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残疾人教育培训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6 17:13:1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残疾人教育培训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残疾人教育培训

篇(1)

(一)培训缺乏整体规划,管理体制不顺

我国将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基本任务,特殊教育学校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同时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是在特殊教育体系内运转。这种管理体制,往往把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当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仍然按照管理义务教育的政策管理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导致特殊教育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符合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却达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标准,这已经成为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1]全国100多所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大部分由实施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升级”兴办,另有11所隶属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由于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分布较广,管理部门繁多,学科上横跨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类型,在培训的开展上难免容易形成死角。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普通特殊教育类培训没有职业教育环节,职业教育类培训又照顾不到特殊教育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各个学校相距较远,培训周期长,培训办班成本高,培训内容缺乏时效性;各类培训缺少规划,行成不了体系,教师培训重复性高,课程单元同一化严重,教师畏难情绪明显,无法根据各地残疾学生特点及社会职业热点进行相应的针对性培训,培训效果难以保证。

(二)培训总量少,覆盖面不够

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有39650人,其中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22056人,仅占55.6%。[2]抽样调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11所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467名教师显示,近五年来接受职后培训率达74.6%,但仍有1/4教师没有系统接受过特殊教育或职业教育相关培训(见表1)。[3]从现有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学业结构看,大部分教师所学专业不是特殊教育或职业教育相关学科。调查显示,特殊师范专科和本科毕业所占比例为0,普通师范本科毕业占18.75%,非师范本科占81.25%(见表2)。由此可见,其职后培训应首先是特殊教育加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岗前培训,因为就其服务对象来看,所教学生都是视障、听障、智障、自闭症等类别的特殊需要人群,需要拥有这些领域的专业技能教师。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应当重视职业教育教师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改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培训模式为以能力、素质提高为主的培训模式,要确立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训为一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教学与研究为一体的教育教学观念。[4]针对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残疾人中职校教师应该是不仅具有特教知识、专业技能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针对这类特点的培训项目就更加缺乏。

(三)培训形式单一

职业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方面。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要研究适龄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形成符合残疾人劳动特点的特色工种。据研究发现,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参训项目,多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进入生产实践环节的实操环节,体现不了普教、特教、职教“三教”相结合的特点。对参加培训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调查显示,无论是特教专业毕业还是非特教专业毕业教师,85.7%以上的人仅接受过一种形式的培训,接受过两种形式培训的教师在9%左右,接受过三种形式以上培训的教师就非常少,只有个别教师。无论在一种形式培训还是多种形式培训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人数最多;其次是非特教专业毕业教师培训;接着是校本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这些数据说明:一方面,对残疾人中职校教师培训的形式单一;另一方面,在现有特殊学校中,不是所有学校都定期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见表3)。[5]此外,此类培训所配备的实训基地也相对不健全,适应不了职业教育培训“实、新、频、快”的要求。

(四)培训内容科学性有待加强,课程内容匹配度不高

调查显示,在5年内接受过职后培训的464名残疾人中职校教师中,所接受培训内容与所教学专业课程相符的有165人,仅占总数的35.6%[6],(见表4)这表明目前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后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因而难以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从培训的课程设置方案来看,多数培训依旧围绕三类残疾人群的心理与教育、课程与教法、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开设理论讲座,辅之以听障学生的服装设计、培智学生的糕点制作、视障学生的推拿按摩等技能性知识讲授。表面上看来,理论加实践的模式貌似合理,但参训教师大部分都是从普教、特教转行到职业教育的,由于培训内容和教师所教的专业课程不统一,培训经常流于形式,无法产生共鸣。

(五)培训实际效果不明显,培训的示范性和辐射性不强

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是教师基本的工作环境,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必须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才能形成和发展。由于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分布较广,教师来源复杂,现阶段采取的由专门培训机构承担的集中培训很难切合每个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情况,集中培训带来的工学时间矛盾突出,加上目前的集中培训主要采取课程面授、专题讲座等方式来进行,培训难以迅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7]其次,现有的集中培训只能在点上就某一个专题对部分教师进行短期的强化培训,无法辐射到面上所有教师,培训的效益不能进一步扩大。

二、加强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

师资职后培训的对策

(一)整体规划,科学管理

大力发展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未来我国特殊教育与残疾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为实现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各地残疾人主管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整体上对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后培训进行整体规划,理清此类师资职后培训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和残疾人管理部门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应在调查一线中职校特点、社会热点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省、市(县)、校三级中职校教师职后培训运行体系, 加大各级专业培训基地建设,分层次(校长、骨干教师、管理人员等)、分类型(听障、智障、视障)、分主题(根 据当代职业发展特点、市场导向、不同残疾类型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来设定职业操作主题)、分阶段(入职培训、转岗培训、业务分层次进修)进行专题培训,建设一支懂残疾人身心发展特点、专业素养高、技能水平过硬的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

(二)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构建培训特色课程体系

要使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后培训落到实处,必须建立符合其特点的培训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研究,把握职业教育时效性,根据不同阶段教师的需求安排课程,体现课程的主体性、时效性和应用性,根据培训主体的实际情况或职业发展与残疾人身心发展及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实际需要,加大培训课题中实践性课程、情境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的比例。应通过多种途径开拓课程资源,突出高校在培训课程开发中的科研引领作用,吸收具有符合当地残疾人职业发展特点的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辅导,发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同开发一些现场教学环节、主题教学环节、微课程、微资源的课程资源。

(三)健全培训基地网络建设,积极探索培训机构—学校—企业互惠合作,“培—研—用”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建设模式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提升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各地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加大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的政策和经费保障,应统筹现有基地资源,新办或协办一批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并加强各个基地横向之间的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培训。应瞄准残疾人就业方向,统筹新办一批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不断开发新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块,积极吸纳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及一线优秀技术人员加入培训资源的建设中来,积极探索“培—研—用”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建设模式。对企业而言,通过基地建立起与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的直接联系,既可以指导教师学习熟悉企业设备,又可以在实践中研发服务于残疾人的设备与方法,从而获得产品更新;对参加培训教师而言,可以通过基地的实践操作环节,把在培训机构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里的一线技术能力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获得专业成长;对中职校残疾学生而言,可以从中获得一线的职业技能锻炼,完成与社会相关职业的无缝对接;对培训机构而言,可以通过这种模式的探索,加强对企业产品或理念的再开发,实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带动整个培训体系的健全发展。

(四)运用科学培训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网络研修共同体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由于其涉及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必须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采用如专题性理论讲授模式、案例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教育会诊培训模式、同伴互助培训模式、远程网络培训模式等。但据调查,每一期的培训结束,即意味着参培教师学习交流的终止,很少有培训教师在培训结束后与培训专家及参培学员之间有业务的交流与讨论,这样的培训效果就不能得到延续。各培训机构应积极探索建立网络研修共同体。每一次的主题培训应聘请一名既有高深理论知识又有一线实践经验的教授级专家作为培训的首席负责专家,帮助培训机构共同拟定培训专题、形式以及培训的后期评价标准。并在每期培训结束时,在网络上创设一个研修的社区(即时通讯群、网络社区、博客或网络论坛等),与学员共同在网络上就此主题继续探讨一些现实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这样的培训模式能将现场培训的效应不断扩大,让首席负责专家与参训学员、参训学员与参训学员之间的培训效应得以延续,也为培训机构的后续性培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素材。

(五)突出培训的种子效应,增强培训的辐射作用,加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校本研修指导

校本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应用模式之一。校本教师培训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8]现阶段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培训都应注重对参训学校的校本二次培训的研究与指导。要指定专门的培训指导专家,视每位参训的学员为一颗颗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让培训学员既是集中培训的参与者,又是回到自己学校后的培训者。还要对培训学员回校后的二次培训情况进行跟踪指导,这样才能扩大集中主题培训的效益。各个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也要在国家、省、市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学校的顶层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研究,要切实制定符合学校及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校本教师轮训计划,加强对校本培训机制、校本培训资源建设、校本培训效果评价、校本培训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刘俊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分析与政策调适——基于“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的数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0).

篇(2)

一、救助和奖励的范围和对象

(一)救助和奖励的范围

1、接受义务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

2、残联系统兴办的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残疾学生;

3、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的短期培训班中参加培训的残疾学生。

(二)救助和奖励的对象及条件

接受救助的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本地生源;

2、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3、持有民政部门制发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优惠证。

4、残联系统兴办的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教育的享受低保及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上浮至20%范围内的残疾学生。

奖励的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本地生源;

2、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3、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升入国家认可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接受正规国民教育的残疾学生;

4、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文件执行之日后获得毕业证书的残疾学生。

二、救助和奖励的标准

(一)救助标准

1、对接受义务教育的七区贫困残疾学生每年救助300元,五市贫困残疾学生每年救助200元;

2、对接受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的七区贫困残疾学生每年救助500元,五市贫困残疾学生每年救助300元;

3、对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每年救助**元;

4、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残疾家庭子女按照以上教育层次的救助标准减半救助;

5、在残联系统兴办的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学历教育的残疾学生,持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证优惠证》的本地残疾学生免收学费、住宿费,补助80%的生活费;对家庭人均收入高出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浮至20%的本地残疾学生,凭村委会、乡镇、街道及区(市)残联证明,给予减免90%的学费、住宿费。

(二)奖励标准

1、升入普通高等院校专科的残疾学生一次性奖励**元;

2、升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的残疾学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

3、升入普通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残疾学生一次性奖励5000元;

4、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毕业证书的残疾学生一次性奖励**元;

5、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的残疾学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

三、救助和奖励的审批程序

(一)个人申请

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大学生申请救助或奖励,须由本人在每学年开学前持本人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残疾人证、学生证、高教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证及低收入证明等相关材料,到户口所在区(市)残联(在市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学历教育的残疾学生在本学校)填写《**市救助贫困残疾学生及奖励残疾大学生申请表》。

(二)资格审查

各区(市)残联及市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对救助贫困残疾学生和奖励残疾大学生申请进行受理登记,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

四、救助和奖励的资金来源渠道

救助贫困残疾学生和奖励残疾大学生的资金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支出,五市及城阳区、崂山区、黄岛区由本区、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负担,市内四区按照市与区4:6的比例分别负担。

对在市残联系统兴办的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学历教育的残疾学生补助的学费、生活费等由市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负担。

五、救助和奖励资金的拨付和发放程序

五市三区残联于每年10月10日前将审查通过的有关材料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将救助、奖励资金拨付到镇、街道办事处。

市内四区残联于每年10月10日前将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的有关材料报市残联;市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按照上述规定时间将在本机构接受学历教育的残疾学生的救助、奖励材料直接报市残联。市残联对报送材料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将市级负担的四区救助、奖励资金拨付至市内四区财政局,由区财政局连同本级财政负担的救助、奖励金拨付至街道办事处。将市级负担的在市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接受学历教育的残疾学生的救助、奖励资金拨付市残联,由市残联拨付至市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

(三)资金发放

镇、街道办事处残联将救助、奖励资金统一发放至救助、奖励对象。

篇(3)

形成提高残疾人素质的教育培训机制

残疾人中的“两低现象”(低文化、低技能)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就业。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加入WTO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就业者的新要求,更是阻碍了残疾人的顺利就业。

社会总是前进发展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形成教育培训机制,提高残疾人的素质。一是基础教育。政府应责成教育部门将残疾人的基础教育摆上关键位置,现在通常的做法有两个,一个是在普通学校设立特教班(小学设培智班),对学龄残疾人进行集中分类教育,另一个是设立特殊学校进行完全教育,这两个做法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二是技能培训。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每个残疾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有效改变“两低”现象。江苏省太仓市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把本市的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残疾人教育培训机制,在教育系统、科技系统、劳动职培系统设立培训点,而且在企业、商店设立培训基地,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用的关系,促进了残疾人的就业。

形成按比例就业工作的激励机制

在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要做好按比例就业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必须形成有利于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激励机制,更明确地体现政府工作导向。一是重点表彰。这既是个老办法又是个好办法,对在按比例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而且在省市以上表彰的可以采取胸章式奖章,提高社会荣誉感;二是重点奖励。对残疾人使用比较好且超安置比例的用人单位给予物质奖励,鼓励单位用人。苏州市在形成有利于按比例就业工作的激励机制中,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具体实施按比例就业工作的劳动服务所出现了用人单位电话预约残疾人用工和排队上门缴纳保障金的现象,形成了十分有利于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而且他们还在积极寻求新的激励方案,更加完善激励机制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

篇(4)

残疾人职业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残疾人职业培训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事业水平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福利水平与文明程度。把残疾人职业培训真正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学校的现有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仪器设备、校园环境等的优势,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其中的残疾人职业培训中的政治思想建设,有一定的特点和难度。他们在感知觉方面,在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方面,在逻辑思维的发展方面,都比同龄健全儿童少年发展得迟缓,因而,对政治思想的感知、领悟、理解、模仿、操作和约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时候,就更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残疾人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使用有区别性的教材,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求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1.深化教育模式改革

残疾人只有逐步树立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有正确的人生方向。职业学校要积极探索分层次的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残疾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确定由低到高的阶段性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使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低年级残疾学生应以规范基本行为的养成教育为主,努力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残疾学生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努力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的真情实感。特殊学校要积极探索德育教育规律,要将其同深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改变学校就德育抓德育的传统教育方法,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使残疾学生获得优良的道德品格、扎实的基础知识、必备的实践能力,最终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力”的目的,从而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有用之材。

2.努力改革教育内容

长期以来,残疾人教育的内容往往偏重基础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它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残疾人进入社会后,往往难以融人社会。因此,职业学校应积极改革残疾人教育内容。加强生活知识、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习基础文化与学习职业技能结合起来,为未能升学的残疾学生提供实用技能培训,使他们具备谋生的技能,能在社会的正常条件下劳动和生活。此外,要加大对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由于先天、意外的种种不幸,造成残疾人生理、心理上的变异。同时,由于外界的冷遇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使他们陷入隔绝、封闭的心理状态。因此,职业学校应对残疾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克服自卑感、不良情绪等的困扰,使他们保持平和、开朗的心境,培养他们自强、自立、自信的心理素质。

3.强化行知统一

行知统一是改进学生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原则。这是由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接受程度所决定的,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经验,也是“以人为本”。学生政治思想的形成必须经历从认识到情感、从感悟到养成的过程,感悟是认识到养成的唯一桥梁和通道,而感悟的最理想的形式和途径,就是学生喜闻乐见、能够体验的教育活动。首先必须是适合学生的特点的活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可以组织残疾人学生去劳改管理所,听取管教干部以案说法的报告和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参观了管教场所,使他们懂得预防犯罪要从小事抓起的道理,无数次说教也难以收到如此之大的教育效果。一次次活动,都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提供了鲜活的体验和良好的经验。因此,学校及其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研究学生,思考设计出最佳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富有针对性、形象性与指导性的活动中,不断地补充、优化和整合已有的人生体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

4.树立激励榜样

在政治思想教育中,我们要给残疾人广泛宣讲一些古今中外残疾人成才的典故,如相貌奇丑的苏格拉底,耳聋的贝多芬,他们都风流千古,享誉全球。我们都沐浴着他们生命所放射出来的光辉。在国内,比如苗族残疾青年杨建辉身残志坚,在1999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在教室或寝室里可张贴一些有关残疾人成才的名人字画,让它们时时刻刻激励他们、鼓励他们,也可举行残疾大学生座谈会,请一些本校的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残疾毕业生,通过现身说法来激励他们,同时可组织残疾大学生互相交流,让他们认识到残疾并非自己一人,而是大有人在。因此没有必要哀戚、自卑、自暴自弃。要通过交流。促使残疾大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篇(5)

按比例就业是一项协调的工作,在目前社会就业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只是一般号召是很难解决实际情况,只有在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协调下,民政、劳动、人事、财政、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才能共同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在职能上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在服务中指导和帮助残疾人求职者了解有关就业政策和形势,根据其自身条件开展就业辅导,帮助其开发自身潜能,引导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就业。

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缺陷,完全的市场化求职方式不能达到按比例就业要求,必须运用协调机制,积极地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苏州市今年成功运用协调机制,协调著名跨国公司法国欧莱雅化妆品苏州有限公司、雅都大酒店、竹辉饭店等14家用人单位,提供文员、操作员、仓库保管员、清洁工等40余种就业岗位,与400余名残疾人举办就业洽谈会,一次就安置67名有劳残疾人上岗,结果使劳资双方满意,苏州市残联更满意,他们认为这无异是今后残疾人就业的一条新路,避免了原来背靠背介绍的许多不确定因素,成功几率大大提高,而且协调在先,观念上容易达成一致。

形成提高残疾人素质的教育培训机制

残疾人中的“两低现象”(低文化、低技能)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就业。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加入WTO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就业者的新要求,更是阻碍了残疾人的顺利就业。

社会总是前进发展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形成教育培训机制,提高残疾人的素质。一是基础教育。政府应责成教育部门将残疾人的基础教育摆上关键位置,现在通常的做法有两个,一个是在普通学校设立特教班(小学设培智班),对学龄残疾人进行集中分类教育,另一个是设立特殊学校进行完全教育,这两个做法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二是技能培训。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每个残疾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有效改变“两低”现象。江苏省太仓市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把本市的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残疾人教育培训机制,在教育系统、科技系统、劳动职培系统设立培训点,而且在企业、商店设立培训基地,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用的关系,促进了残疾人的就业。

形成按比例就业工作的激励机制

在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要做好按比例就业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必须形成有利于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激励机制,更明确地体现政府工作导向。一是重点表彰。这既是个老办法又是个好办法,对在按比例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而且在省市以上表彰的可以采取胸章式奖章,提高社会荣誉感;二是重点奖励。对残疾人使用比较好且超安置比例的用人单位给予物质奖励,鼓励单位用人。苏州市在形成有利于按比例就业工作的激励机制中,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具体实施按比例就业工作的劳动服务所出现了用人单位电话预约残疾人用工和排队上门缴纳保障金的现象,形成了十分有利于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而且他们还在积极寻求新的激励方案,更加完善激励机制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

篇(6)

残疾人职业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残疾人职业培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事业水平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福利水平与文明程度。把残疾人职业培训真正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学校的现有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仪器设备、校园环境等的优势,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其中的残疾人职业培训中的政治思想建设,有一定的特点和难度。他们在感知觉方面,在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方面,在逻辑思维的发展方面,都比同龄健全儿童少年发展得迟缓,因而,对政治思想的感知、领悟、理解、模仿、操作和约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时候,就更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残疾人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使用有区别性的教材,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求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一、残疾人职业培训中的应用政治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残疾人事业是全人类共同关注和面临的世界性课题。残疾人教育特别是残疾儿童的教育更是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宪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都对残疾人教育有明确的规定。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残疾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应该为他们提供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让他们掌握社会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一方面残疾人有能力接受职业教育。从许多优秀残疾人事迹当中可以看到,残疾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动力,从而激发残疾人的学习热情和顽强意志,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取得超出常人的成就。同时,事实证明,盲、聋、肢体残疾者在受教育前后有着强烈的反差,受教育之后,身体的缺陷明显得到智力上的补偿。而且,受教育层次越高,这种补偿作用就越大。另一方面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可以回报社会,减轻社会负担。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有学习愿望的残疾人来说,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去接受职业教育,只是因为残疾人教育长期停滞于初等教育水平上,没有更大发展。只要施以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育和训练,残疾人走向社会后,可承担与健全人同样的社会义务,同时减轻社会的负担。

但是,当前职业学校的残疾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 因而对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更具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政治思想教育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视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以学生的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为目标,从学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以学生生活的环境为基础,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生理残疾造成了残疾学生能力的局部丧失,更重要的是可能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残疾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调整心态,振奋自我,迎接人生的挑战;生理上的残疾还可能影响残疾学生认知等方面的正常发展,智力发展也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辨别能力低下,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的干扰等现象。残疾青少年特别是聋人团伙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当前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职业学校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着眼于残疾学生直面现实,应对未来,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政治思想工作在残疾人职业培训中的应用

1.深化教育模式改革

残疾人只有逐步树立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有正确的人生方向。职业学校要积极探索分层次的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残疾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确定由低到高的阶段性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使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低年级残疾学生应以规范基本行为的养成教育为主,努力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残疾学生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努力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的真情实感。特殊学校要积极探索德育教育规律,要将其同深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改变学校就德育抓德育的传统教育方法,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使残疾学生获得优良的道德品格、扎实的基础知识、必备的实践能力,最终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力”的目的,从而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有用之材。

2.努力改革教育内容

长期以来,残疾人教育的内容往往偏重基础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它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残疾人进入社会后,往往难以融人社会。因此,职业学校应积极改革残疾人教育内容。加强生活知识、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习基础文化与学习职业技能结合起来,为未能升学的残疾学生提供实用技能培训,使他们具备谋生的技能,能在社会的正常条件下劳动和生活。此外,要加大对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由于先天、意外的种种不幸,造成残疾人生理、心理上的变异。同时,由于外界的冷遇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使他们陷入隔绝、封闭的心理状态。因此,职业学校应对残疾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克服自卑感、不良情绪等的困扰,使他们保持平和、开朗的心境,培养他们自强、自立、自信的心理素质。

3.强化行知统一

行知统一是改进学生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原则。这是由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接受程度所决定的,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经验。也是“以人为本”。学生政治思想的形成必须经历从认识到情感、从感悟到养成的过程,感悟是认识到养成的唯一桥梁和通道,而感悟的最理想的形式和途径,就是学生喜闻乐见、能够体验的教育活动。首先必须是适合学生的特点的活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可以组织残疾人学生去劳改管理所,听取管教干部以案说法的报告和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参观了管教场所,使他们懂得预防犯罪要从小事抓起的道理,无数次说教也难以收到如此之大的教育效果。一次次活动,都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提供了鲜活的体验和良好的经验。因此,学校及其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研究学生,思考设计出最佳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富有针对性、形象性与指导性的活动中,不断地补充、优化和整合已有的人生体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

4.树立激励榜样

在政治思想教育中,我们要给残疾人广泛宣讲一些古今中外残疾人成才的典故,如相貌奇丑的苏格拉底,耳聋的贝多芬,他们都风流千古,享誉全球。我们都沐浴着他们生命所放射出来的光辉。在国内,比如苗族残疾青年杨建辉身残志坚,在1999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在教室或寝室里可张贴一些有关残疾人成才的名人字画,让它们时时刻刻激励他们、鼓励他们,也可举行残疾大学生座谈会,请一些本校的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残疾毕业生,通过现身说法来激励他们,同时可组织残疾大学生互相交流,让他们认识到残疾并非自己一人,而是大有人在。因此没有必要哀戚和自卑。更没有理由自暴自弃。要通过交流。促使残疾大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残疾人的政治思想教育需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残疾人教育队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特教师资培养的学历层次。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对特教师资开展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素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特教师资的培训纳入师资继续教育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特教专业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前来讲学。加大对残疾人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教育,采取党校学习、业务培训、挂职锻炼、干部交流等形式,努力建设一支热爱残疾人事业、恪守“人道、廉洁”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队伍。此外,要关心特教师资的工作和生活,稳定特教师资队伍。做到在教师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民办教师转正、评优等方面,对特教教师予以倾斜。

总之,为了保障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残疾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是特殊职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残疾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并勤于研究,善于创新,残疾学生德育工作必然会有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朱宁波.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目的追求[J].中国特殊教育.

[2]宋红亮.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体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9).

[3]马慎毅,缪满英.聋人高等教育对上海残疾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3,(8).

[4]胡新生.面向残疾人的远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4,(10).

[5]甘昭良.三类残疾人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问题与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

篇(7)

但是,当前职业学校的残疾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因而对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更具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政治思想教育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视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以学生的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为目标,从学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以学生生活的环境为基础,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生理残疾造成了残疾学生能力的局部丧失,更重要的是可能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残疾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调整心态,振奋自我,迎接人生的挑战;生理上的残疾还可能影响残疾学生认知等方面的正常发展,智力发展也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辨别能力低下,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的干扰等现象。残疾青少年特别是聋人团伙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当前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职业学校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着眼于残疾学生直面现实,应对未来,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政治思想工作在残疾人职业培训中的应用

1.深化教育模式改革

残疾人只有逐步树立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有正确的人生方向。职业学校要积极探索分层次的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残疾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确定由低到高的阶段性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使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低年级残疾学生应以规范基本行为的养成教育为主,努力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残疾学生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努力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的真情实感。特殊学校要积极探索德育教育规律,要将其同深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改变学校就德育抓德育的传统教育方法,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使残疾学生获得优良的道德品格、扎实的基础知识、必备的实践能力,最终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力”的目的,从而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有用之材。

2.努力改革教育内容

长期以来,残疾人教育的内容往往偏重基础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它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残疾人进入社会后,往往难以融人社会。因此,职业学校应积极改革残疾人教育内容。加强生活知识、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习基础文化与学习职业技能结合起来,为未能升学的残疾学生提供实用技能培训,使他们具备谋生的技能,能在社会的正常条件下劳动和生活。此外,要加大对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由于先天、意外的种种不幸,造成残疾人生理、心理上的变异。同时,由于外界的冷遇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使他们陷入隔绝、封闭的心理状态。因此,职业学校应对残疾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克服自卑感、不良情绪等的困扰,使他们保持平和、开朗的心境,培养他们自强、自立、自信的心理素质。3.强化行知统一

行知统一是改进学生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原则。这是由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接受程度所决定的,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经验。也是“以人为本”。学生政治思想的形成必须经历从认识到情感、从感悟到养成的过程,感悟是认识到养成的唯一桥梁和通道,而感悟的最理想的形式和途径,就是学生喜闻乐见、能够体验的教育活动。首先必须是适合学生的特点的活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可以组织残疾人学生去劳改管理所,听取管教干部以案说法的报告和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参观了管教场所,使他们懂得预防犯罪要从小事抓起的道理,无数次说教也难以收到如此之大的教育效果。一次次活动,都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提供了鲜活的体验和良好的经验。因此,学校及其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研究学生,思考设计出最佳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富有针对性、形象性与指导性的活动中,不断地补充、优化和整合已有的人生体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

4.树立激励榜样

在政治思想教育中,我们要给残疾人广泛宣讲一些古今中外残疾人成才的典故,如相貌奇丑的苏格拉底,耳聋的贝多芬,他们都风流千古,享誉全球。我们都沐浴着他们生命所放射出来的光辉。在国内,比如苗族残疾青年杨建辉身残志坚,在1999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在教室或寝室里可张贴一些有关残疾人成才的名人字画,让它们时时刻刻激励他们、鼓励他们,也可举行残疾大学生座谈会,请一些本校的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残疾毕业生,通过现身说法来激励他们,同时可组织残疾大学生互相交流,让他们认识到残疾并非自己一人,而是大有人在。因此没有必要哀戚和自卑。更没有理由自暴自弃。要通过交流。促使残疾大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残疾人的政治思想教育需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残疾人教育队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特教师资培养的学历层次。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对特教师资开展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素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特教师资的培训纳入师资继续教育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特教专业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前来讲学。加大对残疾人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教育,采取党校学习、业务培训、挂职锻炼、干部交流等形式,努力建设一支热爱残疾人事业、恪守“人道、廉洁”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队伍。此外,要关心特教师资的工作和生活,稳定特教师资队伍。做到在教师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民办教师转正、评优等方面,对特教教师予以倾斜。

总之,为了保障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残疾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是特殊职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残疾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并勤于研究,善于创新,残疾学生德育工作必然会有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朱宁波.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目的追求[J].中国特殊教育.

[2]宋红亮.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体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9).

[3]马慎毅,缪满英.聋人高等教育对上海残疾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3,(8).

[4]胡新生.面向残疾人的远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4,(10).

[5]甘昭良.三类残疾人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问题与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

[6]许家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准备式和支持式模式[J].中国特殊教育,1998,(2).

篇(8)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 on Disability Employment

――Take Wuhan Jiangha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YANG Wei

(China Disabled Career Development Research Bas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3)

Abstract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on employment of the disabled to address the employ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study, questionnaires and structured interview approach, Jianghan District, part of an investigation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employ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social support employment and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d found the level of support th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enterprises weaker than parents with disabilities further analysis of existing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exist is not high quali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jobs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 disabled poor, social discrimination hinder the employ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he lack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with disabilities, the issues raised against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disabled; difficult employment; social support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是实现残疾人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和关键,也是贯彻落实好党的十精神的具体表现。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缺陷,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残疾人的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题,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残疾人缓解当前难题,获得就业方面的支持。研究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增强残疾人群体在就业方面的支持力度,扶持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不仅有助于残疾人通过劳动实现其自身权利并体现其社会价值,使更多残疾人从依靠国家、社会和亲属救济供养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给残疾人带来福利,增加残疾人群体幸福感,而且有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1 残疾人就业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武汉市江汉区100名残疾人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以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为主展开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92%,其中男性残疾人为55.6%,女性残疾人占44.4%;样本中,25~45岁的残疾人占44%,46~60岁的残疾人有47%,大部分为中青年;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残疾人有11.5%,城市的残疾人占88.5%;在文化程度上,受过大学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只有5.3%,超过一半的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没有超过初中水平,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2 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现状

2.1 残疾人就业现状

表1 就业现状( = 92)

表2 造成当前形势的原因( = 92)

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表1所示已就业的残疾人只有36.8%,剩下63.2%的残疾人处于失业状态。而在未就业的残疾人中,34.7%的残疾人是由于身体原因限制其就业,22.1%的残疾人是由于未能找到就业岗位而失业,6.3%的残疾人认为拿救济金就可度日而不需工作。经调查,对于造成当前就业困难形势原因主要有自身身体原因导致择业受限、自身知识技能不足和缺乏社会关系(如表2所示)。市场竞争是激烈且残酷的,要在就业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残疾人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是关键。但目前残疾人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就业素质不高,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十分弱小。中国社会向来重视人际关系的运用,个人的社会背景在就业的过程中有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残疾人社会交往的圈子比较窄,接触的大多是家境差不多的残疾人,残疾人自身所拥有的社会关系对就业的作用很小。

2.2 残疾人就业遇到的困难

为了了解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困难,笔者在问卷中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其中“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 “缺乏社会关系”、“缺乏工作经验和实践经历”是残疾人遇到的最大困难,分别占17.6%、15.3%和15%(见表3)。“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和“缺乏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残疾人群体本身就业能力的欠缺。这一问题一方面说明对残疾人的教育和培训未达到要求,另一方面说明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看重。另外,缺乏社会关系也成为残疾人就业的困难之一,说明个人社会关系网在残疾人就业中举足轻重。

表3 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92)

2.3 残疾人现有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的支持状况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人才竞争,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迫切需要社会和家庭给予有力的支持。据表4所示,残疾人现已从支持网络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帮助,超半数的残疾人表示政府组织、父母、亲戚、朋友对其就业有帮助。但从支持程度来说,父母是残疾人最大的支持者,56.5%的残疾人认为父母是对其就业“帮助最大”,而政府、残联、社区和企业分别只有20.5%、29.8%、26.4%和15.2%,政府组织和企业在支持程度上弱于残疾人的父母,说明政府组织和企业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支持方面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

表4 支持程度( = 92)

3 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教育和培训质量不高。据表3可见,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92名残疾人中有47名残疾人认为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40名残疾人认为是工作经验和实践经历的缺乏,35名残疾人认为是求职方法和技巧的欠缺,说明当前残疾人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未能满足残疾人就业的需求。现有的残疾人教育普及程度并不高,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不多。而目前所开展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多为简单的技术培训,很少进行系统的培训,这些培训对改善残疾人现有的就业状况、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并无多大意义,导致一些残疾人参与度不高。

(2)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落实的状况差。根据残疾人就业政策规定,所有企事业单位及福利单位都要按比例吸收残疾人就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不得少于10人,而湖北省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为1.5%,也就是说,企业每100名员工就要安排1.5个残疾人,理论上可供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并不算少,而部分企业认为安排残疾人就业不能够创造与企业支出相对等的价值,往往会以种种借口拒绝安排残疾人就业及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或是为逃避缴纳保障金录用了残疾人,但却不提供相应的岗位,而是让其闲置家中领取最低在岗工资,这就导致就业岗位少成为残疾人就业的一大困难。

(3)社会歧视阻碍残疾人就业的实现。在残疾人就业的过程中,来自他人的歧视也是一个重要的障碍。我国历经多年的发展,经济虽在不断进步,但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歧视和排斥仍然存在于许多方面,就业为其中之一,残疾人仍被排斥在许多行业之外。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脱节,政府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时对残疾人的关注不够,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歧视和排斥仍然存在。

(4)残疾人自身社会关系的缺乏。残疾人认为社会关系的缺乏不仅是造成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原因,也是就业遇到的主要困难。社会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残疾人自己的努力,残疾人积极主动的求助行为有助于自身社会关系的拓展。调查结果显示42.2%的残疾人在找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会选择主动求助,20.5%的残疾人会比较被动,37.3%的残疾人选择不好说,超过半数的残疾人未选择主动求助,表明残疾人的求助意识不强,而残疾人求助意识的强弱是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也是创建社会关系的前提条件。

4 完善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对策

4.1 明确政府在残疾人就业中主导地位

政府要明确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中的主导地位。要加大对残疾人教育的投入,引进优秀的师资资源,让更多的残疾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对残疾大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大力开展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鼓励和扶持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兴办职业教育、培训事业,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奖励媒体和大众对企业进行监督,适时地在媒体上公布无故拒不安置残疾职工和不缴纳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名单。对于安置较好的单位,进行公开表扬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政府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宣传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引导社会大众对残疾人态度的转变,营造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阻碍残疾人就业的原因并非残疾人本身,而是社会中无形的排斥和歧视。

4.2 提高企业在残疾人就业中的促进作用

企业能够吸纳大量残疾人就业,是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重要途径。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企业有责任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录用、(下转第256页)(上接第250页)晋升要根据选贤举能、一视同仁的原则,给予残疾人更多的机会。企业和残联应积极建立有关联合残疾人培养的协作沟通机制,及时向残联公布就业信息,定期与残联举办残疾人就业培训。通过在企业内部推广平等互助的企业文化减少对残疾职工的歧视和排斥,创造和谐文明的企业氛围。

4.3 优化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

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对加强残疾人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开展优质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残疾人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提升残疾人的就业层次。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建立产教结合的培训机制,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养等方式,为企业培训实用人才。重视残疾人的心理培训,对部分态度消极的残疾人要进行心理的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人生观。

4.4 提升残疾人自主寻求社会支持的意识

对残疾人个人来说,要重视个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累积社会资源,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拓展自己的社会支持网资源。首先,巩固基于血缘的人际关系,并在父母的帮助下,主动去发展新的社会联系。其次,加强与政府、残联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多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及时反映自己的情况;积极参加社会组织的活动,去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了解与自己相关的政策法规,利用政策更好地为自己的就业服务,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第三,经常与其他残疾人联系,联络感情,信息共享。最后残疾人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充分利用对自己有用的培训的机会,提升已有的技能;了解并尝试接触新鲜的事物,做到与时俱进。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3-Ⅶ-042)

篇(9)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040-03

教育学家贺拉斯・曼认为教育是促进人类平等的伟大平衡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残疾人教育方面,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根据2012年残疾人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仅为72.1%,也就是有将近三成的残疾儿童未接受初等教育,这部分残疾儿童今后几乎不可能再有机会考入大学(除极少部分坚持自学成才以外),只能接受各类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然后进入社会劳动领域。据调查,除在普通高中、中职随班就读的以外,全国仅盲、聋两类高中就有69所,在校生达4 192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116个,在校生8 723人;省、市、县三级残联举办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4 457个,另外还有2 044个普通机构能够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在这两类机构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残疾人达几十万人。但同年考上大学的仅有5 134名,这其中有4 148名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超过总数的80%;而进入残疾人高校就读的只有986名,不足总数的20%。仅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和中州大学有单独考试招生资格,进入高校的残疾人很少,2000年进入高校的残疾人为2 329人,不及当年新生的2%(只有盲、聋、肢残三类)层次低(绝大多数是大专层次);专业面窄。而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残疾学生,93.7%的有继续升学的意愿,他们的老师也有97%希望所教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83.1%的家长也期望他们的子女能够继续升学,但是能继续深造的残疾人仅占残疾人总数的1.1%。

由此,我国残疾人基础教育发展缓慢,尚未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残疾人高中教育发展落后成为制约残疾人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瓶颈”,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明显偏低。残疾人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正常人群,这也成为他们脱贫和改善生活状况的主要障碍,所以各大高校应当重视他们呼声,以平等的目光将他们引入大学课堂,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残疾人教育贫困的外在表现

一般认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在我国,根据残疾的程度高低一般将五类残疾人依次分为一级残疾、二级残疾、三级残疾、四级残疾,级别越高,残疾的程度越低,反之亦然。

(一)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

一般的,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而社会流动包括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变化,即社会地位高低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成就不仅成为个人就业的重要资本,而且是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被人们视为向上层流动的主要途径。”正因如此,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都希望可以通过不断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来增加自身在社会竞争中的资本,并获得向上流动的条件。进一步,我们将最终教育质量与社会阶层的策略行为相联系也会发现,“无论是优势阶层为维护自身再生产的需要,还是劣势阶层之地位崛起的内在驱动,都会对效用更高、地位取向更明确的正规高等教育产生更为强烈的偏好”。无论是教育本身在社会分层的角度还是各阶层成员本身的心理要求,都将接受高质量教育视为个人在社会中向上流动的重要因素。

(二)“瓶颈路口”的社会生产

先赋予自致是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的基本分析范式。阶层成员的资源获得方式的划分基本可以如此概括。如果避开先赋条件不谈,“那么儿童之间的机会不平等,就只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所造成的能力分化,以及儿童个体根据自身的能力条件而做出选择的后果。”即自主性与努力下的能力分化在机会选择时出现的不平等。显然,完全根据自致的方式分析有关教育不平等是很难想象的。能力分化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其与社会共同影响的结果。针对残疾人教育贫困的社会逻辑,就是着重分析作为制度层面上导致残疾人教育程度处于劣势的生产过程。

因此,“如果某种因素是通过对儿童教育机会予以结构性配置从而导致教育不平等的话,那么这类不平等就容易受到改变这种配置方式的力量的制约,并发生增强或减弱的相应变化。”在中国,残疾学生的“瓶颈路口”是指残疾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后,社会缺乏为该群体提供进一步获得高等教育资源的教育机制,同时也普遍缺少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学校的社会现象。最终造成大量残疾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后大量涌入毕业的十字路口中,造成残疾人因无法获得与熟练掌握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各项职业技能而被淘汰。同时,社会大众又对该群体建构了“天生能力缺陷”的刻板印象,导致残疾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由于上述原因使得残疾学生获取社会资源能力处于严重弱势,加剧其被孤立化与边缘化,从而走向“自生自灭”。

(三)残疾人教育公平

残疾人教育公平,指的是残疾人与其他正常人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享有同等的教育对待,享有同等的取得学位成就和就业的机会。所谓残疾人教育公平,就是体现在残疾人教育准入机会的公平与教育内容的公平这两方面上。现阶段,残疾人教育准入机会的公平问题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严重缺乏,教育内容公平问题则体现基础教育内容严重滞后。社会学家帕累托认为,一个稳定的现代社会应该是社会各阶层有合理通畅的流动,而社会上下流动的重心应为“自致性”努力,其重要性高于“先赋性”特征。表面上,大多数残疾人由于其“先赋性”资源的缺陷,即先天身心发展不足导致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屡屡受挫,同时普遍就业的职业声望不高,但实际上,残疾人身体缺陷可以通过“自致性”努力加以弥补,而制度划归将残疾人群体与正常人间有机联系人为的割裂,最终导致当下残疾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是,“教育水平是影响个人职业地位高低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教育水平越高也可能获得较高的职业地位,教育水平越低越可能停留在较低的职业地位或难以提高职业地位”。也就是说,制度将残疾人群体从社会中断裂化是残疾人群体在社会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没有很好地为该群体提供如正常健全学生一样的高等教育接受平台,导致残疾人过早进入社会,教育水平较低,就业难度增加,职业地位难以提高。

同时,我国在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相关法律虽然存在,但尚不完善。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条规定,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遍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并为其学习发展提供便利和帮助,普通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的录取要求的残疾考生入学。但据统计,2002年我国2 574名残疾人被普通高校录取,有273人达到普通高校录取线而未被录取,约占当年上线人数的10%,可见法律的落实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加之部分政府责任的不到位,导致残疾人公平接受高等教育仍有很大困难。历史经验表明,在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残疾人教育公平是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如果政府职能发挥机制不健全,残疾人就难以自然而然的求得公平。

通过社会分层与流动的视角对残疾人在完成现阶段基础教育后普遍遇到“瓶颈路口”的问题分析,即残疾人毕业后无法进入普通高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迫使该群体被过早的整体性推向社会。而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同样重要的教育革命,已经开始改变现代社会的整体结构,使得一个没有任何学历的人仅想靠个人在市场上的努力就想获得经济上的成功成为神话。“在现代社会里,教育成就成为多数国家社会流动的最重要因素,一个人要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就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获得一定的学位。”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由于残疾人普遍接受教育水平不高,获取社会资源能力偏弱,导致残疾人在进入社会后普遍无法向上流动,造成残疾人被孤立化、边缘化,最终导致其“自生自灭”的悲剧发生。

(四)小结

残疾人因为残疾本就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社会又相对剥夺了残疾人与健全人平等的相关教育资源,使得残疾人的文化水平在市场竞争中更加不利;这就进一步促使以残疾为标志的社会群体形成阶层,而该阶层又无法向上流动,内部成员只能在本阶层内部进行流动,形成“间接结构化”,这种社会流动的封闭性特点最终导致残疾人以教育贫困为特点的阶层固化。同时“代际流动的封闭性有助于形成一代有着共同生活经验的群体”,由于残疾人对本群体的巨大认同感,使得残疾人对健全人群体的认同感下降,在社会竞争环境中产生冲突后,会加剧残疾人群体的内部认同而割裂于社会大群体,与之相关的就很有可能发生。

二、残疾人教育贫困的内在逻辑

导致残疾人基础教育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不在残疾人本身,而在于社会对残疾人的“标签化视角”。社会标签理论认为,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自我形象是透过与他人互动而产生,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标签理论认为,犯罪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个人被有意义的他人,如教师,警察等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并自我修正,成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身体残疾者、穷人、曾罹患精神病者、被剥削者、不被社会认同者,这些都是社会强加给许多人的特殊身份,把他们当作‘不正常人’……这些被抛弃者可以通过自助组织获取并发展新的身份,重新定义自身和这个社会;这些组织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因被定位为某特定人群而产生的孤独感,而且有时可以为他们视为重要的社会目标,乃至社会变革做出努力。”残疾人与其他人相比确实有着一些差别,使得健全人认为残疾人在接受知识的能力必然比正常人低,这就人为的为残疾人群体贴上标签,并以此建构了一整套关于残疾人接受知识能力低下的知识,以健全人的角度而不是设身处地的从残疾人的角度入手,切实保障残疾人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图1所示,对残疾人污名化的重点是使得残疾人在接受的教育资源从根本上陷于匮乏,这表现在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质量上,同时也突出体现在公共场所有关残疾人便利设施的缺乏。而社会对残疾人接受教育能力的普遍低能化,导致残疾人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低于正常人。制度划归将残疾人群体与健全人间有机联系人为地割裂,最终导致当下残疾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此外,残疾人老师的职业技术水平较低也直接影响上述问题的形成。如果我们倒置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就会发现,这些因素从源头上使得残疾人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被社会性的断裂,残疾人被社会贴上能力低下的标签后,使其长期处于教育水平低于正常人的水平,导致教育贫困的再生产。

打破“标签视角”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工作上“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的转变。标签使残疾人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获得幸福的未来,由此而形成放弃奋斗的亚文化,正如医生恐怖的医疗语言,常常令病人陷入焦虑抑郁之中,足以使他们彻底放弃对生命的渴望一样。问题视角易导致残疾人被贴上无能的标签,这使得残疾人容易失去对自己前途的乐观期望,而变得自暴自弃。其次,问题视角模式导致对个体的悲观期望和预期。残疾人被不断视为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一个永久的异类身份,这些被贴上残疾标签的残疾人,无论他们如何努力,但残就是废的标签却始终如影随形,渐渐地,这种标签式的残疾人开始放弃了对自己人生的追求与努力,不再憧憬和希望幸福的未来,最终导致自暴自弃悲剧的发生。由于污名化的社会背景,关注在个人身体上的残疾限制转变为关注社会环境施与团体、群体或几类个人的限制,导致残疾人的“个体性残疾”被推向“社会型残疾”,因而调整是以社会层面的调整而不是对残疾人个人进行调整,最终使社会性悲剧发生。

三、总结

从社会学分层的角度梳理残疾人教育品贫困生产的逻辑,笔者认为在“瓶颈路口”下缺乏社会资源使得残疾人群体无法在社会阶层中向上流动,导致大量残疾人长期流动到社会底层,这正是残疾青少年在就业等方面受到歧视,导致其被孤立化、边缘化的重要原因。进一步,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普遍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础教育资源的社会性剥夺,这一剥夺的逻辑源头在于社会对残疾人标签化视角下导致的群体污名化,残疾人接受教育的能力普遍低能化的观点深入人心。基于这样的逻辑形成了残疾人群体在对待社会竞争时通常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并形成自己的内群体,而社会基于此造成了残疾人教育贫困的再生产。基于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残疾人与健全人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如果给予残疾人一个公平完善的教育平台,给予该群体更多的人文关怀,他们甚至能更好地完成健全人所能完成的事业,使其接受高等教育,纠正社会对残疾人污名化的标签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鹏宇.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残疾人高等教育转型[J].现代教育科学,2008(9).

[2]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象调查数据分析报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3]蔡禾,周林刚,等.关注弱势:城市残疾人群体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3.

[6]周洪宇,等.教育公平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J].社会,2006(3).

[8]刘精明.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8(5).

[9]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10][美]罗伯特・帕特南.独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王亮.优势视角:残疾人工作的新视角[J].社会工作,2006(10).

[12]麻一青,赵振江.听障高中毕业生基础知识水平的调查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2).

篇(10)

业的脑力劳动者仅占3.4%。

9月17日,熊熊燃烧的第十三届残奥会圣火在北京熄灭,十几天里,全世界4000多名残疾运动精英用残缺的身体挑战生命极限、用顽强的意志缔造生命辉煌、用迷人的微笑昭示生命意义。目睹这一切,无法不让人唏嘘感慨、热泪盈眶。

然而,当我们为残奥运动员拍红了手掌、喊破了嗓子后,有时间环顾一下我们周围残疾人的就业状况时,不禁又是另一种的感慨:就业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与努力,且任重而道远。

就业成为身体残疾之外

的另一难题

对残疾人的关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要环节,但这种关爱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同情、不歧视、救济帮助这些较浅的层面上,而是应该从各行业、各领城中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精髓,在教育、医疗、通信、就业、交通等各领域切实推动所有帮助残疾人的行动。这种帮助不仅仅是帮助他们生存,更是要帮助他们生活。这就意味着,残疾人群体应和普通人一样,享受他们所应享受到的一切人权要素。

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数量已经达到8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6.34%。残疾人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对他们予以关爱,我们责无旁贷。

一直以来,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就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业对普通人来说是个大问题,对残疾人而言更是如此。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不仅能够解决生存问题,还可以在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享受生活。但长期以来,残疾人就业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最大的障碍在于用人单位的歧视。在他们眼里,残疾人因残疾而“一丑遮百俊”,纷纷把残疾人拒之门外,即使残疾人能够完全胜任应聘岗位也不例外。例如,掌握四门外语、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学金、被媒体称为“当代张海迪”的北大女博士郭晖,毕业时找工作却多次因为残疾而被拒于门外。

当然,由于残疾人在生理条件和文化水平上的限制,他们的劳动能力低于健全人。这种差别导致残疾人不能像健全人那样完全通过劳动市场的竞争来实现就业,如不给予残疾人特别的“扶助”,他们势必就会成为失业者和社会的弃儿。通过社会扶助促进残疾人就业,本身就是人权平等的表现,也是实现人权平等的手段。

为全面促进残疾人就业,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的责任,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通过强化落实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鼓励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帮助农村残疾人多渠道,多途径就业,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残疾人就业的发展。

目前,政府对残疾人就业实行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除自谋职业的途径外,一些残疾人被安排到专门为解决其就业问题而开办的福利企事业单位工作。此外,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也要按规定比例吸纳残疾人就业。

通过实施一系列促进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的优惠政策及扶持措施,残疾人培训及就业人数实现稳步增长。现在全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残疾人只要经过一定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不但可以胜任许多工作,有些人还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胜于正常人的成绩。

截至去年底,中国残疾人就业人数已达2100多万。其中,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达433.7万,农村就业人数达到近1696.6万。仅2007年,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已经达到39.2万人,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加需要安排的残疾人有30万人,这些人的就业基本上都能得到安排。其中,集中就业的残疾人是11.9万人,社会各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1.5万人,个体就业和多种形式灵活就业的残疾人是15.8万人,比重占到了4成以上。

虽然国家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上下了很大功夫,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我们还应该看到,近几年随着全国就业形势的严峻,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给残疾人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使残疾人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每年有858万有劳动能力就业或达到就业年龄的残疾人没有实现就业,失业率约为15%,残疾人群体的总体失业情况比整个社会的总体失业情况要严重得多。尽管残疾人就业率已经达85%左右,但可以看到,这是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的就业率,人数还不到残疾人人口总数的一半。

同时,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的歧视依然严重。天生左手残缺的长沙妹子曾利雄近几年屡次遭遇就业歧视。1997年她被广州市残疾人英语培训中心录取,最终拿到大学英语六级证书。她去人才市场应聘求职,一家港资服装企业的老板在招聘现场测试了她的英语水平后决定录用,但在第二天偶然间知悉了她左手残缺后却坚决不肯聘用她了。后来终于有一家物流公司决定接收她,但到公司后仅一个月,在同事的歧视与排挤下又只得黯然离职。重庆市渝中区的聋哑女熊小芸刚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毕业,本以为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孰料她给近百家公司投递了自己的简历,就因为她是残疾人而被拒绝。无奈之下,她在华新街人才市场向用人单位下跪,最终求得一家单位意向性收下简历。这样的案例实在数不胜数。上述这些人都可谓残疾人群体中的精英,其工作能力即使与正常人中的优秀分子相比也毫不逊色,但是依然惨遭淘汰。

此外,残疾人就业的范围仍相对较窄、层次较低。在业残疾人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占 96.6%,而从事文化技术等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仅占3.4%,同全国在业人口的总体相比,残疾人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于体力劳动。目前,8000万残疾人中, 有3000万人属于低收入阶层, 其中 979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教育和培训,

或许是他们一副有力的翅膀

残疾人作为在身心活动上有不同程度困难的群体,在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方面也处于弱势地位,从而造成了残疾人的劳动技能整体偏低,这对残疾人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自身素质。

知识改变命运,对残疾人儿童少年,要为他们提供多样的义务教育,保障每个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同时要扩大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拓宽和完善高校的招生政策,放宽残疾考生录取标准,适当扩大招生范围,开设更多适合残疾人的专业学科,为以后从事高层次工作打下基础。帮助残疾人树立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发展残疾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

中国省、地、县三级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已发展到1044个,接受残疾人职业培训的普通机构有2206个,达到中等学历的职业教育机构有158个。总共有近259.2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了就业能力。

“没有山东滨州医学院,就不会有今天的我。”28岁的韩芳,一岁半时发高烧导致右腿失去知觉,成了残疾人。1984年,韩芳中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一,但是师范专业体检将他拒之门外。1987年,韩芳高考再次位居全县榜首,没想到报考的图书馆专业也不接收他。就在他绝望之际,山东滨州医学院专门招收残疾学生的医学系录取了他。韩芳不仅走进了梦想中的大学殿堂,而且4年后又以临床类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医科大学内科临床硕博连读研究生。现在的他已经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

我国大中城市已基本建立起残疾人教育培训长效保障机制,促进残疾人就业。例如天津市一年共为残疾人发放教育助学金和就业培训费近千万元,有近5000余名残疾人得到政府资助,他们当中一部分人已经完成学业走上岗位。

福利企业:和谐社会的新亮点

福利企业作为吸收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渠道,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个世纪50年代,福利企业就已经出现了。一直到80年代,我国福利企业规模、利润和残疾人职工数量的增长速度都在迅速增加。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福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新的挑战。现在的福利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多,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福利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与政策的优惠、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继续实行减免税的优惠,还要进一步推进福利企业改制,放宽或取消对福利企业的行业限制,鼓励福利企业进入第三产业,调整就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位于北京丰台区的东风机车电器厂就是一家福利企业,目前在全部120多名员工中,残疾人员工有55人,占职工总数的44%左右。

29岁的吴双龙腿脚不如健全人灵便,大专学历的他毕业后也曾为找工作心存忧虑。2006年,他通过残疾人招聘会进入了这家工厂的电子车间工作。“感觉这环境挺好的,对我们都是平等的,还有对我们的福利待遇挺好的。我住的单身宿舍由工厂提供,单位给负担一部分,我们就是象征性的交一点,每月20块钱。”

吴双龙说,工厂还为残疾人员工开设了班车,在厕所、电梯里加装了栏杆,方便残疾员工的日常生活。而且他们的工作时间比健全人缩短了一个小时,每天只工作7个小时。最让他满意的是,残奥会期间,工厂还免费组织他们去鸟巢看了场田径比赛。

篇(11)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93-03

广东残疾人事业发展较快,但特殊职业教育发展却落后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广东特殊职业教育具有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管理不规范,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不密切,残疾人职业心理问题突出等特点。

本文中“特殊职业教育”又称“残疾人职业教育”,属于狭义的特殊职业教育概念,包括残疾人(智力障碍、肢体残疾、盲、聋、哑等人群)职前、职后教育与培训,包含对16~60岁年龄段人群为取得职业能力进行的学历教育、培训进修等教育活动。特殊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如何保障他们的职业教育权利,使其正常地接受职业教育与职业训练,提供合理、合适的就业岗位,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广东特殊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广东特殊职业教育滞后于全省教育整体水平,在全国只是处于中等位置。截至2010年,广东省残疾人总数约为54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5.86%。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可提供残疾人培训与就业的普通机构在内,省内职业培训机构211个,就业服务机构142个。“十一五”期间,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1%,为残疾人从义务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过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共约9万人次接受职业教育(含培训),787名残疾人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就读,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平均上线录取率为89.43%。但与数量庞大的残疾人总体规模相比,广东残疾人大学入学率非常低。

虽然广东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有一定突破,仍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停止学业,没有接受普通高中或职业教育。与正常儿童相比,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直接导致残疾人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基础,成为制约广东特殊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1 职教机构设置不均,造成资源浪费

当前,除附设特殊职业教育职能的普通大中专院校外,广东特殊职业教育专门性机构有:

(1)专业特殊职业教育学校

目前,广东省内特殊教育学校中,尚无一所残疾人普通高中,省内现有专门从事特殊职业教育的学校也仅有一所,即省残联举办的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2)单独设班招收特殊人群的高校

2006年起,广东省内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大学两所高校单独设班招收盲、聋学生。

(3)特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目前广东省内特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约41所,具体见表1、表2。

可见,在机构设置方面,广东特殊职教机构数量少,地域分布不够均衡,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实际上实行优生优育政策之后,残疾青少年在逐年减少,这就需要防止发达地区的职教资源的浪费。

2 师资素质不高

当前,省内仅有“广东中山师范学校”一所中专学校设“特师部”,开展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至今没有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仅在教育学类、心理学类专业目录下,开授特殊儿童教育、心理方面的课程,开展相关理论研究。2009年,华南师范大学开设手语教学公选课,试点举办特殊教育专业和培养师资;2011年9月,华南师范大学在网络教育中调整了部分课程的教学设计内容,授受对象扩大至残疾学生。

广东省特殊教育师资短缺,教育质量相对较低。根据国家规定的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配备比例1:3或1:4的标准,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配备比例达1:5甚至更高。特殊教育学校具有大专以上专业水平的教师不足三分之一,而普通学校的教师基本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学习。主要原因是广东省目前还没有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现有师资队伍接受特殊教育方面的继续教育机会不多。师资的不足造成教学质量的低水平,造成了残疾人“随班就读”、“随班混读”或者“随班就坐”的现象产生。

可见,广东特殊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速度跟不上师资培养整体步伐,在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中掌握残疾人教育手段的师资严重缺乏,特殊教育培训体系出现断层的现象。

3 专业设置不合理

在专业设置上,广东特殊职业教育没有明显的“特殊性”,仅有“集中性”,即残疾学生偏向于选择按摩推拿、服装设计、计算机应用、美术设计、工商财务、美容美发、汽车美容、数控机床这些专业。在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中,由于是政府举办、数量有限,多数培训机构竞争意识不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力度小,短期的培训仍延续开设裁剪、缝纫、理发及烹饪等传统专业,而对新专业项目开设不多。从教育形式上看,广东特殊职业教育以技术类中短期培训为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而开展的多层次学历教育较少。

4 教学行为不规范

调查表明,目前广东特殊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与教学活动不够规范。通过对25位从事特殊职教的教师进行个别访谈,发现:88%的特殊职业教育机构没有制定规范的职教课程标准,课程进程和课程设计不科学;88%的教师没有使用规范的考试标准,考试形式单一,标准随意;80%的教师使用普通职业教育教材,自编适用教材非常少;100%的教师采用集体教学形式,根本没有个别教学;仅24%的教师有特殊职教方面的教研成果(见表3)。

5 残疾学生就业难

通过调查,发现广东接受特殊职业教育的残疾人总体就业水平不高,职业发展情况不够理想,尽管接受过特殊职业教育的残疾人,在就业与职业发展方面与未接受职业教育的残疾人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总体就业水平不高,仍有约两成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未能就业,失业登记率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通过对残疾人进行电话访谈发现,残疾人就业地区差异明显,不同类别、程度的残疾人在就业机会、就业种类上不平衡;工作稳定性差,工资收入较低,劳动保障情况不理想;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法律维权意识不强;存在被迫解聘的现象,解聘后出现严重的待业焦虑和挫折感;终身教育机会少,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指导不力。

二、相应对策

特殊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促进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从家庭进入学校并通过学校教育,最终解决他们的就业及职业发展问题。

1 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机构分布

广东特殊职业教育机构基本上由政府出资建立,从地域上看呈现教育资源“区域集中”的态势,即大部分(63%,见表2)特殊职业教育机构位于珠三角地区,高于珠江三角洲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值53.80%。解决措施有:

其一,在残疾青少年分布集中的地区,增建一定数量和

具有一定规模、功能的专业特殊职业教育机构。增建的特殊职业教育机构,能满足残疾人特殊实训需要,能为不同程度、类别的残疾人提供相应功能的实训场地。

其二,均衡特殊职业教育资源。政府加大对粤西、粤东、粤北等地区特殊职业教育的投入,制定相应保障性政策,支持大学生以“特殊支教”的形式对这些地区特教事业进行帮扶,对从事慈善性特殊职教活动的个人和非营利性组织给予资金补贴和鼓励,鼓励社会力量兴建特殊职业教育机构,以非企业、非营利性机构(如社会团体、基金会、慈善组织)的模式运营。

其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借助多方力量开拓特殊职业教育市场。如吸纳社会资金建设特殊职业教育与训练基地,以企业化形式经营,供残疾人进行职前技能训练和特殊职教师资进行业务培训;引入市场机制的特殊职教训练营;还可多措并举地吸纳盈利项目,从而盘活资金,更好地改善教学与实训环境。

2 采取合作培养的方式,培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借鉴西方特殊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职教师资培养应采取高校、职校、企业、民间组织四元合作的培养模式,以解决数量不足、体系断层等问题。

四元的合作,不是传统的教育见习、实习方式,而是四者共同培养合格师资、互相利用优势资源共同发展的新型特殊职教师资培养模式:高校及职校教师负责安排、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熟悉生产至流通的整个过程;企业派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制订学生在企业的活动计划,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民间组织在师资培养中的对口援助、横向协调、争议解决等方面发挥突出的作用。

此外,高等师范院校可针对特殊职业教育,开设教学法之类的课程,提供案例分析、观摩教学,加强特殊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指导,为特殊职教师资提供职后培训机会,较好地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合作与对接。

3 完善专业设置与教育形式

广东特殊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特殊性不强,各类培训机构开出的新项目少;以短期技术性培训为主,适应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结构调整变化而开展的多层次学历教育较少。解决措施:

其一,为残疾人参与多层次学历教育疏通障碍,如实行残疾人“单考单招”,制定残疾人录取标准,适当降低录取门槛;调整残疾人体育科目达标标准;为残疾人参与技能训练提供免费项目和免费场所;调整、落实“学分制”,为残疾人增加可互转换的备选课程;制定特困残疾学生助学费用申请优待政策,简化残疾人申请特困补助的流程。

其二,增设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兴专业或培训项目,既有面向残疾学生就业的学历教育或培训项目,同时又有面向特殊教育师资的学历教育或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既开发面向城镇残疾学生的学历型职业技能专业,也开发面向农村残疾学生的实用技术短期培训项目;努力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

其三,试点建立智力残疾学生初级职业教育学校,依托培智教育机构,连同普通职业学校以随班就读的形式,开展除盲、聋、哑残疾学生外的智力残疾学生初级职业技能教育。

4 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

在生源无法选择的前提下,特殊职业教育机构可采用规范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活动(如建立完善的督导听课制度、开展定期教学检查、规范教学文件管理、制定严格的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等)的措施,也可通过树立榜样、端正教风等师德活动(如延长学时、课外辅导、个别帮扶等无偿自愿活动)来完善。

5 疏通就业渠道

其一,政府按规定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督促用人单位在法定年审期内参加年审;依托社会力量监督政府残疾人就业工作专款专用;发挥非政府组织(如NGO等)在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上的监督、舆论宣传作用。

其二,掌握可培训残疾对象的详实资料,做好分析和组织工作。包括:收集辖区可培训的各类残疾人(45岁以下就业年龄残疾人)的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状况、就业状况、联系方式等信息,建立联机信息库,将不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组织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其三,广泛与社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合作网络,整合培训资源,形成残疾人培训网络,实现按需调用资源。

其四,依托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师的力量,帮助残疾人正确评估自身职业能力;鼓励产生职业心理问题的残疾人从职业训练开始,接受职业心理康复治疗;鼓励单纯智力障碍的残疾人克服分离焦虑,走出家庭,接受教育,走向社会。