验。也可按规定的程序组织正式验收,办理交工手续。在整个单位工程进行全部验收时,已验收的子单位工程验收资料应作为单位工程验收的附件。

(5)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应按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

由于《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双方主体是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应按照承包合同的权利、义务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对总承包单位负责,亦应对建设单位负责。因此,分包单位对承建的项目进行检验时,总包单位应参加,检验合格后,分包单位应将工程的有关资料移交总包单位,待建设单位组织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时,分包单位负责人应参加验收。

(6)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协调部门可以是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部门(单位),也可是各方认可的咨询单位。

(7)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是加强政府监督管理,防止不合格工程流向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建设单位应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有关规定,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备案。否则,不允许投入使用。

篇(8)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必须建立明确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指现场施工管理组织的施工质量自控系统或管理系统。施工单位为了实施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目标控制,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框架为基础,通过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和分解,所需人员和资源的配置,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形成具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工作系统。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结构(如施工项目经理部)为主体,根据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和业主方或总承包方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总体系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而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特点是:系统性、互动性、双重性和一次性。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如何运行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龙头,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PDCA循环原理展开,既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依次展开。这三大环节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构成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PDCA循环的具体化,并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达到质量管理或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如何控制好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预控是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包括确定施工质量目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以及对各项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预控等。

施工质量计划是质量控制的手段或工具。施工质量的计划预控,是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思想,在施工前,通过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法,以及制定与此相关的技术、组织、经济与管理措施,用以指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工程开工后,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中所有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或工序)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生产(或形成)的关键环节,具有量大、面广、交错、互动的特点,必须充分重视和应用长期施工实践所形成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控制途径和方法进行过程控制。

控制好施工质量检验检查的必要性

施工质量的检验方式主要有自检、互检、专业检验和交接验收,即前后工序或施工过程进行交接时的质量检查。

施工质量检查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监督检查等。施工质量检查的一般内容包括施工依据、施工结果、整改落实等。

施工质量检测试验简称“测试”,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执行建设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的重要内容。工程检测试验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所提供的检测、试验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

工程质量竣工后如何办理验收及备案手续、

篇(9)

引言

质量控制是为了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不利因素,达到质量效果。因此水利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工程质量,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把关,充分重视每个施工环节,进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使其真正做到纵向全过程、横向全系统、意识全方向、时间全控制的质量管理要求,以确保结构安全。

一、质量管理内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指指导和控制项目组织的与工程项目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即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它是一个组织全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有八项: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等。

二、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控制的对象是过程,如采购过程、施工过程等,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为此,必须采取适宜的、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方案。

要圆满完成工程质量控制任务,一般应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对影响质量的各种作业技术和活动要制定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即确立质量控制计划和标准。二是要严格的按照批准的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连续的检验和评定,坚持三检制。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一般通过检验来进行。施工的检验可分为:原材料的检验,中间产品的检验,和成品检验。

首先,在工程施工前,要先根据工程需要对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进行供货厂家的考察和原材料质量的检验。对于重要材料一般要联合甲方、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进行共同考察,经考察通过后可作为施工用材料进行备料。原材料进厂后,质检人员要根据监理和规范标准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从而保证了施工中原材料的合格。

要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物资采购人员及质检人员三方面做好配合。由工程技术人员向物资人员提供的采购材料的清单不仅要注明数量还要提供相应的规格类型和质量要求;再由物资科按要求进行采购,必要的材料考察还要有质检人员共同参与选购;进场后要先经过质检员对质量进行外观和性能检验方可入库投入使用。

中间产品的检验,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检验,如混凝土施工中各工序施工的质量;土方回填工程中每层的填筑质量压实程度等等。做好这一工作,施工员的现场控制是关键。质检人员只能对每一工序进行检查判定,而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主要还在于施工人员,因此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都应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只有施工人员对施工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清楚了,工程才会更顺利的进行。同时质检人员要把好检验关,对工程的检查情况要做好相关记录。

成品检验,一个工程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单位工程组成,单位工程又由不同的分部工程组成。每一个分部工程都可以看作一部分成品。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验收就要对相应的工程成品进行检验。主要包括工程产品的结构尺寸,外观质量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积累的相关质量数据等方面。验收前做好质量的检验,及时弥补质量缺陷,做好成品保护都是重要的工作,同时质检人员还要做好质量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贯穿了每个环节,要抓好质量管理,就要从全面做起。质量控制不仅是质检人员的工作,更应该是全体人员共同的责任,只有人人关注质量,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才能事半功倍,使我们的施工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根据设计文件和图纸的要求,通过施工形成工程实体。该阶段直接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管理包括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3.1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3.1.1施工阶段质量管理过程划分

(1)按施工阶段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中物质形态的转化划分。

可分为对投入的物质、资源质量管理;施工及安装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即在使投入的物质资源转化为工程产品的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各环节及中间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对完成的工程产品质量的控制与验收。 前两项工作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需要对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五大因素进行全面管理,其中包括:施工有关人员因素;材料(包括半成品)因素、机械设备(永久性设备及施工设备)因素、施工方法(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

(2)按工程项目施工层次结构划分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为:工序质量管理、分项工程质量管理、分部工程质量管理、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单项工程质量管理。其中单位工程质量管理与单项工程质量管理包括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与材料设备质量管理。

(3)按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划分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可以理解成对所投入的资源和条件、对生产过程各环节、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品,进行全过程质量检查与控制的一个系统过程。

3.1.2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承包商在施工前准备阶段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物质准备、组织准备与施工现场准备。

在此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对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与控制。这包括对施工队伍及人员的质量控制;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进场、存放和使用等方面,对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器材等进行全过程、全面的管理;对施工方法、方案和工艺进行管理,包括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施工方案等进行审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对施工用机械、设备进行审查;审查与控制承包商对施工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工作质量;对测量基准点和参考标高的确认及工程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

(2)做好监控准备工作、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图纸的变更及其控制;做好施工现场场地及施工交通的准备等事前质量保证工作。

3.1.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在此阶段主要有以下质量管理工作:

(1)对自检系统与工序的质量控制。 在各工序设置兼职质检员,负责各工序的自检,每道工序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施工的具体方法施工达到的质量要求。

(2)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

(3)对工序产品的检查和验收,以及对重要工程部位和工序专业工程等进行试验、技术复核等。

(4)处理已发生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

在此阶段施工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三检制的实施上。三检制是一种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对水利水电施工而言,主要是施工单位针对单元工程施工采取的一种内部三级质量检验制度:即班组自检、复检、项目部终检。三检制为施工单位广泛采用,关键是防止不合格工序转入下道工序,对工程质量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3.1.4施工过程所形成的产品质量管理:

本阶段包括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机电设备的试运转等工作。

其中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验收具有三大作用,不可忽视。

(1)保证作用,通过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可以判断是否有“不合格”的单元、分部、单位工程,把住质量关,使不符合标准的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经过返修达到质量标准后才转人下道工序。

(2)预防作用,通过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可以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分部、单元工程,即使发现也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得以纠正,从而使工程质量处于稳定状态,起到预防的作用。

(3)信息反馈作用,通过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所得的数据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便于下一步工作的改进提高。

3.2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运转和检查评定,以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此阶段是施工和施工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转入生产或使用的标志,它影响工程项目能否最终形成生产能力,体现了工程项目质量水平的最终结果。

(一)竣工验收的前提

竣工验收的前提是承包商完成了工程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各个项目,并已依照设计图纸、文件和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了自查且合格。

(二)竣工验收主要任务

首先业主、设计单位和承包商(以及主要分包商)要分别对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论证、勘察和设计以及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最后评价,对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检验。

其次业主与承包商办理工程的验收和交接手续,办理竣工结算,办理工程档案资料的移交,办理工程保修手续等,主要是处理工程项目的结束、移交和善后清理工作。

(三)竣工维修阶段的质量保证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施工单位应做好移交验收前的各项质量保证工作,确保移交质量达到一次交验合格,全面满足使用要求。施工单位移交验收的质量保证工作:

1.不合格项目的处理

因施工原因造成的不合格项目均应按标准要求,在交验前处理完毕,并取得建设单位的确认。对于已造成的非功能性质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应作出必要说明,对于特殊情况或系设计、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一些质量问题,凡是不能在交工前得到妥善处理的,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达成协议,明确修正措施及完成日期。

2.质量保证文件

工程交工的质量保证文件,即全部工程交工技术资料和竣工图。这是保证建设单位合理使用、维护管理以及改建、扩建的依据。

3.明确施工单位的保修责任

篇(10)

【正文】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及经济效益都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技术问题要进行严格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从而避免建筑工程出1现任何问题及影响,从而保证房屋建筑达到质量标准。

1.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有多项“硬指标”。

房屋建筑工地都将集中进行扬尘防治设施提升,提升工程有多项“硬指标”。通过整治我国将逐步建立扬尘污染控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机制。

按照规定,建筑工程工地的出入口,应使用水泥、沥青等进行硬化,出口处硬化路面不能小于出口宽度;施工现场内主干道及作业场地也应进行硬化处理,施工道路应当坚实抗压、保障畅通;此外,所有施工道路要进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不能在没有实施洒水等抑尘措施情况下,直接进行施工道路清扫。

2.扬尘污染严重将顶格经济处罚.

今后所有的房屋建筑项目,需要向工程项目所在地住建部门提交扬尘污染防治方案,申报施工阶2段的扬尘排放情况,保证扬尘污染控制设施正常使用,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在集中治理专项行动期间,建委将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巡查检查力度,治理工作开展不力的施工企业和项目工地,将受惩罚。对于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文明施工不达标,应设未设车辆自动冲洗设施,黄土未采取扬尘控制措施的建设工程项目,有关部门将一律不办理安全措施备案手续,施工现场不得开工建设。

对于工程开工后现场管理差,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施工扬尘和车辆带泥带土上路污染城市环境的,住建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整改。如果逾期未能改正,将责令工程停止施工,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予以顶格经济处罚。/该负责人表示,如果施工工地两次或两次以上,同一企业三处或三处以上施工工地因扬尘污染受到处罚,将记录一次不良行为,并列入我市建筑行业“黑名单”,在媒体上进行曝光。同时,属本地企业的,还将暂停企业及项目负责人招投标资格;属外地企业的,将从严清除出洛阳建筑市场。

3. 深入开展施工技术现场研究

3.1深入开展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工程质量稳步提高。贯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只要认真抓住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低,这一关键因素,其它问题也就会相应得到改善。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并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企业内部标准、政策、制度以及管理方法;加强对项目施工管理的监督、检查、指导和约束;促使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紧密绕提高建筑产品质量,保证建筑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一中心而进行工作。

3.2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建筑市场的竞争将会空前激烈,对工程质量及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所谓标准就是对重复性事物3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可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及企业内部标准。??应大力贯彻执行ISO9000系列标准,逐步完善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首先要求项目施工管理严格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并强化标准化管理制度。把工程质量管理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工程质量稳步提高。

3.3狠抓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使标准化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具体化、制度化。技术交底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测量点线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人自行采购的物资进行验证。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应按设备进场计划进行施工设备的调配。?现场的施工机械应满足施工需要。应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计量人员应按规定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计量器具应符合有关规定。???施工管理人员应记录工序施工情况。

3.4一个单位工程中,对满足生产要求或具备使用条件,施工单位已预验,监理工程师已初验通过的子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可组织进行验收。由几个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的单位工程,当其中的施工单位所负责的子单位工程已按设计完成,并经自行检验,也可按规定的程序组织正式验收,办理交工手续。在整修单位工程进行全部验收时,已验收的子单位工程验收资料应作为单位工程验收。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质量责任和验收程序。 由于《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双方主体是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应按照承包合同的权利义务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对总承包单位负责,亦应对建设单位负责。钢筋混凝土反映其流动能力的大小,而反映不出流动的快慢,这需要用塑性粘度的大小来反映,若坍落度相同,粘度大的流动慢,施工时填充模型的速度就慢,粘度过大就会增大施工难度,粘度小,流动快,施工方便,但粘度过小易产生离析与泌水使均匀性变坏,因此要控制好粘度的大小。

3.5检验批及分项工4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因此,分包单位对承建的项目进行检验时,总包单位应参加,检验合格后,分包单位应将工程的有关资料移交总包单位,待建设单位组织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时,分包单位负责人应参加验收。 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4.结尾

当前建筑工地尘起沙漫、建筑垃圾遍布已成为城市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政府已多次强调施工重要性,但因传统施工技术的天然缺陷和管理缺失,效果并不显着.业内普遍认为,建筑工业化是实现绿色施工的有效手段,其标准化生产带来的高效、清洁,使工业化成为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一些常见问题的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12(2)12.

2 蒋正昭.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分析[J]. 管理学家.2010(9).34

3石义维.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 中华民居.2011(7)66.

作者简介:

张作令 男 汉族 1974年1月出生 山东宁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篇(11)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督分类

2.1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工序启动前进行的监督,这个阶段的监督侧重于对工程质量控制方案的审查,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的审查,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范措施,施工材料的抽检检验等方面。事前监督是实施主动控制的有效手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同时也有效避免经济损失。事前监督应该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予以高度重视。

2.2事中监督

事中监督是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的实时监控,是工程质量监督的最主要形式。如旁站监理就属于事中监督的重要手段,事中监督可以有效控制不良的质量行为、不合格材料和不恰当的工艺方法造成的质量问题。事中监督的实施主体应该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事中监督起到必要的监管和协调作用。

2.3事后监督

事后监督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指对已经完成的工程进行的质量核查和对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的整改。对于已完工程的质量核点是对隐蔽工程质量的核查,对于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的整改要遵循满足设计、满足使用、满足规范的基本原则,对于有可能影响结构和受力形式的质量问题要征求设计意见进行整改;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应该采取加固、返工等方式予以整改,整改后要重新进行验收。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是根据监督实施的时点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进行的划分,为便于区分和研究,我们不妨将事前、事后和事中按照如下的时间节点进行划分,事前监督是施工人员、机械到位开始作业之前的控制与监管,事中监督是从第一批人员或者机械开始作业到工程施工完成,进入竣工验收阶段的控制,事后监督是指验收阶段的监督控制。这是对于整个单位工程而言的,针对检验批、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可以根据实际进行相应的界定和细化。

3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的其他措施

3.1加强合同管理,在合同中强化工程质量条款

在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供货商签订的合同中,均要签订质量保证条款,并配套相应的违约惩罚措施、超额完成质量任务的奖励措施等,要严格根据工程质量规范标准合理设置工程质保期、设备保质期等,要强化监理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履职,确保旁站监理、平行检验、见证取样、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等质量控制和管理环节切实落到实处。要有强有力的违约索赔和处罚措施,善于利用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工程中一定的有利条件,通过延迟支付或者通过合同条款扣工程进度款等措施督促相关单位在履职过程中切实把质量控制和管理放在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